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a 页
大清一统志
库尔喀喇乌苏(在伊犁城东千六十里东至奎屯接/甘肃绥来县界西至托和木图接伊)
(犁东路呼苏图布拉克台界北至鄂伦布拉克接/塔尔巴哈台乌尔格图布拉克台界南至天山接)
(伊犁东/南境界)
︹建置沿革︺汉为乌孙国地北魏为高车国地周为突
 厥地隋为西突厥铁勒地唐为西林守捉地其西
 境为西突厥摄舍提暾部双河都督府地元为展
 斡尔城西境(展斡尔元史旧作/彰八里今改正)明属卫拉特
本朝初为布尔古特台吉尼玛游牧处呢玛内附授
  职从征后叛附阿睦尔撒纳乾隆二十二年将军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b 页
  成衮扎布等擒诛之其西地为晶河旧为布尔古
  特台吉浑齐游牧处浑齐从贼乾隆二十三年将
  军兆惠擒之其地并入版图
 ︹晷度︺北极高四十四度二十四分距
 京师偏西三十度四十四分夏至昼长六十一刻七
  分夜长三十四刻八分冬至昼长三十四刻八分
  夜长六十一刻七分午正日景夏至长三尺八寸
  三分冬至长二丈四尺六寸一分春分秋分长九
  尺七寸九分(西域/图志)
 ︹城池︺庆绥城(东至靖远驿三百六十里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所驻)安阜城(东/至)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a 页
(庆绥城四百一十里晶河之粮/员所驻俱乾隆四十八年建)遂城堡(在庆绥城/东乾隆二)
(十八年于库尔河滨建/按库尔喀喇乌苏之名/本在遂城堡自筑庆绥城名始西移于庆绥西域)
(图志所指库尔喀喇乌苏据堡言也新疆/识略所指之库尔喀喇乌苏据城言也)
 ︹属境︺奎屯(在库尔喀喇乌苏城东八十里遂城堡东/五十里东有长河当孔道旧为布尔古特)
(台吉尼玛游牧处/按唐书地理志自清海军西/度叶叶河二百八十里至西林守捉今之绥来县)
(为唐清海军地奎屯东至绥来二百/八十里则奎屯乃唐西林守捉地也)布勒哈齐(在/库)
(尔喀喇乌苏西六十/里西滨济尔噶朗河)鄂垒扎拉图(在布勒哈齐西/二百二十里乾)
(隆二十一年阿睦尔撒纳叛将军兆惠进讨遇贼/击败之于此/高宗纯皇帝圣制有鄂垒扎)
(拉图之战诗其西三十里为噶/顺又西七十里为乌里雅苏图)晶河(在乌里雅苏/图西三十里)
(地以河名乾隆二十三年将军兆惠擒布尔古特/台吉浑齐于此地入版图二十八年建丰顺堡设)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b 页
(兵屯田其西一百一十里为/察罕拜甡在托里西五十里)
 ︹户口︺(民户二百二十八名口除屯/防官兵外无土著不备载)
 ︹田赋︺(屯田六千九百九十六亩屯兵三百四/十八名额徵粮三千八十石九升八合)
 ︹台站︺库尔喀喇乌苏底台 奎屯台(在库尔喀喇乌/苏台东八十里)
(东至乌噜木齐所属之安集/哈雅台九十里以上东境)布勒哈齐台(在库尔/喀喇乌)
(苏台西/七十里)多木达都喀喇乌苏台(在布勒哈齐/台西六十里)古尔
  图喀喇乌苏台(在多木达都喀喇/乌苏台西七十里)托多克台(在古/尔图)
(喀喇乌苏台/西六十里)噶顺腰台(在托多克台/西七十里)晶河台(在噶/顺腰)
(台西八/十里)托里台(在晶河台/西九十里)托和木图台(在托里台/西一百一)
(十里又西一百二十里至伊犁所/属之呼苏图布拉克台以上西境)库尔必喇台(在/奎)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a 页
(屯台北/九十里)沙喇乌苏台(在库尔必喇/台北九十里)鄂伦布拉克台
(在沙喇乌苏台北七十里又北九十里至塔尔/巴哈台所属之乌尔格图布拉克台以上北境)
 ︹营塘︺库尔喀喇乌苏底塘 奎屯塘(在库尔喀喇乌/苏塘东八十里)
  安集哈雅塘(在奎屯塘/东九十里)乌兰乌苏塘(在安集哈雅/塘东一百一)
(十里又东八十里至乌噜木齐/所属之玛纳斯塘以上东境)布勒哈齐塘(在库/尔喀)
(喇乌苏塘/西七十里)多木达都喀喇乌苏塘(在布勒哈齐/塘西六十里)
  尔图喀喇乌苏塘(在多木达都喀喇/乌苏塘西七十里)托多克塘(在/古)
(尔图喀喇乌苏/塘西六十里)晶河塘(在托多克塘西一百/五十里以上西境)
 ︹卡伦︺车牌子 五里泉子
 ︹山川︺阿尔噶里图山(在庆绥城东奎屯西北当孔道/南东南距奇喇图鲁山二百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b 页
  哈喇古颜山(在庆绥城西南晶河之南山脉自额/布图岭折北而西至此孤峰耸峻为)
(天山分支在岭/西北二百里)乌得音岭 额布图岭(皆在庆绥/城西南额)
(林哈毕尔噶山西三百里裕勒都斯河之北山脉/自伊犁南境之汗腾格里山东行五百里为纳喇)
(特岭又东北六十里为乌得音岭又东北五十里/至此东西横亘分为二支其东南一支为迪化州)
(南境之山其西北一支延亘迤逦为伊/犁北境诸山额布图岭为其分脉处)库尔河(在/庆)
(绥城东源出天山北麓北行迤东会阿尔沙图泉/又北至布勒哈齐北折西行南会济尔噶朗河又)
(西行四十里南会额布图河又西流为坤都伦布/尔哈齐河西南流七十里入于布勒哈齐池新疆)
(识略库尔河经库尔喀喇乌苏城东复经城/北会何尔沙图水然则是水环庆绥城两面)济尔
  噶朗河(在庆绥城西源出天山北麓北经布勒哈/齐台西多木达都台东流二百里会库尔)
(河)额布图河(在庆绥城西济尔噶朗河西七十里/源出额布图岭北经多木达都台西)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a 页
(古尔图台东流一百/八十里会库尔河)晶河(在庆绥城西乌里雅苏/图西二十里源出孔道)
(南三十里天山下三源合而北流经/安阜城西南又北入布勒哈齐池)库色木苏克
  河(在庆绥城西当察罕拜甡城西五里有两源出/塔勒齐山西五十里过山东迤北行八十里又)
(折而东五十里入于布勒哈齐/池/按其地当为唐之双河)布勒哈齐池(在度/绥城)
(西北晶河城北一百三十里周回四百馀里冬夏/不盈亏会纳诸河东西南三面交流合注为天山)
(西北一巨泽/按即唐之黄草泊新/疆识略谓之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b 页

                        总纂官(臣)邱建猷恭纂辑
                        前纂修官(臣)李嘉端恭覆辑
                        校对官(臣)张荣组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0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1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2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3a 页
大清一统志
 塔尔巴哈台(在伊犁城东北一千九百五十里东至/额尔齐斯接喀尔喀界西至斋尔接藩)
(属左哈萨克界南踰沙碛接甘肃/迪化州界北接藩属俄罗斯界)
︹建置沿革︺汉为匈奴右地呼揭车犁乌藉闰振郅支
  五单于迭居于此三国为鲜卑右部北魏为高车
  国后为蠕蠕国地周隋为突厥地唐为葛逻禄及
  西突厥沙陀诸部地俱置都督府隶北庭都护府
  金为柰曼部西南境(柰曼元史旧作/乃蛮今改正)元为诸王海
  都分地明属卫拉特
 本朝初为准噶尔伊克明阿特部游牧之地巴雅尔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3b 页
  之昂吉乾隆二十年官兵进讨准噶尔巴雅尔遂
  以其属降及阿睦尔撒纳畔旋附为逆二十二年
  五月我兵复擒诛之塔尔巴哈台左右诸境俱入
  版图三十二年建绥靖城其西北为雅尔地旧为
  伊克明阿特部车淩班珠尔之昂吉乾隆二十八
  年建肇丰城其东南为额尔齐斯地为杜尔伯特
  部游牧之所乾隆十八年台吉车淩伍巴什车淩
  蒙克等率所属内附编设旗分优锡亲王等爵俾
  长故地杜尔伯特为四卫拉特之一厥后绰罗斯
  和硕特辉特多以肆恶沦亡惟杜尔伯特部终守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4a 页
  臣节至今勿替云
 ︹晷度︺北极高四十七度五分距
 京师偏西三十度三分夏至昼长六十二刻十分夜
  长三十三刻五分冬至昼长三十三刻五分夜长
  六十二刻十分午正日景夏至长四尺三寸七分
  冬至长二丈八尺三寸四分春分秋分长一丈零
  七寸六分(西域/图志)
 ︹城池︺绥靖城(地名楚呼楚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所/驻乾隆三十二年建门三东曰翔和西)
(曰布说南/曰遂亨)肇丰城(在绥靖城西北二百里雅尔地/乾隆二十八年建门四东曰翔)
(和南曰乘离西曰布/说北曰暨朔今废)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4b 页
 ︹属境︺额尔齐斯(在塔尔巴哈台东南青吉勒河北境/阿勒坦山西境东西七百里南北三)
(百里额尔齐斯河经流其地杜尔伯特部游牧处/按唐书突厥传贺鲁为叶护代步真居多逻斯)
(川直西州北千五百里西州为今吐鲁番计/其道里多逻斯川当即今之额尔齐斯河也)青吉
  勒(在额尔齐斯西南青吉勒河北岸地东为布拉/青吉勒西为哈达青吉勒皆青吉勒河发源处)
  奇尔噶逊齐布哈达逊(在塔尔巴哈台东南朱尔/库朱山西乾隆二十年侍)
(卫齐彻布单/骑射贼于此)乌兰呼济尔(在塔尔巴哈台东南北/依朱尔库朱山旧为布)
(库努特鄂拓克游牧之所其西为绰尔郭旧为阿/睦尔撒纳之昂吉又西为察罕呼济尔旧为达瓦)
(齐之昂吉皆在鄂尔和楚克山北又其西为额敏/在乌里雅苏台河南岸旧为鄂毕特鄂拓克游牧)
(处)哲克得里克(在塔尔巴哈台东南境南去甘肃/迪化州三百里其东南境沙碛弥)
(漫长五百里广三百里/即唐书所谓沙陀者也)纳林和博克(在哲克得里/克西北八十)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5a 页
(里北依鄂尔和楚克山山下有泉南流会克特和/博克之水合流南注于哲克得里克旧为布库努)
(特鄂拓克/游牧之所)格尔鄂尔格(在纳林和/博克东)克特和博克(在/纳)
(林和博克东南二十/里格尔鄂尔格东)烘郭尔鄂笼(在克特和博克/东十五里其东)
(北百里为什巴尔图又东北五十里/为乌尔图又东北十六里为萨里)纳木(在哲克/得里克)
(西其西四十里为穆呼勒戴鄂多特又西二十里/为达尔达木图又西二十里为苏海图又西南五)
(十里为木多图布古图又西南五十里为泥/楚衮布古图旧皆为阿克巴集赛游牧之所)伊奇
  尔(在泥楚衮布古图西四十里鄂伦布拉克军台/西二十馀里其西四十里为布尔噶苏台旧皆)
(为伊克呼拉尔/集赛游牧之地)察拉垓(在布尔噶苏台西三十里/其西四十里为绰尔旧为)
(赉玛里木集/赛游牧之地)斋尔(在绰尔东北五十里踰山而至/东北距额敏三百里地广饶水)
(草旧为阿克巴拉布里木杜尔巴雅素隆伊克呼/拉尔五集赛游牧之所乾隆二十年/大兵进剿)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5b 页
(准噶尔诸集赛/各以其地内属)爱呼斯(在塔尔巴哈台西七十里/爱呼斯池发源其地北接)
(哈萨/克界)雅尔(在塔尔巴哈台西北旧为准噶/尔伊克明阿特部游牧之所)
 ︹户口︺(额鲁特三千三百八十四户三万一千一百九/十一名口土尔扈特部九百四十四户四千二)
(十名口均于乾隆四/十三年自伊犁移驻)
 ︹田赋︺(屯田一万七千亩屯兵八百五十名/按塔尔/巴哈台当准部北境内地民人鲜至其地故有)
(屯兵而/无民赋)
 ︹台站︺塔尔巴哈台底台 色特尔谟多台(在塔尔巴/哈台底台)
(东南百/一十里)沙拉和洛苏台(在色特尔谟多台/东南一百二十里)雅玛图
  台(在沙拉和洛苏台/南一百二十里)乌尔格尔布拉克台(在雅玛/图台东)
(南一百二十里又东南九十里至库/尔喀喇乌苏所属之鄂伦布拉克台)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6a 页
 ︹卡伦︺乌里雅苏图 哈玛尔达巴罕 板厂沟 博
  洛呼济尔 固尔班乌里雅苏图 哈达苏 特
  穆尔绰尔霍 哈喇布拉 干济罕莫多 喜呢
  乌苏 策克德克郭勒 札哈苏淖尔 辉迈喇
  虎 锡伯图 博勒济尔 布尔噶苏台 乌兰
  布拉 俄栋郭勒 乌里雅苏图 鄂伦布拉克
   玛呢图噶图勒干 巴克图 玛呢图 沙喇
  布拉克 察罕托海 额尔格图 巴尔鲁克
  莫多巴尔鲁克 阿鲁沁达兰
 ︹山川︺朱尔库朱山(在绥靖城东塔尔巴哈台山东南/一百里烘和图池西南八十里山)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6b 页
(脉自必济山北古尔毕岭南分支西出走青吉勒/河北额尔齐斯河南六百馀里折西北行四百里)
(至此北路群山之次高者山北有水东南流汇为/小泽乾隆二十年讨准噶尔遣官祭告有祭告朱)
(尔库朱山文西域图志朱尔库朱山处烘和图淖/尔之西南唐书葛逻禄部跨仆固振水包多怛岭)
(仆固振水为烘和图淖尔/则多怛岭应于此山为近)哈喇莽奈山(在塔尔巴/哈台东南)
(拜山北南距天山三百里东西县亘山脉自东而/西北距赫色勒巴什池一百里又西一百里入于)
(沙/碛)拜山(在塔尔巴哈台东南东至镇西府西北境/之哈布山一百十五里山脉自天山分支)
(踰镇西府北山东行折而/西北盘回千有馀里至此)鄂尔和楚克山(在塔尔/巴哈台)
(东南纳林和克北巴尔鲁克山东北四百里朱尔/库朱山西南一百五十馀里布隆河发源北麓)
   萨里山(在塔尔巴哈台东南鄂尔和/楚克山东一百里南临沙碛)巴尔鲁克山
(在塔尔巴哈台西南四北踰山接藩部哈蕯克境/乾隆三十一年秩于祀典有岁祭巴尔鲁克山文)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7a 页
  塔尔巴哈台山(在塔尔巴哈台北朱尔库朱山西/北一百里山脉相属为准境北屏)
(山有特里特额岭尤为险隘乾隆三十一/年秩于祀典有岁祭塔尔巴哈台山文)阿拉克
  山(在塔尔巴哈台东北阿勒坦山西三百馀里西/南距烘和图池四十里山脉与阿勒坦山东西)
(相属乾隆二十年讨准噶尔二十二年追讨阿/睦尔撒纳皆遣官告祭有告祭阿拉克山文)
  克达乌鲁罕山(在阿拉克山南三十里/西距烘和图池三十里)古尔班奇
  喇山(在阿勒坦山西南二百里奇/喇河尼斯库河皆出其西麓)阿尔察克山(在/古)
(尔班奇喇山/南五十里)阿勒坦山(在塔尔巴哈台东北旧音/阿尔泰为古金山在库尔)
(图岭西北三百里哈柳图河发源西南麓山脉自/镇西府之必济岭经库尔图岭屈折至此其迤东)
(境峰峦层沓亘数百里为北路诸山之冠东为旧/藩喀尔喀蒙古诸部西为准噶尔部乾隆二十年)
(大兵西讨遣官告祭/有告祭阿勒坦山文)古尔毕岭(在塔尔巴哈台/东境额尔齐斯)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7b 页
(河东北山脉自镇西府之必济山西北行/二百馀里主此崷崒特拔为全境屏障)库尔图
  岭(在古尔毕岭西北一百里山脉相/属哈喇额尔齐斯河发源西麓)乌可克岭(在/阿)
(勒坦/山东)萨尔巴噶什岭(在阿勒坦山西/南一百馀里)阿斯哈图岭
(在塔尔巴哈台东古尔班奇喇山西二百里奇喇/河南哈喇额尔齐斯河北山脉自阿勒坦西支蜿)
(蜒至此四/百馀里)特穆尔图河(在塔尔巴哈台东哈尔巴/噶河东南东北入烘河图)
(池)乌得河(在特穆尔图河东南经/流五十馀里不通他水)空格斯河(在塔/尔巴)
(哈台东乌得河东南东流/百馀里入额尔齐斯河)哈喇图河(源出古尔毕/岭西流三百)
(里入额尔/齐斯河)奇喇河(在哈喇图河北八十里源出奇/喇山西流一百九十里入额尔)
(齐斯/河)哈尔巴河(在奇喇河北四十里源出阿斯哈/图岭南麓西南流入奇喇河汇于)
(额尔齐/斯河)博喇济河(在奇喇河北六十里源出阿斯/哈图岭西麓西流百里入额尔)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8a 页
(齐斯/河)尼斯库河(在博喇济河北五十里源出古尔/班奇喇山西流四百里入额尔齐)
(斯/河)纳林河(在尼斯库河北西流/百里入额尔齐斯河)青吉勒河(在塔尔/巴哈台)
(东南一为布拉青吉勒河一为哈达青吉勒河出/于哈布山之西北经拜山北六十里又西流二百)
(馀里入赫色/勒巴什池)布拉干河(在塔尔巴哈台东南源出/和通鄂博西山西南流一)
(百四十里东北会布拉青吉勒河又/西行八十里东北会哈达青吉勒河)乌英齐河(在/塔)
(尔巴哈台东南布拉干河东四十/里源出必济山西南流入于沙碛)博东齐河(在塔/尔巴)
(哈台东南乌英齐河东五十里/源出必济山西南流入于沙碛)额尔齐斯河(在塔/尔巴)
(哈台东南赫色勒巴什池北一百里源出额尔齐/斯东北山麓经流最大包纳众流屈曲七百馀里)
(入烘和图池西北岸流出仍为额尔齐斯河入俄/罗斯界/桉额尔齐斯河新疆识略所载与西域)
(图志微有不同然曰奇兰河即奇勒郭勒曰博尔/齐河即博喇济郭勒曰讷恰库河即尼斯库郭勒)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8b 页
(语有轻重言有详略似异而实同也然则斋桑淖/尔即烘和图淖尔矣今备载于此西域图志曰额)
(尔齐斯郭勒两源合而西行二百里东北会哈喇/图郭勒又西行二百七十里东北会哈喇额尔齐)
(斯郭勒又折而西北行百里东会奇喇郭勒又东/会哈尔巴郭勒又西北行六十里东会博喇济郭)
(勒又西北行四十里东会尼斯库郭勒又西北行/四十里东会纳林郭勒又西北行十里入烘和图)
(淖尔新疆识略曰额尔齐斯河出阿尔台山为华/额尔齐斯西北流会喀喇额尔齐斯河又西北会)
(苏布图河又西北会库鲁图河又西北会罕达海/图河又西北会奇兰河又西北会博尔齐河又西)
(北会阿勒哈布河又西北会哈布河又西会讷恰/库河又西会塔尔巴哈台河经玛/图噶图勒干)
(卡伦北又西潴/为斋桑淖尔)乌里雅苏台河(在塔尔巴哈台东/南源出鄂尔和楚)
(克山东北麓又一源出其西北流/三十里而合又西流入额敏河)纳木河(在塔尔/巴哈台)
(东南东距色伯苏台山一百十里源出北山下南/流五十里又一源西南来会而东南行又四十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9a 页
(入于沙碛西距额彬格逊池百里/按北山即鄂/尔和楚克山西境及南境相接之山察奇尔河出)
(其北麓谓之南山纳木河出其南麓谓之北山实/一山也纳木河所出之山校其道里尚在鄂尔和)
(楚克山/东南)达木河(在塔尔巴哈台南源出鄂尔和楚/克山南麓西南流十五里又一源)
(西自纳林和博克东南来/合而南流二十里入沙碛)额敏河(在塔尔巴哈台/南鄂尔和楚克)
(山西北河流北注会乌里雅苏台河入图古勒池/乾隆三十一年秩于祀典有岁祭额敏河文/按)
(额敏河新疆识略作额米尔河米敏音之转也其/言曰额米尔河源出鄂勒霍绰尔山西流北会博)
(勒济尔水由色特尔莫多军台南经塔尔巴哈台/城南又西流北会巴克图山水注于阿拉克图扈)
(尔淖尔鄂勒霍绰尔山即鄂尔和楚克/山阿拉克图扈尔淖尔即图古勒池也)布隆河(在/塔)
(尔巴哈台南乌里雅苏台河西南源出鄂/尔和楚克山北麓北流七十里入沙碛)阿里玛
  图巴尔楚克河(在塔尔巴哈台西南布隆河西一/百五十里北流三十里入沙碛)
卷一百九十一 第 19b 页
  察奇尔河(在塔尔巴哈台西南阿里玛图巴尔楚/克河西一百里源出南山下北百里)
  裕勒雅尔河(在塔尔巴哈台西旧音雅勒裕尔在/库尔哈喇乌苏之额布图河西三十)
(里潴为小泽馀波入布勒哈齐池乾隆三/十一年秩于祀典有岁祭𥙿勒雅尔河文)哈柳图
  河(在塔尔巴哈台东北阿勒坦山西北源出山西/南麓西北流一百馀里汇为巨浸复西南行百)
(馀里至阿/拉克山)昌吉斯台河(在塔尔巴哈台东北阿拉/克池西北十里南流汇于)
(池)柴罗尔河(在塔尔巴哈台东北昌/吉斯台河西二十五里)哈尔巴噶河
(在塔尔巴哈台东北去烘/和图池五十里东流注之)噶勒札尔巴什池(在塔/尔巴)
(哈台东南哈喇莽柰山北一百里上承青吉勒河/之水西流三百馀里汇为巨浸周围二百里馀波)
(入于/沙碛)图古勒池(在塔尔巴哈台西南东北距爱呼/斯池一百五十里乌里雅苏台河)
(额敏河西流入/之周围百馀里)爱呼斯池(在塔尔巴哈台西北烘/和图池西南二百五十)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0a 页
(里源出朱尔库朱山西北流/五十里潴为泽周围数里)巴尔噶池(在纳林河/北塔尔巴)
(哈台东北小泽周回五六/里其流与额尔齐斯河通)烘和图池(亦曰斋桑淖/尔在塔尔巴)
(哈台东北额尔齐斯河挟诸河之水渟滀于此周/围六百馀里复自北出曰北额尔齐斯河流入俄)
(罗斯/界)阿拉克池(在塔尔巴哈台东北哈柳图河西/二百里源出阿拉克山西行三百)
(里汇诸河水复溢出/入北额尔齐斯河)
 ︹古迹︺默尔奇部(元史旧作蔑里乞今改正/按元史/默尔奇部当在柰曼部之北欧阳元)
(高昌契氏家传契氏伟兀人也其先世曰暾欲谷/本突厥部国乱地为回纥所有暾欲谷子孙遂相)
(回纥回纥即今伟兀也其地本在哈喇和林即今/和宁路后徙居北庭会高昌国微乃并取高昌而)
(有之今伟兀称高昌地则高昌人则回鹘也暾欲/谷子孙世为伟兀贵臣至克直普尔袭为本国相)
(答刺罕辽主授以太师大丞相总管内外藏事故/国人称之曰藏赤立属灭里棘脱脱伯吉叛合刺)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0b 页
(山王三召克直普尔至则言于王曰脱脱骁勇未/易力攻臣少与亲善彼不忌臣可以计取今与王)
(期以七日当斩其首以报乃先遣家僮往取灭里/棘马百匹脱脱使追之则绐追者曰丞相载马取)
(蒲萄酒见女主尔追者返以告脱脱喜迎之于郊/握手欢甚谓曰今日易营公其少需我先往迟公)
(至既行乘驿从后大呼止之脱脱止阳曰有密语/请屏左右脱脱如其言乃奋曰私恩公义有难两)
(全者吾奉王命取尔首尔亟拔剑斩之左右股弁/不敢动持首白王王悦赐玉深郡地暨牙里于斯)
(博和思于斯二山按灭里棘即默尔奇回鹘既迁/高昌而克直普尔之斩脱脱期以七日则灭里棘)
(部当在金山之南近今乌噜木齐之北青吉勒河/左右此地在元太祖时实为柰曼部地克直普尔)
(受辽官则其人当辽金之际想其时未有柰曼部/故其地属默尔奇后当元太祖初柰曼部彊盛默)
(尔奇益徙东北其故地为柰曼有矣太祖于甲子/年破柰曼并征默尔奇戊辰又征柰曼灭默尔奇)
(部柰曼主奔西辽元史太祖纪于三年戊辰虽曰/讨默尔奇部灭之而种类尚存故十四年己卯又)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1a 页
(伐默尔奇而征钦察钦察为西北极远之国盖/默尔奇于戊辰之后畏太祖彊益徙西北也)
  曼部(元史旧作乃蛮今改正/长春真人西游记/中秋日抵金山东北少驻复南行行四程连)
(度五岭南出山前临河止泊渡河而南前经小山/复有二红山当路又三十里咸卤地中有一小沙)
(井因驻程挹水为食宣使与镇海议曰此地最难/行处相公如何则可公曰此地我知之久矣同往)
(咨师公曰前至白骨甸地皆黑石约行二百馀里/达沙陀北边颇有水草更涉大沙陀百馀里东西)
(广袤不知其几千里及回纥城方得水草师曰何/谓白骨甸公曰古之战场凡疲兵至此十无一还)
(死地也顷者乃满大埶亦败于是遇天晴昼行人/马往往困毙惟草起夜渡可过其半明日向午得)
(及水草矣少憩俟晡时即行当度沙岭百馀若舟/行巨浪然又明日辰巳閒得达彼城矣夜行良便)
(但恐天气暗黑魑魅罔两为祟常涂血马首少厌/之师乃笑曰邪精妖鬼逢正人远避书传所载其)
(孰不知道人家何忧此事日草遂行牛乏皆道弃/之八月二十七日抵阴山后至小城北翌日沿川)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1b 页
(西行历二小城西即鳖思马大城乃唐时北庭端/府/按金山南所渡之河当即今之青吉勒河亦)
(曰乌陇古河刘郁西使记所谓龙骨河其地与北/庭都护府南北相直五百里乌陇古河之南沙碛)
(弥望盖即所谓白骨甸也柰曼地跨金山南北而/大埶败于白骨甸盖元兵深入故柰曼败于是而)
(其主遂西走契丹矣此属戊辰年事若柰曼甲子/年之败其战地在金山东也然则今乌里雅苏台)
(科布多及塔尔巴哈/台皆柰曼部地也)
                 纂修官(臣)张芾恭纂辑
                 总纂官(臣)邵灿恭覆辑
                 校对官(臣)黄桐勋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2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3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4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5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6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7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8a 页
大清一统志
 乌噜木齐(东界哈密所属之羊圈沟塘一千四百六/十七里西界伊犁所属之瑚素图布拉克)
(台一千四百四十里南界喀喇沙尔所属之苏巴/什台八百二十里北界塔尔巴哈台所属之乌尔)
(图布拉克台八百三十五里东北界科布多所属/之鄂伦布拉克台八百四十里至/京师八千八)
(百九/十里)
︹建置沿革︺汉为蒲类前国后汉为蒲类国三国为蒲
  陆国北魏初为高车地后入于蠕蠕周为突厥地
  隋为西突厥铁勒属焉唐初为蒲类县隶西州后
  隶北庭大都护府宝应元年更名后庭县宋为高
  昌国北庭地元属回鹘为五城地明属卫拉特(旧/名)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8b 页
(瓦刺今/改正)
 本朝初为准噶尔库木诺雅特游牧处噶勒丹多尔
  济之昂吉乾隆二十年我兵平准噶尔噶勒丹多
  尔济率其属迎降地皆内属三十六年设参赞大
  臣三十七年设领队大臣三十八年建巩宁城改
  参赞为都统馀详甘肃迪化州志
 ︹晷度︺北极高四十三度二十七分距
 京师偏西二十七度五十六分夏至昼长六十刻十
  四分夜长三十五刻一分冬至昼长三十五刻一
  分夜长六十刻十四分午正日景夏至长三尺六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9a 页
  寸三分冬至长二丈三尺四寸八分春分秋分长
  九尺四寸七分(西域/图志)
 ︹台站︺鄂伦拜星底台 昂吉尔图淖尔台(鄂伦拜星/底台迤南)
(一百二/十里)喀喇巴尔噶逊台(昂吉尔图淖尔台/南一百一十里)白杨
  河腰台(喀喇巴尔噶逊/台南五十五里)哈必尔罕布拉克台(白杨/河腰)
(台南五/十五里)根特克台(哈必尔罕布拉克台南一百一/十里又南至吐鲁番底台八十)
(里/以上中营参/将所辖南路军台)罗克伦台(鄂伦拜星底/台西一百里)呼图克
  拜台(罗克伦台西一百里/以上/中营参将所辖西路军台)图古里克台(呼/图)
(克拜台西/六十里)玛纳斯台(图古里克台/西九十里)乌兰乌苏台(玛/纳)
(斯台西/八十里)安济哈雅台(乌兰乌苏台西一百一十里/又西至库尔喀喇乌苏所辖)
卷一百九十一 第 29b 页
(奎屯台九十里/以上玛/纳斯副将所辖西路军台)
 ︹卡伦︺洛克伦 昌吉 阿尔哈特克 大卡子沟
  添棚沟 泽达巴罕 大西沟 板窝铺 水西
  沟 三岔河 乌什城 红渣山口(以上乌噜木/齐提标城守)
(营/辖)紫泥泉 牛庄子 玛纳斯山口河东 三岔
  口 头道河子 石山口 哈济克(以上玛纳/斯营辖)
  泉 沙山口 火烧沟(以上济木/蕯营辖)红山嘴 后沟
   五个山(以上喀喇巴/尔噶逊营辖)
 ︹营塘︺迪化底塘 黑沟塘(迪化底塘/东六十里)阜康塘(黑沟塘/东七十)
(里)大泉塘(阜康塘东/五十里)清水塘(大泉塘东/七十里)三台塘(清/水)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0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1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2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3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4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5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6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7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8a 页
大清一统志
 古城(东至奇台县九十里西至济木萨六十里南阻/松山北界沙山西北通科布多东通羊圈湾产)
(铅之/地)
︹建置沿革︺汉车师后部金满城地唐金满县东境地
 本朝乾隆三十九年移巴里坤领队大臣驻劄四十
  年建城曰孚远设满营馀详甘肃镇西府志
︹晷度︺北极高四十四度四分距
 京师偏西二十六度五十三分夏至昼长六十一刻
  三分夜长三十四刻十二分冬至昼长三十四刻
  十二分夜长六十一刻三分午正日景夏至长三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8b 页
  尺七寸六分冬至长二丈四尺二寸春分秋分长
  九尺六寸八分(西域/图志)
 ︹台站︺北道桥台(南至古城/五十里)噶顺台(北道桥台北/一百二十里)苏吉
  台(噶顺台北一百六十里又北至科/布多所辖鄂伦布拉克台九十里)
 ︹卡伦︺素必口(领队大/臣所辖)下八户 噶顺布拉克 苏吉
(以上绿营所辖其素必口/卞伦与领队大臣同辖)
 ︹营塘︺古城塘(西至济木萨/塘六十里)奇台塘(古城塘东九十里/又东至巴里坤所)
(辖木垒塘/九十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39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0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1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2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3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4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5a 页
大清一统志
 巴里坤(在甘肃省肃州西北一千七百九十里东至/哈密所属之羊圈沟塘二百里西至乌噜木)
(齐所属之济木萨塘九百里南界哈密/北界喀尔喀至/京师七千五百十里)
︹建置沿革︺汉为匈奴东蒲类王兹力支地后汉属伊
  吾卢地三国属鲜卑西部魏属蠕蠕隋伊吾郡地
  后入突厥唐属伊州伊吾郡宋属伊州明属哈密
  及卫拉特(旧作瓦刺/今改正)
 本朝康熙十八年始设备边汛三十五年设哨布隆
  吉巴里坤塔勒纳沁都尔博勒津诸路五十四年
  内属雍正九年筑巴尔库勒城(巴尔库勒旧/音巴里坤)乾隆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5b 页
  二十七年设巴里坤绿营三十六年设领队大臣
  三十七年建会宁城设巴里坤满营馀详甘肃镇
  西府志
 ︹晷度︺北极高四十三度三十九分距
 京师偏西二十三度夏至昼长六十一刻一分夜长
  三十四刻十四分冬至昼长三十四刻十四分夜
  长六十一刻一分午正日景夏至长三尺六寸七
  分冬至长二丈三尺七寸一分春分秋分长九尺
  五寸四分(西域/图志)
 ︹台站︺盐池台 惠井子腰台(盐池台东/五十里)胡桐窝台(惠/井)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6a 页
(子腰台东/七十里)托赖井子腰台(胡桐窝台/东六十里)陶赖台(托赖/井子)
(腰台东/八十里)肋巴泉台(陶赖台东六十里东南至哈/密所辖之橙槽沟台三十里)
 ︹卡伦︺木城子 骆驼巷 托里乌苏 鄂什希 羊
  圈湾(以上领队/大臣辖)噶顺沟 七个子井 北木城
  镜儿泉 尖山子(以上镇标辖其羊圈湾骆/驼巷二卡伦与满营兼辖)白山
  子(木垒/营辖)
 ︹营塘︺巴里坤底塘 奎素塘(巴里坤底塘/东九十里)松树塘(奎/素)
(塘东八十里东南至哈密/所辖之羊圈沟塘三十里)苏吉塘(巴里坤底塘/西九十里)
  巴泉塘(苏吉塘西/北九十里)务涂水塘(肋巴泉塘/西七十里)噶顺塘(务/涂)
(水塘西/九十里)色必塘(噶顺塘西/八十里)乌兰乌苏塘(色必塘西/六十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6b 页
   阿克塔斯塘(乌兰乌苏塘/西九十里)木垒塘(阿克塔斯塘西/九十里又西至)
(奇台塘/九十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7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8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49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0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1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2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3a 页
大清一统志
 哈密(在嘉峪关西北一千六百里东至塔勒纳沁接/喀尔喀界西至瞭墩台西之胡桐窝接吐鲁番)
(界南至沙碛北至天山接甘肃镇西府界东南至/半池泉星星峡接甘肃安西州界至/京师七千)
(一百八/十里)
︹建置沿革︺古西戎地汉为伊吾卢地为匈奴呼衍王
 庭东汉始取伊吾卢地以通西域置宜禾都尉为
  屯田兵镇之所后复为匈奴所得顺帝永建六年
  复开设屯田置伊吾司马一人三国属鲜卑西部
  北魏属蠕蠕太和十二年伊吾戍主高羔子以城
  内附周为伊吾地隋大业六年置伊吾郡旋附于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3b 页
  西突厥唐贞观四年突厥颉利亡伊吾长内附以
  其地置西伊州六年改伊州天宝初曰伊吾郡乾
  元元年复曰伊州(领县三伊吾/柔远纳职)五代为胡卢碛小
  月支遗种仲云所居宋为伊州其后入于回鹘元
  为威武王分镇之所寻改为肃王明永乐二年其
  族来朝贡封为忠顺王赐金印四年立哈密卫为
  西域要道迎护朝使统领诸番天顺时为北酋所
  破成化十年移卫于苦峪十八年还居故地后旋
  畔旋复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回酋额贝都拉遣使奉表贡驼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4a 页
  马刀三十六年遣子郭帕伯克擒噶勒丹子色布
  腾巴勒珠尔来献其地始内属授为扎萨克一等
  达尔汉以旗编其所属视各蒙古雍正五年封其
  孙额敏为镇国公七年晋封固山贝子卒子玉素
  卜降袭镇国公乾隆二十四年从征回部驻守乌
  什办事勤奋晋封多罗贝勒加郡王品级卒子伊
  萨克袭封卒子额尔德锡尔袭封卒子伯什尔袭
  封于其地设通判巡检等员由镇西府以隶甘肃
  省 按今哈密当为唐伊州柔远县地其伊吾纳
  职等县当在今镇西府境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4b 页
 ︹晷度︺北极高四十二度五十三分距
 京师偏西二十二度三十四分夏至昼长六十刻八
  分夜长三十五刻七分冬至昼长三十五刻七分
  夜长六十刻八分午正日景夏至长三尺五寸二
  分冬至长二丈二尺八寸五分春分秋分长九尺
  二寸九分(西域/图志)
 ︹形势︺地宜五谷桑麻蒲萄汉常与匈奴争伊吾以制
  西域(后汉书/西域传)地无水而常寒多雪每天暖雪消乃
  得水(五代史高/居诲记)北卫拉特(旧作/瓦刺)西土鲁番东沙州
  罕东赤斤诸卫(明史哈/密传)北倚大山三面平旷田畴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5a 页
  沃衍园林蕃庑气候温暖泉甘土肥(西域/图志)
 ︹风俗︺人骁悍土良沃(唐书西/域传)国有三种共处一城(旧/志)
(按哈密在明时有回人蒙古辉和尔三种杂处故/衣服异制饮食异宜/本朝自康熙三十六年内)
(属之后其人民大率皆系/回族非复从前之杂处矣)夷人入贡负水以行(旧/志)
(明尚书马文升曰土鲁番至哈密十数程哈密至/苦峪又十数程道乏水草闻夷使入贡多驮水以)
(行为/备用)
 ︹城池︺哈密旧城(康熙五十六年建城居平川中周四/里东北二门人民数百户皆住土房)
(城东有溪水西南流北面大山三面平旷向为大/臣驻劄之所今则回人居之城北门有额曰镇远)
(城)新城(雍正五年建周里许东西北三门向为管/粮道员驻劄之所谓之粮城自道员移驻)
(乌噜木齐办事大臣来居之遂/为官兵驻防之城在旧城东北)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5b 页
 ︹属境︺多都摩垓(在哈密城东/一百十里)德多摩垓(在哈密城东/二百八十里)
(又北至图古里/克接镇西府界)格子烟墩(在哈密城东南二百十/五里又东为星星峡半)
(池泉接安/西州界)博罗图阿璊(在哈密城东南四/百里接敦煌县界)苏木哈
  喇垓(在哈密城西六十里/亦名头堡有村庄五)阿斯塔纳(在哈密城西/八十里亦名)
(二堡有/村庄三)托郭栖(在哈密城西一百二十/里亦名三堡有村庄五)拉布楚喀
(在哈密城西一百四十里/亦名五堡有村庄十三)哈喇都伯(在哈密城西/一百六十里)
(亦名四堡有/村庄二十三)察罕和罗海(在哈密城西二百三十/里西境外南临大碛又)
(西为内勒衮为阿萨尔图为伊里克库木为察克/玛克塔什为额什墨皆南临大碛乏水草自察罕)
(和罗海至额什墨三百/二十里又西入辟展界)赛巴什(在哈密城东北二/十里地以湖名左)
(右皆有/屯田)塔勒纳沁(在哈密城东北二百二/十里土城一百屯田)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6a 页
 ︹户口︺(回民一千九百五十户一/万三千二百九十三名口)
 ︹田赋︺(屯田一万一千三百亩屯兵二百七十名遣犯/派一百八十名/按哈密除屯田地亩外俱系)
(回人耕种无/交纳粮赋)
 ︹台站︺哈密底台 黄芦冈台(哈密底台/东七十里)长流水台(在/黄)
(芦冈台东/七十里)格子烟墩台(在长流水台/东七十里)天生墩腰台
(在格子烟墩/台东七十里)苦水台(在天生墩腰/台东七十里)沙泉子台(在苦/水台)
(东南七/十里)星星峡台(在沙泉子台东南七十里又东/南八十里至安西州所属之马)
(莲井台以上/哈密东南境)头堡台(在哈密底台/西六十里)三堡台(在头堡/台西六)
(十/里)鸭子泉台(在三堡台/西七十里)瞭墩台(在鸭子泉台/西八十里)橙槽
  沟台(在瞭墩台北八十里又西北三十里至巴/里坤所属之肋巴泉台以上哈密西北境)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6b 页
 ︹营塘︺黑帐房塘(在哈密底塘/北五十里)南山口塘(在黑帐房塘/北四十里)
  羊圈沟塘(在南山口塘北四十里又北三十里至/巴里坤所属之松树塘以上哈密北境)
 ︹卡伦︺河源小堡 庙尔沟 上莫艾 哈什布喇
  三间房 一碗泉 截达巴罕 头道沟 柳树
  沟 葫芦沟 南山口 栅门口 三道栅 胡
  吉尔太 盐池 土古鲁 苇子硖 咸水硖
 ︹山川︺天山(在哈密城北一百二十馀里一名白山唐/时又名折罗漫山杜佑通典自张掖而西)
(至于庭州相去三千五六百里而山皆周遍元和/志天山一名折罗漫山在伊州伊吾县北一百三)
(十里出好米及金铁又在柔远县北二十里又在/西州前庭县北三十里又在柳中县东北寰宇记)
(天山在交河县北一百二十里又名白山西河旧/事白山冬夏有雪故名匈奴谓之天山过皆下马)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7a 页
(拜焉/按天山不当专属哈密而哈密东北境诸/山亦即其支干之一体其间土名不一最东北曰)
(西喇拖罗海山次曰都孙布里克山次曰查鲁母/罕山山北即迤拉库池也次曰巴颜珠里克山正)
(北曰查噶马哈山稍西北曰插汉哈马儿山山之/东即巴里坤池也诸峰体势连接亦复随时异名)
(今撮举其大/槩著于此)塔勒纳沁山(在哈密东北四百五十/里山脉自葱岭分支迤)
(逦东来为天山东尽处自是历障西行入镇西府/境塔勒纳沁山北四十里有雪莲坪相传雪莲产)
(此者最佳/按宋王延德高昌行记自夏州历楼/于山都督山又经马[𩦲]山望乡岭然后至伊州伊)
(州在今镇西府东哈密境上峻岭层/沓当即诸山所在其名则不可考矣)库舍图岭(在/哈)
(密东北五十里库舍图译言碑也岭以碑名上有/唐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勒石文雍正十一年将军)
(查郎阿开南山运道经数十折达于山顶/按姜/行本碑文具见西域图志即唐书姜行本传所谓)
(磨班超纪功碑更刋颂是也旧志以侯君集传有/克高昌刻石纪功之文以此为侯君集碑误矣又)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7b 页
(旧志载有但密山考元和志但密山作俱密山在/纳职县北一百四十里县在伊州西南一百二十)
(里则当在镇西府境又按纳职县城为鄯善人所/立非即鄯善国都也鄯善国都城唐为石城镇在)
(蒲昌海西南见新唐书地理志西域志以纳职县/为鄯善国都误矣又唐伊州在咸池海北西域图)
(志曰今哈密南并无大泽足当海之名者惟北有/图尔库勒及巴尔库勒淖尔各周数十里而图尔)
(库勒北数里地名图斯库勒回语谓盐为图斯则/图斯库勒当即唐之盐池海而伊州城在其北图)
(斯库勒在镇西府城东三百里巴尔库勒淖尔在/府城西北十五里古蒲类海也然则唐伊州城在)
(镇西府东/少北矣)星星峡(在哈密东南四百九十五里东/北行四百五十里为西黄芦冈)
(峡在沙/碛中)塔勒纳沁河(在哈密东北源出塔勒纳沁/山南北二支分流南流者分)
(两源行二十里而合西南经格子烟墩之北其北/源亦分二支一东流界塔勒纳沁德都摩垓之间)
(行十五里而伏一西流为长渠百里至哈喇和屯/西域图志曰斯地为唐柔远县南流分两源之水)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8a 页
(即元和志之柳谷水也/按旧志有那清河应即/纳沁河又有塔拉河盖即指其所分之支河也)
   西长流水(在哈密东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天山南/麓西南流入沙碛/按明统志辉和尔)
(河在哈密城东一百三十里与今西长流水里数/相合应即此水/辉和尔旧作畏吾儿今改正)
   南湖(在哈密南二十里赛巴什湖东来入之又汇/南山口以西诸泉西流二百里入于沙碛)
   赛巴什湖(在哈密东北二十里湖分三渠曰大榆/树沟小榆树沟庙儿沟分溉地亩/按)
(旧志载哈密东门外有黑水河土名喀喇乌苏敦/煌随笔载哈密城外东有阑干水西有苏巴什湖)
(夹流十馀里汇于南湖西域图志曰以形势考之/阑干水当即黑水河与苏巴什湖皆赛巴什湖之)
(支流环城而会于南湖者非赛巴什湖之外别有/苏巴什湖亦非赛巴什湖分流达于南湖之外别)
(有阑干黑/水诸河也)半池泉(在哈密城东六百三十里与安/西州界/按明统志娘子泉在)
(辉和尔河东土人呼为哈屯布拉克今未详所在/姑在之以备考/辉和尔旧作畏吾儿哈屯布拉)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8b 页
(克旧作可敦卜/刺今俱改正)纳林乌里雅苏台泉(在哈密西五/十六里源出)
(天山/南麓)和洛鲁克泉 哈喇垓图泉 塔里雅图泉
    纳林泉 库克雅尔泉 萨勒奇台泉 博罗
   布尔噶苏泉(以上诸泉皆在哈密西北南山口迤/西自六十里至一百八十里不等皆)
(出天山南麓南流入于南湖旁/引灌田沮洳浸润为西陲膏壤)鞭杆泉(在哈密东/北九十里)
(源出塔什岭南麓西南流/会必柳泉入赛巴什湖)必柳泉(在哈密东北一/百二十里源出)
(必柳岭南麓西南流会/鞭杆泉入赛巴什湖)巴克塔什泉 哈里勒齐
   马克泉 恩纳尔泉 哈套泉 乌拉台泉 哈
   什马克泉 察罕哈什马克泉 和赖泉(以上诸/泉皆在)
(哈密东北自一百二十里至二百三十里不等皆/出天山南麓资以灌溉水利最饶下流渗入沙碛)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9a 页
 ︹古迹︺古柔远县(在古伊州东南元和志柔远县西北/至伊州二百四十里贞观四年置县)
(东有柔远故镇因以为名/按柔远县在柳谷水/之西元和志柳谷水有东西二源出柔远县东北)
(天山南流十五里乃合其水当为今塔勒纳沁山/南之水山在哈密城东北四百五十里由水西故)
(县城西北行二百四十里至伊州城则州城当在/今宜禾县境据元和志及唐书地理志皆言伊吾)
(县南有盐池海西域图志曰今哈密南并无人泽/足当海之名者惟北有图尔库勒及巴尔库勒淖)
(尔各周数十里而图尔库勒北数里地名图斯库/勒回语谓盐为图斯则唐书所谓盐池海应即今)
(图尔库勒也史谓县南有海则州城尚在海北图/尔库勒在巴尔库勒城东三百里巴尔库勒淖尔)
(在镇西府城西北十五里府城即巴尔库勒城也/又曰呼济尔台西南距宜禾县治一百五十里其)
(东南踰山十里有盐池图古里克在呼济尔台东/一百四十里西南距宜禾县治二百九十里哈喇)
(和屯在图古里克北三十里居盐池之北按唐伊/州伊吾县故城史无明文以元和志新唐书之说)
卷一百九十一 第 59b 页
(推之县冶在盐池之北则今哈喇和屯疑属唐时/伊吾故城盖历代置立州县不必一处疑汉伊吾)
(旧城隋伊吾新城皆在今哈密而唐伊州则移在/盐池北也今哈喇和屯殆即其遗址故南有盐池)
(然则唐伊州故城在今宜禾县东北三百里矣元/和志纳职县东北至伊州一百二十里则其城亦)
(当在宜禾县境伊州三县惟柔远县在今哈密地/耳新唐书地理志自纳职县西经独泉东华西华)
(驼泉度茨萁水过神泉三百九十里有罗护守捉/又西南经达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与伊)
(西路合别自罗护守捉西北上乏驴岭一百三十/里至赤谷又出谷口经长泉龙泉一百八十里有)
(独山守捉又经蒲类一百六十里至北庭都护府/按元和郡县志伊州西南至西州七百三十里)
(寰宇记作七百五十里纳职县城在宜禾县境而/西南至西州则必经哈密西北宋史外国传伊州)
(次经益都次历纳职城城在大患鬼魅碛之东南/望五门关甚近地无水草载粮以行凡三日至鬼)
(谷口避风驿又西至泽田/寺又西至高昌即西州也)古城(苏门沙勒城在哈/密西稍北八十馀)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0a 页
(里又西北四十里有阿思塔那城又西北六十里/有拖火齐城其南稍西四十里有拉普楚城又西)
(南三十里有哈拉多博城哈拉多博城/在哈密正西一百八十里建置皆无考)
 ︹土产︺玉 镔铁(宋史伊州有砺石剖之/得镔铁谓之契铁石)马 橐驼
  羊(宋史伊州有羊尾大而不能走尾重/者三斤小者一斤内如熊白而甚美)穄米 豌
  豆 楸子 胡桐律(唐书地理志伊州土贡宋史/胡桐周经由即生胡桐律)
  阴牙角 香枣(以上三物并/唐书土贡)鹰 羊角弓面 绰
  塔尔布 乾瓜 小刀 砺石(以上俱西/域图志)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0b 页

                        纂修官(臣)张 芾恭纂辑
                        总纂官(臣)邵 灿恭覆辑
                        校对官(臣)黄桐勋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1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2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3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4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5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6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7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8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9a 页
大清一统志
 吐鲁番(在镇西府城西九百二十里东至塔呼接哈/密界西至伊拉里克接喀喇沙尔界南望罗)
(布淖尔北倚博克达山至/京师八千四百三十里)
︹建置沿革︺汉为车师前王地晋为高昌郡后魏时为
  蠕蠕所并蠕蠕立阚伯周为王始称高昌王历张
 孟明马儒曲嘉相继称王至曲智盛为唐太宗所
  灭以其地为西州宋为回鹘地宋末号辉和尔(辉/和)
(尔旧作畏吾/儿今改正)元世祖置和州宣慰司明为土鲁番
 所据
 本朝顺治三年吐鲁番阿布勒阿哈默特叩关入贡
卷一百九十一 第 69b 页
  其后请贡不绝然与准噶尔为邻常服属之康熙
  五十九年其大阿浑额敏和卓以鲁克沁降雍正
  三年回众六百五十户愿内徙安置甘州威虏堡
  等处十一年额敏和卓以回众八千一十三口内
  徙安置瓜州乾隆二十一年遣瓜州回众归鲁克
  沁二十六年遣威虏堡回众归吐鲁番四十六年
  裁辟展办事大臣改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其城曰
  广安即唐安乐城故址也
 ︹晷度︺北极高四十五度四分距
 京师偏西二十六度四十五分夏至昼长六十刻十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0a 页
  二分夜长三十五刻三分冬至昼长三十五刻三
  分夜长六十刻十二分午正日景夏至长三尺九
  寸六分冬至长二丈五尺四寸五分春分秋分长
  一丈零二分(西域/图志)
 ︹形势︺北倚金岭岭麓有泉南流周绕国城民田资其
  灌溉地广土肥温煖无雪(西域/图志)
 ︹风俗︺高昌国中羊马牧在隐僻处以避寇非贵人不
  知其处高昌国俗事天神(俱北史/西域传)
 ︹属境︺塔呼(在吐鲁番城东六百三里东至镇西府属/之托来岭一百四十里西域图志自托来)
(建巴西行二十里至北山下峭壁削成曲径如凿/无水草路平可行车又三十里出山路皆沙碛又)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0b 页
(五十里有树木无水得二井味咸而苦又三十里/皆卤地凝结成块车马艰于行/按自辟展台东)
(至盐池台二百九十里盐池台东至托来井子腰/台一百八十里塔呼西至辟展二百八十里则即)
(盐池台地托来岭西百里之苦井即惠井子腰台/地盐池台以东俱属镇西府台站北属府而地域)
(仍隶吐鲁番/故仍载于此)纳呼(在塔呼西七十里四围皆山滨/湖之地可驻牧其西谷口狭而)
(深为东境关隘西域图志纳呼地山形/环抱险足以守疑即汉时金附国地)齐克塔木
(在纳呼西一百四十里自纳呼西入谷口山径崎/岖七十里就平地又七十里至此有水草可驻牧)
(有墩/有城)特斯(在齐克塔木西三/十里有墩有台)特库斯(在特斯西二/十里有墩有)
(台有水北流名/巴哈言小也)(在特库斯南二十里有城当山/谷口东南通额什墨西北距辟)
(展二/十里)辟展(在特库斯西二十里北望天山西北倚/金岭南临沙山一望沙碛傍崖为城周)
(里许居民鳞接商贾辐辏城东八里有湖曰东湖/饶蒲苇可畜牧有屯田西距吐鲁番城三百二十)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1a 页
(三里回部东/境门户也)楚辉(在辟展西南二十里洪西北二/十里西距鲁克察克城五十里)
(南倚金岭背山为城城东有/泉从辟展北西南流经城南)色尔启布(在楚辉西/四十里金)
(岭下地近山少可耕之地有水从北山下出南流/经城东分二支流其西一支经鲁克察克城南藉)
(资灌/溉)鲁克察克(旧对音为鲁克沁在楚辉西五十/里为回部一大聚落后汉柳中城)
(唐柳中/县治也)洋赫(在鲁克察克西北二十里/亦以金岭为屏障有小城)哈喇和卓
(在洋赫西北三十里唐交河郡高昌县治也旧城/已废民别居小堡土膏肥美水源北出金岭下经)
(沙碛至胜金口汇为/大渠入哈喇和卓)阿斯塔克(在哈喇和卓西五/里有城相传其先)
(国师/所居)玉门口(在哈喇和卓西北十里东北两山陡/立径宽平内外皆有墩台为吐鲁番)
(及哈喇和卓往山北大路旧指为古玉门关者误/入谷迤西北行十馀里出北口东北十五里至森)
(尼/木)勒木丕(在阿斯塔克西南二十里西距吐鲁番/城三十八里有小城南抵沙碛西南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1b 页
(四百里至/罗布淖尔)招哈和屯(在吐鲁番城西二十里汉交/河城也回语讹交河为招哈)
(北倚金岭峰峦层㬪经/城西迤而南形势佳胜)雅木什(在招哈和屯西南/五十里有城周里)
(许东倚金岭西/北望都鲁达巴)安济彦(在雅木什西五里城/周里许不当孔道)布干
(在安济彦西南三十里有城/周二里许有泉名哈毕尔噶)托克三(布干西南六/十里有城周)
(二里许西北直都鲁达巴自此南行十/里至苏巴什塔克又西行通喀喇沙尔)伊拉里克
(在托克三西四十/里有城周里许)连木齐木(在鲁克察克北四十/五里距吐鲁番城一)
(百五十里由山南色尔启布入谷逦迤东行二十/里出山北口东傍山麓有小城有水经城西北流)
(西境皆平田为汉/车师后城长国地)雅图库(在色尔启布北山口内/七里西距吐鲁番城一)
(百六十里有小城为/汉车师都尉国地)罕都(在连木齐木东北二十/五里有土城西南有小)
(山上有二墩相/传汉时所筑)苏巴什(在连木齐木西二十五里/有小堡迤西入北山口两)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2a 页
(岸石壁峭立沙坡斜倚谷閒水流甚急一名土城/沟西域图志汉书郁立师国王治内咄谷东与车)
(师后城长西与卑陆接郁立师小国藏山谷閒今/之森尼木为卑陆国居西连木齐木为车师后城)
(长国居东则此宜/为郁立师国也)森尼木(在苏巴什西北三十里/有城城西有长河南流)
(汉卑陆/前国地)汗和罗(在森尼木东北一百里西南距吐/鲁番一百八十里处天山下不当)
(孔道山形环抱地势幽敞吐/鲁番北鄙也汉卑陆后国地)穆图拉克(在森尼木/西北六十)
(里不当/孔道)布拉里克(在森尼木西北七十里不当孔/道为汉劫国地又西南有地名)
(雅图西南踰小/山抵安济彦)
 ︹户口︺(回民七百五十九户/八千七百九名口)
 ︹田赋︺(屯田一万四千七百亩额徵粮一万一千六百/四十九石二斗六升八合五勺土贡粮四千五)
(百六十/五石)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2b 页
 ︹台站︺吐鲁番底台(西北至迪化州所属/之根特克台八十里)胜金台(吐鲁/番底)
(台东九/十里)连木齐木台(胜金台东/六十里)辟展台(连木齐木/台东六十)
(里)苏鲁图台(辟展台东/六十里)齐克塔木台(苏鲁图台东/五十里又东)
(一百八十里至镇西府/属之盐池台以上东路)布干台(吐鲁番底台西/南一百二十里)
  克三台(布干台西南七十里又西南一百里至/喀喇沙尔所属之苏巴什台以上南路)
 ︹卡伦︺伊拉里克(吐鲁番领/队所辖)东呵呵雅尔 西呵呵雅
  尔 桂树沟 哈尔起布拉克 雅土沟 特库
  斯(以上吐鲁番/绿营所辖)
 ︹山川︺天山(一名祁连山一名雪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罗漫山西域中干以天山为总名东西三)
(千馀里南为回部北为准噶尔部自喀什噶尔之/北迤东而行经乌什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吐鲁)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3a 页
(番之北又东行入镇西府界至塔勒纳沁而止皆/曰天山层峰㬪翠随地异名盖以百数其最著者)
(自葱岭分支东六百里为喀克沙勒山又东六百/里为萨瓦布齐山又东三百里为木素尔山木素)
(尔谓雪也又东四百里为汗腾格里山汗腾格里/谓天也又东五百里为纳喇特岭又东北三百里)
(为额布图岭又东三百里为哈屯博克达山又东/南五百里为阿拉癸山又北二百里为博克达山)
(在吐鲁番西北境又东六/百里入哈密镇西府境)苏巴什山(在吐鲁番西/南山脉自博)
(罗图纳林奇喇诸山迤逦东属经吐鲁番南境抵/东界而止为吐鲁番南屏过此而东南皆沙碛矣)
(其北谷口在托克三西南五十里谷内有两大石/入谷行十里微有水草盖古车师通焉耆道也唐)
(书地理志自西州西南有南平安昌两城百二十/里至天山西南入谷经礌石碛西域图志唐志称)
(西南入谷者当指苏巴什山谷而言谷内两大石/意即所谓礌石也又按自托克三西出有三道其)
(一出伊拉里克由阿拉癸山入谷口经裕勒都斯/以抵伊犁其一经纳林奇喇山口踰博罗图谷口)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3b 页
(迤南以抵楚辉其一西南入苏巴什谷/口踰库木什阿克玛塔克亦抵楚辉)纳林奇喇
   山(在苏巴什山西五十里其东谷口在托克三西/南九十里山峰最高处为额尔坤岭自谷口迤)
(西南崷/崒如屏)博罗图山(在纳林奇喇山西五十里与阿/拉癸山南北相接形如锁钥吐)
(鲁番西南境一大关隘当哈喇沙尔东/北境山多积雪博罗图河发源其北)博克达山
(在吐鲁番北额得墨克岭西天山最高峰也东南/距辟展二百里高八里山脉自乌噜木齐东南之)
(托克喇山折而东北行一百六十里高峰突起为/迪化州东北一大屏障托克三河发源南麓多伦)
(库里叶图诸/泉发源北麓)金岭(在吐鲁番北境脉系天山分支/自迪化州东境之托克喇山东)
(出为都鲁岭经吐鲁番城北东至辟展四百馀里/迤东所属诸城皆以此山为屏障导山泉绕城以)
(溉田园唐书地理志西州交河郡开元中曰金山/都督府宋史外国传有水源出金岭王延德高昌)
(行纪历交河州凡六日至金岭口又两日至汉家/砦又五日上金岭度岭一日至北庭西域图志按)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4a 页
(汉书卑陆国治天山东乾当谷卑陆后国治番渠/类谷郁立师国治内咄谷西且弥国治天山东于)
(大谷东且弥国治天山东兑虚谷劫国治天山东/丹渠谷狐胡国治车师柳谷考诸国旧疆即今森)
(尼木苏巴什汗和罗诸境居金岭之北者则所谓/乾当番渠类内咄于大兑虚丹渠柳谷应即今金)
(岭以北博克达鄂拉东南一带山谷而乾当于大/兑虚丹渠云在天山东当与博克达鄂拉为尤近)
(唐书薛延陀传载契苾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据贪汗山以隋书高昌国北有赤石山山北七十)
(里有贪汗山之文證之则贪汗山当即今之博克/达鄂拉而其南之七十里之赤石山当即唐地理)
(志所谓金山宋史所谓金岭其名至今不易者但/考唐书称自交河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
(谷一百三十里经柳谷度金沙岭则自县北二百/一十里至金沙岭也延德行纪称自交河州六日)
(至金岭口又两日至汉家砦又五日上金岭则自/交河城十三日行至金岭也疑当时自都鲁达巴)
(至托克喇鄂拉一带总名金岭/今则专属吐鲁番城之北山耳)都鲁岭(在招哈和/屯西北一)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4b 页
(百二十里山脉属于金岭东西百里西/有圆泽周数里流出岭谷閒名鄂兰池)额得墨克
  岭(在托来岭西七百里辟展北博克达山迤东之/支峰西域图志山海经天山西二百九十里曰)
(泑山西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以今道里计之应/在镇西府以西额得墨克达巴以东天山正干之)
(内/也)吐鲁番河(源出西金岭有南北二流其南流经/吐鲁番城西南行数里入于地北流)
(踰布拉里克西折而东行至森尼木西又折而南/行入玉门口分为二支其东支西流经哈喇和卓)
(城东二十里为哈喇和卓河其西支/经阿斯塔克城西各十数里入于地)齐克塔木河
(在吐鲁番东源出南山中东北流经/齐克塔木城东三十里入于沙碛)辟展河(在吐/鲁番)
(东源出楚辉城南山麓东北流二十里经/辟展城西出孔道北十馀里入于沙碛)鲁克察
  克河(在吐鲁番东源出金岭南麓亦有南北二流/其南流西南行过色尔启布城东南又西行)
(至鲁克察克城南其北流傍岭又分二/支经连木齐木左右诸土田咸资灌溉)洋赫河(在/吐)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5a 页
(鲁番东洋赫城北鲁克察克城西源/出金岭南麓北流十馀里入于地)招哈河(在吐/鲁番)
(河西十里亦名交河源出招哈和屯北金岭中南/流分两支环城左右而南注至城南折西南流二)
(十里入于沙碛汉书西域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即其地也)托克三河(在吐/鲁番)
(西源出博克达山南麓有三源合而南流名鄂兰/水过都鲁岭又一水出伊拉里克东西南来经流)
(托克三城南入托克三河托克/布干伊拉里克诸城咸资灌溉)博罗图河(在吐鲁/番西源)
(出博罗图山北谷口折而西流经阿拉癸山南西/行一百三十里出阿拉癸山西谷口环流交映清)
(泚沦潏称/为胜地)塔什海河(在吐鲁番西博罗图山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察罕通格)
(西北二十里分二支其一迤东行一百里当额尔/坤岭之南其一南行绕出山峡经乌沙克山东)
  伊拉里克泉(在吐鲁番西伊拉里克城东二十/里源出金岭西南流入托克三河)
  呼池(在吐鲁番东塔呼/南周回十馀里)纳呼池(在吐鲁番东纳呼/北当四山中渟潴)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5b 页
(北流周回/十馀里)罗布池(在吐鲁番西南即古蒲昌海一/名泑泽一名盐泽又名辅日海)
(临海捕鱼儿海又名牢兰海都河水从西北汇入/其西来汇入诸水经流广远统分五大支出北山)
(者一为库车河二为阿克苏河出葱岭者一为喀/什噶尔河一为叶尔羌河出南山者为和阗河群)
(源合流为塔里木大河北会海都河同入罗布池/即黄河上源也池长四百里广二百里旁有小洲)
(无数登高远望亦如星宿奫沦湍急大河潜伏之/象显然左右皆沙山稠㬪其东南沙碛千馀里河)
(潜行地中上成斥卤南出为阿勒坦河为中国河/源山海经不周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源)
(浑浑泡泡史记大宛传于寘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
(河源出焉汉书西域传于阗河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一名盐泽水经注蒲昌海东去玉门阳关)
(干三百里广轮四百里其水澄渟冬夏不减其中/洄湍雷转为隐沦之脉当其澴流之上飞禽奋翮)
(于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矣即/河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6a 页
 ︹古迹︺古车师前国(汉昼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西南至都护)
(治所千八百七里至焉耆八百三十五里后汉书/西域传自伊吾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一千二百)
(里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满城五百里西域图志/车师后国蒲类国在天山西车师前国狐胡国在)
(金岭南其居金岭北天山南者卑陆前后国东西/且弥国劫国郁立师国所谓山北六国也山指今)
(多伦达巴迤东一带支山而言魏书谓之赤石山/非北天山正干之谓也/按卑陆前后劫国郁立)
(师等已见前属境下兹不重出车/师前国治交河城则招哈和屯也)高昌国(元和志/本汉时)
(车师前部之高昌壁晋咸和中张骏置高昌郡后/魏太武时有阚爽者自为高昌太守真君中沮渠)
(无讳袭据之后为蠕蠕所并蠕蠕以阚伯周为高/昌王后高昌人立曲嘉为王嘉孙伯雅隋炀帝以)
(宇文氏女为华容公主妻之子文泰立后失臣礼/贞观十四年诏兵部尚书侯君集统兵讨之下二)
(十二城列其地为西州管县五/按高/昌国都即唐高昌县今哈喇和卓也)回鹘国(宋/史)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6b 页
(外国传唐贞观中侯君集平高昌为西州安史之/乱其地陷没乃复为国然其地颇有回鹘故亦谓)
(之回鹘建隆三年西州回鹘来贡太平兴国六年/其王始称西州太宗遣供奉官使高昌雍熙元年)
(还叙其水程以献/按回鹘牙帐本在今喀尔喀/赛音诺颜旗地塔米尔河南即元时和林也唐末)
(回鹘衰弱故地为黠戛斯所并始徙居北庭后取/西州居之遂称高昌国元太祖之起首先归附世)
(祖时西北叛王攻其城送女退师遂入朝还镇退/居哈密叛王又来攻后遂徙居永昌详元史列传)
   西州城(元和郡县志东北至伊州七百三十里西/南至焉耆七百二十里东南至沙州一千)
(四百里南至楼兰国一千二百里并沙碛难行北/至金娑岭至北庭都护五百里寰宇记西北至北)
(庭轮台县五百四十四里南三百六十里至荒过/山又千馀里至吐番郭下高昌县本晋田地县之)
(地舆地志云晋咸和二年置高昌郡立田地县唐/贞观十四年改为高昌县取汉垒以为名/按高)
(昌本故田地县之地非即田地旧城也高昌县为/高昌国都侯君集先攻田地城而后西至高昌西)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7a 页
(域图志据通考唐以田北城为柳中县谓北为地/字之讹柳中县为故田地城则以高昌县为故高)
(昌都也今考寰宇记高昌国下亦谓以田北城为/柳中县则田北或别是一城非即田地但唐县之)
(取名必沿旧国高昌县/为高昌国都当无可疑)柳中故县(元和郡县志县/西至西州三十)
(里当驿路城极险固大沙海在县东南九十里寰/宇记柳中县在西州东四十四里/按今鲁克察)
(克为故柳中县地鲁克察克西北至洋赫二十里/洋赫西北至哈喇和卓三十里共五十里则里数)
(当以寰宇/记为是)交河故县(元和志县东南至西州八十/里今哈喇和卓西至阿斯塔)
(克五里阿斯塔克西北至吐鲁番五十八里吐/鲁番西至招哈和屯二十里即故交河县也)
  山故县(元和郡县志县东至西州一百五十里/按当在今招哈和屯西北金岭之北博克)
(达山之南故县以天山名然则元和志当曰县东/南至州东下脱南字西域图志谓汉分车师后部)
(之西为乌贪訾离而乌贪訾离国南与且弥接东/且弥国又治天山东兑虚谷其谷当在都鲁达巴)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7b 页
(北博克达鄂拉南溪谷之閒然则/唐之天山县乃正汉且弥国地也)蒲昌故县(元和/郡县)
(志县西南至西州一百八十里旧唐书地理志及/寰宇记皆谓置于汉始昌故城取县东蒲类海为)
(名/按其地去蒲类海远盖遥取以为名故城当/在汗和罗东北或者犹在山北与蒲昌海之为今)
(罗布池/者无涉)柳谷(按柳谷之名最多汉书西域传狐胡/国王治车师柳谷西至焉耆七百七)
(十里车师西南至焉耆八百三十五里而狐胡较/少六十五里是狐胡在车师西南六十五里此车)
(师西南之柳谷也布干在招哈和屯西南五十里/则狐胡之柳谷当在布干西南唐书地理志自交)
(河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此车师北道之柳谷也当在招哈和屯北二)
(百馀里唐书侯君集传君集次碛口进营柳谷姜/行本传高昌之役为行军都总管出伊州距柳谷)
(百里依山造攻械此车师东道之柳谷也西域图/志谓今自洪出碛口西行至辟展为第一程南临)
(沙山其地应即柳谷君集次碛口而进营行本出/伊州而造械沙山北麓为往来必经之道然则柳)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8a 页
(谷在辟展无疑也/按元和郡县志伊州柔远县/有柳谷水出县东北天山是伊州亦有柳谷然曰)
(出伊州距柳谷百里明已至高昌国界决非伊州/之柳谷谓为辟展沙山旬是柳训为聚地处金方)
(故随在标柳/谷之称矣)
 ︹土产︺谷 麦 穄麦 豆(北史西域传高昌谷麦一/岁再熟明史西域传柳城)
(土宜穄/麦豆麻)桃 李 枣 瓜 蒲萄 柽柳 胡桐
   白草(汉书西域传鄯善多柽柳胡桐白草明史/西域传柳城宜桃李枣瓜最多蒲萄小而)
(甘无核名/锁子蒲萄)漆 羊刺草(北史西域传高昌多漆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而味)
(甚/佳)牛 羊 马 橐驼(明史西域传柳城/畜有牛羊马驼)水獭(西/域)
(图志辟展附近罗布/淖尔回民岁贡水獭)碙沙 硫黄(西域图志/产天山中)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8b 页

                       纂修官(臣)张 芾恭纂辑
                       总纂官(臣)邵 灿恭覆辑
                       校对官(臣)黄桐勋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一 第 79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0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1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2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3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4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5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6a 页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7a 页
大清一统志
 喀喇沙尔(在吐鲁番城西南一千二十里东至乌沙/克塔勒出苏巴什塔克口接吐鲁番界西)
(至第讷尔河接库车界南踰沙山至罗布淖尔沙/碛界北至天山踰山接迪化州伊犁东路界至)
(京师九千/一百里)
︹建置沿革︺汉为焉耆国地其属境为危须尉犁墨山
  乌垒渠犁捷枝轮台诸地后汉三国晋后魏周隋
  皆焉耆国地又兼有西突厥及回鹘地唐贞观初
  以突厥鼠尼施处半部为鹰娑都督府以回鹘契
  苾羽部为榆溪州十八年平焉耆上元中置焉耆
  都督府后与龟兹于阗疏勒为四镇隶安西都护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7b 页
  后陷吐蕃宋为回鹘地元为伊勒巴拉城地(元史/旧作)
(亦刺八里明史旧作/亦力巴里今改正)明时巴什伯里部(旧作别失/八里今改)
(正)自天山北南徙据其地仍更号伊勒巴拉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西域平入版图有旧城二皆废
  圮移建新城于喀喇沙尔周一里五分
 ︹晷度︺北极高四十二度七分距
 京师偏西二十九度十七分夏至昼长六十刻八分
  夜长三十五刻七分冬至昼长三十五刻七分夜
  长六十刻八分午正日景夏至长三尺三寸七分
  冬至长二丈二尺零五分春分秋分长九尺零四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8a 页
  分(西域/图志)
 ︹形势︺焉耆近海水多鱼(汉书西/域传)道险扼易守有海水
  曲入四山之内周匝其城(后汉书/西域传)都白山南东高
  昌西龟兹南尉犁北乌孙(隋书西/域传)土田肥沃鱼盐
  蒲苇之饶甲于他处(西域/图志)
 ︹风俗︺焉耆俗事天神(北史西/域传)俗尚娱游二月朏出野
  祀墓四月望日游林七月七日祀生祖(唐书西/域传)
 ︹属境︺特伯勒古(在喀喇沙尔城东八十里塔噶尔齐/西十五里踰奇尔归图河至其地有)
(小城东自乌沙克塔勒察罕通格楚辉至此得四/城皆居喀喇沙尔城东汉时危须国西至焉耆百)
(里则当在特伯勒古之东楚/辉之西是城为危须国地)塔噶尔齐(在喀喇沙/尔城东九)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8b 页
(十五里楚辉/西三十里)楚辉(在喀喇沙尔城东一百二十五/里乌沙克塔勒西五十里察罕)
(通格西南七十里自乌沙克塔勒察罕通格南北/两道至此会而为一有城垣魏书成周公万度归)
(入焉耆东界击其边守左回尉犁二城左/回与楚辉音相近疑即北魏左回地也)乌沙克
  塔勒(在喀喇沙尔城东二百十五里自吐鲁番属/西界西行入苏巴什塔克口又西南行踰库)
(木什阿克玛山额格尔齐山三百四十里至其地/为喀喇沙尔东境唐书地理志经盘石百里有张)
(三城守捉西域图志额格尔齐塔克为唐志所载/之盘石由是西行得乌沙克塔勒之废城应即所)
(谓张/三城)硕尔楚克(在喀喇沙尔城西南四十里有水/草可驻牧其东北二十里有旧城)
  博尔海(在喀喇沙尔城西南六十里硕尔楚克西/南二十里唐书地理志自焉耆西五十里)
(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城然则铁门/关在博尔海之东于术守捉在博尔海之西)
  喇噶阿璊(在喀喇沙尔城西南九十里硕尔楚克/南五十里汉书尉犁国西至都护治所)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9a 页
(三百里焉耆国南至尉犁百里则此当为/尉犁国地海都河绕其南西趋库陇勒)库陇勒
(在喀喇沙尔城西南一百八十里哈喇噶阿璊西/南七十里山势险峻为喀喇沙尔西南屏障海都)
(河绕而西流右山左河径极险窄河南岸为库陇/勒城其东境傍山六十里为库辙玛南滨罗布淖)
(尔)车尔楚(在喀喇沙尔城西南三百五十里库陇/勒西一百七十里踰海都河而至西抵)
(额什墨河唐书地理志于术守捉城又西二百/里至榆林守捉计其道里当在车尔楚东界)
  特尔(在喀喇沙尔城西南四百九十里车尔楚西/一百四十里踰额什墨河至其地汉书乌垒)
(城都护治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尉犁国西至都/护治所三百里焉耆国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
(计其道里乌垒城当在策特尔东/南又南行濒大河为汉渠犁国地)英噶萨尔(在喀/喇沙)
(尔城西南五百六十里策特尔西七/十里旧有城恩楚鲁克河经流其地)玉古尔(在喀/喇沙)
(尔城西南六百八十里英噶萨尔西一百二十里/踰伊兰布拉克至其地有城垣当孔道即汉轮台)
卷一百九十一 第 89b 页
(地也自此西/入库车界)鄂颇尔(在喀喇沙尔城西五百九十/里英噶萨尔北三十里自英)
(噶萨尔经此西/行可通库车)裕勒都斯(在喀喇沙尔西北境唐/为回鹘契苾地又为突)
(厥鼠尼施处半部地贞观六年契苾内附为榆溪/州地后又以处半部置鹰娑都督府今裕勒都斯)
(河即古鹰娑川也四面皆山饶水草宜畜牧/旧为准噶尔克里野特鄂拓克游牧之所)哈布
  齐垓(在裕勒都斯东一百八十里/有三哈布齐垓河经流其地)察罕通格(在喀/喇沙)
(尔城东北一百九十五里乌沙克塔勒西有废城/城西有泉委折而南经乌沙克塔勒城东分导灌)
(田自吐鲁番属西入纳林奇山博罗图山谷口循/博罗图河踰塔什海至其地为喀喇沙尔东北境)
 ︹户口︺(蒙古五千七百七十户万六千九十九名口回/民一千三百七十七户万一千九百十二名口)
 ︹田赋︺(屯田七千四百四十亩屯兵三百六十二名/额徵粮九百八十二石额徵红铜九百五斤)
 ︹台站︺苏巴什台(东北至吐鲁番所属/托克逊台一百里)阿哈尔布拉克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0a 页
  台(苏巴什台西/南六十里)库木什阿克玛台(阿哈尔布拉克/台西南一百五)
(十/里)喀喇和色尔台(库木什阿克玛台/西一百二十里)乌沙克塔勒
  台(喀喇和色尔台/西一百八十里)特伯勒古台(乌沙克塔勒台西/南一百二十里)
  海都河北台(特伯勒古台西南一百六/里喀喇沙尔城西五里)海都河南
  台(海都河北台南三里又西南至库/车所属哈喇噶阿璊台百五十里)
 ︹卡伦︺砂札盖图 察罕通格
 ︹山川︺库木什阿克玛山(在喀喇沙尔东苏巴什山北/谷口西南一百四十里自苏)
(巴什北谷迤逦西南行十里渐闻水声遍谷皆浅/水山势渐狭两崖壁立人行其閒如一线天又里)
(许即沙滩又二十里有大石崎岖者二处车不能/行为古车师国西境关隘又二十里至艾噶尔泉)
(又五十里出南谷口回语库木什银也阿克/玛积而不散之谓即唐书所谓银山碛也)额格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0b 页
  尔齐山(在喀喇沙尔东库木什阿克玛山西南一/百三十里自库木什阿克玛山东口西行)
(四十里入南山之北口折而东南又迤逦西南行/三十里出南口又转而西行六十里至西山下玲)
(珑怪石遍地苇草掘之得水自此西南入于沙碛/唐书地理志西州西南经礌石碛二百二十里至)
(银山碛四十里至焉耆界吕光馆又经盘石百里/有张三城守捉库木什阿克玛山为银山则额格)
(尔齐山有奇/石当即盘石)沙山(在喀喇沙尔南博斯腾淖尔南/一百二十里山脉自额格尔齐)
(山踰沙碛至此冈峦亘互盘绕不绝为喀喇沙尔/南屏与库陇勒诸山连接汉书山国西至尉犁二)
(百四十里西北至焉耆百六十里至危须二百六/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末接校其方隅当在是处)
  库陇勒山(在喀喇沙尔西南一百八十里脉自沙/山西走百馀里至此势极险峻古焉耆)
(以西诸国/关隘也)乌什噶克山(在拜拉克山西一百/里喀喇沙尔西北)爱呼
  木什山(在喀喇沙尔西北哈喇库尔岭西一/百五十里山形卑小亦天山之支峰)拜拉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1a 页
  克山(在喀喇沙尔西北达兰岭西北三/百里西裕勒都斯支河发源北麓)额勒伯克
  山(在喀喇沙尔西北鄂兰岭南少西五十里诸山/自库舍图岭折西南行至此皆傍东裕勒都斯)
(河之东而绕其南为/天山正干之分支)楚辉山(在喀喇沙尔城北十/里阿拉癸山分支也)
(奇尔归图河发源南麓南/流至楚辉城东资以灌田)海都山(在喀喇沙尔北/哈布齐垓南楚)
(辉山西二百五十里山脉自西九百里之汗腾格/里山分支东南行至此为喀喇沙尔北屏哈布齐)
(垓河裕勒都斯河咸会而南行出此山之口为海/都河水经注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
(孙之东海都山当/即古敦薨山也)库舍图岭(在喀喇沙尔西北山/脉自额林哈毕尔噶)
(山分支南行/五十里至此)们都招岭(在喀喇沙尔西北库舍图/岭南少西五十里东裕勒)
(都斯河之东岭势/延袤南北相望)鄂兰岭(在喀喇沙尔西北们/都招岭西南百里)
  兰岭(在海都河西八十里哈喇噶阿璊台西北一/百八十里山脉自汗腾格里山东南行七百)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1b 页
(馀里至此东/与海都山接)库克纳克岭(在喀喇沙尔西北境爱/呼木什山西五十里山)
(脉自天山正干之额什克巴/什山分支东行六十里至此)哈喇库尔岭(在乌什/噶克山)
(西南一百里鄂颇尔西王古尔北喀喇沙尔西北/岩崖高峻天山支峰之杰出者第纳尔河伊兰泉)
(发源/南麓)楚辉河(在喀喇沙尔东源出楚辉山南麓/南行经楚辉城西十里入于地)
  尔归图河(在喀喇沙尔东塔哈尔齐西十里源出/楚辉山南麓偏西南流一百里入博斯)
(腾池/按当即唐/书地理志之淡河)车尔楚河(在喀喇沙尔西南车/尔楚西出天山南麓)
(西南流三十/里入于沙碛)额什墨河(在车尔楚河西南一百里/水流浊源出北山南麓西)
(南流一百八十/里入于沙碛)策特尔河(在喀喇沙尔西南额什/墨河西六十里源出天)
(山南/麓)恩楚鲁克河(在策特尔河西八十里水流众/道交错绕英噶萨尔左右皆浅)
(小可/涉)第纳尔河(亦曰拉依素河在喀喇沙尔西南/玉古尔城西伊兰泉西一百里源)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2a 页
(出哈喇库尔岭西小流湾环支派/非一南行百二十里入于沙碛)塔什阿里克河
(在阿巴特西第纳尔河西六十里源出/北山南麓流一百三十里入于巴巴池)海都河(在/喀)
(喇沙尔城西十里其上流在喀喇沙尔西北下流/在其西南源出天山中自伊犁东南境合三哈布)
(齐垓河东西裕勒都斯河旁挟众水东南流出海/都山口始名海都河迂曲而南二百五十里始抵)
(喀喇沙尔城北环其西南稍折而东汇入博斯腾/池河面冬春广不过一里夏秋涨发辄三四里奔)
(腾漰湃中溜更迅急河底淤沙聚散深浅靡常喀/喇沙尔屯田悉藉此水其下流入博斯腾池复酾)
(而出西南流仍名海都河经哈喇噶阿璊南折而/南绕库陇勒西会塔里木大河同东南入罗布池)
(是为西域大河之支原水经注敦薨之水出焉耆/之北二源俱导西源二水左右焉耆之国东源二)
(水出焉耆之东导于危须城西同注敦薨之/薮川流所积潭水斯涨溢而为海即谓此水)巴伦
   𥙿勒都斯河(在喀喇沙尔西北源出裕勒都斯地/西南五百里额什克巴什山西麓东)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2b 页
(流一百二十里南会特尔默哈达泉又东七十里/南会布兰泉又东一百二十里南会哈尔噶纳图)
(泉又东二十里北会准裕勒都斯河东南流五十/里分南北二流南流东行二百里与北流合北流)
(自分南流后东会什巴尔台泉赛喇木泉雅玛图/哈布齐勒泉古尔班努库尔泉衮哈布齐勒泉察)
(罕水亦行二百里与南流合合流三十里又北会/三哈布齐垓河折东南流为海都河即古所谓敦)
(薨山之敦/薨水也)准裕勒都斯河(在喀喇沙尔西北源出/裕勒都斯地东北十里)
(西流会布拉图泉扎噶苏台泉格纳特泉乌里雅/图泉乌尔图泉出额勒伯克山谷口与巴伦裕勒)
(都斯河合流而东南西域图志曰巴伦裕勒都斯/郭勒经流三百馀里准裕勒都斯郭勒经流三百)
(里两河既合又经流四百里曲折回环支流奔会/是古所谓鹰娑川在焉耆西北者也又唐书回鹘)
(传以契苾羽为榆溪州所谓榆溪应即/鹰娑之支流或一水殊名未可知也)巴伦哈布
   齐垓河(在喀喇沙尔西北源出额林哈毕尔噶南/麓东南行百馀里入裕勒都斯河下流)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3a 页
  多木达都哈布齐垓河(在巴伦哈布齐垓河东五/十里出和屯博克达山南)
(麓西南流经博罗图山/口入裕勒都斯河下流)准哈布齐垓河(在多木达/都哈布齐)
(垓河东三十里西流百馀/里入裕勒都斯河下流)特伯勒古泉(在喀喇沙/尔东特伯)
(勒古西十里当孔道/北周五里许无支流)哈喇水(在喀喇沙尔东特伯/勒古西四十五里当)
(孔道北周三/里许无支流)博斯腾池(在喀喇沙尔城南四里东/西袤三百馀里广半之周)
(七百馀里亦名待雅海子北岸受奇尔归图海都/河二水汉书焉耆国近海水多鱼魏书焉耆国南)
(去海十馀里有鱼盐蒲苇之饶唐书焉耆所都海/水绕其外皆谓是池即水经所谓敦薨之薮也)
  巴巴池(在喀喇沙尔西南阿巴特南一百里三泽/相通中曰巴巴东曰达巴噶尔德西曰赫)
(色勒库勒东西一百五十里南北广狭不一不当/孔道惟塔什阿里克河自北来入去大河北数十)
(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3b 页
 ︹古迹︺乌垒城(汉书西域传神爵三年使郑吉并护北/道号曰都护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
(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治乌垒城去)
(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乌垒城都尉译长)
(各一人与都护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按乌垒当在策特尔东后汉书西域传莎车王贤)
(诈称大都护诸国悉服属攻杀龟兹王兼其国分/龟兹为乌垒国徙驷鞬为乌垒王即此地也唐为)
(乌垒/州)渠犁城(汉书渠犁城都尉一人东北与尉犁/东南与且末南与精绝接西有河至)
(龟兹五百八十里自孝武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按当在今策特尔东南濒大河之地)
  台城(汉书自贰师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
(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征和中桑宏羊奏言故轮台以东捷)
(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熟)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4a 页
(可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置校尉三人分护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轮台西于车师千馀里)
(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乃止昭帝时用宏羊前议以扜弥)
(太子赖丹为校尉将军田轮台轮台与渠犁地皆/相连也后魏书西域传龟兹国都延城汉时旧国)
(也东有轮台即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所屠者/按/轮台本小国名史记大宛传贰师军至仑头仑头)
(不下攻数日屠之又曰仑头有田卒数百/人仑头即轮台也/按地当在玉古尔界)古焉耆
  国(汉书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
(乌孙接近海水多鱼后汉书班超传永平十八年/焉耆攻没都护陈睦永元六年超发龟兹鄯善等)
(八国兵讨焉耆有苇桥之险国王广绝桥不欲令/汉兵入国超从他道厉度去城二十里止营大泽)
(中广大恐超期大会诸国王扬声当重加赏赐于/是广诣超国相等亡入海超收广等于陈睦故城)
(斩之传首京师更立焉耆王于是西域五十馀国/悉皆内属西域传安帝初诏罢都护顺帝永建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4b 页
(年超子勇复击降焉耆于是龟兹疏勒十七国皆/来服从晋书焉耆国地方四百里四面有山道险)
(隘魏书焉耆国在车师南都员渠城白山南七十/里汉时旧国也其王姓龙所都城方二里国内凡)
(有九城事天神并崇信佛法气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麦南去海十馀里有鱼盐蒲苇之饶东)
(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皆沙碛东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恃地险其王屡劫中国使世祖)
(诏万度归讨之进屠其城其王奔龟兹隋书大业/中遣使贡方物唐书焉耆国直京师西七千里横)
(六百里纵四百里东高昌西龟兹南尉犁北乌孙/俗祝发毡衣常役属西突厥贞观六年其王龙突)
(骑支遣使来朝后附西突厥不朝贡命郭孝恪为/西州道总管率兵出银山道初焉耆所都周三十)
(里四面大山海水缭其外故恃不为备孝恪倍道/夜傅堞曙噪而登执突骑支还以其地为焉耆都)
(督府后复还突骑支乾天宝常朝贡/按博斯/腾池西岸有故城周九里许当即员渠城也)
  善国(汉书尉犁国南与鄯善且末接山国东南与/鄯善且末接鄯善国本名楼兰治扜泥城去)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5a 页
(阳关千六百里西北去都护治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山国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车师千八百)
(九十里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
(至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汉伊修城也人西八十里至石)
(城镇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艳典为镇使以通西域者又西二百里至新城)
(亦谓弩支城艳典所筑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橎仙镇故且末城也高宗上元中更名)
(元和郡县志沙州西至石城镇一千五百里西州/南至楼兰国一千二百里/按汉时鄯善西北至)
(车师千八百九十里而唐石城镇至西州止千二/百里汉鄯善至山国千三百六十五里而今自博)
(斯腾淖尔之南至罗布淖尔之南不过五百里加/三百里至故鄯善城亦止八百里盖纡回径直之)
(不同故里数有多寡矣蒲昌海/之南今不置城堡故附见于此)焉耆都督府(旧唐/书地)
(理志安西都护府统四镇第四镇曰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国上元中置都督府在都护府东八百里)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5b 页
(西域传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于其国/城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四)
(镇高宗嗣位不欲广地劳人复命有司弃龟兹等/四镇移安西府于西州其后吐蕃大入焉耆以西)
(四镇城堡并为贼所陷则天临朝长寿元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阿史那忠节大破吐蕃克复龟兹)
(于阗等四镇自此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既徵发内地精兵远踰沙碛并)
(资遣衣粮等甚为百姓所苦言事者多请弃之则/天竟不许西域传四镇之目有龟兹于阗疏勒碎)
(叶而无焉耆与武后纪王孝杰吐蕃诸传合与地/理志不同西域传又言仪凤二年令吏部侍郎裴)
(行俭将兵送卑路斯为波斯王行俭以其路远至/安西碎叶而还王方翼传吏部侍郎裴行俭西讨)
(遮匐奏方翼为副兼检校安西都护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五旬)
(而毕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皆谓安西有/碎叶镇考碎叶城在伊丽河西千里东去焉耆二)
(千馀里碎叶处龟兹西北焉耆处龟兹东北两地/判然遥隔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焉耆都督府有)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6a 页
(碎叶城调露元年都护王方翼筑似四镇之碎叶/城即在焉耆国界与伊犁河西之碎叶城为突厥)
(地者不同新唐书焉耆传又云开元七年十姓可/汗请居碎叶安西节度使汤嘉惠表以焉耆备四)
(镇又似开元之前以碎叶备四镇开元后地赐突/厥始移镇于焉耆然旧书言高宗时吐蕃大入焉)
(耆以西四镇皆陷则焉耆实四镇之一地理志又/明言统龟兹毗沙疏勒焉耆四镇又言毗沙疏勒)
(焉耆三都督府皆上元中置则焉耆之备四镇实/不始于开元时又似碎叶镇即焉耆镇犹毗沙镇)
(之即于阗镇也然则唐有两碎叶四镇之碎叶即/在焉耆国界欤然新书又何以言十姓可汗请居)
(碎叶乃以焉耆备四镇也新书杂采传纪/不若旧书之可信然不敢遽定姑阙疑焉)鹰娑都
  督府(唐书突厥传贺鲁巳灭以鼠尼施处半部为/鹰娑都督府回鹘传契苾亦曰契苾羽在焉)
(耆西北鹰娑川多览葛之南其酋哥楞自号易勿/真莫贺可汗弟莫贺咄特勒皆有勇子何力尚纽)
(率其部来归时贞观六年也诏处之甘凉闻以其/地为榆溪州西域图志唐以处半部为鹰娑都督)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6b 页
(府而契苾在鹰娑川上应属连壤今喀喇沙尔为/古焉耆裕勒都斯当喀喇沙尔西北境宜为契苾)
(故地裕勒都斯河即鹰娑川唐时谓之榆溪贞观/六年契苾内属以其地为榆溪州则东西裕勒都)
(斯又当为/榆溪州地)伊勒巴拉城(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辉和尔地第二十五曰伊)
(勒巴拉第三十一曰巴什伯里明史西域传巴什/伯里西域大国也南接于阗东接哈喇和卓东南)
(距嘉峪关三千七百里或曰焉耆或曰龟兹成祖/永乐十六年贡使言其王为从弟所弑而自立徙)
(其部落而去更国号曰伊勒巴拉/按今自喀喇/沙尔东至嘉峪关三千六百八十里与巴什伯里)
(去关里数适合是明之巴什伯里确是今之喀喇/沙尔实古之焉耆也但据元欧阳元圭斋集巴什)
(伯里本唐之北庭都护乃是今之济木萨何得南/移其名于今喀喇沙尔据明史距关里数及东接)
(哈喇和卓之言又确是喀喇沙尔非北路之济木/萨反覆推求乃悟明史徙部落更国号之言即是)
(所以在喀喇沙尔之故盖巴什伯里本在天山北/之北庭后乃徙其部于伊勒巴拉之地即改国名)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7a 页
(曰伊勒巴拉明史仍其旧部之名而据其新徙之/界故国则曰巴什伯里而界则曰东接哈喇和卓)
(也由是据明时巳改之名推考元时旧城之目哈/喇沙尔之为伊勒巴拉无可疑矣巴什伯里之为)
(北庭圭斋集言之伊勒巴拉之为焉耆则推考明/史而知确不可易也/伊勒巴拉元史旧作亦刺)
(八里明史旧作亦力把里辉和尔元史旧作畏/吾儿巴什伯里元史旧作别失八里今俱改正)
 ︹土产︺稻 麦 菽 粟 黍(北史西域传焉耆谷宜/稻麦菽粟唐书西域传)
(焉耆土/宜黍)蒲萄 马 橐驼(北史西域传焉/耆畜有驼马)(汉书/西域)
(传焉耆近/海水多鱼)(北史西域传焉耆有鱼盐之饶水经/注蒲昌海一名盐泽掘发其下皆为)
(盐而/坚刚)硫磺 碙砂(西域图志/出天山中)红铜 硝(西域图志/喀喇沙尔)
(额徵红/铜硝)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7b 页

                       总纂官(臣)邱建猷恭纂辑
                       总纂官(臣)邵 灿恭覆辑
                       校对官(臣)张荣组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卷一百九十一 第 9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