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644-03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三十三
  都邑略(二/)
  畅春园在
  京城西直门外十二里地名海淀
圣祖仁皇帝以万几之暇
驻跸于此酌泉而甘因明武清侯李伟故园址改建周方
   十馀里筑宫设籞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644-0352b.png
赐名畅春园时奉
孝庄文皇后
孝惠章皇后憩焉政事几务即
裁决其中
 皇上御极后葺新园宇每逢
 驻跸圆明园敬奉
圣母皇太后安憩于此宫门内中为
九经三事殿后为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644-0352c.png
春晖堂其后为寝殿曰
寿萱春永其后为云涯馆馆后踰桥循山而北有河池南
   北立坊二为玉涧金流门内为瑞景轩轩后为林
   香山翠又后为延爽楼楼左为式古斋斋后为绮
   榭园内筑东西二堤各数百步东曰丁香堤西曰
   兰芝堤皆通瑞景轩西堤外别作一堤曰桃花堤
   东西两堤之外河流数道环绕苑内出西北门闸
   注于垣外云涯馆东南角门外转北为剑山南为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644-0352d.png
   澹宁居前殿为康熙年间
圣祖御门听政引
见之所后殿为
 皇上旧时读书处由大东门土山北循河岸西行为渊
   鉴斋后临河为云容水态左廊后为佩文斋斋后
   西为葆光斋东为兰藻斋渊鉴斋之前为藏辉阁
   佩文斋之东为养愚堂相对为藏拙斋小东门东
   垣内溪北为清溪书屋后为𨗳和堂西为藻思楼后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644-0353a.png
   为竹轩
春晖堂之西出如意门为玩芳斋山后为韵松轩二层宫
   门外船坞之西为无逸斋
 皇上诣园问
圣母皇太后安每传膳视事于此凝春堂在渊鉴斋之西
   其东室为纯约堂其右为迎旭堂纯约堂东为迎
   凉精舍迎旭堂后为晓烟榭河岸以西为松柏室
   其左为乐善堂河上有阁曰蕊珠院其北为观澜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644-0353b.png
   榭蕊珠院西踰桥而北为集凤轩轩后度河桥而
   西为俯镜清流又循河而南即苑之大西门延楼
   列亘其外即西花园之马厂也
  畅春园西南垣为西花园正宇为讨源书屋
 皇上问
安之便率诣是园听政中有阅武楼为肄武之所
   恭载
圣祖仁皇帝御制畅春园记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644-0353c.png
都城西直门外十二里曰海淀淀有南有北自万泉庄
平池涌泉奔流㶁㶁汇于丹棱沜沜之大以百顷沃野
平畴澄波远岫绮合绣错盖神皋之胜区也朕临御以
来日夕万几罔自暇逸久积辛劬渐以滋疾偶缘暇时
于兹游憩酌泉水而甘顾而赏焉清风徐引烦疴乍除
爰稽前朝戚畹武清侯李伟因兹形胜构为别墅当时
韦曲之壮丽历历可考圯废之馀遗址周环十里虽岁
远零落故迹堪寻瞰飞楼之郁律循水槛之逶迤古树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644-0353d.png
苍藤往往而在爰诏内司少加规度依高为阜即卑成
池相体势之自然取石甓夫固有计庸畀值不役一夫
宫馆苑籞足为宁神怡性之所永惟俭德捐泰去雕视
昔亭台丘壑林木泉石之胜絜其广袤十仅存夫六七
惟弥望涟漪水势加胜耳当夫重峦极浦朝烟夕霏芳
萼发于四序珍禽喧于百族禾稼丰稔满野铺芬寓景
无方会心斯远其或穱稌未实旸雨非时临陌以悯胼
胝开轩而察沟浍占离毕则殷然望咏云汉则悄然忧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644-0354a.png
 宛若禹甸周原在我户牖也每以春秋佳日天宇澄鲜
 之时或盛夏郁蒸炎景铄金之候几务少暇则祗奉
颐养游息于兹足以迓清和而涤烦暑寄远瞩而康
慈颜扶舆后先承欢爱日有天伦之乐焉其轩墀爽垲以
 听政事曲房邃宇以贮简编茅屋涂茨略无藻饰于焉
 架以桥梁济以舟楫间以篱落周以缭垣如是焉而已
 矣既成而以畅春为名非必其特宜于春日也夫三统
 之迭建以子为天之春丑为地之春寅为人之春而易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644-0354b.png
 文言称乾元统天则四德皆元四时皆春也先王体之
 以对时育物使圆顶方趾之众各得其所跂行喙息之
 属咸若其生光天之下熙熙焉皞皞焉八风罔或弗宣
 六气罔或弗达此其所以为畅春者也若乃秦有阿房
 汉有上林唐有绣岭宋有艮岳金釭璧带之饰包山跨
 谷之广朕固不能为亦意所弗取朕匪敢希踪古人媲
 美曩轨安土阶之陋惜露台之费亦惟是顺时宣滞承
颜致养期万类之乂和思大化之周浃一民一物念兹在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644-0354c.png
 兹朕之心岂有已哉于是为之记而系以诗诗曰
 昔在夏姒克俭卑宫亦越姬文勿亟庶攻若稽古训是
 钦是崇箴铭户牖夙夜朕躬栋宇之兴因基前代岩宿
 丹霞檐栖翠霭营之度之以治芜废有沸泉源汪濊斯
 在驾言西郊聊驻䌽斿甘彼挹酌工筑斯谋莹澈明镜
 萦带芳流川上徘徊以泳以游因山成峻就谷斯卑咨
 彼将作毋曰改为松轩茅殿实惟予宜亦有朴斲予尚
 念兹撰辰经始不日落成岂曰游豫燕喜是营展事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644-0354d.png
慈闱那居高明遐瞩俯瞰聊用娱情粤有图史藏之延阁
 惟此大庑会彼朱襮郁郁沟塍依然耕凿无假人工渺
 弥云壑有鹢其舟有虹其梁可帆可涉于焉徜徉文武
 之道一弛一张退省庶政其罔弗臧尝闻君德莫大于
 仁体元出治于时为春愿言物阜还使俗醇畅春之义
 以告臣邻
  圆明园在
  畅春园北康熙四十八年建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644-0355a.png
世宗宪皇帝潜邸时
圣祖赐园也
御极后稍加修葺具朝署之规大宫门内为出入贤良门
   中为
  正大光明殿东为
  勤政殿为常时听政之所
 皇上御极后每岁初春即
 驻跸于此咨度机务引见百官皆日以为常为门凡十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644-0355b.png
   有八园中之水发源玉泉山由西马厂入进水闸
   支流派衍至园内由出水闸一在明春门北一在
   蕊珠宫北达苑墙经长春园东入清河园内四十
   景各有
 御制诗词纪之首曰正大光明即园中
  正殿也后为寿山口东为洞明堂一曰勤政亲贤为
  勤政殿中
世宗御书额后楹额曰为君难东为飞云轩为静鉴阁阁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644-0355c.png
   后殿宇为保合太和后为富春楼一曰九州清晏
   前层恭悬
圣祖御书圆明园额次层殿为奉三无私后殿为九州清
   晏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又西为清晖阁
   阁左右有松云楼露香斋涵德书屋茹古堂诸胜
   别为清晖阁四景一曰镂月开云在富春楼之后
   旧名牡丹台康熙壬寅春
 皇上觐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644-0355d.png
圣祖于斯堂之内承奉
恩旨养育宫中乾隆三十一年
 御题额为纪
恩堂后宇为御兰芬一曰天然图画北为朗吟阁又北为
   竹薖楼东为五福堂迤北宇为竹深荷净其东渡
   河为苏堤春晓一曰碧桐书院其西岩有云岑亭
   一曰慈云普护(楼中奉观/音大士)前殿南临后湖为欢喜
   佛场一曰上下天光为临湖楼宇其后为平安院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644-0356a.png
   一曰杏花春馆西北为春雨轩轩西为杏花村轩
   后东为镜水斋西北室为抑斋又西为翠微室一
   曰坦坦荡荡前宇为素心堂后宇为光风霁月东
   北为知鱼亭又东北为萃景斋西北为双佳斋一
   曰茹古涵今其后方宇为韶景轩轩前东为茂育
   斋西为竹香斋又北为静通斋一曰长春仙馆为
 皇上旧时
赐居之所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644-0356b.png
 登极后复加修饰其后恭值佳辰令节迎奉
圣母皇太后为膳寝之所后宇为绿荫轩正宇西廊后为
   丽景轩仙馆之西为含碧堂堂后为林虚桂静左
   为古香斋东楹有阁为抑斋堂稍东为随安室由
   仙馆西南门迤西为藻园内为旷然堂堂后为贮
   清书屋堂东池上为夕佳书屋稍北为镜澜榭东
   南为凝眺楼为怀新馆西北为湛碧轩一曰万方
   安和建宇池中形如卐字南面正室为万方安和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644-0356c.png
   馀为佳气迎人为四方宁静为碧溪一带为山水
   清音为神洲三岛为高山流水为枕流漱石为洞
   天深处得景凡九一曰武陵春色旧名桃花坞雍
   正四年
 皇上读书于此颜曰乐善堂旋移居长春仙馆池北轩
   为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武陵春色之西为
   全璧堂堂后由山口入桃花坞东为绾春轩轩东
   北为品诗堂一曰山高水长重楼亘峙地势宽敞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644-0356d.png
   为外藩朝正锡宴陈设火戏及平时宿卫士较射
   之所一曰月地云居为梵宇最胜处东为法源楼
   一曰鸿慈永祜即
安佑宫坊座额也为供奉
圣祖
世宗神御之所东南为致孚殿宫之后垣西北为紫碧山
   房前宇为横云堂东南为丰乐轩北为霁华楼迤
   东为景晖楼横云堂西池上为澄素楼一曰汇芳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644-0357a.png
  书院内宇为抒藻轩后为涵远斋斋之前西垣内
  为翠照楼东垣内为倬云楼又东为眉月轩倬云
  楼南稍东为随安室又东逾溪桥为断桥残雪一
  曰日天琳宇有中前楼中后楼西前楼西后楼东
  别院为瑞应宫凡楼宇上下皆供佛像及诸神位
  一曰澹泊宁静殿为田字式凡四门东北面皆有
  楼楼下稻田弥望东为曙光楼殿之东门外为翠
  扶楼西门外别垣内为多稼轩左右有静香书屋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644-0357b.png
  互妙楼诸胜别为多稼轩十景一曰映水兰香东
  南为钓鱼矶北为印月池池北为知耕织又北稍
  东为濯鳞沼西南为贵织山堂(中祀/蚕神)一曰水木明
  瑟其北稍西为文源阁藏贮四库全书阁西为柳
  浪闻莺一曰濂溪乐处后宇为云香清胜东垣为
  芰荷深处折而东北为香雪廊其东有楼为云霞
  舒卷其南为汇万总春之庙(中祀/花神)东北有楼为香
  远益清其西为乐天和为味真书屋一曰多稼如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644-0357c.png
  云前宇为芰荷香一曰鱼跃鸢飞四面为门东厢
  为畅观轩西南为铺翠环流楼南为传妙室一曰
  北远山村北岸为绘雨精舍其西南为水村图又
  西有楼前后相属前为皆春阁后为稻凉楼又西
  为涉趣楼右为湛虚书屋东北踰桥而西为湛虚
  翠轩又西为耕云堂又西为若帆之阁一曰西峰
  秀色其东为含韵斋东南为自得轩后垣之西为
  花港观鱼一曰四宜书屋即安澜园之正宇也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644-0357d.png
皇上幸海宁陈氏园
赐名安澜兹略仿其意因以
命名东南为葄经馆西南为无边风月之阁又西南为
  涵秋堂北为烟月清真楼楼西稍南为远秀山房
  其北踰桥为染霞楼大 共为安澜园十景一曰
  方壶胜境楼宇临池南建坊座其北楼宇为哕鸾
  殿又北为琼华楼哕鸾殿东为蕊珠宫方壶胜境
  之西北为三潭印月又西北为天宇空明其后为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644-0358a.png
  澄景堂堂东为清旷楼西为华照楼一曰澡身浴
  德在福海西南隅即澄虚榭正宇也西为静香馆
  又西为解愠书屋西南为旷然阁其北度桥为望
  瀛洲又北为深柳读书堂堂北为溪月松风一曰
  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东南度桥为两峰插云
  又东南为山水乐其北为君子轩为藏密楼一曰
  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旧名蓬莱洲殿前东为畅
  襟楼西为神洲三岛东偏为随安室东南度桥为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644-0358b.png
  东岛西北度桥为北岛一曰接秀山房在福海东
  其后稍东为琴趣轩其北为寻云楼东南为澄练
  楼楼后为怡然书屋山房之南为揽翠亭一曰别
  有洞天西为纳翠楼西南为水木清华之阁阁西
  稍北为时赏斋一曰夹镜鸣琴南为聚远楼东为
  广育宫(中奉君碧/霞元)前建坊座后为凝祥殿宫之东
  为南屏晚钟又东度桥为西山入画为山容水态
  夹镜鸣琴之西为湖山在望为洞里长春一曰涵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644-0358c.png
  虚朗鉴在福海东即雷峰夕照正宇也有寻云榭
  贻兰庭诸胜一曰廓然大公在福海西北隅有双
  鹤斋峭茜居影山楼绮吟堂诸胜别为廓然大公
  八景一曰坐石临流溪水周环其下一曰曲院风
  荷其西佛楼为洛伽胜境其南跨池为桥立坊楔
  西为金鳌东为玉蝀金鳌西南宇为四围佳丽玉
  蝀东亭为饮练长虹又东南度桥折而北设城关
  为宁和镇曲院风荷之北为同乐园其前为清音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644-0358d.png
  阁东为永日堂中有南北长街街西为抱朴草堂
  街北为舍卫城城南面为多宝阁正殿为寿国寿
  民后为仁慈殿又后为普福宫城北为最胜阁一
  曰洞天深处在如意馆西稍南前宇四所乃
 诸皇子所居西为
 诸皇子肄业之所前为前垂天贶中为中天景物东
  宇为斯文在兹(中奉师至/圣先)后为后天不老
 圆明园之东曰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644-0359a.png
  长春园本园东垣外隙地就添殿宇数所依长春仙
   馆
赐号即以名园园门内正宇为澹怀堂后为众乐亭其后
   河北敞宇为云容水态南北为含经堂后为淳化
   轩又后为蕴真斋含经堂之东为味腴书屋亦名
   霞翥楼为渊映斋堂之西为梵香楼为涵光室自
   澹怀堂迤西滨河为茜园有朗润斋湛景楼诸胜
   别为茜园八景茜园后河北岸为思永斋斋东别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644-0359b.png
   室曰小有天园斋西稍南河外为得全阁南为宝
   云楼北为远风楼斋北河流汇处为楼宇三层曰
   海岳开襟楼之东为法慧寺又东为宝相寺由宝
   相寺度城关而东迤南为翠交轩北为爱山楼又
   北为泽兰堂爱山楼东北宇为平畴交远风其东
   为丛芳榭后为琴清斋丛芳榭之东为狮子林有
   纳景堂清閟阁诸胜别为狮子林八景又有清淑
   斋探真书屋诸胜为狮子林续八景其南为玉玲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644-0359c.png
   珑馆北为林光澹碧东为鹤安斋西南为蹈和堂
   玉玲珑馆之东南为映清斋斋东为鉴园北为漱
   琼斋其东为师善堂鉴园之西南为如园内为敦
   素堂堂北稍东为冠霞阁又东为明漪楼由如园
   山径西行即澹怀堂之东垣门
   恭载
世宗宪皇帝御制园明园记
 圆明园在畅春园之北朕藩邸所居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644-0359d.png
赐园也在昔
皇考圣祖仁皇帝听政馀暇游憩于丹棱沜之涘饮泉水
 而甘爰就明戚废墅节缩其址筑畅春园熙春盛暑时
 临幸焉朕以扈跸拜
赐一区林皋清淑波淀渟泓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
 宜构结亭榭取天然之趣省工役之烦槛花堤树不灌
 溉而滋荣巢鸟池鱼乐飞潜而自集盖以其地形爽垲
 土壤丰嘉百汇易以蕃昌宅居于兹安吉也园既成仰
卷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644-0360a.png
 荷
慈恩锡以园额曰圆明朕尝恭迓
銮舆欣承
色笑庆天伦之乐申爱日之诚花木林泉咸增荣宠及朕
 缵承大统夙夜孜孜斋居治事虽炎景郁蒸不为避暑
 迎凉之计时踰三载佥谓大礼告成百务具举宜宁神
 受福少屏烦喧而风土清佳惟园居为胜始命所司酌
 量修葺亭台丘壑悉仍旧观惟建设轩墀分列朝署俾
卷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644-0360b.png
 侍直诸臣有视事之所构殿于园之南御以听政晨曦
 初丽夏晷方长召对咨询频移昼漏与诸臣相接见之
 时为多园之中或辟田庐或营蔬圃平原膴膴嘉颖穰
 穰偶一眺览则遐思区夏普祝有秋至若凭栏观稼临
 陌占云望好雨之知时冀良苗之应候则农夫勤瘁穑
 事艰难其景象又恍然在苑囿间也若乃林光晴霁池
 影澄清净练不波遥峰入镜朝晖夕月映碧涵虚道妙
 自生天怀顿朗乘几务之少暇研经史以陶情拈韵挥
卷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644-0360c.png
 毫用资典学凡兹起居之有节悉由
圣范之昭垂随地恪遵罔敢越轶其采椽栝柱素甓版扉
 不斲不枅不施丹艧则法
皇考之节俭也昼接臣僚宵披章奏校文于墀观射于圃
 燕閒斋肃动作有恒则法
皇考之勤劳也春秋佳日景物芳鲜禽奏和声花凝湛露
 偶召诸王大臣从容游赏济以舟楫饷以果蔬一体宣
 情抒写畅洽仰观俯察游泳适宜万象毕呈心神怡旷
卷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644-0360d.png
 此则法
皇考之亲贤礼下对时育物也至若嘉名之
锡以圆明意旨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籍之言体认圆明
 之德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
 智也若举斯义以铭户牖以勖身心虔体
天意永怀
圣诲含煦品汇长养元和不求自安而期万方之宁谧不
 图自逸而冀百族之恬熙庶几世跻春台人游乐国廓
卷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644-0361a.png
 鸿基于孔固绥福履于方来以上答
皇考垂祐之深恩而朕之心至是或可以少慰也夫爰宣
 示予怀而为之记
   恭载
 皇上御制圆明园后记
  昔我
皇考因
皇祖之赐园修而葺之略具朝署之规以乘时行令布政
卷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644-0361b.png
  亲贤而轩墀亭榭凸山凹池之纷列于后者不尚其
  华尚其朴不称其富称其幽乐蕃植则有灌木丛花
  怒生笑迎也验农桑则有田庐蔬圃量雨较晴也松
  风水月入襟怀而妙道自生也细旃广厦时接儒臣
  研经史以淑情也或怡悦于斯或歌咏于斯或惕息
  于斯我
皇考之先忧后乐一
皇祖之先忧后乐周宇物而
卷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644-0361c.png
圆明也圆明之义盖君子之时中也
皇祖以是名赐
皇考
皇考敬受之而身心以勖户牖以铭也不求自安而期万
  方之宁谧不图自逸而冀百族之恬熙则又我
皇考绥履垂裕于无穷也予小子敬奉
先帝宫室苑囿常恐贻羞敢有所增益是以践阼后所司
  以建园请郤之既释服爰仍
卷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644-0361d.png
皇考之旧园而居焉夫帝王临朝视政之暇必有游观旷
  览之地然得其宜适以养性而陶情失其宜适以玩
  物而丧志宫室服御奇技玩好之念切则亲贤纳谏
  勤政爱民之念疏矣其害可胜言哉我
皇考未就
 畅春园而居者以有此
 圆明园也而不斲不雕一
皇祖淳朴之心然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
卷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644-0362a.png
  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
  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踰此后世子孙必不舍此而
  重费民力以创建苑囿斯则深契朕法
皇考勤俭之心以为心矣藉曰
祖考所居不忍居也则
 宫禁又当何如晋张老之善颂甚可味也若夫建园之
  始末
圣人对时育物修文崇武煦万汇保太和期跻斯世于春
卷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644-0362b.png
  台游斯人于乐国之意则已具
皇考之前记予小子何能赞一辞焉
  静明园在
  圆明园西玉泉山麓康熙十九年建初名澄心三十
   一年易名静明我
 皇上几馀临憩略加修葺园为门凡六园内有十六景
   首曰廓然大公宫门内
  正殿也为
卷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644-0362c.png
临幸时听政之所北临后湖一曰芙蓉晴照西为虚受
  堂一曰玉泉趵突为天下第一泉一曰竹垆山房
  仿惠山听松庵制得名南为开锦斋后为观音洞
  其上为赏遇楼南为吕祖洞一曰圣因综绘仿西
  湖行宫景得名其西为写流轩轩后为层明宇又
  西为福地幽居后为冠峰亭一曰绣壁诗态北为
  水月庵其北为圣缘寺又北为仁育宫(中祀齐东/岳天 圣)
  (帝/)一曰溪田课耕又西为迸珠泉一曰清凉禅窟
卷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644-0362d.png
  后为嘉荫堂堂东为霞起楼西为犁云亭清凉禅
  窟之北为涵漪斋西为飞淙阁东为练影堂稍南
  为挂瀑檐涵漪斋之西为妙喜寺一曰采香云径
  其南有楼为静怡书屋采香云径稍北折而东为
  招鹤庭一曰峡雪琴音额为丽瞩轩一曰玉峰塔
  影仿金山妙高峰为之前为香严寺右为妙高室
  北峰上为妙高寺殿后为妙高塔又后为该妙斋
  峰之西为崇霭轩其东为含醇室后为咏素堂妙
卷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644-0363a.png
   高寺东山麓为含经堂东北临溪为书画舫一曰
   风篁清听东为如如室西为近清阁又西稍南为
   飞云㟪风篁清听之西逾桥而南池东为延绿厅
   池西为试墨泉一曰镜影涵虚南为分鉴曲又南
   为写琴廊迤南为含晖堂后为清音斋斋西山麓
   为碧云深处东为心远阁一曰裂帛湖光当玉峰
   东麓临裂帛湖由心远阁折而北为罗汉洞又上
   为水月洞一曰云外钟声在古华严寺之后一曰
卷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644-0363b.png
   翠云嘉荫即华滋馆也后为翠云堂东为甄心斋
   其东即小南门稍南为东宫门
  静宜园在
  圆明园西香山即香山寺故址
圣祖仁皇帝于此置行宫乾隆十年重加修葺
 赐名静宜园园有二十八景宫门内首曰
  勤政殿园中
  正殿也为
卷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644-0363c.png
临幸时听政之所殿前为月河殿后北为致远斋西为
  韵琴斋为听雪轩东有楼为正直和平殿后西为
  横秀馆由山南折而东为清寄轩一曰丽烛楼一
  曰绿云舫一曰虚朗斋南为画禅室后为学古堂
  东为郁兰堂西为伫芳楼其外东西南北各设四
  面宫门东为带水屏山其西为对瀑北为怀风楼
  其左为琢情之阁东南为得一书屋西为山阳一
  曲精庐一曰璎珞岩其上为绿筠深处一曰翠微
卷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644-0363d.png
  亭一曰青未了亦亭名一曰驯虎坡一曰蟾蜍峰
  其北稍东为松坞云庄又东有楼为凭虚致爽一
  曰栖云楼一曰知乐濠一曰香山寺旧名永安寺
  亦曰甘露寺
皇上易今名一曰听法松即香山寺殿门外松也北为
  海棠院一曰来青轩西为妙高堂轩之西南为欢
  喜园一曰唳霜皋亦亭名由香山寺西北由盘道
  上为洪光寺一曰香嵓室即洪光寺中殿宇一曰
卷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644-0364a.png
  霞标磴一曰玉乳泉一曰绚秋林一曰雨香馆其
  后为洒兰书屋南为林天石海自
 勤政殿以迄雨香馆是为内垣为景凡二十一曰晞
  阳阿其西为朝阳洞一曰芙蓉坪其东宇为静如
  太古一曰香雾窟即静室也东南宇为竹垆精舍
  其北岩间碣为西山晴雪一曰栖月崖其西宇为
  得趣书屋一曰重翠崦东南为玉华寺一曰玉华
  岫有泉名玉华泉其东为皋涂精舍一曰森玉笏
卷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644-0364b.png
  东北为超然堂堂南为旷览台后为碧峰馆一曰
  隔云钟亦亭名自晞阳阿以迄隔云钟是为外垣
  为景凡八
  恭载
皇上御制静宜园记
 乾隆乙丑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薙榛莽剔瓦砾即
 旧行宫之基葺垣筑室佛殿琳宫参错相望而峰头
 岭腹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揽结之奇者为亭为轩
卷三十三 第 26a 页 WYG0644-0364c.png
  为庐为广为舫室为蜗寮自四柱以至数楹添置若
  干区越明年丙寅春三月而园成非创也盖因也昔
  我
皇祖于西山名胜古刹无不旷览游观兴至则吟赏托怀
  草木为之含辉岩谷因而增色恐仆役侍从之臣或
  有所劳也率建行宫数宇于佛殿侧无丹艧之饰质
  明而往信宿而归牧圉不烦如岫云皇姑香山者皆
  是而惟香山去圆明园十馀里而近乾隆癸亥余始
卷三十三 第 26b 页 WYG0644-0364d.png
  往游而乐之自是之后或值几暇辄命驾焉盖山水
  之乐不能忘于怀而左右侍御者之挥雨汗而冒风
  尘亦可廑也于是乎就
皇祖之行宫式葺式营肯堂肯构朴俭是崇志则
先也动静有养体智仁也名曰静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
  于先天也殿曰勤政朝夕是临与群臣咨政要而筹
  民瘼如圆明园也有憩息之乐省往来之劳以恤下
  人也山居望远村平畴耕者耘者馌者穫者敛者历
卷三十三 第 27a 页 WYG0644-0365a.png
  历在目杏花菖叶足以验时令而备农经也若夫岩
  峦之怪特林薄之华滋足天成而鲜人力信乎造物
  灵奥而有待于静者之自得耶凡为景二十有八各
  见于小记而系之诗
  清漪园在
  圆明园西万寿山之麓本名瓮山乾隆十六年恭逢
圣母皇太后六旬万寿建大报恩延寿寺于山之阳
 命名万寿山并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
卷三十三 第 27b 页 WYG0644-0365b.png
   湖中设战船仿福建广东巡洋之制香山健锐营
   弁兵于湖内按期水操就昆明湖堤岸为园
 赐名清漪宫门内
  正殿亦曰勤政为
临幸时听政之所殿后北达怡春堂西为玉澜堂北为
   宜芸馆馆之西为乐寿堂堂前为青芝岫堂后折
   而西方池之北为乐安和又西北为养云轩轩后
   为餐秀亭西为无尽意轩又西稍北为圆朗斋无
卷三十三 第 28a 页 WYG0644-0365c.png
   尽意轩之西为
慈福楼西即大报恩延寿寺寺西为罗汉堂堂后为宝云
   阁阁西为邵窝为云松巢又西为澄辉阁阁东南
   有楼曰山色湖光共一楼楼西为听鹂馆馆西为
   石文亭为石舫其北有楼为延清赏西为旷观斋
   又西为水周堂自怡春堂后城关迤北为惠山园
   仿惠山寄畅园规制为之有载时堂墨妙轩就云
   楼澹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诸胜别
卷三十三 第 28b 页 WYG0644-0365d.png
   为惠山园八景园之西为云绘轩轩东为延绿轩
   后廊有楼为随安室云绘轩又西为花承阁阁之
   左为多宝琉璃塔阁西北度城关楼又西折而北
   即园之北楼门
   恭载
 皇上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
  岁己巳考通惠河之源而勒碑于麦庄桥元史所载
  引白浮瓮山诸泉云者时皆湮没不可详夫河渠国
卷三十三 第 29a 页 WYG0644-0366a.png
 家之大事也浮漕利涉灌田使涨有受而旱无虞其
 在导泄有方而潴蓄不匮乎是不宜听其淤阏泛滥
 而不治因命就瓮山前芟苇茭之丛杂浚沙泥之隘
 塞汇西湖之水都为一区经始之时司事者咸以为
 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踟蹰虑水之不足及湖成
 而水通则汪洋漭沆较旧倍盛于是又虑夏秋汛涨
 或有疏虞甚哉集事之难可与乐成者以因循为得
 计而古人良法美意利足及民而中止不究者皆是
卷三十三 第 29b 页 WYG0644-0366b.png
 也今之为闸为坝为涵洞非所以待汛涨乎非所以
 济沟塍乎非所以启闭以时使东南顺轨以浮漕而
 利涉乎昔之城河水不盈尺今则三尺矣昔之海甸
 无水田今则水田日辟矣顾予不以此矜其能而滋
 以惧盖天下事必待一人积思劳虑亲细务有弗辞
 致众议有弗恤而为之以侥倖有成焉则其所得者
 必少而所失者亦多矣此予所重慨夫集事之难也
 湖既成因赐名万寿山昆明湖景仰放勋之迹兼寓
卷三十三 第 30a 页 WYG0644-0366c.png
  习武之意得泉瓮山而易之曰万寿云者则以今年
  恭逢
皇太后六旬大庆建延寿寺于山之阳故尔寺别有记兹
  特记湖之成并元史所载泉源始末废兴所由云
   恭载
 皇上御制万寿山清漪园记
  万寿山昆明湖记作于辛未记治水之由与山之更
  名及湖之始成也万寿山清漪园成于辛巳而今始
卷三十三 第 30b 页 WYG0644-0366d.png
  作记者以建置题额间或缓待而亦有所难于措辞
  也夫既建园矣既题额矣何所难而措辞以与我初
  言有所背则不能不愧于心有所言乃若诵吾过而
  终不能不言者所谓君子之过予虽不言能免天下
  之言之乎盖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
  山之胜槩能无亭台之点缀事有相因文缘质起而
  出内帑给雇直敦朴素祛藻饰一如圆明园旧制无
  敢或踰焉虽然圆明园后记有云不肯舍此重费民
卷三十三 第 31a 页 WYG0644-0367a.png
  力建园囿矣今之清漪园非重建乎非食言乎以临
  湖而易山名以近山而创园囿虽云治水谁其信之
  然而畅春以奉东朝圆明以恒莅政清漪静明一水
  可通以为敕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萧何所谓无令
  后世有以加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及忆司马光之
  言则又爽然自失园虽成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
  度宵犹初志也或亦有以谅予矣
   长河乐善园在西直门外长河之上其水发源于
卷三十三 第 31b 页 WYG0644-0367b.png
   玉泉由昆明湖之秀漪桥东流注于此谓之长河
   自西直门外高梁桥之北为倚虹堂乾隆十六年
圣母皇太后六旬万寿自长河至高梁桥易辇进宫因建
   是堂其西二里许为乐善园旧为康邸园亭颓废
   已久乾隆十二年重加修葺有含清斋蕴真堂鸾
   举轩诸胜为
 皇上幸
  圆明园进舸所必经之路
卷三十三 第 32a 页 WYG0644-0367c.png
  南苑在永定门外二十里元为下马飞放泊明永
  乐中增广其地中有海子大小凡五以禁城北之
  积水潭亦名海子故此别名南海子
 本朝设总尉防禦等官守之周垣百二十里为门凡
  九蕃育禽兽其中为行围讲武之地南红门及旧
  衙门新衙门团河等处俱设有
 行宫
  (臣/)等谨案禹贡首列冀州以其为帝都所在第考
卷三十三 第 32b 页 WYG0644-0367d.png
  其时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皆居河东之
  界虽在冀州境内非即燕蓟之地也郑氏都邑略
  谓中原无事则居河之南中原多事则居江之南
  以汴梁为戒而特取南阳可以建都盖其时燕蓟
  之境久入于金故置而不论其所称依河为固依
  江为固者犹是偏安之见岂议都之定论哉自汉
  桓宽盐铁论谓燕之涿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
  宋朱子亦谓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自为不易
卷三十三 第 33a 页 WYG0644-0368a.png
   之论辽之南京金之中都元之大都明之北京历
   代相因未之或改我
  朝诞膺
景命都邑由旧而政教维新
列圣相承治隆化洽我
 皇上握健行广运之模廑保泰持盈之计建中立极久
   道化成用奠我
  国家亿万世丕丕基猗欤盛哉
卷三十三 第 33b 页 WYG0644-0368b.png
 
 
 
 
 
 
 
 皇朝通志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