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江防辑略浙江之源始于黟县林历山一线之微合流万壑终于钱
塘江之鳖子门而入海焉故鳖子门者乃省城第一门户石墩凤凰
外峙乃第二门户此外无山惟羊许山独立海中东接衢洋西控吴
淞江口此为第三门户羊许二山有防然后石墩凤凰有蔽然后钱
塘鳖子门可守鳖子门可守然后省城无恐此其大略也沙起钱塘
东至吴淞曾无间断海外诸沙亦向此而转惟平坦延旷故赋皆可
登是苏松杭嘉四府连壤一脉利害安危辅车相倚者也然险要之
防有二曰海洋曰江洋往者倭寇结巢金山柘林贻害浙之昌化富
阳石墩渔浦此海洋之患也沿江多盗劫掠客船此江洋之患也今
欲求省城无虞当守附海之三关欲求三关宁谧先防大海之羊许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羊山孤悬大海去乍浦太远我舟顿此设遇东北飓风贼舟便捷彼
此齐驱胜负难必许山岙门浅狭止可避东南之风贼乘东北风利
吾开舟亦为并驾惟海盐白塔山去秦驻山不远四风皆便贼由大
洋而来随处可击是海盐一关尤四面之控制也惜乎逼于内地非
早见预待之所贼由羊山直进犯海盐者必藉乍浦三关兵船以禦
之乍浦海中有山至下八山为极远此外则茫洋无山矣倭船之来
必到八山之尽陈钱壁下山取水候风流犯先年兵船畏彼中风涛
危险止分守八山之内港每年黄鱼生发之时各府渔舡俱聚八山
相近内洋下网遂致倭贼抄掠人船引劫各处隆庆三年军门谷公
中虚设立游哨兵船委把总一员直哨壁下等洋遇贼即剿然后内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港无虞若八山无哨逻之兵万一倭贼掳渔樵人船扬帆至鳖子门
再驱土人驾使入江为害不小虽有绍嘉二区防范兵船然遇雾雨
黑夜咫尺难辨海洋辽阔深有可虞是鳖子门之险与下八山之哨
首尾相应尤为紧要者尝闻之海宁父老言邑中南有赭山实惟江
门东有黄湾尤通海港两端相距百四十里而中无城守先年岛夷
屡犯首趋龛赭后据石墩人民死徙不可胜纪苟有岩城扼其险要
使贼无驻足之地东不得以过袁花而至硖石南不得以犯省会而
浮钱塘县治得此两翼庶不独当风涛之冲凡此皆防海之总要也
江洋之患须严督巡江兵船之哨探戒备沿江渔船之剽掠是防江
之总要也又闻之钱塘江兵船二十艘原议汛期出鳖子门哨探平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时分定地方上抵富阳迤南与严州兵船交会捕盗近来玩愒殊甚
每日泊船徐范二村江滨专攻手艺不习兵防且目兵脆弱船械朽
敝岂惟不能出洋江上亦难展布虚縻粮饷恐误军机所宜速行议
处者也若训练江洋之水兵控扼海洋之门户庶乎江海互摄内外
交防省会无虞两浙无恐守两浙者即所以掎角苏松守苏松者即
所以巩固金陵唇齿两全首尾相应制内禦外之长策无踰于此矣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联苏松尝镇并浙之嘉湖杭严八府属一督抚以保江南腹心议
今西北尽戎马之场矣识者谓江南 礼芭必当巩固以备 巡幸且财
赋所自出也肰其腹心则在苏松尝镇杭嘉湖七府之地以形势言之北
则长江天堑南则钱塘襟带东则大海汪洋西则万山屏蔽真山川天险
以卫此神皋乃以地夲一区属分直省臂指不应吭腹不通莫若合七府
属一督抚驻劄镇江巡𠪾苏杭改吴淞副将为大将改海盐参将为副将
设镇江京口一副将如尝山之蛇以镇江为首苏州为腹杭州为尾湖州
带山松江负海为左右翼尝嘉为㗋脘肠冒诸经络严州虽稍窎远肰地
连杭界高山巅抗蔽钱塘不可它属以之为足肰后可以扼险守要而
南都之左冯翊以固不然自苏松尝与杭嘉湖接境诸地既无山海之阻
又无关隘可塞划然中断譬之人身恰至腰膂分为两截其何能生今试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言其边腹水陆之不可分者有八江海入口处北自镇江京口南尽杭州
钱塘江之鳖子门自京口镇而下为尝州之孟河(水营/把总)江阴之黄田港(兵/备)
(道水/陆营)为苏州尝𤍨县之福山港(水营/把总)系江海接界绕过嘉定县之吴淞镇
大海(总镇驻劄水/陆各营把总)为太仓州(兵备/道)之刘家河(游击水/陆把总)为松江上海县之黄
浦口漴缺口(兵防现/海塘)再至金山(无海口参将/水陆把总)而直隶之兵防已尽过此为
浙江之乍浦港(所/军)澉浦港(所/军)海盐港鳖子门(参/将)而大海从鳖子门而入钱
塘江直抵杭城下上溯严州以上诸山溪滩千里之间累若贯珠此沿边
水路之不可分者一太湖浩荡广八百里在苏州之西尝州之南湖州之
北所属县有长洲吴县吴江(苏)武进无锡宜兴(尝)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湖)
等县此中腹水路之不可分者二平望(吴/江)莺脰湖滥溪等处为苏嘉湖三
府之咽㗋所跨县有吴江归安乌程嘉兴秀水(嘉)䓁县此中腹水路之不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可分者三潮天独墅淀山沉湖泖湖等处为苏松嘉三府之间道海船可
入所跨县有长洲昆山(苏)华亭青浦(松)嘉善海盐秀水嘉兴(嘉)等县此中
腹水路之不可分者四运湖如带长亘八百里自杭之北新关至镇之京
口历杭嘉苏尝镇五府此中腹水路之不可分者五海塘长亘五百里自
杭之鳖子门筑起至松之黄浦口塘岸高阔如城一骑可到中间设立宝
(所/军)川沙(水团/把总)青村(所军陆营把/总陆路官)南汇(所军选/锋把总)柘林(陆营把总/陆路官)金山(卫参/将水)
(陆两营把总/己上直境)乍浦(所/军)澉浦(所/军)海盐(参将己/上浙境)诸卫所营寨误金山海盐两参
将㕥弹𡒦之而金山以上属直乍浦以下属浙彼此不知坚瑕莫辨此沿
海陆路之不可分者六宜兴以上即至溧阳(应)东坝直接芜湖若从芜湖
过坝竟入尝州内地稍南突便从广德入湖州之长兴县宜兴长兴二县
对峙所当联络陆兵固守此中腹陆路之不可分者七官塘延亘如运河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之界可以马步并达中无险要可断此中腹陆路之不可分者八有此八
不可分又有三大害一曰吴耕浙贩浙之米价每溢于吴浙啇舳舻昼夜
不绝居民之射利者又乐与之以致吴民尝苦饥而浙啇倍获利自用兵
以耒江广之米渐以难致全赖此夲地之粟而秋成之后搬运一空吴人
不能越境而戢诸啇此其为害者一一曰吴盗浙窝嘉湖之间湖荡寥阔
爰有巨憝庇匿奸盗每聚至千人劫掠于吴而逃庇于浙官兵互相推诿
文移莫可勾摄此其为害者二一曰吴盐浙榷苏松沿海亦有盐灶而不
设运司分隶于浙夫盐产于吴而税归于浙当此兵兴之际独不可以佐
吴力乎况乎私盐出没亦不能行其清覈此其为害者三夫直隶四府皆
卫江海浙之四府惟杭嘉临海我苏松四郡既出兵力以卫浙而浙反以
累吴平时尚然若一旦有事必至此坚彼瑕此备彼隙一处溃防则在在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无用故以八府合属一抚以统三镇而杭嘉四府亦宜设处兵饷以佐恊
守则地势既专地利亦尽此保江南之急着也其浙抚则移驻浙东绍兴
以保障宁绍温台处金衢七府以为江南尻脊外蔽可耳盖浙海要冲皆
在浙东若宁波之定海关以及台温南北洋诸境并温处万山如天台(台)
雁荡(温)栝苍(处)四明(宁)四大山亦皆在浙东浙抚允宜坐驻绍兴以控制
外海并摄诸山伏莽之寇此不易之定论也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万历四十二年巡盐御史杨鹤疏 浙直沿海自信国公经略以来至嘉靖末
 年筑城建堡添设营寨棋布星密足可防禦但今识者尚有遗议谓舟山仍
 宜复县以固浙东之藩金山亦宜建县以联浙直之势吴淞城宜移近李家
 浜以扼三江之水口太仓宜分一卫于崇明以控苏松之上游是亦一议也
 说者谓倭奴与三吴对峙东南东北正东风俱可入犯乃日日夜夜时时刻
 刻所当防者吴中惟春汛游兵一营出守洋山以三月初十日往五月二十
 五日收撤止防七十五日况修理船只措处钱粮往往至四月初始过洋是
 一汛实防止四十五日耳而冬防则不渡海矣清明以前小满以后倭奴遂
 不可扬帆乎夫洋山马迹苏窦蒲岙等山我兵防守则为信地万一未汛之
 先收汛之后倭奴突至而㩀之是一对马岛故事矣以吴下形势言之洋山
 苏窦海外之天险也藩篱也南沙海上之要害也屏翰也吴淞刘河则苏松
 之门户也福山杨舍则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留都之门户也今惟守门庭而忽藩屏非胜算也谓宜于苏窦岙中屯游兵营
 兵船于内高山置堠数百里帆樯尽在目中沃壤屯田千馀名官兵可供糈
 饷岁可省帑金万馀倭奴入犯可以扼吭而拊其背且也苏窦一山绵亘海
 中通倭之去与倭奴之来必由之路使此处常有官兵则勾引接济之奸绝
 而窥伺窃发之祸消海中增一道金汤吴下多一重藩屏防海上策莫过于
 此惟是渡海屯田是一大作用难与拘挛者道耳臣巡历越中周行海上见
 温台宁绍皆介海滨而钱塘乃在里海以臣计之昔日倭非今日之倭今日
 禦倭之局非昔日禦倭之局台州四塞之国昔年倭寇内犯先臣戚继光杀
 僇殆尽温州环海而居然崇山叠障难以散掠此皆非倭所利也宁波为浙
 之门户重兵扼控定海是矣然贼避实击虚必不更往人言慈溪之龙山平
 石实为间道使倭由之入政如斜谷循秦阴平入蜀我反在外彼反在内是
 不可疏于防也虽然臣所虑者乃在钱塘鳖子门之险卒未易犯然江潮三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日不至何常之有岛夷之所垂涎通番下海之徒潜为内应患政在此耳罗
 木营之兵今犹善战然详于陆而略于水臣尝言之当事谓省会腹心亦宜
 沿江置舰使之戈戟如林楼橹相望亦所以内壮根本外消窥伺南北两游
 兵议撤其一置此地此断断可行者也至于金塘玉环诸山且屯且种足食
 足兵自是万全无患如谓信国起遣恐异日者藉寇兵赍盗粮则舟山孤悬
 海外比之金塘玉环逼近门庭者相去天渊矣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洪武四年十月日本国王良怀遣其臣僧祖来进表笺贡马及方物并僧九人
来朝又送至明州台州被虏男女七十馀口先是赵秩等往其国宣谕秩泛海
至折木崖入其境关者拒勿纳秩以书达其王王乃延秩入秩谕以中国威德
而诏旨有责让其不臣中国语王曰吾国虽夷狄僻在扶桑未尝不慕中国之
化而通贡奉惟蒙古以戎狄涖华夏而以小国视我我先王曰我夷彼亦夷也
乃欲臣妾我而使其使赵姓者訹我以好语初不知其觇国也既而使者所领
水犀数十艘已环列于海岸赖天地之灵一时雷霆风波漂覆几无遗类自是
不与通者数十年今新天子帝华夏天使亦姓赵岂昔蒙古使者之云仍乎亦
将訹以好语而袭我也命左右将刅之秩不为动徐曰今 圣天子神圣文武
明烛八表生于华夏而帝华夏非蒙古比我为使者非蒙古使者后尔若悖逆
不吾信即先杀我则尔之祸亦不旋踵矣我朝之兵天兵也无不一当百我
朝之战舰虽蒙古戈船百不当其一况天命所在人孰能违岂以我 朝之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以礼怀尔者与蒙古之袭尔国者比耶于是其王气沮下堂延秩礼遇有加至
是奉表笺称臣遣祖来随秩入贡诏赐祖来等文绮帛及僧衣比辞遣僧祖阐
克勤等八人护送还国仍赐良怀大统历及文绮纱罗六年倭夷剽掠海滨
德庆侯廖永忠上言曰臣闻禦寇莫先于振威武威武莫先于利器用今陛
下神圣文武定四海之乱君主万国民庶安乐臻于太平而北虏遗孽远道万
里之外独东南倭夷负其禽兽之性时出剽窃以优濒海之民陛下命造海
舟剪捕此寇以奠生民德至盛也然臣窃观倭夷鼠伏海岛因风之便以肆侵
掠其来如奔狼其去若惊鸟来或莫知去不易捕臣请令广洋江阴横海水军
四卫添造多橹快船命将领之无事则沿海巡徼以备不虞若倭夷之来则大
船薄之快船逐之彼欲为寇不可得也上善其言从之 十四年七月日本
国王良怀遣僧如瑶等贡方物及马十疋上命却其贡仍命礼部移书责其
国王及征夷将军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是年十月衢处温三府山寇吴达山叶丁香等连结作乱命延安侯唐胜宗右
军都督佥事张德总兵讨之明年正月贼平人赐田一庄
十五年倭国使臣归廷用来贡备倭指挥林贤交通枢密使胡惟庸诬为寇盗
以计擒之遣还夷使私其货物中书省举奏其罪流贤日本十六年六月夷船
一十八只寇金乡小濩寨官兵敌却之明年胡惟庸伪差庐州人李旺充宣使
以还林贤贤率倭兵四百馀人与僧如瑶来献巨烛中藏火药兵器图谋乱逆
比至惟庸被诛朝廷治其逆党处贤极刑夷兵发云南守禦降诏切责倭国
君臣诏曰曩朱失驭中土受殃金元入主二百馀年移风易俗华夏腥膻凡有
志君子孰不兴忿及元将终英雄鼎峙声教纷然时朕控弦三十万砺刅以观
未几命大将军肆九伐之征不逾五载戡定中原蠢尔东夷君臣非道四优邻
邦罔知 帝赐傲慢不恭纵民为非将必殃乎故兹诏谕想宜知悉仍著训典
曰日本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命信国公汤和经略沿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海设防备倭尤严下海通番之禁 永乐二年四月对马望岐等岛海寇劫掠
穿山百户马兴拒战死之寻寇苏松诸处日本国王源道义出师获渠魁以献
而尽歼其党类四年 上嘉其勤诚遣使赍玺书褒谕之给勘合百道定以十
年一贡船止二只人止二百违例则以寇论仍命俞士吉充都御史赍白金䌽
币并海舟二艘赐之封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之山勒碑其上上亲制文曰
朕惟丽天而长久者日月之光华丽地而长久者山川之流崎丽于两间而永
久者贤人君子之令名也朕 皇考太祖圣神丈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
大孝高皇帝智周八极而纳天地于范围道冠百王而亘古今之统纪恩施一
视而溥民物之亨嘉日月星辰无逆其行江河山岳无易其位贤人善俗万国
同风表表于兹世固千万年之嘉会也朕承鸿业享有福庆极天所覆咸造在
廷周爰咨询深用嘉叹迩者对马台歧暨诸小岛有盗潜伏时出寇掠尔源道
义能服朕命咸殄灭之屹为保障誓心朝廷海东之国未有贤于日本者也朕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常稽古唐虞之世五长迪功渠搜郎叙成周之隆髳微卢濮率遏乱略光华简
册传诵至今以尔道义方之是大有光于前哲者日本王之有源道义又自古
以来未之有也朕惟继唐虞之治举封山之典时命日本之镇号为寿安镇国
之山锡以铭诗勒之贞石荣示于千万世明年倭复入寇平江伯陈瑄督领海
运与倭寇值于沙门岛追至朝鲜洋尽焚其舟斩获无算九年以后贡者仅一
再至而其寇松门寇沙园诸处则时或有之十九年犯辽东之马雄岛为总兵
刘江尽歼于望海埚又明年复寇浙东为朱亮祖破之于温州徐忠破之于桃

永乐间安吉吴贵归作乱长兴相继骚动官兵屡失利阳武侯薛禄帅兵讨之
御史祝某监军奉命克定之日尽歼二邑祝偕禄至境上一鼓擒其首恶因
议二邑之民胁从者少祝驰奏请贷恐不及事兼程而进往复才半月祝竟以
劳卒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宣德三年闰四月行在兵部奏浙江布政司周干言浙江海盐县地临海岸每
有倭寇洪武中设海宁卫及澉浦乍浦二千户所陆置烟墩水备战船瞭望巡
守因得无虞永乐七年尽拘军船赴沈家门立水寨防守撤去烟墩倭寇乘虚
连年纵掠水寨相去海盐千里不能救援民甚苦之请如洪武中防守今累覆
勘皆以为便上曰古人云利不什不变法凡谋事须为永久之计其再令巡
抚大理卿胡槩与三司计议果孰为便然后处置既而倭国入贡踰额复增定
格例船毋过三只人毋过三百八年倭王源道义卒遣使吊祭十年嗣王上表
谢恩正统四年五月倭船四十馀艘夜入大嵩港袭破所城转寇昌国城亦
陷时备倭等官以失机被刑者三十六人惟爵溪所官兵擒获一贼首名毕善
庆诛之 七年倭船九艘使人千馀入贡 朝廷责其越例然亦冀其慕化姑
容之
十四年处州叶宗刘作乱宗刘宣平人尝为矿盗习武艺后充处州府隶役府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官有远行者辄用之以自卫积久玩肆多不法恐见收逮遂率众为乱推陈鉴
葫为主陶德二为辅自领兵阵以残狠立威相传有二飞剑能杀人官兵追之
屡败绩贼乘胜进攻府城兵备佥事王晟躬往招抚肩舆出城入贼阵贼就杀
之以祭旗晟子甫六岁亦自投城下死之御史李俊知府张佑凭城固守官军
与乡兵戮力出战初以防牌冲阵贼运矛钩牌又用巨竹丛稍剪出锋芒煮以
沸油甚为坚利名曰龙铣用之开阵济以铳炮会都指挥脱某者部下皆北军
精弓矢累战累胜贼不能当遂易视之贼乘间猝至不甲而战矢尽技穷贼奋
鎗夹击军败止馀一骑攒槊刺之脱犹死战不挫叶宗刘曰是何此人难杀之
甚陈鉴葫(在/山)上应曰杀人先杀马马既仆人将安往宗刘用其说脱为所杀时
福建沙县民邓茂七反改号僣拟与处响应宁阳侯以征南将军挂印征闽道
经处州叶宗刘伪设田夫百馀耘于野中伏鎗泥淖下唱山歌以眩之道傍列
阵挑战宁阳侯左右曰受命征闽贼不征处贼宁阳侯不听遂出与战贼佯北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引入山隘田夫奋鎗蹑后杀败官兵获征南将军印贼行文移辄用之以自侈
且分兵通邓茂七茂七亦畏其狠且狡又恶征南印章拒之曰汝今未能破一
城尚须自力据城邑以待我贼归百计攻城力战造吕公车高临城上城上人
大怖亟祷于山神丽阳公呼声动地须臾轮摧车陨城中士气咸奋贼穷蹙巡
抚兵部尚书孙原贞许贼自新者免死立功者赏官于是贼自杀贼定盟出降
台臣见之犹自疑畏称鉴葫曰陈先生诱入囚车至京议将免死遇脱都司子
疏雪父冤陈鉴葫伏诛叶宗刘历功北边赏以武职逃归伏诛
景泰六年倭夷寇健跳官军城守不得入 天顺二年遣使来贡成化二年
倭称入贡遂破大嵩诸处官兵因潮落沙浅夜围其舟樯灯达曙不移舟已乘
潮遁去灯皆悬于篙尾篙皆卓于沙上乃诈设以款追兵台阃大臣坐失机获
罪 十一年遣使周玮入贡 敕谕倭王宜恪遵宣德中事例
正德二年孝丰广苕贼汤毛九作乱时知州廖纪遣义勇严雷率民兵往捕之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雷为所杀自是势益猖獗十三年巡按御史鲜冕以闻 命都御史张津督兵
讨之会金坛令刘天和有能名津檄至军门赞画贼闻风请降遂平
四年倭使宋素卿来贡请祀孔子仪制朝议弗许素卿即鄞人朱缟丁鬻于夷
商汤四五郎越境亡去至是充使入贡缟在倭国伪称宗室苗裔倾险取宠争
贡要利沿海奸豪效尤通番遂习以为常云
六年江西永新黄浩八供里役为粮长多逋负官府徵之急同役避徵者相率
入据姚源洞官军攻之拥众过常山犯衢州之开化据濠岭及华埠都指挥李
隆督兵征之退归江西浙兵既散贼复至李隆复进兵海宁吕千户号双刀一
矢不虚发贼败走吕追之恃勇深入至一山湾遇贼死之官兵俱溃李隆所统
者止馀六骑擂鼓招兵力衰鼓绝隆自鼓以继之溃兵未集贼望见山顶有甲
兵百万遂惊走且掷还吕千户首以款追兵李隆整兵守开化白都司守马京
街贼夜斫营虏之都司姜洪战于严坑贼先堰水以待官军渡溪则决水以截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其后都司指挥千户百户皆为所虏李隆竭力拒守京军至贼退归江西合兵
剿除之
十四年浙江镇守太监毕真初由宁藩宸濠贿赂权贵镇守江西改迁浙江实
与濠定谋将据浙响应以江西部兵数百自随至浙时戎服入城操弓矢耀威
武以詟服一方入府衙阴制盔甲兵器甚多密与左右约待濠起事即应机举
火焚城市巡院三司如出救火即投之火中御史四川张溍知之戒民间蓄水
谨备计不得施濠败报至真即拥所部奔逸出城城门戒严不得开市巷皆设
兵固守遂缚真械送京师处以极刑
嘉靖二年四月倭船三艘译称西海道大内谊兴国遣使宗设入贡越数日倭
船一艘使人百馀复称南海道细川高国遣使宋素卿入贡导至宁波江下时
市舶太监赖恩私素卿重贿坐之宗设之上且贡船后至先与盘发遂致两夷
仇杀毒流廛市宗设之党追逐素卿直抵绍兴城下我兵戒严倭乃还至馀姚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遂絷宁波卫指挥袁琎越关而遁时备倭都指挥刘锦追贼战没于海定海卫
指挥李震与知县郑馀庆并力固守一日数警而城卒无患既而倭为暴风漂
入朝鲜国王李怿擒获中林望古多罗械送京师发浙江按司与素卿监禁候
旨法司勘处者凡十数次而夷囚竟死于狱倭奴自此惧罪逋诛不敢款关者
十馀年十七年五月倭船三艘使僧石鼎周良来贡朝廷复申十年一贡
之例责令送还正德以前勘合更给勘合遵照入贡二十三年四月使僧释寿
光等百五十人来贡验无表文且以非期却之二十六年四月倭船四艘使臣
周良等四百馀人来贡仍以非期发外海岙山停泊一年期至方许入贡 十
九年福建系囚李七许一等百馀人逸狱下海同徽歙奸民王直(即王/五峰)徐惟学
(即徐/碧溪)叶宗满谢和方廷助等勾引番倭结巢于霩衢之双屿出没为患巡视都
御史朱纨调发福建都指挥卢镗统督舟师捣其巢穴俘斩溺死者数百馀党
遁至福建之浯屿复帅镗剿平之纨仍躬督指挥李兴帅兵发木石塞双屿港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贼舟不得复入诸奸豪通番资易者各以失利口语籍籍纨解官去东南自此
多事矣二十七年王直仍招集倭夷联舟栖泊岛屿与内地奸民交通贸易
时广东海贼陈四盻等自为一党王直用计掩杀叩关献捷乞通互市官司弗
许三十一年二月王直令倭夷突入定海关移泊金塘之烈港去定海水程数
十里而近亡命之徒从附日众自是倭船遍海为患是年四月贼攻游仙寨百
户秦彪战死已而寇温州寻破台州黄岩县东南震动三十二年四月贼薄省
城指挥吴懋宣率僧兵禦之于赭山力战死之贼陷昌国城百户陈表持兵相
拒毙贼数人死之自是倭船至直隶苏松诸处登劫皆依烈港王直为窝堵参
将俞大猷以舟师捣之直复至倭岛是月复攻陷临山城六月寇嘉兴海盐澉
浦乍浦直隶上海吴淞江嘉定青村南汇金山卫苏州昆山太仓崇明诸处或
聚或散偏于川陆凡吴越之地所经村落市井皆为丘墟而柘林八团诸处胥
作贼巢三十三年二月贼由赭山钱塘至曹娥涉三江沥海馀姚直走定海之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王家团复有盘㩀普陀山焚劫海盐龙王塘乍浦长沙湾嘉兴嘉善诸处者有
攻直隶之昆山苏州松江诸城者既又奔萧山分寇临山沥海上虞转攻嘉兴
官兵与贼战于孟家堰指挥李元律千户薛綗宋应兰死之又贼徒四十馀突
至百家山百户赵轩梁瑜战死又寇沈家河智扣山黄湾诸处都司周应祯战
(死/入)寇蒲门壮士所乘舟遁出金山洋突入松门关薄于灵门台州又贼二百馀
人登自海门港直趋台州仙居新昌嵊县屯于绍兴柯桥村又贼二千馀人焚
劫嘉善广西领兵百户赖荣华战死三十四年正月领兵佥事任环与贼战于
吴淞江采淘港斩首二百馀级既而我军失利四月贼众四千攻围金山城寇
常熟先是徐惟学以其侄海(即明山/和尚)质于大隅州夷贷银使用惟学至广东南
岙为守备指挥黑孟阳所杀后夷索故所贷于海令取偿于寇掠至是海乃偕
夷酋辛五郎聚舟结党众至数万入南畿浙西诸路㩀柘林乍浦馀众数千寇
王江泾巡按浙江御史胡宗宪令人载药酒诱贼贼中毒死者过半仍督参将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卢镗与总兵俞大猷统浙直狼土等兵大战贼大败斩首三千级贼复一支走
崇德以向省城一支寇苏州常熟多内地通番奸民为之向导常熟知县王鈇
与致仕参政钱泮俱为所杀已复攻围常之江阴连月不解县乞援兵于府兵
不至知县钱錞死之贼复寇唐行镇游击将军周璠迎敌死之别有贼九十三
人自钱塘白沙湾入奉化仇村经金峨突七里店敌杀宁波卫百户叶绅由甬
东走定海崇丘乡复折而趋鄞江桥历小溪樟村敌杀宁波卫千户韩纲走通
明坝渡曹娥时御史钱鲸便道将还慈溪适与之值遇害已而过萧山渡钱塘
入富阳严州寇徽州之绩溪县卢镗先以劲兵出油口溪扼之贼奔太平府渡
采石江道南京城下京营把总朱襄蒋升被杀城门昼闭贼鼓行东掠苏州复
有贼千馀由掘泥山登犯观海慈溪龙山定海县诸处六月复有贼数千自柘
林走海宁直抵杭州北关外屯聚劫掠时 朝廷以御史胡宗宪有才略可大
任遂进都御史提督军务与督察军务工部侍郎赵文华恊谋奏乞遣使谕倭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王以弭边患令生员蒋洲陈可愿充市舶提举以往是年九月贼徒二百馀人
登㩀舟山之谢浦复有贼数百由海门登劫仙居黄岩官兵追之贼奔奉化走
鄞江桥出四明山至绍兴之龛山宗宪督参将卢镗帅梁高等兵击斩之十
一月贼众二千馀人乘舟遁出南汇口复有攻犯温州瑞安者守备都指挥刘
隆战死随流劫仙居天台至嵊县之清风岭宗宪督容美兵尽歼之又有福建
流贼由台温至宁海抵奉化之枫岭敌杀慈溪领兵主簿毕清义士杜文明与
象山流贼合夥突过四明山攻犯上虞渡蛏浦港寇萧山壁于钱清胡宗宪亲
督兵备副使许东望等统麻阳土兵进剿斩首五百馀级馀孽复由诸暨出东
阳临海至太平蒲岐巡简司得舟而遁三十五年二月使夷生员陈可愿偕毛
烈及夷商松柴门妙善等七百馀人乘舟进泊于马墓港自言直抵倭岛遍谕
礼州马肥前平飞兰诸岛悉已禁止寇掠然无稽之语漫不足信开市之议私
相许诺纳款请罪之表未至而福州直隶沿海告警者踵接㨿夷商自日本来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者云日本国主愞弱不制诸岛各恃强争据王直所窜即西海道有礼前礼后
筑前筑后肥前肥后萨摩日向大隅九州其所称曰前平曰马肥曰飞兰曰花
脚踏曰鸟渊曰太村津曰何马屈沙曰他(家/是)曰卒之毛儿曰沉马曰美美曰空
居止曰通明曰巨甲曰庙里曰日高诸处皆筑肥礼州之地总辖于礼后州王
大隅州悬隔一海亦为听命山口王居日向萨摩之间亦渐并于礼州王矣九
州入日本国越断港而东水陆程途计经旬月舟行而西仅五六日而己入我
浙江直隶界矣天朝颁赐勘合贮肥后州亦有贮山阳道周防州者各道入
贡必纳赀请取勘合而行频年寇边实九州岛夷也时徐海久㩀柘林乍浦是
年四月将寇南京浙西诸路出嘉兴至皂林遇游击将军宗礼帅骁骑五十人
突之杀贼甚多既而复战死之贼遂攻围巡抚浙江都御史阮鹗于桐乡窘甚
时胡宗宪新受总督军务兵部左侍郎之命旧兵不满千人乃用计啖贼围解
贼乃别遣夷船二十三艘领众千六百登劫鸣鹤场又夷船八艘贼众千馀登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劫临山三江越数日两贼合攻观海龙山城突入慈溪县治时县原无城郭知
县柳东伯负印而走贼杀乡官副使王镕知府钱焕焚劫士民极其惨毒从丈
亭港出欲窥宁波府城卢镗帅兵乘轻舟沿江上下随贼向往用鸟嘴铳击之
贼疑退屯海口掳掠货财多所遗弃贼后至者拾取之是月贼众五百馀冲突
南奔将往福建温州府同知黄钏领兵至分水岭堵截被贼伏山谷中绕其后
杀之贼遂趋莆田之广头登岸流劫而西复入浙境㩀仙居县时阮鹗始出自
桐乡围中宗宪檄咨鹗统督兵备副使许东望参将卢镗台州知府谭纶指挥
伍维等进剿尽歼贼于仙居又贼一支寇直隶江北扬州又一支寇江阴无锡
诸处所向焚劫先是赵丈华督察军务复命至是进工部尚书奉 敕提督
军务许以便宜行事总领涿州保定河间及河南山东徐沛等兵南来各贼闻
大兵至退遁常州桃花港陆续出海洋去讫时宗宪日与徐海对垒数遣死士
入海营中反间海果缚其党陈东等八十馀人乞降宗宪计徵兵且至佯许之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及文华至遂与定谋进剿大歼贼于沈家庄徐海溺(死/获)其尸枭示于是辛五郎
帅馀党乘舟遁至烈港宗宪约文华复用兵要击之俘斩三百馀辛五郎与叶
麻等囚至京师献俘告庙剉尸枭示馀贼据定海丘家洋夜溃围踰桃花岭
渡李溪走鄞之西乡由元贞桥走奉化宁海与官兵战于台州之两头门把总
范指挥死之遂从宁海走温州至福建得舟而遁谢浦之贼移据吴家山自秋
及冬屡攻弗克胡宗宪督麻阳兵当岁除乘雪夜袭破其巢悉斩之三十六年
四月贼寇直隶之通州海门突流扬州庙湾港宗宪遣副总兵卢镗追击冲沉
其五舟斩首四十馀级贼出东安县复依船为巢池河守禦刘显将百人击破
之斩首百馀级馀党遁去七月生员蒋洲与倭酋德阳左卫门善妙松柴门等
五十馀人乘舟进泊舟山宗宪上其事于 朝九月王直等亦偕夷商水手千
馀乘舟进泊岑港声言欲诣军门乞降然而五旬不至宗宪乃设间谍委曲谕
之直乃遣其养子王滶来见仍遣之还十一月直乃桀然诣军门遂执之下按
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察司狱上疏得 旨诛直于市枭示海滨妻子给功臣之家为奴
绍兴府志 倭至绍兴城下月馀不能入素卿匿于城西之青田湖宗设求之
不获退泊宁波港指挥袁进邀之败绩贼攻定海城不克遂出备倭都指挥刘
锦追击于海洋复败没贼舡去被风漂一艘于朝鲜朝鲜王李怿擒其帅中林
望古多罗械致京师先是素卿已下浙江按察司狱遂下浙江并勘讯久之皆
死于狱十九年闽人季光头歙人许栋逸福建狱入海引倭结巢于霩之双
屿港出没诸番海上屡警二十七年巡视都御史朱公纨遣都指挥卢镗䓁擒
李光头焚其营房战舰六月又擒许拣贼渊薮空焉而歙人王直收其馀党为乱
三十一年叩定海关求市不许遂移巢烈港官兵袭之移马迹潭三十二年四
月贼萧显自平湖来参将汤克宽邀击于鳖子门破之是月乙未贼陷临山卫
已亥参将俞大猷破走之八月贼林碧川䓁自崇明修船为归计都御史王公
忬度其必入浙预令都指挥刘恩至指挥张四维百户邓城分为二哨一自观
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海临山趋乍浦遏其来一自长涂沈家门设伏邀其去贼果南遁官兵与遇于
普陀临江海洋败之十二月贼寇沥海所城千户张应奎百户王守正张永俱
死之三十三年正月萧显败于松江南奔入浙镇抚彭应时禦之败死贼进至
海盐之二十里参将卢镗追击败之贼由赭山遁走止屯三江历曹娥沥海馀
姚挫于龙山围于定海困于慈溪卢镗及刘恩至张四维潘亨分道夹击大败
之斩萧显九月林碧川沈南山䓁率众自杨哥入掠浙东萧山临山沥海上虞
十月寇观海卫十一月贼自仙居向诸暨知县徐櫆用赞画周述学计鸣金鼓
发火炮贼遂块山径入山阴境至府城南疑不敢入乃往柯桥遇乡民姚长子
贯其肘使为导长子绐之西而密谓乡人曰俟贼过某桥若䓁急毁之我死不
恨遂陷贼于化人坛四面皆水总兵俞大猷会稽典史吴成器各率兵奋击悉
剿之斩首二百馀级贼竟杀长子三十四年四月松浦贼自钱仓白沙湾抄掠
宁海趋樟村百户叶绅刘梦祥韩纲俱死之遂至上虞东门外烧居民房屋渡
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江遇御史鄞人钱鲸杀之至皋埠兵备副使许东望知府刘锡典史吴成器各
率兵围之至夜贼乘兵倦遁走五月扬哥贼犯馀姚省祭官杜槐率乡兵禦之
斩酋一人从贼三十二人槐力竭死既而贼犯鸣鹤场卢镗击败之松浦贼寇
爵溪所不克进寇馀姚初馀姚后清门外有桥先三日毁之贼至适潮涨甚不
能渡望洋而叹江南乡兵奋击之贼去寇三山所把总刘进恩受院檄他部甫
离所一舍许闻报即驰还固守霖雨城圮数十丈或劝朝恩突走朝恩曰世受
国恩今正报效之秋岂可以事权去辄规避也遂躬捍圯所督战复作木城障
之城上矢石如雨不能中贼朝恩曰此幻术也投以生犬首发矢中其酋贯喉
而毙贼惊溃走朝恩追斩数级六月杨哥贼自观海出洋都指挥王霈䓁邀击
于霍山洋败之沉其舟是月参将卢镗败贼于马鞍山新林复追败于胜山龟
鳖洋十一月松浦贼复自温州登海历奉化遂犯馀姚参将卢镗遇于丈亭令
所部兵能倭语者倭饰绐贼曰馀姚兵盛不可敌吾䓁宜南行遂透迤入四明
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山中兹地险巇僻远避寇者恒之马居民弗虞寇至不为备焚劫尤惨时天大
雪镗尾其后经历文某与接战于苦竹岭副使孙宏轼又调奇兵与战于析开
岭于翁家村皆不能胜至斤岭馀姚谢生军及之谢生者太学生名志望文正
公曾孙也捐家赀募勇敢五百人分三队张左右翼禦贼酣战自卯至午杀贼
九人射伤二三十人矢尽力疲犹奋呼陷阵生貌美晰贼意其帅也丛刃杀之
会卢镗军亦至复战于斤岭于梁衕贼少却走龚家畈复至上虞东门河南毛
葫芦兵迎战于花园损二百馀人贼遂从北城外由百官渡曹娥江馀姚庠生
胡梦雷与从兄应龙操六䓁率乡兵邀贼战于东关死之贼顺流而西是时提
督胡公宗宪方在浙西剿川沙之贼移檄诸将无力战者乃身率大兵至于是
佥事李如桂王询指挥杨永昌知事何常明典史吴成器䓁并力追战于瓜山
又大战于三界先是许东望请以山阴人金应肠为赞画团练乡兵千馀人宗
宪又益以武生项益隆所领处州兵二百人至是与贼迎战于五婆岭时贼百
卷三十一 第 29a 页
馀官兵数千见贼即走处兵与贼血战自辰至巳五十六人死于阵而应赐手
刃数贼竟死之贼亦被杀死十馀人是日宗宪斩不用命者兵五人于五云门
翌日贼遁丁村卢镗追击之斩首二十六级贼大惧以银物饵之我兵溃次日
暮何常明哨贼被杀宗宪督兵次长山闻报大怒拔剑欲自刎李如桂夺剑救
免丙午宗宪壁龛山之巅卢镗以丁村功献宗宪恐贼渡钱塘江也促镗再战
镗曰士疲矣休养数曰乃可料兹贼须镗了非兹毛头所能也宗宪佯诺与山
阴人故郎中王畿计之畿密谕亲兵曰尔䓁豢养久未立战功今贼将灭而诸
将逗遛不进且卢参戎以毛头目尔尔能无耻乎乘其不意袭之贼可尽也众
踊跃请效死即令吴成器兼率以进不数里遇贼死战无不一当十贼遂大败
循海而走奔匿于龛山之坡下小堡内我兵乘势围攻之贼登屋掷瓦瓦尽继
之以枪枪尽投刀刀尽乃下死守我兵急攻破之悉斩首以献时日且暝宗宪
命取贼心啖之选狰拧首级二十馀颗置案上每颗为饮一觥暨晓诸营方知
卷三十一 第 29b 页
破贼相率入贺宗宪谓镗曰再迟一二曰何如镗大惭服闰十一月松浦贼复
自温州南麂山来至平阳之三港守备刘隆千户郑纲百户张澄皆战没贼遂
趋台州渐北向欲与绍兴贼合提督胡宗宪令天台以南知府谭纶兵击之新
昌以北容美宣抚田九霄兵击之吴成器为先导十二月乙未贼抵新昌焚民
居杀戮一二百人屯醴泉知县万鹏率民兵拒之不克贼亦去闻绍兴贼已破
畏谭兵及土兵犹豫莫定所往至嵊之上馆岭会容美兵陈而待田九霄以正
兵当其前田九章援兵继进左翼则留守王伦伏兵当之右翼则经历毕爵伏
兵当之以一部诱贼出战良久伏兵起左右夹击而指挥吴江率部兵逸贼后
且多张旗帜为疑兵贼四面受敌遂大溃且战且走我兵追之入清风岭俘斩
一百七十馀是贼之未败也淞浦贼又有自福宁州来者越平阳仙居至奉化
与钱仓贼合几七百人入绍兴势益滋蔓田九霄既破贼清风岭提督胡宗宪
复命副使许东望杭州府同知曲入绳同九霄往邀之遇贼于西小江桥仅隔
卷三十一 第 30a 页
一河宗宪于马上自待一帜作指挥状示之贼止聚观宗宪笑曰此易与耳若
不顾而南其气未可乘也即率兵渡河九霄邀其前入绳袭其后贼见两兵夹
至大怖走后梅匿民舍官兵围之三匝纵火夹攻死者甚众周述学曰贼至夜
必南逸急设伏邀击山阴知县叶可成曰西岭之巅可伏也从之时值天雨夜
二更大雾咫尺莫辨贼乘黑冲围典史吴成器故善战驱兵奋击颇有擒斩然
脱走者众果由西岭南遁夜将半岭畔伏兵起贼惊溃遂大败之斩首及焚死
者二百有奇馀奔太平蒲岐港官兵追之贼坚壁不出乃夜逼垒投以火器贼
惊起自相攻杀比明乃遁出洋得脱者无几矣三十五年四月贼周屹勾引礼
洲贼数千人自鸣鹤临山三江登掠次日合寇观海卫弗克寇龙山所庠生李
良民率兵禦之乃解去掠慈溪县时县无城被害甚惨酷知县柳东伯募都长
沈宏举族禦之斩首数百级贼遁𣣔入掠馀姚卢镗遏之于丈亭大败之五月
贼分二支复入一优慈溪县一攻龙山所所中兵击贼数十人死乃解去卢镗
卷三十一 第 30b 页
复追败之擒周屹馀党遁入五峙洋八月庚寅卢镗击苏常遁贼及宁绍馀党
至夏盖山三江海洋与战于金塘马墓之间大败之沉舟数十斩首六百五十
有奇乙未贼八百馀至慈溪㩀丘王二家为巢进寇龙山所参将卢镗戚继光
副使许东望王询各率部兵二千把总卢锜䓁亦率部兵二千游击尹秉衡率
北兵三千遇于雁门岭䓁处连战皆败九月己未提督阮公鹗亲督官兵来稍
稍破之贼夜遁鹗又督秉衡锜追至桐岭误中伏贼夹击我我兵大败贼至乐
清出海三十六年十一月壬子王直款定海关执无印表文称丰洲王入贡且
要求互市先是军门大臣以直为乱因于徽州收其母妻及子下金华府狱后
胡宗宪为提督乃出之给以美衣食奉之为饵会 朝廷遣宁波庠生蒋洲陈
可硕充市舶提举宣谕日本国王宗宪因密谕令招徕王直至是直来宗宪已
晋总督列状上请 诏不许命相机擒剿宗宪奉诏秘而不宣驰驻馀姚以夏
正为死间谕直来见直遣义子王滶及叶宗满先来至馀姚宗宪盛陈军仪纳
卷三十一 第 31a 页
其降且与连床卧因露诸将请战书十馀通于几上而含糊作寐语大略欲全
活直之意然滶出犹询城守具察兵数宗宪恐其逸去乃命二人同往见按院
藩臬延缓之又命直子澄以血书谕直复发金帛间其党直乃因夏正报曰即
归命但部兵无统欲得王滶摄之卢镗曰以犬易虎不可失也宗宪遣之越数
日直不来复命刘朝恩陈光祖夏正吴成器陈可硕往说之且以夏正娄楠为
质直乃入见卢镗于舟山中所城宗宪驰至定海直来见宗宪温语慰之遂执
送按察司狱疏直罪状上请三十八年十二月得 旨斩于杭州市
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嘉靖三十一年倭有犯吾境者海氓徐经十持大梃踣其二帅其首殊钜三十
二年倭登自胜山港掠第四门四月攻临山卫陷其城三十三年倭大掠梅川
上林龙泉等乡三十四年五月省祭官杜槐率乡兵禦倭斩酋一人从贼三十
二人槐力竭死邑城戒严时黄山后清二桥甚雄壮乡荐绅以倭将至议毁之
人犹二三己竟拆焉后清桥压没十馀人怨詈盈道后三日倭至适潮涨甚不
能渡江南乡兵遥为声援不敢逼倭列江澨间邑募猎夫射虎者踞城楼上发
弩射中一人其矢傅毒血濡缕立死倭舆尸去其冬倭复历奉化转战至四明
之斤岭先是邑人以四明山僻多避寇于此倭猝至各鸟兽窜被祸尤惨时太
学生谢志望文正公玄孙也募勇敢五百人分三队张左右翼禦倭酣战自卯
至午杀贼九人射伤二三十人矢尽力疲犹奋呼陷阵生貌白晢倭意其帅也
丛刃杀之生之客身拥蔽生而被杀者亦十数人会参将卢镗兵追及与倭战
于斤岭于梁衕倭尽焚其庐舍却走已复由百官渡曹娥江邑庠生胡梦雷与
卷三十一 第 32a 页
从兄应龙操六等率乡兵邀战于东关死之三十五年倭掠云楼乡之乐安湖
乘夜至城下黎明西门将启时倭执诸生王某为导大呼寇至急闭门拒之倭
亦引去某竟得脱是时死事雁门岭者则有邑庠生倪泰员三十六年总督胡
公宗宪以贼由王直设计招之直先遣养子滶及叶宗满来见宗宪驰驻邑城
纳其降慰谕之已果自至倭患遂渐息矣
卷三十一 第 32b 页
浙江通志余尝观志地里者必及其形势风俗而两浙之地里则议者
又谓浙西宗杭而严嘉湖为支郡浙东一宗绍而宁台温三郡为支一宗
金华而衢处二郡为支盖习见赵钱都杭勾践都会稽隋唐置司金华枝
叶庇本之义也若以天下大势观之江浙地非上游自古英雄起事率非
首务但今财赋尽在东南而吴越唇齿未必非奸宄之所窥伺杭嘉宁绍
台温六郡濒海倭奴岛夷频年骚动固当慎固封守矣若南都宣润诸处
天堑浩淼寔浙之軿蔽衢严当闽歙数道之冲山岭险巇寔浙之咽喉古
称会稽丹阳总属扬州盖寔相依倚者也苟居多故之时宣润不守衢严
不备则乘间窃发遂难支持是故金元南下驰骛江皋长驱明越方腊荷
锄奋臂横行杭婺诸郡此皆前事之明鉴也宋陈同父独谓杭城可灌盖
卷三十一 第 33a 页
亦未之思耳至若处州一路高亢幽阻兵临他境若高屋建瓴水且其地
金榖所生其人鸷猛好斗乃穷栖根本之地亦不可不先事而预防也此
两浙形势之大都也
贡赋志 国朝两浙民数自洪武迄兹百九十馀年来宜益滋殖乃考今
籍户口土田不加多赋役不加少至于等则名色又纷紏琐屑不可尽识
殚书是何议民之详也即今倭夷入寇兵事倥偬财用匮之夫财用匮之
则徵敛之名多赋役繁重则规避之弊巧相因之势则然耶闻诺人之言
曰田苦则多赋苦名多失实不均长奸滋弊失其次矣苟废上中下三则
计亩均赋约以布缕粟米力役之征而尽废无艺是或救弊恤民之一道
嗟乎赋犹不均况均田乎名犹不定况责实乎羲黄邈矣禹贡周官亦过
卷三十一 第 33b 页
计乃若出入文网涂民耳目则诚无艺矣
盐课 浙滨海而盐策兴汉初吴王濞置司盐校尉于马嗥城以煮海富
武帝时始置盐官法母得私鬻孙吴置司法都尉权其利唐置盐铁使设
场监于湖越杭州岁得钱累十万缗宋置都大发运使及提举官设盐场
于杭秀明温台五州令商人输刍粟得盐南渡后属漕司元置两浙都转
运盐使至元十四年置司杭州犬德三年置盐场于浙东西至正二年置
捡校批验所四于杭嘉绍温台 国朝仍置都运司专掌盐政增置嘉兴
松江宁绍温台四分司督盐课又置宁波批验所而分温台批验所为二
掌掣挚又置盐课司于盐场隶都运司者二曰仁和许村隶嘉兴分司者
五西路鲍郎芦沥海沙横浦隶松江分司者五曰浦东袁浦青村下沙青
卷三十一 第 34a 页
浦隶宁绍分司者十五曰西兴钱清三江曹娥石堰鸣鹤龙头清泉长山
穿山大嵩玉泉昌国岱山芦花隶温台分司者八曰长亭杜渎黄岩长林
永嘉双穗天富南监天富北监场立官一人大者二人团立总催十人凡
为场三十五为团五百有一为丁七万四千四百四十有六丁皆给滩荡
授煮器率办盐一引官给工本米石引四百觔岁得盐二十二万二千三
百八十四引三百四十九觔二两洪武十七年易工本米以钞引二贯五
百文二十三年改办小引丁岁十六引盐工丁八引馀工丁四引引二百
觔岁得盐四十四万四千七百六十九引一百四十九觔二两边商中盐
者每大引输银八分官给引目支盐于场率小引二而当大引一引耗五
觔各为袋场截其引角一而归之已告验于运司截引角一已掣挚于批
卷三十一 第 34b 页
验所又截引角一盐过二百有五觔者没其馀已鬻于限地南止温处西
止徽信北至镇江西北止广德其地之吏又截引角一乃反引于官司
诘禁如律二十七年复灶户杂役有差永乐初改令边商每大引输米二
斗五升或粟四斗边量米粟贵贱道理近远险易以为引目正统二年亻
岱山芦花场于大嵩场三年遣御史巡督盐课改令边商兼中淮浙盐淮
盐十八浙十二淮盐输米麦浙盐得输杂粮又用侍郎周忱议以灶去场
三十里者为水乡灶户不及三十里者为滨海卤下水乡丁岁出米六石
给滨海丁代煎四年复灶户税粮毋远运(工本钞自此罢给)五年并昌国
场于穿山添设下沙二场三场置场官岁办盐课率以十八给商之守支
者曰常股二贮场仓
卷三十一 第 35a 页
候边乏召中曰存积价存积重常股轻十四年增存积盐为十四景泰元
年遣侍郎清理盐法改令水乡灶丁岁输米六石贮场仓官为给滨海灶
又增存积盐为十六三年罢巡盐御史寻复遣六年运司同知黄彪疏罢
水乡输米仍煎盐成化五年户部疏令水乡灶丁岁办盐二引以上者输
米四石三引以上者米六石并故所得草场仍给滨海灶代煎七年定存
积为十四常股十六(至今/因之)十年巡抚右副都御史刘敷以滨海逋课累水
乡疏改水乡盐引折银三钱五分场各输于其长运司会而输诸户部备
边用(此水乡输/银之始)十二年诏覈水乡荡价解运司(此草荡徵/银之始)二十年御史林
诚以廒盐多耗疏令滨海灶盐并许输半价浙西引三钱五分浙东引二
钱五分岁十月输京师(此滨海本折/色盐之始)二十一年增边商浙盐价每大引输
卷三十一 第 35b 页
银一钱六分松江府知府樊莹疏请以荡价抵水乡课盐之半立荡户收
之馀半于各县秋粮加耗馀米带徵而丁尽归有司应民役(此州县包补/水乡额盐之)
(始)弘治元年侍郎彭韶疏减滨海折半盐价浙西引输银三钱浙东引一
钱七分五厘二年疏鬻两浙馀盐引价一钱四分(此本处卖/盐之始)又疏减水乡
岁课引输银三钱滨海岁课常股引输银一钱五分存积输盐如故三年
御史张文疏令滨海灶丁去场三十里内者煎办三十里外者输银视水
乡浙西引三钱浙东引二钱十二年御史蓝章增馀盐价引一钱八分
御史王琼
御史邢昭继增之引价二钱正德六年增边商浙盐价每大引
输银一钱八分八年减馀盐价引仍一钱八分九年御史师存智疏请以
本色引盐即于两浙开中引价三钱盐贵则稍昂其直批验所割没馀盐
卷三十一 第 36a 页
亦遂与商听输价嘉兴批验所引五钱温州二钱绍兴四钱杭州四钱五
分岁输于户部凡商盐馀盐及包束不得过三百斤违者没入之嘉靖六
年增边商浙盐价每大引输银四钱(引价于/是极重)七年御史王朝用疏令滨海
折色盐水乡灶盐引输银二钱三分七厘贮运司而以二钱给商买盐曰
买补三分七厘暨诸割没馀盐价银仍输于京师(此给商买/补之始)十一年户部
疏减甘肃浙盐价每大引输银三钱御史李磐疏均两浙给出买补盐数
东西各九万九千三十引其在温台者兼支二万六千八十五引派如故
今为盐场三十有五团五百有一丁一十六万五千五百七十有四率二
人而输一人之课滨海本色盐岁二十一万三千二十二引七十九斤二
两有奇中为存积盐八万五千二百八引一百九十一斤十两有奇常股
卷三十一 第 36b 页
盐一十二万七千八百一十二引二百八十七斤七两有奇折色盐岁一
十二万七千三百四引一百八十三斤十五两有奇为银三万一千七百
六十六两七钱有奇中为给商银二万五千四百七十两一钱三分有奇
解京银六千二百九十六两五钱七分有奇水乡折色盐岁十万四千四
百四十二斤八十五斤十五两有奇为银二万九千一百八十三两二钱
九分有奇中为给商银二万八百八十八两四钱八分有奇解京银八千
二百九十四两八钱一分有奇草荡价银岁八千八百七十七两六钱九
分有奇馀盐银以称掣多寡为算无定额
卷三十一 第 37a 页
卷三十一 第 38a 页
通志论曰尝谓义以生利利以和义故为政上者利民其次不与民
争毫末之利以致大利下者务自利予读汉食货志观所称太公立
圜法管仲权轻重周景王更铸大钱退而考盐法之颠末未尝不用
怃然也夫盐之为利固王者所与百姓共也谋国者以为加赋于畎
亩不若取财于川泽是故不得已专之顾其始也一引之直为粟数
斗而其后或三倍焉夫直廉则市者众市者众则粟常积故官无转
输之劳无寇抄之虑而诸边富强直高则趋利者不赴趋利者不赴
则粟常乏故金币积于内帑而塞下不得食转输寇抄官以为任而
商不与其忧其在缘海盐积而不售窃贩鬻以自给则私盐之盗起
夫此岂非与民争毫末之利遂以失大利哉是故王者不言利非恶
卷三十一 第 38b 页
利也知害之有重于利也商利之臣其言非不可听也其在目前非
不足以为快也然而其䆒未有能利者也孟子曰仁义而已矣何必
曰利呜呼可与语仁义者斯能明利害之实也夫
卷三十一 第 39a 页
兰溪志三代之时以盐充贡而己官未尝榷之
以为利也自齐相夷吾而盐利始兴汉用桑孔而
盐禁始重其源一开不可复塞唐刘晏上盐法轻
重之宜令亭户粜盐商人纵其所之此啇盐所由
始也郡一有常平仓盐每商人不至则减儥以粜
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此官鬻盐之所由始也
国朝有厂口支给之食盐有客商中卖之引盐
 商盐 客商输粟于边官给引目支盐于场任
其货卖然虑其私贩之为患也特差御史一员往
来巡视而军卫有司皆有巡盐官员鬻盐所在
卷三十一 第 39b 页
又有巡盐火甲关津巡简又专为之盘诘其禁治
之严如此又恐其旧引之影射而为弊也故支盐
出场而经过关津盐引有截角之法卖盐既毕
而住卖官司旧引有缴纳之例其防范之密如此
 食盐 有司开具户口名数令人赴运盐使司
关支回县而计口给散市民官吏则令其纳钞
乡民则令其纳米各随所便其后有司以关支搬
运之艰故其盐不复请给而纳米纳钞则仍其
旧云
宁波府志 国家开设盐司匪直足国𥙿边亦以惠
卷三十一 第 40a 页
养元元法至一矣其后课者不力罔以给商乃每引暂
折银三钱以卑之比之中纳利且数倍成化间巡盐御
史林诚以为刺归于商孰若利归于国奏以灶丁盐
课一半徵银解京是谓折色一半存场给客是谓本
色夫灶户所业者盐耳不徵盐而徵银非私鬻不办
私鬻则奸诡不可尽诘网亦稍疏而盐政自此坏矣
已而有巡盐应捕之设意在禁奸饬法而覆与奸商
为市是又益之蠹也乃复断以期月程其所捕不如数
者罚之出银以输岁算其费非十倍役银不止又况田
野之氓不习江海率募市猾光之被绐弄而空家室
卷三十一 第 40b 页
者十且八九其害可胜言哉谓宜复中掣之初规严私盐
之厉禁罢免徭之役岁以额编民壮定其班次与其期
曰使之分番警捕欺诡宜可少戢即捕不如数而罚银
以偿终不至如徭编之甚而亦无负乎盐司之徵矣
卷三十一 第 41a 页
卷三十一 第 42a 页
 二钱一分八釐随得返边报中环转不休而引目仍听其转贸徽浙内啇令内
 啇得以自贸灶盐初法尽改矣
卷三十一 第 42b 页
万历十八年两浙巡盐御史韩介通额引疏 臣查行盐之地大槩不过分上
 中下三则其地不产盐又去埸最远此私败绝迹不到之地是为上则行盐
 甚易派引原自不少其地虽不产盐而去埸少近私盐往往出没其中是为
 中则行盐稍难派引亦不及上则之半然而统谓之引地虽其近派额数或
 有敷有不敷卖销或有前有不前而要之有司责也严私贩则官引通官引
 通则额销足一申饬之力不必另议独是下则地方或坐落斥卤之乡或附
 近煎熬之所家家户户买食私盐即律亦谓老幼军民在所不禁以故其地
 派引多不过几百少不过几十而又有派票不派引之地盖票盐较引盐为
 贱去私盐之价不甚低昂行之颇便臣查直隶如嘉定青浦靖江等县浙江
 如嘉秀崇永乐平等县皆派引原少俱宜以行票之法兼疏引目如嘉定一
 县昔派叁肆千引而卖销不前者近经臣稍示通融该县土啇遂攘臂争先
 愿领销引壹万贰千虽见在议行然民乐贱恶贵情可见官盐一贱则孰肯
卷三十一 第 43a 页
  不食官盐而必冒禁触法以食私盐乎是所以使私败不禁而自绝官盐不
  疏而自通之一法也然此惟宜通融行于下则附近盐场原不便于行引之
  地若朝东暮西倏忽移易则奸人必且乘机射利泛滥引界其为盐法之蠹
  将又甚焉相应严行申禁引地止令通融一处无令援入别境违者仍以私
  贩究问
 按亭 煎盐之法海潮每至沃沙日暴沙白用铁刀刮碱聚而苫之乃淋碱取
  卤然后试以莲子每用竹筒一枚长寸许取老硬石莲五枚纳筒中探卤三
  莲横浮则极咸谓之足莲卤亦谓之头卤二莲横浮次之若三莲俱直浮其
  卤薄不可用竹盘者编竹为盘中为百耳以篾悬之涂以石灰才足受卤燃
  烈焰中卤不漏而盘不焦灼一盘可煮二十过近亦稍用铁盘
卷三十一 第 43b 页
孤树裒谈 国朝班户口食盐于天下而岁收其
钞曰户口钞盖以盐课钞也今盐不班已数世矣
而民岁折银钱户口钞如故天下咸病于是然无一
人言于 上者祖宗之良法美意不得推行而未
流之弊又不得停止良可慨夫
卷三十一 第 44a 页
卷三十一 第 45a 页
钱塘县志 陈善曰筑塘之患有二曰估价太廉也责成太亟也往
者万历乙亥塘决六和塔之下数百丈命人修筑予尝一至其地询
诸工匠每石一块止银八分每人一工止银二分夫官以廉直而觅
工人以刻期而供役故事图苟完不为久计所筑之塘惟用烂石草
草叠成不实以土潮水一至寻筑寻圯其何以善厥后哉必也于近
堤浅沙之上立荡浪木椿数百千以捍之而其叠砌之法不恤工力
务为远图多委廉干之吏分投察视或编立字号各任其责所任已
完更番代换毋令其久役思归怠于将事至于椿木必须易杉以松
庶可永久而又仿宋人捍江兵士之意每岁编置巡江夫数十名令
其往来察视江塘少有倾颓即加修治庶乎修理及时而工力可省
卷三十一 第 45b 页
显患既弭而隐忧亦消百世可久之策也
卷三十一 第 46a 页
西溪丛语旧于会稽得一石䂺论海潮依附阴阳时刻极有理不
知其谁氏复恐遗失故载之观古今诸家海潮之说者多矣或谓
天河激涌(葛洪/潮说)亦云地机翕张(见洞正/二真经)卢肇以日激水而潮生封
演云月周天而潮应挺空入汉山涌而涛随(施师谓僧/隐之之言)析木大梁
月行而水大(见窦叔/蒙涛志)源殊派异无所适 索隐探微宜伸确论大
中祥符九年冬奉诏按察岭外尝经合浦郡(廉/州)沿南𬈑而东过海
(雷/州)历陵水(化/州)涉恩平(恩/州)住南海(广/州)迨由龙川(惠/州)抵潮阳(潮/州)洎出
守会稽(越/州)移莅勾章(明/州)已上诸郡俱沿海滨朝夕观望潮汐之候
者有日矣(汐潮/退也)得以求之刻漏究之消息(消进/息退)十年用心颇有准
的大率元气嘘翕天随气而涨敛𬈑渤往来潮随天而进退者也
卷三十一 第 46b 页
以日者众阳之母阴生于阳故潮附之于日也月者太阴之精水乃
阴类故潮依之于月也是故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盈于朔望
消于朏(敷尾/切)魄虚于上下弦息于辉朒(女六切朔而/月见东方也)故潮有小大
焉今起月朔夜半子时潮平于地之子位四刻一十六分半月离
于日在地之辰次日移三刻七十二分对月到之位以日临之次
潮必应之过月望复东行潮附日而又西应之至后朔子时四刻
一十六分半日月潮水俱复会于子位其小尽则月离于日在地
之辰次日移三刻七十三分半对月到之位以日临之次潮必应
之至后朔子时四刻一十六分半日月潮水亦俱复会于子位是
知潮常附日而右旋以月临子午潮必平矣月在卯酉汐必尽矣
卷三十一 第 47a 页
或迟速消息之小异而进退盈虚终不失其期也或问曰四海潮
平皆有渐惟浙江涛至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水岸横飞雪崖傍
射澎腾奔激吁可畏也其涨怒之理可得闻乎曰或云夹岸有山
南曰龛北曰赭二山相对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耳若言
狭逼则东𬈑自定海(县名属/四明)吞馀姚奉化二江(江以县为名一属/会稽一隶四/明)
之浙江尤甚狭逼潮来不闻涛有声也今观浙江之口起自纂
风亭(地名属/会稽)北望嘉兴大山(属秀/州)水阔二百馀里故海啇舶船畏
避沙潬不由大江(水中沙为/潬徒旱切)惟泛馀姚小江易舟而浮运河达于
杭越矣盖以下有沙潬南北亘连隔碍洪波蹙遏潮势夫月离震
兑他潮已生惟浙江潮水不同月经乾巽潮来已半浊浪堆滞后
卷三十一 第 47b 页
水益来于是溢于沙潬猛怒顿涌声势激射故起而为涛耳非
江山浅逼使之然也
卷三十一 第 48a 页
宁志备考
宁城之南亘于东西者曰捍海塘唐书地里志曰盐官海塘长一
百二十里开元时重筑(曰重筑则前此有/筑可知但无可考)昭宣帝天祐四年秋
八月吴越国筑捍海石塘时钱镠为吴越国王(曰石塘则前此所/筑未必皆石石塘)
(当自/是始)宋孝宗淳熙四年临安府筑海塘是年九月海塘为潮所
冲坏二百馀丈事闻诏筑之(按史止言临安府不言某县然府属/之受海患者惟仁和盐官而盐官尤)
(剧法不得/遗盐也)宁宗嘉定十二年盐官海失故道潮冲平野二十馀
里至侵县治芦洲港渎及上下管黄湾黄岗等盐场皆圮蜀山沦
入海中聚落田畴几失其半咸水渰及四郡时守臣上言盐官旧
去海三十馀里无海患故盐灶烦盛课利易登去年海水忽涨横
冲沙岸每一溃裂辄数十丈日复一日芦洲港渎荡为一壑今潮
卷三十一 第 48b 页
势深入逼近居民万一春水骤发怒涛奔涌海飓佐之呼吸桑沧
百里之民宁不俱葬鱼腹乎况京畿赤县密迩都城内有二十五
里塘道通长安闸工彻临平下接崇德漕运往来客船络縪今海
水入塘两岸田𤱔皆被渰没及今不治恐里河堤岸久之亦必溃
裂乞下浙西诸司条具筑捺之策务令捍堤坚壮土脉充实庶不
复罹前剧诏从之 嘉定十五年都省臣工言盐官海塘冲决工
命浙西提举刘垕专任其事垕上言盐官东接海盐西距仁和北
抵崇德德清境连平江嘉与湖州南濒大海原与县治相去四十
馀里数年以来水失故道早晚两潮奔冲南北遂至县南四十馀
里尽沦入海近县之南原有捍海古塘亘二十里今东西两段并
以冲毁侵入县治两旁止存中间古塘十馀里万一水势激荡不
卷三十一 第 49a 页
息不惟盐官一县不可复存而向下地势渐卑恐咸流沿漫将苏
秀湖三州等处田𤱔皆不可种植其为害非独一邑也详今日之
患大槩有二一曰平地陆沉一曰咸潮泛溢陆沉者固无力可施
其泛溢者祗因捍海塘冲损每遇大潮必盘越北注今亟宜筑土
塘以捍咸潮其所筑塘基南北各有两处在县东近南则为六十
里咸塘近北则为袁花塘在县西近南亦曰咸塘近北则为淡塘
尝验两处土色虚实袁花塘淡塘差胜咸塘且各近里未至与海
潮为敌势当东就袁花塘西就淡塘修筑庶可禦咸潮之盘溢其
县西一带淡塘连县治左右共五十馀里合先修筑若县南去海
一里馀县治民居尽在其中幸古塘尚存此何可弃之度外也今
将现管椿石就古塘加工筑垒一里许为防护县治之计其县东
卷三十一 第 49b 页
民户日筑六十里咸塘万一又为海潮冲损则前功尽弃当计用
木石修筑袁花塘以捍之工诏可
元世修塘总纪 盐官州治旧去海岸三十里有捍海塘二后又
添筑咸塘在宋时亦尝崩陷至成宗大德三年塘岸崩都省委礼
部郎中游中顺(一曰诏礼部/尚书游)暨本省官相视会虚沙涨难于施力
议中寝至仁宗延祐之己未庚申间海汛失度累坏民居陷地三
十馀里时省宪官共议宜于州治之北添筑土塘然后筑石塘东
西长四十三里未几沙复涨议复寝至泰定即位之四年二月风
潮大作冲捍海小塘坏州郭四里杭州路工言与都水庸田司议
欲于北地筑塘四十馀里而工费浩大莫若先修咸塘增其高阔
填塞沟港且浚深近北备塘濠堑用椿密钉庶可护禦江浙省准
卷三十一 第 50a 页
下本路修治都水营田司又言宜速拨丁夫堵闭水冲入处其不
敷工役于钱塘仁和及嘉兴等附近州县诸色人户内斟酌差倩
不则沦没不己旦夕诚为可虑工部议海岸崩摧重事也宜移文
江浙行省督促庸田使司盐运司及有司发丁夫修治毋致侵犯
城郭移害居民五月五日平章秃满迭儿茶乃史参政等奏言江
浙省四月内潮水冲破盐官州海岸令庸田司官徵夫修堵又令
僧人诵经复差人令天师致祭臣等集议世祖时海岸尝崩遣使
命天师祈祀潮即退今可令直省舍人伯颜奉御香令天师依前
例祈祀制曰可既而杭州路又言八月以来秋涛汹涌水势愈大
现筑沙堤塘岸东西八十馀步造木匮石囤以塞其要冲本省左
丞相脱欢等议要置石囤四千九百六十抵禦冲啮以救其急拟
卷三十一 第 50b 页
比浙江之石塘庶可为久远计其工料用钞七十九万四千馀锭
粮四万六千三百馀石接续兴修致和元年三月省臣奏江浙省
并庸田司修筑海塘作竹籧篨内实以石鳞次垒叠以禦潮势今
又沦陷入海见图修治倘得坚久之策移文具报臣等集议北重
事也旦夕驾幸上都分官扈从不得圆议今差户部尚书李家奴
工部尚书李家宾枢密院属卫指挥青山副使洪灏宣政佥院南
哥班与行省左丞相脱欢及行台宣政院庸田使司诸臣会议修
治之方合用军夫除戍守州县关津外酌量差拨从便添支口粮
合役丁力附近有田之家及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等户内点倩
凡工役之时诸人毋或阻坏违者罪之合行事务提调官移文禀
奏施行有旨从之四月二十八日朝廷所委官暨行省台院及庸
卷三十一 第 51a 页
田司等官议昔大德延祐间欲建石塘未就泰定四年春潮水异
常增筑土塘不能抵禦议置板塘以水涌难于施工遂作籧篨木
匮间有漂沉欲踵前议垒石塘以图久远为地脉虚浮比定海浙
江海盐地形水势不同由是造石囤于其坏处垒之以救目前之
急己置二十九里馀不曾崩陷略见成效庸田司与各官同议东
西接垒石囤十里其六十里塘下旧河就取土筑塘凿东山之石
以备崩损文宗天历元年十一月都水庸田司言八月十日至十
九日正当大汛潮势不高风平水稳十四日祈请天妃入庙自本
州岳庙东海北护岸鳞鳞相接十五日至十九日海岸沙涨东西
长七里南北广或二三十步或数十百步渐见南北相接西至石
囤己及五都修筑捍海塘与咸塘相远直抵岩门障禦石囤东至
卷三十一 第 51b 页
十一都六十里塘又东至大尖山嘉兴等三路所修处海口自八
月一日至二日探海二丈五尺至十九日二十日探之先二丈者
今一丈五尺先一丈五尺者今一丈西自六都仁和县界赭山雷
山为首添涨沙涂己过四都五都盐官州郭东西二都沙土流行
水势俱浅涨沙东过钱家桥海岸原下石囤石匮并颓圮水息民
安于是天历二年遂改盐官州曰海宁州
国朝永乐六年海宁县海决陷没赭山巡检司九年秋诏修海宁
海塘先是工部工言海宁仁和二县风潮溺死居民漂荡庐舍坍
塌城垣请发军民修筑诏许之自是工役起是年冬十一月塘成
合仁宁二县计修筑者万一千一百八十五丈 十一年夏五月
大风潮仁和县十九都二十都皆沦入海诏兵部侍郎张某往筑
卷三十一 第 52a 页
海岸役军民十万计浙东西诸郡俱为骚动死者载道三年间费
不啻十万而患率如旧(按实录是年止言仁和但仁宁二县接壤/是时修筑宁必与焉观十六年之遣祭于)
(宁不于仁又云为屡被潮患连年修治/迄无成功则大较可知矣故并录之)十六年冬十一月诏保
定侯孟瑛礼部侍郎易英祭海神于海宁时濒海诸县屡被潮冲
连年修治迄难底绩故有是命既祭后患颇息 十八年通政使
岳福上言今岁仁和海宁二县夏秋霖两海潮泛涨塘之沦入海
者千五百馀丈赭山岩门山旧有海道今皆淤塞故潮势愈猛患
滋大请亟修筑诏从之成化七年闰九月工部侍郎李颙奉命
来宁祭海神 十二年夏浙江守臣上言杭嘉绍三府海宁海盐
等县海塘冲坏数多亟宜修治部议令各府先以在官物料支用
不足则于附近无灾处所移借胁济诏从之 十三年二月海宁
卷三十一 第 52b 页
县海决时潮水横冲一溃数仞偪荡城邑濒海之祠庙庐舍器物
沦漂略尽县官上其事于府府上之镇巡因命采石临平安吉诸
山初用汉捷絙法不就乃斲木为大匮编竹为长络引石下之汎
滥乃定仍作副堤十里以防泄卤一时富民争相赈施凡七越月
而役竣(按郡志云成化间海宁潮水直偪城下知府陈建议/开支河筑内堤于以泄水捍冲疑即此时也)
历三年夏五月飓风大作海啸海盐及海宁宁民溺死者百馀漂
房屋二百馀间塘圯咸水涌入内河坏田地八万馀𤱔时县官估
计应修塘凡二千三百七十八丈计修筑工料银应五千二百二
十八两四年九有会知县苏湖新莅任巡抚徐栻察其才可任事
遂以塘付之湖定议以五年二月十三日兴工至四月而役竣计
费才一千九百七十六两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三日海啸海宁
卷三十一 第 53a 页
杀人无算是日午前风日清朗才过午狂飓猝发雷雨如注申酉
间忽报海啸登城望之见潮头直架树杪庐舍荡析濒海居民有
举家毙者有一家十九口止存二者延至夜半风涛稍杀厥明县
官出勘城东西被灾者凡四千馀户横尸路隅殆不忍见云事闻
于朝议修筑海塘时县令谢绍芳属衙官张瑞杰董其役张第以
修河塘法从事未几潮啮之旋筑旋圮踰年绩弗成于是三台卑
临相视议工费抚按会题宁邑履𤱔加赋一分合计之得九千馀
金而道府捐助又各有差于是郡丞刘元瀚奉台命来董其役
 陈善海塘议曰海宁县治南濒海海之上郎塘塘距城仅伯武
 东抵海盐西抵浙江延袤百里塘西南有赭山南与龛山对峙
 夹为海门是为海潮入江之口说者谓海涛浩瀚至此束不得
卷三十一 第 53b 页
 肆辄怒而东回及其回也又有石墩山以障之则益怒而于是
 东西荡激害乃中于宁查宁邑旧志塘之外有沙场二十馀里
 沙场之内有稑地草场桑柘枣园一百六七十顷有奇乃今悉
 荡入海孤城若块万姓如鱼脱更内蚀沧桑之变在转盻间凛
 乎危哉宋元以前勿论我 明自洪武至万历海凡五变五修
 筑矣永乐九年海大决保定侯孟瑛奉命徵九郡之物力历十
 三年而始奏功嗣后成化甲午弘治壬子嘉靖戊子迄今万历
 乙亥海或溢或决塘随筑随圮虽劳费不如永乐之甚公私亦
 既骚然夫海决宁邑而役及九郡者何也宁地于吴为陲于越
 为首地形最高故俗谚相传谓吴江塔巅与长安坝址并有如
 宁海一决注之列郡如建瓴然则障宁者即所以障列郡也万
卷三十一 第 54a 页
 历五年春巡抚徐公按治宁海多溃阙为之骇诧因与水利陈
 公诏翕谋合虑察县尹滇南苏公可属大事即以其役委之苏
 亦毅然身任阅三月而役竣修坍塘一千六百六十三丈筑新
 塘三百二十丈其费公帑止一千九百馀金亦可谓事半而功
 倍矣然余更有说焉海宁之塘与海盐异盐塘有大患亦有大
 利宁塘似无显患而实有隐忧盖盐塘有内河可开故潮势至
 此既为分杀而引其流更能使草场悉为膏腴是大患弭而大
 利兴也若宁塘逼近城郭无内河可开幸潮势缓于盐耳设一
 旦海啸直薄邑冶其为隐忧可务道哉闻宁邑额设捍海塘夫
 一百五十名每岁编派役银三百两为之令者诚加意海防每
 遇潮汛即遣官巡视稍有倾圮即委廉能吏领银修筑毋令涓
卷三十一 第 54b 页
  涓不止此亦撤桑之计也万一天祐宁民塘十年无恙则银之
  积盖富纵兴大役亦不必派及平民矣至如筑塘之法余窃有
  取于海盐乙亥之决海盐为甚其修筑也造完前𡊢石塘七百
  五十丈及原欠石塘八十三丈二尺修砌半𡊢石塘一千七百
  九十二丈筑旧土塘二千二百一十六丈筑新塘七百一十丈
  五尺新开内河白洋三千三百九十五丈而其为费也始计之
  谓非三十万不可及抚台徐公亲行海上命有司详估价值曰
  十六万足矣众乃哗然骇其太简及工告成费止十万馀金减
  原估五万四千有奇是徐公之施德于浙民大也至其虑湍激
  之为害也有荡浪木桩以砥之虑其直薄堤岸也为斜阶以顺
  之其累石也上则五纵六横下则一纵二横石齿钩连若絙贯
卷三十一 第 55a 页
 然即百计撼之其能摇乎修宁塘者诚一准海盐新塘之式是
 则一劳永逸之计也安得任事若徐苏二公者与之筹海事哉
按陈先生议其言宁塘之利害与盐异似也而其所以异则非也宁
城之偪海者在南而盐城之逼海在东馀三方皆实地皆有内河可
开安在海盐之势可杀而宁独不可杀哉余窃谓盐之患大宁之患
小盐东面距海塘自北而南潮则自东而西涛头直冲塘肋故塘易
圮而为害剧若宁则南面距海塘自东而西潮亦自东而西涛头直
冲龛赭海门宁特其经行处耳当经过时遇旁有隙窦自然不免
渗入盖隙窦之引潮以入非潮之决塘以入也此宁患之所为小
于盐而其为力亦易于盐者也乃当事者动忧金钱不继夫宁自
严尹宽建议后额设海塘夫一百五十名年储役银三百两为修
卷三十一 第 55b 页
筑费亦既著为令矣倘能以此三百金随时补缉小有溃决即图
敛塞亦何至一溃不可支者如有力者负而趋曹无分毫及塘何
乃今一议工役非请给上司则加派编户盖塘不修而民以海病
塘修而民又以塘病此其故难言之矣而说者曰戊辰之变安见
宁患之小于盐夫戊辰之变虽仞之塘弗能禦也是岂由人力哉
宋神宗熙宁元年诏杭之长安秀之杉青常之望亭三堰监护使
臣并以管干河塘系街常同所属令佐巡视修固以时启闭从提
举两浙河渠官胡淮请也 长安三闸绍圣间提刑鲍公请筑累
沙椤木为之后坏于兵火绍兴八年运使吴公请易以石迨绍熙
二年提举张公重修设闸兵百二十人为额居处有屋车注有具
崇宁二年又于闸旁易民田以浚两澳环筑以理其后澳岸毁坏
卷三十一 第 56a 页
居民侵之兵额亦复废缺遂失旧制嘉定元年岁饥邑令潘景夔
曾建议复澳之旧而费大役广议卒中寝(图/经)光宗绍熙元年盐官
令陈恕修筑二十五里塘塘在县西北由县治达长安镇旧因河
流决溢两崖倾圮甚为民病恕募民浚河即以其土筑岸视旧加
广一丈加高二丈以石甃之遂无崩决民号为甘棠堤 宋○○
中浙部水溢诏赐缗钱议赈时两浙转运使毛渐上言钱不可继
宜亟治水乃按钱氏有国时故事起长安堰至监官彻清水浦决
其水入于海(按清水浦今不知何处渐亦不知/米何帝时人妒录郡志附于宋末)元顺帝至正十
年海宁州达鲁花赤当住知州张光祖修长安三闸长安旧有两
澳环筑以堤上澳九十三𤱔下澳一百三十二𤱔水多则畜于两
澳旱则泻注于三闸入元澳为民所侵庸田司命住与光祖修复
卷三十一 第 56b 页
之 西河灌田议曰杭州城北上塘濒河田由仁和抵盐官昔称
千顷今益数十倍而地高水下常苦旱自先贤放湖入河引河溉
田而岁始登(先贤谓白/苏二公)陈善治河议曰海昌父老尝为余言邑
中水利计修治者在先审河之浅深塘之险易与笕闸之坚瑕惟
兹诸河硖石深九曲深园花之东长安郭店之南皆半深运河浅
二十五里河亦浅市河尤浅故园花自转塘以上长安自坝以下
郭店自镇以下运河二十五里河皆田漕两病是所宜亟复者也
其塘则园花固新塘固六十里塘亦固而运塘旋筑旋决其势险
淡塘咸塘并海尤险更宜为之计久远撤桑之虑不可一日忘矣
卷三十一 第 57a 页
北新关志 建置
前主事高凌汉曰弘治前船税之收者钱与钞正德间船税之收者则
折银也北新关在正德以前船料输户部者不过三四千两商税发布
政司者亦不过四五千两初未有馀银解之南部 弘治六年 诏曰
淮安扬州杭州钱粮少处南京户部各差官一员照彼中则例每钞一
贯折银三厘每钱七文折银一分当时法简税少不伤民之心亦不尽
官之法解不必如旧额收不必有羡馀铨部亦不以此考殿最自后冒
廉名希最迁求倍旧额以解著为定例有增无损作俑者可尤也
则例 王廷干曰闻之龚茂良有言法本无弊而例实败之法者公天
下而为之者也例者因人而立以坏天下之公者也昔日之患在用例
破法比年之患在因例立法故法常宽例常靳用例破法其害小因例
卷三十一 第 57b 页
立法其害大今观则例中色目太多取民已甚似亦因例立法者欲槩
有所蠲则恐妨经费如更请畸零折估尽捐以予民是亦宽分受赐之
心于国计民生未必无少补也 许天赠曰三代取民皆什一独不为
征商例汉武帝啇缗有算则例之始矣然例贵适均若漫以已意轻重
其间多取以自封或例所不载必牵合使无遗算独不哀我惮人亦可
少息乎近行例㕥百一其凡可按籍而稽然间有重者三五十分税一
若红黄铜胶枣之类是也轻者三五百分税一若绢草席锡箔之类是
也前主事奚世亮曾为改定第减不任德而增反丛怨人情何厌势不
能久则信乎任事之难矣窃谓裒多益寡此称物平施之义即身府辜
功亦何足避敢附所见以质后之君子当必有斟酌而通行之者荆
之琦曰则例之名起于周官经治之成汉家决事之比而以定啇税则
卷三十一 第 58a 页
自宋艺祖之榜务门始我 明会典亦具载焉是皆虑赇吏旁侵防奸
驵诡免不淂已而立之平俾无骫于绳之内耳然则缘物定例与时迁
用日加诎则例日加繁而例外之例复有比例焉今日之比后日之例
更以一时权宜执为数岁常额而啇立槁矣夫税出于啇而船料所出
亦啇也且税出产税行货税住卖总一物值而输于官者宁止百一此
岂立法初意哉愚谓税从重者可比例增收则税从轻者亦可比例蠲
免小船免矣负贩小啇独不可免乎零寸蠲矣畸零折估独不可蠲乎
今国步多艰大农仰屋廷议且资饷各关何敢遽议裁损要于则例之
中常存宽恤之意通于情与法之间度夲末而立之衷是亦催科中抚
字也
人役(主事爽世亮人役议曰本关人役有无工食而徒役其身者此/辈岂皆知礼义重廉耻宁甘心冻馁而不忍去哉其玩法害人)
卷三十一 第 58b 页
所必至者故余自到关有一名工食始留一人着役其馀无工食者皆
尽去之
卷三十一 第 59a 页
课额 七税课司局原额岁钞贰百叁拾捌万捌千捌拾贯玖百捌拾壹文
国初俱收本色钞解京存留未有定制 宣德四年本关初立亦取本色船钞
解送 内府交纳 正统七年十一月令商税钞存留给官军俸 成化元年
税料俱钱钞中半兼收 弘治元年六年钱钞改收折银本关岁料约计银四
千馀两一十年复收钱钞 正德元年奉 例每商税钞一贯折银二厘七司局
岁钞共折银四千七百七十六两一钱六分一厘九毫六丝二忽一六年本关兼
收商税原额并羡馀银两仍发布政司收贮 嘉靖二年始以商税馀银解本
部八年船料钱钞改解折色二十二年始解钱钞馀银以后额课岁增本部酌
各年之中计一年船料买钱钞银四千七百五十四两三钱八分九厘二毫五
丝馀银一千五百六十四两八钱一分七厘七毫五丝商税原额银四千七百
七十六两一钱六分一厘九毫六丝二忽附馀银二万三千八百七十九两八
钱八分七厘九毫一丝共银三万四千玖百七十五两贰钱五分六厘八毫七
卷三十一 第 59b 页
丝二忽著为额继因兵燹稍损于旧迩年以来渐逾志数然亦不可为准其解
存互有因革嘉靖二十三年令船料量徵折银解送南京工部帮助铸钱之用
二十八年户部题 准船料本折递年轮流徵解 三十三年议支船料折银
一半解南京工部铸钱三十四年题奉 钦依存留商税馀银之半备本省兵
饷四十年议留船料折银赈济直隶饥民四十三年令商税馀银尽解户部接
济边储 隆庆元年令船料尽数折银解部济边各路费俱于馀银内支给近
行杭州府收解量议裁减
万历二十六年奉户部劄付议加兵饷银一万两候东征事竣停止本年增解
税料银六千两至二十八年每年共解四万二千两有零复因添设税监奉抚
按二院会 题东征所增六千两尚在未免议充内臣额数抵助大工又据商
民告困每正银一两认加四钱完纳本关类解遂加带徵税料并海税糖靛月
票牙侩岁增二万一千七百两 三十九年主事黄一腾仍有羡银增解税料
卷三十一 第 60a 页
七千馀两每年四万九千七百两有零为额其带徵自四十二年内奉 恩诏
减免三分之一自此止徵解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两六钱零 天启元年九
月二十一日为钦奉 明旨广集廷臣会议辽饷军 国大计在此 举恳乞
圣明乾断力行事奉户部劄付加原额一半增银二万两 天启六年五月初
一日为遵 旨会议事奉户部劄付议增银二万两 崇祯元年十月内题为
军饷维艰等事每两加羡五分增银四千两 二年五月内题为会议已经
宸断事每两加羡五分增银四千两 三年三月内题为遵 旨酌议措饷未
尽事宜事每两加羡二钱增银一万六千两 七年十二月十六日题为酌增
榷额以补旧饷之缺事奉户部劄付每羡馀银两加银六分增银六千二百四
十两○至此始有十一万二百四十两之额矣
钤辖 杭州为税课司局者七杭州府税课司在省城内洋坝头去分司东南
二十里城内商货所聚 江涨税课分司在武林门外去分司东南十里路通
卷三十一 第 60b 页
北新河水陆冲衢 城北税课分司在省城艮山门内去分司东南十五里地
通水门上河亦商货出入之地 城南税课分司在凤山门外去分司东南三
十里通闽广江西徽州浙东等处 横塘临平税课局在仁和县临平镇去分
司东北四十五里路通省城长安亦一大镇 西溪税课局在钱塘县西溪留
下去分司西南三十里通馀杭等处 安溪卷口税课局在钱塘县安溪镇去
分司西北三十五里通馀杭嘉湖各府 旧属之府及县自弘治七年属本关
兼𬋩正德六年行本关主事监收隆庆二年 敕各司局官听本关考覈各衙
门不得差占妨废职业 为所者二杭州府批验茶引所在钱塘县城南上隅
二图洋泮桥去分司东南三十里 城南河泊所在钱塘县城南下隅二图浑
水闸去分司东南三十里 今奉 钦依将杭州府批验茶引所事务归并杭
州府税课司兼摄城南河泊所事务归并城南税课司兼摄 司局之外又有
三小关东新关属仁和县一都七图去分司之东南八里北通海宁苏松等处
卷三十一 第 61a 页
南通省城商船自长安镇入者过此关而至省城自回回坟艮山门陆家场德
胜坝等区出者过此至长安镇设关以稽查商税兼收船料过此则为城北务
税课分司矣 板桥关属钱塘县调露乡去分司之西北一十里西南通临安
馀杭等县东接大关省城北通嘉湖苏松等处旧为女儿关隆庆元年该员外
郎钟君道查修各关栅勘得板桥委系总路若于此立栅则杨家老人等桥直
至馀杭一带俱免钉椿比女儿关为便遂改差官解于板桥关收钞而钱粮亦
稍增焉 观音关属钱塘县调露乡去分司之西南五里通馀临于昌等四县
旧时商货从此出者与守关人役交通指以进大关税过为名一槩混过近议
另设免票有票可查方与放行 各差官看守桥门仍置木栅以防走漏焉
许天赠曰按官制天下税课司局凡四百六十馀所其所收钞皆存留为官吏
旗军俸钞之用盖以通钞法而纾民力其与古之供王膳服者奚异杭州府及
仁钱二县所属七务课司局西安二溪僻在山野岁入有限临平虽名为镇亦
卷三十一 第 61b 页
且通长安一路独环城内外商贾辏集设四税课司可尽商利但司局之外有
小关小关之外有各桥门增一关则启一害役一人则生一蠹彼司局官吏及
守关人员岂皆知法楚重廉耻加以巡拦总小甲之属率包替积棍而委之以
收钱钞验票由司启闭欲不欺公玩法得乎故或索照票常例或发过客行囊
或与脚夫党结僻径偷挑或与船户扶同晓夜包送隐匿者恣脱报纳者被留
奸弊百出不可胜计呜呼下之纵简常视上之宽严惟包揽者冗滥者需索卖
放者痛治以法虽不能尽绝弊端庶几少儆即商民之利多矣语曰治道去泰
甚愚于关政亦云
区行 关法旧有区行区者照省城内外小河剥运船只起科行则牙人报名
给票为商货贸易者也 大明律私充有禁各区行始赴关告帖焉 许天赠
曰前主事高君凌汉论本关船料正德以前岁折银仅三四千两所徵料止船
之出入本关者而已乃其后将城河剥运船及诸牙人皆输钞而区行之名始
卷三十一 第 62a 页
立嘉靖初年钞尚少课亦稍增今岁料六七千两而区行一千六百馀两已居
四分之一其于 国课不为无裨矣总而计之区船一千二百馀只行户三千
五百馀名每名季钞少者仅二三十贯查覈稍不至则经收管数催徵诸役并
得侵渔为奸故记籍必明上纳必稽给票必审庶可绝诸弊且区钞责纲首其
办纳为便独行户四散或居山僻之乡或在浙直之界夫有司止徵一州县钱
粮犹往往逋负矧部臣督收于政令不及之地乎窃意省城行肆未必人人办
钞何必远求莫若立为定制限以道里市镇在百里内许牙行不时告认其馀
隔属地方一切停罢可也催徵之法附关定立行首稍远责诸保人庶亦省事
之一端欤
卷三十一 第 62b 页
卷三十一 第 62b 页
馀杭县志本朝田土多因前代旧籍自是有官田职田没入田府县学
田废寺田祗候等田山地荡亦如之洪武初令各处荒闲田地许诸人开
垦永为已业所谓地无不耕之土而民用足矣今将官民田地名品等则
通具于后使人知所始也
 官田籍没之田官募人耕租者 国朝以前皆有之又开垦荒田官湖
 田俱为官田洪武初宣城等府减半徵收馀畿外州县皆全徵 职田
 品官职分之田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隋开皇间始名职田宋天圣
 间诏罢天下职田寻复之至绍兴间职田纳产钞若干则田已召募民
 间耕租矣 没官田籍没之田宋绍兴间人户田产不上砧基簿者皆
 没官 国朝凡民间有犯法律后籍没其家者田土合拘收入官 废
 寺田宋大德五年朱熹知漳州请以废寺闲田召人承买不惟田业有
卷三十一 第 63a 页
  归亦免租税失陷国朝废弛寺观遗下田庄令各该府州县踏勘悉
  拨与招还无业者为废寺田 府县学田宋天圣五年建府学田大德
  五年增县学田朱熹奏乞学田召人承买绍兴六年馀杭进士叶寘等
  状请佃到本县止戈乡潘维正官田八顷七十三亩许佃户承买指挥
  纳钞入官 国朝府县学田租税此也 白云宗田元仁宗朝台臣言
  白云宗总摄所统江南为僧之有发者不养父母避役损民勒还民籍
  延佑六年中书省臣言白云宗总摄沈明仁强夺民田二万顷私赂近
  侍已奉旨追夺清汰其徒还所夺民田大德十年罢江南白云宗僧录
  司汰其民归州县僧归各寺田悉输租 畏吾儿田元太宗时畏吾儿
  国来归至元二十七年抄收色目畏吾儿人户今 国朝称畏吾儿田
  是必得罪没入之田也 财赋田元置财赋提举司立籍财赋佃户
卷三十一 第 63b 页
  国朝称财赋田此也 站田元立站赤户以富民充之又立站铺以贫
  民充 国朝称站田此也 弓兵田宋建炎间置诸县弓手元设弓兵
  以防盗验民户丁田多寡立定额数 国朝称弓兵田此也 铺兵田
  元设铺兵先以富民充役后民有规避差发者罪之 国朝称铺兵田
  此也 祗候田元中统五年每户限田四顷除免税以供铺马祗应今
  国朝称祗候田或起于此 旧有田前代田旧有之名 国朝复业
  人民丁少而旧田多者不许依前占获止许尽力耕垦为业 户绝田
  户内丁口尽绝之田前代尝搜括逃绝田产召人租种嘉佑二年诏天
  天下没入人户绝田募人耕收宋隆兴元年人户抛下田屋如有归者
  依旧主业出二十年无人归认亦依户绝法 国朝户绝田多类此
  重租田豪右之田平时尽意加租一石抄没入官其簿籍租税即为原
卷三十一 第 64a 页
 额杂地杭志有杂产今杂地恐类此 白地元中统五年诏凡种田
 者白地每亩输税三升绍兴间括民白地钞金陵志有白地房廊钱今
  国朝白地恐此类官山宋孝武时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顷其
 馀炤品第有之亦有没入官山 国朝官山租税恐多类此
盐粮课钞皆始于南唐此额外之征非正赋也官不能自卖而俵散抑配
之法行计口以课盐钱望户而徵盐米宋元因之迨至 国朝盐亦官给
计口徵米以充边储天顺间市民罢米折钞今盐无可支民之输纳者如
故又盐米随秋粮上仓不无带耗之徵盐钞逐户碎收难免指丁之害弘
治间都御史张公缙尝知本府深究此与后巡抚南直隶作支移之法就
于该年均徭里甲内带审不过十大户出银抵补足以祛一邑之弊此一
策也若乡民盐口原额不过一万六千二百八十一口使任凭里书不照
卷三十一 第 64b 页
原额逐户逐丁科派害岂胜言哉如得照依正统年间知县郭南所奏将
秋粮拨剩馀米存留在仓抵补别项税粮免其重徵则先王惠养之政通
变之术莫过于此若再十年一次编定设有消长量为增损惟在不失原
额户给小票以凭收照宿弊永可除也愚领志事悉意搜研稽政问俗得
其弊源如此不可不直书云
卷三十一 第 65a 页
卷三十一 第 6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