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孔氏祖庭广记卷第十一
开元七年 孔子庙碑
尝观元化阴藏上帝玄造虽道远不际而运行有
符剔搉大柢宣考神用建人统之可复补天秩之
将颓其揆一也昔者蚩尤怙贼厥弟骄兵巨力多
徒合绪连祸则黄帝与圣道出群龙推下济以君
人儆勤略以戡乱逮至横流方割包山其咨转死
为鱼鲜食不粒则尧禹并迹扶振隐忧道百川康
 四国粤若殷礼缺周德微宋公用鄫楚子问鼎则
夫子卓立灿然成章辟邦家之正门播今昔之彝
宪此天所以不言而成化圣所以有开而必先其
卷十一 第 1b 页
 若是也故 夫子之道消息乎两仪 夫子之德
 经营乎三代岂徒小说盖有异闻夫亭之者莫如
 天藉之者莫如地教之者莫如 夫子且沐其亭
 而不识其道则不如勿生荷其藉而不由其德则
 不如勿运固曰消息乎两仪者也夫博之者莫如
 文约之者莫如礼行之者莫如 夫子且会其文
 而不剔其业则不如勿传经其礼而不启其致则
 不如勿学上代有以焯序中代有以宗师后代有
 以丕训固曰经营乎三代者也意虞舜之美不必
 至是赞而大者进圣君也夏桀之恶不必至是挤
 而毁者激庸主也伊尹之忠不必至是演而数者
卷十一 第 2a 页
 勉诚节也赵盾之逆不必至是抑而书者诛贼臣
 也至若论慈广孝辅仁宠义职此之由于是君臣
 之位序父子之道明交朋之事兴夫妇之伦得虽
 朗日开觉膏雨润黩和风清扇安足喻哉借如九
 皇继统而政醇七圣同年而道合虽事业广运偕
 理济一时未有薄游大夫僻居下国德敷既往言
 满方来庙食列邦不假手于后续君长万叶毕归
 心于 素王若此之盛是以腾跨百辟孤绝一人
 曷成名可称取兴为大者巳 我国家儒教浃宇
 文思戾天伸吏曹以追尊逮礼官以崇祀侯褒圣
 于人爵尸奠享于国庠是用大起学流锡类孝行
卷十一 第 2b 页
 敦悦施于方国光复弥于胤宗三十五代孙嗣褒
 成侯璲之字藏晖洎族贤元亨等或专门硕儒罔
 坠于绪或馀波明准克扬厥声乃相与合而谋曰
 夫墟墓之地礼曰自哀听讼之树诗云勿剪一则
 遇事遗爱一则感物允怀矧乎大圣烈风吾祖鸿
 美故国封井旧居川岳欤宜其悚神驰魄膝行膜
 拜陈斋祭首严祠树缭垣以设防刋丰石以为表
 兖(州/牧)京兆韦君元圭字王国周亲人才懿德明启
 风绩休有名教长史河南源晋宾字(光/风)贤操孤兴
 清节相远纳人以礼成俗于师司马天水狄光昭
 字子亮相门克开雅道踵武闻义必立从事可行
卷十一 第 3a 页
 录事参军东海徐仲连功曹咸阳盖寡疑仓曹太
 原王道淳弘农杨万石户曹博陵崔少连弘农杨
 履玄兵曹太原王光超范阳张博望法曹安定皇
 甫恮东海于光彦主曹荥阳郑璋参军事博陵崔
 调扶风窦光训河东裴璿陇西李绍烈雁门田公
 仪博士南阳樊利贞曲阜县令雁门田思昭丞河
 閒刘思廉主簿吴兴施文尉清河晏弘楷等官序
 通德儒林秀主升堂睹奥游圣钦风佥同演成乃
 廓经始其词曰元天阴骘大明虚镜神不利淫物
 将与正凡曰投艰在此逄圣吞沙荐虐轩黄厎定
 襄陵兆灾夏禹文命周道失序夫子应聘删诗
卷十一 第 3b 页
 述史盛礼张乐雅颂穆清训词昭灼片言一字劝
 美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六顺勃兴四维偕作
 元功济古至道纳来首出列圣席卷群才大名震
 曜广学天开蒸尝不宇诵习穷垓帝念居室以
 光寿宫建侯于嗣环封厥中孙谋不泯祖德斯崇
 乃刋圣烈克广休风
  朝散大夫使持节渝州诸军事守渝州刺史江
  夏李邕文正议大夫使持节宋州诸军事守宋
  州刺史上柱国范阳张庭圭书
  大唐开元七年岁在己未十月乙酉朔十五日
  己亥建
卷十一 第 4a 页
开元二十八年 文宣王庙碑曲阜县令张之宏撰
  郝邕书
天宝元年兖公颂张之宏撰包文该书
贞元十四年任安谒 夫子诗
长庆元年任畹谒 先师题名
长庆三年崔涛谒 先师言
太和五年李虞题名
太和七年兖州刺史李悦谒 夫子文
会昌元年兖州刺史李玭题名
会昌六年兖州刺史高承恭题名
咸通十年兖海节度使曹翔题 先圣庙记
卷十一 第 4b 页
咸通十年鲁国公修 庙记
 右郓曹濮等州观察使孔温𥙿奏伏以礼乐(儒学/教化)
 根夲百王取则千古传风国朝弘阐文明遵尚祀
 典不违古制大振皇猷今曲阜县乃鲁国故都文
 宣庙即 素王旧宅兴儒之地孕圣之邦所宜
 庙宇精严礼物具举近者以兖州频年灾歉都废
 修营徒瞻数仞之墙才识两楹之位虽春秋无阙
 于释奠而揖让颇紊于彝章遂使金石之音靡闻
 于盻响俎豆之设尝列于荒芜圣域儒门岂宜堙
 坠臣忝为远裔叨领重藩咫尺家乡拘限戎镇望
阙里而无由展敬瞻 庙皃而有愿兴功臣今差
卷十一 第 5a 页
 人赍持料钱就兖州据 庙宇倾毁处悉令修葺
 皆自支费不扰州县所○获遂幽恳克申私诚伏
 缘兖州非臣夲界须有申奏伏乞 天恩允臣所
 请无任悃迫屏营之至谨具如前中书门下牒郓
 曹濮观察使牒奉 敕邹鲁故乡俎豆遗教文武
 之道未坠于地温𥙿虽持戎律宛有家风属兵车
 之方殷饰圣门以弘教墙新数仞庙设两楹尽出
 私财不烦公用绰有馀𥙿益见器能已赐诏嘉奖
 馀宜依○仍付所司牒至准 敕故牒
  咸通十年九月二十八日牒咸通十一年三月
  十日建
卷十一 第 5b 页
新修曲阜县 文宣王庙记
 摄郓曹濮等州馆驿巡官乡贡进士贾防撰
皇帝御宇之十年岁在巳丑 夫子三十九代孙
鲁国公节镇汶阳之三载秋霜共凛冬日均和里
闾无桴鼓之声耆艾有裤𥜗之咏道巳清矣政巳
成矣于是瞻故乡以徘徊想庙皃而怊怅乃谓僚
佐曰伊予圣祖寔号儒宗英灵始谢于衰周德教
方隆于大汉爰因旧宅是搆灵祠粤自国朝屡加
崇饰文榱绣桷虽留藻绘之功日往月来颇有倾
摧之势故老动凄凉之思诸生兴嗟叹之音今忝
镇东平幸迩乡里虽无由展敬而敢忘修营既而
卷十一 第 6a 页
 飞章上陈请以私俸葺饰由是命工庀事饰旧加
 新浃旬之閒其功乃就门连归德先分数仞之形
 殿接灵光重见独存之状晬容穆若更表温恭列
 侍俨然如将请益丹楹对耸还疑梦奠之时素壁
 高摽宛是藏书之后槐影疏而市晚杏枝暗而坛
 孤不假大夫幽兰自满无烦太守刺草全除稷门
 之旧业俄兴阙里之清风再起既可以传芳万古
 亦可以作范一时且开辟以来霸王之道言其德
 也莫踰于汤武语其功也无尚于桓文坟土未乾
 而丘垄巳平子孙纵存而蒸尝悉绝 夫子无尺
 寸之地微一旅之众修仁义者取为规矩肆强梁
卷十一 第 6b 页
者莫不钦崇生有厄于栖迟殁居尊于南面而樵
苏莫采庙皃长存道德相承簪裾不绝则 夫子
之道既可彰于积善鲁公之德寔无愧于聿修防
目睹灵踪躬寻盛绩仰圣姿而如在叹休烈而难
名承命纪功让不获已刻诸贞石深愧菲才谨记
景福二年灭黄巢纪功碑
宋碑十一
太平兴国八年重修兖州 文宣王庙碑铭并序
 起复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尚书都官郎中知制
 诰柱国赐紫金鱼袋臣吕蒙正奉敕撰翰林待
 诏朝散大夫少府监丞臣白崇矩奉敕书并篆
卷十一 第 7a 页
 额
 圣人之兴也能成天下之务能通天下之志然亦
 不能免穷通否泰之数是故有其位则圣人之道
 泰无其位则圣人之道否大哉尧舜禹汤其有位
 之圣人乎我先师 夫子其无位之圣人欤昔者
 大道既隐真风渐漓有为之迹虽彰禅代之风未
 替繇是尧舜禹汤苞至圣之德有其位故德泽及
 于兆民逮乎周室衰微诸侯强盛干戈靡戢黔首
 畴依繇是 仲尼有至圣之德无其位所以道屈
 于季孟呜呼 夫子以天生之德智足以周乎万
 物道足以济于天下而栖遑列国卒不见用得非
卷十一 第 7b 页
其道至大而天下莫能容乎复乃当时之生民不
幸乎向使有其位用其道又何止夹谷之会沮彼齐
侯两观之下诛其正卯坟羊辩土木之袄楛矢验
蛮夷之贡必将恢圣人之道功济孚宇宙泽及于
黎庶矣奚一中都宰大司寇可仲其圣道哉嗟夫
文王没而斯文未丧时命屯而吾道不行可为太
息矣洎孚河图不出凤德云衰爰困蔡以厄陈遂
自卫以返鲁于是删诗书赞昜象因史记作春秋
大旨尊王者而黜霸道威乱臣而惧贼子然后损
益三代之礼乐褒贬百王之善恶芜而秽者芟而
夷之紊而乱者纲而纪之建未俗之郛郭垂万祀
卷十一 第 8a 页
 之楷则遂使君臣父子咸知揖让之仪贵贱亲疏
 皆识等夷之数功均造物德被生人昭昭焉荡荡
 焉与日月高悬天壤不朽者 夫子之道乎故曰
 自生民以来未有如 夫子者也非夫道尊德贵
 惟几不测孰能与于此乎故天下奉其教尊其像
 祠庙相望者岂徒然哉自唐季而下晋汉以还中
 原俶扰宇县分裂四郊多垒鞠为战斗之场五岳
 飞尘竟以干戈为务周虽经营四方日不暇给故
 我 素王之道将坠于地光阐儒风属在昌运我
 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缵宝位
 也以徇齐之德兼睿哲之明惣揽英雄之心苞括
卷十一 第 8b 页
 夷夏之地皇明有赫圣政日新解网泣辜示至仁
 于天下侮亡取乱清大憝于域中复淅右之土疆
 真王匍匐而听命伐并汾之坚垒凶竖倒戈而系
 颈戎车一驾扫千里之袄氛泰坛再陟展三代之
 缛礼拯乱则吊伐非所以佳兵也惩恶则止杀盖
 所以遵法也然后修礼以捡民迹播乐以和民心
 礼脩乐举刑清俗阜尚犹日慎一日躬决万机近
 甸绝禽荒之娱后庭无游宴之溺遂得群生亹亹
 但乐于天时万汇熙熙不知乎帝力信可以高视
 千古躏轹百王谓皇道既以平华夷又以宁尔乃
 凝神太素端拱穆清阐希夷之风诠真如之理閒
卷十一 第 9a 页
 则披皇坟而稽帝典奋睿藻以杼宸章哲王之能
 事备矣太平之鸿业成矣居一日乃御便殿谓侍
 臣曰朕嗣位以来咸秩无文遍修群祀金田之列
 刹崇矣神仙之灵宇修矣惟鲁之 夫子庙堂未
 加营葺阙孰甚焉况像设庳而不度堂庑陋而毁
 颓触目荒凉荆榛勿剪阶序有妨于函丈屋壁不
 可以藏书既非大壮之规但有岿然之势倾圯䆮
 久民何所观上乃鼎新规革旧制遣使星而蒇事
 募梓匠以僝功经之营之厥功告就观夫缭垣云
 矗飞檐翼张重门呀其洞开层阙郁其特起绮疏
 瞰野朱槛凌虚眈眈之邃宇来风䡾䡾之雕甍拂
卷十一 第 9b 页
 汉回廊复殿一变惟新升其堂则藻火黼黻昭其
 度也登其筵则豆笾簠簋洁其器也春秋二仲上
 丁佳辰牢醴在庭金石在列侁侁众贤以配以侑
 凛然生气瞻之如在时或龟山雨霁岱岳云敛则
 重栌叠栱丹青晃日月之光龙桷云楣金碧焜烟
 霞之色轮奂之制振古莫俦营缮之功于今为盛
 繇是公卿庶尹鸿儒硕生相与而言曰凡明君之
 作事也不为无益害有益必乃除千古之患兴万
 世之利然后纳华夷于轨物致黔首于仁寿 夫
 子无位立教化人以文行忠信敦俗以冠婚丧祭
 为民立防与世垂范是以上达君下至民用之则昌
卷十一 第 10a 页
 不用则亡我后膺千年而出震奄六合以为家一
 之日二之日访黎蒸之疾苦三之日四之日辨官
 材之淑慝尔乃修武备崇文教轻徭薄赋兴废继
 绝于是眷我先师严其庙像栋宇宏壮仅罕伦比
 遂使槐市杏坛之子竞鼓箧以知归褒衣博带之
 儒识横经之有所矧乃不蠹民财不耗民力时以
 农隙人以悦使向谓兴万世之利者斯之谓欤夫
 秦修阿房惟矜土木之丽楚筑章华但营耳目之
 玩何同年而语耶将勒贞珉合资鸿笔臣词惭体
 要学谢大成彤庭猥厕于英翘内署缪司于纶诰
 颂圣君之德业虽效游扬仰 夫子之文章诚惭
卷十一 第 10b 页
 狂简恭承睿旨谨杼铭曰周室衰微兮诸侯擅权
 鲁道有荡兮礼乐缺然神降尼丘兮德钟于天挺
 生 夫子兮丧乱之年秀帝尧之姿兮类子产之
 肩苞圣人之德兮禀生知之贤删诗定礼兮糺谬
 绳愆智冥造化兮功被陶甄下学上达兮仁命罕
 言将圣多能兮名事正焉道比四渎兮日月高悬
 仰之弥高兮钻之弥坚历䀻诸国兮陈蔡之閒时
 不见用兮吾道迍邅麟见非应兮反袂涟涟梁木
 其坏兮叹彼逝川王爵疏封兮衮冕联翩百世嗣
 袭兮庆及赏延明明我后兮化浃无边崇彼庙皃
 兮其功曲全高门有闶兮虚堂八筵吉日释菜兮
卷十一 第 11a 页
 陈彼豆笾雕甍画栱兮旦暮含烟海日一照兮金
 翠相鲜帝将东封兮求福上玄千乘万骑兮轰轰
 阗阗谒我新庙兮周览蹁跹肆觐群后兮岱宗之
 前
景德三年敕修 文宣王庙
 中书门下牒京东转运司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兵
 剖侍郎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駮事王钦若奏
 诸道州府军监 文宣王庙多是摧塌及其中修
 盖完葺者被句当事官员使臣指射作磨勘司推
 勘院伏以化俗之方儒术为本训民之道庠序居
先况杰出生人垂范经籍百王取法历代攸宗苟
卷十一 第 11b 页
 庙貌之不严即典章而何贵恭以睿明继统礼乐
 方兴咸秩无文遍走群望岂可泮宫遗烈教父灵
 祠颇阙修崇久成废业仍令讲诵之地或为置对
 之司混捶挞于弦歌乱桎梏于笾豆殊非尚德有
 类戏儒方大振于素风望俯颁于明制欲乞特降
 敕命指挥令诸道州府军监 文宣王庙摧毁处
 量破仓库头子钱修葺仍令晓示今后不得占射
 充磨勘司推勘院及不得令使臣官员等在庙内
 居止所贵时文载耀学校弥光克彰鼓箧之声用
 洽舞雩之理候敕旨牒奉敕宜令逐路转运司(遍/指)
 挥辖下州府军监依王钦若所奏施行牒至准敕
卷十一 第 12a 页
故牒
 景德三年二月十六日牒刑部侍郎参知政事
 冯拯尚书左丞参知政事王旦
玄圣文宣王赞并引奉敕改谥曰 至圣文宣王御
制御书并篆额
若夫检玉介丘回舆阙里缅怀于先圣躬谒于严
 祠以为易俗化民既仰师于彝训宗儒尊道宜益
峻于徽章增荐崇名聿陈明祀思形容于盛德爰
刻镂于斯文赞曰立言不朽垂教无疆昭然令德
伟哉素王人伦之表帝道之纲厥功实茂其用允
臧升中既毕盛典载扬洪名有赫懿范弥彰东封
卷十一 第 12b 页
 幸林庙等敕扈从臣寮名姓并列于碑阴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一日御书院奉敕模勒
 刻石
大中祥符二年赐太宗御书监书器物诏碑
兖州仙源县至圣文宣王庙新建讲学堂记
  泰宁军节度行军司马朝散大夫捡校左散骑
 常侍骑都尉赐紫金鱼袋成昂撰
 昂志从师学观 夫子(道/庶)几识其门因事赞言当
会归髣髴是生足矣假天与幸于百岁固心无吝
 于一日也戊戍秋迂帝恩允台中郎就戎典午卜
 老东蒙庾子春预从御礼备员亚献陪祭于 庙
卷十一 第 13a 页
 属中有工度堂搆始思贲新成俟酬宿愿初匠事
 云毕几造至极比求乎一意何㩲畜閒年而趋无
 所得岂 圣道藏密不可见乎将大权反合难为
 状也幸览韩公愈处州碑曰天下通祀惟社稷与
 孔子焉然以社稷坛而不屋取异代佐享岂如
 孔子巍然当坐用王者礼以门人为配自天子已
 下北面拜跪荐祭诚敬礼如亲弟子者又以自古
 多有以功德得位而不得常祀(不得位而得常/祀者其祀事)皆不如
 孔子之盛所为有生人以来未有如 夫子者其
 贤过于尧舜(远/者)韩以孟子言其效欤昂适不得巳
 但广明孟意觊实贤过之言耳夫道以无用妙以
卷十一 第 13b 页
 神名德涉有动率以形累 圣人有以见其夲知
 其末以无不可以无显必因有明以有不自于有
 生必待无造然有以形为局有极无以神用运无
 穷盖神者无不应者也应设至微不可以有极测
 有者有所系者也系设至大不得与无穷称若乃
 无有混融短长之相取处无穷以观有极者穷穷
 则理应生变变则昜故为新神行而理通虽复尧
 舜之应历有期文武之卜世有数将无穷也居有
 极以计无穷无穷者通通则物或有矜矜则转得
 为失形滞而物穷虽复天地以覆载能常日月以
 运行能久恐有极也大哉我 夫子贯夲末以研
卷十一 第 14a 页
 几持中正而应动恍惚万变优游一致物当崩坏
 我得经纬于后先理在会通我得弥纶于终始断
 御群有用出至无岂固时来以必位叙而后伸其
 道也夫故以言孚见者莫窥以言乎作者莫睹争
 者见之不得夺让者见之不得与高之者不知其
 然抑之者不知其以举过不及者进退贤不肖者
 跋俯猗欤知后之世侯一方子百里者可祭而不
 可渎刑四海化兆民者可则而不可侮为师之善
 尽垂百王主善之庆永贻万古老氏所云善建者
 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斯言至矣/斯言至矣)杜牧
 亦尝有言自古称 夫子之德莫如孟子称 夫
卷十一 第 14b 页
子之尊莫如韩吏部昂也愚敢体神而明之称
 夫子道乘变而文之为讲学堂记当(耶当/耶)壮哉斯堂
 也栋宇崇崇户牖空空师席斯正学人斯同渊乎
 玄旨淡乎素风云谁有极极我无穷
 宋景祐四年七月八日重立承奉郎守将作监主
  簿孔彦辅篆额
朝贤送行诗碑
五贤堂记
  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知兖州兼劝农使管句
  景灵宫太极观提举郓濮等五州兵马鲁郡开
(国/侯)赐紫金鱼袋道辅撰并书(姓孔)
卷十一 第 15a 页
 五星所以纬天五岳所以镇地五贤所以辅圣万
 象虽列非五星之运不能成岁功众山虽广非五
 岳之大不能成厚德诸子虽博非五贤之文不能
 正道繇是三才之理具万物之情得故 圣人与
 天地并高卑设位道在其中矣所以尊君德安国
 纪治天物立人极皆斯道也然天地有否闭日月
 有薄食 圣人之道有屯塞若天地否则 圣人
 建大中之道开泰之苟 圣人之道壅则五贤迭
 起而辅导之 先圣没当战伐世法令机祥巫祝
 之弊亨杨墨之迂诞庄列之恢诡穷圣汨常三驺
 孙田术胜于时则 我圣人大道为异端破之不
卷十一 第 15b 页
 容于世也而孟荀继作乃述唐虞之业序仁义道
 德之原俾诸子变怪不轨之势息圣人之教复振
 顾其功甚大矣后至汉室圯缺杨子恶诸子以知
 舛诋訾 圣人独能怀二帝三王之迹以讥时著
 书以尊大圣使古道昭昭不泯者杨之力也两汉
 之后皇纲弛紊六代丧乱文章散靡妖狂之风荡
 然无革文中子澄其源兆兴王之运韩文公制其
 末广遵道之旨致圣教益光显夷夏归正道虽诸
 子譊噪情惑欲攘其法戕其教榛其涂芜其说弗
 可得巳然贤者违世矫俗能去难者盖寡矣孟不
 免齐梁之困臧仓之毁荀不免齐人之谗楚国之废
卷十一 第 16a 页
 杨不免刘歆之侮投阁之患王不免隋氏之抑群
 公之沮韩不免潮阳之窜皇甫之谮其閒或讥其
 作经或短其脩史彼徒能毁之弗顾巳之弗逮也
 达者以爵位为虚器太过者人犹嫉之况抱道德
 富仁义立终古之名宁无恶乎天地虽否无伤于
 体日月虽食无伤于明圣贤虽困无损于道得其
 时则唐舜禹汤之为君皋夔伊吕之为臣功济当
 世也非其时则 孔圣之无位五贤之不遇道行
 于后世矣亦犹岁旱则泽之益甘夕暗则烛之益
 明乱则贤者益固历代以斯为难也 孔圣之道
 否而五贤振起之今五贤堙蔽振之者无闻焉道
卷十一 第 16b 页
 辅道不及前哲而以中正干帝皇幸不见黜而与
 进冀以贤者心辅于时跻于古以兹为胜矣方事
 亲守故国为儒者荣尝谓伏生之徒(徒/以)传训功像
 设于(祖/堂)东西序而五贤立言排邪说翊大道非诸
 子能跋及反不及配阙孰甚焉因建堂事收五贤
 所著书图其仪叙先儒之时荐庶几识者登是堂
 观是像览是书肃然革容知圣贤之道尽在此矣
 时景祐五年七月十五日重立景祐元祀道辅
  自海陵迁守彭城明年更此郡为五贤建堂立
  石今报政之馀侍膳之暇复得自书之尔弟将
  仕郎将作监主簿彦辅篆额
卷十一 第 17a 页
致政尚书公祭 先圣文
恩庆堂记
创塑二代祖祭文
创塑三代祖祭文
手植桧赞(文载/庙中古迹)
金碑四
重建郓国夫人殿记
 先圣之夫人曰并官氏子孙祀于寝宫旧矣宋祥符
 初既封郓国始增大其殿像季末(燬/焉)
 国家皇统九年始以公钱修复正殿后八年又营两
 廊而积羡钱二百万将以为郓国殿之用而未给
卷十一 第 17b 页
 也大定閒
 天子留意儒术建学养士以风四方举遗礼兴废坠
 旷然欲以文致太平袭封公揔跃然喜曰祖庭之复此
 其时乎乃以殿之规抚白有司而有司吝于出纳乃更
 破广为狭刬崇为庳繇是才得故时羡钱为殿费
 袭封公蹴然曰是规抚者岂能称前殿为王寝乎吾
 独以奉祀事守林庙为职顾不得以专达虽然我其
 可不力乃与族祖端脩亲率庙丁载斤斧走东蒙深
 八数百里历戏险冒风雨与役者同其劳得贞松中㭬
 橑者以千数又与族兄播市材于费于丞凡棼栌棋桷
 之属皆取足焉会祖林大槐数十一旦皆椔死适可
卷十一 第 18a 页
 为楹栋之材而二百万者止足以充瓦甓垩甃与
 夫梓匠佣直而已时刘公玮为节度副使实董其
 役赵公天倪为判官二公廉直而干吏不敢扰以
 私而袭封公得以尽其力粤十九年冬殿成奉安
 之日士庶咸会颙首聚观邦人族戚更赞迭助父
 老嗟叹至或感泣以为复见太平之举也于是袭
 封公以书走京师属怀英为之记怀英懒惰多故
 末暇作也居逾年袭封公被
 召至 阙下未几得以旧爵宰乡邑将归固索鄙
 文则叙其修殿夲末而为之说曰呜呼圣人道极
 中和而与天地并有天地而夫妇之道立道立而
卷十一 第 18b 页
 父子君臣之教达于天下古先哲王所以御家邦
 风动教化皆由此始 吾夫子出著之六经实纲
 而纪之以垂宪百代故后世 推尊以为人伦之
 首而阙里旧宅四方于是观礼然则所谓作合圣
 灵者其奉事之礼安可以不称今夫浮屠无夫妇
 绝父子废人伦其空言幼惑且不足以为教然贪
 得而畏死者奔走敬事至倾其家赀非有命令赋
 之也而其雄楼杰阁穷极侈靡僣越制度耗蠹齐
 民有司者不以禁而 吾夫子之宫教化所从出
 而有司乃以为不急一殿之建至于身履勤苦然
 犹积年而仅成何其难也嗟乎 夫子万世之师也
卷十一 第 19a 页
 今 休明之代不患其不崇吾独恶夫悖人伦者
 方起而害名教故因是殿之役有以发是言君归
 其并刻之庶几贪畏而惑于异端者知所复焉
  二十一年春正月十有二日承务郎应奉翰林
  文字同知 制诰兼充国史院编脩官武骑尉
 赐绯鱼袋党怀英记并书奉政大夫中都路都
  转运支度判官骁骑尉赐绯鱼袋赵天倪篆额
  五十代孙承务郎兖州曲阜县令袭封衍 圣
  公管句 先圣祀事武骑尉赐绯鱼袋揔立石
 金重修 至圣文宣王庙碑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知制诰兼同修 国史上
卷十一 第 19b 页
  护军冯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
  户赐紫金鱼袋臣党怀英奉
  敕撰并书丹篆额
 皇朝诞受 天命 累圣相继平辽举宋合天下
 为一家 深仁厚泽以福斯民粤自
 太祖暨于
 世宗抚养生息八十有馀年庶且富矣又将教化
 粹美之
 主上绍休
 祖宗以润色洪业为务即位以来 留神政机革
 其所当革兴其所当兴饰官厉俗建学养士详刑
卷十一 第 20a 页
 法议礼乐举遗修旧新美百为期与万方同归
 文明之治以为兴化致理必本于尊师重道于是
 奠谒 先圣以身先之尝谓侍臣曰昔者 夫子
 立教于洙泗之上有天下者所当取法乃今遗祠
 久不加葺且其隘陋不足以称 圣师之居其有
 以大作新之有同承 诏度材庀工计所当费为
 钱七万六千四百馀千 诏并赐之仍 命选择
 干臣典领其役役取于军匠佣于民不责亟成而
 责以可久不期示侈而期于有制凡为殿堂廊庑
 门亭斋厨黉舍合三百六十馀楹位叙有次像设
 有仪表以杰阁周以崇垣至干楃座栏楯帘櫎罘
卷十一 第 20b 页
 罳之属随所宜设莫不严具三分其役因旧以完
 葺者才居其一而增创者倍之盖经始于明昌二
 年春踰年而土木期构成明年而髹漆彩绘成
 先是群弟子及先儒像画于两庑既又以捏素易
 之又明年而众功皆毕罔有遗制焉
 上既加恩阙里则又泽及嗣人以其虽袭公爵而
 官职未称与夫祭祀之仪不备特 命自五十一
 代孙元措首阶中议大夫职视四品兼世宰曲阜
 六年又以祭服祭乐为 赐遣使策祝以崇成之
 意告之方役之兴也有芝生于林域及尼山庙与
 孔氏家园凡九夲典役者采图以 闻且言瑞芝
卷十一 第 21a 页
 之生所以表
 圣德之致庙成之日宜有刋纪敢请并书于后又
 庙有层阁以备𢇮书愿得 赐名揭诸其上以观
 示四方 诏以奎文名之而命臣怀英记其事臣
 鲁人也杏坛旧宅犹能想见其处 今幸以诸生
 备职艺苑其可饰固陋之辞絜楹计工谨诸岁月
 而已乎敢窃叙 上之所以褒崇之实备论而书
 之而后系之以铭臣尝谓唐虞三代致治之君皆
 相授以道至周末世不得其传而 夫子载六经
 以俟后圣降周讫汉异端并起儒墨道德名法阴
 阳分而名家而以六艺为经传章句之学归之儒
卷十一 第 21b 页
 流不知六艺者 夫子所以传唐虞三代之道众
 流之所从出而儒为之源也后世偏尚曲听沿其
 流而莫达其本用其偏而不得其醇自是历代治
 绩常与时政高下洪惟
 圣上以天纵之能典学稽古游心于唐虞三代之
 隆故凡立功建事必夲六经为正而取信于 夫
 子之言夫惟信之者笃则其尊奉之礼宜其厚欤
 臣观汉魏以来虽奉祠有封洒扫有户给赐有田
 礼则修矣未有如 今日之备也初庙傍得鲁废
 池发取石甃以为柱础扣砌之用浚井得铜以为
 铺首浮沤诸饰繇是省所费钱以千 计者万四
卷十一 第 22a 页
 千有奇方复规画为他日缮治无穷之利然则非
 独仐日之新盖将愈久而无弊也铭曰维古治
 时以道相继不得其传粤自周季天生 将圣遭
 世不纲垂统六经以俟后王六经维何为世立道
 有王者兴是惟治要于铄
 我皇圣性自天玩意稽古传所不传建学弘文崇
 明儒雅躬礼 圣师率先天下乃眷阙里祠宇弗
 治矧其旧制既隘且庳乃 诏有司乃疏泉府揆
 材庀工众役具举梓人献技役夫效功隘者以闳
 庳者以崇崇焉有制闳焉惟法即旧以新增其十
 八植植其正翼翼其严鲁人来思叹息仰瞻鲁人
卷十一 第 22b 页
有言惟今非昔岂伊鲁人四方是式瞻彼尼山及
其林园有芝煌煌表我 圣恩圣恩之隆施于世
嗣显秩峻阶视旧加异庙乐以雅祭服有章锡尔
奉祠名教是光有贞斯石有铭斯勒扬厉鸿休以
 诏无极
祝文维明昌六年岁次乙卯八月癸丑朔二十七日
 己卯
上以谨遣朝列大夫知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
 内观察使提举学校常平仓事护军富春 郡开
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赐紫金鱼袋孙
 即康取昭告于 至圣文宣王 今重儒术益尊
卷十一 第 23a 页
圣师阙里庙皃于以新之雅乐具举法服章施庶
 几鉴格永集繁禧
 尚飨
前同云云敢昭告于 兖国公宅庙告成 神之式
 燕肆颁乐服以焕声明殊别上仪表章崇教俨惟
 亚 圣作配 先师春秋二峕祀祭百世
 邹国公祭文(国家思弘文治崇礼圣师乃诏有司一新祠庙祀以/法服/奏以雅音惟公侑食是/用昭告)
孔圣杏坛二字碑承 旨学士党怀英篆
 铭开州刺史高德裔撰
 周室下衰王纲解纽非大圣人狂澜莫救天挺
 夫子生民未有立言范世木舌金口三千之徒义
卷十一 第 23b 页
 由此受我瞻遗坛实为教首万代护持天长地久
     林中碑
断碑一磨灭不可读二代墓前
前汉碑二
 居摄二年坟坛记二各为龛径直三寸深半十一
 曰上谷府卿一曰祝其卿各十馀字在龛内
后汉碑十一
延平元年孔翊碑
永兴二年婺州从事孔君德碑在 先圣祠坛前
永兴二年都尉君元子孔谦碑
皇汉帝元永寿三年青龙建酉孟秋之句〇布〇德
卷十一 第 24a 页
 帝拜〇臣曾曾玄玄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磨灭/六字)
 素王受象乾坤至于周冲吴○○文德参耀〇○
 应皇神○勿救孝升出天○徵符洞虚论〇道(磨灭/五字)
 落复〇天若阇门〇〇〇岂精历星宫雷动玄○
 声○○震春秋既成效以获麟功定道著(磨灭/四字)冥精
 皇〇〇河雒犹虑教○〇二百○○经元德浸潭
 孝〇滋○秦汉制作万世○力赤诵受命以天意
 流(磨灭/五字)徒三千素王以下至于○○闻名○耳〇若
 见非天挺三五○九○〇德(磨灭/四字)(磨灭不/知几字)(磨灭/四字)以○
 显〇以无○韩君〇氏愤○○思惟○之叹念○
 啚〇为世敦(磨灭不/知几字)庙并墓〇〇曾玄○〇鲁宅○
卷十一 第 24b 页
 神庙堂○○旧域库室(磨灭不/知几字)二舆朝○○○历〇
 父长承法而制以遵古常崇圣(磨灭不/知几字)唯深且〇宅
 庙悉备敬○(磨灭不/知几字)之情和其以○○墓以(磨灭不/知几字)
 君于(磨灭不/知几字)有制度国○以○坛法不(磨灭不/知几字)作大井
 ○○○方(磨灭不/知几字)以和(磨灭不/知几字)韩君德政(磨灭不/知几字)兰芳青
 云(磨灭不/知几字)及孔弱惠闵○穷(磨灭/四字)饥寒(磨灭不/知几字)望著茂行
 颠○䂊○独○景○○○表石勒铭(磨灭/四字)(磨灭/四字)子子
 孙务(磨灭/四字)石府君讳敕字叔节○○○字仲则弟〇
 字子台长史李亮字〇○河南(磨灭不/知几字)(磨灭不/知几字)东海
 〇○谦字季松河东临汾人○○府卿任城(磨灭/四字)
 〇〇左尉赵福字〇○北海尉(磨灭/四字)字子雅汉中郑
卷十一 第 25a 页
 人丞骆景字子(磨灭/四字)右尉○〇〇子舆九江人
永寿三年韩敕修 孔子墓碑
延熹七年太山都尉孔宙碑
建宁二年博陵太守孔震碑
建宁四年河东太守孔宏碑
建宁四年博陵孔彪碑
孔子十九世孙孔扶仲渊碑
博士孔君讳志碑
孔乘字敬山碑
卷十一 第 25b 页
孔氏祖庭广记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