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608-032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建炎杂记甲集卷十二
            宋 李心传 撰
  官制三
   皇子除官例
祖宗故事皇子初除防禦使(太祖第二子及英宗/初为皇子并防禦使)太宗
以后或封王或封国公(谨恭宪王初封卫王镇恭/懿王初封泾国公之类)其间
亦有封郡王郡公者(昭成太王初封广平郡王灵/荣王初封乐安郡公之类)神宗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608-0329d.png
诸子初除皆节度使封国公稍迁郡王加平章事(平章/事今)
(开府仪/同三司)至出阁封王则始兼两镇加司空后皆因之(司/空)
(今之/少保)绍兴末庄文太子自蕲州防禦使躐拜少保封邓
公淳熙末今上自安丰军节度使亦拜少保封嘉王盖
重长嫡也视祖宗时恩数为优云
   亲王赠官例
旧制皇子皆赠三司二令元丰改官制以侍中中书尚
书令为三省长官不赠典乾道中正丞相官名削侍中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608-0330a.png
两令之位故魏惠宪王虽孝宗爱子生止为使相薨止
赠两州牧盖上意以子弟居师傅官不顺而三省长官
已废故但以州牧优之庆元中嗣秀王以山陵总护之
劳当迁而官已至太师乃拜中书令王辞不拜已而上
有殇子亦赠太师中书令追封兖王不知今官制已无
二令之名此宰司失于详考也
   宗室两镇节度使
故事同姓秉旄者非亲弟爱子无得兼两镇熙宁初惟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608-0330b.png
孝定王允弼荣易王允良以其属近行尊故乃得之庆
元初嗣秀王伯圭既辞中书令诏有别议优崇之礼如
命兼两镇焉国朝二百五十年宗室秉双旄者仅三人

   知太宗正事
知太宗正事仁宗始置用太祖太宗之后属近行尊者
各一人于是首命濮安懿王为之自是率以近属官至
正相者领焉渡江后颇用南班往往多不得人无以表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608-0330c.png
率更事刻削宗室皆患之淳熙初宗政阙赵温叔言崇
宣简公不息之贤自江西转运判官召为右监门卫大
将军忠州防禦使知大宗正事非常制也不息字人仲
曾祖怀荣穆王宗晖盖濮王第六子祖仲损沂王又士
圃以南班扈驾北迁乾道中遥拜集庆军节度使仁仲
中进士第所至有声绩官昭庆军承宣使在宗司数言
天下事上甚重之其诸孙多进士高第者
   宗室奉使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608-0330d.png
自熙丰以来宗室虽为外官未常有出使者乾道七年
赵温叔为贺金国生辰使孝宗特命武翼郎两浙西路
兵马钤辖伯骕副之时方议受书礼故特选之为介也
近岁善义不兼皆以尚书郎使北盖用伯骕例云(淳熙/十一)
(年亲贤宅多才为正旦副使南/班近属出疆者止此一人耳)
   宗室知举及任学官
绍兴末孝宗有诏宗室不许注学官(七月/丁未)乾道中师烜
者廷试中甲科自言于上于是许注甲科(八年五/月乙亥)淳熙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608-0331a.png
中既诏宗室省试十人取一吏部尚书周洪道乃请许
充学官及考试从之(六年十一/月壬午)绍熙中遂命赵子直知
贡举而外郡至今不差试官盖有司循习之过也
   三公备官
三公自祖宗以来罕尝备官独宣和末三公止十八人
三少不论太师三人蔡京童贯郑绅太傅四人王黼燕
王俣越王偲郓王楷太保十一人蔡攸肃王枢仪王
㮙渡江后以用兵故绍兴十二年秦申王为太师张循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608-0331b.png
王韩蕲王为太傅刘安城王为太保其后乾道初杨和
王吴信王并为太傅绍熙初史会稽王为太师嗣秀王
为太保盖自绍兴后三公未尝备官焉
   太师并除
故事太师未尝并除绍圣初始有文潞公(彦博/)吴荣王
(显/)宣和中蔡鲁公(京/)童贯郑平梁王(绅/)靖康初燕王(俣/)
越王(偲/)绍兴初秦申王(桧/)张鲁王(俊/)绍兴末会稽王(浩/)
嗣秀王(伯圭/)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608-0331c.png
   文臣节度使
节度使祖宗时非近属及有大功者不除宣和末节度
使凡六十人议者以为滥(亲王皇子二十六人宗室十/一人前宰执二十人大将四)
(人外戚十人宦/者恩泽七人)靖康初因中丞陈宾王言九人换授梁
师成朱勔梁方平已罪死而宗室以覃恩建节者十有
四人将帅特拜者二人凡六十二人以俸岁赐计之是
一年费缗钱七十万也渡江后节度使率不过十几人
自建炎至嘉泰宰相继拜者六人(吕忠穆张忠献虞忠肃/皆以勋史会稽王张)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608-0331d.png
(以旧赵魏公/葛文定以恩)执政一人(叶右丞/梦得)从官二人而已(张瑞明/登杨学)
(使/倓)
   外戚节度使
国初外戚罕有建节者太祖时杜审进以元舅之尊穷
老才得节度使仁宗用张光佐一时名臣力争之其后
除拜浸多中兴外戚节度使二十有二人孟后侄忠原
郑后侄孙藻韦后弟渊侄谦谠邢后父焕弟孝阳吴后
弟益侄琚环璹郭后弟师禹夏后弟执中谢后弟渊李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608-0332a.png
后侄孝友考纯韩后曾季祖侂胄父同卿从祖邈徽宗
王贵妃父舜民高宗刘贵妃父懋
   恩旧节度使
哲庙以前节度使未有以恩泽除者若王显张冕辈虽
以旧恩而贵然皆以尝任省府得之而崇宁后始除郭
天信朱勔二人绍兴中曹勋韩公懿乾道中曾觌嘉泰
中姜特立谯金雍皆以攀附恩泽乃参官节度使
   宦官节度使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608-0332b.png
真庙以来宦者官虽尊止于遥郡承宣使而已宣政间
始除童贯杨戬梁师成谭绩李谷梁方平等十许人靖
康初政皆贬夺之渡江以来间有为正任承宣使者庆
元中王德谦已除节度使大臣交奏乃不行德谦亦坐
斥语在时事中
   两镇三镇节度使
国朝元臣拜两镇节度使者才三人熙宁初韩魏公元
丰中文潞公绍兴中吕诚公是也然三公卒辞之渡江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608-0332c.png
以来诸大将若韩张吴岳杨刘之流率至两镇节度
使其得加至三镇者三人韩蕲王镇南武安宁国张
循王靖江宁武靖海刘安城王护国宁武保静旧制
惟妇人封得兼两国若大长公主及上乳母皇太后娣
妹皇后母之类是也政和中蔡京以明堂成封陈鲁国
公辞不拜其后童贯遂封徐豫国公绍兴中秦桧以进
书恩亦封秦魏公大臣兼封止此三人而已时京桧卒
辞于是三代及小君皆加两国之赠乾道末上既立太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608-0332d.png
子欲加恩于魏邸始封韦夫人为韩魏国夫人亲王夫人
兼封亦前所未有(自后恩平王夫人吴兴俞夫/人及国母卜夫人并用此例)
   两国公主两国夫人
故事郡主未有兼封者崇宁中上谒濮安懿王祠时王
女惟曹氏妇安康郡主在乃特封安定普宁郡主赐甲
第居之其后未有此比
   郡公不着开国字
国朝封爵之制阶至奉直大夫职至权侍郎已上遇郊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608-0333a.png
封县开国男若从官经恩则累加至某郡开国公若将
相虚邑实封通满万户则封国公而无封郡公者惟宗
室追封则有之(凡宗室赠节度使则追封国公赠承宣/使则追封郡公赠观察防禦使则追)
(封侯/也)近岁费戒父以避祖名始诏系衔权不著开国字亦
前此所未有
   执政为阁学士
故事曾任宰相不为资政殿学士(盖降职至/大资政止)曾任执政
不为阁学士(盖降职至/端明止)淳熙中魏丞相(杞/)初以端明殿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608-0333b.png
学士起废而林枢密(安宅/)亦以龙图阁学士奉祠前是
旧相未有为端明若阁学士以前执政为之则自张天
觉路公弼后惟秦桧之馀党李文会巫伋等八九人其
执政仅三月馀故用此例
   庶官除次对
庶官补外未尝有除次对绍兴初太常少卿苏迟枢密院
检详欧阳懋请外补时方录用党人子弟大臣以苏文
定公之子而欧阳文忠公之孙也皆特除待制而群论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608-0333c.png
者以为言乃改集英殿修撰焉其后少常久次者始除
之其龙图阁检详以下罕有得职名者云
   外官除次对
祖宗时自三司使御史中丞翰林学士知制诰之外未
有侍从职事官故边帅积劳者率以直龙图阁除天章
阁待制元丰官制后惟实历权侍郎以上乃得之淳熙
中吴茶马总程舍人叔达皆自外除待制外除殊命也
赵子直当国言者以为今贤士大夫往往不乐为外官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608-0333d.png
盖外权太轻虽欲施设而不得骋故也今日之事势莫
若稍重外重之术必使帅漕总领可以驯致于从官而
后可久任而重可以责事功诏可(绍熙五年十/一月戊申)未几子
直去位亦不克行庆元初杨廷秀始自外祠除文华阁
待制
   寄禄分左右
寄禄官分左右此元祐政也绍兴初复举行之淳熙初
宗室善俊者言建官以为本范纯仁偏见孝宗纳其说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608-0334a.png
又去焉今任子杂流惟细转通直郎奉直中散大夫如
故若带贴职则超资焉故小京官琐厅登第者若迁号
曰平迁两任或转三任者看出身人不为监使当寄禄
可也
   中散大夫七样锦
中散大夫旧谓之十样锦今不然矣旧身子职官今初
品官耳(初奏通仕郎出官与将仕郎/同但以拜命日理服律年月)旧身后许上遗表
推一子恩今减一年磨勘奏荐虽不隔郊然满两名有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608-0334b.png
正法实与其正郎无异其他听存但虚文谓之七样锦
可也
   减年对实历磨勘
旧制以恩例减磨勘年者率以四年为一官故有初改
官人部数纲而径转朝奉郎者朝廷患之隆兴二年春
始著对使实历之令及乾道三年郊祀左选奏三百人
右选千七百馀人六年郊祀左选奏补二百馀人而右
选如故盖以文臣对使实历故也淳熙中议者请祠官有实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608-0334c.png
历者虽迁至员郎以上毋得任子事下秘书省国史院
时郑少嘉尚书修国史建请京官以上须是历一任者
乃许任子孙八年正月辛未从之
   选人改官额
选人改官旧无定数绍兴后多不过九十人少或至五
十人(绍兴二年八十八人二十五年六十八/人三十年七十四人三十一年五十人)补选及职
事官皆不在数三十二年遂至一百十三人孝宗患之
隆兴元年四月诏以百员为额乾道三年七月又通四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608-0334d.png
川为一百二十员七年十月有司请不必限员数奏可
时虞丞相当国也淳熙初上以官冗稍严升改之令于
是六年引见改官不及七十员而补选在焉周冯道为
吏部尚书七年三月因请以七十员为额是年四月又
增八十员职事官并引见改官六十五人四川换给一
十五人特旨改官不与焉十三年三月又诏职事官改
官在八十员岁额之外自是岁改京官者仅百员至今
遂为永制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608-0335a.png
   奏举京官
奏举京官祖宗时无定数有其人则举之太平兴国年
间则诸州通判亦得举京官熙宁中取以为提举寔平
官员数元祐中尝暂复之至绍圣又罢淳熙六年九月
上以岁贡京官数滥命给舍台谏议之王仲行吕希时
兼给事中乃请六曹寺监(户部右曹/郎官同)岁减举贡三之一
诸路监司减四之一礼部国子监长贰减三之二前执
政岁减二员知州无县者岁止一员岁终不除运副而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608-0335b.png
判官补发者不理为职司奏可庆元元年十一月复诏判
官补发副使状理为职司又诏职司状不得用二纸用
姚察院愈奏也在京选人旧无外路监司荐举渡江后
诏以六部长贰作职司乾道七年九月罢之惟馆学官
通理四考不用举主改官盖累圣优贤之意
   减举吏员(馆学改官例/)
近制选人实历十二考者减举主一员先是绍兴二十
九年七月敕令所删定官嘉泰间人滋请岁于改官员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608-0335c.png
中差减员数以待实历十考举主不及格之人庶抑贪
冒而养廉素上命及给舍议之洪景卢章安国言此法
一开则选人不出十馀年坐至京秩乃止隆兴初始举
行之旧举主须员足乃以其牍上若所举人物故或罢
免则不计故有得荐牍十馀而不克磨勘者淳熙中始
有遂施放散之令人故以此皆便之(隆兴元年三月己/酉诏选人十二考)
(无赃私罪/者减举主)
   改官须入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608-0335d.png
初改官人必作令谓之须入绍兴中数申严之后亦或
废孝宗在位持之甚严庆元初复诏除殿试上三名南
省元外并作邑五年四月又用程察院松言诏大理评
事已改官未历县之人并令亲民一次己著为令旧时
补改官人并令其试邑是月陈正言自强请初任未终
之人先注佥判一任方许亲民从之自后虽宰相子弟
及殿试甲科等人无有不宰邑者矣
   广南摄官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608-0336a.png
初祖宗朝以广南地远例人不足以资正官故使举人
两与荐送者试刑法于漕司以其合格者摄两路正摄
凡五十人月俸钱十千米二斛满二年则锡以真命后
又增五十人号曰待次崇观后又增五十人号曰额外
其注拟皆自漕司建炎初敕归吏部踰年无愿就者吏
部请复归漕司从之
   宫观使(祠官供给/)
近制前宰相见任使相领京祠者并为宫观使若在外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608-0336b.png
则少保以上始得名使相已下提举宫观而已至淳熙
初史会稽王以崇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提举洞
霄宫盖用此制绍熙初赵卫公以节钺充醴泉观察使
家㞐非旧典也近岁葛文定以覃恩除使相亦止提举
洞霄宫旧祠官无供给政和中蔡京着令庶官降本资
序二本侍从以上不降赵忠简为相始除之
   功号
功号始唐德宗国朝因之至元丰乃罢中兴后加赐者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608-0336c.png
三人而已韩蕲王(世忠/)扬武翊运功臣张鲁王(俊/)安民
靖难功臣刘安城王(光世/)和众辅国功臣此外惟安南
国王初除及经恩亦加功号
   检校官
检校官者自唐以来有之凡内职崇班(今修/武郎)武臣副使
则以上初除及遇恩皆带若文臣则枢密宣徽节度使
始带焉自三公谓太尉(司徒/司空)三师仆射常侍尚书至宾
客祭酒凡十馀等元丰改官制武臣承宣使已下皆罢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608-0336d.png
惟存检校三公三师以待节度使之久次者政和后改
三公为三少若武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太尉文臣
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开府仪同三司安南国王初袭
封加检校太尉经恩迁检校太师外蕃刺史州则检校
太子宾客此外皆不带云
   勋官
勋官自战国以来有之至唐始以为虚名国朝循唐制
文臣朝官武臣崇班以上遇恩辄加之由云骑尉至上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608-0337a.png
柱国凡十二转政和中罢淳熙末朝议欲复之以旌有
功如贴之职此后亦不果行今惟安南阇婆占城三国
王始加封上柱国南丹州刺史加武骑尉焉
   天圣至嘉泰四选人数
祖宗时内外文武官通一万三千馀员天圣中两制两
省不及三十员京朝官不及二千员三班使臣不及四
千员庆历中两制两省至五十员京朝官二千七百馀
员流内铨选人仅万计乾道中京朝官已至三四千员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608-0337b.png
选人已七八千员绍兴二年京朝官四千一百五十九
员合四选凡三万三千一十六员庆元二年京朝官如
绍熙之数选人增至一万三千六百八十员大使臣六
千五百二十五员小使臣一万八千七十员通四选凡
四万二千有奇盖五年之间所损增止九千馀员可谓
官冗矣嘉泰元年春左选京官以上三千一百三十三
员选人万五千二百四员大使臣以上六千八百五十
四员校尉以上万二千六百十六员通四选共三万七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608-0337c.png
千八百馀员是五年间所损益仅四千馀员未知何故
   堂后官
堂后官谓三省都房录事也补职及一年改宣教郎五
年满愿出职者与通判十年以上与郡守建炎初年李
伯纪为相建请堂吏出职者止与通判从之迄今不改
   省部枢密使吏额
尚书省吏额二百四人(正额都事主事令史书令史守/当官共七十四人守阙一百三)
(十人分房/十有四)中书门下省吏额二百三十八人(正额录事/已下八十)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608-0337d.png
(八人守阙一百五十人中书/六分门下省四房分十有三)枢密院吏额三百二十七
(副承旨主事令史书令史共一/百二十七人守阙贴房二百人)尚书六曹吏额九百
二十人(主事令史书令史守当官四房共四百九十五/人正贴司私名楷书法司四等共四百二十五)
(人吏部七司三百五十九户部五司二百八十八礼部/四司五十六兵部四司一百三十五刑部四司六十三)
(工部四司/一十九)建炎初上幸淮甸三省吏至扬州者二百五
十八人而已诏皆迁一官其后滋益三年乃命有司立

   州县吏额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608-0338a.png
绍兴末州县吏额猥多二十六年八月杨中丞(鹏举/)请省
之以宽民力事下诸路常平司时浙东七州吏额四千
人提举官赵公称首奏损其半他路率如此然今州县
吏额虽减而私名往往十倍于正数民甚苦之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608-0338b.png
 
 
 
 
 
 
 
 建炎杂记甲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