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1199-01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养吾斋集卷十七    元 刘将孙 撰
  记三
   西峰宝龙祥符禅寺重脩记
庐陵城中诸禅现大神通道场者西峰第一西峰之盛
繇定光古佛古佛之得道繇圜净禅师圜净则西峰之
第六世也今法堂题古佛参处以此然郡士民与四方
皆知事定光请药药现五色异采祈嗣悉应祷雨旸雨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1199-0155b.png
旸若而圜净乃未有谈者则其心本以神通为不必为
也盖圜净襌师云豁姓曾氏吉之永和人为青源派云
门嫡孙当宋祥符间以道德著闻召对契指入定御园
定陵赐诗还山改寺名祥符寺在唐曰实龙其先曰经
藏最古定光之辞去也圜净曰留福德镇山门以是西
岩虽盛于临汀而灵异尤著于庐陵与仰山等方寺盛
时每岁孟春六日人皆袨服车徒波腾尘沸十里争道
环为园林游娱炫丽地主遨头歌衢击壤耳喧目夺忽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1199-0156a.png
转襌林乔木如云高堂法坐风幡肃然虽接迹坌至入
门意消稽首足尊生平何行未有不俯仰自失也代迁
迹熄过卒野屯园毁林童遽落烟莽寺适无主漂摇仅
存逃戍盗兵暮夜窃发邱墟相望寺在横冲前兵后牧
卷侵细掠仅存灵柱总管耐轩周公天骥顾之恻然不
宁废坠是为咨诹列襌求僧补处公论以惟珍选珍蚤
岁包笠遍参诸方睹是倾颓宏大誓愿入山萧条坐无
稳处襟风屦雨空手谈河首辟樵牧稍减蹂践与强贵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1199-0156b.png
势争古佛手所种道松工徒锯集东西身蔽幸乃得完
乃缩衣食乃广施缘不避艰勤不惮寒暑寸收尺拾小
因大控公无妄费私无馀蓄衣粗食粝戴星踏月如是
者三十馀年繇门达堂鼎新越旧宗风法席炜炜煌煌
佛殿尊严法堂重阁僧会宏宇宝藏新轮古佛殿祠深
靓环拱僧寮方丈潇洒不尘廊庑改敝山门增高补松
种树像设金碧制器备用既美既完施田日增度徒岁
广其馀力者为太平桥厥自至元丙子以及大德丙午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1199-0156c.png
西峰新寺无处不新无物不备无大檀那无沛入积而
皆珍公一力所就爰以世契属予记之予惟先君子须
溪先生之生实祷于西峰而梦记予责也乃不敢辞夫
佛以不住为功德而以无所住为法功德之与法异矣
而其道则一也人情类以功德为功德故功德未有已
而心先住若不住于功德即此心无所因而生无因而
生则无因而住吾心无住功德亦无住所以佛说无所住
而生其心而归于不住布施为功德是非功德语也嗟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1199-0156d.png
夫忉利兜率非业力之所成人天小果视塔庙若无有
此其故何哉以为功德则无功德心有所住则施亦有
住也吾观师之入西峰也岂有利之之心哉方其荒寒
满目经营惨澹于不容已东支西倾住不可住完旧复
新新且倍旧非繇力钜豫计画堵如月初生渐满故昔
之萧然者无不足今之澹然者常如昨也然人事之殊
时岁月之异世则可感矣师惟以不住为心不以寺为
功德寺虽大备予以记成而此不住本无所住古佛有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1199-0157a.png
云赠之以中师历江浙五山禅宗炉鞲最后嗣杭州净
慈古田垕禅师人称之曰石涧笃实文采今年方七十
余前为南岩记新均庆今又得执笔叙新西峰宁非
所谓因缘者与又何幸也
   汀州路南安岩均庆禅寺脩造记
天下名山类皆诸佛祖师修行处其初无不荆榛泉石
人迹断绝一经瓶锡宴生徘徊从是建道场闻诸方钜
丽如忉利兜率其间成坏住歇人事无不有而旋踵涌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1199-0157b.png
现贵势豪倨彊力精悍生死不敢忤视下至万石家节
缩铢寸或生计仅足衣食无少丰子孙且勿念见见闻
闻奔赴乐施如恐后还视旧观愈伟此岂可以智力彊
而言语劝哉乃其心诚悦服以为世间者皆身外物各
自竭以自为则亦以佛之为教托于世谛而无求于世
舍所难舍虽身亦空有以触人心于亹亹也佛于度世
出世无不以为时节因缘夫因缘未契虽天地且不能
使山川遇而况于人乎往予客授临汀大德癸卯有旨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1199-0157c.png
诵经环一郡六邑惟南岩均庆襌寺定光古佛道场有
新藏于是陪府公涖焉贝叶新翻列函严整宝轮炫耀
栋宇高深龙蛇通灵护持显赫长老兴公为予言皆郡
人宁化柳杨印空长者余应祖专力所予于是心识之
矣又后六年兴公书来光泽曰新均庆则子昔者记之
矣吾所感印空者不止此大雄宝殿古佛岩屋皆其力
也又买田如干入之寺其同里士曾景文复兴雨华堂
连州同知权梅州事熊进义福辇石夷道甃通广桥鼎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1199-0157d.png
建三门伟特宏壮寺僧元悟志崇化于汀梅循惠聚少
分多成就阿罗汉阁庄严五百尊像以及僧堂众寮云
会斋厨所未备具无不完美圆通耸阁摩利分天开井
泉甘涌浍供汲逾万不竭古佛旧碓重建雷车以给水
舂创立三塔普结后果主张是者邵汀万户显武清微
刘公源汀州路总管府达噜噶齐伊逊都武德僧录辇
真李大师也纲维是者千户俄罗斯武义范武略必胜
镇抚提领案牍胡坚也诸黎畬翼百夫长化营伍运木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1199-0158a.png
石又其次也刘公则始终是而为力勤矣自初入山广
东宣慰副使朝列薜公梅州僧正陈乐山武平总管黄
昭信偕刘公举焉以元贞初元正月八日开堂次春正
六日刘公首率倡度十僧以兴均庆其为我详著之毋
惮烦予惟记事宁覈兴公之缕缕也亦惟是虚空建立
卓卓如此感之于心故欲传之于我柰何其肆于文而
阔于实予亦安得而不言之长也抑予闻古德有云佛
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1199-0158b.png
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道无缘美哉言乎时节因缘如
是如是南岩得公兴得诸公重凡施于此者又适遇于
斯会自古佛成道而后又三百馀年而为此缘往者远
矣来者又孰得与于斯也予以赞叹为佛事而列名兹
碑者其心固无望于厚报也而施之缘与时之合岂不
足以自慰矣夫而功德在所不必校矣
   玉笥山承天宫新建钟楼记
道宫之在东南者玉山最古天降玉梁肇开汉茂陵时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1199-0158c.png
宫殿楼观计二千年间所阅多矣乃延祐之新钟楼清
江二刘君所成也其先人清逸处士昔者于山中还往
后没葬水西望兹山一舍弟兄岁时展省必徘徊焉永
念再世之游从而二亲之坟墓皆密迩乎此会宫门多
兴葺而钟楼宜建于是悉力叶言度山选材抡匠赋工
画宫经制涓刚历吉鼎来辐辏壮丽有加翚飞出林环
为伟观神仙胜境檐牙入云大声发鲸神灵欢喜念谐
传夸是大功德远求作记刻之坚珉以垂方来以无忘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1199-0158d.png
兹大惠嗟乎声之在宇宙间也至矣天之所以为天鼓
万物之动者声也莫神于风莫妙于雷霆而钟也实参
之凡声之不风雷若者自下者不能以腾上而风之号
雷之震皆自高而临下故怒万窍而惊百里钟因县而
后声者也非虚不足以传况阁之大空之中撞之百尺
之上其动天地而感鬼神者固有造化之不可测者矣
运宇宙者气也气之神为声声之托也于人为灵于物
也惟钟为大是楼也又载之霄汉而升明章幽赞真通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1199-0159a.png
合神警一世之聋瞆发九地之阴潜则建之之殊特成
之之利益福昭昭而资冥冥者岂但一时之钜丽可铺
张纪载也哉铿鍧鞺鞳因名山而升中天缥缈虚无通
蓬莱而溯阊阖高灵顾歆在云雨之半人天出入正昏
晓之中兹山兹楼高明美大孰不为力力之遂其宜者
寡孰不为施施之得其所者难予之乐为记也以此庄
周氏以吹万不同为籁之天林木为籁之地比竹为
籁之人夫比竹亦小矣若钟之叩即鸣号叫于喁何止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1199-0159b.png
于调刁而乐之出虚不知其所使人籁则无以加钟矣
虽谓之天可也或曰其命于人也亦比竹已噫天非人
不同
   吉水玉华观记
江西山高耸处往往祀华盖称华山吉水有中华为四
方望走视太华埒近年复兴玉华号福地在中华西同
水乡南岭之近栖隐原中其地峰峦回环百里一息俯
视支垄表特而独尊其势外高中平望之超然就之坦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1199-0159c.png
然如玉枕然其遗迹晋王真人尝学道于此犹存雩坛
仙石有天仙感遇之会樵隐录云其应唐元和间旱九
鲤应祷山下今为九龙象时有鹤翔三日不去或见老
人如六十年期比至元丙戌丁亥如期祷旱雨如元和
传闻复祷疫疠应如救旱繇是云物异焉天灯灿焉父
老欲建坛其处众欢趍之山近为马驿朝驰夕秣公私尤
欲以祈福乃象玉枕名玉华乃表三仙乃奉三官乃祀
上真请于宗门锡名玉华福地紫宸元坛前府尹耐轩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1199-0159d.png
周公倡主之吾先君子须溪先生题辞相之郴阳总管
养晦谢侯与府长贰及行省都与抚交赞之崇阁严殿
门庑道堂悉备像设威仪完具整丽皆出里人罗氏父
子之力道士某实开山请记则为玉华记曰夫至尊者
天也物无足以名言之曰玉清曰玉帝曰玉京曰玉楼
玉亦物耳而必玉之何居玉者生于山韫于石皇皇高
明亦何假于是区区者哉毋亦物之为玉亦如人之成仙
脱于类萃而游高明比物象德非玉不足以为喻也仙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1199-0160a.png
者谁为之毋乃其人也人者又孰生之耶天与人隐显
为一气神与仙变化皆一人于其事不于其迹论其似
不论其名天地人为三才天地水为三官神而明之浮
邱王郭为三仙玄之玄为北方之真武庸讵知其初三
者本一也一者为三而三未有已也俱不可知者也犹
兹山之为玉华也自开辟以来而有此山山之为灵也
久矣及兹而显显而与中华太华鼎峙而争高山未有
异也玉之媲于天上也与玉之隐于地中也亦若是矣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1199-0160b.png
高而天也化而仙也神而通也亦不能不在人间也亦
不得不与人事也请而余答也感而余应也竭而奉之
亦何事乎此也顾而福之若相与为亡涯也倘非是人
者苍苍冥冥亦安所为哉繇是言之地上者皆天也尝
试夜中而朝星斗离离如在山下月明流空万籁俱息
恍然对越所谓玉华者非此也耶
   安福州北真观三元阁记
宇宙之大可一言而尽者天地水而已日月星宿风云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1199-0160c.png
雷雨无非天也四岳三涂嵩高太室无非地也江河淮
济九湖八海无非水也夫固有司之者而况其凡乎秩
群祀而观于正大若三元者可以建而不悖矣自开辟
来兴生俱生岂比于援而神之云云号而人之某某若
鸿濛溟涬云尔哉虽太微玉清郁罗蔚蓝道言之所以
妙而未有若取之俯仰而已足也呜呼曷其柰何不敬
古安成郡南道宫之有名者称北真若昔海陵徐神公
之所尝游青山前屏江水面带平畴古岸乔木宿云入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1199-0160d.png
门左折浮动翚飞旁挟钟楼对映道藏者三元阁也阁
起大德戊戌前瑞州路道判月山欧阳至真实倡成之
至真掌教数城兼领名山萧然如初得铢积寸还奉昭
事首建是阁言便祷祈见闻欢赞岧峣虚明平步树杪
低昂献状金翠丽晖象服炜煌旌幡婀娜旋虫夹县浮
空动碧香风绕檐神具燕喜里善士王鼎孙施其财像
饰展具沛然成之至真又连阁为楼七间栋宇方由是
一新永惟斯役钜矣然观兴百七十年仅绍兴澹庵胡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1199-0161a.png
忠简公一碑日余过之宿阁下去遂得闻创建本末次
第许之记而王相霖以斯文碑具谨待刻余寤寐北真
久矣往有朱道士善告斗如斗与言今又与欧阳游清
真简素宜北真之方兴也仙好栖居天人感遇往来一
气傥所谓神仙者如徐之不死清风明月其精神浮动
依乘回合必当在是间而况三元之不远人哉群黎日
用覆载生息而不知悟故皇皇临之为近兹固教之不
容以已也夫余受言记最惟赞叹之不足复长言之月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1199-0161b.png
山本儒家子今为崇正冲妙灵远法师领洞虚提点事
是观开山与神公游者为欧阳日珣今再兴复欧阳信
不偶哉其词曰
北真左阁飞岩岩千山两嶂高青巉清江一环平纵衔
烟树荟蔚松桂杉晴波平畴微风含庆霄云低空明涵
太虚圆镜水月鉴宝晖夜腾仙藏函真游联翩降尘凡
俯视高敞神惠监钟清鼓肃龙回髯地灵山君杂遝儳
海陵仙裾和飏帆三府启事臣奏缄皇灵剡剡宸聪諴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1199-0161c.png
林端缥缈旗斿縿屏除庚甲质矫谗尊气肃穆氛厉芟
屡丰颖同岐分崭梵行道景风沨沨阴阳无沴星无搀
多男寿富周遍咸
   沂滨道院记
天地间乐事一也学问议论有同异情性趣悟无古今
夫子之川上曾点之浴沂庄周之濠濮诵其书闻其语
悠然百世之上百世之下犹有乐意夫岂独有取于水
哉善观物者观于动天地之妙亦于动乎候之而动之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1199-0161d.png
足以鼓舞变化未有若水也今言浴沂者如有闻于川
上而濠濮间趣必其异于浴沂是何一笑之乐未易得
而适然之趣乃多事至此即吾欲抗濮于沂疑或齐庄
于孔吾且以浴沂言之莫春时服少长浴罢休于嘉树
咏歌而归虽不自以为乐而闻者尤以为喜也此其襟
怀光霁与风日俱丽夫子安得而不与之惟夫子喟然
而叹与之之决来者不敢措一辞然犹或谓狂者之事
与川上之乐不得并而川上之学问又有不睹不闻之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1199-0162a.png
工夫焉夫如是宜濠濮之不可同日语也川上者不可
知己沂水之趣岂伊异人而二千年间流连光景狂嬉
醉舞岂不十倍当日而没没无称重可叹也景与人不
相入人与趣不相待天高地下佳时美景乃任万物各
自得于其间鸢飞于天鱼跃于渊而人者乃无足以得
其得亦有矫然而思爽然而悟者乎而言非不习也论
非不明也主吾道而欲异端无不辨也而其所以失之
者亦在此矣吾尝浩叹于此而无所于发乃以记沂滨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1199-0162b.png
道院云道院在永丰邑南之濠上曾氏平翁自城迁居
而始筑之前辟一区花竹高下起台接榭俯瞰清池莲
柳夹植绿阴清香书暇兴来花时月夕弟昆亲友觞咏
从容馆招名流不但教子老成才俊文墨倾倒地近屋
东跬步可涉扁以沂滨志家学也宛转徵记以贻嘉话
予盖想像如至是间夫舞雩之沂去我远矣其趣予能
知之而亦不能得于言也今之沂滨与我相望其境予
既言之矣而言亦不可得而尽也平翁之为此必有得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1199-0162c.png
于此矣而亦不容言也游于此者以予言发之岂不俛
仰而会心感赏而在目然欲言之而亦不能得也或又
曰亦有一言而可以得诸形容者乎余曰平翁艺兼书
易试宪台叠选分教典江待铨行省力非有馀乃志尚
独在此尤可称
   霖岩道院玉皇铜像记
古人出入起居陟降先后无一息不如见上帝者焉小
心毋贰斋戒沐浴如睹其眷顾如闻其言谓如知其喜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1199-0162d.png
怒岂惟志气清明者与之为一昭昭之多非戴盆无不
望天天岂止苍苍者耶则有主之者矣皇皇乎国之必
有君也明明乎家之必有长也天地万物父母此父母
之父母也乾为天为君此则君之君也日月星斗之所以
章也云霞霜露之所以神也阴阳寒暑之所以时也雷
霆风雨之所以令也元会运世之所以推也凡仙佛神
明之出于人者皆其子也其言语文字而谓之道者皆
其秕也而谫焉者自私以为玄眩焉者创奇以为博不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1199-0163a.png
亦醯鸡之覆而川灌之欣哉乃世人之所为事徼福于
灵威者徒知祷奥而媚灶效灵于禨祥者往往祀海而忘
河不知巍巍荡荡仰首而在其上在其左右生生化化
之所自出其简简穰穰者岂块土之赐而肤寸之泽哉
吾为霖岩道院记玉皇铜像嘉其知本乐其能事帝故
论天于元气之始尊帝于开辟之先而壹不敢以人间
意者意之也介庐陵太和间匡山之下霖岩道院者至
元癸已曾氏所建也霖岩云者作霖父之所自号也霖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1199-0163b.png
岩壮志轩豁洒然方内外远视高举于所居对万松冈
施田造屋仙山幽雅梅溪萦环茂林晻霭中事天帝旁
为先祠其不他取名而曰霖岩云者所以志也吾先君子
须溪先生书之与为不朽今其中子以立夫妇令冶氏
范铜为玉皇像天师真君侍不惟以承霖岩之志辅之
翼之所以祈自今而始绵绵延延者于此乎在而住持
道士明远大师罗以庄捐己所藏铸为炉瓶以奉上帝
怂恿圆满盛大之观以庄具石请记垂之永久夫至不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1199-0163c.png
息者天也不息则久久则大道院之始也至今而盛繇
其所以盛则子之能子而居是间者之能其事也因今
之盛而继之以不息后之嗣罗者皆能以罗之心为心
其久且大者且与曾氏为无穷则道院常如新也人事
不能以日新而人心之新者常与天而同流则其事虽
日又新焉可也吾既以事之实者明其所以事帝又以
事之可新者望于方来观者皆可以兴也则斯言也岂
但记成观美已哉霖岩讳良孺以立名闻礼妇刘氏嘉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1199-0163d.png
则延祐三年七月三日癸卯吉铸像是日记
   南剑路芹山福地新建门记
大德十一年秋八月集贤侍读学士河东圆峤李公乘
传赴南剑次西芹道见芹山福地之门问而知为伏虎
禅师道场即洒然如有宿契默念诰朝当往即祠庭潜
通感悟神交缘合未见既见自是闵雨祷晴言发辄应
再阅月而繇门迁殿轮奂新美涂榛者夷桥圯者崇严
严翼冀环山映谷乃十一月二日揭扁告成公率僚属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1199-0164a.png
莅之光泽簿庐陵刘某适部餫三山还公命共载通达
为芹山福地中路小憩为亭曰尘外桥曰通惠及门重
楼之上揭伏虎道场殿曰慈荫之殿升殿右折岩窦泓
泉昔名显圣以惠泉易之旁护法神祠桥亭曰景福皆公
大书新扁严重飞跃使山水坐增清晖父老欢舞持杯
拥马拜献公寿公顾曰新门也未有记属笔于子焉惟
是初筮为剑文学往来祠下日久何幸得以笔墨铺叙
托公于不朽罔敢以芜贱辞按慈荫通济显应惠利大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1199-0164b.png
师本叶氏法名慧宽汀州宁化人在南唐宋初间道成
于长汀化被于剑津而祀尤盛于西芹其成佛在定光
前所至与定光并祀西芹去剑城二十里旧名虎历居
民畏虎一日有僧过之自言使我得结庵于此虎当不
害一道者随之转山三里许曰小芹筑草庵焉实宋淳
化甲午基地之日土中得石舄一洼制如天成惊异希
有虎爰屏迹而僧不复见物色求之徵于临汀始悟为
化身之所显幻乃追省得舄之日则二月二十八日也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1199-0164c.png
于是岁以此日奉石舄设斋阖境蠲洁毋或不清鱼虾
网绝涂旅以戒殿故依山屋老弗理公一至而鼎新之
百年所未有也或曰公之诚之缘之契故其应若是是
则然矣而未达也尽大地皆佛身者非幻语也人惟不
知虚空之皆实故以佛为空而以事若物者为实然所
谓实之成毁去来无不归于虚空而空长存则是空者
实乎虚乎世之所共传以为实者无可感而空必应则
感之道端有在矣大地皆佛也吾身佛身也感其有不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1199-0164d.png
应者乎感不知其所以感则应求于所不宜应及其不
应也不咎感而咎应应岂负感哉太空无非气愈空者
愈实直心者为佛不直则不彰以为神又奇者由达者
视之固其理之自然者也佛之道虽一而入者随所悟
故声闻之间而文殊普贤观音入道之门三者异焉出
斯涂也入斯门也顾瞻栋宇之今昔而永叹我公贤侯
应感之效随触随悟其有思乎其但以为观美矣乎公
牧剑甫尔公宇一新又为文投牲祭黯淡滩鎍铁涌字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1199-0165a.png
纳神于善有昌黎南海徙鳄风烈实西芹揭扁先一日
云相是役者剑浦县尹李祐督工农隙民不知劳叙佛
事以示者剑教林元甲里人前太学进士其父祷梦而
生以灵感类也亦牵联书之用昭大师之丕显休贶
   汴梁路栖云观记
全真教汴朝元宫为盛去宫数百步当城西北隅大宁
坊迎秋门街左观曰栖云女冠居之皆祖重阳真人宫
有姚翰林碑观创于姬志真之徒李妙元妙元南宫人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1199-0165b.png
父宽蚤没与母王氏俱入道中统癸亥至汴礼姬为师
姬赐号文醇德懿知常真人楼云则姬之师王所号也
教行于汴则栖云始然为朝元开山观以栖云名不忘
其所以兴也重阳六子栖云父郝太古从邱长春遂为
嗣祖栖云之是似者姬与李志居徐志根也全真徒满
天下道派此为嫡观繇妙元母子以起至元甲子知常
名妙元母曰守志授地三亩卓庵居之日辟以至为观
三十年间构前殿奉玄元后堂祀列祖斋坛蔬圃悉备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1199-0165c.png
监坛里域各为祠又拓地十亩有奇去年余按事夷门
妙元之徒李妙常具观始末请记予行四方所遇名山
胜景每考论其初未有无其故也尝游西山见旌阳之
教以孝道为道慨然神仙之说亦必皆有自本自原者
不但荒忽为奇也若李之母子奋于孤孑喘息相倚不
苟附托周旋澹泊经营莭缩以有栋宇传之后来迹其
事师服勤之初心岂希觊于度世成仙者哉母子至情
也孝节一理也即其不忍于弃捐天下念之矣东坡谓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1199-0165d.png
无仙则已有则非斯人谁宜为仙未易言也予独本其初
谅其志而栖云为可传矣韩昌黎赋谢自然诗为吾徒
者喜诵之然昌黎正惜其弃父母绝影响而离世之所
托倘非所谓仙则不得其所归斯母斯女一念之立于
人间者若此仁人君子且隐然有动于心者何悖于世
教伦纪而何忍靳之吾之记云栖以此观成于甲申是
年记
   吉州路永和重修辅顺新宫记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1199-0166a.png
庐陵四境神庙封爵宠灵赫奕未有若永和辅顺之
祠者自宋绍兴五年赐庙额迄宝祐四年加王封极八
字百五十年间繇侯而公公而王始二字增四以极美名
上自王父母下逮妃若子又孙皆疏王爵崇显号八八
而并以及女姬子妇无不累加逾尊钿轴纲袋高下襞
积命圭衮服揆锡备仪计东南累朝贶赐隆重岂独庐
陵四境所未有虽岳渎外若此者几无与俦厥惟王之
水旱应祷神威震叠民之所不能忘而地灵人杰寓公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1199-0166b.png
贵仕交请靖献有以发一时之丕显休命王本晋人姓
匡氏与叔俱学道叔已仙去遗命王当为神匡山其庙
食处也入宋避庙讳称王山王仙云匡山在太和境王
之遗体在焉而永和庙最盛前后制书皆下永和王仙
庙而朝谒祷祈者皆之之近年尤著南北初境有逃卒
挟众窥城隙私谓得吉卜亟进不则此乎穴暨卜则吉
乃覆于城近焚洗之祸他所当之则王诡以吉卜驱之
也又有寇夜闯境见兵马无数骇而走他日寇执实云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1199-0166c.png
如是者不一雨旸时若不枚书也庙旧有后宫六六而
备乃壬午水壁坏宇颓里善士巽溪杨子贤既新台门
及左右夹至后离宫便殿轩伟严翼戟卫马御画士颜
辉手自位置见称绝笔复倡建新宫粤癸卯自为东掖
则集以众力增庳拓隘高坚倍旧绮疏玲珑金碧缭绕
选按宫体名手巧图棋传琴瑟书册绣床寒温帘帷晓
妆午浴缦立匡坐绝态负妍弄娇扶姹壶冰盘雪鲛绡
云锦错落瑰奇珊瑚交枝水精立石柘浆棠露捧侍待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1199-0166d.png
宣金猊宝鸭笼衣香暖乍凉新燠颦碧断红待月迎风
襞裙动带严妆待旦赐宴迎车递宿倦扶弄箫记谱珠
𥜗玉佩佳节称觞绿樽翠杓閒奉斟酌极时物之芳菲
情态之宛转人间天上事完理极又分四时为四阁对
奕疏拊考图阅籍奉天一笑清事日新回环寝宫燕娱
曲折钧天清都则不可知所谓南面王乐无过此者矣
经始于大德且落成其费钜工夥不可会巽溪求予记
之予周还而叹曰往者不可及己备物典策昭示百世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1199-0167a.png
其盛丽之奉若此者幽明不同崇高无二岂必其平生
所尝有哉神明之道类皆其德宜食其报不得极于生
前者于是帝锡之而肸蚃格朝命之而灵威彰民烝尝
之而报事严虽极想像之工绘事之巧神之玩也犹人
之观也孰非幻也即所谓琼台玉室临春结绮倾城绝
世其与几何亦有以异于图画间哉故化人之宫视中
天之台若累苏积块而其游者神游而已曾未离乎所
居则俯春宫而涉青云者亦若是矣夫仙者无与于人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1199-0167b.png
事神则不能不在人间王之志也本仙而其事则出于
神凡世之所铺张扬厉祀之所以闳大衍迤皆人间意
也王则何事于斯而人之所以资于神神之所以惠夫
人者槩可见矣运数推迁天有所不能违者也阴骘其
间若私之二天者人之望岂有极哉余既历纪其盛而
折衷于理宫碑庙乐宜有声诗复侑之以词曰
蓬莱云晓鸣佩环诏迎仙客匡之山龙车拱侍杳霭间
叔兮垂钓潭前湾云中飞胡黯莫攀遗竿化竹青珊珊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1199-0167c.png
帝命封建名山朌赐履接畛联阓阛水旱疾疫销阨艰
魑魅罔两潜淫奸仙者忘世神恫瘝俯抚孙曾拯其孱
民戴朝锡森若班宠眷四世圭璧贲祎翟姬妇丝綍纶
美人列宫立望姗珠笼翠里宫髻鬟鬒峨曼鬋蜷曲鬘
清矑的皪睇美盼舞袖娜袅腰弓弯翳云拽雾舒斑斓
明珰组佩琮璜瑗铿钟摇簴琴瑟娴棋博五白姣且儇
瑶环瑜珥扶抱板桂风梅雪芳秉蕳鍊金香玉照指镮
书云换绣觇矕王欢恣赏清燕娭娱婉娈乐未阑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1199-0167d.png
下土急愬恻遗患前驱鸾鸣后虎霦乘云天门奏欲潸
皇览闵度命曲删运数虽尔宁哀矜还省三岛游芝关
丁宁校籍悲尘寰永嘉而还数屡悭人生实难勿弃管
每朝恳款如请间世衰道丧非民顽紫云浮空王驾还
列骑清道车班班东风灵雨泉流湲坐朝冠冕春仗閒
宫开乐作歌巧懒王顾一笑民欢颜千秋万岁无后艰
   江东铅山州黄柏王道者灵应记
铅山𨽻广信郡昔邑今州南陬连闽万山高深其名黄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1199-0168a.png
柏坂者尤斗绝宋昭陵时有王道者名通世黄柏人其
在母也母卢梦日光吞焉生而不荤酒辞父母以上有
二兄奉养愿方之外以居始诵经天柱山家近时一归
省既亲没遂入黄柏幽远处佣林氏一二年入大六锄
山畦蔬蔬茂倍常青以奉人黄则自食有窃之者伤足
恻然更织屦县篱以给所居辄如云气覆之一日樵者
过山中岩崖下闻异香梯缘而上则道者趺化岩中不
知几许日矣前留偈有佛法清净孤灯明月语繇是里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1199-0168b.png
中趋谒烝尝之以岩阻僻舆之会圣庵为祠祷靡不应
里士祝鸿遇状其实求记曰以所闻于祖父则昔绍定
庚寅汀寇鸱张且逼招讨陈忠惠公檄叔祖应期守毛
青隘民益单弱他日寇望隘自惊走谓旗帜征鼓绕隘
盖神云以所见则丙子间闽尚南守毛青严备禦势甚
张环饶信士夫巨室拥赀保险者集黄柏欢谓隘兵北
我必冲掠快意时前赵信州孟君偕同患诸公日祷道
者必曰吉咸恃以无恐已果然他水旱疠疫灵应常年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1199-0168c.png
常事不胜举愿记之以昭方来予于是重有感矣今夫
佛之为道若神通应现不以为极则事犹若未达一间
以是名散圣谓其未至于化尚人间缘也抑宇宙间兵
革水旱之故类运数之所不得已然岂造物意哉方其
轇轕而未平亢郁而未解五合六聚而不能以达者与
我无异故冥冥之有神乃造物藉以斡旋其所不及与
寄之人以济世者同事如使急焉而不顾号焉而不接
岂惟失人望而已天地复奚以此为哉当时窘忧跼舛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1199-0168d.png
靡措幸而有所望走又非耳目间往复可考质直托之
万一以自解又幸而所报不诬如有相亦因是以不朽
奈何乎如不闻以自为圣也呜呼世率以汨无情者为
高而漫不省者为化此民之所以无告而事之所以无
奈何也何独佛哉余推道者之显异卓卓而著所感于
此或者其有所触也亦以宏道者之道云尔祝君笃实
善士于所举无溢辞至大辛亥三月戊戌记
   超燕堂记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1199-0169a.png
超燕堂在玉山为佳处与承天俱兴唐季始揭然以名
称入宋渡江茂穆二陵盛时堂中羽衣以数十琴书道
术各有声当世白玉蟾往来为赋玉笥有此小蓬莱之
诗其盛丽可想己然淳祐来颓圮欲尽堂空人去败屋
高寒惟云隐萧元悊以休亭后裔眷焉守之不忍去如
是者几三十年以待至元戊寅乃得乌江士族陈思钦
为之徒又久而度萧之侄绍云拮据经管至癸已之腊
复完旧堂为新超燕前记有太博李应中求所为碑亦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1199-0169b.png
不复可得惟是修复之业勤矣请记超燕予反复其故
慨然为之言曰老子不吾欺也世孰不志于荣观哉方
之内者毋论即方外本弃人间事者然金碧巍煌丹楹
刻桷虬麟鬣角犹谓清都钧天视之如累苏积块犹诿
曰以事天人宜尔即閒居一室稍废不自理过者兴尽
固非以观美而栋宇相望亦安能郁郁久居此使来者
寂寂笑人哉故虽崇饰之而不为过也虽然燕处者不
在是也所谓超然者在于物外而后得其所以燕者焉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1199-0169c.png
昔者穆满之游于化人之居者盖若是矣以其中天之
台土木之功赭垩之色无遗巧而化人者犹庳之一日
执化人之袪而及其宫出云雨之上而不知其㨿望之
者若屯云既寤而所坐犹向处也视其前则酒未清肴
未胇夫非禦寇之寓言也庸讵知夫神移之所睹非今
之坐忘而不屑者乎且夫荣观者岂有极哉尝试与子
想像而言之昔之神明通天金茎露盘以为一时之钜
丽靡大而犹有存焉者乎金门玉堂珠玑琼瑶洞骇心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1199-0169d.png
目以为前千古之所未有而犹有传焉者乎神霄玉清
千门万户出天入神以为后百世当复何如而大略皆
可睹己后者无前来者无继此皆所谓荣观者也而未
悟也其时其人处于其间者由今视之不啻集飞蚊之
睫而聚浮泡之沫曾不得朝夕之安而忽焉俱尽乃山
中之漂摇世外之建立托于废兴之所不及而听之盛
衰之所固然此昔之超燕虽一人守之而无不足今之
超燕自三以往至于万且倍又倍昔而有宜然者也则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1199-0170a.png
以其荣观者无足以为之累也呜呼孰非继继承承者
安得此吾以此记超燕或者反复有省于老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