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三朝名臣言行录卷第八之一
    丞相申国吕正献公
  公名公著字晦叔文靖公之子以恩补
 奉礼郎中进士第召试馆职不就皇祐
  初判吏部南曹同判太常寺召试知制
  诰亦辞不就除天章阁待制兼侍讲治
  平元年出知蔡州 神宗即位召为翰
  林学士兼侍讲知通进银台司熙宁元
  年知开封府数月还翰林二年拜御史
  中丞罢知颍州五年召还经筵辞疾差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提举嵩山崇福宫十年起知河阳召还
  提举中太一宫元丰元年除翰林学士
  丞旨改端明殿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
  改同知枢密院五年出知定州徙杨州
  哲宗即位召兼侍讲提举中太一宫拜
  尚书左丞迁门下侍郎拜尚书右仆射
  元祐三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四年
  薨年七十二诏赠太师申国公御书墓
  碑之首曰纯诚厚德之碑绍圣中追贬
  建武军节度副使又贬昌化军司户参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军元符三年复太子太保崇宁元年降
 授左光禄大夫书名党籍绍兴初乃追
 复赠谥云
公在颍逾年而欧阳公脩为守初脩以公为
相家令子弟少有时誉待公良厚而未甚
重也刘原父敞博学有高才王深父回好
古君子也二人者皆寓颍公日与相从脩
等稍稍爱公之学识其后脩入为翰林学
士荐公文学行谊宜在左右因数为朝廷
在位者称公清静寡欲有古君子之风及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脩使北虏虏问中国德行文章之士脩以
 公及王荆公安石对(家/传)
欧阳公尝患士大夫少高退之节乃荐正献
 公及张唐公王荆公韩持国欲以激励风
 俗又荐王荆公与正献公作谏官(家塾/记)
公既中第诏叙次所业以进将召试馆职公
 谦避终无所进朝廷知其意不复索所业
 令径就试亦不赴故 仁宗心重之及领
 南曹因引选人对便殿奏事毕 帝谓公
 曰知卿恬退有颜氏之节时 仁宗临朝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渊默虽贵近亦罕闻德音公以小官对独
被褒语(家/传)
公为郡率五鼓起秉烛视案牍邌明出厅决
民讼退就便坐宴居如斋宾寮至者母拘
时以故郡无留事而下情通凡典六郡以
为常后虽年高贵重不少替单陋邦也公
以恺悌为政不严而肃转运司辇乳香数
万斤配卖郡中公停之郡库虽符檄督迫
竟不为强配(家/传)
仁宗在位久天下无事一时英俊多聚于文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馆日食秘阁下者常数十人是时风俗淳
 厚士大夫不喜道长短为风波朝夕讲论
 文义赓唱诗什或设棋酒以相娱同舍有
 出任外官者即相率就僧舍为盛会以饯
 之然际接必以礼平居非着帽垂绅不出
 庐舍公性安重寡言析理精微尤为时流
 所敬间有笑谑踰度者公每以正色裁之
 皆信服不以为恨老儒掌禹锡被服不洁
 清言动朴野多为人所玩公独未尝以一
 语戏之禹锡至感泣众亦以此益称公之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盛德(家/传)
贵妃张氏薨追册赐谥以后礼葬公当摄事
 引輴闻有命即归家称疾中使挟太医察
 视公坚卧不起竟获免(家/传)
差判登闻鼓院公自单州归益研精讲学无
 进趍之意尝与王介甫相对而叹曰今天
 下虽小康然尧舜之道知不可复行以故
 求闲局将以遂其志(家/传)
公既侍经筵时 仁宗春秋高公于经传同
 异训诂得失皆粗陈其略至于治乱安危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之要闻之足以戒者乃为上反复深陈
 之 仁宗尝诏讲官凡经传所载逆乱事
 皆直言母讳公因进讲言弑逆之事臣子
 之所不忍言而仲尼书之春秋者所以深
 戒后世人君欲其防微杜渐居安而虑危
 使君臣父子之道素明长幼嫡庶之分早
 定则乱臣贼子无所萌其奸心故易曰履
 霜坚冰至由辩之不早辩也侍读刘原父
 常退谓记言官曰当载之史册以垂后世
(家/传)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先是上清宫火寿星殿独存因以为寿星观
 至此十有九年诏建神御殿于观中将自
禁中迎 真宗绘像奉安公言都城中
真宗巳有三神御而营建不巳非祀无丰
昵之义不报(吕汲公撰/神道碑)
英宗不豫久中外疑骇或谓朝廷将行永正
故事公一日因禀山陵事独至中书见韩
 魏公于后閤因密白曰 主上方富于春
 秋非素有疾徐当自平审如外人之言恐
 君臣父子之间人情便不能安唯公静以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镇之则天下幸甚魏公颔曰正与琦意合
 未几上疾有瘳(家/传)
诏与司马光同定学制而光前巳献议公即
 独疏其事大略欲请锡庆院为太学增置
讲堂立管句太学官一员专治规矩博士
 八员分经教授管句官及博士专委祭酒
 司业举任专以学术行谊无拘资考始入
学者为外舍满岁较其经行升于内舍又
满岁长贰学官较内舍之尤异者三五人
荐于朝廷覆试而授以官具为科条上之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不果行(家/传)
英宗初亲政公言 陛下以宗藩选继大统
奉母后当极子道虽居深宫之中不以造
次废礼则中外瞻仰天下幸甚 上嘉纳
 之(神道/碑)
公每进讲多传经义以进规时 上躬犹未
全安多不喜进药会讲论语至子之所(御/名)
 斋战疾公因言有天下者为天地宗庙社
 稷之主其于斋戒祭祀必须致诚尽恭不
 可不(御/名)古之人君一怒则伏尸流血则于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兴师动众不可不(御/名)至于人之疾病常在
 乎饮食起居之间众人之所忽圣人之所
(御/名)况于人君任大守重固当莭嗜欲远声
 色近医药为宗社自爱不可不(御/名)上钦
 纳其言又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公言在下而不见知于上者多矣然在上
 者亦有未见知于下者也故古之人君政
 令有所未孚人心或有未服则反身修德
 而不以愠怒加之如舜之诞敷文德文王
 之皇自恭德是也 上知公意深切每改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容鞠躬如在车之式(家/传)
公于讲读尤精众谓语约而义明可以为当
世之冠 英宗尝对执政称其善与司马
 光同侍经筵光退语人曰每闻晦叔讲便
觉巳语烦(神道/碑)
自 仁宗末率以二月开经筵至重午罢八
 月复开至冬至罢是岁诏以九月五日开
 经筵至重阳罢公上奏曰臣窃以 国家
 置儒术之官设劝讲之制盖将以开广聪
 明究古今理乱之要而求正身治天下国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家之术非徒以为缙绅之美谈朝廷之虚
 文也今 陛下始初清明励精图治固宜
 亲近儒雅渐以岁月犹恐未尽今若自五
 日开讲至重阳祗是四日朝著闻之颇巳
 疑惑若传之四方则为损不细臣愿 陛
 下日御迩英以循 先帝故事则天下幸
甚诏即从之后讲论语将毕公以尚书备
 二帝三王之道尤切于治术乞候进讲论
 语毕日进讲尚书从之(家/传)
公为祭酒也以太学为教化之原故究心经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理之旧制荐举学官博士皆严其资格限
 以年齿公数为论列冀稍宽其科条前后
 所荐学官如王回吴孜姜潜张载皆一世
 大儒王存顾临为元祐名臣常秩吴申黄
 履朱临盛侨亦显于世处士程颐隐居不
 仕公命众博士即其家敦请以为太学正
 颐固辞公即命驾过之后王陶用孟醇为
 学正亦遣博士致请于是诸生始知有聘
 士礼(家/传)
南郊太仆卿升辂授绥 国朝陪乘皆差翰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林学士无杂学士者至公始以直学士升
 辂 英宗自太庙赴南郊中途问今之郊
与古之郊何如公对曰古之郊贵诚尚质
 今之郊盛仪卫事物采而巳因言 仁宗
 郊祀彻黄道以登虚小次不入立坛下须
礼成诏祝册官至御名母兴 上皆遵用
 焉(家/传)
执政建议追崇濮安懿王或欲称皇伯考公
 曰 真宗以 太祖为皇伯考岂可加于
 濮王耶及诏下称亲公言于 仁宗有两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考之嫌班濮王讳于天下公独以谓当避
于 上前不当与七庙同讳(神道/碑)
御史台官吕诲等六人以言事罢公言 陛
 下即位以来纳谏之风未形于天下而诲
等以言事去非所以风示四方争之不能
 得乞补外任 上曰学士朕所重未可去
 朝廷公复恳请家居者百馀日 上遣内
 侍敦谕就职曰宜徐徐劝诱勿太迫也公
 起就职数月又乞补外三年出知蔡州(神/道)
(碑)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蔡所统十县汝阳宰政事修公首荐之以为
 十县最于是属吏人人争自饬蔡多水泉
 因为酾水以溉民田者数千顷故时军营
 皆草舍率数岁一修且多火灾人以为病
 公至尽变为瓦舍转运使惜其财固争之
 时公巳被召为昼夜督吏卒辇材用致役
 所事集而后去初至孔子庙殿宇圯坏会
 前守度材将以(御/名)厅事公命辍其材以修
 之郡人郝戭有孝行方壮岁弃官就养公
 荐之于朝诏复起戭竟不起(家/传)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神宗自在藩邸即熟闻公与司马温公名及
 即位首召二公为学士朝论翕然称上
 之得人(家/传)
御史中丞司马光以言事罢公封还其诰曰
光以言举职而赐罢则有责者不得尽其一
言 陛下虽有欲治之心何从而知安危
利害于是内出光诰付閤门公又言诰不
 由封駮而出则封駮之职因臣而废乞正
 臣之罪以正纪纲上手批公奏因迩英讲
 独留公以谕旨公请不已竟罢封駮事(神/道)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碑)
神宗初御经筵公进讲尚书至天乃锡王勇
智 上曰何以独言勇智公曰仲虺方称
成汤能伐夏救民故以勇智言之然圣人
 之德当如易所谓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
者然后可以为尽善时 上方富于春秋
故公以好勇黩武为戒(家/传)
知开封府时有内侍持龙凤首饰入内东门
 𨵽者摘其事诏以付开封少顷复遣使追
 取仍诏开封母须覆奏公言法当覆奏而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后遣使人立厅事不肯去公持之益坚不
得巳复命于禁中竟覆奏然后遣贵近惮
(家/传)
夏秋淫雨京师地震公言自昔人君遇灾者
或恐惧以致福或简诬以致祸上以至诚
 待下则下思尽诚以应之上下至诚而变
 异不消者未之有也夫众人之言不一而
 至当之论难见君人者去偏听独任之弊
 而不主先入之语则不为邪说所乱颜渊
 问为邦孔子以远佞人为戒盖佞人唯恐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不合于君则其势易亲正人唯恐不合于
 义则其势易疏唯先格王正厥事盖未有
 事正而世不治者唯 陛下勉行之而勉
 终之(神道/碑)
礼官欲用唐故事以五月朔御大庆殿受朝
 遂上尊号公以五月朔会朝与人君尊号
 皆非古典言曰 陛下方越汉唐追复三
 代何必于阴长之月为非礼之会受无益
 之名 上从之遂竟 神宗朝不受尊号
(神道/碑)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拜御史中丞入对 上语及西陲事公退而
 上奏曰臣早来入对 陛下论及夏国事
 宜臣窃以夏国既不肯全归二寨故地则
 朝廷须至却留绥州向去必是难保誓约
或至用兵然臣以事势料之秉常年幼国
 弱虽有黠臣为之谋主亦未能为国家深
 患唯当修严武备来则应之以逸待劳保
 无失利若临遣大臣张皇武事或议深入
 或求奇功皆非国家至计仍虑向后或有
边境急奏乞朝廷静镇无致惊扰其后公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去位未逾年朝廷果遣宰臣临边巳而西
 征无功士卒内溃 上为之责躬肆赦皆
 如公所料云(家/传)
公荐张载修身讲学为关右士人师表且深
 知边境利害 上特召对以为崇文院校
书公又言载老矣宜任之以事不报未几
差载就鞠苗振于越州公又言载贤者狱
事非所以使之亦不从(家/传)
公同知贡举在贡院密上奏曰天子临轩策
 士而用诗赋非举贤求治之意且近世有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司考较已专用策论今来廷试欲乞出自
宸衷唯以诏策咨访治道是岁 上临轩
遂以策试进士(家/传)
王安石秉政置三司条例以啇天下之财利
 又置提举常平官于诸路为敛散青苗之
法以便民其实征利物议沸腾以为非是
 公极论其不可曰自古有为之君未有失
 人心而能图治者亦未有胁之以威胜之
 以辩而能得人心者昔日之所贤者今皆
以此举为非主议者一切诋为流俗诐说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而助之会韩琦论青苗不便用其请罢河
 北安抚使司农驳琦奏议摹印以下四方
 言者或谓大臣不可轻诋摩执政反谓公
 有藩镇欲除君侧之恶之语于 上前除
 翰林侍读学士知颍州又改其诰以命之
 众皆谓安石欲去公而加之罪也公初列
 馆阁与安石友善安石博辩有文同舍莫
 敢与之亢独公以精识约言服之安石出
 守常州求赠言公以四言曰庄守情密安
 石至郡寓书于公曰备客京师二年疵吝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积于心每不自胜一诣长者即废然而反
 夫所谓德人之容使人之意也消吾于晦
 叔见之矣又谓人晦叔为相吾辈可以言
 仕矣后安石秉政公为中丞安石䔬其助
 巳公既以公议极论其过失由此怨公至
 以险语中伤而公不屈也(神道碑○又家传/云公自二年十月)
(即奏乞罢制置条例司三年二月公自贡院遂论青/苗钱法前后章十数上不见从即王奏乞解宪职再)
(上章待罪然/神宗待公素厚初无谴怒意顾公言/愈切乃谕执政听解言职四月五日除翰林学士兼)
(侍讲学士宝文阁学士公上奏曰臣之义若既当言/责而言不见用又不能避位而去则于廉耻之节全)
(然堕丧其或朝廷既不听其言又不许其去则于进/退群臣之礼亦为差谬况臣巳曾面陈实为多病衰)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耗兼因论列时事乞补外任今有此命决不敢受于/是落两学士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颍州先是三月十)
(一日諌官孙觉见/上论青苗事且言制置条例司/取韩琦奏疏条其疏谬加以嗤毁镂板班天下非)
(陛下所以待勋旧大臣之意如琦朴忠固无虑设当/唐末五代藩镇强盛时岂不为国生事耶后二日公)
(入对复极论青苗事而未尝及琦也已而/上谓执/政曰吕公著孙觉皆极言青苗法不可行且云駮难)
(韩琦非是/上因面咎绛安石不当镂板初亦无罪/觉意也然既以不肯行县事黜觉执政遂以觉语加)
(公时舍人宋敏求当制执政召敏求面受意旨使于/制中叙韩琦事敏求以为口语难分明不当载制中)
(曾公亮亦固以为不可安石即取制草改之有曰比/大臣之抗章因便坐之与对乃诬方镇有除恶之谋)
(深骇予闻乖事理之实者安石与陈升之所易也二/十四日忽有旨放朝辞不许入对令便赴夲任公即)
(日行时孙觉尚舣舟成东觉素忠厚乃谓人曰韩公/事独觉尝言及尔然后人仍知公未尝言琦也宋敏)
(求自以不得其职即因事求罢掌诰从之初赵清献/公抃在中书与曾丞相平居窃语深不悦便张事亦)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间为上言之及公力言青苗法二人乃相邀曰须独/座得罪吾曹当引去公罢五日赵公遂如约再上表)
(凡七日而罢后岁馀希绩自瀛州罢官归过北都见/魏公谓希绩曰前日纷纷特欲一发两豝耳〇又温)
(公日录云介甫与晦叔素亲患台諌多横议故用晦/叔为中丞既而天下皆患条例司为民害晦叔乃复)
(言条例不便介甫以晦叔叛巳怨之尤深巳而/上/语执政吕公著尝言韩琦将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
(之恶介甫因用此为晦叔罪除知颍川次道当为告/词介甫使之明著其语次道但云敷奏失实援据非)
(宜介甫怒明日进呈改之晦叔素审谨实无此语咸/云莘老尝为/上言今藩镇大臣如此论列而遭挫)
(折若当唐末五代之际必有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之恶者矣/上误记以为晦叔也○又闻见录云王)
(荆公与吕申公素相厚尝曰吕十六不作相天下不/太平及荐申公为中丞其辞以谓有八元八凯之贤)
(末半年所论不同复谓有驩兜恭工之奸荆公之喜/怒如此盖孙觉莘老尝为/上言今藩镇大臣如此)
(论列而遭挫折若当唐末五代之际必有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之恶者矣/上巳忘其人但记美须误)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以为申/公也)
公至颍时部使者皆新进年少轻锐能击搏
 争陵铄旧臣公一不与之较专以庇民为
 巳任会提举官朱纮王颍议免役法集郡
 官置局公密为申解因得少宽(家/传)
彗星见诏求直言公疏曰 陛下临朝愿治
 日巳久左右前后莫敢正言 陛下有欲
 治之心而无致治之实者何哉此任事之
 臣负 陛下也何以言之盖士之邪正贤
 不肖盖素定也今则不然前日举之以为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天下之至贤后日逐之以为天下之至不
肖其于人才既反覆而不常则于政事亦
乖戾而不审矣古之为政初不信民者有
 之郑之子产是也一年而郑人怨之三年
 而郑人歌之 陛下垂拱仰成七年于兹
矣舆人之诵亦未异于七年之前也 陛
 下独不察乎(神道/碑)
十年二月差知河阳初公罢颍领崇福迁居
 西都众人谓公不见用于时当放怀山水
 为终焉之计公曰不然吾于国家可谓世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臣且 主上待吾不薄不幸为人所间退
 就闲散岂吾所欲哉及王安石吕惠卿相
 继罢去果复起公三月公至河阳时役法
 巳定类多张虚数以取羡馀孟所统五县
 岁取于民者有募监仓库人等钱三千九
 百二十七缗而官未尝募人实以军吏代
 役又有追偿旧牙校重役钱五千五百缗
 然至是所偿巳尽而取于民者遂为定数
 岁输之无巳时公为括其数以告于朝请
 一切蠲之以宽下户之输钱者诏付司农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竟不行(家/传)
熙宁四年申公以提举嵩山崇福宫居洛买
 宅于白师子巷张文节相宅西随高下为
 园宅不甚宏壮康节温公申公时相往来
 申公寡言见康节必从容终日亦不过数
 言而巳一日对康节长叹曰民不堪命矣
 时荆公用事推行新法者皆新进险薄之
 士天下骚然申公所叹也康节曰王介甫
 者远人公与君实引荐至此尚何言公作
 曰公著之罪也十年春公起知河阳河南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尹贾公昌衡率温公程伯淳饯于福先寺
 上东院康节以疾不赴明日伯淳语康节
 曰君实与晦叔席上各辩论出处不巳颢
 以诗解之曰二龙闲卧洛波清此日都门
 独饯行愿得贤人均出处始知深意在苍
 生申公镇河阳岁馀召拜枢密副使后以
 资政殿学士知定州又以大学士知杨州
 哲宗即位拜左丞迁门下侍郎与温公并
 相元祐如伯淳之诗云(闻见录○又吕氏杂志/云或问二程先生以二)
(公出处为有优劣先生云正不如此吕公世臣也不/得不归见/上司马公争臣也不得不退处盖自熙)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宁初正人端士相继屏伏/上意常不乐以为诸贤/不肯为我用故正献公求在京宫祠以明不然/上)
(意始/大喜)
迩英进读 上留公论治道遂及释老虚寂
 之旨公问 上曰尧舜知此道乎 上曰
 尧舜岂不知公曰尧舜虽知此而常以知
 人安民为志 上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
 遇臣下公曰太宗所以致治者以其能虚
 巳从谏耳 上临御久群臣进说罕能出
 上意至闻公言俨然加敬信(神道/碑)
澶州曹村埽决河复塞公因进规曰臣伏见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昨来澶州曹村埽决溃全河冲注山东
 圣心恻然即议闭塞奋自独断出于群疑
 功未踰时而有成患不阅岁而寻弭虽上
 下竭力遂济登兹实由 陛下有至诚忧
 民爱物之心天相神助殆非人力以此见
 天道聪明日监在下棐忱辅德遄应不迟
 为人上者可不钦畏恭惟 陛下圣德仁
 厚出自天性临下御众有日月之明天地
 之量诚非凡庶庸妄所能臆度以至近日
 数起诏狱逮系颇众有司极于锻练群下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无不震恐比至临决多从末减昔于公一
 郡之狱吏耳犹以阴德有报光大子孙况
 万乘之尊六合之广布德施惠固宜受福
 无疆施及万世然臣愿 陛下虽圣性得
 之犹复加圣心焉上奉天下接人加精致
 诚执要行简道高百王而谦以自牧学贯
 六艺而虚以受人虽威肃群品不得谓下
 绝欺诬虽智烛舆情不得谓事无壅蔽亲
 贤士拒任人必有忍以济事功推内恕以
 及人物于以崇起忠厚保合泰和则易所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谓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诗所谓于禄百福
子孙千亿者盖将以类而应臣以无状获
备近列窃慕古人将美尽规之义惟 陛
下财幸七月公入对 上迎谓公曰览卿
所奏深得近臣尽规之义时狱犴寖蕃而
上继嗣未广公辞顺而意切故 上深纳
(家/传)
初公自河阳入朝都人环观相谓曰此公还
朝百姓之幸也至是士民相庆既受命出
 殿门武夫卫卒皆欢抃咨叹 慈圣光献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太皇太后闻公进尤喜曰积德之门也中
 谢日有司供具诸执政皆集内出酒果殽
 馔丰腆珍异就宴赐之侍史窃视其器皿
 款识皆有庆寿宫字然后知赐物乃 光
 献意也时富韩公司马温公皆在洛闻公
 登枢富公寓书为庆曰公之名德闻于天
 下然尝以直道迕执政士大夫未敢遽望
 登进忽报拜命出于事外人甚惊喜此得
 于舆论非敢佞也司马温公亦以书遗都
 下友人曰晦叔进用天下皆喜以为治表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闻其犹力辞光不敢致书君宜劝之早就
(家/传)
公既就职后数日枢臣奏事毕独留占谢因
 奏曰臣老于闲外蒙 陛下收之桑榆唯
 知拳拳纳忠以报恩遇自熙宁以来朝廷
 论议不同端人良士例为小人排格指为
 沮坏法度之人不可复用此非国家之利
 也愿 陛下加意省察 上曰然当以次
 收用之(家/传)
上初即位韩绛即建议复肉刑至是复诏执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政议公以为后世礼教未备而刑狱繁肉
 辟不可复将有踊贵屦贱之讥吴充议复
 置圜土众以为难行王圭欲取开封死罪
 囚试以劓刖公曰刖而不死则肉刑遂行
矣议竟得寝(家/传)
诏以程颢同判武学諌官李定以颢常为御
 史论新法言而罢之公上疏曰臣向蒙擢
 在枢府中谢之日不敢缕陈细故辄论及
 判别忠邪之道颇蒙开纳盖今日公卿士
 夫尝于朝廷法令有所同否然其爱君许
卷三十九 第 21b 页
 国之心愈久而益明者甚多其唱和雷同
 承迎附会而奸言汗行卒为 陛下所照
 者盖亦不少然则人固易未知而士亦不
 可忽也况如颢者 陛下早自知之其立
 身行巳素有夲末讲学议论久益疏通且
 其在言路日时有论列皆辞意忠厚不失
 臣子之体使得复见用于圣世其奋身报
 国未必在时辈之后兼所除武学差遣亦
 未为仕宦之要津而小人龂龂必以为不
 可者直欲深梗正路广沮善人其所措意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
非特一二人而巳臣区区所虑者谗说殄
行之徒日以炽盛则守正向公之士愈难
自立矣(家/传)
初公因陈世儒狱事被诬请嘱或谓公以辅
 弼挂吏议当随事自承不宜有所陈公曰
 不然自古公卿大臣遭枉滥而不能自直
者皆不得其时也今吾生治世事明主近
在帷幄之间一旦被诬而不能申理则四
方疏远之人何以自明将恐治狱者狃以
自强被罪者望风畏却一罹苛问例自承
卷三十九 第 22b 页
 服致朝廷有滥罚之讥罪乃在吾而不在
朝廷也(家/传)
上以慈圣既升祔大推恩于曹氏凡进官被
赏者二百馀人且欲以佾为中书令公言
 正中书令自宋兴以来未尝除人况不带
节度使即宰相也非所以宠外戚乃以节
度使兼中书令公因言自古亡国乱家不
 过亲小人任宦官通女谒宠外戚等数事
 而巳 上深以为然时王中正宋用臣等
 任事故公假此以讽 上既退薛恭敏公
卷三十九 第 23a 页
向叹曰公乃敢言如此事使向汗流浃背
(家/传)
谍告夏幽其主秉常 上对二府议大举兵
 以伐之公曰如谍者所告则夏人诚有罪
然 陛下欲兴吊伐之师未审以何人为
 元帅未得其人则不如不举五年四月公
 以西师无功奏曰外奏皆谓王中正宜正
典刑会改官制以王圭蔡确为左右傼射
翌日公上奏乞解枢务或谓公曰今官制
新行所用为相者或素出公下又枢府方
卷三十九 第 23b 页
 以二员为制而公与孙公固韩公缜为三
 人有溢员 上以是诏未用二员之制今
 公遽去得母近于躁乎公曰所谓大臣者
 病不能以义进退尔遑恤其他哉章继上
 面请尤切乃除资政殿学士出为定州路
 安抚使及永乐城陷奏至 上特开天章
 阁对辅臣曰边民疲弊若此独吕公著为
 朕言之他人未尝及也(家传○又记闻云高遵/𥙿既罢归元丰五年李)
(宪请发兵自泾原筑寨稍前直抵灵州攻之可以必/取诏从之先是朝廷知陜西困于夫役下诏论民更)
(不调夫至是李宪牒都转运司复调夫以馈粮以和/雇为名日给钱二百仍使人逼之云受密诏若乏军)
卷三十九 第 24a 页
(兴斩都运使以下民间骚然相聚立栅于山泽不受/调吏往辄欧之解州枷知县以督之不能集知州通)
(判自诣县督之亦不能集命巡检县尉逼之则执挺/欲斗州县无如之何士卒前出塞冻馁死者什五六)
(存者皆惮行无斗志仓库蓄积皆竭群臣莫敢言独/西京留守文潞公上言师不可再举/天子逊辞谢)
(之枢密副使吕晦叔亦言其不可/上不怿晦叔因/请解机务即除知定州会内侍押班李舜举自泾原)
(来为/上泣言必若出师关中必乱/上始信之召/晦叔尉劳之舜举诣执政王禹玉迎以好语悦之曰)
(朝廷以边事属押班及李留后无西顾之忧矣舜举/曰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相公当国而以边事)
(属二内臣可乎内臣正宜供禁庭洒扫之职/耳岂可当将帅之任邪闻者代禹玉发惭)
公至定州谢表曰进不敢希功而生事退不
 敢弛备以旷官人人传诵以为摭实云是
时朝廷方经武事增修边备趍时者争献
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北伐之策公至定武即为上言中国与契
 丹通好久边境晏然无事塞上屯军素有
 节制唯宜静以镇之保甲法新行被边皆
 设教埸日鸣金鼓课人诵战法声达于虏
 虏檄边郡以为生事违誓约 上委公处
 其事公即上奏以为遣边人习战法于境
 上非管子寓令之意也请一切罢去专以
 旧弓箭手法从事不听时以教保甲修城
 池建大仓中使旁午于道公预戒有司谨
 敕饩劳然公素静重寡言接对有常礼无
卷三十九 第 25a 页
 假借以是至者多不乐承受陆中被中旨
 市丝五万两供尚方巳而复献计增市诏
 以付定州公上言日前所市者皆先期给
 缗钱故民力犹可办今巳涉夏民间渐就
 机织若再行收市人将受害 帝悟即诏
 公寝其事中又受旨专董仓役日使人持
 挺立城四门民有以车乘辇薪蒸鬻城中
 者皆疆致之仓所以供陶甓城中几废㸑
 公命擒中所遣卒尽杖之一城欢呼公之
 未至也中受命经始仓役即坏民居毁僧
卷三十九 第 25b 页
 舍民有世葬于仓西者中故筑垣直界其
 域中民号泣发其墓持丧而去其所占地
 盖广矣然不足于素虑者犹三百五十二
 楹中因请别度地建小仓以足之公曰今
 二大仓所受巳不赀又益一仓徒费公私
 无益也奏罢之中既数被沮六年遂奏定
 州差骁武卒护送罪人违所降就配法公
 坐是降正议大夫先是朝廷所欲更张类
 出于邀功生事者之言多非公意唯州城
 兴筑且四年仅成一面公曰定河朔衿喉
卷三十九 第 26a 页
卷三十九 第 27a 页
卷三十九 第 28a 页
 之要莫先于学学有缉熙于光明日新又
 新以至于大治者学之力也臣待罪讲读
 谨条上十议以裨聪明一曰畏天二曰爱
 民三曰修身四曰讲学五曰任贤六曰纳
 諌七曰薄敛八曰省刑九曰去奢十曰无
 逸居月馀除执政遂倚以为相(神道碑○又/家塾记云今)
(上即位正献公初自维杨召还经筵至之日上书言/十事皆据经直言不为浮辞虚说其论薄敛之略曰)
(昔鹿台之财钜桥之粟啇纣聚之以丧国周武散之/以得民由是观之人主当务仁义而巳何必曰利○)
(又上蔡语录云申公初召还上十事如徐铉质论初/成每篇数千字后删改极简不止可用于当时为君)
(之道几无出此十篇/可为人君座右铭)
卷三十九 第 28b 页
太皇太后遣使问公所欲言公奏曰 先帝
 即位之初臣为学士令臣草诏以宽省民
 力为先既而秉政者建议变旧法以侵民
为意其言不便者指以为沮坏新法一切
斥去之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
 陛下既深知其弊诚得中正之士使讲求
 天下之利害上下恊力而为之宜不难矣
 又曰唐德宗拒谏几至覆国今两省谏官
 未备三院御史主察者不许言事恐未合
 先帝本意后卒施行(神道/碑)
卷三十九 第 29a 页
官制三省并建而中书独为取旨之地门下
尚书奉行而巳公曰三省均辅臣也正如
 同舟共济当一心并力以修政事乞事干
 三省者自今执政同进呈取旨而各行之
 遂定为令(神道/碑)
初执政三五日一集都堂长官专决同列多
 不与议及公秉政非有故日聚都堂遂为
 故事(神道/碑)
公始与司焉光辅政于是共推本 先帝之
意盖欲鞭笞四夷以彊中国阜蕃邦财以
卷三十九 第 29b 页
 佐其费有司奉行失其本旨 先帝固尝
 患之矣故欲更而未暇与巳更而未定其
 诏墨记言具在而可考者有若干事若诘
 青苗之害则曰常平泉榖以禦水旱而贪
 散以求利至十之七八国失拯救之备而
 民之责偿被笞箠者众责兴利之弊则曰
 大伤鄙细有损国体戒用兵之失则曰南
 安西师兵夫死伤者皆不下二十万有司
 失一死罪其责不轻今无罪置数十万人
 于死地朝廷不得不任其咎救官制之滞
卷三十九 第 30a 页
 则曰更新官制以覈正吏治至今颁行无
 绪有以启宠四方贻讥后世于是二公与
 同志者建请以常平旧法改青苗以嘉祐
 差役参改募役罢保马以复监牧损保甲
 教选以便农作除市易之令宽茶盐之禁
 赐边砦赎亡民和西戎于是民欢呼鼓舞
 以为便而沮议者上则大臣下则用事之
 小吏盖不可胜数司马光既卧疾于家公
 与数人者同救其弊 太皇太后为去其
 异议者然后定(神道碑○又家传云/太皇太/后间谕执政曰民间养保马甚)
卷三十九 第 30b 页
(以为苦宜早罢之臣民所言新法之不便于民者亦/宜以时施行吾于大行母子也大行所立之法苟民)
(间不以为便当循至公岂可不改又曰为政莫如至/公至公则人无不服又出士庶所上封事数万通付)
(政府公意以为法之害于民而不合于/先帝本指/者当以次更之使观听不改而实利及民而温公时)
(巳病不能朝自以当二宫大任恐一旦殂谢无以自/效于是奏疏相属力疾入对意切语峻未逾年而更)
(张几尽○温公病中与公简曰晦叔自结发志学壮/而行之端方忠厚天下仰服垂老乃得秉国政平生)
(所蕴不施于今日将何俟乎比日以来物论颇讥晦/叔/嘿太过若此际复不廷争事蹉跌则入彼朋矣)
(光自病以来悉以身付医家事付康惟国事未有所/付今日属于晦叔矣○又曰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
(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今方矫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
(反覆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特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不识晦叔以为如何)
 公与温公同奏举河南处士程颐乞特加召
卷三十九 第 31a 页
命待不以次诏以为颍州团练推官国子
监教授不就又以为宣德郎秘书省校书
郎亦不就已而召对便殿拜通直郎崇政
殿说书乃受命议者讥颐辞卑而居尊及
在朝廷以天下自任好论说政事褒贬人
物俗士好进者嫉之若雠竟不能自容而
(家/传)
公上奏曰臣窃以自古治戎之策虽三代之
盛亦不过来则禦之去则备之为备之道
莫先于积谷臣尝任定州路安抚使河北
卷三十九 第 31b 页
 沿边大约有十年粮盖令啇旅输粟塞上
 而算请钱货于京师故能致此丰羡访闻
 西陲自兵兴后至今所储军粮只可支一
 二年若缓急更添屯军马何以供之乞令
 陜西经略司与转运司同共广作计置使
 沿边皆增及五年之蓄如此攻虽不足守
 则有馀兵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
 平忘战必危乞赐裁酌施行从之(家/传)
先是司马温公上疏论免役法五害乞变从
旧法诏付三省施行蔡丞相建言此大事
卷三十九 第 32a 页
也当与枢密共之公上奏曰臣窃寻故事
朝廷有大论议多选近臣定夺欲望选差
三数人详定闻奏仍拟数人以闻诏以吕
大防韩维范纯仁详定专付三省不复令
密院预议初温公议凡役人皆不许雇人
 以代然东南及两蜀诸路民有高赀或子
弟业儒皆当为弓手执贱役既不许募代
甚苦之公闻其弊即令一切听募雇民情
 大悦(家/传)
温公在门下省建议天下案牍有不应谳者
卷三十九 第 32b 页
旧皆放罪无以惩谬妄请悉勘劾温公意
欲州郡(御/名)听狱而官吏苟避谴罚自是虽
有疑案皆不上及公为侍郎乃请官吏案
后帖放如旧制迄今遵用焉(家/传)
自官制改尽废三馆直官校理才校书郎正
 字数员为职事官至是乃尽复旧制召试
学士院唯策问古今治乱之要不复用诗
赋尚书省六曹遍置郎吏而不计事之繁
简或案牍填委抵暮不得休或终日无一
 事而俸赐均等公以为非宜乃省闲曹十
卷三十九 第 33a 页
 九员定为三十五员(家/传)
御史弹奏驾部员外郎贾种民素无行元丰
 中任大理官为蔡确鹰犬专中伤善良诏
 黜为通判公面奏曰方种民为狱官臣亦
 与被诬 今臣在相位而种民得罪恐所
 惩者小所损者大非所以示天下乃寝前
 命门下韩公奏曰种民丑恶众所共知奈
 何以公著故屈朝廷公议公复为请乃除
 知临江军既而又以临江僻远改知通利
 军(家/传)
卷三十九 第 33b 页
内出手札云向者朝廷讲求法度务以爱民
 而缙绅之士往往不原朝廷夲意速希功
 赏有误使令残民蠹物久益知弊至使群
 言交攻不巳其罪显者巳行谴逐自馀干
 涉之人自今更不追劾可仿此意作诏布
告中外咸使改过自新各安职业议者或
 咎公持心太恕今除恶不尽将失有罪为
 异日患公曰为治去其太甚者耳人才实
 难当使之自新岂宜使之自弃耶(家/传)
初二圣首从公言辟言路自是台谏官章疏
卷三十九 第 34a 页
 无虚日常假借纳用焉其后言者益自肆
 上意寖不怿会御史张舜民弹刘奉世语
 侵太师文彦博乃罢舜民台职于是台谏
 交章以为舜民不当罢 上不从中丞传
 尧俞谏议梁焘侍御史王岩叟司谏朱光
 庭王觌御史孙升各居家待罪 上命执
 政召言官至都堂谕以舜民言彦博私奉
 世而奉世使夏国非彦博所建舜民难再
 除御史尧俞等不受命而焘尤喧勃公上
 奏曰臣伏见 陛下自临政以来开广言
卷三十九 第 34b 页
 路登用直臣纳谏之盛近古未有然台谏
 官数人例各供职日久言事既多不能尽
 忠固不可便行罢黜又不可一向包容恐
 向后愈更纷拿朝廷却不能保全欲乞稍
 与优迁令解言职更择有名望学识臣僚
 使备谏诤如此则 陛下于言事之臣可
 以全其恩意不至骇动物听自是尧俞等
 皆以善罢无以言事降黜者(家/传)
御批付中书省门下侍郎韩维尝面奏范百
 禄任刑部侍郎所为不正辅臣奏劾臣僚
卷三十九 第 35a 页
 当形章疏明论曲直岂但口陈何异奸谗
 维为辅臣不正如此予何赖焉可罢门下
 侍郎分司南京仍放辞谢公即上疏曰臣
 伏思 陛下自临政以来慈仁宽大判别
 忠邪于辅弼之臣每加优礼故得上下安
 乐人情悦服若以奏劾臣僚当有章疏则
 自来大臣造膝密论亦未尝须有章疏兼
 维素有人望久以直言废弃 陛下始初
 清明方蒙收用忽然峻责罪状未明虑必
 有雠嫌中伤以惑圣听况五六十年来执
卷三十九 第 35b 页
 政大臣不曾有此降黜恐中外惊骇人情
 不安臣又窃思 皇帝陛下春秋方富正
 赖 太皇太后陛下训以仁厚之道调平
 喜怒以复 仁祖之政若大臣仓卒被罪
 则小臣何以自保臣受 陛下厚恩与常
 人不同故今来虽当雷霆之怒不敢爱身
 以陷 陛下于有过之地伏望少回圣虑
 乃诏韩维除资政殿大学士知邓州然犹
 用前责辞公乃与中书侍郎吕大防同奏
 曰此大事也更乞访问太师文彦博时大
卷三十九 第 36a 页
 防继上奏论之舍人曾肇亦再还辞头不
肯命辞然 上意终未回且批大防奏曰
 近臣若更有营救者必当重行贬窜公又
 于便殿为 上详言之乃得旨改辞头作
 均劳逸之意(家/传)
右司谏贾易降知怀州自苏轼以策题事为
 台谏官所言而言者多素与程颐善于是
 颐轼交恶党与相攻易独建言请并逐颐
 轼以靖朝廷而易言侵及太师文彦博同
 知枢密院范纯仁故 太皇太后怒欲峻
卷三十九 第 36b 页
 责易公言易所言颇切直唯诋大臣为太
 甚不可复处谏列尔 后曰不责易此亦
 难作(宗作/切)公等自与 皇帝议之公曰不
 先逐臣易责命亦不可行争久之乃止罢
 谏职出知怀州既退公谓诸公曰谏官所
 论得失未足言顾 主上方富于春秋异
 时有进导䛕之说以惑 上心者当尔之
 时正赖左右谏诤不可预使人主轻厌言
 者也于是吕中书大防刘左丞挚王右丞
 存私相顾而叹曰吕公仁者之勇乃至于
卷三十九 第 37a 页
(传/家)
熙河兰会路奏洮东安抚种谊等部领汉蕃
人马于今月十九日午时攻破洮州生擒
 西蕃大首领鬼章青宜结百官入贺遣近
臣告永𥙿陵鬼章者董毡之大将也凶悍
敢战熙宁间尝覆官军杀大将景思立于
河州为边患者二十馀年后遂据洮州与
夏州合从将入寇边臣言宜先事讨之以
伐其谋公与同列议遣军器监丞游师雄
谕旨诸将不逾月果以捷奏至公在 上
卷三十九 第 37b 页
 前及与执政会议西陲事诸公多欲举熙
 宁元丰所得地尽弃之以与夏人不如是
 则边境无宁日也公曰先朝所取皆中国
 旧境而兰州乃西蕃地非先属夏人也今
 天子嗣守 先帝境土岂宜轻以与人况
 羌戎贪惏无厌与之适足以启其侵侮之
 心但严守备以待之彼亦安能遽为患乃
 以诏赐乾德其大略以为前后用兵以来
 其因而所得城寨彼此各不曾交还今来
 所请义不可从然朕独以永乐之师陷没
卷三十九 第 38a 页
 者众每一念此常用测然汝党能尽以见
 存汉人送归中国复修职贡事上益恭仍
 戢边酋无犯疆塞则朕必释然于尺寸之
 地复何顾惜当议特降指挥据用兵以来
 所得地土除元系中国旧寨及顺汉西藩
 上境外馀委边臣啇量随宜分画给赐又
 诏以永乐将吏兵夫等虽巳诏汝发遣然
 念城初失守众即散亡或为部落所匿藏
 为主者所转鬻汝可子细访求发遣据送
 到者每人别赐绢十疋命官以上更加优
卷三十九 第 38b 页
 赐以给所得之家公既建议制五年之蓄
 发内帑以济之又遣省官制置熙兰财用
 所省浮费岁数十万计边备寖实及鬼章
 将寇熙河夏人倾国会之行半道闻洮州
 破鬼章就擒而气索而退以兵围镇戎军
 由是朝廷尝预戒边吏寇至坚壁清野以
 待之无与战至是夏人顿城下数日无所
 得而遁其后乾德遂入贡稍还永乐所陷
 汉人朝廷才以四寨还之而西陲竟无他
 虞(家/传)
卷三十九 第 39a 页
上以迩英讲论语毕赐执政讲读官左右史
御筵于资善堂内出御书唐人诗分赐在
坐翌日公上奏曰臣伏思 皇帝陛下睿
哲之性出于天纵而复内禀慈训日新典
学诚以尧舜三代为法则四海不劳而治
将来论语终帙进讲尚书二书皆圣人之
格言为君之要道臣辄于其中及孝经内
节要语共一百段进呈圣人之言夲无可
去取臣今唯取明白切于治道者庶便于
省览或游意笔砚之间以备挥染亦日就
卷三十九 第 39b 页
 月将之一助也居数日 太皇太后宣谕
 曰吕相所进要语巳令 皇帝即依所奏
 每日书写看览甚有益于学问与写诗篇
 不同也(家/传)
谏议大夫孔文仲言朱光庭除太常少卿不
 当公与同列奏辩甚力乃寝其奏光庭竟
 就职文仲本以伉直称然憃不晓事数为
 浮薄辈所使以害善良自程颐贾易继去
 腾说者日益胜于是李常杜纯范纯礼各
 求补外公与执政面奏曰善人惧谗而不
卷三十九 第 40a 页
敢自安非朝廷之福也 上嘉纳焉文仲
晚乃自悟为小人所绐感愤呕血而卒(家/传)
熙河路槛鬼章以献 二圣御崇政殿受俘
遣閤门使面诘之鬼章请罪诏释縳贷其
死方边议未定时近臣多进计请尽还西
夏地独公与吕左相大防持不可至是鬼
章就擒西贼却退议者耻前说之谬因言
鬼章宜优命以官置之秦凤或言遂放归
 以责其来效又言熙河克捷镇戎守禦之
功皆不足赏公曰鬼章为边患二十年
卷三十九 第 40b 页
先帝欲获之而不可得今 二圣待以不
死其恩固巳厚矣尚何官之有况可放邪
 疆埸之功虽不可过赏然有劳不报何以
使人 上纳焉(家/传)
公在 上前前后论救灾事最详 二宫初
听政四方有以灾旱闻者公为上言唐太
宗正观元年天下霜俭太宗悉心救恤至
 四年米斗三文故为人父母者苟能以恤
民为心极力赈济自然感召和气终至富
盛岂以不足为患哉自后每水早灾眚分
卷三十九 第 41a 页
遣谏官省郎使诸路大发仓粟以济之又
兑郡上供米以继乏绝或为饘粥汤药以
救疾纸衣以禦寒民有弃幼稚于路者皆
设法收养之于是四方之人知 二圣以
 百姓为心人人爱戴乃愈于无灾云(家/传)
郎官何洵直失本部印公曰洵直诚有罪然
重谴之则自今猾吏皆有以制主司矣乃
薄其罪(家/传)
初公在 仁宗朝尝请进士先策论 神宗
 初又献议以经术取士及知熙宁三年贡
卷三十九 第 41b 页
 举遂密启临轩专用策试未几公以言青
 苗等事得罪去王安石专政乃尽罢诗赋
 一用经义独以春秋为残缺不可读废其
 学学者不得以应书安石又与其子雩其
 徒吕惠卿升卿撰定诗书周礼义模印颁
 天下凡士子应书者自一语以上非新义
 不得用于是举者不复思索经意亦不复
 诵正经唯诵安石惠卿书精熟者辄得上
 第有司发策问必先称颂时政对者因大
 为䛕辞以应之又多以佛书證六经至全
卷三十九 第 42a 页
 用天竺语以相高晚尚字学复以字书去
 取天下士于是学者不复解经而专解字
 性往离析字画说一字至数百言去经意
 益远由是中外议者皆咎经义而思诗赋
 矣元祐初议者争言科举之弊请复旧制
 公曰 先帝更新法度如造士以经术最
 为近古且仲尼六经何负于后世特安石
 课试之法为谬耳安石解经亦未必不善
 唯其欲人同巳为大谬耳司马温公亦以为
 诗赋不可复然论者习见经义之弊忿懑
卷三十九 第 42b 页
 不可遏乃定制进士初埸试经义次赋诗
 论策对经义者许引用古今诸儒之说及
 巳见又诏立春秋科太学置春秋博士二
 员禁有司不得于庄老书出题程文不得
 杂用申韩刑名之学及引释氏书仍罢试
 律义至是将廷试执政又以熙宁复策之
 初进士叶祖洽讥议 祖宗自后对策者
 皆讪前朝以阿当世因以为策问可废当
 复诗赋论三题公曰 天子临轩发策延
 四方贡士询以治道岂非近古良法耶至
卷三十九 第 43a 页
 于对者是非邪正则在考官去取耳乃仍
 旧试策其后论科举者亦未息以至公薨
 而诗赋益隆期尽废经义而后巳非公意
 也(家/传)
中批右谏议大夫王觌论列新除右丞胡宗
愈不当落谏议大夫与外任公上奏曰臣
 与王觌旧不相识在前朝及 陛下临政
 之初并不曾举荐但见觌自任言责以来
 凡所言事最为稳审今来若止为论列胡
 宗愈便行责降必未恊众情乞与包容更
卷三十九 第 43b 页
 加裁酌又与二相论于帘前 上曰胡宗
愈有何罪司空与司马丞相皆亲尝荐之
 公曰宗愈在先朝诚有直声然自任中执
 法颇为浮议所惑所言事多不恊众望乃
除觌直龙图阁知润州其后宗愈竟以物
 论不与不能安位而去(家/传)
宋兴以来大臣以三公平章军国者四人二
 入出公家草制之夕 上御闱殿见学士
 苏轼曰吕仆射以疾求去不欲烦以事故
 以三公留之诏建府第于东府之南启北
卷三十九 第 44a 页
扉以便执政会议三省枢密院条其所当
关者以为军国事一月三至经筵三日一
朝非朝日不至都堂其出也不以时盖异
礼也(神道/碑)
初判大名府韩绛建议开澶州故道工役浩
大议者皆以为不可行巳而都水使者王
令图给事中桉河使张问议开孙村减水
河而论者复不一三年冬乃诏吏部侍郎
范百禄给事中赵君锡桉视之百禄君锡
还奏见今北流深入地中故道高仰不当
卷三十九 第 44b 页
开治而执政未能决公奏行之盖寝疾前
 一日也(家/传)
公自少讲学即以治心养性为夲其寡嗜欲
薄滋味无疾言遽色无窘步无惰容凡嬉
 笑俚近之语未尝出诸口于世利纷华声
 伎游宴以至于博奕奇玩淡然无所好盖
 得之天然晚多读释氏书益究禅理司马
 温公博学有至行而独不喜佛公每劝其
 留意且曰所谓佛学者直贵其心术简要
 尔非必事事服习为方外人也自以服儒
卷三十九 第 45a 页
衣冠燕居讲道未尝为沙门机警语独于
先佛及祖师之言掇其至要而默识之大
率以正心无念为宗自属疾虽子孙满前
亲旧遝至初不谈及身世经理后事 上
顾公甚厚使人问劳日再三至又遣辅臣
 至第谕意公对之一无欣恋之色及疾加
甚精神静定手足安徐声气不乱以至于
属纩(家/传)
正献公简重清静出于天性冬月不附火夏
 月不用扇声色华耀视之漠然也范公内
卷三十九 第 45b 页
翰淳夫祖禹实公之婿性酷似公后荣阳
 公长婿赵仲长演严重有法亦实似公焉
(童蒙训○又杂志六正献公居家夏不排窗不挥扇/冬不附火一日盛夏杨大夫瑰宝字器之将赴镇戎)
(军倅来辞器之乃吕氏甥视正献为亲堂舅正献于/西窗下烈日中公裳对坐饮酒三杯器之汗流浃背)
(正献凝然不动正献退公常坐堂中应婢傼辈皆在/堂外不得入堂堂中唯使诸孙每有赐物不问何物)
(但一呈过置之不复问/传宣中使未尝接坐)
正献公燕居凝尘满案澹然弗顾所用砚或
 十数日不洗涤亦不问也平生每半年许
 一变馔尝言自吾友王深父而道德性命
 之学日加益公天性清俭然居处饮食衣
卷三十九 第 46a 页
服不过为弊陋从容有常(家塾/记)
正献公为小官时每于中庭试马必具冠带
而后揽辔平生未尝行草书尤不喜人慱
 曰胜则伤仁负则伤俭(家塾/记)
正献公平生未尝较曲直闻谤未尝辩也少
时书于座右曰不善加巳直为受之盖其
初自惩艾也如此至和中手书东汉延笃
与李文德书于座右又书古人诗好衣不
近节士体粱谷似怕腹中书两句于子舍
屏风(家塾/记)
卷三十九 第 46b 页
正献公每事持重近厚然去就之际极于介
洁其在朝廷小不合便脱然无留意故历
事四朝无一年不自引求去(家塾/记)
正献公为枢密副使年六十馀矣常问太傼
寺丞吴公传正安诗巳之所宜脩传正曰
母敝精神于蹇浅荥阳公以为传正之对
不中正献之病正献清静不作为患于太
简也夲中后思得正献问传正时年六十
馀矣位为执政人士皆师尊之传正公所
奖进年才三十馀而公见之犹相与讲究
卷三十九 第 47a 页
望其切瑳后来所无也荥阳公独论其问
荅当否而不言下问为正献公之难盖前
辈风俗纯一习与性成不以是为难能也
(童蒙/训)
吕晦叔真大臣其言简而意足孙莘老尝言
𥙿陵好问且曰好问则𥙿晦叔曰好问而
 𥙿不若听德而聪人有非刘向疆聒而不
舍者吕晦叔曰刘向贵戚之卿此语可谓
忠厚然向之眷眷于汉室而不忍去则是
也至于上变论事亦可谓不知命矣(龟山/语录)
卷三十九 第 47b 页
公平生以人物为巳任好德乐善出于天性
士夫有以人物为意者公必问其所知与
其所闻参互考实以待上求 神宗尝谓
执政曰吕公著之于人材其言不欺如权
衡之于称物其于用人无远迩疏密一以
至公待之虽有旧怨亦不以屑意其论事
处物不以徇巳为悦从众为难虽澹于世
利而勇于爱民简于应接而周于虑世
上前议政事尽诚去饰博取众人之善至
其所当守毅然不可回夺也(神道/碑)
卷三十九 第 48a 页
皇祐至和间司马公名犹未甚辉赫正献公
 曰若君实者可谓实过其名也后温公隆
 名盖代士无贤不肖无贵贱皆知畏而爱
 之而知之众人未知之前者庞丞相与正
 献公二人而巳(家塾/记)
正献公之在侍从也专以荐贤为务如孙莘
 老觉李公择常王正仲存顾子敦临程伯
 淳颢张天祺戬等皆为一时显人(童蒙/训)
正献公既荐常秩后差改节尝对伯淳有悔
 荐之意伯淳曰愿侍郎宁百受人欺不可
卷三十九 第 48b 页
使好贤之心少替公敬纳焉(童蒙/训)
公自为小官不问生事而夫人亦好施仕寖
显内外姻戚亦益多初为相受赐所散至
十之九三公俸赐率以周九族家无馀积
米不足至籴以继之(家/传)
卷三十九 第 49a 页
  八之一
    崇政殿说书荥阳吕公
 公名希哲字原明正献公之长子以恩
 补官元祐中除尚书兵部员外郎充崇
 政殿说书兼判登闻检院绍圣初出知
 太平州降官分司南京居和州 徽宗
 即位稍复旧官知单州召为光禄少卿
 以直秘阁知曹州寻夺职知相州邢州
 罢为宫祠政和中卒年七十八
正献公居家简重寡默不以事物经心而申
卷三十九 第 49b 页
 国夫人性严有法度虽甚爱公然教公事
 事循蹈规矩甫十岁祈寒暑雨侍立终日
 不命之坐不敢坐也日必冠带以见长者
 平居虽天甚热在父母长者之侧不得去
 巾袜缚裤衣服唯谨行步出入无得入茶
 肆酒肆市井里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
 经于耳不正之书非礼之色未尝一接于
 目正献公通判颍州欧阳文忠公适知州
 事焦先生千之伯强客文忠公所严毅方
 正正献公招延之使教诸子诸生小有过
卷三十九 第 50a 页
差先生端坐召与相对终日竟夕不与之
 语诸生恐惧畏伏先生方略降词色时公
方十馀岁内则正献公与申国夫人教训
 如此之严外则焦先生化导如此之笃故
 公德器成就大异众人公尝言人生内无
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家/传)
公从安定胡先生瑗于太学与黄公履邢公
 恕同舍至相友善其后遍从孙先生复石
先生介李先生觏讲读辩问又从王公安
 石学安石以为凡士未官而事科举者为
卷三十九 第 50b 页
 贫也有官矣而复事科举是侥倖富贵利
 达而巳学者不由也公闻之遽弃科举一
 意古学始与程先生颐俱事胡先生居并
 舍公少程先生一二岁察其学问渊源非
 它人比首以师礼事之杨公国宝邢公恕
 皆以公故从程氏学而明道先生颢及横
 渠张先生载兄弟孙公觉李公常皆与公
 游由是知见日益广大然公亦未尝专主
 一说不私一门务略去枝叶一意涵养直
 截劲捷以造圣人专慕曾子之学尽力乎
卷三十九 第 51a 页
 其内者其读经书平直简要不为辞说以
知言为先自得为本躬行为实不尚虚言
 不为异行当时学者莫能测其深浅也(家/传)
公熙宁初监陈留税章枢密楶方知县事心
甚重公一日与公同坐遽峻词色折公以
事公不为动章叹曰公诚有德者我聊试
 公尔汪辅之少有才学名所接士大夫率
遭侮慢独于公敬服张横渠曰于蛮貊之
邦行矣于吕原明见之公尝言我少时性
夲豪纵亦喜任侠后所以如此者皆痛自
卷三十九 第 51b 页
矫揉之力公与人交诚尽年稍长者事之
少者畜之如子弟平居未尝称人之短居
京师旧第与众共财一毫不取皆推与众
 正献公常语张耒曰此子不欺闇室守官
京师不谒台谏官遇迁转即一见执政过
此不见也(家/传)
王公安石与正献公既相推重而公又从之
学自嘉祐间内外事多不甚治王公与当
世诸贤务欲变更略仿前代别立法制登
进善人修建学校其所施设者公皆预闻
卷三十九 第 52a 页
之矣然自秉政施设次弟往往与旧说不
合又愎谏自信动失众心寖与公父子不
同后欲用其子雩侍讲殿中乃欲先引公
公固辞乃止(家/传)
公既不用于时而正献公亦久在外前后筦
库者几十年邢恕和叔既从宰相蔡确用
事略变新法稍用旧人欲进用公公未及
 行而正献公召元祐初正献公广用当世
善士人之有一善无不用也尝以数幅纸
书当世名士姓名既而失之后复见此纸
卷三十九 第 52b 页
 则所书人姓名悉用之矣正献公尝亲书
遗公曰当世善士无不用者独尔以吾故
 不得用亦命也公夫人张氏有贤行遽取
 纸视之笑曰是亦未知其子矣(家/传)
公为说书凡二年日夕劝导人主以修身为
夲修身以正心诚意为主心正意诚天下
自化不假它术身不能修虽左右之人且
 不能谕况天下乎(家/传)
公既除谏官累辞未获苏公子瞻在迩英戏
 谓公曰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公笑而
卷三十九 第 53a 页
 不荅退谓范公淳父曰若辞不获命必以
 杨畏为首时畏方在言路以险诈自任颇
 为子瞻所厚公故及之苏公名重一时在
 迩英直舍凡写一字画一竹石必为同列
 争求去虽吴公安诗方严犹争取之公独
未尝起观苏公亦不乐也(家/传)
荥阳公建中靖国间为秘书少监时曾布不
 乐其在朝讽侍御史陈次升言之以为资
浅望轻左迁光禄少卿时丰相之初除礼
 部尚书大不平之即荐荥公自代荐辞云
卷三十九 第 53b 页
 具官吕希哲心与道潜湛然渊静所居则
 躁人化闻风则薄夫敦(杂/志)
荥阳公为郡处令公帑多畜鳆鱼诸乾物及
笋乾蕈乾以待宾客以减鸡鸭等生命也
(杂/志)
公虽性至乐易然未尝假人词色悦人以私
 在邢州日刘公安世适守潞州邢潞邻州
 也公之子疑问尝劝公与刘公书通勤恳
 公曰吾素与刘往还不熟今岂可先意相
 结私相附托耶卒不与书(家/传)
卷三十九 第 54a 页
公晚居宿州真杨间十馀年衣食不给有至
绝粮数日者公处之晏然静坐一室家事
 一切不问不以毫发事托州县其在和州
 尝作诗云除却借书沽酒外更无一事扰
 公私闲居日读易一爻遍考古今诸儒之
 说默坐沉思随事解释夜则与子孙评论
 古今啇搉得失久之方罢(家/传)
荥阳公在淮阳时东莱公为曹官所居廨舍
 无几案以 缚架上置书册器皿之属悉
 不能具处之甚安其简俭如此(杂/志)
卷三十九 第 54b 页
荥阳公晚年习静虽惊恐颠沛未尝少动自
 历阳赴单守过山阳渡桥桥坏轿人俱坠
 浮于水而荥阳公安坐轿上神色不动从
 者有溺死者时徐仲车先生年几七十矣
 作我敬诗赠公曰我敬吕公以其德齿敬
 之爱之何时已巳美哉吕公文在其中见
 乎外者古人之风惟贤有德神相其祉何
 以祝公勿药有喜(杂/志)
公之行巳务自省察校量以自进益晚年尝
 言十馀年前在楚州桥坏堕在水中时犹
卷三十九 第 55a 页
觉心动数年前大病巳稍胜前今次疾病
全不动矣其自力如此(家/传)
仙源尝言与侍讲为夫妇相处六十年未尝
 一日有面赤自少至老虽祍席之上未尝
 戏笑荣阳公处身如此而每叹范内翰以
 为不可及(杂/志)
公晚年名益重远近皆师尊之陈公瓘经由
杨州见公请公危坐堂上为公特设六拜
请问卑恭如新学小生然见公夫人亦尽
 敬致拜焉(家/传)
卷三十九 第 55b 页
荥阳公与诸人云自少官守处未尝干人举
荐以为后生之戒仲父舜从守官会稽人
或讥其不求知者仲父对词甚好云勤于
 职事其他不敢不(御/名)乃所以求知也(童蒙/训)
荥阳公为人处事皆有长久之计求方便之
 道只如病中风人口不能言手不能书而
 养疾者乃问所欲病者既不能荅适足增
苦故公尝教人每事作一牌子如饮食衣
裳寒热之类及常所服药常所作事(常所/服药)
(如理中圆之类常所作事如梳/头洗手之类及作某亲等书)病者取牌子以
卷三十九 第 56a 页
 示人则可减大半之苦凡公为人处事每
 如是也(童蒙/训)
荥阳尝言世人喜言无好人三字者可谓自
 贼者也包孝肃尹京时民有自言以白金
 百两寄我者死矣予其子其子不肯受愿
 召其子予之尹召其子辞曰亡父未尝以
 白金委人也两人相让久之公言观此事
 而言无好人者亦可以少愧矣人皆可以
为尧舜盖观于巳而知之(童蒙/训)
公尝言孝子事亲须事事躬亲不可委之使
卷三十九 第 56b 页
 令也尝说谷梁言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
 后亲蚕以供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
 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不若以巳所自亲
 者也此说最尽事亲之道又说为人子者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未尝顷刻离亲也事
 亲如天顷刻离亲则有时而违天天不可
 得而违(杂/志)
荥阳公尝言后生初学且须理会气象气象
 好时百事是当气象者辞令容止轻重疾
 徐足以见之矣不惟君子小人于此焉分
卷三十九 第 57a 页
亦贵贱寿夭之所由定也(杂/志)
又尝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盖自攻其恶日
 夜且自点检丝毫不尽即不慊于心矣岂
有工夫点检他人耶(杂/志)
或问荥阳公为小人所詈辱当何以处之公
 曰上焉者知人与巳夲一何者为詈何者
为辱自然无忿怒心也下焉者且自思曰
 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荅他却与
 此人等也如此自处忿心亦自消也(杂/志)
荥阳公尝言凡与交游书问其父祖知名于
卷三十九 第 57b 页
 世者须避其名讳凡作书须先思及书之
 于几然后作书文潞公与故旧款接一坐
 未尝犯其父祖名讳(杂/志)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七之二
    参政范文正公
  公名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中进士
  第历广德军司理监泰州盐税以晏元
  献公荐为袐阁校理天圣中通判河中
  府召为右司谏出知睦州徙苏州就拜
  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落职知饶州
  徙润州越州复召为待制知永兴军会
  夏竦为陜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进公龙
  图阁直学士以副之兼知延州降知耀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州徙庆州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
  使改邠州观察使辞不拜进枢密直学
  士会复置陜西四路安抚经略招讨使
  诏公与韩公琦开府泾州元昊请和召
  拜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自请行边未
  还以资政殿学士为陜西四路安抚使
  知邠州以疾请邓州徙杭州迁户部侍
 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薨年
  六十四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
 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
 而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
 文章论说必夲于仁义(欧阳公撰神道碑○又/遗事云公处南都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𣅳始食同舍生或馈珍膳皆拒)
(不受○又东轩笔录云公少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脩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刀画为)
(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汁/半盂入少盐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范公少冒朱姓举学究且甚尪瘠尝同众客
 见谏议大夫姜遵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
 不𣢾曲众客退独留范公引入中堂谓其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它日不唯
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参坐置酒待之如
 骨肉人莫测其何以知之也年二十馀始
 改科举进士(记/闻)
公以进士解褐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日抱具
 狱与太守争是非守盛怒临之公不为屈
 归必记其往复辨论之语于屏上比去至
 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汪藻撰/祠堂记)
通泰海州皆滨海旧日潮水皆至城下土田
 斥卤不可稼穑范文正公监西溪仓建白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于朝请筑捍海堤于三州之境长数百里
 以卫民田朝廷从之以文正为兴化令专
掌役事发通泰楚海四州民夫治之既成
 民至今飨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为姓
(记/闻)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
晏公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
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
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之
 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适疲倦暂就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
 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
 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
 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
 者辐凑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埸屋
 朝廷者多其所教也(记/闻)
范公服中上宰相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
 病凡万馀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
 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
 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巳为公置不行宜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
 立仗礼官定议欲媚 章献太后请 天
 子帅百官献寿于庭范公奏以为不可晏
 殊大惧召公责怒之以为狂公正色抗言
 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
 不意今日更以正论获罪于门下也殊惭
 无以应(记闻○又神道碑云当/太后临朝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
(巳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巳○东坡志林云先君奉诏脩)
(太常因革礼求之故府朝正案牍具在考其始末无/谏止之事而有巳行之明验质之于文忠公公曰范)
(公实谏而卒不从墓碑误也当以案牍为正○今按/涑水记闻亦但云奏以为不可而不言见从与否则)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苏公所记疑若可信但诸书皆云/冬至而苏公独云朝正则误也)
又上书请还政 天子不报出通判河中府
 及 太后崩召拜右司谏时言事者希旨
 多求 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
 太后受托 先帝保佑圣躬宜掩其小故
 以全大德初 太后有遗命立杨太妃代
 为太后公谏曰太后母号也自古无代立
 者繇是罢其册命(神道/碑)
是岁大旱蝗诏公奉使安抚江淮还以太平
 州贫民所食乌昧草进呈乞宣示六宫戚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里用抑奢侈(渑水/燕谈)
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閤争不能得贬知
睦州又徙苏州岁馀即拜天章阁待制召
 还益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倖多忌恶之
 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素号难治公治有
 声事日益简暇则益取古今治乱安危为
 上开说又为百官图以献曰任人各以其
 材而百职脩尧舜之治不过此也因指其
 迁进迟速次序曰如此而可以为公可以
 为私亦不可以不察由是吕丞相怒至交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论 上前公求对辨语切坐落职知饶州
(神道碑〇又尘史云公尹京时有内侍怙势作威倾/动中外公抗疏列其罪疏欲上家所藏书有言兵者)
(悉焚之仍戒其子曰我上疏言斥君侧霄人必得罪/以死我既死汝辈勿复仕宦但于坟侧教授为业疏)
(奏嘉纳为罢黜内侍云○又渑水燕谈云公贬饶州/谢表云此而为郡陈优优布政之方必也立朝增蹇)
(蹇匪躬之节天下叹公至诚许国/始终不渝不以进退易其守也)
赵元昊反河西 上复召相吕公乃以公为
 陜西经略安抚副使迁龙图阁直学士是
 时新失大将延州危公请自守鄜延捍贼
 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
 无事请和难信且书有僣号不可以闻乃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辨坐擅复
 书夺一官知耀州未逾月徙知庆州既而
 四路置帅以公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
 使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
 筑清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
 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
 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胡卢于是明珠
 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
 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
 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在贼不敢犯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
 至其城大顺也一旦引兵出诸将不知所
 向军至柔远始号令告其地处使往筑城
 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
 贼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
 勿过河巳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
 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
 为不可及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
 得赐赉皆以 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
 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见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居边二
 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
 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 上亦
 召公归矣(神道碑〇又名臣传云仲淹领延安阅/兵选将日夕训练又请戒诸路养兵畜)
(锐母得轻动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戎人呼知州为老子大范谓雍也在庆州请以种世/衡守环州招属羌千馀帐久之王师再败于定川仲)
(淹昼夜领兵赴援贼遂遁去初关辅人心动摇及仲/淹兵出号令严明人心遂安/上闻定川之败颇以)
(西方为忧谓近臣曰得仲淹出援可无虑及闻其出/师甚喜〇又渑水燕谈云范文正公帅邠延泾庆四)
(郡威德著闻夷夏耸服熟户蕃部率称曰龙图老子/至于元昊亦以此呼之○又龙川志云宋公序为参)
(知政事欲倾宰相吕申公而未得其要吕公觉之会/范公擅焚元昊国书而以私书复之事至朝廷诸公)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议之申公谬谓大不可公序信之亟于/上前乞斩/范公申公徐救之公序仓猝失措相次以事罢去范)
(氏子弟至/今恨之)
仁宗时西戍方炽韩魏公为经略招讨副使
 欲五路进兵以袭平夏时范文正公守庆
 州坚持不可是时尹洙为经略判官一日
 将命至庆州约范公以进兵范公曰我师
 新败士卒气沮当自谨守以观其变岂可
轻兵深入耶以今观之但见败形未见胜
势也洙叹曰公于此乃不及韩公也韩公
尝云大凡用兵当先置胜败于度外今公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乃区区过谨此所以不及韩公也范公曰
 大军一动万命所悬而乃置于度外仲淹
 不见其可洙议不合遽还魏公遂举兵入
 界次好水川元昊设覆全师陷没大将任
 福死之魏公遽还至半涂而亡者父兄妻
 子数千人号于马首皆持故衣纸钱招魂
 而哭曰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
 死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既而
 哀恸声震天地魏公不胜悲愤掩泣驻马
 不能前者数刻范公闻而叹曰当是时难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置胜败于度外也(东轩/笔录)
仲淹与韩琦叶谋必欲收复灵夏横山之地
 边上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元昊大惧
 遂称臣(名臣/传)
初西人藉为乡兵者数万既而黥以为军唯
 公所部但刺其手公去兵罢独得复为民
 其于两路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
 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挽之劳其所
 设施去而人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者至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今尤多(神道/碑)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
 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
 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驩然
 相约勠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
 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 上既贤公
 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神道碑○又邵/氏闻见录曰欧)
(阳公作碑如此文正之子尧夫以为不然从欧阳公/辨不可则自削去驩然勠力等语欧阳公殊不乐谓)
(苏明允云范公碑为其子弟擅于石夲改动文字令/人恨之〇又龙川志曰范文正公笃于忠亮虽喜功)
(名而不为朋党早岁排吕申公勇于立事其徒因之/矫厉过直公亦不喜也自饶州还朝出领西事恐申)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公不为之地无以成功乃为书自咎解仇而去故欧/阳公为文正神道碑言二公晚年欢然相得由此故)
(也后生不知皆咎欧阳/公予见张公言之乃信)
公为参知政事每进见 上必以太平责之
 公叹曰 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
 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 上再
 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开天章阁召见
 赐坐授以纸笔使疏于前公惶恐避席始
 退而条列时所宜先者十数事上之其诏
 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
 例迁以别能否减任子之数而除滥官用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方施行而磨勘任子
 之法侥倖之人皆不便因相与腾口而嫉
 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之为佐佑会边奏有
 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东陜西宣抚使
 至则上书愿复守边即拜资政殿学士知
 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抚使其知政事才一
 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
 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 上察其忠不
 听是时夏人巳称臣公因以疾请邓州(神/道)
(碑○又龙川志云范公以参知政事出使吕公巳老/居郑范公往见之吕公欣然相与语终日问曰何为)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亟去朝廷范公言欲经制西事耳吕公曰经制西事/莫如在朝廷之为便范公为之愕然〇又东轩笔录)
(亦载此事云吕公问何为遽出范公曰暂往经抚两/路事毕即还矣吕公曰参政此行必蹈危机岂复再)
(入范公遂去未还/而有邠州之命)
庆历四年四月戊戌 上与执政论及朋党
 事参知政事范仲淹对曰方以类聚物以
 群分自古以来邪正在朝未尝不各为一
 党不可禁也在圣鉴辨之耳诚使君子相
 朋为善其于国家何害(记/闻)
庆历中劫盗张海横行数路将过高邮知军
 晁仲约度不能禦喻军中富民出金帛具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海悦径去不为
 暴事闻朝廷大怒时范文正公在政府富
 郑公在枢府郑公议欲诛仲约以正法范
 公欲宥之争于 上前富公曰盗贼公行
 守臣不能战又不前守而使民醵钱遗之
 法所当诛也不诛郡县无复肯守者矣闻
 高邮之民疾之欲食其肉不可释也范公
 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禦而又赂
 之此法所诛也今高邮无兵与械虽仲约
 之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可恕戮之恐非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法意也小民之情得醵出财物而免于杀
 掠理必喜之而云欲食其肉传者过也
 仁宗释然从之仲约由此免死既而富公
 愠曰方今患法不举方欲举法而多方沮
 之何以整众范公密告之曰 祖宗以来
 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之事柰何欲轻坏
 之且吾与公在此同僚之间同心者有几
 虽 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轻导人主以
 诛戮臣下它日手滑虽吾辈亦未敢自保
 也富公终不以为然及二公迹不安范公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出按陜西富公出按河北范公因自乞守
边富公自河北还及国门不许入未测朝
 廷意比夜徬徨不能寐绕床叹曰范六丈
 圣人也(龙川志○又遗事亦载此事但云淮南盗/王伦与此不同又载公与富公争于/上)
(前之语曰寇至无备若守臣死之则民尽涂炭今吏/虽不死节而民之完者数万家诚国家实事所存不)
(细乃与有备而纵贼者例行诛罚恐非/陛下宁失/不经之意退至政事堂昌言曰朝廷异时以四方无)
(事不肯为郡县设备吏敢以治城隍阅兵卒为请者/以狂妄坐之一旦事生不虞吾辈不自引咎专以死)
(责外臣诚有/愧于青史也)
公为参政与韩富二枢并命锐意天下之事
患诸路监司不才更用杜𣏌张温之辈公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
 勾之以次更易富公素以丈事公谓公曰
 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公曰一
 家哭何如一路哭耶遂悉罢之(遗/事)
欧阳脩余靖蔡襄王素为谏官时谓之四谏
 四人力引石介执政欲从之时范公为参
 知政事独曰介刚正天下所闻然性亦好
 异使为谏官必以难行之事责人君以必
 行少拂其意则引𥚑折槛叩头流血无所
 不为 主上富春秋无失德朝廷政事亦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自脩举安用如此谏官也诸公伏其言而
 罢(东轩/笔录)
庆历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啇税范文正以
 为不可茶盐啇税之入但分减啇贾之利
 耳行于啇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
 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啇贾须取
 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啇贾今为
 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馀当先宽赋役
 然后及啇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笔/谈)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
 公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
 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公乃纵民竞渡太守
 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
 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
 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
 力公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
 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
 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惟杭州晏然
 民不流徙皆公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
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巳恤饥因之
 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笔/谈)
范文正公镇青社会河朔艰食青之舆赋博
 州置场纳青民大患辇置之苦公戒民纳
 价每㪷三锾给抄与之以书与博守遣官
 挽金诣博坐仓以倍价招之赍巨榜数道
 介其境则张之且戒曰郡不假廪则寄僧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舍可也至则贸者山积不五日遂足而博
 斛亦衍斛金尚馀数千缗按等差给还之
 青民因立像祠焉(东斋/记事)
韩魏公言章得象在中书时方天下多弊事
 且有西鄙之患每与希文彦国以文字至
 两府辄闭目不应彦国愤惋欲悖之希文
 惜大体不许也(魏公/别录)
韩魏公言希文尝与吕申公论人物申公曰
 吾见人多矣无有节行者希文曰天下固
 有人但相公不知尔以此意待天下士宜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乎节行者之不至也(魏公/别录)
范文正言息盗贼诛奸雄浩然无忧乃所以
 为身谋若未能如是虽州里不可保七尺
 之躯无所措于天地间矣(胡氏传/家录)
公言幕府辟客须可为己师者乃辟之虽朋
 友亦不可辟盖为我敬之为师则心怀尊
 奉每事取法于我有益耳(遗/事)
范文正公曰吾遇夜就寝即自计一日食饮
 奉养之费及所为之事果自奉之费与所
为之事相称则鼾鼻孰寐或不然则终夕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闻见/后录)
公之子纯仁娶妇将归或传妇以罗为帷幔
 者公闻之不悦曰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
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吾家当
 火于庭(遗/事)
公既贵常以俭约率家人且戒诸子曰吾贫
 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㸑而吾亲甘
 旨未尝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
 在矣汝母又巳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
曹飨富贵之乐也(遗/事)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公为吏部员外郎出守时有三婢及官大历
 二府以至于薨凡十年不增一人亦未尝
 易也(遗/事)
公在杭州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
 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人苟有道
 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哉吾今年踰六
 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待而居
 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
 居也且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为主人者
莫得常游而谁独障吾游者岂必有诸已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而后为乐耶俸赐之馀宜以赒宗族若曹
 遵吾言母以为虑(遗/事)
横渠张先生言尝有欲为公买绿野堂者公
 不肯在唐如晋公者是可尊也一旦取其
 物而有之如何得安宁使耕坏及它人有
 之己则不可取也(程氏/遗书)
公语诸子弟曰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
 亲疏然吾袒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
 疏也吾安得不恤其饥寒哉且自祖宗来
积德百馀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飨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地
 下今亦何颜以入家庙乎故恩例俸赐常
 均族人并置义田宅云(遗/事)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
 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㽵以养群从
 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
 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
 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见渑水/燕谈)
范文正公自政府出归姑苏焚黄搜外库惟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有绢三千匹令掌吏录亲戚及闾里知旧
 自大及小散之皆尽曰宗族乡党见我生
 长幼学壮仕为我助喜我何以报之哉(卮/史)
公以朱氏长育有恩常思厚报之及贵用南
 郊所加恩乞赠朱氏父太常博士暨诸子
 皆公为葬之岁别为飨祭朱氏它子弟以
 公荫得补官者三人(遗/事)
范文正公在睢阳遣尧夫到姑苏般麦五百
 斛尧夫时尚少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
 问寄此久如曼卿曰两月矣三丧在浅土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欲葬之而北归无可与谋者尧夫以所载
 麦舟付之单骑自长芦捷径而去到家拜
 起侍立良久文正曰东吴见故旧乎曰曼
 卿为三丧未举方留滞丹阳时无郭元振
 莫可告者文正曰何不以麦舟与之尧夫
 曰巳付之矣(冷斋/夜话)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帅僚属登楼置酒未
 举觞见衰绖数人营理丧具者公亟令询
 之乃寄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
 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记/闻)
公为人作铭文未尝受遗后作范忠献铭其
 子欲以金帛谢拒之乃献以所蓄书画公
悉不收独留道德经而还书戒之曰此先
 君所藏世之所宝仲淹切为宗家惜之母
为人得也
晏元献公判南京范希文以大理寺丞丁忧
权掌西监一日晏谓范曰吾一女及笄仗
 君为我择婿范曰监中有二举子富皋张
 为善皆有文行它日皆至卿辅并可婿也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晏曰然则孰优范曰富脩谨张疏俊晏曰
 唯即取富皋为婿后改名即富公弼也为
善后亦更名方平云(笔/录)
公与南都朱某相善朱且病公视之谓公曰
某常遇异人得变水银为白金术吾子幼
 不足传今以传君遂以其方并药赠公公
 不纳强之乃受未尝启封后其子采长公
 教之义均子弟及采登第乃以所封药并
其术还之(遗/事)
昔钱尚书遹为洪州职官缘事过鄱阳见彭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器资值月朔有衣冠数十辈来见彭公设
 拜各人进问起居而退钱在书斋中窥见
 甚讶之因问公此辈何人公曰皆乡里后
 进子弟也钱曰今它处后进必居于位或
 与先生并行何以有此公曰昔范希文自
 京尹谪守是邦其为政以名教厚俗敦尚
 风义为先州人仰慕咸倾向之遂以成俗
 故至今为尊长者以父兄自处而不辞后
 进以子弟自任而不敢忽久之不变也此
 大贤临政之效可以为法(见胡氏/传家录)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公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
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其有所为必尽其方曰为之自我者当如
 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
 吾岂苟哉(神道/碑)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汎爱丧其母时尚贫
 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
 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行已临事自山林
 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
 名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神道/碑)
苏轼序公文集曰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
 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
 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
 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
 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
 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
 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倖其或成哉
 公在天圣中居大夫人忧则巳有忧天下
 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
 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
 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其于仁义礼
 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
 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
 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
 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孔子
 曰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
卷三十九 第 21b 页
者也又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
德之见于怒者也
张横渠谓范文正才气老成(程氏/遗书)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