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a 页 WYG0608-04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建炎杂记乙集卷一
            宋 李心传 撰
  上德一
   壬午内禅志
孝宗皇帝以圣德受天命实繇高宗皇帝之睿志素定
然始则昭慈圣献皇后感动上意终则宪圣慈烈皇后
密赞大策至于将相士大夫输忠叶谋共成圣志者盖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b 页 WYG0608-0449b.png
亦多助而范宗尹赵鼎陈康伯三丞相建明将顺皆赖
其力尤不可使之无传也孝宗皇帝太祖七世孙也初
太祖少子秦康惠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
侯从都从都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东头供奉官追封
庆国公令话令话生秀安僖王子称(仙源/类谱)秀王举进士
中第靖康末为秀州嘉兴县丞王夫人祥符张氏尝
梦一人拥一羊谓之曰以此为识已而有娠(熊克中/兴小历)
炎元年冬十月戊寅夜生上于青杉闸之官舍(王明清/挥麈录)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a 页 WYG0608-0450a.png
红光满室如日正中(玉/牒)少长训名伯琮(以制词/增入)先是高
宗皇帝以五月朔即位于南京六月贤妃潘氏生皇子
九月赐名□封魏国公十月高宗幸维扬三年二月渡
江幸杭州三月苗傅刘正彦为变四月朔高宗复辟立
魏国公为皇太子五月幸江宁丁亥太子薨谥元懿(日/历)
殡冶成之铁塔寺(周必大二/老堂杂记)后三日仙井监乡贡进士
李时雨上书乞择宗室之贤者使视皇太子事俟皇嗣之
生退居藩服时雨党人亲子也以父入籍当补官吏部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b 页 WYG0608-0450b.png
拟将士郎抄未下书奏诏前降级还恩泽指挥更不施
行日下押出国门(时雨事迹开禧元/年被旨宣付史馆)四年夏高宗自海
道还会稽其秋昭慈圣献皇后亦自江西还行在后尝
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此事臣闻之先臣及/士大夫所言皆同盖)
(汪应辰早年尝/所闻于赵鼎者)会宰相范宗尹有造膝之请高宗又命
惠襄靖王令广选艺祖之后宗子数人育之宫中令广
时以秘阁修撰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也明年改元绍兴
其夏四月时慈献升遐而令广所选宗子皆未当上意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3a 页 WYG0608-0450c.png
五月遂命李时雨知南外宗正事俾至泉南选之(日/历)会上
虞丞永嘉娄寅亮上书言今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
民庶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敌国所以未肯悔祸也望
陛下于伯子行内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
以待皇子之生退出藩服高宗读之大以感叹签书枢
密院事富直柔又从而荐之有旨召对其年六月也(王/明)
(清挥/麈录)后七日戊子高宗谕大臣曰昨令时雨选艺祖之
后宗子三二岁者得四五人资相皆非岐嶷且令归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3b 页 WYG0608-0450d.png
家俟至泉南选之右仆射范宗尹曰此陛下万世之虑
高宗曰艺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
艰零落可悯朕若不取法于仁宗为天下计将何以慰
在天之灵同知枢密院事李回曰艺祖不以大位私其
子发于至诚陛下为天下远虑合于祖宗实可昭格天
命参知政事张守曰尧舜授受皆以其子不肖艺祖诸
子不闻失德而传位于太宗过尧舜远甚高宗曰此事
亦不难行止是道理所在止令于伯子行中选择庶几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4a 页 WYG0608-0451a.png
昭穆顺序富直柔曰陛下圣断超越千古第恐令李不
足以承奉旨高宗曰但令广求当自选择参知政事秦
桧曰须择闺门有礼法者(桧为参知政事而奏对在诸/臣之后所言止此其人包藏)
(顾望之心/已可见矣)高宗曰当如此直柔曰宫中有可付托者否
高宗曰朕已得之矣若不先择宫嫔则可虑之事更多
(日/历)是时张贤妃为媫妤宪圣慈烈皇后为才人高宗所
择宫嫔盖才人与媫妤也八月知枢密院事宣抚处置
使张浚念上继嗣未立密奏乞明诏大臣讲明故事多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4b 页 WYG0608-0451b.png
择宗室之贤优礼厚养以为藩屏(朱熹撰/浚行状)浚时驻军阆
中盖未知朝廷之议也寅亮既对十一月遂除监察御
(日/历)二年正月高宗还临安二月寅亮为秦桧所挤而
罢夏令李始奉诏选上及宗子伯浩入禁中伯浩丰而
泽上清而癯高宗初爱伯浩忽曰更仔细观之乃令二人
并立有猫过伯浩以足蹴之上拱立如故高宗曰此儿
轻易乃尔安能任重邪乃赐伯浩白银三百两罢之而
育上于张媫妤所时上年六岁矣五月辛未诏秀王赴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5a 页 WYG0608-0451c.png
都堂审察遂特改京官三年二月庚子诏宗室伯琮除和
州防禦使赐单名从玉令学士院拟二十字各注意义
进入高宗自择瑗字名之(会/要)时学士綦崇礼也后二日
壬寅改贵州防禦使三月诏贵州防禦使育在宫中不
可与宗室比特给直俸从内东门司供纳(会/要)时朱胜非
为相也四年五月令广复得秉义郎子彦之子伯玖入
宫中年五岁高宗以其聪慧可爱命吴才人毋之(日历/附传)
丁丑子彦特迁武翼郎而令广自左中大夫集英殿修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5b 页 WYG0608-0451d.png
撰特转行在大中大夫知泉州后省以转官非法封还
录黄遂寝其命九月朱胜非罢赵鼎相五年二月鼎转
左仆射而张浚为右仆射浚面谢又以储贰为言高宗
首肯曰宫中见养艺祖之后二人长者年九岁不久当
令就学浚行上状词月馀出使江上五月高宗谕鼎令
择日降制除(旧/名)为节度使封国公鼎退与参知政事孟
庾同知枢密院事沈与求议之辛巳鼎奏陛下为宗庙
社稷大虑臣谨令有司卜以今月二十六日吉惟陛下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6a 页 WYG0608-0452a.png
裁之幸甚高宗曰可与求曰此盛德事也而陛下断自
圣心行之不疑臣知天祐陛下子孙千亿受历无疆矣
高宗曰朕年二十九未有子然国朝自有仁宗皇帝故
事今未封王止令建节封国公似乎合宜以朕所见此
事甚易而前代帝王多以为难鼎曰自古帝王都以为
难而陛下行之甚易此所以未可跂及也然陛下春秋
鼎盛而为宗庙社稷大虑如此臣等以是知神灵扶持
子孙千亿也此事甚大陛下既已见透臣等无复更措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6b 页 WYG0608-0452b.png
一词不胜幸甚高宗曰艺祖创业肇造王室其勤至矣
朕取子字行下子鞠于宫中复加除拜庶几仰慰艺祖
在天之灵庾曰陛下念艺祖创业之难而圣虑及此帝
王所难能之事也(日/历)高祖又谓鼎曰此子资秉特异俨
若神人朕自教之读书性极强记(玉/牒)鼎先得旨于行宫
门外造书院一区欲令就学至是成高宗曰只以书院便
为资善堂俟除授讫命儒臣为直讲翊善悉如资善故
事己亥遂降制授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以宗正少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7a 页 WYG0608-0452c.png
卿范冲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建隆观兼资善翊善起居
郎朱震兼赞读时学士孙近草建国公制第云眷求属
籍蚤毓宸闱而舍人胡寅草制云朕为宗庙社稷大计
不敢私于一身选于属籍得艺祖七世孙鞠之宫中兹
择刚辰出就外傅(斐然/集)由是人皆晓然知上意也六月
己酉建国公出资善堂高宗命见冲震皆设拜宰执得
旨依故事谒见又诏建国公禄赐比皇子(日/历)冲震皆一
时名德老成冲祖禹子尤有家法每因笺疏遵以经术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7b 页 WYG0608-0452d.png
仁义之言辄褾袖藏之时一展玩(实/录)七月秀王召对自
左宣教郎直秘阁添差通判湖州特迁左朝奉郎秘阁
修撰知处州未行改在外宫观奉赐如郡守(日/历)十一月
浚自江上使还六年正月壬午诏伯玖赐名璩除和州
防禦使后四日浚复往荆襄视师既而鼎浚以战守论
议不同十二月鼎为左司谏陈公辅所攻而罢浚独相
自是攻鼎者始以资善藉口矣(鼎事/实)七年正月陈与义
参知政事二月以太阳有异诏内外侍从各举直言极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8a 页 WYG0608-0453a.png
谏之士一人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廖刚应诏言陛下
有建国公之封将以承天意而矢大公于天下后世者
也然而不遂正名为子者岂有所待邪有所待则是应
天之诚未至也愿陛下昭告艺祖在天之灵正建国储
君之位布告中外不匿厥指异时虽有则百斯男不复
更易则足以达天意而转祸为福矣七月以旱诏中外
臣民言封事左宣教郎简州州学教授临邛黄源应
诏言陛下尝选宗亲之贤纳之宫中典册所加已上公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8b 页 WYG0608-0453b.png
矣此诚社稷之至计然而其名未正无以副天下之望
臣恐左右前后或怀奸心者朝暮浸润以行其谮非社
稷之福也今天下多故事在他日必得长君非赤子可
得而卧治毋后可得而专制也陛下必不得已姑少须
之何不使摄居储贰之位皇嗣之生退居藩服社稷岂
不益固九月浚以淮西失师而罢鼎复相八年正月进
士李献焘反正议奏乞择宗室之贤者使摄储贰或留
守形胜或别出征伐使民无异望三月秦桧复为右仆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9a 页 WYG0608-0453c.png
射陈与义罢参知政事八月御笔璩除节度使封吴国公
执政聚议桧谓鼎曰陈去非在政府时已有此意但未
及行不知公意如何鼎扣其可否桧不答枢密副使王
庶曰并后匹嫡古以为戒今岂可行也鼎谓桧公尝言
鼎丙辰罢相后议者专以资善堂籍口今当避嫌公专
面纳此御笔如何桧曰公为首相而桧岂敢专公欲纳
之当同敷奏也翌日进呈桧无语鼎奏曰今建国公在
上名虽未正天下之人知陛下有子矣以前恩数并同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9b 页 WYG0608-0453d.png
皇子又昨幸平江及谒太庙而令建国扈跸国人见者
咨嗟太息此社稷大计苍生之福也至于外间称呼之
语陛下岂有不闻之耶臣身为上相义当竭忠以报陛
下在今日礼数不得不异但以善系人心而不使之二
三其说也高宗曰俱是童稚姑与放行鼎执奏不已高
宗乃留御笔曰俟三数月议之明日桧留身奏事后数
日参知政事刘大中亦以为言他日鼎留身奏曰昨所纳
御笔桧与大中有何奏耶高宗曰大中之说与卿一耳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0a 页 WYG0608-0454a.png
十月鼎为桧所挤复丐免高宗问前日所议璩建节事
如何鼎又如前所陈(并鼎/遗事)丁巳大中免甲戌鼎罢九年
三月制授璩保大军节度使封国公是月金人归河南
地十年五月金人畔盟京西湖北宣抚使岳鹏举密奏
今日欲图恢复必先正国本以安人心然后陛下不常
厥居以示不忘复雠之意先是岳侯入对得于资善堂
见国公英明俊伟退语家人遂上此奏(张戒默记以岳/侯讲建储为绍)
(兴七年事而岳侯监镇江府大军库珂作岳侯行实系/之此年且辨默记之误甚悉今移附此更须详考也)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0b 页 WYG0608-0454b.png
十一年岳侯为桧所诬以十二月晦赐死大理寺狱(日/历)
十二年正月庚戌诏建国公出就外第加检校官封郡
王令吏礼两部及太常寺讨论祖宗故事申尚书省取
旨庚午张婉仪卒赠贤妃建国公初育于妃所至是吴
婉仪收而并视之与璩同处虽一食必均焉(绍兴/圣语)丁丑
制建国公加检校少保封普安郡王时年十六制下日
者尤纳私谓秘书省正字张闸曰普乃并日二字合乎
易所谓明两作离之象殆天授也(张闸记圣/德事迹)初吏礼部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1a 页 WYG0608-0454c.png
之讨论也吏部尚书吴表臣礼部尚书苏符并兼翊善
与礼部侍郎陈俑员外郎方云翼太常丞丁仲京博士
王普主簿苏籍同奏与秦桧意异己丑诏表臣等讨论
典礼并不详具祖宗故事专任己意怀奸附丽并放罢
(日/历)始桧尝为高宗言赵鼎欲立皇子是待陛下终无子
也宜待亲子乃立(林泉/野记)所谓附丽盖指鼎也(顷尝以符/所议问于)
(其孙知新系县事植亦不/能知当从吴龟年家问之)五月诏普安郡王朝朔望己
亥秘书少监秦梓兼资善堂赞读以璩未出阁故秦桧泥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1b 页 WYG0608-0454d.png
之也普安郡王府别以馆伴赵钱周材二人兼教授壬
寅上出阁就外第八月和议成显仁皇太后自五国城
来归上从高宗奉迎于临平镇十三年九月乙丑秀王
以左朝奉大夫秘阁修撰主管台州崇道观致仕(日/历)
卒于秀州十四年普安郡王纳夫人郭氏郭祥符人也
会秀王丧闻戊寅诏侍从台谏集议普安郡王当持何
服议者张澄李文秦桧秦熺周三畏王映刘才绍詹大
方张叔献段拂操何若潡佥奏照国朝要典嘉祐四年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2a 页 WYG0608-0455a.png
九月诏使臣内殿崇班卒以上遭父母丧并听解官行服
宗室解官给俸乞依故事庚戌秦桧进呈高宗曰始议
养宗室子今子称死若不使之持服则非本朝典故宜
从其议(日/历)六月诏秀王许用普安郡王初除节度使赠
太子少师令秀州量行应副葬事遂葬湖州城外之箐
(会/要)始普安既解官而苏符以左朝散郎除知遂宁
府未上谏官詹大方劾符居论思之地识虑浅暗除其
二官(会/要)盖指前事也大方迁御史丞遂论责授清远军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2b 页 WYG0608-0455b.png
节度副使潮州安置赵鼎辅政累年不恤国事邪谋密
计深不可测与范冲辈咸怀异意以徼无妄之福用心
如此不忠孰甚焉九月移鼎吉阳军安置(日/历)三年死于
贬所十五年二月制加璩检校少保封恩平郡王出阁
就外第号东西府(附/传)八月初命馆职二员并兼普安恩
平二王府教授时福州州学教授黄石代还献书于桧
曰上即位十九年储贰未建安危所系重大如此公独
不开陈乎不报后七年石调官入都复申前论桧曰君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3a 页 WYG0608-0455c.png
谓桧不省耶时未可耳(周必大撰石墓志有此桧/面谕石乃二十二年也)十六
年四月乙丑普安郡王免丧还旧官(实/录)十七年六月戊
午改常德军节度使二十二年八月子彦以右武大夫忠州
团练使卒恩平解官如前议二十四年夏衢州盗起秦
桧遣殿前司将官辛立将千人捕之不以闻上因入侍
言之高宗大惊明日以问秦桧桧曰不足烦圣虑故不
敢闻俟朝夕盗平则奏矣退而求其故知上言之乃谓
上在秀王丧二年不当给俸月除二百缗上白高宗高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3b 页 WYG0608-0455d.png
宗乃自出内帑月如所除给焉(晁公溯箕山日记有此/但无年月及所遣将姓)
(名今以日历参考修入上之英武为桧/所惮此其一也不可不载俾后有考)二十五年十月
桧疾笃其家秘不以闻谋请熺代上又密启之(往岁在/行在闻)
(士大夫所/言如此)高宗即日幸其家视疾遂降制勒熺致仕是
夕桧薨二十六年闰十月秘阁修撰辛次膺入对论国
本末上立改容曰谁可次膺曰知子莫若父上称善(胡/铨)
(撰次膺/墓志)未几国子司业兼从正殿说书王大宝因侍经
筵密陈宗社大计上谕以措置已定时相恶之十一月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4a 页 WYG0608-0456a.png
辛卯奏以大宝直敷文阁知温州(胡铨撰大/宝墓志)二十七年
春高宗策进士晋原阎安中对曰太子天下之本陛下
尝修祖宗故事累年于兹矣日就月将缉熙光明之学
其历试周知不为不久也而储位未正嫡长未辨臣愚
深恐左右前后之人寖生窥伺渐起党与间隙一开有
误宗社大计此进退安危之机也愿断自宸衷蚤正储
位以系天下之望自秦桧得政士大夫无敢以储副为
言者高宗览其对而留意之遂擢为第二二十八年冬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4b 页 WYG0608-0456b.png
新除利州路提点刑狱范如圭引疾乞奉祠因秦汉
胎养令遂纂至和嘉祐名臣乞选宗室章疏二十六篇
囊封以进且言曰愿陛下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断以公
道无疑无贰则天下幸甚时宗藩并建道路窃窃有异
言人或以越职言乃为如圭危之如圭不顾也疏入高
宗感其言(朱熹撰如/圭墓志)二十九年六月丁酉国子博士史
浩对于内殿将退复奏曰小臣冒万死以毕愚忠普安
恩平皆聪明宜择其贤者浸别异之以系天下之望高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5a 页 WYG0608-0456c.png
宗颔之浩退高宗目送焉翌日命除秘书郎甫四日兼
二王府教授(史称大/世家)九月甲午陈康伯除右仆射面谢
因及范如圭所进嘉祐至和章疏高宗问如圭之意如
何康伯曰如圭可谓爱君之至言之不尽故类聚以进
呈高宗曰朕久有此意康伯曰宸断坚决乃可高宗首肯
(康伯/附传)高宗已深知上之贤孝恐显仁后意所未欲故
迟迟焉(绍兴/圣语)会后已服药后六日皇太后崩十二月乙
丑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张焘告满还朝奏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5b 页 WYG0608-0456d.png
疏曰储贰天下之本自古人主必致重于此其或嗣子
未生必取之兄弟之子汉成帝立定陶王是也其或兄
弟之子无其人必取之宗室之子以待嗣子之生真宗
皇帝是也至于仁宗皇帝其事尤详矣陛下圣见高明
选建二公而子育之亦有年矣然臣闻之传曰两贵不
能以相事又曰物莫能两大此天下之常理也愿陛下
权时之宜断自渊衷稍优其礼加以国封而别异之则
天下之心皆有所属矣高宗愀然曰朕怀此意久矣此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6a 页 WYG0608-0457a.png
事人所难言卿言契合朕心俟开春当议典礼翌日遂
以焘为吏部尚书(张焘/年谱)时郁民望为谏官左宣教郎知
大冶县萧之敏贻书民望以司马光范镇事语之民望
不能用也(周必大撰之/敏墓志有此)三十年二月壬子百官以显仁
丧礼毕始纯吉服是日宰相汤思退陈康伯枢密院奏
事毕将退高宗留知院事王纶同知院事叶义问谕之
曰朕有一事所当施行似不可缓普安郡王甚贤欲与
差别卿等可议除少保师相仍封真王众皆前贺高宗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6b 页 WYG0608-0457b.png
曰朕久有此意深惟载籍之传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
之本也朕岂不知此第恐显仁皇后意所未欲故迟迟
至今思退曰陛下春秋鼎盛上天鉴临必生圣子为此
以系人心不可无也高宗曰此事出于朕意非因臣下
建明且顾康伯曰去年卿留奏事朕亦尝及此事甚无
难者卿等宜检典礼进呈宰执思退留身言适奉圣训
非古帝王所及高宗曰朕览唐宣宗事群臣有议及储
嗣者辄怒斥去可谓不达理矣于是上育宫中已三十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7a 页 WYG0608-0457c.png
年天资英明豁达大度左右未尝见喜愠之色趋朝奏
列进止皆有常度骑乘未尝妄视平居服御俭约每以
经史自适尝语府寮曰声色之事未尝略以经意至于
珠宝瑰异之物心所不好亦未畜之骑射翰墨皆绝人
高宗尝谓近臣曰卿亦见普安乎近来骨相一变非常
人比也(玉/牒)于是张焘力求去高宗留之不可丁卯以焘
为资政殿学士致仕(年/谱)戊辰三省枢密院进呈普安郡
王加官移镇进国名及宣制吉日思退曰少保开府自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7b 页 WYG0608-0457d.png
元丰以来不并入衔更取圣裁高宗曰封真王须开府仪
同三司且可除使相思退曰臣等按典礼非至亲不封
真王今进封则当冠以属籍如环卫官称皇侄之类高
宗曰可便以为皇子者若此则瑗诸子亦合加恩数卿
等可议定进呈又曰更有一事璩亦与少恩数令判大
宗正事置司绍兴如此则皆定矣思退言立皇子当降
诏及遣官告宗庙高宗从之癸酉高宗始服淡黄袍犀
带御垂拱殿思退等奏立皇子恐合依故事改赐名字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8a 页 WYG0608-0458a.png
其名乞留中奏事退御笔付三省瑗可立为皇子改名
玮令学士院降诏(日/历)遂召学士周麟之至都堂谕旨草
诏进入(熊克小历以为杨椿草诏/误也海陵集有此诏也)甲戌内出手诏曰朕
荷天祐序承列圣之丕基思所以垂裕于后旦暮不敢
康永惟本支之重彊固王室亲亲尚贤厥有古谊普安
郡王瑗艺祖皇帝七世孙也自幼鞠于宫闱嶷然不群
聪哲端重阅义有立亢于宗藩历年滋多厥德用茂望
实之懿中外所闻朕将考礼正名昭示天下夫立爱之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8b 页 WYG0608-0458b.png
道始于家邦自古帝王以此明人伦而厚风俗者也稽
古前宪非朕敢私其以瑗为皇子仍赐名玮(玉/牒)乙亥召
学士杨椿谕旨锁院(陈良祐撰/撰椿墓志)丙子制授皇子宁国节
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王制既出朝士动容相喜
中外大悦丁丑宰执入贺高宗曰昨日宣诏相见人心
喜悦三月丙午制授恩平郡王璩开府仪同三司判大
宗正事置司绍兴府始称皇侄丁未枢密院奏事高宗
曰璩昨日之除如何王纶对曰陛下春秋鼎盛已为宗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9a 页 WYG0608-0458c.png
社无穷之计今日谈笑裁决略无难色高宗曰朕决此
计已九年建王所佩玉鱼乃置𣙜场之初令置此玉以
备今日之用举此即可知矣二王朕育之宫中三十年
玮始育于张媫妤璩乃育于皇后自张之没后收而并
视之今日之除后意与朕合(实/录)四月诏建王赐字元环
(玉牒有此周麟之御书玉堂跋/尾云麟之被旨撰皇子赐字)三十一年九月金人入
寇十月朔下诏亲征壬子建王以明堂恩改镇南节度
使时两淮失守廷臣争陈退避之计上不胜其愤请率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19b 页 WYG0608-0458d.png
师为前驱直讲史浩以疾告数日矣闻之亟以晋申生
汉惠帝事入示上力言太子不可将兵且曰危难之时父
子安可跬步相违事变之来有不由已者唐肃宗灵武
之事是已肃宗第得早为天子数年而使终身不得为
忠臣孝子诚可惜也上乃大感悟曰将若之何浩乃为
草奏痛自悔过请卫从警跸以共子职因中宫以奏高
宗方疑怒览之意顿释问知其奏出于浩诘朝语大臣
曰史浩真王府官也(史称大/世家)既而殿中侍御史吴芾求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0a 页 WYG0608-0459a.png
对乞以上为元帅先往抚师(朱熹撰/芾墓志)浩复遗大臣书言
建王生深宫中平居未尝与诸将接安能办此议者又
谓主上亲征可使王居守浩复以为不可高宗亦欲令
上遍识诸将十二月遂扈跸如建康时方雨雪高宗御
毡笠乘马上亦骑从雨渍朝服略不少顾而宰相已下
多肩舆者(赵性之中/兴遗史)三十二年二月高宗还临安传位
之意已决惩宣和吴敏辈自以为功不以语群臣中书
舍人唐文若独请对言不宜急速(周必大跋文/若帖有此)会左仆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0b 页 WYG0608-0459b.png
射陈康伯乞去位高宗曰更待三数月康伯喻意不复
言既而高宗益倦敕康伯密赞大议且曰今不正名恐
有臣下疑似之心且诸将分屯江上必使之晓然咸知
圣意遂草立皇太子手诏以进(康伯/附传)五月甲子内降诏
曰朕以不德躬履艰难荷天地祖宗垂祐之休获安大
位三十有六年忧劳万机宵旰靡殚属时多故未能雍
容释负退养寿康今边鄙粗宁可遂始志而皇子玮毓
德允成神器有托朕心庶几可立为皇太子(实/录)仍改名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1a 页 WYG0608-0459c.png
煜是时吕广问权礼部侍郎康伯外姻也广问适以土
王祠黄帝而监察御史周必大监祭康伯折简斋宫密
议典礼广问见必大因及之必大曰煜字与唐昭宗名
同音可乎广问告康伯亟取旨改赐名慎(御扎今藏/周必大家)十月
赐字元永(玉/牒)先是以望仙桥东秦桧旧第为新宫六月
戊辰名曰德寿宫命内侍张无为领之(日/历)后数日御
笔追崇皇太子所生父中书舍人唐文若既书黄矣因
过周必大共叹圣德不可及而疑名称未安归白宰相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1b 页 WYG0608-0459d.png
请更黄而堂吏不可文若执不已宰相以闻改称皇太
子本生亲(周必大省/斋文藁)寻又诏宗室子称并妻合行加封
令侍从台谏礼官讨论典礼闻奏遂就御史台议于是
翰林学士洪遵等奏欲依国朝封赠宗室近属例高官
大国极其尊崇庶于人情义理皆为宜称子称为皇兄
赠太师追封王赐谥妻封王夫人甲戌诏皇兄故左朝
奉郎大夫秘阁修撰赠太师少师称加赠太师中书令
追封秀王谥安僖妻宜人张氏封王夫人殿中侍御史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2a 页 WYG0608-0460a.png
张震同右正言袁孚共论右仆射朱倬乙亥倬除职奉
祠洪遵草制略曰千秋无阀阅切早缘寝意又曰元良
天下之本乃觊畴庸(日/历)震乞报行言章不许(无隐/集)是日
高宗内出御札曰朕宅帝位三十有六载荷天之灵宗
庙之福边事寝宁国威益振惟祖宗传绪之重兢兢焉
惧不克任忧勤万机弗遑暇逸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
臧蔽自朕心亟决大计皇太子慎贤圣仁孝闻于天下
周知世故久系民心其从东宫付以社稷惟天所相非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2b 页 WYG0608-0460b.png
朕敢私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
宫皇后称太上皇后一应军国事并听嗣君处分朕以澹
泊为怀颐神养志岂不乐哉尚赖文武忠良同德合谋
永底于治诏乃洪遵等草也(中兴玉/堂制草)丙子高宗行内禅
之礼百官班列紫宸殿下有司设黄麾仗五百人太常
官乐工百人设而不作先是高宗尝谕上以传禅上流
涕固辞至是遣中使召上入禁中复加面谕上推逊不
受即趋侧殿门欲还东宫高宗勉谕再三乃止于是高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3a 页 WYG0608-0460c.png
宗出御紫宸殿百官起居毕左仆射陈康伯知枢密院
事叶义问参知政事汪澈同知枢密院事黄宗舜升殿
奏陛下超然高蹈有尧舜之举臣等不胜钦赞第自此
不获日望清光犬马之情无任依恋因再拜泣下高宗
亦为之挥涕曰朕在位三十六年今老且病久欲閒退
此事断在朕意亦非由臣下开陈也卿等宜勉力以辅
嗣君康伯等奏皇太子贤圣仁孝天下所知昨闻谦逊
太过未肯即御正殿高宗曰朕已再三邀留今在殿后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3b 页 WYG0608-0460d.png
矣上皇入宫百官移班殿门外宣诏毕入班殿庭顷之
皇太子服袍履内侍扶掖至御榻前拱手侧立不坐奉
应官以次称贺内侍扶掖至于七八乃略就坐宰相率
百寮称贺上遽兴康伯等升殿奏愿陛下即御座正南
面以副太上皇付托之意上愀然曰君父之命出于独
断然此大位惧不克当尚容辞避班退太上皇帝即日
驾之德寿宫上服赭袍玉𢃄步出祥曦殿门冒雨掖辇
以行及宫门弗肯止上皇麾谢再三且令左右扶掖以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4a 页 WYG0608-0461a.png
还顾曰吾付托得人斯无憾矣左右皆呼万岁(玉/牒)百官
扈从上皇至德寿宫而归顷之太上皇后赴德寿宫(晁/公)
(溯箕山/日记)诏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合上尊号令有司集议
以闻在内诸司日轮官吏赴德寿宫应奉少有怠慢以
大不恭论德寿宫宿卫依皇城门及宫门法(实/录)自是二
十六年之间国势尊安海内康乐孝爱两尽今古鲜伦
唐人所谓一月三朝大明天子之孝问安视膳不改家
人之礼者盖实录也庙号孝宗不亦宜哉
建炎杂记 乙集卷一 第 24b 页 WYG0608-0461b.png
 
 
 
 
 
 
 
 建炎杂记乙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