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陆广微吴地记
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回四十二里三十步小城
八里二百六十步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
吴都赋云通门二八水道六衢是也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
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不开东门者为绝越之故也 阊门亦号
破楚门吴伐楚大军从此门出陆机诗曰阊门势嵯峨飞阁跨通
波又孔子登山望东吴阊门叹曰吴门有白气如练今置曳练坊
及望舒坊因此 胥门本伍子胥宅因名石碑见存出太湖等道
水陆二路今陆废门南三里有储城越(疑作/吴)王贮粮处十五里有
鱼城越王养鱼处门西五里有越来溪 盘门古作蟠门尝刻木
作蟠龙以此镇越又云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又云吴大
卷六 第 1b 页
帝蟠龙故名门内有武烈大帝庙在祀典东北二里有后汉破虏
将军孙坚坟又有讨虏将军孙策坟 蛇门南而有陆无水春中
君造以禦越军在已地以属蛇因号蛇门前汉梅福字子贞为南
昌尉避王莽乱政称得仙弃妻子易姓名有人见福隐市卒即此
门也 匠门又名千将门东南水陵二路今陆路费出海道通大
莱沿松江下沪渎阖闾使干将于此俦剑材五山之精合五金之
英使童女三百人祭炉神鼓橐金银不销铁汁不下其妻莫邪口
铁汁不下 有计干将曰先师欧冶铸剑之颖不销亲铄耳以
 成物 可女人聘炉神当得之莫耶闻语 入垆中铁汁出
遂成二剑雄号干将作龟文雌号莫邪鳗文馀铸得三十并号
 文剑千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时时悲鸣忆其雄也门南
卷六 第 2a 页
三里有葑门赤门有赤栏将军坟在蛇门东陆无水道故名赤门
东南角又有鲂鱮门吴曾鲂鱮见因号并非八门之数也 娄门
本号疁门东南秦时有古疁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东南二里有
汉吴郡太守朱梁坟本名赵避后汉和帝讳改为梁今吴郡朱氏
皆梁之后塘北有顾三老坟见存 齐门北通眦陵昔齐景公女
聘吴太子终累阖闾长子夫差兄也齐女丧夫每思家国因号齐
门后葬常熟海隅山东南岭与仲雍固章等坟相近葬毕化白龙
冲天而去今号为母冢坟门东二里有庐江太守关臻坟 平门
北面有水陆通毗陵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号平门东北三
里有殷贤臣申公巫咸坟亦号巫门西北二里有吴偏将军孙武
坟西北三里有酱醋城汉刘濞筑东北三里有颖以太守陆宏坟
卷六 第 2b 页
吴县在望下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汉王莽改秦德县陈贞明元年
后主复为吴县隋开皇九年越国公扬素移郡及县于横山东五
里今复移城四管乡三十户三万 千三百女十一坊三十 吴
公子庆忌坟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今呼庆坟 步骘坟在县东北
三里骘任吴为骠骑将军代陆逊为丞相有石碑见存临顿桥西
南 周瑜坟在县东二里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仕吴大将军南郡
太守 顾野王坟在横山东平陆地遗有不起坟野王字体伦仕
陈武帝为门下侍郎 姑苏台在吴县西南三十五里阖闾造经
营九年始成其台高三百文望见三百里外作九曲路以登之射
台在吴县横山安平里 鸭城在吴县东南二十里匠门外沙里
中城东五里有豨坟是吴王畜猪之所东二里有豆园吴王养马
卷六 第 3a 页
处又有鸡陂阖闾置豆园在陂东 织里今织里桥在丽娃乡俗
呼失履桥利娃乡讹也 澹台湖在吴县东南十里孔子弟子澹
台灭明字子羽宅陷为湖湖侧有坟 夏驾湖寿梦盛夏乘驾纳
凉之处 凿湖池置苑囿故今有苑桥之名 蔡经宅在吴县西
北五十步经后汉人有道术鍊大丹服菖蒲得仙今蔡仙乡即其
隐处也 冯驩宅在吴县东北二里五十步驩平原君门下客今
有弹铗巷其坟在侧石碑见存
长洲县望在郡下贞观七年分吴县界以苑为名地名茂苑水名
仙山乡东一百里有秦时古疁王莽改为娄县北三里有角溪广
八里深四丈西入太湖北四十二里有湖广四里深三丈县北二
十七里有岑陂夏驾陂焉的陂(吴囤古/有此)管坊三十乡三十 华池
卷六 第 3b 页
在长洲县大云乡安昌里 华林园在长洲县华林桥 南宫城
在长洲县于将乡长乐里
嘉兴县夲号长水县在郡南一百四十三里周敬王十年置在谷
口湖秦始皇 六年重移改由拳县景龙二年嘉禾野生改嘉
禾县吴赤乌 年避吴王太子名改嘉兴县前有晋妓钱塘苏小
小墓东五里有天心池二里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坟西五百步有
晋兵部尚书徐恬宅舍为灵光寺县北三十里有隽里池是吴越
战敌处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
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
能言因名语儿亭越绝书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
而去 二十五里有长谷亭入华亭县西北行七十里有震泽今
卷六 第 4a 页
升县望管乡五十
昆山县在郡东七十里地名全吴水名新阳贞观十三年分在吴
县东置县南一百九十部有晋将军袁山松城隆安二年筑时为
吴郡太守以禦孙恩军在沪渎池滨半毁江中管乡二十四
常熟县在郡北一百里晋建安二年分吴县海虞置本号海虞县
至唐贞观九年改常熟县北一百九十步有孔子弟子言偃宅中
有圣井阔三尺深十丈傍有盟(即坛/也)盟北百步有浣沙石可方四
丈县北二里有海虞山仲雍固章并葬山东岭上阖闾三子长曰
终累婚齐女蚤亡亦葬此山山有二洞穴穴侧有石坛周回六十
丈山东二里有石室太公吕望避纣之处山西北三里有越王句
践庙郭西二里有夫差庙拆姑苏台造管乡二十四
卷六 第 4b 页
华亭县在郡东一百六十里地名云间水名谷水天宝五年置盖
晋元假陆逊宅造池亭华丽故名有陆逊陆机陆瑁三坟在东南
二十五里横山中有鹤鸣鹤戾玄鹤管乡二十二
海盐县在郡东南二百二十里地名殷水水名福见秦始皇二十
六年置陷为柘湖又改武原县陷为当湖隆安五年改东武洲移
在故邑上咸康七年改禦越复号海盐县陈贞明元年割属盐官
广德七年隶归嘉兴景隆二年重置光天二年废开元五年刺史
张廷圭奏请重置县东十一里有晋穆帝何皇后宅十五里有公
孙挺陈开强顾冶子三坟俱事齐景公勇烈有功于景公为晏子
 以桃二颗令言功三人同日而死葬于此县东南三十里有秦
柱山有五百童女避秦始皇难于此后并得仙县西五里有会骸
卷六 第 5a 页
山是陆华兄弟寻金牛之处管乡一十五会昌四年升为县
虎丘山避唐太祖讳改为武兵又名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
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冢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
为坑史记云阖闾冢在吴县闆门外以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葬
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兵十万
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秦始皇东巡至
虎丘求吴王宝剑其虎当坟而踞始皇以剑击之不及误中于石
遗迹尚存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于今虎疁唐讳虎钱氏讳疁
改为浒墅剑无复获乃陷成池古号剑池池傍有石可坐千人号
千人石其山夲晋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珉之别墅咸和二年舍
山为东西二寺立祠于山寺侧有贞娘墓吴国之佳丽也行客才
卷六 第 5b 页
子多题诗墓上 花山在吴县西三十里其山蓊郁幽邃晋太康
二年生千叶石莲花因名山东二里有胥葬亭吴越阖闾置亭东
二里有馆娃宫吴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今灵岩山是也晋太尉
陆玩舍宅置寺宫傍有石鼓大三十围吴志云其鼓有兵则鸣晋
隆安二年贼孙恩作乱鼓鸣山上有池旱亦不涸中有莼甚美夏
食之则去热吴中以为佳品 支硎山在吴县西十五里晋支遁
字道林尝隐于此山后得道乘白马升云而去山中有寺号曰报
恩梁武帝置 岝㟧山在吴县西十二里吴王僚葬此山中有寺
号思益梁天监二年置 馀杭山又名四飞山在吴县西三十里
有汉豫章太守陆烈坟东二里有汉山阴县令陆寂坟山有白土
如玉甚光润吴中每年取以充贡号曰石脂亦曰白垩白磰东三
卷六 第 6a 页
里有夫差义子坟十八所 横山又名据湖山在吴县西南十六
里中有朱植 及晋门下侍郎陆云公坟 鸡笼山在吴县西三
十里以形似鸡笼因名晋太康三年司空陆玩葬此山掘地得石
凤飞去今凤凰墩是也陆玩字君瑶为左仆射子纳字祖言(纳玩/之弟)
(子纳/误也)为吴兴守至终尚令亦葬此山 升犹山在吴县西二十里
吴太宰嚭所葬 女坟湖在吴县西北六里越绝书曰夫差小女
字幼玉见父无道轻士重色其国必危遂愿与书生韩重为偶不
果结怨而死夫差思痛之金棺铜椁葬阊门外其女化形而歌曰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既高飞罗当奈何志欲从君谗言孔多悲
怨成疾殁身黄坡叉赵晔吴越春秋云阖闾有女哀怨王先食蒸
鱼乃自杀王痛之厚葬于阊门外其女化为白鹤舞于吴市千万
卷六 第 6b 页
人随观之后陷成湖今号女坟湖流杯亭在女坟湖西二百步阖
闾三月三日泛舟游赏之处
太湖按汉书志云尔雅十薮曰吴越之间有具区郭璞云今吴县
西南太湖即震泽也中有包山去县一百三十里其山高七十丈
周回四百里下有洞庭穴潜行水底无所不通号为地脉又有大
小二雷山按越绝书曰太湖周回三万六千顷亦曰五湖虞翻云
太湖有五道之别故谓之五湖国语曰吴越战于五湖在笠泽一
湖耳张勃吴录云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里以五湖
为名周处风土记曰舜渔泽之所也扬州记曰太湖一名震泽一
名洞庭今湖中包山有石穴其深莫知其极即十大洞天之第九
林屋洞天也洞庭山记曰洞庭有二穴东南入洞幽邃莫测昔阖
卷六 第 7a 页
闾使令威丈人寻洞秉烛昼夜而行继七十日不穷而返启王曰
初入洞口狭隘伛偻而入约数里忽遇一石室可高二丈常垂津
液内有石床枕砚石几上有素书三卷持回上于阖闾不识乃请
孔子辩之孔子曰此夏禹之书并神仙之事言大道也王又令再
入经二十日却返云不似前也唯上闻风水波涛又有异虫挠人
扑火石燕蝙蝠大如鸟前去不得丈人姓毛名苌号曰毛公今洞
庭有毛公宅石室并坛存焉
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 越伐吴禦之笠泽其江之源
连接太湖一江东南流五十里入小湖一江东北二百六十里入
于海一江西南流入震泽此三江之口也咸仲云松容也容裔之
貌尚书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
卷六 第 7b 页
唐曹恭王庙在松江恭王太宗第十四子调露元年则天皇后出
为苏州刺史 百口桥后汉郡人顾训家有百口五世同居乡人
效之共议近宅造百口桥以彰孝义也 乘鱼桥在交让渎郡人
丁法海与琴高友善高世不仕共营东皋之田时岁大稔二人共
行田畔忽见一大鲤鱼长可丈馀一角两足双翼舞于高田法海
试上鱼背静然不动良久遂下请高登鱼背乃举翼飞腾冲天而
去 琴高宅在交让渎法海寺西五十步法海寺济阳丁法海舍
宅所置法海盖丁令威之裔殿 浮图下有令威炼丹井也 皋
桥吴县北三里有五十步汉议郎皋伯通字奉卿所居因名伯通
卒葬胥门西二百步号伯通墩高七梁鸿隐居伯通庑下为人赁
舂每归妻为具食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
卷六 第 8a 页
之如此非凡人也舍于家鸿潜闭门著书十馀篇疾困告主人曰
昔延陵君葬子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乃卒
伯通等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伯鸾清高宜令相
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基
址见存 炭渚桥吴时海渚通源后沙涨为陆基址见存 定跨
桥阖闾于行苑内置游赏之处基址见存
重玄寺梁卫尉卿陆僧瓒天监二年旦暮见住宅有瑞云重重覆
之遂奏请舍宅为重云寺台省误写为重玄时赐大梁广德重玄
寺 乾元寺晋高士戴颙舍宅置乾元初苏州节度采访使郑桂
清书额奉敕依年号为乾元寺 通玄寺吴大帝孙权吴夫人舍
宅置晋建兴二年郡东南二百六十里有沪渎渔人夜见海上光
卷六 第 8b 页
明照水彻天明日睹二石神像浮水上众言曰水神也以三牲日
祝迎之像背身泛流而去时郡有信士朱应及东陵寺尼率众香
花钟磬入海迎之载入郡城像至通玄寺前诸寺竞争数百人牵
拽不动众议玄像应居此寺言毕数人舁试像乃轻举便登宝殿
神验屡彰光明七日七夜不绝梁简文帝制石佛碑曰有迦叶佛
维卫佛梵字刻于像背唐东宫长史陆柬之书碑载初元年则天
皇后遣使送珊瑚镜一面钵一副宣赐供养兼改通玄寺为重云
寺开元五年兼赐金鱼字额旧通玄寺移盐官县东四十里鲍郎
市其后像失一躯后人造一躯以并之 龙光寺梁天监二年金
紫光禄大夫 舍宅置陆柬之书额 永定寺梁天监三年苏
州刺史吴郡顾彦先舍宅置陆鸿渐书额 宴圣寺梁天监三年
卷六 第 9a 页
司徒沈长史吴郡张融舍宅置右卫翊陆彦远书额 禅房寺宋
建武元年苏州刺史张岱舍宅置吴郡陆曾书额 流水寺吴郡
陆襄舍宅置三殿三楼高僧清闲建吴郡县令田业伯华书额
唐慈寺宋建武元年高士将军舍宅置 朱明寺晋隆安二年郡
人朱明孝义立身而家大富与弟同居弟妻言树坏欲弃兄异居
明知弟意乃以金帛馀榖尽给与弟唯留空宅忽一夕狂风骤雨
悉吹财帛还归明宅弟与妻羞见乡里自尽明乃舍宅为寺号朱
明寺 般若台晋穆侯何曾置内有水池石桥铜像一躯高一丈
六尺高士戴颙建唐景龙二年有神光现数日不歇奉敕改神景
寺东北有般若桥因寺而名 崇福寺梁天监三年武帝置周朝
废之宝应元年重置 龙兴寺则天皇后置御书额八方开元五
卷六 第 9b 页
年再兴此寺刺史张廷圭摹勒御书于碑 慈悲寺齐永明二年
吴人薛昙舍宅置宋周昙卒遗言迁其灵柩于殿下 陆卿寺梁
庄舍宅置崇善玉芝二观并天监二年置
  馆八所
全吴 通波 龙门 临顿
升羽(带城桥/二石步)乌鹊(在郡南/高桥)江风(渴马/港是)夷亭(养鱼/之亭)
  坊六十所
通波 三让 水浮 阖闾
坤维 馆娃 调啁 平权
金风 南宫 通关 盍簪
吴越 白贲 南记 长干
卷六 第 10a 页
望馆 曳练 苌楚 处暑
常县 白华 即次 甘节
吴渝 荐雷 义和 噬嗑
嘉鱼 陋烛
  已上三十坊在吴县
迁善 旌孝 儒教 绣衣
太玄 黄鹂 玉铉 布德
立义 孙君 青阳 建善
从义 迎春 载耜 开水
丽泽 释莱 和令 夷则
南政 仲吕 必大 豸冠
卷六 第 10b 页
八貂 同仁 天宫 布农
富春 循陔
 已上三十坊在长洲县
罗城作亚字形周敬王六年丁亥造至今唐乾符三年丙申凡一
千八百九十五年其城南北长十二里东西九里城中有大河三
横四直苏州名标十望地号六雄七县八门皆通水陆郡郭三百
馀巷吴长二县古坊六十虹桥三百有馀地广人繁民多殷富
卷六 第 11a 页
吴县疆域图说 曹自守 吴为县自先朝渐次分析其名不易其
境已狭繇阊而西迤北即属长洲盘关而东亦长洲界南去十馀里
又与吴江相错然则吴之疆域特苏州西南之一隅耳虽领都三十
七或名存而地阙盖以濒湖之地每沦于水及山田多瘠民苦赋役
而流徙者众也若南之一都西之十一都号为沃土凡粮赋重遣两
都实任之槩观吴域阻山负湖非若他邑之多平壤都腴田也湖鱼
山樵仅足衣食欲求殷户其可得乎东西洞庭之民鲜负农耕多业
商贾地产果植力作俭勤不同城郭之浮荡兹亦累困剧役不堪命
矣在县而论两山为上乡而木渎次之横金又次之馀无足言矣夫
长洲吴倚郭向固并称而吴实不及长洲之半凡有杂役则与均科
吴更病焉况曩岁倭寇自太仓昆山而来繇浒墅径趋木渎登洞庭
卷六 第 11b 页
两山大掠而去其零贼溃自 留都者则往来于石湖新郭之间而
得歼于横金黄山之下其掠城外者乃繇石湖迤逦上方投白洋湾
从吴江入浙故于礼圻马嘶石公角头及横金木渎而石湖跨塘五
龙桥䓁处各立营寨设险置守练兵整䒃其亦今之要务乎
吴县城图说 曹自守 苏城衡五里纵七里周环则四十有五里
卧龙街东隶长洲而西则吴境公署宦室以逮啇贾多聚于西故地
东旷西狭俗亦西文于东也乃西居要冲节旄莅止无虚曰使舟如
织骚动候吏送迎供亿宰县者实苦之故吴在晋唐时为乐土当宋
则已赋重今生齿繁而利源薄盖吴民不置田𤱔而居货招啇阊阛
之间望如绣锦礼筵华服竞侈相高而角利锱铢不偿所费征科百
出一役破家说者谓役累土著而利归啇人亶其然乎故外负富饶
卷六 第 12a 页
之名而内实寠困者智俗使然城中两邑并峙有役率均吴民应役
每先以在西则呼摄便尔在城之图以南北为号各分元亨利贞以
统部居民南号差不及北以地有閒隙稍远市廛阊胥盘三门外曰
附郭即㕥阊盘为号而胥固略之矣然自胥及阊迤逦而西庐舍栉
比殆䓁城中此侨客居多往岁寇至议者欲于城外更筑一城俨如
半壁以附大城乃迄无成
阊西筑城论 刘凤 倭警告急章太仆焕论防禦主城西濠外至
枫桥皆令具版筑乃更嚣然予诘之城固善也必傅之大城则两端
阻以大河必为桥桥之上又城乃可而桥可易为哉且必锐以临河
壖悉筑之则吴之所以饶颇赖是耳为行货往来者于此市易数百
年生聚一旦燔荡焉寇未及而我先自创残岂计之得乎若为预防
卷六 第 12b 页
 虑当合两濠自丁家巷以西环上下塘山塘至枫桥为一城而濠之
 上下水陆谷置关隘使可以守两城夹焉当必无患而内又可藏斗
 舰于濠上之啇旅市易无损且城得相为犄角若成都之有少城与
 襄樊之并峙者
卷六 第 13a 页
范成大水利图序
窃谓天人之理必相因而其力亦常相半人事已十五六则其不
可奈何者当归之天在人者未尽不幸遭遇便谓天实为之此不
待智者知其然盖尝与老农计之欲为救灾捍患之术其大槩有
二曰作堤曰疏水其小槩一曰种茭今之塍岸率去水二三尺人
单行犹侧足其上坎坷断裂累累如蹲羊伏兔佃户贫下至东作
时举质以备粮种其势无馀力以及畚锸之工妇子持小杴探污
泥补缀缺空累块亭亭一蹴便陨谓之作岸实可怜笑虽殚力耕
耘而不念四维之不足恃秋水时至相以飘风莫之障防与江湖
同波农人转徙而他明年或能归业或召新租事力愈薄卤莽增
甚长民者不为检校没世穷年求为旷土今宜考绍兴二十八年
卷六 第 13b 页
来被水之由其边邻湖瀼土人所谓搭白之处增筑长堤使高五
六尺基广七八尺以上秋冬之交潢潦乾源手足所及土皆可取
阅春夏半年至秋雨风潮土已坚定草茅生之可恃为安较之临
时补缀相去远矣至于夫力则同顷共利者不殊如一顷之田南
高而北下水必先自北入北边有田之人固当悉力三边众户亦
合并工夫有田无岸水乎入之辄复罪岁诚可太恖盖作堤之说
如此昆山之号田为下湿数十年前十种九涝自赵霖凿吴松江
积潦三十年来岁无荐饥今吴松之利自若而邑中诸港颇有堙
郁之处一二里间断绝有之今宜行视凡出水之港皆决而疏之
使水得肆行无留用工甚少效验立见而堤岸始为田用盖疏水
之说如此江东圩埂高厚如太府之城舟行常仰视之并驱其上
卷六 第 14a 页
犹有馀地至水发时数十百围一时皆破其有茭葑外护者往往
独存盖其纷披摇曳与水周旋而不与之忤比其及岸已如彊弩
之末彺怒尽霁茭之能杀水如此昆山附田故皆有茭葑近岁骑
军就牧斩刈殆尽陂泺漫生之茭不可以顷亩计独令赦附堤者
犹不乏军兴宜与主将通知利害明立表识使樵斤无得过此茭
所不产处即置葑田附之三说具举无遗策矣此非有隐情奥理
待探𦣱而知州县属吏有解事者使躬行阡陌不三日间利害皆
在目今诚因农隙稍捐仓粟以助作者此命一下见其欢然翕从
指顾而成矣
卷六 第 14b 页
卷六 第 14b 页
吴中水利书
                    宋进士宜兴单锷著
切观三州之水为害滋久较旧赋之入十常减其五六以日月指之则水为
害于三州逾五十年矣所谓三州者苏常湖也朝廷屡责监司监司每督州
县又间出使者寻按旧迹使讲明利害之原然而西州之官求东州之利目
未尝历览地形之高下耳未尝讲闻湍流之所从来州县惮其经营百姓厌
其出力钧曰水之患天数也按行者驾轻舟于汪洋之陂视之茫然犹擿埴
索途以为不可治也闻有忠于国志于民深求而力究之然有知其一而不
知其二知其末而不知其本详于此而略于彼故有曰三州之水咸注之震
泽震泽之水东入于松江由松江以至于海自庆历以来吴江筑长堤横截
江流由是震泽之水常溢而不泄以至壅灌三州之田此知其一偏者也或
又曰由宜兴而西溧阳县之上有五堰者古所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众
卷六 第 15a 页
 水由分水银林二堰直趋太平州芜湖后之商人由宣歙贩运𥱼木东入二
 浙以五堰为艰阻因相为之谋罔绐官长以废去五堰五堰既废则宣歙金
 陵九阳江之水或遇五六月山水暴涨则皆入于宜兴之荆溪由荆溪而入
 震泽盖上三州之水东灌苏常湖也此又知其一偏者耳或又曰宜兴之有
 百渎古之所以泄荆溪之水东入于震泽也今已湮塞而所存者四十九条
 疏此百渎则宜兴之水自然无患此亦知其一偏者也三者之论未尝参䆒
 其详以锷视其迹自西五堰东至吴江岸犹人之一身也五堰则首也荆溪
 则咽喉也百渎则心也震泽则腹也旁通震泽众渎则络脉众窍也吴江则
 足也今上废五堰之固而宣歙池九阳江之水不入芜湖反东注震泽下又
 有吴江岸之阻而震泽之水积而不泄是犹有人焉桎其手缚其足塞其众
 窍以水沃其口沃而不已腹满而气绝视者恬然犹不谓之已死今不治吴
 江岸不疏诸渎以泄震泽之水是犹沃水于人不去其手桎不鲜其足缚不
 除其窍塞恬然安视而已诚何心哉然而百渎非不可治五堰非不可复吴
卷六 第 15b 页
江岸非不可去盖治之有先后且未筑吴江岸已前五堰之废已久然而三
州之田尚十年之间熟有五六五堰犹未为大患自吴江筑岸已后十年之
间熟无一二欲具验之阅三州岁赋所入之数则可见矣且以宜兴百渎言
之古者所以泄西来众水入震泽而终归于海盖震泽吐纳众水今纳而不
吐锷窃视熙宁八年时虽大旱然连百渎之田皆鱼游鳖处之地低污之甚
也其田去百渎无多远而田之苗是时亦皆旱死何哉盖百渎及旁穿小港
渎历年不遇旱皆为泥沙堙塞与平地无异矣虽去震泽甚迩民力难以私
举时官又无留意疏导者苗卒归乎稿死自熙宁八年迄今十四载其田即
未有可耕之日岁岁诉潦民益憔悴昔嘉祐中邑尉阮洪深明宜兴水利方
是时吴中水洪屡上书监司乞开百渎监司允其请遂鸠工于食利之民疏
导四十九条是年大熟此百渎之验岁水旱皆不可不开也宜兴所利非止
百渎东有蠡河横亘荆溪东北透湛渎东南接略画溪昔范蠡所凿与宜兴
西蠡运河皆以昔贤名呼为蠡河遇大旱则浅淀中旱则通流又有孟泾泄
卷六 第 16a 页
滆湖之水入震泽其他沟渎淀塞其名不可缕举夫吴江岸界于吴松江震
泽之间岸东则江岸西则震泽江之东则大海百川莫不趋海自西五堰之
上众川由荆溪入震泽注于江由江归于海地倾东南其势然也庆历二年
欲便粮运遂筑北堤横截江流五六十里致震泽之水常溢不泄浸灌三州
之田每至五六月间湍流迅急之时视之吴江岸之东水常低岸西之水不
下一二尺此堤岸阻水之迹自可览也又睹岸东江尾与海相接处污殿茭
芦丛生沙泥涨塞而江岸之东自筑岸已来沙涨成一村昔为湍流奔涌之
地今为民居民田桑枣场圃吴江县由是岁增旧赋不少虽然增一邑之赋
反损三州之赋不知几百倍邪夫江尾昔无茭芦壅障流水今何致此盖未
筑岸之前源流东下迅急筑岸之后水势迟缓无以涤荡泥沙以至增积茭
芦生矣茭芦生则水道狭水道狭则流泄不快虽欲震泽之水不积其可得
邪今欲泄震泽之水不积其可得邪今欲泄震泽之水莫若先开江尾茭芦
之地迁沙村之民运其所涨之泥然后以吴江岸凿其土为木桥千所以通
卷六 第 16b 页
粮运每桥用耐水土木棒二条各长二丈五尺横梁三条各长六尺柱六条
各长二丈除首尾占阁外可得二丈馀谼道每一里计三百六十步一里为
桥十所计除占阁外可开水面二十三丈每三十步一桥也一千条桥共开
水面二千丈计一十一里四十步也随桥谼开茭芦为港走水仍于下流又
开白蚬安亭二江使太湖水由华亭青龙入海则二州水患必大衰减常州
运河之北偏乃江阴县也其地势自河而渐低上自丹阳下至无锡运河之
北偏古有泄水入江渎一十四条曰孟渎曰黄汀堰渎曰东函港曰北戚氏
港曰五卸堰港曰梨溶港曰蒋渎曰欧渎曰魏渎泾曰支子港曰蠡渎一牌
(一作/碑)泾皆以古人名或以姓称之昔皆以泄众水入运河立㪷门又北泄下
江阴之江今名存而实亡今存者无几二浙之粮船不过五百石运河止可
常存五六尺之水足可以胜五百石之舟以其一十四处立为石碶㪷门每
渎于岸北先筑堤岸则制水入江若无堤防则水泛溢而不制将见灌浸江
阴之民田民居矣昔熙宁中有提举沈披者辄去五卸堰走运河之水北下
卷六 第 17a 页
江中遂害江阴之民田为百姓所讼即罢提举亦尝被罪始欲以为利而适
足以害之此未达古人之智以致败事也切见近日钱塘进士余默两进三
州水利徒能备陈功力琐细之事殊不知本末惟有言得常州运河晋陵至
无锡一十四处置㪷门泄水北下江阴大江虽三尺童子亦知如此可以为
利然余默虽能言㪷门一事合锷鄙策柰何无法度以制入江之水行之则
又岂止为一沈披耶又睹主簿张寔进状言吴江岸为阻水之患泾函不通
其言然则然矣虽言吴江岸而不言措置水之术盖古之所创泾函在运河
之下用长梓木为之中用铜轮刀水冲之则草可刈也置在运河底下暗走
水入江今常州有东西二函地名者乃此也昔治平中提刑元积中开运河
尝闻见函管但见函管之中皆泥沙以谓功力甚大非可易复遂已今先开
凿江湖海故道堙塞之处泄得积水他日治函管则可若未能开故道而先
治函管是知末而不知本也切见常州运河之北偏皆江阴低下之田常患
积水难以耕植今河上为㪷门河下筑堤防以管水入江百姓由是缘此河
卷六 第 17b 页
堤可以作田围此泄水利田之两端也宜兴县西有夹苧干渎在金坛宜兴
武进三县之界东至滆湖及武进县界西南至宜兴北至金坛通接长塘湖
西接五堰茅山薛步山水直入宜兴之荆溪其夹苧干盖古之人亦所以泄
长塘湖东入滆湖泄滆湖之水入大吴渎塘口渎白鱼湾高梅渎四渎及白
鹤溪而北入常州之运河由运河而入一十四条之港北入大江今一十四
条之港皆名存而实亡累有知利便者献议朝廷欲依古开通北入运河以
注大江自滆湖长塘湖两首各开三分之二为彼田户皆豪民不知利便惟
恐开凿已田阴构胥吏皆柅而不行元丰之间金坛令曾长官奏请乞开朝
廷又降指挥委江东及两浙两路监司相度及近县官员相视又为彼豪民
计构不行傥开夹苧干通流则西来他州入震泽之水可以杀其势深利于
三州之田也锷熙宁八年岁遇大旱切观震泽水退数里清泉乡湖乾数里
而其地皆有昔日丘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数里之间信知昔为民田今为太
湖也太湖即震泽也以是推之太湖宽广逾于昔时昔云有三万六千顷自
卷六 第 18a 页
筑吴江岸及诸港渎堙塞积水不泄又不知其愈广几多顷也锷又尝见低
下之田昔人争售之今人争弃之盖积年之水十无一熟积空头之税或遇
频年不收则饥饿丐殍鬻妻子以偿王租或置其田舍其庐而逋至于酒坊
处在水乡沾卖不行以致败阙者比年尤甚皆缘水伤下田不收故也锷又
尝游下乡切见陂渰之间亦多丘墓皆为鱼鳖之宅且古之葬者不即高山
则于平原陆野之间岂即水穴以危亡魂邪尝得唐埋铭于水穴之中今犹
存焉信夫昔为高原今为污泽今之水不泄如故也昨熙宁间检正张谔命
属吏殿丞刘悫相视苏秀二州海口诸浦渎为沙泥壅塞将欲疏凿以决流
水悫相视回申以谓若开海口诸浦则东风驾海水倒注反灌民田谔谓悫
曰地倾东南百川归海古人开诸海浦析以通百川也若反灌民田古人何
为置诸浦邪百川东流则有常西流则有时因东风虽致西流风息则其流
亦复归于海其势然也凡江湖诸浦港势亦一同悫虽信其如此然犹有说
盖以昔视诸浦无倒注之患而今乃有之盖昔无吴江岸之阻诸浦虽暂有
卷六 第 18b 页
泥沙之壅然百川湍流浩急泥沙自然涤荡随流以下今吴江岸阻绝百川
湍流缓幔缓慢则其势难以涤荡沙泥设使今日开之明日复合又闻秀州
青龙镇入海诸浦古有七十二会盖古之人以为七十二会曲折宛转者盖
有深意以谓水随地势东倾入海虽曲折宛转无害东流也若遇东风驾起
海潮汹涌倒注则于曲折之间有所回激而泥沙不深入也后人不明古人
之意而一皆直之故或遇东风海潮倒注则泥沙随流直上不复有阻凡临
江湖海诸港浦势皆如此所谓今日开之明日复合者此也今海浦昔日曲
折宛转之势不可不复也夫利害挂于眉睫之间而人有所不知今欲泄三
州之水先开江尾去其泥沙茭芦迁沙上之民次疏吴江岸为千桥次置常
州运河一十四处之㪷门石碶堤防管水入江次开导临江湖海诸县一切
港渎及开通茜泾水既泄矣方诱民以筑田围昔郏亶尝欲使民就深水之
中叠成围岸夫水行于地中未能泄积水而先成田围以狭水道当春夏湍
流浩急之时则水当涌行于田围之上非止坏田围且淹浸庐舍矣此不智
卷六 第 19a 页
之甚也欲乞朝廷指挥下两浙转运司择智力了干官员分布诸县则不越
数月其工可毕所有创桥疏通河港置㪷门利便制度不在规规而言也今
析画三州江湖溪海图一本但可观其大略港渎之名亦布其一二耳欲见
其详莫若下苏常湖诸县各画溪河沟港图一本各言某河某渎通某县某
处俟其悉上合而为一图则纤悉若视于指掌之间也锷又睹秀州青龙镇
有安亭江一条自吴江东至青龙由青龙泄水入海昔因监司相视恐走透
商税遂塞此一江其江通华亭及青龙夫笼截商税利国能有几邪堰塞湍
流其害实大又况措置商税不为难事窃闻近日华亭青龙人户相率陈状
情硕出钱乞开安亭江见有状准本县官吏未与施行近又访得宜兴西滆
湖有二渎一名白鱼湾一名大吴渎泄滆湖之水入运河由运河入一十四
处㪷门下江其二渎在塘口渎之南又有一渎名高梅渎亦泄滆湖之水入
运河由运河入㪷门在吴渎之南近闻知苏州王觌奏请开海口诸浦不可
开今开之不逾日或遇东风则泥沙又合矣尝观考工记曰善沟者水齧之
卷六 第 19b 页
善防者水淫之盖谓上水湍流迅急则自然下水泥沙齧去矣今若俟开江
尾及疏吴江岸为桥与海口诸浦同时兴功则自然上流东下齧去诸浦沙
泥矣凡欲疏导必自下而上先治下则上之水无不流若先治上则水皆趋
下漫灭下道而不可施功力其势理然也故今治三州之水必先自江尾海
口诸浦疏凿吴江岸及置常州一十四处之㪷门筑堤制水入江比与吴江
两处分泄积水最为先务也然锷观合开三州诸渎沟不必全藉官钱盖三
州之民憔悴之久人人乐开故半可以资食利户之力也今略举其一二若
开江尾疏吴江岸为桥迁吴江岸东一村之民开地复为昔日之江置一十
四处之㪷门并筑一十四条堤制水入江开苧荚干白鹤溪白鱼湾大吴渎
塘口渎宜兴东蠡河则上非官钱不可开也若宜兴之横塘百渎苏州之海
口诸浦安亭江江阴之季子港春申港下港冓田港利港宜兴之塘头渎及
诸县凡有自古泄水诸沟港浜渎尽可资食利户之力也莫若先下三州及
诸县抄录诸道江湖海一切诸港渎沟浜自古有名者及供上丈尺料之功
卷六 第 20a 页
力之费或系官钱或系食利私力期之以施工日月同日开凿同日疏放若
或放水有先后则上水奔涌东下冲损在下开未毕沟港以故须同日决放
也或者有谓昔人创望亭吕城奔牛三堰盖为丹阳下至无锡苏州地形东
倾古人创三堰所以虑运河之水东下不制是以创堰以节之以通漕运自
熙宁治平间废去望亭吕城二堰然亦不妨纲运者何耶锷曰昔之太湖及
西来众水无吴江岸之阻又一切通江湖海故道未尝堙塞故运河之水尝
虑走泄入于江湖之间是以置堰以节之今自庆历以来筑置吴江岸及诸
港浦一切堙塞是以三州之水常溢而不泄二堰虽废水亦常溢去堰若无
害今若泄江湖之水则二堰尤宜先复不复则运河将见涸而粮运不可行
此灼然之利害也又若宜兴创市桥去西津堰盖嘉祐中邑尉阮洪上言监
司就长桥东市邑中创一桥使运河南通荆溪初开凿市街乃见昔日桥柱
尚存泥中咸谓古为桥于此也又运河之西口有古西津堰今已废去久矣
且古之废桥置堰以防走透运河之水今也置桥废堰以通荆溪则溪水常
卷六 第 20b 页
倒注入运河之内今之与古何利害之相反耶锷以谓古无吴江岸众水不
积运河高于荆溪是以塞桥置堰以防泄运河之水也今因吴江岸之阻众
水积而常溢倒注运河之内是以创桥废堰见利而不见害也今若治吴江
岸泄众水则运河之水再防走泄当于北门之外创一堰可也其利害盖如
此也或又曰切观诸县高原陆野之乡皆有塘圩或三百亩或五百亩为一
圩盖古之人停蓄水以灌溉民田以今视之其塘之外皆水塘之中未常畜
水又未尝植苗徒牧养牛羊畜放凫㕐而已塘之所创有何益邪锷曰塘之
为塘是犹堰之为堰也昔日置塘蓄水以防旱岁今自三州之水久溢而不
泄则置而为无用之地若决吴江岸泄三州之水则塘亦不可不开以蓄诸
水犹堰之不可不复也此亦灼然之利害矣苟堰与塘为无益则古人奚为
之邪盖古之贤人君子大智经营莫不除害兴利出于人之未到后人之浅
谋管见不达古之人大智颠倒穿凿徒见其害而莫见其利也若吴江岸止
知欲便粮运而不知遏三州之水反以为害又若废青龙安亭江徒知不漏
卷六 第 21a 页
 商旅之税又不知反狭水道以遏百川今之人所以戾古者凡如此也锷切
 观无锡县城内运河之南偏有小桥由桥而南下则有小渎渎南透梁溪渎
 有小堰名曰单将军堰自桥至梁溪其渎不越百步堰虽有亦不渡船筏梁
 溪即接太湖昔所以为此堰者恐泄运河之水昔熙宁八年是岁大旱运河
 皆里涸不通舟楫是时锷自武林过无锡因见将军堰既不渡船筏而开是
 渎者古人岂无意乎因语与邑宰焦千之曰今运河不通舟楫切睹将军堰
 接运河去梁溪无百步之远古人置此堰渎意欲取梁溪之水以灌运河千
 之始则以锷言为狂终则然之遂率民车四十二管车梁溪之水以灌运河
 五日河水通流舟楫往来信夫古人经营利害凡一沟渎皆有微意而今人
 昩之也尝见苏州之茜泾昔范仲淹命工开导以泄积水以入于海当时谏
 官不知苏州患在积水不泄咸上疏言仲淹走泄姑苏之水盖不知其利而
 反以为害今茜泾自仲淹之后未复开凿亦久湮塞锷存心三州水利凡三
 十年矣每睹一沟一渎未尝不明古人之微意其间曲折宛转皆非徒然也
卷六 第 21b 页
 锷今日之议未始增广一沟一渎其言与图符合若非观地之势明水之性
 则无以见古人之意今并图以献惟执事者上之朝廷则庶几三州憔悴之
 民有望于今日也
    别画
   一先开吴江县江尾茭芦地
   一先迁吴江沙上居民及开白蚬江通青龙镇又开青龙镇安亭江通
    海
   一先去吴江土为千桥
   一先置常州运河㪷门 十四所用石碶并筑堤管水入江
   一次开夹苧干白鹤溪白鱼湾塘口渎大吴渎令长塘湖滆湖相连走
    泄西水入运河下㪷门入江
   一次开宜兴百渎见今只有四十九条东入太湖
   一次开苏州茜泾白茅七鸦福山梅里诸浦及茜泾
卷六 第 22a 页
   一次开江阴下港黄田眷申季子灶子诸港
   一次开宜兴东西蠡河
   一次根究诸临江湖海诸县凡泄水诸港渎并皆疏凿
伍堰水利昔钱舍人公辅为守金陵尝䆒伍堰之利虽知伍堰之利而不知
伍堰以东三州之利害锷知三州之水利而未䆒伍堰以西之利害一日钱
公辅以世之所为伍堰之利害与锷参䆒方知始末利害之议完也公辅以
为伍堰者自春秋时吴王阖闾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春
冬载二百石舟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自后相传未始有废至李氏时
亦常通运而置牛于堰上挽拽船筏于固城湖之侧又尝设监官置𪠘宇以
收往来之税自是河道淀塞堰埭低狭虚务添置者十有一堰往来舟筏莫
能通行而水势遂不复西及遇春夏大水江湖泛涨则园头王母龙潭三涧
合为一道而奔冲东来河之不治愈可见也今若开深故道而存留银林分
水二堰则诸堰尽可去矣所欲存二堰者盖本处地势自银林堰以西地形
卷六 第 22b 页
从东迤逦西下自分水堰以东地形从西迤逦东下而其河自西坝至东坝
十六里有馀开淘之际须随逐处地形之高下以浚之然后江东两浙可以
无大水之患然银林堰南则通建平广德北则通溧水江宁又当增修高广
以俟商旅舟船往还之多可以置官收税如前之利此五堰所以不可不复
也今莫若治伍堰使上之水不入于荆溪而由分水银林二堰直归太平之
芜湖下治吴江之岸为千桥使太湖之水东入于海中治百渎之故道与夫
苏常湖三州之有故道旁穿于太湖者虽不可缕举而槩可以迹䆒也难者
曰虽复伍堰柰何伍堰之侧山水东下乎复堰无益也锷荅曰由伍堰而东
注太湖则有宣歙池广溧水之水 苟复堰使上之水不入于荆溪自馀山
涧之水宁有几邪比之未复十须杀其六七耳难者乃服
  单锡字君赐宜兴人宋嘉祐二年与苏轼兄弟为同年进士轼爱其贤
  妻以甥女弟锷字季隐登嘉祐五年进士锷存心水利凡三十年轼为
卷六 第 23a 页
   录其书进于朝不果行锷子发字文兴举八行科为太学录尝修阳羡
   风土志事见单氏家乘
卷六 第 23b 页
水利集
                    元都水监任仁发著
议者曰古者吴淞江狭处尚二里馀犹且不能吞受太湖之水于是添浚三
十六浦以佐之且复时有渰没田畴之患今所开江止阔二十五丈置闸十
座其能去水几何其利则未之有也
荅曰所开江身阔二十五丈置闸十座每闸阔二丈五尺可以泄水二十五
丈吴淞江系潮水往来之地古人论泄水之法极详范文正公曰三分其时
损居二焉谓如一日十二时昼夜两潮涨四时辰潮涨八时辰潮落所设之
闸昼夜皆去水之时也所以江面虽二里之宽不如十闸之功也况今东南
有上海浦泄放淀山湖三泖之水东北有刘家港耿泽疏通昆城䓁湖之水
吴淞江置闸十座以居其中潮平则闭闸以拒之潮退则开闸而放之滔滔
不息势若建瓴直趋于海实疏导潴水之上策也与古之三江其势相埒若
天时多雨虽太湖汪洋瀰漫其涸亦可待矣旱则闭闸潴水以供灌溉乃一
卷六 第 24a 页
举两得其利也
议者曰吴淞江自古无闸今置之非法也何不开闸疏通使江复故道一任
潮之往来岂不便易
荅曰治水之法先度地形之高下次审水势之逆顺往来寻源溯㳘各顺其
性古人谓水归深源又曰泥沙随潮而来清水荡涤而去今新泾上海浦刘
家港䓁处水深数丈今所开止深一丈五尺若不置闸以限潮沙则浑潮捲
沙而来清水自归深源而去新开江道水性未顺兼以河浅约住泥沙不数
月间必复淤塞前工俱废故闸不可不置也范文正公曰新导之河必设诸
闸正此谓也若欲再复吴淞江故道须候诸闸启闭流顺河深众水归源其
汹涌之势孰可制禦当于此时诸闸都闭挑开一处堰坝任潮往来借清水
力东冲西决自复成江矣考工记曰善沟者水齧之此之谓也
议者曰吴淞江前时通流今日何为而塞岂非如海变桑田之说黄河日走
千里非人力所可为者欤
卷六 第 24b 页
荅曰东坡有言若要吴淞江不塞吴江一县人民可尽徙于他处庶使上源
宽阔清水力盛泥沙自不能积何致有堙塞之患哉归附之后将太湖东岸
出水去处或钉木植为栅或壅草土为堰或筑狭河身为挢置为驿路及有
湖泖港汊又虑私盐船往来多行塞断所以水脉不通清水日弱浑潮日盛
泥沙日积而吴淞江日就淤塞今日江势正与东坡所见合若曰如海变桑
田黄河奔突一付之天则圣人手足胼胝尽力沟洫皆虚言也圣人岂欺我
哉所当尽人力而为可也
议者曰钱氏有国一百有馀年止长兴年间一次水灾亡宋南渡一百五十
馀年止景定年间一二次水灾今则一二年或三四年水灾频仍其故何也
荅曰钱氏有国亡宋南渡全藉苏湖常秀数郡所产之米以为军国之计当
时尽心经理使高田低田各有制水之法其间水利当兴水害当除合役军
民不问繁难合用钱粮不吝浩大必然为之又使名卿重臣专董其事豪富
上户簧言不能乱其耳珍货不能动其心凡利害之端可以当兴除者莫不
卷六 第 25a 页
备举又复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塘田连阡陌比比相承悉为膏腴之
产设有水患人力未尝不尽遂使二三百年之间水患罕见钦惟国朝四海
一统人才毕集擢居重任者未知风土所宜也以为浙西地土水利与诸处
同一例任地之高下任天之水旱所以一二年间水旱频仍皆不谙风土之
同异故也
议者曰苏州地势低下与江水平故曰平江古称泽国其地不可作田此必
然之理也今欲围筑硬岸亦逆土之性耳
荅曰宋晋以降仓廪所积悉仰给于浙西水田之利故曰苏湖熟天下足若
谓地势低下不可作田以为必然之理此诚无当之论何以言之浙西之地
低于天下而苏湖又低于浙西淀山湖又低于苏州此低之最低者也彼中
富户数千家于中每岁种植茭芦埋钉桩笆委葑土围筑硬岸岂非逆土之
性何为今日尽成膏腴之田此明效大验不可掩也既是淀山最低之湖经
理尚可以为田却说已成之田不可作田天下宁有是也
卷六 第 25b 页
 议者曰浙西水旱专系天时非人力之所可胜自来讨䆒治水之法终无可
 成
 荅曰浙西水利明白易晓但行之不得其要耳何谓无成大抵治水之法其
 事有三浚河港必深阔筑围岸必高厚置闸窦必多广设遇水旱则有河港
 闸窦堤防而乘除之自然不能为害傥人力不尽而一切归数于天天下宁
 有礼年耶东坡有言浙西水旱此系人事不脩之积非天时之所致即此谓
 也昔范文正公亲开海浦时议者阻之公锐意定见力排浮议疏浚积潦数
 年大稔民受其赐载之方册昭然可考乃谓终无可成为是说者皆是苟啚
 富家财物听受富家驱使而妄为无稽之言也
 议者曰开挑河道既已深阔河岸不须修筑围岸既已高厚河道不须开挑
 河道河岸既深既厚闸窦不须置立三者兼行徒劳民力而已
 荅曰开挑河道所以泄水修筑围岸所以障水置立闸窦所以限水自古三
 者兼行而不相悖也谓如不浚河道略值久雨若无河道以泄之则沟浍皆
卷六 第 26a 页
 盈东风则渰湖西之田西风则破湖东之岸骤涨骤落常有数尺涝水之痕
 围岸不高则无力难以堤防故湖沟不可不浚及不筑围岸或遇暴雨若无
 围岸以障之水涨入围车戽出田稻苗渰没已经数日根株朽腐尽成弃物
 缓不及事故围岸不可不筑闸窦乃防水旱之具遇涝则启而泄之遇旱则
 闭蓄之又且隔住浑潮免致捲沙入河壅塞水道故傍枕海一浦一堰皆有
 闸窦盖𣣔蓄水于未旱之前泄水于既涝之后乃闸窦限水之功也不可不
 立只此之说或者已不周知敢乃辄生妄议以毁其事可谓不知量也
 议者曰河沟围岸闸窦三者俱备自可永无水旱之忧则民食可足诚为久
 远之计朝廷何为废之
 荅曰范文正公宋之名臣尽心于水利尝谓修围浚河置立闸窦三者相为
 表里如䁀之足缺一不可三者备矣水旱岂足忧哉国家收附江南三十馀
 年浙西河沟围岸闸窦无官拯治遂致水利废坏若水旱小则小害大则大
 害是则年年有荒旱之田不可种艺深可惜哉今谓浚河备围置闸有久远
卷六 第 26b 页
之利朝庭废而不治者盖募夫工役取办豪富上户部夫督役责办于有司
官宦豪民猾吏三者皆非其所乐为所以搆扇豪户必欲阻坏而后已朝廷
未见日后之利但逄目前之优柰何围湖占江豪富之徒挟厚贿以赂贪官
成事则难坏事则易安能迄致乎成东坡亦云官吏浑其经营富户吝其出
力所以累行而终辍不能成久远之利也
 计
  吴淞江东南黄浦口起至大盈浦口止一万五千一百丈大盈浦口起
   至永淮寺东止一千六百丈
   永淮寺东起至赵屯浦口止一千五百丈赵屯浦口起至陆家浜止
   二千三百五十丈
   陆家浜起至千墩浦口新洋江止一千六百丈
    通计长二万二千一百五十丈
卷六 第 27a 页
卷六 第 28a 页
三吴水利别本作三江水学有序鄙芜不足录其文比此本为详疑此乃改
本也今略附载别本所出者于左主事姚文灏浙西水利书所取盖别本嘉
靖乙已世美堂
修圩次序水漫则专增其里土不狼籍水涸则兼筑其外岸方坚固里外尽
栽蓑草水边须种茭蒲岸之两额或栽水杨或栽篱筱白茅青 皆能匝岸
圩之中须画界岸高大坚固与外岸同圩有一顷者画以一字三顷者画以
二字四顷者画以三字五顷画以十字六顷者画以廿字匕顷者画以卅字
八顷者画以井字而沟通之盖各各界断则户少而力齐易集而易救但今
低乡圩岸荡无根脚须得桩笆捞泥渐积随田若干量出多少间有贫乏流
移须用设法补助或以其田佃于有力之家或以其岸责付劝罚之类惟有
纯是逃亡却用长夫修理若乃震泽等湖须用石堤如高邮三湖可也
开沟次序略与开河同开次序疾流搔乘缓流捞剪涸流传送浮沙推挽污
泥盘吊平陆开挑搔乘之法用铁为爬一爬五瓜系于桴筏溯流挽之搔动
卷六 第 28b 页
其沙乘流而远去矣捞剪之法用竹为䈒一首两尾铁口篾腮举其尾而开
合之泥自剪入而捞起矣传送之法先将两岸高厓分为等级每级高五尺
广一丈六尺为路四尺为沟级级布人人人执器锸以起土杴以调泥一递
一送无崎岖陟降之劳而土亦上矣推挽之法用木为车二横九直横方直
圆以员穿方横长九尺五直长五尺下为齿上为柄四直长三尺下亦为齿
二横之上加以横板厢其两手五人执其柄而按推之车之两旁系之以绳
而前挽之则其沙自推起而拦去矣若其沙太深不能容人则车之后添凳
立人亦可盘吊之法用丈许小船杴入污泥首尾系索而盘吊之开北之法
无他在预先远送而己又有顺带之法如丹阳运河两岸高厓若以往来行
舟量力顺带南至吴江等处增广岸塍北至镇江等处增广埠头是亦裒多
益寡之术但虑议者以为迟钝盖北法功效日计不足而岁计有馀岁计不
足而世计有馀患人不之用耳
松江既湮而太湖之水无所泄人以为刘家河可泄太湖之水殊不知此河
卷六 第 29a 页
虽通但能复此娄江之半节耳其南来之半节所谓与夫新洋江与夫下驾
者反被其横冲松江之腰腹而为害莫除
其至南而折于西以接黄潦泾者又名华泾塘也华泾塘东去有闸港此皆
东江之东段也但欠深广而入于海耳(今本脱华泾以下八字)
寻曹泾入海之闸河金山卫入海之闸河海盐县入海之闸河以泄嘉禾秀
水塘等处以来湖杭之水而谓之南条者则太湖南之形势顺矣疏江阴下
港等河常熟白茅䓁港复常州运河斗门一十四处走泄夹苧干等渎筑堤
管水入江而谓之北条者则太湖北之形势顺矣
藻又有三江水学或问今附录二条三时治水一冬休养与论语使民以时
孟子不违农时不同何也曰断不可泥至冬乃役之说以陷民于死亡也盖
至冬乃役如上入执宫功之类非若水利乃野外工役不可以冬月为之也
诗云蟋蟀在堂役车其休又曰塞向墐户入此室处又曰三之日于耜四之
日举趾书于仲春曰平秩东作于仲冬曰厥民隩盖三时勤苦一时休养今
卷六 第 29b 页
古之通谊也程子开河他人管者多死程子管者不死一人只是处置得宜
耳冬月不役是求生之一路也老弱不用是求生之一路也衣食温饱是求
生之一路也痛革暴虐是求生之一路也有疾即与之药而发回是求生之
一路也船舍近便足蔽风雨是求生之一路也如此求生而犹不免于死是
诚当死者也然亦不可不为祭埋而厚恤其家也
客曰随其田旁自修沟岸不若计其田亩钧其工程为善盖田有长倚泾者
有横出泾者有不出泾者用子之法则长倚泾者用工太多横出泾者用工
太少不出泾者无工可为岂得为钧乎野人曰旧时鄙见亦如此然钧则钧
矣终是甲治乙田丁修丙岸非惟不肯尽心抑且无凭赏罚思之十年始遇
有识乃上海陆宗恺却与华亭曹宪副之意正同盖不出泾之田涝则不得
泄旱则不得溉粪则难于入敛则难于出凡有此田者多是贫难下户当优
恤者也若其横出泾者与长倚泾者旱则易于溉涝则易于泄粪则便于入
敛则便于出有此田者多是殷实有力者也故定为此法允惬舆情使贫乏
卷六 第 30a 页
者既得以安生而有力者又无计以偷闲坚固浚涤者既得以蒙赏而于浅
疏脆者又无计以逃罪愚所谓一尺一步皆有归著一赏一罚皆得其当者
诚非臆度之言也
低乡无土如何修岸此则须用载土捞泥且如商贾从长沙贩米经年累月
涉历风涛只是欲得米故不辞艰若今在平河载土近处捞泥得一𦨣即是
一船之米得万船即是万船之米但寄之于田岁岁取之无穷也
卷六 第 30b 页
卷六 第 30b 页
范成大水利图序江东圩埂高厚如大府之城舟行常仰视
之并驱其上犹有馀地至水发时数十百围一时皆破其有
茭葑外护者则往往独存盖其纷披摇曳与小周旋而不与
之忤此其及岸已如强弩之末狂怒尽霁茭之能杀水如

沈氏华谈至和塘自昆山县达于娄门凡七十里自古皆
积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抵郡城泽国无处
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蘧蒢为墙栽两行相去
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蘧蒢中候
乾则以水车 去两墙间旧水墙间六丈皆留半以为堤
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
卷六 第 31a 页
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吴江志沈经坍湖岸议 太湖风浪势如排山岸遇辄崩
日就成浸非人所能禦也又查有等低岸形如鳖裙风赶
浪冲反石坍损因求其故站岸壁立与浪相抗必坍斜
坡不深随浪相迎不损为今亡计莫若今各有旧亡家各于
其站立之处或石块或九屑或煤铁等灰填满其处一如
斜坡云或略加泥沙或植茭芦杨柳等树木以杀其奔笑之
势则其围塍未必如往年崩塌之易矣 史鉴议 课民
于堤岸之上许种蓝而不许种豆盖种蓝必增土久而日
高种豆则土 久而 低矣 志载堤水岸式 高一尺
(以平水为定/高下增减)基阔八尺面阔四尺谓之羊坡岸其内有丈许
卷六 第 31b 页
者稍低植以桑苧谓之抵水环圩植以茭芦谓之护岸其遇
边湖边荡甃以石块谓之 浪又于圩外一二丈许列栅作
埂植茭树杨谓之外护此周文襄定制每年县官于晨隙
时诣看坍损督塘长圩甲脩后官不出民亦不举此法
遂废
卷六 第 32a 页
卷六 第 33a 页
亶又上治田利害大槩有七(一论古人治低田高田之法者/昔禹之时震泽为患东有阜)
(以隔截其流禹乃凿断阜流为三江东入于海而震泽始/定震泽虽定于环湖之地尚有二百馀里可以为田而地皆)
(卑下犹在江水之下与江湖相连民既不能耕植而水面又/复平阔足以容受震泽下流使水势散漫而三江不能疾趋)
(于海其沿海之地亦有数百里可以为田而地皆高仰反在/江水之上与江湖相远民既不能取之以灌溉而地势又多)
(西流不得蓄聚春夏之雨泽以浸润其地是环湖之地常有/水患而沿海之地常有旱甾如之何而可以种艺邪古人遂)
(因其地势之高下井之而为田其环湖毕下之地则于江水/南北为纵浦以通于江又于浦之东西为横塘以分其势而)
(棋布之有圩田之象焉其塘浦阔者三十馀丈狭者不下二/十馀丈深者二三丈浅者不下一丈且苏州除太湖之外江)
(之南北别无水源而古人使塘深阔若此者盖𣣔取土以为/堤岸高厚足以禦其湍悍之流故塘浦因而阔深水亦因之)
卷六 第 33b 页
(而㳘耳非专为阔其塘浦以决积火也故古者堤岸高者须/及二丈低者亦不下一丈借令大水之年江湖之水高于民)
(田五七尺而堤岸尚出于塘浦之外三五尺至一丈故虽大/水不能入于民田也民田既不容水则塘浦之水自高于江)
(而江之水亦高于海不须决泄而水自湍流矣故三江常浚/而水田常熟其阜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得以畎引以灌溉)
(此古人浚三江治低田之法也所有沿海高仰之地近于江/者既因江㳘稍高可以畎引近于海者又有早晚两潮可以)
(灌溉故亦于沿海之地及江之南地或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又五里七里而为一横塘港之阔狭与低田同而其深往)
(往过之且阜之地高于积水之处四五尺至七八尺远于/积水处四五十里至百馀里固非决水之道也然古人为塘)
(浦阔深若此者盖𣣔畎引江海之水周流于阜之地虽大/旱之岁亦可车畎以溉田而大水之岁积水或从此而流泄)
(耳非专为阔深其塘浦以决低田之积水也至于地势西流/之处又设门㪷门以潴蓄之是虽大旱之岁阜之地皆)
卷六 第 34a 页
卷六 第 35a 页
(舍数尺此今人在田圩中作田舍之验也或因人户请射下/脚而废其堤或因官中开淘而减少丈尺臣少时见小虞浦)
(及至和塘并阔三二十丈累经开淘之后今小虞浦只阔十/馀丈至和塘只阔六七丈此日所睹也或因田主只收租课)
(而不脩堤岸或因租户利于易田而故要渰没吴人以一易/再易之田谓之白涂田所收倍于常稔之田而所纳租米亦)
(依旧数故租户乐于间年渰没也或因决破古堤张捕鱼虾/而渐致破损或因边圩之人不肯出田与众做岸或因一圩)
(虽完傍圩无力而连延隳坏或因贫富同圩而出力不齐或/因公私相吝而因循不治故堤防尽坏而低田漫然复在江)
(水之下也每春夏之交天雨未盈尺湖水未张二三尺而苏/州低田一抹尽为白水其间虽有堤岸亦皆狭小沉在水底)
(不能固旧唯天旱之岁常涧杭秀之田及苏州阜之地并/皆枯旱其堤岸方始露见而苏州水田幸得一熟耳盖由无)
(堤防为禦水之先具也民田既容水故水与江平江与海平/而海潮直至苏州之东一二十里之地反与江湖民田之水)
卷六 第 35b 页
(相接故水不能湍流而三江不浚臣伏睹昨来议狭汴河者/诏汴河阔处水面散漫不至深快故汴河淤淀今苏州水面)
(动连一二百里而太湖之水又不及黄河之湍迅而𣣔三江/不淤不可得也今二江己塞而江又浅傥不完复堤岸驱低)
(田之水尽入于松江而使江㳘湍急但恐数十年之后松江/愈塞震泽之患不止于苏州而己也此低田不治之由也其)
(高田之废始由田法隳坏民不相率以治港浦其港浦既浅/地势既高沿于海者则海潮不应沿于江者又因水田堤防)
(隳坏水得潴聚于民之间而江水渐低故高田复在江之上/至于西流之处又因人户利于行舟之便坏其门而不能)
(蓄水故高田一望尽为旱地每至四五月间春水未退低田/尚未能施工而阜之田已乾枯矣唯大水之岁湖秀二州)
(与苏州之低田渰没净尽则阜之田幸得一大熟耳此盖/不浚浦港以畎引江海之水不复门以蓄聚春夏之雨泽)
(也此高田废之之由也故苏州不有旱甾即有水患但水田/多而旱田少水田近于城郭为人之所见而税复重旱田远)
卷六 第 36a 页
(于城郭人所不见而税复轻故议者只论治水而不论治旱/也目论自来议者只知决水不知治田盖治田者本也本当)
(在先决水者末也未当在后今乃不治其本而但决其末故/自景祐以来上至朝廷之搢绅下至农田之匹夫谋议擘画)
(三四十年而苏州之田百未治一二此治水之失也惟嘉祐/中两浙转运使王建议谓苏州民间一槩白水至深处不过)
(三尺以上当复脩作田位使位位相接以禦风涛则自无水/患若不脩作塍岸纵使决尽湖水亦无所济此说最为切当)
(又绿当时建议之时正治两浙连年治水无效不智大段擘/画令官中逐年调发夫力更互脩治及不曾立定逐县治田)
(年额以办不办为赏罚之格而止令逐县令做槩例劝导逐/位植利人户一二十家自作塍岸各高五尺缘民间所鸠工)
(力不多盖不能齐整借令多出工力则各家所收之利不偿/其所费之本兼当都水监立下官员赏典不重故上下因循)
(未曾并聚公私之力大段脩治臣今𣣔乞检会王安石所陈/利害却将臣下项擘画脩筑堤岸以固民田则苏州之甾可)
卷六 第 36b 页
(计日而取效也议者或谓曩年吴及知华亭县常率逐段人/户各自治田亦不曾烦费官司而人获其利今可举用其法)
(以治苏州水田不须重烦官司也曰苏州水田与华亭不同/华亭之田地连阜无㬥怒之流浚河不过一二尺脩岸不)
(过三五尺而田已大稔矣然不踰三五年间尚有堙塞今苏/州远接江湖水常㬥怒故昆山常熟吴江三县堤岸高者七)
(八尺低者不下五六尺或用石甃或用桩筱或二年一治或/年年修葺而风涛洗荡动有隳坏今若以华亭之法而治之)
(或水退之后一二年间暂获礼稔盖不可知求其久远之效/则不可得也夫以华亭之法而治苏州之高田则可矣若治)
(苏州之田譬之以一家之法而治一国也其规摹法度则近/之至于措置施设之方则小大不可同也贴黄自来人所议)
(𣣔开通诸大浦卢沥浦松江诸汇并决水入江阴军等亦皆/治之一说但堤防未立行之无功候堤防既成之后前项诸)
(说又不可不行盖水势湍急却要诸处分减水势故也故曰/治田者先也决水者后也臣今究穷得古人治田之本委可)
卷六 第 37a 页
(施行若令臣先往两浙相度不过订之于诸县官吏考之诸/乡父老而已况诸县官吏乍来倏去固不若臣之生长乡里)
(世为农人而备知利害也父老之智未必过于范仲淹叶清/臣况范仲淹叶清臣尚不能窥见古人治田之迹父老安得)
(而知伏望令臣略到司农寺陈白委不至有误朝廷候敕旨/四论今来乞以治田为先决水为后田既先成水亦从而可)
(决不过五年而苏州之水患息矣然治田之法若总而论之/则瀚漫而难行析而论之则简约而易治何也今苏州水田)
(之最合行脩治处如前项所陈南北不过乙百二十馀里东/西不过一百里今若于上项水田之内循古人之迹五里而)
(为一纵浦七里为一横塘不过为纵浦二十馀条每条长一/百二十馀里横塘十七条每条长一百馀里共计四千馀里)
(每里用夫五千人约用二千馀万夫至和中开昆山塘每里/夫二千五百人塘面阔六丈底阔四丈深四尺每里横土计)
(三十万尺分为两岸每岸底只阔一丈四五尺面只阔四五/尺高不及六七尺故不踰一二年又至隳坏故曰总而言之)
卷六 第 37b 页
(则瀚漫而难行也今且以二千万夫开河四千里而言之分/为五年每年用夫四百万开河八百里苏秀常湖四州之民)
(不下四十万三分去一以为高田之民自治高田外尚有二/十七万夫每夫一年借雇半月计得四百馀万夫可开河八)
(百里却以上项四百馀万夫分为十县逐县每年当夫四十/万开河八十里以四十万夫分为六个月逐县每月计役六)
(万六千馀夫开河十三里有零以六万六千夫分为三十日/则逐县每日只役夫二千二百人开河一百三十二步将二)
(千二百人又为两头项只役一千一百人开河六十六步虽/县有大小田有广狭民有众寡及逐日所开河沟所役夫数)
(多少不同大率治田多者头项多治田少者头项少虽千百/项可以一头项尽也臣故曰析而论之则简约而易治也如)
(此而治之五年之内苏州与邻州之水田殆亦尽矣塘浦既/浚矣堤防既成矣则田之水必高于江江之水亦高于海然)
(后择江之曲者而决之及或开卢沥浦皆有功也何则江水/湍流故也故曰治田者先也决水者后也江㳘既高矣然后)
卷六 第 38a 页
(又究五堰之遗址而复之使水不入于城是虽有大水不能/为苏州之患也此治水田之大略也昔有十堰今复五堰者)
(今只有五门故也苏州设堰固亦旧矣刘公著作尝引唐白/居易九日苏州登高诗云酒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
(坊是唐之世已有堰矣至端拱二年转运使乔惟岳方始废/之盖堤防既坏水得潴容于民田之间水势稍低故可废其)
(堰也其旱田则乞用上项一分之夫浚治港浦以畎引江海/之水及设门以潴春夏之雨泽则高低皆治而水旱无虞)
(矣五论乞循古人之遗迹治田者臣昨来所乞苏州水田一/节罢去其某家泾某家浜之类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七里)
(十里为一横塘因塘浦之土以为堤岸使塘浦阔深而堤岸/高厚塘浦阔深则水流通而不能为田之害堤岸高厚则田)
(自固而水可必趋于江今具苏州秀州及沿江沿海水田旱/田见存塘浦港沥门之数凡臣所能记者总七项共二百)
(六十五条并臣擘画将来治田大约各附逐项之下谨具下/项一具水田塘浦之迹凡四项共一百三十二条一吴松江)
卷六 第 38b 页
(南岸自北平浦北岸自徐公浦西至吴江口皆是水田约一/百二十馀里南岸有大浦二十七条北岸有大浦二十八条)
(是古者五里而为一纵浦之迹也其横浦在松江之南者臣/不能记其名在松江之北六七里间曰浪市横塘又下北六)
(七里而为至和塘是七里而为一横塘之迹也松江南大浦/二十七条北平浦破江浦艾祈浦愧浦顾汇浦养蚕浦大盈)
(浦南解浦梁乾浦石臼浦直浦分桑浦内薰浦赵屯浦石浦/道褐浦千墩浦锥浦张潭浦陆直浦甫里浦浮高浦涂头浦)
(顺德浦大姚浦破墩浦盏头浦松江北大浦二十八条徐公/浦北解浦瓦浦沈浦蒋浦三林浦周浦顾墓浦金城浦木瓜)
(浦蔡浦下驾浦浜浦洛舍浦杨梨浦新洋浦淘仁浦小虞浦/大虞浦马仁浦浪市浦尤泾浦下里浦戴墟浦上顾浦青丘)
(浦奉里浦任浦松江北横塘二条浪市横塘至和塘已上松/江塘浦五十七条并当松江之上流皆是阔其塘浦高其堤)
(岸以固田也只因久不修治遂至隳坏每遇大水上项塘浦/之岸并沉在水底不能固田议者不知此塘浦元有大岸以)
卷六 第 39a 页
(固田乃谓古人浚此大浦只𣣔泄水此不知治田之本也臣/今擘画并当浚治其浦修成堤岸以禦水甾不须远治他处)
(塘浦求决积水而田自成矣一到和塘自昆山西至苏州/其南北两岸各有大浦十二条是)
(浦之迹也其横浦南六七里而有<折 t="33"/>皆为/风涛洗刷不见其迹臣前/至和塘徒有通往来禦风涛)
(之小功而无卫民田去水患之大利者谓至和塘南北纵浦/横塘皆废故也谨具下项至和塘南大浦十二条小虞浦大)
(虞浦尤泾浦新渎浦平乐浦戴墟浦真义浦朱塘浦界浦凤/凰泾任浦蠡塘至和塘北大浦十二条小虞浦大虞浦尤泾)
(浦高墟浦雍里浦诸昌泾界浦任浦上雉渎下雉渎蠡塘官/渎横塘在南者曰浪市塘已具松江项内更不再出在北者)
(皆废已上至和塘两岸塘浦二十四条在塘北者今犹有其/名而或无其迹在塘南者虽在其迹而并皆狭小断续不能)
(固田其间南岸又有朱泾王村泾北岸又有司马泾季泾周/泾小萧泾大萧泾归泾吴泾清泾谭泾褚泾杨泾之类皆是)
卷六 第 39b 页
(民间自开私浜即臣向所谓某家泾某家浜之类是也今并/乞废罢只择其浦之大者阔开其塘高筑其岸南修起浪市)
(横塘北则或五里十里为一横塘以固田自近以及远则良/田渐多白水渐狭风涛渐小矣一常熟塘自苏州齐门北至)
(常熟县一百馀里东岸有泾二十一条西岸有泾十二条是/亦七里十里而为一横塘之迹也但目今并皆狭小非大段)
(塘浦盖古人之横塘隳坏而百姓侵占及擅开私浜相杂于/其间即臣所谓某家泾某家浜之类是也谨具目今两岸泾)
(浜之名下项常熟塘东横泾二十一条阙墓泾杨泾米泾樊/泾蠡泾南湖泾湖泾朱泾永昌泾茅泾薛泾界泾吴塔泾尚)
(泾川泾黄土泾圃泾庙泾卞庄泾新桥泾黄母泾常熟塘西/横泾十二条石师泾杨泾王婆泾高姚泾苏宅泾蠡泾皮泾)
(庙泾永昌泾野长泾谭泾墓门泾已上常熟塘两岸横泾三/十三条盖记其略耳今但乞废其小者择其大者深开其塘)
(高修其岸除西岸自擘画为圩外其东岸合与至和塘北及/常熟县南新修纵浦交加棋布以为圩自近以及远则良田)
卷六 第 40a 页
(渐多白水渐狭风涛渐小矣一昆山之东至太仓身凡三/十五里两岸各有塘浦七八条是五里而为一纵浦之迹也)
(其横塘在塘之南六七里而为朱沥塘张湖塘郭石塘黄姑/塘在塘之北为风涛洗刷与诸湖相连不见其迹谨具下项)
(昆山塘南有塘浦七条次里浦新洋江任里浦下驾浦下吴/浦上吴浦太仓横沥昆山塘北有塘浦七条娄县上塘娄县)
(下塘新洋江低里浦黄剪泾上吴塘下吴塘横塘四条朱沥/塘张湖塘郭石塘黄姑塘已上塘沥十八条除新洋江下驾)
(浦曾经开浚馀并未尝开浚今河底之土反高于田中每遇/天雨稍阙则更不通舟船天雨未盈尺而田尽渰没今并乞)
(开浚以固田已具下项一具旱田塘浦之迹凡三项一百三/十三条一松江南岸自小来浦北岸自北陈浦东至海口并)
(是旱田约长一百馀里南有大浦一十八条北有大浦二十/条是五里而为一纵浦之迹也其横浦之在江南者臣不记)
(其名在江北者七八里而为鸡鸣塘练祈塘是七里而为一/横塘之迹之谨具下项松江南岸有大浦一十八条小来浦)
卷六 第 40b 页
(盘龙浦朱市浦松子浦野奴浦张整浦许浦鱼浦上燠浦丁/湾浦芦子浦沪渎浦钉钩浦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苧浦)
(烂泥浦松江北岸有大浦二十条北陈浦顾浦桑浦大黄肚/浦小黄肚浦章浦樊浦杨林浦上河浦下河浦仙天浦镇浦)
(新华浦槎浦秦公浦双浦大场浦唐章浦贵州浦啇量湾横/塘二条鸡鸣浦练祈浦已上塘浦四十条各是畎引江水以)
(灌溉高田只因久不浚治浦底既高而江水又低故逐年常/患旱也议者乃谓于此诸浦决泄苏州昆山长洲及秀州之)
(积水是未知古人设浦之意也今当令高田之民治之以备/旱甾则高田获其利也一太仓身之东至茜泾约四五十)
(里凡有南北大塘八条其横塘南自练祈塘北至许浦共一/百二十馀里有门及塘浜约五十馀条臣能记其二十五)
(条旱田而横塘多欲水之周流于其间灌溉之意也今皆浅/淤不能引水以灌于田谨具下项南北之塘八条太仓东横)
(沥半径塘青横沥五家横沥鸭头塘支泾杨墓子泾茜/泾东西之塘及门等二十五条方秦塘钱门塘刘塘张)
卷六 第 41a 页
(门薛市门黄姑塘吉泾塘沙堰门太仓塘包泾古塘吴门/顾门庙门岳沥李门丁门湖川门黄泾杜漕塘双)
(凤塘㪷门直塘支塘李墓塘已上身<折 t="33"/>东塘浜门沥共三/十三条南北者各长一百馀里接连大浦并当浚治以灌溉)
(高田东西者横贯三重身之田而西通诸湖若深浚之大/者则置闸㪷门或置堰而下或水亟遇大旱则可以车畎诸)
(湖之水以灌田大水则可以通放湖水以灌田而分减低田/之水势于平时则潴聚春夏之雨泽使身之水常高于低)
(田不须车畎而民田足用一沿海之地自松江下口南连秀/州界约一百馀里有大浦二十条臣今能记其七条自松江)
(下口北绕昆山常熟之境接江阴界约三百馀里有港浦六/十馀条臣能记其四十九条是五里为一纵浦之迹也其横)
(塘在昆山则为八尺泾花莆泾在常熟则为福山东横塘福/山西横塘谨具下项松江口下南连秀州界有大浦七条三)
(林浦杜浦周浦大臼浦恤沥浦戚崇浦罗公浦松江口下北/绕苏州昆山常熟县界至江阴军界有港浦四十九条北及)
卷六 第 41b 页
(浦下田浦堀浦上夹浦下练祈浦桃源浦练祈浦顾泾浦六/岳浦采桃浦川沙浦下张浦新漕浦茜泾浦杨林浦七丫浦)
(𣹜港浦北浦尹公浦甘草浦唐相浦陈泾浦钱泾浦湴湖浦/吴泗浦铛脚浦下六河浦黄浜浦沙营浦白茆浦金泾浦高)
(浦许浦坞沟浦千步泾耿泾浦新泾浦崔浦水门浦鳗浦/吴泾高泾西阳浦新泾陈浦张泾湖泾奚浦黄泗浦横塘四)
(条八尺泾花浦泾福山东横塘福山西横塘已上沿海港浦/共六十条各是古人东取海潮北取杨子江水灌田各开入)
(阜之地七里十里或十五里间作横塘一条通灌诸浦使/水周流于高阜之地以浸润高田非专𣣔决积水也其间虽)
(有大浦五七条自积水之处直可通海然各远三五十里至/一百馀里地高四五尺至七八尺积水既被低田堤岸隳坏)
(一时漫流潴聚于低下平阔之地虽开得上项大浦其积水/终不肯远从高处而流入于海唯大水之年决之则暂或东)
(㳘尔今不拘大浦小浦并皆浅淤自当开浚东引海潮北引/江水以灌田臣所擘画治苏州田至易晓也水田则做岸防)
卷六 第 42a 页
(水以固田高田则浚塘引水以灌田此众人所共知也但自/来治水者舍常而求异忽近而求远而反谓做岸固田浚塘)
(引水之说为浅近而不肯留意遂因循至此今欲知苏州水/田旱田不治之由观此篇可见其大略以上水田旱田塘浦)
(之迹共七项总二百六十五条皆是古人因地之高下而治/田之法也其低田则阔其塘浦高其堤岸以固田其高田则)
(深浚港浦畎引江海以灌田后之人不知古人灌田固田之/意乃谓低田高田之所以阔深其塘浦者皆欲决泄积水也)
(更不计量其远近相视其高下一例择其塘浦之尤大者十/数条以决水其馀差小者更不浚治及兴工役动费国家三)
(五十万贯石而大塘大浦终不能泄水其塘浦之差小者更/不曾开浚也而议者犹谓此小塘小浦亦可泄水以致朝廷)
(愈不见信而大小塘浦一例更不浚治积岁累年而水田之/堤防尽坏使二三百里肥腴之地槩为白水高田之港浦皆)
(塞而使数百里沃衍潮田尽为荒芜不毛之地深可痛惜臣/窃思之上项塘浦既非天生亦非地出又非神化是皆人力)
卷六 第 42b 页
(所为也然自国朝统御已来百馀年间除十数条大者间或/浚治外其馀塘浦官中则不曾浚治今当不问高低不拘小)
(大亦不问可以决水与不可以决水但系古人遗迹而非私/浜者一切并合公私之力更休迭役旋决修治系低田则高)
(作堤岸以防水系高田则深浚港浦以灌田其身西流之/处又设斗门或门或堰闸以潴水如此则高低皆治而水)
(旱无忧矣后二项非要切不录)
卷六 第 43a 页
卷六 第 44a 页
长洲志 郡城西南三十里巨浸曰此太湖即古震泽
具区也亦名五湖跨连三州延广四万八千馀顷其源
自西北则自荆溪以上溯九阳江通芜湖大江中受宣歙
池州建康诸水南则受天目苕霅诸水自禹疏下流为
三江以入于海始获底定三江曰东江曰吴淞江曰娄江
其故莫能详矣据今水道一自湖州诸港汇于莺脰湖
溢于庞山湖陈湖白蚬江淀山湖趋于三泖归于黄浦出
海一自吴江趋于吴淞江出海一自胥口鲇鱼口出绕郡
城之娄门绖主和塘由昆山入太仓之刘家河出海并
湖亡郡为常州为湖州为苏州惟苏州当其下流而吴
江县吴县为之入口太仓之刘家河嘉定之吴淞江常
熟之白茅港为之出口 自东坝筑后太湖所受惟荆溪
卷六 第 44b 页
天目诸山水而水患已大减于宋元时观吴江长挢迤
南水洞填塞而沿堤弥望皆成膏腴之田其在宋元
稍塞芦苇而水即四溢何今二百年无此患耶
实西南诸水不入故也吴淞江承太湖之流而泄泄海湖
水常駃与海潮势敌故江流常通水势稍微即浑
潮深入积土淤江故昔之治水者必先治吴淞江今数
十年来潮水无障积久成陆所苦惟沿江之田枯旱
而已不闻湖水四溢为患也此亦足證太湖水源视宋
元仅存十三矣 今之有司非不言水利也其议论则
悉行移则备然大率视为常谈不过略加掩饰销
缴公文而已此无他由主之者无专官而施之也不责
实焉耳国家土计早在江南苟不脩水利则田赋
卷六 第 45a 页
不登田赋不登则国用匮所当亟为讲求者莫先于
水也诚得广询严勘实见某河当官开某河当民
开某堤当加高某堤当筑阔请著为令大约十馀年
一遣重臣治之讫事即四此则先朝之成例治水之
长利也若付之带管之官不过行文塞白讫无成效
又何 哉在今日观之府县有水利官繇役有导河夫
银主之者又御史宪使又每岁经理之试举所脩者
何水所利者何处竟致五十年来通行之水则河身
日高不通行处则渐以成陆岸塍则大者崩削小者
堙废至于官塘亦倾圮断缺行路沮洳矣安有实意
为民以图久远之功者乎乡中耆老皆言三十年
前民间食足事简岁时得以馀力治圩岸故田以完固
卷六 第 45b 页
近年穷苦救死不赡不遑脩理故田圩尽坏而水
灾加甚国家设立塘长正为圩岸计也今则水利官
于塘役则常例是急塘役于田户则科敛需索为
务而于上司督促不过饰虚文循故事应之而已其
日至废坏而不可顿复皆坐此也 苏郡税至之百
万盖十倍于宋五倍于元
卷六 第 46a 页
   一太湖 牛若麟
太湖即具区一名震泽禹贡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其关
系东南水利甚钜
御览水利全书考述綦详无烦赘矣又名笠泽左传云越伐
吴吴子禦之笠泽盖湖广三万六千顷四通五达跨苏湖
尝三州自东而南迤西转北则吴江乌程长兴宜兴武进
无锡六县诸港渎皆太湖之出入也上从应太徽宁下逮
松江暨浙省诸郡并繇太湖为间道盗艘白昼扬帆风称
卷六 第 46b 页

 要害吴固仅辖其东壖然湖中七十二峰大半隶吴吴之
 两洞庭与武进之马迹独峰高而址阔人庐稠密为萑苻
所窥伺万历戊子马迹之啸聚巳为殷盐矧两洞庭又吴
邑西南之命脉迩岁东山多亡命匿迹水陆纵横致廑督
 抚勤兵搜剿俘斩报
闻则太湖尤非无事之日虽选将募卒布列余皇可恃无恐
 而在吴境实称第一险阻既志矣可弗图欤
   一西洞庭
卷六 第 47a 页
 具区浮巘嵬然于吴境者唯西洞庭周遭八十馀里峰岩
 洞壑之奇誇于宇内盖灵区也志巳详矣凡故家巨姓聚
 庐托处其间依山绕水篱落村墟皆异凡境奥壤稍开阡
 陌然广不及山之一二士人无田可耕诗书之外即以耕
 渔树艺为业稍有资畜则商贩荆襄涉水不避险阻正德
 以前家户饶给父老多不识城市有西山富之谣嘉靖倭
 残罄箧赍盗山径荒芜致额粮虚宕民力不堪竞思逃徙
 永丰宋公为令设法补貱百方拊恤自此以后之孑遗皆
卷六 第 47b 页

 宋公之造也畏垒遗思无间久近今 公家赋急兼迫以
 徭差闾阎之膏血更竭兹又叠罹蝗旱而荆襄寇扰长江
 多绿林经商裹足居者行者莫继饔飧山中千年乔木贸
 易充薪斩伐殆尽司土者虽触目伤心窘于培养无术不
 得巳而曰西山贫将以告之后贤可乎
   一东洞庭
 吴境具区之山次高广者为莫釐峰即东洞庭东联武山
 中穿一港横梁通济合之总名东山去菱湖嘴越水不二
卷六 第 48a 页
 三里而遥设有莫釐渡以防胥口石尤之阻凡山之往来
 于践更者可航可趋故居民较西洞庭为繁聚族而处久
 成巷陌死徙无出境其恋土之情与西洞庭无异士喜勤
 学累发鼎元编民亦苦田少不得耕耨而食并商游江南
 北以迨齐鲁燕豫随处设肆博锱铢于四方以供吴之赋
 税兼办徭役好义急公兹山有焉嘉靖倭变巳析皮毛仅
 存髓骨赖诸贤令休养生息
显皇之世神气稍振岁肩钜役乃县有急需犹屈首指以累
卷六 第 48b 页
 之民乃益困矧今虏寇交讧居货行货多遭焚劫或罹屠
 惨举山之民嗟无宁宇司牧者忧之若蔓延之狱无艺之
 征务当宽恤以节其馀力未必非根本之论也
   一石湖
 石湖亦吴城西南诸水之委潴以太湖视之犹一勺耳何
 以图岂为翠巘长虹陆行水泛足誇胜槩乎当此四郊多
 垒所在绸缪石湖密迩城闉其南北东西港水纵横四出
 又与吴江长洲错壤交辖险无足恃嘉靖甲寅乙卯之岁
卷六 第 49a 页
倭舶辄繇此进退幸吴江令杨公芷帅乡贡士周大章诸
生吴诘督水师拒战鲇鱼口生俘馘献大挫贼锋吴江尚
传述梗槩而吴境泯其绩矣可叹也时吴令康公世耀奉
檄守禦城西往来于枫桥木渎之间不遑兼顾杨公一心

国不辞越境奋力迎斗至今谈之凛凛有生气予故图石湖
 撰说略纪其事使知石湖亦吴邑之要害迩藉督抚设营
 分哨简练精勇飞艇如驶即有寇盗不敢陆梁然叨司土
卷六 第 49b 页
  不可不留意于此湖也
卷六 第 50a 页
吴荃原三江 三江之说自来不一今以唐仲初吴都赋注朱长文吴郡续图
 经及水道奔趋之迹验之则太湖之水自东南分流出白蚬入急水淀山繇
 小漕大沥以入海者曰东江自庞山过大姚经昆山石浦安亭繇青浦达沪
 渎东泻入海者曰吴淞江自东北分流从郡城东行经古娄县水势洪驶无
 少迂曲东北直下今俗讹为刘家港者曰娄江是三江实东南泄水之尾闾
 各有入海之所而弗可混者也世惟惑于顾夷吴地记云吴淞江乃古娄江
 遂使吴淞海口漫焉无稽考宋绍定六年知平江府杨烨奏乞于吴淞口置
寨以备海道曰乡者逆全多就顾泾运米自海洋窥吴淞江口平江必为震
 惊㩀此乃知吴淞入海原有其所又考云门志载青龙江上接吴淞江下通
 沪渎吴孙权尝造战舰于此则其江之浩渺而沪渎乃其下流昭然可见矧
 吴淞距娄几五十程其亦曰娄江云者妄矣夫震泽疏源以注江三江导流
 以归海民物尊乂全吴财赋其昉诸此后代率逞私智或图苟安悉置此不
卷六 第 50b 页
  讲故小漕大沥及诸港日就浅狭而东江遂堙惟淀湖支流北注吴淞江从
  刘家港入海安亭青浦河存一线而下流壅塞其水逆趋夏驾浦亦从刘家
  港入海之东北会于娄夫水势顺则疾疾则浑泥并行逆则缓缓则浑泥停
  滞故昆山之东南隅嘉定之西南隅青浦之西北隅华亭之北隅昔日之沃
  壤今皆硗确莫耕三江塞二而以全湖东注之水独归于刘家港其势渐不
  能容日积月累行复如一江患矣识者能无忧隐哉为今计当稽故道开复
  俾淀湖水原从东泻而弗北注吴淞水原出安亭青浦达沪渎而弗逆行庶
  几经纬分明四县不耕之地可复种矣自大仓堈身西抵尝州境仅一百五
  十里尝熟南抵湖秀境仅二百里其地低下多水田故虞水堈身东接海岸
  东西仅六七十里南北仅百里常熟北接北江之涨沙南北仅八九十里东
  西仅二百里其地高仰多旱田故虞旱今水有所归则泛滥不出而水田尝
  稔江湖率职则蓄潴可豫而旱田尝稔鲜有不浮于天时者
卷六 第 51a 页
通蕃事迹石刻在刘家港天妃宫壁宣德六年正使太监郑和副使大 朱
 都指挥朱珍王衡等立后记永乐三年舟师往古里等国时海寇陈祖义等
 聚众三佛齐国抄掠番商生擒厥魁至五年回还永乐五年统舟师往瓜哇古里
 柯枝暹罗等国国王各以方物珍禽兽贡至上年回还永乐七年统舟师道
 经锡兰山国王亚烈若奈儿负固谋加害赖神显应得备遂生擒其王至九
 年归献寻蒙恩宥归国永乐十二年统舟师往忽鲁谟斯等国有苏门荅刺
 国伪王苏干刺寇侵王遣使赴 阙请救就率兵剿生擒伪王至十三年归
 献是年满敕加国王率妻子朝贡永乐十五年统舟师往西域匆鲁谟斯国
 进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刺法并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
 国进花福禄并狮子十刺国进千里骆驼并驼鸡瓜哇国古里国进縻里羔
卷六 第 51b 页
 兽方物皆前古未闻王各遣男弟捧金叶表文朝贡永乐十九年统舟师遣
 忽鲁谟斯等各国使臣久侍京师者悉还夲国各国王贡献视前益加宣德
 五年仍往诸番开 诏舟师泊祠下思昔皆神明护助勒文于石
自刘家港而西为北澛漕为麋长河又西为北时沟为杨子泾为小塘子为三
 江口为石婆港南曲为湄场湾北为新开河为青福泾为菖蒲泾为半泾
半泾横带城东数里南入娄江北经湖川杨林至七浦半泾之南达仁义泾若
 北澛漕虽号东道水而属于刘家港稍偏于东南自北澛漕入正东横带诸
 水为丁泾港为新塘港为陆窑塘摩罗泾为陶家港并入于海
吴塘在州城西三里南入娄江经吉泾入嘉定界北经湖川达七浦塘永乐二
 年户部尚书夏元吉浚顾浦南引吴淞江水北贯吴塘今则娄江以南复塞
卷六 第 52a 页
 自吴塘而西为黄浅泾为泥泾东为太仓塘自太仓塘稍南为陈门塘引娄
 江水入小西门其稍偏于西北与陈泾黄泥漕包泾并入盐铁塘又西北为
 古塘
顾浦在州城西南五里引吴淞江水入吉泾旧志云嘉祐三年转运使沈立开
 昆山顾浦其北自吉泾塘稍东复北下为戚虞泾戚虞泾与南盐铁张泾横
 沥水东西相并俱北入娄江南盐铁在戚虞泾左张泾横沥在戚虞泾右
横沥南经娄江入吉泾塘北经七浦入尝熟
横塘在州城东北经杨林七浦入尝熟六尺沟在东北港在西自横塘而南经
 为浪港南下为黄泾自黄泾出为七鸦浦
七丫浦西承巴城湖之水东入海其曲曰木樨湾曰糜长湾东名七丫港自沙
卷六 第 52b 页
 头镇以西称七浦塘(一作/戚)七浦南下为杨林塘
杨林塘东至花浦口入海西繇新塘上承巴城湖长可当七浦南为湖川塘
湖川塘东环出小塘子入娄江西接金鸡河多支流与七浦杨林水并穔贳州
 北盐铁塘中至北城下
盐铁塘南十二里达嘉定出吴淞江北四十里达尝熟白茆塘至江阴出杨子
 江伪吴筑城时有南北水门盐铁塘自南来经娄江折而北直贯城中今南
 北水门塞城中盐铁塘分从东西三水门受水而繇娄江折北者俗呼仓河
 盖沿元时海运仓西岸故仓基虽改教场俗犹讹袭
海在州城东七十里自刘家港南环七鸦浦北百馀里东北至崇明县二百六
 十里水面两岸距四十里
卷六 第 53a 页
弘治十年冬土部主事姚文灏浚七丫浦
嘉靖元年工部尚书李充嗣后白苑塘(姚文毅言开白茆者天顺)
(则侍郎李敏万否则巡江御史林应训俱未考)
二十六年冬巡抚都御史欧阳 重后七丫浦文徵明记曰弘
治初都水姚公文灏书一浚之赖以处业叱岁阳城之民并湖为斜堰
堰湖水而分之其西流北折而入于白茆东流自尤泾南出巴城纡回
而属七浦其势渐缓而其流益微兀能当海潮之冲日积月淤至
于不通而高仰之田揭受其 嘉靖丙午有诏兴三吴水利始浚自
石桥圩东行若干里至于直塘延袤千八十丈有奇自直塘东行若干
里至于沙头延袤二千四百二十丈又东行历涂松抵横泾若干里延袤千八
十有一丈总为丈四千五百六十有奇其深自一丈至八丈广自八丈至十丈极
于十有五丈始微而渐抔之以极其势也于是输泻有委飞流迅疾游沙
涤不复留而东民有粒食之望矣
卷六 第 53b 页
隆庆元年二年巡盐御史蔚元康重复七浦杨林盐铁三塘 王世贞
记曰七浦绾毂常熟之口贯太仓而东注海者也为丈七千二百有奇外
创坝以距海潮闸一以备止泄又拓月河以辅之杨杯者横州之北其右多
阜易涸而盐铁故漕河也是二河者太仓干也丈各八千有奇青
鱼洷至吴塘顾浦嘉定干也丈各三千有奇出七浦坝而外者海沙
所沮洳不浚之即扬尘也为丈三千八百五十
弘治十三年冬府通判陈炜后湖川塘 祝允明记曰太仓州北数里
有塘曰湖川延袤九万七千一百尺有奇西分源于太湖历娄江而下由
巴城湖新塘以来汇东连小塘子贯石婆港以达到家河海潮西突巴
城东注清浊互啮又刘家潮之纬州而西出者由盐铁塘到湖川而定
东北自七丫港而花蒲而杨林塘潮之来亦及湖 而尼浑沙迎合淀
壅淀洿可立而待州民两奏浚之未几复淤 浚自徐昌桥至于
金鸡口八万五千一百尺入昆山西段又六千尺广百尺底广四十四尺深九尺
卷六 第 54a 页
王在晋水利说 州之干河盐铁经城中南入嘉定出吴淞北入尝熟白茆至
 江阴出杨子江盐铁塘之水横亘南北而中多间隔湖川塘环出小塘子入
娄江北穿盐铁塘西接金鸡河与七浦杨林并横贯州北而杨林塘上承巴
城湖之水东至花浦口入海州田赖其广济其刘家河海潮之入繇盐铁到
 湖川而东北自七鸦港入者亦从花浦杨林及湖川而相会合浑砂泥滓酿
 成 堰高田无灌溉则枯低田逢水潦则没故茜泾一带几成坼莽舟航既
 阨桔槔多废迩年郊原四望遍地皆棉种棉久则土膏竭而腴田化为瘠壤
 一逢水旱虫螟尽仰藉于转籴
卷六 第 54b 页
卷六 第 54b 页
太仓志 荅晓川太史论水利书略 州人张槚 间尝统观于吴
中之水曰震泽曰具区曰太湖一也其命名不同皆以时起抑各有
所取义焉耳自昔宋人而言其西之南则严湖杭天目诸山之原有
自苕霅而来者其西则宣歙池九阳江之水有自五堰而来者其北
则润州之金坛延陵之丹阳与宜兴之荆山之水有自荆溪百渎而
来者而其东北则常州之水有自望亭而来者其入海之道虽曰三
江而二江已绝唯吴淞一江而吴江南岸又筑为石堤以便纲运而
苏州居其左偏厥田下下而沿海与江地皆冈阜或以其中倾外仰
比之盘盂或以其积而不泄譬有人于此桎其手罥其足塞其众窍
以水沃其口腹满气绝视者犹谓之不死可乎矧低田多而其税复
卷六 第 55a 页
重高田少而其税复轻自是以来议者皆以水为患而不复忧乎旱
也以槚观于今日则不然自江宁之五堰既治而九阳江之水不东
注于震泽而西下芜湖常州之港渎以时而修望亭之设堰在所得
已未数年前严州有山崩之变水皆南下浙江而苕霅之水为之少
杀刘家河已开于前夏驾浦复疏于后而娄江之塞者以通华亭诸
泖之水既有所归而东江之微者以大自宋元时世为东南患如淀
山湖者亦于是乎少息斜堰决而四湖有泄水尾闾七鸦不复当以
诸浦论而又为吴中之一大川矣且自吴江之有石堤而震泽之水
渐以北徙又由胥口吐之郡濠一自徐门之元和塘以北入于江一
自娄门之至和塘过昆山而东入娄江计其来原宋且倍是而有馀
卷六 第 55b 页
今疑半之而不足而其 委则古之为川者二今之为川者三唯人
事天时会逄其厄一旱不雨间岁无秋彼昆山西北常熟之南之民
有见于其尤泾以东昔也一雨愆期民辄告涝之区今皆井底飏尘
而为舄卤不毛之地而其西则四望成洋积水不耕之处今皆比邻
相庆而有污邪满车之秋遂自以为幸而谓斜堰决不可开其何以
知为此役也非止为忧旱计即有三二年之大水宜亦有所于归而
傍湖之田从可得而治矣盖此属固为身谋而其所见且朝不及夕
何足为讶顾今一郡高田以十分为率在吾州者可当其三太湖入
海之道虽曰三川而其出吾州者已有其二每为浑潮所淤则吾州
先被其害一议修治则吾州独当其劳故尝先事而忧得可谓思患
卷六 第 56a 页
 预防者其一曰置堰闸以禦潮沙其在周易文王有先甲后甲之彖
 周公有先庚后庚之爻其辞虽各有所指然自今而言物既坏矣而
 思所以新之之谓变既揆度之又丁宁之则穷者可通通者可久而
 不复坏也先时河港易以堙塞唯其水之东北流者有限潮自江海
 上者无穷故也矧在高乡日唯潮汐往来而无清水以涤其原者乎
 谚曰海水一潮其泥一箬而其两来交际之处又有甚于兹者宋范
 文正公有曰新导之浦必设诸闸以禦来潮沙不能壅也后黄震谓
 公守吴郡时尝开茜泾亦止一时一方之利今浦闸尽废而海沙壅
 涨又前日之所无则闸之废置寔浦之所由以通塞也在吾太仓除
 娄江七浦上原洪阔海潮所不能壅遏者不必置闸外其诸屡浚屡
卷六 第 56b 页
塞如杨林湖川并入于娄江七浦之处其盐铁塘南出娄江北通于
七浦者谓皆不可无闸其他如石婆港千步泾之类则多置为木窦
可也而又必旁通月河设为辊坝即有大旱大潦用以济窦闸之所
不及吐纳且以便小舟之往来也其置闸也又必如唐刘晏之造漕
舟谓计大事者不惜小费有执事于其间者必使之私用无窘则官
物坚完矣无宁责成于督造之人为一切苟且目前之计如近岁所
造东西二门之闸可监也其二曰专职掌以守成业周礼地官既有
遂人以掌邦之野而又有稻人掌稼下地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
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泻水是旱则引川之水于浍由大
而小以渐入于田间潦则决田间之水由浍以泻之于川也宋元丰
卷六 第 57a 页
 中裁定开江兵级专治浦闸今茜泾镇即范文正公开是浦后所设
 以屯兵者今既南徙于新塘为巡简司而新塘之故道犹在宜重浚
 之少加深广导湖川之水复由是以入于海置为一闸并复其正德
 间所减弓手之额以时启闭每岁理其闸外其杨林北入于七浦处
 则见有唐茜泾巡简司在馀无属官之可摄者量岁拨夫几名分属
 所在塘圩守之庶不为豪右势家擅自开决以便已私或以劳民伤
 财而为辞者槚谓有河而不为堰闸以限潮沙使日积月淤不治则
 旱潦无备赋税不登治之则所在骚然公私重困又奚啻什百千万
 倍于是邪其三曰轻地租以防壅塞每见官府治河非不谆谆戒谕
 必于岸傍一二步外方许堆上谓之冈身今去大河远者犹在其稍
卷六 第 57b 页
近者荡然无复存矣揆厥所以皆由傍河之民于夏秋积雨之时乘
河流湍迅挑运去讫河港之塞彼固不能辞其责矣然亦有可诿者
冈身之基犹之为额田也据其下广以视其上每如其高而又倍之
吴中之田其谷宜稻易以他种利不半是其赋则同而其所获乃尔
何怪于其损高为卑以求复于平也周官载师掌任土地之法以园
廛近郊远郊甸稍县都漆之征第为五等我太仓之田其赋虽均而
其名尚有曰田曰地曰山曰池沟荡涂之异而其赋亦各有等第唯
地则其名虽存而其赋实与田等其未均时有所谓地者秪科夏税
而不科秋粮谓之曰丝麦田实则其种宜稻者也以今之冈身名之
曰地夫谁曰不宜诚得视周之园廛今之山场以徵其赋而后立为
卷六 第 58a 页
界畔俾不得仍前壅塞有犯之者始寘于法则仁义兼尽而德威唯
畏矣其四曰慎升科以抑豪强水以利为言利与害相对利专于一
人而被其害者众矣近观清查则例有升科涂荡米九十二石有畸
时窃以为扬州之域虽曰厥土唯涂泥其在高乡腹里之地安得有
所谓涂荡邪其即夏周之所谓沟洫郏亶之所谓纵浦横塘焉耳彼
豪强之人欲肆为兼并之谋无以售其奸也于是乘清查之会假涂
荡之名以升斗之米易十百千夫之业或塞为沃壤或堰为鱼塘殊
不计内地居民每遭旱熯所望以易枯槁为蕃鲜者日唯海水二潮
皆道经于是又安能越其堤防而自波及于邻田也哉迩者颜正郎
治水事宜内开通泄水利去处多被大户强占或朦胧告佃起科宜
卷六 第 58b 页
从重治罪复监追其积年得过花利而林正郎亦曰告佃起科深为
民害夫以九十二石之米除江海涨沙种植芦苇理应升科者不计
外所馀几何曾足为一州之轻重邪必严为之禁痛革此弊则兴利
除害一举而两得矣其五曰纂图志以便考阅利者人之所同欲而
专之者一人之私情水之为利唯其所至人皆得而利之而为一人
所专此人怀不平而争讼所由起也苟不辩之于蚤以杜其端虽自
谓有发奸摘伏之神抑末矣先时清查圩各一图而又各有经纬之
册第汗漫无统虽有主者夫庸必其久而无散佚腐烂者乎今之书
册区各一图然其地皆犬牙相制错杂不齐各圩之下详于田赋而
未及于沟洫之制以愚所见州三百有十里里为一图则不胜其繁
卷六 第 59a 页
合几十里而为一图不唯其区唯其方而已矣四至皆以塘浦为界
而复备开其各圩四至之沟洫于后其有或纵或横长竟一圩而利
可及于众人者亦复书之俾为人所共知则虽欲专之庶有所畏而
莫之敢有犯之者一披览间众言混淆而以是折之莫有能遁其情
者矣且每于农隙之时率食利之人恊力修治其劳与佚亦因有所
稽而无彼此不均之弊宋范文穆公有水利图序图则弗传而序之
所言皆救灾捍患之事今李司空治水告完有水利通志惜也考之
未详谓太仓之水唯七鸦为最而不知有娄江禹贡职方之叙扬州
皆不过数言其于山川贡赋民生物产所繇适于畿甸之路无所不
备此圣人之言所以为经而作者之所当取法者与若夫治水之法
卷六 第 59b 页
前人论之详矣故此五者皆止为备旱计然高乡之河港既通亦低
乡之所必由以导水者也但水性就下因而导之则顺而其为力也
易激而行之则逆而其为力也难故郏亶于低田则唯筑堤岸欲其
高固浚塘浦欲其深阔而已矣而其于高田也既设堰潴水以灌溉
之而又浚其经界沟洫使水周流其间以浸润之夫然后立冈门以
其防壅斯可以常无枯旱之患而治之之法固不能无详略之异也
卷六 第 60a 页
卷六 第 6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