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四
卷九十四 第 1a 页 WYG0470-004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

  宋 乐史 撰

  江南东道六

  湖州

  湖州吴兴郡今理乌程县禹贡扬州之域古防风氏之
国也春秋为吴地后属越越为楚所灭后属楚史记云
汪芒氏之君守封禺之山即此也秦属会稽郡亦鄣郡
卷九十四 第 1b 页 WYG0470-0044d.png
之地汉如之后汉属吴郡吴分吴丹阳二郡置吴兴郡
即今州是也孙皓为乌程侯及即位改葬父和于此遂
立此郡历晋宋齐梁如之梁敬帝绍泰元年改郡为震
州陈初罢州复为郡隋仁寿二年改为湖州因太湖为
名炀帝初废为吴郡之乌程县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
置湖州领乌程一县六年陷于辅公祏七年平贼复置
仍以废武州之武康来属又省雉州以长城来属天宝
元年改为吴兴郡乾元元年复为湖州皇朝为宣德军
卷九十四 第 2a 页 WYG0470-0045a.png
节度

  元领县五 今六

  乌程 武康 安吉 德清 长兴 归安(新置)

  州境

  东西三百五里 南北二百七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二千一百八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六
百里 西北至长安三千二百四十里 东至苏州
卷九十四 第 2b 页 WYG0470-0045b.png
二百一十里 南至杭州一百九十里 西至杭州
三百八十七里 北至苏州三百八十七里 东南
至杭州盐官县一百七十二里 西北至杭州一百
九十里 西南至宣州界二百六十一里 西北至
常州三百三十二里

  户

  唐开元户五万九千皇朝户主客共三万八千七
百四十八

卷九十四 第 3a 页 WYG0470-0045c.png
  风俗

  与苏州同

  姓氏

  吴兴郡四姓 姚 沈 丘 纫 长城郡二姓
钱 胥

  人物

  沈景宗 沈庆之 丘杰 丘迟吴兴县人 吴均
吴兴故鄣人文有古气好事者谓之吴均体撰齐春
卷九十四 第 3b 页 WYG0470-0045d.png
秋注范晔后汉书 沈约吴兴武康人著晋宋梁书
并文集凡三百六十四卷 唐丘吴兴县人为常侍
致仕

  土产

  紫笋茶 木瓜 糁煎 重粳米 白纻布

  乌程县旧三十一乡今一十五乡本秦旧县越绝外传
云秦始皇至会稽徙越之人于乌程吴孙皓尝封乌程
侯吴兴记云县旧在郡界晋安帝义熙元年始移此处
卷九十四 第 4a 页 WYG0470-0046a.png
隋废东迁县亦入此邑之地按郡国志云古乌程氏居
此能酝酒故以名县 卞山郡国志云卞和采玉处非
也周处风土记云卞山当作冠弁之弁徐陵孝义寺碑
云高弁苍苍遥闻天语山东足有一石篑高数尺晋太
康中人开之风雨晦冥遂止历代莫知所封又宋书萧
惠明为吴兴太守郡界有卞山山下有项羽神庙相承
云羽多居郡厅事前后凡七太守不敢上厅惠明有纲
纪曰孔季恭曾为此郡未闻有灾遂盛设延榻接宾数
卷九十四 第 4b 页 WYG0470-0046b.png
日未几惠明忽见一人长丈馀张弓挟矢向之既而不
见因发背疾旬日而殒 石斗山山南有乌亭晋王羲
之常游处每谓亲友曰百岁之后谁知我于此游 西
陵山吴兴地志云孙皓改葬父和于此山号曰明陵即
卞山之别岭也 温山山谦之吴兴记乌程县西四十
里有温山出御荈 吴孤城郡国志云乌程南十八里
有吴孤城吴时郑妪善相人者居此 楚庙南齐临汝
侯萧猷为吴兴太守性倜傥与楚庙神交饮一斛每祷
卷九十四 第 5a 页 WYG0470-0046c.png
祀尽饮猷极醉而神影亦有酒容所祷必应后为益州
刺史时江杨人齐苟儿反猷遥祷请救是日有田老逢
数百骑如风一骑过请饮田老问为谁曰楚王来救临
汝是日猷大破苟儿 毗山在县东北九里山海经云
浮玉之山东望诸毗郭璞注云诸毗水名也按浮玉山
在安吉则霅水之发源也言东望溪经浦溠牙相毗并
注于太湖因名之梁吴均和柳恽毗山亭诗云平湖旷
复远高榭峻而危 衡山在县南一十八里左传襄公
卷九十四 第 5b 页 WYG0470-0046d.png
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杜注云衡山在吴
兴乌程县山谦之吴兴记衡山一名横山也 垄山在
县北五里山谦之吴兴记云垄山有紫石英山东临大
溪西带长渎山上有亭临眺四旷名垄山亭 三山在
东北七十二里张元之吴兴山墟名云三山太湖中白
波天合三点黛色陆士龙赠顾彦先诗云我家五湖阴
君住三山阳是此也今属吴县 白鹤山在县西北三
十六里吴兴记云昔乌程人姚紾化为白鹤游于此山
卷九十四 第 6a 页 WYG0470-0047a.png
因名之山石堪为碑材江乘记云负丘山石精好不谢
吴兴即此山也 小雷山在县北震泽中周处风土记
云大海中有大雷小雷二山山之中曰雷泽即舜渔于
雷泽是也盖浙东有馀姚县上虞江是舜本土按韩诗
外传曰舜东夷人也 金山张元之山墟名云金山上
石悉作丹绛之色夜照数里不假烛以其光彩𩔖金而
名焉 升山在县东二十里一名乌山一名欧馀山一
名欧亭山吴均入东记云王羲之为太守尝游践因升
卷九十四 第 6b 页 WYG0470-0047b.png
此山顾谓宾客曰百年之后谁知我王逸少与诸卿游
此乎因有升山之号立乌亭于山上 西余山在乌程
县东一十八里舆地志云汉文帝封东海王摇之子期
视为顾余侯至县坐酬金失国即此地也 厥山在县
东北七十里吴均入东记云吴有文士陆厥尝家于此
也 何口山在县南十里山下当何山等路昔曰何山
亦曰金盖山晋何楷居此修儒业楷后为吴兴太守改
金盖为何山山口有次山曰今口山今曰何口山见括
卷九十四 第 7a 页 WYG0470-0047c.png
地志 岘山在县南五里本名显山晋太守殷康于山
下起显亭以唐庙讳改之天宝中太守韦景先起五花
亭山下有唐相李适之石酒樽 石城山在县西南三
十里山墟名云昔乌程豪族严白虎于山下累石为城
吕蒙战所今山上有弩台烽火楼之迹犹存焉 黄
蘖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梁光禄卿江淹赋诗之所杼
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墟名云昔夏后杼狩之所今山
上有古城避地唐大历八年刺史颜真卿于山上起
卷九十四 第 7b 页 WYG0470-0047d.png
桂棚三癸亭谢临川写真亭 具区薮太湖也泽纵广
二百八十三里周回三万六千顷接连四郡界入海盖
水之所都也深曰湖浅曰泽草莽曰薮中有最高山曰
洞庭曰包山曰姑苏洞庭下有地道巴陵昔龙威丈人
之所居姑苏上有台吴王阖闾之所居次有三山曰石
公山大雷山小雷山古所谓登姑苏望具区言登高瞩
远封疆庶物无不具也一名震泽亦名笠泽亦名雷
泽孔安国云震泽吴南太湖名太湖者以其广大名之
卷九十四 第 8a 页 WYG0470-0048a.png
又名五湖韦昭三吴郡国志云太湖边有游湖草湖胥
湖贡湖就太湖为五湖又云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
湖为五也又云天下如此者五虞仲翔川渎记云太湖
东通长州淞江水南通乌程霅溪水西通义兴荆溪水
北通晋陵滆湖东连嘉兴非一溪水凡五通谓之五湖
按尔雅云天下有十薮其六曰吴越之间有具区薮
苕溪在县南五十步大溪是也西从浮玉山东至兴国
寺以其两岸多生芦苇故曰苕溪兴国寺今废霅溪馆
卷九十四 第 8b 页 WYG0470-0048b.png
霅溪在县东南一里凡四水合为一溪自浮玉山曰苕
溪自铜岘山曰前溪自天目山曰馀不溪自德清县前
北流至州南兴国寺前曰霅溪馆东北流四十里合太
湖顾长生三吴土地云有霅溪水至深昔徐陵孝义
碑云清霅沵沵深穷地根按字书云霅者四水激射之
声也 贵溪霅溪西南岸有浦曰贵溪梁时乌程有苏
氏女于此遇一道士曰汝后大贵因贻一五彩龟云三
年当有徵苏氏后适章氏生陈高祖宣后高祖即位拜
卷九十四 第 9a 页 WYG0470-0048c.png
后母为安吉县君因名此曰贵溪浦 苏公潭从贵溪
东流三百五十步至骆驼桥下曰苏公潭此水深不可
测中有蛟螭代为人患唐开元初许国公苏瑰子颋为
乌城县尉郡守命督县事因误坠此溪水间直至潭底
闻水中有人语云扶尚书出遂冉冉至水上略无损溺
后为代宗朝相许国公有记见在 白蘋洲在霅溪之
东南去州一里州上有鲁公颜真卿芳亭内有梁太守
柳恽诗云江州采白蘋日晚江南春因以为名州内有
卷九十四 第 9b 页 WYG0470-0048d.png
池池中旧有千叶莲今惟地名故址存焉荻塘在州
南一里一百步吴兴记云晋太守殷康所开傍溉田千
顷杨侃隋录云乌程沈恒居荻塘家贫好学每烧荻以照
夜塘西引霅溪东达平望官河北入松江 东溪在县
东南三百二十里吴兴记云东溪出美鱼 谢塘在县
西四里晋太守谢安唐大历刺史裴清于州西起谢塘
馆 黄浦一名黄蘖涧在县西南二十八里其源出蘖
山因名焉吴兴记云春申君黄歇于吴墟西南立菰城
卷九十四 第 10a 页 WYG0470-0049a.png
县青楼连延十里后汉司𨽻校尉万向于此筑坂溉田
鲍昭有黄浦桥送别诗括地志云亦名庾浦盖康浦也
以其左右有上康下康村晋殷康为太守百姓避其名
因改为庾 掩浦一名项浦在县东北一十六里顾长
生三吴土地志云昔项羽观秦皇舆御曰可取而代也
伯父项梁闻掩其口之处因名之 孔姥墩水在县西北
二十八里韦昭三吴郡国志云昔有孔氏之妇少寡有
子八人皆训以义方夜则读书画则力田汉哀平之间
卷九十四 第 10b 页 WYG0470-0049b.png
俱为郡守因名之亦曰八子墩 骆驼桥唐垂拱元年
造桥形似橐驼故名之刘禹锡送人之吴兴诗曰骆驼
桥上蘋风起鹦鹉杯中箬下春即此桥也在霅溪上
废菰城县在州南二十五里郡国志云春申君立菰城
县在州南二十五里秦改为乌程 乌亭在升山上王
羲之所造以乌巾氏所居也今废 毗山亭在毗山梁
吴兴太守柳恽所创恽与郡主簿吴均有毗山亭赠答
诗今废 古乌程侯井在东北三里括地志云乌程东
卷九十四 第 11a 页 WYG0470-0049c.png
北有孙皓为乌程侯时所凿井口圆径一丈六尺 潘
尼墓在县东十里 梁黄门侍郎丘迟墓在县南一十
六里

  归安县西去州一百二里十六乡本乌程县地皇朝太
平兴国七年分置归安县居郭下

  武康县西南一百五里旧二十一乡今一十二乡古防
风氏之国地理志云本汉乌城县之馀不乡汉末童谣
云天子当兴东北三馀之间吴乃改会稽之馀暨为永
卷九十四 第 11b 页 WYG0470-0049d.png
兴分馀不为永安以协童言晋以平阳已有永安县复
改为武康又宋书州郡志云吴分乌程馀杭二县为永
安县属吴郡晋武帝改武安为武康县即此 防风山
在县东一十八里先名封嵎山唐天宝六年敇改焉其
一名风公山一名风渚山古防风氏之国风公者以其
山上有风公祠风渚者以下有山风渚水封山者以其
禁采樵渔猎也山东南二里有嵎山禹十二代孙帝嵎
所居也吴伐越隳会稽得骨节专车使问仲尼仲尼曰
卷九十四 第 12a 页 WYG0470-0050a.png
禹致群臣于会稽防风氏后至因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此为大矣又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芒氏之君守封嵎
山言防风治此二山也 石城山在县西南三里汉末
赤眉之乱也人于山上累石为城因以为名宋书云沈
道虔居县北石山下县令庾肃之迎出县南废头里为
立宅临溪徵员外散骑侍郎不就山上有汉青州刺史
姚恢墓 金鹅山在县东二十里山墟名曰汉海昏侯沈
戎葬于此上有池深五尺其水冬夏不竭时吴帝见山
卷九十四 第 12b 页 WYG0470-0050b.png
上金鹅翔集或风清雨霁樵夫耕父闻山上鹅鸣 武
康山在县西一十五里名铜官山唐天宝六年敇改焉
舆地志云铜官山下有两坎深数丈方圆百丈古采铜
所 响山在县西八里山下有水谓之响潭吴兴志云
有人经响山语无多少响则随声曲折应之洪纤一无
所失 天泉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吴兴记云山上有
长流泉谓之天泉傍多沃壤可耕植今按有水田五亩
一名唐锤山也 几山在县北一十五里山墟名云几

卷九十四 第 13a 页 WYG0470-0050c.png
  山似几因为名焉亦作已山 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
舆地志云盖古防风氏之都也 计筹山在县东南三
十五里吴兴志云计筹山昔越大夫计然多才智算筹
于此山按此地复与馀杭县分界今俗谓之界头山盖
筹头山相应也 七里桥在县西南十里山墟名云七
里桥山顶有石桥长一丈六尺甚峻滑一名石桥一名
石头山今山下有桥村 马头坞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晋书云咸和七年石勒将军韩雍寇吴兴诏遣两中郎
卷九十四 第 13b 页 WYG0470-0050d.png
将赵弘攻之于马头坞雍走寇南沙及海隅二县悉在
今苏州界 前溪在县西一百步前溪者古永安县前
之溪也今德清县有后溪也邑人晋充家于此溪乐府
有前溪曲则充之所制其词云当曙与未曙百鸟啼匆
匆后宋少帝续为七曲其一曲曰忧思出门户逢郎前
溪渡莫作流水心引新都舍故 馀不溪在县东二十
四里馀不溪者其水清与馀杭水不𩔖也如会稽秦望
其山秀发馀山无与等也晋中兴书孔愉字敬康少时
卷九十四 第 14a 页 WYG0470-0051a.png
曾买得一龟放馀不溪中龟中流数顾及愉封馀不侯
铸印而龟首左顾更铸亦然印工以告愉悟昔者所放
龟乃取佩焉 馀英溪在县西十二里山墟名云每春
夹岸花开通夏不歇 阮公溪在县西一十五里与馀
英连接梁陈故事云石英宝者会稽上虞人常寓于武
康其女有殊色天监元年选为采女及生元帝为修容
赐姓阮氏拜其父为奉朝请时人名所居之溪为阮公
溪英宝以承圣二年追封武康侯溪中有大青石俗谓
卷九十四 第 14b 页 WYG0470-0051b.png
之美人石 仙人渚在县西四十里昔沈羲得道之所
见神仙传今有石湖梯登仙之处上有石盘见存 铜
官赵监庙汉吴王濞凿山采铜铜监赵氏遇山崩压降
灵于此后人立庙 丁固吴司空也庙墓在县东一十
五里

  安吉县西南一百四十里元二十五乡本汉故鄣县地
吴兴记云汉中平二年张角作乱荆扬尤甚唯此郡守
险助汉汉朝嘉之故分鄣县南北置安吉县属丹阳郡
卷九十四 第 15a 页 WYG0470-0051c.png
后废麟德元年复为安吉县𨽻湖州 隐坞梁陶弘景
谥贞白先生尝隐居于此故号曰隐坞 天目山高三
万六千丈在县西南七十五里吴兴记云天目山极高
峻岭上有水甚美东南有瀑布下注数亩地志云上有
两池为天之左右目老子说云欲度难及被水灾天目
海陵山最为第一 五山高三千六百尺在县西南四
十六里括地志云山有五峰昔村人姚紾尝于此采樵
忽遇仙人及还家因入瓮中隐身谓家人云可七日勿
卷九十四 第 15b 页 WYG0470-0051d.png
开日限未至家人开之紾变为白鹤飞向五山吴兴记
云五山亦名奕山也 玉磬山高五百丈在县东北一
十五里高僧传云释昙谛姓康氏吴兴人出家居吴虎
丘山后入故鄣之昆山每夜闻有声寻其发声之所掘
之得玉磬因以为名 邸阁山高二百七十六尺在县
东北二十五里吴志云吴帝遣从弟孙庆修故障邸阁
 铜山高一千三百尺在县东三十里括地志云吴采
鄣山之铜即此也 南屿山高三万六千尺在县南六
卷九十四 第 16a 页 WYG0470-0052a.png
十二里括地志云南屿山一名白水山上有湖其水白
色因名之 苕水在县治西南七十五里北流山海经
曰勾馀山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苕水出其阴 邸阁
水在县治北三十里周回二顷二十亩吴兴记云邸阁
池水灌田五百一十亩鳞羽涵泳芰荷交蔚唐圣历元
年县令钳耳知命修邸阁路 两僧坟在县北三十里
昙谛姓康氏前为崇觉法师与姚苌讲法华经后为昙
谛法师昆生山寺前后两僧悉葬于此

卷九十四 第 16b 页 WYG0470-0052b.png
  长兴县西北七十里三十乡本汉乌程县地武帝分置
长城县按吴兴记云吴王阖闾使弟夫概居此城筑城
狭而长故曰长城县因此名之隋开皇九年封陈后主
叔宝为长城县公即此也初置县富陂村咸康元年徙
箬溪北今之重光观即故地隋大业十一年徙于夫概
王废城唐武德七年废宣州原乡安吉故鄣三县入长城始
移于此今改为长兴县 梅溪山隋图经云吴兴故鄣
县东三十里有梅溪山山根有一石可高百丈至青而
卷九十四 第 17a 页 WYG0470-0052c.png
圆如两间屋大四面斗绝仰之于云外无登陟之理其
上复有盘石正圆如车盖常转如磨声若风雨土人号
为磨石石磨转驶则年丰迟则岁俭候之无失 霅水
亦若水之异名也水深不可测俗谓之若水又山海经
云浮玉之山苕水出其阴中多鲚鱼今亦谓霅乌山
金沙泉按郡国志云即每岁造茶所也按茶产在邑界
有生颜渚中者与峡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师二坞
白茅山县脚山岭者与襄荆申三州同生凤亭山伏翼
卷九十四 第 17b 页 WYG0470-0052d.png
阁飞云曲水二寺青岘啄木二岭者与寿州同 鄣郡
故城即秦时鄣郡城今俗号府头是也在县西南八十
里 夏驾山一名石鼓山在县东南三十六里高九百
尺张元之山墟名云昔帝杼南巡至于此山因而名之
山上有石鼓高一丈下有盘石为足谚云石鼓鸣则三
吴有兵括地志云石鼓作金鼓鸣亦为陵零郡石鼓之
𩔖吴兴记云五行志并同此讹 大雷山在县东北六
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周处风土记云太湖中有大雷小
卷九十四 第 18a 页 WYG0470-0053a.png
雷二山相距六十里其间即雷泽舜所渔处也尚书释
言云在震泽 飞云山在县西二十里高三百五十尺
张元之山墟名云飞云山南有风穴故云雾不得□郁
其间其上多产枫栎等树宋元徽五年置飞云寺有石
泉沙渚松门苦竹岩也 白鹤山在县东南三十一步
高三百尺张元之山墟名云昔有姚紾得仙于此山化
为白鹤而飞因以名之 九龙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一名郭山一名章山张元之山墟名云九龙山其山有
卷九十四 第 18b 页 WYG0470-0053b.png
九陇悉作龙形山顶有古石城城西北角有石窦因名
 石郭吴兴记云石郭山在鄣南五里产杨梅贡御舆
地志云石郭山昔吴采郭铜山以铸钱即此山 青山
在县六十里高三百丈张元之山墟名云青山有石窦
通洞庭冬夏常暖山如黛色 艺香山一名湖陵山在
县北一十五里高四百五十尺张元之山墟名云艺香
山昔西施种香之所括地志云有湖陵无艺香 西顾
山一名吴望山在县北四十九里高一千尺张元之山
卷九十四 第 19a 页 WYG0470-0053c.png
墟名云西顾昔吴王阖闾登姑苏望五湖望见此山因
名之括地志云所载西顾乃作牢固之固未详也 雉
山在县北五里高五百尺张元之山墟名云雉山形𩔖
雉梁陈故事云武帝时有童谣言鸟山出天子江表以
鸟名山者悉凿按陈高祖则长兴县雉山人也其山有
追赠 西噎山在县西北六十一里山墟名云西噎山
泉涧北流而西向峻狭以其声呜咽而名之 龙目现
在县西北一百二里高五千丈张元之山墟名云龙目
卷九十四 第 19b 页 WYG0470-0053d.png
现山石岩间有二目光彩照人因而谓之龙目现 南
屿山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山墟名云昔西施种香之
所上有兰茝畹 三鸦冈在县南六十五里上有晋太
傅谢安墓其冈中有断处梁朝有童谣云鸟山出天子
故凿焉 雷泽在县东三十三里一名笠泽一名具区
薮 西湖在县西五里周回七十里山墟名云西湖一
名吴城湖昔吴王阖闾筑吴城使百姓舆土如此浸而
为湖阖闾弟夫概因而创之吴兴记云西湖昔吴王夫
卷九十四 第 20a 页 WYG0470-0054a.png
概所立吴志云孙皓封为乌程侯就国有西湖人景养
相皓当大贵乃西湖聚落之人湖中出佳莼尝贡傍溉
田三万顷有水门四十所引方山泉注之 箬溪在县
南五十步一名顾渚口一名赵渎注于太湖箬溪者顾
野王舆地志云夹溪悉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
箬二箬村名村人取箬下水酿酒醇美胜于云阳俗称
箬下酒韦昭吴录云乌程箬下酒有名山谦之吴兴记
云上箬下箬村并出美酒张协七命云酒则荆南乌程
卷九十四 第 20b 页 WYG0470-0054b.png
则此酒也按陈书帝纪云陈高祖讳霸先吴兴长城下
箬人也云县前大溪亦名箬溪其箬水乡箬溪里皆相
因为名 荆溪在县南六十里每日高二尺倒流七十
里云是吴王送女湖荆溪者以其出荆山因名之张元
之山墟名云昔汉荆王贾登此山名之张协七命曰酒
则荆南乌程荆南即此荆溪南也今或谓荆州南按乌
程去荆州三千六百里非荆州之南明矣 苕溪在县
东西四十五里 馀罂溪在县东二十三里舆地志云
卷九十四 第 21a 页 WYG0470-0054c.png
长兴南乡有馀罂水以馀罂村名之梁陈故事云梁武
帝时有童谣云天子之居在三馀武帝于馀干馀杭馀
姚三处为禳厌之法其时长兴有馀干山馀罂水馀鱼
里盖陈高祖即吴兴三馀人也 邸阁溪在西南一百
一十里舆地志云昔吴王夫概临水起邸阁因而名之
 馀渔浦在县东北四十二里周处风俗记云馀渔浦
一名馀吾溪即阳羡之东乡也吴越之间渔吾同音昔
舜渔于雷泽此乡之人一时化之其捕鱼之人来居此
卷九十四 第 21b 页 WYG0470-0054d.png
浦故名 金潭在县西四十里山墟名云金山金潭金
塘金渠悉汉楼船将军金曼倩居之 紫花涧在县西
北三十里山墟名云紫花涧两岸芳芜之中出紫苑长
薄之下生珠藤至三月紫花满涧一名花濑 顾渚在
县西北三十里顾渚者山墟名云昔吴王夫概顾其渚
次原隰平衍为都邑之所今崖谷林薄之中多产茶茗
以充岁贡 小白濑一名白鹭湍 吴夫概庙在县治
东一百里按夫概王即阖闾之弟 大骑城小骑城在
卷九十四 第 22a 页 WYG0470-0055a.png
县西南一百一十里吴地志云吴王濞筑此二城为马
厩 殷仲文墓晋吏部尚书在县东三十二里

  德清县南水路一百五十里十七乡本武康县地唐天
授二年析置以县界有武承塘故名武源县至景云二
年改为临溪县天宝元年改为德清县 市亭山在县
西南二百步吴兴记云市亭山王逸少曾欲于此立宅
以其面溪背山也 葛山在县东北一十八里入东记
云昔葛仙公得仙之所上有葛公坛 茅山在县东北
卷九十四 第 22b 页 WYG0470-0055b.png
一十五里入东记云昔三茅君隐于此与延陵句容之
茅山同也 馀不溪在县东南一百步沈氏家传云后
汉沈容居郡乌程县馀不乡 苧溪在县东二十五里
山墟名云苧溪以贡苧为名南岸有蔺相如庙北岸有
青州刺史姚恢囚女城 孔愉潭在县南二百步昔愉
隐吴盛山见渔人钓得白龟买而放之即此处也 女
狱城在县东三十五里入东记云后汉青州刺史姚恢
与海昏侯沈戎过江阴争柯山居之恢女密报戎戎先
卷九十四 第 23a 页 WYG0470-0055c.png
居之姚氏三代不养女有女则囚于此山孝鹅墓天宝
末邑人婺州武义主簿沈朝家养母鹅一因育卵脤
出乃自惊鸣鼓翅窜于波渚之隅其长雏悲鸣屡绝
家人饲之水谷不复饮啄及母鹅死长雏仰天号切遂
啄仓舍下败席以覆其母衔庭砌间刍草列于母所
若人之祭奠长吁数声而死沈氏家人因作二函埋
于山中土人呼为孝鹅冢 沈约墓在县东五十八
里梁吏部尚书隐侯
卷九十四 第 23b 页 WYG0470-0055d.png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