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599-04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词林典故卷二
官制(附詹事府/)
翰林之名见于汉时未以署官特作赋者假喻于
文辞云尔唐翰林院初本儒臣文学供奉待诏之
所至开元中始设学士亦无定员皆以他官选充
宋元及明相沿代置品秩名数亦随时不同唐翰
林学士外先有弘文集贤学士大学士宋资政观
词林典故卷二
官制(附詹事府/)
翰林之名见于汉时未以署官特作赋者假喻于
文辞云尔唐翰林院初本儒臣文学供奉待诏之
所至开元中始设学士亦无定员皆以他官选充
宋元及明相沿代置品秩名数亦随时不同唐翰
林学士外先有弘文集贤学士大学士宋资政观
卷二 第 1b 页 WYG0599-0446b.png
文天章龙图之设则视乎唐明华盖谨身文渊东
阁之称又视乎宋而明初左右春坊亦置大学士
自成祖以翰林官直文渊阁故翰林以阁中为内
署又与詹事互兼职业是以三署相通若夫唐之
翰林学士或知制诰或不知制诰宋学士知制诰
与中书舍人分为两制者则自后晋始唐之讲读
学士皆不系翰林其系以翰林者则自宋始宋之
检讨编修史院及他司皆有之而翰林则无后独
阁之称又视乎宋而明初左右春坊亦置大学士
自成祖以翰林官直文渊阁故翰林以阁中为内
署又与詹事互兼职业是以三署相通若夫唐之
翰林学士或知制诰或不知制诰宋学士知制诰
与中书舍人分为两制者则自后晋始唐之讲读
学士皆不系翰林其系以翰林者则自宋始宋之
检讨编修史院及他司皆有之而翰林则无后独
卷二 第 2a 页 WYG0599-0447a.png
归于翰林者则自明始至如唐宋官僚轻于翰林
明则庶子中赞为修撰编检之迁阶谓之开坊以
詹事为学士之晋秩谓之出院唐宋翰林乞郡出
外得以原官结衔明则改官不得带帖唐宋校理
馆职虽进士上第未即铨除必由记室幕僚仕于
州县者召试而得明则鼎甲三人即授修撰编修
而庶吉士留院者便已授职唐宋应奉直院权直
之号至明尽除而有五经博士侍书之目与庶吉
明则庶子中赞为修撰编检之迁阶谓之开坊以
詹事为学士之晋秩谓之出院唐宋翰林乞郡出
外得以原官结衔明则改官不得带帖唐宋校理
馆职虽进士上第未即铨除必由记室幕僚仕于
州县者召试而得明则鼎甲三人即授修撰编修
而庶吉士留院者便已授职唐宋应奉直院权直
之号至明尽除而有五经博士侍书之目与庶吉
卷二 第 2b 页 WYG0599-0447b.png
士之选此其沿革之大凡古今之殊致矣魏晋以
来置秘书中书著作江左唐宋具有其官唐设起
居郎舍人史馆领在门下宋则国史有院著作有
局皆通于秘书省虽官异翰林而事实相近至明
代官从并省统归翰林讲读以上则同古之两制
侍从修撰而下则同古之秘书著作而史职系焉
自是翰林员品有定
皇朝叙官初以内阁翰林之职统于内三院历经
来置秘书中书著作江左唐宋具有其官唐设起
居郎舍人史馆领在门下宋则国史有院著作有
局皆通于秘书省虽官异翰林而事实相近至明
代官从并省统归翰林讲读以上则同古之两制
侍从修撰而下则同古之秘书著作而史职系焉
自是翰林员品有定
皇朝叙官初以内阁翰林之职统于内三院历经
卷二 第 3a 页 WYG0599-0447c.png
圣神裁定内设殿阁大学士外设翰林院官制大备至詹
事春坊始亦议裁寻并复焉其与翰林院相通互
兼具垂令典因附著于篇
汉
汉武帝初徵贤良文学待诏金马门(汉书/)
汉武帝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同上/)
汉置五经博士(同上/)
后汉
事春坊始亦议裁寻并复焉其与翰林院相通互
兼具垂令典因附著于篇
汉
汉武帝初徵贤良文学待诏金马门(汉书/)
汉武帝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同上/)
汉置五经博士(同上/)
后汉
卷二 第 3b 页 WYG0599-0447d.png
后汉东观有校书之职选他官典校秘书撰述传记
(通典/)
后汉著作皆以他官领(同上/)
后汉光和元年置鸿都门学士(后汉书/)
后汉延熹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通志/)
按汉时翰林未有定职然后世翰林待诏博士学
士之名已始于此翰林志云武帝时东马严枚皆
在左右亦其事也
(通典/)
后汉著作皆以他官领(同上/)
后汉光和元年置鸿都门学士(后汉书/)
后汉延熹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通志/)
按汉时翰林未有定职然后世翰林待诏博士学
士之名已始于此翰林志云武帝时东马严枚皆
在左右亦其事也
卷二 第 4a 页 WYG0599-0448a.png
魏
魏武帝置秘书令丞秘书郎(通典/)
魏文帝置中书令改秘书令为监(通志/)
按后世以入翰林为读中秘书考汉藏书之所石
渠石室延阁广内则在外府兰台秘书及麒麟天
禄则在内禁为御史中丞所掌刘向又言外有太
常博士之藏而后汉图书则在东观魏改汉兰台
令曰秘书又改中书至晋以中书统秘书武帝以
魏武帝置秘书令丞秘书郎(通典/)
魏文帝置中书令改秘书令为监(通志/)
按后世以入翰林为读中秘书考汉藏书之所石
渠石室延阁广内则在外府兰台秘书及麒麟天
禄则在内禁为御史中丞所掌刘向又言外有太
常博士之藏而后汉图书则在东观魏改汉兰台
令曰秘书又改中书至晋以中书统秘书武帝以
卷二 第 4b 页 WYG0599-0448b.png
秘书借张华读之所云读中秘书者盖引此为故
实也
魏明帝青龙四年四月置崇文观徵善属文者以充
之(三国志/)
晋
晋武帝以秘书并中书省(晋书/)
晋永平中复置秘书监其属有丞有郎统著作省著
作郎一人又置著作佐郎八人(同上/)
实也
魏明帝青龙四年四月置崇文观徵善属文者以充
之(三国志/)
晋
晋武帝以秘书并中书省(晋书/)
晋永平中复置秘书监其属有丞有郎统著作省著
作郎一人又置著作佐郎八人(同上/)
卷二 第 5a 页 WYG0599-0448c.png
东晋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十一月置史官(同上/)
宋
宋置秘书著作与晋同(通典/)
宋明帝泰始六年九月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宋/书)
齐
齐置秘书监丞郎著作佐郎员额悉如宋(齐书/)
梁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十一月置史官(同上/)
宋
宋置秘书著作与晋同(通典/)
宋明帝泰始六年九月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宋/书)
齐
齐置秘书监丞郎著作佐郎员额悉如宋(齐书/)
梁
卷二 第 5b 页 WYG0599-0448d.png
梁置中书省监令各一人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四
人(文献通考/)
按晋中书令管机务盖宰相之任而秘书著作统
焉六朝唐宋沿之不改即明大学士统翰林院而
翰林所为入阁办事亦仿于此
陈
陈承梁仍各设侍从文章制命典籍之职(古今图书/)
(集成/)
人(文献通考/)
按晋中书令管机务盖宰相之任而秘书著作统
焉六朝唐宋沿之不改即明大学士统翰林院而
翰林所为入阁办事亦仿于此
陈
陈承梁仍各设侍从文章制命典籍之职(古今图书/)
(集成/)
卷二 第 6a 页 WYG0599-0449a.png
按典籍名始此
陈永定三年闰四月置西省学士(陈书/)
北魏
北魏太和十五年置左右史官(魏书/)
北魏置起居令史(文献通考/)
按起居注始于汉时宋林駉云汉武有禁中起居
注东汉明德马后撰明帝起居注本宫中女史之
任三国志注引汉献帝起居注则近侍为之通典
陈永定三年闰四月置西省学士(陈书/)
北魏
北魏太和十五年置左右史官(魏书/)
北魏置起居令史(文献通考/)
按起居注始于汉时宋林駉云汉武有禁中起居
注东汉明德马后撰明帝起居注本宫中女史之
任三国志注引汉献帝起居注则近侍为之通典
卷二 第 6b 页 WYG0599-0449b.png
云魏晋起居注著作郎掌之隋初以吏部散官及
校书正字有著述才者领之唐高祖初温大雅作
创业起居注于时亦未有专官自贞观显德间设
郎舍人而起居注乃有定职
又按起居注或以为本古左右史而设然考之于
书左史仅一见于楚之倚相一见于汲冢之戎夫
而右史无闻焉盖左右史本非周官即诗传言卫
武公左右置监史以自警特一时一人之事后世
校书正字有著述才者领之唐高祖初温大雅作
创业起居注于时亦未有专官自贞观显德间设
郎舍人而起居注乃有定职
又按起居注或以为本古左右史而设然考之于
书左史仅一见于楚之倚相一见于汲冢之戎夫
而右史无闻焉盖左右史本非周官即诗传言卫
武公左右置监史以自警特一时一人之事后世
卷二 第 7a 页 WYG0599-0449c.png
传之遂有记言记动之说而玉藻乃著其文玉藻
出汉儒亦止述所传闻之辞未必古时专署其官
至五帝外纪称苍颉沮诵为左右史疑于荒远惟
唐艺文志以穆天子传为起居注之始体或然尔
北齐
北齐有起居省(文献通考/)
北齐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中四人校书郎十二人
正字四人又领著作省郎二人佐郎八人校书郎
出汉儒亦止述所传闻之辞未必古时专署其官
至五帝外纪称苍颉沮诵为左右史疑于荒远惟
唐艺文志以穆天子传为起居注之始体或然尔
北齐
北齐有起居省(文献通考/)
北齐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中四人校书郎十二人
正字四人又领著作省郎二人佐郎八人校书郎
卷二 第 7b 页 WYG0599-0449d.png
二人(隋书/)
北周
北周有麟趾殿学士有外史(通典/)
按后以殿名加学士称麟趾其权舆也
北周秘书监领著作监校书郎下士十二人著作上
士二人中士四人(同上/)
按周苏绰以周官行官制故有外史上中下士之
目
北周
北周有麟趾殿学士有外史(通典/)
按后以殿名加学士称麟趾其权舆也
北周秘书监领著作监校书郎下士十二人著作上
士二人中士四人(同上/)
按周苏绰以周官行官制故有外史上中下士之
目
卷二 第 8a 页 WYG0599-0450a.png
隋
隋承周有麟趾殿学士(隋书/)
隋置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校书郎十二人正
字四人录事二人领著作太史二曹著作曹郎二
人佐郎八人校书郎正字各二人太史曹令丞各
二人(同上/)
按太史之名夏商时已有之若夏太史终古商太
史高势是也至周官四史内史掌八枋与公卿策
隋承周有麟趾殿学士(隋书/)
隋置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校书郎十二人正
字四人录事二人领著作太史二曹著作曹郎二
人佐郎八人校书郎正字各二人太史曹令丞各
二人(同上/)
按太史之名夏商时已有之若夏太史终古商太
史高势是也至周官四史内史掌八枋与公卿策
卷二 第 8b 页 WYG0599-0450b.png
命及四方之事书则似后世尚书主章奏诏令之
职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则似后世御
史中丞掌殿中图籍之职小史掌邦国之志诏王
忌讳则似后世管玉牒氏族世系名讳之职而太
史日官也掌建邦之六典与后世记载者皆绝不
同若齐太史晋太史执简而书殆为近似然考左
传国语国策世本等皆非当时史官所著即太史
公亦自称近于卜祝之间其所为著书亦祇自成
职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则似后世御
史中丞掌殿中图籍之职小史掌邦国之志诏王
忌讳则似后世管玉牒氏族世系名讳之职而太
史日官也掌建邦之六典与后世记载者皆绝不
同若齐太史晋太史执简而书殆为近似然考左
传国语国策世本等皆非当时史官所著即太史
公亦自称近于卜祝之间其所为著书亦祇自成
卷二 第 9a 页 WYG0599-0450c.png
纪撰非奉职为之马端临以周四史列于史官亦
但沿习其名耳自隋立太史局唐宋以来居史职
者多称太史至明时则凡翰林修撰等并称太史
焉
隋开皇十四年秘书省置主事令史(隋书/)
隋大业十一年增秘书省官百二十员以博士补之
(玉海/)
唐
但沿习其名耳自隋立太史局唐宋以来居史职
者多称太史至明时则凡翰林修撰等并称太史
焉
隋开皇十四年秘书省置主事令史(隋书/)
隋大业十一年增秘书省官百二十员以博士补之
(玉海/)
唐
卷二 第 9b 页 WYG0599-0450d.png
唐置门下省起居郎二人中书省起居舍人二人(唐/书)
唐置门下省校书郎二人中书省校书四人正字二
人(同上/)
唐置史馆于门下省史馆修撰四人(同上/)
百官志注天宝后他官兼史职者曰修撰初入为
直馆元和六年登朝官领史职者为修撰未登朝
官皆为直馆大中八年汰直馆二人增修撰四人
按唐初令狐德棻请修近代之史遂命修撰修撰
唐置门下省校书郎二人中书省校书四人正字二
人(同上/)
唐置史馆于门下省史馆修撰四人(同上/)
百官志注天宝后他官兼史职者曰修撰初入为
直馆元和六年登朝官领史职者为修撰未登朝
官皆为直馆大中八年汰直馆二人增修撰四人
按唐初令狐德棻请修近代之史遂命修撰修撰
卷二 第 10a 页 WYG0599-0451a.png
之名始此
唐秘书省置监一人少监二人丞一人领著作局少
监为之贰(同上/)
百官志注龙朔二年改秘书省曰兰台监曰太史
少监曰侍郎丞曰大夫秘书郎曰兰台郎垂拱元
年又改曰麟台太极元年复称柲书省按唐秘书
省𨽻中书如晋制
唐秘书省秘书郎三人校书郎十人正字九人(同上/)
唐秘书省置监一人少监二人丞一人领著作局少
监为之贰(同上/)
百官志注龙朔二年改秘书省曰兰台监曰太史
少监曰侍郎丞曰大夫秘书郎曰兰台郎垂拱元
年又改曰麟台太极元年复称柲书省按唐秘书
省𨽻中书如晋制
唐秘书省秘书郎三人校书郎十人正字九人(同上/)
卷二 第 10b 页 WYG0599-0451b.png
唐秘书省领著作局郎二人著作佐郎二人校书郎
二人正字二人(同上/)
百官志注龙朔元年改著作局曰司文局郎曰郎
中佐郎曰司文郎
唐置弘文馆学士(同上/)
百官志注武德四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改
弘文馆仪凤中置详正学士五品以上曰学士六
品以下曰直学士神龙元年改昭文馆景龙二年
二人正字二人(同上/)
百官志注龙朔元年改著作局曰司文局郎曰郎
中佐郎曰司文郎
唐置弘文馆学士(同上/)
百官志注武德四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改
弘文馆仪凤中置详正学士五品以上曰学士六
品以下曰直学士神龙元年改昭文馆景龙二年
卷二 第 11a 页 WYG0599-0451c.png
置大学士四人学士八人直学士十二人开元七
年改曰弘文馆置校书郎校理等官长庆三年罢
详正学士专以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曰直
学士未登朝为直馆
唐置集贤院学士(同上/)
百官志注开元五年置乾元院使有刋正官四人
知书官八人六年更号丽正书院置详检官改修
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八年加文学直又加修撰
年改曰弘文馆置校书郎校理等官长庆三年罢
详正学士专以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曰直
学士未登朝为直馆
唐置集贤院学士(同上/)
百官志注开元五年置乾元院使有刋正官四人
知书官八人六年更号丽正书院置详检官改修
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八年加文学直又加修撰
卷二 第 11b 页 WYG0599-0451d.png
校理刋正校勘官十三年改丽正书院为集贤书
院有学士直学士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事常侍
一人为副知院事又置院判押院中使各一人玄
宗尝选耆儒日一人侍读至是置集贤院侍讲学
士侍读直学士增修撰校理待制留院知检讨与
文学直之员至德二年置大学士贞元四年罢大
学士八年罢校理置校书四人正字二人元和二
年复置集贤校理罢校书正字四年集贤学士直
院有学士直学士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事常侍
一人为副知院事又置院判押院中使各一人玄
宗尝选耆儒日一人侍读至是置集贤院侍讲学
士侍读直学士增修撰校理待制留院知检讨与
文学直之员至德二年置大学士贞元四年罢大
学士八年罢校理置校书四人正字二人元和二
年复置集贤校理罢校书正字四年集贤学士直
卷二 第 12a 页 WYG0599-0452a.png
学士皆用五品以学士一人年高者判院事按检
讨之名始此
唐玄宗初设翰林院召文学儒臣待诏院中(翰林志/)
唐开元二十六年于翰林院置学士(同上/)
按翰林志太宗时召学士草诏然犹未有名号乾
封已后始号北门学士玄宗初置翰林待诏选朝
官入居供奉别旨开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
改称学士其首为之者则张垍刘光谦也玄宗虽
讨之名始此
唐玄宗初设翰林院召文学儒臣待诏院中(翰林志/)
唐开元二十六年于翰林院置学士(同上/)
按翰林志太宗时召学士草诏然犹未有名号乾
封已后始号北门学士玄宗初置翰林待诏选朝
官入居供奉别旨开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
改称学士其首为之者则张垍刘光谦也玄宗虽
卷二 第 12b 页 WYG0599-0452b.png
改供奉为学士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时犹
未称翰林学士至德宗以后翰林始兼学士之名
是玄宗虽置学士而翰林学士之定称则在永贞
贞元时始矣
又按唐翰林学士本非专设以他官兼充之自中
舍尚书郎拾遗补阙校书著作皆选任虽县尉亦
得召入供职李商隐白居易碑以盩厔尉召入是
也又弘文馆𨽻门下省集贤院𨽻中书省而翰林
未称翰林学士至德宗以后翰林始兼学士之名
是玄宗虽置学士而翰林学士之定称则在永贞
贞元时始矣
又按唐翰林学士本非专设以他官兼充之自中
舍尚书郎拾遗补阙校书著作皆选任虽县尉亦
得召入供职李商隐白居易碑以盩厔尉召入是
也又弘文馆𨽻门下省集贤院𨽻中书省而翰林
卷二 第 13a 页 WYG0599-0452c.png
独无所𨽻其后又置东翰林院于金銮殿故又有
金銮殿学士后人呼学士为銮坡盖以此
又按自扬雄有翰林主人之称后世沿之晋李充
论著翰林梁钟嵘诗评称郭璞为翰林诗首唐李
邕称翰林六绝盖用以标文苑之目耳唐取此名
院且以署官开元而后其职益重至宋时遂目为
将相储材之地云
唐翰林学士承旨(学士院记/)
金銮殿学士后人呼学士为銮坡盖以此
又按自扬雄有翰林主人之称后世沿之晋李充
论著翰林梁钟嵘诗评称郭璞为翰林诗首唐李
邕称翰林六绝盖用以标文苑之目耳唐取此名
院且以署官开元而后其职益重至宋时遂目为
将相储材之地云
唐翰林学士承旨(学士院记/)
卷二 第 13b 页 WYG0599-0452d.png
按元稹记云旧制学士无承旨名宪宗始命郑絪
为承旨翰林志云元和已后院长一人或密受顾
问独召对扬居北壁之东阁号为承旨阁子
五代
后梁开平三年改思政殿为金銮殿置大学士一员
(文献通考/)
后唐置翰林承旨一员(同上/)
后晋天福五年废翰林学士寻复置(五代史/)
为承旨翰林志云元和已后院长一人或密受顾
问独召对扬居北壁之东阁号为承旨阁子
五代
后梁开平三年改思政殿为金銮殿置大学士一员
(文献通考/)
后唐置翰林承旨一员(同上/)
后晋天福五年废翰林学士寻复置(五代史/)
卷二 第 14a 页 WYG0599-0453a.png
后晋开运元年诏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分为两制
各置五员(文献通考/)
按宋两制之目由此五员续翰林志作六员盖因
宋制言之似当以通考为正
宋
宋置起居郎舍人如唐制(文献通考/)
按宋起居郎𨽻门下省起居舍人𨽻中书省号小
两省官林駉至论云元丰官制行分郎与舍人为
各置五员(文献通考/)
按宋两制之目由此五员续翰林志作六员盖因
宋制言之似当以通考为正
宋
宋置起居郎舍人如唐制(文献通考/)
按宋起居郎𨽻门下省起居舍人𨽻中书省号小
两省官林駉至论云元丰官制行分郎与舍人为
卷二 第 14b 页 WYG0599-0453b.png
左右时又称左右史
宋秘书省监少监丞各一人其属著作郎一人著作
佐郎二人秘书郎二人校书郎二人正字二人(宋/史)
宋置直秘阁(文献通考/)
按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皆寓崇文
院中端拱元年诏就院之中堂建秘阁置直秘阁
以直馆直院为之谓之馆职以他官兼者谓之贴
职
宋秘书省监少监丞各一人其属著作郎一人著作
佐郎二人秘书郎二人校书郎二人正字二人(宋/史)
宋置直秘阁(文献通考/)
按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皆寓崇文
院中端拱元年诏就院之中堂建秘阁置直秘阁
以直馆直院为之谓之馆职以他官兼者谓之贴
职
卷二 第 15a 页 WYG0599-0453c.png
宋置国史院监修一人以宰相为之修撰直馆检讨
无常员(同上/)
按宋天圣间以宰相为提举以三馆秘阁校理为
编修官元祐间复改𨽻门下省绍圣间归秘书省
又按宋之编修不止史院三司枢密院皆有编修
官编修之名始此
宋承唐设翰林学士院置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
知制诰直学士院翰林权直学士院权直(宋史/)
无常员(同上/)
按宋天圣间以宰相为提举以三馆秘阁校理为
编修官元祐间复改𨽻门下省绍圣间归秘书省
又按宋之编修不止史院三司枢密院皆有编修
官编修之名始此
宋承唐设翰林学士院置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
知制诰直学士院翰林权直学士院权直(宋史/)
卷二 第 15b 页 WYG0599-0453d.png
按宋史承旨不常置以学士久次者为之凡他官
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缺他官暂行文
书谓之权直
又按通考唐之所谓翰林学士只取六学之人随
其官之崇卑入院者皆为学士其尊贵亲遇者号
称内相可以朝夕召对参议政事或一迁而为宰
相而其孤远新进者或起自初阶或元无出身至
试令草麻制甚者或试以诗赋如试进士之法其
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缺他官暂行文
书谓之权直
又按通考唐之所谓翰林学士只取六学之人随
其官之崇卑入院者皆为学士其尊贵亲遇者号
称内相可以朝夕召对参议政事或一迁而为宰
相而其孤远新进者或起自初阶或元无出身至
试令草麻制甚者或试以诗赋如试进士之法其
卷二 第 16a 页 WYG0599-0454a.png
人皆呼学士自唐至五代皆然至宋则始定制资
浅者为直院暂行者为权直于是真为翰林学士
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
宋咸平二年置翰林侍讲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同上/)
按宋经筵官其秩尊者为讲读学士品卑资浅则
为说书元丰官制行罢翰林讲读学士用侍从以
上官兼充
宋置枢密直学士(同上/)
浅者为直院暂行者为权直于是真为翰林学士
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
宋咸平二年置翰林侍讲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同上/)
按宋经筵官其秩尊者为讲读学士品卑资浅则
为说书元丰官制行罢翰林讲读学士用侍从以
上官兼充
宋置枢密直学士(同上/)
卷二 第 16b 页 WYG0599-0454b.png
按林駉至论云宋承唐制学士以六员为额其知
制诰即治本院事其别领省府职任即不带制诰
如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事则即唐给事中比也
而𨽻直枢密院兼制诰即唐中书舍人之任也
宋置资政殿大学士(同上/)
宋置观文殿大学士(同上/)
按宋资政观文二大学士盖特设以加宠宰相旧
臣不为常置大抵如汉特进光禄大夫晋宋冗从
制诰即治本院事其别领省府职任即不带制诰
如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事则即唐给事中比也
而𨽻直枢密院兼制诰即唐中书舍人之任也
宋置资政殿大学士(同上/)
宋置观文殿大学士(同上/)
按宋资政观文二大学士盖特设以加宠宰相旧
臣不为常置大抵如汉特进光禄大夫晋宋冗从
卷二 第 17a 页 WYG0599-0454c.png
仆射奉朝请之比与明时典机务者不同而名差
近焉
宋置殿阁学士殿曰资政端明等阁曰天章龙图宝
文显谟徽猷等皆设学士直学士待制(同上/)
按宋殿阁学士多为从官及外除者兼衔待制如
唐待诏而官稍贵宋仁宗特开天章阁以待范仲
淹咨访政事待制之设始此而龙图学士尤多有
名若包拯庞籍孙觉祖无择等皆尝为之宋时称
近焉
宋置殿阁学士殿曰资政端明等阁曰天章龙图宝
文显谟徽猷等皆设学士直学士待制(同上/)
按宋殿阁学士多为从官及外除者兼衔待制如
唐待诏而官稍贵宋仁宗特开天章阁以待范仲
淹咨访政事待制之设始此而龙图学士尤多有
名若包拯庞籍孙觉祖无择等皆尝为之宋时称
卷二 第 17b 页 WYG0599-0454d.png
其官相谓为龙学云南渡后敷文焕章华文宝谟
等阁设学士直学士待制一仿汴京旧制
辽
辽置门下省起居郎起居舍人知起居注(辽史/)
辽置国史院史馆学士(同上/)
辽置翰林院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祭酒(同/上)
按辽国语以文翰为林牙故翰林设都林牙又有
北面林牙则掌契丹文字行于国中者南面林牙
等阁设学士直学士待制一仿汴京旧制
辽
辽置门下省起居郎起居舍人知起居注(辽史/)
辽置国史院史馆学士(同上/)
辽置翰林院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祭酒(同/上)
按辽国语以文翰为林牙故翰林设都林牙又有
北面林牙则掌契丹文字行于国中者南面林牙
卷二 第 18a 页 WYG0599-0455a.png
则兼掌中国文字
辽置崇文馆大学士宣政殿学士观书殿学士乾文
阁学士昭文馆直学士(同上/)
金
金置秘书省监少监丞秘书郎(金史/)
金置弘文院知院同知弘文院官(同上/)
金置国史院监修国史官编修检阅官(古今图书集/)
(成/)
辽置崇文馆大学士宣政殿学士观书殿学士乾文
阁学士昭文馆直学士(同上/)
金
金置秘书省监少监丞秘书郎(金史/)
金置弘文院知院同知弘文院官(同上/)
金置国史院监修国史官编修检阅官(古今图书集/)
(成/)
卷二 第 18b 页 WYG0599-0455b.png
按辽金官制国史院皆有监修国史官盖用唐故
事以宰相兼领实非史院正官也
金置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承旨直学士翰林侍讲
学士侍读学士翰林待制翰林修撰翰林应奉文
字(金史/)
按翰林修撰之名自金始
元
元置集贤院秘书监艺文监监书博士(元史/)
事以宰相兼领实非史院正官也
金置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承旨直学士翰林侍讲
学士侍读学士翰林待制翰林修撰翰林应奉文
字(金史/)
按翰林修撰之名自金始
元
元置集贤院秘书监艺文监监书博士(元史/)
卷二 第 19a 页 WYG0599-0455c.png
元置翰林兼国史院置学士承旨翰林学士侍讲侍
读学士直学士待制应奉翰林文字修撰编修检
阅典籍经历都事又设蒙古翰林院(同上/)
按元史百官志列朝官制置罢不一先后员额增
减不定其集贤院初并入翰林后则分设
明
明初置翰林院为正三品衙门设学士承旨学士侍
讲学士侍读学士直学士典簿待制修撰应奉编
读学士直学士待制应奉翰林文字修撰编修检
阅典籍经历都事又设蒙古翰林院(同上/)
按元史百官志列朝官制置罢不一先后员额增
减不定其集贤院初并入翰林后则分设
明
明初置翰林院为正三品衙门设学士承旨学士侍
讲学士侍读学士直学士典簿待制修撰应奉编
卷二 第 19b 页 WYG0599-0455d.png
修典籍检阅等官(明会典/)
按明会典又有秘书监弘文馆及起居注等官后
皆不设黄佐翰林记洪武三年置校书郎等官九
年罢之又云国初翰林有国史院院有编修官后
不复设而以修撰编修检讨专为史官𨽻翰林院
然史官皆预讲读讲读官亦预史官实不分职
明洪武十四年五月改翰林院为正五品衙门设学
士一人侍讲学士二人侍读学士二人孔目一人
按明会典又有秘书监弘文馆及起居注等官后
皆不设黄佐翰林记洪武三年置校书郎等官九
年罢之又云国初翰林有国史院院有编修官后
不复设而以修撰编修检讨专为史官𨽻翰林院
然史官皆预讲读讲读官亦预史官实不分职
明洪武十四年五月改翰林院为正五品衙门设学
士一人侍讲学士二人侍读学士二人孔目一人
卷二 第 20a 页 WYG0599-0456a.png
属官侍讲二人侍读二人五经博士五人典籍二
人侍书二人待诏六人史官修撰三人编修四人
检讨四人革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检阅典簿(翰/)
(林记/)
明洪武十八年三月定翰林院正官学士一人正五
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从五品首领官孔
目一人未入流属官侍读侍讲各二人正六品五
经博士五人正八品典籍二人从八品侍书二人
人侍书二人待诏六人史官修撰三人编修四人
检讨四人革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检阅典簿(翰/)
(林记/)
明洪武十八年三月定翰林院正官学士一人正五
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从五品首领官孔
目一人未入流属官侍读侍讲各二人正六品五
经博士五人正八品典籍二人从八品侍书二人
卷二 第 20b 页 WYG0599-0456b.png
正九品待诏六人从九品史官修撰三人从六品
编修四人正七品检讨四人从七品(同上/)
按明永乐十九年南京翰林院惟设掌院学士一
员孔目一员
又按明初置五经博士人司一经永乐以后以孔
颜孟氏周程朱子之裔皆世袭五经博士而洪武
中所置之五经博士渐废不复设矣又翰林记云
侍读先侍讲始于此盖唐宋时侍讲皆在侍读之
编修四人正七品检讨四人从七品(同上/)
按明永乐十九年南京翰林院惟设掌院学士一
员孔目一员
又按明初置五经博士人司一经永乐以后以孔
颜孟氏周程朱子之裔皆世袭五经博士而洪武
中所置之五经博士渐废不复设矣又翰林记云
侍读先侍讲始于此盖唐宋时侍讲皆在侍读之
卷二 第 21a 页 WYG0599-0456c.png
上也
明洪武十八年三月又定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
渊阁东阁设大学士各一人(同上/)
明洪熙中添设谨身殿大学士(明会典/)
按永乐初命编修等官于文渊阁参预机务谓之
内阁渐升至学士诸职洪熙元年或加师保及尚
书侍郎卿仍兼学士大学士衔自后因之称内阁
大学士凡大学士加三师则为一品加尚书二品
明洪武十八年三月又定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
渊阁东阁设大学士各一人(同上/)
明洪熙中添设谨身殿大学士(明会典/)
按永乐初命编修等官于文渊阁参预机务谓之
内阁渐升至学士诸职洪熙元年或加师保及尚
书侍郎卿仍兼学士大学士衔自后因之称内阁
大学士凡大学士加三师则为一品加尚书二品
卷二 第 21b 页 WYG0599-0456d.png
侍郎三品若未加升而止系大学士者则仍正五
品
明经筵官有知经筵事同知经筵事讲官推举皆出
内阁又令本院及坊局官侍班久之选为展书官
又自展书充月讲官年深秩尊者充日讲(翰林记/)
按明史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鲜及史官者
至于慎行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
得之异数也
品
明经筵官有知经筵事同知经筵事讲官推举皆出
内阁又令本院及坊局官侍班久之选为展书官
又自展书充月讲官年深秩尊者充日讲(翰林记/)
按明史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鲜及史官者
至于慎行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
得之异数也
卷二 第 22a 页 WYG0599-0457a.png
明洪武中定翰林院为近侍清贵之职凡迁转皆出
自上裁不付铨衡(同上/)
按明制翰林院迁官始自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
局循至学士其转则吏部尚书侍郎以至内阁不
及他途然非九年考满则纂修书籍名虽亲擢实
循资格也又翰林不由吏部选自唐宋已然
又按黄佐云本院官外擢皆升高位无有对品调
者若洪武时王祎出为南康府同知赐金带出自
自上裁不付铨衡(同上/)
按明制翰林院迁官始自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
局循至学士其转则吏部尚书侍郎以至内阁不
及他途然非九年考满则纂修书籍名虽亲擢实
循资格也又翰林不由吏部选自唐宋已然
又按黄佐云本院官外擢皆升高位无有对品调
者若洪武时王祎出为南康府同知赐金带出自
卷二 第 22b 页 WYG0599-0457b.png
亲擢事体不同其降谪者不在此格也
明制非进士起家不得居翰林(天顺实录/)
按黄佐云洪武初本院官皆由荐举进四年虽设
进士科未有入翰林者今考进士入翰林自洪武
十八年始至天顺间遂定斯制云
明洪武十八年选进士为庶吉士(翰林记/)
按明既设进士科以诸进士未更事俾观政于诸
司其在本院承敇监等近侍衙门者采书庶常吉
明制非进士起家不得居翰林(天顺实录/)
按黄佐云洪武初本院官皆由荐举进四年虽设
进士科未有入翰林者今考进士入翰林自洪武
十八年始至天顺间遂定斯制云
明洪武十八年选进士为庶吉士(翰林记/)
按明既设进士科以诸进士未更事俾观政于诸
司其在本院承敇监等近侍衙门者采书庶常吉
卷二 第 23a 页 WYG0599-0457c.png
士之义名庶吉士其在六部及诸司者则仍称进
士正统后始定庶吉士止入翰林凡庶吉士入翰
林者选无定员
明制进士第一甲三人称及第即授职修撰编修第
二甲第一人第三甲第一人称赐进士出身赐同
进士出身皆授编修(国朝故事/)
按洪武十八年三月既殿试以第一甲丁显等三
人并为修撰至二十一年策进士以第一甲第一
士正统后始定庶吉士止入翰林凡庶吉士入翰
林者选无定员
明制进士第一甲三人称及第即授职修撰编修第
二甲第一人第三甲第一人称赐进士出身赐同
进士出身皆授编修(国朝故事/)
按洪武十八年三月既殿试以第一甲丁显等三
人并为修撰至二十一年策进士以第一甲第一
卷二 第 23b 页 WYG0599-0457d.png
人任亨泰为修撰第二人唐震第三人卢原质为
编修自是遂为定式
又按永乐二年定庶吉士散馆授职二甲除编修
三甲除检讨
明英宗时选奇童及善书者充翰林院秀才(翰林记/)
皇朝
国初设文馆于
盛京
编修自是遂为定式
又按永乐二年定庶吉士散馆授职二甲除编修
三甲除检讨
明英宗时选奇童及善书者充翰林院秀才(翰林记/)
皇朝
国初设文馆于
盛京
卷二 第 24a 页 WYG0599-0458a.png
太宗天聪十年三月改建内三院曰内国史院内秘书院
内弘文院
世祖顺治元年三月增设三院学士各一员十一月定翰
林院为正三品衙门晋学士秩正三品侍读侍讲
学士正四品侍读侍讲正五品修撰从六品编修
正七品检讨从七品裁博士侍书待诏二年三月
定内三院为二品衙门四月令翰林官由内院补
授闰六月裁翰林院以归内三院定内三院大学
内弘文院
世祖顺治元年三月增设三院学士各一员十一月定翰
林院为正三品衙门晋学士秩正三品侍读侍讲
学士正四品侍读侍讲正五品修撰从六品编修
正七品检讨从七品裁博士侍书待诏二年三月
定内三院为二品衙门四月令翰林官由内院补
授闰六月裁翰林院以归内三院定内三院大学
卷二 第 24b 页 WYG0599-0458b.png
士二员为二品学士四员为三品侍读六员为四
品笔帖式三员为七品六年正月更定内院官制
三院各设学士一员侍读侍讲学士各一员侍读
侍讲各一员八年四月增设三院侍读学士各三
员裁侍读各二员十年六月增设三院汉大学士
各二员十五年七月裁内三院改三院大学士为
殿阁大学士秩仍正五品置翰林院定掌院学士
学士秩仍五品十六年五月设翰林院侍读侍讲
品笔帖式三员为七品六年正月更定内院官制
三院各设学士一员侍读侍讲学士各一员侍读
侍讲各一员八年四月增设三院侍读学士各三
员裁侍读各二员十年六月增设三院汉大学士
各二员十五年七月裁内三院改三院大学士为
殿阁大学士秩仍正五品置翰林院定掌院学士
学士秩仍五品十六年五月设翰林院侍读侍讲
卷二 第 25a 页 WYG0599-0458c.png
学士及侍读侍讲各三员十八年六月裁内阁翰
林院复设内三院七月设内三院满汉大学士各
一员满学士各二员汉军汉学士各一员
圣祖康熙元年二月增设内三院侍读学士各二员正四
品侍读各二员正五品八年七月裁三院满学士
各一员九年八月复改内三院为内阁置翰林院
十月改三院大学士学士衔加殿阁大学士兼尚
书学士掌院学士并兼礼部侍郎十二月设翰林
林院复设内三院七月设内三院满汉大学士各
一员满学士各二员汉军汉学士各一员
圣祖康熙元年二月增设内三院侍读学士各二员正四
品侍读各二员正五品八年七月裁三院满学士
各一员九年八月复改内三院为内阁置翰林院
十月改三院大学士学士衔加殿阁大学士兼尚
书学士掌院学士并兼礼部侍郎十二月设翰林
卷二 第 25b 页 WYG0599-0458d.png
院侍读侍讲学士及侍读侍讲等官员品如顺治
十五年定制
世宗雍正三年十二月晋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秩从四
品侍读侍讲从五品如顺治元年定制
掌院学士
学士掌院事即承旨职也
国初设有专员
圣祖康熙二十八年五月
十五年定制
世宗雍正三年十二月晋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秩从四
品侍读侍讲从五品如顺治元年定制
掌院学士
学士掌院事即承旨职也
国初设有专员
圣祖康熙二十八年五月
卷二 第 26a 页 WYG0599-0459a.png
谕大学士翰林掌院一官职任紧要必文学淹通众所推
服者始克胜任凡翰林撰拟之文亦须掌院详加删润
然后成章闻明代大学士有兼管掌院之例大学士徐
元文著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
谨按掌院以重臣兼领实起于此
讲官
世祖顺治十二年三月
谕内院朕惟自古帝王勤学图治必举经筵日讲以资启
服者始克胜任凡翰林撰拟之文亦须掌院详加删润
然后成章闻明代大学士有兼管掌院之例大学士徐
元文著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
谨按掌院以重臣兼领实起于此
讲官
世祖顺治十二年三月
谕内院朕惟自古帝王勤学图治必举经筵日讲以资启
卷二 第 26b 页 WYG0599-0459b.png
沃今经筵已定于文华殿告成之日举行日讲深有裨
益不宜刻缓尔等即选满汉词臣学问淹博者八员以
原衔充讲官侍朕左右以备咨询
是年十一月
谕吏部日讲官侍从禁庭朝夕进讲国子监衙门较远职
任难兼如遇祭酒司业员缺不必以日讲官推补
十四年九月设经筵讲官满汉各八员
是年十二月增设日讲官十员
益不宜刻缓尔等即选满汉词臣学问淹博者八员以
原衔充讲官侍朕左右以备咨询
是年十一月
谕吏部日讲官侍从禁庭朝夕进讲国子监衙门较远职
任难兼如遇祭酒司业员缺不必以日讲官推补
十四年九月设经筵讲官满汉各八员
是年十二月增设日讲官十员
卷二 第 27a 页 WYG0599-0459c.png
圣祖康熙九年置起居注馆于
太和门西廊设满记注官四员汉记注官八员俱以
日讲官兼摄并设满文主事一员汉文主事二员
汉军主事一员满文笔帖式满汉文笔帖式汉军
笔帖式各四员十二年增设满记注官一员汉记
注官二员十六年增设满记注官一员二十年增
设汉记注官八员三十八年七月裁起居注满汉
主事各一员五十七年三月停起居注
太和门西廊设满记注官四员汉记注官八员俱以
日讲官兼摄并设满文主事一员汉文主事二员
汉军主事一员满文笔帖式满汉文笔帖式汉军
笔帖式各四员十二年增设满记注官一员汉记
注官二员十六年增设满记注官一员二十年增
设汉记注官八员三十八年七月裁起居注满汉
主事各一员五十七年三月停起居注
卷二 第 27b 页 WYG0599-0459d.png
世宗雍正元年四月复起居注官
诏曰自古帝王临朝施政左史记言右史记动盖欲使一
举动一出言之微无不可著为法则垂范百世也
皇考圣祖仁皇帝英年践阼即设日讲起居注官于词臣
中择其才品优长者以原官充补钜典茂昭度越前代
诚为圣帝哲王之盛事
御极六十一年绍精一执中之统厉敬
天勤民之心文谟武烈经纬万几盛德日新大业鸿显天
诏曰自古帝王临朝施政左史记言右史记动盖欲使一
举动一出言之微无不可著为法则垂范百世也
皇考圣祖仁皇帝英年践阼即设日讲起居注官于词臣
中择其才品优长者以原官充补钜典茂昭度越前代
诚为圣帝哲王之盛事
御极六十一年绍精一执中之统厉敬
天勤民之心文谟武烈经纬万几盛德日新大业鸿显天
卷二 第 28a 页 WYG0599-0460a.png
下臣民仰瞻至治不啻日月丽天江河行地莫不敬信
悦服记注之臣美不胜书
皇考圣祖仁皇帝谦德弥光圣不自圣惟恐史官或多溢
美之辞故康熙五十六年以后裁省记注祇令翰林五
员于理事时轮侍班行凡有重务要旨仍命内阁诸臣
记而存之意至周密也兹朕缵承大统夙夜兢业日昃
不遑思所以上继
皇考功德之隆下致四海晏安之治顾惟凉德甚惧负荷
悦服记注之臣美不胜书
皇考圣祖仁皇帝谦德弥光圣不自圣惟恐史官或多溢
美之辞故康熙五十六年以后裁省记注祇令翰林五
员于理事时轮侍班行凡有重务要旨仍命内阁诸臣
记而存之意至周密也兹朕缵承大统夙夜兢业日昃
不遑思所以上继
皇考功德之隆下致四海晏安之治顾惟凉德甚惧负荷
卷二 第 28b 页 WYG0599-0460b.png
之难今御门听政之初益当寅畏小心综理庶事咸期
举措允宜簪笔侍臣何可阙欤当酌复旧章于朕视朝
临御
郊祀
坛
庙之时令满汉讲官各二人侍班不独记载谕旨政务或
朕有一言之过一事之失皆必据实书诸简策朕用以
自警冀寡悔尤庶几凛渊冰之怀以致久安慎枢机之
举措允宜簪笔侍臣何可阙欤当酌复旧章于朕视朝
临御
郊祀
坛
庙之时令满汉讲官各二人侍班不独记载谕旨政务或
朕有一言之过一事之失皆必据实书诸简策朕用以
自警冀寡悔尤庶几凛渊冰之怀以致久安慎枢机之
卷二 第 29a 页 WYG0599-0460c.png
动而图长治其仍复日讲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
以前故事
是年十一月定制日讲官奉差以翰詹官列名请
署停其开缺差满代还
十二年七月增设起居注汉主事一员
皇上乾隆元年十二月增设满日讲官二员
谨按经筵满讲官以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讲学
士詹事少詹事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
以前故事
是年十一月定制日讲官奉差以翰詹官列名请
署停其开缺差满代还
十二年七月增设起居注汉主事一员
皇上乾隆元年十二月增设满日讲官二员
谨按经筵满讲官以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讲学
士詹事少詹事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
卷二 第 29b 页 WYG0599-0460d.png
通政使大理寺卿之曾任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
讲学士者列名汉讲官以内阁学士掌院读讲学
士詹事少詹事祭酒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等官
之由翰林升任者列名以原衔补充康熙十六年
令满洲小九卿之由翰林升转者亦得列名其日
讲官则自掌院学士詹事以下坊局编检以上皆
得充补
又按日讲官侍直康熙九年初设记注定制满汉
讲学士者列名汉讲官以内阁学士掌院读讲学
士詹事少詹事祭酒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等官
之由翰林升任者列名以原衔补充康熙十六年
令满洲小九卿之由翰林升转者亦得列名其日
讲官则自掌院学士詹事以下坊局编检以上皆
得充补
又按日讲官侍直康熙九年初设记注定制满汉
卷二 第 30a 页 WYG0599-0461a.png
各一员雍正元年复设则令满汉各二员侍直
翰林官内擢
世祖顺治十一年三月令翰林官升转俱归吏部十六年
二月吏部题补吏部右侍郎缺得
旨内阁既不设学士翰林官无缺可升嗣后吏部侍郎缺
出著照礼部侍郎之例亦用翰林官补授
谨按吏部侍郎一兼学士衔一不兼学士衔故事
不兼学士衔者翰林官不得推补至是并予列名
翰林官内擢
世祖顺治十一年三月令翰林官升转俱归吏部十六年
二月吏部题补吏部右侍郎缺得
旨内阁既不设学士翰林官无缺可升嗣后吏部侍郎缺
出著照礼部侍郎之例亦用翰林官补授
谨按吏部侍郎一兼学士衔一不兼学士衔故事
不兼学士衔者翰林官不得推补至是并予列名
卷二 第 30b 页 WYG0599-0461b.png
圣祖康熙三十八年九月
命京堂员缺翰林官一体升转五十七年八月以左都御
史蔡升元请复
命六部侍郎缺翰林官与京堂应升者均列名请补
世宗雍正元年正月定制满洲侍读侍讲谕德洗马司业
等缺用各部应升一人翰林编修检讨一人分班
递补
谨按各部应升亦以科目出身者推用
命京堂员缺翰林官一体升转五十七年八月以左都御
史蔡升元请复
命六部侍郎缺翰林官与京堂应升者均列名请补
世宗雍正元年正月定制满洲侍读侍讲谕德洗马司业
等缺用各部应升一人翰林编修检讨一人分班
递补
谨按各部应升亦以科目出身者推用
卷二 第 31a 页 WYG0599-0461c.png
十年十月令翰林官升转派差将曾经记名褒奖
议叙及申饬训诲处分之处缮单随本以闻
翰林官外调
世祖顺治十二年九月吏部议定正詹以布政使用支正
二品俸少詹以布政使用侍读学士以按察使用
侍读中允以参政用编修检讨以副使用
十六年九月令翰林官侍读以下照科道例每年
外转春季秋季各一员侍读侍讲以参政用修撰
议叙及申饬训诲处分之处缮单随本以闻
翰林官外调
世祖顺治十二年九月吏部议定正詹以布政使用支正
二品俸少詹以布政使用侍读学士以按察使用
侍读中允以参政用编修检讨以副使用
十六年九月令翰林官侍读以下照科道例每年
外转春季秋季各一员侍读侍讲以参政用修撰
卷二 第 31b 页 WYG0599-0461d.png
以副使用编修检讨以参议用十八年九月奉
命停罢
圣祖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副都御史吴涵以编修检讨
人员升迁壅滞疏请酌复变通编检照李涛汪楫
之例外补一二人讲读学士等照王士正徐潮顾
藻王九龄之例以京堂各衙门调补一二人得
旨所奏极是朕已知之不必令部议也
谨按先是李涛汪楫丁廷楗并外用知府至是以
命停罢
圣祖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副都御史吴涵以编修检讨
人员升迁壅滞疏请酌复变通编检照李涛汪楫
之例外补一二人讲读学士等照王士正徐潮顾
藻王九龄之例以京堂各衙门调补一二人得
旨所奏极是朕已知之不必令部议也
谨按先是李涛汪楫丁廷楗并外用知府至是以
卷二 第 32a 页 WYG0599-0462a.png
吴涵请复改刘涵为扬州府知府其调补京堂并
奉
明旨已见内擢中
三十九年四月令编修检讨等㨂选科道奉
旨改授者冯云骕汤右曾刘灏宋朝南彭始抟张瑗六人
谨按编检授科道始此
世宗雍正元年十月
命大学士会同掌院教习秉公别择学问优长字画端楷
奉
明旨已见内擢中
三十九年四月令编修检讨等㨂选科道奉
旨改授者冯云骕汤右曾刘灏宋朝南彭始抟张瑗六人
谨按编检授科道始此
世宗雍正元年十月
命大学士会同掌院教习秉公别择学问优长字画端楷
卷二 第 32b 页 WYG0599-0462b.png
或精于翻译者留衙门办事及各馆纂修或才具
练达可当科道吏部之选或长于吏治编检可为
道府庶吉士可为州县者分别具奏老病衰废愿
自解退者以原官休致行止不端事迹确实者奏
闻革退
庶吉士散馆
世祖顺治初除授三院编检外改授科道数人至十六年
散馆则有仍留教习者十馀人外用者一人黜革
练达可当科道吏部之选或长于吏治编检可为
道府庶吉士可为州县者分别具奏老病衰废愿
自解退者以原官休致行止不端事迹确实者奏
闻革退
庶吉士散馆
世祖顺治初除授三院编检外改授科道数人至十六年
散馆则有仍留教习者十馀人外用者一人黜革
卷二 第 33a 页 WYG0599-0462c.png
者一人十八年散馆则有部用者十馀人嗣是历
科参用其制或中行评博或知县即用或归进士
原班或用教职法为加备焉
谨按庶吉士改授科道历科散馆皆有之至康熙
三十六年丁丑惟吴甫生江球二人自丁丑而下
遂停其改授
庶吉士馆选
国初本无定员
科参用其制或中行评博或知县即用或归进士
原班或用教职法为加备焉
谨按庶吉士改授科道历科散馆皆有之至康熙
三十六年丁丑惟吴甫生江球二人自丁丑而下
遂停其改授
庶吉士馆选
国初本无定员
卷二 第 33b 页 WYG0599-0462d.png
世祖顺治九年七月
允科臣高幸允奏按直省大小取汉进士四十人直𨽻江
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各四人
山西陜西各二人广东一人以二十人习
国书二十人习汉书其满洲进士取四人蒙古进士
二人汉军进士四人一体读书厥后选取各员因
地因才递有增减历科沿之
世宗雍正三年四月
允科臣高幸允奏按直省大小取汉进士四十人直𨽻江
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各四人
山西陜西各二人广东一人以二十人习
国书二十人习汉书其满洲进士取四人蒙古进士
二人汉军进士四人一体读书厥后选取各员因
地因才递有增减历科沿之
世宗雍正三年四月
卷二 第 34a 页 WYG0599-0463a.png
谕大学士九卿等曰前日李钟峨奏称翰林为储材重地
自康熙四十五年至六十年七科每省俱有庶吉士雍
正元年癸卯科汉军及河南四川进士无馆选者雍正
二年甲辰科蒙古及山西河南陜西四川广东湖南广
西云南贵州进士俱无馆选者请广储才之路等语朕
即位之后以培养人材最重翰林故加意详慎隆科多
曾奏称
圣祖时馆选每省俱有庶吉士所以朕于雍正元年癸卯
自康熙四十五年至六十年七科每省俱有庶吉士雍
正元年癸卯科汉军及河南四川进士无馆选者雍正
二年甲辰科蒙古及山西河南陜西四川广东湖南广
西云南贵州进士俱无馆选者请广储才之路等语朕
即位之后以培养人材最重翰林故加意详慎隆科多
曾奏称
圣祖时馆选每省俱有庶吉士所以朕于雍正元年癸卯
卷二 第 34b 页 WYG0599-0463b.png
科馆选时试其文义观其人品于僻远省分之人亦酌
量选取又每谕教习之臣尽心训迪迨后历经㨂择及
考试文章其中惟江浙人文义实较各省为优因将各
省人员分用于内外各衙门而江浙人留馆独多雍正
二年甲辰科馆选亦详加考试朕因以文义优者选为
庶吉士于是山西河南等省进士遂多不得与选盖翰
林职司文章若以文义不及者处之则用违其才而其
人或有他长反无以自见矣朕凡于用人行政无不审
量选取又每谕教习之臣尽心训迪迨后历经㨂择及
考试文章其中惟江浙人文义实较各省为优因将各
省人员分用于内外各衙门而江浙人留馆独多雍正
二年甲辰科馆选亦详加考试朕因以文义优者选为
庶吉士于是山西河南等省进士遂多不得与选盖翰
林职司文章若以文义不及者处之则用违其才而其
人或有他长反无以自见矣朕凡于用人行政无不审
卷二 第 35a 页 WYG0599-0463c.png
慎筹画务求当理而选择翰林更为留意实欲使人人
勿枉其才各效所长庶国家得收器使之效岂计及于
各省翰林之多寡有无也今览李钟峨所奏是必外人
有此议论故以入告朕甚嘉之嗣后馆选庶吉士或应
考试文义选取或应每省额选几人或应分为南北两
院向来教习止派满汉各一员今若按省分各选庶吉
士或亦按省分各设教习可乎至各省未得馆选之进
士中或有文义可充翰林之选者尔等确有所知即行
勿枉其才各效所长庶国家得收器使之效岂计及于
各省翰林之多寡有无也今览李钟峨所奏是必外人
有此议论故以入告朕甚嘉之嗣后馆选庶吉士或应
考试文义选取或应每省额选几人或应分为南北两
院向来教习止派满汉各一员今若按省分各选庶吉
士或亦按省分各设教习可乎至各省未得馆选之进
士中或有文义可充翰林之选者尔等确有所知即行
卷二 第 35b 页 WYG0599-0463d.png
举出毋使人有逸才之论寻议历科馆选之法尽善尽
美更无遗逸之才李钟峨条奏无庸议从之
五年五月令进士殿试后复试论诏奏议诗各一
篇先是进士殿试毕即待选庶吉士自顺治丙戌
迄康熙辛丑皆然雍正元年癸卯进士对策后复
引试于
保和殿并令九卿各举所知至是遂为定制时称朝
考焉
美更无遗逸之才李钟峨条奏无庸议从之
五年五月令进士殿试后复试论诏奏议诗各一
篇先是进士殿试毕即待选庶吉士自顺治丙戌
迄康熙辛丑皆然雍正元年癸卯进士对策后复
引试于
保和殿并令九卿各举所知至是遂为定制时称朝
考焉
卷二 第 36a 页 WYG0599-0464a.png
谨按雍正元年十二月复令本科进士十七人在
各馆效力及在内官学教习至三年四月授夏之
芳姜颖新二人为编修黄岳牧陆宗楷二人为检
讨虽未为著令亦掌故之足徵者
皇上乾隆十年乙丑选宗室达麟图一人为庶吉士
谨按定制宗室不应科目之选自雍正初建立宗
学宗人子弟以时读书其中自后五年一试取其
文合格者
各馆效力及在内官学教习至三年四月授夏之
芳姜颖新二人为编修黄岳牧陆宗楷二人为检
讨虽未为著令亦掌故之足徵者
皇上乾隆十年乙丑选宗室达麟图一人为庶吉士
谨按定制宗室不应科目之选自雍正初建立宗
学宗人子弟以时读书其中自后五年一试取其
文合格者
卷二 第 36b 页 WYG0599-0464b.png
赐进士一体引对至是馆选达麟图与焉宗室入翰林
始此
改调馆职
国朝崇尚文治馆制修明自进士选除外复徵试词
科并膺馆秩事载
恩遇卷中其由他官改授者如郎中张允钦王士正中
书励杜讷高士奇俱为翰林讲读给事中王原祁
为中允中书杜镇魏学诚主事陈聂恒知县赵申
始此
改调馆职
国朝崇尚文治馆制修明自进士选除外复徵试词
科并膺馆秩事载
恩遇卷中其由他官改授者如郎中张允钦王士正中
书励杜讷高士奇俱为翰林讲读给事中王原祁
为中允中书杜镇魏学诚主事陈聂恒知县赵申
卷二 第 37a 页 WYG0599-0464c.png
季教授王懋竑俱为编修御史陈学海为检讨左
通政钱以垲按察使赵殿最则授少詹事给事中
康五瑞则授侍读学士而进士方苞之授中允主
事廖必琦之改庶吉士并称旷典云
兼衔
圣祖康熙十年正月令提督四译馆太常寺少卿关防内
增铸翰林院衔
世宗雍正四年十二月改直省学道为学院凡部曹奉差
通政钱以垲按察使赵殿最则授少詹事给事中
康五瑞则授侍读学士而进士方苞之授中允主
事廖必琦之改庶吉士并称旷典云
兼衔
圣祖康熙十年正月令提督四译馆太常寺少卿关防内
增铸翰林院衔
世宗雍正四年十二月改直省学道为学院凡部曹奉差
卷二 第 37b 页 WYG0599-0464d.png
督学加翰林院衔二甲进士编修三甲进士检讨
受代后仍还本任
皇朝会典
翰林院正官 满汉掌院学士各一员(俱兼礼部/侍郎衔)
满汉侍读学士各三员 满汉侍讲学士各三员
满汉侍读各三员 满汉侍讲各三员 史官
修撰 编修 检讨(无定/员) 庶吉士(无定/员)
首领官 满汉典簿各一员 满汉孔目各一员
受代后仍还本任
皇朝会典
翰林院正官 满汉掌院学士各一员(俱兼礼部/侍郎衔)
满汉侍读学士各三员 满汉侍讲学士各三员
满汉侍读各三员 满汉侍讲各三员 史官
修撰 编修 检讨(无定/员) 庶吉士(无定/员)
首领官 满汉典簿各一员 满汉孔目各一员
卷二 第 38a 页 WYG0599-0465a.png
属官 满汉待诏各二员 满笔帖式四十二员
汉军笔帖式四员
五经博士十八员
谨按我
朝五经博士孔颜曾孟四姓外其仲氏言氏卜氏端
木氏东野氏与宋张氏邵氏皆有之崇儒重道之
典视前代为加渥矣
起居注馆
汉军笔帖式四员
五经博士十八员
谨按我
朝五经博士孔颜曾孟四姓外其仲氏言氏卜氏端
木氏东野氏与宋张氏邵氏皆有之崇儒重道之
典视前代为加渥矣
起居注馆
卷二 第 38b 页 WYG0599-0465b.png
日讲起居注官(不专设以翰詹坊局官兼充雍正/元年复设满记注官六员汉记注)
(官十二员乾隆元年/增设满记注官二员) 满汉主事二员 满笔帖
式十四员 汉军笔帖式二员
詹事府
汉
汉太子詹事有丞(汉书/)
按汉詹事位在大长秋上韩安国傅壶遂官至詹
事史记称上大夫壶遂则詹事在汉为上大夫而
(官十二员乾隆元年/增设满记注官二员) 满汉主事二员 满笔帖
式十四员 汉军笔帖式二员
詹事府
汉
汉太子詹事有丞(汉书/)
按汉詹事位在大长秋上韩安国傅壶遂官至詹
事史记称上大夫壶遂则詹事在汉为上大夫而
卷二 第 39a 页 WYG0599-0465c.png
百官表不著其秩故宋刘敞作汉官班序图遂以
詹事为无秩臣瓒注詹事引茂陵书以为真二千
石荀悦汉纪则云比二千石通典又以为真二千
石未知孰是
汉太子中允四百石(汉仪注/)
按中允始此汉百官表有中盾无中允中允特见
于汉官仪盖即中盾也
后汉
詹事为无秩臣瓒注詹事引茂陵书以为真二千
石荀悦汉纪则云比二千石通典又以为真二千
石未知孰是
汉太子中允四百石(汉仪注/)
按中允始此汉百官表有中盾无中允中允特见
于汉官仪盖即中盾也
后汉
卷二 第 39b 页 WYG0599-0465d.png
后汉太子中庶子六百石太子庶子四百石太子洗
马比六百石(后汉书/)
按后汉承西京其宫官不得独无詹事而百官志
无之或史氏之缺庶子名见燕礼及燕义中洗马
名最古本吴越春秋勾践身为夫差洗马汉取此
名官而中庶子本秦官汉仍用之刘敞班序图庶
子洗马秩最卑位列县丞尉羽林郎上
晋
马比六百石(后汉书/)
按后汉承西京其宫官不得独无詹事而百官志
无之或史氏之缺庶子名见燕礼及燕义中洗马
名最古本吴越春秋勾践身为夫差洗马汉取此
名官而中庶子本秦官汉仍用之刘敞班序图庶
子洗马秩最卑位列县丞尉羽林郎上
晋
卷二 第 40a 页 WYG0599-0466a.png
晋置詹事丞一人中庶子四人庶子四人洗马八人
(晋书/)
宋
宋置太子詹事一人丞一人中庶子四人庶子四人
洗马八人(宋书/)
齐
齐置太子詹事府丞一人太子中庶子太子洗马各
一人(南齐书/)
(晋书/)
宋
宋置太子詹事一人丞一人中庶子四人庶子四人
洗马八人(宋书/)
齐
齐置太子詹事府丞一人太子中庶子太子洗马各
一人(南齐书/)
卷二 第 40b 页 WYG0599-0466b.png
梁
梁为太子置詹事(古今图书集成/)
按隋书百官志梁太子詹事视中护军中庶子四
人庶子四人典经局洗马八人
陈
陈承梁置太子詹事(文献通考/)
按隋书百官志陈承梁官制太子詹事中二千石
太子中庶子二千石庶子洗马六百石詹事品第
梁为太子置詹事(古今图书集成/)
按隋书百官志梁太子詹事视中护军中庶子四
人庶子四人典经局洗马八人
陈
陈承梁置太子詹事(文献通考/)
按隋书百官志陈承梁官制太子詹事中二千石
太子中庶子二千石庶子洗马六百石詹事品第
卷二 第 41a 页 WYG0599-0466c.png
三中庶子品第四庶子品第五洗马品第六梁陈
二史皆无志故魏徵作隋史采二代之制而兼补
之
北魏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选诸良吏给事东宫(北魏书/)
北齐
北齐为太子置詹事左右卫率典书坊各率其属(古/)
(今图书集成/)
二史皆无志故魏徵作隋史采二代之制而兼补
之
北魏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选诸良吏给事东宫(北魏书/)
北齐
北齐为太子置詹事左右卫率典书坊各率其属(古/)
(今图书集成/)
卷二 第 41b 页 WYG0599-0466d.png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官制多循后魏有詹事丞功
曹主簿录事员左右卫二坊各置司马
北周
北周置太子宫正宫尹(通典/)
隋
隋置詹事门下坊置左右庶子二人典书坊右庶子
二人(文献通考/)
按凡詹事府坊局之称皆自南北朝始至唐乃改
曹主簿录事员左右卫二坊各置司马
北周
北周置太子宫正宫尹(通典/)
隋
隋置詹事门下坊置左右庶子二人典书坊右庶子
二人(文献通考/)
按凡詹事府坊局之称皆自南北朝始至唐乃改
卷二 第 42a 页 WYG0599-0467a.png
典经局曰司经而左右春坊相沿不改
唐
唐置詹事府太子詹事一人少詹事一人主簿一人
录事二人左春坊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左谕德
一人左赞善大夫五人司经局洗马五人右春坊
右庶子下皆如左春坊(唐书/)
按唐左右春坊盖承魏齐二坊之设而为之名然
考梁徐摛为太子宫官文体既别春坊皆效之则
唐
唐置詹事府太子詹事一人少詹事一人主簿一人
录事二人左春坊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左谕德
一人左赞善大夫五人司经局洗马五人右春坊
右庶子下皆如左春坊(唐书/)
按唐左右春坊盖承魏齐二坊之设而为之名然
考梁徐摛为太子宫官文体既别春坊皆效之则
卷二 第 42b 页 WYG0599-0467b.png
春坊固不始于唐矣又北周王褒皇太子箴春宫
养德秋坊通梦似古东宫官属春坊外又有秋坊
者或门下二坊初设以春秋分名之欤
宋
宋置太子詹事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左谕德右谕德
(宋史/)
按宋史百官志云旧制不常设储闱之建随宜制
官以备寮采多以他官兼领
养德秋坊通梦似古东宫官属春坊外又有秋坊
者或门下二坊初设以春秋分名之欤
宋
宋置太子詹事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左谕德右谕德
(宋史/)
按宋史百官志云旧制不常设储闱之建随宜制
官以备寮采多以他官兼领
卷二 第 43a 页 WYG0599-0467c.png
金
金制东宫设詹事谕德以下皆为僚属(古今图书集/)
(成/)
元
元立詹事院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
判各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庶子中允
各一员(元史/)
明
金制东宫设詹事谕德以下皆为僚属(古今图书集/)
(成/)
元
元立詹事院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
判各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庶子中允
各一员(元史/)
明
卷二 第 43b 页 WYG0599-0467d.png
明洪武初建大本堂延名儒教太子亲王后设东宫
官属有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等官以勋旧大臣
兼之二十四年七月改院为府其堂上官与本院
官互兼职事(翰林记/)
明詹事府官
正官 詹事一员 少詹事二员 府丞二员
首领官 主簿一员 录事二员 属官 通事
舍人二员
官属有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等官以勋旧大臣
兼之二十四年七月改院为府其堂上官与本院
官互兼职事(翰林记/)
明詹事府官
正官 詹事一员 少詹事二员 府丞二员
首领官 主簿一员 录事二员 属官 通事
舍人二员
卷二 第 44a 页 WYG0599-0468a.png
坊官
左右春坊大学士各一员 庶子各一员 谕德
各一员 中允各二员 赞善各二员 司直郎
各二员 清纪郎各一员 司谏各一员
局官
司经局洗马二员 校书二员 正字二员
按古东宫官属詹事外有太子太傅少傅太子率
更令等二傅职辅导率更职防卫而詹事主统治
左右春坊大学士各一员 庶子各一员 谕德
各一员 中允各二员 赞善各二员 司直郎
各二员 清纪郎各一员 司谏各一员
局官
司经局洗马二员 校书二员 正字二员
按古东宫官属詹事外有太子太傅少傅太子率
更令等二傅职辅导率更职防卫而詹事主统治
卷二 第 44b 页 WYG0599-0468b.png
内外各率其属以供事焉太傅少傅惟两汉为专
官即诸侯王傅亦然魏晋以下则皆他官兼之至
明设太子三师三少特为大臣加宠秩而已且自
唐以后率更亦废惟詹事独存考之汉百官表詹
事掌皇后太子家则又不独为宫官若与大长秋
相表里大长秋皇后属卿也明代尤重詹事号为
宫相实非三师三少之比盖春坊谕德赞善等则
古二傅之属洗马则古率更令之属
官即诸侯王傅亦然魏晋以下则皆他官兼之至
明设太子三师三少特为大臣加宠秩而已且自
唐以后率更亦废惟詹事独存考之汉百官表詹
事掌皇后太子家则又不独为宫官若与大长秋
相表里大长秋皇后属卿也明代尤重詹事号为
宫相实非三师三少之比盖春坊谕德赞善等则
古二傅之属洗马则古率更令之属
卷二 第 45a 页 WYG0599-0468c.png
又按明洪武十五年置左右春坊大学士至景泰
三年商辂彭时刘俨等皆尝为之后复停罢
又按明会典南京詹事府不设堂上官止设主簿
一员
皇朝
世祖顺治元年置詹事府以少詹事一人掌府事其年十
一月
诏裁府署职掌统于内三院九年四月复置詹事府设詹
三年商辂彭时刘俨等皆尝为之后复停罢
又按明会典南京詹事府不设堂上官止设主簿
一员
皇朝
世祖顺治元年置詹事府以少詹事一人掌府事其年十
一月
诏裁府署职掌统于内三院九年四月复置詹事府设詹
卷二 第 45b 页 WYG0599-0468d.png
事一员少詹事二员主簿一员录事二员通事舍
人二员置左右春坊设庶子各一员谕德各一员
中允各二员赞善各二员司经局设洗马一员正
字二员俱令内三院官兼之时以府署止设汉员
因专设满詹事一员掌管府事而司其印信其兼
衔与汉官同十五年五月裁詹事府
圣祖康熙十四年十一月奉
诏复置定满汉詹事各一员少詹事各二员主簿各一员
人二员置左右春坊设庶子各一员谕德各一员
中允各二员赞善各二员司经局设洗马一员正
字二员俱令内三院官兼之时以府署止设汉员
因专设满詹事一员掌管府事而司其印信其兼
衔与汉官同十五年五月裁詹事府
圣祖康熙十四年十一月奉
诏复置定满汉詹事各一员少詹事各二员主簿各一员
卷二 第 46a 页 WYG0599-0469a.png
录事正字各二员左右春坊庶子各二员谕德各
二员左右中允各四员赞善各四员司经局洗马
各一员三十七年十二月裁满少詹事一员谕德
中允赞善各一员正字录事各二员三十八年七
月裁汉中允赞善各一员正字录事各一员五十
二年闰五月裁汉谕德一员汉中允赞善各一员
录事一员
皇朝会典
二员左右中允各四员赞善各四员司经局洗马
各一员三十七年十二月裁满少詹事一员谕德
中允赞善各一员正字录事各二员三十八年七
月裁汉中允赞善各一员正字录事各一员五十
二年闰五月裁汉谕德一员汉中允赞善各一员
录事一员
皇朝会典
卷二 第 46b 页 WYG0599-0469b.png
詹事府正官 满汉詹事各一员(汉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
满少詹事一员 汉少詹事二员(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衔)
首领官 满汉主簿各一员
左春坊 满汉左庶子各一员(汉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衔)
满汉左谕德各一员(汉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衔) 满汉左中允
各一员(汉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衔) 满汉左赞善各一员(汉赞/善兼)
(翰林院/检讨衔)
右春坊 满汉右庶子各一员(汉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衔)
满少詹事一员 汉少詹事二员(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衔)
首领官 满汉主簿各一员
左春坊 满汉左庶子各一员(汉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衔)
满汉左谕德各一员(汉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衔) 满汉左中允
各一员(汉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衔) 满汉左赞善各一员(汉赞/善兼)
(翰林院/检讨衔)
右春坊 满汉右庶子各一员(汉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衔)
卷二 第 47a 页 WYG0599-0469c.png
满汉右中允各一员 满汉右赞善各一员(兼衔/同左)
司经局 满汉洗马各一员(汉洗马兼翰/林院修撰衔)
属官 汉正字一员 府坊局笔帖式六员
司经局 满汉洗马各一员(汉洗马兼翰/林院修撰衔)
属官 汉正字一员 府坊局笔帖式六员
卷二 第 47b 页 WYG0599-0469d.png
词林典故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