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水经注涑水又径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
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盐盬长
五十一里周一百一十四里昌宿曰沈沙煮海谓之盐
河东盐池谓之解盐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
十七里紫色澄渟浑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
朝取夕复终无减损唯水暴雨澍甘潦奔泆则
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径防其淫滥故谓之盐
水亦为竭水也故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泽南
面层山天岩云秀池谷泉深左右壁立间不容
轨谓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径南通上阳北暨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
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晋人谋
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盐服虔曰土平有
溉曰沃盐盬也土人乡俗引水裂(疑衍)沃麻分
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盐鹾也而
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
都尉治领兵一千馀人守之周穆王汉章帝并
幸安邑观盐池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
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盐池解州东三里接安邑县界周官盐不炼而成盖解盐也余闻
崔敖曰盐池乃黄河阴潜之功浸淫中条融为巨寖吕泾野氏亦
谓盐池之成以大河北自蒲州折而东向转曲之间渐渍蓄汇有
北奥衍今陜西花马盐池亦近黄河折流之处理或然也然盐藉
主水以生缘客水而败故治水即所以治盐天扺池形若腰盆东
西长而南北短南枕条山两水昜迫然非泉渊所出且横亘有护
宝堤为仞高厚依山有桑园龙王赵家湾大小李西姚诸堰纵有
飞瀑亦各容阻甚至毁墙而已多不能入北沿旷壤平丘与水隔
绝二隅无足为虑若东西尽处则俱逼禁堰池分一墙外即客水
所钟次东禁堰者有壁水月堰及黑龙堰次西禁堰者有卓刀七
郎硝池堰各从东西自高而下多则缺少则漫禁堰不能受则入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池矣黑龙堰之受害实原于苦池苦池乃姚暹渠蓄而复流之所
也硝池盐池之受害实原于涑水涑水盖在姚暹渠之北势高于
彼者也二水皆自东北而西南故出自夏县由巫咸谷来者为姚
暹渠北合洪洛渠东合李绰渠总经苦池迤逦西向自安邑历解
州抵临晋入五姓湖出自绛县山谷由闻喜东北来者为涑水亦
从西行受稷王孤山峨嵋坡诸水经猗氏抵临晋亦入五姓湖五
姓由孟盟桥注黄河则极矣姚暹首中太狭涑水中尾亦多窄若
池在安邑不胜李绰洪洛姚暹渠之受其势必自东北泛溢于黑
龙入黑龙则壁水小堰月堰不能支而竟冲决于东禁涑川在临
晋不胜山坡之受其势必自西北横溢破姚暹而奔腾于硝池入
硝池则黄牛七郎卓刀不能支而竟冲决于西禁况东北又有涌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金泉亦注于黑龙西北又有长乐滩亦注于七郎故筑东禁以及
黑龙筑西禁以及硝池治其标者也浚姚暹以导苦池浚涑水并
归五姓治其本者也切水脉者缓于南北而急于东西先于根本
而后于标末惟严其防障于东西之近堰而于姚暹涑水源流归
宿之处循故通而加浚焉则客水不浸主水无恙盐课充而边储
足矣
盐池在中条山北麓西距解州东门东距安邑南门黑龙堰长六
十里广七里周一百二十里近安邑者为东池近路村者为中池
近解州者为西池三场亦以是得名池底淤泥滋生盐根形如水
晶夏月骄阳薰蒸南风动荡上结盐板光洁坚厚可胜行立板上
水约三寸翻腾浪花落板即成颗粒古谓之漫生盐今谓之斗粒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盐更时霢小雨则色愈鲜明故曰颗盐宜及时捞采若遇大雨盐
复解散秋冬池冷地枯不能生盐间或有之硝碱相杂味亦不正
然中池北百步许有淡泉一区味甚丼洌俗谓盐得此木方成其
西北七里又有女盐池焉㩀地高阜唐开元中置女盐监生盐淡
苦不可食时或生硝亦名硝池而六小池及静林诸涧每水溢则
奔趋女盐池为盐患苦池在安邑东于盐池亦切近故环池有墙
傍墙有堰皆所以障客木而护盐池者也 料台在池之北阜垦
地为之以堆盐其上者也每台高二尺五寸长八丈八尺广二丈
四尺盐堆一千引上覆以茅然三场每岁额盐四十二万引料台
四百二十座苫盐草十有六万八十东户八千有三百三十四盐
丁万有二百二十三场料各百有四座脚道皆六其盐户惟中场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三千六十四东西二场皆二千五六百有奇云吕泾野氏曰料台
积盐贵精不贵多若捞采非时或收泥沙硝碱国课虽充不堪食
用价轻啇折矣且料有美恶吏缘为奸阴或换橛近岁编定料台
次第每掣止挨台次轮装此可永久行者也 盐丁十二州县脚
道既有定所盐池既有三门(谓东中西/三禁门也)往者或言出入不便关防
捞办之时多由中场然附近犹可远者劳于居止饮食艰苦众萃
一所又有旅火之费兼之炎蒸汤沸急须得水远丁安能遂欲故
富者顾人捞办贫者力不能支又兼打草修堰诸役率多逋逃若
三场捞办仍旧于附近禁门出入各照池分采取则旅舍薪水所
便甚多民利亦均至捞办之时寅夜而入日午少息亦可以救其
厄苦不然前此集众开门强出间有伤损亦其验也 商人输边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支盐号长股盐或纳银运司参支号存积盐迩年或拘集各处盐
啇店户车户 人及有力者报名于官先输银价然后支给号曰
搭卖又或遇法槩革本引则丁啇重困今幸其免夫 额课洪武
初定以岁办盐三十万四千引成化二十二年增课十有一万六
千引共四十二万内以一十二万六千引为存积二十九万四千
引为常股除各项食盐三千引外统以定价每引三钱二分计之
可得银一十三万四千四百四十两八万输宣府以济边需馀尽
输山西布政司抵民粮之逋欠者焉至正德十五年间该沈府奏
请禄粮户部题奉 钦依候胡年盐花生结行委守巡该道亲诣
盐场拣选盐丁除额盐责令先行捞办馀外另橯二十万引举行
之后如果官民便利以后年分务照此例施行馀盐之论实昉于此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天启四年四月巡按山西御史李日宣请以解
蒲二州十县分立河中府以运使兼摄知府
运同兼摄清军运副兼摄管粮运判兼
摄理刑奉 圣旨吏部知道
解州志河东盐运司在州东四十里安邑之路
村唐盐隶度支五代汉置榷盐使于解州
宋以守贰领之总其事曰制置司元初置转运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司于京兆 国朝天顺间始隶山西布政司编
户八千四百二十二盐丁万有七千五百四十八分脚
道十有八俱籍蒲解安邑十二州县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解盐池上
解盐池在州东二里中条山麓长五十里东距安邑县南十里阔七里周回百
有二十里去平地深数仞如盆底水常停滀渗漏润下作咸四时皆或有盐惟
盛夏风日炎烈生盐独多且嘉故俗曰盐池夏日近安邑者为解盐东池中经
路村城南二里为解盐中池在解地者为西盐池三场亦因是名池内北百步
许有淡泉丼冽俗谓盐必得此水方结池外诸涧谷水皆四来奔赴池水溢则
盐不生故历代皆筑堤堰及禁墙 女盐在解盐池西北七里据地高阜唐开
原中置女盐监于解时或生盐淡苦不可食其后水多但生鱼亦嘉又生硝亦
名硝池北受姚暹渠决溃之水南受中条山各谷之水水张能淹没民田屋至
于滀汇太多则东趋禁墙为盐池害故筑硝池堰以防之城北滩受女盐池水
地势亦西高东下水溢为患盐池故东筑永安堰又东筑七郎堰以重障之城
东滩内有数泉亦受城地滩以上诸水切近筑墙中筑卓刀堰若风两大辄溃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决尤为盐池之要害焉六小池在女盐池西北四里一曰苏老二曰贾瓦三曰
金井四曰熨㪷五曰永小六曰夹凹水多淤没生草莱水溢亦能南入女盐池
为盐池患 静林涧在六小池西南十五里源出中条山顶北流经红脸沟溉
田馀流入临晋洫水滩涧东二里有张公泉在山巾遇旱以数十老妇执箕帚
祷于庙劘其泉辄淂雨此二涧泉水大与盐池亦相涉故旧有底张堰以障西
水不使入女盐池也 胡村涧在张公泉东五里源出中条山阴又东五里为
桃花涧水出中条山顶又东二里为小水涧出白龙谷又东一里为荻子谷水
皆北流入于女盐池 大水涧在白龙谷东三里源出五龙谷喷雪岩之南十
馀里北流至城南绕城而西过石桥会小水涧入女盐池其自城南分入通济
渠者穿城过均惠亭溉城中官民园圃 堡子谷水在大水涧东二里源出中
条山中北流入盐池南沟金盆水亦出中条山趋盐池南沟其东有关云长祖
居又名曰小圣沟水数溃南禁墙冇金盆堰以防之又其东有小龙五涧水二
郎三郎谷诸水皆出中条山阴北流而趋禁墙而蚕房常平西姚三堰所由设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姚暹渠在盐池北十里旧云永礼渠源出夏县巫咸谷西流五里经夏县南门
外又西五十里经安邑县下留村苦池水入之又自安邑城北西流六十里经
解州北境隋大业间都水监姚暹重开此渠因号焉又西六十里入临晋境之
五姓湖达于蒲州之黄河若山水涨漫则横流四出决堤溃堰或入长乐滩或
入女盐池亦入解盐池矣故有姚暹堰 长乐滩在盐池北七里峨嵋之坡阴
周围二十馀里亦生鱼或北受姚暹渠水西南能决诸堰为盐池患故有长堰
 东高腴滩在长乐滩西北数里其西为西高腴滩又西北十五里为西辛庄
滩东起贾村西接临晋诸滩亦或北受姚暹渠水南入女盐池或入城北滩为
盐池患洗马𤄬在西辛庄北二十五里东北为南扶滩西北为卫诸滩卫诸
西北十里为三娄滩东二十里为罗杈滩又东十五里有小张坞滩诸滩半花
碱地不可耕且或为盐池患 黑龙潭在安邑县东南十八里与解东池相邻
深不可测或曰盐池利害亦系此水故有黑龙堰巫咸水出夏县东五里巫
咸谷中其西入黑龙潭相传能坏盐池故俗曰无盐河又东南二里为玉溪司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马温公读书处涌金泉出夏县墙下村经安邑县东南陶村西入黑龙相传
能益盐池如淡泉云 涌金泉东十里出中条山谷经夏县入安邑
苦池河溉田 河在横落渠北三十里形势盘曲如龙亦可溉田又有丼泉
在闻喜县东二十里其泉出东镇村南入涑水河又东四十里有董泽即舜封
董父豢龙之所出董氏泉引渠溉田馀入涑水河南四十里有秦王涧传为唐
尉迟敬德跳涧之所其南有马跑涧泉传为秦王饮马之所其东又有黄芦泉
暖泉温泉冷泉诸水 涑水河在闻喜县南十馀步源出绛县横岭山乾洞伏
流盘束地中而复出西流经县南其东合丼泉引为四渠曰东外乔寺观底蔡
荅薛溉田百有二十八顷西流经夏县界西三十里即司马温公所居地又西
至安邑县北二十里又西入猗氏县境南入临晋境五姓湖过蒲州孟明桥入
黄河智伯曰绛水可以灌安邑是也是水旧经州三娄或为盐池患巡盐御史
曾大有导之使如今行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泾野吕氏曰予尝三上中条东至平陆西至芮城陌底镇见黄河自龙门南
  来转而东行密迩条山之阳而盐池正当其浸汇处又尝历寻条山北面泉
  谷若五龙萩子白龙黑龙黄花静林王官谷又东至黑龙潭苦池涌金泉横
  洛渠未尝不穷其源而溯其流尝其味而瞰其脉则皆汩汩奔赴盐池日夜
  不息疑亦黄河之所溃也夫盐池正如尖底盆其中自有数泉然亦诸溪之
  所萃乎故夏旱则多盐若遇雨水则池己不暇自救又增以诸泉安望其能
  盐也故盐池非水则涸多则溢涸则枯溢则淡而不生故池水贵少客水之
  入贵清而恶浊故池西北水多淤泥甚忌之若淡泉并其外涌金泉黑龙潭
  皆清流也池所喜纳故世谓盐淂此水方结若潭边置一木闸因池水之涸
  盈以为开闭亦种育之道也其池西卓刀七郎黄牛硝池诸堰甚为盐池要
  害一遇震雨暴风立圮费财无纪官民劳无虚岁若欲一劳永逸官为出工
  价作石堰留闸口亦视盐池水之多少以为潴泄则虽烈风震雨不能荡损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又北浚姚暹渠使深至丈有五尺宽三四丈水不南溃则其堤堰亦可省筑
  又或于中条山麓诸涧之水傍山势西导三十馀里使派入民田遇旱则令
  入硝池此皆可使盐花岁岁生结者也
  运使方启参清理盐法事宜 其一折禄之病国窃惟河东之盐原自天成
  捞采藉人虽课以四十二万引为额而数常靡定也时或恶其弃地采之稍
  碗盖所以备意外不时之用 藩王窥之遂假馀盐之说奏讨抵禄倡自
  沈藩因致延蔓二十年间 奏讨者十冇二府计银一百八万二千六百八
  十馀两以盐价引各三钱二分较之几及正课之半取此与彼其数自亏是
  安得不病国哉夫职有专掌事有攸司藩封岁禄掌之司府徵之州县成法
  也如其徵之不足时当权处亦止宜查催运司盐价解赴布政司补给斯惠
  得均溥于宗藩而官得各尽其职任不此之出迁使 王府官校径赴盐场
  支买纷纷争利而盐法大沮盐商坐困矣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朝廷利权所在似为诸王侵夺之此其渐不可长也又岂止国之病哉推原其
  故皆由豪猾官校拨置使然盖以盐折禄所得之价止于正数所馀之利尽
  归官校利归于已势藉于人何惮而不为此辈不除终无止日况禄米催徵
 差人州县者已有明例盐法至重而为其所大坏不尤可禁之著为例乎及
  查三十三年该巡盐侍御宋公目击事体非便奏奉钦依尽革馀盐名目
  总增为六十二万引除各食盐及变价充解宣大年例馀剩银两俱解布政
  司听候饷禄缓急支用再不许各王府奏讨阻挠盐法钦此钦遵外讵意方
  尔奉行辄复如故续该本司查得山西抚按衙门前后奏 准勘合凡有禄
  粮去处俱自二十九年以前者暂行停止备由呈允始淂禁戢数年之间各
  解银两不惟完足且补逋欠此其故岂有他术哉食盐之人口有限行盐之
  地方有界其数止此耳或云敦睦亲族哲王盛节 宗藩贫乏宜所当恤此
  说固然但以力能奏讨者断非贫乏之辈越境支盐亦必有力者所为其神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出鬼没奸似过之故其欠禄之数自嘉靖元年以迄于今岁月久远官吏更
 代文案烂浥又且衙门隔别禾可查对恐其宗属亦可欺瞒今犹支未尽绝
 冒滥之弊宁有绝极乎况此奸人往往驾言盘费之说打点之说消折之说
 展转算除几何而淂入贫乏之手哉前者 抚按衙门所以奏停者亦未必
 非此之由乃今奏讨之疏又复频下矣开支之势似若难遏其流敢乞急为
 题 请严立法禁追䆒拨置之人以塞侵夺弊源仍乞明文行司截日停革
 庶蠹弊可得釐正而额课可得充盈矣夫知所以益国课而不知所以处
 宗藩亦非谋国之良盖税粮额数有定 宗派生息日蕃圣人推恩虽欲其
 不穷而礼制终有所限适今不为之处窃恐十世之后尽以天下税粮给之
 计其数亦有所不足又岂值规规于盐利哉
 其二编籍之病民窃惟池盐生结每于春夏秋无水潦时亦成之然必丁夫
 齐心并力尽池捞采始得课有碗馀但丁夫额编于平阳所属蒲解安邑等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十四州县册有定籍籍有常数二百年来户籍之消耗不一丁数之亏损不
 少有司者按籍清审监临者㨿册稽勾数不充额并其老少咸列册中况当
 盐生之时正值农作之候人废生业逃亡更多又盐丁狡猾事熟人祯富者
 脱于贿贫者兼其役故州县丁夫止有虚名而运司捞采无藉实用虽尝招
 募各色人等而工价所费似亦不赀人争趋利请托遂行是以徒费工价而
 盐斤竟虚甚非计也以职愚见莫若令原定州县照依额数挨里轮派不许
 与当差年分相妨如每里十甲先将一六甲次二七甲次三八甲隔甲顺年
 审其丁多人户家有五人可任也者一人总计可任之人如数赴池仍照额
 例捞盐千引给银八两是虽役其力亦足偿其劳有丁之家恐未必不乐于
 趋事也又盐丁奉例俱得优免差役今既废而不用自不得再冒盐籍向所
 优免者均摊之槩县不亦稍觉轻省耶此于非盐籍之民亦不可不谓之一
 便夫有丁之家既可役而通县起集则人亦众轮以五年则力可苏况又差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徭摊之而轻工银计引而给乎是其所以役之者实利之非病之也其若盐
 籍穷困者亦得以渐蒙休养之恩富豪者不得以独擅优免之利又其裒多
 益寡徙有于无均平之政尤今日之所当讲且如曲沃太平素称富庶见役
 之数多者二十馀人少者不及十人猗氏临晋似觉凋敝乃或至于五六千
 丁邑治之高下既己不侔而盐丁之多寡又复悬绝如此偏而不举之弊从
 可知矣补偏救弊是可弗之行乎
 其三私煎之病商窃惟碱卤之地俱可成盐缘以法例有禁巡警有人故奸
 狡之徒虽切怀利之心犹惧刑罚畏而不敢今河东行盐地方既远运司统
 摄不及州县视 国课为末务小民以煎盐为生计虽设巡盐职官徒有名
 存虽编应捕人役止勾公事上下混同眇无法网以故煎熬土盐无处无之
 囤积贩卖遂谋大利夫以土盐煎之立成其事甚便买之如携其价必廉民
 乐于易得易买而不知有法有禁官盐何由而可行商人安得而不病哉间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有奉法州县稍知禁戢则官盐亦或行乎其间然多搀和未必全行终以腾
  贵止图便易所发官盐能得几何先时巡盐察院立为州县打卯条格坐以
  职名给以文簿簿开盐犯盐赃退引每于朔日百里者按月二百里者间月
  三百里者按季俱赴院执簿查点以所获赃犯次数定其罪罚轻重至今举
  行遵奉惟谨亦可谓官知其职人知其法矣然地里有所及有所不及岁月
  有所限有所不限法度有所畏有所不畏甚至贩徒攒银处罪𥿄上虚文徒
  以苟免刑罚竟无益于事实况又当此玩弛之时乎近蒙题准敕令各处
  屯田佥事带𬋩盐法是诚职有专掌事有专责私贩戢而官商通固可揣其
  必然矣以职愚见更烦察院巡历行盐去处亦如两浙故事身经其地事得
  其详可以区画盐捕兴革可以廉察盐政臧否可以缉访盐贩奸弊可以查
  比盐役功绩虽不能保其法无漏网或庶几乎物无遁情矣其若私煎所在
  自陜西言之则有华州之苍头镇朝邑之盐池凹华阴之胡卢咸阳之木厂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等滩富平之师家堡平里王家村蒲城之高树王子明等村临潼之康桥灵
  口同州之羌白雷家等镇最大者灵州之花马池也一省如此其馀皆可类
  推然若非盐院遍历周遭灼知肯綮或直行或题请立成规以示诸司恐
  不免终为沮隔者藉口舍禁去几以干百姓之誉矣其何以有补于盐法哉
  其四占田之病池窃惟盐产于池惟河东为然盖四面高阜而池最污下水
  之流聚停蓄积久润而作咸理则然耳但池止四十馀里水多而泛溢气味
  自薄虽日晒风飘盐终难成故池之四围筑立禁墙池外随宜各为渠堰所
  以防客水也其旷闲滩地绕池而东南延褒稍广所以杀水势以护池且以
  备渠道崩溃预防水患也节年以来渠堰稍坚水患渐免滩地之低洼者芦
  苇盛生高燥者五榖可播是以凡其势之可得有为与其力之可以能行者
  俱假佃种之名以遂侵占之计虽尝领之于官司而实据之为已有虽尝认
  纳其籽粒而实未入于仓廒本以官地之所出反为私家以益其富此其计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不亦左乎然无害于盐池犹之可也今者天时旱涝不常而地则原隰不等
  公私利害人情之向背必偏故当其涝也下湿者不利则暗开近墙之小堰
  以泄水及其旱也原田必伤则又暗开通流之大渠以灌溉惟知利田以图
  己私之便而不知堤防少渗水之就下势渐莫遏冲激奔溃未免㳽漫浸及
  禁墙其为盐池之患抑岂小小哉纵即障塞不使大坏然必动工役稽时日
  费木石谓不劳民伤财不可也较利害将安在耶如以地产养人惜其遗利
  当于渠堰稍远之处置土以为封墩立石以定界限尽收官宦举监生员吏
  承之占种者入之官召小民之愿耕者佃之随民力而给之顷亩计田亩以
  科其税粮仍造为册籍编为排甲亦如黄册格式其佃民秋夏之所输入即
  以充本司官吏俸给原派安邑县仓粮行令改派别仓或王禄或边饷亦未
  必无小补云夫滩地佃之小民必不敢越法以侵决渠堰必不敢恃顽以拖
  负公税渠堰固而客水有所蓄泄是池之大患暗消也公税足而俸给有所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出办是地之馀利兼溥也原派仓粮更资他用除一害而三利兴则是可行
 耳
 汤沐渠堰志 解盐藉主水以生缘客水而败主水乃池泉之渟蓄斥卤之
 膏液客水乃山流之涨泛渠渎之冲浸世知是盐成于风日不假煎沥不知
 堤防少亏决注已甚洁者污醇者漓凝者纾矣故治水即所以治盐也然客
 水有远近其设防有疏密贻患有大小而施功有缓急大抵池形若腰盆东
 西长而南北短南枕条山雨水易迫然非泉渊所出且横亘有护宝堤为仞
 高厚依山有桑园龙王赵家湾大小李西姚诸堰纵有飞瀑亦各容阻甚至
 毁墙而己多不能入北沿旷壤平丘与水隔绝二隅无足为虑若东西尽处
 则俱逼禁堰池分一墙外即客水所钟处次东禁堰者有璧水小堰月堰及
 黑龙堰次西禁堰者有卓刀七郎硝池堰各从东西自高而下多则决少则
 浸禁堰不能受则入池矣黑龙堰之受害实原于苦池苦池乃姚暹渠蓄而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复流之所也硝池之受害实原于涑水涑水盖在姚暹渠之北势高于彼者
 也二水皆自东北而西南故出自夏县一由巫贤谷白沙堰为姚暹渠北合
 洪洛渠一由王谷口为李绰堰西合姚暹渠总经苦池迤逦西向自安邑历
 解州抵临晋入五姓湖此姚暹之渠道也出自绛县山谷由閒喜东北来者
 为涑水亦从西行受稷王孤山峨嵋坡诸水经猗氏抵临晋亦入五姓湖此
 涑水之河道也五姓由孟盟桥注黄河则极矣姚暹首中多太狭涑水中尾
 亦多窄苦池在安邑不胜李绰洪洛姚暹渠之受其势必自东北泛溢于黑
 龙入黑龙则璧水小堰月堰不能支而竟冲决于东禁涑水在临晋不胜山
 坡之受其势必自西北横溢破姚暹而奔腾于硝池入硝池则七郎卓刀不
 能支而竟冲决于西禁况东北又有涌金泉亦注于黑龙西北又有长乐滩
 亦注于七郎此东西隅水患之大约也故筑东禁以及黑龙筑西禁以及硝
 池治其标者也浚姚暹以导苦池浚涑水并归五姓治其本者也急则治标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其功疾而小缓则治本其效迟而大切水脉者缓于南北而急于东西先于
  根本而后于标末虽严其防障于东西之近堰而于姚暹涑水源流归宿之
  处常不忘其所有事焉则客水不侵主水无恙盐利不竭边储永济矣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中条山在盐池南五里西起蒲州雷首延袤数百里东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
诸县北跨临晋安邑夏县闻喜绝巘奇峰层见叠出正对运司南门天然图画
也迤西有王官谷东二十里有静林寺高峙翠微古柏森蔽静林寺东十五里
为桃花洞昔人见洞旁泛桃花故名东上八里为直岔岭少东为荻子谷又少
东为五龙谷在解池正南五里其东有石岩岩水飞洒而下俗曰石岩喷雪其
岩上有酒岛字谷口西上南十里为横岭即中条山脊(东有<折 t="33"/>迹五代汉/防宋巡逻之路)其下
为弓张沟又东为堡子谷又东为仙洞亦名玄女洞其中积水成潭又名黑龙
潭雩祷有应潭东十里为大虎谷谷中有将军堡堡后有凤凰嘴嘴西过连云
栈至横岭有阳关寨寨下有瞻矾窟其旁有百药草又东南为檀道山其下为
檀道谷中有盎浆泉渟涵不流东亦有胆矾窟路通河南灵宝浢津渡又东南
为白径岭双石壁立左右参天中不容軓亦名石门(即秦败晋师/于石门处)又东十五里
为分云岭岭颠出云东西分布世传尸盐泽者也稍西有风谷洞若半投叶即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飞风出则飞沙拔木其旁又有盐风洞洞口若盆仲夏应候风出其声隆隆俗
谓之盐南风池水得此一夕成盐其上有天井山谷口旧有风神祠又其东为
车辋谷谷有银砂洞禁不采又东为二郎谷岭多古洞又东为虞坂一名盐坂
俗曰青石槽在安邑东郭南(即晋荀恩假/道伐虢处)坂东为巫咸顶俗曰𡏟台顶啇相巫
咸巫贤隐处孤峰峭拔苍翠空下有巫咸柌旁有巫咸谷谷中有水亦名巫咸
(在夏县/东五里)又东十五里为柳谷唐阳城隐处又东二十里为凤凰山其东为汤
山上有汤庙下有郭璞书堂山亦有产铜(在闻喜县/南十八里)汤山东为秦王岭上有镇
风塔蚕姑庙又东二十里为盘盘山(在闻喜县/而五十里)又东二十里为紫山金又为凤
凰原由东而北为峨嵋岭高二里形如峨嵋土厚宜五谷(在闻喜/县东)由北而西为
玉钩山(在安邑县/东北二里)状如玉钩又西为鸣条岗即啇汤伐桀地北为峨嵋坡东自
曲沃西抵黄河其阳跨闻喜夏县安邑倚氏临晋荣河正运城北屏也又北为
孤山下为安邑之相里又北为稷神山(在稷山县/南五十里)上有稷神庙后稷始播榖于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此而山阳多夏县闻喜之地又南为紫金山在池北二十里旧产人参峨嵋坡
在池东五里盐池北岸逍遥坡在运城西北四十五里为女盐池北岸雷首山
南迤东三十里为舜所耕之历山在芮城县北历山东北三十里为青龙洞洞
有青龙泉旱祷必雨洞东二十里为丼枣山丼枣东十里为石钟洞世传石钟
炼士修道于此顶悬一石如钟水注其下又东五里为清凉寺又东十里为娥
英庙又东为虞芮二君祠下有让田又东为吴山中条山之支(在平陆县/西北五里)其山
高平上皆民田南麓有吴泰庙伯故名东为传岩即殷相传说隐处旁有圣人
涧涧东十里则为砥柱峰又名三门在黄河中流其形如柱高二丈馀砥柱旁
有老君炉东岸为碛津西有禹庙又东四十里为箕山山峰高峻形势类箕故
名山下有许由冢清涧在箕山之南即巢父洗耳处东有白玉窍号锡窟东北
则为王屋山矣中条名谷峻巘不能缕析此其大都云
黄河在蒲津门外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经河津荣河临晋而来南流至华阴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东折至芮城南二十里走平陆至砥柱过孟津等处为逆河入于海县北五里
有大安池居民引以溉田馀流入黄河西北三十里有妫汭二水在历山下东
西相距二里南流者为妫北流者为汭合流入黄河(即尧釐降/二女处)西二十里为葡
萄涧南入黄河其西北有地皇泉流经魏文侯故城合通泽泉亦可溉田伏流
入沙少东有龙泉在魏城中丨西北隅上有五龙庙旱梼必两又东有鹿跑泉
一名静深泉在中庄里平地上清澈见底大旱不减霖两不溢有龙神庙居民
引水溉田大抵诸水皆黄河之涌溢也鹿跑泉北三十五里有恭水源出丼枣
山流入黄河北二十二里有奥祝泉在中条山北麓石岩流出相传魏文侯自
安邑率军至此众渴文侯默祝以鞭旨之乃淂泉故名东北三十五里有浢泉
出中条山清凉寺占洞中南入河一名浢泽黄河自平陆南三里东流五十里
至砥柱三门碛津达于垣曲水经云禹因凿砥柱山以通河三川既决谓之三
门又旧石刻云南曰鬼门中曰夜叉北曰人门县北五里有三汊涧其源出中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条山东西二沟流与涧合故名可溉田馀流南入于黄河东二十里有圣人涧
一名沙涧发源传岩南入黄河涑水河在闻喜县南十馀步源出夏县横岭山
西流经县治南稍东合丼泉引为四渠西流经夏县界西三十里即司马温公
所居地又西至安邑县北二十里又西入猗氏县境南入临晋五姓湖过蒲州
孟盟桥入黄河是水旧经解州三娄里数为盐池患御史曾大有导之使北去
澹泉在安邑西南一十八里盐池北百许步味甚丼冽俗谓盐得此方成涌金
泉出夏县墙下村经流安邑陶村西入黑龙潭盐泽淂之则卤液生花有裨盐
池如澹泉
古迹之可据者如运司遗址在解州崇宁坊又镇山坊有旧址关壮缪故居在
州东十八里常平村今改为庙其先茔即在村南隶安邑者帝舜陵在县西县
北三十里鸣条岗之阳孟子谓舜卒于鸣条即此陵高三尺方广四十馀步甃
以甓古柏数十章皆大十馀围内外地共百馀亩县西里许有魏豹城魏文侯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所筑后魏豹居之故名县南五里有韩信城信屯兵于此以虏豹者县东南十
三里有张良城今名张良村东南十八里有娄室城则金将娄室所筑也县南
二十里距盐池二里许有蚩尤村相传黄帝杀蚩尤身首异处故别葬于此而
其迹已泯关龙逢墓在县东北二里段干水墓在邑之上段村卫瓘墓在王范
里卫玠墓即在其西虞坂在县东郭南十里俗名青石槽晋人代虢假道于虞
即此地明侍御张士隆凿道以通盐车焉复县有夏城今为禹王城在西北十五
里夏禹所筑城内有青台高百尺相传禹娶涂山氏女女思故乡筑此台以望
远后人立禹庙其上司马温公故居在城中墓在西北二十里鸣条冈其祖父
十七墓存焉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运司旧在解州元解盐使姚行简徙治路村
一名圣惠镇即今运城城周九里十三步
长乐巡简司在城西三十里姚家庄圣惠巡司在
城东二十里盐池巡简司在池南西姚村 禁垣
旧环池筑拦马墙自安邑抵解州百四十馀里成
化问侍御王臣初至题奉钦依于拦马墙外又筑
禁墙二千五百馀堵 禁门三北与运城南门相对
东去安邑五里西去解州十里三场盐各繇其门出入
判曰盐池之成亦黄河北自蒲州折而东向
转曲之间渐渍畜汇有此奥衍今陜西花马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池盐亦近黄河折流之处恐或然也故唐博
士崔敖曰盐池乃黄河阴潜之功浸淫中条
融为巨浸盖有所见矣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解盐池下
解盐池尧时洪水方殷池尚淤泥禹贡盐
絺但见青州周官有盬盐谓不炼治而成
盖解盐也故图经引穆天子传有安邑观
盐池之语
在传鲁成公六年晋人谋去绛诸大夫皆曰
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郇瑕即解地

秦取之以自丰其利二十倍于古
汉兴亦以山泽为私奉盖武帝元狩中兵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连不解县官大空富商大贾冶铸鬻盐财或
累万金不佐公家急乃以东郭咸阳孔仅为
大农丞领盐铁事五年仅咸阳言山海天地
之藏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农佐赋愿
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鬻盐官为牢盆浮
食寄民欲擅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
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鬻
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卜式为御史大夫见
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苦恶贾贵强今
民买之乃因孔仅言事上不悦元封元年因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桑弘羊请置大农部丞分部主郡国置均
输盐铁官是时盐官凡二十八郡河东安邑
为首而郑当时举齐之大鬻盐者解盐在
官始悉宣帝地节四年减天下盐贾元帝
初元元年罢盐官寻复之明帝时官自鬻盐
肃宗建初中又议复盐官郑众谏不从和
帝即位罢盐官献帝建安初置使者监卖盐
后魏宣武时河东盐池富强者专擅其食
贫弱者不能资益延兴末复立盐司量其
贵贱节其赋入公私兼利孝明即位御史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中尉甄琛表称周礼山林川泽有虞衡之官
为之厉禁故虽置有司实为民守今县官
鄣护河东盐池而收其利是专奉口腹不及
四体也明帝遂罢其禁与百姓共
隋开皇三年盐池亦与民同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平阳府志盐政
唐玄宗开元元年河中尹姜师度以安邑盐池渐涸开拓疏决水道置为盐屯
公私大收其利左拾遗刘彤请检校河南盐利于是使师度除蒲州盐池以外
自馀处更不须巡检盖唐盐池十有八井六百四十然皆隶度支其蒲州安邑
解梁县有盐五总曰两池岁得盐万斛以供京师计百五十馀万缗四方豪商
猾贾杂处解县主以郎官其佐贰皆御史盐民田园籍于县而令不得以县民
治之宪宗讨淮西度支使皇甫鏄又加剑南东西两川山南西道盐估以供军
初德宗贞元中盗鬻两池盐一石者死以至元和中减死流天德五城镈奏论
死如初一斗以上杖背没其车驴能捕斗盐者赏千钱州县团保相察比于贞
元加酷矣自兵兴河北盐法羁縻而已至皇甫鏄又奏置㩁盐使如江淮㩁法
犯禁岁多户部侍郎判度支卢弘正以两池盐法敝遣巡院官司空舆更立新
法其课倍入迁权㩁盐使以壕篱者盐池之堤禁有盗盐与鬻碱者皆死盐盗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持弓矢者亦皆死刑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又言两池盐盗贩者迹其居处保
社按罪鬻五硕市二硕亭户盗粜二石皆死是时江吴群盗以所剽昜茶盐不
受者焚其室庐吏不敢枝梧镇戌场铺堰埭以关通致富宣宗乃择尝更两畿
辅望县令者为监院官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使上盐法八事其法皆施行两
池㩁课大增其后兵遍天下诸镇擅利两池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所有岁贡
盐三千车中官田令孜募新军五十四都餫转不足仍倡议两池复归盐铁使
而重荣不奉诏至举兵反僖宗为再出大抵解池盐唐隶度支专佐军国自代
宗大历间赐名宝应庆灵池 周显德中世宗谓侍臣曰朕览食末盐州郡犯
私盐多于颗盐界分况末盐煎鍊搬运费用倍于颗盐今宜分割曹宋十馀州
令食解州颗盐宋颗盐仍出解州安邑解县两池以户民为畦夫悉蠲其他
役每岁自二月一日垦畦四月始种八月乃罢官廪给之安邑池每户岁种盐
千席解池减二十席募兵百万目为謢宝都以巡逻之以给本州及三京京东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之齐兖曹濮单郓州军京西之滑郑陈颖汝许孟州陜西之河中府陜虢庆成
州军河东之晋绛慈隰州淮南之宿毫州河北之怀州及澶州诸县之在南河
者至道三年两池得盐三千七万三千五百四十五席席百有一十六斤半此
其最多之数也仁宗天圣八年上书者陜西禁盐得利微而为害傅两池积盐
为阜其上生木合抱数莫可校请听通商宽百姓力巧诏罢三京二十八军州
榷法听商贾入钱京师榷货务受盐两池然税课之入官者颇耗自元昊反聚
兵西边用度不足因诏入中他货由是羽毛箸角漆钱炭瓦木之属一切以盐
昜之猾啇贪贾乘时赇吏为奸至入椽木二估千钱给盐一大席为二百二十
斤虚费池盐盐直益贱贩者不行公私无利乃诏复京师榷法凡商人以虚估
受劵及已受盐未鬻者皆计直输亏官钱内地州军民间盐悉收市入官官为
置场增价而出之复禁永兴同华耀河中陜虢解晋绛庆成十一州军商盐官
自辇运以衙前主之又禁商盐私入蜀置折博务于永兴凤翔听人入钱量民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资厚薄役令挽车转致诸郡道路糜费役人竭产不能偿关内骚然所得盐利
不足佐县官之急并边诱人入中刍粟皆为虚佑腾踊至数倍岁费京师钱币
反多太常博士范祥乃请旧禁盐地一切通啇盐入蜀者亦恣不问罢并边九
州军入中刍粟第令入实钱以盐偿之视入钱州军远近及所指东西盐第优
其估总为盐三十七万五千大席受以要劵即池验劵按数而出尽弛兵民辇
运之役从之数年猾啇贪贾无所侥倖关内民安其后三司言京师啇贾罕至
则盐直踊贵请得公私并资而馀则禁止官鬻皆从之两岁役畦户以解河中
陜虢庆成民为之官司旁沿侵剥为苦乃诏三岁一代尝积逋盐课至三百三
十七万馀席诏蠲其半中间以积盐多特罢种盐一岁或二岁三岁以宽其力其
后减畦户半又稍佣夫代之五州之民得安田里无追逮侵剥之扰是时分为
两池东安邑池西解县池皆置官八而州有榷盐院守贰领之总其事曰制置
陈尧佐为本司都运使岁减冶数十万以便民神宗熙宁七年中书议陜西盐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钞大出虚钞而盐益轻以钞折兑粮草有虚抬边籴之患请用西蜀交子法使
其数与前相当可济缓急诏以内藏钱二万缗三司遣使昜吏行四路请买盐
引又令秦凤永兴盐钞岁以百八十万为额河南北曹濮秦凤等处皆食解盐
自仁宗时解盐通啇官不复榷哲宗元祐元年户部及陜西制置解盐司议延
庆渭原环镇戎保安德顺等八州榷官自鬻以万五千五百席为额听商旅入
纳于八州算给交引一如范祥旧法其出卖到盐钱以给转运司籴买徽宗崇
宁元年解州贾瓦南北圆池修治畦眼拍磨布种通得盐百七十八万二千七
百馀斤州具以闻初解梁之东有六盐泽绵亘百馀岁得忆万计自元符元年
霖潦池坏至是乃议修复四年池成凡开二千四百馀畦百官皆贺其役内侍
王仲千实董之仲千以额课敷溢为功然议者或谓解池灌水盈尺暴以烈日
鼓以南风须臾成盐其利则博苟欲溢额不俟风日之便厚灌以水积水而成
味苦不适口崇宁间蔡京始变盐法俾啇人先输钱请钞赴产盐郡授盐欲囊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括四方之钱尽入中都以进羡要宠民间食盐杂以灰土解地天产美利乃与
粪壤俱积矣初熙宁八年三司使章惇言东西永利两监盐岁课旧额二十五
万馀缗自许啇人入中粮草增饶给钱支盐商人得钞千钱售价半之县官阴
有所亡坐价获利不赀又私盐不禁岁课日减今才十万四千馀缗若计粮草
虚估官才得实钱五万馀视旧亏十之八请如解盐例募啇人入钱请买或官
自鬻重私贩之禁岁课且大增并边市粮草一用见钱乃诏官自运盐鬻于本
路知太原府韩绛言其不便请通啇乃令商人输钱于边给劵于东西监请盐
以除加饶折籴之弊仍令啇人自占所卖地即官盐已运至场务者令啇人买
之加运费初熙宁五年京西漕臣陈知俭言非民所赖乃罢之第令输钱故宋
于解池之盐朝廷专置使以领之北方之盐尽出于池元因乎宋皆领在官东
池二场曰常满曰盐北西池二场曰紫泉曰会啇场设官四员三监池一领县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国朝仍置都转运司于路村裁元四场为东
西二场每场官二员额办课三十万四千引成
化乙己巡盐御史吴畛奏添中场亦设官二员
岁增课十有一万六千引共四十二万引
禁墙旧时池之周围筑拦马墙自安邑界村
抵解州禁堰百四十馀里成化甲午监察御史
王臣恊运使孟淮奏发盐丁筑禁墙于拦马
墙外计二千五百馀堵高丈有三尺阔八尺未就
王以疾卒乙未监察御史袁祯毕焉然墙虽
完筑仍有缘越窃盐者丙申监察御史陈鼎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于上又接筑之每堵高八尺通高二丈有一尺阔
如故
盐制因革古今不一宋西池两场盐出解州解
县尉郑咸图序曰解州盐池自解县东抵安邑之南凡五
十里南北广七里中随两池之境分之曰解县池安邑池其
顾于官而捞者曰揽户治畦其旁盛夏引水灌畦而种之
得东南盐风一夕成盐取而曝之已乃贮之庵中其外作重
堰曰护池堤设逻卒百馀人曰护宝以防盗取者解县又有
六池大唐开元中置女盐监后遂废而今犹或自生盐然
味涩苦不可食官禁其取以防杂伪而安邑又有苦池西流过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解为姚暹渠并其它水皆置堤防甚谨以虞泛滥盖池南
谷水清洁入池无害独此诸水污浊则能败盐元至元二十
二年亦复置盐运司于解州二十九年罢解盐
使徙运司于路村西场盐仍由池西北隅出解州
先是置盐运司于路村东中西场各有场门
出盐各随场分成化九年运使孟淮恊御史王臣
筑禁墙后遂塞古之东西二场门路村专利人
甚不便二十二年御史吴珍奏准复开二场门乃
置西分司于解州西场由池西北盐出解州东
场由池东北盐出安邑并新添中场由池北盐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出路村分司官各照场放支盐利均而商旅便
料台筑为高基以堆盐其上者也台在池之北
阜垦地作之每台高二尺五寸长八丈八尺广二
丈四尺盐堆一千引上覆以茅延还数十里望之
若草舍初宋元间设盐庵其制基长八十一尺
广二丈高三尺而上为庵庵之内长如基损九尺
而广则损四之一焉庵八间上亦覆以茅曝盐极
乾然后收入至国朝盐皆漫生课羡于古故
置料台云然三场每岁额盐四十二万引料台
四百二十座苫盐草十有六万八十束户八千有三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百三十四盐丁万有二百二十三场料各百有四座脚
道皆六其盐户惟中场三千六十四东西二场皆二
千五六百有奇云 判曰料台积盐贵精不贵多
若捞采非时或收泥沙硝碱国课虽充不堪食
用价轻商折矣且料有美恶吏缘为奸阴或
换橛近岁编定料台次第每掣止挨台次轮
装此可永久行者也
盐丁十二州县脚道既有定所盐池既有三门往
者或言出入不便关防捞办之时多由中场然
附近犹可远者劳于居止饮食艰苦百状众萃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一所又有旅火之费兼之炎蒸汤沸急须得
水远丁安能遂欲故富者顾人捞办贫者力
不能支又兼打草脩堰诸役率多逋逃若三
场捞办仍旧于附近禁门出入各照池分采
取则旅舍薪水所便甚多民利亦均至捞办
之时寅夜而入日午少息亦可以救其厄苦不然
前此集众开门强出亦其验也
商人输边支盐号长股盐或纳银运司参支
号存积盐迩年或拘集各处盐商店户车
户牙人及有力者报名于官先输银价然后支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给号曰搭卖又或遇法槩革本引则丁商重
困今幸其免夫
车户掣放亦宜大早若至禁门验名即放不
拘班次间一称试甚便盖车人惟恐盐多夹带
没其车牛其出入尤依各门则人畜无冻馁死
伤之苦夺利争讼之弊往者或止由中禁门出入
惟附近者甚利之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运司新志六小池除苏老池及熨斗池夹凹池外一
曰永小池一曰贾瓦池一曰金井池亦间或生盐隆庆
间正课不登计无所之御史郜永春奏请括此数地
如唐宋旧制归之于官泄地中积水去两岸淤泥于
盛夏种之及时收采修墙建舍立法捕巡合少成
多未必无助部覆报可此时大池水溢各商无可
掣支亦无力完课因招各处有力之家随意封
纳随时掣放后因向年压待诸商万无补掣之
望万历四十年盐台杨鹤许令于女池开荒浇
晒准半报以恤久困每十车五车工本五车自报天
启六年盐台黄宪卿允勤民之请于金井南北池开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荒浇晒因凿井筑垣修盖官厅所费颇多许照
压待商人例准其半报其永小贾瓦瓦池勤民自备工
本浇晒或准一年一更或准三年一更每十车准三车
工本其下车准挨支商人带报每年多寡不等积铢
两之获以补正课之缺焉崇祯以来尽行荒废积
水汪洋而已
姚暹渠在池北十里旧名永丰渠源出𡏟台顶下巫
咸谷西流五里经夏县南门外又五十里经安邑县苦池
滩会洪洛渠禹王庙之水中条山李绰堰之水合流一
处由杨家庄入渠经安邑城北运城北西流六十里经解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州北境又西流六十里至临晋五姓湖又西达蒲州入黄
河隋大业间都水监姚暹重开此渠因号焉其后入
河之路渐断嘉靖初侍御朱公实昌浚之五姓湖在
临晋境内受涑水并姚暹渠水恐水溢为盐池患故
筑堰防之女盐池在解州西北七里据地高阜唐开元
中置女盐监于解亢旱则生盐淡苦不可食水溢生
鱼减生硝亦名硝池吞吐姚暹渠中条诸谷澎湃之浪
涨则淹没田庐冲决禁墙为池患故筑硝池堰重
加黄牛堰以杀其势六小池在女盐池西北四里一曰苏
老二曰贾瓦三曰金井四曰熨斗五曰永小六曰夹凹皆
受静林涧水入临晋洫水滩涧东三里有张公泉二涧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水大与盐池相涉故筑底张堰以障之七郎堰在盐池西
解州北滩西高东下女盐池决则洪涛巨浪直犯盐池
故东筑永安堰又东筑生郎堰解州东滩有数泉又
受北滩以上诸水遭大水辄溃决为盐池患故筑卓刀
堰长乐滩在池北西接临晋诸滩若姚暹堤决水即
南趋女盐或涌北滩为盐池患故筑长乐堰五龙谷
堰在池西南因条山有五龙谷水势洪涌筑此堰排
入硝池以防池患西禁堰在西禁墙下与卓刀七郎诸
堰相连为客水之备白沙堰上接瑶台下抵苦池在
盐池之东排东南条山诸谷大雨澎湃之浪并坐咸
谷莲花池洪洛渠禹王城泉源之水俾由苦池入渠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此盐池在东第一堰极长且险每遇山水暴发驱石
冲激沙堤难支夏县生灵以堤为命不但盐池之
患也李绰堰南自王谷口起由东转折而北至苦
池滩止共五堰现存其三而四堰五堰皆废排东南
条山诸谷暴雨之水并白沙堰溃决之水俾由苦
池入渠此盐池从东第二保障距运城颇远不可
不加意防守也黑龙堰在池东南自东郭北抵任
村受中条磨儿盘窑子沟界滩山泉之水并防李
绰堰溃决之水中有黑龙潭深不可测唐间元中
于此置庙今基址存焉璧水堰在池东南自界村北
抵圣惠镇受山坡之水恐黑龙堰万一溃决故又筑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此小堰以禦之东禁堰在东禁墙下长一千六百二
十丈阔二丈五尺与璧水堰相邻防东滩各水之患
大李村堰小李村堰西姚东堰南堰西堰蚕房堰
常平堰龙王堰金盆堰桑园堰渠村堰赵家
湾堰俱在池南长阔不等各就地势筑堰以防南山
瀑注之水焉按姚暹渠东自安邑杨家庄起西至
临晋五姓湖止高下各因地势阔俱四丈渠水决则
南趋为盐池害最甚故筑长堰以防之又有冻水
堰在姚暹渠北以防涑水暴长则泄入姚暹渠此
为涑水之备云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闻喜曲沃辨 今之闻喜右曲沃也今之曲沃右新田也何以知之按史记晋昭侯封
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注索隐曰河东之县名汉武帝改曰闻喜也盖曲沃复改为桐
乡桐乡后改为闻喜此不及桐乡者省文耳晋语骊姫请使申生处曲沃以速
县韦昭解曰曲沃晋宗邑今河东闻喜是也春秋鲁襄公二十二年晋栾盈入
于曲沃林尧叟注曰曲沃在河东闻喜县前汉地理志河东郡县二十四有闻喜注
曰故曲沃后汉郡国志曰闻喜邑本曲沃晋地理志曰闻喜故曲沃文选潘岳笙赋曰
河汾之宝有曲沃之悬匏焉注引汉书曰河东郡闻喜县故曲沃也纲目集览曰闻喜
本绛州曲沃县汉武改闻喜此非闻喜右曲沃之證乎鲁成公六年晋迁于新田有汾浍
以流其恶至后魏始置曲沃县亦犹武帝改脩武焉获嘉其后又另置一脩武也今曲
沃人识其邑里皆曰新田郡而汾浍二水见在其境内曲沃志亦曰即春秋晋新田
地此非今曲沃古新田之證乎或曰诗传既曰唐侯子燮改国号曰晋后徙曲沃则
曲沃即晋都矣又曰昭侯封成师子曲沃岂其以都邑而封成师乎曰史记不云乎
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邑也盖是时晋自曲沃迁都于翼而以其故都曲沃封
成师是为桓叔也其后桓叔之孙武公卒灭晋而代为诸侯仍都曲沃至其子献公始都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绛即今绛州也至景公复自绛迁于新田复命新田为绛而以故都之绛为故绛山西新
通志于曲沃绛县皆曰春秋晋都新田地诚是也至汉始以绛为绛县未有曲沃也至后魏始
置曲沃县即析绛县地而置之也贾皆古之新田也知此则三县之沿革甚明而曲沃之新
志多误夫晋之故晋人所当知也不可以不辨 余既为此辨后见天人李廷宝氏己先有曲
沃辨谓今之沃即桓叔所封之大与今相左余姑就其明者辨之宝曰鲁成公六年晋人谋去
故绛韩献子曰不 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分浍以流其恶今浍水在沃南二里汾水在
沃西一十八里故通考以曲沃为春秋时晋所都新田之地若今之闻喜则去汾浍远矣
宝之此证谓今曲沃即右新田诚是也然以此证今之沃为桓叔所封之沃则非也何者桓
叔所封之沃乃古曲沃也既以今之沃为新田又以今之沃为古沃岂以新田右沃为
一地乎如其一地也则晋人谋去故绛当云复都曲沃何以言迁于新田也夫迁者
违害就利舍旧图新之谓未闻复故都而可谓之迁也故都之水土晋人知之当必熟
矣又何待韩献子熟计之而后知也宝盖以通考之曲沃为右曲沃不惟失为氏之意
且自为矛盾甚矣其他证亦多类此要不俟乎今之赘也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平定州志程敏政谥议曰关将军羽仕汉封汉寿
亭侯谥壮缪而今之祠扁止题曰寿亭侯不书谥意
以汉为国名故不书以缪为恶谥故削之为神讳也
以予观之书爵既已脱误而讳书谥者尤非考之史
汉寿本邑名在犍为史称费祎遇于汉寿而唐人诗
亦曰汉寿城边野草春是以知汉寿者封邑而亭
侯者爵也东汉之制有县侯有乡侯有亭侯皆以寓
食入之多寡今去汉而以寿亭为封邑误矣又昭烈劝
进表其首列衔曰前将军汉寿亭侯关某若以汉
为国名则不当以错置于职名之下至于谥法武功不成
曰缪而缪穆古通用若秦穆公鲁穆公在孟子汉穆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生晋穆肜在史皆为缪盖伤公之死国故以壮缪节
惠而宋岳飞谥武穆意与此同今乃讳之以为恶谥岂
理也哉神之谥号在古为重而世俗踵弊殊无知者故
为订之愚按汉前将军汉寿亭北缪侯将军之本号
也宋徽宗始加崇宁真君而胡元遂封义勇武安王皆
为渎礼相沿已久 国朝程侍郎敏政辨论颇详故
附诸此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路史辨帝舜冢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即春秋之诸/浮冀州之地)迁于负夏(卫/地)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在河中/府安邑)
(或云陈留平丘有鸣条亭然汤伐桀与三朡昆吾同时三朡/在定固鸣条义不得在陈留又安邑有昆吾亭显其非是也)诸冯负夏鸣条皆
在河南北故葬于纪所谓纪市也(详纪中纪在/河中府皮氏)今帝墓在安邑而安邑有鸣条
陌其去纪才两舍帝记言河中有舜冢信矣(亦见广/川家学)而竹书郡国志等皆言帝
葬苍梧则自汉失之(礼记/是)至郑康成遂以鸣条为南夷之地不已疏乎(孟子言/诸冯负)
(夏鸣条伊训言亳鸣条三朡皆卫晋之地岂得越在南夷哉故窦苹云舜卒鸣/条去所都蒲阪七十里无缘葬于苍梧四千里外而司马考异乃乌苍梧为在)
(中国非必江南然无明/文且谓江南抑又疏矣)夫苍梧自非五服人风婐划地气高瘴在虞夏乃无人
之境岂巡狩之所至邪方尧老舜摄也于是乎有巡狩之事今舜既已耄期勌
剧形神告劳释负而付禹则巡狩之事禹为之矣岂复躬巡狩于要荒之外也
(云唐虞三代以五岭百/粤五岭二在桂三在道)是以刘知几之徒得以摭厉王流彘楚帝迁郴及夏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桀赵嘉之事而疑舜禹之明德泌尝考之象封有鼻(今道/州)故墓在于始兴(幽明/录云)
(始兴有鼻天子冢鼻天子城即南康记南康县鼻天<折 t="33"/>子城/者亦见实宾录盖地后贯南康昔人不明为何人乃象冢也)义均封于啇故女英
之冢在啇(事见刘禹锡嘉话广记等也纪云舜三妃娥皇无大女英/生啇均女英盖随子均徙于封所而死葬焉有说别见)其馀支庶
或封巴陵或食上虞采西城邑池阳与夫怀戎衡山长沙无锡故其墓或在江
华或在巴陵上虞(荆湖之浙虞帝之迹遍所在有风土记上虞有舜冢郡国志/云上虞车有姚丘舜葬之所东又有谷林云舜生之地复有)
(历山云舜耕十此而嘉禾降之又越之馀姚馀姚山记以为舜父所封而风土/记乃云舜支庶之所封又会稽山有虞舜巡狩台台下有望陵祠云民思之而)
(立风土记云舜东夷之人生于姚丘妫水之汭损石之东今姚丘山在馀姚西/六十上虞县之东本作姚丘又始宁界有舜所耕田始宁乃故上虞之南乡也)
(今有吴北亭虞滨皆在小江里去县五十对小江北岸临江山上有立石谓之/损石俗呼为公崭又馀姚有渔浦湖舆地寰宇记以为舜渔于此沈稷谓湖今)
(在上虞而今冷道乃有舜庙徐俭碑谓是舜之所都而营浦南亦记有舜巡宿处/而/道州学西有虞帝庙营其它盖不胜纪如营道庙旧在太阳溪溪今不知处)
(汉以来庙九疑山下至唐不存元结建之州西置庙户刻表敕并状僖宋时士/胡曾权延唐始复之九疑/国初王继勋奉/诏修岁春秋降祠版盖皆其后)
(祠/之)禹为天下帝之诸子分适它国其之巴陵者豋北氏盖从之故其墓在于巴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黄陵也登北氏/之第三妃)帝之三妃不得皆后于帝死肓既葬于陈仓则其先死矣(肓/即)
(娥皇汉志陈仓有/黄帝孙舜妻肓冢)黄既英各自有墓则黄陵为豋北之墓审矣(世以湘阴黄陵/为舜妃墓而临)
(桂县城北十馀里有双女冢高十馀丈周二里亦云二妃之葬俱缪<折 t="33"/>今江华/太平乡有舜寺相阴有大小哀洲图经以为二妃哭舜而名亦妄特舜女也)
惟登北氏从徙巴陵则其二女理应在焉故得为湘之神而其光照于百里是
皆可得而考者胡自氛氛而争为尧之二女乎(舜之二女一曰霄明一曰烛/光豋北氏之圻生有辨别见)
然虞帝之坟在在有之何邪(海内南经苍梧山帝舜葬其阳大荒南经帝舜葬/岳山又海内北经有帝舜台之类有陵台说别见)
盖古圣王久于其位恩沾于裸禹泽及于牛马赴格之日殊方异域无不为位
而坟土以致其哀敬而承其奉是以非一所也颛喾尧汤之墓传皆数出汉远
郡国皆起国庙亦是若也是则九疑之陵或弟象之国所封崇尔(汉惠帝元年/令郡国诸侯)
(王立高庙今山阳县西四十五高庙也至元成时郡国祖宗园庙百六十/七所自高祖至悼皇考各居陵旁立庙并京百七十六园中各有寝便殿)不然
啇均窆也大荒南经云赤水之东苍梧之野舜子叔均之所葬也而九疑山记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亦谓啇均窆其阴岂非啇均徙此因葬之后世遂以为虞帝之坟邪(山海经古/书也第有)
(尾多冲决后世不考按海内朝鲜记云南方苍梧之泉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此世所凭信者盖后人所增长沙零陵名出秦汉非古明)
(矣)尝又讯之大传符子之书虞帝逊禹于洞庭张乐成于洞庭之野于是望韶
石而九奏则帝盖尝履洞庭而乐韶石亦既逊位而归国矣(逊禹后十八载乃/崩九山皆石峻耸)
(特立亦谓/之韶石)故集仙录言帝得修身之道治国之要瞑目端坐冉冉乘空而至南
方之国入十龙之门泠昭回之河其中有九疑山焉历数既往归理兹山是则
九疑之游特梦想之所届者是以蔡雍九疑碑辞乃云解体而升而胡曾九疑
碑图且谓今无复墓然则苍梧之藏有其语而已矣(真源赋云因南狩走马逐/鹿同飞苍梧莫知所去盖)
(诞)河中之垄焉可诬也世远论略而诸生若信苍梧之言为出于经而予之言
亦难乎为信也李白云重瞳孤坟竟何是则虞帝之冢不明自昔以为恨也(王/充)
(谓舜禹皆以治水死葬于外按是时水平己久柳璨关刘知几之说当矣然谓/舜因天下无事肆觐南巡零陵桂林不期奄化而因葬之至比始皇孝武章帝)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之崩载归路寝而/后成礼又大妄矣)书云陟方乃死说者以陟方为巡狩孔氏谓升道南方以死
韩愈非其说曰地倾东南南巡巡非陟也陟者升也方乃死者所以释陟为死
音苏轼亦谓陟方犹升遐乃死为章句后学误以为经文书云啇礼陟配天惟
新陟王故汲纪年帝王之没皆曰陟然则在位五十载陟者为纪帝之没明矣
(苏谓陟方犹升遐误/矣盖未见纪年尔)解者又何必区区以非五服之地巡狩所不至言哉(传又/谓伐)
(苗民而崩于苍梧伐苗乃禹/也颖达云时苗民已窜三危)韩非曰啇周七百馀岁虞夏千馀岁而不能定儒
墨之真今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愚
也非能必而据之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即诬也予既考定有虞
若三妃有鼻诸孤之墓一旦明白历历可知如此柳不知予之愚诬邪韩予之
愚诬邪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芮城志 薛一鹗曰芮之田赋最重然民力农作
自足以供之但沟崩水冲及久逃失迷为人所侵
者则有粮而无地新垦山涧久退河滩其沃境
特甚则有地而无粮贫家卖地欲其易售则以
有粮作无粮以平地作坡沙于是地去而粮存
黠者买地稍增价银则以有粮作无粮以平地
作坡沙于是粮少而地多此田赋所以不平而徵
纳者两难也呜呼华此弊者其惟在于均地粮
乎近日之讲求是矣 又曰民逃之由有三曰岁
凶无储蓄之素曰牧民者不能节省而里甲之费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侈曰逃亡者之赋役不为豁处而责见在者之代
偿丁逃则令户代之户逃则令甲代之甲逃则令
里代之是也今有大家令仆夫十人者各举百斤
之负一孱者力不能支潜遁去此宜暂置其负以
招徕其人或另补以人可也乃得其负于九人人
愈少则负愈重于是又有遁去者则并其负于
八人于是又有遁去者则并其负于七人七人者
不俱遁乎呜呼此司牧者所宜念也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元毛麾康泽王庙碑记 水经云平水出平阳西壶
口山自壶口西南二百馀里曰平山水潜出其下曰平水
州图经亦曰晋水其源乱泉如蜂房蚁穴觱沸于
浅沙平麓之问未数十步忽已惊湍怒涛盈科
涨溢南北溉田数百顷东汇为湖曰平湖泉旁旧
有龙祠宋宣和中封康泽王
乔宇鼓堆泉记 自太原西南其泉溉田最多利
民久者莫若晋祠之泉自平阳西南其泉溉田最多
利民久者莫若龙祠之泉自绛州以北其泉溉田最
多利民久者又莫若鼓堆之泉其泉发源于九原
山之西北突有二山高圆如鼓则泉以形似而名泉上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有堆如覆釜形履之则声如鼓则泉以声似而名
泉有清浊二穴清在北浊在南北穴为石口尺五许汇
而为池幅员一丈其深称是池溢而南折而东流南
穴为土口尺许亦汇池溢而北折而东合于清流泉之
西则隆然高厚其南北皆平畴低野亦资泉而溉
其东则经连纬通溉田至于绛州方五十里而南并
入于汾焉穴上二山在西者昔人楼其上敞然三楹壁
间有唐宋石刻樊宗师司马君实者皆在焉
玉输游三门记 三门集津在平陆县东六十里道
迪东西延至黄堆循河东下再行十里至其处河南
山脊峻下其尾属于北山凿山作三门以通河流南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为鬼门中为神门北为人门又北为开元新河又以
中为夜叉门北为金门新开河为公主河未详其
说也鬼门迫窄水势极峻急人门水稍平缓直东
可五十步中流有小山乃底柱也东又十步其水潆
回谓之海眼深不可测神门最修广水安妥盖唐
宋漕运之道山嵓上有阁道且牵泐石深尺许正
南下五步有石耸起侧视若香垆然东又三十步
一峰可高数丈不甚奇新开河南北广约计二丈
其岸石如甃又直如绳取者行百馀步与神门水
合其南一峰壁立度二百尺极奇秀石纹青黄相
杂其巅多鹄鹳巢垒石为炉形非飞举者不可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至不知其始有人谓老君炼丹炉盖以神之也其新
开河左就嵓石下刻宋金人题名并诗且刻翠阴
禹功二岩稍东刻忠孝清慎四字字画若颜鲁公
书者其南山上有石巉然如鸱蹲者人号为挂鼓
石盖禹用以节时齐力也自新开河东口涉水上山上
旧有开化寺今不存有小祠像龙神前碑剥落
不可磨不知何时立祠担下二石其状如碑无字上
作三窍一碑金兴定十二年修禹庙记也而至西
可二里上山谒禹庙而还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河运 冀州尧舜禹所都三面距河其八州贡
赋皆以达河为至秦使天下飞刍挽粟转输
北河汉兴张良以河渭漕挽为便其后番系
言漕更底柱之险败亡甚多而底柱之东可无复
漕成帝绥和二年求能浚川疏河者待诏贾让
奏析底柱隋开皇二年沿河置仓运米以给长
安陜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运仓遣仓部侍
郎韦瓒向蒲陜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经
底柱之险达于常平者免其征戍十五年六月凿
底柱唐亦转东南而河有三门底柱之险贞观十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二年帝发洛阳观底柱祠禹庙显庆元年死西监
褚朗议凿三门山为梁可通陆运发䘚六千凿
之不成其后杨务廉又凿为栈以挽漕舟开元十八
年宣州刺史石耀卿上漕事便宜曰汉隋漕路濒河
仓廪遗迹可寻可使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
舟不入洛口而河阳柏崖节级转运水通则舟行水
浅则寓于仓以待则舟无停留而物不耗矣玄宗
未俞二十二年耀卿为京兆尹请罢陆运而置仓河
口河口在郑州使江南漕舟至河口者输于仓而官
为顾役分入河洛置仓三门东西漕舟转其东仓
卷二十四 第 39a 页
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舟漕以避三门之险玄宗然
之至是以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置河口输场场
东置河阴仓西置柏崖仓三门东置七津仓西置
盐仓凿渠十八里以陆运自江淮漕者皆输河
阴仓自河阴西至太原仓仓在陜州西六里谓之北
运自太原仓浮渭以实关中玄宗大悦天宝元年
穿三门运渠
开元新河在三门北一中河俗名公主河唐陜郡太
守李齐物凿底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巅为挽
路烧石沃榼而凿之然弃石入河激水益湍怒
卷二十四 第 39b 页
舟不能入新门候水长以人挽舟而上 米堆山
在三门东德宗时奏漕不可改岁运经底柱多
覆河中有山号米堆运舟入三门顾平陆人为门
匠执标指麾一舟百日乃能上 集津唐贞元二
年李泌开运道成泌为陜虢转运使自集津至
三门凿山开道十八里以避底柱之险益开集津
仓山西径为运道属于三门仓治上踏以为空
车费钱五万缗下路减半
卷二十四 第 40a 页
潞安府志关隘
汉书上党郡有上党关魏寄氏县有上党谷先属
猗氏今属屯留此西关也壶口关今吾儿峪先属壶关今属黎
城此东关也石研关研音陉未详何地按上党旧辖沾县北接井
陉亦辖涅氏北通盘陀皆石径故名此北关也天井关今属泽
州此南关也当时全据诸险足称四塞之国后虽
割裂分属然亦随要害之地而设守长子有长
平关此必与高都泫氏分裂后置也有榖关在羊颈山下载
魏史有横水巡检司元置西控平阳襄垣有井谷关
后魏置北齐废汼谷故关见唐书而后魏又载石井
卷二十四 第 40b 页
关岂即石研关耶今所存惟壶口关即吾儿峪
巡检司元更此名今因之正统间抚臣请于五巑山
置关属襄垣县驻虒亭镇北控沁州后裁去嘉靖中青羊
寇平科臣夏言请置玉峡虹梯二关各设巡检
司皆属平顺东控林县夏言玉峡关铭序曰玉峡关旧曰风门口
在隆虑万山之巅为两河三晋之界盖天作之险也前此弗设守庸氓
往往凭阻以拒命吏乃即是关焉虹梯关铭序曰玉峡关西来馀百里
近蚁尖寨千峰壁立中通峭峡状如风门而小下则无底底凿石磴齿之
盘回霄汉望之若虹霓然比岁青羊之寇凭负以拒汴师者此也故号洪
梯予易以今名亦因以关焉其山径仅通人行者有槲林隘
卷二十四 第 41a 页
口在羊肠坂上通辉县十八盘隘口通林县杨家石塘口漳义
隘口两山壁立漳水通流涯浒仅可人行通林县俗称漳义关马踏
隘口在窦口峪亦仅客人行俗称马踏关皆在壶关平顺东
境 潞泽之交横亘一山起丹朱岭至马鞍壑
有古长城一道岁久倾颓然遗迹尚在登高望之
宛然联络中有营垒以询土人皆曰梁晋交兵筑
以相拒考之五代史一夹寨书一甬道书未有长
城百里而不书者今陵川呼此山为秦岭以为秦
筑以事考之则长平之役秦人遮绝赵救兵及
刍饷而筑也当时秦为客赵为主客居主地设
卷二十四 第 41b 页
伏出奇引四十万人入于计中四十七日至于尽降
尽坑略不相闻非其势压山川安得咫尺千里计
此城必此时筑以限赵之南北也
嘉靖间边患孔棘各县乃于民居繁衍村落督
建城堡以保卫民群雉云连崇墉基布似亦足恃
以无恐未几而吏缘为奸索瘢擢发设为不可结
之局以难居民而要厚实叫嚣冲突日夕不休
民怒不敢言于是告并告废当道亦悉其不得
已之情而亟准之民惟恐其坏之不速而贻复举
之患也相与隳其墉平其基而后快更不念异
卷二十四 第 42a 页
日边患之再棘矣是岂愚无远虑哉切于近忧
故也夬城以卫民而乃益其祸穴之足以穿墉
也如此
上党初置郡时奄有潞泽沁辽之地居太行之
巅据天下之脊自河内观之则山高万仞自朝歌
望之则如黑云在半天即太原河东亦环趾而处
于山之外也乃其势东南绝险一天当关万军难
越西北绝要我去则易彼来则难夫非最胜之
地哉是以西伯戡黎祖伊恐以戒纣秦取上党
遂拔邯郸而亡山东诸国何者其势去也安史
卷二十四 第 42b 页
以后河北连衡燕幽海岱之间尽入于逆孽之
手而终不能越太行取尺寸地则唐置昭义扼
吭拊背其势得也不独此耳魏齐周隋梁唐晋
汉以及十六国之君分方窃据互相吞食得此者
昌失此者蹙先至者胜后至者覆匪直人谋
实势之便然也所恨元魏无谋作俑分置其后
沿革无常遂令昔时全胜之地至今不能复合
泽分太行之南沁辽分太行之北岳阳榖远地
也而入于河东乐平沾县地也而入于太原则潞
止据太行之东偏耳泽州独当一面差足撑持
卷二十四 第 43a 页
沁辽偏落一隅似难孑立藩篱不固堂奥中
其得晏然而已乎吾以为天下之势当如视听
相资呼吸相应方其无事各慎封疆而修内政
野无不耕之田人有知方之勇则深山大泽皆金
汤也园积窖藏皆府库也农工樵牧皆甲䘚
也一有缓急则电掣星驰或觭或角使一郡常
蓄数郡之威而敌不知其所攻乃审势乘便
更番迭出便敌有顾此失彼之虞而又不知其
所守以其馀力南下太行可以援中州东出磁邢
可以援赵魏由间道可以援平阳由驿途可以
卷二十四 第 43b 页
援大卤则上党常为天下之中坚天下常侍上
党为磐石矣然瓜分而约之终不能合盍就
今日之府而以三州复来属犹然故上党郡也
为力不更易哉
卷二十四 第 44a 页
周再勋壶关县志序 壶在今日为上党偏僻地
下邑当时重关天险俯视中原固箭括之通天
而秦晋燕齐之门户也自商封同姓为黎侯壶即
在其境内乃负固党恶西伯首戡之克商之后又
欲筑宫于五行之山眷眷于上党不置者可见凭高
扼险以鞭弭宇内虽古圣人不能易也后灭于狄复
并于晋又为三晋裂而有之先属赵后属韩野王之
役复归于赵遂有四十万长平之祸而山东之国以
次兼并矣鲍永误用田邑璧马遂输于雒阳而光
武以兴拔邺进围壶关不能䘚下辄重魏武屠城
卷二十四 第 44b 页
之怒岂非以其险要必争得之则兴失之则亡也哉
故上党不拔天下不可以得志也壶关不下上党不
可得而拔也自晋室南迁遭刘石苻秦慕容以
至魏齐周隋相侵相并此为要冲昭义之设唐以
制河北终唐世河北之镇不能侵尺寸之地者壶实
为虎豹金汤也自宋改隆德军为无事之镇潞
亦为无事之州矣张开及元兵之大战也即于壶关
决胜关保虎林赤之遏曹州贼也亦大破于壶关
夫山河如故设险依然何以正德六年蓟贼踰太行自
壶关南界入潞郡大掠雄山乡而去崇祯十五年
卷二十四 第 45a 页
叛将任国琦夜踰壶口袭北董等镇长驱歌舞
而归所谓守或非其人化为狼与豺者非邪尝披
往牒壶亦尝为郡矣但后世代有沿革建置屡
更分割渐成蕞尔其实今之长治潞城黎城平
顺皆其故地也自泽潞分壶遂独为咽喉重地
承平日久武备寖弛而壶口一关今亦分析于黎
城县界并无一骑一兵城戍要害者止有弓兵数
人讥商盘诘然皆有名无实不堪禦暴未两既
鲜绸缪堤决从何堙塞是在当事者熟思而
早计之耳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白登堡(在阳和卫城南三十里永乐九年筑周围二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壕深一丈五尺门二窝铺十二座)关头堡(在阳/和卫)
(城北七十里宣德间筑周围二里四十二步高三丈/二尺遇警设兵以上三堡俱阳和卫屯军居)猫儿庄堡(在阳和卫/城北一百)
(里永乐元年筑周围二里四十步高一丈五尺其/北二十里有口子墙高一丈五尺本卫哨马营)上畔庄堡(在天城卫城/西南二十里)
(周围一百九十七丈高三丈壕深/二丈门二窝铺十三座)米辛关堡(在天城卫城南二十里周围/三百二十丈高三丈三尺壕)
(深二丈门二/窝铺十二座)方城堡(在天城卫城南七十里周围二百四十丈壕深一丈/门二窝铺十二座以上四堡俱天城卫屯军居)
长胜堡(在天城卫城北六十里永乐元年筑周围/五百二十丈壕深一丈门二本卫哨马营)续设 师子屯堡
南徐沟堡 永靖堡 窟坨屯堡 东井子堡 小石庄堡 白蛇口堡
 上泉旧堡 永康堡 榆林堡清顺堡 沙岭堡按马西沟堡
金盆屯堡 罗文皂堡 胡疃堡金家庄堡 按马东沟堡 杨太监
卷二十四 第 46a 页
堡西师家堡大石庄堡吴屯新堡小岭儿堡下富家堡董
家庄堡(以上堡寨共二十/五座俱阳和卫)桥头堡 恶石村堡 滴滴水堡 李官人
屯堡 田官人屯堡上庄堡吴家堡 杨家堡卢花港堡管家
堡 东柳林堡 东师家堡王官人屯堡 都司口堡司报堡石
墙 堡上泉新堡碾儿头堡赵家村堡地石其寨(以上堡寨共/二十座俱高)
(山/卫)郭镇堡 谷山东堡 谷山西堡水桶寺堡石庄儿堡十里
铺堡萧家屯堡许家堡栾寨堡双寨儿堡清河堡张家庄
堡 马家皂堡定安营堡虾蟆窊堡上龙池堡西要泉堡王
进堡谷家堡安家皂堡枳楞屯堡沙沟村堡鲍家屯堡河
卷二十四 第 46b 页
南堡小涧村堡中沙河堡榆林屯堡原家皂堡 风神庙堡
游家店堡南孟家庄堡北孟家庄堡西坥坡堡赵家沟堡盆
儿井堡常家庄堡杨家庄堡大堡村寨芦子疃寨(以上堡寨共/三十九座俱)
(天城/卫)任家湾堡李山堡李家堡永嘉堡寒门堡 四方涧堡
 朱山堡 抧儿岭堡 萧墙堡长安堡桃园堡石羊庄堡阴
山下堡谷家堡 神头山堡 姜家屯堡阴山上堡 乔子烟堡
武家庄堡平安堡东要泉堡爣子城堡 柳树屯堡 卞家屯堡
 东马房堡二十里铺堡(以上土堡二十/六座俱镇虏卫)豆家坊堡墙 堡 青
磁窑堡王家庄堡石佛寺堡韩家岭堡驼子村堡 安祥寺村
堡乾河屯堡 赵家寨堡刘晏庄堡黄昏城堡大要屯堡上
卷二十四 第 47a 页
花园屯堡友宰村堡南家堡西段庄堡 柳东营堡盐房营堡
罗家庄堡 周家堡南息村堡小石村堡沈家庄堡 吉家庄堡
 王银庄堡善利村堡 榆林村堡上希庄堡北山屯堡艾家
庄堡利仁皂堡小村儿堡 秦城村堡 姜女村堡安家堡白
庙堡麻峪口堡晏头村堡龙花皂堡利家庄堡 爣子城堡
裴家庄堡水磨头堡雷家庄堡贵人村堡上深井村堡瓮城
口堡阳和坡堡北信庄堡上里店堡 米家庄堡麦皂村堡
石山子堡 碾窑山寨(以上堡寨共五十/五座俱大同前卫)三十里铺堡孤店堡周
士店堡河●村堡邢家庄堡北庄堡上庄堡解家庄堡俞
家峪堡补村堡神峪村堡 浅井堡乾庄子堡蔡家庄堡积
卷二十四 第 47b 页
稔堡许家庄堡圪 山堡 赵石场堡水头儿堡东小村儿堡
高家庄堡 毕家皂堡深井村堡 党留庄堡 咸坡村堡 秋林堡
 四十里铺堡 东马铺堡卧驼山堡迎恩新堡二十里铺堡
西紫峰堡 东紫峰堡 康家店堡 唐家堡官补子堡 贺家店堡
东平村堡 马连庄堡崔家水堡 峰稔山堡 恶峰涧堡吴家
窊堡辛庄儿堡杜家庄堡千千村堡米家庄堡 马官人屯堡
水峪村堡 关庄堡白马镇堡上庄堡 南庄堡俞涧村堡拒
家山堡水头儿沟西堡五十铺堡 彰家庄堡吊儿嘴堡养老
窊堡下庄堡桃花庄堡贾峪皂堡 李家寨寺儿寨 驼子寨
 于家寨(以上堡寨共六十/七座俱大同后卫)小金庄堡 马道头堡羊圪塔堡端
卷二十四 第 48a 页
午村堡大峪河堡 南荆庄堡缪家堡 石墙 堡窟沱店铺堡
东留庄堡东荆庄堡乐安堡韦家堡 榆林堡大金庄堡 施
家口堡 双碾儿堡白烟墩堡 施家堡三十里铺堡 红岸儿堡
 三井屯堡 南榆林屯堡 米家庄堡 瓦窑屯堡小榆林堡毛
官人屯堡磁窑屯堡(以上土堡二十八/座俱大同左卫)杜家庄堡 廖家堡 葫芦
屯堡 曾子房堡(以上土堡四/座俱云川卫)东花石堡 沙家堡张画堡窑子
头堡观音堂堡 张家堡 新屯堡白指挥堡金家窑子堡草
沟堡 蔡家堡 蒋家堡十里铺堡杂不刺堡双山堡 北花园
堡西碾子堡 小猳子堡 麻黄头堡偏岭堡南花园堡 梁信
堡沟儿李堡 喇鸡屯堡 东油房头堡 胡指挥堡 马莲滩堡
卷二十四 第 48b 页
卷二十四 第 48b 页
旺家村堡小涧堡石湖堡破石槽堡水头儿铺堡(以上堡共八/座俱平虏卫)
 细水儿堡(系井坪守/禦千户所)荞麦川堡 奶河堡 郑家坡堡张家堡
金城屯堡 裴家堡王万庄堡 榆林堡上原观堡化家庄堡
沙楞河堡 旱井堡金家庄堡蔡家庄堡东水窊堡 南槽村堡
 涂皋堡上红崖堡王家庄堡面高堡神武村堡徐村堡
西石峰堡旦子山堡 窑子头堡下小峰堡水涧铺堡 双碾儿
堡东唱峪堡 窝窝会堡下木角堡中牌子寨史家口寨蒋
家峪寨枪峰岭寨曹家马营寨上中小峰寨红沟寨白道沟
寨下井寨胜佛崖寨石虎山寨(以上寨堡共四十/二座俱朔州卫)白方子堡(系/山)
(阴守禦/千户所)李磨疃堡(系马邑守/禦千户所)康兴庄堡赤堡村堡 穗稔堡吕
卷二十四 第 49a 页
卷二十四 第 50a 页
家园山寨(以上堡寨共四十/七座俱大同县)圪塔头堡 四老沟堡白垛村堡 赵
马寨堡 李八庄堡 黎家寨堡 西井村堡 河家堡 要集堡芦
子口堡半截桥堡 南安庄堡 曹四老庄堡 海子村堡 闪家砦
堡小寨儿堡 安七疃堡 赵家疃堡 刘晏庄堡 黑里寨村堡
北窑村堡 鹅毛口堡 夏石庄堡 边家店堡石家庄村堡小白
村堡 盐房营堡 南家堡 东作庄堡 陶家寨堡三台岭村堡
小峪口堡 南辛村堡 北辛村堡 新庄子村堡日中城堡 田家
庄堡 孟家庄堡 上南头村堡清水村堡 安大庄村堡 白家村
(以上土堡共四十/二座俱怀仁县)下团堡 高家庄堡 河会堡(以上土堡三/座俱朔州)西
河底堡 鄯和堡 泥河堡 羊圈头堡 狗圈堡 河林禽堡 紊罕
卷二十四 第 50b 页
铺堡 旧广武站堡 大堡村堡祝家庄堡 张家口堡王仪村堡
七里河堡 烟墩堡(以上堡共一十/四座俱马邑县)黄花营堡 安银子堡 武家店
堡上马峪堡三门城堡 石桥儿堡边要村堡 黄嵬儿堡贾
庄堡崔家庄堡 接马峪堡 下社堡北娄堡 杨家庄堡砂城
堡胡疃堡 罗家庄堡小石堡 茹越堡 东霸堡拆里堡小
站堡 北曹庄堡桥头堡下马峪堡大北头堡冯家庄堡刘
义堡东安峪堡 下社堡 望岩堡(以上堡共三十/一座俱应州)孙家庄堡河
头村堡 别古寨堡 郑家庄堡 下安银子堡 张羊寨堡辛留村
堡 黄嵬子堡北盐池堡高山疃堡 李朱庄堡小大要堡 杨
家庄堡 故驿堡 沙嘴堡 周家庄堡双山子堡上安银子堡
卷二十四 第 51a 页
北辛寨堡 康家庄堡 大大要堡 黄昏城堡 沙岭村堡 小圪塔
堡 吴家庄堡 康院疃堡羊圈头堡 南崖庄堡 榆林子堡 神
泉堡 凉亭村堡(以上堡共三十/一座俱山阴县)李峪堡 荆家庄堡 下疃堡北
榆林堡 西留村堡 水磨疃堡 裴村堡 水头堡 南榆林堡 西
坊城堡 驼峰堡田村堡 贾庄堡 下凌云堡王家庄堡 李道
口堡蔡村堡 吴城堡 窊里堡 许村堡 河河堡 辛庄儿堡
西河口堡 郭家庄堡 东威毛堡 紫峰堡 毕村堡花家疃堡
韩村堡 臧家庄堡 顾官堡 寇家寨堡 南阳庄堡 黎园堡蔡
家峪堡 下盘铺堡 碾槽寨羊头崖寨(以上堡寨共三十/八座俱浑源州)故城堡
 马家庄堡 均子疃堡 下营村堡沙涧堡 深涧堡 辛兴堡
卷二十四 第 51b 页
李邻堡王家庄堡 红涧堡 杨家庄堡 陈家涧堡 南苏家疃堡
 暖泉堡 冯家岭堡 宋家庄堡 中绫罗堡 周家庄堡 白家庄
堡 南留庄堡 咸周村堡 崔家寨堡悬空山堡 王良庄堡大
炭口堡 千里村堡水北堡 北江堡 八空堡 双塔堡 洗冀堡
 洗西合合堡 坊城堡 小关子村堡柳子疃堡 麦子疃堡长
宁堡北苏家疃堡 莎泉堡木家庄堡 埚里堡破寨 北口寨
 五岔寨 郎牙寨大宁古寨(以上堡寨共四十/六座俱蔚州)中焦山堡 西加
斗堡土岭堡冯家庄堡 罗家庄堡 榆林村堡瓦房堡八角
村堡 作疃堡 井子窊堡 榆林庄堡 平水城堡 羊圈堡 殷家
庄堡 旧一斗泉堡 前泉堡 西石门堡 东石门堡 宜兴堡新
卷二十四 第 52a 页
一斗泉堡 南百家疃堡 南村堡梁家庄堡 风西村堡 直峪村
(以上土堡共二十/五座俱广灵县)东河南堡 红墙儿堡 落水河堡 三山村北
双埚堡 石家田村蒋家寨 温子铺村黑崖寨白旷村沾峰寨门
头村深沟寨 招柏村雍泉寨刘家村贾金寨大涧旧寨石磻村
庞金寨 张家村高崖寨 下关顺城寨东驼水村温石寨 赵壁村
观音寨 花山村三桲寨 泽水河石角寨(以上堡寨共一十/八座俱灵丘县)上屯堡
 城子堡上庄堡 周村堡 栲老寨青云寨 鹅桥寨 石门寨
 孔隆寨 黄崖寨 云川寨 贾儿安寨虎头寨木积寨孟良
寨 天齐寨 斗机寨(以上堡寨共十/七座俱广昌县)创修 塔儿村堡 下梁言堡
 彭家屯堡 青河堡大白邓堡 燕窝堡 吴家河堡北徐家屯
卷二十四 第 52b 页
堡四百户堡洪顺堡 贾峰屯堡 西岭屯堡 萧家屯堡杨家
屯堡 李家山堡 杏园儿堡 西王家堡 吴官人屯堡(以上土堡一/十八座俱阳)
(和/城)红河头堡 南平村堡 水头村寨马啼沟寨(以上堡寨四/座俱朔州卫)
僧窊堡(系浑/源城)施家会堡 秦城堡 堡村堡 恶石村堡 南宿沟堡
 康石庄堡 箭插村堡 上神峪村堡 新庄儿堡 正峰涧堡山
自造堡 上东水地堡 西水地堡 东水地堡 解家疃堡 上驼房
堡古定桥堡 佛堂寺堡 王渐疃堡 南东庄堡 杨骨庄堡 别
猾寨堡小盐房堡 谢家店堡 瓮城口驿堡 落州营堡 鲁沟村
堡下驼房堡 浮头沟寨(以上堡寨二十/九座俱大同县)东河堡 西河堡 吴家
庄堡 王宜堡 户世庄堡 萧家寨堡(以上土堡六/座俱应州)沙掘 堡(系浑/源州)
卷二十四 第 53a 页
 草地村堡 长罗寺堡(以上土堡二/座俱怀仁县)帐头堡小洪济堡 安居坊
堡 蒯儿村堡 南小圪塔堡 北小圪塔堡 胡疃村堡 后羊圈头
堡东小河堡 西小河堡 南马河疃堡 户石庄寨 北麻疃寨
东五佛图寨 西五佛图寨(以上堡寨共一十/五座俱山阴县)西汉庄寨 撅头涧堡
 高家庄堡 单后村堡 许家涧堡白草窑堡上陈庄堡(以上土/堡七座)
(俱蔚/州)井窊庄堡(系广灵县以上创修堡寨俱正/德九年总制都御史丛兰添设)
关塞
 关市之设以察异言异服之人云中京师右屏迫于北虏险隘戍守尤
 为严密具录于篇以见设险守国之意系于苞桑之戒也
大市口(在府城北/二十里)小市口(在府城北/二十里)石佛寺口(在府城西三十里左卫/东一百十里有墙堡)
卷二十四 第 53b 页
尖峪(在府城西/南四十里)黑峪口(在府城西/四十里)开山口(在府城东北五十里山口有谷/名开山口河西有大寺小寺二)
(口又南/有黑峪)兔毛河口(在府城西北二百里右卫西北二十里/建墙堞一座其西三十里又有小隘口)阳和口(在阳和/卫城西)
(北十五里东西十五步墙高一丈八尺名前口行东北二十里有将军口/石墙高二丈又东二十里名后口南北六十步墙高二丈八尺)
虎峪口(在阳和卫城东北二十里/东西十五步墙高一丈)白 口有二(俱在阳和卫城东北大口/去城三十里小口去城二)
(十五里东西各一百馀/步石墙各高二丈五尺)白杨口(在天城卫城北二十里东西/六十步墙高二丈五尺)榆林口(在天/城卫)
(城西北三十里东西五/十步墙高二丈五尺)砖磨口(在天城卫城西北三十里南/北五十步墙高二丈五尺)偏岭口(在怀/仁县)
(城西南五十里北有大峪小峪/芦子阿毛四口)沙净谷(在朔州城北三十里内正/统十四年置巡检司今革)神池口
(在朔州城西南九十里正统十/三年置巡简司东南有土城塞)杨六郎寨(在马邑县城西五十里雁门北/口东山上其西五里有佳吉寨)
(详见太/和岭下)三岗四镇(在应州城东赵霸岗去城二十五里西黄花岗去城二/十里南护驾岗去城三十里东安边镇去城二十里西)
卷二十四 第 54a 页
(司马镇去城一十五里南大罗镇去/城四十里北神武镇去城四十里)黄沙口(在应州城东南六十里北接/牛槽峪南通代州大石口)
龙湾峪口(在山阴县城西南四十里过东有五人盆子沙字赤名四峪俱/南通代州胡峪口过西有龙湾峪口南通代州水峪口东寺西)
(寺白树棘料石门宽峪当吊口水/峪即代州水峪口七口俱塞不通)磁窑口(在浑源州城南十里恒山右胁/路通灵丘县洪武九年置巡简)
(司其西八里又有李峪口西南十里又/有小大凌云二口南通代州北楼口)乱岭关(在浑源州城东四十里恒/山右胁路通蔚州洪武七)
(年置巡/简司)大寨头关(在浑源州城西南一百一十里东南连/紫荆关洪武九年置蔡家峪巡简司)九宫口(在蔚州/城东南)
(三十里九宫山路通昜州金章宗尝避暑于此<折 t="33"/>国朝洪武间置巡简司/永乐十三年脩其东有永宁松子二口俱塞不通)
五叉山口(在蔚州城西北三十里五又村/路通大同府蔚州卫官兵守)石门口(在蔚州城西南四十里/太白山旧名隘口关路)
(通灵丘广昌二县宋朝杨将军尝守此<折 t="33"/>国朝洪武/间置巡简司其东有龟峪又名北名路通广昌县)神山口(在蔚州城北/五十里芦子)
(涧路通保安左卫/蔚州卫官兵守)鸳鸯口(在蔚州城东七十里近壶流河两山相峙如鸳/鸯故名路通保安右卫永乐十三年置巡简司)
卷二十四 第 54b 页
卷二十四 第 54b 页
城寨(在灵丘县城南一百里高/五里其寨峭劈如城故名)宁净口(在广昌县城东南三十里接/浮图峪路通昜州五虎岭)浮图
(在广昌县城东三十里铁岭下路通紫荆关/以上二口俱景泰三年筑堡设戍兵)馒尖寨(在广昌县城东北/三十里以形似名)
窟龙寨(在广昌县城西北三十里/其砦窟穴甚多故名)孟良寨(在广昌县城东三十里/前宋孟良在此故名)对节寨
(在广昌县城南四十里/其山木枝节相对故名)栲栳寨(在广昌县城西南/四十里以状类名)夹而鞍寨(在广昌县城/西北四十五)
(里以形/似名)倒马关(在广昌县城南七十里路通保定府唐县相传前宋杨彦/朗过此倒其所骑之马故名有旧城遗址今有戍兵其西)
(十里有/岳岭口)
卷二十四 第 55a 页
新志
阳和道所属新平路四堡东路八堡(大市场/二处)平远
堡嘉靖二十五年筑隆庆六年砖包 新平堡
嘉靖二十五年筑隆庆六年砖包系一处大市场
乃黄酋子松木段奈哈不阿摺等台吉部落每年
一市有赏宴 保平堡嘉靖二十五年筑隆庆六
年砖包 桦门堡万历九年筑二十年砖包(以上/新平)
路 永嘉堡嘉靖三十七年筑万历十九年砖包
瓦窑口堡嘉靖三十七年筑隆庆六年砖包 李
家寨堡嘉靖四十五年筑累土 镇宁堡嘉靖四
卷二十四 第 55b 页
十四年筑隆庆六年砖包 镇口堡 镇门堡并嘉
靖二十五年筑隆庆六年砖包 守口堡嘉靖二十
年筑隆庆六年砖包系一处大市场乃兀慎摆腰
五路把林等台吉部落每年一市有赏宴 靖虏堡
嘉靖二十二年筑隆庆六年砖包(以上/东路)
分巡道所属北东路八堡(大市场/二处)得胜堡嘉靖
二十七年筑万历二年砖包 镇边堡 镇川堡并
嘉靖十八年筑万历十九年砖包 弘赐堡嘉靖
十八年筑万历二年砖包每岁与虏互市巡抚总兵
弹压之所 镇虏堡 镇河堡并嘉靖十八年筑
卷二十四 第 56a 页
万历十四年砖包 嘉靖十八年五月城弘赐五堡先是
张文锦以筑堡致乱水口诸堡遂废是后虏无岁不犯犯无
不至镇城下尚书毛伯温既总军务行边还叹曰国初置
镇于此以北无山险独当虏冲也是谓可以藩蔽雁门紫荆
矣然镇北属堡不立斥堠不施具何以遏驱追奔相掎角邪
奏言向张文锦之遇害实用人之天当而非为谍之不臧备
条上事宜报可于是巡抚史道总兵梁震奋然筑弘赐镇
边镇川镇虏镇河五堡 镇羌堡嘉靖二十四年筑
万历二年砖包系一处大市场即得胜市乃
虏王东西两哨部落每年一市有赏宴 拒墙
卷二十四 第 56b 页
堡嘉靖二十四年筑万历二年砖包(以上北/东路)嘉靖
二十四年八月城镇羌四堡自弘赐诸堡既立镇城愿以保障至
是巡抚都御史詹荣总兵周尚文复议于弘赐之北添设
军堡以相掎角城废水口堡改名镇羌废宣宁县政名拒墙
废乱草营堡政名拒门又于灭胡堡北增筑拒马堡各募
军屯守镇羌拒马设守备拒墙拒门设把总指挥统之是谓
塞外四堡
大同道所属北西路九堡中路十一堡威远路四
(小市场/共四处)助马堡嘉靖二十四年筑万历元年
砖包系一处小市场乃近边诸夷一月一市或二市
卷二十四 第 57a 页
无宴赏 拒门堡 保安堡并嘉靖二十四年筑
万历元年砖包 灭虏堡嘉靖二十一年筑万历
元年砖包 黄土堡丨牛心堡并嘉靖 十七年
筑隆庆六年砖包 宁虏堡嘉靖二十一年筑
万历元年砖包系一处小市场乃近边诸夷市期
宴赏同助马 破虏堡 威虏堡并嘉靖二十
一年筑万历元年砖包 嘉靖二十二年总督翟鹏凿
长堑既成总兵周尚文曰堑成而无堡以守之与无堑同于是
于堑内城灭虏靖虏破虏威虏宁虏五堡招募边人
为军垦田资养置把总指挥统之后复城灭胡破胡残胡
卷二十四 第 57b 页
败胡诸堡布列堑内云冈堡嘉靖三十七年筑累
土万历二年改建冈上(以上北/西路)三屯堡隆庆二年
筑累土 破胡堡 残胡堡 马堡并嘉靖二
十三年筑隆庆六年砖包 杀胡堡嘉靖三十
七年筑隆庆六年砖包系一处小市场近边诸
夷市期宴赏同助马 马营堡万历元年筑
累土 铁山堡嘉靖三十八年筑隆庆六年砖包
 红土堡 黄土堡 牛心堡并嘉靖三十七年筑
隆庆六年砖包 云阳堡嘉靖三十七年筑累
(以上/中路)云石堡嘉靖二十二年筑万历十年总
卷二十四 第 58a 页
兵郭琥以堡山高无水防守为难且离边太远
缓急无济乃于抵边王石匠河另筑堡一座砖
包仍旧名为一处小市场近边诸夷市期月
或一或二无宴赏 威胡堡嘉靖二十二年筑万
历十年砖包 威平堡 祁家河堡并嘉靖
四十五年筑累土(以上威/远路)
分守道所属西路三堡井坪路四堡(小市场/二处)
败胡堡嘉靖二十三年筑隆庆六年砖包迎恩
堡嘉靖二十三年筑隆庆六年砖包系一处小市
场近边诸夷市期月或一或二无宴赏阻胡堡
卷二十四 第 58b 页
嘉靖二十三年筑隆庆六年砖包(以上/西路)灭胡堡
嘉靖二十二年筑隆庆六年砖包系一处小市
场杂夷市期宴赏同迎恩 将军会堡万
历九年筑累土 乃河堡嘉靖四十五年筑隆
庆六年砖包 西安堡嘉靖四十年筑万历二
年砖包(以上井/坪路)
高山城嘉靖十四年筑万历四年砖包 云西
堡嘉靖三十七年筑累土 上二堡不属路大同
道所属
许家庄堡嘉靖三十九年筑万历二十九年砖
卷二十四 第 59a 页
包不属路分巡道所属
乡堡(内地村落与城相远因筑城收保以避<折 t="33"/>虏/患或官筑或民自筑或兵守或民自守不一)大同前
卫堡塞五十五座 大同后卫堡寨六十七座
(并同/旧志)大同县堡村二百一十处 怀仁县堡村
八十四处 朔州堡寨三十九座 马邑县堡村
五十五处 应州堡寨一十七座 山阴县堡村
五十八处 浑源州堡寨七十座 蔚州堡寨一百
三十四座 广灵县堡寨七十二座 灵丘县堡
寨二十六座广昌县堡寨三十一座(并与<折 t="33"/>奋志不/同今不能全录)
卷二十四 第 59b 页
东路参将驻天城城所辖阳和天城靖虏瓦窑
守口永嘉镇口镇门镇宁九城堡 新平路参
将驻本堡所辖新平平远保平桦门四堡北
东路参将驻得胜堡所辖得胜镇羌弘赐
镇川镇边镇虏镇河拒墙八堡北西路参
将驻助马堡所辖助马拒门灭虏威虏宁虏
破虏保安云西云岗九堡 中路参将驻右
卫城所辖左卫石卫杀胡破胡铁山牛心残胡
马堡云阳红土黄土三屯马营河一十三城堡
 威远路参将驻本城所辖威远云石威胡
卷二十四 第 60a 页
威平祁家河五城堡西路参将驻平虏城
所辖平虏迎恩败胡阻胡四城堡井坪路参
将驻本城所辖乃河井坪灭胡将军会朔州
马邑山阴应州怀仁西安十城堡
洪武七年置分巡按察司 永乐六年置巡抚
都御史七年置镇守总兵官 洪熙元年初
命文臣赞理军务是年置分守东路参将
宣德元年初命御史巡按七年置恊守副总
兵 景泰元年置分守中路参将三年置
分守西路参将五年置分守冀北道驻镇
卷二十四 第 60b 页
城后移驻朔州 天顺元年置户部督饷郎
中成化七年置游击将军 弘治十三年添
置西路恊守都指挥嘉靖十八年置分守
北路参将二十二年置分守南路参将二十
五年置朔州兵备道后移驻阳和为阳和道
 三十七年置大同兵备道驻左卫城
成化二十一年夏四月总督余子俊筑长城起大同
中路至偏头关界六百里时子俊欲大筑城增堡
而媒孽者以为糜费旋止 嘉靖二十一年议脩大
同边垣总督樊继祖恐虏蹂躏不能筑巡抚龙大
卷二十四 第 61a 页
有谓外边远不可筑内边又难为力俱乞停止本
兵张瓒覆言大同地方先年既设外边又设内边
以界限华夷尺寸皆金汤也今圯坏不修恐丑虏
窃据永无恢复之期昔河套弃而陜右多事西河
弃而甘州多事大宁弃而蓟州多事三岔河弃而
辽东多事惩前虑后乃知两边修筑亦一时权
宜但地方广远公私匮竭果难为力停止二十五
年春三月筑长城总督翁万达与巡抚詹荣议
曰今堡寨虽备而外拒守必得长城长城必有台
利于旁击台必置屋以处戍卒近城必筑堡以休
卷二十四 第 61b 页
伏兵城下数留暗门以便出哨自阳和至宣府李信
屯旧无城自丫角山至阳和旧有堑或城而不固于
是议通筑补故创新凡三百馀里敌台暗门如制
三十一年诏补边垣时总督翁万达建议边垣自
修筑来颇称完固后以通市故为虏撤毁所在
破缺兵部尚书赵锦请檄镇巡官极力修补给事
中李幼滋因言敌垒卑小宜于垣上增筑高台营
建房庐以置火器兵械乃诏抚镇斟酌行之三十
七年总督尚书杨博请筑大同边墙以为经久治
安之策约当用银二十九万半取足本镇半请给内帑
卷二十四 第 62a 页
乞下所司详议兵部覆言大同自并边之议兴而
三边之斥堠渐疏塞外之防废而右卫之藩篱不
固遂致胡马长驱凭陵近郊前事不远后事之
鉴也博所请工钜费少诚救边远图宜发太仓银
十万五千两太仆银三万五千两听其随宜经略工
完之日俱籍以闻报可
嘉靖二十年虏款大同塞求贡时小王子部落俺
答阿不孩彊盛屡患苦边至是遣所掠中国人石
天爵真夷肯切款塞言其父諰阿郎在先朝曾入
贡蒙赏赉且许市易汉达两利近以贡道不通每
卷二十四 第 62b 页
岁入掠迩困人畜多灾卜之神言入贡吉若许即趣
一人归报当约束其下令边民垦田塞中夷众牧马
塞外永不相犯否则徙帐北鄙而纵精骑南掠意
虽诚恳而语多要挟抚臣史道疏请廷臣集议时
虏待命边外屡向哨卒诇进止一日邀守墩百户
李宝以虏酒席地饮之载以马拥入俺酋营与之欢
宴虏尝有执戍卒掠其衣粮者俺酋痛惩之遣
夷使送哨䘚衣粮还巡按御史谭学复以闻因请
速定大计准贡则后虞当防不准则近害立至且
请多发兵粮遣知兵大臣趣临调度相机绥剿兵部
卷二十四 第 63a 页
覆议从之八月命樊继祖总督宣大发帑金九十万
遣科部官赞理时边备大疏而继祖又不能防天
爵逸去具以我边无备告虏酋吉囊俺答相继入
寇大掠而去纪功给事中张翔翼徐爌言继祖拥
重兵厚饷而性懦纵寇深入不职状罢去每岁虏
寇钞如故不复言贡事矣二十五年俺酋遣夷使
保儿寨等三人贡九白驼九白牛白马及金银锅各
一讲好申前约而家丁董宝袭杀之以首功报总
督翁万达言虏入贡执物已有验宝妄杀邀功
请枭示报可明年夏俺答复乞贡督臣万达为
卷二十四 第 63b 页
请巡按御史黄汝挂言虏自火筛为挭废贡礼已
四十馀年往年石天爵倡入贡之请屡踵诈谋蹂
掠不已岂可轻信堕虏计中乞严敕督抚防禦
为急时曾铣谋复河套上方向之故力绌贡议从
之十七年求贡拒之十八年求贡拒之万达上言虏
耻求贡不遂将紏众聚兵甘心一逞臣等虽奉严
旨计惟战守但兵家之事必揆彼已使虏匪茹连
犬羊数十万肆其暴悍则非墙堑兵敌可抵乞庙
谋从长速断而虏亦以我兵积性射书来言许贡
则贡否且入关抢夺畿辅因溃入攻毁大同左右
卷二十四 第 64a 页
威远塞堡五十馀所而去明年庚戌八月虏遂聚泉
十馀万窥大同而咸宁侯仇鸾为总兵实无筹
略阴狡用厚贿贿虏无寇大同而移兵东东即犯蓟
溃边墙而入右北口我兵莫禦遂长驱逼京师
 上乃大惊募民间材力子及坊甲保伍合四万馀
与在营军老弱共可八九万人城守而檄四方勤王
仇鸾既便虏大入提兵驰居庸首应檄于是上以
为忠令领中外诸军事进止一以付之虏于城外掠
御厩马执内臣坐演武堂上陈所掠妇女满前纵饮
焚官民庐舍火日夜不绝致嫚书于上为言贡事
卷二十四 第 64b 页
廷臣噤无可否相嵩犹谓贼抢食不足虑于是礼
部尚书徐阶言上莫拒其贡以计缓其期俟勤
王师集而再议之不然逼而见许何异城下之盟而
司业赵贞吉亦请下罪已诏厚立赏格人必自奋
捐金不十万而虏可尽俱报可会虏先以辎重行
徐引众出塞鸾见虏退乃侈言大举北伐于是
以大同副总兵徐珏为总兵而大括积储佐军兴以
卑鸾之帅重师并宣大镇兵声言击虏而不敢
出塞夜袭杀近边老弱数级还不问虏虽数寇
得利而实贪内地财物犹每以贡市为请鸾亦欲
卷二十四 第 65a 页
啖虏得暂时无事以塞已责于是密遣厮养时
义结俺酋义子脱脱使俺酋以贡市为请而鸾
力主之言皆永乐成化间故事而本兵赵锦相嵩
议皆与鸾合遂起前都御史史道主其事开市
场于大同塞内虏驱马至城下计值取价易马二
千四百馀匹事竣俺酋贡九良马朝廷降敕厚
赉之虏遂要求无已又请以牛羊摸米豆朝议
不可召史道还逾年虏好遂绝时时躏入寇钞益
急自壬子后十馀年间或一入或再入无虚岁虏不
请贡边臣亦绝口贡市议隆庆四年十月把汉
卷二十四 第 65b 页
那吉挟其妻突入边总督王崇古留之喜曰吾知所
以制虏酋矣那吉俺答孙少失父肓于酋妇所
钟爱因娶妇与俺酋相失愤而溃入酋妇日夜
反唇索那吉甚急而俺酋亦悔念泣目尽肿众议
犹谓孤竖无关重轻徒挑虏衅崇古持之甚
坚曰吾拘留之以观俺答之急不急急则因以为
市今尽执我叛人赵全等还我而后遣之弗急
我因得抚纳那吉俟俺酋老死居之塞外便招
其故部落我翼护之以间黄台吉上亢廷议独
是崇古虏果悔祸执叛人来献易还那吉且
卷二十四 第 66a 页
愿世服属无贰于是遂订盟通贡市马如约
上乃御文华殿与辅臣李春芳等议封贡事宜
一从崇古议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妾为忠顺夫人
诸虏皆以次受封比于属国初虏酋贪我财货
市其夙愿自以数寇掠得罪中国那吉来归意必
已甘心之闻无恙且喜且愧于是一意贡市无变
志矣岁费马价银十万两抚赏二万二千两岁
额贡马五百匹市马一万四千五百匹辅臣当事之
臣俱各升赏有差于是辅臣李春芳高拱等疏
言顷北虏款塞三陲晏然边氓释戈而荷锄
卷二十四 第 66b 页
关城息烽而安枕此自古希觏之会实我 皇上
圣德诞被神武布昭之所致也嘉靖中虏屡求
贡边吏仓䘚不知所策于是黠虏怨愤拥众大
举直抵京畿二十馀年无宁日遂使边境之民
肝脑涂地屯田荒无盐泣阻坏帑藏倾竭士马罢
顿是往岁失计之明验也今天祐国家使其孙
委命自至赖 朝廷处置得宜彼遂感恩慕义
称藩请贡是 朝廷安攘之机天赞我也且自
庚子猖獗以来 先帝切宵旰之虑屡诏修边尺
寸未成寻又已坏积岁糜费不可胜纪今虏既
卷二十四 第 67a 页
效顺 国家閒暇得以积钱榖修险隘练甲兵开
屯田理盐法出中国什一之富以收胡马之利招携
贰之人以散勾引之党即有沈机密画亦得次
第行之虽大羊叛服靡常无终不渝盟之理然有一
年之 力则有一年之成功得数年宁静我安顿定
而布置周兵食充而根本固常胜之机在我矣彼
寻盟则示以羁縻背约则兴问罪之师仲缩进退
自有馀地此要领之图谋国者本画之所在也若苟安
旦夕周顾后患则良时一过不可复得边备寖弛
愈难振扬䘚然有变将何以应则臣等一念谋国之
卷二十四 第 67b 页
忠反成他日谟国之罪此在今日不敢不尽言者也乞
严敕督抚将领诸臣改弦易辙务臻成效每年特
差才望大臣风力科道分投阅视若钱粮若险隘若
兵马器械屯曰盐法诸事每岁拓广整顿条实
具报著有成绩者与擒斩同功仍袭故常者与失
机同罪则边方之实政日兴中国之元气日壮天下韦
甚俺酋封王十三年以万历九年䘚子黄台吉以十年十
月收婚忠顺袭封十三年䘚子扯力艮收婚忠顺袭封
三十五年䘚扯酋长子朝兔台吉早亡以故四年未封而
朝兔于卜石兔次宜嗣亦以收婚首妇听封焉
卷二十四 第 68a 页
 云西地理图说 韩应元
天下大镇有九而大同最为要冲大同为道有四而云西尤为
要冲盖当迅扫胡元以来 国初既逐胡元于此特设钜镇北
控沙漠南障幽冀据天下上游而诸卫所因以次开设考之载
籍洪武二十三年始于大同西南一百二十里建左卫一城于
左卫西北七十里建右卫一城自东胜失守云川玉林等卫内
迁则西北一带虏患此独当之矣正统以后虏势日强乃又于
左卫正西六十里建威远一城天顺间于左卫大同中界建高
山四城相距不远百里互为声援此云西一路之所昉也嘉靖
二十三年总兵周讳尚文者忧应援之计又不足恃乃刻意守
禦增筑破虏灭虏宁虏威虏四堡皆在左卫之东北又增破胡
卷二十四 第 68b 页
残胡杀胡威胡四堡俱在右卫之左右二十四年建设助马拒
门二堡是于诸堡之外又增一藩篱也二十五年添建保安马
堡二堡内密之防又增一屏障也外守长边内固卫堡星罗棋
布之势成北虏百馀年来不敢南向长驱者诚以此思患详防
守密也自此迨尚文没俺酋遂尔无忌大肆凭陵兼以逆贼赵
全周源宋锦丘富李自馨等叛入虏巢每以子女玉帛歆绐俺
酋俺酋入其谋动拥数万骑攻陷城堡期于必克恣掠 财以
满溪壑复于礼州故境营聚部落号板升以诱处我逋逆遇入
寇则赵全统之为先驱盖𣣔以华攻华而彼得以休息自是边
氓复不堪命矣三十年 庙议乃移副总兵于左卫统奇兵三
千以备之三十六年全劝俺酋以大众围取右卫俺酋遂移穹
卷二十四 第 69a 页
庐屯城南以示久意游骑四掠百里之外无复行旅九历数月
内外援绝岌殆矣赖我世皇明圣纳諌臣言敕起兵部尚
书杨公于居庐而先命左侍郎江公任总督事调山西宣大之
兵咸集于左卫江公筮日祃祭躬率诸将耀兵冒雨直薄虏营
虏震恐不敢与战解围遁去数万生灵始获更生捷闻 召江
公还杨公即奉 命至经略其地虑虏 镇城左右卫之间者
曰云冈曰云西曰云阳曰牛心曰黄土曰红土沿途则每二里
许置一墩外浚长壕以防零骑侵掠 奏请添驻兵备宪臣一
员其副总兵同驻左卫整饰兵饷战守诸务于是法纪昭布形
胜增雄战守有㩀而丑虏围困之谋少寝矣三十八年则增筑
祁家河堡于威远之东隆庆元年则增筑威平堡于威远之西
卷二十四 第 69b 页
南三年又增筑三屯堡于左卫之北而马营河堡则万历元年
之增筑也宿兵置守一如诸堡之例总计云西一道所辖城堡
共二十有八边垣共二百五十三里近看得各城堡惟右卫砌
以石左威二城砌以甓馀皆土筑且卑而薄不堪保障向者与
虏日追逐于疆场间固未遑议此今值诸酋款贡寔有闲暇可
乘已将右威二城鼎新高坚仍砌以甓其馀各堡或石或甓并
所属边垣自某处起至某处止亦俱增修过半惟左卫为费颇
钜已经筹计于来岁肇工竣事可待也其助马宁虏杀胡云石
四堡则各有市口一区焉夫云西一道始惟三城耳自 国初
迄今几三百年而增置至二十八者良以驭夷之道守禦为先
随时观变以伐虏谋守边者之长计也然尝考之地志右卫之
卷二十四 第 70a 页
卷二十四 第 71a 页
卷二十四 第 72a 页
尹耕代国考自汉以来代国有三曰山北也山南也山东
也山北之代旧国也始于商汤历代因之齐桓之所服赵
襄之所并代成安阳之所封公子嘉之所奔赵歇陈馀
之所王夏说之所守王喜之所弃陈豨之所监皆是也今
蔚之废城也山南之代徙都也始于高帝十一年分山北为
郡而稍割太原地益之以自为国文帝之始封中年之所徙
入继之所自临幸之所复以及子武子参之所分后武徙
淮阳于参之所合皆是也所谓晋阳中都也山东之代再
徙也始于武帝元鼎中汉广关以常山为阻徙代于清河
后王莽继绝改号广宗王义之所都子年之所废如意之
所复皆是也所谓清河也
卷二十四 第 72b 页
代郡考古代郡今尉州也考之前汉代所领县十八代为
蔚灵丘广昌为今灵丘广昌延陵平舒为今广灵东
安阳为蔚废安定县马城为马邑阳原为弘州桑乾参
合高柳皆近塞地且如为中部都尉治卤城近参合当城直
桓都皆不在南所不可考者道人班氏狋氏北平邑而已
后汉所领县十一皆前汉之故而无延陵且如阳原参合灵丘
广昌卤城晋所领县三广昌平舒而加富城后魏所领县
四平城太平武周永固曷尝南及代州邪自乌桓鲜卑之杂
居而边土渐夷建安黄初之不竞而边郡多废自兹以
降元魏属之司牧齐人止置灵丘而代遂不郡矣唐之初
也代陷于突厥乃因隋改雁门为代郡也则置代于雁门
卷二十四 第 73a 页
因后周置蔚州于灵丘也则侨治蔚于阳曲又侨治于秀
容皆非旧也迨贞观破突厥置郡灵丘而仍蔚旧称天
宝更名复号代郡而仍雁门旧地自此以后更变不常要
不出此遂以代为代以蔚为蔚而不知蔚之旧为代代之旧
为雁门也
汉崔寔政论曰仆前为五原太守土地不知缉绩冬积草
伏卧其中若见吏以草缠身令人酸鼻吾乃卖储峙
得二十馀万诣雁门广武迎织师使巧手作机乃纺以
教民织
旧唐书唐休璟传超拜丰州司马永淳中突厥围丰
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
卷二十四 第 73b 页
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
汉己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
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乃以灵夏
为边界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
今若废弃则河旁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
非国家之利也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
李景略传丰州北扼回纥时风言回纥将南下阴山上以
景略为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军西受降城都防禦
使迫寨苦寒土地卤瘠景略约己节用与士同甘苦凿咸
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二岁后军声雄冠
北边
卷二十四 第 74a 页
始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境北崖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诣祠祷解然后
料兵度而南时默啜悉兵西击突骑施张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
受降城绝其南寇路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城 筑城虏腹中终为所
有仁愿固请中宗从之表留岁满兵以助功咸阳兵二百人逃归仁愿擒之尽
斩城下军中股慄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以拂云焉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
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三垒相 各四百馀里其北皆大碛也斥地三百馀里
  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踰山牧马朔方益无复
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臣)按朔方军即今河套地也唐初与突厥以河
为界则是固常守河矣而张仁愿所筑三受降城皆在黄河之北大漠之南史
卷二十四 第 74b 页
 谓中城南直朔方意今河套之地西城南直灵武意今宁夏之地东城南直榆
 林意今在绥云之间今其故址无复可考说者多谓东胜州即古东受降城所
 在其地今有断头山地最肥腴且宜马疑即史所谓牛头朝那也 国朝设东
 胜卫于此其后移于内地宣德正统间往往有建议者欲复其故然而卒不退
 焉夫自古守封疆者必据险阻然守险也不守其险而守于险之外若即险而
 守则敌与我共其险矣是以古人之守江也必守淮而河亦然唐人禦突厥也
 始以河为界其后张仁愿乃建三城于河之外马是即守江之意益择其要害
 之地扼其吭而折其胁也是以唐自有此城之后朔方益无寇岁省费亿计减
 镇兵数万此其明验也今日边城营堡措置己定固无可更革之理然事有暂
 劳而久安费少而效大者古人亦不惮改作在乎行之有其渐处之有其道焉
 耳臣故微举其端而不敢尽其说以俟后之经国远图者云
卷二十四 第 75a 页
战车(总督军务太子少保户部尚/书余子俊成化二十二年造)
造车之法轮(高四尺四寸每只辋/九个厚二寸五分)车头(每个长一尺一寸里边为/大头径过一尺一寸五分)
(外边为小头径/过九寸五分)(长六/尺)(长一丈二/尺五寸)前头推车横圆扛(一条长五/尺五寸)
(高一尺八寸长五尺/五寸阔二尺九寸)周围厢板(厚四/分)厢前头横轸木(高四寸厚/三寸五分)
(长四尺/三寸)后头横轸木(高五寸厚三寸五/分长四尺三寸)厢内后头向外陷炮(三/个)
陷炮木(阔三又一寸入深二尺一寸/厚五寸量炮之大小用之)厢四角立柱(在前者高一尺/五寸五分卯在)
(外在后者高一尺四寸五分卯在外/立于前后横轸木之上柱外用木陷)铁桩(各高二/尺二寸)四桩轮(用炮/一个)
炮虎尾木(通长五/尺二寸)厢后板画虎头(高二尺三寸/厚五寸)造榨之法顺身木
卷二十四 第 75b 页
(一根长五尺二寸两头各径/过二寸七分各用铁箍钩环)穿角木眼(阔一寸/二分)榨角木(八根上头/长二尺八)
(寸下头长二尺四寸各/长五尺二寸上锐下齐)造桩之法桩(一根长四尺三寸上齐下锐/上用铁箍下用鏄中用贯绳)
(圆环/二道)
卷二十四 第 7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