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254-07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翠渠摘稿卷四
             明 周瑛 撰
 铭
  楷木笏铭
予为进士时人遗予以楷木笏且告曰此孔林遗植也
其理赤其节密可以直拄不可以横击也及为知州官
五品笏用牙予以楷木之训不可违也乃函以入州制
卷四 第 1b 页 WYG1254-0785b.png
之铭曰
  孔林遗植千八百岁直击则坚横击则碎凡我君
  子靖共尔位视斯式斯庶几无愧
  屏风铭
广德州公署后有屏风焉黝外素中予题其前曰视民
如伤复制之铭以自警铭曰
  损上益下是谓之益损下益上是谓之贼彼损下
  者见利而甘捣骨椎脂一何其馋惟彼损上贞固
卷四 第 2a 页 WYG1254-0785c.png
  自守谓他人肉敢入予口损下既多人莫予何神
  明恶之时或见呵君子损上固无所为心公理得
  庶几无愧二者之间其几至微取舍向背天不可
  欺巽言于前法言于后汝苟违之又将谁咎
  抚州府正义堂铭
太守私第在羊角山下此为前门岁久将压予来易为
厅事扁曰正义堂而制之铭曰
  以理处物是谓之义以心徇物是谓之利卓哉董
卷四 第 2b 页 WYG1254-0785d.png
  相为汉儒宗发正义言以破昏蒙我闻求仁惟公
  为近惟公之至斯理之尽顾予不敏叨守大邦力
  绵负重如鼎斯扛事有万殊精粗巨细载谋载度
  从心之制狱有五讯绞斩杖笞维明维慎惟罪之
  宜义所当为予何敢止祸耶福耶谁其恤彼义所
  当止予何敢为爱耶憎耶予其谁知孟言熊掌视
  鱼为美我当舍鱼熊掌是以又言盗蹠与舜异趋
  我不为蹠而舜与居是非殊途生死异路毋或徘
卷四 第 3a 页 WYG1254-0786a.png
  徊竟尔迷误明有礼乐幽有鬼神出入视兹求仁
  得仁
  洮砚铭
王节判赠予以洮石予谓砚谱洮石色绿此色黄如何
王曰固洮石也因治为砚而制之铭曰
  维洮含英维奎降精色幻黄绿五行攸属不驳而
  淳不燥而温敦之琢之久相斯文
  瓦瓶铭
卷四 第 3b 页 WYG1254-0786b.png
予陶瓦为瓶其制朴雅制之曰
  匪铜匪锡孰为斯器不雕不镂孰为斯制枯枝素
  葩淡藏春意置我茆茨与我心契
  木瓜杖铭
园有木瓜枢侄取以制杖按本草云木瓜为杖利筋胫
铭曰
  偏而予正曲而予直子受予鞭策危而尔持颠而
  尔扶予赖子枝梧
卷四 第 4a 页 WYG1254-0786c.png
 赞
  宋户部侍郎李公绅遗像赞
宋溧阳李公绅仕高宗朝为户部侍郎遗像至今犹存其
裔孙某持入南京礼部谒侍郎李公本公命瑛为之赞曰
  肌肤玉琢色何温也眉宇春盎气何醇也庙廊佐
  政官亦尊也云雷搆难时方屯也损上益下伟事
  业之经纶也于戏世代远矣人物更矣载瞻遗像
  耿声光之犹存也
卷四 第 4b 页 WYG1254-0786d.png
  钝斋先生遗像赞
瑛少受学于钝斋朱先生深荷教爱先生既捐馆舍其
子南京户部主事恺属瑛为真像赞俯仰畴昔泣下沾
襟赞曰
  金玉其相敦琢其章业专学精言直行方太山嶷
  嶷北斗有翼入此里闾孰敢不式
  井庵先生遗像赞
井庵监察御史林君诚号也君为御史时予尝为君以
卷四 第 5a 页 WYG1254-0787a.png
数起卦遇井其用爻九三予曰井以利济为功九三未
及为用而体已具遇王明而汲则施者受者并受其福
也君曰吾喻之矣乃以井庵自号今君已即世而像存
焉谨为之赞曰
  维材尔砻维璞尔斲扼而后骞伏而乃作其登进
  士也克绍父烈其为御史也不负君侂激雷霆之
  怒不震不慑遭市朝之挞何愧何怍学政脩明盐
  筴简约章疏稠叠言论謇谔若夫缴还敕书归卧
卷四 第 5b 页 WYG1254-0787b.png
  林壑白壁无瑕清风如昨此则公刚断自许非
  若常情旅进而旅郤也
  韦提学先生画像赞
先生名斌字尚质淮人也将致事去以画像属予为赞
予谨稽舆论而赞之曰
  吾持吾刚孰得而摧吾行吾公孰得而回参苓溲
  勃既劳于收拾松柏桃李亦慎于栽培盖所恃者
  天知所不避者人猜此公行已之大槩也若夫相
卷四 第 6a 页 WYG1254-0787c.png
  猊尊严衣冠岌嵬虽丹青能肖像其觥佛亦何足
  以尽其中之所存也哉
  画像自赞
予守广德日尝以事诣姑孰姑孰有绘予像者面部不
甚类但衣冠朴野风神拓落全类予醉中因自为赞曰
  势不可摧利不可媒一见是处如山斯颓知我者
  谓我自信不知我者谓我执迷不回
 传
卷四 第 6b 页 WYG1254-0787d.png
  瞿谷子传
正统末车驾北巡皇太后命太子摄国郕王为辅而郕
王信佞者言遂即真继又信佞者言废太子而立已子
吏科都给事中林聪监察御史钟同礼部郎中章纶南
京大理寺少卿廖庄皆冒死以谏天下韪之予亦窃加
叹赏然颇惜其后时焉盖群公之谏宜在郕王谋即真
之时即真事寝则易储之事自寝矣时家有鸲鹆图因隐
约其事为瞿谷子传以告后之为谏者贵知几也传曰
卷四 第 7a 页 WYG1254-0788a.png
瞿谷子不知何许人或曰其先尝仕于少昊氏之世(左/传)
凡为旋三百六十九苞氏其长也(格物/论)世居济以北(考/功)
(记/)黑衣高帻性慧而善语所居之室不过峭壁层厓颓
然一穴而已鲁昭公三年尝踰济水公不能用(春秋传/及五行)
(志/)晋桓豁领荆州有参军爱其辩罗而致之幕下终亦无
所委听(幽冥/录)唐贞元初四方厌乱与青乌先生变而服缟
或见而异之以为吉祥强邀之以献于天子入关东西行
者避路(昌黎/集)自计曰吾其遇乎比至京师天子不尚口辨
卷四 第 7b 页 WYG1254-0788b.png
为同类者讥侮乃曰吾其行矣吾不行人将腊吾庖人之
肆矣遂逸去而以告于九苞氏九苞氏曰子来矣吾得以
语子盖智者能用世不智者为世用能用世者而世制于
我不能用世者而我制于世世制于我者得其几之谓也
我制于世者失其几之谓也我用世而得其几则世之从
我也如转丸然故世为我用我失其几而强与世合譬如
谋以方轨而走坦涂一起而一仆矣何谓几盖善恶已形
而未著焉者非至明不足以知此几非至勇不足以用此
卷四 第 8a 页 WYG1254-0788c.png
几自古谋人家国未有不知几而有济焉者子必勉之瞿
谷子起谢曰丈人有以教我矣丈人有以教我矣
 辩
  柳子宥蝮蛇辩
柳子家僮得蝮蛇将杀之柳子宥其死而遣之其说以为
蝮蛇为毒甚非得已缘形役性不可自止且未即人而人
即彼执而杀之则益暴矣蒙中子曰柳子之见其驳哉夫
以蝮蛇为毒非得已则天地生蝮蛇岂得已乎天地生蝮
卷四 第 8b 页 WYG1254-0788d.png
蛇非得已则人所以治蝮蛇者恶可已乎盖天地生物气
化不齐伸缩盈虚错综杂揉故其偏驳乖戾之甚必生而
为毒螫馋噬之物盖非天地欲生此物也气之所至不得
不生之也有圣人者出明大中至正之道凡非天地之得
已者皆从而治之若禹铸鼎而治神奸益烈山泽而治禽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而治虎豹犀象之属是数圣人
者岂过用其心哉诚以物害不去民生不安也今夫蝮蛇
为毒啮草则草枯啮木则木瘁啮人不死则亦肢体拘挛
卷四 第 9a 页 WYG1254-0789a.png
而不能伸缩其毒甚矣乃归于气化之偏而可以无杀推
是心也设有人焉如古越椒氏生而豺狼之声长而伤人
害物乃委曰气化之偏使然而可以无杀刑政不亦颇乎
且天地生万物人为贵故王者养万民亦以人为主若夫
水土之产昆虫草木鳞介之属皆惟人之用不可与人论
轻重也故先王制刑凡人杀人者其罪死若折一木戮一
兽践踏一蝼蚁先王岂罪之乎今以蝮蛇为未伤人而罪
不至死则将俟杀一人而后戮一蝮蛇是视人之命与蝮
卷四 第 9b 页 WYG1254-0789b.png
蛇等也轻重失伦甚矣鸣呼柳子之说行则民奸物怪
之害兴生人族类之灭久矣予偶读其文病其见之驳
且惧其祸也故不辞夫僣而为之辩
 题跋
  题姜氏双槐堂
王氏植槐以卜公辅而公辅应姜氏植槐以卜科第而
科第应何天人相去之远而可以责报如是之速耶盖
天人为理一而已矣人能顺理则合乎天矣人能顺天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54-0789c.png
则天与之矣故以人责天而天无不应者其几在此也王
氏事载宋史后世能道之矣姜氏今为广德州人其先曰
克铭者自四明来分教广德州庠遂占藉于州至是四世
矣克铭之孙有讳韶者尝植双槐于庭祝曰子孙有以科
第显槐其盛乎既而东一株盛其从子洪果登进士第拜
监察御史未几西一株复盛其子溥亦登进士第今为嘉
鱼县知县盖姜氏在广德治产修业后于乡之人而读书
修行恒先于乡之人天不言而善应其于姜氏则既与之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54-0789d.png
矣子孙之兴不亦宜乎嗟夫天未尝有心于为人也积善
降福是福以善取也积恶降祸是祸以恶取也世人不为
善而为恶及至颠踣而反以怨天可谓不知务矣
  题王皆山白云樵唱后
国初闽中有十才子皆以诗鸣或云皆山即其𣲖也十
才子诗去今未百年皆散落无存而皆山有凤台清啸
草泽狂歌白云樵唱凡数种樵唱近存吏部郎中黄君
汝明所问多讹舛大司徒黄公见而叹曰贤哲凋谢声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54-0790a.png
光犹存吾生长里中不为表章何以酬故老因以元稿托
汝明编次成集付户部郎中陈君孟明校正之公将梓行
以吾莆林殿元长乐东选部尝序先生全集矣乃自为序
而命瑛题其后瑛谓闽中旧为道学渊薮诗辞其绪馀也
然诗辞亦道学旁出其抽思造意探玄索微出入造化联
络万汇其高妙处与性命相流通诗所寄非浅浅也闻十
才子诗皆祖林膳部子羽而王皆山高漫士其最高者夫
宝玉在山草木生辉珠琲在海波光横发先正词章流落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54-0790b.png
乡邦则残膏剩馥沾溉后人公学博而才赡官高而力钜
他日博访诸作而类集之芟繁摘要取纯去驳俾成一家
书以训吾党小子则闽中诗学又不可谓无师承也
  秉耒居士题引
周家开国自耒耜中来考其所以为教曰勤曰俭曰孝
敬而已故豳诗有曰二之日于耜三之日举趾言其勤
也雅曰攘其左右尝其旨否昭其俭也颂曰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彰其孝与敬也居士秉耒其有得于此乎有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54-0790c.png
得于此则业广而用足人和而神孚家道成矣他日形
于述作播于诗章后世读之必以居士为楷范不但风
雅颂有所称说而已也或曰居士隐者盖有国者秉钧
居士秉耒将以其所业而忘夫富贵者也果然则予之
言又居士立号之补遗也
  题长江万里图
长江西起巴蜀东尽吴会首尾万里昔吴晋㨿此以抗
曹操走符坚当时江上战舸相望也此图为钱塘汪孟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54-0790d.png
文所作为殷氏景禧所藏江水粼粼柯石无恙即两厓
而观之见夫骑者步者坐者立者歌者饮者与夫持网
罟者操舟楫者及渡水而负薪者楼居而穴处者皆熙
熙然无惊虞窜伏态其为南北混一之时乎其为海晏
河清万物各得其所之时乎予少壮时过江上尝欲溯
舟而西登岷山绝顶饮江水之源而吞吐之以观夫滔
滔而逝者之所终始恨未能也殷君生逢太平之世往
来江上亦多年矣不知有此意否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54-0791a.png
  题都隐十咏卷后
包君汝调作都隐十咏其时已为南都主客部主事矣
然而以隐名者其志可知也盖绾簪组而有山林之趣
享膏粱而有齑盐之味此为不改其素者也不改其素
学之至者也君子盖深许之焉若谓汝调不事事而以
竹木水石自娱则非矣
  跋余氏家谱
余氏为浙东儒家宋末有讳吴者为江浙儒学提举宋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54-0791b.png
革命闭门不食而死闻叠山谢氏尝称其为一代名流
提举九世孙中之修谱守其祖思庵遗嘱断自提举为
始提举以下始致详焉盖慎之也余氏自提举以节义
名家而子孙若思椿息齐求仁竹泉梅槎诸老皆以儒
术继之故其世益绵而气节诗书之谈至今不衰盖其
所以道之者深矣谱以汉表为式而义例则余君所自
立时有取思椿一二则云
  跋杏庄私稿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54-0791c.png
诗未易作亦未易评也世之评诗者如云里看月雾中
观花虽皆谈其浅深终不得其形似广德为东南大州
人才放落文事不兴近时有马叔山者吾尝得其残篇
断简于卷牍中喜其清婉可读诵医学典科王文粹尝
游于其门故其所作诗多祖马氏近以其杏庄私稿请
予评予披阅之花香月影腾于纸劄虽然诗之道未止
于此也勉而深之其至矣乎
  跋陈可轩诗集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54-0791d.png
古者之诗大要以养性情为本自后世观之唐诗尚声
律宋诗尚理趣元诗则务为绮丽以悦人然而今之学
诗者喜自元入手岂绮丽之语易于移人而澹白之辞
难以造意耶予为儿时闻吾乡陈可轩先生能诗今其
子会稽教谕华玉刻之学宫虽未辨其声律理趣出入
于唐宋间何如要之去元声远矣欲养性情者宜于此
求之
  跋林氏风木图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54-0792a.png
韩诗外传载皋鱼子感风木思养其亲不可得而继以
槁死于戏悲哉皋鱼子之为心也世人固有享万钟九
鼎之养而不知思其亲者矣若皋鱼子之思亲则又思
之过也林氏之为此图其慎知所择哉
  跋陈登千文帖
字心画也放意则荒取妍则惑故古人作字甚敬永乐
间吾闽陈公登工八分小篆用知者荐入为中书舍人
今观其书不纵奇以入怪不诎意以谐俗遒美圜劲古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54-0792b.png
意浑然此其用笔本于敬者欤淮北王敬之得此而出
示于予予闻王君居官本于敬宜其好有及于此
  跋赵子昂墨迹
右书为辽西贺克恭所藏观者以为元集贤学士赵子
昂所书予不习赵书未有以辨其果然与否然闻子昂
宋秦王德芳之后世祖初召入或以宋后忌之世祖见
其姿色媚丽婉婉如美妇人遂用之不疑今观其书政
类其为人乌虖是为子昂也耶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54-0792c.png
  跋左氏节孝传
予读后汉书尝手录列女传以教诸女中间称孝行至
曹娥而止称礼节至皇甫规妻而止盖汉自中兴以后
仅见此数人今读泾县左氏传累数百言称其节孝事
岂古之所难而今之所易哉虽然传作于陈献章其所
称述必有稽也果然则古今人心不大相远而治化浅
深可槩见矣
  跋宋御书赤壁赋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54-0792d.png
右泥金赤壁赋一道有宋御书图识或以为祐陵或以
为思陵或以为阜陵书皆未可知然而骨肉丰润神气
凝远譬如幽花脩竹生长台榭中自有一种天然风韵
可爱要之为宫阃书也夫宋自裕陵后国家不可谓无
事矣为帝王者当日读大学尚书以图治本顾乃不此
之务捣金为泥书清奇怪伟之文以为珍玩此宋之所
以不竞也
  书谢氏敦彝十二会后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54-0793a.png
黄岩谢氏岁合其族之良为十二会会以敦彝为名戒
饬存焉君子曰礼兴家之本也今观礼于谢氏而知谢
氏所以兴也夫人情犹水也非防则泛谢氏能以礼约
情防斯固矣况其族多贤凡与会者皆能用命于其长
礼其成乎君子观礼于谢氏而知谢氏所以兴也
  书晦翁法帖后
晦翁书表里洞达观其书令人秽浊消尽翁自言学曹
操操暧昧人书法当不至此岂翁学其点画而自舒其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54-0793b.png
胸中之秘耶玉溪帖瑛过建宁翁九世孙博士君燉出
以示瑛乃摹归刻诸广德学宫此翁真迹也
  跋重刻荔枝谱后
书法自晋至于宋凡二变矣晋尚风韵唐稍收敛而就
规矩宋则破格书之而豪纵不拘焉盖其乘除之势然
也尝观乡先正蔡忠惠公书独与宋人不类结搆精密
神思凝重有石经之遗意岂其心法独得不为世俗所
推移者乎予爱公书而不得善本此谱其再传者初公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54-0793c.png
有真刻为富家子所得将砻为墓志乡人郑立久见之
亟拓以归而锓诸梓莆中所传仅有此耳予知广德州
友人黄仲昭以畀予予就苏守丘时雍求良工美石刻
之以教州人云
  跋汪教谕家藏先世手卷
医之为术自岐黄至于华扁而止文之为术自韩柳至
于欧苏而止外此而有称者皆希世之见也洪武中黄
岩汪先生信中以医鸣同邑潘先生贞以文鸣汪之医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54-0793d.png
能不拘于方而会于意意之所投效辄随之潘之文其
体纡迂曲折其辞浑造澹白初不为聱牙钩棘以龃龉
人口而极力于为古者反不之及后八十年为天顺甲
申汪曾孙秉渊由浙省发解来主漳浦县教事出潘先
生贞赠其祖信中文一通先正寥阔之馀两睹希世之
见可谓奇遇矣因书其后以归之
  题梅庄卷后
宣文献家称南湖贡氏贡氏封监察御史伯润公自号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54-0794a.png
曰梅庄尝赍卷入广德索予题予三年未有以复之也
岁暮天寒假寐东园书室梦舣舟南湖之上见梅花蔽
野中有竹篱茆舍一老人揖予曰江山摇落岁华暮矣
吾子何为乎至此予曰人世无著身处所以款于长者
之居老人指梅花曰子知此乎予曰是为白而不缁者
乎瘠而不腴者乎烨然孤芳灏然古意而不与草木俱
者乎老人曰子盍为我赋之予曰岁晏溪山踪迹孤一
生心事在西湖高风古调无人识赢得丹青作画图又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54-0794b.png
曰茆屋短檐白日斜小桥流水见疏花乾坤清气无人
管尽付西湖处士家老人冁然曰子知我矣取酒酌予
谋相与共赋之忽雀噪庭树而梦觉矣予顾从者曰南
湖之上有梅野乎曰无之然则适者之梦殆侍御公所
谓梅庄者耶因稍次第梦中语以复之公报曰梅庄之
乐子分我矣
  题陈节妇传后
邵子曰死天下之事易成天下之事难予识古列女传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54-0794c.png
见诸贞节妇死于其夫者往往有之至于相其夫以保
其家而使其后益振则不多见焉今观泉州陈节妇当
盛年时夫既没舅姑继逝夫二弟未髫龀而其孤在襁
褓方是时节妇一转足则无李氏矣顾能以贞节自励
葬其夫与舅姑抚夫之二弟至于有成鞠其孤传于其
孙汝嘉竟以科第显是可谓能成天下之事者矣于虖
是岂特妇人女子所当法哉
  题张大参庐墓八咏册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54-0794d.png
居丧庐墓其礼之过乎庐墓有所歌咏其哀之过乎昔
人云丧与其易也宁戚是庐墓亦戚之至也又云长歌
痛于恸哭是歌咏亦痛之至也世之论礼于人往往不
求其情而观其迹不知瞻奉几筵者或有忘亲之心恋
慕山林者或有怀亲之意呜呼此瑛观大参张公庐墓
八咏不敢轻致议于其间也
  题如此轩
予治广德之明年作东园书室旁辟一轩为栖息之所
卷四 第 21a 页 WYG1254-0795a.png
客有坐轩中者曰居官持已固宜直方然亦宜稍迂回
以顺适于上乃有容予曰世固有直道事人而为人所
弃者有枉道事人而为人所取者然为人所弃者而天
喜之为人所取者而天厌之一得天一得人轻重何如
耶客曰子自信如此其能起乎予曰不能也因题其轩
曰如彼则起如此则止宁可如此不可如彼
  题德威堂
予书满北上节判王君大书德威字扁于州署予归而
卷四 第 21b 页 WYG1254-0795b.png
善之且为之说曰君子为政有德则民爱之有威则民
畏之然所谓德非小惠而所谓威非淫刑也亦曰正体
统立纪纲德敷于下而不为偏颇则民爱之矣定功过
明赏罚威行于下而无所苟免则民畏之矣夫德者公
也威者信也公则恩溥信则令行此君子为政之道也
舍此不务则非吾所谓德威矣
  题资善堂屏门
汉董子言观天人相与之际可畏于虖是诚可畏也盖
卷四 第 22a 页 WYG1254-0795c.png
其为报毫发不爽因推其说勒于屏门曰天心好善而
恶恶人立心造行务须凑合天心今日为善明日为善
始终为善与天周旋则天与之矣今日为恶明日为恶
始终为恶与天背驰则天弃之矣天之所与其兴也勃
然天之所弃其败也歘然吾阅世多矣凡忠君孝亲济
人利物日为善如不足者其后多昌凡欺君悖亲伤人
害物日为恶如不足者其后多败是不亦为可畏乎知
其可畏则不待驱迫而趣于善矣凡我子孙宜用刻骨
卷四 第 22b 页 WYG1254-0795d.png
  题嘉鱼李氏义学
嘉鱼有士族曰李氏李氏先世曰宗儒宗仪宋庆历间
相与建义学于其所居西保湖西以待四方学者建炎
乱学废庆元间其孙贡元名桂者复之县判云乡校不
存家塾独著此难事也今新脩县志载其事特详弘治
辛亥瑛以镇远知府书满归宗儒某世孙承箕来谒为
说甚异最后请曰先世义学愿有言承箕字世卿尝取
乡第矣近游南海从陈白沙归遂欲居大崖山以老其
卷四 第 23a 页 WYG1254-0796a.png
说以为静极则心虚心虚则理见故视六经若土苴视
形骸若仇敌视圣人所立礼义之防若缠束裍縳欲彻
去之白沙予友也二十年前同在都下瑛见其神清气
完心地定叠往往以其静观天下之动窃以为古闭关
人也今世卿从白沙不知此意果出白沙否果出白沙
则吾尽已之说矣听世卿择焉瑛闻人心无外圣人静
有以立天下之大本动有以行天下之达道由体及用
一以贯之自馀为学皆由博以及约博者万殊也约者
卷四 第 23b 页 WYG1254-0796b.png
一本也求诸万殊而后一本可得既得一本则所谓万
殊者亦可推此以贯之矣瑛请得以言其功程次第盖
始学之要以收放心为先务收放心居敬是已盖居敬
则心存聪明睿知由此日生然后可以穷理穷理者非
静守此心而理自见也盖亦推之以极其至焉耳孟子
曰万物皆备于我矣此言人心无外也不即物以穷理
其能静此心之体乎故自性情之微以及形骸之粗自
食息之末以及纲常之大自六经之奥以及天地万物
卷四 第 24a 页 WYG1254-0796c.png
之广皆不可不求其理求其理谓求其自然与其当然
又于自然当然求其所以然积累既多自然融会通贯
而于所谓一本者或自得之矣一本固非学者所敢言
然闻之中庸有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又曰上天
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此譬如榖种虽曰块然而根苗花
实皆聚于此又如鸡卵虽曰浑然而羽毛嘴爪皆具于
此及其发见于行事在圣人则体用一贯在学者未免
差误盖在已者有所拘蔽故所发不无偏重之殊在外
卷四 第 24b 页 WYG1254-0796d.png
者有摇夺故所施不无迁就之异然而既见本源则于
处善亦安循理亦乐至于患难事变虽以死易生亦甘
心为之矣此圣学之大略也今夫静坐不相与讲学穷
理果足以立天下之大本乎果足以行天下之达道乎
因记官礼部时尝梦入僧寺见木案阁古书数帙取视
之皆言动静有无予曰子静云何僧曰吾所谓静与儒
同静无而动有也予曰是恶得同儒于静言无虽无而
实有也惟其实有是以见诸用也天高地下万物散殊
卷四 第 25a 页 WYG1254-0797a.png
不可改易子谓无则直无耳吾知其见于用也天可以
为地地可以为天虽欲不倒置不可得也时白沙在侧
白须而朱颊予质以僧言笑而不答此事尝书以寄白
沙矣今世卿论学与瑛异复欲得瑛言故备书之以附
义学诸题跋之后世卿谓何白沙谓何
  观冒有恒太守所藏黄石公像
黄石翁识得一几字子房用之以佐汉祖卒定天下盖
几发乎此应乎彼者吉凶存亡系之矣此画武昌大守
卷四 第 25b 页 WYG1254-0797b.png
冒君所藏相传赵孟頫作按良本传曰圯上见翁后遂
不复见后过榖城得黄石以归而庙祀之及卒与俱葬
未尝言其状猊何如此画猊深而思远冠服翛然非尘
埃中人也亦可谓得其状矣冒君宜珍此冒君宜珍此
弘治辛亥莆田周瑛观于武昌舟中
  题花蕊夫人宫词后
右宫词花蕊夫人作按灌志夫人灌县人姓费氏陶九
成又云蜀青城山人姓徐氏以才色入蜀主孟昶宫中
卷四 第 26a 页 WYG1254-0797c.png
所作宫词凡百首国破流落无存此二十八首宋王平
甫录入三馆者今见灌县志中皆述当时宫中事观其
所述极言龙池凤苑之盛离宫别院之多中间燕赏游
幸之频数张设供具之侈靡打毬走马之戏乐采莲斗
船之谐谑题诗写字之誇诩其相与周旋者皆宫娥也
每月给买花钱宫娥近数千焉吁奢淫至此可谓极矣
吾于是知蜀之所以亡也费氏读书能词章其材可谓
高矣一旦国亡身虏不能以礼自裁委身他姓诵诗后
卷四 第 26b 页 WYG1254-0797d.png
庭亦可丑也宋太祖近代贤主削平僣伪而乃夺人妻
妾以为已有此盛德之累也故吾读是诗而窃叹夫三
失德焉吁可以观矣可以戒矣
  读杨铁崖古乐府
乐府始于汉惟二侯章其词壮浪馀皆意气和平渊永
想当时被之管弦必雍容和美令人心醉铁崖生当叔
世才俊气逸外感内愤渐入于戾此词可谓工矣然施
之乐府不几于北鄙之声乎铁崖囿气化中不自知也
卷四 第 27a 页 WYG1254-0798a.png
当时顾亮张宪李费辈皆在门下使稍知风雅馀韵必
不更求崛奇以胜之矣
  读钓台集
汉严子陵事史家阔略故人皆识不破近读严州府所
刻钓台集凡为论说累数十家皆各自为说终莫能得
其心也予窃思之子陵盖世之豪也其志有所主矣当
西汉末士大夫习谄成风无复礼义廉耻及王氏篡国
有如歆如雄者皆附之子陵恨不得上方斩马剑斩诸
卷四 第 27b 页 WYG1254-0798b.png
邪佞而以其高洁之心孤特之操刚大不拔之气横当
其冲欲以销其变使天下后世复知有人道之大闲此
子陵之志也世祖少与同学及即位思其贤物色以求
之既得之泽中使者凡三往而后至其至也帝馆之北
军给之床褥大官朝夕进膳陵视之若不知焉侯霸何
人乃遣使奉书欲屈致与语予谓此帝使之也帝欲观
陵去就姑以是试之意谓子陵来则汉廷卿佐也不来
其霄汉冥鸿乎子陵得书不报但口授使者曰怀仁辅
卷四 第 28a 页 WYG1254-0798c.png
义天下说阿谀顺旨要领绝盖上句欲霸弼东汉之新
治下句欲霸绝西汉之故习其辞可谓直其礼可谓倨
矣帝闻之即日车驾幸其馆盖知子陵不可屈故就见
之帝入馆子陵卧不为起帝曰子陵独不为故人屈耶
陵曰士各有志何故相迫夫帝万乘之主也子陵视之
即前日舂陵之文叔耳此其精神气魄上摩霄汉不待
举足加帝腹而后来太史星象之占也帝知子陵不可
屈独念夫諌议官者天子所与计天下国家安危者也
卷四 第 28b 页 WYG1254-0798d.png
陵有志天下事其或以是留哉殊不知子陵之志何在
其所以干旋世道者何在顾肯猥就臣仆随事论事补
塞罅漏而已耶此子陵所以终于去也当时侯霸不知
子陵固也世祖故人亦何不知耶世祖不知子陵固也
后世贤人君子凡天下事皆推见至隐又何不知耶予
见子陵自言曰士各有志因推其志以著其说
  读刘静脩渡江赋
渡江赋者元处士刘骃作也元将伐宋骃作此以勖之
卷四 第 29a 页 WYG1254-0799a.png
中间设为淮南剑客相与论难其所以审地势计攻守
度彼我之情状无不曲尽可谓长于料事矣然求其所
以问罪不过曰郝翰林奉使南朝九年不还而已考其
论列用师不过以元之强足以制宋之弱而已愚读其
赋窃有疑焉昔汤与葛伯为邻葛伯称无牺牲不祀汤
遗之以牛羊葛伯食之又称无粢盛汤使人往为之耕
葛伯杀童子而夺其饷汤于是乎有葛之征南朝拘留
北使固有罪矣然考其事乃谋国不臧者搆成之也吾
卷四 第 29b 页 WYG1254-0799b.png
闻世祖初立也遣江湖荆淮宣抚使郝经充翰林学士
使宋告即位且寻鄂盟以讲好息兵为事时有王文统
者忌经乃遣季坛侵宋以挠之其侵宋者王文统也世
祖不知也先是世祖为皇弟攻宋鄂州宋遣贾似道援
鄂会元帝文宗崩世祖入正大统因与讲和以去似道
攘为战功盛称于朝及经来似道恐败露乃幽之真州
不使入见时宋理宗年高亦不知也然而元有败盟之
举宋有启衅之端皆群臣搆成之两帝皆不知也骃儒
卷四 第 30a 页 WYG1254-0799c.png
者也何不即汤与葛之事劝其君乎何不暴白彼我情
罪使有归乎夫灭人之国大故也主张用师儒者大作
用也予读汤誓有曰夏王卒遏众力率割夏邑其民皆
曰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此汤所以伐桀也又读太誓
牧誓有曰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黎老昵比罪人又曰
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又曰
商王受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
此武王所以伐纣也骃请询之南人宋君有一于此乎
卷四 第 30b 页 WYG1254-0799d.png
又询之北人宋君有一于此乎无一于此而伐之不过
利其土地人民而已非商周吊民伐罪意也又何必昌
言之哉愚窃以为是时宋有天下半西自川陜南至交
广东至江淮闽越皆尚宋有使得人以主军国重事用
文天祥计分天下为四大镇号召豪杰相与掎角我势
大而难摧彼力分而易制元虽深入未必尽得意如骃
所料也骃学孔孟者也性地高洁识见疏朗凡所议论
皆高广深迥虽杂诗亦然予欣慕之独于此赋窃有疑
卷四 第 31a 页 WYG1254-0800a.png
焉岂其居夷既久虽有春秋之义而不知耶或不欲以
酸腐自居而假此以彰其迹耶抑骃所见所言皆是而
予所致疑者非耶此穷理一事姑著其说以俟知者
  读吴草庐年谱
按年谱草庐为宋举子而仕于元评事黄仲昭曰此譬
如人家处女虽已受聘而未成昏改嫁可也予曰此君
以草庐为有道之士强为分疏耳夫人进学有先后闻
道有蚤暮而前后是非不可以相掩也草庐晚年进学
卷四 第 31b 页 WYG1254-0800b.png
未易窥测若举平生言之岂能每事尽善哉宋非桀纣
之暴元非汤武之仁一旦夺其有而据之虽异世闻者
犹有所不忍况在当时沐其清化者乎况尝受其礼聘
将与谋天下事者乎同年周时可曰吴文正以草庐自
号且仕元之日浅有以哉
  读陈节判缨诗集
予尝谓诗有景有情有事景真情真事真便为佳作如
集中送钟太守东行诗云洞庭秋色晴看雁扬子江声
卷四 第 32a 页 WYG1254-0800c.png
夜听潮此景真也中秋与徐判簿酌别诗云月色无如
今夜好人情谁似故乡亲此情真也中秋后一夕彭郎
载酒来访诗云昨夜中秋玩月时此心暗与故人期故
人今夜能相访月色还来照酒卮此事真也如此之类
皆是佳作唐音和平佳作大略似之唐音所以和平非
徒作多盖由学博材钜拈得来便应手耳和平未易学
才学和平便易低弱稍加振迅又觉突兀其要在积学
养气及善用字以调和之耳此据予所见而言高明以
卷四 第 32b 页 WYG1254-0800d.png
为何如
  观石林书院题署
宋叶公少蕴知抚州日建石林书院讲明正学今废久
矣其裔孙菶等相与重建之尝请予作题署予倥偬中
为此不自知其工拙何如也今予改郡镇远道出石林
因登书院拜少蕴公新主见题署楣宇间不觉为徘徊
瞻眺者久之夫神隽出奇予不多让古人然势过险迫
少雍容和缓态则又其病也昔人谓字为心画观此则
卷四 第 33a 页 WYG1254-0801a.png
予改郡以去夫岂自外至哉
  观南康太守郭公瑨受诰敕图
受诰敕而备录其词昭君贶也得君贶而昭宣之示不
忘也古者臣子受君策命皆勒诸器以藏诸庙如诗所
谓作召公考天子万寿古器物铭所谓用作朕皇考龚
伯尊敦用蕲眉寿万年无彊是已今南康守臣瑨初为
同知青州府事善于其职至是天子授以诰敕瑨既拜
手稽首以受之矣又备录其词作为钜册如古勒器物
卷四 第 33b 页 WYG1254-0801b.png
云者盖将使其子孙览是册而知乃祖乃父居官谨脩
职业不敢废坠如是又知国家所以宠赉臣庶不苟如
是则夫思所以绍述之者其容以自已乎其所托远矣
  题族子叔高勿斋册
族子叔高既领乡第谒予临汝归请予题其所谓勿斋
者予曰子知勿之为义乎说文谓勿州里所建旗也一
柄三斿所以趣民者也子之为学亦慎其所趣哉盖趣
吾心于道义则于道义归焉趣吾心于功利则于功利
卷四 第 34a 页 WYG1254-0801c.png
归焉此二者王霸所自分也而所以趣之者以志为主
然学之弗慱择之弗精守之弗固则此志不知所主固
有舍夫道义之正而趣夫功利之私者矣子其慎之乎
吾祖宗积德多年子孙宜有兴者子为学诚能正其志
以慎其所趣则他日论人物于吾周氏孰不曰吾子贤
  画评
浙人王宗辅以画求评予曰画种类多予未能遍识但
以予学书法观之粗得其槩凡书先观其点画次观其
卷四 第 34b 页 WYG1254-0801d.png
结搆次观其变化有点画而无结搆不取也有结搆而
无点画不取也有结搆有点画而无变化不取也上焉
者神与天游不假模仿自有真趣次焉者点点画画模
放他人神气不足下焉者不知而作自谓得之去书远
矣画家法为说颇多以此求之其庶矣乎宗辅未达予
曰皴皵涂抹字点画也安排布置字结搆也将浓而淡
将显而隐字变化也知此思过半矣
  馋戒
卷四 第 35a 页 WYG1254-0802a.png
吾官镇远尝睹于物得三戒焉虎性馋不择肉而食有
羊牧崖上虎攫之羊负痛堕地死虎随之虎堕地不死
而重伤焉竟为乡人所毙蠍虎亦性馋蝎虎缘壁行入
燕巢以食其雏雏负痛堕地蠍虎随之雏在地飞跃家
人为送入巢蝎虎不能动鸡食之蚁亦性馋凡物有大
于已者皆负致以行务入其穴乃止有蚓出穴蚁群嘬
之蚓负痛宛转泥沙中卒莫能制蚓鸭出栏并食之夫
虎贪食羊不知羊死而身毙蠍虎贪食燕雏不知燕雏
卷四 第 35b 页 WYG1254-0802b.png
得全而已不免蚁贪食蚓不知与蚓并为鸭所食嗟夫
利者害之所伏也得者丧之所倚也为馋不已者可以
戒矣
 
 
 
 
 翠渠摘稿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