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466-04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朝鲜史略卷七
  高丽纪
毅宗庄孝王
 讳晛字日升仁宗子母恭睿太后任氏
元年
 宋绍兴十七年 金皇统七年
八月夜虎入大明宫
卷七 第 1b 页 WYG0466-0451b.png
王御西楼观击毬
 或自击日以为常
禁亲族相婚
三年
 金海陵王天德元年
政堂文学尹彦颐卒
 彦颐少登科工文章尝作易解传于世晚年酷嗜佛
 法请老退居坡平自号金刚居士尝与僧贯乘为空
卷七 第 2a 页 WYG0466-0452a.png
 门友
中军兵马使奏古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
国一军请改五军为三军从之
四年平章事高兆基左迁为左仆射
 金存中用事兆基屈已偷合为谏官所劾左迁
五年侍中致仕金富轼卒谥文烈富轼丰貌硕体面黑
目露以文章名世再掌礼闱以得士称
 宋使徐兢来富轼为接伴兢见富轼善属文通古今
卷七 第 2b 页 WYG0466-0452b.png
 乃著图经载富轼世家又图形归奏天子镂板以传
 名振天下
枢密院知奏事郑袭明卒
 袭明迎日县人倜傥奇伟力学能文以乡贡擢第王
 为太子仁宗欲废之而立次子袭明为东宫侍读尽
 力调护故得不废久居谏职有诤臣风仁宗临薨谓
 太子曰治国须听袭明之言及王即位自以先朝顾
 托知无不言王惮之金存中等日夜短之袭明揣知
卷七 第 3a 页 WYG0466-0452c.png
 王意仰药而死
宰相崔惟清文公元庾弼等率谏官王轼等伏阁请曰
郎中郑叙交结大宁侯(王弟/暻也)邀致宴乐宦者郑諴以私
怨谋陷台谏
 初于内宴諴带犀台官使吏取之諴怨之诱闵寿开
 诬告台省怨王谋推大宁侯
乃罢諴杖流叙于东莱叙将行王谓曰今日迫于朝议
行当召还既流召命久不至乃抚琴作歌词极悽惋自
卷七 第 3b 页 WYG0466-0452d.png
号瓜亭后人名其曲曰郑瓜亭
 后移配巨济郑仲夫用事召还
叙性轻薄有才艺其妻任氏乃任太后族也
八年
 金贞元二年
更定科举法
 初场迭试论策中场试经义终场试诗赋又国学生
 考以六行积十四分以上者许且赴终场不拘其额
卷七 第 4a 页 WYG0466-0453a.png
 又除三场连卷法
水原吏崔娄伯者年十五父尚翥为虎所食即何斧斫
之刳其腹取父骸肉以葬盛肉于瓮埋川中庐墓服阕
尽食之后登第仕至起居舍人
十年
 金正隆元年
少保金存中卒
 存中性聪慧有诗名与郑諴相结用事大张威福财
卷七 第 4b 页 WYG0466-0453b.png
 累钜万
安定公任元厚卒
 初名元凯器宇宏深风采严重博通经史为宰相勤
 俭清白判吏部铨注甚公不信托请人服其明
十一年幸国清敬天两寺有司以行在所狭隘请去史
官王曰史官记予言动不可暂离也
 史臣曰毅宗之为君失德滋甚假使惧直笔而欲去
 史官为左右者当援古證今力陈其不可今乃先意
卷七 第 5a 页 WYG0466-0453c.png
 导之欲去史官何也欲逃奸谀之诛得乎
迁太后任氏于普济寺流弟大宁侯暻于天安府贬崔
惟清为忠州牧史
 王素信图谶不友诸弟密谕台谏劾大宁侯恐太后
 先迁之
以宦者郑諴权知閤事祗候知御史台事李公升等不
署告身王怒皆贬黜
 史臣曰宦寺与于搢绅之列古无其制王以乳媪之
卷七 第 5b 页 WYG0466-0453d.png
 故溺于私爱既授朝官又督告身何也由是阉人日
 盛若王光就白子端辈相继用事蔽塞聪明宰相台
 谏畏威胁势缄默不言终致普贤之变
筑东离宫城
 以故大臣第宅为宫又毁民家五十馀区多作亭榭
遣金柔立往审羽陵岛
 柔立回奏云岛中有大山下有村落基址七所有石
 佛铁钟石塔多生柴胡石橘然土多岩石民不可居
卷七 第 6a 页 WYG0466-0454a.png
 寝其议
御史中丞吴中正死
 中正起自胥吏严烈诡随要结贵近能为祸福时崔
 褒称亦强狠疾不附已知中正依阿报恩雠故荐为
 是职未几死
十二年门下侍郎平章事致仕梁元俊卒
 元俊出自胥吏尝与谏官论郑諴坚执不变时议重
 之性清俭纯直终始一节不事产业不通馈谢门巷
卷七 第 6b 页 WYG0466-0454b.png
 萧然初守光州妻事姑不谨黜之妻子号哭乞哀终
 不许至使其妻独还人或讥其不仁
右仆射申淑弃官归田里
 淑高灵县人博学经书以清俭忠正著名
十七年
 宋隆兴元年 金大定三年
左正言文克谦上疏言宦者白善渊专擅威福与宫人
无比为丑行
卷七 第 7a 页 WYG0466-0454c.png
 无比得幸于王生三女九男
术人荣仪左道取媚于上常侍崔褒称职掌权要势倾
中外贪墨无厌请斩善渊无比黜荣仪罢褒称以谢一
国疏中又及宫禁帷薄之事王怒焚其疏贬克谦为晋
州判官
 初无比婿崔光钩为录事谏官不署告身王召谏议
 李知深尹麟瞻等督署之皆唯唯而退有人嘲之曰
 莫说为司谏无言是正言口吃为谏议悠悠何所论
卷七 第 7b 页 WYG0466-0454d.png
 至是克谦作疏知深等又不连署克谦贬后视事自
 若又有人诵宋人并游英俊颜何厚之句议之
十八年冬十一月阴雾四塞行者失路太史奏五行志
曰雾者众邪之气连日不解其国昏乱又曰雾起十步
外不见人是谓昼昏占曰破国王者出入起居不可无
常今陛下处非其位任非其人明堂久旷而不居天灾
可惧而不省移徙无常号令不时故有此异王竟不悟
十九年幸观澜亭
卷七 第 8a 页 WYG0466-0455a.png
 初吏部侍郎韩靖别创佛宇于仁济院中内侍侍郎
 金敦中待制金敦时重创观澜寺内宦郑諴创奉灵
 寺并为王祝釐之所王屡幸靖等争相务侈观玩以
 悦之城东沙川龙渊寺南有石壁数仞峭立临川曰
 虎岩流水停滀树木蓊蔚命构亭其侧名延福奇花
 异木列植四隅与宰侍屡宴于此
二十一年杀大宁侯暻家僮罗彦有成黄益
 王以燃灯如奉恩寺夜还至观风楼承宣金敦中马
卷七 第 8b 页 WYG0466-0455b.png
 素不调闻钲鼓声益惊触一骑士矢房矢跃出落辇
 傍敦中不自首王惊愕以为流矢疾驰还宫于是逮
 捕络绎疑有成等所为鞫问深刻有成等诬服斩之
 及有成妻百官称贺
幸众美亭
 亭在清宁斋南麓初是亭之役也有一卒贫甚不能
 自给役徒共分饭一匙食之一日其妻具食来饷且
 曰宜召所亲共之卒曰家贫何以备办将私于人而
卷七 第 9a 页 WYG0466-0455c.png
 得之乎岂窃人所有乎妻曰貌丑谁与私性拙安能
 盗但剪发买来耳因示其首卒呜咽不能食闻者悲
 之
王驰马至獭岭茶院从臣皆莫及王独倚院柱谓侍者
曰郑袭明若在吾岂得至此
 史臣曰毅宗轻佻无人君之度即阼二十馀年荒淫
 怠忽不仁不义习与性成不可救药幸而天诱其衷
 追念袭明悔心萌而善端已露苟有一二忠正之臣
卷七 第 9b 页 WYG0466-0455d.png
 因其牖而开导之不至于终迷不复矣
二十二年
 宋乾道四年
耽罗贼良守等谋反安抚使赵冬曦讨平之
二十四年春正月朔御大观殿受贺王自制臣僚贺表
 史臣曰世之称人主华藻浮靡者必以陈后主隋炀
 帝为首然不过与臣下赋诗争能而已至于自撰表
 赞德则虽二主亦未尝腼然为之毅宗之失于兹甚
卷七 第 10a 页 WYG0466-0456a.png
 矣
以内侍黄文庄为国子博士直翰林院
 王幸延福亭时群臣皆占所见之物为嘉瑞蓬艾三
 茎生于庭以为瑞华文庄见水鸟指为玄鹤作诗赞
 之王称叹欲拜正言以年少改拜是职
庚寅八月王幸普贤院武臣郑仲夫李义方李高等反
大杀扈从文官宦寺等遣兵尽杀留都文官以王还宫
 王荒淫不恤政事承宣林宗植起居注韩赖怙宠傲
卷七 第 10b 页 WYG0466-0456b.png
 物蔑视武士仲夫等愤激因王自兴王寺幸普贤院
 矫旨聚军杀宗植等金敦中在途闻乱佯醉堕马而
 逃赖匿御床下高等胁出杀之承宣李世通等凡扈
 从文官及大小臣僚宦寺皆遇害唯承宣卢永醇以
 兵家子免仲夫等选骁勇人往杀留都宰臣崔褒称
 许洪材金敦时李知深等五十馀人敦中匿绀岳山
 仲夫挟宿怨搆之急其奴重赏来告之按捕杀之敦
 中临死叹曰流矢之变祸及无辜今日之及宜矣
卷七 第 11a 页 WYG0466-0456c.png
迎王弟翼阳公皓即位
 初崔汝谐梦太祖授笏于皓至是果验
放王于巨济县太子于珍岛县杀太孙释文克谦为承

 普贤之乱克谦闻乱逃匿追迹获之诸将素闻其名
 不杀囚之
文臣李公升等多赖以免武臣亦倚之多咨访故事
 毅宗性轻佻喜文藻好击毬多作池台亭榭与文臣
卷七 第 11b 页 WYG0466-0456d.png
 许洪材金敦中敦时李复基韩赖辈比狎游幸沉淫
 诗酒日以继夜侍卫武士饥困痛切骨髓卒及于乱
明宗光孝王
 讳皓字之旦毅宗母弟
元年
 宋乾道七年 金大定十一年
李高与僧脩惠等谋反伏诛
 高有非望之志及元子冠将宴于丽正宫高招致恶
卷七 第 12a 页 WYG0466-0457a.png
 少斩马飨之将作乱金大用之子为高驱使者闻其
 谋以告义方素恶高逼已即以铁椎击杀之
遣工部郎中庾应圭如金借作前王使上表告以让位
金主曰废兄篡位造饰虚辞欺罔上国合行天罚应圭
辨对不屈不食五日立庭待命金主嘉其忠诚乃授回
诏厚慰而送之仍遣完颜靖询问前王传位事故王称
前王已避位出居他所病笃不能就位拜命路又险远
非使者所宜往以故不得见前王王乃具前王表以附
卷七 第 12b 页 WYG0466-0457b.png
靖行
平章事徐恭卒
 恭有胆略善骑射为宰相益谦逊深疾文吏骄傲礼
 遇武人故不及庚寅之祸
宫阙灾
 郑仲夫等恐有变闭紫城门不纳救火人殿宇悉焚
 王出山呼亭痛哭庾应圭诣景灵殿出五室祖真又
 出中省国印
卷七 第 13a 页 WYG0466-0457c.png
三年癸巳八月东北面兵马使金甫当起兵与韩彦国
李敬直等讨郑仲夫李义方等谋复前王不克死之仲
夫义方等复大杀文臣
 史臣曰甫当起兵于东南慷慨发愤以讨乱逆救君
 父为己任其用心不可谓之不正矣其与敬直纯锡
 寅俊诸辈同奉前王以倡大义可谓名正言顺而事
 亦出于是者不幸而败至于杀身良可惜也
李义旼弑前王于庆州初金甫当起兵于东界与李敬
卷七 第 13b 页 WYG0466-0457d.png
直张纯锡柳寅俊裴允材韩彦国等合谋奉前王出居
庆州仲夫等闻之遣李义旼等领兵趋庆州州人内应
囚前王于馆义旼出之至坤元寺北渊拉脊骨裹以褥
合两釜投渊中旋风卒起尘沙飞扬
 寺僧有善泅者取釜弃尸尸出水涘有日乌鸢不食
 州户长弼仁等密具棺奉瘗水滨初金使来相金敦
 中甚不差毅宗异之亦使人问曰寡人寿几何金使
 曰满朝老少之臣尽逝然后有临川之患及庚癸之
卷七 第 14a 页 WYG0466-0458a.png
 乱老少文臣皆被害而王亦遇渊上之变其言果验
四年
 宋淳熙元年
西京留守赵位宠起兵讨郑仲夫李义方檄召两界诸
城岊岭以北皆应之平章事尹鳞瞻率三军至岊岭与
战败绩西兵陷和州
 即今永兴府
西北郡县皆陷后三年鳞瞻与将军杜景升玄德秀等
卷七 第 14b 页 WYG0466-0458b.png
攻拔西城斩位宠
 史臣曰位宠为君父讨贼可谓义举也但不于金甫
 当举义之时而逗遛失机其计误矣
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惟清卒
 惟清昌原郡人平章事奭之子少孤嗜学经史子集
 靡不该通中第不求仕宦有荐举者即曰学未就固
 辞久之被荐直翰林院官至平章事庚癸之乱文臣
 皆被害而诸将素服德望戒军士勿入其第期功之
卷七 第 15a 页 WYG0466-0458c.png
 亲俱免尝撰李翰林集注及柳文事实镂板以传但
 好佛日诵经
李义方伏诛义方自纳女东宫益擅威福众心愤怨时
尹鳞瞻治兵西郊僧徒亦从军义方偶出宣义门外郑
(仲夫/子)密诱僧宗旵等伺隙斩之分捕俊仪兄弟及其
党皆杀之奏黜义方女
 俊仪尝骂义方汝有三大恶放君而弑之取其第宅
 姬妾一也胁奸太后女弟二也专擅国政三也义方
卷七 第 15b 页 WYG0466-0458d.png
 大怒欲杀之文克谦止之曰以弟杀兄恶莫大焉义
 方不果
五年工部侍郎庾应圭卒
 应圭平章事弼之子性颖悟美丰仪时人谓之玉人
 善属文再举不第入补内侍操行贞固持议端方断
 事若夙成然出倅南京政尚清介一介不取于人其
 妻因免乳得疾但菜羹而已有衙吏密馈只雉妻曰
 良人平生未尝受人馈遗岂宜以我口腹累良人清
卷七 第 16a 页 WYG0466-0459a.png
 德耶吏惭而退南人颂之尝告奏于金金人高其使
 节每于使介往来必问安否卒年四十五
发前王丧改葬陵曰禧庙号毅宗百官玄冠素服三日
 赵位宠起兵故也初将军朴存威尝使于云中道每
 誇纳釜之事至是云州人应位宠斩之
六年三月东海水变为血色
中书侍郎平章事尹鳞瞻卒
 鳞瞻彦颐之子性聪悟过人虽千百人一问姓名辄
卷七 第 16b 页 WYG0466-0459b.png
 记不忘庚寅之后武臣用事鳞瞻每被掣肘脂韦自
 保而已及平西赏罚不中措置失宜致使西北降附
 之民屡叛物议少之
九年同知枢密院事于学儒卒
 学儒倜傥有气槩久宿卫忠谨无他季高义方等作
 乱议主兵者皆曰在今舍于公复何人哉遂诣其家
 谋之学儒曰公之志大矣然吾父尝戒曰武官见屈
 于文官久矣能无愤乎去之易如拉朽然文官见害
卷七 第 17a 页 WYG0466-0459c.png
 祸及吾辈亦不旋踵汝宜慎之父虽没言犹在耳死
 且不从及二李得志谋害之学儒惧求娶义方姊得
 免
参知政事陈俊卒
 俊性质直有勇力庚癸之乱文臣之家赖俊全活者
 甚多时人谓有阴德后必昌其孙次华温皆登第有
 文名华善为诗词与李奎报齐名时号李正言陈翰
 林
卷七 第 17b 页 WYG0466-0459d.png
郑仲夫宋有仁伏诛
 将军庆大升尝愤仲夫跋扈谋欲讨之会其子筠潜
 图尚公主王患之又其婿有仁斥文克谦韩文俊大
 失人心朝臣皆侧目大升乃与勇士许升决策杀筠
 于直所发禁军分捕仲夫及有仁父子悉斩之枭首
 于市朝士诣阙贺大升曰弑君者尚在焉贺为李义
 旼闻之大惧
十年内嬖明春死王失声号哭太后宽譬之曰此虽钟
卷七 第 18a 页 WYG0466-0460a.png
情然不可使闻于重房
 郑仲夫等置重房于内常自会直国家大事无不恭
 决后亦仍之
王犹呜咽不能止
冢宰闵令谟性讷怯少亏操履判兵部李光挺顽贪无
识奔竞贿赂无复廉耻郎舍奏旧制文吏散官补外者
皆有年限今或一二年而超受或三十年而不调政滥
人怨请依年限制韩文俊等力排其议
卷七 第 18b 页 WYG0466-0460b.png
 史臣曰庚癸以来政归武夫虽有一二文臣之执国
 政者复有贪鄙无节操不能奉公守正政以贿成则
 又安得镇武夫不逊之心乎如令谟之为冢宰光挺
 之主铨选不满公议而为郎舍论驳者盖以此也当
 时选举之法滥毁非独武臣之罪亦文臣执政之过
 也
罢管城富城二县
 管城县令洪彦荒淫虐民吏民执彦幽之富城令亦
卷七 第 19a 页 WYG0466-0460c.png
 与县尉不相能害及于民民杀尉有司奏罢之
十三年将军庆大升卒
 大升清州人膂力绝人早有大志不事家产父珍贪
 鄙多夺人田及卒大升以其田案悉纳选军一无所
 取人服其清常愤武人不法慨然有复古之志文官
 倚以为重及诛郑宋人多趋附然非有学识勇略者
 辄拒之武臣畏惮不敢纵肆卒年三十
王听谮捕都房
卷七 第 19b 页 WYG0466-0460d.png
 大升去仲夫恐有害已者招死士百馀养门下号曰
 都房
并流远岛
 金子格诬告都房恃势作乱王命捕流之
十四年召还李义旼初义旼畏庆大升归其乡庆州屡
召不至及大升卒犹不至王惧其为乱遣中使敦谕乃

 史臣曰义旼躬行大事乱贼之魁而独漏天诛王宜
卷七 第 20a 页 WYG0466-0461a.png
 明正典刑雪天地神人之愤顾为积威所怯屡下诏
 谕待遇之恩比旧愈隆曾未数年身都将相手握重
 兵乱臣贼子将何所惩艾乎
以郑邦祐知御史台事郑允当为吏部员外郎李居正
为左正言
 邦祐起自胥吏特授台谏不满人意允当年少无知
 其父世裕出为兵马使敛民财货连献内府故有是
 升居正无他材能王欲除正言林民庇与居正有旧
卷七 第 20b 页 WYG0466-0461b.png
 因荐曰居正性和平且讷默非耿介者也乃授之王
 凡用人唯与嬖臣宦竖议亲署恭官以上封其草直
 付政曹名曰下批
兵部尚书朴纯弼大营私第于东宫旁太子请上禁之
王曰朴尚书必不听我言闻者莫不愤叹
十五年命文臣制潇湘八景诗仿其诗意摹写为图
 王精于图画与画工李光弼等绘画物像终日忘倦
 光弼父宁亦以画知名尝入宋徽宗以一奇画誇之
卷七 第 21a 页 WYG0466-0461c.png
 宁曰臣笔也帝不信宁拆妆背果有其姓名
散员同正卢克清家贫将卖宅未售因事之外郡其妻
受郎中玄德秀白银十二斤卖之及克清还诣德秀曰
予尝买此只给九斤耳居数年无所加饰而赢得三斤
岂理也请还之德秀曰尔能守义而予独未耶遂不受
克清曰予平生不为非义岂可贱买贵卖以黩于货子
若不从即当悉还其直复吾家也德秀不得已受之因
谓曰予岂不逮克清者乎遂施银佛寺闻者叹息
卷七 第 21b 页 WYG0466-0461d.png
侍御史二人与宦官会广真寺为流头饮国俗以六月
十五日沐发于东流水祓除不祥因会饮号流头饮
 史臣曰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赵谈骖乘爰丝变
 色是故有志之士羞托宦竖况处台阁任风宪者而
 与宦竖会饮乎
工部尚书咸有一卒
 有一起于胥吏夙夜刻苦家贫衣敝履穿力排巫觋
 焚毁淫祀平生不事生业其妻请为子孙立产业曰
卷七 第 22a 页 WYG0466-0462a.png
 予早孤无援清苦守节以立门户儿辈但当正直节
 俭以俟命耳何戚戚于贫窭乎
平章事李公升卒谥文贞
 公升生而颖悟总角能属文操行高洁然卜延福亭
 基遂兴大役人多怨之癸巳之乱匿佛寺赖门生文
 克谦得免性轻躁不能容人过见辄嫚骂
十六年秘书监雀陟卿卒
 陟卿完山人初侍郎朴椿龄守完山以联句选郡童
卷七 第 22b 页 WYG0466-0462b.png
 陟卿及崔均崔松年皆擢第为名士时号完山三童
 陟卿性廉介常补京山府判官秩满还京足不至公
 卿之门者馀年崔允仪判吏部知其清直拜为耽罗
 令以镇犷俗陟卿兴利革弊民皆安之及还居京三
 年贫不自存挈家归乡会耽罗人苦令尉侵暴反曰
 如得陟卿当释兵即除耽罗令邑人见之投戈罗拜
 凡所至皆有声绩清名劲节老而不衰
镇星犯岁设消灾道场
卷七 第 23a 页 WYG0466-0462c.png
以上将军崔世辅同脩国事
 时有人诉脩国史文克谦直书毅宗被弑之事宜令
 武臣兼之使不得直书王重违武臣意然以同脩国
 事下制世辅不请而以史字改之
左仓竭无以颁禄借典牧司及将作监银布补之
流谗人朴敦夫于远岛
 时匿名书甚多人皆危惧重房密令禁军伺之敦夫
 怀书将贴门捕得流之道死
卷七 第 23b 页 WYG0466-0462d.png
十七年秋七月晦日有食之
工部尚书曹元正上将军石邻等谋逆伏诛
 初元正夺中书省公𪠘田租文克谦上章请治其罪
 乃左迁其子英植英迪应伦及婿李住又在近密贪
 暴愈甚重房亦奏黜之石邻少寒微世居仓旁拾落
 庭米以生补禁军庚寅之乱从李义方擢郎将遂显
 尝受驿吏银属事于四海道按察康用儒不从邻憾
 之请王免其职王不听邻怒瞋目张拳厉声曰吾不
卷七 第 24a 页 WYG0466-0463a.png
 复仕矣遂解带投地而去偃蹇不朝二人合谋夜遣
 贼七十馀人踰垣入宫格杀梁翼等中郎将高安祐
 闻变赴阙至市楼桥边见一髡诈为病乞儿卧粪壤
 中即收捕有红烛跋在腰间囚系鞫问乃曹元正怨
 文克谦欲去之与石邻石冲石夫朱迪等遣家臣作
 乱悉捕诛之
十八年秋七月大雨定张宣豫高和六州漂流民屋不
可胜数又镇溟境内黄虫黄鼠随雨而下大损禾稼
卷七 第 24b 页 WYG0466-0463b.png
十九年平章事文克谦卒
 克谦南平郡人知门下省事公裕子荫补刚定都监
 判官竟擢第为人忠孝勤俭慈仁正直三掌礼闱所
 举多名士然听权豪请托不察贤否铨注乖错又官
 其龆龀子弟广植田园
二十年以崔世辅守太师杜景升守太尉李义旼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朴纯弼中书侍郎平章事史正儒守司
空左仆射恭知政事李奕蕤恭知政事李知命为太子
卷七 第 25a 页 WYG0466-0463c.png
少傅白任至知门下省事
 先是省宰增至七至是又增八里巷歌曰皇国实无
 寺省中置七斋七斋今未了八斋复入来盖斋与宰
 声相近为廋辞以讥之
二十一年
 宋绍熙二年 金明昌二年
以杜景升监脩国史
 时有医题壁自称玉堂人有人嘲之曰战将今为脩
卷七 第 25b 页 WYG0466-0463d.png
 国史不妨医作玉堂人
景升与李义旼坐省中论事相失义旼奋拳击柱时有
人作诗嘲之
 诗云吾畏李与杜屹然与宰辅黄阁三四年拳风一
 万古
政堂文学李知命卒
 知命博览群书善词赋工草𨽻擢第调黄州书记居
 官廉正赈活饥民甚众后为中州判官政如黄州庚
卷七 第 26a 页 WYG0466-0464a.png
 寅之乱内外文臣逃遁无地惟知命为州人所护得
 免王以为有文行擢为谏官自是所著声绩再掌礼
 闱若赵冲韩光衍李奎报俞升旦刘冲基皆其所取
 世以得人称之
二十二年德宁公主卒
 仁宗女天姿艳丽举止闲雅毅宗屡召入内颇有丑
 声
大将军金存杰自杀
卷七 第 26b 页 WYG0466-0464b.png
 时南贼金沙弥据云门孝心据草田啸聚亡命剽掠
 州县王命存杰率将军李至纯等讨之至纯义旼子
 也义旼尝梦红霓起两腋颇自负又闻古谶有龙孙
 十二尽更有十八子之语因怀非望与南贼通谋其
 子至纯辄泄军中动静故屡败存杰愤曰治之则其
 父必害我否则贼盗炽遂仰药
二十五年仁宗出妃福昌院主李氏卒
 仁宗念其覆碗之功赐田宅奴婢王即位奉事弥笃
卷七 第 27a 页 WYG0466-0464c.png
 及卒葬以后礼
二十六年
 宋庆元二年 金承安元年
将军崔忠献
 忠献以勇敢选补别抄以劳迁将军
与其弟忠粹发兵诛贼臣李义旼大杀朝臣
二十七年秋九月大雷电崔忠献废王(放于/江华)立王弟平
凉公旼
卷七 第 27b 页 WYG0466-0464d.png
崔忠献杀其弟忠粹
 忠粹欲纳其女于太子忠献止之忠粹怒谋害忠献
 忠献起兵诛之
前中书令杜景升卒于紫燕岛
 初忠献欲废王乃流景升于岛
景升万顷县人性质宽厚少文有勇力初为牵龙庚寅
之乱武人多劫夺人财景升独不离殿门秋毫不犯及
金甫当赵位宠之役征战有功封功臣掌吏部铨注虽
卷七 第 28a 页 WYG0466-0465a.png
内宠权贵莫敢挠之旧制三品以上迁级例上让表景
升独曰内不欲让而借人笔以饰外礼吾不忍为也至
是忧愤呕血卒
神宗靖孝王
 讳旼改晫字至华明宗弟
元年
 宋庆元四年 金承安三年
置山川裨补都监
卷七 第 28b 页 WYG0466-0465b.png
 崔忠献从术士议置之
金宣问使孙俣来诘逊位事必欲亲见前王授诏门下
侍郎赵永仁曰前王养疾南州计程三十日乃至俣曰
苟如是不必亲授遂传诏于王
二年崔忠献以兵部尚书知吏部事总文武铨注出入
禁闼以兵自卫
 忠献恐其生变不测大小文武官吏闲良之士至于
 军卒强有力者并皆招致分为六番更日值宿其家
卷七 第 29a 页 WYG0466-0465c.png
 号曰都房
四年刑部尚书闵湜卒
 湜令谟子豁达有大度明宗诸小各招纳权贿朝士
 争附湜独不往
五年
 宋嘉泰三年 金泰和二年
崔忠献在私第与吏部员外郎卢琯
 忠献外戚起市井性巧黠善承迎
卷七 第 29b 页 WYG0466-0465d.png
注拟文武官以奏王颔之二部判事但检阅而已
门下侍中赵永仁卒
 永仁博学善属文少时魁然有宰相器明宗命辅导
 太子及为承宣多所匡救物议归重
前王薨于昌乐宫
 王欲葬以王礼忠献以为不可降从葬妃礼太子斥
 在江华不得与丧事
七年王患疽传位太子移御德阳侯邸薨
卷七 第 30a 页 WYG0466-0466a.png
 忠献议减丧十四日
降东京留守为知庆州事升安东都护为大都护府
 忠献以庆州有叛贼安东尽心捍禦故升降之
韩惟汉入隐智异山终身不出
 惟汉世居京都见忠献擅政曰难将至矣遂携妻子
 隐智异山清脩苦节不与世人交徵为西大悲院录
 事不就乃移居深谷终身不返未几果有契丹之难
 蒙古兵再至
卷七 第 30b 页 WYG0466-0466b.png
熙宗成孝王
 讳德改韺字不陂神宗子母靖宣太后金氏
元年
 宋开禧元年 金泰和五年
以守太师崔忠献封晋康侯立府曰兴宁
 后改为晋康府
置僚属
 自后出入宫禁便服张盖侍从门客殆三千馀人
卷七 第 31a 页 WYG0466-0466c.png
三年
 蒙古太祖元年
崔忠献杀其甥朴晋材
 晋材门客多于忠献率皆勇悍晋材流言舅氏将有
 无君之心忠献知其必害己召至诘之断脚筋流白
 翎镇寻死
四年祔神宗于太庙
 本朝庙制九室而有新祔主则奉出主安于本陵忠
卷七 第 31b 页 WYG0466-0466d.png
 献议据古典有功者不迁亲尽者毁之以顺宗亲尽
 当出以神宗祔于第九室太祖在西东向惠显同为
 第一昭宣肃同为第二昭仁宗为第三昭文宗为第
 一穆睿宗为第二穆神宗为第三穆
 史臣曰汉书云父昭子穆孙复为昭公羊传曰父为
 昭子为穆孙从王父则昭穆之序一定不易矣今国
 无恒典而随时变易昭穆之序大紊矣
王曲宴于忠献茅亭唱和终夜剧饮
卷七 第 32a 页 WYG0466-0467a.png
 亭在男山里第旁植双松崔颐为赋双松诗两制文
 士皆和李奎报作序记以美之
五年秋九月崔忠献会宾客设重阳宴使都房有力者
手搏胜者即授校尉队正以赏之
 史臣任翊曰按国家颁政例六月谓权务政十二月
 谓大政吏兵判事与诸同僚会坐于各部功者陟之
 罪者黜之一陟一黜皆承上命过此时虽有所缺未
 尝差授况无功者乎忠献威侵一国独专政柄若有
卷七 第 32b 页 WYG0466-0467b.png
 所缺则不顾官爵之为公器乃以眼前小戏乱其邦
 宪又因左右所托或授东班权务之职若纳贿称意
 者即许之其颁政无常专恣弄法未有甚于此者矣
召明宗太子璹于江华
 封汉南公改名贞
平章事致仕崔谠卒
 谠善属文敡历中外皆有声绩名重一时年未衰耄
 上章乞退扁所居斋曰双明与弟诜及张自牧李俊
卷七 第 33a 页 WYG0466-0467c.png
 昌白光臣高莹中李世长玄德秀赵通等为耆老会
 逍遥自适图形刻石传于世时人谓之地上仙
忠献废王迁于紫燕岛
 王与王浚明于承庆等谋去忠献事泄见废
奉立汉南公贞改名祦
 
 
 
卷七 第 33b 页 WYG0466-0467d.png
 
 
 
 
 
 
 
 朝鲜史略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