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七
卷九十七 第 1a 页 WYG0496-05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
 古迹一
  志乘纪古迹所以网罗放失蒐辑旧闻尚矣热河
  广袤二千里城邑迁改碑碣流傅所在多有至于
  大宁城为辽京之陪京兴中城为慕容之故都地
  灵攸萃厥迹斯彰今博考正史旁引傅记證以碑
  碣志古迹二十一其有史册所载按其方位宜在
卷九十七 第 1b 页 WYG0496-0517b.png
  境内而今无考者亦不敢略若夫流俗相傅誇诞
  失实者无取焉
 承德府(即热/河厅)
  五指山寨 在承德府东南四十里五指山元史
  史天祥传进攻北京傍近诸寨五指山杨昭努(旧/作)
  (杨赵奴/今改正)独固守不下盖金末建寨于此今无存
  大轮禅师塔 在五指山有元至元二十四年碑
  沙门居实撰文称大轮为鸠巢法师弟子至元七
卷九十七 第 2a 页 WYG0496-0517c.png
   年以承相安图(旧作安童/今改正)疏请住持灵峰寺十二
   年八月示微疾而化收舍利本山祖茔塔葬之碑
   额曰兴州宜兴县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大轮禅师
   碑铭知其地在元为宜兴县境
  滦平县(即喀喇/河屯厅)
 御制诗
   兴州揽古言怀
 兴州于古为遐荒长城筑守防秦亡辽金元渐开版章
卷九十七 第 2b 页 WYG0496-0517d.png
 惜哉宅中未久长纵有墨客怯塞凉挂一漏百名空偿
 建置今亦不可详大清一统抚万方
皇祖于斯辟山庄山川增色田野穰
垂法示后深意藏文臣扈跸翰墨香马迁青云譬不妨虽
 然所重在觐扬绍庭善继百世昌
   兴州故城 在滦平县金承安五年置兴州治兴
   化县属北京路元仍为兴州治兴安县中统三年
   改属上都路以元时兴州之西北尚有宜兴州故
卷九十七 第 3a 页 WYG0496-0518a.png
  俗称为大兴州明洪武三年以兴州属北平府四
  年改置兴州左右中前后五卫永乐初移卫入内
  地而故城遂废今滦平县西南里许基址尚存
   谨按兴州故城在今滦平县明一统志谓在云
   州堡东五百五十里方舆纪要谓在开平卫(开/平)
   (卫故城在今多伦/诺尔厅西北境)东二百里不足据也
  宜兴故城 在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
  化县之白檀镇泰和三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
卷九十七 第 3b 页 WYG0496-0518b.png
  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
  此为小兴州明初改置宜兴守禦千户所永乐初
  废今其地有合利塔拉川俗亦称为兴州河迤南
  三里为小城子盖宜兴故城址也
   谨按元时宜兴州界西抵丰宁县之上黄旗东
   抵承德府之五指山而小城子适当其中知即
   为宜兴故治明一统志谓在云州堡东四百五
   十里方舆纪要谓在兴州西曹家寨口外三十
卷九十七 第 4a 页 WYG0496-0518c.png
   五里为青河岭又北五十四里即小兴州皆不足
   据
  太师太平王德胜碑 在宜兴故城北元天历时
  宜兴州官史所建颂太师右丞燕特穆尔(旧作燕/铁木儿)
  (今改/正)之功碑文漫漶不详撰入姓名
  新馆 在滦平县境内辽置王曾行程录自古北
  口度德胜岭八十里至新馆今无考
  卧如来馆 在滦平县境内辽置王曾行程录自
卷九十七 第 4b 页 WYG0496-0518d.png
  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盖山
  中有卧佛像故名今无考
 丰宁县(即四/旗厅)
  安州故城 在丰宁县境内北魏皇兴二年置安
  州与广阳郡同治燕乐县水经注濡水又东而南
  索头水注之水径广阳侨郡西今安州治又南流
  注于濡水考今之伊逊河即索头水土城子东一
  百二十里有废城址周四里土人称为波罗河屯
卷九十七 第 5a 页 WYG0496-0519a.png
  亦曰黄姑屯伊逊河正经其西当即故安州城也
  高峰戍 在丰宁县大阁儿西南四十里汤山水
  经注沽水又东南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东南
  城在山上考今之白河即沽水今之汤河即高峰
  水汤河出汤山下知汤山为魏高峰戍今无存
  西密云戌 在丰宁县大阁儿境内永经注鲍邱
  水出禦夷北塞中俗谓之大榆河南径镇东南九
  十里西密云戍西又道人溪水南历密云戍东又
卷九十七 第 5b 页 WYG0496-0519b.png
  孟广硎水西南至密云戍东西注道人溪水乱流
  径密云戍城南右会大榆河考今之潮河即大榆
  河发源于大阁儿之上黄旗知密云戍当在其东
  北魏时置有密云县在边内此言密云戍者明与
  县非一地也今无存
  神树站 在丰宁县境内明太宗实录永乐十九
  年命置逻骑营于古北口北神树之地知与古北
  口南北相直英宗实录正统九年命陈怀出古北
卷九十七 第 6a 页 WYG0496-0519c.png
  口经大小兴州过神树知在兴州之北方舆纪要
  以为在临潢府西南非也
  宜兴分界石碣 在丰宁县土城子西北一百三
  十里上黄旂至正二十六年立正面刻北开平县
  界侧面刻东宜兴州界盖元时开平宜兴分界之
  所
  砖塔 在丰宁县土城子西一百里塔十级周四
  大二尺高五丈馀正面砖甓上镌明崇祯年三月
卷九十七 第 6b 页 WYG0496-0519d.png
  白马关造
 平泉州(即八/沟厅)
御制诗
  大宁城览古(甲戍/)
断戍颓垣蔓草青秋风立马一延停侍臣不识凭临意
只道初番过大宁
金元遗迹感荆凡祗有群山绕碧巉慨古心还惕殷鉴
遐荒贴服在和諴
卷九十七 第 7a 页 WYG0496-0520a.png
明祖当年亦甚英远临绝域建三城岂知土木百年未
介弟居然摄北京
蹑后燕师虑患深魏邛会饮早成擒南中燕雀真堪笑
方建皋门及正心
  题大宁塔(甲戌/)
鲁恭宫殿颓无存惟馀窣堵巍平原寂寥此日真净业
庄严异代徒祗园杰搆岁久具灵异不云常羃氤氲气
自远早见郁岧岧逼近欲瞻翻不易此中妙谛吾已知
卷九十七 第 7b 页 WYG0496-0520b.png
恰似法华开塔时因缘时节苟未至当面错过空赍咨
须臾朗彻阴翳消珠幢涌地影荡摇八方薄伽梵齐现
一路涅槃门岂遥瓴甓枝撑邈难陟摩空鹳鹤抟其翼
当时挈眷尽归南万古标宗恒镇北六和浮玉向曾登
仰瞩空怀最上层触绪题词讵可置遇境忘言实未能
大千乾闼何春秋碧眼僧过有偈留牛羊下麋鹿游那
似慈恩杜甫愁金风策马遵前邮
  大宁故城 在平泉州东北一百八十里即辽之
卷九十七 第 8a 页 WYG0496-0520c.png
  中京大定府金之北京大定府也辽史地理志圣
  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
  之状因议建都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
  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成都之制统和二十五
  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城池湫湿
  多凿井泄之人以为便南有朱夏门北有阳德门
  阊阖门王曾行程录云中京大定府城垣庳小方
  圆才四里许门但重屋无筑阇之制南门曰朱夏
卷九十七 第 8b 页 WYG0496-0520d.png
  门内夹道步廊多坊门次至大同馆其正北门曰
  阳德阊阖城内西南隅冈上有寺城南有园圃宴
  射之所又有长乐门金史大定三年土河泛滥水
  入京城转运使高德基命开长乐门疏分使入御
  沟以杀其势元改为大宁路明初设北平行都司
  置大宁卫封建宁藩于此自永乐元年弃大宁其
  地遂墟景泰四年泰宁等三卫乞居大宁废城不
  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天顺后遂入于三卫今
卷九十七 第 9a 页 WYG0496-0521a.png
  其城在喀喇沁扎萨克公旂界老河之北本辽之
  旧址经金时改拓明初复加修筑蒙古名罕苏巴
  尔汉城高丈馀周二十里东西二门南北四门城
  中街道仓库楼阙依稀可辨城内有浮图二一在
  城东隅十三级一在旧仓旁城外西南隅有浮图
  一
  辽宫殿 在故大定府城内有延庆殿永安殿辽
  史圣宗统和二十七年四月驻跸中京营建宫室
卷九十七 第 9b 页 WYG0496-0521b.png
  开泰七年十月名中京新建二殿曰延庆曰永安
  又有观德殿会安殿为奉安列祖御像之所又中
  京武功殿圣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今并无存
  辽祖庙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地理志中京大
  定府皇城中有祖庙又圣宗开泰八年正月建景
  宗庙于中京九年十二月诏中京建太祖庙今无
  存
  辽国子监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道宗纪清宁
卷九十七 第 10a 页 WYG0496-0521c.png
  六年六月中京置国子监子命以时祭先圣先师
  今无存
  辽秘书监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兴宗纪重熙
  二十三年十月驻跸中京幸新建秘书监今无存
  辽相府院 在故大定府城内三朝北盟会编中
  京相府院者契丹时宰相所居也今无存
  辽市楼 在故大定府城内王曾行程录中京大
  定府有市楼四曰天方大衢通阛望阙今无存
卷九十七 第 10b 页 WYG0496-0521d.png
  大同馆 在故大定府城内王曾行程录中京大
  定府南门内次至大同馆辽史地理志作中京有
  大同驿以待宋使今无存
  朝天馆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地理志中京大
  定府城中朝天馆以待新罗使今无存
  来宾馆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地理志中京大
  定府城中有来宾馆待夏使今无存
  柳河馆 在平泉州东南境辽置王曾行程录自
卷九十七 第 11a 页 WYG0496-0522a.png
  过乌滦河又过墨斗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
  刘敞使契丹有宿柳河诗今无考
   谨按宋时使辽所经之路史称契丹欲誇示险
   远道多回曲故其方位尤未易考曾公亮武经
   总要谓柳河在北安州辽之北安州为丰宁县
   (即四/旂厅)滦平县(即喀喇/河屯厅)之东境及承德府(即热/河厅)
   今以宋史刘敞传互證之史谓敞使契丹自古
   北口至柳河回曲殆千里敞质译人曰自松亭
卷九十七 第 11b 页 WYG0496-0522b.png
   (松亭故关在喜峰/口北一百二十里)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
   抵中京何为故道此敞诗中亦有稍出卢龙塞
   及别道入松亭之语乃知当时译路先自古北
   口而北行仍绕至卢龙塞外也柳河馆与松亭
   相近故知在今平泉州东南境
  打造部落馆 在平泉州南境辽置王曾行程录
  自柳河馆过松亭岭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今无
  考
卷九十七 第 12a 页 WYG0496-0522c.png
  牛山馆 在平泉州南境辽置王曾行程录自打
  造部落馆五十里至牛山馆牛山在明初亦称牛
  岭永乐元年命新昌伯唐云帅师自小兴州大兴
  州东接牛岭会州诸处屯种今无考
  鹿儿峡馆 在平泉州南境辽置王曾行程录自
  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刘敞有朱桥鹿儿馆
  诗鹿儿峡亦称鹿儿岭明初常遇春追元兵出遵
  化度鹿儿岭至会州今无考
卷九十七 第 12b 页 WYG0496-0522d.png
  铁浆馆 在平泉州境内辽置王曾行程录自鹿
  儿峡馆又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浆馆刘敞有铁
  浆馆诗今无考
  富谷馆 在平泉州境内辽置王曾行程录自铁
  浆馆又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
  元一统志载大宁路古迹曰富谷有站宋范镇行
  富谷道中有诗云路回山陡转沙漫水平流曾肇
  亦有富谷山头一骑归之句今无考
卷九十七 第 13a 页 WYG0496-0523a.png
  通天馆 在平泉州北境辽置王曾行程录自当
  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元一统志
  引宋绶出使录亦谓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距
  中京二十里今无考
  临都馆 在平泉州北境辽置富弼行程录自中
  京正北八十里至临都馆今无考
  官窑馆 在平泉州北境辽置富弼行程录自临
  都馆四十里至官窑今无考
卷九十七 第 13b 页 WYG0496-0523b.png
   谨按武经总要引此文作宫室馆与契丹国志
   所载行程录作官窑馆互异考元一统志载松
   山州与中州等处皆有瓷窑知辽时中京附近
   之地多设官窑其作宫室馆者盖字形之讹耳
  神水馆 在平泉州境内辽置苏辙使契丹有神
  水馆诗今无考
  新城 在平泉州北百里明洪武二十年命宋国
  公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寨大宁宽河会州富峪
卷九十七 第 14a 页 WYG0496-0523c.png
  四城留兵居守所筑之大宁城即此其曰新城者
  以别于辽金元故城也置新城卫永乐初废明太
  祖实录洪武二十二年会宁侯张温及北平行军
  都司都指挥使周兴奏修拓大宁等城并上其规
  制大宁城门五城周三千六十丈濠长三千一百
  六十丈深一丈九尺明史地理志距行都司六十
  里今其城在喀喇沁扎萨克公旂界周十里东西
  三里有奇南北二里
卷九十七 第 14b 页 WYG0496-0523d.png
   谨按新城蒙古名喀喇城土人称为黑城一统
   志原本以为青城引米万春蓟门考大宁至青
   城二日程以证之然新城在大宁故城西南仅
   六十里米氏盖考之未详也至于因新城而讹
   为青城又因青城而讹为黑城转辗改称其实
   一地耳
  富峪故城 在平泉州北明初筑富峪城置守禦
  千户所后改置富峪卫永乐初废明太祖实录富峪
卷九十七 第 15a 页 WYG0496-0524a.png
  城门四城周九百丈濠长九百八丈二尺深一丈
  三尺明史地理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会州故城 在平泉州南二十里本辽泽州地元
  改置惠州后讹为会州明初筑会州城(辽泽州城/尚在明会)
  (州之东北详见/建置沿革门)置会州卫永乐初废明太祖实录
  会州城门四城周一千一百二十八丈濠长一千
  一百八十九丈二尺深一丈八尺蓟门考青城(即/新)
  (城/)西南至会州一百二十里会州西南至喜峰口
卷九十七 第 15b 页 WYG0496-0524b.png
  二百里与今之方位正合方舆纪要会州城在大
  宁卫西南二百四十里又二百四十里即喜峰口
  与蓟门考互异者计里有广狭耳今故城高丈馀
  周三里有奇四门无楼橹蒙古名察罕城豹河流
  经其东称为察罕河屯河城中居民数百家比屋
  鳞次烟火相望信塞外之要冲也
  宽河故城 在平泉州南一百十里喜峰口外明
  初筑宽河城置守禦千户所永乐初废明太祖实
卷九十七 第 16a 页 WYG0496-0524c.png
  录宽河城门四城周八百十二丈濠长八百五十
  九丈深一丈五尺今其故城周四里四门无楼橹
  土人称为宽河城
  富庶故城 在平泉州东北辽置富庶县属大定
  府金因之元属大宁路明初废元一统志谓富庶
  县西北至大宁路东至建州南至利州西南至和
  众县今州属喀喇沁右翼旗东南境地名公营子
  有废城址周五里正当大宁之东南与元一统志
卷九十七 第 16b 页 WYG0496-0524d.png
  西北至大宁一百五十里之方位相合又其东接
  朝阳县(即三座/塔厅)属土默特右翼旗界为建州地其
  南接建昌县(即塔子/沟厅)属喀喇沁左翼旗界为利
  州及和众县地当为故富庶城
  凡城 在平泉州境内方舆纪要凡城慕容氏所
  置城也考三国志乌丸傅太祖自征蹋顿袁尚与
  蹋顿将众逆战于凡城是汉时已有此名不始自
  慕容燕也十六国春秋石虎率众次棘城皝遣子
卷九十七 第 17a 页 WYG0496-0525a.png
  恪等击之赵兵逃溃乘胜追之筑戍凡城而还又
  虎使镇远将军石成入寇凡城不克又赵抚军将
  军李农率众三万与征北大将军张举攻燕凡城
  又平北将军尹农攻燕凡城不克而还又晋书地
  理志慕容熙以并州刺史镇凡城水经注卢龙东
  越清陉至凡城二百许里当在平泉州之东南今
  无考
  三会城 在平泉州西南境水经注五渡水北出
卷九十七 第 17b 页 WYG0496-0525b.png
  安乐县丁原山南流径其县故城西本三会故城
  也又高石水东出安乐县东山西流历三会城南
  郦氏所载在濡水(即滦/河)既合武列水(今热/河)之后将
  入卢龙塞(今潘/家口)之前当在魏安州界考魏书地形
  志安州有安乐郡(领土垠安市二县齐废土垠/入安市周废安市入密云)
  无安乐县然安乐郡与密云相接自当在边内至
  安州广阳郡所领有燕乐县或疑安乐即为燕乐
  县乃安州所治为索头水(即今伊/逊河)所经又当在丰
卷九十七 第 18a 页 WYG0496-0525c.png
  宁县(即四/旂厅)境惟魏志于燕乐县下注云真君九年
  并永乐知永乐亦北魏之县与燕乐县相接水经
  注所谓安乐县当为永乐县之讹郦道元时已并
  入燕乐故称为故城今承德府(即热/河厅)东境之老牛
  河即五渡水州南之豹河即高石水三会城当在
  老牛河之东豹河之西今无考
  受米城 在平泉州境内唐书地理志自古卢龙
  北经九荆岭受米城当在州境之南今无考
卷九十七 第 18b 页 WYG0496-0525d.png
  回纥城 在平泉州境内金史太宗纪都统杲克
  高恩回纥三城进取中京则城当与高恩二州相
  近盖辽时俘回纥部人居此故以名城也今无考
  奚王牙帐 在平泉州东北旧唐书奚傅自营州
  西北饶乐水以至其国新唐书奚传依土护真水
  地理志长城口北八百里有土护真河奚王牙帐
  也自卢龙北至奚王牙帐六百里今之土河即吐
  护真水在喀喇沁右翼旂之南今之英金河即饶
卷九十七 第 19a 页 WYG0496-0526a.png
  乐水在喀喇沁右翼旂之北奚王牙帐正居其间
  辽史地理志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城之号曰
  中京知大定府即故奚王牙帐也
  奚王避暑庄 在平泉州东北契丹国志东过小
  河唱叫山道北奚王避暑庄有亭台今无考
  奚君宅 在平泉州东北苏辙使契丹有奚君宅
  诗自注云在中京南盖辽灭奚后使居于此今无
  考
卷九十七 第 19b 页 WYG0496-0526b.png
  花道 在平泉州东北金史布色忠义(旧作仆散/忠义今改)
  (正/)传武雅(旧作窝干/今改正)陷灵山同昌惠和等县阵而
  西行忠义追之及于花道是花道在惠和之西也
  元史穆瑚黎(旧作木华/黎今改正)传平定东京进攻北京金
  守将伊木沁(旧作银青/今改正)率众二十万拒花道逆战
  败之是花道在北京之东也元时曾置驿于此为
  花道驿今无考
  冷翠轩 近平泉州东北金赵秉文有重九登会
卷九十七 第 20a 页 WYG0496-0526c.png
  禅寺冷翠轩诗今无考
  朝爽楼 在平泉州东北元云峰真人康泰真墓
  碑曰仲冬凛冽霫之朝爽楼者最为杰观四壁旷
  然千山叠雪泰真裸袒而居及十旬馀楼下瞻仰
  者云集今无存
  涂河千秋桥 在平泉州境内元一统志载大宁
  路涂河千秋桥陈元革诗云华表狻猊势自雄阑
  干十二玉玲珑势吞晓岸横苍兽影落寒江浸彩
卷九十七 第 20b 页 WYG0496-0526d.png
  虹涂河即土河今州北之老河是也
  金特进兴中府尹完颜皓墓 在平泉州东北元
  一统志完颜皓大定人金故特进兴中府尹墓在
  大宁西三十里玉泉乡有明昌初翰林待制党怀
  英所撰碑记
 赤峰县(即乌兰/哈达厅)
  松山馆 在赤峰县境内辽置富弼行程录自官
  窑七十里至松山馆今无考
卷九十七 第 21a 页 WYG0496-0527a.png
  崇信馆 在赤峰县境内辽置富弼行程录自松
  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今无考
  广宁馆 在赤峰县境内辽置富弼行程录自崇
  信馆九十里至广宁馆今无考
  姚寨馆 在赤峰县境内辽置富弼行程录自广
  宁馆五十里至姚寨馆今无考
  咸宁馆 在赤峰县境内辽置富弼行程录自姚
  寨馆五十里至咸宁馆今无考
卷九十七 第 21b 页 WYG0496-0527b.png
   谨按富弼行程录所记自咸宁馆又三十里度
   潢水石桥旁有饶州在今翁牛特北境外巴林
   旗界已非赤峰县境所及故不列入
  松山故城 在赤峰县境辽置松山(辽志松江当/作松山详见)
  (建置沿/革门)州治松山县属中京金皇统三年废州以
  县属大定府元中统时复置松州改属上都路至
  元二年以松山县省入明初废元一统志谓松州
  东南至大宁路东至高州西至兴州今县境地名
卷九十七 第 22a 页 WYG0496-0527c.png
  小乌朱穆沁有废城址高四五尺周四里正当平
  泉州(即八/沟厅)境大宁故城之西北与元一统志东南
  至大宁二百二十里之方位相合当为故松山城
  又元一统志载遮盖山在松州东南二十里山在
  今翁牛特旗南境今小乌朱穆沁废城南二十馀
  里即遮盖山有金皇统三年灵峰院千佛洞碑其
  铭云县之东南有山孤岚名曰遮盖云影毵毵在
  金时有松山县而无松山州所称县之东南者殆
卷九十七 第 22b 页 WYG0496-0527d.png
  即指松山县也
  乌丹城 在赤峰县境内城基高五尺周六里存
  东西二门亦当为辽金时州县之遗址城中有废
  塔又有断碑一字已残阙惟鲁国大长公主字可
  辨城南七里地名乌兰坂有鲁国公主媵臣准台
  (旧作竹温/台今改正)墓盖此地在元时为鲁藩分地也
  元中顺大夫准台墓 在乌丹城南七里准台蒙
  古人为鲁国大长公主媵臣冒姓翁吉喇特(旧作/雍吉)
卷九十七 第 23a 页 WYG0496-0528a.png
  (刺今/改正)氏事鲁王为管领随路打捕鹰房诸色人匠
  等户钱粮都总管府副达噶齐(旧作达鲁花/赤今改正)寻进
  中顺大夫为达鲁噶齐卒葬欢喜岭之麓子色尔
  济戬(旧作撒而吉/思鉴今改正)事文宗为宫相都管府副总管
  入宿卫顺帝尤爱之诏为其父立碑翰林待制奉
  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揭傒斯撰文奎章阁大
  学士资善大夫知经筵事巙巙书丹奎章阁侍书
  学士中奉大夫同知经筵事尚师简篆额至元元
卷九十七 第 23b 页 WYG0496-0528b.png
  年立今碑文尚存
  遮盖山石佛 在赤峰县境入遮盖山十馀里有
  千佛洞俗名大碾子洞洞口径丈有八尺高丈有
  二尺中有石佛像一旁列阿难迦叶二像循洞入
  少折而西路渐窄高广不盈丈又折而东亦如之
  洞内有石壁两崖俱凿成佛像洞外有金皇统三
  年灵峰院千佛洞碑其文云辽乾统三年有西山
  院天台法师凿山穿石前以成殿后以环洞名曰
卷九十七 第 24a 页 WYG0496-0528c.png
  灵峰院后遭兵火寺如悬磬至皇统辛酉岁僧惠
  学等请中京资圣院僧遵说嗣兴远近居民欣然
  同施各发一念愿心匠成千佛石像盖石洞为辽
  时天台法师所开洞中千佛则金皇统中僧遵说
  嗣成之也
 
 
 
卷九十七 第 24b 页 WYG0496-0528d.png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