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咸淳临志卷二十四   宋 潜说友 撰
山川三
  城东北诸山
临平山
 祥符志云去仁和县旧治五十四里山高五十三丈
 周回十八里上有塔有龙洞砺洞(事具/诸洞)有天井(在山/之顶)
 (旧志云方阔约二丈积/水深八尺虽旱未尝涸)下有东岳庙景星观峙立两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旁又有藕花洲即鼎湖也
 题咏(东坡舟过临平次杭人裴维甫韵馀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下路五年)
 (云梦泽南州凄凉楚些缘吾发邂逅秦淮为子留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又雪霁过临平)
 (邈师房会陈烈少府题诗落帆古戌下积雪高如邱/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飕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瓯/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浮月僧道潜诗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 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
 (满汀洲嵯沈金部汝谐诗云山势分明饮水□孤峰/西转郁 峨不须探问山童药且挹朝来爽气多)
桐扣山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490-0283a.png
 在仁和临平山之西晋武帝时岸坏出石鼓击之无
 声张华取蜀桐木刻作鱼形而扣之声闻数里故名
皋亭山
 唐书地理志钱塘县有皋亭山祥符志云今属仁和
 县在县之东北二十里高百馀丈云出则雨宁宗皇
 帝御书三字为扁有崇善灵惠王祠名半山庙旁有
 水瓮及桃花坞
 题咏(敖陶孙诗樵路萦连入翠微清泉白石可忘机/云中犬吠刘安过树杪春深望帝归白鹤可留)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490-0283b.png
 (华表语苍官合受锦衣围珠襦/玉柙今何许一笑人间万事非)
青龙山
 在皋亭山之东高七十馀丈山脊苍翠偃曲如龙
母山
 在皋亭山东北约高一百馀丈比众山独高张翼左
 右如母顾子因以名之
佛日山
 在母山之东北高六十馀丈中有佛日净慧寺(详具/佛慧)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490-0283c.png
 (寺/)
石膏山
 太平寰宇记在钱塘县旧治西五十七里钱塘记云
 出石膏色若雪又县治亥地有狱雨霁时狱中出石
 膏一名稽留山无毒兽恶虫(太平寰/宇记)
黄鹤山
 祥符志云在仁和县旧治东北三十八里寰宇记旧
 有黄鹤楼今佛日山之北高约百馀丈巅有龙池一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490-0283d.png
 名渥洼北坞有龙洞石裂为路深险不可视山之腰
 有黄鹤仙洞外甚狭中可容数人深窈而黑时有樵
 牧爇松明而入愈行愈远疑有龙在焉池出云必雨
 又有潭在山之东(故老相传有诗云但看黄鹤山顶/云化作白龙潭上雨或为僧道潜)
 (作/)
超山
 在仁和县之东北六十里永和乡高三十七丈周二
 十里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490-0284a.png
亭市山
 郡国志云杭州亭市山馀石乡亭市村多陶户善作
 大瓮今谓之浙瓮
龙珠山
 在仁和县肇元乡五都高约六七丈形圆如珠与皋
 亭黄鹤众山相望一名巧山
泰山
 在仁和县南鲍山之北高约十五六丈民居可三百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490-0284b.png
 户名泰村
大旗山
 在仁和县黄鹤之北高约五十馀丈有青草坞居民
 可二百户名大旗村
南鲍山
 在仁和县南山之北高约十馀丈山下有村名南鲍
南山
 在仁和县大旗山之北高约四十馀丈东南与佛日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490-0284c.png
 山夹境有杜牧坞累累数冢世传杜牧墓无可考
太婆山白岩山
 在钱塘县
方山
 在钱塘县崇化乡高三十丈
全山
 在钱塘县孝女乡高一十丈周四里
苧山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490-0284d.png
 在钱塘县孝女南乡高一十丈周回五里
杨山
 在钱塘县孝女南乡高二十丈周回六里
唐墓山
 在钱塘县孝女南乡高一十五丈周回八里有唐孝
 女墓(详见冢/墓门)
近山
 在钱塘县灵芝乡高十丈周回一里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490-0285a.png
大遮山乌尖山
 在钱塘县孝女北乡接连馀杭县及武康县界高三
 百丈
饮马山
 在钱塘县高二十丈周回二里
安乐山
 在钱塘县高三十丈周回三里山上有石八郎祠
石壁山龙驹山法华山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490-0285b.png
 在钱塘县东抵西堰桥西止钦贤乡群山连接不能
 尽名约高四十馀丈占十馀里(石壁山上有/尊司土地)
三峰山
 在仁和县北四十里东高一十五丈周五里西山高
 一十八丈周四里南山高一十二丈周一里
洛山
 在仁和县北四十四里高五十八丈周一十八里
峨眉山(城内亦有/山曰峨眉)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490-0285c.png
 在仁和县北七十里大云乡高一十八丈周六里
乌头山
 在仁和县肇元乡青龙山之东高八十馀丈峰锐而
 秀
石姥山
 在乌头山之东五十馀丈有岭南接运河塘赤岸岭
 之西有真珠坞少宰刘正夫葬焉
独山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490-0285d.png
 在仁和县治之北大云乡约高数十丈每出云晴则
 雨雨则晴里人占之屡验下瞰横溪回环皆水荡
赭山
 旧图志云在仁和旧治东北六十五里滨海产盐有
 盐场
马嗥山
 郡国志昔吴伐越至此山遇大风车破骑死有马嗥
 呼求其主遂名(太平寰/宇记)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490-0286a.png
  馀杭县
大涤山洞天(互见洞/霄宫)
 在县西南一十八里按茅君传云第三十四洞名大
 涤匡盖之天周回一百里内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
 仙官考校灾祥之所姜真人主之与华阳林屋邃道
 往来或言此山清幽大可以洗涤尘心故名穹崇千
 尺迥压群峦中峰之上有许远游升天坛丹灶瓦甓
 尚存政和间犹有卿云箫吹往来清越崖间多灵芝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490-0286b.png
 异草人所不识
 九锁山
  其势九折萦纡相续曰天关曰藏云曰飞鸾曰凌
  虚曰通真曰龙吟曰洞微曰云璈曰朝元四时山
  花烂熳清芬袭人下有石门夹道今不存
 天柱山
  在洞西南隅乃五十七福地地主王伯元主之按
  记云天有八柱在中国者三此其一也(一在寿阳/一在龙舒)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490-0286c.png
  四隅斗绝耸翠参天神天隐化时有见者山出佳
  茗为浙右最
 伏虎岩
  在大涤洞西南峻壁间若环堵之室南有路下涉
  崖磴方至其所东晋隐士郭文伏兽于此因以名
  岩
 来贤岩
  在大涤东南秀峰之前嵌空数丈丛竹间有磐石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490-0286d.png
  可坐东坡作倅日同蔡准吴天常乐富国闻人安
  道俞康直张日华凡七人来为林泉之游遂名其
  岩曰来贤今作亭于上名曰宜霜
 仙迹岩
  去大涤里许在路侧崖上有仙人遗迹苔藓不生
  湿润光泽
 大涤洞
  旧传云元同先生闾邱方远入游自华阳而归所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490-0287a.png
  见龙鳞异境花木鲜繁门有石鼓扣之则鸣其间
  顶平如砥又垂一石如柱号曰隔凡过柱一重如
  窦内阔丈馀有圆井无底唯闻琅琅之声乃朝廷
  投龙处有白鼠长可二尺仙书名为玉芝饵之可
  以长生
 栖真洞
  在大涤山前峻岭之上按记云大涤先生杜琛语
  弟子何法仁曰西洞尤广汝宜居彼可遁世成真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490-0287b.png
  遂名栖真洞有罳顶状若宝盖龛室幽深乳泉点
  滴有东西二台东台有石阁津涯不可测常有龙
  爪蟠拿蹴缩之迹游者以手漫灭之次日验视如
  初或以为洞龙出入之径大观三年四月山人胡
  真隐居其中午夜闻鼍鼓数百声火毬相继走及
  黑云叆叇皆奔出洞外次则迅雷烈风骇震山谷
  真隐股慄莫知所措移时方止
 石室洞(一名藏/书洞)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490-0287c.png
  在大涤山中峰之前有岩窦石梁洞外泉脉垂溜
  注于石梁之下洞初未显吴筠解化于宣城指门
  人藏书剑于此寻访果得之又按景行录西麓有
  岩扉石座自然咸备盖不止乎书剑亦天师藏真
  在焉按石精金光经言曲晨飞精藏景录神剑解
  之道凡暂过太阴紫胞鍊度皆四百年其藏必发
  盖数足运会真灵自有以发之耳今天师石室之
  藏岩扉呀树益验此经之说山腰有石洼樽洞上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490-0287d.png
  有石茶灶皆仙家遗迹隐士陆凝之永仲尝筑室
  于是号石室先生云
 鸣凤洞
  去大涤一里许山之上石门阻隘童稚可入者阅
  其内石屋旁一小路不知其极上有穴泉溜环佩
  之声入于方池未尝减溢耆旧传云钱氏时因凤
  凰来故名亦改为灵凤乡
 鸣铃洞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490-0288a.png
  祥符旧志云在洞霄宫东山之上洞多窍穴风作
  则鸣旧夲作鸣虚阁
 龙蜕洞
  在大涤洞东一里许乔木幽隐岩穴嵌巉深可数
  丈春夏多蛇虺潜伏皇祐初羽人于洞间获龙骨
  数肩齿角皆具因以名之记云五洞潜通此其一
  也
 白茆洞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490-0288b.png
  在大涤之西南一十里岭石之上灵象岿然按记
  云有晋人遇一道士衣巾爽丽自洞而出询其名
  字则曰吾白茆先生职此久矣因以名之其洞门
  如井垂绠而下一二丈至地回环容坐二十人(乃/第)
  (一重/也)屈身下入又可二丈有仙人酒瓮及二石若
  柱上有一窍通明
 归云洞
  去大涤五里在西岭外层冈之上即栖真之后门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490-0288c.png
  深可百馀丈石壁光莹洞有罳顶亚于前洞按记
  云是神仙回车之便道故曰归云常有云气往还
  于洞外又有隙地皆灌木疏篁隐映前谷
 抚掌泉
  在洞霄宫殿阶之西深可三尺许清冷可鉴古诗
  云却疑三尺底别是一壶天旧传钱武肃王至宫
  有双鹤飞舞其上因抚掌招之鹤堕而泉涌故号
  抚掌或言旧名涌泉漕使陈公尧佐因按察至焉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490-0288d.png
  问羽士此何水答曰涌泉昔仙人抚掌而泉涌公
  于是抚掌果如其言按旧志云久旱不竭莹洁常
  澄或时五色变异不可测夏寒而辨砂砾冬温而
  育萍藻熙宁初有物状如鲛鳗绕栏楯间两目如
  丹时人以杖扑之即坠入泉去须臾阴雾周布一
  山大水自天柱源来汹涌可畏将垫殿堂乃止唯
  损去廊屋数间或曰龙之怒也
 明星渎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490-0289a.png
  在县东一里二百步周回一百五十步溪之南塘
  敕使投龙于天柱大涤洞必先祭明星渎九域志
  载馀杭古迹亦然耆老相传云昔人有昼视水中
  有星灿然故号明星渎溪下多潭皆遇水决冲注
  而成自新堰以西第三潭最深莹而润者明星渎
  也父老云渎之南濒路旧有女冠之居遗址尚在
 瀑泉
  在洞霄宫憩宾亭外三十馀步三泉吐溜合而成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490-0289b.png
  瀑
 冷泉
  在洞霄宫外半里路石罅间水脉甚细冬夏不绝
  莹然若玉壶之贮沆𤅈也山行者掬饮毛骨竦然
  炎月投以热物至晚即冰结
 新池
  即今洞霄宫厨院才沼源自泉前池溜于坳堂大
  历中县令范愔所凿李元卿记云执㸑无欲清之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490-0289c.png
  仆挈瓶无汲深之劳
 云根石
  去大涤一里许在路傍之西与仙迹相近石状如
  云从地涌出以云根名之
 药圃
  在大涤洞东山之前夏侯天师种药于此芝畦术
  坞百药之植靡所不有尝言古圣人以上药养神
  中药养性下药遣病可使人神灵可使人性明可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490-0289d.png
  使人病愈故尝施药于廛随缘深浅而遇有药圃
  诗云绿叶红英遍仙经自讨论偶移岩畔菊锄断
  白云根一日樵者闻圃中有犬嗥自篱而窥见师
  策鞭乘一兽似虎非虎行疾如风入东山而去今
  四山生草药六十馀种圃迹犹存
 清音亭
  在大涤洞路之中后数丈乃天柱泉发源之窦水
  流沿洄亭间循除以入于沼清冷可爱亭名取左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490-0290a.png
  太冲山水有清音之句
 祥光亭
  在大涤洞口钱武肃王微时尝卧巨石之上指洞
  而言曰异时或富贵当建亭覆此石及衣锦回营
  饰颇盛其石今瘗亭下祥符五年中使及漕臣州
  佐邑令偕集于此忽五色云出洞中数刻方散因
  名亭曰祥光樵者间见有仙人奕棋于亭至前则
  不复见咸平中民有来盗其槛斧之焱焰随起飞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490-0290b.png
  逐盗为之惊止
 翠微亭
  自来贤岩前东五十馀步登小坡而上名青檀山
  路之右皆依岩左临深坎路旁有巨石与岩对峙
  号曰小石门过此则岩石转有泉自石溜下注于
  岩穴状如石盂横探小窍深不可测其水不盈不
  涸号曰泂酌泂酌之上有巨石圆窍玲珑号曰月
  窟月窟之西有穴盛溜最冷号曰冰壶泂酌之下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490-0290c.png
  又有泉穴其水最清号曰镜潭今泉源湮没皆非
  旧迤逦至试剑岩其石如剑劈断旁有岩隙可憩
  数人行二十馀步有峭壁面北从地涌出高可二
  三丈广二三十丈其上苍翠玲珑奇怪万状出于
  天巧莫可形容其秀气发自来贤至此半里馀始
  毕露无遗上有石乳焚之最香但有岩自北而生
  正蔽其前外旁相去犹有数尺深入仅可容人临
  坎作亭名曰翠微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490-0290d.png
  题咏大涤山(杨杰诗大涤洞天玉为室真官典校/长生籍金阙九锁明明开老尽碧桃)
  (人不识祖龙求仙徒用力驾海欲驱山下石神人/倚住不与行留得岩前隐仙迹 吴侍郎昌裔九)
  (唫诗并序云青莲山人吴昌裔携客山行咏陶嘉/月自双径来洞霄丹岩翠壑林立环拥神剜鬼刻)
  (不可名状餐云𠻳月偶得九唫留之山中以纪幽/践 九锁云上界神仙住九华故留灵锁护烟霞)
  (云根欲断溪回处流出常山几片花臞栖真云凿/破千年浑沌心石楠当户洞愔愔诗 犹怯春寒)
  (在扪石梯云不敢深见天柱云柱天屹嶪断鳌根/卧草蒙茸伏虎痕想 山中明月夜有人长啸抱)
  (昆崙声石室云竹几蒲团石室中细书抱朴校参/同寄 碧眼朱高士何必携琴下阆风 清音云)
  (山出涓寒一道泉暗声落涧玉铮然辘轳引上泥/丸顶便是人间赤脚仙 来贤云杖挂松花酒一)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490-0291a.png
  (瓢手挼柏子杂香烧山空露冷吟招隐掉首诸贤/不受招 翠蛟云苍松翠石束寒流飞下长身白)
  (玉虬吐出英云千尺雨须臾雷霁水痕收时飞玉/云谁劈岩扉石窦开中流玉水漱苍苔有 卷雪)
  (从天下端是源头蓄得来碎白元鉴诗天坛绝顶/山髣髴翠微间迹久苔纹 云根古木閒丹成人)
  (已去鹤驾未曾还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龙高/参政定子祷雨作牵丝晨谒玉皇家唤起慵 乞)
  (井花醒看满山枝叶语晚唐句子是萌芽天诗到/眉山自一家也将正命摄于邪巧裁大涤 成景)
  (戏咏庭蛟与洞鸦儿两间洒落无尘着万象森罗/触处逢此意要令 辈觉擎天一柱爱中峰 赵)
  (南塘和茂寔弟纪游韵山涤浮埃宇暖霄遁翁行/处有人邀仙关寂寂谁开锁俗驾憧憧自过桥朝)
  (气兰荪清帨韘夜声猿鹤美笙箫浮生一日闲难/得那计颜姿茂与凋 金银官阙插天华一径萦)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490-0291b.png
  (蛇岭冠霞游子恍疑尘换世山人笑问客还家水/输东北通归汶峰到西南秀出琊喧寂万殊从尔)
  (好是中佳趣要无涯郭欲闯灵关烛借光窅然深/墨定何乡隐栖旧托 文举仙籍今收魏伯阳芝)
  (室丹深岩树绿松房酒熟洞云香老生一醉迷凡/圣付与时人共校量 雨来龙口吐长烟风去鹏)
  (程跨大年圯上书存记黄石洞中棋罢失阙仙几/时谷纳霜钟响是处岩排锦树圆处惯好山 路)
  (遍正惟好事与流传桥侠仙初日醉芳醪曾与猿/公接戏邀彩霓跨空 影澹黄蛇分雨剑痕高试)
  (从崄处旋天路莫向尘间画地牢千载祖龙移不/去浪教山鬼笑徒劳 □馆祠真岁奠椒老坡题)
  (后间何寥橘中傥值庞眉叟菁里宁逢独足魈欲/问迷津无缆系莫夸捷径有弓招长松怪石森然)
  (在又见亭皋一叶飘慵绝爱穿檐碧数竿桃猚尝/此掩柴关柳犹生肘 忘我藜不充肠病下山疑)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490-0291c.png
  (有烛龙潜月窟得无笙鹤过云间积苏俯视濛濛/尔八极吾将契往还 此亭此水几徘徊旧观今)
  (新老眼开行险不盈还一笑穷源未得且频来汤/年间亦旱祷雨禹步乃能冬起雷戏语聊贻道门)
  (旧高明了此复何猜嵂程沧洲公许步虚蕊珠七/言诗元盖之天高崒 自两天眼支一脉嶙峋四)
  (面森翠壁中有瑶柱倚天立窈窈郁郁仙者宅涵/云蓄雾九锁隔石扉谁遣玉𥫽擘通行岂虞虎豹)
  (艗云台散吏青城客掉头三岛风烟窄南薰驾我来/散策晴天万里展笑色祖龙驱山山辟易山人抵)
  (住如刻划武皇情念膏火迫宫坛经营竟奚益惟/我章圣荐简璧心与天同绵宝历高皇中天定都)
  (邑脱屣大位驻清跸至今仙馆閟奎画跪拜缔视/涕沾臆大涤栖真转石室幽岩邃窦杳莫测似闻)
  (句曲通咫尺飙游何曾有辙迹天坛可望不可陟/翠箬闪闪丹气溢我名何自标洞额大涤崖壁上)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490-0291d.png
  (髣髴有贱名二字得非三生托真籍一念之差甘/堕谪拊心静虑深咎责羽衣窥我惨不怿为我洗)
  (盏酌琥珀沉沉古井龙嗜蛰谁令怒吼捲飞帛夜/凉健倒风雨急醒悟乃是岩溜滴西瞻氛祲羌堛)
  (塞玉华故栖归未得文举远游记夙昔借一庵地/䌷隐帙百六行度运会□列真校录晓继夕恫悯)
  (含生沛德泽罢征宽敛戢锋镝名山是处可栖逸/不材我自安社栎勋业振古名揭日邂逅要知非)
  (尔力蛮触扰扰鏖得失岂容汩我室虚白流铃掷/火九穹碧泰初为邻寿无极 徐大玉献子诗入)
  (得青山第几重龙蟠凤舞着仙宗九关云锁疑无/地数步天开又一峰大涤洞中丹作井昊穹殿下)
  (石为松我来自结真人伴杖履翩𦒘是指踪款叶/靖逸绍翁诗倦身秪欲卧林邱羽客知心解 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虎岩月淡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九鍊青山元不锁碧桃开)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490-0292a.png
  (后更/来游)九锁山(徐凝诗人行之字路嵚巇九锁萦迂/胜九嶷祗被白云生不断无端点破)
  (碧琉璃梯晁端友诗行尽青峰与碧溪何须辛/苦觅天 九山不锁寻真路自是人心到后迷)
  虎岩(唐吴筠诗郭生在童稚已得方外心绝迹遗/世务栖真入长林元和感异𩔖猛兽怀德音)
  (不忆固无情/斯言微且深)来贤岩(蔡准诗大涤洞沉沉天柱峰/嶪嶪人世悲落花观松无异)
  (叶朝夕樵风生云鹤閒情惬/何当采玉芝真踪从此蹑)大涤洞(白元鉴诗云/灵山寔秀德)
  (仙圣杳难亲水溜空沿石云扄不见人川原世/上异日月洞中春欲出虚无境应修有待身)
  真洞(赵两山汝唫诗幅巾洒松露双袖抖衣尘可/耐人间暑来寻洞里春座分云骨冷屐隐甃)
  (纹新鹤近清尊/舞如迎欲去宾)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490-0292b.png
金鹅山
 郡国志云小鸣则县出贵人
由拳山
 在县南二十六里高一百八十丈九尺周回一十五
 里按搜神记云由拳即嘉兴县吴元帝时县人郭暨
 猷与由拳山人隐此因以为名郡国志亦曰馀杭山
 一名由拳高峻为最旁有由拳村出藤纸又晋书郭
 文隐于馀杭山常着鹿裘葛巾自种菽麦尝有猛兽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490-0292c.png
 张口向文文视其口中有横骨乃以手探去之猛兽
 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故亦云郭公山今岩穴中炼
 药石灶犹存
青障山
 在县南三十里高二百五十丈周围三十里四面林
 木郁茂青若屏障
稽亭山
 在县南九里高五十丈周回七里山顶旧有亭相传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490-0292d.png
 秦皇东游至此登以望会稽故名稽亭山亭基犹存
高陆山
 在县西北七十五里一名南兴山一名泉山高三百
 丈周回五十里南入临安县界北入安吉县界旧传
 有高陆二氏居山侧其村号高陆村故并以名其山
 今山下亦有高陆二姓
戎山
 在县西南二十四里高一百丈周回四十里旧传有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490-0293a.png
 休村李波提庄在山侧波提尝养一戎犬守庄犬死
 瘗于山旁故名戎山相传唐乾封二年波提耕于戎
 山顶得碎石青黄色以示铜工工曰矿也烹之可得
 铜于是百姓竞取之然得铜者鲜因不复采
舟杭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高一百七十六丈周回一十里
 山顶有石穴古老云禹治水维舟之所东坡诗云看
 山识禹功盖谓是也相传其山或有铜矿唐文明元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490-0293b.png
 年有得矿者告于官将置监先令百姓同采年馀竟
 无所得遂寝唐地理志馀杭有铜恐此𩔖
岑山
 在县南一十五里高三十五丈周回四里按馀杭土
 风记云吴步兵校尉诸葛起字岑世居山旁宗族蕃
 盛皆葬于此因号岑山
断山
 在县西南一十四里高二十丈周回五里其山无冈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490-0293c.png
 垄相接故名俗呼为禫山
仇山
 在县西北一十五里一百六十步高三十五丈周回
 五里旧有仇山庙因名又谓之白鹿山耆老云晋宋
 阳太守严昆(一作/晁)葬于此山尝有白鹿夹坟左右州
 刺史孔严以为异表闻于朝因以名山墓前石柱刻
 云故宁朔将军严公神道(今不/存)十道四蕃志云青岩
 山一曰鹿山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490-0293d.png
安乐山
 在县东二里高一百五十步周回五里耆老云钱氏
 之子于此筑庵养病而愈故号安乐
顾望岘
 在县西南三十四里高一百四十步周回五里按土
 风记云秦始皇至此弃舟登陆往会稽登山顾望因
 名
阿姥堆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490-0294a.png
 在县西五里高六十丈周回一里按葛洪神仙传云
 王方平过蔡经家以千钱与馀杭老姥市酒得五斗
 许又父老云晋初有裴氏姥居此探众花酝酒凡士
 之贫者贳与之经数年忽有三人至姥所饮酒数斗
 不醉姥怪之谓姥曰余非常士姥当仙去故来相命
 因授药数粒姥饵之忽不知所在今堆上花草犹存
 阴雨时或闻酒香故名阿姥堆荆公送僧惠思归钱
 塘诗渌净堂前湖水渌归时正复有荷花花前若见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490-0294b.png
 馀杭姥为道仙人忆酒家盖谓此也名见九域志
望牛堆
 在南湖之间其状隐若隆阜然湖渐湮塞今存无几
石灰堆
 在县东南三里杉木森茂今宝轮寺以此为向山
 
 
 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