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 第 1a 页 WYG0470-04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

  宋 乐史 撰

  陇右道一

  秦州

  秦州天水郡旧上邽县今理成纪县禹贡雍州之域所
谓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是也周以前为西戎地至
孝王时其地始为秦邑按秦本纪云造父之后有非子
卷一百五十 第 1b 页 WYG0470-0412b.png
好马善养息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
孝王曰昔伯翳为舜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
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续嬴氏祀按
徐广云今天水陇西县秦亭是也至厉王时西戎反王
室杀非子之曾孙秦仲其长子曰庄公伐西戎破之宣
王乃复秦仲为西垂大夫及幽王为西戎所杀庄公子
襄公将兵救周有功平王赐襄公岐丰以西之地故春
秋时为秦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此为陇西郡汉
卷一百五十 第 2a 页 WYG0470-0413a.png
武帝分陇西置天水郡为六郡之一也王莽末隗嚣据
其地初即据平襄后即保冀县为此地建武中平后更
名天水为汉阳郡故地道记云汉阳有大坂名曰陇坻
亦曰陇山是也至灵帝中平五年分貊道立南安郡魏
黄初中分陇右为秦州因秦初封也兼立凉州领郡国十
理于此以为重镇蜀汉时诸葛亮引兵至南安汉阳皆
应亮是也西晋又分其城为天水略阳二郡之地后魏
亦为略阳郡至隋开皇初废郡为州炀帝初废州为郡
卷一百五十 第 2b 页 WYG0470-0413b.png
唐武德二年平薛举改置秦州仍立总管府管秦泯洮
叠文武成康兰宕扶等十二州秦州领上邽成纪秦岭
清水四县四年分清水置下邽六年废邽州以清水来
属八年废文州以陇州来属其年又废伏州以伏羌来
属九年于伏羌废城置盐泉县贞观元年改盐泉县为
夷宾二年省夷宾县六年省长川县十四年督秦城渭
武四州治上邽十年废秦岭县开元二十二年缘地震
移治于成纪县之敬亲川天宝元年改为天水郡依旧
卷一百五十 第 3a 页 WYG0470-0413c.png
都督府督天水陇西同谷三郡其年复还治上邽乾元
元年复为秦州禄山反陷入吐蕃大中三年八月凤翔
节度使李玭收复今理于成纪县元在旧州南一百里
皇朝为雄武军节度使

  元领县五 今六 并四寨

  成纪 陇城 清水

  大潭 本良恭大潭二镇合为一县

  长道成州割出 天水新置

卷一百五十 第 3b 页 WYG0470-0413d.png
  二县废

  上邽废为镇 伏羌为寨

  州境

  东西四百一十里 南北一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二千一百里 东至南京一千六百六
十里 东至长安八百里 东至陇州三百里
 西至渭州三百里 东至成州四百三十里
卷一百五十 第 4a 页 WYG0470-0414a.png
北至原州五百里 西南至成州三百里

  东北至原州四百七十五里 西北至会州五百
一十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四千八百二十七皇朝户主
一万九千一百四十四客二万四千百七十


  风俗

卷一百五十 第 4b 页 WYG0470-0414b.png
  天水陇西六郡良家子以才力选焉君子有勇而无
义即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即为盗故此陇右数郡
人俗质木不耻寇盗

  姓氏

  天水郡七姓 权 赵 尹 庄 龙 狄

  姜

  人物

  李广陇西成纪人 孙陵 赵充国 段会宗

卷一百五十 第 5a 页 WYG0470-0414c.png
  薛夏 杨阜谏明帝著倡被绫半袖 姜维天水人
仕蜀官至大将军 唐狄仁杰天水人相则天追封
梁公 李适字子至陇西成纪人 权德舆天水人
相德宗 李程陇西人 李逢吉陇西人 李石陇
西人文宗相

  土产

  麝香 龙须席 芎藭 马 石斛

  成纪县旧六乡今三乡本汉旧县也属天水郡续汉书
卷一百五十 第 5b 页 WYG0470-0414d.png
郡国志云成纪属汉阳郡汉阳即天水郡也古帝
庖牺氏所生之地 瓦亭川水源出县东瓦亭山水
经云西南流历僵人岐 显亲故城汉为县废城南县
东南 罗谷水从大岳山流来今流入于州入夕阳河
陇城县东北一百二十六里旧五乡今四乡本汉陇县
即略阳道属天水郡后汉改天水曰汉阳续汉书郡国
志略阳道属汉阳郡有街泉亭是也按十三州志略阳
在郡东六十里即故冀城也魏黄初中改为陇城以县
卷一百五十 第 6a 页 WYG0470-0415a.png
𨽻之八年废文州县来属贞观三年省长川县并入唐
末废后唐长兴三年于归化镇复置 瓦亭山在县东
北二百里即汉末隗嚣使将牛邯所守之地其山亦入
今平凉郡界有水经成纪县过大陇山亦曰陇首山在溪
北 汉略阳道废城在今县西北 河阳县故城汉置
县亦在河之西北故曰河阳 街泉亭俗名汉街城在
县东北六十里汉立街泉县以属天水郡即三国时蜀
将马谡为张合所败之处 大阳山在县东北五十里
卷一百五十 第 6b 页 WYG0470-0415b.png
有冶银务

  清水县东北一百二十五里旧五乡今三乡本汉旧县
地天水郡晋太康地志云清水属略阳郡按其地即
始所封为附庸于此地又周地图记云成帝和平五
年分略阳置清水郡寻废至永安三年移于天水城唐
武德四年置邽州于清水六年废邽州以县来属禄山
乱陷入吐蕃至大中二年始收复敕此县缘郡城未置
权𨽻凤翔府后唐长兴元年移置于上邽镇即今理所
卷一百五十 第 7a 页 WYG0470-0415c.png
也 小陇山经邑界陇山之事具在陇州 箭簳谷妯
娌水出焉去县六十里下合白砂川入天河 废上邽
县旧十六乡本邽戎地秦伐邽戎而置县属陇西郡后
属汉阳郡晋太康记属天水郡后魏以避太武讳改为
上邽隋开皇初复为上邽县唐天宝中陷入吐蕃大中
初收复为镇今为清水县理所嶓冢山山海经云嶓冢
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江经嘉陵故有嘉陵江
之称经阆中有阆中江之号郭璞云嶓冢山在武都氐
卷一百五十 第 7b 页 WYG0470-0415d.png
道县南梁州记云汉水发源陇西之氐道县嶓冢山南
汉志云西县禹贡嶓冢山西汉水所出后汉志亦云西
县有嶓冢山郡国志云上有异草花名骨容若食之无
子 渭水西自伏羌县界流入注水经云渭水又东出
岑峡入新阳川径新阳下城南溪谷赤蒿二水并出南
山东北入渭渭水又东与新阳崖水合即陇水也东北
出大陇山 段谷水源出县东南山下蜀志姜维为邓
艾所破于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即此谷也 马池
卷一百五十 第 8a 页 WYG0470-0416a.png
水源出县西南嶓冢山开山图云陇西神马山有渊池
龙马所生水经注马池水出上邽西南六十里谓之龙
渊水言神马出水事同徐吾来渊之异故有池马之号
昔刺史张彝得马头骨长三尺即此也 始昌城一名
西城按城即汉为西县地也今废在西南

  天水县西七十里管七乡古县也秦川记郡前有河水
冬夏无增减取此名县唐末废后唐长兴三年以南冶
县镇置县界无山有水一派北流入长道县界

卷一百五十 第 8b 页 WYG0470-0416b.png
  长道县西一百二十七里旧四乡今二乡本汉上禄县
地后魏分上禄置长道县于县置天水郡隋开皇十八
年改天水为汉阳郡又改汉阳县为长道县属成州按
成州图旧有长道汉阳上禄等四县以吐蕃侵扰百姓
流移并废为镇唐咸通十三年以成州奏人户归复土
田渐阔却置长道县今属秦州 祁山在县东十里有
城极严固按开山图云汉阳西南有祁山九州之名阻
天下之奇峻蜀志后主建兴六年诸葛亮身率诸军攻
卷一百五十 第 9a 页 WYG0470-0416c.png
祁山即此也山有高楼高涉二神每岁郡邑祀之 南
岈北岈二岈万有馀家诸葛亮表言祁山县去沮五百
里有人万户瞻其邱墟信为殷矣即谓此周地图记其
城汉时所筑也盐官水在县北一里自天水县界流
来 石堡在县南十八里高一百丈上有石城中有一
石井深一丈四时水湛然故老传云昔人避难居此开
其井饮之不竭人却漏其水又穿凿不得其水脉
大潭县西一百二十八里二乡本良恭大潭两镇皇
卷一百五十 第 9b 页 WYG0470-0416d.png
朝乾德元年合二镇立大潭县于上木竹谷即今治
伎两山在县西南六十里连成州界 十八盘山在县南
一百二十里今有十八盘路在 浊水从长道县界大
潭旧镇入阶州 清水在县南七十里从蕃界流来合
浊水入阶州 人头崖在良恭旧镇南五里去县九十五
里其崖象人头 废伏羌县本周冀戎之地秦伐冀戎
而置县焉汉书理地志云冀县属天水郡西晋大始元
年雍州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凉州之金城梁州之
卷一百五十 第 10a 页 WYG0470-0417a.png
阴平七郡立为秦州于冀县是后魏移于上邽改此为
当亭县隋大业二年改当亭为冀城县武德初立为伏
州仍于伏羌城置伏羌县八年罢伏州以伏羌县来属
唐天宝元年后陷吐蕃皇朝建隆三年秦州上言吐
蕃尚波于等进约伏羌县地因以旧城置寨 朱圉山
在县西俗名曰岩山汉书地理志云天水冀县有朱圉
山在县南梧中聚土地十三州志朱圉有石鼓不击自
鸣鸣则兵起 邽山在县东南 落门谷水在今县西
卷一百五十 第 10b 页 WYG0470-0417b.png
 龙马泉源出县西北平水地下渥洼沙作龙马之状
长老相传每春夜放牝马饮此泉水自然怀孕生驹初
无毛不能起以毡裹之经数月内生毛至三岁与大
宛马略同 平襄城汉县也属汉阳郡在今县南百三
十里故襄戎之邑也 大像在废县东一里石崖上有
大像一躯长八尺自山顶至山下一千二百三十丈有
阁道可登

  成州

卷一百五十 第 11a 页 WYG0470-0417c.png
  成州同谷郡今理同谷县禹贡梁州之域古西夷地周
省梁州故入雍至战国千亩戎羌氐居之后为白马氐
国又按史记西南夷传曰自莋以东北居长以什数冉
䮾最大在蜀之西自冉䮾皆氐𩔖今州南八十里有山
曰仇池其险固即白马氐之处又按范晔后汉书云河
地方百顷左右悉白马氐秦逐西戎遂统有其地昭王
三十八年陇西郡晋武帝时氐豪杨定拥众仇池称藩
于晋求割天水之西县武都之上县为仇池郡置于历
卷一百五十 第 11b 页 WYG0470-0417d.png
城其地遂为杨氏所据至后魏废帝元年改武都为南
秦州西魏改为成州至隋末州废置汉阳郡唐武德元
年复置成州领上禄长道潭水三县贞观元年以潭水
属岩州又割废康州之同谷县来属州治即杨难当所
筑建安城也天宝元年改为同谷郡乾元元年复为成
州自至德之后为吐蕃侵扰百姓流散诸县并废为镇
咸通十三年人户渐复却置成州并县又割长道县属
寻州梁开平初改为汶州后唐同光初复旧仍于栗镇
卷一百五十 第 12a 页 WYG0470-0418a.png
亭置栗亭县今理同谷县

  元领县三 今二

  同谷 栗亭新置

  一县割出秦州

  长道入秦州

  一县旧废

  上禄

  州境

卷一百五十 第 12b 页 WYG0470-0418b.png
  东西九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二千二百八十里 东至西京一
千八百六十里 东至长安一千里 东至
凤翔府驿马四百五十里 西南至良恭县
至岩州五百八十里 南至武州三百三十
里 北至秦州四百三十二里 东南至兴
州三百四十七里 西南至武州三百四十
卷一百五十 第 13a 页 WYG0470-0418c.png
五里 东北至秦州三百里 西南至渭州三
百八十六里

  户

  唐开元户四千七百二十七皇朝户主三千七百
六十客五千八百八十

  风俗

  与凤州同每耕耘之时即鸣鼓唱歌以乐之

  姓氏(阙)

卷一百五十 第 13b 页 WYG0470-0418d.png
  人物无

  土产

  麝香 羚羊角 狨皮

  同谷县旧三乡今三乡本汉下辨道地属武都郡后魏
定仇池正始中于此置广业郡领白石栗亭二县恭帝
后元元年改为同谷县 凤凰山注水经云广业郡南
凤凰溪中有二石双高其形若阙汉世有凤凰栖其上
故谓之凤凰台其山盖亦因此为名 同谷川州治之
卷一百五十 第 14a 页 WYG0470-0419a.png


  栗亭县东五十里二乡本栗亭镇地后唐清泰三年六
月秦州置栗亭县 栗亭川县治之地 废上禄县本
汉旧县属武都郡东晋属仇池郡宋分西山五羌为十
二部由是郡邑成焉隋初为苍泉县炀帝改苍泉为上
禄复汉旧名也 仇池山辛氏三秦记云仇池山上有
顷池平如砥其南北有山路东西绝壁万仞上有数万
家一人守道万人莫向山势自然有楼橹却敌之状东
卷一百五十 第 14b 页 WYG0470-0419b.png
西二盘道可七里上有冈阜泉源史记谓秦得百二之
固西晋末为氐杨茂搜所据立宫室囷仓皆为板屋乃
氐之所治于此今谓之洛道是也 雷牛山 泥公山
 五仙山三山历邑界

  仪州

  仪州理华亭县本西戎之界秦陇之地凤翔之边镇后
魏普泰元年筑城置镇以扼蕃戎之路唐为神策军后
唐同光元年改为义州周显德六年置华亭县于州郭
卷一百五十 第 15a 页 WYG0470-0419c.png
皇朝乾德二年割秦陇三镇之地置安化县太平
兴国二年改为仪州避御名

  领县二

  华亭 安化

  州境

  东西五十五里 南北七十五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八百里 东至西京一千四百
卷一百五十 第 15b 页 WYG0470-0419d.png
五十里 北至长安六百里 东至凤翔崇信
县九十里 东南至陇州九十里 北至渭州
九十里 西南至秦州约五百里隔陇山原无
直路 东北至泾州一百四十里内隔凤翔崇
县及宫坂岭 北至长安镇四十里次至新制
胜关城

  户

  旧户无籍

卷一百五十 第 16a 页 WYG0470-0420a.png
  风俗

  人以骑射为事

  人物无

  土产

  贡赋 弩弦麻

  地接陇山节气常晚至仲夏花木始开不产丝蚕惟
与西戎传易为利

  华亭县二乡周显德六年置以华亭乡为名 陇山在县
卷一百五十 第 16b 页 WYG0470-0420b.png
西二十五里 望仙山在县西北二十里 烂柯山在
县北一十五里 秦胡亥陵在县东南三十里乾湫原
上 秦长城在州城内有恬蒙冢

  安化县西九十里四乡皇朝乾德二年割秦陇三镇之
地置西北蕃十里 龙马山在县东一十里 陇山在
县西十里接蕃界及连崆峒山

  太平监

  太平监秦州之境内元有银冶八务皇朝太平兴国
卷一百五十 第 17a 页 WYG0470-0420c.png
三年升为太平监冶大贾务门外并不辖乡里无四至
八到分三务为监管之冶所

  元领务八 今领十九

  大贾务所冶都监官主之务五

  大贾务 白石上务 白石下务

  夹箭务 里谷务

  临金务北至监一百里分监官一员主之管八务
临金务 寨南务 碎石务

卷一百五十 第 17b 页 WYG0470-0420d.png
  黄蘖务 床谷务 子路务

  青阳务 篚园子务

  小泉务正南去镇九十里北至蕃界一里分临监官一
员主之管六务

  小泉务 董城务 牛池务

  西谷务 碗子堡务 隔瀍务

  户

  皇朝管诸务内主客一千三百九十七

卷一百五十 第 18a 页 WYG0470-0421a.png
  课利

  每年收钱银共三万二千八百四十八贯两






卷一百五十 第 18b 页 WYG0470-0421b.png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