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602-065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百官箴卷一      宋 许月卿 撰
  进百官箴表
臣月卿言伏以一饭不忘夙抱少陵之志六箴具列远
惭德裕之勋敢以愚衷彻干睿听臣月卿惶恐惶恐顿
首顿首惟周武建万邦之极有辛甲献百官之箴安不
自安圣而益圣忧国爱吾君之念谓吾独之全躯保妻
子之臣虑不及此故东西两汉之(阙/)舍杨崔数子而谁
卷一 第 1b 页 WYG0602-0659d.png
仰视虞箴仅堪仆命魏晋以降文章可知言虽尊主而
庇民意则徇华而逐末于修辞立忱之学类欠实工视
正君定国之言殆为虚语本源既浅气象自卑并与古
韵而失之其于文体何如也作者驰声之不乏胡为嗣
响之独难正坐摹规为圜拟矩为方不知自源而流由
本而末宜世道之不古顾民彝之幸存臣琐琐孤寒惓
惓忠爱臣于君子于父难忘恳恻之天史为书瞽为诗
莫匪箴规之地念庶人之可谏矧英主之兼容辙尔刍
卷一 第 2a 页 WYG0602-0660a.png
言庶几芹献兹盖恭遇皇帝陛下舜聪四达汤德又新
退而铭于机焉席而铭于端焉持以小心之翼翼立则
见于前也舆则见于衡也凛然大训之明明未尝一善
之遐遗盖欲庶僚之修辅恢洪圣德兴起治功臣幸际
昌期冒陈宿蕴谏行言听俾膏泽之下于民君明臣良
惟时几以康厥事可传于后永孚于休臣干冒天威无
任激切屏营之至臣所撰到百官箴并发凡言例共成
七帙用黄罗夹复封全谨随表上进以闻臣月卿惶惧
卷一 第 2b 页 WYG0602-0660b.png
惶惧顿首顿首谨言
  百官箴序
臣闻君者臣之天父者子之天故臣之爱君子之爱父
天也其身可杀而爱君父之心不可解夫是之谓天天
下之事凡其加以人者久则必渝而其久而莫之渝者
天也忧葵之女不恤纬之嫠而岂有致君泽民之职分
哉油然发衷盖不自知其然而然也唐虞三代之时渐
民以仁培民以道其入于民也深而积于民也厚矣故
卷一 第 3a 页 WYG0602-0660c.png
及其后世国虽靡止民虽靡膴而爱君忧国之天虽山林
之野人幽闺之女妇有可杀而不可解者吁此三代有
道之长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与然则有天下者何可不
养斯民爱君之天而寿吾国于三代也哉臣最爱辛甲
之虞箴爱其天而不人也而惜其所谓百官箴者之不
尽存也故尝以臣之油然发衷者为百官箴虽自知其
为怨府为祸机而可杀不可解之天则凡以爱吾君尔
夫爱吾君则欲寿吾君欲寿吾君者则欲寿吾君之国
卷一 第 3b 页 WYG0602-0660d.png
无逸一书周公所以寿成王也寿不寿命也于逸何关
而周公谓逸则不寿无逸则寿岂不以无逸则天理流
行人欲净尽固仁之体而寿之道乎臣所以敢(阙二/字)
官箴者不敢以不可自比周公而自沮而以可庶几忧
葵之女不恤纬之婺而自劝以为陛下幸而不以不可
自况周公斥臣而以可万一葵纬而听臣臣之箴幸而
用则圣躬寿于尧舜国脉寿于三代圣躬寿于尧舜则
阅天下之义理愈熟处天下之事会愈精而人欲不能
卷一 第 4a 页 WYG0602-0661a.png
摇情伪不能欺以霜降水涸之真见出轻车熟路之老
谋跻吾民于仁寿寿吾国于箕翼国脉之寿皆自圣躬
始此臣爱君之天也使众怨臣而欲祸臣不过杀臣之
身而已岂能灭臣爱君之天哉臣之自处素定是以敢
于进百官箴而无所忌也夫子不云乎求仁而得仁又
何怨臣万死无悔臣月卿谨序
  百官箴次第
或问臣曰子之百官箴亦有叙乎臣应之曰有二府之
卷一 第 4b 页 WYG0602-0661b.png
于陛下犹股肱之于元首也故莫先焉师臣者帝经筵
陛下所宜师也宾臣者王翰苑陛下所宜宾也其尊德
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次之经筵翰苑昼则密
侍宵则宿直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而养之于是非利害
之未萌而正之则力少而功倍若谏官则正之于将萌
力渐劳矣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其经筵翰
苑之责乎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谏官之责乎周敦颐
曰诚无为其经筵翰苑之责乎几善恶其谏官之责乎
卷一 第 5a 页 WYG0602-0661c.png
邵雍曰思虑未起鬼神莫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谁又曰
先天学心法也其经筵翰苑之责乎思虑一萌鬼神得
而知之矣故君子不可不慎独又曰后天学入用之位
也其谏官之责乎朱熹曰存天理之本然其经筵翰苑
之责乎察人欲于将萌其谏官之责乎故次之諌官正
之于将萌后省正之于未行御史正之于已行史臣书
之于已行已行而未当犹可直前而正之也正之而不
从则有书于策者不可惧哉日见二史立于螭拗亦进
卷一 第 5b 页 WYG0602-0661d.png
德之一助也故次之祖宗严二省之制中书造命门下
审覆尚书奉行尚书有令有仆射有丞今亡矣则尚书
六部尚存三省之制所谓爱礼存羊也故次之宰士枢
属者二府之掾也故次之三省太常宗正礼部之别也
大理刑部之别也司农太府户部之别也秘书国子监
亦礼部之别也将作军器监工部之别也故次之登闻
院谏臣之属也进奏院门下后省之属也官告院吏部
之属也料粮审计太府之属也𣙜货务都茶场宰士之
卷一 第 6a 页 WYG0602-0662a.png
属也左藏库杂买务杂卖场亦太府之属也文思院工
部之属也故次之是皆有列于朝者也故前宰辅侍从
次之前庶官不载焉祖宗尊贤之等也凡二府箴例称
司化治天下之道不可徒政而已也立之斯立道之斯
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在吾君吾辅相勉而已自尚书
工部而上例称侍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岂直簿书期
会哉经筵翰苑台谏给舍诸史例曹其职固不同而其
为侍臣则同观臣之箴见所职之异则当思尽其分之
卷一 第 6b 页 WYG0602-0662b.png
殊见侍臣二字之同则当思尽其理之一论思献纳期
无忝侍臣二字可也讵宜曰朝廷大事有宰辅在吾可
以辞其责乎讵宜以天子侍臣而朋比媕阿知有宰辅
私恩而以侍臣为何官哉由内而外承流宣化知临安
府莫先焉诸夏之本也不曰知临安府而曰京兆尹者
望陛下修政攘夷复文武之境土也天下形胜京兆得
之今固未易言也非陛下莫可告者耳臣有成算容臣
别奏畿漕次之留守又次之督府不常建与宣抚宣谕
卷一 第 7a 页 WYG0602-0662c.png
招讨招捕招抚察访等使皆无箴焉可也陛下即位三
十年间三授督钺故次之制置安抚经略次之守臣位
监司下今以先焉以其有民有社有祀有戎有师之教
有父之尊有毋之亲非使者比也使者急其赋不恤州
县不知使事有指职思其忧州县奉承使者不恤其民
知有使者不知有天子命观臣箴之先后可以知所勉
矣夫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自唐虞而已然矣
先内后外圣人施行之序也详内略外圣人责治之等
卷一 第 7b 页 WYG0602-0662d.png
也不重内而轻外圣人一视之仁也重内而轻外士大
夫谋身之私也故臣之箴居太子太孙官属于百官之
末见内外无轻重之别也诗不云乎诒厥孙谋以燕翼
子书不云乎旁求俊彦启迪后人传不云乎丰水有芑
数世之仁此臣作太子太孙官属箴之意也陛下其亦
深长思哉祖宗时三省相维事无遗策而从官可以直
前庶僚可以转对外而监司守贰下而一命之微又下
而士之未命与夫父老刍荛皆台谏也民隐安得不上
卷一 第 8a 页 WYG0602-0663a.png
达憸邪安得不暴白主德安得不光明天下安得不熙
洽哉此前代之臣不敢以望其君而臣敢以望陛下也
此百官箴所以为陛下献也陛下其亦深长思哉陛下
不世出时不可再得陛下其亦深长思哉或问臣曰辛
甲为百官箴而子之箴不满百何也臣应之曰唐虞官
百夏商官倍则辛甲之时周礼虽未成书官亦不翅百
矣曰百官者举其凡也说命曰后王君公大夫师长洪
范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礼记曰五官之长
卷一 第 8b 页 WYG0602-0663b.png
曰伯古今说卿士者皆不如韦昭昭之言曰卿士卿之
有士者臣以商颂允也天子降于卿士推之知其言是
师长即师尹也师众也即虞书所谓庶尹也且以吏部
言之尚书侍郎郎中虽有崇庳而所掌同此吏部也吏
部尚书非吏部之长之尹之伯乎一箴可以该其属矣
臣之箴所以明体统也举纲挈领治天下之道具是矣
或问臣曰然则子之箴四十有九亦有义乎臣应之曰
有太史公曰蓍百茎共一根褚先生曰传曰天下和平
卷一 第 9a 页 WYG0602-0663c.png
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大衍之数五十其
用四十有九臣之箴名百官箴阳用其全君之道也天
包地外也日全体光明也臣之箴四十有九阴用其半
也臣之道也地在天中也月三五而缺也观臣之箴君
臣可以各尽其道矣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虚
一者太极也中庸曰所以行之者一也四十九箴非此
一孰行之一者何真实无妄也所谓诚也所谓太极也
所谓道心也臣首箴所谓敬修可愿者也不如是则不
卷一 第 9b 页 WYG0602-0663d.png
诚无物无以治身无以治天下国家矣陛下其亦深长
思哉汉之人退而相与语其君亦曰陛下无背面也退
食犹在公也畎亩犹朝著也君不可离犹天不可离也
无往而不对扬犹无往而不对越也臣之答客问言必
称陛下如对陛下而言也故敢书以闻
 
 
 百官箴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