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
卷九十 第 1a 页 WYG0470-000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

  宋 乐史 撰

  江南东道二

  升州

  升州今理江宁上元二县古扬州之域尔雅云江南曰
扬州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为越地后楚灭越
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金陵图经云昔楚威王见此
卷九十 第 1b 页 WYG0470-0007d.png
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
江东有天子气乃凿地脉断连冈因改金陵为秣陵属
丹阳郡故丹阳记云始皇凿金陵方山其断处为渎则
今淮水经城中入大江是曰秦淮以秣陵属鄣郡至汉
元封二年改鄣郡为晋郡楚汉之际江淮之间溧阳之
北皆属刘贾英布汉初有天下犹为鄣郡地故丹阳图
云自句容以西属鄣郡以东属会稽郡后寄理不定汉
因秦制至武帝初为扬州理于此元封二年始置十三
卷九十 第 2a 页 WYG0470-0008a.png
州刺史领天下诸郡此即为扬州本在西州桥治城之
閒是其理处后汉如之刘繇为扬州刺史始移理曲阿
孙策号此为西州至建安十六年吴大帝自京口徙此
因改为建业故吴志云权欲兴都未定权长史张纮谓
权曰秣陵楚威王所置名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城昔
秦始皇经此县望气者云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天之
所命宜为都邑后刘备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定
议都秣陵脩石头城用贮军实又蜀诸葛亮使于吴亮
卷九十 第 2b 页 WYG0470-0008b.png
谓大帝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所都也其后与
魏蜀鼎峙按建康图经云西晋太康元年平吴分地为
二邑自淮水南为秣陵淮水北为建业其后因悯帝即
位避讳改为建康司马德操与刘嗣恭书曰黄旗紫盖
帕见东南终能成天下之功者扬州之君子乎谓斗牛
之閒恒有此气西晋乱元帝自广陵渡江此城荒落以
府第居北幕府之名自此而立寻以江宁为琅邪国盖
袭帝始封之名自此而立今废江乘县界又虞溥江表
卷九十 第 3a 页 WYG0470-0008c.png
传云按晋书苏峻初平温峤议迁都豫章三吴之豪请
都会稽二论纷纭未有所适扬州刺史司徒王导曰建
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孙仲谋刘元德俱言王者之宅
入宜时定帝从焉其所会幽冀青兖之士秦郑周韩之
人五方杂会各得所理即晋室之兴也又舆地志云晋
故台城即成帝时苏峻作乱焚烧宫室都尽温峤已下
咸议迁都惟王导固争不许咸和六年使卞彬营治七
年迁于新宫议者或患未筑双阙后王导出宣阳门南
卷九十 第 3b 页 WYG0470-0008d.png
望牛头山两峰磔东西北各四十里导曰此即天阙也
又于南浦置江宁县至咸康七年分江东县置沂山西
北临大江皆晋之初兴遗址也历宋齐梁陈六代咸为
帝都按金陵记云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馀户西至
否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冈北过庄山东西南北各
四十里自侯景反元帝都于江宁冠盖人物多南徙洎
陈高祖复王于此中外人物不迨宋齐之半隋平陈废
为江宁县唐武德三年于县置扬州仍置东南道行台
卷九十 第 4a 页 WYG0470-0009a.png
六年辅公祐反七年贼平置台尚书省改扬州为蒋州
废茅州来属八年罢行台改蒋州为扬州大都督九年
扬州移理江都改金陵县为白下县贞观元年改白下
为江宁至德二年置江宁郡乾元元年于江宁置升州
为江西节度使上元二年以谣言复为上元县光启三
年复为升州天祐十四年伪吴遣部将徐温城之为金
陵府伪唐改为江宁府因之建都皇朝开宝八年十一
月削平江表复为升州

卷九十 第 4b 页 WYG0470-0009b.png
  元领县八 今五

  江宁 上元 句容 溧水 溧阳

  当涂(置太平州)芜湖 繁昌(二县并入太平州)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一千二百五十里 北至西京一千七
百里 西北至长安二千里 东至润州一百八十
里 西至江北和州乌江县五十五里 北至江北
扬州六合县九十九里 东南至常州安吉宜兴两
卷九十 第 5a 页 WYG0470-0009c.png
县为界三百五十里 南至宣州三百六十里 西
南至太平州一百八十里 东北至润州一百九十
五里 西北至江北扬州宣化镇四百里

  户

  唐开元户在润州籍皇朝管户主四万四千一百二十
客一万七千五百七十

  风俗

  与润州同

卷九十 第 5b 页 WYG0470-0009d.png
  人物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为齐王侍读挂冠归隐
茅山梁武即位有大事无不咨询时人谓之山中宰


  土产

  禹贡筱簜既敷厥草惟天厥木惟乔其利金锡水居
千石鱼陂陂皆与千户侯等不窥市井坐而待收
贡 杂药 纹绫 赋 丝 绢 纱 纩

卷九十 第 6a 页 WYG0470-0010a.png
  江宁县今二十二乡县本秣陵之地属鄣郡晋太康三
年分淮水为建业水南为秣陵即其地晋元帝过江始
置江宁县南七十里故城存焉隋平陈废丹阳郡并秣
陵建康同夏三县入焉开皇十年移于冶城唐武德六
年又移白下改为白下县贞观七年移还冶城九年复
为江宁县至德二年置升州县名不改至上元二年以
童谣之言改为上元县光启三年复为升徒县于凤台
山西南一里天祐十四年五月初上元之南十九乡割
卷九十 第 6b 页 WYG0470-0010b.png
当涂之北二乡徙置江宁县即上元县为理所东自太
平桥街北水淮水与上元分界今凡二十二乡是为江
宁县理 慈姥山括地志云山积石临江岸壁峻绝山
上出藤竹堪为箫管属乐府为鼓吹山今并芉茸头细
不任又舆地志云山南有慈姥神庙焉 三山在县西
南十七里周回四里其山孤绝面东西绝大江按舆地
志云其山积石滨于大江有三峰南北接故曰三山旧
吴为津所谢元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曰灞涘望长
卷九十 第 7a 页 WYG0470-0010c.png
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即此也 白都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周回
五百步西南面临大江按舆地志昔有白仲都于此山
学道白日飞升因以为名西临大江孙峻追诸葛恪子
竦于此也 吉山在县南五十里周回二十五里宋征
虏将军吉翰葬在此山故以为名 凤台山在县北一
里周回连三井冈迤逦至死马涧宋元嘉十六年有三
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群集
卷九十 第 7b 页 WYG0470-0010d.png
仍置凤台里起台于山号为凤台山 牛头山在县西
南四十里周回四十七里按舆地志山有两峰时人号
为牛头山晋氏过江将立双阙王导出宣阳门南望牛
头山两峰曰此即天阙是也 岩山在县南四十五里
其山岩险因名曰岩山宋孝武帝改曰龙山葬宣贵妃
殷氏于龙山武帝亦葬此 梅岭冈在县南九里周回
六里舆地志云在国门之东晋豫章太守梅赜家于冈
下故民名之 新石冈在县南二十里有大石碣长二
卷九十 第 8a 页 WYG0470-0011a.png
丈折为三段故以名冈即吴黄象书碣也 石子冈在县
南十五里周回一十里吴志建业南有长陵名曰石子
冈葬者依焉 梁山宋武帝西下梁山过乌江有双凤
翔于盖群臣咸呼万岁乃立双阙于梁山 三井冈县
南五里汲一井则馀井俱动故名三井冈 大江按尚
书禹贡岷山导江即此江也始吴临江建国谓得天险
之固及晋元帝南徙遂定都焉今从县西二百二十里
承当涂县分鲚浦上田为界纡回屈曲二百九十三里
卷九十 第 8b 页 WYG0470-0011b.png
与和州乌江及扬州六合并分中流为界西引蜀汉南
下交广东会沧海北达淮泗自大禹之浚无不通矣
淮水北去县一里源从宣州东南溧水县乌刹桥西流
八百五十里舆地志云秦始皇巡会稽凿断山阜此淮
即所凿也亦名秦淮孙盛晋春秋云是秦所凿王导食
令郭璞筮即此淮也又称未至方山有直渎行三十许
里以地形论之淮发源结屈不类人功则始皇所掘宜
此渎也丹阳记云建康有淮源出华山流入江徐爰释
卷九十 第 9a 页 WYG0470-0011c.png
问云淮水西北贯都舆地志淮水发源于华山在丹阳
湖姑孰之界西北流经建业秣陵二县之閒萦纡京邑
之内至于石头入江绵亘三百许里杜牧秦淮诗云烟
笼秦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落马涧在县东南五里水下秦淮宋
武陵王讨元凶劭斩劭馀军赴涧而死水为之溢因名
焉 娄湖在县东南十里灌田二十馀顷水入舰澳通
秦淮舆地志云娄侯张昭故名之宋以为苑 高亭湖
卷九十 第 9b 页 WYG0470-0011d.png
在县南周回三十馀里 葛塘湖在县东七十里周回
七里葛公在此得仙故以为名 阳刘湖在县东南六
十里周回三十里其湖建龙都埭在阳刘村前故名之
 三城湖在县南五十里周回四十里中有三土城故
名之 板桥浦在县南五十里周回四十里源出观山
三十七里注大江晋伐吴其将张悌死于板桥即此处
谢元晖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云江路西南永归
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大桑浦在县西
卷九十 第 10a 页 WYG0470-0012a.png
十二里不溉田吴大帝时将讨关公平南将军吴范屯
大桑即此处也在蔡州通大江 烈洲在县西南八十
里周回六十里舆地志其旧津所内有小水堪泊船商
客多停以避烈风故名之王浚伐吴宿于此简文为相时
会桓元于此亦曰溧洲洲上有山山形如栗伏滔北征赋
谓之烈洲 蔡洲在县西十二里周回五十里丹阳记
云吴帝时客馆在蔡洲上以舍远使苏峻作逆陶侃等
率所统兵赴京师直指石头次于蔡洲 张公洲在县
卷九十 第 10b 页 WYG0470-0012b.png
四里周回三里按梁书二年豫州刺史裴高之等舟师
二万次张公洲二年陈霸先击破侯子监师至张公洲
并此处 加子洲在县西十三里周回十二里按三十
国春秋晋咸和二年温峤与陶侃起义兵伐苏峻率师
四万直指石头侃泊加子洲即此处夏月堪泊船冬月
浅涸永昌之初其洲忽一日崩数里其形曲折作九湾
行者所依 长命洲在县西四里周回十五里舆地志
云梁武遣人放生于此洲仍置十户在洲中掌谷粟以
卷九十 第 11a 页 WYG0470-0012c.png
饲之故呼为长命洲魏使李恕来朝帝正放生问恕曰
北主颇知此乎恕对曰水国不取亦不放帝无以应之
 白鹭洲在大江中多聚白鹭因名之 故秣陵县城
在县南五十里秣陵桥东北 故江宁县城在县南七
十里舆地志晋永嘉中帝初通江南以江外无事宁静
于此因置江宁县南门临浦水至今呼江宁晋书云元
帝出师檄四方以有玉册见临安白玉麒麟神玺出江
宁其文曰长寿万年曰有重晕皆以为中兴之象唐贞
卷九十 第 11b 页 WYG0470-0012d.png
观七年始移来此置县上元元年又改为上元县理
古檀城在金华桥东晋谢安石围棋赌得别墅乞与外
甥羊昙即此也宋属檀道济缘以为名

  上元县二十四乡晋江宁县地唐贞观七年移还旧郭
即今所置县也至九年改为江宁县安禄山乱肃宗以
金陵自古雄据之地时遭艰难不可县统之因置升州
仍如节制实资镇抚时人艰弊力难兴造因旧县宇以
为州城禄山平后复废州依旧为县上元元年改为上
卷九十 第 12a 页 WYG0470-0013a.png
元县𨽻润州光启三年复为升州领上元一县元治凤
台山西南今移在伪司会府舰澳梁武帝所开今在光
宅寺东二百五十步其寺即武帝旧宅每从城归宅
仪仗舟车骈载溢路开以藏船其澳两岸隈曲一十有
一砌石为之至今不毁其冰源出白娄湖丁达秦淮纡
回五里 鸡笼山在县西北九里连龙山西接落星冈
北临元栖塘舆地志云其山状如鸡笼以此为名晋元
帝等五陵并在山之阳 蒋山在县东非十五里周回
卷九十 第 12b 页 WYG0470-0013b.png
六十里面南顾东连青龙雁门等山西临青溪绝山南
面有钟浦水流下入秦淮北连雉亭按舆地志云蒋山
古曰金陵山县之名因此山立汉舆地图名钟山吴大
帝时有蒋子文发神验于此封子文为蒋侯改曰蒋山
徐爰释问云诸葛亮以为种山龙盘又庾阐扬都赋云
司马德操与刘恭嗣曰黄旗紫盖恒见于终南能成天
下之功者扬州之君子乎谓斗牛之间恒有此祥气丹
阳托云出建阳门望钟山似出上东门望首阳山也其
卷九十 第 13a 页 WYG0470-0013c.png
山本少林木东晋时使诸州刺史罢职者栽松三十株
下至郡守各有差焉自梁以前山立寺十七所即见在
者一十三晋尚书谢尚齐中书侍郎周颙宋应梁阮孝
刘孝标等并隐居此山丹阳记曰京师南北并连岭
面蒋山岧峣嶷峻有异其形像龙实作扬州之镇 吴
大帝陵在县东北蒋山八里按丹阳记蒋陵因山为名
舆地志云台当孙陵曲折之旁故曰蒋陵亭亦名孙陵
亭 宋高祖陵在县东北一十里 晋中宗陵在县东
卷九十 第 13b 页 WYG0470-0013d.png
一十里 宋蒋陵在县东北蒋山下一十里 土山在
县南三十里按丹阳记晋太傅谢安旧隐会稽东山因
筑像之无岩石此谓土山也有林木台观娱游之所安
就帝请朝中贤士子侄亲属会宴土山梁萧正德各修
筑以为庄下有湖水按吴志大将军孙林以兵迎景帝
于半野拜于道侧即此山也 方山在县东南五十里
周回二十里高一百一十六丈山四方孤绝如印舆地
志云湖孰西北有方山顶方正上有池水齐武帝于方
卷九十 第 14a 页 WYG0470-0014a.png
山筑苑吴大帝为仙者葛元立观焉山谦之丹阳记秦
始皇凿金陵此山是其断者山形方耸故名为方山谢
灵运东出邻里相送至方山赋诗齐书徐孝嗣荅曰绕
方山欸牛首乃盛汉之事今江南未扩民亦劳止乃立
 四望山在县西北十五里高十七丈西临大江连石
头北接卢龙山按徐州记临江有四望山吴大帝常与
仙者葛元共登陟之吴志孙皓投司市中郎将陈声于
四望之下其山迥可望四方以为名 卢龙山在县西
卷九十 第 14b 页 WYG0470-0014b.png
北二十里周回五里西临大江按旧经晋元帝初渡江
此尽为虏寇所有以其山连石头为固开塞以卢龙为
幕府山陈武帝杀北齐军四十六万于此下 落星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周回六里东接临沂山西接(阙)
北临大江南徐州记临沂县前有落星山吴大帝时山
西置三层高楼以此为名吴主游猎憩息地吴都赋云
飨戎旅于落星之楼即其所也王僧辨率陈霸先等于
石头城连营立栅于落星山贼大恐 摄山在县东北
卷九十 第 15a 页 WYG0470-0014c.png
五十五里高一百三十二丈东达尽石山南接落星舆
地志云江乘县西北有扈谦所居宅村侧有摄山山多
草菜可以摄生故以名之江乘地记扈村有摄山形方
四面重岭似伞故名伞山 汤山在县东北八十里西
接云穴山不甚高无大林木有汤出其下大小凡六处
汤涧绕其东南冬夏常热禽鱼之𩔖入者辄烂以煮豆
谷终日不熟草木濯之更鲜茂旧有汤泉馆并庙在其
南今废 清溪在县北六里阔五尺深八尺以泄元武
卷九十 第 15b 页 WYG0470-0014d.png
湖水南入秦淮按宋都记云鼎族多居其侧舆地志云
水源北出于钟山旧经巴南九里入于淮溪口其埭侧
有清溪祠其溪因祠为名又云按水为言故名清溪俗
说云郤僧陀溪中泛舟一曲辄作诗一篇谢益寿曰青
溪中曲复何穷尽 元武湖在县西北七里周回四十
里东西两派下水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
一百顷徐爰释问云湖水桑泊晋元帝太兴创为壮湖
宋筑堤南扺西以肄舟师也又京都记云从北湖望钟
卷九十 第 16a 页 WYG0470-0015a.png
山似官亭湖望庐岳也按宋元嘉二十三年筑堤以堰
水为池舆地志云齐武帝理水军于此池中号曰昆明
池故沈约登覆舟山诗云南瞻储胥馆北眺昆明池即
此其湖通后苑又于湖侧作大窦引湖水入宫城内天
泉池中经历宫殿溯流回转不舍昼夜宋元嘉末有黑
龙见湖内故改为元武湖也 迎担湖在县西北八里
周回五里其水坳下不通江河南徐州记云县西北五
里有迎担湖昔晋永嘉中帝迁衣冠席卷过江客主相
卷九十 第 16b 页 WYG0470-0015b.png
迎湖侧遂以迎担为名 马昂洲在县西北三十三里
周回十五里南徐州记云临沂西之江北三里有马昂
洲晋帝渡江牧马于其所故名之 舟子洲在县西五
里周回七里舆地志云梁天监十三年以来雀门东北
淮水纡曲数有患又舟行旋冲太庙湾乃直通之中为
舟子洲四方诸郡秀才上计憩止于此 故丹阳郡城
在县东南四里舆地志云丹阳郡本吴地楚汉之际江
淮之间溧阳以北皆属荆王贾英布吴王濞江都易王
卷九十 第 17a 页 WYG0470-0015c.png
非并有其地元封二年以为丹阳郡领宛陵于潜江乘
寿春秣陵故鄣句容泾石城湖熟陵杨芜湖黝溧阳宣
城歙丹阳凡一十七县理于宛陵 西浦郡国志云金
陵西浦亦云硕口即张硕捕鱼遇杜兰香处 建康县
城在县西一里其大帝自京口迁秣陵改建业晋避悯
帝讳改名建康元帝止都初县在宣阳门内苏峻之乱
被焚移入苑城既为台城乃徙金都乡朱雀里又曰大
亭里盖晋元帝初过江为琅邪国人所立怀德县处又
卷九十 第 17b 页 WYG0470-0015d.png
吴录曰吴王夫差移鼓于建康之南门有双鹭从鼓中
飞出或云鹭者鼓之精 琅邪城在县东北六十里王
隐晋书云江乘南岸湖沟津有城即琅邪城 东府城
在县东二里舆地志云晋安帝义熙十年筑其城西本
简帝为会稽王时第其东则丞相会稽文孝王道子府
谢安石薨以道子代领扬州第在州东故时人号为东
府而号府廨西州又按丹阳记云扬州廨乃王敦所创
门东南西三门俗为之西州永嘉初罢扬州缮为未央
卷九十 第 18a 页 WYG0470-0016a.png
宫陈初又修为扬州廨 故费县城在县西北九里南
徐州记在建康北二里即怀德县寄建康北境又置琅
邪郡割湖沟为界陈亡废 临沂县城在县西北三十
里在临沂山西北三十里临大江舆地志云晋成帝咸
康七年分江乘县立临沂县属琅邪郡又云本南徐州
之属晋则诸葛恢宋则臧焘梁则孟智明周则曾绍之
子仲璋傅彝并为临沂令以后无闻晋太保王导群宗
并其县人陈亡废 古扬州城今江宁县城在其西偏
卷九十 第 18b 页 WYG0470-0016b.png
城东至西州桥西至冶城周回三里后汉因之不改即
此城也 古丹阳郡城在今长乐县东一里南临大路
北地圆一顷关东北三里至城本属秦之鄣郡前汉武
帝元封二年改鄣郡置丹阳郡今此城即晋武帝太康
元年筑也宋梁齐陈因之不改 古建康县初置在宣
阳门内晋咸和三年苏峻作乱烧尽遂移入苑城咸和
六年以苑城为宫乃徙出宣阳门外御街西今建初寺
门路东是时有七尉部江尉在三生渚西尉在延兴寺
卷九十 第 19a 页 WYG0470-0016c.png
后巷此东尉在吴大帝陵口今蒋山西门南尉在草市
北湖宫寺前北尉在朝沟村左尉在清流溪孤首桥右
尉在沙市 右显城楚威王灭起置金陵邑即城也后
汉建安十七年吴大帝乃加修理改名石头城用贮军
粮器械诸葛亮曾使建业谓大帝曰钟山龙盘石城虎
踞即此也西南最高处有吴峰大楼城东有大石俗呼
为唐罔即王敦害周伯仁戴若思处百姓冤之乃记其
石焉宋废帝景和初修缮为长乐宫隋平陈后用蒋州
卷九十 第 19b 页 WYG0470-0016d.png
城辅公祏据江东用为扬州赵郡王孝恭平公祏又于
城置扬州大都督府后徙扬州于广陵此城遂废 废
琅邪城本晋元帝初过江为琅邪国人立地在江乘县
界齐武帝永明六年移琅邪于白石垒在县西北十八
里齐梁讲武于此 宣武城在县西北九里舆地志云
宋大明三年沈庆所筑百二十万帝疑其多对曰攻守
百倍帝乃令庆之守此城帝自率六军攻不能下乃止
不讨又曰宋立宣武为城名帝阅武于其地亦谓为武
卷九十 第 20a 页 WYG0470-0017a.png
帝帐冈陈亡废 同夏故城在县东十五里舆地志云
梁大通三年分建康之同夏里置同夏县陈平毁之
故白下县城在县西北十四里舆地志云本江乘县白
石垒齐武帝以白下地依带江山移琅邪郡居之陈亡
废唐武德元年罢金陵县筑城于此因其旧名贞观十
七年又移还旧郭其城乃废 辅公祏城在县东七里
舆地志云齐文惠太子之弟也唐武德七年辅公祏筑
以为城赵郡王孝恭平之其城遂废 故越城在县西
卷九十 第 20b 页 WYG0470-0017b.png
南七里越绝书云东瓯越王所立也即周元王四年越
相范蠡所筑今瓦官门东南国门桥西北又曹氏记云
在秣陵后西一十五里昔句践平吴后遣兵伐之仍筑
此城去旧建康宫八里晋初移丹阳县自芜湖还城之
南 古冶城在今县西五里本吴铸冶之地因以为名
晋元帝大兴初以王导疾久方士戴洋云君本命在申
申地有冶金火相铄遂使范逊移冶于石城东髑髅山
处以其地为园多植林馆徐广晋记成帝适司徒府游
卷九十 第 21a 页 WYG0470-0017c.png
观冶城之园即此也谓之西园东田齐文惠太子立
楼馆于钟山下号曰东田太子好与府客游幸东田人
语为颠童谢元晖游东田诗云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
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即此也 乌衣巷晋代王
氏居乌衣巷者位望微减多居宪台江左膏梁士多不
乐惟王僧达为中丞王球谓曰汝为此官不复成膏梁
矣 卞望之墓卞壸字望之安帝义熙十八年盗开卞
壸墓剖棺掠之尸僵须发苍白面色如生而手拳爪甲
卷九十 第 21b 页 WYG0470-0017d.png
出透手背敕给钱十万重修营之按冢在紫极宫后临
岭搆亭号曰忠贞亭 蒋庙按金陵图云钟山故金陵
山后汉末蒋子文为秣陵尉逐盗钟山北伤额而死尝
自谓青骨死当为人主主祸福至大帝卜都子文乘白
马搔头执白羽扇见形令故吏白吴主为立庙不尔当
百姓大疫大帝犹未信之又翊日见于路曰当令飞虫
入人耳后如其言帝诏立庙钟山封子文为蒋侯改钟
山为蒋山即此也又梁书云武帝时旱甚诏于蒋帝神求
卷九十 第 22a 页 WYG0470-0018a.png
雨十旬不降帝怒命载荻焚庙并其神影将欲起火当
神上忽有云如伞盖须臾骤雨台中宫殿皆自震动帝
悟驰诏追停少时还静自此帝诚信遂深自践祚来未
曾到庙帝于此自备法驾将朝臣修谒时魏将大眼来
寇钟离蒋帝神报必许扶助既而无雨水暴涨六七尺
遂大剋魏军神之力也凯旋之后庙中人马足皆有泥
湿当时并目睹焉 大初宫方五百丈本吴长沙桓王
孙策故府也大帝自京口迁建业居之黄龙元年还都
卷九十 第 22b 页 WYG0470-0018b.png
建业因居故府不改 郭文举墓在冶城内晋太尉王
茂冲所筑文举居之 临沧观在劳山山上有亭七间
名曰新亭吴所筑宋改为新亭中閒名临沧观晋周顗
与王导等常春日登之会宴顗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
之异即此谓之劳劳亭古送别所 乐游苑在覆舟山
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起正阳林光等殿按陈书云乐
游苑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陈宣帝即位北齐使常
侍李駼来聘赐宴乐游苑尚书令江总赠诗云上林开
卷九十 第 23a 页 WYG0470-0018c.png
宴务流连即此也 桂林苑吴立在县北四十里落星
山之阳吴都赋云数军实于桂林之苑即此也 芳林
苑一名桃花苑本齐高帝旧宅在废东府城东边秦淮
大路北齐王融作曲水诗序云载怀平浦乃眷芳林即
此也

  溧水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二十二乡今一十七乡本
汉溧阳县之地隋平陈置属蒋州大业三年属丹阳郡
唐武德元年移扬州于江都以县属宣州中山又名
卷九十 第 23b 页 WYG0470-0018d.png
独山在县东南十里不与群山连接古老相传中山有
白兔世称为笔最精山前有水源号为独水按舆地志
云宣州溧水县有独山下有独水流演不息即此山也
 庐山在县东二十里山谦之丹阳记云溧水县西
八十里有庐山与丹阳岭俗传严子陵结庐于此或云
山形似庐舍因以为名有水源三派并入秦淮合大江
 㔶船山一名感泉山在县南一十二里山有青丝桐
泉脉泓澄四时不绝 丹阳在县西南一半与当涂县
卷九十 第 24a 页 WYG0470-0019a.png
丹阳湖相并 石臼湖在县西南三十里西建阳岸广
一百六十馀里北枕横山连临廪西邱黄三山又有军
山塔子马头雀垒四山并在湖中 古固城按滕公庙
记云其山是吴濑诸县地楚灵王与吴战遂陷此城吴
移濑诸于溧阳十里改陵平县灵王崩平王立使苏乃
为将战于吴吴军败陵平县改为固城县自平王听费
无忌谗言伍员奔吴阖闾用为将举军破楚楚奔南海
固城宫殿逾月烟炎不灭其城从兹废矣城广二千七
卷九十 第 24b 页 WYG0470-0019b.png
百五十步古开城元去县九十里在故城东即溧水
旧县楚平王祠即吴越春秋谓平王都于固城是也
因有祠焉 左伯桃墓在县南仪凤乡昔与羊角哀友
善葬于此大历六年颜真卿经此题诗于蒲塘客馆
溧阳县东南二百四十里旧三十乡今一十七乡本汉
旧县属丹阳郡在溧水之阳纪云楚汉之际以江淮间
为东阳郡而溧阳属焉后又属江都国唐五德九年移
扬州于江都改属宣州自乾元元年又𨽻升州宝应元
卷九十 第 25a 页 WYG0470-0019c.png
年又属宣州天祐元年𨽻润州其县元在溧水县东南
九十里天复四年移此即今理 平陵山在县北三十
五里昔李阅追韩滉于山下斩之有子胥祠存 三鹤
山在县东南六十里昔有潘氏兄弟三人于此山求仙
后道成化为三白鹤于此山头地理志云昔有三母得
道此山后为名 青山在县南六十里上有潘真君祠
 溧水西自溧水县界流入吴越春秋云伍子胥奔吴
至溧阳女子击缥濑水之上子胥过而乞一餐女子发
卷九十 第 25b 页 WYG0470-0019d.png
箪饭壶浆而食之子胥餐而去谓女子曰掩子壶浆勿
令其露女子曰行矣子胥行五步还顾女子已自投濑
江而死子胥伐楚师还过溧阳濑上欲报以百金不知
其家乃投金濑水而去后有妪行哭而来曰吾女三十
不嫁击缥于此遇穷人饭之恐事泄投水而死乃取金
归之今水际有碑即李白文其铭曰春风三十花落无
言云云

  句容县东一百里旧三十六乡今一十七乡本汉县地
卷九十 第 26a 页 WYG0470-0020a.png
志属丹阳郡以界内茅山本名句曲山其形如勾字因
立县名汉书云武帝封长沙定王子党为句容侯国除
后为县宋又于此立南徐州后徐州复移理丹徒唐武
德四年于县置茅州七年七月废茅州以句容属蒋州
九年改属润州 华山梁书云武帝舆驾东行至此山
因问华山何如蒋山高薛秦答云华山高九里其以蒋
山等泉水倍多也 茅山在县南本勾曲山其山形如
勾字三曲晋茅山君得道于此山后人遂名为茅山其
卷九十 第 26b 页 WYG0470-0020b.png
山接句容金坛延陵三县界 竹里山行者以其途倾
险号为翻车岘鲍昭有翻车岘诗 经岩山图经云在
绛岩湖侧山上有龙坑即湖神也本名赤山丹阳之义
出于此天宝初改为绛岩山 花碌山在县北五十里
有古迹取樊坑存 江乘城秦旧县也 旧仙公墓在
县西南一里见有碑碣松径郡国志云勾曲有葛洪冢
是也盖仙翁之宗族也 梁南康简王墓在县西北二
十五里名缵武帝弟 晋平西将军葛府君墓在今县
卷九十 第 27a 页 WYG0470-0020c.png
西七里冈山碑半存 晋护军长史许真君墓在县西
北一里高四尺 华阳洞去县四十里 大坛大洞天
在西门太平观东在唐元宗改上清经箓碑一片





卷九十 第 27b 页 WYG0470-0020d.png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