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470-022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

  宋 乐史 撰

  淮南道一

  扬州

  扬州广陵郡今理江都广陵二邑禹贡淮海惟扬州唐
虞淮海之间皆州域也尔雅江南曰扬州言江南之气
躁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天文斗牛之分星纪之次七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470-0220d.png
国时属楚秦灭裂楚为九江郡地项羽以封英布高帝
封其兄子濞景帝四年更名江都国自此或为郡或为
国废置不恒前汉扬州无定理后汉扬州方理历阳又
徙阴陵魏扬州刺史理寿春吴自寿春移理建业元帝
渡江历江左扬州常理建业江都郡立为南兖州梁末
入北齐改为东广州归陈复旧名入周又为吴州置总
管府隋开皇九年改为扬州仍为总管炀帝改为江都
郡移于坊内枚州置官号江都官武德二年赋帅李子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470-0221a.png
通自海陵率众攻破州城遂窃据之三年子通为杜伏
威所破未几伏威归化于润州江宁县置扬州以隋江
都为南兖州置东南道行台六年辅公祏窃号江南驱
拥江北诸州毁撒宫殿尽过江南域遂荒废七年赵郡
王孝恭讨平公祏改南兖州为䢴州九年省江宁县之
扬州改䢴州为扬州大都督府督扬和滁楚舒庐寿
七州贞观十年改大都督为都督扬滁常润和宣歙
七州龙朔二年升为大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广陵郡
卷一百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470-0221b.png
依旧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扬州自后置淮南莭度
使亲王为都督领使长史为莭度副大使知莭度事以
此为治所与成都府号为天下繁侈故称扬益焉皇
朝因之

  元领县七 今三

  江都 广陵六合

  四县割出

  高邮(建军)天长(建军)海陵(入秦州)永贞(入建安军)

卷一百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470-0221c.png
  州境

  东西二百二十五里 南北一百六十七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一千九百四十里 西北至长安二千
七百里 东至海五百六十里至溱州九十五里
南至大江三十里渡江至润州七十里 西至滁州
二百里 北至楚州三百里 东南至海四百里至
泰兴县界八十里 西南至和州三百六十里 西
卷一百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470-0221d.png
北至泗州二百里 东北至泰州盐城县三百六十


  户

  唐开元户六万一千四百一十七皇朝户主一万四
千九百一十四客一万四千七百四十

  风俗

  (阙)

卷一百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470-0222a.png
  姓氏

  广陵郡四姓 戴 高 盛 游

  人物

  刘瑜字季莭广陵人 陈琳广陵人善为檄书仕魏
刘敬叔广陵人撰异苑 张纮广陵人

  来济江都人相高宗父护儿隋开府故语曰来护儿
为宰相 虞州南为大匠

  盛产母目失明因食螬蛴目遂明

卷一百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470-0222b.png
  李善扬州江都人注文选六十卷子邕

  土产

  筦席 绵绮 白绫 铜镜 柘木

  江都县旧二十乡今二十五乡本秦广陵县地属广陵郡
汉景帝立江都国遂因国以立县焉 大铜山在县西
七十二里即汉书称吴王濞即山铸钱此其处也 蜀
冈图经云今枕禅智寺即隋之故宫冈有茶园其茶甘
香味如蒙顶 芜城即州城古为刋沟城也汉已后荒
卷一百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470-0222c.png
毁宋文士鲍明远为赋即此 广陵按郡国志云州城
置在陵上尔雅云大阜曰陵一名阜冈一名昆崙冈故
鲍昭芜城赋云拖以漕渠轴以昆崙河图括地曰昆崙
山横为地轴此陵交带昆崙故曰广陵也 大江西南
自六合县界流入晋祖逖击楫中流自誓之所南对丹徒
之京口旧阔四十馀里谓之京江今阔十八里魏文帝
登广陵观兵戎率十馀万旌旗数百里临江见波涛汹
涌而叹曰吾武骑万队何所用之嗟乎此天所以限南北
卷一百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470-0222d.png
也 江都故城在县西南四十六里城临江水今为水
所侵无复馀址 临江宫隋书云大业十三年二月大
驾出杨子幸临江宫大会赐食并百僚亦饯于凝晖殿
庭酺戏为乐数日时羽葆初咸霜戈花氅羽旆龙旌横
街塞陌二十馀里晖翳云日前代羽卫无盛斯时 十
宫在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润竦高跨阜随城形
置焉并隋炀帝立也曰归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
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华宫光汾宫是曰九宫 东
卷一百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470-0223a.png
府斋梁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顾野王及王褒并为宾客
野王好丹青善图画王于东起斋令野王画七贤命王
褒书赞时人称为两绝 舆浦图经云舆浦往来恒有
游浊及乎一朝清澈后汉太守范邈表以为瑞也 钓
台西征记雷陂有台二丈又南兖州记云即吴王濞之
钓台 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并在宫城东北角池侧
沈约宋书云徐湛之为南兖州刺史营搆亭观以极游
宴之娱又于城南起万岁楼以望钟山 澄月亭悬镜
卷一百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470-0223b.png
亭春江亭在县南二十七里杨子宫西已上三亭皆隋
炀帝置 雷陂隋炀帝葬于其侧 厉王胥冢郡国志
广陵厉王胥冢岁旱鸣鼓攻之辄云雨抱朴子云吴主
时掘大冢有重阁檄道高可乘马有铜人皆大冠执剑
棺中人鬓已斑白面体如生以白璧三十枚藉尸举之
有玉形似冬瓜从怀中堕地两耳及鼻中有黄金如枣
此骸骨因假物而不朽之效也 江祠江妃志云岁三
祀之以伍员为配阮升之南兖州记云其神复江都王
卷一百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470-0223c.png
或易王庙 东陵圣母庙在县三十里按神仙传云东
陵圣母海陵人适杜氏师刘纲学仙术成道夫不之信
也告官拘以囹圄顷之圣母从狱窗中飞出众人望见
之转高入云中于是立庙远近敬信之每表灵验常有
一青鸟在祭所人有所失请问所在青鸟便飞集盗物
之上以故路无拾遗 故齐宁县按阮升之记云齐高
宗建武五年遏艾陵湖水立裘塘屯移县于万岁村中
兴元年废县西南去州城六十一里 张公城图经云
卷一百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470-0223d.png
汉末张婴所筑后因号张公城在县西四十里 孔融
墓在高士坊西北去州九里 孝义里按宋书云刘宗
武阳村人也又阮升之记云宋文帝时为上党太守少
有志操居世清谨元嘉二年魏大武兵至广陵宗母为
军所害遂蔬食不尝五味以终世其所住村因改为孝
义里 孝妇祠汉书于公以为孝妇必不敢杀姑后祭
之即雨也 吴宫台在县西北四里将军沈庆之攻竟
陵王诞所筑弩台也后陈将吴明彻围北齐东广州刺
卷一百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470-0224a.png
史敬子猷增筑之以射城内号吴公台 雷塘在县东
北十里炀帝葬于其地贞观十八年李袭为扬州刺史
引雷塘水又筑句城塘以溉田八百馀顷百姓赖之徵
拜大府卿 爱敬陂在县西十五里魏陈登为广陵太
守初开此百姓爱而敬之因以为名亦号陈登塘 合
渎渠在县东二百里本吴掘䢴沟以通江淮之水路也
昔吴王夫差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䢴城
城下掘深沟谓之䢴江亦曰䢴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
卷一百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470-0224b.png
今谓之山阳沟

  广陵县旧二十五乡今二十六乡本汉江都县地宋武帝
析地置之高齐又为广陵县隋初改为江阳县按尔雅
注云扬在北斯地处江之正北故曰江阳亦因宋旧名
也隋末废并入江都县唐贞观十八年长史李操奏割
渎渠已东九乡复立焉又按州图经云隋大业十二年
分江阳又立本化县于郡南半逻合渎渠今城在西北
一十八里 桃花墓在县南上有废吴王庙基即隋置
卷一百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470-0224c.png
 邵伯埭有门斗县东北四十里临合渎渠有小渠阔
六步五尺东去七里八艾陵湖按晋书太元十一年大
傅谢安镇广陵于城东北二十里筑垒名曰新城城北
二十里筑堰名邵伯埭盖安新筑即后人追思安德比
于邵伯因以立名 茱萸沟在县东北一十里西从合
渎渠东过茱萸埭七十里至岱石湖入西四里对张经
沟入海陵县界按阮升之记云吴王濞开此沟通运至
海陵仓北有茱萸村以村立名故记云䢴沟即吴王夫
卷一百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470-0224d.png
差所开漕运以通上国 张纲沟在县东三十里从岱
石湖入四里至沟心中与海陵分界按汉书纲为广陵
太守济惠于百姓劝为农桑于东陵村开此沟引湖水
灌田以此立名

  六合县西南一百一十里旧二十二乡今二十一乡本楚
棠邑春秋时伍尚为棠邑大夫即此地左氏传襄公十
四年楚子为庸浦之后故子囊帅师于棠杜预注云庸
浦棠皆此地也秦灭楚以棠邑为县汉不改封陈婴为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470-0225a.png
棠邑侯即此也晋安帝于此置泰郡北齐置泰州后周
改为方州又改为六合郡因六合山为名隋废郡为六
合县唐武德七年又置方州贞观元年州废以县属扬
州 瓜步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东临大江宋元嘉二十
七年元魏太武帝尝帅师百万至六合县登瓜步山隔
江望秣陵才数十里宋人震恐将走会稽遣使求和献
其方物具臣服礼然后乃退 六合山在县西北七十
五里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六合镇九年晋王平陈于此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470-0225b.png
临江观兵马渡 小石山一名小帆 赤岸山南兖州
记云瓜步山五里有赤岸南临江中罗君章云赤岸若
朝霞即此𩔖也涛水自海入江冲激六七百里至此岸
侧其势始衰郭景纯江赋云鼓洪涛于赤岸即此也
铜城郡国志云六合县有铜城即吴王铸铜处滁塘
陈寿吴志赤乌十三年孙权遣军十万作滁塘以淹北
道而有斯浦石梁溪西北自滁州清流县界入流宋元
嘉中石梁涧中铜钟九口大小行列引次向南刺史临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470-0225c.png
川王献以为瑞钟郡国志云梁于石梁置泾州是也







卷一百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470-0225d.png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