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a 页 WYG0593-00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河朔访古记卷上
常山郡部
常山郡部真定路禹贡冀州之域春秋鲜虞之地晋灭
之战国属赵秦为钜鹿郡地汉初置恒山郡避文帝名
改常山郡属真定国晋仍为常山郡魏因之徙今治后
周立恒州隋复为恒山郡唐初曰恒州天宝改常山郡
又改平山郡寻复常山元和避穆宗讳改镇州升成德
河朔访古记卷上
常山郡部
常山郡部真定路禹贡冀州之域春秋鲜虞之地晋灭
之战国属赵秦为钜鹿郡地汉初置恒山郡避文帝名
改常山郡属真定国晋仍为常山郡魏因之徙今治后
周立恒州隋复为恒山郡唐初曰恒州天宝改常山郡
又改平山郡寻复常山元和避穆宗讳改镇州升成德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b 页 WYG0593-0020b.png
军五代梁曰武顺军晋曰顺德军汉曰成德军周及宋
皆因之宋寻改真定府为河北重镇金因之置河北西
路国朝初仍为河北西路怀卫邢洺磁相保大名河间
皆𨽻焉后改真定路总管府领县九曰真定栾城元氏
灵寿获鹿平山阜平藁城涉县领府一曰中山领州五
曰冀深蠡晋赵府州所镇县凡二十有一真定路录事
司国朝所建立专理城内城之外则真定县所理城中
今置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及真定路总管府以镇
皆因之宋寻改真定府为河北重镇金因之置河北西
路国朝初仍为河北西路怀卫邢洺磁相保大名河间
皆𨽻焉后改真定路总管府领县九曰真定栾城元氏
灵寿获鹿平山阜平藁城涉县领府一曰中山领州五
曰冀深蠡晋赵府州所镇县凡二十有一真定路录事
司国朝所建立专理城内城之外则真定县所理城中
今置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及真定路总管府以镇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a 页 WYG0593-0020c.png
之录事司真定县二官署皆在城中
汉高祖攻陈豨改曰真定魏为常山郡治故城今在县
南元魏移郡治于府城中隋废郡唐复为真定县属镇
州宋金因之属真定府国朝为真定路倚郭县
藁城县战国赵武灵王为九门县汉为藁县属真定九
门属常山晋省藁城北齐置钜鹿郡省九门唐置廉州
复改藁城州寻废又置九门县曰观州州亦废并属镇
州天祐置藁平县宋置藁城省九门入焉开宝三年废
汉高祖攻陈豨改曰真定魏为常山郡治故城今在县
南元魏移郡治于府城中隋废郡唐复为真定县属镇
州宋金因之属真定府国朝为真定路倚郭县
藁城县战国赵武灵王为九门县汉为藁县属真定九
门属常山晋省藁城北齐置钜鹿郡省九门唐置廉州
复改藁城州寻废又置九门县曰观州州亦废并属镇
州天祐置藁平县宋置藁城省九门入焉开宝三年废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b 页 WYG0593-0020d.png
金复置国朝因之为真定路属县
栾城县春秋晋靖公孙宾食邑宾因以栾为氏西汉为
关县即今治也东汉为栾城县故城在赵州西北十六
里今曰轮城是也晋省后魏复置隋置栾州寻废唐改
栾氏属赵州后属真定宋为栾城金因之国朝为真定
路所属县
中山府城中中山府尧始封此禹贡为冀州之域春秋
鲜虞国也初为中山魏并之秦为上谷钜鹿二郡地汉
栾城县春秋晋靖公孙宾食邑宾因以栾为氏西汉为
关县即今治也东汉为栾城县故城在赵州西北十六
里今曰轮城是也晋省后魏复置隋置栾州寻废唐改
栾氏属赵州后属真定宋为栾城金因之国朝为真定
路所属县
中山府城中中山府尧始封此禹贡为冀州之域春秋
鲜虞国也初为中山魏并之秦为上谷钜鹿二郡地汉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3a 页 WYG0593-0021a.png
置中山国治卢奴后燕慕容垂都此元魏为中山郡隋
为博陵郡寻改高阳唐为定州又复改博陵郡升义武
军宋改定武军升中山府中山郡金仍为中山府国朝
因之为中山府𨽻真定路领县三曰安喜为附郭县曰
新乐曰无极
安喜县春秋鲜虞之地战国为中山魏文侯使乐羊取
之以封太子至汉为卢奴苦陉二县之地东汉为汉昌
县魏改魏昌元魏立安州寻改定州北齐迁安喜于今
为博陵郡寻改高阳唐为定州又复改博陵郡升义武
军宋改定武军升中山府中山郡金仍为中山府国朝
因之为中山府𨽻真定路领县三曰安喜为附郭县曰
新乐曰无极
安喜县春秋鲜虞之地战国为中山魏文侯使乐羊取
之以封太子至汉为卢奴苦陉二县之地东汉为汉昌
县魏改魏昌元魏立安州寻改定州北齐迁安喜于今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3b 页 WYG0593-0021b.png
治隋废安喜属博陵郡寻置鲜虞县唐复为安喜宋金
因之国朝以安喜为中山府倚郭县兼理城中
赵州城中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邯
郸郡汉属恒山钜鹿二郡地晋为赵州国北魏赵郡兼
置殷州理象城北齐为赵州隋改栾州寻为赵郡唐复
为栾州寻改赵州又为赵郡属河北道宋初仍为赵州
崇宁中升庆源军寻升庆源府金天德三年改沃州因
与赵音同又取以水沃火之义云国朝复为赵州𨽻真
因之国朝以安喜为中山府倚郭县兼理城中
赵州城中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邯
郸郡汉属恒山钜鹿二郡地晋为赵州国北魏赵郡兼
置殷州理象城北齐为赵州隋改栾州寻为赵郡唐复
为栾州寻改赵州又为赵郡属河北道宋初仍为赵州
崇宁中升庆源军寻升庆源府金天德三年改沃州因
与赵音同又取以水沃火之义云国朝复为赵州𨽻真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4a 页 WYG0593-0021c.png
定路领县七曰平棘为附郭县曰宁晋曰临城曰高邑
曰柏乡曰隆平曰赞皇
赵州附郭曰平棘县汉初属常山郡后置宋子县晋属
赵国后魏为赵郡治所复置宋子县隋自象城移赵州
治此改置平棘县唐宋金皆因之国朝为赵州属县倚
郭县兼理城中
管仲云鄗邑之黍春秋纳荀卿于柏人鄗为晋邑柏乡
即柏人今治即鄗邑也汉属钜鹿郡高祖八年次柏人
曰柏乡曰隆平曰赞皇
赵州附郭曰平棘县汉初属常山郡后置宋子县晋属
赵国后魏为赵郡治所复置宋子县隋自象城移赵州
治此改置平棘县唐宋金皆因之国朝为赵州属县倚
郭县兼理城中
管仲云鄗邑之黍春秋纳荀卿于柏人鄗为晋邑柏乡
即柏人今治即鄗邑也汉属钜鹿郡高祖八年次柏人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4b 页 WYG0593-0021d.png
赵相贯高谋杀上上心动问县名柏人上曰柏人者迫
于人也去弗宿即此地也光武即位于县之五成陌千
秋亭更名高邑为冀州刺史治所魏改柏仁隋置柏乡
县于彭水之阴即今治也唐因之属赵州天宝改尧山
县宋省柏乡入高邑而存尧山今复为柏乡属沃州国
朝因之为赵州属县云
元氏县西北三十馀里曰封龙山星文图曰山应轩辕
十星屈折若飞龙之状故云山阳有龙首峰高二百丈
于人也去弗宿即此地也光武即位于县之五成陌千
秋亭更名高邑为冀州刺史治所魏改柏仁隋置柏乡
县于彭水之阴即今治也唐因之属赵州天宝改尧山
县宋省柏乡入高邑而存尧山今复为柏乡属沃州国
朝因之为赵州属县云
元氏县西北三十馀里曰封龙山星文图曰山应轩辕
十星屈折若飞龙之状故云山阳有龙首峰高二百丈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5a 页 WYG0593-0022a.png
上有立石数茎望之若龙骨也峰东北五里又有狮子
峰高三百丈若狮子蹲踞又有熊耳峰高五百丈又有
玉石峰螺峰南北天井皆西北最高之峰各以其形相
类而名也又有石人峰在东南隅三石相向屹立各高
三四丈俨如人形又有孩儿华盖二峰名仙人台则在
螺峰之西怪石相承如台故云山绝顶有二塔狮子峰
后数百步有白云洞世传张果老所居又有龙井而水
帘在龙泉之上垂二丈许虽祁寒不冻大旱祷辄应云
峰高三百丈若狮子蹲踞又有熊耳峰高五百丈又有
玉石峰螺峰南北天井皆西北最高之峰各以其形相
类而名也又有石人峰在东南隅三石相向屹立各高
三四丈俨如人形又有孩儿华盖二峰名仙人台则在
螺峰之西怪石相承如台故云山绝顶有二塔狮子峰
后数百步有白云洞世传张果老所居又有龙井而水
帘在龙泉之上垂二丈许虽祁寒不冻大旱祷辄应云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5b 页 WYG0593-0022b.png
千万叠赵州平棘县南五里安济桥南有壁叠曰千万
今俗呼为西壁营昔汉安帝永初元年以邓骘任尚讨
羌无功而后羌遂侵河内赵魏民惊恐北军中候朱宠
将五营兵屯孟津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垒六
百十有六所此即一也今河羌人居之
巏山(音权/髦)在柏乡县南乃土山也今属顺德路唐山
县境唐山即古柏人也巏山出五色石
真一泉真定路府治西街居民舍下有一井极甘美曰
今俗呼为西壁营昔汉安帝永初元年以邓骘任尚讨
羌无功而后羌遂侵河内赵魏民惊恐北军中候朱宠
将五营兵屯孟津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垒六
百十有六所此即一也今河羌人居之
巏山(音权/髦)在柏乡县南乃土山也今属顺德路唐山
县境唐山即古柏人也巏山出五色石
真一泉真定路府治西街居民舍下有一井极甘美曰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6a 页 WYG0593-0022c.png
真一泉金章宗尝取惠山泉与此水较之其味大胜章
宗因曰真一润二遂以名其泉云
卢水中山府城濠水流入城中曰卢水水经注曰卢奴
城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一百步东西百有馀步
水黑色俗名黑水池或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曰卢
奴云自(原本缺/一字)至燕皆引𣸦水入城中今水窦既毁地
道亦绝惟池水流出城外潭积微涨涓涓东北流注于
𣸦水也
宗因曰真一润二遂以名其泉云
卢水中山府城濠水流入城中曰卢水水经注曰卢奴
城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一百步东西百有馀步
水黑色俗名黑水池或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曰卢
奴云自(原本缺/一字)至燕皆引𣸦水入城中今水窦既毁地
道亦绝惟池水流出城外潭积微涨涓涓东北流注于
𣸦水也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6b 页 WYG0593-0022d.png
陉邑县故城安喜东南五十里本赵之陉城也史记曰
田叔赵陉城人也灭为苦陉县属中山国章帝改汉昌
魏改魏昌北齐废隋置隋昌属博陵郡唐改唐昌属定
州天宝间改陉邑至宋康定初省入安喜迄今为墟市
民居甚众豪商大贾皆集焉市衢之西有西门豹之庙
此即史记所谓陈馀游苦陉得富人公乘氏女所也
新城在县北三十里曰新城镇即古之新市县也为白
狄鲜虞之国汉为中山属县王莽曰平乐县也赵记曰
田叔赵陉城人也灭为苦陉县属中山国章帝改汉昌
魏改魏昌北齐废隋置隋昌属博陵郡唐改唐昌属定
州天宝间改陉邑至宋康定初省入安喜迄今为墟市
民居甚众豪商大贾皆集焉市衢之西有西门豹之庙
此即史记所谓陈馀游苦陉得富人公乘氏女所也
新城在县北三十里曰新城镇即古之新市县也为白
狄鲜虞之国汉为中山属县王莽曰平乐县也赵记曰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7a 页 WYG0593-0023a.png
新市县有蔺相如廉颇李牧三将之宅故其城势作三
曲西北避相如宅东北避颇宅东南避牧宅又云相如
祖茔皆在城中今为新市乡新城镇居民数百家为墟
市十二月夜宿镇上苏氏逆旅是夜大雪
九门故城(董氏/族附)藁城县西北三十里荒城一区盖战国
时赵邑本有九室居之武灵王改曰九门史记王出九
门如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是也惠文王二十八年蔺
相如城之汉为县今为九门镇野台在城侧俗呼为寒台
曲西北避相如宅东北避颇宅东南避牧宅又云相如
祖茔皆在城中今为新市乡新城镇居民数百家为墟
市十二月夜宿镇上苏氏逆旅是夜大雪
九门故城(董氏/族附)藁城县西北三十里荒城一区盖战国
时赵邑本有九室居之武灵王改曰九门史记王出九
门如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是也惠文王二十八年蔺
相如城之汉为县今为九门镇野台在城侧俗呼为寒台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7b 页 WYG0593-0023b.png
云城中世家惟董氏一族故自其龙虎卫上将军俊帅
孤军内附灭金之役战死黄河之上谥忠烈其子文炳
忠献公受知世祖身兼左辖佥枢之职讨灭宋国事载
信史次文用为翰林承旨谥忠穆又次文忠佥枢密院
谥忠贞其孙士选陜西平章孤介刚毅遍历台阁号称
名臣谥忠宣子孙列贵朝宁当代清显世罕能及故内
翰元文敏公明善撰公家传赞曰或曰为将三世必败
其后受其不祥董氏贵显四世子孙数十百人或曰活
孤军内附灭金之役战死黄河之上谥忠烈其子文炳
忠献公受知世祖身兼左辖佥枢之职讨灭宋国事载
信史次文用为翰林承旨谥忠穆又次文忠佥枢密院
谥忠贞其孙士选陜西平章孤介刚毅遍历台阁号称
名臣谥忠宣子孙列贵朝宁当代清显世罕能及故内
翰元文敏公明善撰公家传赞曰或曰为将三世必败
其后受其不祥董氏贵显四世子孙数十百人或曰活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8a 页 WYG0593-0023c.png
千人者必有后龙虎公忠献公为大将不妄杀滨死而
生之者无虑数十万人其诸以是为德欤后台臣上章
累请援史张功臣例进封王爵子孙辞不受盖以满盈
为诫也余尝过其第中见其冠盖蝉联子弟皆清修好
学而有承平公子之风观乎此清河元公之言盖可信
矣
南栾乡城(千金/渠附)柏乡县南千山言二山之西也俗呼为
南陵城十三州志曰昔陈公子完避乱奔齐桓公以此
生之者无虑数十万人其诸以是为德欤后台臣上章
累请援史张功臣例进封王爵子孙辞不受盖以满盈
为诫也余尝过其第中见其冠盖蝉联子弟皆清修好
学而有承平公子之风观乎此清河元公之言盖可信
矣
南栾乡城(千金/渠附)柏乡县南千山言二山之西也俗呼为
南陵城十三州志曰昔陈公子完避乱奔齐桓公以此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8b 页 WYG0593-0023d.png
封之汉武帝封赵敬肃王子它为南栾侯即王莽之富
平也杜氏传曰齐国夏伐晋取栾其后南徙故曰南栾
云城西有千金渠唐开元中县令王佐所浚以疏积潦
其堰则谓之万金堰也
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其门颇完固上建楼橹以为真
定帑藏之巨盈库也下作双门而无枨臬通过而已左
右挟二瓦市优肆倡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
大抵真定极为繁丽者盖国朝与宋约同灭金蔡城既
平也杜氏传曰齐国夏伐晋取栾其后南徙故曰南栾
云城西有千金渠唐开元中县令王佐所浚以疏积潦
其堰则谓之万金堰也
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其门颇完固上建楼橹以为真
定帑藏之巨盈库也下作双门而无枨臬通过而已左
右挟二瓦市优肆倡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
大抵真定极为繁丽者盖国朝与宋约同灭金蔡城既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9a 页 WYG0593-0024a.png
破遂以土地归宋人民则国朝尽迁于北故汴梁郑州
之人多居真定于是有故都之遗风焉
藁城县西二十五里故城东高台三所圮址尚存郭况
故台也今台傍有三村落一曰台西一曰故城一曰内
族此即郭后所居也昔光武击王郎至真定过此因纳
郭氏为后今台三所作南西北三面北台之上建卢郎
神庙不知何神庙东向神象具唐服民至今祀之今真
定平山县东有绵蔓故城即光武所封况之侯国也
之人多居真定于是有故都之遗风焉
藁城县西二十五里故城东高台三所圮址尚存郭况
故台也今台傍有三村落一曰台西一曰故城一曰内
族此即郭后所居也昔光武击王郎至真定过此因纳
郭氏为后今台三所作南西北三面北台之上建卢郎
神庙不知何神庙东向神象具唐服民至今祀之今真
定平山县东有绵蔓故城即光武所封况之侯国也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9b 页 WYG0593-0024b.png
安喜县东南三十里荒台一所曰鸡鸣台世传汉世祖
自蓟而南于此舍宿其地洼下遂筑此台鸡鸣而发因
以名云
赵州城中州衙南皇华驿之东有望汉台此即东汉耿
纯所筑以望东武之所也岁久摧圮宋大观四年知军
州事刘戒惜其遗迹淹没乃筑而新之其高七寻其基
延袤二百八十尺上广六十尺仍构屋以覆之命州判
官赵徽之撰望汉台铭刻石其碑今在州衙前金刺史
自蓟而南于此舍宿其地洼下遂筑此台鸡鸣而发因
以名云
赵州城中州衙南皇华驿之东有望汉台此即东汉耿
纯所筑以望东武之所也岁久摧圮宋大观四年知军
州事刘戒惜其遗迹淹没乃筑而新之其高七寻其基
延袤二百八十尺上广六十尺仍构屋以覆之命州判
官赵徽之撰望汉台铭刻石其碑今在州衙前金刺史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0a 页 WYG0593-0024c.png
赵温谔碑楼下望汉台但一荒邱耳
赵州城南平棘县境通津有大石桥曰安济长虹高跨
通衢上分作三道下为环洞两堍复各为两洞制作精
伟阑楯刻蹲狮纤巧奇绝华表柱上宋臣使金者刻题
甚多不能尽读有刻曰连鹏举使大金至绝域实居首
选宣和八年八月壬子题桥上片石有驴足迹四所世
传神仙张果老之迹余以当时匠者之戏匠者曰李春
隋时人也张果老列仙传云果真定蒲吾人隐封龙山
赵州城南平棘县境通津有大石桥曰安济长虹高跨
通衢上分作三道下为环洞两堍复各为两洞制作精
伟阑楯刻蹲狮纤巧奇绝华表柱上宋臣使金者刻题
甚多不能尽读有刻曰连鹏举使大金至绝域实居首
选宣和八年八月壬子题桥上片石有驴足迹四所世
传神仙张果老之迹余以当时匠者之戏匠者曰李春
隋时人也张果老列仙传云果真定蒲吾人隐封龙山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0b 页 WYG0593-0024d.png
唐高宗召不起明皇迎入禁中赐号通元先生后不知
所终今真定平山县东十三里有蒲吾古城即果所居
也
赵州城西门外平棘县境有永通桥俗谓之小石桥方之南
桥差小而石工之制华丽尤精清洨二水合流桥下此则金明
昌间赵人裒钱而建也建桥碑文中宪大夫致仕王革撰桥左复有
小碣刻桥之图金儒题咏并刻于下
李昉书院(吟台/附)元氏县封龙山龙首峰下有宋丞相李
所终今真定平山县东十三里有蒲吾古城即果所居
也
赵州城西门外平棘县境有永通桥俗谓之小石桥方之南
桥差小而石工之制华丽尤精清洨二水合流桥下此则金明
昌间赵人裒钱而建也建桥碑文中宪大夫致仕王革撰桥左复有
小碣刻桥之图金儒题咏并刻于下
李昉书院(吟台/附)元氏县封龙山龙首峰下有宋丞相李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1a 页 WYG0593-0025a.png
昉读书堂及吟台皆在焉李公书堂本三所东溪者为
浮屠所佔西溪芜没不可考今建书院者即中溪也吟
台在东北隅叠石为之高三丈馀宋碑一通尚在逮国
朝至元三年李文正公治自翰林学士辞归隐山中因
其故基以筑大成殿讲堂斋舍招延学者王文忠公磐
为撰书院记李文正公字仁卿自号敬斋云金进士栾
城人也有文集行世王文忠公字文炳号鹿庵广平人
亦云金进士入国朝为翰林承旨年九十二以寿终
浮屠所佔西溪芜没不可考今建书院者即中溪也吟
台在东北隅叠石为之高三丈馀宋碑一通尚在逮国
朝至元三年李文正公治自翰林学士辞归隐山中因
其故基以筑大成殿讲堂斋舍招延学者王文忠公磐
为撰书院记李文正公字仁卿自号敬斋云金进士栾
城人也有文集行世王文忠公字文炳号鹿庵广平人
亦云金进士入国朝为翰林承旨年九十二以寿终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1b 页 WYG0593-0025b.png
徐童树在元氏县封龙山修真观四周多徐童树树类
梧桐香气时袭人其子可以染碧移植他所则辄死俗
呼为徐童华世谓北岳徐真君登仙于此记云骆元素
遇一老人得药十粒且告曰服此则不饥吾本姓徐氏
字元英新受长桑君牒为北岳长史言既化童子乘云
而去因以名云
中山府学讲堂前有雪浪石承以丈八芙蓉石盆盆口
镌苏文忠公雪浪石铭其石纹作波涛痕复有若卧牛
梧桐香气时袭人其子可以染碧移植他所则辄死俗
呼为徐童华世谓北岳徐真君登仙于此记云骆元素
遇一老人得药十粒且告曰服此则不饥吾本姓徐氏
字元英新受长桑君牒为北岳长史言既化童子乘云
而去因以名云
中山府学讲堂前有雪浪石承以丈八芙蓉石盆盆口
镌苏文忠公雪浪石铭其石纹作波涛痕复有若卧牛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2a 页 WYG0593-0025c.png
立凤之状者昔苏公守定日甚爱此石构小室置之榜
曰雪浪斋云西庑下一碑图石之形并刻其铭于右学
中又有唐王维画竹碑二通一黑一白世谓阴阳竹也
玉华宫在真定路城中衙城之北潭园之东是为睿宗
仁圣景襄皇帝之神御殿奉安御容者也外为红绰楔
垣墙四周槐柳森列重门棨戟广殿修庑金碧辉映宏
壮华丽儗于宫掖制命羽流崇奉香镫置卫士以守门
闼岁以月日中书以故事奏闻命集贤院臣代祀函香
曰雪浪斋云西庑下一碑图石之形并刻其铭于右学
中又有唐王维画竹碑二通一黑一白世谓阴阳竹也
玉华宫在真定路城中衙城之北潭园之东是为睿宗
仁圣景襄皇帝之神御殿奉安御容者也外为红绰楔
垣墙四周槐柳森列重门棨戟广殿修庑金碧辉映宏
壮华丽儗于宫掖制命羽流崇奉香镫置卫士以守门
闼岁以月日中书以故事奏闻命集贤院臣代祀函香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2b 页 WYG0593-0025d.png
致醴遣太常雅乐率燕南宪臣真定守臣具朝服备牲
牢行三献之礼延祐间御史元永贞上疏略曰圣朝建
宗庙崇孝享可谓至矣而睿宗神御别在玉华宫窃惟
功德莫如太祖世祖不闻有原庙世祖神御奉安大圣
寿万安寺岁时以家人礼祭供不用太常雅乐今玉华
宫又非龙兴降诞之地伏望朝廷照依京师诸寺影堂
例止命有司祭供罢太常乐斯得典礼之正矣疏上不
报元统乙亥监礼官萨都拉(旧作萨都/刺今改正)天锡有诗曰大
牢行三献之礼延祐间御史元永贞上疏略曰圣朝建
宗庙崇孝享可谓至矣而睿宗神御别在玉华宫窃惟
功德莫如太祖世祖不闻有原庙世祖神御奉安大圣
寿万安寺岁时以家人礼祭供不用太常雅乐今玉华
宫又非龙兴降诞之地伏望朝廷照依京师诸寺影堂
例止命有司祭供罢太常乐斯得典礼之正矣疏上不
报元统乙亥监礼官萨都拉(旧作萨都/刺今改正)天锡有诗曰大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3a 页 WYG0593-0026a.png
禘天香出内宫孝思与世总无穷百年礼乐行三献一
派箫韶起半空使者领班云气里女仙摇佩月明中小
臣监礼陪清列两袖葵花映烛红天锡进士时为燕南
廉访司照磨云
开元寺在真定路城中鼓角门天禄坊西此即张五村故
地也寺内三门石柱刻曰大历十二年藁城主簿李宿
撰解惠寺三门楼赞云后魏兴和二年建寺曰净观至
隋开皇十一年改曰解惠后复改开元寺寺有千石钟
派箫韶起半空使者领班云气里女仙摇佩月明中小
臣监礼陪清列两袖葵花映烛红天锡进士时为燕南
廉访司照磨云
开元寺在真定路城中鼓角门天禄坊西此即张五村故
地也寺内三门石柱刻曰大历十二年藁城主簿李宿
撰解惠寺三门楼赞云后魏兴和二年建寺曰净观至
隋开皇十一年改曰解惠后复改开元寺寺有千石钟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3b 页 WYG0593-0026b.png
声闻数百里今为官府昏晓之警钟楼栱间有赵閒閒
所遗墨迹正殿皆石阑环绕镌刻花木禽兽人物极为
工致纤巧寺复有转藏经碑乃梁王承规集王右军书
也极妙绝当世复有封居赋小篆千文碑在寺中
临济寺在真定府城中定远门东街飞云楼之东其三
门下有唐吴道子所画布袋和尚像及摇铃普化真赞
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极为精妙寺乃临济祖庭
其灵塔则金世宗所建也昔临济和尚结茅于此尝与
所遗墨迹正殿皆石阑环绕镌刻花木禽兽人物极为
工致纤巧寺复有转藏经碑乃梁王承规集王右军书
也极妙绝当世复有封居赋小篆千文碑在寺中
临济寺在真定府城中定远门东街飞云楼之东其三
门下有唐吴道子所画布袋和尚像及摇铃普化真赞
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极为精妙寺乃临济祖庭
其灵塔则金世宗所建也昔临济和尚结茅于此尝与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4a 页 WYG0593-0026c.png
木塔河阳二师围炉而坐木塔曰摇铃普化果是凡是
圣普化适至揭帘而入汝谓我是凡是圣临济大喝一
声普化作偈曰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
倒具一双眼世传寺本赵王镕所赐墨君和故宅也
赵州城中东门内有柏林院世呼为赵州古佛道场盖
唐末僧赵州和尚修行之所旧在城外后城既展而在
东门内矣院西丁字街有石浮图俗曰大石塔高可四
五丈制作极工上刻古薤叶篆亦妙宋景祐五年西厢
圣普化适至揭帘而入汝谓我是凡是圣临济大喝一
声普化作偈曰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
倒具一双眼世传寺本赵王镕所赐墨君和故宅也
赵州城中东门内有柏林院世呼为赵州古佛道场盖
唐末僧赵州和尚修行之所旧在城外后城既展而在
东门内矣院西丁字街有石浮图俗曰大石塔高可四
五丈制作极工上刻古薤叶篆亦妙宋景祐五年西厢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4b 页 WYG0593-0026d.png
人所建也
中山府城中天宁寺后有小寺世传慕容垂之后宫也
其妃以诬被杀冤血溅砌石石白血殷渍而不灭每雨
过其色愈鲜余尝考北史垂妃无它被杀者惟段氏諌
垂废太子宝垂不听宝深衔之及即位令自杀疑此即
段氏之血也
栾武子庙栾城县西四里彪冢村高邱一所曰栾武台
台有庙曰栾武祠此即栾伯书之庙也书谥曰武故云
中山府城中天宁寺后有小寺世传慕容垂之后宫也
其妃以诬被杀冤血溅砌石石白血殷渍而不灭每雨
过其色愈鲜余尝考北史垂妃无它被杀者惟段氏諌
垂废太子宝垂不听宝深衔之及即位令自杀疑此即
段氏之血也
栾武子庙栾城县西四里彪冢村高邱一所曰栾武台
台有庙曰栾武祠此即栾伯书之庙也书谥曰武故云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5a 页 WYG0593-0027a.png
庙西南有一冢曰彪冢俗传武子猎于此射一彪死葬
于此焉
中山府文庙西宋丞相魏忠献王韩公琦祠堂存焉琦
为帅有惠政州人为立祠祠下有碑一通其略曰仁宗
朝出知定州时州兵不治将为乱及至即用兵律裁之
察其横不可教者斩之有死于战敌者赏其家其孤儿
使继衣廪乃效古兵法列方圜锐三阵亲教习之由是
定兵强劲可用号称雄镇声振契丹云
于此焉
中山府文庙西宋丞相魏忠献王韩公琦祠堂存焉琦
为帅有惠政州人为立祠祠下有碑一通其略曰仁宗
朝出知定州时州兵不治将为乱及至即用兵律裁之
察其横不可教者斩之有死于战敌者赏其家其孤儿
使继衣廪乃效古兵法列方圜锐三阵亲教习之由是
定兵强劲可用号称雄镇声振契丹云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5b 页 WYG0593-0027b.png
真定路城中开元寺后绣女局内唐清河郡王李宝臣
纪功碑一通其碑极高大永泰二年所立也类要云李
宝臣纪功二碑一在真定府治东三十步即此碑也一
在府治西一十步大历三年立今在居民房屋土底常
有人掘见云
真定路城中开元寺后绣女局内复有钜碑埋土中止
露碑首长及丈五题曰王武俊碑贞观五年立文字皆
不可考类要云王武俊碑去真定府治东门二十步即
纪功碑一通其碑极高大永泰二年所立也类要云李
宝臣纪功二碑一在真定府治东三十步即此碑也一
在府治西一十步大历三年立今在居民房屋土底常
有人掘见云
真定路城中开元寺后绣女局内复有钜碑埋土中止
露碑首长及丈五题曰王武俊碑贞观五年立文字皆
不可考类要云王武俊碑去真定府治东门二十步即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6a 页 WYG0593-0027c.png
此碑也
真定路南关阳和门外史丞相遗爱碑一通螭首龟趺
高四十尺冠以华屋壮丽崇峻其文则郡教授吴特起
撰也碑略曰公姓史氏名天泽大都永清人国初嗣兄
天倪爵为河北兵马都元帅寻除真定等处五路万户
又擢经略宣抚使世祖皇帝即位中统二年五月超拜
右丞相至元元年进光禄大夫三年辅国上将军为枢
密副使四年复为左丞相六年以荣禄大夫为平章政
真定路南关阳和门外史丞相遗爱碑一通螭首龟趺
高四十尺冠以华屋壮丽崇峻其文则郡教授吴特起
撰也碑略曰公姓史氏名天泽大都永清人国初嗣兄
天倪爵为河北兵马都元帅寻除真定等处五路万户
又擢经略宣抚使世祖皇帝即位中统二年五月超拜
右丞相至元元年进光禄大夫三年辅国上将军为枢
密副使四年复为左丞相六年以荣禄大夫为平章政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6b 页 WYG0593-0027d.png
事八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中书左丞相
公出入将相几五十年柱石四朝仪表百辟古之社稷
臣也其保障河北战三峰山掊金捣宋皆建奇功尝同
伯颜淮安忠武王统大军至鄂渚以疾召还明年薨于
位即十二年二月七日也享年七十有二赠太尉谥忠
武葬真定县太保庄墓碑翰林学士徒单公履撰神道
碑则翰林承旨王磐撰皆敕赐文也延祐六年加赠推
忠赞治同德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镇
公出入将相几五十年柱石四朝仪表百辟古之社稷
臣也其保障河北战三峰山掊金捣宋皆建奇功尝同
伯颜淮安忠武王统大军至鄂渚以疾召还明年薨于
位即十二年二月七日也享年七十有二赠太尉谥忠
武葬真定县太保庄墓碑翰林学士徒单公履撰神道
碑则翰林承旨王磐撰皆敕赐文也延祐六年加赠推
忠赞治同德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镇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7a 页 WYG0593-0028a.png
阳王初公之治真定也披荆棘驱狐狸开城郭立官府
以招人民成天下之剧郡四方之都会武仙之乱公兄
元帅天倪遇害主将欲尽诛郡人以雪其恨公恐失胁
从罔治之义忍忿含垢亟谏数四乃得全活壬辰招降
老幼十万馀口将护北渡使其自便处所或使归乡里
一无所问其德可胜言哉公甲第今在子城西黑军营
北第中有静治堂青樾楼景光亭江汉堂云十二月早
渡滹沱河抵阳和门外日卓午矣饭于旅舍遂至南关
以招人民成天下之剧郡四方之都会武仙之乱公兄
元帅天倪遇害主将欲尽诛郡人以雪其恨公恐失胁
从罔治之义忍忿含垢亟谏数四乃得全活壬辰招降
老幼十万馀口将护北渡使其自便处所或使归乡里
一无所问其德可胜言哉公甲第今在子城西黑军营
北第中有静治堂青樾楼景光亭江汉堂云十二月早
渡滹沱河抵阳和门外日卓午矣饭于旅舍遂至南关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7b 页 WYG0593-0028b.png
下马读其碑而去
真定路府学尊经阁下有刘法墨史图石刻及杨秘监
邦基画及金诸贤诗极精妙也旧在墨史堂今龛阁壁
云
唐恒州刺史陶云碑在真定路府治庑下有唐恒州刺
史陶云碑一通字为行草书笔势遒劲而不著书者姓
名其文则唐申州录事张义感所撰其略曰云字大举
河南伊阙人高宗时为恒州刺史其碑则永淳三年立
真定路府学尊经阁下有刘法墨史图石刻及杨秘监
邦基画及金诸贤诗极精妙也旧在墨史堂今龛阁壁
云
唐恒州刺史陶云碑在真定路府治庑下有唐恒州刺
史陶云碑一通字为行草书笔势遒劲而不著书者姓
名其文则唐申州录事张义感所撰其略曰云字大举
河南伊阙人高宗时为恒州刺史其碑则永淳三年立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8a 页 WYG0593-0028c.png
也昔宋欧阳文忠公为河北转运使至真定见碑仆府
门外半埋土中命工掘出立于庑下云
三公神庙碑(白石神君无极/山二汉碑附)三公神庙在元氏县西北
三十里封龙山下其庙两两相对若泰阶六符之状盖
三台近于轩辕故庙于此山今榜曰天台三公之庙庙
有汉封龙山颂碑一通汉三公山碑一通县西故城西
门外八都神坛亦有三公山碑一通汉光和四年常山
相冯巡所立坛侧又有唐三公山碑一通八都者总望
门外半埋土中命工掘出立于庑下云
三公神庙碑(白石神君无极/山二汉碑附)三公神庙在元氏县西北
三十里封龙山下其庙两两相对若泰阶六符之状盖
三台近于轩辕故庙于此山今榜曰天台三公之庙庙
有汉封龙山颂碑一通汉三公山碑一通县西故城西
门外八都神坛亦有三公山碑一通汉光和四年常山
相冯巡所立坛侧又有唐三公山碑一通八都者总望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8b 页 WYG0593-0028d.png
八山而祭于此明帝永平中幸此诏复租税六年劳来
县吏下及走卒皆蒙恩赐其后章帝北巡又幸元氏祀
光武于县堂祀明帝于始生堂皆奏乐焉白石神君碑
无极山碑二汉刻皆在封龙山下
唐卢舍那珉像碑(铁塔/附)元氏县城中开元寺有唐蔡有
邻𨽻书卢舍那珉像一通欧阳文忠公曰唐世能名八
分者四家韩择木史惟则世传颇多而李潮及有邻特
为难得庆历中昭文韩公始得此本有邻小字尤佳若
县吏下及走卒皆蒙恩赐其后章帝北巡又幸元氏祀
光武于县堂祀明帝于始生堂皆奏乐焉白石神君碑
无极山碑二汉刻皆在封龙山下
唐卢舍那珉像碑(铁塔/附)元氏县城中开元寺有唐蔡有
邻𨽻书卢舍那珉像一通欧阳文忠公曰唐世能名八
分者四家韩择木史惟则世传颇多而李潮及有邻特
为难得庆历中昭文韩公始得此本有邻小字尤佳若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9a 页 WYG0593-0029a.png
石经藏赞崔潭龟诗与三代鼎彝何异也又云其碑石
刻在中山府城中盖传闻之误耳开元寺内西北院中
有生铁塔高四五丈其制亦机巧
定武兰亭石刻旧在中山府库中为天下名本今埋没
不知所在昔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惟此本乃率更令
欧阳询所拓也上命刻石留禁中以他本赐外臣一时
贵尚摹拓惟禁中石本独完善至五代石敬塘弃中国
而契丹耶律德光自中原辇宝货图书还北至杀狐林
刻在中山府城中盖传闻之误耳开元寺内西北院中
有生铁塔高四五丈其制亦机巧
定武兰亭石刻旧在中山府库中为天下名本今埋没
不知所在昔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惟此本乃率更令
欧阳询所拓也上命刻石留禁中以他本赐外臣一时
贵尚摹拓惟禁中石本独完善至五代石敬塘弃中国
而契丹耶律德光自中原辇宝货图书还北至杀狐林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19b 页 WYG0593-0029b.png
而死永康立其国交兵遂弃石而归庆历中李学究者
得之韩忠献婿始以墨本出示韩公索其石观李遂瘗
地中李死其子出石始售于人每本必千钱由是好事
稍稍得之后李负官缗无偿时宋景文公祁守定武以
公帑金代李输之取石匣藏于库非故旧不得熙宁间
薛师正守是邦求者沓至薛恶其摹打之声乃刻别本
于外以遗求者然此郡已有二刻真赝矣其子绍彭摹
他石以易元刻暗以自别遂于古刻湍流带左右五字
得之韩忠献婿始以墨本出示韩公索其石观李遂瘗
地中李死其子出石始售于人每本必千钱由是好事
稍稍得之后李负官缗无偿时宋景文公祁守定武以
公帑金代李输之取石匣藏于库非故旧不得熙宁间
薛师正守是邦求者沓至薛恶其摹打之声乃刻别本
于外以遗求者然此郡已有二刻真赝矣其子绍彭摹
他石以易元刻暗以自别遂于古刻湍流带左右五字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0a 页 WYG0593-0029c.png
各刻损二笔为记或谓古迹仰字如针眼殊字如蟹瓜
列字如丁形又云字微带肉此为唐刻本也大观中徽
宗诏取此石于薛氏家其子嗣昌进纳御府上命龛置
宣和殿靖康金人陷汴京其石不知所存云金以红毯
辇归今东南诸刻无能彷佛者天台桑泽卿世昌编兰
亭博议一书甚详
赵州城东北三十里平棘县境上古宋子城城中有汉
耿球碑一通作汉𨽻书盖耿纯宋子人也城西有耿乡
列字如丁形又云字微带肉此为唐刻本也大观中徽
宗诏取此石于薛氏家其子嗣昌进纳御府上命龛置
宣和殿靖康金人陷汴京其石不知所存云金以红毯
辇归今东南诸刻无能彷佛者天台桑泽卿世昌编兰
亭博议一书甚详
赵州城东北三十里平棘县境上古宋子城城中有汉
耿球碑一通作汉𨽻书盖耿纯宋子人也城西有耿乡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0b 页 WYG0593-0029d.png
汉光武封纯为侯国世谓之宜安城至今民多姓耿皆
纯之后也宋子故城即秦高渐离匿作宋子而歌之所
也按卫恒四体书势曰钜鹿宋子城耿球碑师宜官书
元术立球纯之后云
徐整碑在柏乡县西南七十里柏乡故城之西门内汉
柏人令徐君碑一通君名整桓帝时为柏人令有惠政
民怀之为立碑此即高祖动心不宿之地也
柏乡县城中通衢居民檐下柏乡尉兰君碑一通君名
纯之后也宋子故城即秦高渐离匿作宋子而歌之所
也按卫恒四体书势曰钜鹿宋子城耿球碑师宜官书
元术立球纯之后云
徐整碑在柏乡县西南七十里柏乡故城之西门内汉
柏人令徐君碑一通君名整桓帝时为柏人令有惠政
民怀之为立碑此即高祖动心不宿之地也
柏乡县城中通衢居民檐下柏乡尉兰君碑一通君名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1a 页 WYG0593-0030a.png
俨字望之唐会昌间尉柏乡有遗爱民伐石立碑潞州
进士张环制文将树碑时皇叔观察使完颜从郁适朝
京还因题诗一章于碑后曰乡材皆愿识将军事简将
军少出巡白酒不酤谁犯禁黄鸡无祸得司晨问耆抚
幼非干誉止社停巫岂慢神数尺去思碑上语后官知
劝可书绅乡人并刻其诗于碑后
吉日癸巳石刻四字周穆王所刻也昔在赵州赞皇县
城南十三里坛山崖石之上穆天子传云穆天子登赞
进士张环制文将树碑时皇叔观察使完颜从郁适朝
京还因题诗一章于碑后曰乡材皆愿识将军事简将
军少出巡白酒不酤谁犯禁黄鸡无祸得司晨问耆抚
幼非干誉止社停巫岂慢神数尺去思碑上语后官知
劝可书绅乡人并刻其诗于碑后
吉日癸巳石刻四字周穆王所刻也昔在赵州赞皇县
城南十三里坛山崖石之上穆天子传云穆天子登赞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1b 页 WYG0593-0030b.png
皇山以望临城置坛此山因以名焉癸巳志其日也又
有四望山者谓穆王登山望祭四方者传中但云登山
而不言刻石然字画亦奇怪若杖画状土人谓坛山为
马镫山以其已字之形类镫也宋尚书广平宋祁以皇
祐四年秋自亳移镇镇阳道出赵州命人于坛山石壁
模得此字时赵之守将武臣也遽命凿山壁辇其字归
赵龛之厅壁闻者莫不叹惋嘉祐己亥移置高邑县厅
壁元至元二十三年乙酉复移龛赞皇庙学之壁云
有四望山者谓穆王登山望祭四方者传中但云登山
而不言刻石然字画亦奇怪若杖画状土人谓坛山为
马镫山以其已字之形类镫也宋尚书广平宋祁以皇
祐四年秋自亳移镇镇阳道出赵州命人于坛山石壁
模得此字时赵之守将武臣也遽命凿山壁辇其字归
赵龛之厅壁闻者莫不叹惋嘉祐己亥移置高邑县厅
壁元至元二十三年乙酉复移龛赞皇庙学之壁云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2a 页 WYG0593-0030c.png
藁城县城中文庙内有汉藁长蔡湛碑一通光和四年
立并碑阴全庐陵欧阳文忠曰天章阁待制杨畋尝为
余言汉时𨽻书在者此最为佳畋自言平生学此字也
藁城县九门城中有隋九门令钳耳府君碑不载书撰
名字碑首题云大隋恒山郡九门令钳耳清德之颂君
名彻华阴朝邑人本周王子晋之后避地西戎世为君
长因以地为姓曾祖静魏冯翊太守祖朗成集二州刺
史父康周荆安宁邓四州总管别驾龙门二郡守字画
立并碑阴全庐陵欧阳文忠曰天章阁待制杨畋尝为
余言汉时𨽻书在者此最为佳畋自言平生学此字也
藁城县九门城中有隋九门令钳耳府君碑不载书撰
名字碑首题云大隋恒山郡九门令钳耳清德之颂君
名彻华阴朝邑人本周王子晋之后避地西戎世为君
长因以地为姓曾祖静魏冯翊太守祖朗成集二州刺
史父康周荆安宁邓四州总管别驾龙门二郡守字画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2b 页 WYG0593-0030d.png
遒劲非欧虞不能及也
九门城中有隋李康成清德颂碑一通不著书撰名氏
文为声偶而字画奇古可爱康陇西狄道人也碑首题
曰大隋冠军将军大中都督恒州九门县令陇西李君
清德之颂字多讹阙其后曰十一年岁在辛亥大将军
在酉二月癸丑朔十二日甲子建年上二字磨灭不可
识按隋开皇十一年岁在辛亥其二字乃开皇也大将
军在酉之说出于阴阳家前史不载而于此并记之
九门城中有隋李康成清德颂碑一通不著书撰名氏
文为声偶而字画奇古可爱康陇西狄道人也碑首题
曰大隋冠军将军大中都督恒州九门县令陇西李君
清德之颂字多讹阙其后曰十一年岁在辛亥大将军
在酉二月癸丑朔十二日甲子建年上二字磨灭不可
识按隋开皇十一年岁在辛亥其二字乃开皇也大将
军在酉之说出于阴阳家前史不载而于此并记之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3a 页 WYG0593-0031a.png
藁城县九门城西浮图碑一通题云九门县合乡城人
等为国建浮图之碑唐应诏四科举董行思撰文清河
傅德节书唐高宗上元三年岁在丙子建浮图在智矩
寺寺今亦废久矣
冯乐陵在新乐县东北二十里即汉冯昭仪之墓也昔
昭仪随其子中山孝王兴就国王为母筑宫为乐里以
居之乐里即今新乐城也昭仪在元帝时有当熊之功
成帝优异之赐御服鼓吹卤簿名其居曰乐里既终敕
等为国建浮图之碑唐应诏四科举董行思撰文清河
傅德节书唐高宗上元三年岁在丙子建浮图在智矩
寺寺今亦废久矣
冯乐陵在新乐县东北二十里即汉冯昭仪之墓也昔
昭仪随其子中山孝王兴就国王为母筑宫为乐里以
居之乐里即今新乐城也昭仪在元帝时有当熊之功
成帝优异之赐御服鼓吹卤簿名其居曰乐里既终敕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3b 页 WYG0593-0031b.png
葬乐里东北因名其墓曰冯乐陵云十二月(原本缺/二字)早
自新乐县起午前至冯乐陵午饭遂至荒陵眺望而去
午后雪复大作
汉中山王陵安喜县东唐河西北有二坟即汉中山哀
王宪王之陵世讹为二女陵非也哀王乃孝王之孙康
王之子寰宇记曰𣸦水又名唐河自唐县界流入东注
京邱北对君子岸岸上有哀王宪王二陵又闻中山怀
王顺王夷王数陵在安喜县境内今皆不可考矣
自新乐县起午前至冯乐陵午饭遂至荒陵眺望而去
午后雪复大作
汉中山王陵安喜县东唐河西北有二坟即汉中山哀
王宪王之陵世讹为二女陵非也哀王乃孝王之孙康
王之子寰宇记曰𣸦水又名唐河自唐县界流入东注
京邱北对君子岸岸上有哀王宪王二陵又闻中山怀
王顺王夷王数陵在安喜县境内今皆不可考矣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4a 页 WYG0593-0031c.png
李左车墓赵州城西七里清水之曲有高冢一所世传
为李左车之墓冢上今为佛寺中有一井可汲馀无考
者冢上但有元魏景明二年所立兖州刺史李使君碑
一通而已
栾城县西陲有村曰陈居陈馀墓在焉此馀游赵日所
居死归葬此
栾城县城东石栏桥东二里有冢极高为汉蒲关侯柴
武之墓也隋开皇间武有远孙为浮屠氏曰英师并葬
为李左车之墓冢上今为佛寺中有一井可汲馀无考
者冢上但有元魏景明二年所立兖州刺史李使君碑
一通而已
栾城县西陲有村曰陈居陈馀墓在焉此馀游赵日所
居死归葬此
栾城县城东石栏桥东二里有冢极高为汉蒲关侯柴
武之墓也隋开皇间武有远孙为浮屠氏曰英师并葬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4b 页 WYG0593-0031d.png
于冢侧今台冢亦汉制也冢旁有台头寺俗讹为柴世
宗墓非也近冢曰柴村即武族之所居也
真定县南十里古常山城下冶河之滨荒冢隐然是为
汉胶东侯贾复之墓昔浚冶河发古冢得骸骨异常身
擐铁甲一戟在旁寻复得其墓志始知为贾复之墓也
太守马公敛以衣衾更瘗之时燕南掾孙茂先见其事
后三十年告于郡知事王德祯因砻石请监察御史杨
君俊民为文刻诸石名曰怀贤之碑以表其墓其略曰
宗墓非也近冢曰柴村即武族之所居也
真定县南十里古常山城下冶河之滨荒冢隐然是为
汉胶东侯贾复之墓昔浚冶河发古冢得骸骨异常身
擐铁甲一戟在旁寻复得其墓志始知为贾复之墓也
太守马公敛以衣衾更瘗之时燕南掾孙茂先见其事
后三十年告于郡知事王德祯因砻石请监察御史杨
君俊民为文刻诸石名曰怀贤之碑以表其墓其略曰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5a 页 WYG0593-0032a.png
侯南阳人光武拜执金吾冠军侯建武间封胶东侯食
六县后罢将军以列侯就第卒谥刚正(案后汉书作/刚无正字)侯
尝破五校于真定创甚光武念之约为婚姻卒后哀其
成绩诏葬于此或史之所逸也又述宋洪适之言辨论
埋铭之原以为自汉明帝时都尉路君墓阙始至为详
博王君字祐之保定人好古笃实君子以余为忘年友
也杨君字士杰郡人举进士扬历馆阁今为国子司业
亦余之故人也
六县后罢将军以列侯就第卒谥刚正(案后汉书作/刚无正字)侯
尝破五校于真定创甚光武念之约为婚姻卒后哀其
成绩诏葬于此或史之所逸也又述宋洪适之言辨论
埋铭之原以为自汉明帝时都尉路君墓阙始至为详
博王君字祐之保定人好古笃实君子以余为忘年友
也杨君字士杰郡人举进士扬历馆阁今为国子司业
亦余之故人也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5b 页 WYG0593-0032b.png
郎氏墓碑在新乐县东南十五里曲都村有郎氏墓墓
林中有郎茂郎颖二碑皆李百药撰宋才书字画甚伟
碑云茂从炀帝幸江都而卒颖事唐为大理卿隋唐之
时屡更定律令盖法律士也颖之碑阴题名云柱国府
僚佐三十二人常山公府国官一百七人合一百三十
九人为一卷柱国府长史司马掾属各一人咨议记室
司仓司功司户司兵司铠司法司田司士参军事各一
人又有参军事五人行参军十人典签三人常山国官
林中有郎茂郎颖二碑皆李百药撰宋才书字画甚伟
碑云茂从炀帝幸江都而卒颖事唐为大理卿隋唐之
时屡更定律令盖法律士也颖之碑阴题名云柱国府
僚佐三十二人常山公府国官一百七人合一百三十
九人为一卷柱国府长史司马掾属各一人咨议记室
司仓司功司户司兵司铠司法司田司士参军事各一
人又有参军事五人行参军十人典签三人常山国官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6a 页 WYG0593-0032c.png
国令大农各一人常侍侍郎国尉各二人典尉六人舍
人四人城局庙长学官各一人食官厩牧各四人典府
长一人典府丞二人亲事七十五人颖以贞观四年卒
此盖唐制也
真定之西关外社坛西北隅城濠之外真定县境上也
有褚先生墓墓上小碣一通其略曰先生姓褚氏讳承
亮字茂先宋宣和二年擢第调易州户曹会金皇子郎
君破真定拘境内旧进士七十三人赴安国寺试策策
人四人城局庙长学官各一人食官厩牧各四人典府
长一人典府丞二人亲事七十五人颖以贞观四年卒
此盖唐制也
真定之西关外社坛西北隅城濠之外真定县境上也
有褚先生墓墓上小碣一通其略曰先生姓褚氏讳承
亮字茂先宋宣和二年擢第调易州户曹会金皇子郎
君破真定拘境内旧进士七十三人赴安国寺试策策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6b 页 WYG0593-0032d.png
目以上皇不道少主失信举人希旨极口诋毁先生离
席揖主文刘侍中曰君父之过岂臣子所当言耶长揖
而出场屋刘为之动容比揭榜先生被黜馀悉放第状
元许必辈自号七十二贤榜时人谓先生曰有德先生
朝廷重其名命知藁城漫一应之寻解印去年七十终
弟子周伯禄等百馀人因私谥曰元贞先生云十二月
蚤谒拜墓下
真定县北十五里大安乡曹家疃道左墓碑题曰元故
席揖主文刘侍中曰君父之过岂臣子所当言耶长揖
而出场屋刘为之动容比揭榜先生被黜馀悉放第状
元许必辈自号七十二贤榜时人谓先生曰有德先生
朝廷重其名命知藁城漫一应之寻解印去年七十终
弟子周伯禄等百馀人因私谥曰元贞先生云十二月
蚤谒拜墓下
真定县北十五里大安乡曹家疃道左墓碑题曰元故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7a 页 WYG0593-0033a.png
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事甄君之墓墓前一碑中
奉大夫陜西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赵郡苏天爵撰文
国子司业王理书翰林直学士谢端篆碑略曰君讳世
良字贤卿世为真定人年四十馀始游江南试吏四明
擢浙东西宪掾进南台察院受知文皇帝寻贡中台除
广西廉访知事迁帅府都事际遇今上于潜邸比入大
统召君入朝台臣奏为山南经历上不允改通政都事
寻拜监察御史出佥浙东宪至元元年九月十八日卒
奉大夫陜西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赵郡苏天爵撰文
国子司业王理书翰林直学士谢端篆碑略曰君讳世
良字贤卿世为真定人年四十馀始游江南试吏四明
擢浙东西宪掾进南台察院受知文皇帝寻贡中台除
广西廉访知事迁帅府都事际遇今上于潜邸比入大
统召君入朝台臣奏为山南经历上不允改通政都事
寻拜监察御史出佥浙东宪至元元年九月十八日卒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7b 页 WYG0593-0033b.png
于金华官舍年六十八君在广西调护圣躬夙夜无懈
尝书贤卿二字赐之及迁浙东又赐缗钱五十贯其恩
眷类此子二人曰英曰蒙云盖君之在四明也与先君
子最厚善每过余家喜余诵读语人曰此子可教也今
余自海上归南阳将上京师道出镇阳窃幸拜君之墓
呜呼二十年之间见君之穷达生死而余栖迟草莱年
益迈而学益荒负君知人之鉴矣
真定县北新城镇南二里许墓林蓊蔚羊虎翁仲皆白
尝书贤卿二字赐之及迁浙东又赐缗钱五十贯其恩
眷类此子二人曰英曰蒙云盖君之在四明也与先君
子最厚善每过余家喜余诵读语人曰此子可教也今
余自海上归南阳将上京师道出镇阳窃幸拜君之墓
呜呼二十年之间见君之穷达生死而余栖迟草莱年
益迈而学益荒负君知人之鉴矣
真定县北新城镇南二里许墓林蓊蔚羊虎翁仲皆白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8a 页 WYG0593-0033c.png
石镌凿极为伟壮是为岭北行中书省郎中苏君之墓
隧前一碑乃苏氏先茔之记奎章阁侍书学士蜀郡虞
公集撰翰林承旨吴兴赵文敏公孟頫书丹为二绝之
笔也君墓碑亦虞公撰其略曰君名志道字子宁以吏
起家为丞相掾三命为枢密经历延祐三年岁丙辰关
中有变遂及和林人大震恐并皆奔散会天大雪深丈
馀居庐人畜尽压没民皆枕藉相食道无行人朝廷超
拜君为中宪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君
隧前一碑乃苏氏先茔之记奎章阁侍书学士蜀郡虞
公集撰翰林承旨吴兴赵文敏公孟頫书丹为二绝之
笔也君墓碑亦虞公撰其略曰君名志道字子宁以吏
起家为丞相掾三命为枢密经历延祐三年岁丙辰关
中有变遂及和林人大震恐并皆奔散会天大雪深丈
馀居庐人畜尽压没民皆枕藉相食道无行人朝廷超
拜君为中宪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君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8b 页 WYG0593-0033d.png
请厚价募民粟至和林以赈饥民遂得全活明年行至
京师卒其子天爵奉柩归葬于此天爵字伯修以文章
起家扬历台阁为时名人今以国子祭酒选为京畿奉
使宣抚十二月大雪留新城不得发至暮稍晴遂同李
亨散步至墓上读虞公所撰碑过坟庵又读费著周伯
琦等燕南考试回题壁守墓者邀余二人啜茶且言昔
耕墓旁得古碑之盖一段其制若今捣练方石字皆漫
灭不可读苏公定为碑盖也盖古人埋铭必以石覆其
京师卒其子天爵奉柩归葬于此天爵字伯修以文章
起家扬历台阁为时名人今以国子祭酒选为京畿奉
使宣抚十二月大雪留新城不得发至暮稍晴遂同李
亨散步至墓上读虞公所撰碑过坟庵又读费著周伯
琦等燕南考试回题壁守墓者邀余二人啜茶且言昔
耕墓旁得古碑之盖一段其制若今捣练方石字皆漫
灭不可读苏公定为碑盖也盖古人埋铭必以石覆其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9a 页 WYG0593-0034a.png
碑恐土蚀其字画故碑盖则大篆其题目今之碑文曰
篆盖即其遗意也
藁城县东南二十里倪家庄侧有唐倪若水墓在多姓
倪氏皆若水子孙也若水字子泉擢进士开元初为中
书舍人尚书右丞出为汴州刺史政清静兴州县学风
化大行未几入为户部侍郎复拜右丞卒
藁城县二十里新兴村滹南王先生墓在焉先生讳若
虚字从之金进士及第仕至翰林学士国初遁此自号
篆盖即其遗意也
藁城县东南二十里倪家庄侧有唐倪若水墓在多姓
倪氏皆若水子孙也若水字子泉擢进士开元初为中
书舍人尚书右丞出为汴州刺史政清静兴州县学风
化大行未几入为户部侍郎复拜右丞卒
藁城县二十里新兴村滹南王先生墓在焉先生讳若
虚字从之金进士及第仕至翰林学士国初遁此自号
河朔访古记 卷上 第 29b 页 WYG0593-0034b.png
滹南遗老笃志经学尤长于经义南北师尊之以为法
后登泰山端坐而逝归葬于此有慵轩集及经史诸书
辩疑行世墓前碑则元遗山所撰也有司今立祠县学
以祀云
后登泰山端坐而逝归葬于此有慵轩集及经史诸书
辩疑行世墓前碑则元遗山所撰也有司今立祠县学
以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