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490-03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七  宋 潜说友 撰
山川六
  富阳县
赤松子山
 在县东九里高一百五十丈周回四十里一百步赤
 松子驾鹤时憩此因得名其形孤圆望之如华盖又
 名华盖山一曰赤亭山又曰鸡笼山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490-0311b.png
 题咏(谢灵运诗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亮乏)
 (伯昏分险过吕梁壑荐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宿心)
 (渐申写万事俱零落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鸣邱/希范诗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擢歌发中流 鞞)
 (响沓嶂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像崭绝/峰殊状森森荒树齐淅淅寒沙涨藤垂岛易陟岸倾)
 (屿难傍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西岩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岩有洞洞口有池早晚与潮应石
 有葛仙翁足指前有炼丹鼎山下有石扣之铿然人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490-0311c.png
 号石鼓世传有僧坐于岩前一日葛仙翁求其地炼
 丹僧遂退西岩丹成上升僧亦仙去今号日升里
 题咏(乐天诗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岩/前宝磬传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崖折百花迟)
 (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渡石桥)
小隐山
 在县之北一里三十步为县治主山阳夏公谢绛迁
 居于此子景初景温筑书室于山之半今故基双松
 尚存历年久山属于官云淳祐元年春宣葬丞相李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490-0311d.png
 文清公宗勉
 题咏(谢绛三诗余近营别墅于小隐岩忽忆癸酉冬/奉诏逆虏使于陈桥驿梦中偶赋及寤写在牍)
 (背今因岩名知所赋三言前契矣遂足为八句仆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昔梦)
 (宛可记灵契方兹达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江双/松亭筑居喜物外披径穷木末层阜绕襟带澄 见)
 (毫发芬芳山密熟决决春泉活树梢闪猿陨石罅整/衔月坐长百虑寂望远孤兴发何必较万殊吾自师)
 (吾达有荅梅圣俞问隐圣俞一幅书问我小隐居小/隐讵 异筑室数亩馀岩壑不峻崒田园非美腴所)
 (欲近邱墓岁时来扫除先人梦读史尊道本圣徒绝/笔于此诗子孙无忽诸刻石置中堂且使过者趋题)
 (榜为服训义取铭盘盂后岭双松亭径术何威迂下/临富春渚万象生有无东偏作草舍可以施琴壶门)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490-0312a.png
 (前碧塘水万本栽荷蕖风来触香气长着人衣裾澄/水泱泱流黍稻可弗枯柔桑及美果种广莫记株涧)
 (草不识名野禽多异呼坐此易岁晏自与人世迹在/昔东陵侯瓜垄犹亲锄杨恽谢九列种豆南山隅余)
 (尝有此志来者安敢诬诛茅实张本解组当后图是/时考槃赋从我者谁欤近来传越名趣向若不殊傥)
 (闻邱樊往不顾升斗储如君美才具日月升云衢安/敢预招挽粗自陈其愚 范文正公留题小隐山书)
 (室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
 (音/)
胡鼻山
 在县东五里山峭峻下瞰大江路狭而险行者患之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490-0312b.png
 焉乾道中令陆楠因邑士谢安颐之请凿路栏石以
 护自此往来者以为便云嘉定癸酉令程珌修之嘉
 定丙子令曾治凤重修尉陈震为记至宝庆乙酉令
 赵汝捍补甃易石栏为石壁置庵业名惠民庵至淳
 祐戊申令陈梦炎因祷旱立麻源真君祠于山之巅
 又请拨延寿寺旧额改惠民庵为惠山延寿寺
 记文(陈震记曰邑之东由东门铺抵赤松可九里多/凿穹石堆埼为路旁瞰大江㠍嶪湍险夜行不)
 (禁亡赖之人抵禁肆欺焉乾道间邑令陆楠更辟路/创石栏建庵守以僧民以为便岁久柱折栏坏守僧)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490-0312c.png
 (不存行者惴然至嘉定丙子令尹曾公治凤始增立/石柱一百七十根翼以栏楯复修其旧葺庵以存僧)
 (奸人迸迹又自观山直抵庙山二十里山行病荦确/泥行多泞淖公悉砌以石板召匠度费悉以委之视)
 (其成计寻丈而偿其直不任吏不役里长凡为路一/千五十二丈逾月而成与今大参郑公所砌入京之)
 (道相为联属端夷广衍可以久而弗坏矣第石栏干/之设以木为栅递兵走卒挽船之夫夜过者多窃以)
 (为薪易至废坏非严其禁不止旧比掌以里正若县/家加检防而时葺之不难也惟后之君子以弘济为)
 (心毋以创不自/我而怠焉幸矣)
观山
 在县治之东百馀步一峰高耸横截大江孙氏尝于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490-0312d.png
 山顶建道观因得名又号石头山有亭曰滕览县东
 以水口荡滉无际以此山为青龙襟抱环合邑赖以
 立第宅属居民病于樵采会真觉僧贸得之邑令曾
 治凤出公帑钱六万易而属之官竹木茂蔚自是邑
 之形势改观焉山有严君祠于淳祐间县令李迪更
 创祠宇下有三亭曰耕春曰逸云曰虚全山下又立
 小庵置僧以供洒扫
樟岩山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490-0313a.png
 在县北五里独高众峰岩有樟故名又名横山世传
 赤松子炼丹之所山有石岩龙藏其中西北有穴久
 晴则起雾絪缊如陶烟乃雨候也
姥岑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山腹有水沼赤萍生其中山下有
 庙俗号为姥岑王岁旱祷必雨
白龙山
 在县北二十里势若屏风与姥峰相连山侧有小沼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490-0313b.png
 姥岑白蛇往来其上初樵者入山见蛇吐珠捕而烹
 食之举家毙珠后归里人杨氏数年有羽衣至其家
 绐取视径持去杨氏踪迹之忽不见
贝山
 在县西三十里高三百丈广七十八里西属新城界
 山顶有湖有萧史君庙每旱祷必应
胡洑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高三百丈广一百三十二里上有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490-0313c.png
 石楼石城侯景之乱里人姓陆者率乡邻保固之全
 活万计上有石佛父老传云澶渊之役尝见梦于章
 圣皇帝后有水旱亦尝遣使祷焉
亭山
 在县南十八里高二百丈广一百五十里晋处士孙
 文度建亭
阳平山
 在县南一十五里高五十丈广二十里面大江有孙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490-0313d.png
 钟墓在焉(详具冢/墓门)
都舆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高九十丈广三十五里其状𩔖马
 又名马山
灵岩山
 一名湖南山在县南三十里高八十丈有仁惠龙王
 庙宝山院(释昙超姓张氏建元末栖钱塘之灵苑山/夏尝讲经有一老人来听问其姓名曰我)
 (非人乃龙也居富春鹿山之下昆弟五人余处其长/迩者乡民耕山逼我居室群龙怒闭膏雨以害田稼)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490-0314a.png
 (今累月矣余不忍民之焦熬也劝督群弟执怒不从/闻师道行高妙必能化伏师曰此庵亦要水汝能为)
 (我致之乎老人即于庵前抚掌泉自涌出今彼山有/抚掌泉师曰汝发此心佛何以加今欲吾往如何龙)
 (曰师能往彼设坛戒众然后浮舟观山之下讲大云/请雨经则雨当降师曰我固愿往彼未见信如何龙)
 (曰吾当感梦于官民使之迎师次日邑官居民不约/同梦遂迎师于灵苑山师离山雨随注乃就观山结)
 (坛受戒浮舟诵经雨大沾洽群龙复致谢曰欲为师/就此建庵朝夕冀闻讲演鸡笼山可否师曰此近人)
 (居我且归北山汝别卜地龙遂于湖南山岩请师居/之山峻师不能陟龙化为白马载师登岩卓锡以居)
 (今石上马迹存焉岩下有沼四时不枯遇旱祈求击/鼓鸣铙其水渐至时现诸物或鳗鳝龟鱼蜴蜥之𩔖)
 (取而祷之无不立应历岁绵远感应如初焉乾道四/年县令陆楠以父老之请闻于上司乞奏诸朝自后)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490-0314b.png
 (县令楼潚吕昭亮接续申请至于嘉定三年冬赐灵/悟大师而龙以仁惠庙为额锡书至县令程珌率僚)
 (佐合浮屠威仪宾𨗳至于湖南之山先是僧道琳为/屋三楹以奉香火至是县令程珌复佐其费移旧基)
 (创佛庐以承奉/上旨以慰其愿)
鹿山
 在县西南五里其状如鹿世传有群龙居之兴水旱
 为民害因灵岩大师讲经化服其孽遂息俗谓之降
 龙山(事见灵/岩山)
屠山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490-0314c.png
 在县之西南五十馀里世传有姓申屠结庐以居乃
 以名其山复以志其里有寺号大雄野史所载禅月
 以诗见吴越曰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王说之馆于罗隐之舍隐恨识之晚复以诗遗王有
 宝剑霜寒十四州之句王谓之曰诗则美矣若能改
 作四十州当得相见师喟然曰州不可添诗亦不可
 改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耶遂杖锡去之至于山下
 欣然而止有怪石故庵在寺之东偏(详见大雄寺/陈刚中所记)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490-0314d.png
 记文(陈刚中作记叙屠山之胜有曰峰峦重复端若/拱揖应接不暇湍流怪石神刻鬼划千巧万状)
 (中有平田如设万席挺然僧寺出于林表佳木修竹/左右交翠此申屠刚违新室之祸申屠蟠晦党锢之)
 (名避地结庐于今千载子孙因家焉支派分衍至百/馀室因姓而名其山山之阳复以申屠志其地又分)
 (上下前后焉是山也东揖桐君之庐南望孙君之圃/山深林密而无虎豹之藏地僻人稀而无寇盗之患)
 (云/云)
  新城县
北山
 在县北三十里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490-0315a.png
 记文(晁无咎记去新城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
 (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蚢其)
 (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俛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
 (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𥈭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
 (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
 (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旦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门竹)
 (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
 (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往往想见其事也)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490-0315b.png
乌伊山
 在县南五里祥禽乡高三百二十丈周八十五里
百丈山
 在县南五里太平乡亦名卓笔峰
 题咏(许广渊诗片云晴点墨滴露夜挥毫题许仲蔚/诗云云叶閒铺纸烟煤润洒尖远疑 塞雁高)
 (欲篆/秋蟾)
㠙山
 亦名崤山在县西二十里新登乡高二百五十丈周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490-0315c.png
 七十里有洞穴深十丈水泓澄旱祷必应
三贝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昌东乡高三百丈有水池半亩深
 三尺岁旱祈之应
天柱山
 亦名皇甫真君山在县西十里七贤乡地名裘坞唐
 大中间岁旱农父汲水灌田遇一老人云何不往此
 山下祷于独角仙人言毕径去农父追及于馀杭县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490-0315d.png
 界遂口授醮谢名位曰皇甫真君也因名其山岁旱
 祷多应
仙坑山
 在县西二十里七贤乡晋咸和中有七仙客围棋石
 上因名山产茶其味特美云咸平元年有猎徒见白
 鹤三冲天而去石上有棋局未收及猎回不知所在
乌□山
 在县西十五里折桂乡名苦竹上有龙井祷之应井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490-0316a.png
 旁有白鹤仙人祠
释子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永昌乡灵耀寺因以名山灵耀今
 为三学院
果园山
 在县西北一里
黄山
 在县西二里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490-0316b.png
云山
 在永昌乡
巧坈山
 在七贤乡
戴家山
 在昌西乡
郑家山
 在广陵乡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490-0316c.png
青峦山
 在太平乡有碧沼寺
成山
 在新登乡有宝乘寺
锦邱山
 在县西五十里南新乡
瑞应山
 在县西五十三里南新乡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490-0316d.png
三九山
 在县西五十一里南新乡
鸦栖山
 在县西五十里南新乡
牢山
 在县西六十三里新安乡
渔洲山
 在县西六十五里南新乡中有合龙池或曰合灵池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490-0317a.png
 岩上有三池深莫能测奇诡万状西又一池耆旧言
 其源与天目龙池通每岁旱祷雨者旁午于道庙在
 合龙池之前于淳祐九年敕赐额曰灵惠
南山
 在县北三十里广灵乡
 题咏(许广渊诗路入青山几万重前山行尽路还通/小舟棹急岩溪水高柳絮飞堤岸风春物老时)
 (林遍绿晚烟收处日垂红民居稀阔兼穷僻多使顽/夫气自雄注云广陵乡之民于南新旧称顽很 许)
 (仲蔚和云青山叠叠水重重古道才容匹马通飞鸟/自由啼晚照落花无着趁春风岩前积霭参差绿天)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490-0317b.png
 (末馀霞点缀红一一广陵/如在眼诗坛谁敢较豪雄)
塔山
 在县
 题咏(晁无咎塔山诗对雨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烟竹杖草履步苍苔山上孤亭四牖开/ 雨濛濛溪又急小篷时转碧滩来)
龙门山
 在县西七十五里新安乡上有龙池
  盐官县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490-0317c.png
金牛山
 在县东八十三里高三百丈周围一十九里太平寰
 宇记昔吴楚间金牛自毗陵奔此山而没因名山侧
 有洞或云建炎初黄湾居民多避难于此烛之深
 不可测好事者游焉则有蛇怪
审山
 在县东北六十五里高五十三丈周回七里三百步
 汉审食其墓其间故名有僧崇惠庵基土皆五色有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490-0317d.png
 僧智标塔秦皇磨剑石有灵池水旱不盈涸
黄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一名越城山高五十丈周回六里
 二百步其色黄故名
紫微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旧志曰唐紫微舍人刘禹锡作刺
 史行县至是山望硖石湖因名今半山有碑镌紫微
 山三字(按禹锡未尝为杭州刺史惟白居易/裴夷直自中书舍人出守旧志误也)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490-0318a.png
 题咏(唐顾况诗家在双峰兰若边数声清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 杨基诗)
 (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捲帘沧海近洗钵白云飞/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
 (来又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景开僧坐久路僻客/ 稀峡影清相照河流石自围尘喧都不到安得此)
 (忘归钟朱伯虎诗凿石开山已几年半天台殿耸危/峦晓 声向云边落夜月光从槛底看野色难藏千)
 (里秀松风长占一轩寒老僧此处真佳隐应笑尘劳/效小官 余弼诗孤峰牢落几何年台殿于今插半)
 (天已是精蓝誇绝徼更将宝塔在危巅烟霞色任阴/晴变钟磬声随上下传珍重老僧无别境一生幽趣)
 (只山川地富临诗凿石诛茅四十年棱层宝树出诸/天更逢 胜惊游客不负身披坏衲田别郡坐看云)
 (散后平湖下压鸟飞前还知老/令忘归否为惜难移近县廛)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490-0318b.png
石堆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
尖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
蟹山
 在县东南六十二里
盈山
 在县东南六十二里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490-0318c.png
花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
菩提山
 在县东六十里山有灵泉(详见/井门)
袁花山(上有/小山)
 在县东六十里
赞山
 在县东北七十里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490-0318d.png
赭山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岩门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
蜀山
 在县西南二十七里隋书地理志云盐官县有蜀山
雷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490-0319a.png
  昌化县
唐山
 在县后高二十丈(为县治/主山)
青山
 在县前高二十丈
武隆山
 在县西北一里高五十丈周回二十里有晋葛洪炼
 丹井唐天后以山名应图谶分紫溪县别置武隆县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490-0319b.png
 (沿革见/郡县表)
晚山
 在县西北十里高一百四十丈周围三十里晋许游
 所居山下溪滩号许游滩唐人诗葛井许滩今古传
 远游尝至于潜县采药遗迹为许游观其事甚明但
 今复号滩为洗耳滩又引巢父饮牛为侣号桥为白
 牛桥盖因由游二字音同而讹耳
箕山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490-0319c.png
 在县西北十里神仙所隐
百丈山
 在县西二十里高一千五百丈周回二十里一名潜
 山吴兴地志云于潜西有潜山尧时洪水此山潜水
 中不没者百丈因名焉山上有太公泽旁有王大伯
 盐洞或见盐数百袋曝于洞口就之不见始疑以为
 神仙山下两石对峙高二三丈号秦王石其二峰并
 者号双峰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490-0319d.png
柳相山
 在县南三十里高一千八百丈周回一百三十里东
 接紫溪县南入分水县
千顷山
 参寥子有兹山嵯峨冠天半之句上广千顷有龙潭
 蒲苇四密潭中鱼有金银色祷雨辄应西有娑罗岩
 生娑罗花一株蔚然耸翠初夏开香闻数里海棠瑞
 香黄菁遍生山麓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490-0320a.png
 题咏(司马槱诗琼叶半开童女颊蕨芽初长小儿拳/山中云雨虽无味何似山河走暮烟 一池春)
 (水应江潮中起沙鸥数尺高谁谓风云远朝市乱山/深处亦波涛 欲为龙池游束装戒蓐食鸡鸣天未)
 (曙呼儿重蜡屐萦回溯寒溪确荦疲乱石迢迢万丈/岭宛转苍龙脊山高吐朝气恍不辨咫尺俯听雷雨)
 (声仰逐猿猱迹委蛇度花坞绿静草可席喜如出笼/槛身轻飞鸟掷不辞双足茧远探蛟龙客传闻此山)
 (顶旧有沧海色尔来三十年潭湫变枯荻至今应江/潮尚浮鸥鹭集至理竟未解对之空太息不如西湖)
 (游挥篙泛瑶碧琼吴珩诗松桧阴中天月清异花灵/草不知名路从 液山前过人在水晶宫上行千尺)
 (翠岚分月色一轩寒濑动秋声登临不厌跻扳峻贪/看云从舄下生 千顷山中月三黄顶上云相看无)
 (一语今日喜逢君新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来德/寿宫金捕金银鱼 安胡 诗云千顷山高六十里)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490-0320b.png
 (上有寒潭清且泚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教苍生/起群鱼从之时浮沉噞喁光彩岁月深自然形质异)
 (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或青或红或间色纵使丹青/摸不得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旦声名动京国皇家太)
 (平媏好奇麟欲效瑞凤欲仪白环银瓮争走献岂得/汝辈藏洿池深山大泽多遗宝纡馀卓荦皆娟好愿)
 (移网罟聊一施崭/然头角趋明时)
石室山
 在县南四十里岩洞如室
铜坑山
 在县南五十里东接分水南带淳安西亘绩溪其最高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490-0320c.png
 峰名铜坑穷绝处有龙池三草木荫蔽龟蛇浮游或
 云气笼罩必雨岁旱祷焉
福泉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神龙所居云出其中则大雨
大明山
 在县西九十里南接严州昔悟空禅师所隐今山下
 立慧照院
巾子山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490-0320d.png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大鹄头山
 在县西六十里或以为山𩔖鹄头或以为鹄曾栖止
 得名势凌霄汉人不可到惟采药人结伴携粮具火
 信宿上下其中坦平神仙所栖花果人不敢采有龙
 池阔三百亩四傍如葑田岁旱人攀缘祷雨其上
 
 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