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
卷一百三 第 1a 页 WYG0470-011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

  宋 乐史 撰

  江南西道一

  宣州

  宣州宣城郡今理宣城县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
后吴为越灭属越又为楚所并战国又属于楚为鄣郡
之地今湖州长城县西南八十里鄣郡故城是汉为宛
卷一百三 第 1b 页 WYG0470-0110d.png
陵县地理志云武帝元狩元年改鄣郡为丹阳郡属扬
州理宛城即今郡是也至顺帝又改为宣城郡按吴书
云孙皓以何植为牛渚都督而禦晋后晋平吴武帝复
移郡于此郡城即晋桓彝所筑又桓元传云元居南州
大筑齐第以郡在国南故曰南州宋如之齐改为南豫
州郡志云梁承圣元年复江南南豫州郡不废历梁陈
之代亦为重镇隋平陈遂省宣城郡仍改南豫州为宣
州盖取郡号以为州名炀帝初改州为宣城县唐武德三
卷一百三 第 2a 页 WYG0470-0111a.png
年杜伏威归顺置宣州总管府分宣城置怀安宁国二
县六年陷辅公祏七年贼平改置宣州都督督宣潜猷
池四州(阙) 年废桃州以绥安来属省怀安宁国二县
宣州领宣城绥安二县八年废南州以当涂来属废猷
州以泾县来属九年移扬州于江都以溧水丹阳来属
贞观元年罢都督府废池州以秋浦南陵二县来属省
丹阳入当涂县开元中析置青阳太平宁国三县天宝
元年改为宣城郡宝应二年又析太平县置旌德乾元
卷一百三 第 2b 页 WYG0470-0111b.png
元年复为宣州永泰元年割秋浦青阳至德三县置池
州宣州自后为宁国节度皇朝因之

  元领县十  今六

  宣城 泾县 南陵 宁国 旌德 太平

  四县割出

  当涂建太平州广德置军溧水入升州溧阳入升州

  州境

  东西四百六十里 南北五百二十里

卷一百三 第 3a 页 WYG0470-0111c.png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二千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三百五十
里 西北至长安取潞州路三千一十里 东至湖
州三百八十里 南至歙州三百八十三里 西隔
江至庐州六百四十三里 北至润州四百五十里
 东南至杭州四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池州三百
四十里 西北至和州二百五十六里 东北至长
州五百里

卷一百三 第 3b 页 WYG0470-0111d.png
  户

  唐开元户一十万九千七百九十皇朝户主三万
四千九百二十七客一万二千二十

  风俗

  汉书云丹阳郡本属扬州吴地斗宿分野其人巧而
少信多女而少男江南卑湿丈夫多夭大抵人性风
俗与两浙相𩔖

  人物

卷一百三 第 4a 页 WYG0470-0112a.png
  纪骘字子上丹阳人父亮为尚书令骘为中书令每
入朝以屏风隔坐 甘卓字秀思丹阳人卓外如柔
弱内实坚正不附王敦 唐刘大贞宣州人

  土产

  职方氏其利金锡竹箭畜宜鸟兽谷宜稻 南陵利
国山出铜 当涂县界赤金山亦出好铜 纻布
绮 五色线毯 绫 塾线绫 纸 绵 笔 绢
黄连

卷一百三 第 4b 页 WYG0470-0112b.png
  宣城县旧二十四乡今一十五乡本汉旧县也属丹阳
郡汉顺帝时立宣城郡于宣城县按郡国志云故县地
名青弋 敬亭山郡国志及宋永记初山川云宛陵北
有敬亭山山有神祠即谢朓赛神赋诗之所其神云梓
华府君颇有灵验 三天洞东北去郡城五十里 句
溪一名东溪水源从宁国县东乡溪岭承天目山脚水
源合流连接至此为句溪流向北至郡门外过也 北
浦里桥宣城记云元和中丹阳太守马棱坐事被徵句
卷一百三 第 5a 页 WYG0470-0112c.png
容李南善风角贺棱云明日日中有吉问明日棱望延
景按以为无徵至晡俄有使至原停棱事问何故迟留
之状使者曰向渡宛陵浦里桥马蹶足是以不得进
花姑庙在郡北朝京门外东溪东岸去城一十里
泾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元十七乡本汉旧县地理志属
丹阳郡韦昭注云泾水出芜湖盖因水立名唐至德二
年置南徐州于此其年又改为猷州八年州废县仍置
属宣州焉 陵阳山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列仙传云
卷一百三 第 5b 页 WYG0470-0112d.png
陵阳子明钓白龙放之后五年龙来迎子明上丹阳陵
阳山一百馀年乃得仙去山高一千馀丈又有子安者
仙人也来就子明二十年一旦忽死葬山下常有黄鹤
栖其冢树上鸣声呼子安子安 盖山在县西南二百
八十里纪义宣城纪云盖山一百许步有舒姑泉俗传
云昔有舒氏女未适人其父析薪于此女忽坐泉处牵
挽不动父遽归告家比来唯见清泉湛然母云女性好
音乐乃作弦歌泉即涌浪复有赤鲤一双跃出嬉戏至
卷一百三 第 6a 页 WYG0470-0113a.png
今作乐泉水犹故沸涌

  南陵县西一百里旧二十八乡今八乡本汉谷县属丹
阳郡晋属宣城郡后省并芜湖县寻又属繁昌梁武帝
置南陵县属南陵郡唐武德以来置县在临江有城基
见存去今县一百三十里复于仁义乡析置法门石埭
两场以别徵摄自后法门于义安县又废义安入铜官
治为铜官场今铜官为铜陵县石埭为繁昌县皆此邑
之地也 射的山据古老相传上有玉石在壁内遥见
卷一百三 第 6b 页 WYG0470-0113b.png
有白处曾有人取上山后遇风雨不果今远望颇似射
侯故名射的 战鸟山在县南十五里大江中舆地记
云赭圻下流十许里有战鸟圻孤在江中本名孤圻山
昔桓温驻赭圻桓惧掩袭此圻宿鸟所栖中宵鸣惊温
谓官军之至一时惊溃既定乃群鸟惊噪故相传谓战
鸟山又按县图云孤圻山又曰唇居山在江心上有寺
号灵山赭圻屯在县西北吴所置处圻屯是也晋哀帝
以桓温入参朝政自荆州还赭圻诏止之遂城赭圻镇
卷一百三 第 7a 页 WYG0470-0113c.png
是也

  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二十二乡今十五乡本汉
宛陵县地志云汉末分宛陵南乡置焉初属丹阳郡吴
景帝时改属故鄣郡晋太康元年属宣城郡按纪义宣
城纪云周黄为宁国长后迁丞相即其地建隋废入宣
城大业十四年复置唐武德六年复废入宣城天宝三
年复置 文脊山一名曷山在县西三十里按河法盛
晋中兴书云有具硎先生不知姓名住宣城文脊山即
卷一百三 第 7b 页 WYG0470-0113d.png
其地也下有庙邑人祀之所祷有灵鸦山出茶尤为时
贡茶经云味与蕲州同 击鼓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
五里以其飞泉迅湍如击鼓 怀安故城在县东南一
百里地理志云吴大帝分宛陵之地置属丹阳县至景
帝时属故鄣郡晋太康二年属宣城郡梁承圣年中属
丹阳郡至陈天嘉五年废入宣城县南一百一十里按
舆地志旧吴兴郡安吉县南界道旁有小井乃是孔夫
子入吴时凿此井今属宁国县

卷一百三 第 8a 页 WYG0470-0114a.png
  旌德县南二百三十里元九乡本汉泾县唐初为太平
县地永泰初以兵寇初平尚储戎器此土征赋或有不
供者因聚而为盗以其山谷深邃舟车莫通非城邑无
以镇抚遂割太平县九乡以置焉冀其邑人从此被化
故以旌德为县名又按续会要云旌德县即宝应二年
析太平县置 栖真山在县西五里昔窦子明宰邑于池
州石埭上升曾居此山其坛迹存焉

  太平县西南二百八十五里元八乡本泾县之地唐天
卷一百三 第 8b 页 WYG0470-0114b.png
宝十一载以地居东南僻道游民多结聚为盗邑人患
之安抚使奏非别立郡邑无以遏此浇竞时以天下晏
然立为太平县大历中又废至永泰中分泾县龙门三
乡复置县 上泾下泾邑图云产茶味与黄州同

  广德军

  广德军今理广德县本宣州广德县伪唐保大八年改
为广德制置皇朝太平兴国四年建为军管广德一


卷一百三 第 9a 页 WYG0470-0114c.png
  军境

  东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六十里

  四至八到

  新置军未有至二京里数 东至湖州长兴县一百
四十里 西至宣州宣城县一百二十里 北至溧
阳县一百五十里 东南至湖州安吉县一百三十
里 西南至宣州宁国县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溧
阳县一百三十里 南至宣州宁国县一百二十里
卷一百三 第 9b 页 WYG0470-0114d.png
东北至常州义兴县一百八十里

  户

  皇朝户主九千九百六客一千二十七

  风俗

  同升州

  人物无

  土产

  茶 䌷 绢 绵 布

卷一百三 第 10a 页 WYG0470-0115a.png
  广德县旧二十二乡今十八乡本秦鄣郡之地汉为故
鄣县属丹阳宋永初三年分宣城之广德吴兴之故鄣
长城义兴之阳义乡五县立绥安县梁末置太梁郡寻
又改为陈留郡隋废唐初复为广德县属宣城郡皇
朝建广德军此县属焉 丹井山在县南十里昔有徐
真人于此烧丹有井存焉 荆山洞在县东北五十里
 桐源山在县南八十里按左传鲁哀公十五年夏楚
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预注云广德县西南有桐水
卷一百三 第 10b 页 WYG0470-0115b.png
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阳湖也 桐山在县五里旧为横
山有广德王张公祠天宝中封为桐山 桐水在县西
北二十五里源出白石山北流入宣城县白沙川入丹
阳湖 广德故城汉为县之所也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