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a 页
大清一统志
 翁牛特(二旗在古北口东北五百二十里东西距三/百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阿噜科尔沁)
(界西至热河禁地界南至喀喇沁及敖汉界北/至巴林及克什克腾界至/京师七百六十里)
︹建置沿革︺唐饶乐都督府地辽置饶州匡义军节度
  属上京道(统长乐临河/安民三县)金为北京路地元为上都
  路地明初以乌梁海部长置卫为外藩后自称翁
  牛特服属于阿噜科尔沁(乌梁海/改见前)
 本朝天聪七年其济农逊杜棱偕其弟栋岱青率部
  落来归崇德元年封逊杜棱为多罗杜棱郡王世
  袭主右翼至嘉庆十一年以拉特那济尔迪袭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b 页
   凡十一世附镇国公二一崇德八年封世袭一康
   熙六十一年封辅国公寻晋贝子累袭至嘉庆二
   十一年降袭镇国公栋岱青亦于崇德元年
赐多罗达尔汉岱青号世袭主左翼顺治十一年晋封其
   子叟塞为贝子十八年晋封贝勒至嘉庆二年以
   达玛琳扎布袭封凡九世共爵四其贡道由喜峰
   口(逊杜棱旧作/索音今改正)
   右翼(驻英什尔哈齐特呼郎在古北口东北五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六)
(十里东至左翼界一百二十里西至热河禁地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喀喇沁右翼界八十里北至克)
(什克腾界八十里东南至敖汉界九十五里西南/至喀喇沁右翼界六十里东北至左翼界六十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a 页
   山(在右翼南三十里蒙古名阿惠喀喇山半有三/洞内有佛像及金皇统三年明万历四十五年)
(两碑碑上刻遮盖山/灵峰院千佛洞云)马囊噶山(在右翼西南四十/五里山东麓有一)
(塔)巴伦桑噶苏台山(在右翼西南/一百十里)大黑山(有二一/在右翼)
(西南一百二十里一在右翼/西四十里蒙古名巴颜喀喇)额类苏图山(在右翼/西南一)
(百二/十里)松山(在右翼西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纳喇苏台)徒古尔喀喇山
(在右翼西/七十里)奴克尔山(在右翼西/八十里)博多克图山(在右/翼西)
(一百/里)柞山(在右翼西一百五/里蒙古名敖尔折)乌鲁苏图山(在右翼/西一百)
(五/里)舍尔吐山(在右翼西/一百十里)温都尔花山(在右翼西/一百十里)
   山(在右翼西一百十/里蒙古名巴尔图)郑库纳山(在右翼西/一百十里)庆云山
(在右翼西一百十五/里蒙古名墨尔根)得伯僧山(在右翼西一/百二十里)杈枒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b 页
   山(在右翼西一百二十/里蒙古名碧头蛇尔)巴颜布尔噶苏台山(在右/翼西)
(北一/百里)老虎山(在右翼西北一百五里蒙/古名鄂尔查尔巴尔图)黄山(在右/翼西)
(北一百四十里蒙古名洪戈尔/峨博又名泥杵浑都尔碧尔山)褪莫克山(在右翼/西北一)
(百六/十里)他贲虎都克山(在右翼北/三十里)乌得呼花山(在右/翼北)
(五十/里)马鞍山(在右翼北六十里蒙/古名西喇得伯僧)海他汉山(在右/翼北)
(八十/里)方山(在右翼东北二十里/蒙古名都尔巴金)蟠羊山(在右翼东/北三十里)
(蒙古名/衣马图)小黑山(在右翼东北四十里/蒙古名巴哈喀喇)恩德山(在右/翼东)
(北四十五里蒙/古名拜斯哈尔)布尔克尔图山(在右翼东/北五十里)系轮山
(在右翼东北六十里/蒙古名特克尔忒)俄尔绰克山(在右翼东北/六十五里)
   华山(在左翼东二十里蒙/古名巴哈哈尔占)大松山(在左翼东二十/里蒙古名伊克)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a 页
(纳喇/苏台)兆呼图插汉拖罗海山(在左翼南/五十里)河拖戈沁
   山(在左翼西/南八十里)俄尔绰克山(在左翼西/南八十里)蟠羊山(在左/翼西)
(南一百里蒙/古名衣马图)勃突山(在左翼西三十/里蒙古名布墩)吐颓山(在左/翼西)
(四十里蒙古/名巴尔哈岱)山丹山(在左翼西一百三十里/蒙古名萨喇纳台喀喇)古尔
   板土尔哈山(有二一在左翼西北七十/里一在左翼北三十里)翁戈绰尔
   山(在左翼西北/一百三十里)神山(在左翼西北一百四/十里蒙古名翁公)叟几山
(在左翼西北/一百五十里)柳山(在左翼西北一百五十/里蒙古名布尔噶台)哈达图
   山(在左翼北/三十里)兔麛山(在左翼东北四十/里蒙古名布靖克)五蓝峰(在/右)
(翼东三/十里)席喇诺海五蓝峰(在右翼西/南一百里)扎喇峰(左翼/所驻)
(地)哈马尔峰(在左翼西一/百五十里)阿尔齐土插汉冈(在左/翼东)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b 页
(南八/十里)碧七克图岭(在右翼南/八十里)贺尔图岭(在右翼西/南六十里)
   拜布哈岭(在右翼西南/一百二十里)雕窠岭(在右翼西七十五/里蒙古名岳洛图)
   杨木岭(在右翼西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乌里雅苏台)色尔和朔岭(在右/翼西)
(北一百/二十里)虾蟆岭(在右翼西北/一百五十里)枭岭(在左翼西南一/百十里蒙古名)
(乌/里)乌拉岱谷(在右翼西/一百十里)西白河(在右翼南八十里/自喀喇沁北流入)
(境东北流会獐河入老河/按翁牛特为今承德/府之赤峰县境故如潢河老河西白河诸水彼此)
(互见/焉)獐河(在右翼西南蒙古名西尔哈自喀喇沁/流入境东北流经巴颜喀喇山东北会)
(英金河又东经五/蓝峰北入老河)高凉河(在右翼西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拜布哈源出)
(拜布哈岭东南流会/布墩河入宜孙河)布墩河(源出右翼西南一百/五十里西流会宜孙)
(河南入/滦河)车尔伯呼河(在右翼西八十里源出奴克/都呼尔山东南流会獐河)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a 页
   巴伦撒拉河(在右翼西一百十五里源出葛尔齐/老东北东南流经巴尔图山折东北)
(流会乌/拉岱河)乌拉岱河(在右翼西北一百二十里源出/杨木岭南流经博多克图山折)
(东北流/会獐河)英金河(在右翼西北一百五十里亦曰颍/河源出虾蟆岭东南流会獐河又)
(东入/老河)珠尔河(在右翼西北一百五十里东/南流会奴古台河英金河)奴古台
   河(在右翼西北一百六十里源/出褪莫克山东流会英金河)拜拉河(在右翼北/八十里源)
(出海喇汉山南/流会英金河)卓索河(在右翼北八十里源出海/他汉山东流会獐河入老)
(河)落马河(在右翼北八十里蒙古名白尔格源出/海他汉山之西北东南流经布尔克图)
(山入/老河)老河(在左翼东南一百里自敖/汉流入境东北流会潢河)潢河(在左翼/北四十)
(里金史临潢府有潢河自克什克/腾流入境东南流入扎鲁特界)七金泊(在左翼/西南八)
(十/里)穆惠泉(在右翼东南一百二/十里东流会老河)温泉(在右翼西南/一百十里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b 页
(入英/金河)噶海图泉(在右翼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大黑山东北流会乌拉岱河)
  鹿泉(在右翼西八十里蒙古名布虎图源/出奴克都呼尔山南流入乌拉岱河)博多克
  图泉(在右翼西/九十五里)百月泉(在右翼西一百里蒙古名/准撒拉源出温都尔花山)
(南流会乌/拉岱河)阿禄布拉克泉(在右翼东/北五十里)布禄都池(在/右)
(翼西/五里)布林池(在左翼西北四十/里东流会潢河)
 ︹古迹︺旧饶州(在右翼界内辽史地理志饶州匡义军/本唐饶乐府地贞观中置松漠府太祖)
(完葺故垒有潢河长水泺没打河青山大福山松/山隶延庆宫统县三长乐临河安民薛映记中京)
(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九十里/至广宁馆五十里至姚家塞馆五十里至咸宁馆)
(三十里度潢水石桥旁有饶州唐于契丹尝置饶/乐今渤海人居之/按翁牛特右翼北界潢水之)
(北当是辽之饶州其道里与薛映相合薛映又云/五十里保和馆度黑水河黑水即今喀喇木伦相)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a 页
(去五十里里数亦合又按辽永州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今潢河南合老河在右翼东)
(北与扎噜特南境喀/喀左翼西北境接界/尔/处)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b 页
大清一统志
 克什克腾(一旗驻吉拉巴斯峰在古北口东北五百/七十里东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
(百五十七里东至翁牛特界一百六十三里西至/正蓝旗察哈尔界一百七十一里南至翁牛特界)
(三十七里北至乌珠穆沁界三百二十里东南至/翁牛特界五十一里西南至正蓝旗察哈尔界四)
(十三里东北至巴林界一百五十四里西北/至浩齐特界二百十里至/京师八百十里)
︹建置沿革︺辽上京道地(辽上京临潢府有平地松林/太祖尝幸此观潢源今西喇)
(木伦河即潢水/其源在旗西界)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及应昌
  路地明为蒙古所据是为克什克腾役属于察哈
  尔
 本朝天聪八年
卷一百九十六 第 7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8a 页
   山(在旗西北一/百七十五里)牛心山(在旗西北二百十里/蒙古名巴颜朱尔克)黄山
(在旗北一百三十里/蒙古名巴颜洪戈尔)布伦山(在旗北二/百五里)双山(在旗/北二)
(百四十里蒙/古名屯图尔)木叶山(在旗北二百七十三里蒙古/名几几恩都尔/按辽时以)
(木叶山为郊祀天地之所故礼志有察山仪地理/志永州谓之冬巴纳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
(奇善罕在南庙克都音在北庙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
(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
(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今木叶山无可考此/几几恩都尔山在西巴尔台河发源处非土河与)
(潢河合处之木叶山也/巴纳旧作捺钵奇善/罕旧作奇首可汗克都音旧作可敦今改正)
   碧恩都尔山(在旗东北/六十里)马尾山(在旗东北一百四/十五里蒙古名叟)
(几)拜查默尔哲峰(在旗东八/十五里)伯里克哈马尔峰(在/旗)
卷一百九十六 第 8b 页
(东南五/十一里)五蓝布通峰(在旗西南/八十二里)碧齐克图峰(在旗/西北)
(三十/五里)默尔哲峰(在旗北一/百十里)色尔蚌峰(在旗北/二百里)寨当
  拉虎峰(在旗东北/四十里)五蓝峰(在旗东北/一百里)色尔岭(在旗/南三)
(十七/里)虾蟆岭(在旗西南/六十里)高柳谷(在旗南四十里蒙/古名伊克布尔哈)
(苏台又旗西南十五里/有巴汉布尔哈苏台谷)韦里河(在旗东南二十里/源出兴安山东北)
(流会高/凉河)春得布河(在旗东南四十一里源出宁楚/浑杜尔宾山东流入翁牛特界)
(入老/河)高凉河(在旗西南五十里蒙古名拜查/源出拜查泊东北流入潢河)萨里
  克河(在旗西四十里源出乌素图/杜尔宾山东北流入潢河)伊黑库窝图河
(在旗西六十里源出乌素图/杜尔宾山东北流入潢河)潢河(在旗西一百五/里大辽水之西)
(一源也蒙古名西喇木伦源出百尔赫贺尔洪辽/史太宗纪幸平地松林观潢源即此东北流会诸)
卷一百九十六 第 9a 页
(水经旗北又东流入巴林界又东经阿噜科尔沁/南翁牛特北又东北流老河自西南来会经扎鲁)
(特南喀尔喀北折东南流经科尔沁左翼南左翼/前后二旗东北又南会大辽水入边城是为辽河)
(详见/盛/京奉天府)搭里齐河(在旗西北五十里源出乌素/图杜尔宾山东流入潢河)
   衣尔都黑河(在旗西北六十五里源出乌素/图杜尔宾山西流入萨里克河)格类
   河(在旗西北一百三十五里源出兴/安山东南流会碧落河入潢河)碧落河(在旗/西北)
(一百五十里源出兴安山/东南流会格类河入潢河)野猪河(在旗西北一百/九十里蒙古名)
(树尔哈源出永安冈/东北流入捕鱼儿海)公姑尔河(在旗西北二百二/十里源出巴颜朱)
(尔克山西南流/入捕鱼儿海)西林河(在旗西北二百四十里源/出俄伦泊西流入阿巴噶)
(左翼/界)吉林河(在旗西北二百八十三里源出/撒尔巴山东北流入浩齐特界)白河
(在旗北五十里蒙古名阿禄插汉/源出岳碧尔山西流会塔里齐河)穆西夏河(在旗/北一)
卷一百九十六 第 9b 页
(百六十里源出兴安山东/南流会哈尔远苏台河)哈尔达苏台河(在旗北/一百九)
(十里源出温泉东流/入巴林界会黑河)土河(在旗北二百六十里蒙/古名西巴尔台源出木)
(叶山东流会穆西夏河黑河/哈尔达苏河东流入潢河)额伯里插汉河(在旗/东北)
(五十里源出寨当拉库/峰东南流会拜查河)釜河(在旗东北六十里蒙/古名陀惠源出岳碧)
(尔山北流/入黑河)哈尔汉河(在旗东北一百五十里源出/漠海恩都尔山西流至五蓝)
(布通峰又东/流入潢河)阿尔达图河(在旗东北三百十里源/出兴安山西北流入乌)
(珠穆沁界北流/会葫芦谷尔河)柳林淀(在旗西一百六十里蒙古/名穆西夏源出兴安山东)
(南流会哈/尔达台河)马淀(在旗北三百二十里蒙/古名巴克塔乌尔格呼)捕鱼儿海
(在旗西北一百七十里蒙古名达尔公姑野猪等/四河流入其中周数十里/按元史特苏济传上)
(都东北三百里有达尔海子即此/特苏/济旧作特薛禅达尔旧作达儿仐改正)乌素图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0a 页
   库勒泊(在旗西一/百三十里)蒿赖库勒泊(在旗西一/百五十里)克尔特
   黑库勒泊(在旗西一/百五十里)噶尔达哈尔浑泊(在旗北一/百八十里)
   冈噶泊(在旗西北一/百六十二里)达汉泊(在旗西北一/百六十八里)达尔汉
   漠多林(初名道图喀喇漠多在旗西南三十/四里/圣祖仁皇帝赐今名)温泉
(在旗北一/百九十里)
  ︹古迹︺应昌旧城(在旗西北捕鱼儿海旁元史特苏济/传至元七年鄂啰陈请于朝曰本藩)
(所受农土在上都东北三百里达尔海子实本藩/驻夏之地可建城以居帝从之遂名其城为应昌)
(府二十三年改为应昌路地理志应昌路领应昌/县旧志明洪武三年李文忠自开平进兵克之永)
(乐中改为清平镇城西北有可温河其/水北近沙漠/鄂啰旧作干罗今改正)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0b 页

                       总纂官(臣)邱建猷恭纂辑
                       前纂修官(臣)李嘉端恭覆辑
                       校对官(臣)张荣组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1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2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3a 页
大清一统志
 喀尔喀左翼(一旗驻察罕和硕图在喜峰口东北八/百四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五里南北)
(距二百三十里东至科尔沁界七十五里西至柰/曼界五十里南至土默特界一百里北至扎噜特)
(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土默特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柰曼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扎噜特界一百)
(四十里西北至翁牛特界三百三/十五里至/京师一千二百十里)
︹建置沿革︺本古鲜卑地唐属营州都督府后入于奚
  辽为上京道南境金属北京路明为喀尔喀所据
  其酋衮布伊勒登素役属于西路扎萨克图汗后
  与有隙率部落来降
 本朝康熙三年封为多罗贝勒世袭掌旗至嘉庆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3b 页
   十年以沙克都尔扎布袭封凡八世其贡道由喜
   峰口(衮布伊勒登旧作古/木布伊尔登今改正)
  ︹山川︺喀海拖罗海山(在旗东/六十里)土禄齐贺尔和哈达图
   山(在旗东南/一百里)达禄拖罗海山(在旗南/四十里)巴汉哈伯他
   海山(在旗南/四十里)伊克哈伯他海山(在旗南/五十里)梨谷山(在/旗)
(南一百里蒙古名/阿里马图喀喇)五灰山(在旗西南六十里/蒙古名乌尼苏台)大黑
   山(在旗西南七十五里/蒙古名巴颜喀喇)青山(在旗西南一百三十/里蒙古名博罗惠博)
(罗温都尔与奈/曼东南接里)虎苏台博罗温都尔冈(在旗东/七十里)
   木虎冈(在旗东南/七十五里)乌默黑插汉冈(在旗东北/一百里)讷勒
   图冈(在旗东北一/百四十里)养息牧河(在旗东南蒙古名虎/几尔源出旗南三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4a 页
(里东北流经喀海拖罗海山人东南会库昆河经/养息牧牧厂之东流入彰武台边门西至广宁县)
(地又东南/流入辽河)库昆河(在旗南六十里舆图作呼浑源/出五灰山东流入土默特界)
   老河(在旗西北一百三十里蒙古名老哈自柰曼/流入境东北流会潢河/按辽时永州当在)
(老河会潢河处辽史地理志永州永昌军太祖于/此置南楼乾亨三年置州于皇子韩八墓侧东潢)
(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今老河即古土河/水州疑置于此/又按喀尔喀左翼为今承德府)
(之建昌县地故如潢河/老河诸水彼此互见焉)潢河(在旗北一百三十里/自翁牛特界东流入)
(境又东流入/科尔沁界)达绿泉(在旗南/三十里)黑水泺(在旗南六十/五里蒙古名)
(喀喇/乌素)白水泺(在旗西南四十里/蒙古名插汉泉)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4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4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4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4b 页
大清一统志
 乌珠穆沁(二旗在古北口东北九百二十三里东西/距三百六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五里东)
(至索伦界西至浩齐特界南至巴林界北/至瀚海至/京师一千一百六十三里)
︹建置沿革︺辽上京道北境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
  明为蒙古所据是为乌珠穆沁察哈尔之族也林
  丹汗暴虐贝勒多尔济偕色棱往依喀尔喀(乌珠/穆沁)
(旧作乌朱穆/秦今改正)
 本朝天聪八年察哈尔既灭遂相率来降崇德六年
  封多尔济为和硕车臣亲王世袭主右翼至嘉庆
  十九年以多尔济济克默特那木扎勒袭封凡九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5a 页
   世附镇国公一雍正元年封辅国公一乾隆三年
   封并世袭顺治三年封色棱为多罗额尔德尼贝
   勒世袭主左翼至嘉庆十六年以图克济扎布袭
   封凡八世共爵四其贡道由独石口
   右翼(驻巴/十三/克苏尔哈台山在古北口东北九百二/里东西距三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十)
(里东至左翼界一百五十里西至浩齐特界二百/十里南至巴林界二十里北至左翼界一百九十)
(里东南至巴林界四十二里西南至浩齐特界四/十五里东北至左翼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浩齐)
(特界二百/九十里)
   左翼(驻魁苏陀罗海在古北口东北一千一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六里南北距二百十)
(五里东至索伦界六十一里西至右翼界一百九/十五里南至右翼界六十三里北至瀚海一百五)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5b 页
(十二里东南至巴林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右翼/界七十三里东北至索伦界七十里西北至右翼)
(界一百六/十三里)
 ︹山川︺瑞鹿山(在右翼东三十五/里蒙古名布虎图)大黄鹰山(在右翼西/五里蒙古)
(名伊克西/喇石宝台)小黄鹰山(在右翼西十八里蒙古/名巴汉西喇石宝台)黑山
(在右翼西六十里/蒙古名喀喇图)双山(在右翼西北一百八十/里蒙古名贺岳尔俄得)
  里雅台山(在右翼西北/一百九十里)方山(在右翼西北二百/里蒙古名贺尔贺)
  音恩都尔山(在右翼东/北一百里)布哈碧老山(在右翼东北/一百五十里)
  哈尔站五蓝峰(在左翼东南/一百五十里)色尔蚌峰(在左翼北/九十四里)
  秃河(在右翼东南四十一里蒙古名葫芦古尔源/出克什克腾东北三百十里名阿尔达图河)
(西北流入右翼境为葫芦古/尔河又北流入阿达可池)贺尔洪河(在右翼东/南一百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6a 页
(五里源出噶木尔/站西流入芦水)芦河(在左翼东六十里蒙古名/乌尔虎源出索岳尔济山)
(南流入境西流北合色野尔齐河南合音扎哈/河贺尔洪河入右翼界至克勒河朔之地涸)
   扎哈河(在左翼东南一百五十五里自阿噜/科尔沁界流入境西北流入芦水)西喇
   贺赖河(在左翼北七十里/流四十馀里涸)色野尔齐河(在左翼东/北七十五)
(里源出噶老图泊/西南流入芦水)布里都泊(在右翼南/二十里)西喇布里
   都泊(在右翼西/北一百里)噶老图泊(在右翼西北/一百七十里)博罗尔济
   图泊(在右翼北/八十六里)得勒苏图泊(在右翼北一/百九十里)库勒图
   泊(在左翼东南/一百六十里)古尔板泊(在左翼西南三/十三里产盐)鄂伦席
   布尔泊(在在翼西一/百九十五里)西喇布里都泊(在左翼北一/百五十二里)
   古尔板泉(在右翼东/北五十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6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6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6b 页
大清一统志
 浩齐特(二旗在独石口东北六百八十五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三百七十五里东至乌)
(珠穆沁界西至阿巴噶界南至克什克腾界北/至乌珠穆沁界至/京师一千一百八十五里)
 ︹建置沿革︺辽上京道西境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
  明为蒙古所据是为浩齐特察哈尔之族也林丹
  汗暴虐其贝勒博罗特偕台吉噶尔玛色旺往依
  喀尔喀(浩齐特旧作蒿/齐忒今改正)
 本朝天聪八年察哈尔既灭乃相率来降顺治十年
  封噶尔玛色旺为多罗郡王世袭主右翼至嘉庆
  九年以贡楚克栋罗布袭封凡十世顺治七年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7a 页
   博罗特为多罗额尔德尼郡王世袭主左翼至嘉
   庆二十二年以额琳沁诺尔布袭封凡九世其贡
   道由独石口
   右翼(驻特古力克呼都克井在独石口东北六百/九十里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三百七十)
(五里东至左翼界三十五里西至阿巴噶界四十/里南至阿巴噶界一百六十四里北至左翼界二)
(百十一里东南至左翼界一百四十二里西南至/阿巴噶界六十五里东北至乌珠穆沁界六十五)
(里西北至阿巴哈/纳尔界九十二里)
   左翼(驻乌默黑泉在独石口东北六百八十五里/东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十里东至乌)
(珠穆沁界十五里西至右翼界八十里南至克什/克腾界一百二十里北至乌珠穆沁界一百九十)
(里东南至乌珠穆沁界九十里西南至右翼界八/十里东北至乌珠穆沁界六十里西北至右翼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7b 页
(二百/十里)
  ︹山川︺古尔板贺老图山(在右翼东南/六十五里)古尔板俄得山
(在右翼东南/一百十三里)老虎山(在右翼东南一百四十/二里蒙古名巴尔图)伊尔
   伯都山(在右翼南/十五里)布当图山(在右翼南/六十一里)阿拍达兰
   图山(在右翼西北/三十一里)胡吕山(在右翼北一百七十/里蒙古名阿拉忒)
   山(在右翼北二百十一里蒙/古名贺岳尔屯图虎尔)绰克恩都尔山(在右/翼东)
(北三十/五里)萨尔巴山(在左翼东南/一百二十里)野狐山(在左翼西/北四十里)
(蒙古名乌/纳格忒)独石山(在左翼西北一/百二十三里)孟纳尔山(在左/翼西)
(北一百/九十里)䓤山(在左翼北五十里/蒙古名宋吉纳)黑山(在左翼北一/百二十里蒙)
(古名杜/蓝喀喇)五蓝峰(在右翼西北/一百三十里)苏门峰(在右翼北一/百六十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8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19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0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1a 页
大清一统志
 苏尼特(二旗在张家口北五百五十里东西距四百/六里南北距五百八十里东至阿巴噶右翼)
(界西至四子部落界南至察哈尔界/北至瀚海至/京师九百六十里)
︹建置沿革︺汉上谷及代郡北境后汉乌桓鲜卑居之
  晋为拓跋氏地隋及唐初为突厥所据辽置抚州
  金因之属西京路元为兴和路地明为蒙古所据
  是为苏尼特察哈尔汗之族也
 本朝天聪九年既灭察哈尔其济农叟塞贝勒腾机
  思来朝崇德七年封叟塞为多罗杜棱郡王世袭
  主右翼至嘉庆七年以拉特那西第袭封凡十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1b 页
   世附辅国公一顺治六年封贝勒后降辅国公世
   袭崇德六年封腾机思为多罗墨尔根郡王世袭
   主左翼至嘉庆二十五年以齐旺扎布袭封凡十
   世附贝勒一顺治六年封世袭共爵四其贡道由
   张家口(腾机思旧作滕/吉思今改正)
   右翼(驻萨敏西勒山在张家口北五百五十里东/西距二百四十六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
(至左翼界一百三十里西至口子部落界一百一/十六里南至镶黄旗察哈尔界一百二十里北至)
(瀚海一百六十里东南至正白旗察哈尔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四子部落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
(左翼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四子部落界一百七十里)
   左翼(驻俄林图察拍台冈在张家口北五百七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里东至)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2a 页
(阿巴噶右翼界六十里西至右翼界一百里南至/正白旗察哈尔界一百三十里北至瀚海一百七)
(十里东南至镶白旗察哈尔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右翼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阿巴噶右翼界一)
(百六十里西北至右/翼界一百七十里)
  ︹山川︺萨敏西勒山(右翼/所驻)双金山(在右翼东南五十里/蒙古名和尔波金)
   诺浑山(在右翼东/南一百里)布尔色克山(在右翼南/五十里)福山(在/右)
(翼南八十里蒙/古名克什克)插汉波托科山(在右翼南/八十里)和尔和
   山(在右翼南/九十里)牛心山(在右翼西南五十里蒙/古名乌克尔朱尔克)俄尔
   绰克山(在右翼西南/一百五十里)德林山(在右翼西一/百十六里)巴轮明
   安拖罗海山(在右翼东/北七十里)准明安拖罗海山(在右翼/东北八)
(十/里)哈尔巴和山(在右翼东北/一百四十里)嵬名山(在右翼东北/一百五十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2b 页
(蒙古名/扎喇)羖䍽山(在左翼东南一百里蒙古名巴颜/特克又西南九十里有阿禄特克)
(山)喀尔他和邵山(在左翼西北/一百七十里)博锥拖罗海山(在/左)
(翼北三/十里)祥古山(在左翼北一百里蒙/古名拜音拖罗海)福山(在左翼/北一百)
(四十里蒙/古名拜里)和希磨克山(在左翼北一/百四十里)寒山(在左翼/东北四)
(十里蒙古/名魁屯)姑浑拖罗海山(在左翼东/北七十里)扎喇齐老图
   峰(在左翼西/北四十里)登坡(在右翼东/南八十里)努伦坡(在右翼东南/一百十里)
   古尔板贵鲁苏图坡(在左翼南一/百三十里)色尔伊克坡(在/左)
(翼西北/七十里)古尔板噶顺坡(在左翼北/七十里)花俄博图坡(在/左)
(翼北一百/七十里)贵鲁苏台冈(在左翼西/一百里)长水(在右翼西/南九十里)
(蒙古名乌尔图源出和/尔和山西南流入境)兔园水(在左翼东南九十/里蒙古名努克黑)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3a 页
(忒自正蓝旗察哈尔界流入/境经福山北流入呼尔泊)占木土盐泊(在右翼/东南七)
(十/里)西喇布禄泊(左右翼西/三十五里)呼尔泊(在左翼东南/六十五里)
  泊(在左翼南/四十里)古尔板马潭泊(在左翼西/三十五里)苇淀(在左/翼西)
(南九十里蒙古/名呼鲁苏台)泥泺(在右翼南六十里蒙古名西/巴尔台金史抚州丰利县有)
(泥/泺)黑山泺(在右翼西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喀喇乌素)珠尔噶图泉(在/左)
(翼北八/十里)
 ︹古迹︺杨林戍(在旗西北为度漠处自兴和而北经小/巴延山达鲁城至龙沙甸即鄂兰诺尔)
(又经清水源鸣毂镇归化甸至杨林戊又北为禽/狐山香泉戍哈喇莽赉怀远塞皆碛口之要路明)
(永乐中北征所经也/巴延旧作伯颜达鲁旧作/荅鲁鄂兰诺尔旧作阿兰脑儿哈喇莽赉旧作哈)
(喇莽来/今改正)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3b 页

                       前纂修官(臣)高人鉴恭纂辑
                       纂修官(臣)桂文耀恭覆辑
                       校对官(臣)贺式韩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4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5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6a 页
大清一统志
 阿巴噶(二旗在张家口东北五百九十里东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三百十里东至阿巴哈纳尔界)
(西至苏尼特界南至正蓝旗察哈/尔界北至瀚海至/京师一千里)
︹建置沿革︺汉上谷郡北境晋为拓跋氏地隋及唐初
 为突厥所据辽为上京道西境金属北京路元属
  上都路明为蒙古所据是为阿巴噶初役属于察
 哈尔后因林丹汗暴虐其济农都思噶尔偕贝勒
 多尔济往依喀尔喀(阿巴噶旧作阿/霸垓今改正)
本朝天聪九年察哈尔己灭并率所属来降崇德六
  年封多尔济为多罗卓哩克图郡王世袭主右翼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6b 页
  乾隆五十三年喇特纳什第以罪削去掌旗授其
  弟巴勒丹色棱为一等台吉掌旗其郡王爵仍世
  袭至嘉庆二十五年以那木什赖多尔济袭封凡
  十一世顺治八年封都思噶尔为多罗郡王世袭
  主左翼至乾隆五十三年以玛尼巴达拉袭封凡
  八世附贝子一顺治三年封辅国公一康熙五十
  四年封并世袭共爵五其贡道右翼由张家口左
  翼由独石口
  右翼(驻科布尔泉在张家口东北五百九十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三百十里东至阿巴哈)
(纳尔界三十里西至苏尼特界五十里南至正蓝/旗察哈尔界一百三十里北至瀚海一百八十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7a 页
(东南至阿巴哈纳尔界一百二十五里西南至苏/尼特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阿巴哈纳尔界一百)
(七十里西北至苏尼/特界一百五十里)
  左翼(驻巴颜额龙在独石口北五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二里东至)
(浩齐特界三十一里西至阿巴哈纳尔界八十九/里南至正蓝旗察哈尔界一百五十里北至阿巴)
(哈纳尔界三十二里东南至巴林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正蓝旗察哈尔界一百六十六里东北至)
(浩齐特界五十五里西北至/阿巴哈纳尔界一百三十里)
 ︹山川︺色几库山(在右翼东/南六十里)朱尔哈台拖罗海山(在右/翼南)
(七十/里)马尼图拖罗海山(在右翼西/北九十里)白石山(在右翼/西北九)
(十里蒙古名/插汉七老图)阿拍济哈山(在右翼北/八十里)嵬石山(在右/翼北)
(一百里蒙古名/扎喇拖罗海)巴汉噶札尔山(在右翼北一/百二十里)霸特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7b 页
  山(在右翼北一百二十五里/蒙古名克色克拖罗海)羖羊山(在右翼北一/百五十里蒙)
(古名特克/拖罗海)蟠羊山(在右翼东北四十里/蒙古名喀喇特克)哈尔塔尔
  山(在左翼东/南二十里)马鞍山(有二蒙古名喀喇得伯僧在/左翼东南六十五里蒙古名)
(西喇得伯僧在左/翼东南七十七里)邵龙山(在左翼东南/八十五里)永安山(在/左)
(翼东南一百四十里/蒙古名托克托尔)武历山(在左翼西南二十五/里蒙古名哲尔吉伦)
  察里尔图山(在左翼西/南八十里)哈斯胡雅思坡(在左翼南/八十五里)
  门绰克冈(在右翼西/四十五里)奔巴图博罗恩都尔冈(在右/翼西)
(北四十/五里)韭河(在右翼东南四十里蒙古名郭和苏/台自阿巴哈纳尔流入境经色几库)
(山西流入/白海子)阴凉河(在左翼东南一百十五里蒙古/名魁屯源出卓索图站西北流)
(入阿巴/噶界)白海子(在右翼南三十里亦曰长水海子/四望白沙故蒙古呼为察罕诺尔)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8a 页
(明李文忠自万全出师北至察罕诺尔进败元兵/于骆驼山即此/察罕诺尔旧作察汉脑儿今改)
(正)浑图泊(在右翼东南/一百十里)噶尔图泊(在右翼南一/百二十里)
  尔泊(在右翼西/南三十里)鹤垒斗勒泊(在左翼东南一/百三十五里)西喇
  布里都泊(在左翼西/南五十里)金河泊(在左翼北二十里/蒙古名西喇乌素)
  鸯泺(在右翼西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昂吉尔图)朱尔克额勒苏图泉
(在右翼东/三十五里)赤泉(在右翼北/三十里)哈碧尔汉泉(在右翼东/北七十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8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8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8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8b 页
大清一统志
 阿巴哈纳尔(二旗在张家口东北六百四十里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六里)
(东至浩齐特界西至阿巴噶右翼界南至正蓝/旗察哈尔界北至瀚海至/京师一千五十里)
︹建置沿革︺汉上谷郡北境晋为拓跋氏地隋及唐初
  为突厥所据辽为上京道西境金为北京路西北
 境元属上都路明为蒙古所据是为阿巴哈纳尔
  役属于喀尔喀车臣汗(阿巴哈纳尔旧作阿/霸哈纳尔今改正)
 本朝崇德年閒台吉色棱墨尔根栋伊思喇布来降
  康熙六年封色棱墨尔根为多罗贝勒世袭主右
  翼至乾隆四十四年以玛哈巴拉袭封凡九世康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9a 页
  熙四年封栋伊思喇布为固山贝子世袭主左翼
  至乾隆五十七年以衮布旺扎勒袭封凡六世其
  贡道右翼由张家口左翼由独石口(色棱墨尔根/旧作塞冷栋)
(伊思喇布旧作董夷/思拉布今俱改正)
  右翼(驻永安山在张家口东北六百四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三百十里东至左翼界三)
(十里西至阿巴噶界三十里南至正蓝旗察哈尔/界一百七十里北至瀚海一百四十里东南至左)
(翼界一百七十里西南至阿巴噶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左翼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阿巴噶界一)
(百二/十里)
  左翼(驻乌尔呼拖罗海山在独石口东北五百八/十二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三百一)
(十八里东至浩齐特界三十一里西至右翼界八/十九里南至阿巴噶界三十二里北至浩齐特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29b 页
(二百八十六里东南至浩齐特界五十里西南至/右翼界一百三十六里东北至浩齐特界五十五)
(里西北至右翼界/一百五十二里)
 ︹山川︺永安山(右翼所驻蒙/古名常图山)特尔墨山(在右翼/东八里)大熊山
(在右翼东南三十五/里蒙古名巴赖都尔)插汉阿禄克山(在右翼东/南七十里)
  喇阿禄克山(在右翼东南/一百十里)双山(在右翼西北五十/里蒙古名和岳尔)
(插汉拖/罗海山)方山(在右翼西北八十/里蒙古名贺尔贺)蛇山(在右翼西北/一百二十里)
(蒙古名/漠惠图)森吉图山(在右翼北/二十里)横山(在右翼北二十/五里蒙古名布)
(色)瓜山(在右翼北/五十里)缘狐山(在石翼北八十里/蒙古名乌纳格)花拖
  罗海山(在右翼北一/百四十里)床山(在右翼东北八十/里蒙古名席勒)俄奇
  特库尔格特山(在右翼东北/一百三十里)巴尔达木山(在左翼/南二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0a 页
(三/里)黄山(在左翼西二百十里蒙/古名色尔滕洪戈尔山)布尔汉山(在左翼/西北三)
(十五/里)触宝山(在左翼西北/六十五里)覆舟山(在左翼西北一/百二十里蒙古)
(名呼里/翁戈春)青羊山(在左翼西北二百里/蒙古名喀喇特克)西喇峰(在右/翼北)
(三十/里)哈纳峰(在右翼北/一百里)獭儿布喀台坡(在左翼西/北一百十)
(六/里)色尔腾空果尔峨博冈(在右翼东/南五十里)博罗恩都尔
  冈(在右翼南一/百七十里)阴凉河(在右翼东南九十里金史/大定府有阴凉河蒙古名)
(魁屯自阿巴噶流入境经插汉阿禄克山西流会/韭河流入息鸡淀五代史奚当唐末居阴凉川即)
(此)韭河(在右翼南七十里蒙古名郭和苏台自正/蓝旗察哈尔界流入境经博罗恩都尔冈)
(西北流入/阿巴噶界)苇淀(在右翼东南八十里蒙/古名呼鲁苏台布禄都)息鸡淀(在/右)
(翼南五十里/蒙古名哈雅)褒勒泊(在右翼西南/一百四十里)鲧布禄都泊(在/右)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0b 页
(翼西北/二十里)黑勒泊(在左翼北/七十五里)赤泉(在右翼东/南八十里)哈尔海
  图泉(在右翼南/四十五里)葛都尔库泉(在右翼/北六里)和几葛尔泉
(在右翼北/七十里)和尔和泉(在右翼北/八十里)他奇喇泉(在右翼/北一百)
(二十/里)达蓝图里泉(在左翼西/北二百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1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2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3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4a 页
大清一统志
 四子部落(一旗驻乌兰额尔济坡在张家口西北五/百五十里东西距二百三十五里南北距)
(二百四十里东至苏尼特界一百三十里西至归/化城土默特界一百五里南至镶红旗察哈尔界)
(一百四十里北至苏尼特界一百里东南至苏尼/特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镶蓝旗察哈尔界二百)
(里东北至苏尼特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喀/尔喀界一百二十里至/京师九百六十里)
︹建置沿革︺汉雁门及定襄郡北境晋为拓跋氏地唐
  为振武军地辽为丰州地属西京道金属西京路
  元属大同路明为阿禄喀尔喀所据后分与诸子
  号曰对因驹子是为四子部落
 本朝天聪七年鄂木布来朝崇德元年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4b 页
赐号达尔汉卓哩克图顺治六年封多罗郡王世袭掌旗
   至乾隆四十九年以朋楚克桑鲁布袭封凡九世
   其贡道由张家口(鄂木布旧作鄂/音布今改正)
 ︹山川︺博济苏克山(在旗东/六十里)阴山(在旗东南一百五十/里蒙古名色尔贝)
   新妇山(在旗南八十里蒙/古名白尔白狼)尔多斯山(在旗南一/百十里)
   山(在旗南一百三十里/蒙古名喀喇和邵)纳扎海山(在旗西南一/百四十里)
   羊山(左旗西北五十里蒙/古名阿尔哈林图)独牛山(在旗西北五十/里蒙古名乌克)
(尔图/禄)阳山(在旗东北二十五/里蒙古名北兰)鹊山(在旗东北一百/三十里蒙古名)
(沙齐/哈图)邵隆峰(在旗东南/七十里)插汉峰(在旗东南一/百五十里)五蓝
  峰(在旗东南一/百五十里)阿尔察图苏门峰(在旗西南/一百里)阿禄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5a 页
  苏门峰(在旗西南一/百二十里)密柳坡(在旗西南二百里蒙/古名博多克布尔哈)
(苏)拜图华坡(在旗西北一/百二十里)希巴克图华坡(在旗北/一百里)
  插汉济里敏坡(在旗东北一/百六十里)富峪(在旗西一百五/里蒙古名巴颜)
(鄂坡/苏)黄水河(在旗西北五十里蒙古名西喇木伦/自喀尔喀右翼流入境东北流出喀)
(伦/边)噶尔哈图泉(在旗南一/百四十里)德本得泉(在旗西南/一百里)
  碱泉(在旗西南一百里蒙/古名博罗虎济尔)希巴尔台泉(在旗西/四十里)
  孙哈拍济尔泉(在旗西/七十里)白石泉(在旗西北六十里/蒙古名插汉齐老)
 ︹古迹︺旧净州(在旗界金史地理志净州刺史大定六/年以天山县升为丰州支郡刺史兼榷)
(讥察北至界八十里县一天山旧作榷场大定十/八年置为倚郭元史地理志净州路领天山一县)
(按旧净州在昌州之西丰州之北/其地当在旗西北与喀尔喀接界处)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5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5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5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5b 页
大清一统志
茂明安(一旗驻车突泉在张家口西北八百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东至喀尔喀)
(右翼界四十里西至乌喇特界六十里南至归化/城土默特界八十里北至瀚海一百十里东南至)
(喀尔喀右翼界七十里西南至乌喇特界八十五/里东北至瀚海一百二十里西北至瀚海一百四)
(十里至/京师一千二百四十/里茂明安旧作毛明安今改正)
︹建置沿革︺汉五原郡地后魏怀朔镇地隋置胜州大
 业时改为榆林郡唐初为东胜州天宝时改为榆
 林郡后又改为胜州辽为东胜州地属西京道金
 因之元属大同路明初设卫戍守后为蒙古所据
 是为茂明安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6a 页
 本朝天聪八年举部来降康熙三年授僧格为一等
  台吉世袭掌旗至嘉庆十年以喇什栋罗布袭凡
  六世附贝勒一顺治七年封世袭共爵二其贡道
  由张家口
 ︹山川︺伊克哈达图山(在旗东/四十里)和岳尔白尔克山(在旗/东南)
(五/里)插汉峨博山(在旗东南/四十里)黑山(在旗东南七十里/蒙古名喀喇拖罗)
(海)哈拉海图山(在旗西南/十五里)褪诺克山(在旗西南/四十里)
  山(在旗西南七十里明统志在大同府城西/北五百馀里山上有九十九泉流为黑河)羖羊
  山(在旗西六十里蒙/古名喀喇特克)齐齐尔哈插汉七老山(在旗/西北)
(一百四/十里)方山(在旗北五十里/蒙古名贺尔贺)古尔板喀喇山(在旗/东北)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6b 页
(九十/五里)郭岳惠插汉七老山(在旗东北一/百二十里)刻勒峰(在/旗)
(西北七/十里)冒顿峨博冈(在旗南/八十里)蒿沁峨博冈(在旗西/北四十)
(里)昆都伦河(在旗南六十里源出和岳尔白尔/克山西流经官山入乌喇特界)
  毕哈河(在旗西北七十里源出刻勒峰东/流经古尔板喀喇山入喀尔喀界)布禄尔
  托海河(在旗东北四十里源出伊克/哈达图山北流会爱毕哈河)虎虎泊(在旗/西北)
(一百三/十里)拜星图泉(在旗南十五里源出哈拉海/图山西南流会昆都伦河)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7a 页

                       前纂修官(臣)高人鉴恭纂辑
                       纂修官(臣)桂文耀恭覆辑
                       校对官(臣)贺式韩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7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7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7b 页
大清一统志
乌喇特(前中后三旗俱驻铁柱谷蒙古名哈达马尔/在归化城西三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十五)
(里南北距三百里东至茂明安界九十里西至鄂/尔多斯界一百二十五里南至黄河鄂尔多斯界)
(五十里北至喀尔喀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五达/河归化城土默特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鄂尔多)
(斯界一百里东北至茂明安界一百四十五里西/北至喀尔喀界二百八十里至/京师一千五百)
(二十/里)
︹建置沿革︺秦置九原郡后废汉元朔二年复置更名
 五原后汉因之汉末郡废后魏置怀朔镇唐景龙
  二年张仁愿于河外筑三受降城此为中受降城
 地辽置云内州属西京道金属西京路元属大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8a 页
  路明初废为斡喇所据(斡喇旧作瓦/喇今改正)是为乌喇特
 本朝天聪七年其台吉鄂木布色棱图巴来归顺治
  五年封图巴为镇国公世袭掌中旗至嘉庆七年
  以喇特那巴拉袭封凡十世封鄂木布子谔班为
  镇国公世袭掌前旗至乾隆五十六年以巴图鄂
  齐尔袭封凡十三世封色棱子巴克巴海为辅国
  公世袭掌后旗至乾隆五十三年以多尔济帕拉
  穆袭封凡八世共爵三其贡道由杀虎口(谔班旧/作鄂板)
(今改/正)
 ︹山川︺居延山(在旗东三十五里/蒙古名昆都伦)狼山(在旗东四十里/蒙古名绰农拖)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8b 页
(罗/海)牛头朝那山(在旗东九十里蒙/古名鸡蓝拖罗海)老虎山(在旗东/九十里)
(蒙古名巴尔图许论九边考云自老虎山而西为/长流水蒲草泉等险魏书太祖皇始元年春大蒐)
(于定襄之/虎山即此)宿嵬山(在旗东一百一十里蒙古名扎/拉/按辽史西夏传冠后垂红)
(缨自号嵬名以嵬/为缨盖本诸此)木纳山(在旗/西)大青山(在旗西北/七十里蒙)
(古名漠/喀喇)赤城山(在旗西北一百里/蒙古名五蓝拜星)东德尔山(在旗/西北)
(一百二/十里)西德尔山(在旗西北一/百三十里)峨博图喀喇山(在/旗)
(西北一百/六十里)莫敦俄博图山(在旗西北一/百七十里)床山(在旗/西北)
(一百八十五里/蒙古名席勒)阿尔柴山(在旗西北一/百九十里)连山(在旗/西北)
(一百九十里蒙古名/和岳尔喀喇峨博)马神山(在旗西北一百九/十里蒙古名翁公)
  山(在旗西北二百里蒙古名洪戈尔史记蒙恬筑/长城临洮延袤万馀里渡河据阳山后汉书注)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9a 页
(徐广曰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旗西北二百四十里蒙古名葛/扎尔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
(自榆林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注徐/广曰在五原北汉书匈奴传侯应曰北边塞外有)
(阴山东西千馀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
(武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匈奴来寇少所蔽隐从)
(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后汉书郡国志五原郡)
(西安阳北有阴山水经河水又南径马阴山注汉/书音义曰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谓是山也而)
(实不在河南旧唐书地理志安北府北至阴山七/十里九边考阴山在中受降城东北自阴山而北)
(皆大碛/按自乌喇特之西北迤逦而东以/至归化城东北虽土名不一实皆古阴山也)巴尔
  喀山(在旗西北二百四十里/山高大东西百馀里)柳碧图山(在旗西北/二百八十)
(里)河套山(在旗北/四十里)雪山(有二蒙古名又苏台一在/旗北九十里一在旗西北)
卷一百九十六 第 39b 页
(二百/五里)伊克峨博山(在旗北一/百三十里)帷山(在旗北一百八/十里蒙古名额)
(古/德)麦垛山(在旗北二百里蒙古名额贵恩/都尔山势高耸如麦垛故名)扎拉图
  插汉冈(在旗西南/一百里)拂云堆(在旗西北一百九十里/蒙古名乌珠尔插汉唐)
(书堆有拂云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酬求福因牧马料兵候冰合度河)漠惠图坡
(在旗东南/六十里)昆都崙河(在旗东四十里源出乌孙/土禄之地西南流入黄河)
  达河(在旗东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布当图山西南流入黄河)黄河(在旗南五/十里其南)
(岸即鄂尔多斯界自鄂尔多斯西北境东南流入/东流经旗南又东流折而南又东南流入归化城)
(土默特界水经注河水东径高阙南自临河县东/径阳山南又东径马阴山西又东南径朔方县故)
(城东北自朔方东转径渠搜县故城北又东径西/安阳县故城南又东径成宜县故城南又东径宜)
(梁县之故城南又东过临沃县南又东枝津出焉/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又东径稒阳县故城南又)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0a 页
(东径塞泉城南而东注又东过云中桢陵县东榆/林志黄河自宁夏横城堡西折而北径三受降城)
(南至废东胜/州折而南)哈柳图河(在旗西北二百里源出席/勒山北平地南流会席勒)
(河经马神山又/西南折入黄河)柳河(在旗西北三百里蒙古名布/尔哈图源出阳山东平地西)
(南流会敖/泉入黄河)舍忒河(在旗北八十里源出敖西喜/山西流经大青山入黄河)
  尔哲河(在旗北九十里源出/雪山西流会舍忒河)乌尔图河(在旗北一/百里源出)
(雪山西南/流入黄河)伊克峨博河(在旗北一百二十里源出/伊克峨博山西流会齐齐)
(尔哈/纳河)齐齐尔哈纳河(在旗北一百五十里自茂明/安所属地流入境西南流经)
(白石山/会黑河)帷山河(在旗北一百七十里蒙古名额/古德源出帷山西南流会黑河)
  勒河(在旗北一百八十里源出席/勒山西南流会哈柳图河)东哈柳图河(在/旗)
(北一百八十里源出麦垛山西南流经连山东又/西南经东德尔山西德尔山南拜星图北为席汉)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0b 页
(河又西南/入黄河)阿尔柴河(在旗北一百八十五里源出/阿尔柴山西南流会席勒河)
  黑河(在旗北二百里蒙古名喀喇木伦自茂明安/所属地流入境西南流经帷山入黄河晋书)
(赫连勃勃于黑水/之南营都城即此)鱼海(在旗西北一百里蒙古名/札哈苏台亦名鱼儿海又)
(谓之鱼海子唐高适诗/洗兵鱼海云迎阵是也)章武台泊(在旗西南/五十里)杜窝
  勒泊(在旗西一/百十五里)托博克苏海泊(在旗西北一/百八十里)铁柱
  泉(在铁柱谷南蒙/古名哈达马尔)哈拍叉齐泉(在旗西四/十五里)五蓝泉
(在旗西九/十五里)台泉(在旗西北/四十里)插汉泉(在旗西北/五十五里)克布
  尔泉(在旗西北/六十五里)五蓝拜星泉(在旗西北/九十里)布吝泉(在/旗)
(西北九/十八里)冷泉(在旗西北一百五/里蒙古名魁屯)甜水井(在旗东三/十里蒙古)
(名赛/音)深井(在旗西北二百/里蒙古名敖泉)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1a 页
 ︹古迹︺九原旧城(在旗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攘地西/至云中九原又秦始皇本纪三十五)
(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汉书武/帝纪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理志五原郡治九原)
(县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十年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东二十六年南单于遣子入侍于是云)
(中武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郡代郡八郡民归/于本土魏志建安二十年省五原郡水经注河水)
(东径河阴县故城北又东径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始此汉武帝更名五原也其城南面)
(长河北背连山杜佑通典胜州榆林县西有汉五/原城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敬本故城在中受降城)
(北四十里郑虔军录曰时人以张仁愿河外筑三/城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万八百七十二步壕)
(堑深峻亦古之坚守贾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按九原旧城在汉朔方之东)
(北云中之西今套北黄河东流处也唐胜州在套/内东北九原直其西北通典以为在西疑脱北字)
(其北即阴山又北为光禄塞西即北假秦汉时号/为绝塞隋唐丰州虽亦名九原五原乃汉朔方郡)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1b 页
(地也括地志谓胜州连谷县本秦九/原郡明统志谓在陜西神木县皆误)临沃旧城(在/九)
(原旧城东汉置属五原郡后汉末省水经注河水/东过临沃县南注石门水自石门障东南流径临)
(沃城/东)五原旧城(在九原旧城西汉置县属五原郡/后汉末省水经注九原县西北接)
(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宜梁旧城(在九原旧城西汉置属/五原郡后汉末省水经)
(注河水东径宜梁县故城南阚骃曰/五原西南六里今世谓之石崖城)成宜旧城(在/九)
(原旧城西汉书地理志五原郡成宜中部都尉治/原亭西部都尉治田辟有盐宫后汉书南匈奴传)
(建武二十六年遣中郎将段郴副校尉王都使南/单于其庭去五原西部塞八十里水经注河水自)
(西安阳东径田辟城南又东径成/宜县故城南又东径原亭故城)西安阳旧城(在/九)
(原旧城西阴山南汉置属五原郡后汉末省水经/注河水径朔方县东北屈南过五原西安阳县南)
  河目旧城(在九原旧城西汉置属五原郡后汉末/省水经注河水自阳山南南屈径河目)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2a 页
(县左括地志汉五原郡河目县在北假中/按河/目旧城当在阳山南高阙东南北河之閒又如五)
(原所属曼柏县亦在黄河北/岸惟河阴一县在河南耳)稒阳旧城(在九原旧/城东北史)
(记魏世家惠王十九年筑长城塞固阳注正义曰/按魏筑长城自郑滨洛北达银州至胜州固阳县)
(为塞也汉书地理志五原郡东部都尉治稒阳又/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
(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北得宿/虏城后汉书和帝纪永元元年度辽将军邓鸿出)
(稒阳塞与匈奴战于稽落山大破之魏书太祖纪/登国六年卫辰遣子直力鞮出棝阳塞侵及黑城)
(帝袭五原屠之收其积谷还纽垤川于稒阳塞北/树碑纪功水经注河水东径稒阳县故城南又东)
(径塞泉城南而东注/按稒/阳在五原郡东北近云中郡)中受降城(在旗西黄/河北岸唐)
(景龙二年张仁愿筑本古拂云祠地元和志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更名五原开元十年于此)
(置安北大都护府后又移徙东至东受降城三百/里西北至天德军二百里南至麟州四百里北至)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2b 页
(碛口三百里新唐书地理志中受降城有拂云堆/祠接灵州境有关元和九年置又横塞军本可敦)
(城天宝八载/置十二载废)西受降城(在旗西北黄河北岸新唐/书地理志丰州有西受降)
(城开元十年总管张说于城东别置新城北三百/里有鸊鹈泉唐景龙二年张仁愿筑元和志西受)
(降城在丰州西北八十里盖汉朔方郡临河县旧/理处开元初为河水所坏至开元十年总管张说)
(于旧城东别置新城其后城西南隅又为河水所/坏正东微南至天德军一百八十里东南渡河至)
(丰州八十里西南至定远城七百里北至碛口三/百里先是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
(拂云堆祠突厥将入寇必诣祠祭酬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张仁愿为总管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
(突骑施波葛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中宗从)
(之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馀里北拓地三百馀里于牛头朝)
(那山之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唐文粹吕温有三受降城)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3a 页
(碑铭曰韩侯受命志在朔易北方之强制以全策/互汉横塞揭之雄壁如三斗龙跃在大泽并分襟)
(带各闭风雷俯视阴山仰看昭回一夫登陴万里/洞开日晏秋尽纤尘不来又有李华三城韩公庙)
(碑/序)天德军城(在旗西北中受降城西北二百里唐/天宝中置元和志天德军旧理在西)
(受降城权置军马于永清栅元和九年诏移理旧/城本安北都护贞观二十一年于今西受降城东)
(北四十里置燕然都护以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隶焉龙朔三年移于碛北回鹘本部仍改)
(名瀚海都护总章二年又改名安北都护寻移于/甘州东北一千一十八里隋旧大同镇垂拱元年)
(置同城镇其都护权移理删丹县西南九十九里/安西城景龙二年又移理西受降城开元十年又)
(移理中受降城天宝八年张齐邱又于可敦城置/横塞军于大同川西筑城名曰天安军移理焉乾)
(元后改为天德军缘居人较少西南移三里权居/永清栅其理所又移在西受降城自后频为河水)
(所侵至元和八年黄河泛溢城南面毁壤转多李/吉甫请修天德旧城以安军镇诏从之于是复移)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3b 页
(天德军理所于旧城焉西南渡河至丰州二百里/西北至横塞军城二百里西至西受降城一百八)
(十里西南至新宥州一百里东南至中受降城二/百里辽史地理志西京道天德军本中受降城唐)
(乾元中改置天德军移永济栅今治是也太祖平/党项遂破天德尽掠其民以东后置招讨司以国)
(族为天德军节度使有黄河黑山峪庐城威塞军/秦长城唐长城又有牟那山钳耳嘴城在其北焉)
  旧大同城(在旗西北旧天德军城西南三里隋时/所筑隋书长孙晟传开皇十九年染干)
(因晟奏雍闾作具欲攻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分道/出塞讨之唐书地理志天德军乾元后徙屯永济)
(栅故大同城也/按永/济栅元和志作永清栅)云内州旧城(在旗西北辽/史地理志西)
(京道云内州开远军本中受降城地辽初置代北/云朔招讨司改云内州清宁初升有威塞军古可)
(敦城大同州天安军永济栅安乐戌拂云堆领柔/服宁人二县旧志金云内州领柔服一县大定后)
(省宁人县入之增领云川县元初省柔服云川二/县仍为云内州属大同路明初废宣德初置设官)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4a 页
(兵戍守正统中迁/代州应浑等处)汉受降城(在旗北汉九原北塞/外汉书武帝纪太初)
(元年遣因杆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又匈奴/传呼韩邪单于自请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
(降城/按后魏太平真君九年北讨至受/降城积粮城内留守而还盖即汉城也)怀朔镇
  城(在旗东北后魏太武破蠕蠕列置降人于漠南/东至濡源西暨五原阴山竟三千里分为六镇)
(曰怀朔武川抚冥怀荒柔远禦夷惟怀朔最西孝/昌中改置朔州后废魏书高祖纪太和十八年八)
(月癸丑幸怀朔镇己未幸武川镇辛酉幸抚冥镇/壬子幸柔远镇胡三省通鉴注此六镇自西徂东)
(之次第也地形志朔州本汉五原郡延和二年置/镇后改怀朔孝昌中改为州后陷今寄治并州界)
(水经注光禄城东北即懹朔镇城也元和志/光禄城东北有古怀朔城在今中受降城界)古长
  城(在旗北阴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
(十四县城河上为塞辽史地理/志天德军有秦长城唐长城)安北都护府(在旗/西本)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4b 页
(燕然都护府唐书地理志龙朔三年为瀚海都督/府总章二年更名开元二年治中受降城十年徙)
(置丰胜二州之境十二年徙治天德军/按通典/安北都护府东至榆林二百五十里西至九原三)
(百五十里南至朔方八百里北至回纥界七百里/东南至新泰四百里旧唐书志安北大都护府北)
(至阴山七十里至回纥七百里旧领阴山一县去/京师二千七百里在黄河北盖唐时都护府迁徙)
(不常通典元和志唐书详略不同大约易名者六/而天德军为最著迁治者十而在大同川为最久)
(且扼/要也)北假(在旗西北史记秦使蒙恬将十万众北/击胡渡河取高阙据阳山北假中注北)
(假北方田官主以田假与贫人故云北假水经注/北假地名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西皆北)
(假/也)光禄塞(在古稒阳县北汉书地理志稒阳北出/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匈奴传太初三)
(年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卢朐甘露三年呼韩邪单于朝汉自请)
(愿留居光禄塞下注师古曰徐自为所筑者/也水经注石门出石门山西北趋光禄城)高阙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5a 页
  塞(在阴山西史记匈奴传赵武灵王自代并阴山/至高阙为塞注徐广曰在朔方正义曰地理志)
(云朔方临戎县北有连山险于长城其山中断两/峰俱峻土俗名为高阙也又秦始皇本纪三十三)
(年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汉书武帝纪元/朔二年遣将军卫青出云中西至高阙注师古曰)
(高阙山名一曰塞名也在朔方之北水经注河水/屈而东流为北河东径高阙南注阴山下有长城)
(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望若阙焉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
(高阙戌上古及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通典高阙/在阴山之西榆林旧志高阙北去大碛凡三百里)
 ︹祠庙︺拂云祠(在旧中受降城地拂云堆上旧唐书张/仁愿传河北岸有拂云堆祠突厥每入)
(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仁/愿筑三受降城以拂云堆为中城/按本旗西北)
(一百九十里有地蒙古名乌/朱尔插汉或疑此为拂云堆)苏武庙(在旧云内州/北相传武尝)
(过此后人/立庙祭之)韩公庙(在旧三受降城内祀唐朔方总/管张仁愿李华有韩公庙碑以)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5b 页
(上皆/久废)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6a 页

                       前纂修官(臣)高人鉴恭纂辑
                       纂修官(臣)桂文耀恭覆辑
                       校对官(臣)贺式韩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6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6b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6b 页
大清一统志
喀尔喀右翼(一旗驻塔噜浑河在张家口西北七百/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
(三十里东至四子部落界六十五里西至茂明安/界五十五里南至归化城土默特界七十里北至)
(瀚海六十里东南至四子部落界九十里西南至/茂明安界一百里东北至四子部落界七十里西)
(北至茂明安界六十里至/京师一千一百三十里)
︹建置沿革︺汉定襄云中二郡北境唐为振武军地辽
  为丰州地属西京道金属西京路元属大同路明
  为喀尔喀所据素役属于土谢图汗后与有隙其
  台吉本塔尔遂率部落来降
 本朝顺治十年封为和硕达尔汉亲王世袭掌旗康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7a 页
  熙四十七年其孙詹达固密降袭多罗达尔汉贝
  勒至嘉庆五年以忠吉勒车淩袭封凡六世附固
  山贝子二一顺治十年封一顺治十年封郡王至
  康熙四十三年降袭贝子镇国公一康熙十四年
  封俱世袭共爵四其贡道由张家口(本塔尔旧作/本达尔伊今)
(改/正)
 ︹山川︺拜音拖罗海山(在旗东六/十五里)西神山(在旗东南五/十里蒙古名)
(巴林/翁公)辱孤山(在旗西南三十里/蒙古名巴尔架)哈达图山(在旗西/南五十)
(里)白云山(在旗北三十里蒙/古名插汉和邵)插汉峨博山(在旗东/北七十)
(里)罽岭(在旗西南一百里/蒙古名毛德尔)五蓝峨博冈(在旗东南/五十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7b 页
  翁公峨博冈(在旗东南/九十里)西巴尔图峨博冈(在旗西/五十五)
(里)雅布哈峨博冈(在旗北/五十里)喀喇峨博冈(在旗北/六十里)
  礼图峨博冈(在旗东北/四十五里)他鲁浑河(本旗所驻源出/辱孤山东北平)
(地北流会/爱毕哈河)黄水河(在旗东南八十里蒙古名西喇/木伦自归化城土默特界流入)
(境经翁公峨博冈东/北流入四子部落界)爱毕哈河(在旗西北六十里/自茂明安界流入)
(境经白云山喀喇峨博/冈之閒东流出喀伦边)盐泊(在旗东南二十里/蒙古名达卜孙)
  顺泊(在旗西/三十里)他鲁浑泉(在旗南/十里)哈达满泉(在旗南/七十里)
  车尔泉(在旗西/北十里)布禄鲁泉(在旗西北/四十五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8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49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0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1a 页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2a 页
  为夏州北境隋于其地东置胜州西置丰州大业
  初改胜州为榆林郡丰州为五原郡后废唐贞观
  中复置胜丰二州天宝元年改胜州为榆林郡丰
  州为九原郡乾元元年俱复旧名其南境又有宥
  州俱属关内道唐末拓跋思恭镇此(思恭以讨黄/巢有功赐姓)
(李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见宋史西夏传)五代至宋金皆为李夏所
  有元灭夏立西夏中兴等路后废其地东属东胜
  云内二州及延安宁夏等路明初城东胜等州并
  立屯戍耕牧其内天顺閒蒙古酋长阿勒绰尔与
  玛古里海始入河套嘉勒斯赉复紏合们都尔倚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2b 页
  为巢穴宏治閒和实复入其中(阿勒绰尔旧作阿/罗出玛古里海旧)
(作毛里孩嘉勒斯赉旧作癿加思兰们都尔旧作/满都鲁和实旧作火筛今俱改正延绥志明初王)
(保保据河套洪武中追逐之筑东胜等城并立屯/戍天顺六年玛古里海阿勒绰尔博勒呼三部始)
(入河套成化四年阿勒绰尔为其党嘉勒斯赉所/杀并其众而结元裔们都尔居河套九年总督王)
(越率兵击败之乃渡河北去宏治八年北部复入/河套未几和实据之总制杨一凊上言河套当复)
(会刘瑾用事寻得罪去其后遂屡入寇嘉靖中无/岁不扰总督曾铣请复河套严嵩谮杀铣自后无)
(敢议者/博勒呼旧/作孛罗忽今改正)嘉靖中套西吉纳部落击破
  和实居此(吉纳者谙达之兄称车臣可汗子七人/分有河套之地北界多罗图们西界西)
(番东界黄河套南界陜西榆林固原统部落台吉/胜兵数十万/吉纳旧作吉囊谙达旧作俺答今)
(改/正)后属于察哈尔是为鄂尔多斯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3a 页
  本朝天聪九年灭察哈尔林丹汗其济农额璘臣来
   归仍
赐济农号令招集诸部落顺治六年编为六旗封郡王等
   爵有差封额璘臣为多罗郡王至嘉庆十七年以
   巴保多尔济袭封凡十一世附辅国公一雍正六
   年封封善丹为多罗贝勒至嘉庆三年以索诺木
   喇布斋根敦袭封凡八世封小扎木素为镇国公
   后以军功晋封其孙都棱为固山贝子至嘉庆十
   八年以端多布色楞袭封凡十一世封沙克扎为
   固山贝子至乾隆五十四年以永咙多尔济袭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3b 页
  凡七世封布达岱之子额琳沁为固山贝子至嘉
  庆二十二年以桑寨旺沁袭封凡九世封固噜之
  子色棱为固山贝子至嘉庆十七年以额尔德尼
  桑袭封凡七世并世袭分掌六旗共爵七(康熙三/十五年)
(圣祖仁皇帝亲征噶尔丹凯旋/驻/跸胡斯泰鄂尔多斯地其王贝勒贝子公来朝嘉)
(其风俗淳朴各部亲睦孝友/特褒奖之三/十六年五月/圣祖仁皇帝谕大学士九卿)
(曰明时为恢复河套议论纷纭致大臣夏言曾铣/受戮自朕观其地无甚关系若控驭蒙古有道则)
(河套虽为所据安能为患控驭无道则何地不可/为乱蒙古游行之地防之不胜防专言收复河套)
(亦何/益乎)雍正九年增设一旗为七旗授定咱拉什为
  一等台吉世袭掌旗至嘉庆二十二年以色楞德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4a 页
  济特承袭凡五世其贡道由杀虎口
  右翼前旗(驻套内巴哈池在敖西喜峰西九十里/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
(里东至插汉额尔吉左翼中旗界五十里西至磨/多图插汉泊右翼中旗界一百三十里南至榆林)
(卫边城界二百三十里北至五蓝俄博右翼后旗/界四十里东南至插汉俄博边城界二百里西南)
(至芥喀图虎喇虎边城界三百里东北至哈达图/泊左翼后旗界三十里西北至插汉扎达海右翼)
(中旗界六十五里隋唐夏胜二州地明初榆林右/卫地后为鄂尔多斯所据/本朝顺治初其台吉)
(从额璘臣来归封/爵世掌右翼前旗)右翼中旗(驻套内正西近南西/喇布哩都池在鄂尔)
(吉虎泊西南二百六十里东西距三百二十里南/北距四百八十里东至插汉扎达海泊右翼后旗)
(界七十里西至插汉托海喀尔喀界二百五十里/南至贺通图山右翼前旗界三百七十里北至马)
(阴山右翼后旗界一百十里东南至库克拖罗海/右翼前旗界一百里西南至横城口边城三百三)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4b 页
(十里东北至鄂蓝拜右翼后旗界一百二十三里/西北至阿尔布斯山喀尔喀界二百二十里本汉)
(朔方郡南境隋唐置丰州元和中移置宥州于此/明嘉靖閒为鄂尔多斯所据/本朝顺治初其台)
(吉从额璘臣来归封/爵世掌右翼中旗)右翼后旗(驻套内西北鄂尔/吉虎泊在巴尔哈)
(孙泊西一百七十里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兔毛河左翼后旗界四十里西)
(至马阴山右翼中旗界一百四十里南至喀喇扎/喇克左翼中旗界一百四十里北至色特勒黑冒)
(顿乌喇特界二十里东南至巴彦泉左翼后旗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达尔巴哈冈右翼中旗界一)
(百五十里东北至拜塞冒顿乌喇特界四十里西/北至哈禄尔博罗乌喇特界一百八十里汉朔方)
(郡地隋唐为丰州九原郡治所明嘉靖閒为鄂尔/多斯所据/本朝顺治初其台吉从额璘臣来归)
(封爵世掌/右翼后旗)
   左翼前旗(驻套内东南扎拉谷在湖滩河朔西一/百四十五里东西距二百四十五里南)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5a 页
(北距二百十里东至湖滩河朔归化城土默特界/一百四十五里西至鲧额尔吉庙左翼中旗界一)
(百里南至清水营边城界一百十里北至贺拖罗/海左翼后旗界一百里东南至黑山边城界八十)
(五里西南至额勒默图边城界一百里东北至黄/河归化城土默特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可退坡)
(左翼后旗界八十里本古榆林塞隋置榆林郡唐/属胜州置河滨县宋为西夏所据明初榆林左卫)
(地天顺后为蒙古各部所据嘉靖闻地属鄂尔多/斯/本朝顺治初其台吉从额璘臣来归封爵世)
(掌左翼/前旗)左翼中旗(驻套内南近东敖西喜峰在扎/拉谷西一百六十五里东西距)
(一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二十里东至鲧额尔吉/庙左翼前旗界六十五里西至插汉额尔吉右翼)
(前旗界五十里南至神木营边城界二百里北至/喀赖泉右翼后旗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贺岳尔)
(门绰克边城界一百八十五里西南至额勒苏忒/五蓝拖罗海边城界六十里东北至噶海拖罗海)
(左翼后旗界九十里西北至喀喇扎喇右翼后旗/界九十里本隋唐胜州地明嘉靖閒为鄂尔多斯)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5b 页
(所据/本朝天聪九年其济农额璘臣来归/顺治六年封为多罗郡王世掌左翼中旗)左翼
  后旗(驻套内东北巴尔哈逊湖在黄河帽带津西/一百四十里东西距二百八十五里南北距)
(一百五十里东至黄河帽带津归化城土默特界/一百五十里西至插汉额尔吉左翼中旗界一百)
(三十五里南至阿禄德勒苏左翼前旗界一百九/十里北至黑水泊乌喇特界二十里东南至阿禄)
(德勒苏左翼前旗界一百九十里西南至哈西拉/克拖罗海左翼中旗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台石)
(额勒苏归化城土默持界八十五里西北至绰和/尔末里图乌喇特界三百七十里本汉沙南县地)
(隋唐胜州榆林郡冶所明嘉靖闻为鄂尔多斯所/据/本朝顺治初其台吉从额璘臣来归封爵世)
(掌左翼/后旗)添设一旗(游牧六旗界内定咱拉什本鄂/尔多斯三等台吉以击败准噶)
(尔功雍正九年授扎萨/克一等台吉世袭掌旗)
 ︹山川︺总材山(在右翼前旗东南一百/四十里蒙古名磨多图)恩多尔拜山(在/右)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6a 页
(翼前旗南二/百二十里)巴音山(在右翼前旗西/南三百十里)锦屏山(在右/翼前)
(旗西南三百九十/里蒙古名岩灵)苏海阿禄山(在右翼中旗南/三百六十里)
  佟图山(在右翼中旗南三百七十里俗名回/回墓山与陕西宁塞堡边界相接)色尔
  腾山(在右翼中旗西/一百三十里)黄草山(在右翼中旗西北一/百十里蒙古名库勒)
(尔/齐)哈伯叉齐山(在右翼中旗西/北一百二十里)鄂蓝喀喇拖罗海
  山(在右翼中旗西/北一百二十里)邵龙山(在右翼中旗西北/一百二十五里)省嵬
  山(在右翼中旗西北二百二十里今名阿罗布斯/山寰宇通志山踰黄河因省嵬城而名黄河东)
(有省嵬口为防禦要地其下有城西夏所筑/明统志省嵬山在宁夏卫东北一百四十里)色尔
  蚌喀喇山(在右翼中旗西/北二百四十里)马阴山(在右翼后旗西/一百四十里蒙)
(古名阿克/塔和邵)夹山(在左翼前旗东南六十五里/蒙古名和岳尔喀喇拖罗海)黑山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6b 页
(在左翼前旗东南六十/五里蒙古名喀喇和邵)退诺克拖罗海山(在左翼/后旗东)
(南一百四十五里其/西曰拜图拖罗海)得石峰(在左翼前旗/西北六十里)巴汉得
  石峰(在左翼前旗/北四十里)敖西喜峰(在左翼中旗所驻/平地中突起一峰)
  烈鄂博拖罗海冈(在右翼后旗/东南九十里)达尔巴汉冈(在右/翼后)
(旗西南一/百五十里)插汉拖罗海冈(在左翼后旗东/南一百三十里)伊克翁
  公冈(在左翼后旗/南四十里)巴汉翁公冈(在左翼后旗/南四十里)可退
  坡(在左翼前旗/西北八十里)黄河(自陜西宁夏府宝丰县界北/流出边经旗西北折而东流)
(经旗北与乌喇特分界至古东胜州界折而南经/旗东与归化城土默特分界又东流入陕西府谷)
(县山西河曲县界鄂尔多斯东西北三面以河为/境通典河水自灵武郡西南便北流凡千馀里过)
(九原郡乃东流自灵武以北汉人谓之西河自九/原以东谓之北河元和志胜州榆林县榆林关在)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7a 页
(县东三十里东北临河又河滨县黄河在县东一/十五步阔一里不通舟楫榆林志黄河在榆林卫)
(北千里自宁夏横城堡西折而北径三受降城南/至废东胜州西折而南入府谷县黄甫川东九里)
(其中谓之河套/周回数千里)上稍儿河(在右翼前旗东南一百/四十里源出鲧布里都)
(南流入/边城)席伯尔河(在右翼前旗南九十里源出蟒/喀图虎尔虎之地南流会西克)
(丑河入边城为榆林/之榆溪西河上源)阿尔塞河(在右翼前旗南一/百七十里源出恩)
(多尔拜山南平地西/南流会席伯尔河)哈柳图河(在右翼前旗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
(虎喇虎之地东南流合细河金河二水入榆林边/至波罗营会西来之额图浑河为无定河/按此)
(即榆林无定河之别源古黑水也亦名吃那河元/朱思本河源记吃那河源自古宥州东南流过陜)
(西省绥德州凡七/百里与黄河合)细河(在右翼前旗西南二百十/里蒙古名纳林河源出托)
(里泉南流会/哈柳图河)金河(在右翼前旗西南二百九十里/蒙古名西喇乌素源出磨虎喇)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7b 页
(虎之地南流/会哈柳图河)石窑川河(在右翼前旗西南三百六/十里蒙古名额图浑源出)
(贺佟图山北平地东南流合数小水入怀远县边/为恍忽都河又折东北至波罗营会海留图河为)
(无定河/按此即榆林无定河之/土流古奢延水也详见榆林府)库葛尔黑河(在/右)
(翼中旗西南二百三十里源出库葛尔黑泉南流/入边又西折出边入黄河明统志黑水河在宁夏)
(卫城东番名哈喇秃/速河西流注于黄河)巴汉托苏图河(在右翼中旗/西五十里源)
(出巴惠泉西北流会伊/克托苏图河入黄河)伊克托苏图河(在右翼中/旗西北一)
(百里源出布海扎喇/克之地西流会黄河)兔河(在右翼后旗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陶赖)
   水河(在右翼后旗西南一百四十里蒙古名西喇/木伦源出马阴山北平地东北流入古尔板)
(泊)赤沙河(在右翼后旗西一百三十里蒙古名/乌蓝源出赤沙泉东北流入锅底池)
   丑河(在左翼前旗东五里源出噶克/叉冒顿东平地东南流会芹河)芹河(在左翼/前旗东)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8a 页
(二十五里蒙古名伊克西喇尔几台源出杜尔伯/特拜坡东平地南流入边城为陜西府谷县界之)
(清水/川)小芹河(在左翼前旗东五十五里蒙古名巴/汉西喇尔几台源出得勒苏台坡南)
(平地西南/流会芹河)塔尔奇尔河(在左翼前旗东七十里源/出噶克叉冒顿东流入黄)
(河)布林河(在左翼前旗东八十里源出/查木哈克泉东南流入黄河)哈岱河(在/左)
(翼前旗东南八十五里源出贺尔/博金坡南平地东南流入黄河)西河(在左翼前/旗南三十)
(里源出科尔口东流会/芹河详见陜西榆林府)苇尔图河(在左翼前旗南/四十里源出古)
(尔板多博坡南/平地南入边城)獐河(在左翼前旗西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西尔哈源出常乐)
(堡合葫芦海南/流入红石峡)博罗哈尔几图河(在左翼前旗西/南一百四十里)
(源出平地南流入边城/按此水/及獐河即府谷县界之九股水也)布喀河(在左翼/前旗西)
(三十四里源出博罗巴尔喀/孙东平地西南流会紫河)陀索图河(在左翼前/旗西六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8b 页
(里源出得勒苏台坡西/平地南流会布喀河)舒贵河(在左翼前旗西八/十里源出翁公坡)
(南平地南流/会布喀河)大昆兑河(在左翼前旗东北七十里/源出平地东南流入黄河)
(又旗东南八十里有小昆兑河东南流/入黄河蒙古名伊克昆兑巴汉昆兑)紫河(在左/翼中)
(旗东二十五里蒙古名五蓝木伦源/出台石坡西平地西南流入边城)哈楚尔河(在/左)
(翼中旗东五十八里源出哈楚尔坡西平地/西南流会紫河流入陜西神木县为屈野河)鲧额
   尔吉河(在左翼中旗东六十二里源出鲧额/尔吉坡南平地西南流会哈楚尔河)坎台
   河(在左翼后旗东十二里源出/布木巴泉东北流入黄河)喀西拉克河(在左/翼后)
(旗东五十里源出色泊呼/勒泉东北流入奈马代泊)鱼河(在左翼后旗东一/百十里蒙古名折)
(葛苏台源出托诺克拖罗/海山东北流入捕鱼池)蒲河(在左翼后旗东一/百四十里蒙古名)
(呼鲁苏台源出插汉拖/罗海冈东北流入蒲池)西都喇虎河(在左翼后旗/西二十五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9a 页
(源出吴烈泉东/北流入黄河)喀赖河(在左翼后旗西五十里源/出朱尔汉虎都克北流入)
(黄/河)柳河(在左翼后旗西一百十里蒙古名布尔哈/苏台源出插汉拖罗海冈北流入黄河)
   兔毛河(在左翼后旗西一百二十里蒙古名陶/赖昆兑源出敖柴达木西北流入黄河)
   河(在左翼后旗西北二百五十里蒙古名伊克土/尔根源出虎虎冒顿之地东流至乌拉孙乡入)
(黄河又有小黑河在旗西/二百四十里东流入黄河)乌尔巴齐河(在左翼后/旗西北三)
(百十里源出平/地东流入黄河)车根木伦河(在左翼后旗西北三/百七十里源出撒尔)
(奇喇之地东/流入黄河)巴汉池(右翼前旗所驻直陜西榆林/府北二百三十里又哈达图)
(池在旗东/北三十里)长盐池(在右翼前旗南三十五/里蒙古名达布苏图)红盐池
(在右翼前旗西南三百里蒙古名五楞池明成化/中总督王越败套寇于红盐池即此延绥志榆林)
(东有长盐池红盐池西有西红盐池锅底池俱僻/在境外榆林卫志红盐池在卫西北三百五十里)
卷一百九十六 第 59b 页
   磨多图插汉池(在右翼前旗西一百三十里又忒/默图插汉池在旗东五十里五楞)
(池在旗西南三百里哈达/图池在旗东北三十里)西喇布里都池(右翼中/旗所驻)
(直陜西宁夏东北三百五十馀里又二折图池在/旗东二十五里西黑图池在旗南二百九十里)
   特默图池(在右翼中旗/南一百十里)博木池(在右翼中旗西二/百二十里大小折)
(苏图河合注于/此又西入黄河)大蓝土禄池(在右翼中旗东/北四十二里)鄂尔
   吉虎池(右翼后旗所驻直陜西榆林正北少西四/百馀里其西六十里有古尔板道图池共)
(有三池/故名)锅底池(在右翼后旗西九十里周围二十/馀里产盐兔河赤沙河二水注入)
(其中即汉时朔方县盐泽唐时名胡落盐池者也/今土人名喀喇莽奈脑儿汉书地理志朔方郡朔)
(方金连盐泽青盐泽皆在南水经注魏土地记曰/朔方县有大盐池其盐大而青白色名曰青盐又)
(名戎盐入药分汉置典官盐池去平地宫千二百/里在新秦之中唐书食货志安北都护府有胡洛)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0a 页
(池岁得盐万四千斛以给镇武天德元和志胡洛/盐池在长泽县北五百里周回三十里亦谓之独)
(乐池声相近也汉有盐官/按汉时朔方盐泽有/二至后魏时止言一池即唐长泽县北五百里之)
(胡洛盐池今喀喇莽奈大盐池/也但汉时金连盐泽今不可考)红水池(在右翼后/旗西一百)
(五十里蒙/古名五蓝)奈马代池(在左翼后旗/东四十三里)苦水池(在左翼/复旗东)
(七十里蒙古名/插汉扎达海)捕鱼池(在左翼后旗东一百十里/蒙古名折葛苏台鱼河水)
(注入/其中)蒲池(在左翼后旗东一百三十里蒙/古名虎苏台蒲河水注入其中)黑水池
(在左翼后旗东一百四/十里蒙古名喀喇乌素)银盘水(在右翼中旗南二/百九十里蒙古名)
(西黑/尔)清湖(即青山湖在左翼中旗西南三百五十/里近榆林宁塞堡北蒙古名佟哈拉克)
(脑儿清水河注入其内又有彬草湖在宁塞堡西/北荍麦湖在砖井堡边外又明沙湖在盐场堡北)
(边外赤木/墩之西)大盐泺(在右翼前旗东五十里/蒙古名忒默图插汉)越没泺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0b 页
(在右翼前旗西三十五/里蒙古名鄂尔吉虎)者者渡(在左翼后旗西北/二百四十里巴汉)
(土尔根河/入黄河处)君子津(在左翼前旗东界河滨水经注/河水于桢陵桐过二县閒济有)
(君子之名元和志胜州河滨县黄河在县东一十/五步渡河处名君子津明统志君子津在旧胜州)
(东界详见归/化城土默特)娘娘滩(在左翼前旗东七十里大昆/兑河入黄河处蒙古名伊克)
(昆/兑)太子滩(在左翼前旗东八十五里小昆兑/河入黄河处蒙古名巴汉昆兑)巴汉
   朱尔格泉(在右翼后旗/东十二里)锡赉泉(在右翼后旗/南一百五里)巴彦
   泉(在左翼前旗/东四十里)东四海泉(在左翼前旗东/北一百三十里)
  ︹古迹︺奢延旧城(在右翼前旗西南汉置属上郡后汉/因之晋省水经注奢延水出奢延县)
(西南赤水阜东北流径其县故城南/按奢延水/即今榆林之无定河及石窑川河旗西南哈柳图)
(河额图浑河即/古奢延县也)丰州旧城(在右翼后旗界内隋书/地理志五原郡开皇五)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1a 页
(年置丰州仁寿元年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治/九原县元和志丰州在秦上郡之北境汉置朔方)
(郡灵帝末羌胡扰乱城邑皆空永嘉后匈奴卫辰/父子居其地后魏为夏州之北境周武帝于今永)
(丰县置永丰镇隋开皇三年于镇置丰州后废贞/观四年突厥降附又权于此置丰州都督府不领)
(县惟领蕃户以史大奈为都督十一年大奈死复/废府以地属灵州二十二年又分置丰州天宝元)
(年改为九原郡乾元元年复为丰州东至胜州五/百三十里西南至灵州九百里东南至夏州七百)
(五十里西北至河西城八十里又九原县郭下本/汉之广牧县地永徽四年重置县其城周隋閒谓)
(之甘草城唐书唐休璟传永淳中突厥围丰州朝/廷议弃丰保灵夏休璟上疏曰丰州控河遏寇号)
(为襟带自秦汉以来常郡县之土田良美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就灵庆戎羯得以乘利)
(而交侵始以灵夏为边唐初募人实之西北一隅/得以完固今而废之则河防地复为贼有而灵夏)
(亦不足以自安非国家利也高宗从其言/按丰/州至宋庆历中陷于西夏嘉祐七年复以府州萝)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1b 页
(泊川置丰州地在今河套东南陜西府/谷县之北非此之隋唐所置丰州也)朔方旧城
(在右翼后旗界内诗小雅城彼朔方史记匈奴传/秦始皇使蒙恬将十万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
(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十馀年诸侯叛秦匈/奴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后冒顿南并楼)
(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使蒙恬所夺匈奴地与/汉关故河南朔至朝那肤施汉书卫青传元朔元)
(年青为车骑将军明年出云中以西至高阙走白/羊楼烦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使苏建筑朔方)
(城后汉书顺帝纪永和五年徙朔方居五原魏志/建安二十年省朔方郡晋书载记赫连勃勃父卫)
(辰苻坚以为西单于屯代来城遂有朔方之地为/魏所杀姚兴以勃勃为五原公镇朔方义熙二年)
(僭称大夏水经注河水东南径朔方县旧城东北/括地志朔州故城夏州朔方县北什贲旧城是元)
(和志什贲之号盖番语也/按朔方郡前汉治三/封后汉治临戎而朔方县为属县郡地南连北地)
(东界五原云中东南接西河上郡河之北岸为高/阙塞至赫连勃勃始于朔方之南奢延水之北筑)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2a 页
(统万城元魏于此置夏州隋唐因之号朔方郡在/今榆林府西南二百里非汉朔方旧地明统志又)
(以宁夏卫为朔方不知宁夏乃汉北地郡富/平县北境唐之灵州地与汉朔方无涉也)渠搜
   旧城(在朔方旧城东汉置属朔方郡为中部都尉/治后汉省水经注河水自朔方东转径渠搜)
(县旧/城北)广牧旧城(在朔方旧城西汉置属朔方郡为/东部都尉冶后汉末省水经注南)
(河自临河县南临戎县北/又东径广牧县旧城北)临戎旧城(在朔方旧城/西河向北流)
(之东岸汉书地理志朔方郡领临戎县武帝元朔/五年城后汉书郡国志朔方郡治临戎县水经注)
(河水北径临戎县旧城西元朔五年立旧朔方郡/治元和志丰州永丰县在州西一百六十里本汉)
(临戎旧地后汉末废北人又谓之贺葛真城周武/保定三年于此置永丰镇隋开皇五年废镇置永)
(丰县武德六年省永徽元年复置延绥志临戎县/旧城咂把湖在其内/按前汉朔方郡治三封三)
(封旧城在套外黄河西岸水经注曰河水东北径/三封县故城东十三州志云在临戎县西一百四)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2b 页
(十里是也元和志曰汉武帝置朔方理在三封在/丰州西一百里其地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正)
(西河外窳浑旧城沃壄旧城皆在套外水经注河/水北过朔方临戎县西又北有枝渠东出谓之锢)
(口东径沃壄旧城南又北屈而为南河出焉又北/迤西溢于窳浑县旧城东又屈而东流为北河)
(按此则沃壄旧城当在今套外河水北流一曲之/西而窳浑旧城则在今阿尔坦山之南腾格里湖)
(之侧朔方一郡惟/此三县在套外耳)临河旧城(在朔方旧城西北汉/置属朔方郡后汉省)
(水经注河水自高阙南又东径临河县旧城北又/南河东径临戎县故城北又东径临河县南/按)
(黄河北流径古朔方之西行五百馀里一支分为/二歧东注水经所谓南河也其北河流至套外之)
(阿尔布坦山南迤西溢为大河土名腾格里脑儿/即古屠申泽也自此屈而东流过古高阙南行二)
(百里许稍东南流又折而西南与南河合水经所/谓北河南屈径河目县左又南合南河是也始直)
(向东行经古五原之南至大土尔根河入河处始/转向东南行过古东胜州境以地势测之汉临河)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3a 页
(县在北河之南南河之北水经所谓自高阙南而/东径旧城北者北河也自临戎县北而东径县南)
(者南/河也)大成旧城(在左翼前旗界汉置属河西郡后/汉曰大城改属朔方郡后废后汉)
(书南匈奴传逢侯将万馀骑向满夷/谷邓鸿等追击逢侯于大成塞破之)富昌旧城(在/左)
(翼前旗界汉书地理志西河郡武帝元朔四年置/治富昌县有盐官后汉书顺帝纪永和五年南匈)
(奴左部叛徙西河居离石注离石在郡南五百九/里西河本都平定县至此徙于离石水经注湳水)
(东径富昌县旧城南隋书地理志榆林郡富昌开/皇十年置榆林旧志富昌旧城在旧胜州南/按)
(汉书西河郡自治富昌后汉书注谓初都平定当/是后汉初所徙治也隋复置富昌属榆林唐初省)
(其地直今榆/林府东北)美稷旧城(在左翼前旗东南汉置属/西河郡后汉因之晋省水)
(经注湳水出西河郡美稷县/按通典隰城县有/美稷乡在今山西平定州界乃后汉中平中所徙)
(置非前汉/旧县也)白土旧城(在左翼中旗南汉置属上郡/后汉因之晋省水经注圁水)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3b 页
(出白土县圁谷东径其县南括地志白土故城在/盐池东北三百九十里按其地近今神木县北)
   胜州旧城(在左翼后旗隋书地理志榆林郡开皇/二十年置胜州大业初置郡元和志胜)
(州战国时为赵地始皇时为云中郡汉末匈奴侵/边其地遂空晋末属赫连氏后魏迄周往往置镇)
(不立郡县隋开皇三年于此置榆林郡七年又置/榆林县属云州二十年割云中之榆林富昌金河)
(三县置胜州大业五年以胜州为榆林郡十五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武德四年子和归国其)
(地又陷梁师都贞观二年平师都三年仍隋旧理/置胜州以决胜为名西南至麟州四百里至夏州)
(九百里南至银州七百里北至丰州七百里又榆/林郡郭下本汉沙南县地北近榆林因名属云州)
(二十年改属胜州榆林关在县东三十里开皇三/年置寰宇记胜州西北至河十里正东至河四十)
(里陜西通志胜州城在榆休卫东北四百五十里/按其地在套内东北濒黄河屈南流处与辽金)
(东胜州相近但隔河耳又按唐胜州在丰州东不/在南元和志于丰州下既云东至胜州五百三十)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4a 页
(里此又云北至丰/州七百里疑误)代来城(在左翼界内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苻坚以卫辰)
(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屯代来城通鉴晋太元/十六年魏王圭自五原金津南济河径入卫辰国)
(直扺其所居悦跋城胡三/省注悦跋城即代来城也)旧宥州(在右翼前旗西/南有新旧二州)
(俱唐置元和志废宥州在盐州东北三百里开元/二十六年置宝应以后废新宥州在废宥州东北)
(三百里东至麟州六百里西南至灵州六百五十/里南至盐州六百里初调露元年于灵州南境置)
(鲁丽含塞依契等六州以处突厥降户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复置兰池都督府在盐)
(州白池县北八十里仍分六州各为一县以隶之/开元十一年康待宾叛克定后迁其人于河南江)
(淮诸州二十六年还其馀党于此置宥州以宽宥/为名也后为宁朔郡领县三曰怀德延恩归仁天)
(宝中宥州寄理经略军宝应以后因循遂废元和/九年诏复于经略军城置宥州乃为上州于州郭)
(下置延恩县为上县改隶夏绥银观察使又自州/北至天德置新馆十一所从天德取夏州乘传奏)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4b 页
(事四日馀便至京师旧唐书地理志宥州天宝元/年为宁朔郡至德二年改为怀德郡都督府乾元)
(元年复为宥州元和十五年移治长泽县为/吐蕃所破长庆四年夏州节度使李祐复置)高望
   旧县(在右翼前旗直榆林北汉置属/上郡为北部都尉治后汉省)虎猛旧县(在/左)
(翼前旗界内直榆林北汉置属西河郡后汉省又/汉置西河郡领增山县北部都尉治有道西出眩)
(雷塞又谷罗县武泽在西北后汉俱省其/地俱在今套内之南与榆林边界接境)河滨旧
   县(在左翼前旗界内元和志河滨县本汉沙南县/地后魏及周为银城县地隋为榆林县地贞观)
(三年于此置河滨县东临河岸因以为名改云州/为威州立嘉名也八年废威州以县属胜州河滨)
(关在县东北贞观七年置唐书地理志胜州河滨/县贞观三年以县置云州四年曰威州八年州废)
(来属寰宇记县在胜州南一百九十里五代时与/州俱废/按此在黄河西岸为唐时胜州之河滨)
(若辽置东胜州亦领榆林河滨二县/其地在黄河东岸非隋唐旧地也)旧白城(在右/翼前)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5a 页
(旗界内直榆林西元和志故白城一名契吴城在/夏州朔方县北一百二十五里契吴山赫连氏因)
(山所筑勃勃尝所叹美故其/子因立此城以立勃勃之庙)安北都护府(在旗界/内唐置)
(开元十年自中受降城徙治丰胜/二州之境十二年又徙治天德军)榆溪塞(在旗界/内史记)
(赵世家武灵王二十年西略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注正义曰胜州北河北岸也汉书韩安国传)
(王恢曰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又卫青传青度西河至高阙遂西)
(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岭梁北河注师古/曰上郡北有诸次山诸次水出焉东径榆林塞为)
(榆溪言军寻此塞而行也水经注诸次水东径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
(也自溪西去悉榆林之薮矣缘历沙岭届龟兹县/西去故谓广长榆也王恢云树榆为塞谓此也通)
(典榆林塞在胜州榆林郡南界元和志榆林县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霍冀九边图说秦榆溪)
(旧塞西属朔方东为河西南有上郡而黄河三面/环之汉历隋唐皆为边镇宋没于西夏后为章孔)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5b 页
(兴所据明初定陜西设绥德卫于发兵屯迨榆林/西略丰州筑城东胜以统领套内自正统末尽为)
(吉纳父子所据都督王桢遮筑榆林/城于上郡仅足蔽延安绥德而已)榆林宫(在胜/州旧)
(城中元和志隋榆林宫在州城内炀帝大业三年/置因榆林郡为名后炀帝北巡陈兵塞表因幸此)
(宫突厥启民可汗献马/及兵器新帐因赋诗云)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6a 页

                       前纂修官(臣)高人鉴恭纂辑
                       纂修官(臣)桂文耀恭覆辑
                       校对官(臣)贺式韩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六 第 6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