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254-07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翠渠摘稿卷三
             明 周瑛 撰
 记
  温明堂记
予知广德州既三月妇吴氏夜梦过于祠堂之下见先
祖困翁在座妇瞻拜成礼翁问曰瑛何在曰在堂翁曰
此二大字可付瑛此甚善妇展视之乃玉镜字也夙兴
卷三 第 1b 页 WYG1254-0766b.png
妇述以告予予曰此宗庙神灵有以告我矣夫玉欲吾
温也镜欲吾明也使吾温以接人明以处事兹固所谓
甚善者乎妇曰子于温明何如曰吾接人未尝为悻悻
容然嫉恶太甚见不善则怒怒则疾言遽色而不自知
此有害于温处事未尝挟私心然每别白是非或参以
已见时于民情物理容有未合此有害于明妇曰温不
足而人恶之明不足而人怨之恶且怨祸所集也子其
慎之予曰气平则猊温心虚则理明自今以往吾当养
卷三 第 2a 页 WYG1254-0767a.png
吾气而使之平庶不害于温廓吾心而使之虚庶不害
于明不然是予勇于悖祖训而贪祸于州之人也因以
温明扁吾堂且记其事以自警
  考功司题署记
成化甲午冬瑛奉州政入吏部以听黜陟时考功长佐
吏若杨君宗器陈君朝用阎君光甫邵君日昭皆旧识
也初相见言不及私及考课毕乃进予言曰众于考功
署共扁曰居敬穷理予为向里之学幸有以告我予谢
卷三 第 2b 页 WYG1254-0767b.png
以不敏诸君固请予曰吏部为六曹之统而考功乃吏
部之要司也易称否泰由于君子小人之进退盖内君
子外小人为泰外君子内小人为否考功定黜陟乃君
子小人进退之门也惟居敬则心常惺惺始可以穷理
惟穷理则君子小人决择精审而不至于混淆昔有宋
诸君不足以成三代之治而追议之者皆致憾于秉轴
诸君子也然则考功署扁曰居敬穷理知所本哉诸君
皆曰周君言是也请书于是以听群吏以裨庶政以佐
卷三 第 3a 页 WYG1254-0767c.png
于邦治而观厥成功扁作于诸君入署之始记作于拟
献绩入部之始
  王修撰墓记
去广德城西五里许王修撰墓在焉修撰故台州人姓王
氏名叔英字原采仕建文朝为文字官素有气节未几文
皇帝南巡原采募丁壮广德后自经死死时尝自为赞曰
生既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固徒然庶无惭于来世又
赋诗曰人生穹壤间忠孝贵克全嗟予事君父自省多
卷三 第 3b 页 WYG1254-0767d.png
过愆有志未及竟奇疾忽见缠肥甘空在案对之不能
咽意者造化神有命归九泉尝念夷与齐饿死首阳巅
周粟岂不佳所见良独偏高踪邈难继偶尔无足传千
秋史臣笔慎勿称希贤寻有诏治奸党其二女赴井死
其妻系狱死人为上其所赋诗上曰彼食其禄自尽其
心耳乃置不问初原采将死以书抵祠山道士盛希年
曰可葬我祠山之麓希年卒收葬之盖原采同希年台
州人故托以后事正统中少师杨公士奇始题其墓曰
卷三 第 4a 页 WYG1254-0768a.png
呜呼故翰林修撰王公原采之墓又为文以祭之曰呜
呼先生之学圣贤是师先生之行纲常是持先生之心
金石其贞先生之志霜雪其明浩浩归全乘云翩翩我
怀先生崇山长川桐川之藏既固且深遥致觞奠神其
来歆盖原采尝荐士奇建文朝事定故及此原采死无
后坟墓鞠为丘莽所可识别者仅有杨公之碑而已瑛
为进士时尝闻其事于其乡缙绅及官兹土乃以特羊
祭于墓访诸故老得其遗事为详云原采入广德未久
卷三 第 4b 页 WYG1254-0768b.png
车驾渡江群臣出走原采募丁壮番上遇兵部尚书齐
泰来奔遂溃归原采死时年未四十盖其见义之明杀
身之勇处事之不乱殆由素养非若一时忙迫失㨿计
出无聊自经于沟渎者之比也困念其行义之笃固有
圣朝所不讳者乃为脩治其墓并述其事以告后之人
或议曰天命已定人心已归子表章先朝旧臣非罪耶
瑛曰凡忠臣义士皆各为其主耳原采仕建文朝故忠
于建文若仕太宗朝则忠于太宗也必矣况两朝天下
卷三 第 5a 页 WYG1254-0768c.png
皆太祖高皇帝所经营之天下两朝臣子皆高皇帝所
培养之人物也辟如天地分为四时凡禽鸟应候而鸣
者虽有春秋之异要皆造化中物未可舍此而取彼也
议者谢曰子言是也丽牲有石其镵诸
  医隐记
凡仕与隐要皆有所挟无所挟则易动易动均之为丧
己矣成化辛卯予知广德州念医学无传乃开药局以
延医师以训子弟将以济夫州之夭札者馀姚吕克正
卷三 第 5b 页 WYG1254-0768d.png
挟其所有以来予问之克正曰医之道大矣难以口舌
争请以州喻夫子之为州也创制立法以明治体所以
正纲纪也选材任能分理庶务所以备佐使也以医言
之脉譬则纪纲也药譬则用人也故吾为医不先视病
而先视脉盖脉有阴阳其行有纪度手三阴自脏走之
手手三阳自手走之颠足三阴自颠走之足足三阳自
足走之腹阳脉有六而其纲曰督督起于下极之俞循
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会于颠终于额中阴脉有六
卷三 第 6a 页 WYG1254-0769a.png
而其纲曰壬壬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上至关元冲于
咽喉是八脉者医经有成说矣吾昼焉而考之夜焉而
思之或按其井而知其所出或指其荣而知其所流或
审其俞而知其所注或察其经而知其所行或䆒其合
而知其所入故五脏病吾审诸阳脉五腑病吾审诸阴
脉脏腑皆病吾于阴阳脉交审焉或攻其表或攻其里
或治其上或治其下抗者抑之沉者举之数者缓之迟
者疾之不实实不虚虚不损不足不补有馀故吾之视
卷三 第 6b 页 WYG1254-0769b.png
病也固非泛然无所指也其治病也亦非妄投以剂而
姑以试人也窃怪世之为医者往往不先视脉而先视
病脉病矣而身无恙彼诧于众曰是可以无医一朝病
作而身毙悲夫予曰子之说其医国之道乎夫治国者
必先正纪纲以立基本然后择贤材以备佐使故社稷
奠安天下无事所谓脉病而身无恙者其宋元之季世
乎所谓一朝病作而身毙其航海而南委城而北者乎
甚矣子之说医国之道也子盍不仕吾且荐子矣克正
卷三 第 7a 页 WYG1254-0769c.png
曰楩楠郁森斧斤聚矣牺牲文绣汤镬具矣吾利吾乡
吾何有于仕乎乃东棹帆以去予曰是隐者也彼盖有
所挟矣
  雪楼记
锡山陈君朝用家燬于火乃起瓦砾而栋宇之复阁于
重檐临于阛闬既成天大雪中外晃白君隐几哑然曰
是所谓雪楼者耶遂以雪楼名其堂且以自号他日君
官吏部予有广德之命既领符南君诿予记之予曰是
卷三 第 7b 页 WYG1254-0769d.png
楼非一木所就也盖大者为栋小者为桷脩者为梁短
者为欂正枅斜栱横楣直楔众美咸具而楼成焉若夫
雪者则斯楼一时之奇观耳方其雪时天地无声禽鸟
绝迹拂幌沾帷洒垣侵璧洼者以平缁者以白纵目而
观万里一色然则楼得雪而益奇哉夫楼高也雪白也
高则易挠白则易涅高而不挠其众美具乎白而不涅
其刚气足乎君所以名楼及所以自号而人所以望君
者其不以是耶或曰元程钜夫尝以雪楼自号君盖有
卷三 第 8a 页 WYG1254-0770a.png
慕于钜夫而云也予曰钜夫受知世祖尝以文学名世
矣然而清高洁白之操予未之许也方元兵南下钜夫
投建昌其季父飞卿者摄建昌守谋举城以降钜夫不
能出一言以救正之方且为质于元取美官焉是可谓
高而不挠白而不涅者乎君号雪楼未必有企于钜夫
而云也虽然予将谂之他日泛吴江抵锡山登于雪楼
之上君必有以告我当相与陈君臣之道而极论之
  放鹿记
卷三 第 8b 页 WYG1254-0770b.png
成化甲午夏予临州堂以听政暑甚舍堂而门门听察
近有噪于野者问之曰逐鹿耳顷而州人执鹿母来献
继又执鹿子来献盖野人逐鹿鹿穷奔入城州人因并
执之也鹿被絷在地倔起复仆跌蹼不止州人曰是可
饮之酒乃取酒饮之鹿得酒醉皆伏不动有读本草者
曰是可以补羸益弱于两角间取血饮之尤效因劝予
杀鹿予曰若诚爱我矣然予有所不忍也此鹿所谓穷
兽也兽穷投人将以逃生也知其逃生而又杀之仁者
卷三 第 9a 页 WYG1254-0770c.png
不为也州治后有广园命畜之园鹿母子得以遨嬉它
日其母为犬所毙其子日嘎嘎而鸣若有思焉者予悲
之秋七月予有事建平县道过白茅山见是山南入于
广野北枕于洄溪泉甘而草肥形高而势阻以为鹿处
是山得其所哉乃系鹿颈以铁牌刻其上曰捕者有罚
告者有赏引于白茅山而放之嗟夫予放是鹿哀其穷
也且悯其母思有以活其子不知夫操弓挟矢者亦同
予心乎否也然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又安知夫人之不
卷三 第 9b 页 WYG1254-0770d.png
同予心也使人皆同予心鹿其免哉因为之记
  知恩堂记
邵君日昭领乡书入试春官擢进士第又以才美闻于
天官卿氏拜吏部考功司主事考功吏部要司也凡官
于是者实操黜陟幽明之典以临百僚日昭乃曰是父
鞠我师教我君擢用我此恩不可忘也因以知恩名其
堂而诿予记之于戏君父师之恩大矣是固不可以不
知也知之又不可不思所以为报也吾尝稽诸古矣昔
卷三 第 10a 页 WYG1254-0771a.png
晋武公伐翼杀哀侯止其大夫栾成以无死成谢曰民
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是致死者其报
君父师之道乎日昭读古书思服古人之道且以知恩
名其堂则于事君事父事师固有不爱其死者矣若夫
敬恭职业爱奉颜色周旋函丈三掷杯而无愠者皆未
足为日昭言也日昭宜兴人世居双塘里堂作于某年
月日成于某年月日而知恩次第则日昭有别录云
  怪石记
卷三 第 10b 页 WYG1254-0771b.png
予尝得石高尺许怪奇特甚既阅岁堕地以毁予惜之
因记其状石出宁国府山洞中水土滴积而成其崔嵬
而下覆者为岩岩下窈深而不可测者为洞洞前有穹
而入者为门其后蔽亏以通乎明者为窦其上耸者为
峰下夷者为坂中阙者为厓两厓之间虚而有容者为
谷其尤怪者有巾服须眉全具如老人者有昂首岐角
如卧鹿者有隤背如龟而穴处者有引首如蛇而欲出
者有警而革如鸟欲下者一属目之顷百怪咸集因为
卷三 第 11a 页 WYG1254-0771c.png
盆池以处之石燥外虚中得水渗湿而上如吸引然乃
植花卉竹木不数日生意蔚然如栽培经岁月云者吁
石怪奇至此可谓极矣而卒毁者岂天恶之耶天诚恶
夫怪奇则持正守常者可无事矣因为之记
  抄衍极记
衍极五篇元延祐中莆郑子经氏所著至治中同邑刘
能静氏所注释其书杂考古今书法而求其所谓中者
泰定初龙溪知县赵敬叔尝梓行于其邑中矣今刻本
卷三 第 11b 页 WYG1254-0771d.png
已不可见江西吴聘君与弼得抄本令门生饶烨辈录
之讹谬颇多上饶娄克贞学于聘君之门初请弗与固
请乃得之成化辛卯娄君游南京与予论古人问学不
轻授受谈及张长史授颜鲁公钟书十二法因出以示
予予观未终版辄收去时行人司副周近仁方购异书
予以告近仁近仁固请以归期以达旦奉复周君因解
释原帙群手抄录中间转益讹谬此本就周君得之其
卷帙仍旧但后序并附录移置卷末此其少异耳始予
卷三 第 12a 页 WYG1254-0772a.png
年四十乃学书苦无师承所及见者姜氏(夔/)书谱李氏
(溥光/)书法赵氏(撝谦/)学范陶氏(九成/)书史会要及翰苑
菁华诸书然反覆推寻未得要领意者羲献微论或藏
山阴会稽诸故家而博学旧识或有能诵其法于千载
之下者往往访而未得讵意正言奇论出自故乡而他
郡博识顾先得之此予微不足于克贞之独善而有感
于近仁之多能使予得以出于径途之迷也
  莲溪书屋记
卷三 第 12b 页 WYG1254-0772b.png
蔡君仲韶读书莲溪之上因名其屋曰莲溪书屋盖思
所以世其业也蔡氏为豫章巨族世居丰城丰城诸蔡
数百家门闾相向成市号南街仲韶祖以宋嘉祐二年
徙莲溪莲溪四分南街族之一然而诗礼之泽至今未
衰也仲韶蚤丧父能刻苦为学自立于其乡以亢于其
宗予知广德时仲韶自豫章来州大姓王氏胡氏交致
之以训其家子弟仲韶撰长书来谒予方念是州学校
废弛人材放落文事不兴凡能助予化理者皆礼遇之
卷三 第 13a 页 WYG1254-0772c.png
以故仲韶尝往返予门间尝问经义予亦不之辞焉岁
癸卯仲韶谒予南都予方与缮部吴君守愚谋欲得师
以教诸子因馆榖仲韶吴君所他日民部郎中韩君文
亮王君信之吴君文瓒员外郎达君仕弘主事王君德
安车君明理皆相继遣子以来诸子有留者有去者仲
韶于来者不之拒去者不之追苟留在门者其业皆可
观也今者岁云暮矣仲韶其将寻旧业乎予闻读书将
以穷理也将以修行也将以济时也读书而不穷理自
卷三 第 13b 页 WYG1254-0772d.png
愚也穷理而不修行自诬也可以仕而不仕绝物也不
可以仕而仕徇物也自愚非智也自诬非实也绝物非
仁也徇物非义也凡此皆非所以读书也仲韶往矣溪
山如昨书屋无恙吾他日于豫章见有智而通行而立
审时而为进止者其仲韶乎姑记其屋以俟之
  西园记
成化庚子冬予以广德知州迁南京礼部郎中明年春
抵官买屋狮子桥西屋去官路远而左右人家皆部处
卷三 第 14a 页 WYG1254-0773a.png
如展两翼然御沟水自前来注之绕吾屋转而北去予
以其地邃深因治堂以静虚名既数月予步自静虚堂
入废园以观御沟之流语从者曰此可以为吾西园矣
乃具畚锸锄荒秽出瓦砾实坎窞因洼为池临流为矶
经其地以为畦杂植菘韭葱芥诸蔬其不可畦者则植
竹木沿堤植柳柳下植槿植葵以及诸刺木宜为篱者
水首尾为栅栅下为小门以时启闭已乃开径入竹间
结茅为亭以临夫池池中植莲上为土台以植花因命
卷三 第 14b 页 WYG1254-0773b.png
其园曰西园亭曰此君亭台曰留春台矶曰沧浪矶湾
曰清泠湾每春夏水长江潮且入上下相灌注成巨浸
加以树木扶疏荫覆前后而春纤秋芳濯濯可掬白日
坐其中如入深山巨林而不知身在阛阓中予既得园
之胜因记用功次第与夫命名所以异者
  小山记
予既治西园而刑部谈君纲工部吴君昭锦衣卫镇抚
尹君皋及隆平侯张公祐皆遗予以怪石予尝读晦翁
卷三 第 15a 页 WYG1254-0773c.png
集见翁汲清泉渍奇石置垆熏其后以成江山云物之
趣窃谓翁于山水之癖最深也因除地此君亭北取所
得石而跂累之虚其中以受水穴其下以通烟注水焚
香则瀑飞烟布虽平居不出户庭而林峦景物之胜皆
映带几席上矣因择其有名者各赋小诗以摅幽思客
有同予癖者皆从而和之予无事时取所得诗置诸左
右瓦盆浊酒按节而歌之虽秦人击筑赵人起舞亦自
以为不以彼易此也季弟敬叔曰此无定主兄何乐之
卷三 第 15b 页 WYG1254-0773d.png
深也予曰天壤间凡可乐者何限而亦何有定主吾于
介然之顷而有得焉则其中之甚适有非言语所可谕
者方其乐时吾将合四海以同归又何私焉
  重修仪真砖厂记
仪真有砖厂南京工部主之厂有治事堂历岁既久旁
穿上漏其馀子舍亦渐就倾圯加以献议者谓江南诸
窑冶并作可大得砖于是旧厂隘不能容砖砖漫积民
间榖菽地民纳赋如故不得食成化壬寅开化施君勉
卷三 第 16a 页 WYG1254-0774a.png
仁以南京工部主事来始视事见是堂风雨不支叹曰
是不可不为也及廉得砖所置地皆民产又曰是不忍
为也时孝感张公以都御史巡抚淮扬得专制境内君
言状公报曰听厂自为计君念民有讼于官罪得赎乃
以赎法处分是事于是民杂出竹木砖瓦灰石麻铁粟
米夫役以听乃建正堂一仪门一书房一因其旧而新
之则左右厢各一寝室一外门一又视民间有旁隙地
其在厂之东者二可置砖三百万在厂之西者一可置
卷三 第 16b 页 WYG1254-0774b.png
砖二百万皆以赎法购得之于是治事有堂燕处有室
砖入于厂者不漫积民间地凡此皆关于厂政之大者
君又以其馀力去厂门北三百步建亭于河之漘以迎
使客以联舻舳效陶公领荆州事扁曰运甓又东去治
事堂三十步结茅为亭下临深池上临广园而大江诸
形胜可尽览而得扁曰望亭此虽在所后然记谓张而
不弛文武不能此又君所以弛也予闻器大者有深容
力大者有重荷君以进士起家于筮仕之初即知重政
卷三 第 17a 页 WYG1254-0774c.png
恤民如此使他日当大任临大事其所施为又何如耶
予又闻君于财计所入收掌有人给领有籍日但稽其
入出盈缩以督其成功而已此尤见君虑事之审操已
之慎而凡建功立业者所当取法云始事以某年月日
告成以某月日其所购地及所置什物则皆备勒诸碑
阴云
  续骚亭记
骚何为而作也古者诗言志歌永言而骚诗之变也其
卷三 第 17b 页 WYG1254-0774d.png
趣远其声希徘徊曲折而求以达其志焉者也屈宋至
矣西汉而下其侈辞乎先族兄讳莹字次玉号鹤洲主
人少有文名天顺成化间握符临汝以宽得民而章甫
逢掖士多从之游平生著述颇富而临汝人所刻郡斋
新稿特其见于作郡者耳初为南京工部主事时与苏
人刘君昌同官昌字钦谟号棕园先生博学高才与鹤
洲兄相友善每公暇辄相与写骚为乐刘君曰朝写骚
兮亭中暮写骚兮亭中骚兮写兮古人与同以日以月
卷三 第 18a 页 WYG1254-0775a.png
兮以泄予衷兄和之曰朝写骚兮亭中暮写骚兮亭中
骚兮写兮伊谁与同摅贾之思兮揆原之衷兄少爱瑛
尝属瑛修文以绍述家学瑛谢以不敏成化甲辰予重
握符临汝因读骚辞而续和之曰朝写骚兮亭中暮写
骚兮亭中骚兮写兮兄弟与同酿太和以为府兮抱明
月以为衷士人陈嘉谋见而谓曰骚久绝响今倡而和
和而续其为楚辞添后语乎予曰不敢也棕园鹤洲皆
作者而予识趣凡近声韵俚俗安敢自附于为骚盖亦
卷三 第 18b 页 WYG1254-0775b.png
言其志焉而已予闻太和养万物而物无不养明月照
万物而物无不照枯根之腐萌蘖弗生焉覆缶之下月
光不照焉盖太和能为养而不能养于所不养明月能
为照而不能照于所不照能为养者公于为和也其有
不养者物取之也太和无容心焉能为照者公于为明
也其有不照者物取之也月无容心焉无容心即所谓
虚也虚者天之道也予少为学见人急恩雠快私念心
窃薄之及为郡以虚视之而已以虚为郡宜乎物我合
卷三 第 19a 页 WYG1254-0775c.png
一恩怨两忘其有不然者习为虚而未尽所以虚也敢
不自省乎嘉谋作而曰骚云乎哉吾乃今而知夫子之
志也请备书之予初到官尝节缩稍入为读书屋于私
第西南偏既又为小屋以庋书及因地之洼而池之以
涤笔砚创画多时名号未备至是题书屋为临汝书院
池曰浴云池改小屋为续骚亭而备书倡和之语于亭
之南楣以待夫同志者昔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君子学以致其道又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后之
卷三 第 19b 页 WYG1254-0775d.png
君子必不以予为无事而勤民云
  洗心亭记
姚江之上有华氏世以读书闻华氏佳子弟曰福福字
廷禧少读易乃取易大传语名其亭曰洗心成化甲辰
举进士丙午出知临川县临川抚属邑也予时为抚长
吏廷禧每以政事相咨禀道术相访问有相成之义焉
明年丁未予改郡镇远因请记其所谓洗心亭者嗟夫
自九师说兴而易道以晦学者遂不识心亦孰知所以
卷三 第 20a 页 WYG1254-0776a.png
洗夫心哉夫易天道也其有迹可见者曰蓍曰卦曰爻
盖圆而神者蓍之德也方以知者卦之德也易以贞者
六爻之义也此三者洁净精微之至也圣人以此洗心
退藏于密盖寂焉而莫窥其有感焉而莫测其用隐之
至也学者要必先有以探阴阳之蕴通神明之德窥见
天下之至隐以其洁净精微之教洗吾秽浊杂乱之私
然后用神以合蓍用知以合卦用易以贞以合六爻之
变而于天道无不合矣是知圣人所谓洗心者不待洗
卷三 第 20b 页 WYG1254-0776b.png
而洗也学者洗心要必有以洗之而天道乃得也华君
勉乎哉三古四圣之心其绪微矣王辅嗣韩康伯辈岐
天人而两之而以茫昧荒忽谈易遂使经生学子无所
依据以为所自入之地识者恨之程子曰体用一源显
微无间朱子曰用应始有体该本无吁至矣微程朱氏
吾谁与归亭在华氏居第之左偏高若干广若干无雕
刻藻绘之饰作于某年月日成于某年月日记作于予
改郡之明年三月二十有八日
卷三 第 21a 页 WYG1254-0776c.png
  石崖书室记
成化甲辰予自南京礼部郎中出守抚州丁未改镇远
镇远在古荒服之外是为蛮獠出没之冲盖夷郡也予
来既治邸舍以居乃别作室于石崖之上以为读书所
读书而别作室以图静也作室而依石厓㨿形胜也室
前跂石而台之题曰读骚台怀古也台左凿厓石以登
曰云根岭书僻也石厓书室总㨿形胜而台与岭皆书
室所有也居夷作事艰故规制皆就简室为崇仅盈丈
卷三 第 21b 页 WYG1254-0776d.png
脩视崇尺有二广倍于崇加尺有三台之崇之脩皆与
室同广不及室七尺岭自平地至台凡五折其崇与台
等其脩视崇倍之夷民寡词讼平居夷獠受约束木契
箭刻不驰皆暇日暇则坐室中读吾行厨所有书或挟
楚骚读台上时上下往来于岭甚适也客问曰子年迈
矣尚佔毕未己乎予曰天道备于圣人圣人心术寓于
书而易诗书礼乐春秋皆书之大者读书则有以探圣
人心术精微之蕴而天道可得以是而立三纲以是而
卷三 第 22a 页 WYG1254-0777a.png
秩五常以是而酬庶务天地所以位万物所以育皆是
物也恶可不读书客曰骚之为辞风雅之变也昔人尝
谓醇儒庄士或羞称之子何以为骚为哉予曰骚之辞
怨怼激发可议骚之心可与日月争光也当时怀王不
知原矣襄王又不知原矣后世因读其辞而得其心固
有为原流涕者此予所以深悲之也客曰先生之言有
以破予荒哉吾乃今始知室与台不虚作也客退因取
所以立名以镌于石以树于台于岭复备述其事以记
卷三 第 22b 页 WYG1254-0777b.png
于室
  壶中丘壑记
镇阳有怪石禹贡所不载者弘治庚戌夏季弟敬叔来
视予一日入后圃循读骚台而东见有礌砢伏莽中者
发之皆怪石也告予曰兄癖类柳州性好山水藉此为
山凡诸形胜可不骛远陵危而得之矣予曰善乃稍稍
为正中峰分左右麓伏者起之满者虚之对峙者差互
之直往者迂回之于是立者为峰侧者为厓深者为洞
卷三 第 23a 页 WYG1254-0777c.png
空者为谷复取兰菊竹木分植上下然后欧阳子所谓
郁然而深秀者次第而成山成复杵地而洼之覆水其
中命曰勺湖予曰此非诬耶季弟曰世固有以小为大
者越人贾汝昜尝言其郡有秘图湖仅大如碗此之为
湖孰曰不然复命家僮縳茅为亭取蔽风雨告予曰昔
王龟龄尝记其第所谓笠亭者此得无近耶他日予登
焉见夫所谓山者微尖寸碧掩映林麓宛然如对泰山
华岳又见夫所谓湖者轻澜浅波拍满涯岸恍然如临
卷三 第 23b 页 WYG1254-0777d.png
震泽洞庭因题曰壶中丘壑进季弟而告之曰夫天下
事有实体可㩀者是谓之真无实体可㩀者是谓之幻
世有以幻为真者亦有以真为幻者以真为幻此妙识
也妙识入于无故不有其有以幻为真此俗识也俗识
胶于有故不知夫所谓无者然此二者为说皆非也是
盖有所缠绕强自排遣耳君子则不然君子之于天下
也不离物以自高不婴物以自病以天下之理应天下
之事其中廓如也季弟作曰因丘壑之谈而得处世之
卷三 第 24a 页 WYG1254-0778a.png
说请书以为记
  贵藩重修后堂记
古者国君居室之制其前曰路寝其后曰燕寝路寝公
也治事之所也燕寝私也退休之所也今制官府有前
堂其古之路寝耶有后堂其古之燕寝耶作前堂以治
事所以致劳也作后堂以退休所以就逸也一劳一逸
古之制也我太祖高皇帝统一寰宇建十三布政司分
理天下事其军马其财赋其刑辟各置大僚以掌之势
卷三 第 24b 页 WYG1254-0778b.png
相颉颃而不相下所以矫前代方镇尾大不掉之弊而
跻天下于乂宁之域也贵州本夷部高皇帝时以宣慰
使田氏分领其地永乐十一年田氏违命治兵相攻无
臣子礼文皇帝恶之削其官乃籍其家建布政司以备
一藩之制初诸宣慰颇暴慢无礼至是皆俯首帖服惴
惴不敢动百年来诸贤良相继为治其政渐敷其俗渐
移官府次舍以渐修理弘治六年吴兴张公廉由贵州
按察使擢本司左布政使一日徘徊廊署顾参政刘君
卷三 第 25a 页 WYG1254-0778c.png
肃参议韩君镛陈君奂谓曰吾藩财赋人民视中州诸
藩不及三之一然而掎角形势控制苗獠以通西南朝
贡道路其地至要也今前堂如制而后堂隘弊殊甚其
何以集谋议广忠益而合筹策之公又何以布筵席举
觞酌而伸燕好之私某不敏愿相与图之诸君皆曰鲁
叔孙婼讼于晋所馆虽一日犹修葺其墙屋及去如始
至焉今吾人实官于此而衙宇不治宜如公所言者时
方聚兵境内以讨都匀诸夷公念使司财赋所出朝檄
卷三 第 25b 页 WYG1254-0778d.png
暮输不暇以为既而群凶授首境土廓清公喜曰乃今
可以有为矣因以其事告于抚按诸公皆曰宜如制公
乃约稍入而节缩之取彼与此计工授程陶土为瓦煅
石为灰取栋梁榱桷于群木所宜建后堂若干楹东西
厢若干当庭之中而屋之以通前后往来又若干楹后
堂之广与前堂称高视前堂为不及而修过之其制雅
雅言言坐以谈公列以序私无不可者初居民十数家
漫入省垣与群吏杂处公曰民与吏淆奸慝曷去乃授
卷三 第 26a 页 WYG1254-0779a.png
之直俾择便地以居即其处为左右二参政廨舍又分
其馀以为吏舍至是以堂言之则前后之制备以居处
言之则内外之分严公又命筑长垣环绕于司如古所
谓牙城为者其垣下甃石上覆以瓦高厚长大牢不可
拔经始于弘治七年夏五月告成于是岁秋八月凡縻
白金若干两粟若干石邦人皆若不知公有所为焉者
既落成众谓古人兴作皆有所表志况此工最钜恶可以
无述乃走使蜀藩属瑛纪其事始瑛待罪镇远府于公
卷三 第 26b 页 WYG1254-0779b.png
为属真各有过吾郡者谈方今人物谓公威而不暴明
而不察简而不烦有古人风度则其所抱负深矣抱负
深者则发泄大然则今之事业其昔日之素蕴耶探公
所有而推之厥施未艾也岂但制一藩而已哉请以是
刻诸石用以纪前绪且以卜后勋
  教谕黄先生祠堂记
君子居官而人爱之既去而人思之思之不置又从而
尸祝之吁此可以观德矣予参知蜀藩政事因巡历下
卷三 第 27a 页 WYG1254-0779c.png
邑见广元县有教谕黄先生祠窃欣慕焉先生姓黄氏
名韺字声叔同予兴化府莆田县人先生兄龙官户部
主事兄子纶官顺德府教授今孙颙登进士第为户部
主事先生讲学家庭兄弟叔侄自相师友宣德中以明
经荐授本府仙游县学训导丁内外艰更无锡丽水青
田三县学训导天顺中以教有成绩升广元县儒学教
谕广元为蜀北鄙军士荷戈而立编民鲜少学久废师
生倚席不讲先生来以义倡率广元人士广元人士翕
卷三 第 27b 页 WYG1254-0779d.png
然趍之乃相与修学舍建文庙塑圣贤像每日衣冠坐
堂上呼诸生使前授以经书背诵覆讲如法其教举子
业务识体裁不剽窃陈腐如所谓活套为者诸生苦贫
无资以为学先生曰汝第为学吾当思以给汝乃察其
贫甚者解衣推食以授之诸生至为泣下其或恃财怙
势不循轨度则严呵之呵之不从施以朴教务从善乃
止故广元人乐从先生之教而畏先生之严明及其久
也而心安之皆曰先生真爱我者矣先生既归诸生指
卷三 第 28a 页 WYG1254-0780a.png
其所修庙学曰此先生之遗绪也其可忘乎见所改课
程曰此先生之遗泽也又可忘乎乃即学宫之旁立祠
肖像以祀先生焉吁此岂可以力致哉盖先生学问渊
懿勇于为义而加以至诚故能感人若是其深且久也
予所谓君子居官而人爱之思之尸祝之而可以观德
者先生真是矣然先生行义不但施于广元而已尝闻
在仙游时知县王彝以白金二百两寄先生所虽爱妾
莫之知也彝病死先生呼其子来授之人服先生之义
卷三 第 28b 页 WYG1254-0780b.png
在丽水时浙寇张甚众以先生有材略推以捍贼先生
部署既定乃谕以忠义众感激效死鼓之而进贼奔北
境土以平人服先生之勇其入蜀时与佥事董公应轸
同时济江公船覆呼近岸诸小舟莫肯前先生曰是欲
得财耳乃自取囊中金分授之众乃乱流而渡董公获
免人服先生之仁且知处事之变凡此予闻诸先生之
孙颙而熟焉者先生之祠在故学宫之内近学迁而祠
毁参议乔公廷仪分守川北道命重立之此见乔公秉
卷三 第 29a 页 WYG1254-0780c.png
彝好德之心亦广元人爱先生之未己也瑛既备书先
生教广元事复以其平生行义而类书之使广元人并
刻于室中他日读者必有感慕兴起愿为先生之所为
者矣是为记
  扬子云书院记
蜀读书称扬子云氏子云郑夹漈通志谓蜀成都人班
固汉书谓郫人按子云自序谓其先出周伯侨氏食菜
于晋河汾号杨侯晋六卿争权逼之乃去晋逃楚家于
卷三 第 29b 页 WYG1254-0780d.png
巫山既而溯江处巴继又溯江处岷山之阳曰郫则子
云固郫人而成都县中有洗墨池意其读书侨寓之所
也子云仕汉当成哀平间官不过为郎其学师承未有
所考或谓参摹四方浑天之事得诸严君平未知是否
其所著书有太玄法言训纂州箴解嘲及有反骚广骚
畔牢愁甘泉河东较猎长杨等赋子云没后法言盛行
于汉其太玄至宋司马公始为之注外此未有好之者
皇明继宋而兴以儒术治天下其教学者以易书诗春
卷三 第 30a 页 WYG1254-0781a.png
秋礼乐为宗以语孟庸学为要以濂洛关闽诸论说为
羽翼若太玄经等皆不列于学官故扬氏之学益微子
云于西土豪杰之士也汉武帝好辞赋司马相如辈挟
其所业以进大见宠幸子云初虽有所慕羡终觉其非
是乃退而自守寂寞清静留心太玄以成一家学可谓
高出等夷矣惜其择义不精失身所事纲目以为贬君
子虽重加爱护而终不能掩其失也予每见韩昌黎氏
以孟轲杨雄荀卿并称间又曰孟氏醇乎醇荀与杨大
卷三 第 30b 页 WYG1254-0781b.png
醇而小疵则杨氏之学当在孟氏下与荀氏并驾至于
司马相如辈则非所论也子云没千馀载郫人张伯明
氏为作书院于郫书院前为堂堂左右为夹室夹室之
南为庑庑南为门堂之北为楼楼制高亢弘敞每开轩
四望则岷嶓诸山左右环绕而汶江前水交流其中而
子云所著益州箴历历可考既又多购书庋置楼上将
使其族与其乡子弟讲习读诵溯子云旧绪仄诸醇而
益大之其用心良厚矣张氏在郫为族最蕃先白河南
卷三 第 31a 页 WYG1254-0781c.png
徙郫至伯明委身蜀王府为承奉正王以其忠诚呼曰
宋景故又别称宋景平日乐为义事虽费钜万无靳惜
意如宋潜溪谪死于蜀乃以其所营寿藏处潜溪秦李
冰凿离𡺾引江水内注其经于郫虽资灌溉未免病涉
乃伐石为梁极其壮丽行者称便至是复作子云书院
其表章先贤之心劝率后学之意至矣予在蜀时尝识
伯明及奔母丧东归伯明遣人来索记因述予所见并
为之书
卷三 第 31b 页 WYG1254-0781d.png
  莆城辟郡学记
莆城中有梅峰焉梅峰东翥如凤凰展翼形郡学在其
下考前志宋咸平二年始建郡学其地天子所予而学
则邑人方仪陈诩相与出私钱为之为之不足乃请官
钱以益之也自宋历元以及我明累政君子屡加脩治
间亦尝改作矣然而去宫墙不寻咫居民累数百家联
薨接栋不见首尾君子恒病其阻阂阨塞欲撤去而不
可得者弘治乙丑进贤饶公榶为御史来按闽前是宜
卷三 第 32a 页 WYG1254-0782a.png
兴杭公济为按察副使来提学又前是南陵陈公效来
为莆郡守御史主治提学主教郡守兼承治教而致之
民是数公者阳嘘阴吸化轴转移人曰宋咸平已亥建
学至是五百有馀岁矣学运其当兴乎我明正统乙丑
脩学至是六十甲子数周矣学事其伊始乎乃者丙寅
岁是为正德初元御史按莆既谒文庙退升明伦堂听
讲已乃徘徊顾瞻若欲有所脩治焉者及出门顾谓太
守曰莆以科甲文章名天下而学宫前仅容旋马此非
卷三 第 32b 页 WYG1254-0782b.png
所当治耶幸为我图之太守退与通守汪侯凤朝节推
沈侯钦谋尽买学前地二侯曰此善政也宜决成之又
曰是地军民杂处屋在民者府平其直屋在军者卫平
其直太守曰善乃谋卫帅丁侯贤丁侯忻然以从相与
处分定乃图上方略于御史于提学御史提学交报曰
可命下军民以得价平争拆屋他徙以其地归之学旧
时训导衙舍与民居错至是并撤之共得地六亩一分
七釐其纵也东为脩二十丈有六尺西为脩一十四丈
卷三 第 33a 页 WYG1254-0782c.png
有七尺其衡也南为广三十丈北为广二十七丈有九
尺乃缭以周垣中为垣而亘之以分南北北为明堂如
其衡之广纵六广之一两端为绰楔以通往来用宋旧
扁东曰达材西曰成德南为斋房二十有六间为厅十
有二为穿堂四前有院落后有蔬圃以处诸生之治行
业者却立而望之壶山前峙天马西列榖城五侯诸山
自东暗拱之形胜之佳前此未有也始事于正德丙寅
八月乙巳终事于其年十一月癸酉仅三阅月而功告
卷三 第 33b 页 WYG1254-0782d.png
成焉是役也财不取于官帑力不起于丁夫地价木价
工价太守皆取裁于御史区画用之可谓善于建功立
业者矣其他若汪侯之提督沈侯之赞襄知县周侯广
之维持文学椽夏君鐖赵君阶戴君槚相与周旋不怠
至于府檄义官曾崇贤监护属功曲尽其道卫檄知事
杨文千户段志贤平定屋价予夺得中皆可书也夫以
数百年之事功而成于一旦十数人之集事同出于一
心谁之力也御史之力也人谓事关于气运果然哉太
卷三 第 34a 页 WYG1254-0783a.png
守将纪功所自而徵记于瑛瑛既直书之矣窃谓学校
由气运而兴则人材当应气运而出愿我人士学宗孔
孟业式伊周以此酬御史作兴我学校之意以此副提
学教养我人士之意幸甚是为记
  重修蔡忠惠祠记
出莆城南三里许为蔡宅有忠惠祠焉忠惠名襄字君
谟宋端明殿学士考宋史及郡县志皆谓公仙游人岂
后徙居莆田故此有公宅欤岁久宅废弛渐入人家而
卷三 第 34b 页 WYG1254-0783b.png
祠亦倾倚不立明成化初都御史滕公昭行部过城南
见路左废祠有蔡忠惠字问曰岂作四贤一不肖诗者
耶从者曰然公下车瞻拜吁嘻命郡守潘侯本愚重作
祠屋三间奉祀唯谨弘治七年今郡守王侯弼以为祠
隘不足以称神栖乃拓而大之作正堂三间高若干广
若干修若干复作寝堂三间高广修杀之旁翼以两房
又杀之近祠有荔枝龙眼园王守曰此故蔡宅地宜赎
之以益岁供于是郡人御史林君诚之子近龙通判陈
卷三 第 35a 页 WYG1254-0783c.png
君瓒之子钺各持劵以来曰蔡忠惠后学典型也公崇
祠以祀之近龙请割地六分钺请割地三分并所有树
木入于祠堂庶仰承公敬事先贤之意与直皆辞焉王
守曰贤哉二生也可与共为义矣祠成王守率僚属飨
诸其室牲丰酒馨礼仪明备乡人来观皆相与叹曰忠
惠没数百年今庙猊如是人固不可不知所以树立也
考公传公举进士调西京留守推官时范仲淹权知开
封府以言事侵宰相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
卷三 第 35b 页 WYG1254-0783d.png
司諌高若讷独以仲淹为当黜欧阳脩以其不知耻移
书责之由是三人者皆坐谴公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
争相传写契丹使市归张诸幽州别馆庆历中知諌院
直气凛凛凡所言皆切中时弊匡益甚多以母老求知
福州开古塘溉民田奏减五代丁口税之半入修起居
注救唐介得贬近地进知制诰三御史论梁适解职公
不草制迁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开封京郡吏缘为奸
公摘伏如神吏不能欺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礼聘
卷三 第 36a 页 WYG1254-0784a.png
郡士周希孟陈烈陈襄郑穆等以经学诲诸生禁郡人
不得破产饭僧以供丧继知泉州架海为梁长三百六
十丈又植松七百里以荫行道之人召为翰林学士权
三司使较天下盈虚出入以制国用其奸弊刬剔殆尽
纲纪纤悉可法英宗不豫皇太子立人谓公有间言公
不安求外拜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丁毋忧去寻卒赠
吏部侍郎淳熙中赐谥忠惠其为文章也诗辞清粹渊
永制诰醇正典重至于序记诸作往往雅驯多变化不
卷三 第 36b 页 WYG1254-0784b.png
袭旧作读之有意味盖公在当时以善书名天下故文
有所掩也于戏士生于世气节足以动缙绅勋业足以
被黎庶文章足以轨范后人则尸祝于其乡也宜矣丙
辰岁予抱忧家居公十四世孙宗计曰郡守加惠我先
人至矣而二公子高义亦不可忘也若不有所纪识恐
后世湮没无稽乃具其事本末以来且录公文为贽予
曰是固所当记矣因谛书之且书公事使郡人有所考
览以为劝云
卷三 第 37a 页 WYG1254-0784c.png
 
 
 
 
 
 
 
 
卷三 第 37b 页 WYG1254-0784d.png
 
 
 
 
 
 
 
 翠渠摘稿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