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608-05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建炎杂记乙集卷十五
            宋 李心传 撰
  官制一
   平章军国事
平章军国事开僖元年初置以命韩侂胄国朝旧相特
命平章军国事者凡四人天僖初王文正公以首相告
老拜太尉兼侍中五日一朝遇军国大事不以时入参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608-0564b.png
决公恳辞不拜庆历初吕文靖公亦以首相求罢拜司空
平章军国重事公卒辞之元祐初文忠烈公自太师致仕除
平章军国重事未几吕正献公以右揆求去亦除司空同
平章军国事潞公五日一朝申公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
都堂盖祖宗所以优待元勋重德之意非他相比也王吕
二公所平章重事之目不可得而考潞公所谓重事者则
大典礼大刑政及进退侍从官军三京尹三路帅臣已上
乃与闻之比申公去重字则政事无所不关第省其常程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608-0564c.png
细务而已及侂胄将拜平章仪曹萧景伯讨论典礼
乃请三日一朝因至都堂议事大率皆用申公故事而损
益焉其后边事起又命一日一朝尚书省印亦纳于其第宰
相仅比参知政事不复知印矣始时礼官议广左丞相府
以为侂胄第又议仍给节度使俸侂胄引义控辞有诏褒
纳而止盖侂胄系衔比申公省同字则其体尤尊比潞公
省重字则其所与者广此当时讨论之本意
   参知政事并除三员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608-0564d.png
参知政事自乾德以来止除二员或一员而已嘉泰三
年春谢子萧初免相许深甫为参知政事既命陈勉之
以枢长兼权俄又除袁起嵓盖三员也时朝廷未置相
故勉之以员外兼此亦国朝所未有嘉定时又命雷季
仲娄彦发娄大防亦三员遂为故事
   权提举编修玉牒
权提举编修玉牒者自乾道元年钱处和始故事玉牒
以首相领之绍兴十二年初复玉牒所重其事既以秦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608-0565a.png
会之提举十四年五月又命执政程元吁同兼非常制
也自后相府阙则以首参兼仍带权字淳熙十五年五
月王丞相去位周益公以右揆兼领时敕令才罢而首
参留仲至无兼局理益公以奏乞以仲至权提举玉牒
许之宰相在位而执政权领宝牒自此始
   权监修国史
权监修国史亦自钱处和始时当隆兴二年十二月汤
进之去位陈长卿未至故以执政官领之其后曾令之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608-0565b.png
郑仲一姚令则蔡梦锡龚实之李秀叔范致能赵温叔
皆用此例淳熙五年十一月温叔为右丞相兼提举国
史院钱景魏代为监修国史内批不带权字景魏免牍
有曰丞相兼领止加承摄之名忽冒真除蔑近闻比周
益公在翰林当为答照援故事乞带权字许之盖一时
直笔者偶失契勘故景魏以为疑自后率带权字
   权提举国史院
权提举国史院自乾道元年三月虞并甫始时以相阙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608-0565c.png
故与钱处和分领两史院其后魏南老李秀叔施圣与
皆以执政官暂权阙相故也南老遄入相落权字秀叔
圣与皆以命相免兼该监修国史者指日历也提举国
史院指正史也绍兴中秦会之以监修兼提举二十六
年五月并命沈守约万俟元忠二相始分领焉时左相
领日历右相领史院若止命一相则参知政事权提举
国史如是有年乾道九年十月曾钦道以右揆提举国
史院而郑仲一以参政权监修国史日历盖循例以史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608-0565d.png
院命相而非以史院为重自是并置二相则复旧制以
监修国史命首相止置一相则宰相领史院所谓监修
国史者以首参权领焉迄今遂为永制
   权提举实录院
权提举实录院者自乾道二年十二月魏南老始其后
李秀叔亦为之皆以无相故也绍兴以后置二相则右
相仍领实录院无次辅后则以执政官权
   庶官除同修国史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608-0566a.png
同修国史故事未有以庶官为之者隆兴初胡邦衡以
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始特命焉乾道二年冬洪景卢
亦以起居舍人兼同修盖用此例四月胡长文自右司
除起居舍人明年有旨升带长文引故事力辞乃命兼
编修如旧自赵温叔已后无复兼同修者矣
   权同修国史(权实录院同修撰/)
权同修国史权实录院同修撰自淳熙三年正月李文
简始故事修史修撰皆从官为之惟胡邦衡尝以起居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608-0566b.png
郎兼同修撰后无继者及是文简再还朝为秘书监上
欲付以史事故特命焉后两月迁礼部侍郎遂落权字
嘉泰后陆务观李季章皆踵为之近制修撰同修撰通
止四员检讨六员嘉定二年十二月曾君锡自起居郎
兼检讨官除权侍郎当升带而员数已溢乃降旨权以
检讨官系衔候有阙日升带从官为史讨自此始
   翰林权直(学士院权直/)
翰林权直学士院权直皆自崔大雅敦诗始故事直院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608-0566c.png
必以侍从若左右史为之其间沈虚中以少司臣莫子
济王经伯王季海以宗正太常少卿兼权直院盖殊命
也乾道九年十二月孝宗初命大雅秘书正字兼翰林
权直踰年以忧去淳熙五年九月复诏为枢密院编修
官始议以翰林乃书艺应奉者所居非专指词臣也遂
改兼学士院权直自是葛楚甫赵大本熊子复皆以学
士院权直为名十六年正月倪正甫始复兼翰林权直
绍熙后或称学士院或称翰林盖不常云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608-0566d.png
   直舍人院
直舍人院祖宗时有之官制行以中书舍人为宰相属
官号后省故以他官兼摄者但为之权舍人而已嘉泰
四年李季章以宗正少卿权中书舍人而中字犯祖讳
季章辞有旨除公移外权以直舍人院系衔季章乃受
命不知舍人院废已久盖大臣失于讨论也
   侍立修注官
侍立修注官者自罗春伯始祖宗时以起居舍人寄禄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608-0567a.png
而更命他官领其事谓之同修起居注官制行复为郎
舍人淳熙十五年十月春伯自户部员外郎除右史避
曾祖讳乃以为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其后两史或
阙则降旨以某人权侍立官盖自此始
   庶官兼侍讲
侍讲自去学士后秩止正七品然率以侍从官兼之绍
兴五年闰二月范元长以宗卿朱子发以秘少并兼之
盖殊命也乾道六年十一月张敬夫始复以吏部员外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608-0567b.png
郎兼侍讲盖中兴后庶官兼侍讲者惟此三人若绍兴
二十五年十月张扶以祭酒隆兴二年八月王宣子以
检正乾元七年九月林景度以宗卿入经筵亦兼侍讲
者盖扶本以言路兼说书就升其秩宣子时摄版曹景
度当为右史且有敬夫旧例故稍优之皆有以也近岁
陈正仲朱仲文以谏官兼侍讲后迁少常因而不去盖
用胡邦衡例其馀庶寮无复兼者矣
   祖宗时台谏不兼经筵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608-0567c.png
祖宗时台谏例不兼讲读盖以宰执间侍经筵避嫌也
神宗用吕正献亦止命时赴讲筵去学士职中兴后王
尚书宾为御史中丞建请复开经筵遂命兼侍讲自后十
五年间继之者惟王唐公徐师川二人皆上意也绍兴
十二年春万俟中丞卨罗谏议接并兼讲读盖秦楚材
是时已兼说书便于传导自后继之每除言路必兼经
筵矣桧死遂罢兼(自二十五年十月至三十二年/台丞谏长兼经筵者止三人)庆元
后台丞谏长洎副端正言司谏已上无不预经筵者未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608-0567d.png
及兼者惟张伯子李景和二人云
   非台丞谏长而兼侍讲
正言兼说书自巫端明伋始副端兼说书自余端明尧
弼始察官兼说书自陈少卿夔始绍兴二十五年春董
殿院德元王正言珉并兼侍讲非台丞谏长而以侍讲
为称又自此始其后犹或兼说书台官自尹穑(隆兴二/年五月)
谏官自詹元宗(乾道九年/十二月)后并以侍讲为称不复兼说
书矣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608-0568a.png
   修注官以史院易经筵非故典
自朱子发后修注官多得兼侍讲嘉泰二年八月林伯
玉自殿中侍御史兼侍讲除起居郎其年闰十二月邓
伯允自右正言兼侍讲除起居舍人伯玉改兼权刑侍
伯允改兼史编检讨实非故典也开禧元年八月娄彦
开自言路徙奉常兼权中书舍人亦以史院易经筵遂
为定例三年十月朱仲文自司谏改奉常兼讲如故意
者以其兼权史侍故也十一月王简卿去谏院为左史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608-0568b.png
仍兼崇政殿说书言者犹以为不可罢之嘉定元年春
黄伯庸自右正言兼侍讲除起居舍人兼如旧合故典
(自渡江后惟王枢密论以右/史兼说书其他无此之比也)
   博士正字兼说书
崇政殿说书渡江后自尹彦明始彦明初以秘书郎兼
之后多以命卿监察官中间王龟龄范致能王与正皆
以郎官兼亦殊命也若绍兴中陈少南以博士兼说书
乾道末崔大雅以正字兼说书此则国朝所未有也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608-0568c.png
   非科目而兼讲读者或滥吹
中兴后非科目进身而侍讲读者自徐师川始其后陈几
叟苏仲虎孙太冲尹少稷王能甫姚令则苏季真继之
议者谓亦无不滥吹若钱处和伯同父子则弟以为执
政兼官非诸人比耳
   太常除卿
太常卿正四品自元丰改官制后虚而不除嘉泰三年
十一月陈正仲自江西提刑赴召除太常卿告谢日赐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608-0568d.png
三品服非常制也不数日改权兵部侍郎疑大臣失于
讨论故亟迁之耳
   馆阁校理
馆阁校理未改官制前有之嘉定初留舍人元刚召试
除秘书省正字元刚仲至之孙也以祖讳辞乃命权以
馆阁校理系衔此亦元丰以来所未有
   宰相兼东宫三少
东宫三少在祖宗时为散秩前宰相及执政官告老者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608-0569a.png
例得之仁宗在春宫李文定公以参知政事兼宾客及
升相位遂进兼少傅此宰相兼宫僚之所从始也天禧
末皇太子同听政乃以首相丁谓兼少师枢使曹利
用兼少保而参枢诸人并兼宾客自从神宗钦宗孝宗
光宗在东宫皆不复置开禧三年十一月韩侂胄既诛
史同知自詹事入枢府乃进兼宾客已而太子侍立遂
以钱丞相兼太子少傅明年并置二相左相改兼少师
右相兼少傅未几右相丁内艰左相亦去位又明年右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608-0569b.png
相起复遂进兼少师焉
   东宫讲官
东宫讲官者旧无有嘉定乙已春侍讲徐文子少卿接
伴北使乃命馆职刘仲则时暂兼权仲则名矩莆田人
时为著作郎
   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渡江以前有之绍兴乾道间皆不置嘉定初
始置除王舍人元实后以馆职任伯起兼之庆元令太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608-0569c.png
子舍人与中书舍人皆从七品而中书舍人又在舍人
之上然故事亦尝除
   皇太子宫小学教授
皇太子宫小学教授旧无有绍兴三十年孝宗为建王
王龟龄以校书郎兼小学教授时光宗与庄文太子魏
惠宪王皆就傅故也淳熙七年今上为英国公年十三
未就传其年正月大理正王尚之面对乞依故事择儒
臣为东宫小学教授遂命杨嗣勋兼之(上命宰相精择/其人赵丞相言)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608-0569d.png
(杨甫儒雅蕴藉操守甚正/遂命之继之刘德修也)
   资善堂翊善赞读
资善堂翊善赞读绍兴五年六月初置以命朱子开范
元长时孝宗以建国公就傅故也其后孝宗出阁就第
而信王幼亦命近臣踵为之开禧元年七月皇子初封
荣王命程少逸左史兼侍读少逸以祖讳辞乃命军器
监赵子中兼领其不称王府而以资善击衔盖以未出
阁之故子中江阴人名梦极嘉定初卒于给事中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608-0570a.png
   资善堂直讲
资善堂直讲绍兴中无有开禧元年七月初置以命邹
景初皇子之未王也景初以著作郎兼小学教授故就
用之
   资善堂小学教授
资善堂小学教授者旧无有庆元六年四月始初以命
萧国博景伯时东宫才封卫国公未正名故也旧制资
善堂称翊善若皇孙则为皇太子宫小学教授至是参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608-0570b.png
用之景伯名逵新喻人父燧淳熙中执政景伯淳熙十
四年廷试第四名庆元四年冬除太学博士明年迁国子
又明年春兼实录院检讨官遂为学官之选数月除秘
书郎不数年累迁至礼部尚书云
   资善堂说书
资善堂说书者开禧元年七月初置以命张声之声道
时太子初就傅李谏议伯珍建请增置讲官用嘉祐故
事以说书为名从之然嘉祐间英宗止除防禦使故官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608-0570c.png
僚以皇子位伴读说书为称自绍兴初已置资善堂翊
善赞读其后王府又置直讲官属之名甚备至是乃沿
袭故名盖伯珍失于讨论也
   皇子位说书
皇子位说书绍兴三十二年八月置以命吏部员外郎
何甫司封员外郎陈良佐光禄寺丞唐尧盖时庄文太
子魏惠宪王光宗皇帝皆以正任奉朝请用嘉祐典故
也九月三皇子皆封王乃置直讲赞读如旧制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608-0570d.png
   王府翊善
王府翊善国初以来有之品秩亦不甚崇今庆元令为
从七品杂压在翰林良医之下盖庶官也孝宗初就傅
范元长以待制兼资善堂翊善自是率以从官为之其
后亲王府不复除第以朝士兼赞读直讲而已淳熙末
今上在嘉邸留丞相始荐用黄文叔自秘书郎除翊善
不为兼官非常制也其后文叔迁起居舍人历中书舍
人给事中皆兼翊善是以从官下兼七品之禄绍熙四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608-0571a.png
年夏文叔坐论郑侍郎汝谐事直拜兵部侍郎去翊善
文叔辞不拜王为之请后月馀改宝谟阁待制仍兼翊
善始终六年云
   王府记室参军
诸王府记室参军靖康以前并置或以朝臣兼领系第
二任知州者得理提刑资序渡江后不除乾道初魏王
典藩始并除二员叙位在诸州通判之上后用耿子直
申明并同职事官序位在正字之下今庆元令亲王府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608-0571b.png
记室从八品在供奉官之下两使职官之上然魏王府
所用率以望人为之非通判职官之比矣凡记室长史
司马皆以二年为任(乾道七年二/月己巳降旨)
   吴益王府教授
吴益王府教授在绍兴初谓之亲贤宅讲书从旧制也
十二年改为府教授命馆职二员兼之寻又并为一员
所教亲贤宅者南班宗子也三日一上讲月给汤茶钱
十缗旧将本府料钱充之淳熙中刘德修为教授辞不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608-0571c.png
取孝宗闻其事遂命户部给焉
   宗学博士
宗学博士旧诸王官大小学教授也至道元年太宗将
为皇侄等置师傅执政谓环卫之官非亲王比当有降
乃以教授为名咸平初遂命诸王府官分南北宅教授
南宫者太祖太宗诸王之子孙处之所谓睦亲宅也北
宫者魏悼王子孙处之所谓广亲宅也二宅教授初止
六员治平初以宗室浸盛有诏三十以上增置讲书四员十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608-0571d.png
四以下别置小学教授十二员以分教之崇宁初以宫
宅相去远乃令各宫置大小二学增教授二员不置讲
书五年又改称某为宫宗子博士位在国子博士之上
靖康之乱宗学遂废绍兴四年复始置诸王宫大小学
教授二员隆兴省官旋减其一自是月朔止一人上讲
所教惟南班宗室十馀人往往革魄每教授初除朔望
则赴堂一揖而退嘉定九年十二月始复置宗学改教
授为博士又置宗学教谕一员并𨽻宗正寺博士在太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608-0572a.png
常博士之下教谕在国子正之上俸给人从赏典依国
子博士及正体例于是宗室疏远者皆得就学而彬彬
可观矣(旋有旨复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一员)
   提举太史局
提举太史局绍兴五年初置以命权户部侍郎薛象先
盖祖宗时有提举司天监如司马公钱彦远沈存中王
和甫辈皆尝为之赵子直秉政用此故事其后言者摘
指之盖弗深考耳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608-0572b.png
   国用司参计官
国用司参计官者开禧二年始置乾道间孝宗尝命辅
臣兼制国用然无官属但于三省户房置国用司而已
侂胄将用兵既复故事始以侍从一员兼参计官卿监
一员兼同参计官募人陈遗利又索诸路诸司州县岁
帐而取其馀非乾道设官之意矣然是时四川州县诸
司皆不以实报惟江浙诸州颇遭掊取之害侂胄诛亦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608-0572c.png
   提领拘催安边钱物所
拘摧安边钱物所者嘉定元年置时甫废国用司而侂
胄及诸阉省吏之家货财皆已薄黄伯庸畴若为殿中
侍御史请创此名遂命与户部侍郎沈信叔诜同其事
即御史置又以宰属一员同领仍许伯庸不拘常制到
堂伯庸等请卿监一员提领安边库朝士十二员为拘
推官乃揭榜募人言拘催事许之其后会其入岁得十
七万缗专充北敌所增岁币其田宅契券皆藏之御史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608-0572d.png
台库命台官一员典领局罢伯庸已下皆进官有差
   六院官入杂压
六院官入杂压事甲记已具淳熙四年既削去近岁乃
复举行其班在五寺主簿之下大学博士之上六院官
通计十二人皆得转对但不入品耳然六院本以为邑
有政绩者为之故例为察官之选(登闻检古院监官各/一员诸司诸军粮料)
(院监官各一员诸军诸司审计司干办官各二/员官告院主管官二员都进奏院监官二员)
   四提辖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608-0573a.png
四提辖谓𣙜货务都茶场杂买务杂卖场文思院左藏
东西库是也𣙜货务场掌醝茗香矾钞引之政令绍兴
初沿宣和旧例置提领官率以故省吏为之后乃改用
士人行在建康镇江三务场岁入凡二千四百万缗(建康/一千)
(二百万行在八百/万镇江四百万)皆以都司提领不系户部之经费而
在建康镇江者分属总领所焉开禧末以总所侵用储
积钱始令经𨽻提领官不属总所买务卖场盖唐宫市
之遗制近制凡宫禁用料货纸劄文思院之制造和剂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608-0573b.png
局之修合皆所取给焉至若斥左帑封桩之弊与编估
打夺则卖场掌之绍兴六年始置提辖官总其事文思
院掌金银犀玉工巧之制䌽绘装钿之饰若舆辇法物
器皿之用监官分上下两界而辖官兼总之左藏右库
以储币帛絁䌷之属其岁入率百四十万端西库以储
金银钱劵丝纩之属其钱券岁入率二千万缗宫禁百
司禁旅三衙禄赐皆取给焉监官凡五人分帑而治辖
官一人总之绍兴间择丞监之若簿之𨽻于计曹者兼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608-0573c.png
领之乾道七年四月始置先是四辖官外补则为州内
迁则寺监丞簿亦有经为杂职监司或入三馆者(乾道/八年)
(十二月权货王禋除福建市舶左藏王揖除九路/铸钱司淳熙七年三月熊子复自文思除憸书郎)近岁
人望稍轻往往更迁六院官或出为□倅非曩日之比
也矣
   三省监门官
三省枢密院监门官旧以小使臣为之嘉定六年九月
谏官郑景韶言部门以京朝官则省门事体尤重遂亦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608-0573d.png
命京朝官曾作县通判资序人为之
   六部监门官
六部监门官绍兴二年初置秩比寺监丞郎官有阙得
兼之内迁则为寺监丞或权郎外又置诸路总领绍兴
十年吕郎中希常二十四年苏寺丞振是也乾道后补
外止为州内迁止为寺监簿绍兴后又有为□倅者其
选滋益轻陈勉之与王诚之给事有旧(诚之名信/鹿水人)迭用
其子騊驎为之二人皆小京官监当騊以言者论其资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608-0574a.png
浅已之比勉之南迁驎亦罢去
   六部架阁官
六部架阁官者崇宁间始置迄宣和再置再省绍兴三
年立六部架阁库十五年复置官四人旧制成案留部
二年然后界而藏之又八年则委之金耀门文书库今
金耀门无复曩司则悉藏之架阁矣主管官号掌故择
选有时望之人为之例为编删学官之选近岁滋润益
轻至有待次累年者朝廷患之嘉泰末有旨非阙官不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608-0574b.png
除有选人家闽中其父与陈勉之有旧至是入都见勉
之求为掌故勉之对众厉声曰外间岂不知近旨见阙
方除此何可得众为之踧踖后旬日竟除掌故或疑其
由径而得者问之徐曰丞相耳或曰丞相前日之语甚
峻何以回造化耶其人即于坐侧取一幅书示之乃勉
之答书也略曰珍贶鼎至晃耀老目或问珍贶之名曰
书生安得珍玩比所请不遂适从王家肆中见粟金台
盏十具重百星以四千缗得而献之耳闻者叹息而去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608-0574c.png
(嘉定七年八月又置/三省枢密院架阁官)
   宫观使
宫观使自真宗时始置以现任宰执领之及王文贞公
罢政始以太尉领玉清昭应宫使此前宰相领宫观之
所从始也熙宁初富文忠公弼以使相领集禧观使居洛
此宫观使居外之所从始也渡江后前宰相在经筵者
不以官高卑率为宫使若他官则使相以上乃得之其
居外者必官至三少乃除淳熙中崇宪靖王自节度使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608-0574d.png
拜使相封郡王中书进拟提举洞霄宫周文忠当制
引故事宗室使相外居者当得观使上批如所请绍熙
初赵文定以使相判潼川府乞奉祠乃除醴泉观使
非旧典也开禧末陈勉之以特进罢相不带职乃亦除
观使盖章达之侍郎当制失之翌日李季章进呈改
提举洞霄宫合故典矣天禧以前崇观以后宫观使之
名甚众渡江以后宫观不复置而观使有三前宰相则
得醴泉宗戚则得万寿又其次则得佑神云宣政间又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608-0575a.png
有提点宫观官在提举之下主管之上今省
   临安少尹(判官推官/)
临安少尹乾道七年五月置用敷文阁直学士晁子正
为之以东宫领尹故也子正既罢沈德之姚令则辈皆
以权侍郎继为之九年五月东宫解尹事复置司守如
故始置少尹又置判官二员推官三员判官李秀叔以
起居舍人刘文潜以国子司业兼推官则正除金部员
外郎陆之望将作少监马希言朝奉郎钱佃判官依两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608-0575b.png
省官奉使推官序位在知州之上任满理为知州一任
(五月十二日/丙戌降旨)初命刑狱公事皆决于少尹皇太子止就
东宫裁决少尹日受民词以白太子(间/日)率寮属诣东宫
禀事惟命官犯罪以及馀人流配已上则具事听东宫
裁酌凡文书应奏者太子系衔朝省台部则少尹以下
连申寺监及本路监司并令移牒旧两通判职务令第
一第二员推官主管佥判职官职务令第三员推官主管
俄有旨少尹比仿知府判官比通判推官比幕职官其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608-0575c.png
统临职分并照从官条例施行(六月二日/己巳降旨)用太子请也
或谓子正所建明繇是与文潜不叶而罢明年佃除吏
部郎中又请以三推官分治三狱从之(九月丁/亥降旨)
   宁国府明州长史司马
诸王府长史司马唐有之本朝不置以亲王不领事故
也乾道七年二月魏惠宪王出镇宣城始置宁国府长
史司马序位依两省官奉使法淳熙二年十月移四明
亦如之初议长史得治民举吏如郡守司马如通判于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608-0575d.png
是沈度请本府公事并经长史决遣毕具名件申魏王
照会长史司马五日一诣王禀事许之后判曰王言如
此则是长史欲处臣于无用之地何以谓之判宁国府事
乎望只委长史司马分治财榖之司依旧令臣引押吏
民词状奏可(前旨七年四月壬/戌后旨四月庚辰)后移明州王又请置制
司得自举吏淳熙二年四月癸亥许之仍免给朝典云
   制置大使
制置大使唐有之本朝不除绍兴初始以命席大光时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608-0576a.png
大光以前执政帅长沙而大将王□已先为制置使故
加大光大字犹祖宗以文臣为制帅之意也其后李伯
纪在江西赵元镇在浙东吕元直在浙西皆用此例及
大光将入蜀朝廷以吴玠已为宣抚副使乃除大光成
都等路安抚制置大使位在宣副之上大光以忧去位
遂不复除开禧末江淮用兵起丘宗卿守金陵留钥宗
卿尝以佥枢督视军马于是赵淳已为江淮制置使乃
沿故事命宗卿为江淮制置大使后宗卿召以何自然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608-0576b.png
代之自然始兼江东安抚俄申命兼大使如宗卿例已
而罢四川宣抚又以安子文为制置大使兼知兴元朝
议以子文恩数视执政故加大字先是李端友程东老
赵温叔皆以前宰执知成都止为制置使赵德老执政
恩例亦然今别加大字盖用自然例也旧例四川制置
大使及制置使结衔皆在知府事上比子降文告其结
衔乃在下亦非典故
   庶官结衔称安抚使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608-0576c.png
安抚使旧制大中大夫以上曾历侍从官者乃得之或
若庶官则止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隆兴中马舍之
骐自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淳熙中陈少卿叔达自宗
正少卿兼权给事中补外后马以中大夫秘阁修撰守
泸陈以集英殿修撰守洪皆不称安抚使盖故事也嘉
定二年二月刘德修以中奉大夫右文德修撰守襄阳
及出告乃正称安抚使德修尝为起居郎非侍从不知
何故乃尔问其诸子者亦莫之知云尔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608-0576d.png
   十都统制
诸军都统制者自渡江以前亦有之然未为官称盖是
时陜西河东北三路皆以武臣职任高有知略者为之
马步军副都总管遇出师征讨则加以都统制军马之
名犹今节制军之类非有司职分也建炎初置御营司
始以刘鄜正为本司都统制其下分为五军各置统制
以诸将张韩等为之苗刘既诛张韩又改为御前左右
军都统制则已不𨽻御营司矣绍兴初御营司罢有旨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608-0577a.png
诸大将之军称神武五军诸小校之兵少者则谓之神武
副军并𨽻枢密院俄又以神武名乃高欢谥号遂改神武
五军为行营五护军韩世忠称左军刘光世称右军张
俊称中军王□称前军巨师古称后军其后右护军叛
降伪齐于是吴玠军始以右护军为号四年玠升宣抚
副使其弟璘为右护军都统制诸将故与璘等夷者惟
杨政郭浩乃以政为宣抚司都统制屯兴元府浩为枢
密院都统制屯金州十一年张韩岳三大将皆罢兵乃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608-0577b.png
收其所部为御前诸军而都统制皆以屯驻州(名/寇)军额
之上独川陜如故十九年郑仲亨罢宣抚副使于是汉
沔两大将次第改为御前诸军其系衔则璘称利州西
路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政称利州东路驻劄御前诸
军都统制浩时已死故金州无都统制但以武臣知州
事节制御前军马入衔至三十一年王彦始除金房开
达州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乾道五年王公明入蜀奏
乞三都统并依江上诸军随驻劄处系衔庶几一体其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608-0577c.png
十月有旨从之江上始有京口秣陵武昌三大军绍兴
末金将内侵杨和王请置江池二军刘太尉请置荆渚
一军嘉定初蜀叛既平安观文又奏分兴州十军为沔
利二军沔州除都统制利州除副都统制自是天下有
十都统矣(荆鄂一军而正帅在鄂/副帅在襄淳熙新旨也)
 
 
 
建炎杂记 乙集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608-0577d.png
 
 
 
 
 
 
 
 建炎杂记乙集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