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410-053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革除逸史卷一     明 朱睦㮮 撰
建文帝讳允炆太祖之孙懿文太子之子也洪武十年
 十有一月己卯生生六年而其兄雄英卒又十年而
 懿文卒上年六十有五矣御东角门对群臣泣翰林
 学士刘三吾进曰皇孙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
 心皇上无过忧上曰善是年为二十有五年九月庚
 寅立为皇太孙三十有一年五月甲寅上不豫每旦
卷一 第 1b 页 WYG0410-0530d.png
 视朝如故闰五月甲申上大渐召兵部尚书齐泰授
 顾命乙酉崩于西宫遗诏止诸王入临辛卯皇太孙
 即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上皇祖考谥曰
 高皇帝庙号太祖皇祖妣曰高皇后是日葬太祖于
 孝陵丙申追封皇考懿文太子为孝康皇帝庙号兴
 宗皇妣敬妃常氏为孝康皇后尊母吕氏为皇太后
 妃马氏为皇后子文奎为太子追封兄雄英为虞怀
 王封弟允熥为吴王允熞为衡王允□为徐王追封
卷一 第 2a 页 WYG0410-0531a.png
 江都郡主为长公主宗人府仪宾耿璿为驸马都尉
 命齐泰及太常卿黄子澄参与机务六月以蹇义为
 吏部右侍郎夏原吉为户部右侍郎董伦为礼部左
 侍郎兼翰林学士王景彰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侍
 讲练子宁为副都御史王绅为国子博士戴元礼
 太医院使召汉中府学教授方孝孺为翰林侍讲与
 董伦同备顾问秋七月徙置周王于蒙化王讳橚太
 祖高皇帝第五子孝慈高后产也生而忠敬慈孝惠
卷一 第 2b 页 WYG0410-0531b.png
 和太祖高后甚钟爱洪武三年封于吴十三年改封
 周之国开封初太祖大渐时帝为皇太孙御东角门
 黄子澄侍帝曰诸王各拥重兵位崇势偪何以制之
 子澄曰汉平七国而天下宁帝曰诚如此谋吾无忧
 矣及践位召子澄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对
 曰不敢忘然事贵密子澄退与齐泰谋泰欲伐燕子
 澄曰不可燕兵最精卒难图不如先取周周乃母弟
 去其手足而后燕可图也两人议定白于帝乃命曹
卷一 第 3a 页 WYG0410-0531c.png
 国公李景隆帅师备边假道开封围王宫遂执王及
 世子至京师坐以不轨备罹窘辱世子不忍父之非
 辜遂自诬伏由是王得末减乃阖宫迁之云南蒙化
 有司防之严撙物以给仍留世子于京师又数月命
 再审鞫世子承伏如初乃责置临安八月以云南左
 布政使张紞为吏部尚书右布政使陈迪为礼部尚
 书都督佥事何福为征虏大将军帅师征百夷都督
 佥事徐凯副之九月长星殒有声乙酉云南总兵官
卷一 第 3b 页 WYG0410-0531d.png
 西平侯沐春卒冬十月何福进兵金齿讨百夷平之
召北平总兵都督杨文还京师十有一月以工部侍郎
 张炳为北平左布政使河南卫指挥佥事谢贵为北
 平都指挥使伺察燕事
沐春谥惠襄无子弟晟嗣西平侯镇守云南
何福以平夷功进右府都督同知诏求直言举山林岩
 穴怀才抱德之士
以浙江左布政使王钝为户部尚书进士曾凤韶为监
卷一 第 4a 页 WYG0410-0532a.png
 察御史国子学录张智为司业皇子学训导邹缉为
 助教燕府训导康汝楫为安岳知县
召征南将军都督佥事顾成班师
罢北平河南山东山西陜西五省及淮安徐州学校贡
 士十有二月以郑赐为工部尚书陈彦回为徽州知
 府韩宜可为右副都御史谪监察御史解缙为河州
 卫吏以入临非旨是岁承天门灾
洪武三十有二年(即建文/元年)春正月庚辰有事于南郊以
卷一 第 4b 页 WYG0410-0532b.png
 太祖高皇帝配礼成帝御奉天殿受群臣贺明日赐
 天下高年米肉帛絮有差
更定官制
诏修太祖高皇帝实录以魏国公徐辉祖监修礼部左
 侍郎兼翰林学士董伦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王
 景彰翰林侍讲方孝孺为总裁太常少卿廖升侍讲
 学士高巽志为副总裁修撰李贯博士王绅教授胡
 昭审理副杨士奇知县叶惠仲训导罗恢吏目程本
卷一 第 5a 页 WYG0410-0532c.png
 立为纂修官本立迁都御史寻坐祀事不敬降秩仍
 预纂修二月命都督韩观治兵德州都督宋成治兵
 甘肃
废梁国公胡显为庶人安置临襄以楚府姻亲之故
分遣右都御史景昭侍郎夏原吉给事中徐思勉等凡
 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巡行天下三月封孟烱为永安
 王丁亥帝视太学
改侍郎黄观为礼部侍中左都御史景清副都御史练
卷一 第 5b 页 WYG0410-0532d.png
 子宁为御史大夫监察御史戴德彝为左拾遗都督
 府经历胡闰为右补阙时北平按察佥事汤宗希合
 帝意言按察使陈瑛受燕府金钱有异谋词连右布
 政使曹昱副使张琏俱逮诏狱瑛安置广西昱为民
 琏铜陵典史
帝用齐黄之策敕都督宋忠帅边兵三万及燕府护卫
 健卒戍开平都督徐凯戍临清都尉兼都督佥事耿
 璿戍山海关又召燕府胡骑指挥关童等还京师调
卷一 第 6a 页 WYG0410-0533a.png
 北平永清两卫官军戍彰德顺德夏四月荆州告变
 谓湘王柏私造宝钞残虐杀人乃遣使让王王曰吾
 为高皇帝子南面而王先帝疾不及视葬不及会抱
 兹沈痛何乐于生又将辱于奴隶乎因恸哭具服赴
 火而死葬江陵赐谥曰戾未几青州等府告变锢齐
 王槫于京师幽代王桂于大同置岷王楩于漳州并
 废为庶人京师地震日赤无光监察御史尹昌隆上
 言阴盛阳微奸臣专擅之致执政者恶之贬昌隆为
卷一 第 6b 页 WYG0410-0533b.png
 福宁知县当是时文皇于诸王中最长兵力最强朝
 廷深疑而长史葛诚又时时告密文皇知之因托疾
 不出久之称病笃张炳谢贵入问文皇盛夏犹重裘
 拥火炳贵出叹息教授俞逢臣附耳曰王无恙不得
 帝心故耳已而三都督谋燕益急五月太祖小祥时
 燕世子及弟高煦高燧以会葬尚留京师文皇疾奏
 乞三子归视齐泰因之欲请并收黄子澄曰不可事
 觉彼先为备不若且还令勿疑也乃悉遣归六月赠
卷一 第 7a 页 WYG0410-0533c.png
 待制王祎为翰林学士谥文节
以秦府长史茅大芳为御史大夫右补阙胡闰为大理
 卿仁寿县主簿楼琏为翰林侍读汉阳知县王叔英
 为翰林修撰翌日又召解缙为翰林待诏赵谅为留
 守左卫指挥佥事诏逮燕府官属而炳贵与都指挥
 使张信受密旨擒王以长史诚及指挥卢振为内应
 信受命日以为忧其母疑而问之信以实对母曰不
 可吾闻而父尝云王气在燕果尔非汝所能擒也信
卷一 第 7b 页 WYG0410-0533d.png
 闻之益忧不知所从未几复有敕趣之信艴然曰何
 太甚乎乃潜诣府告其故炳司吏李友直又窃炳密
 疏以献文皇乃召姚广孝等共谋防禦时炳贵已帅
 北平在城七卫军士布列城中以栅断燕府四门文
 皇曰我病不出虽塞可也已而军士登城擐甲执兵
 飞矢入王城四面鼓噪文皇始惧计亦莫知所出秋
 七月壬申会遣逮官校中使至文皇尽縳官校置庭
 中召炳贵付所逮者炳贵不来复使逮官校中使以
卷一 第 8a 页 WYG0410-0534a.png
 所就逮名往乃至卫士甚众及门门者呵止之惟炳
 贵入文皇曳杖赐宴酒数行谓炳贵曰吾奉藩于兹
 未尝干扰官民尔等何为离间遂掷杖起出其伏甲
 擒炳贵询之乃知皆齐泰黄子澄所为也文皇即日
 上书自陈不报乃遵祖训帅兵靖难以指挥张玉朱
 能丘福俱为都指挥佥事兵将出右布政使郭资按
 察使墨麟都指挥使李浚陈恭宛平知县贺寅皆从
 之即命资等视事如故时都指挥俞𤦹闻靖难兵起
卷一 第 8b 页 WYG0410-0534b.png
 守居庸马宣守蓟州宋忠守怀来宣与镇抚曾浚以
 蓟州兵攻北平不克俱死之蓟州遂降甲戌靖难兵
 破居庸复破怀来都指挥彭聚孙泰战死宋忠俞𤦹
 俱被执自是遵化密云开平龙门守将皆归附忠𤦹
 既败死宣府震惊谷王橞奔京师丙戌永平指挥陈
 旭赵彝郭亮以城降戊子文皇复上书不报庚寅大
 宁总兵刘贞都督陈亨都指挥卜万引大宁兵十万
 出松亭关次沙河进攻遵化壬辰靖难兵援遵化贞
卷一 第 9a 页 WYG0410-0534c.png
 等退保松亭关亨阴附燕忌万不敢发文皇知之贻
 万书盛誉万极诋毁亨密付所获大宁卒俾归致且
 厚赉之同获卒窃闻因守者请得偕行惟命亦无庸
 赏守请得遣不赏者恚至即发其事贞亨得卒书遂
 执万下狱是时帝锐意文治日与方孝孺辈讨论周
 官法度以为北兵不足忧黄子澄谓北兵素强且兼
 有营蓟之旅不早图恐河北遂失乃命长兴侯耿炳
 文为征虏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宁忠为左右
卷一 第 9b 页 WYG0410-0534d.png
 副将军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盛庸潘忠杨
 松顾成徐凯李文陈晖平安各将偏师步骑号百万
 数道并进期𢷬北平檄河南山东山西三省合给军
 饷改建北平布政使司于真定以刑部尚书暴昭出
 掌司事徵云南兵入京备征八月己酉炳文兵三十
 万次真定都督徐凯兵十万次河间时潘忠守鄚州
 杨松守雄县相为声援壬子靖难兵至涿州乃秣马
 蓐食日晡渡白沟河夜半抵雄县围其城众始觉乃
卷一 第 10a 页 WYG0410-0535a.png
 登城大骂燕军愤恨黎明破其城尽杀守陴士卒松
 与所部九千人俱战而死文皇闻诸将恣杀乃谕之
 曰我之举义所以安社稷保生民岂以多杀为尚尔
 等乖我所为是非求生而欲速死也诸将惧皆免冠
 谢文皇怒始释是日文皇曰潘忠不虞城破必引众
 来援先令谭渊帅兵千馀过月样桥潜伏水中以茭
 草一束蒙其首路旁伏勇士数人望忠至即举炮水
 中伏起据桥忠果趋桥不得渊帅众腹背夹击忠败
卷一 第 10b 页 WYG0410-0535b.png
 被执遂至鄚州尽夺战马辎重辛酉靖难兵次无极
 壬戌次真定炳文出城大战败绩两副将李坚宁忠
 及都督顾成都指挥刘燧皆被执坚道殂丙寅靖难
 兵还北平帝闻炳文败绩始有忧色谓子澄曰奈何
 子澄对曰胜败兵家常事无足虑今我士马精强兵
 甲坚利彼区区一隅岂能当天下之力增兵五十万
 必奏捷矣帝曰孰堪将者子澄曰景隆可以当之前
 不用炳文而用景隆岂有此失于是遣景隆代炳文
卷一 第 11a 页 WYG0410-0535c.png
 驰至军中齐泰等虑辽王宁王通燕召二王入卫宁
 王不至诏削其护卫监察御史康郁上封事其略曰
 窃闻兵久不解屡削藩封臣以为过也何则以诸王
 言之亲则太祖遗体贵则孝康手足尊则陛下诸父
 也罪虽可废而祖之遗体不可残亲之手足不可去
 诸父之恩不可亏也且使二帝在天之灵见其子弟
 辄遭戮辱亦必不忍臣每念至此未尝不流涕也此
 皆竖儒持偏见废大公或病藩封太重日谋削夺以
卷一 第 11b 页 WYG0410-0535d.png
 至于此方周岷二王以无故被执执法者文其罪遂
 使二王父子流离播迁唇亡齿寒人人自危二王既
 窜湘亦被焚而代齐又告反矣彼为计者以为兵不
 举则祸不免是非朝廷激变邪及燕举兵迄今两月
 我前后调兵不止五十馀万而乃一矢无获谓之国
 有谋臣可乎将有二心卒不用命以遗君父忧谁执
 其咎谚曰亲者割之不断疏者续之不坚陛下诚不
 察此必有噬脐之悔疏入不省九月戊辰江阴侯高
卷一 第 12a 页 WYG0410-0536a.png
 都督耿璿杨文帅辽东兵围永平戊寅大将军景隆
 与山东参政铁铉合兵趋河间靖难兵援永平壬辰
 高等退保山海关冬十月戊戌靖难兵出刘家口壬
 寅袭破大宁都指挥朱鉴死之辽王植奔京师丁未
 宁王权及都指挥房宽指挥徐理陈亨陈文皆归燕
 景隆闻靖难兵在大宁引兵攻北平筑垒九门景隆
 攻丽正门几破城中妇女并乘城掷瓦石景隆少却
 军于郑村坝甲寅文皇尽得大宁之众分为五军以
卷一 第 12b 页 WYG0410-0536b.png
 张玉将中军郑亨何寿副之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
 副之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副之徐忠将前军陈文
 吴远副之房宽将后军叶允中毛整副之辛酉靖难
 兵入松亭关十有一月庚午次白河是夜河冰忽合
 众忻然而渡趋援北平辛未玉等与景隆战于郑村
 坝景隆败绩奔德州玉等乘胜遂破紫荆关乙亥文
 皇再上书自陈不报十有二月燕间辽东守将江阴
 侯高削爵安置广东专命杨文守辽东庚申靖难兵
卷一 第 13a 页 WYG0410-0536c.png
 攻广昌守将汤胜以城降
诏进景隆太子太师初景隆被命北伐也实子澄荐之
 及军败子澄匿不以闻帝一日问子澄比闻军中不
 利果何如对曰我军屡战屡胜彼已退走德州旦夕
 捷音当至矣越三日景隆以扼退燕兵闻故进秩且
 遣使赍赐貂裘文绮内酝等物复命魏国公辉祖都
 督瞿能帅师会景隆北伐御史大夫陈性善为监军
 户部司务钱芹为行军署都事是月省躬殿成迁肃
卷一 第 13b 页 WYG0410-0536d.png
 王于兰州以叶砥为翰林编修梁潜为阳春知县胡
 俨为桐城知县颜伯玮为沛县知县袁义为都督佥
 事诛留守左卫指挥同知李申申燕府仪宾让之父
 也
洪武三十有三年(即建文/二年)春正月丙寅靖难兵攻蔚州
 守将王忠李远以城降
湖广参议杨砥上言臣闻帝尧之德亲九族和万邦不
 宜加兵燕藩自剪其辅枝叶尽而本根拨矣帝怒砥
卷一 第 14a 页 WYG0410-0537a.png
 褫其秩安置辽东
置后湖祗候所二月封孟焯为寿昌王赞仪为靖江王
 辛丑靖难兵由居庸还北平壬寅以礼部尚书陈迪
 右侍郎黄观知贡举翰林学士董伦太常少卿高巽
 志充考试官右拾遗朱逢吉吏部郎中徐旭及史官
 叶惠仲吴勤赵友士张秉彝为同考试官御史王度
 俞吉士为监试官甲子改都察院为御史府三月丙
 寅策礼部贡士吴溥等一百一十人以胡广为第一
卷一 第 14b 页 WYG0410-0537b.png
 王艮次之李贯又次之夏四月丙申景隆兵次德州
 武定侯郭英与安陆侯杰次真定会兵六十万号百
 万并力北伐帝遣中官赐景隆玺书斧钺景隆得玺
 书斧钺益骄恣庚子靖难兵出北平壬寅次武清癸
 卯次固安癸丑渡白沟河遇平安伏兵击破之己未
 景隆英杰俱会于白沟庚申瞿能父子与燕将房宽
 接战英等分兵为两翼擒斩数百人杀其将陈亨大军
 矢石如雨射中文皇马凡三被创而三易马矢三服
卷一 第 15a 页 WYG0410-0537c.png
 皆尽乃提剑左右击剑锋亦缺折退走登堤景隆疑
 有伏不敢进追高煦见事急以骑兵数千趋文皇所
 会大风起景隆旗折军乱文皇帅煦复驰入阵大战
 燕军斩俞通渊及瞿能父子纵火燔诸营景隆英杰
 俱奔溃委弃辎重无算景隆玺书斧钺尽为燕军所
 获是役也杀溺死者二十万人景隆单骑还德州壬
 戌靖难兵围德州五月辛未景隆自德州潜出奔济
 南癸酉燕将张信入德州夺军饷百万转掠济阳参
卷一 第 15b 页 WYG0410-0537d.png
 政铁铉都督盛庸参赞高巍自临邑入济南丁丑文
 皇遣都指挥陈旭守德州己卯帅兵遂围济南攻之
 急铉与庸巍日夜防禦乘间大挫之辛巳燕军引水
 灌城济南人大惧铉曰无恐计且破之令登陴人皆
 哭呼曰旦夕且降尽辍守具出千人城外伏地请文
 皇大喜遂下令退兵受降铉于是悬铁版城上伏壮
 士闉堵中及文皇入下铁版伤其马首文皇弃马取
 从马以归闉堵中伏发文皇击退复合兵围济南是
卷一 第 16a 页 WYG0410-0538a.png
 时齐泰黄子澄闻景隆等数败济南危急乃谋罢兵
 壬午命尚宝丞李得成使燕文皇谕得成曰吾尝三
 上书陈达中恳皆不见答不复敢渎尔归报朝廷自
 古听谗邪以残骨肉鲜不覆败我为藩王尚复何求
 而谗人交构发兵见屠是以不得已用兵自救犹日
 望有回旋之恩夫明主之治天下不忘所尊不弛所
 亲举其大而略其细是以九族睦而天下平今欲转
 祸为福如反掌耳诛奸谗以谢祖宗去新法以复旧
卷一 第 16b 页 WYG0410-0538b.png
 制施恩宗亲罢兵息民以保国家无穷之休若狃于
 权奸必剪支属但恐支属尽而国家亦危矣言讫流
 涕左右皆流涕得成还自济南具言之帝怒下得成
 狱六月诏置诸藩宾辅以楚府仪宾马注为孝陵卫
 指挥佥事秋七月平安等帅兵二十万亟趋德州夺
 燕饷守将陈旭惧遁归北平八月戊申济南围解以
 铁铉为山东左布政司有功将士姜贵等五十四人
 升赏有差
卷一 第 17a 页 WYG0410-0538c.png
帝以景隆屡战屡北召还京师命左都督盛庸代总戎
 事仍以济南功封庸历城侯佩平燕将军印铉进兵
 部尚书参赞军务及景隆入见赦不诛子澄谏不听
 翌日御史大夫练子宁执景隆于朝班且泣且数请诛
 之亦不听九月壬戌朔承天门成诏改为皋门又改
 午门为端门端门为应门前门为路门谨身殿为正
 心殿罢华盖文华武英文渊诸殿大学士是日尚书
 郑沂乞老改孝孺为文学博士乙丑靖难兵还北平
卷一 第 17b 页 WYG0410-0538d.png
 冬十月乙未兵部侍郎卢渊以罪罢清远戍卒罗义
 上书乞敦亲罢兵不报历城侯庸帅众次德州安陆
 侯杰次真定徐凯次沧州相为掎角以困北平沧州
 城溃凯督士卒修筑丙午靖难兵佯出攻辽东至通
 州循河而南戊午渡直沽军士衔枚夜行厥明抵沧
 州城下凯等仓卒出禦不战而溃凯及都督程暹都
 指挥赵浒胡原李英张杰皆被执时降燕者数万人
 燕将谭渊夜坑杀降卒三千人凯等皆降十有一月
卷一 第 18a 页 WYG0410-0539a.png
 壬申靖难兵次临清甲戍次大名十有二月甲午次
 汶上庸铉帅兵蹑其后先锋孙霖营滑口燕将朱荣
 刘江袭破霖营都指挥唐礼被执霖退走乙卯靖难
 兵次东昌庸军背城而阵燕以骑兵击左翼不应击
 右翼亦不应文皇因深入庸麾伏起被围数重左右
 翼夹攻文皇窘甚及暮朱能周长以胡骑奋击文皇
 溃围而出燕军为火器所乘大败杀燕将张玉丙辰
 复战又败燕步卒先走庸乘之杀伤万计丁巳庸传
卷一 第 18b 页 WYG0410-0539b.png
 檄真定沧州诸将水陆掎角邀其归路靖难兵由间
 道还北平是岁以徐实为兵部侍郎刘季篪为刑部
 侍郎唐愚为翰林侍读邹瑾为大理寺丞诏举优通
 文学之士
 
 
 
 革除逸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