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470-024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七

  宋 乐史 撰

  淮南道五

  蕲州

  蕲州蕲春郡今理蕲春县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楚
分为英氏国春秋云齐人徐人伐英氏杜氏注云楚与
国也史记云颛顼之后曰鬻熊为文王师成王封其曾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470-0248d.png
孙熊绎于楚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其后至文公徙于
郢故江陵是为西楚汉封元王交于彭城是为东楚又
封厉王胥于广陵是为南楚今蕲州居三楚之中也盖
蕲为周秦旧邑地始皇十六年灭楚虏王负刍于蕲即
此邑也今州北有蕲水南入于江江津曹公与桥蕤战
处在蕲水之阳秦灭六国此为九江郡地今州广济县
即秦汉之六县而英布即县人项羽封布淮南王而都
于六今古城尤存后为蕲春县建武二十三年封陈俊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470-0249a.png
子浮为蕲春侯吴志云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郡典农
屯皖吕蒙袭破之又贺齐传云初晋宗为吴将以众叛
如魏还为蕲春太守图袭取安乐取其保质权以为耻
因军初罢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诏齐督糜芳鲜于丹等
袭蕲春生虏宗吴复置蕲春郡至晋惠帝时蕲春改为
西阳郡晋书云孝武帝以宣太后讳春改为蕲阳仍属
新蔡郡后为罗州属江夏郡又宋州郡志云大明八年
蕲阳县复置属西阳郡南齐高帝改置齐昌郡梁侯景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470-0249b.png
之乱北齐高氏尽有淮南之地因于此置雍州后梁明
帝附周犹如之至陈武帝建国洎宣帝命将吴明彻经
营淮南陈书云明彻攻下晋州进剋蕲城隋初为蕲州
炀帝三年废复置蕲春郡唐武德四年改为蕲州领蕲春
蕲水罗田黄梅浠水五县其年省蕲水入蕲春又分蕲
春立永宁省罗田入浠水又改浠水为兰溪又于黄梅
县置南晋州八年州废以黄梅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蕲
春郡乾元元年复为蕲州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470-0249c.png
  元领县四

  蕲春 黄梅 广济 蕲水

  州境

  东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五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西京取蔡州路一千八百二十四里水路取
蕲水南下扬州东北沂流屈曲四千一百二里
西北至长安取洛阳南潼关路二千五百六里又取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470-0249d.png
蓝田关路二千一百六十一里水路取蕲水下扬
州 东北溯流至洛京福昌县界穴狼山过屈
曲五千一百四十五里 东至舒州三百里 南
至鄂州永兴县界二百二十里 西至黄州三百
三十里 北至寿州霍山县四百五十里 东南至
鄂州五百里 西南至光州三百七十里 东北至
寿州踰太山九百七十里

  户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470-0250a.png
  唐开元户一万一千一百皇朝管户主一万四千一
百一十九客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七

  风俗

  同舒州

  姓氏

  (阙)


  人物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470-0250b.png
  (阙)

  土产

  白纻布 白花蛇 竹簟 笛管 已上旧贡 茶
出当州蕲水二县北山

  蕲春县旧十四乡今五乡本汉旧县属江夏郡按地名
解云蕲春以水隈多蕲菜因以为名晋太康地理记
云改属弋阳郡惠帝时属西阳郡孝武改为蕲阳属新
蔡郡北齐于此置齐昌郡后复为齐阳县因以立郡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470-0250c.png
内流山在州北界山领迤逦山南水流入蕲水县界以
流入大江即鄂州永兴县界山西北流入蕲水县界次
入大江即鄂州武昌县界北入寿州霍山县东入管州
太湖县界鼓角山天将阴必闻鼓角之响然后雨下
蕲水源出县西太浮山一名蕲水山经云蕲水江夏蕲
春县北山温水出当州蕲春县界东北六十里山下凝
冬之月蒸气上腾人皆沐浴 翻车水蕲春郡记云九
江王英布于翻车水北筑翻车城 江夏王城晋江夏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470-0250d.png
王所筑钴鋂水出栌梨山入蕲河

  黄梅县东一百四十里旧七乡今四乡本汉蕲春县地
宋书州郡志云宋分江夏郡置南新蔡郡隋开皇十八
年改为黄梅县南流入威湖 慈云塔在县西北四十
里双峰山第四祖道信大师寂灭之所大历九年敕谥
大医和尚塔号慈云 法雨塔在县东北二十六里冯
茂山第五祖弘忍大师寂灭之所大历元年敕谥大满
和尚塔号法雨 畎江五阜洲在县一百一十里按尚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470-0251a.png
书九江纳锡大龟出蔡地即此也

  广济县东五十里旧十一乡今四乡本蕲春县地唐武
德四年析置永宁县至天宝元年改为广济县 积布
山郦元水经注云江水又东经积布山南俗谓之积布
矶是也 黄石水水经注云江之右岸有黄石山又水
经云其北即有黄石矶是也 蔡山山出大龟尚书云
九江纳锡大龟即谓此山之龟也 青林湖水经注云
水在青林湖傍即利水出庐江郡之东陵县西南流入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470-0251b.png
积为湖湖西有青林山

  蕲水县西北七十二里旧十乡今四乡本汉蕲春县地
宋武帝于此置浠水县唐武德四年改为兰溪至天宝
元年改为蕲水县以县界蕲水所出为名 茶山在县
北深州每年采造贡茶之所 兰溪水源出箬竹山其
侧多兰唐武德初县指此为名

  光州

  光州弋阳郡光山县今理定城县禹贡扬州之域春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470-0251c.png
时弦子国春秋鲁僖公五年楚人灭弦杜预注云弦在
弋阳[轪]县是秦属九江郡汉为西阳县属江夏郡魏分
置弋阳郡晋元康末分弋阳为西阳郡历东晋齐梁皆
为弋阳郡又地舆志云梁末于光城置光州后魏又为
弋阳郡北齐置南郢州后周又改为淮郡隋初郡废为
州炀帝初又为郡唐武德三年平江淮改为光州置总
管府以定城县为弦州殷城县为义州以宋安郡废为
谷州凡管光弦义谷庐五州光州领光山乐安固始三
卷一百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470-0251d.png
县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唐贞观元年罢都督
府省弦州及义州以定城殷城来属又省谷州以宋安
并入乐安天宝元年改为弋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光州

  元领县五 今四

  定城 光山 仙君 固始

  一县废

  殷城(并入固始)

  州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470-0252a.png
  东西二百四十三里 南北一百五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九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三百
二十里 西北至长安一千七百三十里 东至
寿州四百里 北至(阙)        南
至黄州三百六十里  西至(阙)    西至
旧申州二百里 北至蔡州三百里 东南至
蕲州八百二十里 西南至安州七百里 东
卷一百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470-0252b.png
北至颖州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许州六百二十


  户

  唐开元户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五皇朝管户主
五千二百五十一客一万三千三百三十

  风俗

  同申蔡

  姓氏

卷一百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470-0252c.png
  (阙)


  人物

  (阙)


  土产

  茜草 葛 远志 绵 绢 生石斛 名玉
土地有毒蛇沙虱自夏至秋水草中多此物伤害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470-0252d.png
人疗蛇伤用反息草沙虱用重楼草出于思期邑

  定城县旧二十乡今六乡春秋黄国地汉为弋阳县地
属汝南郡梁普通八年自后魏徙弋阳县地属汝南郡
地舆志云高齐徙弋阳郡又为新蔡郡改平舆县为南
弋阳县武平元年改南弋阳县为定城县按十三州志
云定城置在古黄子国南十二里武德三年置弦州贞
观元年省弦州以定城县属光州 淮水北去县六十
七里 黄子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春秋时黄国为楚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470-0253a.png
灭弋阳故城弋阳台并在今县西二里

  光山县北三十里旧四乡今七乡本汉西阳属江夏郡
魏属弋阳郡宋孝武帝大明初于此立光城县隋开皇
三年废入乐安县十八年又置光山县一名弋山县
淮水经县七里 浮光山周回十二里一名弋浮山在
县西北八里应邵注汉书云弋山在县西北水经注云
浮光山即弋阳山也出名玉及黑石堪为棋其山俯映
长淮每有光煇 白牙山在县东南一百六十七里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470-0253b.png
黄州麻城县从山顶为界出山桑堪为弓弩材 柴水
源出仙居县南屈曲流一百一十里入淮北向蔡州新
息县及西向仙居县界并造桥渡按水经云淮水右东
壑水注之郦善长注云水出白沙山东北经柴亭西流
入县去合江俗谓之柴水 雨施陂在县西八里唐永
徽四年刺史裴大觉审其地迹因积流水遂广田畴灌
溉膏腴一百馀顷人赖其利因名雨施陂 木兰女庙
在县南二里唐武德六年州人卢祖尚曾任弋阳太守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470-0253c.png
从黄州移于此 故黄州城在县南四十里耆旧相传
云古黄国别城宋升明年置郡州带潢水因名潢州郡
梁天监元年废 故西阳城在县西二十里汉书地理
志云西阳县属江夏郡魏属弋阳晋太康十年封汝南
王亮子羕为西阳公惠帝改封西阳郡王居此县永嘉
乱后县并移置故邾城上流五里其城遂废 故茹由
城在县南六十二里按地舆志云晋帝立茹由县宋文
帝元嘉二十五年复立茹由县属弋阳按孝武帝以属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470-0253d.png
光城郡隋开皇三年废入乐安县 伍相庙水经注弋
阳郡隋开皇三年置东有虞丘郭南有子胥庙 木陵
故郡关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仙居县西北一百里旧九乡今四乡本汉[轪]县地春秋
时弦国春秋僖公五年楚人灭弦弦子奔黄注云在弋
阳[轪]县东南有弦亭是汉为县今县北四十里古[轪]城
是也汉书惠帝封功臣黎来苍为[轪]侯属江夏郡宋书
州郡志云分[轪]县立乐安县以乐安山为名唐天宝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470-0254a.png
年改为仙居县 南仙居山在县西南二百里中有石
室仙人所居 北仙居山在县压山东元名乐安山唐
天宝中敕改为仙居山县取仙居为名 杏山在县东
北与仙居山隔谷去县七里上有抱朴子鍊丹井灶仙
迹甚多遍山皆杏树谷河水在县西八里水经注云
其水南出鲜金山北流合淮水俗谓之仙居水 仙堂
上陂在县西南一十里梁武大同元年百姓堰谷为六
陂以溉田 古[轪]县在县北四十里汉[轪]县惠帝封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470-0254b.png
臣黎来苍为[轪]县侯也 仙人庙在县西南二百里在
南仙居山侧无村相传晋时抱朴子曾宰乐安县人户
馑厄济之以丹至今祭祀

  固始县东北一百一十五里旧十二乡今六乡本汉寝
县楚相孙叔敖子所封之邑在淮北故此邑迄今有叔
敖祠甚灵异续汉书志改为固始齐梁俱属豫州北齐
置建州至梁末寻废州又为新蔡县郡领固始一县也
后周又为浍州以水名郡隋废州县额复𨽻弋阳焉皇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470-0254c.png
朝并殷城县入 淮水经县北八十里 安阳山在县
东六十里山顶与霍县分界 大灌水在县西四十里
源出雾露山西南合决水水经云灌水源出庐江金兰
县褚先生论神龟出于江灌水间加林之中谓此水也
俗音讹或为浍水又有小浍水 滭水在县西五十里
源出光山县阴山北流入当县水经云滭水入弋阳南
岳山北流历阴山关北注于淮俗谓之白露水 决水
在县东三里源出霍山县版石山流入县界汉书云决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470-0254d.png
水出庐州雩娄县南大别山北入安封县又经蓼古城
与灌水入淮 茹陂在县东南四十八里建安中刘馥
为扬州刺史兴筑以水溉田 楚相祠在县西北七十
里期思城西五步太康地理志云孙叔敖本期思城人
为楚令尹图经云祠庙隳坏托梦于固始县令段光复
立祠庭 期思城在西北七十里期思楚之下邑左传
楚王田于孟诸以期思公复为右司马杜预曰复遂楚
期思邑公今弋阳期思县也汉期思县理蒋乡属汝南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470-0255a.png
高祖英布大夫贲赫告反封为期思侯魏晋属弋阳齐
志属西阳续汉书志有蒋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凡蒋
邢茅周公之胤杜预曰蒋在弋阳期思县自梁已来废
 丁兰木母冢在县北丁村六十里 大苏山在县东
四十里陶弘景山图云霍山及牛山出药草其山东南
角有伏石似牛复与霍山相接山中出石斛入贡 废
殷城县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大汉期思县地属汝南郡
宋书州郡志云侨立苞信县于此后成实土按梁以项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470-0255b.png
城县为殷城以镇流人是也隋文帝以豫州苞信重名
改为殷城县取古殷城为名至炀帝又立义州于此贞
观元年州废来属今并入固始县 雾露山在县南一
百六十里山顶与麻城分界图经云山在雩娄之境语
讹呼为雾露 恽全汤在县南山中去县四十五里东
流二里入灌水其汤绿色三月中虺毒不可入 金浆
涧水源出大苏山六十八里入县北灌水本名冷水唐
乾封三年司马陈顺德巡县以此水白如浆改为金浆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470-0255c.png
涧水 浍水在县西五里 定城关在县西四十里高
齐以南迫陈境因置关隋废 仙井山在县西五十里
传云昔有仙人隐于此有石泉井数区 木贼山在
县西南一百里出木贼草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470-0255d.png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