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九
卷九十九 第 1a 页 WYG0496-05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九
 故事一
  承德府全境越在关外自汉迄明惟辽金元三朝
  全得之其馀诸代皆分割参错之壤也其一时用
  兵胜负封贡往来以及边防营建行幸振贷诸典
  载在史传事迹纷如于诸卷门类无可附丽而又
  不容遗逸爰别汇成帙以代相系以𩔖相从袪繁
卷九十九 第 1b 页 WYG0496-0541d.png
  复而资参互庶一展卷间时会之兴衰幅员之广
  隘约略可睹焉志故事第二十二
 汉
  匈奴
   按汉初匈奴冒顿最强然其建庭直代云中不
   在今承德府全境内今境乃渔阳右北平辽西
   三郡边外与匈奴左方相接地也至武帝拓塞
   之后为汉塞地匈奴更徙而西北去今境益远
卷九十九 第 2a 页 WYG0496-0542a.png
   兹但就其有事于上谷以东者录之
  汉书匈奴传燕王卢绾反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
  往来上谷以东(时在高/帝末年)匈奴数千人盗边渔阳尤
  甚汉使将军韩安国屯渔阳备胡(元光/六年)匈奴二万
  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馀人又败渔阳太守
  (武帝纪作入/渔阳败都尉)军千馀人围将军安国安国时千馀
  骑亦且尽会燕救至匈奴乃去(元朔/元年)
  汉书韩安国传安国为材官将军屯渔阳捕生口
卷九十九 第 2b 页 WYG0496-0542b.png
  虏言匈奴远去即上言方佃作时请且罢屯罢屯
  月馀匈奴大入上谷渔阳安国壁乃有七百馀人
  出与战安国伤入壁匈奴虏略千馀人及畜产去
  上怒使使责让安国徙益东屯右北平(即元朔/元年事)
  汉书武帝纪元朔二年冬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
  吏民千馀人
  荀悦汉纪元朔五年春将军李息将军张次公出
  右北平击匈奴
卷九十九 第 3a 页 WYG0496-0542c.png
  汉书匈奴传汉使博望侯(武帝纪作/卫尉张骞)及李将军广
  (武帝纪作郎/中令李广)出右北平击匈奴左贤王左贤王围
  李广广军四千人死者过半杀虏亦过当会博望
  侯军救至李将军得脱尽亡其(元狩/二年)匈奴入右北
  平定襄各数万骑杀略千馀人(元狩/三年)
  汉书李广传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
  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数百里匈奴左
  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
卷九十九 第 3b 页 WYG0496-0542d.png
  往驰之从数十骑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报广
  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为圜陈外向胡急击矢
  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毋
  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会暮吏士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服
  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乃解
  去(即元狩/二年事)
  汉书王莽传遣诛貉将军阳俊讨秽将军严尤出
卷九十九 第 4a 页 WYG0496-0543a.png
  渔阳(莽二年讨/匈奴也)
  乌桓
   按汉武帝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
   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塞外在今承德府北境
  汉书匈奴传(互见后汉/书禹桓傅)乌桓尝发先单于家匈奴
  怨之发二万骑击乌桓大将军霍光欲发兵邀击
  之问中郎将范明友明友言可击于是拜为度辽
  将军将二万骑出辽东匈奴闻汉兵至引去初光
卷九十九 第 4b 页 WYG0496-0543b.png
  诫明友兵不空出乌桓时新中奴兵明友既后匈
  奴因乘乌桓敝击之斩首六千馀级获三王首还
  (元凤/三年)
   按范明友所诛之三王或系武帝所封或即自
   称为王史记汉书俱未详昭帝纪谓辽东乌桓
   反以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北边七郡
   兵二千骑击之观匈奴及乌桓传知明友本为
   邀击匈奴而出特乘乌桓之敝耳
卷九十九 第 5a 页 WYG0496-0543c.png
  后汉书乌桓传乌桓复寇幽州明友辄破之(元凤/六年)
  宣帝时乃稍保塞降附
  汉书匈奴传匈奴遣使者责乌桓税乌桓距曰奉
  天子诏条不当与匈奴税匈奴使怒收乌桓酋豪
  縳到悬之酋豪昆弟怒共杀匈奴使及其官属单
  于闻之发左贤王共入乌桓责杀使者因攻击之
  乌桓分散或走上山或东保塞匈奴颇杀民人殴
  妇女弱小且千人去置左地告乌桓曰持马畜皮
卷九十九 第 5b 页 WYG0496-0543d.png
  布来赎之乌桓见略者亲属二千馀人持财畜往
  赎匈奴受留不遣(在平/帝时)
   按武帝所徙之乌桓在五郡塞外而塞上自为
   亭障之地宣帝以后乌桓始保塞乃入居塞上
   之渐
 后汉
  匈奴
   按匈奴当后汉时分为南北二庭自相攻击罕
卷九十九 第 6a 页 WYG0496-0544a.png
   为汉患南单于居西河美稷去今承德府境殊
   远而北单于则更远矣兹亦但录其在上谷以
   东之事
  后汉书匈奴传单于畏汉乘其敝乃遣使诣渔阳
  求和亲(建武二/十二年)北单于入云中遂至渔阳大守廉
  范击郤之(永平十/六年)延熹九年南单于诸部并畔遂
  与乌桓鲜卑寇绿边九郡以张奂为北中郎将讨
  之单于诸部悉降
卷九十九 第 6b 页 WYG0496-0544b.png
  乌桓
   按乌桓在后汉时入居塞内今承德府皆乌桓
   地故于上谷等五郡为患尤甚
  后汉书乌桓传光武初乌桓与匈奴连兵为寇代
  郡以东尤被其害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
  家受其辜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
  后汉书祭彤传建武初匈奴鲜卑及赤山乌桓连
  和强盛数入塞杀略吏人朝廷以为忧益增缘边
卷九十九 第 7a 页 WYG0496-0544c.png
  兵郡有数千人又遣诸将分屯障塞
  后汉书天文志元兴元年辽东貊人反钞六县发
  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乌桓兵讨之
  后汉书乌桓传永初三年夏渔阳乌桓与右北平
  胡千馀寇代郡上谷
  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四年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
  举举兵叛攻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杨终
  护乌桓校尉公綦稠等举兵自称天子寇幽冀二
卷九十九 第 7b 页 WYG0496-0544d.png
  州(刘攽曰案张举自称/天子误出一兵字)五年九月遣中郎将孟益
  率骑都尉公孙瓒讨渔阳贼张纯等十一月公孙
  瓒与张纯战于石门大破之六年三月幽州牧刘
  虞购斩渔阳贼张纯公孙瓒传乌桓反畔与贼张
  纯等攻击蓟中瓒率所领追讨纯等有功迁骑都
  尉张纯复与畔胡邱力居等寇渔河间渤海入平
  原多所杀略瓒追击战于属国石门虏遂大败弃
  妻子踰塞走悉得其所略男女瓒深入无继反为
卷九十九 第 8a 页 WYG0496-0545a.png
  邱力居等所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馀日粮尽食
  马马尽煮弩楯力战不敌乃与士卒辞诀各分散
  还时多雨雪坠坑死者十五六虏亦饥困远走柳
  城(刘攽曰案/远当作还)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
  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
  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刘
  虞传中平初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
  乌桓三千突骑而牢廪逋悬皆畔还本国前中山
卷九十九 第 8b 页 WYG0496-0545b.png
  相张纯私谓前太山太守张举曰今乌桓既畔皆
  愿为乱子若与吾共率乌桓之众以起兵庶几可
  定大业举因然之四年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
  盟攻蓟下燔烧城郭虏略百姓举称天子纯称弥
  天将军安定王诱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入青
  冀二州虞复拜幽州牧设赏购举纯举纯走出塞
  馀皆降散纯为其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
  三国志魏武帝纪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
卷九十九 第 9a 页 WYG0496-0545c.png
  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
  家人子为已女妻焉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
  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建安十二年公将
  北征三郡乌桓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
  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
  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劝公行五月至
  无终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
  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
卷九十九 第 9b 页 WYG0496-0545d.png
  馀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
  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
  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
  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
  皆惧公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
  先锋虏众大奔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
  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
  其种人与尚熙奔东尚有数千骑辽东太守公孙
卷九十九 第 10a 页 WYG0496-0546a.png
  康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乌丸传裴松之注
  引英雄纪曰袁绍遣使拜乌丸三王为单于皆安
  车华盖羽旄黄屋左纛
  三国志魏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曰时寒且
  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以为粮凿
  地三千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諌者众莫知其
  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倖
  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
卷九十九 第 10b 页 WYG0496-0546b.png
  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田畴传畴常忿乌丸
  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
  北征乌丸先遣使辟畴随军次无终时方夏水雨
  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
  太祖患之以问畴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
  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
  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
  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
卷九十九 第 11a 页 WYG0496-0546c.png
  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从卢龙口越白
  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
  首可不战而擒也太祖曰善乃引军而还而署大
  水表于水侧路旁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
  冬乃复进军虏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太祖
  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
  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馀里虏乃惊觉单于身自临
  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
卷九十九 第 11b 页 WYG0496-0546d.png
  入塞乌丸传太祖自征蹋顿于柳城潜军诡道未
  至百馀里虏乃觉尚与蹋顿将众逆战于凡城兵
  马甚盛太祖登高望虏阵柳城军未进观其小动
  乃击破其众临阵斩蹋顿首死者被野
  鲜卑
   按鲜卑兴于建武之初至汉末檀石槐益强分
   为三部其卓帐虽在代郡北今承德府境亦其
   疆域所及也
卷九十九 第 12a 页 WYG0496-0547a.png
  后汉书鲜卑传永元十三年辽东鲜卑寇右北平
  因入渔阳渔阳太守击破之延平元年鲜卑复寇
  渔阳太守张显率数百人出塞追之兵马掾严授
  谏曰前道险阻贼势难量宜且结营先令轻骑侦
  视之显意甚锐怒欲斩之因复进兵遇虏伏发士
  卒悉走惟授力战身被十创手杀数人而死显中
  流矢主簿卫福功曹徐咸皆自投赴显俱殁阵邓
  太后策书褒叹赐显钱六十万以家二人为郎授
卷九十九 第 12b 页 WYG0496-0547b.png
  福咸各钱十万除一子为郎
  后汉书安帝纪元初四年鲜卑寇辽西辽西郡兵
  与乌桓击破之(互见鲜/卑传)
  后汉书鲜卑传永建三年四年鲜卑频寇渔阳六
  年秋耿晔遣司马将胡兵数千人出塞击破之冬
  渔阳太守又遣乌桓兵击之斩首八百级获牛马
  生口
  后汉书灵帝纪建宁元年十二月鲜卑及濊貊寇
卷九十九 第 13a 页 WYG0496-0547c.png
  幽并二州熹平二年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四
  年五月鲜卑寇幽州五年鲜卑寇幽州六年十二
  月鲜卑寇辽西光和二年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
  州三年冬闰月鲜卑寇幽并二州四年十月鲜卑
  寇幽并二州中平二年十一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三年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按后汉之季鲜卑屡寇边郡兹取其与今境相
   近者载之馀不具录
卷九十九 第 13b 页 WYG0496-0547d.png
 晋
  前燕
   按慕容氏自涉归以后至廆及皝并受晋封逮
   晋咸康三年皝始称王永和元年始不用晋年
   号故自涉归以后凡有事于今承德府全境者
   并录之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慕容廆父涉归一名奕洛韩
  以全柳城之勋进拜鲜卑单于晋太康二年冬涉
卷九十九 第 14a 页 WYG0496-0548a.png
  归始寇昌黎安北将军严询败走之斩获万计四
  年涉归卒廆出避难五年(通鉴作/六年)国人迎廆立之
  代领部落初涉归与宇文鲜卑素有隙廆将修先
  君之怨表请讨之武帝弗许廆怒入寇辽西杀掠
  甚众帝遣幽州诸军讨之自后复掠昌黎每岁不
  绝
   按晋书武帝纪载涉归寇昌黎事作太康二年
   十月鲜卑慕容廆于昌黎三年三月安北将军
卷九十九 第 14b 页 WYG0496-0548b.png
   严询败鲜卑慕容廆于昌黎杀伤数万人据十
   六国春秋及通鉴俱作慕容涉归盖慕容廆以
   太康五年始立也当属晋纪之疏因廆后复掠
   昌黎而致误耳
  晋书康帝纪建元元年石季龙帅众伐慕容皝皝
  大败之七月石季龙将戴开帅众来降丁巳诏曰
  慕容皝摧殄羯寇乃至死没八万馀人将是其天
  亡之始也中原之事宜加筹量且戴开已帅部党
卷九十九 第 15a 页 WYG0496-0548c.png
  归顺宜见慰劳其遣使诣安西骠骑咨谋诸军事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永和元年冬十月皝以古者
  诸侯即位各称元年于是始不用晋年号
  晋书穆帝纪永和三年夏五月进慕容皝为安北
  将军(前燕录作安/北大将军)
   按慕容氏世受晋封自慕容廆于太康十年拜
   鲜卑都督大兴元年拜龙让将军大单于三年
   加监平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四年拜
卷九十九 第 15b 页 WYG0496-0548d.png
   使持节都督幽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
   牧进封辽东郡公慕容皝于咸和九年拜镇军
   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持节都督承
   制封拜一如廆故事咸康四年加征北大将军
   幽州牧领平州刺史七年拜持节侍中大将军
   大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以是
   时未都龙城尚不在今境内故不录
  穆帝纪永和五年四月假慕容俊大将军幽平二
卷九十九 第 16a 页 WYG0496-0549a.png
  州牧大单于燕王慕容儶载纪永和五年僣即燕
  王位依春秋列国故事称元年是岁穆帝使谒者
  陈沉拜儶为持节侍中大都督都督河北河诸军
  事幽冀并平四州牧大将军大单于燕王承制封
  拜一如廆皝故事
   按十六国春秋载俊元年受晋封爵与晋书载
   记同而载记与本纪互异今两存之考前燕慕
   容皝于晋成帝咸康八年十月始居龙城至其
卷九十九 第 16b 页 WYG0496-0549b.png
   子慕容俊二年当晋穆帝永和六年复迁于蓟
   今但录其在龙城时事
  北燕
  十六国春秋北燕录太平九年四月跋遣王特儿
  等入贡于晋魏章武太守捕之五月晋青州刺史
  申永遣使浮海来聘跋使中书郎李扶报之
   按后燕慕容宝永康二年始去中山走保龙城
   当晋安帝隆安元年至北燕冯跋太平九年当
卷九十九 第 17a 页 WYG0496-0549c.png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中间与晋久相隔绝惟是
   年一通使馀无事可书
 宋
  北燕
  南史朱修之传太武伐冯文通修之及同没人邢
  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亦没魏复欲率南人窃发
  事泄见诛修之怀明惧祸同奔文通不见礼停一
  年会宋使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便拜彼国敬
卷九十九 第 17b 页 WYG0496-0549d.png
  傅诏呼为天子边人见传诏致敬乃始礼之时魏
  屡伐黄龙文通遣使求救修之乃使传诏说而遣
  之
  宋书文帝纪元嘉十二年正月封黄龙国主为燕
  王
  十六国春秋北燕录大兴五年正月宏遣使诣建
  康称藩奉贡于宋四月遣右卫将军孙德乞师于
  建康
卷九十九 第 18a 页 WYG0496-0550a.png
   按北燕冯宏大兴五年即宋文帝元嘉十年
  宋书高句骊传跋死子文通立屡为索虏所攻不
  能下大祖世每岁遣使献方物元嘉十二年赐加
  除授
   按文通跋之季弟晋书载记魏书十六国春秋
   并同宋书以为跋之子误
 
 
卷九十九 第 18b 页 WYG0496-0550b.png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