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469-01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十四

  宋 乐史 撰

  河南道十四

  濮州

  济州

  单州

  濮州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469-0116b.png
  濮州濮阳郡今理鄄城县禹贡兖州之域古昆吾旧壤
颛顼遗墟故曰帝邱亦曰高邱春秋时为卫地春秋齐
桓公会诸侯于鄄注云鄄卫地今东郡鄄城也按鄄城
即今县理是也战国时属齐威王九年赵伐我取鄄卫
独有濮阳秦灭濮阳并天下置三十六郡今州即秦之
东郡地在汉为济阴郡之鄄城县也后汉献帝于此置
兖州晋分置濮阳郡后改为濮阳国封皇子允为王后
魏为濮阳郡后周因之隋开皇二年以濮阳属东郡以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469-0117a.png
鄄城属郓州十六年于此置濮州大业二年废濮州分
入东郡东平济北三郡唐武德四年平王充复置州领
鄄城廪城雷泽临濮昆吾濮阳永定安邱长城九县五
年废安邱长城二县八年废昆吾永定廪城三县贞观
八年割济州之范县来属元宝元年改为濮阳郡乾元
元年复为濮州

  元领县五 今四

  鄄城 雷泽 临濮 范县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469-0117b.png
  一县割出

  濮阳入澶州

  州境

  东西二百二十五里 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东京三百一十二里 西南至西京七百九
十五里 西南至长安一千六百五十五里 东至
郓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曹州二百一十里 西至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469-0117c.png
滑州二百一十五里 北隔黄河二十里渡河
至魏府一百六十三里 东南至兖州三百六
十九里 西北至相州三百三十三里 东至
齐州二百四十八里 东南至曹州二百二十
四里

  户

  唐开元户万七千七百八十二皇朝户主一万一千
七百二十六客四千二百八十三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469-0117d.png
  风俗

  与郓州同

  姓氏

  濮阳郡七姓 吴 徐 房 庆 黄 袁 扶

  人物

  蘧伯玉 史䲡 卜商居西河为文侯师 端木赐
汲黯皆为濮阳人 吴质鄄城人 吴隐之濮阳鄄
城人为广州刺史酌贪泉而饮因为诗曰古人云此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469-0118a.png
水一歃怀千金试复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唐杜暹
濮阳人为相

  土产

  绵 绢贡

  鄄城县旧八乡本汉书旧县属济阴郡后汉献帝于此
置兖州魏又自此移兖州移东郡之廪邱晋时属濮阳
国宋无鄄城后魏重置属濮阳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
改属郓州十六年于此置濮州以县属焉大业二年废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469-0118b.png
濮州县属东平郡唐武德四年重置州县又𨽻焉 黄
河西自濮阳县界流入北去县二十一里又东流入范
县界 州理城在故鄄城中魏文帝以临侯植为鄄城
侯晋武帝以皇子允为濮阳王皆理于此述征记曰魏
武征徐州陈宫说东郡太守张邈迎吕布于时县悉叛
荀彧等保阿鄄范三城而已 尧城在城东北五里竹
书纪年云昔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盖此城 偃朱
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纪年云舜囚尧偃塞丹朱使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469-0118c.png
不得与父尧相见盖此城也十道志已录今不欲去之
 新台在县北十七里诗云卫宣公纳伋之妻作新台
于河上北去河四里 陈留王台在县西二里曹植为
鄄城侯因筑台于此

  临濮县南六十里旧五乡本汉郕阳县城属济阴郡按
汉郕阳县今雷泽县是也隋开皇十六年分鄄城南界
雷泽西界置临濮县濮州南临濮水故以名焉大业二
年废濮州县并其地入雷州鄄城二县唐武德四年重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469-0118d.png
置属濮州瓠子河西北自濮州界流入北去县二十一
里又东流入雷泽县界 清邱在县西三十五里高五
丈春秋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邱杜预注云清
邱卫地在今濮阳东阳 垂亭左传宋公卫侯遇于垂
雷泽县东南九十里依旧五乡本汉郕阳县也古姬伯
姬姓之国史记曰周武王封弟季载于郕今县北三十里
郕都故城是也汉以为县属济阴郡晋氏南迁之后济
阴县移理于此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雷泽县因县北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469-0119a.png
雷夏泽以为名属濮州大业二年省濮州县属郓州唐
武德四年重置濮州县又属焉 历山在县西北十六
里史记曰舜耕历山耕者让畔郑玄曰历山在河东应
劭以为即雷泽之中皇甫谧以为在济阳与雷泽相次
三说不同未详孰是 灉水沮水二源俱出县西北平
地尚书曰雷夏既泽灉沮会同去县十四里 雷夏泽
在县北郭外灉沮二水会同此泽河图曰大迹出雷泽
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山海经曰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469-0119b.png
鼓其腹则雷史记曰舜渔于雷泽渔者让泽 郕都故
城在县北三十里即郕伯初封之国也说苑曰昔孔子
游于太山行于郕之野见荣启期歌三乐即此城也
姚城在县东十三里按神契曰帝舜生于姚墟应劭曰
姚墟与雷泽相近 尧母庙在县西南四里述征记云
郕阳城东南有尧母庆都之墓上有祠庙绕墓有池池
中有鱼头间有印谓之印颊鱼中山夫人庙在县西五
十步夫人即尧之四妃也 尧陵在县西三百里自尧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469-0119c.png
即位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一年记于碑唐贞观
十一年有诏禁人刍牧春秋奠酬 仲山甫墓在县西
北一里墓前有祠堂石室俨然若新 南北濮水水经
云濮水又东分为三渎昔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纣灭
延投此卫灵公将之晋闻而写之 廪邱左氏传云齐
乌馀以廪邱奔晋是此地汉置县今有故城存在今县
北 重璧台穆天子传云天子游于河济盛君献女天
子为造重璧台以处之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469-0119d.png
  范县东北六十里旧六乡今四乡本汉旧县也属东郡
春秋时晋大夫士会之邑也后汉同晋属东平郡宋及
后魏同高齐废隋开皇六年又置范县属济州十六年
改属濮州大业二年废濮州唐武德二年于此置范州
领范一县五年废范州以县属济州贞观八年改属濮
州 故顾城在县东南二十八里夏之顾国也诗曰韦
顾既伐昆吾夏桀注曰三国党于桀皆为汤所诛 秦
亭左氏传曰鲁筑台于秦杜预注云范县西北有秦亭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469-0120a.png
是也 闵子骞墓在县东南二十里孟村高一丈 左
伯桃墓在县东南五十里新安村高一丈

  济州

  济州济阳郡今理钜野县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其地
属齐亦齐卫二国之境今郡理即碻磝城按地理志注
云碻磝古津也城名因字之秦为东郡茌平县地汉地
理志云茌平属东郡后亦属东郡及济北国宋元嘉七
年到彦之北伐拔此城后又失之至二十七年以王玄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469-0120b.png
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河北拔之因以固守于此又置
碻磝戍或为济北郡后汉太武八年于此立济州又为
济北郡其外城即后魏正光中刺史刁宣所筑按郡国
志云后汉魏置济州于单于城中即石勒于耕处闻鼓
角之声此其地也至周建德七年又置肥城郡隋初置
济州炀帝复为济北郡武德四年平王充改为济州或
为济阳郡皆此天宝十三年废郡以所𨽻五县并归郓
州至大历中复立济州唐末又废入郓州周高祖广顺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469-0120c.png
二年平兖州回至钜野因诏于此复置济州仍割兖州
之任城中都军州之金乡等县𨽻之其年十二月又割
郓州城县𨽻之中都却入郓州

  今领县四

  钜野郓州割到 郓城郓州割到 金乡兖州割到
任城兖州割到

  州境

  东西一百五里 南北一百五十五里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469-0120d.png
  四至八到

  西南至西京八百七十里 西南至长安一千七百
二十里 东至兖州邹县一百三十五里 西至濮
州雷泽县八十五里 南至单州成武县一百一十里
 北至郓州一百一十五里 东南至徐州丰县二
百二十五里 西南至曹州一百五十里 东北至
兖州一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濮州一百四十五里

  户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469-0121a.png
  唐开元户在郓州长庆户三万八千五百一十皇朝户
主一万四千一百九十一客二千八百四十三孤老女
户六千二百一十七

  风俗

  同郓州

  人物

  程昱东阿人少时梦上泰山捧日本名立太祖加上
日字为昱 江淹济阳人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469-0121b.png
  土产

  同郓州 尤出荻蒹

  钜野县旧四乡今五乡汉旧县属山阳郡后魏属任城
郡隋于此置麟州寻废县属戴州唐贞观十七年戴州
废属郓州周高祖于此置济州 金山西征记金乡山
有穿石为冢 获麟堆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注麟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传曰西
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469-0121c.png
人 钜野泽在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馀里一
名大野泽尔雅十薮鲁有大野西狩获麟于此泽也
蚩尤墓在县东北九里今山阳钜野县有蚩尤肩髀冢
黄帝杀蚩尤于涿鹿之野身体异处故别葬焉冢高三
丈四时民祭多赤气直贯冲天号曰蚩尤旗

  郓城县北五十里元四乡左传曰晋人执季文子于苕
邱还公待于郓即此地汉魏皆为寿张县地后周置高
平郡后并入廪邱县隋开皇四年改为万安县为郓城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469-0121d.png
贞观八年移郓州于须昌县此复改为郓城县属不改

  黎邱在县西四十五里黎侯寓于卫故黎臣讽卫侯
诗曰胡为乎泥中盖恶其卑湿也 青陵台郡国志云
宋王纳韩凭之妻使凭连土筑青陵台至今台迹依约
 单父城宓子贱为宰之地 韩凭冢搜神记宋大夫韩
凭取妻美宋康王夺之凭怨王自杀妻腐其衣与王登
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着手化为蝶又云与妻合葬冢
树自然交柯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469-0122a.png
  任城县东七十五里旧七乡古之任国太皞之后风姓
也汉县属东平国左氏谓任宿须句皆风姓也实司太
皞与有济之祀故也魏至文帝封鄢陵侯彰为任城王
高齐天保七年移高平郡于此任城属焉隋开皇三年
罢高平郡县属兖州 承厈山在县东南七十五里云
女娲生处今山下有女娲庙 桓公沟源出县西四十
里萌下山宋武北征记桓宣武以太和四年率众平赵
魏时遣冠军将军毛彪生凿此沟因号桓公沟于今四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469-0122b.png
十九年矣沟已填塞公追朱超石更凿通之 女娲陵
在县东南三十九里 魏王粲墓在县南五十二里亢
父城汉为县废在今县南五十里 邾娄城在县南二
十里春秋哀公六年城邾瑕杜注任城亢父县北邾娄
城也邾娄语讹

  金乡县东南八十五里旧八乡今七乡本汉缗县属山
阳郡即古缗国城陈留风俗传云东缗者故阳武户牖
乡汉丞相陈平即此乡人也后汉于今兖州任城县西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469-0122c.png
南七十五里置金乡县盖因穿山得金故曰金乡属山
阳郡唐武德四年于此置金州五年改金州为戴州
贞观十七年废戴州以金乡属兖州 桓元子河东
晋桓温字元子领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率弟南中
郎袁真步骑五万北伐慕容炜于邺军次金乡时亢旱
水道不通乃凿钜野三百馀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河
炜将慕容垂傅末波等率众八万拒温战于林渚温击
破之遂至枋头先使袁真伐谯梁开石门以通运真讨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469-0122d.png
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温焚烧舟步退
自东燕山仓垣经陈留凿井而饮行七百馀里垂以八
千骑追之战于襄邑温军败绩死者三万人温行役既
久又疾疠死者十四五百姓怨嗟温名实顿减 昌邑
故城汉为县高齐天宝七年省废城在今县北四十二
里又按郡国志云城内有铁柱五围出地五六尺曾有
人掘之及泉未见其本其中城周十馀里外城周三十
馀里汉景帝三年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国俱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469-0123a.png
反天子命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军击吴楚亚夫至淮
阳问客邓都尉策安出答曰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
梁委吴将军深沟高垒使径兵绝汇泗口塞吴馈道吴
梁相弊乃以全兵制其后破吴必矣条侯从之吴王以
正月起兵三月皆败即此城 司马城在邑界郡国志
云城内有铁碑云汉浮阳侯司马耀所封邑即谓此城


  单州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469-0123b.png
  单州今理单父县本宋州之单父县续汉书云单父侯
国也属济阳郡后魏济北济阴郡隋开皇六年废郡还
置单父县属戴州唐贞观十七年废戴州县入宋州朱
梁开平初单父县置郓州后唐同光二年改辉州为单州

  元领县四

  单州宋州割到 砀山宋州割到 成武曹州割到
鱼台兖州割到

  州境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469-0123c.png
  东西一百四十五里 南北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三百五十里 西至西京七百七十里
西至长安一千六百八十里 东至徐州二百六十
里 西至曹州一百三十里 南至亳州二百七十
里 西南至宋州一百五十里 东南至宿州三
百七十里 北至济州一百四十五里 东北至兖
州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濮州二百五十里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469-0123d.png
  户

  唐开元户宋州皇朝管户主一万九千四百四十三
客四千三百三十九

  风俗

  与曹州同

  土产

  碣山县枸杞 赋 䌷 绢

  单父县元十乡古鲁邑汉以为县属山阳郡即子贱为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469-0124a.png
宰身不下堂弹琴而理后汉以为侯国属济阴郡后魏
置北济阴理单父城隋开皇六年废郡又置单父县属
济阴郡十六年于成武置戴州县属焉大业二年废州
属曹州唐武德五年重置戴州县又属焉贞观十七年
废州改属朱州今𨽻单州 西防故城在县北四十九
里汉为防置兵戍于此故城在今县北犹存 宓子贱
庙在县东南城外一里唐大中九年置 汉平城在县
东有吕后村 琴台在县北一里高三丈即子贱弹琴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469-0124b.png
之所 子贱碑在县厅 巫马期碑在县西一百步听
讼台上

  砀山县东南九十里元十乡汉砀县属梁国后汉不改
晋以其地并入下邑宋复置砀县属梁郡后魏置曰安
阳属砀郡高齐文宣帝并废以安阳县属彭城郡隋开
皇十八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大业二年改属宋州砀
文石也以其山出文石故以名县梁升为辉州仍以为
赤县又并入单父县移此后唐同开光二年复旧 故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469-0124c.png
麻城汉为麻乡今故城在县西北也 香城水经云砀
陂中香城在泗水之中赵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为康
王舍人行彭涓之术浮游砀郡间二百馀年后入砀水
中取龙子乘赤鲤鱼出也

  成武县西北五十里旧十五乡今七乡汉旧县属山阳
郡莽曰成安续汉志云成武县属济阴郡隋属戴州州
废属曹州今𨽻单州 梁邱山左传齐侯宋公遇于梁
邱杜注宋地高平昌邑县西南有梁邱 南北两郜国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469-0124d.png
都城记文王庶子所封左传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
太庙杜注成武东南有郜城宋邑也汉置郜城县于此
以北有郜城故以此为南郜实郜城县也 唐乐朋龟
墓在县西二十里路南一百步

  鱼台县东北九十里旧五乡汉方与县汉书谓高祖取
胡陵方与是也属山阳郡晋属高平国高齐天宝七年
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唐宝应元年改为鱼台县以城
北有鲁公观鱼台因以名县元和四年八月淄青李诗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469-0125a.png
道请移县置于黄台市从之志十四年正月权𨽻徐州
寻复𨽻兖州焉今𨽻单州 湖陵故城秦汉为县今废
城在今县东南一里湖陵盖字偏傍误尔 菏水即济
水一名五丈沟西自金乡县界流入去县十里又东南
流合泗水水经云济水又东过方与县北为菏水也
泗水东北自任城县界流入今县东与菏水合又东流
入徐州沛县界 观鱼台在县北十三里高一丈五尺
周回一里左传云公将如棠观鱼臧僖伯諌曰夫物不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469-0125b.png
足以讲大事其才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所以
纳民于轨物者也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
败也公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
于棠非礼也注云今方与县北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




  太平寰宇记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