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吴地记 吴地记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a 页 WYG0587-00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地记        唐 陆广微 撰
按史记及吴越春秋自禹治水已后分定九州禹贡扬
州之域吴国四至东亘沧溟西连荆郢南括越表北临
大江盖吴国之本界也今郡在京师东南三千一百九
十里当磨蝎斗牛之位列婺女星之分野从秦始皇并
吞六国之后至汉顺帝永建四年有山阴县人殷重献
策于帝请分江置两浙诏司空王袭封从钱唐江中分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b 页 WYG0587-0055b.png
向东为会稽郡向西为吴郡至陈朝贞明元年改为吴
州隋文帝开皇九年改郡邑至横山东新立城郭(一云/隋开)
(皇十三年/却为苏州)唐武德七年移新州却复旧址升为望管县
七乡一百九十四户一十四万三(本作/二)千二(当作/三)百六
十一 税茶盐酒等钱六十九万二千八百八十五贯
七十六文
 吴县九万九千九百六十三贯七十三(本无/三字)
 长洲县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六贯五百七十六文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a 页 WYG0587-0055c.png
 嘉兴县一十七万八千七十六贯一百二十文
 昆山县一十万九千五百三贯七百三十八文
 常熟县九万七百五十贯七百七十四(本无/四字)
 华亭县七万二千一百八十二贯四百三十一文
 海盐县四万六千五百八十一贯五十八文
续添
 吴江县三万六千二百六十九贯一百文
 使司割隶酱菜钱一十万七千七百二十贯二百四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b 页 WYG0587-0055d.png
 (作/二)十六(作/八)
 留苏州军事酱菜衣粮等钱一十七万八千三百四
 十九贯九十八文(当作九/百二文)
 团练使军资等三十(本无/十字)万六(当作/七)千八百三十贯
 文送纳(本无/纳字)上都
地名甄胃水名通波城号阖闾台曰姑苏隩壤千里是
号全吴昔周太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历生子
昌有圣瑞太王有疾泰伯仲雍以入山采药乃奔吴文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3a 页 WYG0587-0056a.png
身断发示不可用以让季历子昌立是为西伯即文王
也吴人义泰伯归之为王泰伯三让弟仲雍仲雍立号
勾吴(所居/地名)卒葬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而仲雍立仲雍生季简
季简生释达释达生固章固章卒其后至寿梦始别筑
城为宫室于平门西北二里自泰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
生四子长诸樊次馀祭次馀昧次季札季札贤寿梦欲
立之札让不可乃立诸樊诸樊卒吴人固立札札弃室
而耕之野乃止封札延陵季子而馀祭立四年吴使季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3b 页 WYG0587-0056b.png
子行聘诸国馀祭卒授弟季子让逃去馀昧之子曰僚
立为诸樊之子公子光所弑在位十三年僚好炙鱼非
专诸炙不食诸樊之子光潜以百金令专诸进鱼上僚
置匕首于炙鱼中刺僚死子光篡立是为阖闾王又令
刺客要离袖剑杀吴公子庆忌即王僚子也季子历三
年回闻僚被杀乃匍匐往其坟号哭于是子光谢过于
季子季子曰苟先君无废祀民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
君也哀死事生以待天命耳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4a 页 WYG0587-0056c.png
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回四十二里三
十步小城八里二百六十步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
门八以象地之八卦吴都赋云通门二八水道六衢是
也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
不开东门者为绝越之故也
阊门亦号破楚门吴伐楚大军从此门出陆机诗曰阊
门势嵯峨飞阁跨通波又孔子登山望东吴阊门叹曰
吴门有白气如练今置曳练坊及望舒坊因此胥门本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4b 页 WYG0587-0056d.png
伍子胥宅因名石碑见存出太湖等道水陆二路今陆
废门南三里有储城越(疑作/吴)王贮粮处十五里有鱼城
越王养鱼处门西五里有越来溪
盘门古作蟠门尝刻木作蟠龙以此镇越又云水陆相
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又云吴大帝蟠龙故名门内有
武烈大帝庙在祀典东北二里有后汉破虏将军孙坚
坟又有讨虏将军孙策坟
蛇门南面有陆无水春申君造以禦越军在已地以属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5a 页 WYG0587-0057a.png
蛇因号蛇门前汉梅福字子贞为南昌尉避王莽乱政
称得仙弃妻子易姓名有人见福隐市卒即此门也
匠门又名干将门东南水陆二路今陆路废出海道通
大莱沿松江下沪渎阖闾使干将于此铸剑材五山之
精合五金之英使童女三百人祭炉神鼓橐金银不销
铁汁不下其妻莫邪曰铁汁不下宁有计干将曰先师
欧冶铸剑之颖不销亲铄耳以(阙/) 成物(阙/) 可女人
聘炉神当得之莫耶闻语投入炉中铁汁出遂成二剑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5b 页 WYG0587-0057b.png
雄号干将作龟文雌号莫耶鳗文馀铸得三千并号(阙/)
 文剑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时时悲鸣忆其
雄也门南三里有葑门赤门有赤栏将军坟在蛇门东
陆无水道故名赤门东南角又有鲂鱮门吴曾鲂鱮见
因号并非八门之数也娄门本号疁门东南秦时有古
疁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东南二里有汉吴郡太守朱
梁坟本名赵避后汉和帝讳改为梁今吴郡朱氏皆梁
之后塘北有顾三老坟见存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6a 页 WYG0587-0057c.png
齐门北通毗陵昔齐景公女聘吴太子终累阖闾长子
夫差兄也齐女丧夫每思家国因号齐门后葬常熟海
隅山东南岭与仲雍固章等坟相近葬毕化白龙冲天
而去今号为母冢坟门东二里有庐江太守关臻坟
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
号平门东北三里有殷贤臣申公巫咸坟亦号巫门西
北二里有吴偏将军孙武坟西北三里有酱醋城汉刘
濞筑东北三里有颍川太守陆宏坟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6b 页 WYG0587-0057d.png
吴县在望下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汉王莽改秦德县陈
贞明元年后主复为吴县隋开皇九年越国公杨素移
郡及县于横山东五里今复移城内管乡三十户三万
五千三百六十一坊三十
吴公子庆忌坟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今呼庆坟
步骘坟在县东北三里骘仕吴为骠骑将军代陆逊为
丞相有石碑见存临顿桥西南
周瑜坟在县东二里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仕吴大将军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7a 页 WYG0587-0058a.png
南郡太守美姿貌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及孙
权称号谓公卿曰非周公瑾不帝矣瑜少精思音乐虽
三爵之后乐有阙误必知之则回顾时人谣曰曲有误
周郎顾
顾野王坟在横山东平陆地遗言不起坟野王字休伦
仕陈武帝为门下侍郎博综群书广搜经籍撰梁瑞应
图七十卷御览三百六十卷宫人各念一卷常随驾行
内人谓之著脚御览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7b 页 WYG0587-0058b.png
姑苏台在吴县西南三十五里阖闾造经营九年始成
其台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外作九曲路以登之射台
在吴县横山安平里
鸭城在吴县东南二十里匠门外沙里中城东五里有
豨坟是吴王畜猪之所东二里有豆园吴王养马处又
有鸡陂阖闾置豆园在陂东
织里今织里桥在丽娃乡俗呼失履桥利娃乡讹也
澹台湖在吴县东南十里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8a 页 WYG0587-0058c.png
宅陷为湖湖侧有坟
夏驾湖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凿湖池置苑囿故今
有苑桥之名
蔡经宅在吴县西北五十步经后汉人有道术鍊大丹
服菖蒲得仙今蔡仙乡即其隐处也
冯驩宅在吴县东北二里五十步驩平原君门下客今
有弹铗巷其坟在侧石碑见存
长洲县望在郡下贞观七年分吴县界以苑为名地名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8b 页 WYG0587-0058d.png
茂苑水名仙山乡东一百里有秦时古疁王莽改为娄
县北三里有角溪广八里深四丈西入太湖北四十二
里有湖广四里深三丈县北二十七里有岑陂夏驾陂
马的陂(吴囤古/有此)管坊三十乡三十户二万三千七百
华池在长洲县大云乡安昌里
华林园在长洲县华林桥
南宫城在长洲县干将乡长乐里
嘉兴县本号长水县在郡南一百四十三里周敬王十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9a 页 WYG0587-0059a.png
年置在谷口湖秦始皇二十六年重移改由拳县景龙
二年嘉禾野生改嘉禾县吴赤乌(阙/)年避吴王太子名
改嘉兴县前有晋妓钱唐苏小小墓东五里有天心池
二里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坟西五百步有晋兵部尚书
徐恬宅舍为灵光寺县北三十里有隽里池是吴越战
敌处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
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
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越绝书曰西施亡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9b 页 WYG0587-0059b.png
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阙/)二十五里有长谷
亭入华亭县西北行七十里有震泽今升县望管乡五
十户一万七千五十四
昆山县在郡东七十里地名全吴水名新阳贞观十三
年分在吴县东置县南一百九十步有晋将军袁山松
城隆安二年筑时为吴郡太守以禦孙恩军在沪渎池
滨半毁江中山松能楷书梁武帝评其书云山松书如
深山道者见人便欲缩退卒赠司空将军葬横山东二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0a 页 WYG0587-0059c.png
里会昌四年升县管乡二十四户一万三千九百八十

常熟县在郡北一百里晋建安二年分吴县海虞置本
号海虞县至唐贞观九年改常熟县北一百九十步有
孔子弟子言偃宅中有圣井阔三尺深十丈傍有盟(即/坛)
(也/)盟北百步有浣纱石可方四丈县北二里有海虞山
仲雍固章并葬山东岭上阖闾三子长曰终累婚齐女
蚤亡亦葬此山山有二洞穴穴侧有石坛周回六十丈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0b 页 WYG0587-0059d.png
山东二里有石室太公吕望避纣之处山西北三里有
越王句践庙郭西二里有夫差庙拆姑苏台造管乡二
十四户一万三千八百二十
华亭县在郡东一百六十里地名云间水名谷水天宝
五年置盖晋元假陆逊宅造池亭华丽故名有陆逊陆
机陆瑁三坟在东南二十五里横山中有鹤鸣鹤唳玄
鹤管乡二十二户一万二千七百八十
海盐县在郡东南二百二十里地名殷水水名福见秦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1a 页 WYG0587-0060a.png
始皇二十六年置陷为柘湖又改武元县湖为当湖隆
安五年改东武洲移在故邑上咸康七年改禦越复号
海盐县陈贞明元年割属盐官广德七年𨽻归嘉兴景
龙二年重置先天二年废开元五年刺史张廷圭奏请
重置县东十一里有晋穆公何皇后宅十五里有公孙
挺陈开疆顾冶子三坟俱事齐景公勇烈有功于景公
为晏子(阙/)以桃二颗令言功三人同日而死葬于此县
东南三十里有秦柱山有五百童女避秦始皇难于此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1b 页 WYG0587-0060b.png
后并得仙县西五里有会稽山是陆华兄弟寻金牛之
处管乡一十五户一万三千二百会昌四年升为县
虎丘山避唐太祖讳改为武丘又名海涌山在吴县西
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冢铜椁
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史记云阖闾冢在吴县阊门
外以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
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
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秦始皇东巡至虎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2a 页 WYG0587-0060c.png
丘求吴王宝剑其虎当坟而踞始皇以剑击之不及误
中于石(遗迹/尚存)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扲今虎疁唐讳
虎钱氏讳疁改为浒墅剑无复获乃陷成池古号剑池
池傍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其山本晋司徒王珣与
弟司空王珉之别墅咸和二年舍山为东西二寺立祠
于山寺侧有贞娘墓吴国之佳丽也行客才子多题诗
墓上有举子镡铢作诗一绝其后人稍稍息笔
花山在吴县西三十里其山蓊郁幽邃晋太康二年生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2b 页 WYG0587-0060d.png
千叶石莲花因名山东二里有胥葬亭吴王阖闾置亭
东二里有馆娃宫吴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今灵岩山
是也晋太尉陆玩舍宅置寺宫傍有石鼓大三十围吴
志云其鼓有兵则鸣晋隆安二年贼孙恩作乱鼓鸣山
上有池旱亦不涸中有莼甚美夏食之则去热吴中以
为佳品
支硎山在吴县西十五里晋支遁字道林尝隐于此山
后得道乘白马升云而去山中有寺号曰报恩梁武帝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3a 页 WYG0587-0061a.png

岝㟧山在吴县西十二里吴王僚葬此山中有寺号思
益梁天监二年置
馀杭山又名四飞山在吴县西三十里有汉豫章太守
陆烈坟东二里有汉山阴县令陆寂坟山有白土如玉
甚光润吴中每年取以充贡号曰石脂亦曰白垩白磰
东三里有夫差义子坟十八所
横山又名据湖山在吴县西南十六里中有朱植坟及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3b 页 WYG0587-0061b.png
晋门下侍郎陆云公坟
鸡笼山在吴县西三十里以形似鸡笼因名晋太康二
年司空陆玩葬此山掘地得石凤飞去今凤凰墩是也
陆玩字君瑶为左仆射苏峻之难与兄晔随帝在石头
城以晔玩吴民之望不敢加逼迁既登公辅尝叹息谓
宾客曰我为三公是天下无人其谦抑若是疾薨以佐
命之勋特置七十家守坟子纳字祖言(讷玩之弟/子纳误也)清操
绝俗不改素业为吴兴守至郡不受俸禄征讨大都督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4a 页 WYG0587-0061c.png
谢安诣讷殊无供办茶果清谈而退终尚书令亦葬此

升犹山在吴县西二十里吴太宰嚭所葬嚭楚伯州犁
之孙楚诛伯州犁奔吴吴以为大夫谗佞夫差而诛子
胥后句践灭吴诛嚭以其不忠也
女坟湖在吴县西北六里越绝书曰夫差小女字幼玉
见父无道轻士重色其国必危遂愿与书生韩重为偶
不果结怨而死夫差思痛之金棺铜椁葬阊门外其女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4b 页 WYG0587-0061d.png
化形而歌曰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既高飞罗当奈何
志欲从君谗言孔多悲怨成疾殁身黄坡又赵晔吴越
春秋云阖闾有女哀怨王先食蒸鱼乃自杀王痛之厚
葬于阊门外其女化为白鹤舞于吴市千万人随观之
后陷成湖今号女坟湖流杯亭在女坟湖西二百步阖
闾三月三日泛舟游赏之处
太湖按汉书志云尔雅十薮曰吴越之间有具区郭璞
云今吴县西南太湖即震泽也中有包山去县一百三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5a 页 WYG0587-0062a.png
十里其山高七十丈周回四百里下有洞庭穴潜行水
底无所不通号为地脉又有大小二雷山按越绝书曰
太湖周回三万六千顷亦曰五湖虞翻云太湖有五道
之别故谓之五湖国语曰吴越战于五湖在笠泽一湖
耳张勃吴录云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里
以五湖为名周处风土记曰舜渔泽之所也扬州记曰
太湖一名震泽一名洞庭今湖中包山有石穴其深莫
知其极即十大洞天之第九林屋洞天也洞庭山记曰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5b 页 WYG0587-0062b.png
洞庭有二穴东南入洞幽邃莫测昔阖闾使令威丈人
寻洞秉烛昼夜而行继七十日不穷而返启王曰初入
洞口狭隘伛偻而入约数里忽遇一石室可高二丈常
垂津液内有石床枕砚石几上有素书三卷持回上于
阖闾不识乃请孔子辩之孔子曰此夏禹之书并神仙
之事言大道也王又令再入经二十日却返云不似前
也唯上闻风水波涛又有异虫挠人扑火石燕蝙蝠大
如鸟前去不得丈人姓毛名苌号曰毛公今洞庭有毛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6a 页 WYG0587-0062c.png
公宅石室并坛存焉
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阙/)   越伐吴禦之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太湖一江东南流五十里入小湖一江
东北二百六十里入于海一江西南流入震泽此三江
之口也咸仲云松容也容裔之貌尚书云三江既入震
泽底定是也晋张翰仕齐王囧在京师见秋风起思松
江鲈鱼鲙遂命驾东归俄而囧败人皆谓之见机卒葬
横山东五里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6b 页 WYG0587-0062d.png
唐曹恭王庙在松江恭王太宗第十四子调露元年则
天皇后出为苏州刺史
百口桥后汉郡人顾训家有百口五世同居乡人效之
共议近宅造百口桥以彰孝义也
乘鱼桥在交让渎郡人丁法海与琴高友善高世不仕
共营东皋之田时岁大稔二人共行田畔忽见一大鲤
鱼长可丈馀一角两足双翼舞于高田法海试上鱼背
静然不动良久遂下请高登鱼背乃举翼飞腾冲天而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7a 页 WYG0587-0063a.png

琴高宅在交让渎法海寺西五十步法海寺济阳丁法
海舍宅所置法海盖丁令威之裔殿(阙/)浮图下有令威
炼丹井也
皋桥在吴县北三里有五十步汉议郎皋伯通字奉卿
所居因名伯通卒葬胥门西二百步号伯通墩高士梁
鸿隐居伯通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举桉齐眉
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7b 页 WYG0587-0063b.png
舍于家鸿潜闭门著书十馀篇疾困告主人曰昔延陵
君葬子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乃
卒伯通等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伯鸾
清高宜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基址见存
炭渚桥吴时海渚通源后沙涨为陆基址见存
定跨桥阖闾于行苑内置游赏之处基址见存
重玄寺梁卫尉卿陆僧瓒天监二年旦暮见住宅有瑞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8a 页 WYG0587-0063c.png
云重重覆之遂奏请舍宅为重云寺台省误写为重玄
时赐大梁广德重玄寺
乾元寺晋高士戴颙舍宅置乾元初苏州节度采访使
郑桂清书额奉敕依年号为乾元寺
通玄寺吴大帝孙权吴夫人舍宅置晋建兴二年郡东
南二百六十里有沪渎渔人夜见海上光明照水彻天
明日睹二石神像浮水上众言曰水神也以三牲日祝
迎之像背身泛流而去时郡有信士朱应及东陵寺尼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8b 页 WYG0587-0063d.png
率众香花钟磬入海迎之载入郡城像至通玄寺前诸
寺竞争数百人牵拽不动众议玄像应居此寺言毕数
人舁试像乃轻举便登宝殿神验屡彰光明七日七夜
不绝梁简文帝制石佛碑曰有迦叶佛维卫佛梵字刻
于像背唐东宫长史陆柬之书碑载初九年则天皇后
遣使送珊瑚镜一面钵一副宣赐供养兼改通玄寺为
重云寺开元五年兼赐金鱼字额旧通玄寺移盐官县
东四十里鲍郎市其后像失一躯后人造一躯以并之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9a 页 WYG0587-0064a.png
龙光寺梁天监二年金紫光禄大夫(阙/) 舍宅置陆柬
之书额
永定寺梁天监三年苏州刺史吴郡顾彦先舍宅置陆
鸿渐书额
宴圣寺梁天监三年司徒沈长史吴郡张融舍宅置右
卫翊陆彦远书额
禅房寺宋建武元年苏州刺史张岱舍宅置吴郡陆曾
书额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19b 页 WYG0587-0064b.png
流水寺吴郡陆襄舍宅置三殿三楼高僧清闲建吴郡
县令田业伯叶书额
唐慈寺宋建武元年高士将军舍宅置
朱明寺晋隆安二年郡人朱明孝义立身而家大富与
弟同居弟妻言树坏欲弃兄异居明知弟意乃以金帛
馀榖尽给与弟唯留空宅忽一夕狂风骤雨悉吹财帛
还归明宅弟与妻羞见乡里自尽明乃舍宅为寺号朱
明寺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0a 页 WYG0587-0064c.png
般若台晋穆侯何曾置内有水池石桥铜像一躯高一
丈六尺高士戴颙建唐景龙二年有神光现数日不歇
奉敕改神景寺东北有般若桥因寺而名
崇福寺梁天监三年武帝置周朝废之宝应元年重置
龙兴寺则天皇后置御书额八方开元五年再兴此寺
刺史张廷圭模勒御书于碑
慈悲寺齐永明二年吴人薛昙舍宅置宋周昙卒遗言
迁其灵柩于殿下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0b 页 WYG0587-0064d.png
陆卿寺梁庄舍宅置
崇善玉芝二观并天监二年置
  右馆八所
全吴   通波   龙门   临顿
升羽(带城桥/二百步)乌鹊(在郡南/高桥)江风(渴马/港是) 夷亭(养鱼/之亭)
  右坊三十六所
通波   三让   水浮   阖闾
坤维   馆娃   调啁   平权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1a 页 WYG0587-0065a.png
金风   南宫   通关   盍簪
吴越   白贲   南记   长干
望馆   曳练   苌楚   处暑
常县   白华   即次   甘节
吴渝   荐雷   义和   噬嗑
嘉鱼   陋烛
 已上三十坊在吴县
迁善   旌孝   儒教   绣衣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1b 页 WYG0587-0065b.png
太玄   黄鹂   玉铉   布德
立义   孙君   青阳   建善
从义   迎春   载耜   开水
丽泽   释菜   和令   夷则
南政   仲吕   必大   豸冠
八貂   同仁   天宫   布农
富春   循陔
 已上三十坊在长洲县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2a 页 WYG0587-0065c.png
周太王三子长曰泰伯次曰仲雍次曰季历季历贤而
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三让于季
历焉周与吴皆后稷之后姓姫氏吴国泰伯在位四十
九年无子弟仲雍立
 周繇王在位三十七年(子熊遂立之/)
 熊遂在位四十九年(子早轸立之/)
 早轸在位五十九年(子𣢾吾立之/)
 □吾在位三十八年(子/) (兄夷处立之/)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2b 页 WYG0587-0065d.png
 夷处在位三十九年(侄璧羽立之/)
 壁羽在位三十六年(子齐玄立之/)
 齐玄在位五十年(子柯卢立之/)
 柯卢在位二十七年(弟柯转立之/)
 柯转在位二十四年(子娇夷立之/)
 娇夷在位二十四年(侄鸱夷立之/)
 鸱夷在位三十年(子界嗣立之/)
 界嗣在位三十五年(子知济立之/)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3a 页 WYG0587-0066a.png
 知济在位二十七年(子诸樊立之/)
 馀济在位十七年(弟馀昧立之/)
 馀昧在位二十一年(子僚立之/)
 子僚在位十三年(堂弟子光立之/)
 子光在位二十年(子光诸樊之子杀僚篡/位号阖闾子夫差立之)
 夫差在位二十三年(为越王句践/所杀国灭)
  已上计二十五王治国总六百二十四年
罗城作亚字形周敬王六年丁亥造至今唐乾符三年
吴地记 吴地记 第 23b 页 WYG0587-0066b.png
丙申凡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其城南北长十二里东西
九里城中有大河三横四直苏州名标十望地号六雄
七县八门皆通水陆郡郭三百馀巷吴长二县古坊六
十虹桥三百有馀地广人繁民多殷富古踪灵迹实异
事后因王郢叛乱罗城乃以重修今姑纂成图画以俟
后来者添修矣
 
 吴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