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469-00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八

  宋 乐史 撰

  河南道八

  汝州

  汝州临汝郡今理梁县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为周王
畿亦戎蛮子之邑后为郑楚二国之境焉即左传谓楚
袭梁及霍是也又按十三州志云梁即周南鄙邑也按
卷八 第 1b 页 WYG0469-0060b.png
郡国县道记云梁县西南十五里有古梁国城存韩分
晋得颖川之父城东接汝南西接弘农皆韩分战国时
梁属魏秦置三十六郡属三川郡在汉为河南郡之梁
县地后汉因之魏晋为河南舞阳二郡之地又后魏地
形志梁县属汝北郡后周属南襄城郡隋开皇三年罢
郡四年自陆浑县界移伊州置于此以伊水所经为名
寻又移伊州于今陆浑县东北置炀帝初改为汝州以
汝水为名三年州废以其地入襄城颖川二郡唐武德
卷八 第 2a 页 WYG0469-0060c.png
四年平王世充改为颖川领承休梁郏城三县贞观元年
以废鲁州鲁山县来属其年省梁县仍改承休为梁县
八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證圣元年置
武兴县先天元年置临汝县开元二十六年以仙州之
业县来属天宝元年以许州之襄城来属仍改为临汝
郡乾元元年复为汝州梁开平四年外为防禦州

  元领县七 今六

  梁县 叶县 郏县 鲁山 龙兴 襄城

卷八 第 2b 页 WYG0469-0060d.png
  一县废

  临汝并入梁县

  州境

  东西二百一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四百里 西北自至伊阙县路至西京
一百七十里 西至长安九百八十里 东至许州
一百八十里 南至邓州四百九十里 北至登封
卷八 第 3a 页 WYG0469-0061a.png
县一百一十五里 东南至蔡州四百五十五里
西南至邓州四百七十五里 又西南至虢州七百
三十五里 东北至伊关县八十里 西南至伊关
县九十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六千五十三皇朝管户主九千五百
三十五客一万四千五百七十五

  风俗

卷八 第 3b 页 WYG0469-0061b.png
  汉书地理志云古韩地也土狭而俭其俗崇侈

  人物

  冯异字公孙颖川父城人为光武将军诸将论功常
独屏树下号为大树将军 臧宫字君翁颖川郏人
从光武征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顺帝徵至
京师不以礼屈 李膺颖川襄城人 唐马燧汝州郏
城人功成封北平郡王 周允元汝州安城人则天朝
为侍郎侍宴各述诗书中善言允元曰耻君不如尧
卷八 第 4a 页 WYG0469-0061c.png
舜则天赏之

  土产

  绢 絁 鹿脯 蜜 蜡

  梁县旧五乡今二乡汉旧县战国时谓之南梁以别大
梁少梁也汉理在汝水之南俗谓之治城隔汝水与注
城相对其注城南面已为汝水所毁后魏于此治置城
县高齐省入今梁县隋大业二年改为承休县属汝州
取汉旧承休城为名贞观元年复为梁县 鸣皋山即
卷八 第 4b 页 WYG0469-0061d.png
朗皋山也一名狼皋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注水经云汝
水自朗皋山东出峡谓之汝阨 霍阳山俗谓现山在
县西南七十里左传哀四年谓楚为一昔之期而袭梁
及霍按杜注即此山汉立霍阳县因山以为名今有故
城俗谓张侯城是也 鱼齿山连接县界左传谓楚师
侵郑涉于鱼齿之下是此处也 黄城山一名苦菜山
沮溺耦耕即其处也 汝水在县南三里水经云汝水
出河南梁县勉乡 温汤在县西四十里注水经云温
卷八 第 5a 页 WYG0469-0062a.png
水数源扬波于川左泉上华宇连阴茨甍交拒方塘石
沼错落其间颐道之士多归之其水东南流注广城泽
水唐圣历三年正月则天驾幸今有石碑断折 广城
泽在县西四十里后汉安帝永初元年以广城游猎地
假与贫人二年邓太后临朝邓骘兄弟辅政以为文德
可兴武功可废请寝狩蒐之礼于时马融作广城颂以
讽云大汉之初基也揆厥灵囿营于南郊右矕三涂左
概嵩岳面据衡阴箕背王屋浸以波溠夤以荥洛金山
卷八 第 5b 页 WYG0469-0062b.png
石林殷起乎其中神泉侧出丹水涅池怪石浮磬耀焜
于其陂是此泽也隋大业中置马牧焉亦名黄陂有溉
灌之利至今百姓赖之 注城续汉书郡国志云河南
县有注城即此也 广成城九州要记云广成子为黄帝
师始居此城后于崆峒山成道今此城犹有庙像存焉

  崆峒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有广成子庙即黄帝问道于
广成子之所也按唐开元三年汝州刺史充本州防禦
使卢贞立碑其略云尔雅曰北戴斗极为崆峒其地绝
卷八 第 6a 页 WYG0469-0062c.png
远华夏之君所不至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有三焉其
一在临洮秦筑长城之所起也其一在安定二山高大
可取财用彼人亦各于其处为广成子立庙而庄生述
黄帝问道崆峒遂言游襄城登具茨访大騩皆与此山
接壤则临洮安定非问道之所明矣仙经叙三十六洞
五岳不在其列是知灵迹所存不系山之大小也此山
之下有洞焉其户上出耆旧相传云洞中白犬往往外
游故号山冢为狗玉峰昔之守宰以为神居閟絜惧樵
卷八 第 6b 页 WYG0469-0062d.png
牧者亵弄因积土封之今升践其顶响连于下甚深远
云耳 汝北故城即高齐置汝北郡在县南亦名王坞
城以备周寇也 承休故城在今郡东即后汉光武封
姬常为承休公以主周祀即此城是也 阳人聚在州
西即秦灭东周徙其君于此是也孙坚大破董卓军于
此地 蛮中聚即戎蛮子国在今郡西南俗谓麻城是
也 流杯池在城南三十里唐则天尝与侍郎姚元崇
苏颋武三思薛耀等游晏赋诗李峤为叙今有碑石存
卷八 第 7a 页 WYG0469-0063a.png


  叶县西南二百里旧七乡今三乡古应侯之国后为楚
地秦为父城县属南阳郡按左氏传谓许迁于叶又左
传楚白公之乱叶公帅国人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叶
公遂老于邑焉汉明帝时尚书郎王乔为令于此邑按
唐国史云武德二年于此置华州五年废县属许州贞
观八年又置鲁州九年废开元四年析唐许二州之属
邑又置仙州至二十一年十二月敕以仙州频丧长吏
卷八 第 7b 页 WYG0469-0063b.png
欲废之令公卿议其可否中书侍郎崔沔议曰仙州
四面去馀州界虽近若据州城而言则亦悬远土地饶沃
户口稀疏逃亡所归颇成渊薮旧多劫盗兼有宿宵所
以往来患之置州镇压今兴役已毕主司粗定累年成
规一朝废省前功尽弃后弊方深今废州则生患置州
则称烦所以武德以来迭为废置足明利害不专一途
至于田畴涝损则与蔡许何殊宁惟仙州独当废省若
移州管新户驿长难得合宜况许州界路僻户多均出
卷八 第 8a 页 WYG0469-0063c.png
傍州非无成例州以镇俗官以理人所在皆然岂惮其
费然自创置未盈十年州将员寮屡卒于位虽天道性
命圣人罕言而共理分忧朝寄尤切视死亡而不恤何
以得其欢心计不自安政必苟且下承斯弊为伤必多
变而通之则未可久可东新置舞阳县即汉樊哙旧国
哙丰沛故人又高祖之娅惟勋惟旧且亲且贤亦既受
封必称吉士保全良吏庶在兹邦又南白羊川口村聚
幽僻妖讹宿宵此为根底自置县来十减八九今若移
卷八 第 8b 页 WYG0469-0063d.png
州镇之便可杜绝其仙州望且未废至今年十月移向
舞阳县置仍改为樊州刺史司马铨颇闻守法公勤望
稍加慰劳使其悦以成务庶有益于公家至二十六年
十月废大历三年三月又敕置仍割汝之襄城县属仙
州析叶县南界新置仙凫县仍定为中县又割许州之
舞阳县蔡州之西平县唐州之方城县并属仙州至五
年二月竟废县亦仍旧各归所属 叶公龙家语叶公
好龙窗壁图画龙形真龙为之降叶公见而丧其魄
卷八 第 9a 页 WYG0469-0064a.png
王乔凫风俗通孝明帝时尚书郎王乔迁叶令每月朔
望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
其临至尝有双凫从东南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
得一只舄诏使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
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 方城山
左氏僖四年楚大夫屈完对齐侯曰楚国方城以为城
即此也 黄城山圣贤冢墓记云南阳叶县方城邑西
有黄城山即长沮桀溺所耕处下有东流水即子路问
卷八 第 9b 页 WYG0469-0064b.png
津之所 滍水后汉光武破王邑会大雷风屋瓦皆飞
雨下如㴻滍水盛溢士卒溺水死以万数水为不流
父城后汉冯异此地人也异始为郡掾监五县为王莽
拒汉世祖攻父城不下异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异曰
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据归五城以
效功报德及世祖为司𨽻校尉道经父城异即开门迎
世祖即此城也 舞阳城樊哙所封为舞阳侯是也隋
复为县后省开元四年复置县按贞元十道录云属许
卷八 第 10a 页 WYG0469-0064c.png
昌至元和十三年正月陈许观察使李光颜奏许州舞
阳县为逆贼吴元济攻毁请移县收置于吴城镇从之
后废故此有城存焉 昆阳城即光武所破莽将王邑
王寻于此也在今县北二十五里 古冢在县东俗云
王乔葬处 叶公庙在县东北三里唐开元二十一年
仙州刺史张景洪建古冢在庙后

  郏城县西北九十里旧五乡今二乡左传楚令尹子瑕
城郏属县昭子曰楚不在侯侯其仅自守也郏后入晋
卷八 第 10b 页 WYG0469-0064d.png
三卿分晋其地属韩汉为郏县𨽻颖川郡晋𨽻襄城郡
后魏𨽻南阳郡北齐省隋移辅城县于今县西北五里
𨽻汝州大业四年改辅城县为郏城县移就其后因之

  白龙山在县南三十里尹村 故父城在县东南四
十里故周时应国也左传楚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
郏府台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薄姬冢在县东北四十
里 贾复城一名通雅城注水经云柏水经贾复城北复
南击郾所筑 汝水在东西七里

卷八 第 11a 页 WYG0469-0065a.png
  鲁山县南一百五十里旧三乡今二乡本汉鲁阳县地
左传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以事孔甲龙一
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享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
鲁县即鲁阳是也隋末王充据有巩洛于此立鲁州唐
武德四年充平州废后为县入伊州贞观八年改伊州
为汝州 尧山俗名大柏山水经云尧孙刘累迁此故
立尧祠于西山焉今山亦号大龙山因扰龙见称 滍
水左氏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
卷八 第 11b 页 WYG0469-0065b.png
是此处也又光武破王寻于昆阳士卒塞以滍水是也
烧车水亦光武烧王寻辎重于水滨因以名之 皇女
汤注水经温泉水出北山阜七泉奇发炎热奇毒疴疾
之徒无能澡其冲欲救疾者咸去汤十许步别池然后可
入汤侧有石铭曰皇女汤可治万病亦可熟米 波水
马融广成颂曰浸以波溠是也 鲁阳关淮南子云鲁
阳公与韩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即此
地也汉故为关曰鲁阳今有水俗名三雅水南自邓氏
卷八 第 12a 页 WYG0469-0065c.png
向城县流入关是也 故应城左氏邢晋应韩武之穆
也注应国在襄城父城县西南也韩诗外传周成王与
弟戏以桐叶为圭曰吾以此封汝周公曰天子无戏言
王应时而封曰应侯今应乡即此城也 绕角城在今
县东南左氏谓晋师遁于绕角即此也 犨故城汉县
也在今县东南存焉 平皋故城后周于此置三鸦镇
在县西南十九里亦曰平皋城以禦寇后高齐又移于
县东北十七里置改为鲁城以禦后周二城皆此邑地
卷八 第 12b 页 WYG0469-0065d.png
也 鲁阳公墓在露山东北五里去县二十五里墓上
石碑上有鲁阳公墓四字存焉 琴台在县故子城东
南墙上广二百步即唐开元中县令元德秀为令弹琴
于此 三鸦镇在县西南十九里后周筑以禦高齐一
名平高城 三鸦路在县西南七十里接邓州南阳县


  龙兴县东南九十里旧三乡今二乡本汉郏县地唐證
圣元年敕割郏城东南之城于此置武兴县神龙元年
卷八 第 13a 页 WYG0469-0066a.png
废县改为中兴县其年又改为龙兴县仍𨽻汝州 鱼
齿山在县东南三十里 汝水在县西北四十里 滍
水在县东南二十八里 豢龙城在县东南五十里

  废临汝县在州西南六十里本汉梁县地唐先天元年
十二月割置县于今县西南二十里紫逻川置以邑城
临汝水兼郡名为邑之称至贞元八年刺史陆长源以
旧县荒残因移于东北李城驿侧近当大路逮周显德
三年废入梁县其地为镇 洛阳界碑在旧临汝县西
卷八 第 13b 页 WYG0469-0066b.png
八十里 歇马山在旧县东南六十里 汝水在县南
二里

  襄城县南一百四十里旧五乡今四乡即周之襄城也
楚灵王所筑水经注昔楚平王大城城父以居太子建
京相璠曰周襄王居之因名襄城汉为县𨽻颖川郡唐
武德元年于此置汝州领襄城汝坟期城三城贞观九
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以襄城属许州开元四年
属仙州二十六年还属许州其年改属汝州今县理即
卷八 第 14a 页 WYG0469-0066c.png
废汝州古襄城也 汜水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出适
郑处于汜注郑南汜 龙城魏志云明帝青龙元年龙
见摩陂井常幸观焉仍改摩陂为龙陂是此地 古不
羹城在县西南史记谓陈蔡二国不羹是也 百尺堤
后汉明帝永平十年筑每雨水不时兖豫之人多被水
害以此堤免之 圣泉在县西南七里出首山上


卷八 第 14b 页 WYG0469-0066d.png








  太平寰宇记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