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河朔访古记 卷下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a 页 WYG0593-00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河朔访古记卷下
  河南郡部
河南郡部河南府路禹贡豫州之域周武王定鼎于郏
鄏则今王城也成王卜瀍水东涧水西即今府城也秦
置三川郡谓大河伊洛三川也项羽立瑕邱申阳为河
南至汉为河南郡光武都洛阳魏置司州袭都于此西
晋亦都洛宋孝武自此迁都长安东魏改洛州周大象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b 页 WYG0593-0053b.png
间为东京置洛阳郡隋为洛州大业间迁都于此改曰
豫州寻为河南郡唐复为洛州号曰东都五代梁改西
京宋为西京河南府金改曰金昌府全胜军国朝改曰
河南府路领州一曰陕州陕州统县四曰洛阳曰偃师
曰登封曰巩(谨案元史地理志当作领州一县八县曰/洛阳宜阳永宁登封巩县孟津新安偃师)
(州曰陕州陕州统四县/曰陕县灵宝阌乡渑池)
洛阳县周之下都是为成周也汉为河南郡治曰平阴
县东汉改洛阳县晋曰金墉城唐曰来庭县神龙初仍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2a 页 WYG0593-0053c.png
改洛阳宋金因之国朝为河南府路附郭县
白马寺洛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即汉之鸿胪寺也永
平十四年摩腾三藏法师以白马驮经至此因建寺以
白马名焉鸿胪寺汉为掌外藩客官署三藏以西域僧
故得馆于此自古惟官府有寺佛庙得名盖踵鸿胪之
名始于白马也寺有斗圣堂二所世传三藏与褚善信
雠校经义之所又有三藏赞碑一通撰文书篆皆宋真
宗御制也又有翰林学士苏易简所撰碑一通备载寺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2b 页 WYG0593-0053d.png
之兴废始末甚详至钦宗靖康时毁于金人兵火逮国
朝至元七年世祖皇帝从帝师帕克斯巴(旧作八思/巴今改正)之请
大为兴建门庑堂殿楼閤台观郁然天人之居矣庭中
一钜碑龟趺螭首高四丈馀碑首刻曰大元重脩释源
大白马寺赐田功德之碑荣禄大夫翰林丞旨阎复奉
敕撰碑曰圣上大德改元之四年冬十月释源大白马
寺告成诏以护国仁王寺水陆田在怀孟六县者千六
百顷充此恒产永为皇家子孙祈福之地仍命翰林词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3a 页 WYG0593-0054a.png
臣书其事于石臣复谨按清慧真觉大师文才所具事
迹汉永平中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至于西域初假
馆于鸿胪后即东都雍门外建白马寺为译经之所嗣
后沙门踵至若康僧会之于吴佛图澄之于晋鸠摩罗
什求那跋摩之于宋元奘无畏之于唐千载而下经纶
日繁教风日竞北至幽都南踰瘴海东极扶桑西还月
窟莲宫梵宇弥亘大千实权舆于此绵历劫火寺之兴
废所可考者宋翰林学士苏易简文石在焉国初有僧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3b 页 WYG0593-0054b.png
白英山主以医术居洛罄药囊之赀谋为起废或讶其
规模太广工用莫继则曰兹寺中华佛教根柢他日必
有大事因缘予第为张本尔至元七年帝师大宝法王
帕克巴集郡国教释诸僧登坛演法从容询于众曰佛
法至中国始于何时首居何刹扶宗弘教大师龙川讲
主行育时在众中乃引永平之事以对且以营建为请
会白马寺僧行政言与行育叶帝师嘉纳闻于世祖圣
德神功文武皇帝特敕行育综领修寺之役经度之始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4a 页 WYG0593-0054c.png
无所取财遍访檀施于诸方荐更岁龠而未睹成效帝
师闻之申命大师丹巴(旧作紞巴/今改正)董其事丹巴请假护
国仁王寺田租以供土木之费诏允其请裕宗文惠明
孝皇帝时在东宫亦出帛币为助于是工役始大作为
殿九楹法堂五楹前三其门傍翼阁云房精舍斋庖库
厩以次完具位置尊严绘塑精妙盖与都城万安兴教
仁王三大刹比绩焉始终阅二纪之久缘甫集而行育
卒诏赠司空鸿胪卿谥护法大师文才继主席酬酢众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4b 页 WYG0593-0054d.png
务率其属敏于事者曰净汴等以毕寺之馀功落成之
际仁王寺欲复所假田租文才即遣僧奭言于丹巴曰
转经颂禧寺所以来众僧也有寺无田众安仰丹巴令
宣政院官达实爱满(旧作答失/蛮今改正)等奏请遂有赐田之命且
敕有司世世勿夺云 一在宜阳县治西九十里 一
在永宁县东南二十五里
应天禅院在河南府城东北市坊火烧街即太祖降生
甲马营故基也大中祥符九年西京应天院太祖神御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5a 页 WYG0593-0055a.png
殿成为屋九百九十一区命宰相向敏中为奉安圣容
礼仪使入内都知张景管勾奉迎敕谏议大夫戚纶告
永昌陵
上清宫在洛阳县西北北邙山之西唐老子庙乾封赐
额曰元元皇帝庙开元末西北别建元元观复改曰上
清宫宫壁有吴道子画神尧太宗中宗睿宗元元五帝
御容又有玄宗斋宫诗碑朱温废为老子庙后唐庄宗
复为上清宫云杜少陵有冬日洛城谒元元皇帝庙诗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5b 页 WYG0593-0055b.png
即其宫也牛口谷榆窠园皆在宫之相近云庙壁龛杜
甫五言古诗一首唐陆肱所书碑也
嵩阳宫在登封县北五里本汉武帝宫也后魏建精思
观隋改上阳观唐武后改嵩阳宫大中祥符二年改天
封观后复为嵩阳宫宫有汉武帝御井古柏二株荫数
百步武后皆封五品大夫世称大小将军云宫前圣德
感应颂碑一通唐徐浩书殿东柱刻曰国子博士韩愈
与著作郎樊宗师处士卢仝道士赵元遇元和四年三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6a 页 WYG0593-0055c.png
月二十六日题
崇福宫在登封县东北四里乃古太乙之所治也宫后
有太乙殿殿后有太一泉云至宋章圣朝合州进木文
丈人其事甚怪比至京木中人呼万岁者三诏赐崇福
宫安奉故李廌方叔有诗曰真人友造化故与物为一
持此诚与神可贯金与石何为辄入木厌世未肯出衣
冠俨如生隐若顾陆笔
测影台在登封县东南二十五里天中乡告成镇周公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6b 页 WYG0593-0055d.png
测影台石迹存焉告成即古嵩州阳城之墟是为天地
之中也台高一丈二尺周十六步可容八席周礼大司
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中乃建王国焉日
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唐开元十一年诏太史监
南宫说以石立表宋大中三年汜水令李偃重建增崇
七尺国朝至元十六年太史令郭守敬奏设监候官十
有四员分道测景十八年奉敕于古台之北筑台高三
十六尺中树仪表上为四铜环规制极精致命有司营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7a 页 WYG0593-0056a.png
廨舍门庑又于古台新台南建周公之庙以祀之其碑
则河南宪史李用中撰文也台西则天中观云
嵩山中岳庙在登封县东一十二里曰中岳庙殿屋宏
丽垛楼四阙角复道联属儗于宫庭三门之下二卫神
皆铁铸极雄伟两庑碑石森列皆国朝代祀者所立也
又有唐碑一通韦行俭所撰宋碑三通卢多逊王曾陈
知微所撰国朝修庙碑一通则庐陵欧阳元撰也庙西
又有镇星庙云中岳之神今封为中天大宁崇圣帝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7b 页 WYG0593-0056b.png
中岳中天崇圣帝庙在登封县按中岳唐武太后垂拱
四年改嵩山为神岳加岳神为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
督封中天王禁断刍牧万岁登封元年尊为神岳中天
黄帝天灵妃为天中黄后后罢之明皇天宝五载封中
天王至宋大中祥符四年号中岳崇圣帝贞明后乾兴
元年改显明皇后唐开元八年建考唐制每岁土王河
南尹奉诏祀岳至宋亦知府往祠庆历后命通判摄事
今在县东北九里按其神性慈传五戒不享荤辛庙始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8a 页 WYG0593-0056c.png
在东南岭上今庙之东后魏太武帝太安中徙于神盖
山在今庙之北至宋太武方移于此庙南有双石阙外
石人一对阙上多记刻后汉安帝元初年建
升仙太子庙在偃师县南古缑氏县东南二十里曰府
店店南缑氏之上有升仙太子庙古曰王仙君庙汉武
建西王母祠于其右王母姓缑氏故以名其山云唐武
后万岁通天元年改赐今额又曰宾天观观有唐二碑
一通乃左相陈希烈撰文徐浩书一通则武后自书撰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8b 页 WYG0593-0056d.png
也二碑今皆不存今惟有一碑国朝陈天祥所撰者也
天祥扬历台谏素有风节为时名臣赠平章政事赵国
公谥曰文忠世尊之为缑山先生按神仙传曰周灵王
太子名晋字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浮邱公
接以上嵩高山学神仙之道三十年后七月七日乘白
鹤而去因立祠于缑山之下焉池南有浴鹤池仙屋石
室武后于石室中开石匣得一古剑神光赫然缑山大
抵若覆盂之状高不百寻周不数里且无泉石之胜因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9a 页 WYG0593-0057a.png
仙居之名而著闻四方也土人云至今风月清夜窅然
时闻笙箫之声
汉光武帝原陵在临平亭南方三百二十步高六丈西
望平阴去洛阳东南十里(案帝王世纪/作十五里)
汉明帝显节陵在洛阳县东南三十七里故富寿亭也
陵周三十丈二尺无周垣行马四出在殿北提封田七
十四顷
汉章帝敬陵帝王世纪曰在洛阳县东南三十九里陵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9b 页 WYG0593-0057b.png
周三百步高二丈六尺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钟
虡皆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提封
田十二顷五十七亩八十五步(案河南志作提封田/二十顷五十五亩)
和帝慎陵在洛阳县东南四十一里陵周三百八十步
高十丈
顺帝宪陵在洛阳县西十五里陵周三百步高八丈四
尺北邙山下制度并同前但钟虡在司马门内寝殿园
省寺吏舍在殿东提封四十八顷十九亩三十步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0a 页 WYG0593-0057c.png
魏明帝高平陵在洛阳东南四十里大石山即万安山

宋太祖永昌陵在芝田西四十里陪葬子孙十五坟
宋太宗永熙陵在芝田西南四十里皇堂深百尺方广
八十尺陵台方二百五十尺置守陵五百人陪葬子孙
凡八坟
真宗永定陵在芝田北五里皇堂深八十一尺上方百
四十尺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0b 页 WYG0593-0057d.png
仁宗永昭陵在芝田北十二里初崩发诸路卒四万六
千七百八十人修奉山陵
英宗永厚陵南至定陵七里一百三十步东至昭陵九
十步
神宗永裕陵在永厚陵之西
哲宗永泰陵在裕陵东北
汉刘宽墓在洛阳上东门外墓南二碑汉𨽻蔡邕所书
碑首题曰汉太尉车骑将军特进逯乡侯刘公碑其一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1a 页 WYG0593-0058a.png
碑门生殷包等所立碑阴刻赠物绿含玉落星锦之类
一碑故吏李谦所立也碑阴刻故吏乡里名氏云二碑
所载与汉书同但迁官次序颇略异耳宽以汉中平二
年卒至唐咸亨元年其裔孙湖城公爽以碑岁久皆仆
于野为再立之并记其世序云呜呼前世士大夫世家
著之谱牒故自中平至于咸亨四百馀年而爽能知世
次之详也今之谱学亡矣虽名臣巨族未有家谱然而
俗习苟简废失者岂止家谱而已哉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1b 页 WYG0593-0058b.png
杜氏坟在巩县西五十二里首阳山东唐杜审言及子
閒孙甫三世墓皆在焉
宋参知政事范文正公仲淹墓在洛阳县南七十里神
阴乡彭姿店东北万安山下其子丞相忠宣公尧夫以
下皆祔葬兆内文正公之碑则欧阳文忠公撰文赐曰
怀贤之碑忠宣公神道碑则曾文昭公肇撰文赐曰世
济忠直之碑墓东则守坟裒贤寺寺有范氏复祖坟碑
一通天台陈基之文也其略曰宋太师魏国范文正公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2a 页 WYG0593-0058c.png
以上三世坟墓皆在吴门之天平山至公始葬洛阳母
谢夫人之兆其子丞相忠宣公以下三世皆祔焉靖康
之乱子孙在吴弗获展墓逮我元混一故公克登祀典
有司致祭惟谨公八世孙文英谓其子廷方曰吾子孙
幸生明时凭籍馀泽食有义田居有义宅教有义塾而
祖宗邱陇鞠为刍牧之区尚安得为子孙哉廷方自吴
门不远数千里致其父命于河南佥宪李齐御史沃哷
(旧作斡勒/今改正)海寿出金为倡率其乡党牧倅奉牲墓下豪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2b 页 WYG0593-0058d.png
民观感卒复所封旧地薙草缭垣壤树筑室俾甥赵氏庐
其上又曰文正公以间生之气王佐之材致位将相为
宋忠臣诵其诗读其书可以立忠信而尊君父兴王道
而致太平其父子窀穸使斧斤耒耜相寻其中岂国家
尸祝以待先贤之意乎基字敬初能诗文游京师名称
籍甚则余之故人也
邵康节先生之墓在洛阳县南伊阙西南九里曰辛店
伊水西也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3a 页 WYG0593-0059a.png
洛阳金石刻 汉碑 大尉刘宽碑二通 丞相萧何
(折作/两段) 魏碑 三断碑二通(皆漫/无字) 齐碑 佛龛碑
(天统三年立/武平二年刻) 二祖天师碑 冯翊王平等碑 后魏
碑 侍中广平穆王碑(俗云陵冢碑/大昌元年立) 景王碑 魏汝
南文宣王碑 末帝碑 元魏碑(韩殷𨽻书天/平四年立) 升仙
太子庙碑(梁雅/文) 唐碑 启母庙碑(杨烱/文) 金字碑(韩/滉)
(书/) 义成军节度使曹公碑(长庆四/年立) 程公碑(陆贤书/开元二)
(十年/立) 剑南东西川盐铁青苗租庸等使兼殿中侍御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3b 页 WYG0593-0059b.png
史虢州刺史严公碑(颜頵书元/和中立) 龙门龛石像碑(袁元/哲书)
 彭王傅赠太子少师徐浩碑(次子徐/岘书) 启圣宫台敕
(太子/亨题) 雒阳尉马允中碑 黄门侍郎孙公碑 荆
州长史孙公碑(张庭/讽书) 延州刺史孙公碑(开元二/年立) 齐
州刺史崔府君碑(崔平书太/平八年立) 陈公碑(萧祐/书) 右仆射
曹公碑(正元四/年立) 左仆射牛公碑(长庆三/年立) 邕州刺史
裴公碑(郑还古书开/成五年立) 房州刺史卢府君碑(张文禧书/正元九年)
(立/) 东都留守卢府君碑(开元/中立) 太原少尹卢府君碑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4a 页 WYG0593-0059c.png
(张文禧书正/元九年立) 歙州刺史郭府君碑(开元十/二年立) 散骑常
侍黎公碑(嗣子书太/和中立) 塞军使张公碑 丞相司空李
公碑(太和/中立) 明威将军田府君碑 韩尊师道德碑(开/成)
(四年/立) 太子宾客王府君碑(周式书大/历中立) 工部侍郎赵
公碑(王宣书开/元十年立) 左卫大将军卞国公泉公碑(彭杲/书)
左仆射太子少保刘公碑 都督陇右群牧韦公碑
秦公碑 太子少师崔公碑 庐州司马刘府君碑
真堂记碑 测景台记碑 会喜寺碑(徐洪八/分书) 嵩岳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4b 页 WYG0593-0059d.png
庙碑(八分/书) 嵩山寺颂碑(胡莫书开元/十七年立) 辩正禅师奉
先塔铭碑(徐现/书) 太子翊善郑公碑 光福寺塔题名
(王仲/舒书) 嵩山题名碑(韩愈/书) 江阴县令武登碑(长庆/四年)
(立/) 渑池县南馆记碑(卢元卿/八分书) 太子宾客孟简碑
普宁郡王陈府君碑(萧祐/书) 权公碑 太原尹唐公碑
(卢晓八/分书) 工部侍郎赵国公碑 襄阳李公碑 惠林
寺题名碑 惠林寺新修轩廊记碑 清河崔公碑
太子宾客孔府君碑 谏议大夫王府君碑 白乐天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5a 页 WYG0593-0060a.png
墓志碑 刑部尚书白居易碑(许邠/书) 吏部郎中卢府
君碑 如云筠禅师碑(杨远/书) 尊胜幢碑(篆/书) 心经幢
子碑(篆/书) 白乐天龙门八节滩诗碑(乐天/自书) 郑州司马
王公碑(景龙三/年立) 伊州刺史巷府君碑(长安三/年立) 萧府
君碑 杭州刺史李公碑(郜公/书) 邛州刺史狄君碑
幽林思嵩山诗碑(韩覃/作) 杜甫题元元皇帝庙诗碑(陆/肱)
(书/) 白乐天香山寺诗三十韵碑(贺枝/惎书) 李德裕平泉
山居诗碑 天后御制诗碑(王知/恭书) 后魏大将军泉府
河朔访古记 卷下 第 15b 页 WYG0593-0060b.png
君碑 华夷图碑 洪州录事参军赵道先碑 节度
使毕公碑(庚惟蔚书咸/通六年立) 魏公碑(太和六/年立) 隋州录事
参军狄公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