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599-04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词林典故卷三
  职掌(附詹事府/)
   官有职职有掌各守尔典以供王事焉翰林地号
   储材异日将践更众职然方其备员侍从制诰文
   章而外不以他职系之唐宋已来制略相等明并
   秘书著作之任统归翰林
 皇朝既贵其官使益重所掌载笔
卷三 第 1b 页 WYG0599-0470b.png
史宬陈书
 讲幄入承儤直出奉皇华册府所垂犁然具已依件条
   次用备职司
  汉
  汉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建礼门(翰林志/)
   按李肇云盖比今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轻也林
   駉云汉西京制诰以侍中掌之李固云尚书出纳
   王命所由来久矣
卷三 第 2a 页 WYG0599-0470c.png
 后汉
 后汉秘书监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同异(通典/)
 魏
 魏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同上/)
  按魏黄初间既以秘书所典归中书领之其秘书
  惟掌艺文图籍之事
 晋
 晋中书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文献通考/)
卷三 第 2b 页 WYG0599-0470d.png
  按中书地在枢近多承宠任人因谓之凤凰池荀
  勖自中书迁尚书令人有贺者勖曰夺我凤池又
  何贺焉后则槩以凤池凤沼称翰林矣
 晋秘书监掌三阁图书(通典/)
 晋大著作郎专掌史任(同上/)
 宋
 宋著作佐郎掌国史集注起居(同上/)
 齐
卷三 第 3a 页 WYG0599-0471a.png
 齐中书所掌与晋宋同(同上/)
  按红药当阶翻齐谢朓直中书诗也唐人诗中亦
  槩用为翰林故实
 齐秘书著作所掌与晋宋同(同上/)
 梁
 梁中书舍人掌诏诰兼呈奏之事(文献通考/)
  按马端临云魏中书舍人东晋省之宋复置四员
  掌入直阁内出宣诏命凡有章奏则舍人持入参
卷三 第 3b 页 WYG0599-0471b.png
  决于中至梁除通事字直曰中书舍人自是诰命
  之任舍人专之
  又按东汉以尚书郎主机事自魏以中书代之虽
  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转疏外矣东晋
  以后侍中常在左右谋议政事于是中书之权又
  分
  又按六典云秦置尚书于禁中有令有丞掌通章
  奏通典又云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𤼵书
卷三 第 4a 页 WYG0599-0471c.png
  故谓之尚书林駉谓西京以侍中掌之杜佑谓东
  汉尚书郎为诏诰而李肇因之遂以为比今翰林
  之制云
 梁秘书著作所掌与齐同(通典/)
 陈
 陈中书所掌与梁同(同上/)
 陈秘书著作所掌与梁同(同上/)
 北魏
卷三 第 4b 页 WYG0599-0471d.png
 北魏太和十一年诏秘书丞著作郎改析国记(魏书/)
 北魏起居令史掌行幸宴会在御左右记录帝言及
  宴宾客训答(文献通考/)
 北齐
 北齐中书舍人省掌署敕行下宣旨劳问之事(同上/)
 北齐秘书省典司经籍(古今图书集成/)
  按北魏北齐著作皆掌撰述然仅存其名而已
 北周
卷三 第 5a 页 WYG0599-0472a.png
 北周外史掌书王言及动作之事以为国志(通典/)
 北周著作上士中士掌缀国录(同上/)
  按通考云北齐有文林馆学士亦掌著述然南北
  朝学士之名已杂出如齐竟陵王有西邸学士梁
  昭明太子时庾肩吾徐摛刘孝仪等为高斋十学
  士大抵文儒之通称耳齐文襄于文林馆集诸文
  士作华林编略邢子才等皆在焉其职实非学士
  也
卷三 第 5b 页 WYG0599-0472b.png
 隋
 隋秘书掌领著作太史曹事(文献通考/)
 唐
 唐中书掌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六典/)
  按六典云中书诏命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
  缓三曰遗失四曰忘误制敕既行有误则奏而正
  之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后太子封藩宠
  命临轩备礼则用之二曰制书行大典赏罚授大
卷三 第 6a 页 WYG0599-0472c.png
  官爵釐革旧政赦宥降虏则用之三曰慰劳褒赞
  遣劳则用之四曰𤼵白敕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徵
  𤼵兵马则用之五曰敕旨为百司承旨而为程式
  奏事请施行者六曰敕书慰谕公卿戒约臣下则
  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旨不易旧典则用之大事
  直出禁中不由两省不用中书六宝置书诏印学
  士院主之
 唐秘书监丞掌经籍图书之事郎掌四部图籍校书
卷三 第 6b 页 WYG0599-0472d.png
  郎掌校理典籍刋正错谬(唐书/)
 唐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与佐郎分判局事(同/上)
 唐起居郎掌录天子起居法度舍人掌修记言之史
  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同上/)
 唐史馆修撰掌修国史(同上/)
 唐弘文馆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
  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同上/)
  按唐有弘文馆学生以大臣子弟与才俊之士充
卷三 第 7a 页 WYG0599-0473a.png
  之故学士有教授生徒之事
 唐集贤学士及修撰等官掌刋辑经籍凡图书遗佚
  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
  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
  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唐书/)
 唐翰林学士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
  白麻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未知制诰者不作文
  书(文献通考/)
卷三 第 7b 页 WYG0599-0473b.png
  按欧阳修云侍从之臣论思为职林駉云持橐簪
  笔对立松阶朝趋青琐夕宿严卫参决疑难次典
  议论孰非侍从之职盖自唐开元以来内预密命
  发演丝纶于是翰林学士以为专职而至德之后
  台辅之命出车之诰并皆司之渐不及中书矣
 宋
 宋秘书监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
  事(宋史/)
卷三 第 8a 页 WYG0599-0473c.png
 宋直秘阁掌三馆藏书(同上/)
  按宋有三馆曝书之法凡三馆书籍皆秘书直阁
  校理等掌之每岁五月一日始至七月一日止出
  三馆之书与古图画墨迹以次陈而曝之苏轼诗
  三馆曝书防蠹毁是也校理等掌校雠文字有误
  者则以雌黄涂其处取善本正改之凡校雠秘书
  郎正字校勘等皆司之校讫亲书署其后曰某官
  某人校中兴馆阁录宋南渡后既建秘书省于临
卷三 第 8b 页 WYG0599-0473d.png
  安每岁七月七日馆职举曝书会仍有诏严禁秘
  阁书籍不许关借
 宋著作郎著作佐郎掌以宰相时政记左右史起居
  注所书会集修撰为一代之典(古今图书集成/)
 宋崇政殿说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
  (宋史/)
  按宋经筵每岁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长至
  日遇只日则学士入侍迩英阁轮官讲读
卷三 第 9a 页 WYG0599-0474a.png
 宋翰林学士掌内制制诰赦敕国书及宫禁所用之
  文辞凡后妃亲王公主宰相节度使除拜则学士
  草词授待诏书讫以进赦降德音则先进草大诏
  命及外国书则具本禀奏(文献通考/)
  按唐赐外国谓之蕃书宋与辽夏和有文辞往来
  则称国书
 宋翰林学士知贡举(宋史/)
  按唐开元以前贡举事则考功郎中司之后以礼
卷三 第 9b 页 WYG0599-0474b.png
  部侍郎主之谓之知贡举宋自太祖太宗以来南
  省主文多用翰林学士如李昉宋白等皆学士主
  贡举者礼部但领贡举之事与奏名而已而礼部
  知贡举之称相沿不替
 宋翰林学士掌使命馆伴事(朝野杂记/)
  按宋与辽岁通使问正副使二人仁宗以后多用
  翰林学士一人如胡宿欧阳修刘敞苏颂并以学
  士出使又辽使至亦以翰林及他官一人为馆伴
卷三 第 10a 页 WYG0599-0474c.png
  使如苏轼为学士而馆伴辽使是已
 宋枢密直学士掌签书院事(宋史/)
 辽
 辽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辽史/)
 金
 金国史院掌修国史翰林学士掌撰词命秘书监专
  掌书籍弘文院校译经史(古今图书集成/)
 元
卷三 第 10b 页 WYG0599-0474d.png
 元翰林院掌一切文字及颁降玺书(元史/)
 明
 明学士之职凡赞翊皇猷敷扬人文论思献纳修纂
  制诰书翰等事无所不掌侍读学士之职凡遇上
  读习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侍讲
  学士之职凡遇上讲究经史亦如之侍读侍讲视
  侍读侍讲学士凡入侍其职亦如之五经博士之
  职掌易者一人掌书者一人掌诗者一人掌春秋
卷三 第 11a 页 WYG0599-0475a.png
  者一人掌礼记者一人人各专门明经同异得失
  究其指归以备讲读典籍之职掌四库书籍守扃
  钥以伺上命侍书之职明习六书之法凡遇上习
  书则侍左右以备考订点画音声待诏之职凡遇
  上宣问文义以备呼召编摩誊写等事亦如之史
  官之职修撰掌撰述编修掌纂缉检讨掌检阅凡
  史事俾专掌焉孔目以首领为职掌言语趋走会
  计簿书之事
卷三 第 11b 页 WYG0599-0475b.png
  按五经博士设于明初后四姓并程朱等世袭五
  经博士设而掌易诗书春秋礼以备讲读者遂废
  则自永乐时也典籍之职虽曰掌四库书实无所
  事盖明太祖初置秘书监后复停罢以典籍代其
  职然洪武时书藏文华堂则在禁内永乐十六年
  遣陈循往南京取书至燕则又在文渊阁以视宋
  代之贮于秘书省者异矣尝考黄佐云自正统以
  前翰林院官退朝犹得入阁中检所未见书至景
卷三 第 12a 页 WYG0599-0475c.png
  泰中编修周洪谟辈犹然其后始为内阁所扃钥
  至正德中有为人盗窃者厥后舍人张萱作文渊
  阁书目已缺失不备而典籍久为虚设矣
  又按翰林记永乐中华盖谨身奉天三殿灾杨荣
  麾武士三百人入文渊阁尽移御书图籍于东华
  门河次是时书籍淆乱无纪典籍周翰理葺之逾
  二载而后复时典籍尚未失职也后馆阁书目盖
  即其时所定
卷三 第 12b 页 WYG0599-0475d.png
 明撰拟诰敕正统时令学士专司其事嘉靖间停罢
  以讲读编检官五人司之
  按古以学士为内制谓事不由中书而出自上意
  者其诏命皆学士掌之大政令大废举与大除授
  皆在焉明时学士虽初年有知制诰之名然自永
  乐以来一切诏敕实内阁主之其除官拜爵既不
  复如唐宋之用白麻唯遇覃恩貤赠忠节赠官则
  行词头谓之诰命然虽掌于学士或使院官分为
卷三 第 13a 页 WYG0599-0476a.png
  之或借易旧诰辞用之非如唐宋轮日秉笔职有
  专司矣
 明翰林院官掌修书史凡宝训实录国史玉牒及志
  史纂撰学士讲读史官皆职其事凡实录既成则
  学士会同内阁焚其稿于内府
  按明时开局修书初则徵用山林隐逸继则兼用
  卿寺国子监中行评博曹郎而翰林实为专职
 明讲筵知经筵事用内阁大学士讲书展书及日讲
卷三 第 13b 页 WYG0599-0476b.png
  用本院及詹事府坊局官经筵讲章先三日进呈
  日讲直解先一日进呈
  按讲义自宋时已有之宋范纯仁刘安世等文集
  中尚有经义数篇盖即当时经筵所撰进者但其
  体与明时不同明日讲所进谓之直解
 明讲官记注起居日轮一员其编纂诸司章奏则别
  选讲读史官六员遇常朝御门日轮记注编纂官
  四员侍班郊祀耕耤幸学大阅亦如之
卷三 第 14a 页 WYG0599-0476c.png
 明学士凡郊坛庙社等祭及代祀皆得预焉其告祭
  册封亦得差遣
 明翰林官凡国子监春秋祭则掌其分献
 明翰林官掌会议典礼及朝廷大事当会议者本院
  官及詹事府坊局官国子监堂上官皆预
  按明洪武初令儒臣陶安宋濂等与大臣议定制
  度典礼封爵名号至于刑律亦预议焉
 明学士掌殿试读卷与大学士兼用凡殿试则拟策
卷三 第 14b 页 WYG0599-0476d.png
  问以进其本院及坊局官兼充执事
  按殿试以大臣读卷自宋始
 明学士掌教习庶吉士
  按明会典凡庶吉士以学士二员教习然洪武中
  宋濂永乐中解缙皆领庶吉士未尝抗颜为师也
  至正统戊辰乃为定制先是庶吉士俱于东阁进
  学至是令于本院外公署教习其教庶吉士文用
  文章正宗诗用唐诗正声
卷三 第 15a 页 WYG0599-0477a.png
 明翰林典试事凡会试用学士两京乡试及会试同
  考用讲读以下官武举武会试则学士以下皆司
  之
 明翰林官掌诸处举到经明行修怀才抱德之士及
  学校岁贡生员举人就教职者皆送院考试
 明学士掌本院之考察凡本院官历俸连闰计三年
  例考满六年九年亦如之先具事迹及过失有无
  呈印官以凭考覈
卷三 第 15b 页 WYG0599-0477b.png
  按洪武十四年十月定考覈之法以翰林院为近
  侍不系常选官员任满黜陟不由吏部十六年六
  月吏部奏定翰林院衙门属官俱从正官考覈成
  化十四年令翰林院属官并带俸译字等官本院
  学士会同内阁考覈至弘治元年始令翰林院官
  亦从吏部考察
 明翰林学士掌稽考四译馆课程
  按明洪武十五年命侍讲火原洁等编华夷译语
卷三 第 16a 页 WYG0599-0477c.png
   以通天下之言明会典云永乐五年设四译馆选
   国子生习译宣德中又选官民子弟委官为之师
   而以学士稽其课业焉
  明翰林院官掌评驳诸司奏启有艰辞难字及乡试
   录有舛谬若犯国讳者(已上并采明会典及翰林/)
   (记/)
   按翰林记又有考汰官吏清理武官贴黄考试军
   士稽考监生课簿稽考精微文簿考试僧道等目
卷三 第 16b 页 WYG0599-0477d.png
 皇朝
太宗天聪十年三月定内三院职掌国史院掌记注
 起居诏令收藏
 御制文字凡用兵行政事宜编纂史书撰拟郊
天告
庙祝文及
 升殿宣读庆贺表文纂修
祖宗实录撰拟矿志文编纂机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记
卷三 第 17a 页 WYG0599-0478a.png
   官员升降文册撰拟功臣母妻
 诰命印文追赠诸贝勒册文凡六部事宜可入史册者
   选择记载一应远方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秘书
   院掌撰外国往来书札并录各衙门奏疏及词状
 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告祭
 文庙
 谕祭文武各官文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
 御前侍讲
卷三 第 17b 页 WYG0599-0478b.png
  皇子并教诸亲王颁行制度
世祖顺治十六年三月定翰林院职掌一
  经筵日讲撰拟讲章一外国奏书令四译馆翻译一
   考选庶吉士一开列教习庶吉士职名一纂修翻
   译书史一开列纂修职名一会试乡试及武会试
   主考开列职名一撰拟封赠
 诰敕开列翰林官职名一题补翰林官员及差遣俸满
   丁忧给假行文等项一侍直一侍班一扈从一贴
卷三 第 18a 页 WYG0599-0478c.png
   黄一修
 玉牒一捧
 敕书一教内书堂一上
陵一分献一册封一赍
 诏
  讲筵
世祖顺治十四年九月以
  文华殿未建先于
卷三 第 18b 页 WYG0599-0478d.png
  保和殿开讲厥后每岁春秋仲月举行各一次
圣祖康熙十四年二月讲官傅达礼进呈讲章得
旨讲章内书写称颂之言虽系定例但凡事俱宜以实如
 秉至诚而御物体元善以宜民固已媲美三王跻隆二
 帝等语似属太过著改奏
   二十一年八月翰林院进呈讲章得
旨讲章须有劝诫箴规之意乃称启沃今讲章内有道备
 君师功兼覆载二语太过其易之
卷三 第 19a 页 WYG0599-0479a.png
   二十二年八月
谕讲官经筵大典自大学士以下九卿詹事科道俱侍班
 所讲之书必君臣交儆上下相成方有裨于治理向来
 进讲俱切君身此后当兼寓训勉臣下之意
   五十年二月
谕大学士从来经筵之设皆帝王留心学问勤求治理之
 意但当期有实益不可止饰虚文朕观前代讲筵人主
 惟端拱而听默无一言如此则虽人主不谙文义臣下
卷三 第 19b 页 WYG0599-0479b.png
 亦无由而知之朕御极五十年听政之暇勤览书籍凡
 四书五经通鉴性理等书俱经研究每儒臣逐日进讲
 朕辄先为讲解一过遇有一句可疑一字未协之处即
 与诸臣反覆讨论期于义理贯通而后已盖经筵本系
 大典举行之时不可以具文视也
 皇上乾隆五年八月
 谕讲官经筵之设原欲敷宣经旨以献箴规朕观近日
  所进讲章其间颂扬之辞多而箴规之义少殊非责
卷三 第 20a 页 WYG0599-0479c.png
  难陈善君臣咨儆一堂之意盖人君临御天下敷政
  宁人岂能毫无阙失正赖以古证今献可替否庶收
  经筵进讲之益若颂美过甚不能实践躬行反滋朕
  心之愧此后务剀切敷陈期有裨于政治学问勿尚
  铺张溢美之虚文而无当于稽古典学之实义
   谨按经书讲章讲官先期撰拟进呈届期讲官出
   班进讲先书次经敷陈既毕群臣跪聆
 御论精微广大具载简编笔难罄述重以
卷三 第 20b 页 WYG0599-0479d.png
圣圣相继谦德弥隆颂美之文郤不以进诚足以光钜典
   轶前闻矣
  日讲定期每岁自二月
  经筵后始夏至日止八月
  经筵后始冬至日止每日于部院官奏事后进讲讲
   章缮录正副二本以正本先期进呈本日掌院学
   士率讲官二员或三员以副本进讲岁终汇写以
   闻
卷三 第 21a 页 WYG0599-0480a.png
圣祖康熙十二年三月
谕学士傅达礼朕以修葺宫殿移驻瀛台暂留数日夫进
 讲所以致知蓄德期于日新未容少间讲官其日至瀛
 台照常进讲
   十四年四月
谕讲官日讲原期有益身心增长学问今止讲官进讲朕
 不覆讲但循旧例日久将成故事不惟于学问之道无
 益亦非所以为法于后世也嗣后进讲时讲官讲毕朕
卷三 第 21b 页 WYG0599-0480b.png
 仍覆讲如此互相讨论庶几有裨实学
   十七年定制
  日讲讲章停止岁终汇写止具本奏闻
   二十二年八月
谕讲官朕每旦未明求衣坐待部院奏事奏事既毕然后
 入讲不惟迟延晷刻亦且稽误工夫自后于未启奏前
 进讲方得从容议论多所𤼵明自是讲官待漏宫门甫
   辨色
卷三 第 22a 页 WYG0599-0480c.png
上已御讲筵矣
   谨按
圣祖勤于典学日有孜孜先是讲官等以夏至冬至例应
   辍讲按期上请俱未
允行至康熙十三年九月以军务殷繁请间日进讲二十
   四年三月以恭逢
万寿请暂停进讲复屡奉
明旨仍令日讲如常
卷三 第 22b 页 WYG0599-0480d.png
   又按日讲遇祀事致斋停止如遣官恭代则仍进
   讲
   记注
   凡
 御门
 升殿
 视祝版
  经筵
卷三 第 23a 页 WYG0599-0481a.png
  殿试读卷及上元岁除外藩来
  朝
 锡宴记注官皆侍班有事

庙谒

 亲耤
 视学
卷三 第 23b 页 WYG0599-0481b.png
 大阅
 校射
 迎劳凯旋受俘及
 驻跸南苑
 巡幸蒐狩记注官皆扈从
太宗天聪五年正月
驾幸文馆遂入库尔缠直房问所修何书对曰记注
上所行事
卷三 第 24a 页 WYG0599-0481c.png
上曰此史臣之事朕不宜观
圣祖康熙九年初置起居注令满汉记注官每月各一员
   侍直事毕以本日应记之事用满汉文记注
   十四年四月
谕起居注官朕向诣
两宫问安尔等常随行记注朕思昏定晨省问安视膳为
 子孙者之恒礼嗣后朕诣
两宫问安侍直官不必随行
卷三 第 24b 页 WYG0599-0481d.png
   十八年九月
谕大学士等朕每日听政一切折出票签应商酌者皆国
 家切要政务得失所系今后起居注官除照常记注外
 遇有折本启奏俱令侍班记注惟会议机密事情及召
 诸臣近前口谕记注官不必侍班
世宗雍正六年正月以大学士张廷玉请令八旗具奏及
   补授官职事宜并移送起居注馆以便记载
   七年八月以大学士陈元龙请令各省题奏本章
卷三 第 25a 页 WYG0599-0482a.png
   俱增写揭帖一通送起居注馆记注后移交内阁
   贮之
   谨按记注册籍书明月日及该直官姓名每月满
   汉文各一册至次年按月排纂凡记注官侍班所
   纪一一备载卷末汇为总跋册中用翰林院印钤
   缝贮以铁匦扃鐍封识岁十二月题明记注官会
   同内阁学士藏之内阁大库
   入直侍班
卷三 第 25b 页 WYG0599-0482b.png
太宗天聪三年四月令儒臣分直文馆
世祖顺治十年五月
驾幸内院以翰林官下直太早
谕曰承藉
天休猥图安乐人情尽然但欲希晏逸必先习勤劳俾国
 家大定其乐方永朕与诸臣果能共勤政务裨益生民
天必眷之自今以往始自朕躬有过即改卿等各宜黾勉
 勤为启沃朕将殚力修省焉
卷三 第 26a 页 WYG0599-0482c.png
   是年十月令内院大学士学士于
  太和门内更番入直
   十七年六月
谕翰林院翰林各官原系文学侍从之臣今欲于景运门
 内建造直房令翰林官直宿朕不时召见顾问兼以观
 其学术才品应分几班每班酌用几员即列名具奏寻
   掌院学士折库讷王熙请分翰林官为三班每班
   用讲读学士二员讲读二员编检四员依次入直
卷三 第 26b 页 WYG0599-0482d.png
   周而复始又言臣等与各官职掌相同应否一体
   分日直宿得
旨是折库讷王熙著直宿
圣祖康熙十六年十月
谕大学士等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
 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
 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在外城不时宣召难
 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閒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
卷三 第 27a 页 WYG0599-0483a.png
 之后酌量优用再如高士奇等能书者亦著选择一二
 人同伊等入直尔衙门议奏寻大学士等列名上请
命侍讲学士张英加食正四品俸供奉内廷书写之事止
   令高士奇在内供奉加内阁中书衔食正六品俸
   居住房屋内务府拨给又令大学士传
谕张英高士奇选尔等在内供奉当谨慎勤劳后必优用
 勿得干预外事
   三十三年五月
卷三 第 27b 页 WYG0599-0483b.png
谕掌院学士张英翰林乃近侍之臣向因日讲时时进见
 是以犹知伊等言语举止近来进见稀少讲官侍班不
 过顷刻难以悉其贤否著将翰林詹事官员每日派四
 员到南书房侍直令伊等学习文章字画亦可以知其
 人之高下以备擢用
   五十七年十月令翰林官五员于奏事日侍班至
   六十一年停罢
世宗雍正三年六月复令翰林官四员于
卷三 第 28a 页 WYG0599-0483c.png
御门日侍班
 皇上乾隆五年十月令翰林院于轮班之日将编修检
   讨十员带领引
 见
   纂撰进奏
   凡纂修
实录
圣训掌院学士充副总裁官讲读学士以下充纂修官纂
卷三 第 28b 页 WYG0599-0483d.png
   修
 玉牒则以修撰编检职名移宗人府充纂修官其编辑
   诸书掌院学士充正副总裁官讲读学士以下充
   纂修官
   谨按编辑诸书刋刻告竣皆得奏请
 颁赐其先经在事诸臣虽遇事故并许列衔
   又按纂辑诸书词臣皆就馆局从事惟康熙二十
   八年十一月原任尚书总裁官徐乾学请假准以
卷三 第 29a 页 WYG0599-0484a.png
   雠校诸书带归编次四十三年詹事陈元龙乞归
   令以历代赋汇携至其家校对增益
 皇上乾隆十年三月传
 谕在籍侍读齐召南令将承修礼记前汉书考證属草
   后交原籍抚臣邮递进呈皆为
 特典
   凡

卷三 第 29b 页 WYG0599-0484b.png

陵寝及
 社稷
 岳渎诸祀祝文并
 册文宝文
 诰敕文碑文祭文皆由本院官撰拟
   谨按封赠
 诰敕文顺治初内院开具翰林衔名奏请撰拟至康熙
卷三 第 30a 页 WYG0599-0484c.png
   七年吏部奏准按品刋刻文式停其撰拟
圣祖康熙三十四年三月
谕大学士翰林官专委以文章之事撰拟文字外更无他
 务自是以后凡碑文祭文其撰拟之姓名并奉有俞允
 之旨及申饬之旨皆书于册三奉俞允之旨三奉申饬
 之旨者具以闻
   五十二年十月令书局编校兼派用庶吉士
 皇上乾隆元年二月
卷三 第 30b 页 WYG0599-0484d.png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翰林以读书为职业然读书将以
  致用非徒诵习其文辞也古来制诰多出词臣之手
  必学问淹雅识见明通始称华国之选有裨于政事
  今翰詹官员甚多于诗赋外亦当留心诏敕掌院学
  士以下编检以上可各以已意拟写上谕一道陆续
  封呈朕览既可以觇其文艺之浅深并可以观其胸
  中之蕴蓄倘有切于吏治民生者朕亦即颁𤼵见诸
  施行则词曹非徒章句之虚文而国家亦收文章之
卷三 第 31a 页 WYG0599-0485a.png
 实用矣嗣后庶吉士散馆后即照此例行
  二年三月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在潜邸六经诸史皆尝诵习自
 承大统敕毖万几少有馀閒未尝不稽经读礼今祥
 练既逾科臣毕谊所奏令诸臣日缮经史奏议理得
 施行在朕广挹群言可以因事鉴观随时触发而览
 诸臣所进亦可考验其学识或召见讲论则性资心
 术必因此可觇但毕谊所奏止及史臣而朕意科道
卷三 第 31b 页 WYG0599-0485b.png
 职司献替应令一体录呈其规条应如何酌定并分
 日按班呈奏事宜著定议具奏寻王大臣等议分翰
  詹为一班科道为一班日轮一人具奏摺式先标
  经文下注义疏或节略史文下注史断后皆附列
  所见曰(臣/)案云云以千言为率奉
旨每日缮进书摺朕披阅后交南书房收存其或召见
 讲论朕所降旨令本人于次日缮写呈览亦交南书
 房收存将来行之日久不特集思广益亦可荟萃成
卷三 第 32a 页 WYG0599-0485c.png
  书以资观览
   教习庶吉士
  国初多以内院学士为之侍读等亦间有预者自
圣祖康熙九年后专设翰林院历科皆以掌院学士领其
   事而内阁学士时参用焉至六十一年辛丑科始
   以工部尚书陈兀龙领教习事厥后尚书侍郎之
   不兼掌院事者亦得为之
   又康熙三十三年
卷三 第 32b 页 WYG0599-0485d.png
命教习学士等选讲读以下官资深学优者数人分司训
   课名小教习自甲戌科以下并仍其制至
世宗雍正八年庚戌科始停其选派
   十一年五月
谕翰林院教习庶吉士所以造就人材使之沉潜经籍涵
 泳艺林可以典制诰之文鸣国家之盛也从前庶吉士
 皆就翰林院读书教习大臣不时策励是以身心约束
 学殖易增馆阁之间蔚然称盛朕意今科选拔庶常仍
卷三 第 33a 页 WYG0599-0486a.png
 令在衙门读书俾教习诸臣得以朝夕训课兼厚给廪
 饩资其膏火庶几枕经葄史文藻可观克称词臣珥笔
 之职应察照前例及如何加与廪给之处其酌议以闻
   寻议庶吉士廪饩月给银四两五钱器用什物由
   工部支取并拨给官房一所为教习馆令庶吉士
   肄业其中颁给
上谕人各一部内府经史诗文每种各三部存贮馆内以
   资课习从之
卷三 第 33b 页 WYG0599-0486b.png
 皇上乾隆十年乙丑
 命复选小教习分司训课如庚戌科以前定制
   谨按康熙五十一年三月诸进士自选取庶吉士
   外俱交礼部令翰林官学优品端者数人司其教
   习
   又按一甲进士虽授修撰编修并同庶吉士教习
   以待散馆其庶吉士年四十五以下者旧制皆教
   习
卷三 第 34a 页 WYG0599-0486c.png
  国书至雍正间每科祇选庶吉士年少资敏者十馀
   人令其教习乾隆二年五月停止满洲庶吉士教
   习
  国书之制
   暂摄批本
   内阁学士职在批票本章或遇奉使请假需人代
   理则以翰林詹事坊局官及京堂之曾任翰林者
   请
卷三 第 34b 页 WYG0599-0486d.png
 简一二员暂行兼摄俟学士回署时受代而还
   谨按暂摄之制起于雍正八年十月至乾隆九年
   七月十一年九月阁臣皆循例请行
   文衡
  殿试读卷掌院学士充读卷官讲读学士以下充受
   卷弥封掌卷官其直省乡试
世祖顺治初惟顺天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以讲读学
   士以下充正副主考官至
卷三 第 35a 页 WYG0599-0487a.png
圣祖康熙三年定制各省通行差遣会试则掌院学士并
   充主考官讲读学士以下充同考官先是顺治四
   年会试同考亦用庶吉士武会试则学士以下充
   主考官顺天武乡试侍读以下并充主考官其文
   武会试主考官兼用讲读学士则康熙九年定制
世宗雍正元年令文乡会试庶吉士亦充外帘官又
  国初各省设提学道惟顺天等大省称学院然亦不
   专用翰林
卷三 第 35b 页 WYG0599-0487b.png
世祖顺治十年六月始以翰林五品以下官提督直𨽻江
   南江北学政其学习
  国书者不差
圣祖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吏部议定顺天学政以侍读
   侍讲谕德洗马开列江南浙江以侍读侍讲谕德
   洗马中允赞善开列停其补用郎中道府
   三十九年七月令各省学道员缺翰林官与郎中
   并差
卷三 第 36a 页 WYG0599-0487c.png
   五十六年八月礼部题请顺天乡试主考官得
旨此次同考即于所开正副考官内每房各用二人不得
 派同省之人
世宗雍正元年二月令各房校阅仍用同考官一人
   三年三月以遣学试两差考试翰詹科道部属诸
   臣于
  太和殿考取人员姓名识以牙签贮以金筒临遣时
   大学士赍至
卷三 第 36b 页 WYG0599-0487d.png
  午门前每省掣正陪各一员引
 见差用
 皇上乾隆元年三月
 谕内阁今年八月举行恩科乡试其正副考官必人品
  端方学问醇正者始足膺衡鉴之寄朕即位之初不
  能深知诸臣之底蕴著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徐本邵
  基任兰枝徐元梦福敏孙嘉淦杨名时于翰詹科道
  部属内各据所知多举数员于五日内交送内阁汇
卷三 第 37a 页 WYG0599-0488a.png
 奏候朕考试简用庶得才品兼优之员以副抡才之
 大典
  谨按典试视学文臣之荣选试而后遣其典亦至
  为慎重乾隆三年既
诏大臣依元年例各举所知然其时未与荐剡者亦听
  就试自是历科参用其制而甄别悉奉
睿裁法为兼备焉
  又按磨勘直省乡试卷凡翰林开坊以上官皆预
卷三 第 37b 页 WYG0599-0488b.png
  分阅
 廷试就教举人及岁贡生试卷编检以上官皆预
  奉使
  凡
册封亲王世子郡王及内外固伦和硕公主亲王世子
  郡王嫡妃以掌院学士充副使长子贝勒贝子及
  长子妃贝勒贝子夫人内外郡主县主郡君并外
  藩蒙古亲王郡王嫡妃以讲读学士讲读充正副
卷三 第 38a 页 WYG0599-0488c.png
  使外藩蒙古贝勒以下公以上夫人以讲读充正
  副使
  凡祭告使初用掌院学士及讲读学士康熙三十
  六年令讲读亦得列衔五十七年令检讨以上皆
  得列衔
  凡出使外国翰林满汉官皆列名请

  陪祀
卷三 第 38b 页 WYG0599-0488d.png
  凡本院五品以上官皆预国子监春秋展祀则以
  大学士具名上请而以资深编检二员司其分献
  谨按东轩笔录宋京师春秋社祭多差两制摄事
  又查慎行敬业堂集宋旧礼以祭酒博士三献新
  礼以三公后复差太尉太常光禄卿今
至圣前大学士行礼十哲分献用翰林监丞博士随后
  参用宋时新旧礼也
  编检官专掌
卷三 第 39a 页 WYG0599-0489a.png
世宗雍正元年五月令掌院学士于俸浅编检内择才守
   兼优者满汉各二员专办院事
   八年三月令满汉编检各二员稽查六科史书录
   书
   十一年八月令左右两翼宗学派编检教习各二
   员
   詹事府
  汉
卷三 第 39b 页 WYG0599-0489b.png
  汉詹事掌皇后太子家庶子主宫中并诸吏之适子
   及支庶版籍中允朝请问起居(文献通考/)
  晋
  晋詹事掌宫事若释奠中庶子扶左庶子扶右洗马
   掌图籍释奠讲经则掌其事(同上/)
  晋中舍人与中庶子共掌文翰凡奏事文书皆综典
   之(同上/)
  宋
卷三 第 40a 页 WYG0599-0489c.png
 宋詹事庶子所掌与晋同(同上/)
  按齐梁陈北魏北齐后周至隋詹事等所掌史多
  逸文通考唯云北齐詹事事无大小皆统之梁中
  庶子掌行则负玺前后部护驾与功高中舍人一
  人共掌其坊之禁令庶子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
  齐梁通事舍人掌传宣令旨内外启奏而已馀不
  能详也
 唐
卷三 第 40b 页 WYG0599-0489d.png
 唐詹事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庶子分掌
  左右坊事中允掌侍从礼仪駮正启奏谕德掌侍
  从赞谕赞善掌侍从翊养洗马掌侍奉及经史图
  籍(同上/)
 唐崇贤馆学士直学士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王属左
  春坊(同上/)
 宋
 宋詹事遇东宫讲读日并往陪侍庶子谕德左右轮
卷三 第 41a 页 WYG0599-0490a.png
  日入宫同供职事(同上/)
 元
 元詹事院掌左右辅翼及鞍辔弓矢饮食供帐之事
  (元史/)
 明
 明詹事之职于内外众务无所不掌少詹事则贰之
  丞则掌文书以赞之通事舍人掌通谒宾赞禁令
  之事主簿掌勾稽录事掌传递左右春坊大学士
卷三 第 41b 页 WYG0599-0490b.png
  综劝学辅德文翰记注之事庶子掌宫中并诸吏
  之适子及支庶版籍行则负玺护驾拜则左右扶
  掖之谕德掌侍从赞谕中允掌侍从礼仪駮正启
  奏并监药理刑赞善掌侍从翊养司直掌弹劾绳
  纠清纪掌伺察司谏掌谏诤司经局洗马掌太子
  出则前驱导威仪图籍经史之事校书掌校雠经
  籍正字掌刋正文字皆与翰林院互兼职事(翰林/记)
皇朝
卷三 第 42a 页 WYG0599-0490c.png
  詹事府官职掌所系并与翰林院互兼惟每月看
  验月选官及每岁朝审则詹事少詹事与九卿科
  道入班其会议政事奉
旨下九卿詹事科道者亦入班会题
  左右春坊掌讲读笺奏之事
  司经局掌收贮书籍正字掌缮写讲章及装潢之
  事
  凡
卷三 第 42b 页 WYG0599-0490d.png
 东宫千秋节及元旦冬至行庆贺礼其表笺文式由
  詹事府坊局官撰拟颁发
  凡
 东宫日讲讲章即用
皇帝日讲讲章正本先期送进届期日讲官恭捧副本
  进讲
  谨按定制
 东宫满讲官二员汉讲官四员每日讲则用满讲官
卷三 第 43a 页 WYG0599-0491a.png
  一员汉讲官二员
 
 
 
 
 
 
 
卷三 第 43b 页 WYG0599-0491b.png
 
 
 
 
 
 
 
 词林典故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