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199-01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养吾斋集卷十八    元 刘将孙 撰
  记四
   真定郑侯德政碑记
士大夫奉命出使未有如按狱虑囚之为快也当幽闭
展转望脱去无日一旦逢别白定罪否出门恍然再睹
天日无复恨此其人父母妻子宗族邻里问劳感耸为
当何如而吾以片言得专纵舍无牵掣左右一事竟一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199-0170d.png
狱减吏奉卷藏故府卒解缠勾禁籍顾不快哉况受宽
条雪冤滞谊得辨是非略微薄久禁者蚤决株连者不
蔓为恶者服而为善者劝观声腾为协气协气蒸为太
平理有固然昔周公之作书也再三以庶狱庶慎之勿
误所以长我王国为祈天永命之本盛哉得奉命于此
亦与有其乐矣朝廷分遣使节于旷恩之后所至亲历
焉盖惟刑之恤者宜若此瑞阳同知真定郑侯实受命
行省副玉节郎行江广暨至庐陵则侯前治所也父老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199-0171a.png
驩迎如旧父母所决遣平亭道路传诵以庐陵之所见
闻他郡从可知矣以剧繁如庐陵无留冤馀狱如此则
他所不足治已昔侯之佐此郡也尝以选涖重囚东广
讫事无一冤而此郡不与理者兴冤狱侯之明之仁之
材岂待今日而欢咏之哉汉于定国以治狱无冤至卿
辅唐狄梁公为宁州有遗爱他日他处囚得公释去者
道过宁州德政碑下而泣故老曰尔乃吾使君所活耶
侯德政在江西盛德被南海坡公所谓使国家无疆之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199-0171b.png
福而明公之子孙亦与飨其报者斯言也侯应是矣予
也杜门听舆人之诵于侯之在事无门下之迹于兹之
行部无继见之因独以公论所属笔而著其端视诸君
子所称道为尤信
   李运副德政碑记
盐䇲之利资于天下之经费盛于汉尤盛于唐国家因
前世之旧立转运司以综其务两浙转运司理杭州所
统阔远每岁分官案治诸路绍兴东州大郡列场伍为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199-0171c.png
盐五万馀引民贫额重当其任者尤以尽职为难元统
三年转运副使李侯分治明越期年之间官课趣办齐
民不扰越之父老相与称赞侯之功德疏其实绩俾为
之记将刻诸石以示永久辞不获则为之言曰盐课国
家所甚重故其立法至详至密奉行得人官民均便其
选任常不轻若李侯可谓能尽其职而不负朝廷之选
者矣亭民伐薪具牢盆日夜力作而官本之给或刻
减于吏胥之手亭之长吏又从而扰之以耗其力是以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199-0171d.png
日煎月办有不能及者洎侯之来屏斥驺从饮食之资
取于装橐吏属畏其清严莫不屏息自励唱名给本无
毫分之损亭民感惠趋事竭作以赴期程比至庚伏而
课之登者十八九官事趣办非侯之功欤私鬻罪釱无
赖之徒既抵于罪诬引于民以肆其毒而吏以纵溪壑
之欲为幸民死徒相属田里萧然洎侯之来犯禁者引
问面审立为断遣不使有所指引于是无罪之人得安
其业民之不扰非侯之德欤夫民国之本也民不失业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199-0172a.png
而食盐者众则商贾无淹滞之忧而官课之及额易矣
有德于民所以有功于国也嗟夫侯之能居其职而不
负朝廷之选益推而广之岂特盐䇲之利而已哉侯名
守中字正卿世为颍州人由中书掾出为令为守所至
有遗爱有子四人仲子藻国子生释褐第三子黼泰定
丁卯进士第一人起家义方之训为然而亦积善之馀
庆也为之诗曰浙河之阳其土广斥李侯涖止司正盐
䇲栉风沐雨饮茹冰蘖夙夜亶亶爰究厥职列亭万夫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199-0172b.png
老弱聚庸官与牢盆散给以公民忘其劳与海分功先期趣
办繄侯之功敢有私鬻以干成辟有恻其愚有伸其抑
大慰齐民以田以宅聚庐不扰繄侯之德我闻裕财莫
若厚生民生既安商贾攸行维侯克称转运之名宜广
其施以辅太平天锡吾侯世济其美彯缨蝉联跻于膴仕
我述民情作为歌诗其永勿忘式尔后来
   申屠致远博古堂记
东平申屠公往以御史出使江西一日而斯文生气当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199-0172c.png
时士大夫幽远传诵想望风采恨不得相见吾先君子
须溪先生尤为吾道吾世有斯人喜山窗表君自金陵
归又能言谈论气象一家父子讲贯琢磨古书积叠他
无嗜好名堂博古客来终日煮茗谈坐前桥后梓交发
辉映盖欣然未见如既见也客有请曰博古何如则为
之言古之不可以不博者山窗请曰是可以为堂记矣
则曰他日未慭也绪言如昨于今距至元甲申相与语
时十有七年矣而山窗慨然复语此因俾述为记志不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199-0172d.png
得辞则为博古记曰古之人古之人未有不博于古者
也计其幼而学之者无一非此闻见涵蓄穷原探本苟
不传习无问遐僻取为师友虽吾夫子之圣问礼问乐
且犹之杞之宋考徵不足以至问官名而信其学此在
后人皆以为不必详者故专车之何异萍实之何祥接
于目者如所睹记想其胸中包罗蒐括鸿荒以来开辟
而后人事物理书坟史乘横陈历落触而发者千百之
一二其不及见而不可闻者何可测也子产实沈台骀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199-0173a.png
之对梓慎五正之答传于书传之所不传而不疑其为
异知于众人之所不知而不惑于所眩其问也非意所
及其应之也如响窃意一时讲贯本末往往皆知及而
质近仓卒考质此撞彼待适如合契不特对者之博亦
听者之辩也此非专对敏给之比也然此犹学问间事
若决大疑处大议非依于经贯于史疑有辨折有当则
虽子孟之忠或陷于无术长孺之直或诮其无学况是
非得失成败利害虽奸猾变化创新出奇无不前有辙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199-0173b.png
而古有鉴并事而观贤于臆度指效而数捷于滕说功
力难易从违逆顺相去倍蓰古患不能博耳世或訾儒
者曰知古而不通今此未尝学者之论也士惟不知古
是以不通于今若知古之事君为臣治民行政理财治
兵其难如此无非吾事者则何今之不通又或自量以
为言曰古今不同制此不通之论也事至于理而止古
之所以传至于今者何以哉理而已顺之则治悖之则
乱未有古之所不能行而能行于今者也虽然古亦岂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199-0173c.png
易言哉周礼太平之书也再用之再以为口实而论语
之半部或二言者以之开国以之治天下而有馀若此
者又或不以博为能也古人之所谓博其取诸人者非
口耳之谓也后来者非载籍无以为学博者博于此而
已然且犹有不及博者也故博为贵然审思明辨之功
精神心术之妙纸上者犹糟粕也故博之外犹有事也
是乃所以为博也公方负南北重望向用于时而阶庭之
名且日起世以韦平事业期于方来者远且大故为斯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199-0173d.png
堂言者岂直书生之博云哉公名致远字大用以忍名
斋人皆称忍斋先生其子名伯骐字子夔才俊卓荦堂
盖随所寓而揭之云
   刘氏勤有堂记
谓诗书勤乃有者韩公训子侄语也彼未尝识有之趣
故望之以勤若既勤而得其有矣而犹揭之以名若西
山刘君之称其用意岂不可感哉刘君教吾郡永丰凡
为士者皆矜喜于得师乃其家尊君耆年宿学为里大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199-0174a.png
宗居西山之下洪崖天宝列其左右箫台临其上筑堂
奉亲且对床听雨其间惟念诗书历世辛勤插架倦游
岁晚家庭至乐翁季从容弟兄颉颃吾伊往返考质讲
论慨然平生以有此有故取韩公语为之名且俾后人
之不忘其所以有者也间以咨于余请为勤有堂记予
叹曰有未易言也勤而不能有者有之矣有而非所有
者亦有之矣回思隋唐科举几二千年富贵利达山林
皓首各不相为谋或欲尽见未读书不可得或一往遂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199-0174b.png
于书有不暇读此则勤而不能有者也东坡叹士方田
野有志莘渭出试大谬如刍狗之不重陈盖自子政以
来及王介甫辈若此者多矣此则有非其有者也是
犹所谓能有其有也复有不必有而有者邺侯牙签万
卷新若手未尝触安陆连舰辇藏一箧供一炊饭彼得
之不以勤有之而无所付者如此又有不当有而有者
成都之经驱之以版筑黄楼之刻没之以泗水有之非
其任而败丧之无何有者又如此嗟乎知勤之可有知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199-0174c.png
有之可味独书生可耳而书不能尽聚有不能尽包世
事之相违也必若此则君之斯堂宁不使予感哉人有
常言曰父师方其在父师之日朝夕鞭策或且以为厉
婚宦馆榖而父师日以远矣兄弟无故一乐也出处离
合有不得不然而兄弟之乐亦几希矣而况夫呻吟缓
翟之异趣崎岖吴蜀之相望复有非常情所及哉斯堂
是父是子难兄难弟与居与稽俯仰今昔清风白日黄
卷素心天禄何之善和屡易不知四海之内六经之外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199-0174d.png
颇复有人否若予者明发之怀愈远历变之感愈长故
于记君之堂叹羡之未终而感慨系之矣虽然此皆人
事之所不能无也则君之堂也不愈有馀也哉
   桂隐堂记
桂之于木也生于江南深远之地山林之姿风露之气
幽人之所晤赏而隐者之所盘旋也是以骚人取之以
味其芳小山赋之以表其趣科举兴而桂乃疲于攀折
累于升沉若昔唐世非不以此取士然有欲斫之以多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199-0175a.png
得月者有叹寒而愿以为薪者犹未为场屋牵率也自
燕山一语特借以喻五子而桂司文之造化者几三百
馀年广寒之幻游月影之彷佛亦不能不符人事以答
时好几与昔之染柳汁者同梦久矣夫桂之不得与于
隐明矣天地间草木隐显亦若有运数离合行乎其间岂
独好尚之殊时哉梅在古殷首以为相业久乃有何逊
杜陵寥寥焉意属之孤山数语直恍然相与于世外而
后来清事非梅不谈苟欲与清流无不强附于梅若富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199-0175b.png
贵者望尘而犹若涴吾常为梅而叹桂本何与于利达
而直为此扰扰也于是桂不得以遂其隐者非一世矣
吾乃以记吾刘君圣则之桂隐如称小山爰以隐之事
为桂也张之巢由遁而水不足以饮牛四皓出而山不
免为捷径龚生之兰或惜其以香自累渊明之菊或谓
其初不为世故竹林之游不免俗物败意橘中之乐终
不得固蒂而深根而兹桂也偃蹇于通达之中傲兀于
零落之后婆娑乎岁晚贯四时而不改色芳菲乎天末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199-0175c.png
不与时葩奇卉而争妍其阴森也未有非百年之德数
世之泽其为乔木也足以阅故国之废兴留云仍之嘉
话盖未尝不在人间而隐然者同于世外古称大隐朝
市若此者又不待朝市而为大隐者也三十年前为圣
则咏歌此桂宁能不以名为期今而谈隐之有馀味桂
乎桂乎岂不以予为知已乎哉或曰圣则之桂久矣而
圣则又种之种之方来之孙枝未有涯也圣则隐矣其
不以此为王氏槐耶予谨谢曰吾姑记桂隐云尔使谢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199-0175d.png
安石闻此言又当掩耳
   志乐堂记
族诸孙潜自五羊府以公事驿至洪省予因寓书故人
熊天慵氏天慵善篆不轻为人作也于其归得其志乐
堂三大字请曰愿有以记之予为之言志曰士尚志不
可不有所尚者此志也而不可涯者亦此志也圣门教
学者必曰盍各言尔志又曰亦各言其志也而门弟子
之于圣人亦曰愿闻子之志圣人之与人与人之于圣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199-0176a.png
人也皆以为问何哉不言谁知其志言犹有所不尽也
其蕴而不可知者在此而浩乎其不可涯者亦在乎此
也况于乐则尤有未易言者孔颜之乐前修之所讲师
友之所习未有知其处者则兹之乐也何居人不能以
无所乐也志之所在则乐之所寓也矣人情有所望而
未得也则志至焉得之如其思则乐极焉人有常言曰
得志至于得志未有不乐也而其志何如哉嗟夫乐者
人之情也人性之刚柔缓急清浊也异而心之所之也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199-0176b.png
亦不同乐未有不囿于物以物交物而引之心唯甚卑
污浅陋者固患于志之不立而高远广大者又不能以
无弊也则志之所在亦不可以不审矣庄周有言知士
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
凌评之事则不乐此皆极人情世态而言之也夫观于
圣门之教也若此推之物理之变也若彼则志其所可
志乐其所可乐亦何以加焉斯堂也吾宗孙子之堂也
潜也方于此乎发身方于此乎事亲以其能行于四方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199-0176c.png
一出而遇斯文知已或推之或挽之遂掾大府自是以
儒饰吏功名可冀也惟勤惟谨迄于成名归拜其亲斯
堂之上弟兄相视各以其才奋举觞一笑其不惬志矣
乎其不谓乐乎潜字季刚今以字行于行为季诸兄皆
自植其父道亨名文凤明练宜有子云
   寻乐堂记
安成王学颜为予言其先人名之以所学也教之曰先
儒谓寻颜子乐处所乐何在安分而已人生每论所学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199-0176d.png
惟为人而无愧于人可以称人矣足于分而无过求是
之谓无愧每凛乎斯训之坠盖愈老而愈不敢忘也故
庐僻逖晚得今居敞为一区揭寻乐二字匪独示不辱
先人之教且以遗于子孙请记以言予曰孰有踰于家
训者哉而犹待附益之耶然吾尝反复不改其乐之章
与所学所乐之意窃叹夫世之学者未有能知其乐处
者也是乐也非以陋巷箪瓢为乐也后之言乐者寻之
于陋巷箪瓢之间于是以处贫为乐则已失其趣矣乃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199-0177a.png
相率而为伪者出焉粗衣粝食败窗尘几以萧然为至
其所谓乐乃其所大不堪而矫揉之所为岂复有从容
之意久而亦无所掩也于是又有以忘贫为乐地则又
非其意矣乃相与为欺者出焉高谈阔论糠秕一世若
他有可知之味存乎其间不可以言传而我之所独得
其迹乃有类于方外之秘而卒亦不能守也是乐也寻
于陋巷箪瓢之间固非也寻于陋巷箪瓢之外者亦未
睹其得也即陋巷箪瓢之中而适于陋巷箪瓢之趣乐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199-0177b.png
在是矣所谓不改其乐者非乐是贫也贫不可去而乐
吾所安是所谓不改者也人见其陋巷箪瓢而我不知
其可忧即一日榱题数尺八珍方文若固有之我不知
其可乐人惟有一念之微出于强揠而力制者必不能
以无固我意必不能以无隐见当其贫贱无素而行之之
心则遇富贵之来遂欲以贫贱加乎富贵虽浮云视之
高出物表而终未得其所以乐亦必有遗累焉谢安石
东山高卧丝竹自遣而一时已有如苍生何之叹与真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199-0177c.png
忧不起者同其调安石亦自谓政恐不免王介甫垢敝
枯槁者终其身而苏明允已疑其不近人情他日于势
位是非之际何如其逆行也安石之乐非出于自然介
甫之枯槁偏于执一以是观之亦可以自省矣若夫子
所许颜之陋巷箪瓢曾之浴沂咏归所谓与上下同流
所谓致中和而天地位万物育而求颜者于贫求曾者
于放盖胥失之孟子推颜子同于禹稷即天下不为泰
而后之喜言颜子者不过癯然与原宪振履而歌商者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199-0177d.png
并是乌足以识颜子哉分之所在即天之所命求加于
分者抗天求胜于分者傲天惟无入而不自得知止于
其所止者乐天者也而非以贫为乐也学颜之先人可
以言能教为士如学颜可谓之不负所教矣来者复何
必他求以为寻哉学颜之是似焉可也
   絜矩堂记
絜矩堂者永丰曾氏义翁记其先训于此者也义翁之
言曰先君子霜月先生四十年场屋不得志晚逢科废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199-0178a.png
辟地东西转侧深僻间惟教子日笃他事俱不谓切浮
沉娱嬉处异乡如故里玩马上如邻曲语见大夫如平
生交一惟是中悫平易油然俱化几不复有逆境暨事
定返舍扁厅东偏曰絜矩使诸子读书其中尝谓义翁
兄弟曰儒吾世慎毋轻堕斯业且必为通儒矩方也规
圆也人以方非所以处世吾则谓方乃所以为圆斯义
也如有合于予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人有心予忖
度之可以持身可以待人吾生平所历非守此方以应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199-0178b.png
于圆讵能及今日耶汝谨识之邑火堂废依城以居义
翁念兹不敢忘欲复堂如旧力不逮即屋西小室加涂
垩揭旧扁焉爰著先人之教请记之以示子孙予观义
翁练而谨介而通不以文采襮而意象洒然信能守其
家学者记无过此者矣予又安能于儒先格言之外溢
出于足下家君身体之验而他有深切著明者哉抑尝
读君家子舆书而有所触者亦愿于此乎讲也是书之
用力处诚之者为慎独学之者为格物用之者为絜矩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1199-0178c.png
独也物也矩也人之所同也慎也格也絜也我之所以
为我也慎犹自修之道若格与絜将无事不有无物不然
所谓无不用其极也中庸之致中和致亦是物也故致
中和而天地位万物育絜矩之道举之而天下平而天
地变化草木蕃茂莫非其效一方一圆理有自然特患
人不絜而度之耳苟以是心度未有不睹其故也人心
之好恶能蔽于爱憎之私而无以加于本心之愧虽外
之纵横变化移白黑易左右而旦昼之交血气之定霜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1199-0178d.png
降水涸之见未尝无一隙之明而一念之复倘其初尝
絜而后处岂复有后悔馀憾哉嗟夫矩无形事无体物
无方吾欲为矩而彼不与我为矩吾揆之则矩矣而捷
出者常在其外古语有之难平者事也夫世之所谓圆
机者非不知所谓矩也特出于随世迁就之心以为曲
且有成而未害吾事而不知展转而无以自久彼所谓
执方者知圆之害矣然见已之理而不足以尽物之情
其择而执者乃犯世忌讳而恶于左右上下之交是皆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1199-0179a.png
未能絜者也絜者所以用是矩也昔者曾子于夫子之
道曰忠恕而已矣谓如此而足也而论者以为未尽大
学之絜矩忠恕之事也乃复若以为未极于忠恕举斯
加彼亦善推其所为而已予岂敢通之为一哉抑大学
之道亦夫子之道也而于此乎语为当家义翁之先训
既简而当矣予独为絜也言之以斯心至甚易知甚易
行义翁之才识宜为时用顾历试乡校有实迹方待选
无汲汲心后有用者执是矩以往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1199-0179b.png
   觉是堂记
尹氏心甫书自茶陵来曰吾上世居城北为双江口兵
燬入城今复归故园为耕桑谋作屋三间其右迎阳者
命以初阳取复意也后老屋如之西面云阳紫微诸峰
罗立则先君子须溪先生丙申所书紫微峰揭焉南室
为窗扁之觉是以见归来志合而记之何如予曰是特
未定也庄周氏于是也反复之而卒不得其所当特终
之以莫若以明之一言此其故何哉我之所谓是者人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1199-0179c.png
之所谓非我之所谓非者人之所谓是昔之见自以为
定于前矣而后之见又视昨之见如有所未足也蘧伯
玉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是犹在非是之间者也孔子
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则几于两忘而今而后得其所以
为我者矣而未易言也毋亦未六十之前而犹有伯玉
五十之累也耶盖是与非对未有无非之是见昔之为
非然后觉今之为是觉未有已也渊明为衣食之故脱
然求彭泽种秫未及一醉而萧条去之其自悟一出之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1199-0179d.png
非者诚非也去而违之即是矣若君之昨也非有出之
累也非有去之故也私淑艾而立教开门而授徒招诸
生立讲下夫何非之有昨未尝非而今亦何是也初阳
之望其于天地民物之春人物世道之盛犹未能以无
意也紫微峰之参前神仙豪杰之意山川今昔之怀其
亦悠然而在目则今之所觉者彼乎此乎必有一于此
矣吾非与君辨也是之道实然而觉亦政复在此虽然
举世混混醉驰而梦骤而觉者希矣认非为是枕迷而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1199-0180a.png
藉惑而是远矣如君之觉此世几人然乎然不然乎不
然可乎可不可乎不可即然不然可不可之间而是亦
于此乎见矣嗟夫予言浅矣君之所是未必予之所知
也亦愿与君分席而讲所是也君尝正乡州学未几以
忧去繇是无当世意其觉者谓是而公论之属君者特
未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