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469-021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

  宋 乐史 撰

  关西道一

  雍州

  雍州京兆郡今理长安万年二县禹贡雍州之域舜置
十二牧雍其一也周武王都丰镐平王东迁以岐酆之
地赐秦襄公至孝公始都咸阳秦兼天下置内史以领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469-0214d.png
关中项籍灭秦分其地为三以章邯为雍王都废邱今
兴平县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栎阳县董翳为翟王
都高奴今延州金明县是为三秦高祖入关定三秦复并
为内史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大初元年改左内史
为京兆尹左冯翊右内史为右扶风谓之三辅其理俱
在长安城中又置司𨽻校尉以总之光武都洛阳以关
中地置雍州寻复立三辅魏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
秦州三辅仍旧属司𨽻晋初省司𨽻复置雍州悯帝之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469-0215a.png
后刘聪石勒苻健姚苌相继窃据之苌孙弘为刘裕所
灭东晋复置雍州及京兆郡寻为赫连勃勃所破遣子
隗镇长安号曰南台后魏太武破赫连昌复于长安置
雍州孝武自洛阳迁都长安改为京兆尹隋开皇三年
自长安故城迁都又置雍州炀帝改为京兆郡领大兴
长安新丰渭南郑华阴蓝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
泉泾阳云三原宜君同官华原富平万年高陵二十二
县唐武德元年改为雍州改大兴县为万年万年为栎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469-0215b.png
阳分栎阳置平陵以渭南县属华州分醴泉置温秀县
分云阳置石门县二年分万年置芷阳县分蓝田置白
鹿县分泾阳始平置咸阳县分高陵置鹿苑县改平陵
为粟邑县分醴泉置好畤县分盩厔置终南县三年改
白鹿为宁人县分蓝田置玉山县分始平置泉风县仍
分武功好畤盩厔扶风四县置稷州分温秀石门二县
置泉州四年改三原为池阳五年复以华州之渭南来
属六年改池阳为华池县七年废芷阳入万年县贞观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469-0215c.png
元年废鹿苑入高陵县废宁人玉山入蓝田县改云阳
为池阳县改华池为三原县又废稷州以武功好畤盩
厔三县来属八年废粟邑入栎阳县废终南入盩厔县
废云阳入池阳县仍以池阳为云阳县废上宜入岐州
之岐阳县十七年罢宜州以华原同官二县来属二十
年又置宜君县永徽二年废宜君县乾封元年置明堂
乾封二县咸亨元年置美原县文明元年置奉天县天
授元年改雍州为京兆郡其年复旧二年分始平武功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469-0215d.png
奉天盩厔好畤等县复置稷州云阳泾阳醴泉三原富
平美原等县置宜州大足元年罢以鸿宜鼎稷四州依
旧为县以始平等十七县还𨽻雍州长安二年废乾封
明堂二县景龙三年以邠州之永寿商州之安业二县
来属景云元年复以永寿属邠州安业𨽻商州开元元
年改雍州为京兆府复隋旧名四年改同州蒲城县为
奉先县仍𨽻京兆府天宝元年以京师为西京七载置
真苻县十一载废朱梁开平元年都汴改此为右国军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469-0216a.png
府为大安府二年改为永平军后唐同光初复为西京
京兆府晋天福中改为晋昌军汉乾祐初改为永兴军
其京兆府仍旧皇朝因之谨按汉五年高祖在洛阳
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并隆哉周之都
洛以为此天下中(丁仲切)四方纳贡职道里均有德则
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居此者欲令务以德致人不
欲阻险令后世骄奢也今陛下欲比隆成康之时为
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469-0216b.png
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
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
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吭而拊其背未能全胜今陛下
入关而都按秦之故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
世则亡不如都周高祖疑未能决及㽜侯明言入
关便即日驾西都关中六年擒韩信田肯贺高祖
曰甚善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阻山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469-0216c.png
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
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自汉至唐常为王者奥区

  元领县二十四 今十三

  万年 长安 鄠县 蓝田 咸阳 醴泉 泾阳
栎阳 高陵 兴平 昭应 武功 乾祐

  十一县割出

  华原 富平 三原 云阳 同官 美原已上六
县并属耀州 奉天 好畤已上二县属乾州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469-0216d.png
奉先入同州 渭南入华州 盩厔入凤翔

  州境

  东西三百一十里 南北四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二百七十里 东至西京八百五十
里 东至华州一百八十里 东南至商州二百六
十里 南取库谷路至金州六百八十里 西南至
洋州六百四十里 正西微北至凤翔府三百一十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469-0217a.png
里 西北至邠州三百里 北至坊州三百五十里
正东微北至同州二百五十里

  户

  唐开元领县二十三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九皇
朝领县十三户主三万四千四百五十客二万六
千二百七十六

  风俗

  秦有四塞之固汉高纳刘敬之言都之因徙齐诸田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469-0217b.png
楚屈景燕赵韩魏之后豪族名家于关中强本弱末
以制天下自是每因诸帝山陵则迁户立县率以为
常故五方错杂风俗不一汉朝京辅称为难理

  姓氏

  京兆郡八姓 韦 杜 扶 段 宋 田 黎


  武功郡二姓 苏 韩

  始平郡二姓 冯 庞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469-0217c.png
  人物

  苏武京兆人 史丹本鲁人徙居杜陵成帝时为左
将军咸阳侯子男女二十人九男为侍中诸曹亲近
在左右史氏凡四人侯至卿大夫二千石者十馀人
 陈遵杜陵人为嘉威侯嗜酒每饮宾客闭门取客车
辖投井水中 宋引长安人 第五伦京兆长陵人
杜预杜陵人 刘文静雍州武功人 唐起义功臣
杜如晦京兆万年人相 颜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黄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469-0217d.png
门侍郎之推孙为唐弘文馆学士 姚思廉雍州万
年人为隋代王侍读唐师至思廉曰唐公举义卿等
不宜无礼众服其义人谓之忠烈之士 苏世长武
功人周武帝时世长十馀载上书言事唐初拜諌议
大夫諌高祖畋猎子良嗣相则天 乐彦祎雍州长
安人相则天王庆之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昭德便
杖杀之 韦安石万年人陆元方谓之真宰相子陟
斌俱宦达 安金藏长安人剖腹明睿宗不反 韦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469-0218a.png
见素京兆万年人 苏瑰京兆武功人子颋相 韩
休长安人为相 第五琦长安人相 崔沔长安人
中书侍郎子祐甫相 杜黄裳杜陵人相 牛僧孺
自隋以来世居长安南下杜樊乡 韦处厚京兆人


  土产

  隔沙 地骨皮 靴毡 粲席 酸枣仁(已上贡)
藕粉 葛粉 紫□粟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469-0218b.png
  万年县旧宣扬坊四十五乡六十坊今七乡本汉旧县
也属左冯翊在今栎阳二十五里栎阳故城是也周地
图记云后周明帝二年分长安霸城及姚舆所置山北
三县地始于长安城中置万年县理八角街已东属京
兆尹取旧汉县名也天和三年废山北县建德二年又
省霸城杜城二县以三县地并入万年隋开皇三年迁
都于龙首川改万年为大兴县属雍州仍移于宣阳坊
东南隅置大兴县盖取文帝初封国号以名城及县也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469-0218c.png
唐武德元年九月改大兴为万年至总章元年析置明
堂县理永乐坊至长安二年六月废明堂县复入万年
县天宝七年改为咸宁县乾元元年复为万年县按县
门楼即宇文恺所造高宗末太平公主出降薛绍于此
县纳婚席初以县门隘窄众欲毁之高宗敕曰万年县
门屋宇文恺所造制作多奇不得毁拆仍以别地开之
也梁开平元年改为大年县后唐同光元年复旧名
终南山在县南五十里禹贡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孔安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469-0218d.png
国注三山言相望也诗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枚毛注云
周之名山终南也左氏传荆山终南九州之险也杜注
云终南在始平武功县南皇甫谧高士传秦有东园公
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时呼四皓共入商洛隐地肺
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帝重其节四人乃深自匿
终南山不能屈之汉东方朔传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其
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柘檀异𩔖之物不可胜原此
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 子午谷风土记王莽以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469-0219a.png
皇后未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抵终南山 砚石福
地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川中有阜曰风凉原亦雍
州之福地即此水有二原西川水出砚山之溪研盘溪是
也 毕原在县西南二十八里诗谓终南何有有纪有
堂毕道平如堂也毕终南山之道名成王葬周公于毕
是也 白鹿原在县东二十里亦谓之霸上即汉文帝
陵也王仲宣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即此也 长
乐坡在东十二里即浐川之西岸也旧名浐坂隋文帝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469-0219b.png
恶有反字改为长乐坡焉更始基在此坡 少陵原即
汉鸿固原也宣帝许后葬于此 高望堆潘岳西征赋
云凭高望之阳隈是也 神皋张平子西京赋云奥区
神皋 金城汉书云关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霸岸
在通化门东三十里秦襄王葬于坂谓之坝上其城即
秦穆公所筑汉为县在东北二十三里霸水东霸陵故
城是也东南至文帝陵十里晋改为霸城宇文周建德
二年省即此城也又魏明帝徙秦铸金人至此重不可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469-0219c.png
胜留之霸城蓟子训与一老翁以手摩铜人曰适见铸
此已近五百年矣 南陵汉为县在县东南二十四里
白鹿原上后汉省汉旧仪云即文帝薄太后葬之所亦
谓南霸陵因置县以奉陵寝 杜陵汉县在今县东十
五里汉志注云古杜伯国也又墨子云周宣王杀其臣
杜伯汉宣帝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后
魏改为杜城县周建德二年省 金坞在县北苑内汉
文帝庙在金坞北大道南 樊川一名后宽川在县南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469-0219d.png
三十五里其地即杜陵之樊乡汉高至栎阳以将军樊
哙劝废立功最赐哙食邑于此故曰樊川 洛女坡在
县十五里三辅旧事用洛女冢南有洛波俗号为洛女
陂丰润陂周回六里 皇子坡在启夏门南三十里陂
北原上有秦皇子冢因以名之隋文改为永安坡周回
九里 御宿川在县南三十七里汉武帝为别宫离馆
禁禦人不得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川 轵道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迎沛公处今在东郭通化门东北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469-0220a.png
十六里汉时有白蛾飞自东郭门经轵道入苑内 渭
水北去县五十里西自长安县界流入霸水注之 灞
水东去县二十一里 浐水荆溪狗枷二水之下流也
封禅书秦都咸阳霸浐长水皆非大川以近咸阳尽得
祠之 沈水说文曰潏水出杜陵今名沈水自南山皇
子陂西北流入 福水即交水也上承樊川御宿诸水
出县南石壁谷南三十里与直谷水合即子午谷水
芙蓉园隋文帝之离宫也在敦化坊南周回七十里即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469-0220b.png
庙院东坡下中有凉堂东临水亭即曲江也司马相如
吊胡亥云临曲江之隑州 乐游庙即汉宣帝立庙于
曲江之北号曰乐游原在升平坊 太极殿戴延之西
征记云苻秦筑宫于长安东城中有太极殿殿上有金
井焉 秦兽圈在通化门东二十五里烈士传云秦王
召魏公子无忌不行使朱亥奉壁一双诣秦秦王怒使
置亥于兽圈中亥瞑目视兽眦血溅兽面不敢动即此
又汉文问上林尉及冯媛当熊皆此处 青绮门在城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469-0220c.png
东南面即东陵侯邵平秦末为布衣种瓜于此门 废
明堂县廨在永乐坊总章元年分万年县置其廨地本
越王侑宅置县后县北有古冢十数每夜见冢上数人
衣冠甚伟似是贵者来入廨内县令元逊于大猷相继
卒官后县令于他视事长安二年废还入万年后以其
廨地赐驸马裴巽以至毁拆尽矣 横桥三辅旧事云
秦造横桥汉承秦制桥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置都
水合以掌之号为石柱桥桥南属京兆以北属扶风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469-0220d.png
宣平长安南门也潘岳西征赋云践宣平之国门是此
故瘦子山望宣平之贵里言贵戚之里也 张安世冢
在明德门南八里俗呼为张车骑冢 马冢滕公夏侯
婴冢也东临霸水滕公乘马至此马踣地悲鸣因掘地
得石椁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
室公曰天也吾死即安此乎冢在饮马桥南故时人谓
之马冢 霍光冢在茂平二陵间霍光葬诏赐黄肠即
柏木心也今人耕田时得柏木如堑形谓之柏堑 汉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469-0221a.png
宣帝庙在县东南本陵北去县十里 汉文帝庙在县
东本陵北去县二十五里 汉光武庙在县东南句家
嘴去县四十里 四皓庙在县南终南山下去县五十
里 薄后陵在县东南白鹿原上 杜如晦墓在县南
三十里大赵村 颜师古墓在县南二十里三赵村
元载墓在县南三十里大杨村 邴吉墓在县南二十
里三赵村 浑瑊墓在县西南十五里西李村 王圭
墓在县南四十五里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469-0221b.png
  长安县在长寿坊旧五十九乡六十坊今六乡县即秦
之地汉高帝五年置周文王作丰今县西北灵台乡丰
水上游是也武王理镐今昆明池北镐陂是也至秦为
县始皇弟成蟜封为长安君即此楚怀王封项羽为长
安侯卢绾亦封之属京兆尹莽曰长安潘岳关中记云
长安地皆黑壤赤城今赤如火坚如石父老所传云凿
龙首山土以为城按贾耽郡国志县道记云长安县故
城今谓之苑城汉京兆府在故城内上冠里其县理今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469-0221c.png
失其所在长安盖古乡聚名在渭水南隔渭水北对秦
咸阳宫汉于其地筑未央宫谓大城曰长安城五年置
县以长安为名历后汉魏晋苻姚后魏及周不改隋开
皇三年迁都移于长寿坊西南隅唐乾封元年复置乾
封县理怀真坊长安二年乾封县以地复归长安县梁
开平元年改为大安县后唐同光三年复旧名 左冯
翊故秦内史职也汉高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罢郡复
为内史景帝二年又分置左内史武帝大初元年改名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469-0221d.png
左冯翊领县二十四所理在故长安城内太上皇庙西
南失其所在 右扶风亦秦内史职也汉高二年改名
中地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
大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治内史右地领县
二十一初理在长安故城三辅黄图云在夕阴街北后
汉移理于槐理其槐里一名大邱城周衰懿王自镐徙
都之秦更名废邱章邯为雍王守此城汉二年章邯自
杀汉收其地改为槐里 龙首山在县北一十里长六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469-0222a.png
十里头入渭水尾达樊川秦时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
水其行道因成土山疏山为台殿不假版筑高出长安
城西京赋所云疏龙首以抗殿也三辅黄图曰营未央
宫因龙首制前殿 细柳原在县西南三十三里别是
一细柳非亚夫屯军之所 南山即四皓所隐尚书谓
终南惇物至于鸟鼠言三山可相望也馀已解在上
武将山按长安记云长安城西北有武将山即前汉末
辛孟所隐之处 高阳原渭水西自鄠县界流入汉武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469-0222b.png
建元三年造便门桥以跨之斯滮池之别名也诗曰滮
池北流是也 渭桥石人水经注云秦始皇造渭桥铁
镦重不能胜故作力士孟贲等像祭之镦乃可动今石
人犹在邑界 滮水亦谓圣女泉又曰高都水源出县
西北合渭水诗所谓滮池北流是也故溪百姓歌曰五
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连竟外杜即此水也 漕
水即沉水也东自万年县界流入亦谓潏水亦谓高都
水汉末王氏五侯大修池沼引高都水入城即此水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469-0222c.png
野韭泽即汉牛首池之地在内引高都水入城即此水
苑西上林赋云荡荡乎八川谓灞浐泾渭丰镐潦潏也
 泾水出薄洛山左传襄十四年诸侯伐秦齐泾而秦
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 竹水俗谓之赤水出媚谷
大液池在建章宫北池周回十顷中有采菱越女鸣鹤
之舟又按三辅旧事云日出旸谷浴于咸池至虞泉即
暮此即象之也 曲江池汉武帝所造名为宜春苑其
水曲折有似广陵之江故名之韦述记云汉为乐游院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469-0222d.png
于曲江池乃世祖以校文之所在芙蓉园汉武帝庙在
池侧又一说唐元宗明皇帝封张九龄于此故号曰张
曲江后以秀士每年登科第赐宴于此盖不忘校文之
义也 钓璜浦黑龙津皆渭水之岸也浦即太公钓得
玉璜之所津即秦时黑龙饮渭之处 昆明池汉武帝
纪元狩三年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发谪吏穿昆
明池臣瓒曰西南夷传有越巂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
里汉使求身毒国布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469-0223a.png
池象之以习水战在长安西南周回四十里食货志又
曰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遂乃大修昆明池也庙记云中
有二石人如牵牛织女西京杂记昆明池有戈船楼船
各数百艘楼船上建楼橹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
旄旌葆麾盖炤烛涯涘三辅故事昆明池盖地三百二
十顷初穿得黑土帝问东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之明帝时
有忆方朔言者乃问胡人劫烧之馀灰也池中有豫章
台及石鲸西京杂记昆明池刻玉石为鱼每至雷雨鱼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469-0223b.png
常鸣吼鬣尾皆动代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三秦记昆
池有台沼有名神池云尧时池水停舡此池通白鹿原
有人钓鱼纶绝而去梦于武帝求去其钩明日戏于池
见大鱼衔钩曰岂非昨所梦乎去钩放之间三日帝复
游池池滨得明珠一双帝曰岂昔鱼之报乎 定昆池
唐神龙中乐安公主恃宠请昆明池中宗不与主怒自
以家财别穿池号曰定昆池 厓骛陂地方六顷承昆
明池下流在镐池北沈约诗云东出千金堰西临厓骛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469-0223c.png
陂 河池陂亦承昆明而东注泾一名女观陂 戏水
注水经云源出骊山 灵沼诗云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灵囿即周文王苑名诗云王在灵囿麀鹿攸伏注囿
所以养禽兽也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灵囿言灵道行
于囿也齐宣王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是也 昆明观
三辅黄图上林苑中有昆明观盖汉武帝所置 柏梁
台庙记云汉武帝造在此阙三秦记柏梁台上有铜凤
亦名凤阙 玉堂汉书建章宫有玉堂壁门 栗园汉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469-0223d.png
御宿园池 清灵台水经云镐水北径清灵台 鸣犊
泉按三辅旧事云昔有犊失母哀鸣甚苦地为发泉今
大旱祭之降雨 永安渠在大安坊西隋开皇二年引
渠水西北流入城经西市而入苑 清明渠亦在大安
坊开皇初引沉水西北流入城经太社尚食局将作监
内侍省而入宫城 龙首渠一名浐水渠在永嘉坊隋
开皇初自城南龙首堰下支分至长乐陂分为二渠入
苑 凤凰坡太公金匮云武王伐纣至凤凰坡袜糸解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469-0224a.png
盖此也 丹水在上林南 紫泉在上林北 镐池皇
甫谧帝王世记云镐池即周之故都也广记云长安城
西有镐池在昆明池北周匝二十一里地二十三倾史
记云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
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镐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使者问其故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
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
人之元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度江所沈璧也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469-0224b.png
苏林云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下杜城春秋范
宣子云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杀杜伯所筑东有杜原
城在下故曰下杜宣帝时因原为陵而置县焉更名曰
下杜是也在安仙门南七里 长安故城在县西北十
三里自光化门向西趣北乃汉高帝七年修长乐宫成
自栎阳徙都此本秦离宫也按惠帝元年正月城长安
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三十日
罢六月发徒𨽻二万人至五年正月复发十四万五千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469-0224c.png
人三十日乃罢九月城成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
形周回六十五里 大兴城即今城也按隋书开皇二
年以长安故都年代既久宫宇朽蠹谋欲迁都仆射苏
威太师李穆并太史令庾秀才等议合于帝旨遂以其
年六月十八日诏规建置制至三年三月十八日移入
新都其地即汉故城之东南属杜县周之京兆郡万年
县界南值子午谷西北据渭水东临浐灞西枕龙首原
仆射高颎总领其事安平公宇文恺创制规模将作大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469-0224d.png
匠刘龙钜鹿郡公贺娄子干等充使营建谓之大兴城
以帝始封大兴公因以为名 八街九陌按三辅旧事
云长安城中八街九陌汉巫相刘屈□妻枭首华阴街
京兆尹张敞走马章台街陈汤斩郅支王首悬藁街三
辅黄图有香室街夕阴街尚冠前街张衡西京赋云观
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
经廛里端直甍宇齐平是也 九市庙记云长安市九
所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街在道东四里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469-0225a.png
为一市凡九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又曰
旗亭楼在杜门大道南又有当市楼张衡西京赋云廓
开九市通关带阓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是也又按郡国
志云长安大侠万子夏居柳市司马季主卜于东市晁
错斩于东市西市在醴泉坊隋曰利人市因有西市署
 直市楼三辅黄图云直市在富平津西南十五里即
汉秦文公造物无二价故以直市为名 直城按三辅
黄图南头第二门名直城王莽改曰端路今名直城路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469-0225b.png
是 犬邱城三辅录云汉平陵县犬邱城一名槐里城
亦名废邱皇甫谧帝王世纪周懿王二年王室大衰自
镐徙都生非子因居犬邱今槐里是也 老子陵郡国
志云大陵西俗谓之老子陵非也 汉戾园汉戾太子
史良娣葬于此其地本秦白亭云地在金城坊后省
汉博望苑武帝为太子时接宾客之所在今坊戾园东
南 汉思后园汉武帝卫皇后之陵园也汉书卫后字
子夫其家号曰卫氏出平阳侯也子夫为平阳主讴者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469-0225c.png
武帝即位子夫入宫有宠生太子遂立为皇后巫蛊事
起江充为奸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后谋诛江充发兵
兵败太子走后自杀宣帝即位改葬置园邑于此在金
城坊即故城杜门外大道东宣帝置倡优杂役千人以
地为千人乡即此处 上林苑汉书云武帝建元三年
起上林苑吾邱寿王所奏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
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柞五祚北统黄山滨渭而东汉
旧仪云上林苑方三百汉宫殿疏云方百四十里 长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469-0225d.png
乐宫关中记云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周回二十里
汉太后常居之长安记云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饬之
宣帝元康四年神雀五采以万数集长乐宫五凤三年
鸾凤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三辅黄图云长乐宫前殿
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杼中二十五丈深十二丈关中
记又云长乐宫有长定长秋永寿永宁四殿三辅黄图
云长乐宫有鸿台有临华殿有温室殿 未央宫汉书
曰高祖七年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469-0226a.png
仓上见其壮丽甚怒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
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
室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令后世无
以加也上说自栎阳徙居都之三辅黄图云未央有宣
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殿庙记云未央宫有增
城殿昭阳殿三辅黄图云未央宫有白兽殿又云未央
宫台殿三十二有寿成殿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
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飞雨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等殿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469-0226b.png
庙记云未央宫有延年殿合欢殿四车殿三秦记云未
央宫有朱岛堂画堂非常室关中记云未央宫有天禄
阁麒麟阁有司马门金马门青锁门元武阙苍龙阙又
有钩盾署弄田 桂宫庙记云桂宫汉武造汉书曰桂
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关中记云桂宫在未央宫北
周回十馀里中有光明殿殿上有复道从宫中西上城
西至建章宫神明台蓬山三秦记云未央宫渐台西有
桂宫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469-0226c.png
金户玉阶昼夜光明又云桂宫一名甘泉作迎风台以
避暑西京杂记云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案倒宝屏风列
宝帐设于桂宫时人谓为四宝宫汉书又曰北宫中有
神君居寿宫张羽设旗设供以礼神君神君来则肃然
风生帷帐皆动又有明光宫太子宫甲观书曰孝成皇
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
堂也 建章宫汉书曰武帝太初元年柏梁殿灾越巫
勇谓帝曰越俗有火灾即复大起宫室以厌胜之于是作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469-0226d.png
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
二十馀丈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
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
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三辅旧事云建章宫周回
数里殿东别起凤阙高二十五丈乘高以望远又于宫
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上有铜凤凰赤眉贼怀之西
京赋圆阙耸以造天若双碣之相望是也庙记云建章
北阙门也又有凤凰阙汉武帝造高十七丈五尺长安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469-0227a.png
记云俗人谓凤凰阙为贞女楼古歌辞云长安城西有
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按铜雀即
铜凤凰也庙记云建章宫有折风阙一名别风阙又云
嶕峣阙又在鼓簧宫也 汉奉明园汉宣帝悼考墓园
也皇考名进武帝之孙戾太子之子也母曰史良娣故
号曰史皇孙汉书曰戾太子败皇孙及妃王夫人遇害
葬广明苏林注曰苑名也又曰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文颖
注云位冢位也又云宣帝即位谥考曰悼考母曰悼后比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469-0227b.png
诸侯王园置奉邑三百家以广明成乡为悼园皆改葬
焉后八岁尊考曰皇考立庙因国为寝益奉园民立奉
明县潘岳西征赋曰兆惟奉明 太和宫在县南五十
里终南山唐武德八年造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以时
热公卿重请修筑于是使将作大匠阎立德缮理焉改
为翠微宫今废为寺 周武王宫即镐京也在县西北
十八里自汉武穿昆明池于镐京遗址沦陷焉 秦阿
房在县西北十四里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469-0227c.png
坐万人可以建五丈旗表南山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
渡渭属之咸阳庭中可受十万人仍置铜人十二于宫
前十五年始成未暇择令名而乱以在山阿之旁故号
曰阿房 蒲萄宫汉哀帝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以太岁
厌胜所在舍之因起此宫在上林苑西 渐台在长安
故城中未央宫西王莽死于此 神明堂在县西北二
十里长安故城西上有承露盘 酒池在长乐宫中武
帝作以誇羌胡饮以铁杯重不能举皆如牛饮西征赋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469-0227d.png
云酒池监于商辛迨覆车而不悟 子午谷在县南百
里王莽通子午道因置关也 樗里子墓在县北长安
故城中秦惠王之弟也卒葬于此初谓人曰后百岁当
有天子之宫夹我墓及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
其西武库正值其墓 二十四狱三辅黄图云长安城
中有二十四狱 汉高祖庙在长安故城西门外皇朝
开宝二年敕建修 周穆王陵在县西南张恭村二十
五里 贾耽墓在县南二十里居安坊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469-0228a.png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469-0228b.png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