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a 页 WYG0490-08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咸淳临安志卷八十四  宋 潜说友 撰
守观十
    寺院
  于潜县
寂照寺
 在县南二里丰国乡旧名吴兴大中五年改今名隆
 兴初邑令叶衡重建中书舍人张孝祥书额寺旧有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b 页 WYG0490-0892b.png
 绿筠轩后徙县斋宝庆初建御名改为此君轩
 题咏(东坡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隺)
明智寺(西菩山/)
 在县西十八里波亭乡初山之西有光亘天现菩萨
 像僧道志立茅庐其下元祐间因建佛殿遂名西菩
 寺治平二年改今额熙宁七年八月苏文忠公同毛
 君宝方君武访参寥辩才遂留西菩山留题建炎间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2a 页 WYG0490-0893a.png
 重修秦少游之子湛为记有清凉池明月池双峰堂
 涤轩览秀轩西资阁见山亭
 记文(秦湛作寺记其略云于潜之西菩有光烛天见/菩萨像其时僧道志茅庐其下遂聚邑人之钱)
 (而庙佛焉号西菩寺实唐天祐中也本朝改曰明智/今谓其山犹曰西菩辩才既从此山行道吴越山中)
 (之徒思踵其武踊跃精进云云明智以有道者之故/栖学佛者望之如仲尼之徒于阙里其气象景物又)
 (盖境内自于潜十有三里至山之麓未及之五里上/松旁涧与道委蛇仰可以荫俯可以鉴循环曲折乃)
 (得平直两峰屹然如立长人如获居迎来五老九华/未易伯仲泉涌西岩之址盛暑常寒筒引错落遍于)
 (百室是以居者忘出游者忘归云云自有此寺已数/百年土殒木坏风雨入室像设不严威仪不成双峰)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2b 页 WYG0490-0893b.png
 (既归未尝有求邑之富于力者相率施所有寺为之/一新云云余先人与辩才善余儿时先人对辩才语)
 (必令旁侍其高世之论至今能记一二而辩才物故/前先人十年今龙井天竺间云容山色或诲人愁其)
 (能念前人乎予每见来自吴越者未尝不问辩才门/人何如故闻双峰之名久矣杜门锡山之下一旦苍)
 (头告予曰门有道人吴语而文亟出见之乃常乐性/禅师也谓明智重葺欲予为记且曰先太史常为辩)
 (才记龙井今记明智非子可乎予不敢/辞虽然鸡凤异调大方之家岂不我笑)
 题咏(东坡诗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尚书清节衣)
 (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 路转山腰未足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
 (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3a 页 WYG0490-0893c.png
 (岩王中丞乐道诗云邃壑重峦十里过天围佛境隐/ 阿傥来功业忘情久暂到山林结意多 李秘书)
 (公美诗云两峰直起翠屏开西院流泉涌/碧台不在径山天目后使人去了又重来)
治平寺
 在县北十里嘉德乡旧名天目乾宁元年建治平二
 年改今额
 记文(程北山俱作重建佛殿记馀杭之镇曰天目山/唐人作僧舍于其下号天目寺自会昌中废大)
 (中复兴更唐末五代至皇朝且数百年岿然尝为邑/里信人之所依向治平中敕赐名曰治平世以夏腊)
 (主寺事其徒往往游楞叩义学师指授演说修多罗/教或从善知识传佛心宗自显南禅师以来代不绝)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3b 页 WYG0490-0893d.png
 (人宣和庚子盗发新定陷于潜寺焚有邑豪襁负其/母避地走山谷过其门望遗址默自誓曰使贼平家)
 (脱祸当复新此殿云及贼平其家大小数十人汔无/恙明年建大佛殿为佛菩萨大弟子护法神像壮丽)
 (辉绚庄严殊特悉加于旧焉吾乡镇江天宁禅鉴长/老道潜实受业治平寺盖所为从善知识传佛心宗)
 (者之一也数为予道治平寺且求文以记其本末于/今三年矣而请愈坚吾闻志人闻士依真而住非可)
 (以国土观一相无相非可以声色求不即不离非可/以方处摄也又况栋宇之奉像寓之设哉然于无为)
 (中示现有为于不住中宣说常住其悲智愿力所以/开度有情者不废也故昔释迦文佛于欲色界中大)
 (集群品说法之馀以四天下二十支提若须弥山顶/开华藏殿若震旦汉国那罗耶那以如是等牟尼圣)
 (人往昔住处付属诸龙又以阎浮提中四方国土若/若遮波罗处若阿跋多山若善安住塔以如是等诸)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4a 页 WYG0490-0894a.png
 (佛罗汉贤圣天人修行住处付属星宿天龙药叉大/鬼神等分布守护然则名山佛刹所以建立扶持者)
 (幽明之际必有尸之者矣兹岂偶然也哉方是寺之/存也栋宇像寓屹然如山而恶念人能以一念使与)
 (灰烬散灭及其复也有信心者亦以一念能使荒秽/瓦砾之区化为梵释之宫狮子之座甚矣一念之不)
 (可思议也方一念之作虽有神智莫得而闻见搏执/也然无形而成不疾而速虽无边如虚空密用如造)
 (化坚固如金刚迅速如毗岚不若是烈也一念为善/念念续之不惟成一身仁九族而已扩而济天下泽)
 (百世无难也至于得果成道高可以超三界下可以/生梵天为四果为二乘为菩提萨埵为佛世尊极其)
 (原初出于一念之微而其所利益成就至于不可胜/言者一念为不善念念续之有至于提戈相寻伏尸)
 (流血数百千里人畜草木为空一旦败祸父母妻子/相随就砧几剥割脍醢肉喂鸱鸦狗鼠死入地狱受)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4b 页 WYG0490-0894b.png
 (无量苦经千万亿劫乃为畜生出入炮烙剖割之间/或为饿鬼饥火所烧支节窍户猛焰炽然又千万亿)
 (劫极其原亦出于一念之微而流毒之大受报之酷/亦至于不可胜言者前日之群盗是也使横目之民)
 (惟善是念如火傅薪如水趋下而善不可胜用矣一/家为善则一家安一乡为善则一乡化推而准之天)
 (下则斗很淩暴之风凶荒疵疠之应何从而有哉是/则安乐之土已矣予因潜之请也以是告于方来使)
 (知一念之微不可不基其不可思议力可使利益及/于无边成就至于佛地而涂之人皆可以勉也营事)
 (僧曰可先义交道颙住持僧曰希表邑/豪曰徐彦通佛殿费盖无虑二万缗云)
常乐教寺
 在县南五十里长安乡旧名乐平建兴二年佛图澄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5a 页 WYG0490-0894c.png
 建治平二年改今额元丰间僧保元重建寺有图澄
 井图澄阁
广福院
 在县南二里(旧云在县/南五十里)朱梁太师吴敬忠舍地旧名
 国泰天福二年建熙宁中改寿圣绍兴三十二年避
 高宗皇帝殿名改今额旧有放生池有般若庄后因
 洪水冲荡遂为寂照寺子院
崇寿院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5b 页 WYG0490-0894d.png
 在县西二里岝崿山旧名兴福绍兴元年改今额有
 旷轩双溪叠嶂跨虚亭开禧三年令王日益始刋锡
 额之敕于石
 记文(令王日益跋敕额云浮溪之漘有山曰岝崿瑰/石嵌岩拔地千仞缭径危磴盘空百折椒有精)
 (庐缥缈云目之表负阳崖结屋以凌空阔而纳沆瀣/是为旷轩转而西则为双溪叠嶂暇日领客登眺溪)
 (桥横卧野木旁拱倒景流光上下相属前峰后巘之/奔伏远洲近溆之分合霁日阴云朝霞暮烟之开敛)
 (吞吐莫不尽于几席之上穷天地之奇变遗氛埃之/溷浊长啸激烈谷应水涌因访主僧宗照以山中胜)
 (事纚纚可听至立刹之颠末则曰知其为崇寿而已/他无考焉潜号山水邦而岝崿为最管领胜槩是刹)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6a 页 WYG0490-0895a.png
 (居多固宜宏扁详记以耸秀伟杰特之观顾缺不著/得非时移事改漫漶而失其传欤抑游者徒耳目之)
 (玩隐者唯仁智之乐而不暇及欤退而求诸故府得/天圣锡额之敕始以是山具飞来之体而微故因鹫)
 (峰之废而起之端拜肃睹荣光晃荡遗珠获于赤水/藏简出于鲁壁骇愕疑喜恐得之梦寐而不敢自必)
 (其真刋诸琬琰日星绚烂盖欲侈熙朝之赐补旷世/之阙而发山川之灵以慰凫鹥麋鹿之思也夫天地)
 (之于景物往往珍其胜而啬其全故名山佳刹清泉/异石多在隐僻荒翳之境或得之近郊而奇观又不)
 (能皆称矣非托之名隽荣之锡命虽奇犹未重也岝/崿去县跬步截立溪流既已清旷绝特而玉局老仙)
 (之精爽复往来隐见于其间众美毕具而宠额之锡/犹晦而未彰意天鉴地秘果不以全予物而今尽得)
 (之要必有阴相之/者故作而为之书)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6b 页 WYG0490-0895b.png
接待普宁院
 在县西二里岝崿山下庆元三年令赵彦倓建嘉泰
 三年令眺百谈祠昭应灵惠二龙君迁钱氏时古佛
 像嘉定十六年移请今额
 记文(戴燧记迁释迦像云后二百七十五年当钜宋/之嘉泰三年癸亥寺废已久像亦随坏于是清)
 (丰晁百谈宰邑政成适浮桥接待院开山沙门宗浩/新作朝阳阁乃命加雅饰而迁焉肖形甚古观者起)
 (敬鄮峰戴燧从旁叹曰吾佛以寂灭为乐诸有皆空/有相无相若不足计然二百七十五年之间世代人)
 (物之变何可胜道像废复兴非偶然者昔东坡居士/与参寥道人徜徉西菩群山中其徒至今以为重而)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7a 页 WYG0490-0895c.png
 (名永长存今接待古佛又托侯以不朽山高水/长我侯盛名将与佛法俱无尽矣因喜而书之)
资圣院
 在县东十三里丰国乡旧名资福光启三年建治
 平二年改今额有观音像祈祷必应
布金院
 在县东二十里丰国乡旧名朱金乾宁三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广觉禅院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7b 页 WYG0490-0895d.png
 在县东二十五里丰国乡旧名落云相传俱视道者
 落云于此后清泰三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额
三学院
 在县南十五里潜川乡旧名三白光启三年建治
 平二年改今额
梵兴院
 在县南二十里潜川乡旧名国兴天福七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8a 页 WYG0490-0896a.png
崇法院
 在县西南三十里潜川乡旧名崇福乾德五年建治
 平二年改今额
悟真院
 在县南三十里潜川乡旧名白龙建龙二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福兴禅院
 在县南五十里潜川乡马头山旧名慈云天福七年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8b 页 WYG0490-0896b.png
 建治平二年改今额
广慈院
 在县北四十里惟新乡天成二年有高僧建于滴翠
 峰下梵行精进诵莲经有功行止有乌随之僧入灭
 乌亦随化故旧名乌息治平二年改今额有隐山堂
净胜教院
 在县南六十里长安乡旧名靖山清泰二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9a 页 WYG0490-0896c.png
西明空院
 在县西三十五里波亭乡旧名朱山大中五年建治
 平二年改今额
妙乐院
 在县北十里惟新乡旧名安乐天福五年建治平二
 年改今额山有浮石
开化院
 在县北三十里惟新乡眉山绝顶之上徽宗皇帝朝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9b 页 WYG0490-0896d.png
 崇政殿说书豫章陈安节隐居于此绍兴十八年陈
 与僧福瑛同立精蓝初名澄鉴二十五年赐今额有
 陈公读书堂基
普明院
 在县北三十里嘉德乡旧名普照乾化三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北明空院
 在县北二十五里嘉德乡旧名兴平文德五年建大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0a 页 WYG0490-0897a.png
 中祥符二年改今额佛灯禅师昙印以说法被过理
 宗皇帝御书松岩及方丈四大字又御制顶相赞以
 赐嘉熙间建阁安奉寺屡燬咸淳二年僧祖华重刱
 法堂自是佛殿钟楼皆次第兴建云
 题咏(洪平斋题松轩诗苍官面目冷于冰倾盖真成/耐久朋随世炎凉渠自尔与时荣悴我何曾声)
 (传茶鼎风鸣籁影过薰炉月抹楞束/绢欲烦三昧手个中著个觅诗僧)
宝福院
 在县北四十里嘉德乡光启二年头陀朱道从开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0b 页 WYG0490-0897b.png
 山故旧名朱陀皇祐元年赐今额理宗皇帝赐名褒
 忠为洪端明府香火院
净严寺(以下系尼寺/)
 在县城北旧名宝成天福五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额
明智寺
 在县西南二里惟新乡旧名保安大中五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法会院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1a 页 WYG0490-0897c.png
 在县南二里丰国乡旧名龙华天福七年建治平二
 年改今额
崇仁院
 在县东三十里丰国乡旧名云峰大顺元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靖林院
 在县南十里潜川乡旧名扶西乾符二年建治平二
 年改今额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1b 页 WYG0490-0897d.png
清修院
 在县南二十五里潜川乡旧名报国显德六年建治
 平二年改今额
妙行院
 在县西南三十里潜川乡旧名西柳乾宁三年建治
 平二年改今额
寂乐院
 在县西十五里波亭乡旧名大同长兴二年建治平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2a 页 WYG0490-0898a.png
 二年改今额
禅定院
 在县北二十里嘉德乡旧名禅林乾宁元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白云僧庵
 在县治后东山后燬于火惟钟楼独存开禧三年令
 王日益重建
修真道堂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2b 页 WYG0490-0898b.png
 在县西庆云坊
  富阳县
永宁院
 在县西旧名荣国寺大同三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
 今额为邑最大刹建散祝圣道场于此嘉定五年令
 程珌葺新之
净明寺
 在县北五里旧普照寺天福五年重建治平二年改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3a 页 WYG0490-0898c.png
 今额寺枕高山名曰舒壁山坳有龙潭涧水横流上
 有桥亭有御书阁宣和间燬嘉定十三年重建山门
 法堂廊庑
 题咏(李翰林白诗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蘖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门)
 (前一条水几回流岁月在徐学士凝诗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 巢空隺未还经年为客倦)
 (半日与僧閒更共尝新茗闻钟语笑间归东坡诗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馀鹤老依乔木龙 护赐书连)
 (筒春水远出谷晚钟疏欲/寄江潮韵何人为起予)
西岩寺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3b 页 WYG0490-0898d.png
 在县北三十八里白升村唐乾宁元年建(见西/岩)
妙智院
 在县西南五十里善政村旧名永安大和元年建(旧/号)
 (骊峰唐许远孙立额柳/公权题有碑今不可辨)祥符元年改今额
法相院
 在县东南三十里丽景村旧名报恩院咸通十二年
 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净土院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4a 页 WYG0490-0899a.png
 在县西二十里灵泉村旧名灵泉院光启三年建
 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寺有竹轩游者多留题
 题咏(祝少卿诗寺依岩壑已幽深更植修篁结翠阴/不使俗尘侵几格直将高节映丛林风来缓奏)
 (玲珑玉日上轻筛锁碎金跧伏未缘趋胜景试凭幽/径好追寻 吴兴姚愈诗劲节摩云岁月深冰霜不)
 (改旧时阴静浮香篆度幽径冷滴翠光生茂林明月/满窗横好墨清风入指接黄金个中领取西方意梦)
 (落人间何处寻铺四明杨慈湖简诗此意分明有底/深蒲团斜倚满 阴岂容俗子閒抬眼只许清风得)
 (入林我对此君无一事自言幽处值千金古/人今已成陈迹犹向当年击处寻和者甚众)
三学院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4b 页 WYG0490-0899b.png
 在县西南三十里庆护村旧名平源咸通十四年建
 治平二年改今额
 题咏(李提刑鼗诗二首远岫朝来更爽孤云徙倚长/闲飞出偶成霖雨归来依旧青山 江横水如)
 (带枫落山为屏高深自天险豪迈由地灵行行古道/中下马坐邮亭鹤栖必仙家凤仪岂尧庭神仙事恍)
 (惚谁实观超升孙氏一时杰父兄俱有声将军垂紫/髯阿瞒眼亦青周郎往视师不数李与程缅怀前哲)
 (人耿耿在心扃托宿/就萧寺梦还人更清)
真如禅院
 在县东南百二十里大源村山有五峰故旧名五云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5a 页 WYG0490-0899c.png
 咸通五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额
万春院
 在县西八十里栖鹤村一名千春唐乾宁元年建
能仁院
 在县西南十里太平村旧名云霄天成元年建
大安院
 在县北十八里白升村旧名东安清泰三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5b 页 WYG0490-0899d.png
净居院
 在县南四十里旧名净福天福八年建治平二年改
 今额
真觉院
 在县东开运元年建(旧在县北五十/步即丹霞观基)
净觉院
 在县北旧名净福建隆元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额
华盖仙山院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6a 页 WYG0490-0900a.png
 在县东北十二里旧名福庆天福二年建有双阁松
 庵
 题咏(杨慈湖题默斋云渐渐疏钟动幽深一径开炎/光隔林麓清兴绕崔巍拟作临流赋应须倩雨)
 (催小窗宜挂起且放竹风来累徐自明诗云万当不/如一十发却休九乃知多口 宁谨三缄口寂中荐)
 (雷震悟处狮子吼百物自四时六艺通九有风松静/度曲山花相与友心远境更幽光生室无垢茶鼎苍)
 (蝇鸣香几黄金纽澄神天籁息见性藩篱剖对语彼/上人一笑开户牖自愧逐喧尘成佛灵运后 韩青)
 (老农云旧闻山隐弥天释几欲从谈不二门寻到经/窗山足座却应宾主两忘言 僧法具云道人挂口)
 (苍烟里万象无声忽转雷老去不知尘世事东风又/上屋头梅 寂光宗常云毗耶不默不良久渠识乃)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6b 页 WYG0490-0900b.png
 (翁狮子吼痴儿枯坐黑山边闭目藏睛如木偶阿师/筑室古仙山一室尽空诸所有夜坐月明风入松昼)
 (暝雾卷鸦藏柳梅子黄时我独来且观挂壁/诗千首却忆韶阳曾有言道火何曾烧著口)
净因院
 在县东二十里春明村旧名云峰太平兴国二年建
 治平二年改今额
龙景院
 在县东十八里春明村
惠济院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7a 页 WYG0490-0900c.png
 在县东十二里旧名仙泉显德二年建治平二年改
 今额
资圣院
 在县北十八里安仁村旧名(阙/)    年建天圣
 七年改今额
慈云院
 在县北二十五里崇爱村旧名白龙山法云院乾德
 二年建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7b 页 WYG0490-0900d.png
长福罗汉院
 在县西北十二里临湖村乾德二年建
庆恩院
 在县北十八里临湖村旧名新恩清泰三年建
大智院
 在县西二十五里祥凤村旧名智觉乾德元年建治
 平二年改赐今额有卓锡泉初茂荣禅师卓锡于是
 山甘泉迸出遂穿为方池泉即盈溢寺之西院有楼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8a 页 WYG0490-0901a.png
 三间巍然插空气象甚胜韩彦古名之曰明月巢
 题咏(韩彦古诗清风去无尘白云来/无心一笑玉溪上落花流水深)
宝林院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仪凤村旧系双林院大中祥符
 四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额有岩香阁石门霞仙人迹
 菖蒲涧
 题咏(范石湖题可赋轩诗十里山行杂市声道傍无/处濯尘缨宝林寺里逢修竹方有诗情约略生)
崇善院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8b 页 WYG0490-0901b.png
 在县南四十里旧名宝善唐长庆三年建
妙严院
 在县西三十五里庆善村旧名龙门天福二年建
禅寂院
 在县南八十里太源村旧名黄禅广顺元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真寂院
 在县东四十里灵峰村绍兴六年建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9a 页 WYG0490-0901c.png
普惠院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看潮村旧名广济天福二年建
 治平二年改今额(即古法/信寺)
灵岩院
 在县东南三十里江阴村乾祐元年建大中祥符元
 年改今额
净土院
 在县西南二十里杨潮村淳熙间建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19b 页 WYG0490-0901d.png
瑞相院
 在县北十八里白升村旧名观音天福二年建治平
 二年改今额
法云院
 在县西二十五里惠爱村旧名静安光启二年建大
 中祥符二年改今额
接待延寿院
 在县北一里绍兴五年建八年赐今额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20a 页 WYG0490-0902a.png
偃松院
 在县西南十里绍兴二年建
大雄院
 在县西南四十里屠山村长庆三年建后因吴越国
 相许明舍宅为寺遂即其人为名治平二年改今额
 寺有禅月尊者画住世十六大阿罗汉
 记文(福唐陈刚中撰禅月画罗汉记略云钱氏奄有/吴越欲南取王审知北取杨行密而方术游说)
 (之士辐凑其国禅月师来自西先以诗见意曰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馆于给事郎罗隐之)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20b 页 WYG0490-0902b.png
 (舍隐有识师迟之恨见于诗师复以诗遗王有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王使人谓之曰若能改作四十州)
 (当得相见师喟然曰州亦不可添诗亦不可改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遂杖锡径去至此山云云世传禅)
 (月初画罗汉时以三昧定力观诸尊者所居处所作/为运笔一挥凛凛如生既成十五身矣独不得其一)
 (乃即身是佛引鉴自绘遂尔满足屠山/之人谨事之水旱疾疫祷必应云云)
大明院
 在县北四里四峰环绕前如连璧俗呼里庵(即东坡/所谓东)
 (西二庵/是也)旧名普明乾德三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额嘉
 熙二年改赐絜孝大明禅寺额充李文清丞相香火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21a 页 WYG0490-0902c.png
 院
 题咏(东坡自普照游二庵诗长松吟风晚雨细东庵/半掩西庵闭山行尽日不逢人裛裛野梅香入)
 (袂居僧怪我恋清景自恨山深出无计我虽爱山亦/自笑独往神伤后难继不如西湖饮美酒红杏碧桃)
 (香覆髻作诗寄谢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
灵岩宝山院
 在县西南三十里一名湖南山高八十丈乃鹿山神
 龙迎致灵悟大师昙超讲经行雨之地(详见灵/岩山)嘉定
 四年有旨赐昙超师号而龙祠以仁惠庙为额先是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21b 页 WYG0490-0902d.png
 僧道琳为屋三楹至是令程珌佐其费以刱佛庐景
 定元年移请今额
洪氏浴室院
 在县初建炎庚戌洪忠宣公皓持节使金其长子文
 惠公适年十三思奉甘旨越六年当绍兴乙卯遂建
 此院于富春以寓拳拳之思后七十年曾孙侃来丞
 富春乃识其事有进月堂
 题咏(杨慈湖简进月堂诗我有一轮月不圆又不缺/更无昼与夜光耀常洞彻纵有蔀屋遮亦莫之)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22a 页 WYG0490-0903a.png
 (间绝将此以为烛难作进退说境徐提举安国诗云/斗横宴坐一蒲团丈室寥寥梦 寒夜炷波涵烟易)
 (冷秋檐水浸露先漙潭中寂境心灰见镜里虚/形面壁观俛仰清光无尽藏细分沙界万尘宽)
永寿院
 在县长寿村朝道间建
 
 
 
 
咸淳临安志 卷八十四 第 22b 页 WYG0490-0903b.png
 
 
 
 
 
 
 
 咸淳临安志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