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七(起至道二年/三月尽四月)
三月辛丑朔 上幸晋国公主第省疾也台州言黄
岩县民郭琮年七十四岁兄弟三人事母年一百四岁
终身蔬食为乡里所称诏旌表门闾赐其母米五硕
帛十匹壬寅诏曰淮南西川峡路等处州府军监每
岁度僧尼并如江浙福建之例癸卯访王府侍讲邢
炳上言被皇太子令召臣于府内讲毛诗久之宾客
李至李沆皆列坐共听戊申灵州言兵马部署安州
观察使郭密卒密大名泾城人气貌雄伟膂力绝人
卷十七 第 1b 页
少丧父随母适同郡人王乙因冒姓王氏瀛帅马仁
瑀闻其名使人召之因以隶帐下上在晋邸方寤寐
奇杰仁瑀荐密得侍左右即位补卫士始复姓郭氏
迁直长累迁至都虞候领富州刺史改马步军都军
头出为棣州刺史迁本州团练使高阳关兵马都部
署会李继迁寇边郡以密有武略擢领安州观察使
充灵州兵马部署至是卒年五十八赠保顺军节度
使庚戌以府州界五族大首领折突厥移为安远大
将军父死来请命故也诏曰应伎术官见任京官者
卷十七 第 2a 页
自今遇庆泽只加勋阶不得拟常参官仍著为定式
癸丑灵州言部署洋州观察使皇甫继明卒继明信
都蓨人也父济仕至汾川令继明身长七尺善骑射
以膂力闻于郡中刺史张延翰以隶左右国初补卫
士迁本班直长 上即位累迁至驲骑都指挥使领
檀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领罗州防禦使未
几改领洋州观察使出环庆路兵马部署受诏护送
辎重灵州继明巳先约灵州部署田绍斌率军迎援
适被疾笃裨将白守荣谓继明曰君疾甚不可行恐
卷十七 第 2b 页
失期会我率兵先往继明宿将虑守策等轻佻与戎
人接战失利因谓之曰我疾少间遂矍铄被甲上马
彊行至清远军而卒年六十三 上闻之惜悼诏赠
彰武军节度使继明性谨愿御下严肃士卒颇畏惮
之甲寅保州团练使曹思进卒思进中山人少时戎
人入寇虏其父思进奋击得之州里称其勇应募补
本城永顺军使选为铁骑军使累迁至驲骑指挥使
马步军都军头领澄州刺史受诏护边兵屡与戎虏
接战杀获甚众以功迁领本州团练使改濮州团练
卷十七 第 3a 页
使定州兵马副部署移保州团练使至是卒年七十
赠沧州观察使司天言荧惑守东井河北转运使言
顺安军民郑彦圭六世同居内无异㸑诏旌表门闾
常税外免其他役庚申诏曰先是诸道州府借官民
钱令市耕牛皆贫无价以偿并除之吏勿复徵督辛
酉桂阳监言方镕银次騞然有声银液皆涌起若山
峰状以献以宗正少卿赵安易为宗正卿丙寅有流
星过中天分为三星相随而隐丁卯内殿崇班阎光
泽国子博士邢用之上言请开白沟河自京师抵吕
卷十七 第 3b 页
梁口凡五六百里以通漕运无山源每岁京师水潦
甚则通流可胜百馀石舟踰月不雨即渴涸光泽等
妄言其利 上听之大发数郡丁夫以充役末几宋
州通判王矩上表极陈其不可且言用之襄邑有田
园每岁苦水潦河渠成即无患矣上览奏知其终
不可成因诏罢其事以皇后母陈留郡太夫人吴
氏进封卫国太夫人以岁旱宿戒乘舆将出诸寺观
祈雨会大风不果遣宣政使王继恩巳下分祷焉戊
辰诏曰自今侍御史寒暑服及殿中侍御史左右司
卷十七 第 4a 页
俸料春秋赐帛并如员外郎例给之 上以京师少
雨命有司讲求故实有司言凡京都旱则祈岳镇海
渎及诸山川能兴云雨者于北郊望而告又祈
宗庙社稷每七日一祈不雨还从北郊如初雨足则
报赛用酒脯醢如常祀诏以给事中参知政事李昌
龄祠北郊张洎祠 太庙寇准祠 社稷己巳以崇
信军节度使王显知泰州镇宁军节度使柴禹锡知
泾州以皇太子妃郭氏进封秦国夫人庚午以比部
员外郎陈如锡为河东转运副使诚州观使赵滔卒
卷十七 第 4b 页
滔贝州清河人尝给事寿帅赵赞上在藩邸日以
隶帐下即位补卫士迁直长累迁至都虞候领敏州
刺史龙卫右第三军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出护
镇州屯兵从破虏徐河降玺书褒谕迁本军右厢都
指挥使出为博州团练使俄充镇州兵马副部署迁
诚州观察使部署如故至是卒年七十诏赠归义军
节度使葬事官给
夏四月甲戌以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继隆为环
庆灵等州兵马都部署殿前都虞候范延召副之以
卷十七 第 5a 页
会州观察使知灵州田绍斌为灵州兵马都部署内
外都巡检使先是 上命洛苑使白守荣马绍忠等
率兵护送刍粟四十万于灵州李继迁侦知之要击
于浦洛河我师与战不利役夫弃辎重溃走悉为继
迁所获始 上令调发车乘分为三辈护送寇至易
为禦而民力不匮乏转运使违旨擅并为一遂致陷
没而丁夫相踏藉死者数万人 上闻之怒遽命继
隆等率师讨致又遣国子博士王用和乘传捕转运
副使窦玭系狱诏验问丙子宴近臣于长春殿饯李
卷十七 第 5b 页
继隆等赴河西行营故也丁丑命宰相及群官分于
京城寺观祠庙祈雨布衣韩拱辰诣检院上言诉宣
政使王继恩有平贼大功当秉机务今止得防禦使
赏甚薄无以慰中外之望 上大怒以拱辰妖言惑
众杖脊黥面配隶崖州禁锢癸未澍雨沾足近臣称
贺甲申屯田员外郎吕奉天上言臣伏见经史年历
自汉魏巳降虽有编联周秦巳前多无甲子太史公
司马迁虽言岁次详求朔闰则与经传都不符合乃
言周武王元年岁在乙酉唐兵部尚书王起撰五位
卷十七 第 6a 页
图言周桓王十年岁在甲午四月八日佛生常星不
见又言孔子生于周灵王庚戌之年卒于周悼王四
十一年壬戌之岁皆非是也马迁乃古之良史王起
又近世名儒后人因循莫敢改易臣窃以史氏凡编
一年则有十二月有晦朔气闰则须与岁次合同苟
不合同何名岁次恭惟 圣朝文教聿兴礼乐咸备
唯此一事久未刋详臣探隐百家用心十载乃知唐
尧即位之年岁在丙子迄太平兴国元年岁亦在丙
子凡三年三百一年矣虞夏之间未有甲子可證成
卷十七 第 6b 页
汤既没太甲元年始有二月乙丑朔旦冬至伊尹祀
于先王至武王伐商之年正月辛卯朔二十八日戊
午二月五日甲子昧爽又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
三日庚午朏王命作册毕自尧即位年距春秋鲁隐
公元年凡一千六百七年从隐公元年距今至道二
年凡一千七百一十五年从太甲元年距今至道二
年凡二千七百三十二年鲁庄公七年四月辛卯夜
常星不见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六百八十一年从
周灵王二十年孔子生其年九月庚戌十月庚辰两
卷十七 第 7a 页
朔频食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五百四十五年从鲁
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孔子卒距今至道二年凡一
千四百七十二年巳上并据经传正文用古历推校
无不符合乃知史记及五位图所编之年殊为阔略
诸如此事触类甚多若尽披陈恐烦圣览臣耽研既
久引證尤明起商王小甲七年二月甲申朔旦冬至
自此之后每七十六年得一朔旦冬至至此及古历
一蔀每蔀积月九百四十积日二万七千七百五十
九率以为常直至春秋鲁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冬
卷十七 第 7b 页
至了无差爽用此为法以推经传纵小有增减抑有
经传之误皆可以发明也古历到齐梁巳来或差一
日更用近历校课亦得符合伏望圣慈许臣撰进不
出百日其书必成傥有可观愿藏袐府诏许之书终
不就戊子赐川峡路知州袁逢吉朱协李虚已薛颜
邵晔查道刘检等七人玺书奖谕章衮部内不理
即令代还韩起嗜酒郡务多稽留不决李文斐得狂
易病举事乖当下转运使问状张嵩不晓时务委
转运使按验以闻皆采访使廉得其状故也庚寅锡
卷十七 第 8a 页
剑南招安使上官正手札曰言者君子之枢机也枢
机之发荣辱之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不可以不慎
不密遇事辄发悔不可追至若剑南遗妖尚未殄灭
民庶未得安堵朝廷未得高枕其谁罪乎汝律身御
下虽为允当然而为之首领如有闻见善恶但当密
具奏陈不令喜怒形于颜色使巴蜀官吏各安其所
岂不善乎先是上谓近臣曰上官正于国家甚著
忠节蜀川盗起之际气𦦨甚盛朝廷深以栈道为忧
正时在剑门逆党奄至以孤军破贼数万之众首挫
卷十七 第 8b 页
其锋及李顺就诛其馀党多亡命山泽凭恃岩险复
相结集攻劫郡县甚为民患王继恩等多方招诱犹
未能致正外抗威棱内推信誓谕以朝廷恩德稍稍
投戈来降蜀境渐宁正之力也正自以受朕特达之
知左右𣹰润之不行由是不畏彊禦不求声援励力
尽瘁乃心公家人有所不及必面攻其短至于诟詈
两川官吏咸怀怨怒屡有封章诉其违越者朕以其
尝著功效意欲全爱之纵谤书押至朕终与明辩其
如众怒难犯古人不侮鳏寡柔亦不茹正终是武人
卷十七 第 9a 页
不知书率意粗暴因知人之材力兼备者亦云鲜矣
朕恐正功业未终而祸难先作因亲书一幅以戒之
癸巳上以梁雍宿兵岁凶歉心忧之令宰相召司
天少监苗守信问以天道咎徵安在守信具为奏曰
臣仰瞻玄象及推验太一经历宫分其荆楚吴越交
广并安宁自来五纬凌犯彗星出见及四神太一临
井鬼之间属秦分雍及梁益之地民罹其灾四神太
一来岁入燕分岁在房心正当京都之地自兹朝野
多有喜庆上览奏令付史馆乙未诏自今五品以
卷十七 第 9b 页
上官任子不得复摄太祝悉令同学究出身依例赴
选集先是上谓宰相曰膏粱之族官勋固以崇贵
子孙仕宦者多至四五人每覃庆中书多授以摄官
末几即授正员不十数年至闺籍此甚弊政亟宜革
之故有是诏丁酉大理寺丞皇甫选光禄寺丞何亮
等言先受诏往诸州兴水利臣等先至郑渠相视旧
疏按史记郑渠元引泾水自仲山西抵瓠口并北山
东注洛三百馀里溉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白渠引
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馀里溉田
卷十七 第 10a 页
四千五百顷两处共田四万四千五百顷今之存者
不及二千顷乃二十二分之一分也询其所由皆云
因近代职守之人改脩渠堰坼坏旧防走失其水故
灌溉之功绝不及古况此水二郡六县资其利以溉
田亩望令增筑堰埭旧有于水斗门一百六十七处
悉巳毁坏望缮治之严禁豪民盗用水移大石洪门
就近上河岸不损处开渠口通河水慎选能吏专掌
其事又言邓许陈颍蔡亳宿等七郡民力耕种不及
之处官私闲田共二十二万馀顷凡三百五十一处
卷十七 第 10b 页
并是汉魏巳来邵信臣杜诗任峻司马宣王邓艾等
制置垦辟之地内邓州界凿山穿岭疏导河水散入
唐邓襄等三州灌溉田土又诸处陂塘防埭大者长
三十里至五十里阔五丈至八丈高一丈五尺至二
丈其沟渠大者长五十里至一百里阔三丈至五丈
深一丈至一丈五尺可行小舟臣等按视诸处增筑
陂堰大费工役欲望于旧防未坏可以疏引水利处
先耕二万馀顷渐兴置之诏从其请令自邓州始但
募民耕垦免其税令选等保举一人与邓州通判同
卷十七 第 11a 页
掌其事选与亮分路按察焉以右谏议大夫雷有终
知许州戊戍右领军卫大将军薛惟吉卒惟吉字世
康故相国居正之养子居正妻妒悍不生育婢妾皆
不得侍侧养惟吉为已子爱之甚笃少有勇力形质
魁伟多追逐京师无赖少年蒲博角抵纵酒为不法
事居正不能禁及居正卒 上亲临哭之居正妻拜
谒上抚存数四问不肖子安在颇改节否必不能
负荷堂构如何惟吉适在苫块中闻其言惊惧愧赧
伏不敢起自是益变节谢绝故与游不逞辈居丧哀
卷十七 第 11b 页
戚甚为得礼惟吉以父累迁至左千牛卫大将军出
知澶州改扬州俄丁母艰抗表求终制国朝故事唯
环卫之列有墨缞从事之文多卒哭起视事至是惟
吉恳求居丧时论异之优诏不从起复知河南府连
典歧秦二郡改左领军卫大将军受诏知延州未行
而卒于秦州之治所年四十二惟吉长贵家既能折
节下士视财如粪土舆议称之然治闺门无法度及
其死家人竞财物妻子满狱矣以西上閤门使张昭
允护灵州屯兵己亥殿前都虞候并代州都部署王
卷十七 第 12a 页
昭远徵赴阙福州言天雨黄菽诏曰诸州司法参军
有不明律令者宜令本路转运司于管内判司簿尉
选通明格法者两换之先是兴国军军资库卒十六
人共盗官钱并按弃市狱上有司駮奏内六人止坐
徒十人并合流三千里 上览奏惊悼故有是诏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七
卷十七 第 12b 页

书写王寿昌初对讫王良弼再对霍良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