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a 页 WYG0470-03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二

  宋 乐史 撰

  山南东道一

  邓州

  邓州南阳郡今理穰县禹贡为豫州之域汉书地理志
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于周为申国平王母申后之家
也战国时属韩史记苏秦说惠王曰韩西有宜阳东有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b 页 WYG0470-0352b.png
宛穰即谓此也又汉志韩分晋得南阳郡是未分之前
为晋地寻复属楚至秦昭襄王十五年取韩地置南阳
郡释名云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曰南阳始皇置三
十六郡南阳即其一也汉志南阳郡领犨等三十六县
理宛后汉光武帝起于南阳应白水真人之谶在宋齐
亦因之后魏太和中置荆州领南阳等八郡居穰城置
兵以备齐隋开皇初州郡不改罢郡因以南阳为县号
而废宛名焉当时尚𨽻荆州七年梁祚既绝荆州之称
卷一百四十二 第 2a 页 WYG0470-0353a.png
复为江陵改为邓州以汉之邓县为州名至大业
初分州为南阳清阳二郡地唐武德二年又改为
邓州州领穰冠军深阳三县三年又立顺阳县州置
总管管邓浙郦宛沟新引等七州四年废总管𨽻山南
行台废新州以新野县来属又置平晋县六年省顺阳
入冠军省平晋入穰县八年废宛州以南阳来属废郦
州以新城来属贞观元年省冠军入新城天宝元年改
为南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邓州后梁开平三年为宣化
卷一百四十二 第 2b 页 WYG0470-0353b.png
军节度后唐同光初年改为威胜军周广顺二年改为
武胜军皇朝因之

  元领县九 今五

  浙川 顺阳 穰县 南阳 内乡

  四县废

  新野(旧废入穰县) 菊潭 向城(已上二县并入上
县) 临濑(入于穰县)

  州境

卷一百四十二 第 3a 页 WYG0470-0353c.png
  东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二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八百一十五里 西北至长安九百二
十五里 东至唐州三百二十三里 南至襄州一
百八十五里 西至商州六百四十八里 北至汝
州四百九十四里 东南至唐州四百一十二里
西南至襄州一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均州二百四
十五里 西北至虢州七百三十四里 东北至汝
卷一百四十二 第 3b 页 WYG0470-0353d.png
州四百七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四万三千五十皇朝户主六千一十客一
万四千三百六十六

  风俗

  史记云秦灭韩徙天下不轨之人于南阳故其俗夸
奢尚气力好商贾渔猎藏匿难制宛西通武关东受
淮海一都会也

卷一百四十二 第 4a 页 WYG0470-0354a.png
  姓氏

  南阳郡十一姓  张  乐  赵  井
何  白  韩  邓  姬  周  滕

  人物

  百里奚宛人仕虞去虞为秦穆公所用霸西戎 范
蠡楚宛三户人越王以为大夫勾践霸乃辞去乘扁
舟出三江入五湖勾践铸金像于坐侧 邓禹南阳
新野人为大司马封高密侯 吴汉宛人为大司马
卷一百四十二 第 4b 页 WYG0470-0354b.png
忠侯伐公孙述八战八克 张堪南阳人 宋均南
阳安众人时九江虎暴均为太守务退奸贪思进忠
善其虎自去 张衡南阳西鄂人今邓州向城县
有平子墓 左雄为尚书令 何晏南阳人也 黄
忠 陈震 吕义皆南阳人 曹景宗新野人读史
至司马穰苴乐毅传抚卷叹曰大丈夫当如是为梁
右卫将军 庾肩吾字慎之南阳新野人仕梁为度
支尚书贼宋子仙破会稽购得肩吾欲杀之乃曰吾
卷一百四十二 第 5a 页 WYG0470-0354c.png
闻汝能作诗今可即作若能将贷汝命肩吾操笔便
成辞藻甚美子仙乃释之诗曰发与年俱老愁将罪
共深聊持转风烛惭照广陵琴卒赠散骑常侍子庾
信字子山与徐孺子陵文并称绮艳世号徐庾 唐
岑文本孙义南阳人

  土产

  丝布贡 绢 蔓荆子 款冬花 进白菊花其花
在骑立山有人户看守

卷一百四十二 第 5b 页 WYG0470-0354d.png
  穰县旧九乡今六乡本汉旧县亦为涅阳县穰即战国
时楚之别名邑后属韩秦攻韩取之封相国魏冉为穰
侯汉县属南阳郡晋属义阳郡 灵龟郭仙产雍州记
云石桥水污而为池出灵龟色如金缕 五垄山周地
图记云南阳郡西山有五堆连延相接故号五垄山
三户左氏传云晋士蔑执蛮子界楚师于三户即此郡
地 湍水荆南图副云作专南雍记云县北七里有湍
水六门堨白水浊水棘水是也 涅阳城汉为县废城
卷一百四十二 第 6a 页 WYG0470-0355a.png
尚存在涅水之阳 潏水郡国志云潏水出南阳穰县
 九井汲一井即九井皆动 钳卢陂周地图云召信
臣所凿溉田三万顷 六门堰在县西三里拥湍水亦
召信臣所作也信臣汉人为太守 朝阳故城汉为县
城在今县东南俗谓之朝湿城 顺阳故城汉县废城
在今县西北 马圈镇在县北后魏立为镇即汉之涅
阳县地后魏尝以兵戎拒齐齐大将陈显达攻围四十
馀日不下而退即此城 三公城即邓禹从光武有功
卷一百四十二 第 6b 页 WYG0470-0355b.png
后归故乡里人遥饯于此禹为太尉故城因名之 邓
晨宅晨郡人宅有大树晨每依荫于其下 范蠡祠祠
即蠡之故宅地也蠡死之后三户迄今祀之今祠甚严
 三女楼北齐蜀郡太守鄂王子雅薨葬于县无男有
三女各用钱五百万共造双楼于墓侧工迹精妙石色
可鉴故后人谓之三女楼 石洞庭按隋图经云顺阳
县有石洞庭口阔二尺高九尺西北穷之莫极潜连上党
抱犊山 朱砂里在县西七里

卷一百四十二 第 7a 页 WYG0470-0355c.png
  南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旧七乡今三乡本周之申国
也汉置宛县属南阳郡唐圣历元年五月改为武台神
龙初复旧 北华山淯水后汉淯阳县废城在今县南
淯水之阳尚存 梅溪南雍州记云南阳县西北七里
有梅溪源发紫山南经百里奚故宅 小长安城在县
三十七里淯水之东谢承后汉书云汉兵甄阜梁赐战于
小长安汉兵败退保棘阳城周回一里二百步 杜衍
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西南一十三里 刘文龙宅在
卷一百四十二 第 7b 页 WYG0470-0355d.png
县西四十里 五羖大夫百里奚墓在县西南七里有
石碣存墓前有七星石 汉光武墓庙皇朝建隆四年
敕立庙祭祀 废临濑县在州西北八十五里本汉冠
军县地后魏太和二十二年孝文割冠军北境置新城
县属南阳郡唐天宝元年改为临湍县汉乾祐元年改
为临濑县避庙讳今废入穰县 翼望中山经云湍水
出焉 大湖山南郡赋云天封大湖列仙之陬 白石
山盛宏之荆州记云武延城北有白石山山悉白自远
卷一百四十二 第 8a 页 WYG0470-0356a.png
望之若层冰积雪耀乘云日 丁城隋图经云宋元嘉
中掠得武阳人万户遂于新城筑丁城安置丁城一名
新城 清水隋图经云清水经独山史定伯碑云瓜里
津即清水上三梁谓之瓜里 冠军城在县西四十五
里 汉县汉大将军霍去病所封之域 张澹冢隋图
经云魏征南军司张澹冢有碑刻其背文曰白楸之棺
易朽之裳铜铁不入凡器不藏嗟尔后人幸勿我伤至
宋元嘉中有盗开其冢获金银器甚多垂帘皆金钉饰
卷一百四十二 第 8b 页 WYG0470-0356b.png
之 废菊潭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元五乡本汉中乡县
地唐开元二十四年割内乡之北界以置因菊潭水以
名县周显德五年并入临濑县 菊水源出县东石涧
山一名菊潭水水出石马峰峰如马焉其水重于诸水
按盛宏之荆州记云源旁悉生芳菊被洭浸淡涧流滋
液其水极甘馨谷中有三十馀家不穿井仰饮此水上
寿百二十岁中寿百馀其七十八十者犹以为天菊能
轻身益气令人久寿于此有徵矣后汉胡广字伯始为
卷一百四十二 第 9a 页 WYG0470-0356c.png
侍中久患风羸南归饮此水疾遂瘳 湍河在县南七
里从内乡县界来经县界入穰县 紫灵山在县北一
十五里其山低小 浊山在县西三十里 默河在县
东七十里源从内乡界来 骑立山出铜矿在县东一
百八十里山有湫水三池每天旱于下池祈雨上中池
不通人行 废向城县本汉西鄂县地属南阳郡后魏
孝文招定山南于今县东四十里古向城置向城县周
显德三年废入临濑今又入穰县 丰山山海经丰山
卷一百四十二 第 9b 页 WYG0470-0356d.png
有兽其状如猿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雉
衡山荆州记衡山有石室甚整饰相传名皇后室未审
其来 分水岭在县北七十里山海经云南水自岭南
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俗名此岭为分头岭即三鸦之第
二鸦也从此而北五十里为第三鸦入汝州界 故博
望城汉县属南阳郡武帝时张骞侯国 武阳山清冷
山鲁阳关已上并在邑界 废新野县东南七十里旧
六乡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后汉为棘阳县寻废后为新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0470-0357a.png
野晋太康元年置义阳郡居新野县属荆州隋开皇三
年郡废改属荆州七年属邓州今废入穰县 朝阳故
城水经注云朝水又东经朝阳县 樊陂在县西南昔
有樊邓之邑盖因地以名之 棘水水经云棘水南经
新野而历黄邮聚即此 光武台在县北二十四里
菖蒲潭后魏典略云孝文帝南巡至新野临潭水而见
菖蒲乃歌曰雨菖蒲新野乐遂建雨菖蒲寺以美之
内乡县西二百四十里旧九乡今九乡本楚析邑一名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0470-0357b.png
白羽之地左氏传秦人过析隈即此也后属于秦按郡
县道记析邑地属楚顷襄王元年秦昭王发兵出武关
攻楚取析即此亦为中乡地汉为析县属弘农郡按荆
州图副今县东七里地于(阙) 村秦张仪所谓商于之
地也永嘉末没魏刘聪孝文帝于此置析阳郡理西析
阳废帝改为中乡县隋开皇避讳改为内乡兼置淅州
贞观初废来属 马户山山后有穴若户相传昔有马
出以为名 胡保山石勒时立黄攀神祠于此山号胡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0470-0357c.png
保山 高前山今名天池山山海经云翼望之山东南
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
也饮之者不心痛 墨山荆州记云内乡县有墨山一
谓元仙山仙圣宅南有丹崖映川流之滨实为殊观
丹水汉因水名置丹水县今废城在县西南郡国记丹
水楚之商密地在今内乡县西南一百三十里丹水故
城是也永嘉乱后废后魏复置属顺阳郡大业十三年
省武德三年再立七年又废其城南临丹水 龙泉荆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0470-0357d.png
门记云内乡县西有泉泉见白璧赤柱相传曰龙泉
析阳故城天后通天元年以析水之阳立县今废析水
即水经之汮水也出析县北南入沔谓之汮口郭仲产
南雍州记丹水合汮郡国志县道记析水经析县邑东
今析水经西盖郦氏之经误矣析春秋时一名白羽
菊河在县东三十里汉王城在县北一百里城内池有
试剑石 九尾湖在县西南七十里

  淅川县西二百里元三乡唐武德二年析内乡县三乡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0470-0358a.png
复置后魏西淅之县名 丹水在县北一十五里自商
州商洛县界流入 大黄山 小黄山并在县西一百
三十里 故淅州在县北三里

  顺阳县西一百二十里新割二乡本顺阳镇皇朝太平
兴国六年置从镇将孔茔上利便故也在淅川内乡县
界之中

  唐州

  唐州淮安郡今理泌阳县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楚地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0470-0358b.png
故左传屈完对齐桓公楚国方城以为城战国时属晋
后韩分晋地秦置三十六郡为南阳郡周地图记后魏
大和中置东荆州于北阳古城恭帝元年改为淮州因
淮水为名隋文帝开皇五年改淮州为显州取界内显
望冈为名隋末为淮安郡唐武德四年改为显州仍置
总督管领显北澧纯三州显州领北阳慈邱平氏显冈
四县五年又分置唐州属显州总管七年改为都督府
州不改贞观元年罢都督仍以废纯州桐柏县来属二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0470-0358c.png
年省显冈县九年改显州为唐州以废唐州之枣阳湖
阳又废鲁州之方城三县来属十年以枣阳属隋州开
元五年以方城属仙县十三年改置上马县二十六年以方
城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淮安郡乾元初复为唐州旧属
河南道至德后属山南东道州城旧治北阳唐末移于
泌阳梁改为泌州后唐同光初复旧名晋又改为泌州
汉初复旧名

  元领县六 今五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0470-0358d.png
  泌阳 桐柏 湖阳 方城 北阳

  一县废

  慈邱(并入北阳)

  州境

  东西三百二十里 南北三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七百里 西北至长安取叶县路一千
五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邓州路一千二百二十五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0470-0359a.png
里 东至蔡州二百七十三里 西至随州四百二
十五里 南至邓州三百二十四里 北至汝州四
百二十五里 北至叶县一百八十三里又自叶取
龙兴路至汝州一百八十五里 东南至申州二百
六十五里 东北至邓州三百三十里 西南至襄
州三百五十四里 西北至蔡州二百八十三里
西北至汝州鲁山县四百三十二里 东北至蔡州
吴房县三百一十九里 东南至叶县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0470-0359b.png


  户

  唐开元户一万四千八百皇朝户主二千三百八十
七客五千四十一

  风俗

  与蔡州同

  姓氏

  阙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5a 页 WYG0470-0359c.png
  人物

  无

  土产

  绢 方城梨 半夏 桔梗 茱萸 乌头

  泌阳县元三乡汉舞阴地今有故城在其北即后汉光
武破王莽甄阜梁赐之地后魏立为上马县周地图记
云本名石马县以县南石马为名后讹为上马隋废唐
武德初又置上马县贞观初又废之开元十三年复置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5b 页 WYG0470-0359d.png
天宝元年改为泌阳以地有泌水经其阳故以名之
泌水诗曰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在邑界 桐柏山在县
东南一百八十里

  桐柏县东一百六十里元三乡汉志平氏县有桐柏大
复山梁大同元年于此置华州及上州郡西魏之元年
改华州为淮州三年又改为纯州后周武帝建德三
年又分置义乡县以属焉隋开皇十八年改义乡为桐
柏汉志桐柏县取桐柏山为名 桐柏山禹贡导淮自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6a 页 WYG0470-0360a.png
桐柏大复淮水所出经南阳东会于泗沂入于海 大
木山俗名天目山十六国春秋祖逖为豫州刺史将家
属避难于天目山即此山也 菩萨山在县东北三十
里 淮水出废平氏县桐柏山东流 淮渎庙水经云
桐柏山南有淮渎庙前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
汉延禧中守令所造旧有淮渎令掌此祠唐天宝中封
淮渎为长源公庙中有石龟十一枚极大 九渡水水
经注云九渡水出鸡翅山溪涧萦委沿洄九度其犹零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6b 页 WYG0470-0360b.png
陵之九度水也

  湖阳县西南六十里元三乡古蓼国之地左传郧人将
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杜预注云蓼国今义阳棘阳县东南
湖阳城是也文公五年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
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秦
灭楚属南阳汉为湖阳县 蓼山在县东北二里 紫
玉水在县东南十五里 谢城本旧棘阳城水经注云
谢水出谢城其源微小至城甚大城周回水侧申伯之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7a 页 WYG0470-0360c.png
都也诗云申伯番番既入于谢今申国在宛北自申迁
于谢 上马城后魏州地图记本石马县县南有一石
马为名后误为上马 棘延故城古谢国之地在棘水
之阳后为县有废城在今县北 湖阳城后汉光武封
姊为湖阳公主即此城又按周地图记云湖阳县光武
外祖樊重邑也

  方城县北一百六十里元三乡本汉堵阳县属南阳郡
应劭云明帝改为顺阳西魏置襄邑郡于此后废唐武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7b 页 WYG0470-0360d.png
德初置北澧州贞观初改为鲁州九年复废为县𨽻唐
州 黄城山即方城山也地志南阳叶县方城邑有黄
城山 唐武山水经注云高凤所隐处号西山 衡山
汉志衡山澧水所出即桐柏之连冈也 饼餤山在县
东三十里 堵水一名柘水水经堵水出堵阳县北山
敷源并发南堵经小堵谓之堵水

  比阳县东北七十五里元二乡汉县属南阳郡后魏置
东荆州于汉北阳故城又为淮州隋改为显州因显望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8a 页 WYG0470-0361a.png
冈为名唐贞观元年改为唐州今县理即州故城 北
水南流入县西水经云北水出北阳县东北大胡山一
名马仁陂溉田万顷盖此水之聚泽也 苦莱山在县
西北三十五里即黄山城也自叶至此北阳南北相毗
连亘百里亦曰长城山即长沮桀溺耦耕处下有东流
水即子路问津之所尸子云楚狂接舆耕于方城即此
山 溱水亦谓青衣水 溲水 油水 陇水皆北阳
水名 楚平王祠即昭王父也 伍相祠 汉高祖祠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8b 页 WYG0470-0361b.png
 光武祠三祠洁敬甚严 宋玉冢楚大夫 楚女冢
即楚姬女 湖阳公主冢后汉光武姊 废慈邱县左
州东七十里汉北阳县地属南阳郡后魏于此立江夏
郡寻废为戍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慈邱县取界内山为
名周显德三年为北阳 大湖山水经比水出大湖山
即天封山张衡南都赋天封大湖列仙之陬是也 中
阳山一名慈邱山亦名上介山水经观水出上介上即
此山也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9a 页 WYG0470-0361c.png








卷一百四十二 第 19b 页 WYG0470-0361d.png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