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五
卷六十五 第 1a 页 WYG0643-039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六十五
  乐(三/)
   (臣/)等谨按杜典所列十二律五声八音旋宫相生
   诸门皆以阐发乐律精微然自汉唐以来误以弦
   音度分牵合管音遂致阴阳紊杂我
  朝考订中声定清浊分均之法一洗千古相沿之谬
   兹所登载与杜典所列迥乎不同
卷六十五 第 1b 页 WYG0643-0390b.png
  升平制作天地为昭远非前代所可比拟也
   十二律
   康熙五十二年
诏修辑律吕数理诸书五十三年律吕正义书成嗣后各
   祭祀朝会典礼并用新定乐律
   (臣/)等谨按汉后言律吕者皆以阴阳相杂为言黄
   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蕤宾为变徵林钟为
   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其馀各宫以类从焉
卷六十五 第 2a 页 WYG0643-0391a.png
圣祖仁皇帝制器审音定为阳纯用律阴纯用吕俾清浊
   阴阳不相紊杂足订历世相沿之误其精意悉载
   律吕正义一书我
 皇上心通天矩重纂律吕正义后编以抉前书之蕴奥
   今谨从二书中备辑其阐发改定律吕精义者详
   著于篇以昭古乐昌明立隆千古之盛
   律吕正义黄钟理数篇曰按律吕新书黄钟九寸
   空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注曰天地之数始于一
卷六十五 第 2b 页 WYG0643-0391b.png
   终于十其一三五七九为阳九者阳之成也其二
   四六八十为阴十者阴之成也黄钟阳声之始阳
   气之动也故其数九分寸之数具于声气之元不
   可得而见及断竹为管吹之而声和候之而气应
   而后数始形焉均其长得九寸审其围得九分积
   其实得八百一十分长九寸围九分积八百一十
   分是为律本度量权衡于是而受法十一律由是
   而损益焉朱子以为本原第一章是最大节目盖
卷六十五 第 3a 页 WYG0643-0391c.png
  上古圣人心通造化默会中声制为黄钟适符天
  地自然之数汉晋而后凡究心于律吕者因未详
  考黄钟之真度是以中声无由而得今欲定黄钟
  之管必先定黄钟之度既得黄钟之度乃考其周
  径面羃积实之相生而较以容黍之多寡然后制
  以器审以音一一吻合则理之出于自然者无不
  归于大同矣 律吕正义后编律由数起篇曰问
  汉志言度量衡皆起于律又曰推历生律律吕新
卷六十五 第 3b 页 WYG0643-0391d.png
  书则曰分寸之数具于声气之元不可得而见及
  截竹为管吹之而声和候之而气应而后数始形
  焉然则数由律起乎抑律由数起乎曰律由数起
  也汉志曰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
  绳嘉量探赜索𨼆钩深致远莫不用焉度长短者
  不失毫釐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
  累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其法在
  算术观志所言是律生于数而度量衡又起于律
卷六十五 第 4a 页 WYG0643-0392a.png
  也后汉志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
  有数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记称大
  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
  万事一十百千万所同用也律度量衡历其同用
  也是又言律与度量衡同起于数也蔡元定曰律
  未成之前有数而未见律成而后数形焉度之成
  在律后度之数在律前故律之长短围径以度之
  分寸之数而定是又言律起于数度成于律而律
卷六十五 第 4b 页 WYG0643-0392b.png
  又定于度也凡此皆律由数起之义也 律吕正
  义后编律吕分均篇曰周礼太师掌六律六同以
  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阴声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皆文之以五
  声宫商角徵羽夫既曰合阴阳之声矣而又分别
  之曰若者阳声若者阴声明乎阴阳之可合而不
  可杂也且曰皆文之以五声明乎阳律阴吕各有
  五声也向使律吕而可相杂则周礼何不直云十
卷六十五 第 5a 页 WYG0643-0392c.png
  二律又何不浑言之曰律吕而必条分缕晰曰六
  律六同阴声阳声云尔哉且周礼大司乐之用六
  乐也所奏者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所歌
  者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倘律吕之可杂
  用何不于所奏者一参以吕或于所歌者而一错
  之于律乎是其奏与歌有相合无相混也国语伶
  州鸠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
  量之以制夫黄(国语本作六/依朱子作黄)中之色也故名之曰
卷六十五 第 5b 页 WYG0643-0392d.png
  黄钟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
  曰无射为之六间以扬沈伏而黜散越也元间大
  吕二间夹钟三间仲吕四间林钟五间南吕六间
  应钟律吕不易无奸物也彼其于律吕也既分别
  次第而数之又各自连类而数之未尝曰一黄钟
  二大吕三太蔟四夹钟云云也且其曰律吕不易
  云者言其各有条理不相互易夫而后乃无奸物
  也(按杜典于十二律备言律吕分属阴阳此条论/清浊分均正深明律吕阴阳不相紊杂之义故)
卷六十五 第 6a 页 WYG0643-0393a.png
  (谨录于此不赘列/于旋宫法内云)
  五声八音名义
  律吕正义后编中声篇曰问宫最浊商次浊角居
  中徵次清羽最清然则角乃中声乐不以角为君
  而以宫为君何也曰沈括曰浊为宫稍清为商最
  清为角清浊不常为徵羽斯言最是夫音大则浊
  小则清自宫以下清至于羽而止自羽以上浊至
  于宫而止然管子言五声数徵羽大于宫然则宫
卷六十五 第 6b 页 WYG0643-0393b.png
  之上有徵羽犹夫角之下有徵羽也羽之下不容
  复有声必转而之乎宫之上乃可是以沈括曰徵
  羽清浊不常夫徵羽必转而之乎宫之上乃可然
  则宫乃中声正声君声而不可以紊欤(按此条本/论中声以)
  (證旋宫必用倍律然正发明/五声清浊之旨故列于此) 律吕正义八音乐
  器总说篇曰八音之乐各从其类而制器尤宜探
  其体要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
  克谐无相夺伦盖生于人声成于乐器而宫调运
卷六十五 第 7a 页 WYG0643-0393c.png
  于其中所以节人声而裁乐器也古圣人初制律
  吕以和五声然后被之八音金石有厚薄轻重之
  差刳竹有空窍短长之别丝音则徽柱散实以分
  声调土乐则中空容积以较度分革木虽止一声
  亦皆有所由起要之莫不以律吕五音之倍半准
  其损益盖丝与金石为一类假人力以生声者也
  竹与匏土为一类假人气以生声者也革与木为
  一类所以为乐之节奏者也然八音之中备律吕
卷六十五 第 7b 页 WYG0643-0393d.png
  阴阳之体叶宫调声字之全惟丝竹为最要何也
  金石之器以律吕实积容受分量较其厚薄轻重
  其为体也虽各不同而为用则一器独限一声而
  已匏土之器其声生于空窍其分定于容积与竹
  音同革木之器虽不以律吕之法为准则而其度
  分亦皆依黄钟而得数要之皆所以应和乐之始
  终节奏耳夫六经所载八音备具然堂上之乐贵
  人声而以丝音为主堂下之乐贵人气而以竹音
卷六十五 第 8a 页 WYG0643-0394a.png
  为主竹之声在虚虚之多者声浊少者声清而多
  少之数定于中空之围径短长丝之声在实实之
  多者声浊少者声清而多少之数定于丝纶之巨
  细分度所以然者竹音之乐十二律吕为之本相
  与比例推求而取其声由于比例推求而得其数
  其围径长短加分减分总不越乎十二律吕之范
  围大者用其大体本形之度分小者用其小体本
  形之度分而后竹音诸乐之声字各归于律吕之
卷六十五 第 8b 页 WYG0643-0394b.png
  位而各应于律吕之宫调焉盖竹音诸乐依人之
  气而生声故本之中空容积之多寡而无与乎形
  体厚薄之度分也丝音之乐五声二变为之本相
  与比例折取而察其声由于比例折取而得其分
  其丝纶巨细徽柱远近总不越乎五声二变之范
  围大者用其大体本弦之度分小者用其小体本
  弦之度分而后丝音诸乐之声字各得五声二变
  之位而各应于律吕之宫调焉盖丝音诸乐依人
卷六十五 第 9a 页 WYG0643-0394c.png
  之力而生声故本之丝纶之巨细长短而无与乎
  形质之大小也必使丝竹之器一皆协于十二律
  吕五声二变之正而众音之器所应宫调声字又
  皆协于丝竹之音然后诸乐之大本可得而论焉
   律吕正义后编八风篇曰问史记以八风协十
  二律始于不周风终于阊阖风始于应钟之吕终
  于无射之律风何以不始广莫而始不周律何以
  不始黄钟而始应钟遂使十二辰以亥始以戌终
卷六十五 第 9b 页 WYG0643-0394d.png
  亦有说乎抑传述之误也曰天地之本固如是也不
  观诸易乎易曰乾知大始又曰乾西北方之卦也
  若是乎十二律吕虽始于黄钟十二辰虽始于子
  而言其大始固必在西北也西北者戌亥之交不
  周风居焉故风始不周也阳无可尽之理变于上
  则生于下无间可容息也故以四序言之则十一
  月一阳生而为十二辰之始以二气言之九月之
  剥而为纯坤则阳已生焉何也无乾则不能成坤
卷六十五 第 10a 页 WYG0643-0395a.png
  坤画断处即乾之充塞于其内已全其纯乾之体
  也则知非阳之绝而复续直是未尝绝也有表里
  而无绝续此阴阳之情状也曰史记之义亦精矣
  而他书无以戌亥为始终之会者何也曰黄帝素
  问言五运六气以戌亥为天门五运六气皆八风
  之所为故必以戌亥为终始十二律吕亦八风之
  所应故律书所言与素问相表里也曰六经中犹
  有可證佐者欤曰文王后天之卦固如是矣乾坎
卷六十五 第 10b 页 WYG0643-0395b.png
  艮震巽离坤兑岂非始于乾而终于兑乎乾者亥
  也兑者酉也兑乾之交戌亥之会也
  五声十二律旋相为宫
  律吕正义十二律吕五声二变篇曰言乐者皆知
  三分损益隔八相生然此二者义各有在不可一
  概而论三分损益乃制律之则也古圣人立为算
  术以别十二律吕相生之度凡金石之厚薄丝竹
  之长短皆依以定焉隔八相生乃审音之法也审
卷六十五 第 11a 页 WYG0643-0395c.png
  音之法必取首音与第八音叶和同声以为之准
  即首音八音之间区而别之以为五声二变则清
  浊之相应高下之相宣皆赖以生焉但五声二变
  有施于管律者有施于弦度者其生声取分各有
  不同自汉唐以后皆宗司马氏淮南子之说以三
  分损益之术误为管音五声二变之次复执管子
  弦音五声度分而牵合于十二律吕之中故管律
  弦度俱不可得而明如旋宫图黄钟为宫太蔟为
卷六十五 第 11b 页 WYG0643-0395d.png
  商姑洗为角蕤宾为变徵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
  钟为变宫至半黄钟复为清宫大吕为宫夹钟为
  商仲吕为角林钟为变徵夷则为徵无射为羽黄
  钟为变宫而半大吕复为清宫夫正律为宫至半
  律而仍为宫正律为商至半律而仍为商则宫商
  一定而旋宫之义已失且阳律而杂以阴吕阴吕
  而杂以阳律阴阳相杂而取声之原亦未为得是
  盖各守所传固执一理而未始备制律吕之管以
卷六十五 第 12a 页 WYG0643-0396a.png
  审音也间尝截竹为管详审其音黄钟之半律不
  与黄钟合而合黄钟者为太蔟之半律则倍半相
  应之说在弦音而非管音也明矣又黄钟为宫其
  徵声不应于林钟而应于夷则则三分损益宫下
  生徵之说在弦度而非管律也明矣是知古圣人
  审定律吕阴阳各六阳则为律阴则为吕意固有
  在也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郑康成大司
  乐注六律合阳声六吕合阴声国语以六吕为六
卷六十五 第 12b 页 WYG0643-0396b.png
  间非阴阳分用之證耶吕氏春秋以三寸九分之
  管为声中黄钟之宫非半太蔟合黄钟之义耶是
  以即阴阳之分者言之则阳律从阳阴吕从阴
  各成一均而不相紊故今所定黄钟为首音宫声
  次太蔟为二音以商声应姑洗为三音以角声应
  蕤宾为四音以变徵声应夷则为五音以徵声应
  无射为六音以羽声应半黄钟为七音以变宫声
  应此阳律之五声二变也至半太蔟为清宫而与
卷六十五 第 13a 页 WYG0643-0396c.png
  黄钟应则阳律旋宫之义见焉如定大吕为首音
  宫声则夹钟为二音以商声应仲吕为三音以角
  声应林钟为四音以变徵声应南吕为五音以徵
  声应应钟为六音以羽声应半大吕为七音以变
  宫声应此阴吕之五声二变也至半夹钟为清宫
  而与大吕应则阴吕旋宫之义见焉所谓阴阳以
  类相从而不杂者此也若夫以阴阳唱和而合用
  之则一律一吕折中取声使阴阳之气得以相兼
卷六十五 第 13b 页 WYG0643-0396d.png
  故黄钟之宫为浊宫大吕之宫为清宫浊者不得
  揭之使高清者不得抑之使下惟定宫声在黄钟
  大吕之间而可浊可清始能兼律吕之用黄钟大
  吕既合而为宫则太蔟夹钟合而为商姑洗仲吕
  合而为角蕤宾林钟合而为变徵夷则南吕合而
  为徵无射应钟合而为羽至半黄钟半大吕合而
  为变宫是又阴阳唱和律吕合用者也验之于乐
  器排箫钟磬各一十有六正阴阳之分用者也今
卷六十五 第 14a 页 WYG0643-0397a.png
  箫与笛一孔而兼律吕一音而能高下正阴阳之
  合用者也至于箫笛之最上一孔适当出音孔上
  第一孔之半而声低一字即宫声之半不应宫声
  而为变宫者也按其体推其数制以器审以音莫
  不确然有据而无纤毫之可疑则五声二变运于
  十二律吕之中诚有一定不易之至理也(按杜典/旋宫法)
  (以阴阳相杂者为言盖沿后汉书之误用乐于圣/祖仁皇帝心通天矩审定元音知古人 清)
  (浊阴阳有相合而无相杂乃以清浊分均使阳纯/用律阴纯用吕定论攸昭洵足以袪万世之惑矣)
卷六十五 第 14b 页 WYG0643-0397b.png
   律吕正义后编律吕分均篇曰问后汉书以黄钟
  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蕤宾为变徵林钟为徵
  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其馀各宫以类从焉国语
  七律韦昭注遵用其说历代因之朱子亦曰七律
  自成一均其声自相协应江邻几杂志六律为宫
  则商角以律应徵羽以吕应六吕为宫则商角以
  吕应徵羽以律应律应律吕应吕为从声律应吕
  吕应律为变声然则一均之内律吕互用由来旧
卷六十五 第 15a 页 WYG0643-0397c.png
   矣今钟磬排箫以六律加二倍律为阳均六吕加
   二倍吕为阴均阳纯用律阴纯用吕则前古未之
   有闻自律吕正义创之果可为万世法乎曰音之
   有七也以第八音与首音同故左传有七音国语
   有七律七增一为八然后还宫之用足故周礼钟
   磬各八为堵十六为肆此古今之所同而人之所
   共知也然则弦则半分与全分应自首音至第八
   音计得六分五声各得一分二变各得半分在管
卷六十五 第 15b 页 WYG0643-0397d.png
   则半律不与全律应而下律之半乃与本律应自
   首音至第八音计得七分五声二变各得一分故
   黄钟为宫则徵声不与林钟应而与夷则应羽声
   不与南吕应而与无射应变宫不与应钟应而与
   半黄钟应至半太蔟乃复为清宫而与黄钟应前
   编言之綦详此则秦汉以下乐书沦亡后人疑之
   而不能知知之而不能断自
圣祖仁皇帝精其数制其器审其音确然定之而无疑而
卷六十五 第 16a 页 WYG0643-0398a.png
  亦为有耳所共晓是直与黄帝造律先后同揆而
  万世莫能易者也夫律管也其不可与弦同日而
  语理之自然者也管子曰凡将起五音先主一而
  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
  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有三分而去
  其乘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
  三分而去其乘以是成角此乃以弦音五声之分
  而言故曰黄钟小素之首而数止于五未尝及十
卷六十五 第 16b 页 WYG0643-0398b.png
  二律吕也凡此虽未析言管弦之不同而要各不
  相混夫既不相混则亦无庸析言之矣至淮南子
  乃取管子五声之分而衍之以至于十二然虽用
  十二律之名而犹是弦音之度未即以弦为管也
  史记律数九九八十一以为宫乃弦音之度自为
  一段黄钟八寸十分一以下乃律管之度别为一
  段是虽用十二管之分数而亦未即以管为弦也
  逮后汉志则直曰京房受学焦延寿六十律相生
卷六十五 第 17a 页 WYG0643-0398c.png
  之法黄钟为宫林钟为徵云云又曰竹声不可以
  度调故作准以定数准之状如瑟长丈而十三弦
  𨼆间长九尺以应黄钟之律九寸中央一弦下有
  画分寸以为六十律清浊之准始以律准弦而后
  又以弦准律于是管弦混淆而度数遂不可辨矣
  梁制四通亦犹夫是然房曰竹音不可以度调则
  犹疑律与弦之不合盖如弦音林钟之分不应林
  钟之律而应夷则之律之类而特不知弦之非管
卷六十五 第 17b 页 WYG0643-0398d.png
  九尺可为宫而不可以为黄钟六尺可为徵而不
  可为林钟八尺可为商而不可为太蔟而六十律
  之弦度皆后世所谓变律弦或用之而管则不可
  用耳自房以后则又皆祖房之失而并所谓竹音
  之不可度调者亦不可考夫弦有缓急非管则不
  定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谓竹不可以度
  调岂待智者而后知其谬哉明郑世子载堉谓八
  音当以竹为首竹以律为首黄钟半律不与黄钟
卷六十五 第 18a 页 WYG0643-0399a.png
   应而半大吕近之是亦实有考据而具卓识者然
   未能密考算数多截律管而得半太蔟之与黄钟
   合依然局于袭误而莫之能辨此则所谓后人疑
   之而不能知知之而不能断者也问者曰今之所
   定固为有耳所共闻而自东汉以来何以独无一
   人闻而知之者耶曰朱子有言十二律皆在只起
   黄钟之宫不得所以起不得者只是尺不定
圣祖仁皇帝始得黄钟声气之元故五声之分际阴阳正
卷六十五 第 18b 页 WYG0643-0399b.png
   半乃得皦然明白汉晋而后人未尝闻今日之元
   声则当日之失宜其不能辨也
   五声十二律相生法
   (臣/)等谨按古来论乐者皆以黄钟为律本累黍候
   气聚讼纷如
圣祖仁皇帝圣神天纵审定古今尺度累黍布算纵黍百
   粒得今尺十寸之全横黍百粒适得今尺八寸一
   分之限因定今尺七寸二分九釐正古尺九寸即
卷六十五 第 19a 页 WYG0643-0399c.png
  为黄钟之律准以制造诸律上生下生无不吻合
  盖至理得而至数毕符所谓近之不遗于日用而
  推之直可通于造化者也故兹所综辑各条悉黄
  帝造律以来未宣之蕴云
  律吕正义黄钟转生律吕篇曰律吕始黄钟终应
  钟止于十二者圣人审音制律其生声之理不得
  不止于十二且稽之于度三分损益上下相生其
  成形之数尤不得不止于十二故国语曰纪之以
卷六十五 第 19b 页 WYG0643-0399d.png
  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至蕤宾之生大
  吕汉志主下生通典主上生主下生者宗司马迁
  律书主上生者宗吕氏淮南之说也而朱子仪礼
  经传通解亦取上生盖蕤宾下生则三分损一仅
  得大吕之半必倍之始得其全上生则三分益一
  适得大吕之全其数立黄钟太蔟之间而声界黄
  钟太蔟之交与其下生而得其半孰若即用上生
  之直截简当耶此以声音度数言之而宜用上生
卷六十五 第 20a 页 WYG0643-0400a.png
  者也黄钟一阳复始为十一月之律三分损一下
  生林钟为六月之吕此阳生阴宜下生也林钟三
  分益一上生太蔟为正月之律此阴生阳宜上生
  也太蔟三分损一下生南吕为八月之吕此阳生
  阴宜下生也南吕三分益一上生姑洗为三月之
  律此阴生阳宜上生也姑洗三分损一下生应钟
  为十月之吕此阳生阴宜下生也应钟三分益一
  上生蕤宾为五月之律此阴生阳宜上生也至蕤
卷六十五 第 20b 页 WYG0643-0400b.png
  宾之生大吕复用上生者盖自黄钟十一月之律
  一阳始生而大吕十二月之吕二阳相继位虽居
  阴而气实应乎阳蕤宾五月之律一阴始生位虽
  居阳而气则属乎阴故蕤宾之生大吕实以阴生
  阳而宜上生者也自蕤宾一阴生而夷则七月之
  律无射九月之律气皆为阴自黄钟一阳生而夹
  钟二月之吕仲吕四月之吕气皆为阳故大吕生
  夷则为下生夷则生仲吕为上生是皆缘蕤宾上
卷六十五 第 21a 页 WYG0643-0400c.png
  生而然此以阴阳理气言之而宜用上生者也宋
  陈祥道礼书注曰黄钟至姑洗阳之阳也林钟至
  应钟阴之阴也阳之阳阴之阴则阳息阴消之时
  故阳常下生而有馀阴常上生而不足蕤宾至无
  射阴之阳也大吕至仲吕阳之阴也阴之阳阳之
  阴则阳消阴长之时故阳常上生而不足阴常下
  生而有馀周礼订义杨谨仲曰阳中之阳则下生
  而损一分至阴中之阳则下生者反当益阴中之
卷六十五 第 21b 页 WYG0643-0400d.png
  阴则上生而益一分至阳中之阴则上生者反当
  损此二说者可以阐吕氏淮南之指而发蕤宾上
  生之蕴矣古之圣人制为十二律吕以配十有二
  月节四时之变明消息之机一皆本乎阴阳阴阳
  之辨精则理明而数备故律吕三分损益上下相
  生之法诚千古不易之至论也 律吕正义律吕
  之长损益相生篇曰自古论律吕者必先考黄钟
  之长黄钟之长定而十一律吕皆由此定律吕新
卷六十五 第 22a 页 WYG0643-0401a.png
  书言黄钟九寸寸作十分为九十分又言黄钟九寸寸
  作九分为八十一分夫九十分乃黄钟之正数而八十
  一分原于管子弦音五声度分史记淮南子遂以
  为管音度分新书虽兼取之而九寸之说实不
  可易但尺度不明则执九寸之说亦不能无失故
  定律吕之长必以古尺通之今尺比例推求然后
  真数可得以古尺言之黄钟九寸三分损一得六
  寸为林钟林钟三分益一得八寸为太蔟太蔟三
卷六十五 第 22b 页 WYG0643-0401b.png
  分损一得五寸三分三釐三毫三丝三忽三纤三
  微有奇为南吕南吕三分益一得七寸一分一釐
  一毫一丝一忽一纤一微有奇为姑洗姑洗三分
  损一得四寸七分四釐零七丝四忽零七纤有奇
  为应钟应钟三分益一得六寸三分二釐零九丝
  八忽七微六纤有奇为蕤宾蕤宾三分益一得八
  寸四分二釐七毫九丝八忽三微五纤有奇为大吕
  大吕三分损一得五寸六分一釐八毫六丝五忽
卷六十五 第 23a 页 WYG0643-0401c.png
  五微六纤有奇为夷则夷则三分益一得七寸
  四分九釐一毫五丝四忽零九纤有奇为夹钟夹
  钟三分损一得四寸九分九釐四毫三丝六忽零
  六纤有奇为无射无射三分益一得六寸六分五
  釐九毫一丝四忽七微四纤有奇为仲吕仲吕三
  分益一得八寸八分七釐八毫八丝六忽三微三
  纤有奇比之黄钟九寸不足一分二釐一毫一丝
  三忽六微六纤有奇以今尺言之黄钟之七寸二
卷六十五 第 23b 页 WYG0643-0401d.png
  分九釐损益相生则林钟得四寸八分六釐太蔟
  得六寸四分八釐南吕得四寸三分二釐姑洗得
  五寸七分六釐应钟得三寸八分四釐蕤宾得五
  寸一分二釐大吕得六寸八分二釐六毫六丝六
  忽六微六纤有奇夷则得四寸五分五釐一毫一
  丝一忽一微一纤有奇夹钟得六寸零六釐八毫
  一丝四忽八微一纤有奇无射得四寸零四釐五
  毫四丝三忽二微有奇仲吕得五寸三分九釐三
卷六十五 第 24a 页 WYG0643-0402a.png
  毫九丝零九微四纤有奇至仲吕上生比黄钟原
  数不足九釐八毫一丝二忽零六纤有奇夫黄钟
  古尺之度所生律吕其分寸如彼今尺之度所生
  律吕其分寸如此古尺之度为数多今尺之度为
  数少数多者横黍之所生数少者纵黍之所累数
  之多少虽异而管之长短则同今尺之七寸二分
  九釐正古尺之九寸也至于仲吕不能还生黄钟
  乃数之使然盖十二律吕上下相生损之渐少而
卷六十五 第 24b 页 WYG0643-0402b.png
  益之不足故仲吕上生之变黄钟虽不及黄钟一
  分上下而其数仍与黄钟相近不得自成一律其
  声亦与黄钟相近不能自成一音细绎其理下生
  而损上生而益损益之间数有消长亦如气盈朔
  虚之有闰分此古人所以以律吕配之十二月也
   律吕正义后编三分损益篇曰问阳律皆主下
  生阴律皆主上生汉志相生之法固然乃蕤宾夷
  则无射之律法宜下生然三分损益仅得其所生
卷六十五 第 25a 页 WYG0643-0402c.png
  之吕之半必倍之而后其数合何也曰阴阳之道
  不可为典要其以六律为阳六吕为阴者因其所
  中之月而以奇者为阳偶者为阴也实则自子至
  巳六辰为阳自午至亥六辰为阴此则生于阴阳
  之大分而不以奇偶为泥者也如易之横图然其
  生于阳仪者有奇有偶其生于阴仪者亦有奇有
  偶凡奇皆阳凡偶皆阴此以奇偶为阴阳者也实
  则凡生于阳仪者无论奇偶皆阳之属凡生于阴
卷六十五 第 25b 页 WYG0643-0402d.png
  仪者无论奇偶皆阴之属此又阴阳之大分不泥
  于奇偶者也以此推之则黄钟太蔟姑洗三律于
  月则奇而又属乎阳辰之分故为阳之阳若蕤宾
  夷则无射三律于月虽为奇而又属乎阴辰之分
  故为阳之阴林钟南吕应钟三吕于月则偶而又
  属乎阴辰之分故为阴之阴若大吕夹钟仲吕三
  吕于月虽为偶而乃属乎阳辰之分故为阴之阳
  以阳之阳者而下生阴之阴者而上生自于阳损
卷六十五 第 26a 页 WYG0643-0403a.png
  阴益之本法合若阳之阴阴之阳者则其法不能
  以无异故自吕览淮南以及通志其相生之法皆
  以蕤宾夷则无射三律为上生大吕夹钟仲吕三
  吕为下生者以此也曰然则马班之说主于奇偶
  以定阴阳吕览淮南通志之说主于大分以判阴
  阳亦既各有所见矣将孰优耶曰天有辟阖之二
  运而后有十二辰之方岁有舒肃之二气而后有
  十二月之位则大分之阴阳所以括乎奇偶之阴
卷六十五 第 26b 页 WYG0643-0403b.png
  阳者也故律吕相生朱子亦主吕览淮南通志之
  说者以此也曰如马班之说则损一而下生者六
  益一而上生者亦六其数适均如吕览淮南通志
  之说则损一而下生者五益一而上生者七其数
  不均今不从其均者而反从其不均者何欤曰此
  阳饶阴乏之秘乐理于是为至也今夫一日之间
  晷行地上者一百八十度于分为昼属阳行地下
  者亦一百八十度于分为夜属阴此其均焉者也
卷六十五 第 27a 页 WYG0643-0403c.png
   然日未出地平十有八度而色已可辨日入地平
   十有八度而色始不辨是书之度数凡二百一十
   有六夜之度数仅一百四十有四故曰乾之策二
   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此阳饶阴乏验
   诸曚景而最明者也且夫午虽阴辰而适奠正南
   之方故后天图以离位之而退坤于西南明姤阴
   虽始生于午而午实为阳明用事之会必至西南
   之未方而后纯属乎阴也蕤宾以阴辰之律而从
卷六十五 第 27b 页 WYG0643-0403d.png
   乎阳其义亦犹是也由斯以谈则子丑寅卯辰巳
   以及于午之律皆以上生而属阳是阳居其七也
   惟未申酉戌亥之律皆为下生而属阴是阴仅居
   其五也赢绌之分明而扶抑之理得矣
   制造
   康熙三十一年正月
训谕群臣正定律吕
上御乾清门取五声八音八风图展阅指谓诸臣曰古人
卷六十五 第 28a 页 WYG0643-0404a.png
 谓十二律吕定而后被之八音则八音和奏之天地则
 八风和而诸福之物可致之祥无不毕至其言乐律所
 关如此其大而律吕之所从出不可不知如律吕新书
 所言算数专用径一围三法此法若合则所算皆合此
 法若舛则无所不舛矣朕观径一围三之法用之必不
 能合盖径一尺则围当三尺一寸四分一釐有奇若积
 累至百丈所差至十四丈有奇等而上之其为舛错可
 胜言耶因取方圆诸图
卷六十五 第 28b 页 WYG0643-0404b.png
指示诸臣曰所言径一围三止可算六角之数若圆围则
 必有奇零其理具在目前甚为明显朕观八线表中半
 径勾股之法极其精微凡圆者可以方算开方之法即
 从此出逐一验算无不吻合至黄钟之管九寸空围九
 分积八百一十分是谓律本此旧说也其分寸若以尺
 言则古今尺制不同自朕观之当以天地之度数为准
 至隔八相生之说声音高下循环相生复还本音必须
 隔八此一定之理也随命乐人取笛合瑟次第审音至
卷六十五 第 29a 页 WYG0643-0404c.png
   八声仍还本音
上曰此非隔八相生之义耶以理推之固应如是至五十
   二年
诏辑律吕理数诸书并考定乐器审定今营造尺七寸二
   分九釐为黄钟之度准损益相生之法制十二正
   律以和八音复以黄钟之积为本大而加分小而
   减分皆用黄钟之长与径相比成形制为同形管
   六百九十有六其法大者加至八倍则长与径各
卷六十五 第 29b 页 WYG0643-0404d.png
   加一倍小者减至八分之一则长与径各减一半
   自八倍黄钟之管至正黄钟之律率以一倍递减
   自黄钟正积八分之七之管至八分之一之管率
   以一分递减而管体渐小声音易别故递减以倍
   者又有半积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之法递减以
   分者又有八分之三分半八分之二分半八分之
   二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又加一分之
   四分之三八分之一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二八分
卷六十五 第 30a 页 WYG0643-0405a.png
   之一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又加一分
   之八分之一之法自八倍黄钟至黄钟八分之一
   管之长短围径虽各不同而皆得名为黄钟每一
   黄钟各具同径之十二律吕各成一调之五声二
   变凡管乐之制皆由是出又有旋宫起调图谱以
   正管音有清浊二均弦表以定弦音备载律吕正
   义一书以昭成法
   乾隆六年以律吕正义内尚少乐章字谱
卷六十五 第 30b 页 WYG0643-0405b.png
 诏续辑后编于是研穷声律究极本源埙篪从箫为一
   谱笙从笛为一谱磬从钟为一谱琴与瑟各为一
   谱钟磬沿古用律吕箫笛从今用工尺凡祭祀朝
   会宴享及有声无字之乐章莫不别阴阳辨清浊
   声之高下奏之短长咸分刌而节度之而后
圣祖之所为审音定乐制器协均者一一施诸实用矣
 
 皇朝通典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