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1a 页 WYG0576-00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地理类四(河渠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二卷宋魏岘
    撰岘鄞县人官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鄞
    故有它山一水其始大溪与江通流咸潮冲
    接耕者弗利唐太和七年邑令王元炜始筑
    堰以捍江潮于是溪流灌注城邑而鄞西七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1b 页 WYG0576-0015b.png
    乡之田皆蒙其利岁久废坏宋嘉定年间岘
    言于府请重修且董兴作之役因为是书记
    之上卷杂志源流规制及修造始末下卷则
    皆碑记与题咏诗也按新唐书地理志载明
    州鄮县(按鄞县在/唐为鄮县)南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
    百顷开元中令王元纬置东二十五里有西
    湖溉田五百顷天宝二年令陆南金开广之
    今此编称它山水入于南门潴为日月二湖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2a 页 WYG0576-0016a.png
    其日湖即小江湖月湖即西湖谓二湖皆元
    炜所浚而不言有天宝之陆南金似有缺略
    至其以元纬为炜以开元中为太和七年则
    此编所载诸碑记及唐僧元亮诗證佐显然
    俱足以纠唐志之谬不得以与史异文为疑
    矣此书在地志之中颇为近古宋四明郡志
    尝采其说然传本颇稀几于泯没明崇祯辛
    巳郡人陈朝辅始得旧帙梓行版亦散佚首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2b 页 WYG0576-0016b.png
    有岘及朝辅二序而末以四明志序附之今
    宝庆四明志尚有传本已别著录毋庸复缀
    故删去不复录入云乾隆四十四年四月恭
    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3a 页 WYG0576-0016c.png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序
民以食为天然以滋以灌生是百谷而粒我蒸民者非
水之功虖此六府养民所以首水而终谷也田而不水
虽后稷无所施其功鄞邑之西乡所仰者惟它山一源
厥初大溪与江通泾以渭浊耕凿病焉唐太和七年邑
令琅琊王公元炜度地之宜叠石为堰冶铁而锢之截
断江潮而溪之清甘始得以贯城市浇田畴于是潴为
二湖筑为三堨疏为百港化七乡之泻卤而为膏腴虽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3b 页 WYG0576-0016d.png
凶年公私不病人饱粒食官收租赋岁岁所获为利无
穷可谓功施国德施民矣然时有旱潦则当蓄泄水有
通塞则当启闭堨埭当修沙土当捍不无待于后之人
岘幼尝奉教于先生长者以为学道爱人之方不必拘
其事苟可以致其爱人之心无非道也家距堰不数里
自间铸来归閒居十馀年日与田夫野老话井里闲事
且州家尝属以任修堨淘沙造闸之责益得以讲源委
究利病又考图志所载及前哲记文粗知兴造增修之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4a 页 WYG0576-0017a.png
繇参以已见编为一帙目曰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庶几
讲明水政者观此或易为力云淳祐二年上元节里人
魏岘书
盖沟洫始于夏禹经界始于商高宗而水利所繇兴若
周官营沟行水之制止水蓄水之令犁然大备昔之为
民兴利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陂池起水门提阏数
十处以广灌溉此王政必务其大也唐鄮令王公元炜
之作堰它山也关吾乡旱涝丰歉之数綦钜而潬衍不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4b 页 WYG0576-0017b.png
适于度茨塍不毖于防漏井匽潴不平其衡水属梢沟
不符于则此不令经界偕沟渎胥病耶郡乘间采宋魏
它山水利备览之说而全帙漫漶莫稽颠末顷林郡
公属吾年友杨齐庄补此志之缺余过从商搉翻几上
得之询自钟潭旧家藏此抄本亦成化间物也齐庄指
示余此即不得为指南车或亦借作驱山铎而余亦惊
喜见所未见因先寿诸锓以傅夫志牒之尚于过存也
即如孙叔敖芍陂一事史仅约略言之使不考唐六典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5a 页 WYG0576-0017c.png
畴知此陂首受□之渒水又畴知濠水流注陂中不考
水经注畴知淝水东北经白芍亭下东集为湖而芍陂
以此得名不考元和志畴知此陂外楚相又作阳泉大
业诸陂不读鸿烈畴知芍陂之即是期思不考三国志
及凤阳郡志畴知尚书郎邓艾重修于建安间旁为五
十小陂利被沿淮广陵数十镇不考隋书畴知赵轨之
脩开六门为三十六门灌田至五千顷夫以彼章章如
是而博雅君子犹有未能尽胪其事者何况僻在东南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5b 页 WYG0576-0017d.png
又仅籍寥寥文献为足徵讨论功疏吾党亦与有其责
矣礼有之上有大泽则夫人待于下流此即善沟水漱
之说也易有之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此即善
防水淫之说也漱则为川为渠淫则为泽为陂必如此
而后尽沟渎之利必如此而后倍经界之穫坎止流行
之象不觭为水利设而水利之大通于政矣漱流之说
可以旁通者余得唐崔巏之记大业陂曰揆腐曝淤倍
高彻卑又曰横杀冲波泄流引洫即是数语足赅水经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6a 页 WYG0576-0018a.png
又得之穆员之记石斗门曰善为水者不与之竞如斧
斯锐以分其冲如月斯仰以折其势宛然㗋深口速之
象犹指诸掌兹以备览方沟洫志河渠书或不足以方
崔穆二记有馀矣而又安知崔穆二记是修沟洫河渠
者所必收乎故此等书通都大邑未必得而板扉小筑
中或得之钟氏之藏所谓礼失求之野也余以得购访
遗书之法玉轴牙签未足录而残篇蠹简中足录之齐
庄之采所谓谋于野则获也余以得网罗旧闻之法要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6b 页 WYG0576-0018b.png
以水利经画自叔敖李冰史起以下汉则有若刘信文
翁郑当时儿宽召信臣王景诸人唐则有若云得臣长
孙祥李袭黎干温造孟简诸人宋则有若范文正刘彝
吕颐浩钱良臣诸人我明则有宋公礼刘公大夏陈公
瑄徐公有贞朱公衡潘公季驯诸人计此一代远猷百
年硕画暇时并当同齐庄辑成全部以商治河通漕之
略俾王公与前后诸贤并垂又俾此书亦与前后诸贤
纪述并传是岂在宋徐节孝先生治河议之下而不远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提要 第 7a 页 WYG0576-0018c.png
出我朝戴村白老人献策之上哉经济君子循览是书
废修坠举当不仅为此地旱涝丰歉之计大埤赞已也
齐庄大小并识今古兼综新志成行将重于琬琰而借
此藁本作津梁是书之传又无俟余言之毕矣崇祯辛
巳七月既望前柱下史郡人陈朝辅燮五氏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