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海国闻见录 卷上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a 页 WYG0594-08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海国闻见录卷上
           浙江提督陈伦炯撰
  天下沿海形势录
天下沿海形势从京师天津东向辽海铁山黄城皮岛
外对朝鲜左延东北山海关宁远盖平复州金州旅顺
口鸭绿江而抵高丽右袤东南山东之利津清河蒲台
寿光海仓口登州而至庙岛成山卫登州与旅顺口南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b 页 WYG0594-0849b.png
北隔海对峙东悬皮岛西匝两京登莱是为辽海登州
一郡陡出东海尽于成山卫海舶往盛京天津者以成
山为标准也成山卫转西南则靖海大嵩莱阳鳌山灵
山而至江南海州此皆登州西南之海也海州而下庙
湾而上则黄河出海之口河浊海清沙泥入海则沉实
支条缕结东向污长潮满则没潮汐或浅或沉名曰五
条沙中间深处呼曰沙行江南之沙船往山东者恃沙
行以寄泊船因底平少阁无碍闽船到此则魄散魂飞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a 页 WYG0594-0849c.png
底圆加以龙骨三段架接高昂阁沙播浪则碎折更兼
江浙海潮外无藩捍屏山以缓水势东向澎湃故潮汐
之流比他省为最急乏西风开避舟随溜阁靡不为坏
是以海舶往山东两京必从尽山对东开一日夜避过
其沙方敢北向是以登莱淮海稍宽海防者职由五条
沙为之保障也庙湾南自如皋通州而至洋子江口内
狼山外崇明锁钥长江沙坂急潮其概相似而崇明上
锁长江下扼吴淞东有洋山马迹花脑陈钱诸山接连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b 页 WYG0594-0849d.png
浙之宁波定海外岛而嘉兴乍浦钱塘之鳖子馀姚之
后海宁波之镇海虽沿海相联要疆但外有定海为
之捍卫实内海之堂奥也惟乍浦一处滨于大海东达
渔山北达江南之洋山定海之衢山剑山外则汪洋言
海防者当留意焉江浙外海以马迹为界山北属江山
南属浙而陈钱外在东北俗呼尽山山大澳广可泊舟
百馀艘山产水仙海产淡菜(蚌属/)海盐(小鱼/)贼舟每多
寄泊江浙水师更当加意于此南之海岛由衢山岱山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a 页 WYG0594-0850a.png
而至定海东南由剑山长涂而至普陀普陀直东之外
出落迦门有东霍山夏月贼舟亦可寄泊伺劫洋舶回
棹且与尽山南北为犄角山脚水深非加长掟缆不足
以寄普陀之南自崎头至昌国卫接联内地外有韭山
吊邦亦贼舟寄泊之所此皆宁波郡属自宁波台州黄
岩沿海而下内有佛头桃渚崧门楚门外有茶盘牛头
积榖鲎壳石塘枝山大鹿小鹿在在皆贼艘出没经由
之区南接乐清温州瑞安金乡蒲门此温属之内海乐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b 页 WYG0594-0850b.png
清东峙玉环外有三盘凤凰北屺南屺而至北关以及
闽海接界之南关实温台内外海径寄泊樵汲之区不
可忽也闽之海内自沙埕南镇烽火三沙斗米北茭定
海五虎而至闽安外自南关大嵛小嵛闾山芙蓉北竿
塘南竿塘东永而至白犬为福宁福州外护左翼之藩
篱南自长乐之梅花镇东万安为右臂外自磁澳而至
草屿中隔石牌洋外环海坛大岛闽安虽为闽省水口
咽喉海坛实为闽省右翼之扼要也由福清之万安南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4a 页 WYG0594-0850c.png
视平海内虚海套是为兴化外有南日湄洲再外乌丘
海坛所当留意者东北有东永东南有乌丘犹浙之南
屺北屺积榖吊邦韭山东霍衢山江之马迹尽山是也
泉州北崇武獭窟南祥芝永宁左右拱抱内藏郡治下
接金厦二岛以达漳州金为泉郡之下臂厦为漳郡之
咽喉漳自太武而南镇海六鳌古雷铜山悬钟在在可
以寄泊而至南澳以分闽粤泉漳之东外有澎湖岛三
十有六而要在妈宫西屿头北港八罩四澳北风可以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4b 页 WYG0594-0850d.png
泊舟若南风不但有山有屿可以寄泊而平风静浪黑
沟白洋皆可暂寄以俟潮流洋大而山低水急而流回
北之吉贝沉礁一线直生东北一目未了内皆暗礁布
满仅存一港蜿蛇非熟习深谙者不敢棹至南有大屿
花屿猫屿北风不可寄泊南风时宜巡缉澎湖之东则
台湾北自鸡笼山对峙福州之白大洋南自沙马崎对
峙漳之铜山延绵二千八百里西面一片沃野自海至
山浅阔相均约百里西东穿山至海约四五百里崇山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5a 页 WYG0594-0851a.png
叠菁野番类聚建一郡分四县山川形势生熟番性蜂
窠蚁穴志考备载郡治南抱七昆身而至安平镇大港
隔港沙洲直北至鹿耳门鹿耳门隔港之大线头沙洲
而至隙仔海翁隙皆西护府治而港之可以出入巨艘
惟鹿耳门与鸡笼淡水港其馀港汊虽多大船不能出
入仅平底之澎船四五百石之三板头船堪以出进此
亦海外形势以捍内地沿海要疆南澳东悬海岛捍卫
漳之诏安潮之黄冈澄海闽粤海洋适中之要隘外有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5b 页 WYG0594-0851b.png
小岛三为北澎中澎南澎俗呼为三澎南风贼艘经由
暂寄之所内自黄冈大澳而至澄海放鸡广澳钱澳靖
海赤澳此虽潮郡支山入海实为潮郡贼艘出没之区
晨远飏于外洋以伺掠夜西向于岛澳以偷泊而海贼
之尤甚者多潮产也赤澳一洋自甲子南至浅澳田尾
遮浪汕尾鲘门港大星平海虽属惠州而山川人性与
潮无异故于居中碣石立大镇下至大鹏佛堂门将军
澳红香炉急水门由虎门而入粤省外自小星笔管沱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6a 页 WYG0594-0851c.png
泞福建头大崳山小崳山伶仃山旗纛屿九州洋而至
老万岛屿不可胜数处处可以樵汲在在可以湾泊粤
之贼艘不但艍海舶此处可以伺劫而内河浆船橹
船渔舟皆可出海群聚剽掠粤海之藏垢纳污者莫此
为甚广省左捍虎门右扼香山而香山虽外护顺德新
会实为省会之要地不但外海捕盗内河缉贼港汊四
通奸匪殊甚且共域澳门外防番舶与虎门为犄角有
心者岂可泛视哉外出十字门而至鲁万此洋艘番舶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6b 页 WYG0594-0851d.png
来往经由之标准下接岸门三灶大金小金乌猪上川
下川㢥船澳马鞍山此肇属广海阳江双鱼之外护也
高郡之电白外有大小放鸡吴川外有硇州下邻雷州
白鸽锦囊南至海安自放鸡而南至于海安中悬硇州
暗礁暗沙难以悉载非深谙者莫敢内行而高郡地方
实藉沙礁之庇也雷州一郡自遂溪海康徐间向南干
出四百馀里而至海安三面滨海幅阔百里对峙琼州
渡海百二十里自海安绕西北至合浦钦州防城而及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7a 页 WYG0594-0852a.png
交阯之江平万宁州延长一千七百里故海安下廉州
船宜南风上宜北风自廉之冠头岭而东白龙调埠川
江永安山口乌兔处处沉沙难以名载自冠头岭而西
至于防城有龙门七十二径径径相通径者岛门也通
者水道也以其岛屿悬杂而水道皆通廉多沙钦多岛
地以华夷为限而又产明珠不入于交阯是以亭建海
角于廉天涯于钦琼州屹立海中地从海安渡脉南崖
州东万州西儋州北琼州与海安对峙琼山文昌乐会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7b 页 WYG0594-0852b.png
陵水感恩临高定安澄迈沿海诸州县环绕熟黎而熟
黎环绕生黎而生黎环绕五指岭七指山五指西向七
指南向周围陆路一千五百三十里府城中路直穿黎
心至崖州五百五十五里万州东路直穿黎心至儋州
五百九十里自海口港之东路沿海惟文昌之潭门港
乐会之新潭那乐港万州之东澳陵水之黎庵港崖州
之大蛋港西路沿海惟澄迈之马袅港儋州之新英港
昌化之新潮港感恩之北黎港可以湾泊船只其馀港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8a 页 WYG0594-0852c.png
汊虽多不能寄泊而沿海沈沙行舟实为艰险内山生
黎岚瘴殊甚吾人可住熟黎而不可住生黎生黎可住
熟黎而不可到吾地熟黎夹介其间以水土习宜故也
此亦海外稍次之台湾惜乎田畴不广岁仰需于高雷
虽产楠沉诸香等于广南甲于诸番又非台湾沃野千
里所可比拟也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9a 页 WYG0594-0853a.png
  东洋记
天地之大何物不容轻清之气包涵万类星辰日月亦
有所不及而圣人测理备至定四方制指南分二十四
筹由近之远莫出范围启后世愚蒙识万国九州然而
九州之外又有九州谨按四方外国地方海道人物风
土粗据所见闻而略志之俾后之君子有所采择朝鲜
居天地之艮方联盛京对天津古箕子地分郡县幅员
里道朝贡经由历代史典舆图备纪无容剿说其南隔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9b 页 WYG0594-0853b.png
一洋日本国属之对马岛顺风一夜可抵明关白为乱
者是也自对马岛而南寅甲卯东方一带七十二岛皆
日本倭奴之地而与中国通贸易者惟长崎一岛长崎
产乏粟菽难供食指开贸易入公家通计终岁所获利
就长崎按户口均分国王居长崎之东北陆程近一月
地名弥耶榖译曰京受封汉朝王服中国冠裳国习中
华文字读以倭音予夺之权军国政事柄于上将军王
不干预仅食俸米受山海贡献上将军有时朝见而已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0a 页 WYG0594-0853c.png
易代争夺不争王而争上将军倭人记载自开国以来
世守为王昔时上将军曾篡夺之山海应贡之物不产
五榖不登阴阳不顺退居臣位然后顺若如故至今无
敢妄冀者官皆世官世禄遵汉制以刺史千石为名禄
厚足以养廉故少犯法即如年佥举一街官街官者乡
保也岁给赡养五十金事简而閒通文艺者为高士优
以礼免以徭俗尚净洁街衢时为拭涤夫妻不共汤羹
饮馀婢仆尚弃之富者履坐絮席贫者履坐荐席名曰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0b 页 WYG0594-0853d.png
毯踏棉各家计摊毯踏棉之多寡为户口男女衣服大
领阔袖女加长以曳地画染花卉文采裈用帛幅裹绕
足著短袜以曳履男束带以插刀髡须而薙顶额留鬓
发至后枕阔寸馀向后一挽而系结发长者修之女不
施脂而傅粉不带鲜花剪䌽簪珥而插玳瑁绿发如云
日加涤洗薰灼楠沉髻挽前后爪甲无痕惟恐纳垢至
于男女眉目肌理不敢比胜中华亦非诸番所能比拟
实东方精华之气所萃人皆覆姓其单姓者徐福配合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1a 页 WYG0594-0854a.png
之童男女也徐福所居之地名曰徐家村其冢在熊指
山下其国男子年五十馀阳多痿奴者侬也故呼之曰
倭奴俗尊佛尚中国僧敬祖先时扫坟庐得香花佳果
非敬佛僧则上祖坟人轻生有犯法者事觉向荒山割
肚自杀无累他人立法最严人无争斗语言寂寂呼童
仆鸣掌则然诺无售买人口佣工期满即归所统属国
二北对马岛与朝鲜为界朝鲜贡于对马而对马贡于
日本南萨㟃马与琉球为界琉球贡于萨㟃马而萨㟃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1b 页 WYG0594-0854b.png
马贡于日本二岛之王俱听指挥气候与山东江浙齐
长崎与普陀东西对峙水程四十更厦门至长崎七十
二更北风从五岛门进南风从天堂门进对马岛坐向
登州萨㟃马坐向温台地产金银铜漆器磁器纸笺花
卉染印海产龙涎香鳆鱼海参佳蔬等类萨㟃马山高
巉岩溪深水寒故刀最利兼又产马人壮健嘉靖间倭
寇者萨㟃马是也日本原市舶永嘉因倭之渔者十八
人被风入中国奸人引之为乱髡须薙额杂以远处土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2a 页 WYG0594-0854c.png
语递相攘掠群称倭奴后平回国仅十八人王正以法
随禁市舶中国听我彼往至今无敢来者倭载十八奇
士普陀往长崎虽东西正向直取而渡横洋风浪巨险
谚云日本好货五岛难过厦门往长崎乘南风见台湾
鸡笼山北至米糠洋香蕈洋再见萨㟃马大山天堂方
合正针糠蕈二洋者洋中水面若糠秕水泡若蕈菌呼
之为米糠洋香蕈洋萨㟃马而南为琉球也居于乙方
计水程六十八更中山国是也习中国字人弱而国贫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2b 页 WYG0594-0854d.png
产铜器纸螺甸玳瑁无可交易其衣冠人物贡由福州
久熟习见故不详载自日本琉球而东水皆东流庄子
所谓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也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3a 页 WYG0594-0855a.png
  东南洋记
东南诸洋自台湾而南台湾居辰巽方北自鸡笼山至
南沙马崎延袤二千八百里与福兴泉漳对峙隔澎湖
水程四更隔厦门水程十有一更西面一带沃野东面
俯临大海附近输赋应徭者名曰平埔土番其山重叠
野番穴处难以种数捕鹿而食薯芋为粮不知年岁以
黍熟酿酒合欢为年性好杀以人颅为宝文身黑齿种
种不一晨听鸟音以卜行事吉凶男女野合成耦迨崇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3b 页 WYG0594-0855b.png
祯间为红毛荷兰人所据就安平大港建炮台城三层
以防海口教习土番耕作令学西洋文字取鹿皮以通
日本役使劳瘁番不聊生郑芝龙昔鲸鲵海上娶倭妇
翁氏生成功随带数十倭奴聚泊台湾视海外荒岛不
足以有为仍寇江浙闽粤因嘱其子曰倘不可为台湾
有如虬髯之安及郑成功寇镇江败归阻守金厦始谋
取台湾会荷兰之通事何斌逋夷负钓鹿耳门知港路
深浅说成功联樯并进荷兰严守安平大港成功从鹿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4a 页 WYG0594-0855c.png
耳门进水涨三丈馀入据台湾与荷兰相持甚久因喻
之曰台湾系我先世所有现存倭人为尔等所据今还
我地资货无染荷兰悉众而去至康熙二十二年郑克
塽归顺方入版图以承天府为台湾府天兴州为诸罗
县万年州为台湾凤山二县雍正二年分诸罗北之半
线为彰化县凤山沙马崎之东南有吕宋居巽方厦门
水程七十二更北面高山一带远视若锯齿俗名宰牛
坑山有土番属于吕宋与沙马崎西北东南远拱中有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4b 页 WYG0594-0855d.png
数岛惟一岛与台湾稍近者名曰红头屿有土番居住
无舟楫往来语言不通食薯芋海族之类产沙金台湾
曾有舟到其处吕宋大山北从宰牛坑延绕东南昔为
大西洋干丝腊是班呀所据地宜粟米长者五六分漳
泉人耕种营运者甚盛年输丁票银五六金方许居住
经商惟守一隅四方分定不许越界广纳丁票听凭贸
易东南洋诸番惟吕宋最盛因大西洋干丝腊是班呀
番舶运银到此交易丝绸布帛百货尽消岛番土产云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5a 页 WYG0594-0856a.png
集西洋立教建城池聚宗族地原系吕宋土番今为据
辖汉人娶本地土番妇者必入其教礼天主堂用油水
画十字于印堂名曰浇水焚父母神主老终归天主堂
挖坑土亲肤而埋富者纳赀较多寡埋堂上基内贫者
埋墙外三年一清弃骸骨于深涧所有家赀明于公堂
天主妻子作三股均分其蛊殊甚母传女而不传子即
如牛皮火腿咒法缩小如沙令人食而胀毙又有虾蟆
鱼蛊之类彼能咒解从口跃出成盆禁龙阳父子兄弟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5b 页 WYG0594-0856b.png
亦不得共寝席夜启户听彼稽察拭床席验有两温气
者捕以买罚晨鸣钟为日方许开市肆经营午鸣钟为
夜阖市寂闭不敢往来昏鸣钟为日灯烛辉煌如昼营
生夜半鸣钟为夜以闭市肆昼夜各以三时辰为日为
夜傍午捉夜禁阖地皆鬼市下接利仔叐水程十二更
至甘马力水程二十一更二处汉人从吕宋舟楫往彼
贸易利仔叐之东南隔海对峙有五岛班爱恶党宿务
猫务烟网巾礁脑中国俱有洋艘往通均系土番族类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6a 页 WYG0594-0856c.png
山海所产与吕宋同如鹿麂牛皮筋脯苏木乌木降香
束香黄蜡燕窝海参等类水程必由吕宋之利仔叐海
而南吕宋至班爱十更至恶党二十三更至宿务二十
四更至网巾礁脑五十八更人愚罔有知识家无所蓄
需中国布帛以蔽身国各有王惟谨守国土其东南又
有万老高丁机宜二国居于已方国土人物产类相似
水程吕宋至万老高一百七十四更至丁机宜二百一
十更由吕宋正南而视有一大山总名无来由息力大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6b 页 WYG0594-0856d.png
山山之东为苏禄从古未奉朝贡雍正戊申六年至闽
贡献西邻吉里问又沿西文莱即古婆罗国再绕西朱
葛礁喇大山之正南为马神其山之广大长短莫能度
测山中人迹所不到产野兽亦莫能名其状苏禄吉里
问文莱三国皆从吕宋之南分筹而朱葛礁喇必从粤
南之七洲洋过昆崙茶盘向东而至朱葛礁喇一百八
十八更马神亦从茶盘噶喇吧而往水程三百四十更
厦门由吕宋至苏禄水程不过一百一十更共在一山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7a 页 WYG0594-0857a.png
南北远近相去悬殊矣又隔东海一带为芒佳虱大山
由马神至芒佳虱水程二十七更复绕而之东即系丁
机宜东北系万老高而苏禄吉里问文莱朱葛礁喇总
名皆为无来由绕阿番性喜铜钲器皿皆铜沿溪箬屋
为居俗甚陋身不离刃精于标枪见血即毙以采色布
帛成幅衣身经商其地往来乘莽甲(即小舟/)夥从持利
器相随产珍珠冰片玳瑁海参燕窝乌木降香海菜藤
等类而马神番性相似人尤狡狯红毛人曾据其港口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7b 页 WYG0594-0857b.png
欲佔其地番畏火炮莫敢敌入山以避用毒草浸洗上
流使其受毒而自去产钢钻胡椒檀香降香科藤豆蔻
冰片铅锡燕窝翠羽海参等类钻有五色金黑红者为
贵置之暮夜密室光能透彻投之烂泥污中上幔青布
其光透出各番以为首宝大如棋子直价十万馀两西
洋人购之为至宝吕宋至吉里问三十九更至文莱四
十二更此皆东南洋番国而朱葛礁喇马神非从吕宋
水程应入南洋各国因同苏禄文莱南北大山是以附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8a 页 WYG0594-0857c.png
载东南洋俾览者识其形势焉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9a 页 WYG0594-0858a.png
  南洋记
南洋诸国以中国偏东形势用针取向俱在丁未之间
合天地包涵大西洋按二十四盘分之即在巽巳矣就
安南接联中国而言海接廉州山绕西北而环南直至
占城形似半月名曰广南湾秦象郡汉交阯唐交州宋
安南明交阯陆接两粤云南风土人物史典备载后以
淳化新州广义占城谓广南因舅甥委守淳化随据马
龙角炮台北隔一水与交阯炮台为界自淳化而南至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19b 页 WYG0594-0858b.png
占城为广南国亦称安南王阮姓本中国人氏古日南
郡产金楠沉诸香铅锡桂皮象牙绫绢燕窝鱼翅赤菜
糖与交阯相类以交阯为东京广南为西京强于交阯
南辖禄赖东埔寨昆大吗西南邻暹罗西北接缅甸栽
䓶竹为城人善没红毛呷板风水不顺溜入广南湾内
者国遣小舟数百人背竹筒携细缕没水密钉细缕于
呷板船底远浆牵曳船以浅阁火焚而取其辎重今红
毛呷板以不见广南山为戒见则主驾舟者曰夥长国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0a 页 WYG0594-0858c.png
有常刑厦门至广南由南澚见广之鲁万山琼之大州
头过七洲洋取广南外之呫哔啰山而至广南计水程
七十二更交阯由七洲西绕北而进厦门至交阯水程
七十四更七洲洋在琼岛万州之东南凡往南洋者必
经之所中国洋艘不比西洋呷板用混天仪量天尺较
日所出刻量时晨离水分度即知为某处中国用罗经
刻漏沙以风大小顺逆较更数每更约水程六十里风
大而顺则倍累之潮顶风逆则减退之亦知某处心尚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0b 页 WYG0594-0858d.png
怀疑又应见某处远山分别上下山形用绳驼探水深
浅若干驼底带蜡油以粘探沙泥各各配合方为确准
独于七洲大洋大洲头而外浩浩荡荡罔有山形标识
风极顺利对针亦必六七日始能渡过而见广南呫哔
啰外洋之外罗山方有准绳偏东则犯万里长沙千里
石塘偏西则恐溜入广南湾无西风不能外出且商船
非本赴广南者入其境以为天送来税物倍加均分犹
若不足比于红毛人物两空尚存中国大体所谓差毫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1a 页 WYG0594-0859a.png
釐失千里也七洲洋中有种神鸟状似海雁而小喙尖
而红脚短而绿尾带一箭长二尺许名曰箭鸟船到洋
中飞而来示与人为准呼是则飞而去间在疑似再呼
细看决疑仍飞而来献纸谢神则翱翔不知其所之相
传王三宝下西洋呼鸟插箭命在洋中为记广南沿山
海至占城禄赖绕西而至东埔寨厦门至占城水程一
百更至东埔寨水程一百一十三更东埔寨虽另自一
国介在广暹二国之间东贡广南西贡暹罗稍有不逊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1b 页 WYG0594-0859b.png
水陆各得并进而征之番系白头无来由裸体居多以
布幅围下身名曰水幔(读平声/)地产铅锡象牙翠毛孔
雀洋布苏木降香沉束诸香燕窝海菜藤自东埔寨大
山绕至西南为暹罗由暹罗沿山海而南为斜仔六坤
大哖丁噶呶彭亨山联中国生向正南至此而止又沿
海绕山之背过西与彭亨隔山而背坐为柔佛由柔佛
而西为麻喇甲即丁噶呶之后山也由麻喇甲而西出
于云南天竺诸国之西南为小西洋戈什哒暹罗沿山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2a 页 WYG0594-0859c.png
海而至柔佛诸国各皆有王均受暹罗国所辖古分罗
暹二国后合为暹罗国俗崇佛王衣文彩佛像肉贴飞
金用金皿陆乘象亭象辇舟驾龙凤分官属曰招誇以
裸体跣足俯腰蹲踞见尊贵不衣裈而围水幔尊敬中
国用汉人为官属理国政掌财赋城郭轩豁沿溪楼阁
群居水多鳄鱼从海口至国城溪长二千四百里水深
阔容洋舶随流出入通黄河支流夹岸大树茂林猿猴
采雀上下呼鸣番村错落田畴饶广农时阖家棹舟耕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2b 页 WYG0594-0859d.png
种事毕而回无俟锄耘榖熟仍棹收穫而归粟稿长二
丈许以为入贡土物因播秧毕而黄河水至苗随水以
长水尺苗尺水丈苗丈无涝伤之患水退而稻熟矣干
河入中国势猛而急支河入西域归东埔寨暹罗以出
海势散而缓田畴藉以肥饶故产米之国石可三星俗
语捕鹿枝头牵牛上楼盖鹿为水漂没阁息于树梢溪
屋为水注浸引牛于楼人有被虎啖鳄吞者告于番僧
僧咒拘而虎自至咒摅绵纱于水而鳄自缚剖而视之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3a 页 WYG0594-0860a.png
形骸犹存有受蛊者向僧求咒则解是以俗重佛教富
者卒后葬以挖即释氏塔也又有一种男女名谓尸罗
蛮与人无异但目无瞳子人娶之亦生男女夜眠魂变
为狸狗率类向水厕嗜食粪秽将明附魄若熟睡翻覆
其身魂不得附归女为经纪人戏以酸柑挤汁噀之眼
泪长流而不可忍人染痢者若不洗涤夜为尸罗蛮舐
食化作小物入榖道而食肠腹故居暹之人以近水搭
厕便于净涤又有一种共人共者咒法名也刀刃不能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3b 页 WYG0594-0860b.png
伤王养以为兵卫犯事应刑令番僧以咒劝化之使其
自退共法方与受刑国多祟魔相传三宝到暹罗时番
人稀少鬼祟更多与三宝斗法胜许居住一夜各成寺
塔将明而三宝之寺未及覆瓦视鬼之塔已成引风以
侧之用头巾顶插花代瓦幔覆今其塔尚侧三宝寺殿
今朽烂棕绳犹存于屋瓦洋艘于蓬顶桅上加一布帆
以提吊船身轻快为头中顶又于篷头之傍加一布帆
以乘风力船无欹侧而加快为插花番病每向三宝求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4a 页 WYG0594-0860c.png
药无以济施药投之溪令其水浴至今番唐人尚以浴
溪浇水为治病外洋诸番以汉人呼唐人因唐时始通
故也番俗死后焚而后葬为消除罪孽又一种生前发
愿死后恬问饲鸟饲鱼者恬问即舍身也恬问鸟置之
山石之上群鸟翱翔毕集然后内一乌红嘴足先下而
啄群鸟集下顷刻仅存髅骨收而埋之恬问鱼焚化存
灰和面作块投之溪亦有先饲鸟后饲鱼两者皆兼之
矣国造巨舰载万馀石求桅木于深山大树先以咒语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4b 页 WYG0594-0860d.png
告求允许方敢下斧不则树出鲜血动手者立亡用牛
挽辇沿途番戏以悦之咒语以劝之少有不顺则拔木
而自回旧地挽至厂所其灵方息产银铅锡洋布沉束
象牙犀角乌木苏木冰片降香翠毛牛角鹿筋藤席佳
文席藤黄大枫子豆蔻燕窝海参海菜以银豆为币大
者重四钱中者一钱次者五分小者二分五釐其名曰
泼皆王铸字号法不得剪碎零用找以海螺巴厦门至
暹罗水程过七洲洋见外罗山向南见玳瑁洲鸭洲见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5a 页 WYG0594-0861a.png
昆崙偏西见大真屿小真屿转西北取笔架山向北至
暹罗港口竹屿一百八十八更入港又四十更共水程
二百二十八更而东联东埔寨仅水程一百十三更何
以相去甚远盖东埔寨南面之海一片尽属烂泥故名
烂泥尾下接大横山小横山是以纡回外绕而途远也
由暹罗而南斜仔六坤宋脚皆为暹罗属国大哖吉连
舟丁噶呶彭亨诸国沿山相续俱由小真屿向西分往
水程均一百五六十更不等土产铅锡翠毛佳文席燕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5b 页 WYG0594-0861b.png
窝海参科藤冰片等类相同惟丁噶呶胡椒甲于诸番
为美番皆无来由族类不识义理裸体挟刃下围幅幔
槟榔夹烟嚼国米和水吞贸易难容多艘而柔佛一国
山虽联于彭亨其势在下水程应到昆崙用未针取茶
盘转西至柔佛计厦门水程一百七十三更番情与上
诸国相似而所产相同较之略美而倍多年经商可容
三四舶就舟交易产沙金国以铸花小金钱为币重四
五分银币不行由柔佛而西麻喇甲亦系无来由族类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6a 页 WYG0594-0861c.png
官属名曰恶耶国王彷暹罗用汉人理国事掌财赋产
金银西洋布犀角象牙铅锡胡椒降香苏木燕窝翠毛
佳文席等类金钱银币皆互用往西海洋中国洋艘从
未经历到此而止厦门水程二百六十更至于小西洋
乌鬼国大西洋虽与大块相联西洋呷板来往语具大
小西洋记麻喇甲南隔海对峙大山为亚齐系红毛人
分驻凡红毛呷板往小西洋等处埔头贸易必由亚齐
经过添备水米自亚齐大山生绕过东南为万古屡尽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6b 页 WYG0594-0861d.png
处与噶喇吧隔洋对峙红毛回大西洋者必从此洋出
然后向西南过乌鬼呷绕西至大西洋就中国往噶喇
吧而言必从昆崙茶盘纯用未针西循万古屡山而至
噶喇吧厦门计水程二百八十更原系无来由地方为
红毛荷兰所据分官属名曰呷必丹外统下港万丹池
问三处下港产胡椒万丹另埔头池问产胡椒檀香而
噶喇吧甲诸岛番埔头之盛各处船只聚集贸易中国
大西洋小西洋白头乌鬼无来由岛番罄珍宝物食无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7a 页 WYG0594-0862a.png
所不至荷兰建城池分埔头中国人在彼经商耕种者
甚多年给丁票银五六金方许居住中国人口浩盛住
此地何啻十馀万近荷兰亦以新唐禁革不许居住令
随船而回茶盘一岛居昆崙之南毗于万古屡山之东
皆南洋总路水程分途处岛番捕海为生产佳文草顶
细而长者年仅足二席之用入王家辟虫蚁值价四五
十金次者二三十金再次十金值一二金者犹锦绣布
褐之相去也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8a 页 WYG0594-0862c.png
  小西洋记
小西洋居于内午丁未方从麻喇甲暹罗绕西沿山而
至于白头番国人即西域之状捲须环耳衣西洋布大
领小袖缠腰裹白头故以白头呼之国有二东为小白
头西为包社大白头二国北接三马尔丹即噶尔旦之
本国也而三马尔丹之北邻细密里也国而细密里也
之西为俄罗斯国小白头东邻民呀国民呀人黑穿著
皆白类似白头英机黎荷兰佛兰西聚此贸易民呀之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8b 页 WYG0594-0862d.png
东接天竺佛国民呀之东南远及暹罗民呀之南临海
民呀之北接哪吗西藏及三马尔丹国属而小白头南
入于海之地曰戈什嗒东西南三面皆临大海外悬一
岛曰西崙中产大珠戈什嗒东之沿海地名有三曰网
礁腊系英机黎埔头曰房低者里系佛兰西埔头曰呢
颜八达系荷兰埔头西之沿海地名有二曰苏喇曰网
买皆英机黎埔头其地俱系红毛置买所建也○包社
大白头国东邻小白头北与小白头皆联三马尔丹西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9a 页 WYG0594-0863a.png
北枕里海西邻东多尔其西南邻阿黎米也南邻大海
○多尔其分东西二国皆回回东多尔其国不通海东
邻大白头东北傍里海北接惹鹿惹也西邻西多尔其
南接阿黎米也○里海者诸国环而绕之东北细密里
也西北俄罗斯东三马尔丹西惹鹿惹也西南东多尔
其南包社大白头内注大海不通海棹其水惟从包社
出海故为里海○惹鹿惹也一国亦不通海东傍里海
西傍死海北联俄罗斯南接东西多尔其女人姿色美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29b 页 WYG0594-0863b.png
而毛发红气味臭衣著同白头贡于包社○死海者即
黑海源从地中北俄罗斯南西多尔其东惹鹿惹也西
民哖呻四面环绕不通大海故为死海而西多尔其民
哖呻二国不通小西洋之海而滨于中海之东北中海
系从大西洋之海而入语附大西洋记○阿黎米也东
邻包社大白头北接东西多尔其西北滨于大西洋之
中海西联乌鬼国陆地一隅自西至西南与乌鬼之地
隔对一海南临大洋国为多尔其所属贡男女于多尔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0a 页 WYG0594-0863c.png
其为奴婢○乌鬼国东北山与阿黎米也相联向西南
生出坤申方大洋何啻四五国之远其尽处曰呷即中
国支山入海尽处曰表表者标也佛兰西曰呷英机黎
曰岋皆顺毛乌鬼地方是以红毛呷板从小西洋来中
国者由亚齐之北麻喇甲之南穿海过柔佛出茶盘而
至昆崙自呷而东至戈什嗒自戈什嗒而东至亚齐其
海皆呼曰小西洋人黑白不同皆西域装束长衫大领
小袖裹头缠腰国富庶产宝器生银洋布丁香肉果水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0b 页 WYG0594-0863d.png
安息吧喇沙末油苏合油等类以金为币钻石为宝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1a 页 WYG0594-0864a.png
  大西洋记
按红毛等国居于西北辛戌乾方而乌鬼自坤申而绕
极西至庚酉方皆乌鬼族类之国总而名之曰大西洋
按天图分度十二月日月方行到之度正当乌鬼地方
之呷处乾艮坤三方博厚相均而于巽巳之地缺少故
外生东南断续诸国尚未适均而又于噶喇吧万古屡
之东南另生一地以补东南之缺因人迹不到尚未立
名曾询之佛兰西人云昔时伊国呷板曾到彼处地有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1b 页 WYG0594-0864b.png
土人语言不通执数人而去后国王遣载之回此所以
地面正四方于适均之处未均而又补之也是以西洋
人志四方洋名以东南缺处之海洋为小东洋戈什嗒
为小西洋日本为大东洋红毛为大西洋○乌鬼国地
方其顺毛乌鬼北与小西洋阿黎米也之山相联沿海
生向西南坤申方而尽呷处方绕向西北与訚年乌鬼
王国为界又于呷之东面悬海大山系吗哩呀氏简乌
鬼一国间有舟楫通粤东自訚年又向西北复绕出极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2a 页 WYG0594-0864c.png
西酉方一带皆訚年卷毛乌鬼地方又自西复往西北
与苏麻勿里乌鬼为界中有一国亦名乌鬼国王西面
皆沿海接联北面一带陆地俱联苏麻勿里东与接联
阿黎米也之顺毛乌鬼为界周围皆属乌鬼地方种类
繁多肌骨皆黑生相不一地方广阔难以族举沿海亦
有通舟楫贸易者各国以争斗攘掠为事所掠人口活
者俟红毛经过售买为奴死者类牲畜剖块晒乾为食
苏麻勿里西临大洋北邻弥黎吕黎惹林二国南北相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2b 页 WYG0594-0864d.png
联人口稀少山林深密多产奇状野兽弥黎吕黎惹林
西临大洋北一带与猫喇猫里也毗联猫喇猫里也乃
回回族类多为海贼在中海西海劫掠西临大洋北一
带与红毛隔中海对峙海从西入东自隔海之西北而
东沿中海有葡萄呀是班呀佛兰西那吗民哖呻西多
尔其而尽中海之东处阿黎米也由阿黎米也而向西
直出至西洋皆猫喇猫里也中海沿边之地南北东诸
国三面夹绕惟西通外海是为中海海产珊瑚西洋人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3a 页 WYG0594-0865a.png
来中国者谓中海阿黎米也之地西联乌鬼陆地处恨
不能用刀截断即于中海可通阿黎米也内海而出小
西洋戈什塔至亚齐出茶盘何用绕极西极西南极东
南而至噶喇吧北上茶盘远近相去年馀之远也○葡
萄牙者澚门之祖家也东北二面地邻是班呀西临大
洋南俯中海○是班呀者吕宋之祖家也西北临大洋
东南俯中海西邻葡萄呀东北接佛兰西○佛兰西者
西临大洋北接荷兰南邻是班呀东接那吗东南俯中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3b 页 WYG0594-0865b.png
海由中海之东接联那吗○那吗者天主国王处也北
接黄祁东沿中海而至民哖呻由民哖呻沿东南中海
而至西多尔其由西多尔其东沿中海至阿黎米也由
阿黎米也向西沿中海之南猫喇猫里也之地而出西
洋○民哖呻者天主之族类也其地东至死海西接那
吗北邻挽雅黄祁二国南临中海○荷兰者噶喇吧之
祖家也西邻佛兰西沿佛兰西而至西北皆临大海西
北隔海对峙英机黎东邻黄祁南接那吗由荷兰北海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4a 页 WYG0594-0865c.png
而至黄祁○黄祁者均系红毛种类素未通中国近有
舟楫来粤营生南接那吗民哖呻东邻普鲁社○普鲁
社系俄罗斯种类也西北接吝因东邻细密里也南接
惹鹿惹也沿海而至细密里也皆属北海○吝因者西
北海之国亦系红毛种类素未通中国西南隔海与英
机黎对峙○细密里也东邻加里勿东南接噶尔旦三
马尔丹南至里海西邻俄罗斯北系北海○英机黎一
国悬三岛于吝因黄祁荷兰佛兰西四国之西北海自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4b 页 WYG0594-0865d.png
吝因沿海而东绕俄罗斯自俄罗斯而东至细密里也
皆为北海不能行舟海冰不解故为冰海自吝因而南
至乌鬼诸国皆为大西洋红毛者西北诸番之总名净
须发披带赭毛戴青毡卷笠短衣袖𦂳袜而皮履高后
底略与俄罗斯至京师者相似高准碧眸间有与中国
人相似者身长而心细巧凡制作皆坚致巧思精于火
炮究勘天文地理俗无纳妾各国语言各别以摘帽为
礼而尊天主者惟干丝脑是班呀葡萄呀黄祁为最而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5a 页 WYG0594-0866a.png
辟之者惟英机黎一国产生银哆啰呢羽毛缎哔吱玻
璃等类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6a 页 WYG0594-0866c.png
  昆崙(又呼昆屯/)
昆崙者非黄河所绕之昆崙也七洲洋之南大小二山
屹立澎湃呼为大昆崙小昆崙山尤甚异上产佳果无
人迹神龙蟠踞昔荷兰失台湾边海界禁未复因金厦
二岛平荷兰掠普陀毁铜像铜钟万历间宫塑脱纱佛
像刀刃不能伤驾火炮坏之取里所实金银财宝见像
必剖以取脏宝悉收而去至昆崙意欲居之龙与为患
藉火炮与龙斗相持有日后荷兰状若颠狂自相戏以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6b 页 WYG0594-0866d.png
曲腕击背心日益毙扬帆而去将至噶喇吧船击碎存
活者可十人雍正丁未岁夏噶喇吧海面立一中国妇
人群相棹舟往视惟浮一铜钟上镌普陀白华庵知为
昔荷兰掠沉回浙洋艘互相争载以藉神庇公议求筊
余戚末黄姓彦者本船柁师得筊载回通港之艘惟此
舟小而旧敝顺帆不及月抵南澳后转运至普陀别船
坚致有被劫红毛者有失风水者佛力如此前惟付之
劫数耳余少随先君任浙闻之白华住持剖疑者常言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7a 页 WYG0594-0867a.png
小沙弥时在山被红毛劫掠逃匿虚张情景今恍惚将
三十年恨僧未之见也康熙四十五六年间红毛又图
昆崙不敢近山居住就海傍立埔头以昆崙介各洋四
通之所嗜涎不休有中国洋艘载砖瓦往易红毛洋货
以其本廉而利大夜团宿于沙洲人寂寂稀少后密窥
知为鳄鱼步岸所吞伐木围栅稍宁夜闻山中语语促
归红毛为水土不服毙者甚多又为广南番劫杀殆尽
仍虚其地凡中国洋艘田昆崙者备鸡鹅毛鲎壳等类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7b 页 WYG0594-0867b.png
到昆崙洋天时极晴霁见黑云一点随化为含烟蜿蛇
摇尾即如江浙夏月湖中云龙下篷惟恐不及狂风立
至幸不及时而霁俗呼鼠尾龙风白云者其风尤甚日
遇二三次或四五次间或不遇者少故以翎毛鲎壳焚
秽气以触远扬过昆崙则无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8a 页 WYG0594-0867c.png
  南澳气
南澳气居南澳之东南屿小而平四面挂脚皆□古石
底生水草长丈馀湾有沙洲吸四面之流船不可到入
溜则吸阁不能返隔南澳水程七更古为落漈北浮沉
皆沙垠约长二百里计水程三更馀尽北处有两山名
曰东狮象与台湾沙马崎对峙隔洋阔四更洋名沙马
崎头门气悬海中南续沙垠至粤海为万里长沙头南
隔断一洋名曰长沙门又从南首复生沙垠至琼海万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8b 页 WYG0594-0867d.png
洲曰万里长沙沙之南又生□古石至七洲洋名曰千
里石塘长沙一门西北与南澳西南与平海之大星鼎
足三峙长沙门南北约阔五更广之番舶洋艘往东南
洋吕宋文莱苏禄等国者皆从长沙门而出北风以南
澚为准南风以大星为准惟江浙闽省往东南洋者从
台湾沙马崎头门过而至吕宋诸国西洋呷板从昆崙
七洲洋东万里长沙外过沙马崎头门而至闽浙日本
以取弓弦直洋中国往南洋者以万里长沙之外渺茫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9a 页 WYG0594-0868a.png
无所取准皆从沙内粤洋而至七洲洋此亦山川地脉
联续之气而于汪洋之中以限海国也沙有海鸟大小
不同少见人遇舟飞宿人捉不识惧搏其背吐鱼虾以
为羹余在台丙午年时有闽船在澎湖南大屿被风折
桅飘沙坏有二十人驾一三板脚舟用被作布帆回台
饿毙五人余询以何处击碎彼仅以沙中为言不识地
方又云潮水溜入不得开出余语之曰此万里长沙头
也尚有旧时击坏一呷板潮虽溜入汝等若以南风棹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39b 页 WYG0594-0868b.png
长潮再不得归矣大洋之水为沙两隔节次断续南北
沙头为潮汐临头四面合流外长而内退外退而内长
须沿沙节次撑上断续沙头夹退流乘南风东向尽流
南退虽欲北上求生而南下者正所以生也何也南风
夹退潮方能出溜虽溜下然而归于大海不入内溜方
得乘南风而归群起而呼曰曾到此地乎不则何为知
之确且详有如目睹坏呷板尚存为飞沙污没饥抱海
鸟为餐渴饮其血驾长潮为溜所吸不得开头三四日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40a 页 WYG0594-0868c.png
无奈祷筊棹退潮溜入大洋飘十二日到台余又语之
曰呷板飘坏闻之粤东七八年矣尔之舟飘风于何处
计风信而度之谅在斯矣至于潮水分合退为长长为
退夹流双开临头汇足易知近隔难识远捍自有一定
之理在乎海国形势于胸中意会变通有可到处有不
可到处安能处处而指识岂操舟者把死木之所为哉
则如南澳气受四面流水吸入而不出古为落漈试问
入而不出归于何处岂气下另有一海以收纳乎四入
海国闻见录 卷上 第 40b 页 WYG0594-0868d.png
者从上而入必从下而出如溪流涌急投以苇席入而
出于他处此理甚明并以志之
 
 
 
 
 
 海国闻见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