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
卷八十 第 1a 页 WYG0386-03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八十四中下  元 郝经 撰

  录第二中下

  历象

  纬曜占候 日 月 岁 荧惑 填

  太白 辰 杂星 煇气 五行 灾异

  纬曜占候

  孔子于天道命罕言不语怪力乱神其作春秋略瑞庆
卷八十 第 1b 页 WYG0386-0370b.png
纪天变而不言占示人以常经通谊使之笃恭行事销
弭其本所以事天立命也子产谓天道远人道迩裨灶
焉知天道亦孔子志也然书载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星
有好风星有好雨诗载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
于何不臧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正月繁霜我心忧伤煜
煜震电不宁不令月离于毕俾滂沱矣皆孔子所删定
周礼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
之迁辨其吉凶(原注迁亦变也以推移言)则又周公之所制作孔子
卷八十 第 2a 页 WYG0386-0371a.png
以为礼经者也则变异之有占候尚矣第孔子志而弗
辨尔故其说见于百家传记皆出于孔子六经之后往
往国殊窟穴家占物怪凌杂米盐然稽其说先天则有
见后天则有徵于赢缩犯守飞流陵戾之际则必有兵
丧水旱祸乱之端亟以告语亦足使恐惧修省不敢泄
天自肆以天道正人事以幽契明以远徵迩于道教有
补焉故司马迁作天官书察变异本禨祥谨占候汉代
诸儒亟言灾异后世贤宰相谓人君惟天可畏日取四
卷八十 第 2b 页 WYG0386-0371b.png
方所上灾变水旱事奏之以福其君使侧身修行迂儒
或以为天变不足畏者卒祸其国圣人志而弗辨后世
既书复说又为图象本诸行事于天道命益详有功于
圣人矣天官书曰常星之变希见三光之占亟用常星
五宫列舍(原注中宫及东南西北也)三光七政纬曜也常星既不移
徙祗有大小明闇角动芒刺而已故其变希见七政则
周行乎天赢缩不常又为彗孛搀抢篷烛残贼不胜妖
异故其占亟用故自日月薄食朓朒(原注朓土了反朒女六反)五星
卷八十 第 3a 页 WYG0386-0371c.png
之变两星同度曰聚精气变化曰散芒角相接曰斗轮
郭侵入曰食在上而下曰乘在下而上曰凌穿宿而过
曰历居宿不动曰守周匝曰环屈曲曰绕东西曰句南
北曰已二尺内曰触一尺内曰犯近逼曰抵相覆曰掩
自中曰出由外曰入先期曰蚤后期曰晚已见而伏曰
伏已伏而见曰见退行而西曰逆轨道而东曰顺凡二
十四变其妖星之变则又有方所丈尺气色音声而各
有占战国秦汉以来占候家有甘石历五星法天官书
卷八十 第 3b 页 WYG0386-0371d.png
太初历京氏占风角书集星章天文志至建安初刘表
为荆州牧令武陵太守刘睿集诸家占自经星纬曜变
占外又有瑞星妖星客星流星等占号荆州占今取其
傅于理者著于篇其事验详见三史及晋书故不重出


  日

  天秉阳垂日径一千里太阳之精人君之表阴阳之为
日月乾坤之坎离也离为日内阴而外阳内闇而外明
卷八十 第 4a 页 WYG0386-0372a.png
坎为月内阳而外阴内明而外闇阴阳之精互藏其宅
故其体不易登天而曜其精入地而构其精萃而为天
地之精散而为万物之精进退而为寒暑往来而为昼
夜著道体本然之明更代迭继辉光不已为天地虚灵
不昧之心容光必照为鬼神之良知故日为天之魂月
为地之魄日为天地之命月为天地之性日光不定阳
之动也月光莹定阴之静也日行阳度则盈行阴度则
缩宾主之道也月远日则明生而迟近日则魄生而疾
卷八十 第 4b 页 WYG0386-0372b.png
君臣之义也阳消则生阴故日下而月西出阴盛则敌
阳故日望而月东出天为父日为子故天左旋日右行
日为夫月为妇故日东出月西生也日为众阳之宗七
曜之主将旦则清风发群阴伏出于𤾉谷则为大昕宜
照天下天子当阳向明而治万里同轨夕则入于蒙汜
转于地中匿于阴墟群生向晦入宴以息以存夜气昼
夜一周与天同度其数十(原注自甲至癸)故有十时(原注日中当王食时
当公平旦为卿鸡鸣为士夜半为皂人定为舆黄昏为𨽻日入为僚晡时为仆日㫙为台隅中日出阙不在第
卷八十 第 5a 页 WYG0386-0372c.png
尊王公旷其位)二分二至进退有常以别四时主照临万物发
达元阳施仁行惠以赞化育典致天神谓之曜灵王者
当阳能自昭明德平章百姓百姓昭明焞曜光泽晷道
不忒行失中违常则晷道僣差长为潦短为旱奢为扶
(原注奢大扶附也)扶则邪臣进正臣疏君子不足小人有馀(原注
晷极短尺五寸八分极长丈三尺一寸四分中则七尺三寸六分或过不及则为差也)心昏塞沈
湎非度谓之反阳为阴则煤而无光国乱无政民不聊
生则昼昏而行人无景苛急而暴则行疾怠慢而慠则
卷八十 第 5b 页 WYG0386-0372d.png
行舒凶沴感变则变色示象赤则乱臣谋逆黄则兵战
其国紫黑则乘舆晏驾青黑则宸扆忧疾白黑则兵丧
并起象见则山河分裂入而复出则僣王彊二三并出
则主分立乌出则天子蒙尘乌见则昏童在位中有黑
子黑气黑云乍三乍五贼臣犯主枢星直井无影则食
阴盛而合朔之际为月魄掩之也月先天则食晦合朔
则食朔后天则食朔夜皆臣专君子逆父妇乘夫
小人病君子之象故诗人以为不臧而幽王身
卷八十 第 6a 页 WYG0386-0373a.png
弑国亡春秋书三十六食而弑君三十六则日食天变
之至大者也是以天子不举修德以自责伐鼓于社以
责阴诸侯伐鼓于朝以自责用币于社以礼阴故右亏
则折右肱左缺则丧左弼上食则君失位太子登极下
食则君变将失位分同度至相遇则灾轻正阳之月慝
未作则灾重(原注分二分至二至孟夏为正阳月慝阴也)王日则天子下席
相日则宰辅伏辜囚死则臣下短折休废则人民疾疫
春食则水夏食则旱秋食则兵冬食则饥分则轻过则
卷八十 第 6b 页 WYG0386-0373b.png
重既则尤重始食之分轻当食之分重复明之分吉卯
辰前则事重午未后则事轻食而星殒怨讟并兴国乱
易政食而地震讹谣并兴国亡易主方食而云兴雨降
天子有德

  月

  天秉阴垂月径一千里太阴之精后妃之表大臣之象
配日佐阳含弘光大而代终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其
数十二一晦朔而与日会日行十三度有奇十二月而
卷八十 第 7a 页 WYG0386-0373c.png
周天消息见伏百里为品千里立表万里连纪晦朔正
终始弦为绳墨望成君德春夏南从阳秋冬北复阴制
节谨度以顺为正以谦为德所以长众阴也典致地祇
人鬼谓之素灵其体本黑受日之光而白为日之影分
为二曜坤顺承天配为二仪也三五而盈三五而阙者
月一面受日之光如弹丸涂粉之半侧视之则才见如
钩对视之则正圆如镜半侧半正则如上弦故月光常
圆自人视之乃有偏正而为晦朔弦望非明魄羡生而
卷八十 第 7b 页 WYG0386-0373d.png
有盈阙也故以人观象消长盈阙合夫八卦阴魄为主
阳明为宾自然之数也晦而存神合朔而化三日而始
见一阳之光于西方庚地坤之震也八日而上弦见二
阳之光于南方丁地坤之兑也十五日望则三阳全于
东方甲地坤为乾也十六日下见一阴而生魄平旦没
于西方辛地乾之巽也二十三日见二阴之魄而下弦
平旦没于南方丙地乾之艮也三十日则晦而无所见
三阳尽伏于西北壬地乾为坤也于是周天会日而复
卷八十 第 8a 页 WYG0386-0374a.png
见一阳月中有景者月金水皆受日星之光故皆能受
物之景天包地外地在天中中间太虚日月往来日随
天而在地中则月随天而在天中日光从地四旁而上
月乃受之以为光故月中之景即地之景其空明者地
涯之水景也日行中道为黄道又为光道而月则有九
道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
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
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
卷八十 第 8b 页 WYG0386-0374b.png
之一决房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行中道则安
宁和平若失节度而妄行出阴间多阴事外北三尺阴
星多慢政北三尺太阴大水兵出阳间人主骄恣外南
三尺阳星多暴狱南三尺太阳大旱丧以静虚卑逊为
德阴幽肃杀而主刑以厝而不用为道故泰之六五阴
乘阳尊则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归妹之六五则曰其
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阴不敌阳后不夷
主臣不过君也故敌日则夺曜同度则无光伏而晦藏
卷八十 第 9a 页 WYG0386-0374c.png
乃得其常晦而见于西方谓之朓朔而见于东方谓之
侧匿朓则侯王舒侧匿则侯王肃小僣小毁大骄大灭
君刑缓则行疾君刑急则行徐不当没而没不当望而
望则破军杀将当出而不出当弦而不弦臣下怀奸刺
则贼臣专政将臣不肃(原注刺光如刺出也)齿则后妃绝理赏罚
不当(原注光如锯齿也)二三并出则中国乱亡乍南乍北
则兵刑失理或进或退则外戚乱朝昼明则奸邪
并作明动则女主失行变色则将帅有殃虹贯则中宫
卷八十 第 9b 页 WYG0386-0374d.png
僣位重轮则椒房有庆色青则主病人饥色赤则兵起
大旱色白则其分有丧色黑则宫闱有贼色黄则其君
有德五星入则其君逐食五星没则其国亡五星环绕
则王者恶之两角出则山河分裂三无魄则其望必食
月傍受日光一面则圆而明至明中有闇虚望则与日
正对为闇虚所射且至精不二受故阳胜阴火息水是
以食皆君臣父子夫妇纲常之错乱故亦凶也必食于
望者诛其盛也是以谓之常故食则修刑后妃理内政
卷八十 第 10a 页 WYG0386-0375a.png
所以修阴也食既其分大将凶食戊巳则水旱丙丁则
丰穰辰巳之方无麦午未之方无禾方战而食则主败
食而云兴雨降有兵不战连月食后妃凶大臣忧外国
易主

  岁

  木行之精苍帝之神震气之曜是为岁星径一百里于
乾为元于德为仁于事为猊其位东方其日甲乙其时
主春其色青其音角其性柔惠生物之星也日行二十
卷八十 第 10b 页 WYG0386-0375b.png
八分一十八秒(谨按史记作日行十二分度之一)东行十二度百日而
止逆行八度百日复东行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
其在四孟四季则岁行二舍四仲则岁行三舍岁历一
辰十二岁而一周天故谓之岁星取一岁之义命之也
一曰摄提一曰重华一曰应星一曰星纪凡四名岁阴
在寅正月岁星在营室是月日月亦会营室室为岁庙
谓之清庙(原注甲乙为阳寅卯为阴岁阴太岁所在之辰也凡日月右转所会之次谓之辰五星亦
右转与日月同会于其次之宿乃其星之庙也谓之庙者日月阴阳之精五星遇其会则乘阴阳之王气故谓
卷八十 第 11a 页 WYG0386-0375c.png
之庙犹三光所会谓之帝庭帝座也按天官书与汉志岁星之出与所在之舍多不同天官摄提格岁岁阴左
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名曰监德色苍苍有光其失次有应见柳岁早水晚旱汉志
甘氏在建星婺女太初历在营室东壁单阏岁岁阴在卯星居子以二月与婺女虚危晨出曰降入大有光其
失次有应见张岁大水太初在奎娄执徐岁岁阴在辰星居亥以三月与营室东壁晨出曰青章青青甚章其
失次有应见轸岁早旱晚水太初在奎娄大荒落岁岁阴在巳星居戌以四月与奎娄胃昴晨出曰跰踵熊熊
赤色有光其失次有应见亢太初在参罚敦牂岁岁阴在午星居酉以五月与胃昴毕晨出曰开明炎炎有光
偃兵惟利公王不利治兵其失次有应见房岁早旱晚水石氏曰启明太初在东井舆鬼叶洽岁岁阴在未星
居申以六月与觜𩽌参晨出曰长列昭昭有光利行兵其失次有应见箕太初在注张七星涒滩岁岁阴在申
卷八十 第 11b 页 WYG0386-0375d.png
星居未以七月与东井舆鬼晨出日天音昭昭白其失次有应见牵牛甘氏在弧太初在翼轸作鄂岁岁阴在
酉星居午以八月与柳七星张晨出曰长壬作作有芒国其昌熟榖其失次有应见危有旱而昌有女丧民疾
甘氏在注张太初在角亢阉茂岁岁阴在戌星居巳以九月与翼轸晨出曰天睢白色大明其失次有应在东壁
岁水女丧太初在氐房心大渊献岁岁阴在亥星居辰以十月与角亢晨出曰大章苍苍然星若跃而阴出旦
是谓正平起师旅其帅必武其国有德将有四海其失次有应见娄石氏曰天皇太初在尾箕困敦岁岁阴在
子星居卯以十一月与氐房心晨出曰天泉玄色甚明江池其昌不利起兵其失次有应出昴石氏曰天宗太
初在建星牵牛赤奋若岁岁阴在丑星居寅以十二月与尾箕晨出曰天皓黫然黑色甚明其失次有应见参
石氏曰天昊太初在婺女虚危汉志曰甘氏太初历所以不同者以星赢缩在前各录后所见也其四星亦略
卷八十 第 12a 页 WYG0386-0376a.png
如此凡建寅之月日月会于营室天官书谓岁阴在寅星居丑正月与斗牛同出则不合度太初历谓在营室
则与日月同会为合故室为岁庙也)故曰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逆顺其
精升为天帝降为太稷佐天为冢宰贵臣出震而首庶
物体元居正有人君之象主发政施仁主福司人之德
主岁事为统首纪号令主谷及百果草木故又为大司
农司肃典致时雨(原注肃时雨若)主岱宗于地则主齐鲁及东
夷清润安静则天子寿昌天下安宁人民尚德风雨时
顺百谷丰登王者不仁慢神虐民而猊不恭不能建元
卷八十 第 12b 页 WYG0386-0376b.png
育物童山赭林穷极土木逆春令伤木气则岁星行罚
缓则不行急则过分逆则占趋舍为赢退舍为缩赢则
兵不复缩则国有忧兵败将死所去失地所居得地所
在之国谓之得岁不可伐可以伐人对为冲岁国乃有
殃赢缩之冲其殃尤甚久守则福重逆行则祸起摇动
人主怒无光仁道失又其星各有占岁星赤而角其兵
张黄而沉其野穰青黑为疾为贼赤灰为丧为败顺角
而战者胜逆则不胜乍小乍大其色数变王者恶之宜
卷八十 第 13a 页 WYG0386-0376c.png
行赦令当见而忽亡野死之王周礼保章氏以十有二
岁之相观天下之祅祥(原注相所见之相也)七政而祗以岁占故
自左氏传天官书诸星家岁星之占为重以其居五星
之首也故王者奉天必谨候岁星凡月食五星其国皆
亡食岁星则饥后妃倾岁星入月其野有逐相袭月逮
之臣逼君女主忧与它星遇而斗天下大乱二星相近
者殃大相远则浅从七寸以内必之(原注必有祸也)岁星与土
合为内乱饥主勿用战败填不避岁则后帝共政与水
卷八十 第 13b 页 WYG0386-0376d.png
合则变谋更事火为旱为饥金为白衣会为水及大将
死斗则破军杀将水金在南为牝牡年榖大熟(原注水金阴岁
阳故曰牝牡阴南阳北相交故榖熟)金水北岁偏无(原注阴阳不交故岁或有或无)凡三
星合是谓惊立绝行(原注有兵丧故惊改主故绝)其国外内大乱有
兵有丧民人饥乏改立公王四星合是谓大汤(原注音荡涤也)
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五星合是谓易行有德
受庆改立大人奄有四方子孙蕃昌无德受罚亡其国
家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事亦小一星居舍四星就
卷八十 第 14a 页 WYG0386-0377a.png
合为从所聚之国王天下从岁星其舍真人以仁致天
下凡五星失次伏逆变而皆生妖星皆主兵丧大乱岁
星之变为天棓天枪(原注楚行反)天猾天冲国皇天搀(原注音参)
及登天根天荆真若天猿天楼天垣苍彗凡十有四星
出以甲寅两青方在旁(原注京房集星章妖星皆见于日旁互有五色方云五星所生
以五寅日出)天棓星一名觉星本𩔖星末锐长四丈出东北
方西方则天下兵争天枪星长数丈两端锐出西南方
不过三月必有乱君破国伏辜其馀殃为旱饥暴疾天
卷八十 第 14b 页 WYG0386-0377b.png
冲星如人苍衣赤首不动出则臣谋主兵变君死国皇
星大而赤𩔖南极老人去地三丈如炬火出则内难兵
丧大起天搀星长四丈本𩔖星末锐𩔖云状如牛出西
南方主捕制出则为兵为乱为丧为旱枯骨籍籍赤地
千里彗星亦曰埽星本𩔖星末𩔖彗小者数寸长或竟
天皆五星所变故其色各𩔖其星岁苍火赤土黄金白
水黑体无光出必傅日而假其光故夕见东指晨见西
指在日南北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所出殃
卷八十 第 15a 页 WYG0386-0377c.png
著所指殃发行迟殃深行疾殃浅皆为大丧大兵除旧
布新易主革命偏指曰彗芒气四出孛孛然曰孛(原注音背)
恶气之钟尤重殃甚于彗出与本星合或行及本星(原注
如苍彗遇岁赤彗遇火)或合他星而行及之(原注如苍彗及岁之妖星合遇火土金水
而孛之也)皆为客犯主臣犯君必有篡弑放废之祸大乱革
命之事故凡妖星彗孛其首也妖星之变见诸星家者
七十八名𩔖无象占其可考者则各附本星之下岁星
之有象占者凡六星

卷八十 第 15b 页 WYG0386-0377d.png
  荧惑

  火行之精赤帝之神离气之曜是为荧惑径七十里于
乾为亨于德为礼于事为视其位南方其日丙丁其时
主夏其色赤其音徵其性刚烈长物之星也每十月入
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无道之国远日专恣出入无
常日行七十六分四十杪月行十九度其东行急一日
行一度半行十六舍而止逆行二舍六旬复东行自所
止数十舍十月而入西方伏行五月出东方三十三岁
卷八十 第 16a 页 WYG0386-0378a.png
一周天谓之荧惑者取不常之义命之也一曰罚星一
曰执法天地之初袛有水火故天一为水地二为火水
则川源波荡蒸为云雨趋下而缓薄于阴气火则烟焰
激烈凝为日星腾上而速合为刚风皆有形而不定者
也故其变化不测而其行不常荧惑火精惟与大火合
而心为荧惑庙谓之明堂故曰察刚气以处荧惑其精
为风伯佐天为理内理政外理兵凡五星皆天之使荧
惑独疾速专恣故为天子大使巡摄万国司察臣下之
卷八十 第 16b 页 WYG0386-0378b.png
过而主祸及天下火纪出纳之令又为大鸿胪主死丧
司哲典致时燠(原注哲时燠若)主南岳于地则主吴楚及南蛮
赤明净润轨道无变则上下有礼不僣不忒王道和平
无孽火之咎王者亏礼视不明不能亨通长物逆夏令
伤火气则荧惑行罚缓则不出急则不入违道则占反
道二舍以上居之三月其国有殃五月受兵七月半亡
地九月大半亡地因与俱出入国绝祀历紫宫太微谓
之火入室王者恶之凡失道为悖乱残贼疾丧饥兵殃
卷八十 第 17a 页 WYG0386-0378c.png
还至虽大当小久而至当小反大其阳为男丧阴为女
丧角动环绕乍前乍后或左或右为之作态低昂为殃
益大出则兵起入则兵散昼见君弱权臣擅命大行诛
杀其出西方曰反明主命者恶之东行疾则兵聚东方
西行急则兵聚西方紧小而闇谓之悖怒有急兵奸伏
满野动摇厥弛(原注张弛也)则佞巧依势微言毁誉进𩔖蔽
(原注𩔖其党也)句己战凶军有围退行芒角如锋刃天子毋
出宫下有伏兵芒大四出众为乱天下兵起色变如死
卷八十 第 17b 页 WYG0386-0378d.png
灰瘗火谓之急缮贼臣犯上宫庭流血黑角刺中则兵
器有焰孽火然地主丧国亡天下分裂其入守犯太微
轩辕营室大火为焚庙逐君主命恶之凡五星行至其
庙谨候其命当见而忽亡不知所出则下为童谣妖言
以告其徵然后出于危亡之国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
荧惑所在月食则女主忧大臣大将凶袭月则逆兵入
宫与它星斗光相逮祸深不相逮祸浅其所舍则兵聚
其下顺战胜逆战败从太白军忧离之军却出太白阴
卷八十 第 18a 页 WYG0386-0379a.png
有分军行其阳有偏将战当其行太白逮之破军杀将
与水合为淬(原注忽内反相熄也)与金合为烁为丧(原注相销也)皆不
可举事用兵大败合土为忧生孽卿(原注文耀钩火土合则为炉冶炉冶
成则火兴火兴则土之子淬金乃销铄金铄则土无子无子辅父则益妖孽故子忧也)合木后妃
死为北军用兵战败岁歉民饥(原注焚木杀豰故饥)北居舍而四
星来聚其分真人以礼致天下其精变而生妖星则为
昭旦蚩尤之旗昭明司危天搀天阴晋若官张天惑天
崔赤若赤彗凡十有二星出以丙寅两赤方在傍蚩尤
卷八十 第 18b 页 WYG0386-0379b.png
之旗𩔖彗而后曲象旗或为赤云其长竟天或谓其色
上黄下白或谓若植萑而长竟天或谓如箕而长二
丈其末皆有星凡妖星其末皆如星而非星若辉晕光
魄然而不定盖非五行正气也蚩尤旗见外兵极外流
血四夷内兵极内流血宫闱昭明星亦名岁华星赤帝
之精象如太白而七芒中角长出末锐如笔又名笔星
或谓如太白光芒而不行或谓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
或谓状如三足杌上有九彗上向或谓赤彗分而为昭
卷八十 第 19a 页 WYG0386-0379c.png
明昭明灭光为起霸起德之徵所出之国兵起多变一
曰大人凶兵大起司危星大而白如太白有毛有目两
尾两角出正西方去地可六丈数动察之而赤为兵乱
乖争天子以不义失国豪杰并起声望大臣行主德天
搀星彗属状如剑戟长四五丈色白数动主杀罚出则
谗乱饥兵白骨蔽野戈戟如林凡有象占者四星

  填

  填星土行之精黄帝之神坤气之曜是为填星径五十
卷八十 第 19b 页 WYG0386-0379d.png
里于乾为贞于德为信于事为思其位中央其日戊巳
其时四时(原注月令土王季夏未月坤在西南离兑之间致养之道也今曰四时以分王为言也四
端不言信仁义礼智皆本信非信则德不成四时无土位春夏秋冬皆本土非土则物不生故信分主于四德
土寄王于四季皆十八日总得七十二日其四时各去其十八亦各得七十二日共成三百六十日其专位则
在于季夏全体则分于四季也故曰其时四时)其色黄九芒其音宫其性重厚
养物之星也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出百二十日而逆
西行二百二十日反东行见三百三十日而入入三十
日复出东方岁行一宿二十八岁一周天谓之填者取
卷八十 第 20a 页 WYG0386-0380a.png
其安静之义命之也一曰地侯虽则地𩔖然根本五行
其行最缓亦不纯系乎地常以甲辰始建斗之岁仲冬
丑月日月亦会于斗而始行故南斗为瑱星庙谓之文
太室故曰历斗会以定填星之位其精为灵星佐天为
司徒主布德施教又为女主司天下女过又天子之星
有土之主察安危存亡之几以降祸殃又主岁功穑事
土功丧葬复土之事凡丘墓陵寝之神司圣典致时风(原注
圣时风若)主嵩岳于地则主三河宋郑黄润明静轨道无变
卷八十 第 20b 页 WYG0386-0380b.png
则有土之君厚下安宅四鄙不耸民狎于野时和岁丰
无物产之妖夫猊言视听以心为主仁义礼智为心之
德心思不妄而得其正则主静不动四德皆失四事皆
违四时皆逆则心失其正为妄为狂于是四星皆失其
道填星乃为之动而行罚缓则不逮急则过舍逆则占
凡所居之国吉未当居而居已去而还居则得土不乃
得女当居不居已居还去则失土不乃失女不有土事
若女之忧不可举事用兵其居久国福厚易福薄(原注易疾
卷八十 第 21a 页 WYG0386-0380c.png
过也)厚不可伐易可伐其赢王不宁缩军不复失次上二
三宿有王命不成不乃大水失次下二三宿后戚其岁
不复不乃天裂地动句己芒角则为雹为雷山崩地坼
鬼哭人流龙蛇为妖角青黑主疾忧民大疫角白四刺
天子入陵大臣复土大水为灾变色赤赤地千里为火
为饥当见而忽亡则为老人妇女下发阴祸天崩地陷
城复于隍改易太社月食有大诛杀袭月谓之土瘗水
女主入陵兵败革政与水合穰而拥阏有覆军其国不
卷八十 第 21b 页 WYG0386-0380d.png
可举事出亡地入得地一日为变谋更事为旱合金为
疾为丧为内兵亡地合木则饥外兵胜与岁相守内乱
易主居舍而四星来聚其分真人以重德致天下其精
变而生妖星则为五残狱汉烛星大贲昭星绌流旬始(原注
旬一作营)蚩尤虹蜺系咎天上天伐从星天枢天翟天沸荆
彗黄彗凡十有八星出以戊寅两黄方在旁五残星亦
名五锋星表有气如晕有毛状如辰星而角出正东方
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而青或谓苍彗散为五
卷八十 第 22a 页 WYG0386-0381a.png
残五分毁败之徵主乖亡急兵大丧政在伯野不利其
冲狱汉星亦名咸汉出正北方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
动察之中青下有三彗从横主逐王刺主出则阴精横
兵起其下大丧凶哭声震野四夷惊动烛星状如太白
有三彗上出其出不行见则灭所烛者城邑乱有大盗
不成又以五色占旬始星出北斗旁状如雄鸡其怒青
黑象伏鳖(原注怒一作帑雌也)一曰黄彗分为旬始主兵乱横起
诸侯雄鸣期十年圣人起而诛灭之凡有象占者四星

卷八十 第 22b 页 WYG0386-0381b.png
  太白

  金行之精白帝之神兑气之曜是为太白径一百五十
里于乾为利于德为义于事为言其位西方其日庚辛
其时主秋其色白其音商其性严厉收物之星也日行
一度二十七分一月行一辰一岁周天常以正月甲寅
与荧惑晨出东方二百四十日伏伏四十日又出西方
二百四十日而伏伏三十五日而复出东方出以辰戌
入以丑未其入其出必以风雨春见东方以晨秋见西
卷八十 第 23a 页 WYG0386-0381c.png
方以夕其出不过参天(原注三分天之一辰卯申酉之间也)过午为经天
(原注太白阴星也出东当伏东出西当伏西故出不过三天日阳也日出则星亡太白乃昼见午上行而过之
谓之经天)谓之太白者取其方色命之也晨出东曰启明夕
出西曰太白一曰殷星一曰大正一曰营星一曰观星
一曰宫星一曰大衰一曰大泽一曰终星一曰大相一
曰天浩一曰序星一曰月纬一曰开星一曰火鼻一曰
众星一曰宦星一曰梁星一曰大嚣一曰天表一曰大
爽凡二十二名附日而行仲冬日月会于角亢太白亦
卷八十 第 23b 页 WYG0386-0381d.png
会于角亢亢为太白庙谓之疏庙故曰察日行以处太
白其精为雨师佐天为大司马大将军位上公掌九伐
之法以行天讨又为女主主罚凡金革兵械行陈法令
师众律度车骑部曲皆主之司乂典致时晹(原注又时𤾉若)
西岳于地则主秦陇羌戎西域白光静润轨道无变则
天子有道中国安彊师贞而丈人吉王者悖义好杀纶
綍不从不能利物而反害之逆秋令伤金气则太白行
罚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逆则占其始出东方行迟率日
卷八十 第 24a 页 WYG0386-0382a.png
半度一百二十日必逆行一二舍上极而反东行率日一度
半二百二十日入其庳近日曰明星柔高远日曰大嚣刚
其始出西方行疾率日一度半百二十日上极而行迟日半
度百二十日旦日必逆行一二舍而入其庳近日曰太白柔
高远日曰大相刚当出不出当入不入是谓失舍必有破军
篡国野死之王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偃兵兵在外入
未当出而出当入而不入天下兵起所当之国破未当出而
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兵起所当之国亡当期而出其国昌出
卷八十 第 24b 页 WYG0386-0382b.png
东为东方入为北方出西为西方入为南方所居久其国
利易其乡凶(原注乡向也)出西逆行至东正西国吉出东至西
正东国吉入七日复出将军战死入十日复出相死入又
复出王者恶之出三日而复微入入三日乃复盛出是谓
耎而伏(原注耎退也)其下军破将败已入三日又复微出出
三日乃复盛入其下国有忧兵虽众敌食其谷帅虽多
将为人虏出东为德举事左之迎之吉出西为刑举事
右之背之吉反之皆凶西出失行外国败东出失行中
卷八十 第 25a 页 WYG0386-0382c.png
国败色白五芒出蚤为月食(原注先期而出与月相淩不见者则食)晚为
天妖彗孛发无道之国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原注行迟
而下也举目平正出桑榆上馀二千里)上而疾过参天(原注未申之间)疾其对国上
复下下复上有反将经天天下革命是为乱纪人民流
亡昼见与日争明彊国弱弱国彊女主昌日方南太白
居其南日方北太白居其北为赢侯王不宁用兵进吉
退凶日方南太白居其北日方北太白居其南为缩侯
王有忧用兵退吉进凶出高用兵深吉浅凶卑浅吉深
卷八十 第 25b 页 WYG0386-0382d.png
凶行疾用兵疾吉迟凶行迟用兵迟吉疾凶出大后小
兵弱出小后大兵强小以角动兵起角敢战吉不战凶
击角所指吉逆之凶进退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动摇
躁躁吉静凶圜以静静吉躁凶出则兵出入则兵入出
西方昏而出阴阴兵强暮食出小弱夜半出中弱鸡鸣
出大弱是谓阴陷于阳其在东方乘明而出阳阳兵强
鸡鸣出小弱夜半出中弱昏出大弱是谓阳陷于阴伏
而出兵兵有殃出卯南南胜北方出卯北北胜南方正
卷八十 第 26a 页 WYG0386-0383a.png
出卯东国胜出酉北北胜南方出酉南南胜北方正出
酉西国胜其色大圜黄𣽎(原注音泽润也)可为好事其圜大赤兵
盛不战其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
比奎大星赤角有战白角有丧黑圜角忧有水事青圜
小角忧有木事黄圜和角有土事有年角明见影战胜
黑角锐刺伏兵大战居实有得居虚无得(原注实在宿合度卢赢缩
不常也)行胜色(原注合度胜色正)色胜位(原注色正胜居宿)有位胜无位有
色胜无色行得尽胜之(原注行得其道得一作德)当见而忽亡则为壮
卷八十 第 26b 页 WYG0386-0383b.png
夫处于林麓以发兵祸大呼群起革命易主月食以强
国战袭月则大将戮女主忧行与月并为战并西方主
战并东方客战一尺而城拔二尺而国病三尺而军忧
五尺则不战出东方若西方晦而未尽三日朔而始生
三日与月并其间容指入月八日战主败破军杀将二
指则入月十二日主败城拔三指则入月十七日主败
将走四指则入月二十日两军交绥客主俱败五指则
守而不攻陈而不战入房心间谓之金上堂逆兵犯君
卷八十 第 27a 页 WYG0386-0383c.png
凡犯列星小战五星大战其相犯太白出其南南国败
出其北北国败行疾武不行文遇火兵丧大起与木合
光战不合不战合相毁有破军杀将故天子将将将军
将兵必谨候太白居舍而四星来聚其分真人以义致
天下其精变而生妖星则为天杵天柎伏灵大败司奸
天狗贼星天残卒起若星帚星若彗竹彗穑星猿星白
雚白彗凡十有七星出以庚寅两白方在旁天狗星状
如大奔星色黄有毛尾旁有短彗有声如雷其下止地
卷八十 第 27b 页 WYG0386-0383d.png
𩔖狗所堕望之如火光炎炎(原注音焰)冲天其上锐其下圆
如数顷田处或谓状赤白有光下即为天狗又谓流星
有光见人面坠无声若有足者曰天狗其色白其中黄
如遗火状主守禦候兵讨贼出则天下大战破军杀将
人相食其下流血千里天狗饮之国亡革政其恶气所
钟又甚彗孛其冲祸尤重贼星亦名六贼出正南方去
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或谓状如彗恶气如五残
出则天下祸合逆祲开枢其下兵起不利其冲凡有象
卷八十 第 28a 页 WYG0386-0384a.png
占者二星

  辰

  水行之精黑帝之神坎气之曜是为辰星径一百里于
乾为贞于德为知于事为听其位北方其日壬癸其时
主冬其色黑其音羽其性舒缓藏物之星也一日行一
度九十九分六十二秒一月行一辰一岁周天常以四
仲月出二月春分见奎娄五月夏至见东井八月秋分
见角亢十一月冬至见牵牛出以辰戌入以丑未二旬
卷八十 第 28b 页 WYG0386-0384b.png
而入晨候之东方夕候之西方常与日月之会同辰而
出孟春日月会于营室春分辰见奎娄仲夏日月会于
东井辰星亦见东井且月行一辰出辰四正得辰之中
能正四时与北辰同象故命之为辰也一曰小正一曰
长庚一曰天搀一曰安周星一曰细爽一曰能星一曰
钩星一曰纽星一曰㸑星一曰伺祠凡十名附日而行
季夏日月会于柳七星辰星亦会于柳七星七星为辰
星庙谓之员宫故曰察日月之会以定辰星之位其精
卷八十 第 29a 页 WYG0386-0384c.png
为河伯佐天为廷尉偏将主生物以布其纪以理四时
明罚敕法以平天下主凡天下水土之政与日月同精
故为女主掌八柱九川以载地故为大臣司谋典致时
(原注谋时寒若)主北岳于地则主燕赵代北北夷诸旃裘之
国引弓之民黑润轨道无变则天子惠泽逮下汪濊涵
泳万民丰乐理法平而无冤民四夷来王中国安彊河
汉安流民无水害王者瞢闇滥听而行昏德刑罚不中
冤讼上闻逆冬令伤水气则辰星行罚缓则不出急则
卷八十 第 29b 页 WYG0386-0384d.png
不入非时则占其时宜效不效为失(原注效见也宜见不见为失罚之也)
追兵在外不战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
饥失其时而出为当寒反温当温反寒当出不出是谓
系卒兵大起四孟皆出易主命四季皆出大兵丧国亡
早出为月食晚出为彗星天矢春不见大风物不生夏
不见旱六十日物不长秋不见有兵物不实冬不见雨
六十日漂没城邑物不藏当效而出色白为旱黄为熟
赤为兵黑为水青角兵忧黑角兵水赤行穷兵之所终
卷八十 第 30a 页 WYG0386-0385a.png
免其春青黄夏赤白秋青白而岁熟冬黄而不明即变
其色其时不昌黄而小出而易处天下之文变而不善
地亦大动五星中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
方外国利辰星出东方大而白有兵于外解常在东方
其赤中国胜其西而赤外国利无兵于外而赤兵起其
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外国大败中国胜其与太
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外国利当见而忽亡则为妇人
发阴谋众叛兵起国亡月食以女乱袭月为合战与月
卷八十 第 30b 页 WYG0386-0385b.png
并占同太白与他星遇而斗天下大乱出房心间地动
合土为演戎狄兵兴下人谋上亦为大水辰星与太白
俱附日其精感深皆钟肃杀之气为诛为伐为刑为法
效出对代相为兵徵辰星不出太白为客其出太白为
主出与太白不相从野虽有军不战出东方太白出西
方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野虽有军不战(原注辰水也太白金
也水生金母子不相从故不战母子各出一方为格格不和也故亦不战)辰星入太白中五
日乃出及入而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辰星
卷八十 第 31a 页 WYG0386-0385c.png
来抵太白太白不去将死正旗上出(原注太白芒角为旗)破军杀将
客胜下出客亡地视旗所指以命破军其绕环太白若
与斗大战客胜免主人吏死过太白间可椷剑(原注椷音函其
间可容剑也)小战客胜免居太白前旬三日军罢出太白左
小战历太白右数万人战主人吏死出太白右去三尺
军急战故凡占太白必占辰星则兵之进退胜败决矣
居舍而四星来聚其分真人以法致天下其精变而生
妖星则为长庚枉矢破女拂枢灭宝绕綎惊理大奋祀
卷八十 第 31b 页 WYG0386-0385d.png
天美天毚天殃天社天历天麻天林天蒿端下黑彗凡
十有八星出以壬寅两黑方在旁长庚星(原注诗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
庚毛氏注皆以为明星太白先日东方为启明日入西出为长庚庚续也续日之光也故星家又谓太白为长
庚将军然启明为太白长庚为辰星皆附日而行云此长庚则又辰星之变为妖星者也)如一匹布
著天见则兵起枉矢星𩔖大流星蛇行而苍黑望之如
有毛羽然长数丈著天见则反兵杀将相合为乱亦为
以乱伐乱凡有象占者二星凡岁之天荆天猿火之照
旦天惑土之天枢荆彗金之竹彗白雚水之拂枢天蒿
卷八十 第 32a 页 WYG0386-0386a.png
等虽无象占大抵皆彗孛搀抢之𩔖精气之散恶气之
生皆为丧为乱为兵为亡

  杂星

  自五星变散外得名而有象占者曰瑞星妖星客星流
星陨星凡五𩔖

  瑞星者出为天下之瑞而有徵者也天精见而曰景星景
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出于有道之国或谓赤方气与青
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黄星青方中一黄星三星合为景
卷八十 第 32b 页 WYG0386-0386b.png
星又谓状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见则人君有德天
下大庆归邪星如星非星如云非云两赤彗上向上有盖
状如气下连星出则有归国者格泽星(原注一音鹤铎)状如炎火
其中黄白起地上下大上锐见则不种而穫不有土功必
有大害(谨案前汉书晋书俱作必有大客此据史记)周伯星色黄有光煌煌然
而无芒彗所见之国大昌含誉星光曜似彗所照有喜
妖星者其见无期其行无度错出五纬之间而为妖祥
者也四填星出四隅去地可四丈或谓六丈馀星大而
卷八十 第 33a 页 WYG0386-0386c.png
赤常以夜半出十月其下兵起大乱地维星亦名咸光
亦出四隅大而赤去地可六丈如月始出其下为乱者
亡有德者昌篷星大如二斗器色白亦名王星状如夜
光多至四五少则一二或谓出西南长数丈左右锐出
而易处出则大水大旱人相食其下乱臣戮死天锋星
彗象矛锋刺天从横见则天下兵起血流成川老子星
色淳白所见之国为饥为凶为善为恶为喜为怒蓬芮
星亦曰蓬絮色青而荧荧然所至之国风雨不节旱乾
卷八十 第 33b 页 WYG0386-0386d.png
水溢无谷多蝗东南有三大星出名曰盗星出则天下
有大盗西南有三大星出名曰种陵星出则天下谷贵
十倍西北三大星出而白名曰天狗星出则人相食大
凶东北有三大星出名曰女帛出则大丧凶天鼓星有
音如雷而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所在有兵起金鼓震
地凡十一星(谨案杂星序妖星后有客星一𩔖今阙)

  流星者天使也光迹相连曰流绝迹而去曰飞殷殷而
大曰奔皆流星也星大者使大星小者使小声隆隆者
卷八十 第 34a 页 WYG0386-0387a.png
怒也行疾者期速行迟者期迟大而无光者庶人之事
大而有光者贵人之事大而光且动者其人贵且众也
乍明乍灭乍闇乍亡者贼破败也前大后小者忧恐也
前小后大者喜事也蛇行者奸事也往疾者往而不返也
长者其事长短者其事疾奔星所坠其下有兵无风云
而有流星良久乃入为大风发屋折木小流星数百四
面行者众庶流移之象也气如流星镗然震野野雉皆
鸣天下分裂易主革命流星有音如炬火下地野雉皆
卷八十 第 34b 页 WYG0386-0387b.png
鸣名曰天保所坠国安有喜若流星水色青赤名曰地
雁其所坠者兵起流星有光青赤长二三丈名曰天雁
军之精华也其国兵起当从星所之流星晖然有光白
长竟天者人主之星也主将军从星所之飞星大如缶
若瓮后皎然白前卑后高此谓缶顿其所从者多死亡
飞星大如缶若瓮其后皎然白星灭后白者曲环如车
轮此谓解衔其国人相斩为爵禄飞星大如缶若瓮其
后皎然白长数丈星灭后白者化为云流下名曰大滑
卷八十 第 35a 页 WYG0386-0387c.png
下有流血积尸流星将有所往分中斗折而旁去名曰
折星其下兵叛土地分裂有云如坏山堕谓之营头之
星所坠其下覆军流血千里亦曰流星昼陨名营头得
名者凡八星

  陨星者自上而下陨也有不及地而无象者春秋星陨
如雨是也有坠地为石者陨石于宋五是也星为少阳
其精刚而系于刚风坠地则为石刚之体也故石中有
火而星中有光其𩔖同也阳陨而从阴刚坠而从柔皆
卷八十 第 35b 页 WYG0386-0387d.png
薨死之象也小而无光者细民也大而有光者贵人也
黄圜而正坠者上相也赤角而侧坠者诛也黑角而勃
然者贼杀也闇如死灰者忧而自杀也青圜而缓者高
士也白角而镗然有声者大将也散落如雪者众奸伏
诛也聚而坠者军溃败也

  谨案此下煇气一篇阙

  五行

  宓牺画八卦而不言五行禹叙九畴言五行而不言数
卷八十 第 36a 页 WYG0386-0388a.png
孔子赞易推本易范之所自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
之言天地体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
八天九地十十为河图而九为洛书祗奇耦一数于是
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知其所以然
矣五行者吻合天地之数当河图之五位运行于天地
之间者也(原注五位者一六北二七南三八东四九西五十中也)一三五七九为
奇为阳二四六八十为耦为阴奇阳合于耦阴耦阴合
于奇阳五位相合然后各一阴阳而各为一太极质具
卷八十 第 36b 页 WYG0386-0388b.png
于地而气行于天天一生水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而
天七成之天三生木而地八成之地四生金而天九成
之天五生土而地十成之生于阳奇者则成于阴耦生
于阴耦者则成于阳奇屈信往来运行不已于天地之
间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说者谓数之所起本于阴
阳阴阳往来在于日道十一月冬至日南极阳来而阴
往子水位也当以一阳生为水数五月夏至日北极阴
进而阳退午火位也当以一阴生为火数阴不名奇数
卷八十 第 37a 页 WYG0386-0388c.png
必以耦故以六月二阴为火数乾贞于十一月子坤贞
于六月未而皆左行也冬至极于夏至当为阳来正月
为春木位也三阳已生故三为木数夏至极于冬至当
为阴进八月为秋金位也四阴已生故四为金数三月
春之季四季土位也五阳已生故五为土数此生数之
由也万物之生皆自微至著水最微为一火渐著为二
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水火木金皆得
土数而后成故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此成数所由
卷八十 第 37b 页 WYG0386-0388d.png
也三阳阳之中故木之德盛于春六阳阳之极故火之
德盛于夏土为阴阳之中分王四时故其德盛于四时
之中而位季夏三阴阴之中故金德盛于秋六阴阴之
极故水德盛于冬此盛衰之时也木曰曲直既能曲而
反伸也金曰从革一从革而不能自反也水火气也故
炎上润下与阴阳升降土不能得而制焉木金者土之
华实也其性有水火之杂故木之为物水渍则生火然
而不离也盖得土之浮华于水火之交也金之为物得
卷八十 第 38a 页 WYG0386-0389a.png
火之精于土之燥得水之精于土之濡故水火相逮而
不害铄之反流而不耗盖得土之精实于水火之际也
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地之质化之终也水火之
所以升降物兼体而不遗也此又其气质也木神仁水神智
土神信(案此下脱金火二条)水滋而生木木然而生火火燥而生土土
凝而生金(谨案此下脱金生水一条)相生为母子金刚而剋木木坚
而剋土土浸而剋水水湿而剋火火砾而剋金相胜为
夫妇此又其情性也帝王之历数为运孔子谓帝出乎
卷八十 第 38b 页 WYG0386-0389b.png
震故自驺衍以来有五运之说以五行之相生者相代
始于宓牺以木德王于是神农火黄帝土少昊金颛顼
水帝辛木唐火虞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虽不经见理
亦宜然此又其运数也故行而为五行布而为五气合
而为五德成而为五性发而为五色激而为五声蕴而
为五味凝而为五体别而为五藏万物莫不由之皆阳加
于阴阴加于阳吻合成体错综为用皆以一具两各为
阴阳木具甲乙火具丙丁土具戊巳金具庚辛水具壬
卷八十 第 39a 页 WYG0386-0389c.png
癸而为十母复天地之体数不即不离分而不殊故五
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也九畴之以五行居首者本天
地以生人也皇极居中而以一御八者立人道以配天
地也阴阳之精合而为五行五行之精合而为人于是
太极为人极人君居至尊之位为天下之极必顺五行
正五事以修其身厚八政协五纪以齐其政然后其极
正而建天下之极天下之人会其极归其极各以为极
而各保其极复权以三德审以龟筮徵其休咎考其祸
卷八十 第 39b 页 WYG0386-0389d.png
福于是天地位万物育皇极建而天下治中表上下共
一太极天人一致理气相通积善而必有馀庆积不善
而必有馀殃于是五事复居首合五行而并天地矣孔
子作春秋书大雨震电雨雪大水火灾霜雹无冰雨木
冰皆志五行之错乱举其端以示人其事未既著也及
秦人作月令始言寒暑时令气序之差傅以殃咎而为
之徵汉兴董仲舒为春秋公羊学始言阴阳五行灾异
刘向为春秋榖梁学乃为洪范五行傅数其祸福与仲
卷八十 第 40a 页 WYG0386-0390a.png
舒错以警惧时君汉二百年天人之书也其大法谓五
事修皇极建则五行无变祸乱不作其有变皆人君失
德之所致乃禹箕子之志也其傅曰田猎不宿饮食不
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弃法律
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治宫室饰台榭
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好战攻轻百姓饰
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
时则水不润下五事之变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
卷八十 第 40b 页 WYG0386-0390b.png
厥罚恒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时则有龟孽时则有鸡
祸时则有下体生上之㢌时则有青眚青祥惟金沴木
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僣厥罚恒旸厥极忧时则有
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㢌
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
舒厥罚恒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裸虫之孽时
则有羊祸时则有目㢌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听
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
卷八十 第 41a 页 WYG0386-0390c.png
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㢌时则有黑眚
黑祥惟火沴水思之不睿是谓不圣厥咎霜厥罚恒风
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
祸时则有心腹之㢌时则有黄眚黄祥惟金水木火沴
土向子歆亦治左氏春秋言五行班固乃揽仲舒别向
歆援引眭孟夏侯胜京房谷永李寻之说为五行志天
人之际凛凛乎可畏矣(谨案五行一篇有总论而无事占)

  灾异

卷八十 第 41b 页 WYG0386-0390d.png
  灾者何凡水火暵旱霜雹虫螟之害于人者也异者何凡
天地日星风霆妖孽之异于常者也异乃灾之本灾乃
异之徵皆本于人而应于天凡天文五行之占候徵验
皆其事也初孔子作春秋书灾异与事并列而不傅以
事视履考祥之法也自左氏及公羊传下逮三史于灾
异皆傅以行事纪傅之间既并列之又于书志反复稽
考虽大端有徵未免曲凿牵彊有非圣人意者三国之
际汉史不书灾异魏吴所载又复不同既不录于正纪
卷八十 第 42a 页 WYG0386-0391a.png
僣国之传法不可书于天人五行又不可曲相傅会其
与事相涉如赤星殒而诸葛亮薨金火交而孝献入许
黄星见而曹氏篡汉流星坠而公孙渊诛等必当与事
并载其馀事不相涉特书屡书者则别为灾异两𩔖始
汉灵帝建兴元年终晋武帝平吴之岁列于左方系于
天文五行之后凡纪传所书皆其事应治乱得失亦足
以稽考云尔(谨案灾异一篇有序无书)

卷八十 第 42b 页 WYG0386-0391b.png









卷八十 第 43a 页 WYG0386-03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八十四下上  元 郝经 撰

  录第二下上

  历象

  历法上

  夫历先王正时之书也其大法出于易本于太极著于
阴阳形于天地错综于八卦流行于五行运转于天文
纲纪于律吕合而为书定岁月日时以为民用经于甲
卷八十 第 43b 页 WYG0386-0392b.png
子起于黄钟岁首为至(原注冬至日月初躔星纪)月首为朔至朔
同日为章(原注十九年七闰月为章冬至在朔日也)同在日首为蔀(原注
四章七十六年为蔀日首甲子日所谓十一月甲子夜半朔旦冬至也)蔀终六旬为纪
(原注二十蔀千五百二十年为纪)岁朔又复为元(原注三纪四千五百六十年为元五行相代一
终之大数也)日以实之月以闰之时以分之岁以周之章以
明之蔀以部之纪以纪之元以原之赢朒无方变化万
殊推移迁次循环不已日月不过四时不忒生长收藏
各以其序故谓之历此其大经也法始于宓犠初未有
卷八十 第 44a 页 WYG0386-0393a.png
书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
吕大挠造甲子颖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调历历
之有书昉此少皞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
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
民绝地天通使复故常无相侵渎乃更黄帝之历以孟
春为元是时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天历营室冰始
泮蛰虫始振鸡始三号天曰作时地曰作昌人曰作乐
鸟兽草木莫不应和而震正春离正夏兑正秋坎正冬
卷八十 第 44b 页 WYG0386-0393b.png
二分为阴阳之中二至为阴阳之极而四时得其正人
得以顺乎生长收藏之序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
寅开物于寅闭物于戌元会运世统纪不易而其用无
穷故颛顼为历宗其后尧能则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
民时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而
傅之禹皆纪摄提贞于孟陬(原注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孟陬正月也)而宗颛
顼汤武革命始改正朔以子丑为岁首至班政教授民
时则仍以寅为正岁其后颜渊问为邦于孔子孔子曰
卷八十 第 45a 页 WYG0386-0393c.png
行夏之时又曰夏数得天予得夏时焉及作春秋书曰
元年春王正月以冬为春明夏时之正冬不可为岁首
也以夏时冠周月无其位不敢改朔也秦人灭学事不
师古推五胜为水德革周正以亥为岁首而用颛顼历
汉初因而不革孝武始诏公孙卿司马迁等考古历法
于时有黄帝五家历颛顼五星历及夏商周鲁历凡六
历推其密率作太初历始革秦正而复夏时孟春建寅
为岁元(原注汉书律历志武帝元封七年汉兴百二岁矣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
卷八十 第 45b 页 WYG0386-0393d.png
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于是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历未定广延宣问以考星度未能雠也盖闻古者黄帝
合而不死名察发敛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然则上矣书缺乐弛朕甚难之依违以惟未能修明其以七
年为元年遂诏卿遂迁与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议造汉历以前历上元太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至元封七
年复得阏逢摄提格之岁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岁在子巳得太初本星度皆最密日月
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元凤初复候太初历第一按太初元年实丁丑而曰复得甲寅者推本颛帝上元太始甲
寅之元至丁丑复以为元故名之曰太初也)扬雄因之为太玄而刘歆更为
三统历(原注孝成世刘向总六历列是非作五纪论向子歆乃究其微眇作三统历谓春秋于春三月每月书
王元之三统也三代各据一统明三统常合而迭为首登降三统之首周还五行之道也晋司马彪曰刘歆为
卷八十 第 46a 页 WYG0386-0394a.png
历几乎不知而妄言者杜预曰春秋日食有甲乙者三十四而三统历惟一食比诸家最为疏也宋何承天曰
刘歆三统尤为疏阔方于四分六千馀年又益一日扬雄心感其说采为太玄班固谓之最密著于汉志)旋
复疏阔孝章元和中徵能术者课校诸历定朔稽元为
四分历行之其后或先天或后天而历屡更矣盖天地
运气有自然之差故司马迁谓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
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惟其不
齐故能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日新其德不拘死法而为
活物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神无方易无体金火之
卷八十 第 46b 页 WYG0386-0394b.png
革以治历明时(原注易离下兑上革象曰泽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故历有大
法无定法久则必差差则必革当尧之时昏旦星中于
午至秦月令则已差于未由汉及晋而又差冬至日初
在牵牛今则在斗历之始造测验推步无不精密久则
疏而不合非历差也运气自差也东汉以来凡五论历
(原注章帝永元元年十四年安帝延光二年顺帝汉安二年灵帝熹平四年)然祇用四分
而不革灵帝时泰山刘洪精于历术徵拜郎中与蔡邕
于东观共考古今历注原其进退察其出入视其往来
卷八十 第 47a 页 WYG0386-0394c.png
度其终始悟四分于天疏阔皆斗分太多故也(原注按商
历以四分一为斗分三统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为斗分乾象以五百八十九分之一百四十
五为斗分景初以一千八百四十三分四百五十五为斗分盖历元不同故斗分疏密亦异历家必校斗分者
日月初躔星辰之纪也日月合朔于斗以纪一岁之星名一阳生于此万物萌于此律历起于此也甄耀度及
鲁历南方有狼弧而无东井北方有建星而无南斗者二十八宿周天之度惟井斗二宿其度最多故月令昏
弧旦建指以为的更不言井斗历家所以必校斗分之疏密以为元蔀之本也)以五百八十九
为纪法百四十五为斗分作乾象法冬至日日在斗二
十二度以术追日月五星之行推而上则合于古引而
卷八十 第 47b 页 WYG0386-0394d.png
下则应于今依易立数遁行相号潜处相求名为乾象
历又创制日行迟速兼考月行阴阳交错于黄道表里
日行黄道于赤道宿度复进有退方之前法转为精密
建安初郑玄受其法以为穷幽极微为注释益详实矣
昭烈在蜀未得洪历故祇用四分终末帝之世吴中书
令阚泽于东莱受乾象法于洪而徐岳又加注解故孙
权黄武二年改汉四分用洪乾象及中常侍王蕃以洪
术精妙周推浑天之理以制仪象论故孙氏用乾象历
卷八十 第 48a 页 WYG0386-0395a.png
至于亡曹丕篡汉初仍用四分韩翊者初受洪法后乃
据其术而背其言欲更四分及乾象造黄初历丕卒乃
罢至曹睿时杨伟亦因洪法更造景初历行之遂不用
四分及乾象然皆不能造微入妙有加于洪第于斗分
增损之而已魏晋而下十馀代更历者数十家咸本于
洪故历家谓太初为历祖乾象为历师最疏而牵彊傅
会者三统也今先列乾象法后具韩翊诸人之议及杨
伟历法以相参考云(原注袁山松书刘洪字元卓泰山蒙阴人鲁王之支庶也延熹中以校尉应
卷八十 第 48b 页 WYG0386-0395b.png
太史徵拜郎中迁常山太守以父忧去官后为上计掾拜郎中检东观著作律历记迁谒者谷城门侯会稽东
部都尉徵迁未至领山阳太守卒官洪善算当世罕俦作七曜术及在东观与蔡邕共述律历记考验天官及
造乾象术十馀年考验日月与象相应皆傅于世)

  乾象历法

  上元己丑已来至建安十一年丙戌岁积七千三百七
十八年

  乾法千一百七十

  会通七千一百七十一

卷八十 第 49a 页 WYG0386-0395c.png
  纪法五百八十九

  周天二十一万五千一百四十

  通法四万三千二十六

  通数四十一

  日法四百五十七

  岁中十二

  馀岁三千九十

  章岁十九

卷八十 第 49b 页 WYG0386-0395d.png
  没法百三

  章闰七

  会数四十七

  会岁八百九十三

  章月二百四十五

  会率千八百八十二

  朔望合数九百四十一

  会日万一千四十五

卷八十 第 50a 页 WYG0386-0396a.png
  纪月七千二百八十五

  元月一万四千五百七十

  月周七千八百七十四

  小周二百五十四

  推入纪

  置上元尽所求年以乾法除之不满乾法以纪法除之
馀不满纪法者入内纪甲子年也满法去之入外纪甲
午年也

卷八十 第 50b 页 WYG0386-0396b.png
  推朔

  置入纪年外所求以章月乘之章岁而一所得为定积
月不尽为闰馀闰馀十二以上岁有闰以通法乘定积
月为假积日满日法为定积日不尽为小馀以六旬去
积日为大馀命以所入纪算外所求年天正十一月朔
日也

  求次月加大馀二十九小馀七百七十三小馀满日法
从大馀小馀六百八十四已上其月大

卷八十 第 51a 页 WYG0386-0396c.png
  推冬至

  置入纪年外所求以馀数乘之满纪为大馀不尽为小
馀以六旬去之命以纪算外天正冬至日也

  求二十四气

  置冬至小馀加大馀十五小馀五百一十五满二千三
百五十六从大馀命如法

  推闰月

  以闰馀减章岁馀以岁中乘之满章闰为一月不尽半
卷八十 第 51b 页 WYG0386-0396d.png
法已上亦一有进退以无中月

  推弦望

  加大馀七小馀五百五十七半小馀如日法从大馀馀
命如前得上弦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弦又加得后月朔
其弦望定小馀四百一以下以百刻乘之满日法得一
刻不尽什之求分以课所近节气夜漏未尽以算上为日
推没

  置入纪年外所求以馀数乘之满纪法为积没有馀加
卷八十 第 52a 页 WYG0386-0397a.png
尽积为一以会通乘之满没法为大馀不尽为小馀大
馀命以纪算外冬至后没日求次没加大馀六十九小
馀六十满其法从大馀无分无减

  推日度

  以纪法乘积日满周天去之馀以纪法除之所得为度
命度以牛前五度起宿次除之不满宿即天正夜半日
所在

  求次日加一度经斗除分分少损一度为纪法加焉

卷八十 第 52b 页 WYG0386-0397b.png
  推月度

  以月周乘积日满周天去之馀满纪法为度不尽为分
命如上则天正朔夜半月所在度

  求次月小月加度二十二分二百五十八大月又加一
日度十三分二百一十七满法得一度其冬下旬夕在
张心署之

  推合朔度

  以章岁乘朔小馀满会数为大分不尽小分以大分从
卷八十 第 53a 页 WYG0386-0397c.png
朔夜半日分满纪法从度命如前天正合朔日月所共会也
求次月加度二十九大分三百一十二小分满会数从
大分大分满纪法后度经斗除大分

  求弦望日所在度加合朔度七分二百二十五小分十
七半大小分及度命如前则上弦日所在度又加得望
下弦后月合

  求弦望月行所在度加合朔度九十八大分四百八小
分四十一大小分及度命如前合朔则上弦月所在又
卷八十 第 53b 页 WYG0386-0397d.png
加得望下弦后月合

  求日月昏明度日以纪法月以月周乘所近节气夜漏
二百而一为明分日以减纪法月以减月周馀为昏分
各以加夜半如法为度

  推月蚀

  置上元年外所求以会岁去之其馀年以会率乘之如
会岁为积蚀有馀加积一会月乘之如会率为积月不
尽为月馀以章闰乘馀年满章月为积闰以减积月馀
卷八十 第 54a 页 WYG0386-0398a.png
以岁中去之不尽数起天正

  求次蚀加五月月馀千六百三十五五满会率得一月月以望
推卦用事日

  因冬至大馀倍其小馀坎用事日也加小馀千七十五
满乾法从大馀中孚用事日也

  求次卦各加大馀六小馀百三其四正各因其中日而
倍其小馀

  推五行用事

卷八十 第 54b 页 WYG0386-0398b.png
  置冬至大小馀加大馀二十七小馀九百二十七满二
千三百五十六从大馀得土用事日也加大馀十八小
馀六百一十八得立春木用事日加大馀七十三小馀
百一十六复得土又加土如得其火金水放此

  推加时

  以十二乘小馀满其法得一度辰数从子起算外朔弦
望以定小馀

  推漏刻

卷八十 第 55a 页 WYG0386-0398c.png
  以百乘小馀满其法得一刻不尽什之求分课所近节
气起夜分尽夜上水未尽以所近言之推有进退进加
退减所得也进退有差起分度后二率四度转增少少
每半者三而转之差满三止历五度而减如初

  月行三道术

  月行迟疾周进有恒会数从天地凡数乘馀率自乘如
会数而一为过周分以从周天月周除之历日数也迟
疾有衰其变者势也以衰减加月行率为日转度分衰
卷八十 第 55b 页 WYG0386-0398d.png
左右相加为损益率益转相益损转相损盈缩积也半
小周乘通法如通数而一以历周减焉为朔行分也

  日转度分   列衰     损益率

  盈缩积  月行分

  一日十四度(十分)  一退减    益二十二

  盈初   三百七十六

  二日十四度(九分)  二退减    益二十二

  盈二十二  二百七十五

卷八十 第 56a 页 WYG0386-0399a.png
  三日十四度(七分)  三退减    益十九

  盈四十三  二百七十三

  四日十四度(四分)  四退减    益十六

  盈六十三  二百七十

  五日十四度(八分)  四退减    益一十二

  盈七十八  二百六十六

  六日十三度(十五分) 四退减    益八

  盈九十   二百六十二

卷八十 第 56b 页 WYG0386-0399b.png
  七日十三度(十一分) 四退减    益四

  盈九十八  二百五十八

  八日十三度(七分)  四退减    损四

  盈百二   二百五十四

  九日十三度(三分)  四退减    损四

  盈百二   二百五十

  十日十二度(十八分) 三退减    损八

  盈九十八  二百四十六

卷八十 第 57a 页 WYG0386-0399c.png
  十一日十二度(十五分) 四退加     损十一

  盈九十   二百四十三

  十二日十二度(七分)  三退加     损十五

  盈七十九  二百四十九

  十三日十二度(八分) 二退加      损十八

  盈六十四  二百四十六

  十四日十二度(六分) 一退加      损二十

  盈三十六  二百三十四

卷八十 第 57b 页 WYG0386-0399d.png
  十五日十二度(五分) 二退加      损二十一

  盈二十六  三百三十三

  十六日十二度(六分) 二退减损二十(损不足及减五为益盈有五谓益而损缩初二十故)

  盈五缩初  二百四十四

  十七日十二度(不足) 三退减      益十八

  缩十五   二百三十六

  十八日十二度(八分十) 四进减     益十五

  缩三十三  二百三十九

卷八十 第 58a 页 WYG0386-0400a.png
  十九日十二度(十五分)  三进减    益十一

  缩四十八    三百四十三

  二十日十三度(十八分)  四进减    益八

  缩五十九    二百四十六

  二十一日十三度(三分)  四进减    益四

  缩六十七    二百五十

  二十二日十三度(七分)  四进加    损四

  缩七十一    二百五十四

卷八十 第 58b 页 WYG0386-0400b.png
  二十三日十三度(十一分) 四进加    损四

  缩七十一    二百五十八

  二十四日十三度(十五分) 四进加    损八

  缩六十七    二百六十二

  二十五日十四度   四进加    损十三

  缩五十九    二百六十六

  二十六日十四度(四分)  三进加    损十六

  缩三十七    二百七十

卷八十 第 59a 页 WYG0386-0400c.png
  二十七日十四度(七 三历初进加分 三大周日)   损十九

  缩三十一   二百七十三

  周日十四度(九分)   少进加     损二十一

  缩十二    二百七十五

  周日分三千三百三

  周虚二千六百六十六

  周日法五千九百六十九

  通周十八万五千三十九

卷八十 第 59b 页 WYG0386-0400d.png
  历周十六万四千四百六十六

  少大法一千一百一

  朔行大分一千八百一

  周半一百二十七

  推合朔入历

  以上元积月乘朔行大小分满通数四十一从大分大
分满历周去之馀满周法得一日不尽为日馀日馀命
算外所求合朔入历也

卷八十 第 60a 页 WYG0386-0401a.png
  求次月加一日日馀五千二百三十三分二十五

  求弦望各加七日日馀二千八百八十三小分二十九
半分各如法成日日满二十七日去之馀如周分不足
除减一日加周虚

  求弦望定大小馀

  置所入历盈缩称以通周乘之为实令通数乘日馀分
以乘损益率以损益实为加时盈缩也章岁减月行分
乘周半为差法以除之所得盈减缩加大小馀小馀如
卷八十 第 60b 页 WYG0386-0401b.png
日法盈不足朔加时在前后日弦望进退大馀为定小


  求朔弦望加时定度

  以章岁乘加时盈缩差法除之所得满会数为盈缩大
小以盈减缩加本日月所在盈不足以纪法进退度为
日月所在定度分

  推月行夜半入历

  以周半乘朔小馀如通数而一以减入历日馀馀不足
卷八十 第 61a 页 WYG0386-0401c.png
加周法而减焉却一日却得周日加其分即得夜半入


  求次日转一日因日馀到二十七日日馀满周日分去
之不直周日也其不满直之加周虚于馀馀皆次日入
历日馀也

  求月夜半定度

  以夜半入历日馀乘损益率如周法得一不尽为馀以
损益盈缩积馀无所损破全为法损之为夜半盈缩也
卷八十 第 61b 页 WYG0386-0401d.png
满章岁为度不尽为分通数乘分及馀馀如周法从分
分满纪法从度以盈加缩减本夜半度及馀为定度
求变衰法

  以入历日馀乘列衰如周法得一不尽为馀即各知其
日变衰也

  求次历

  以周虚乘列衰如周法为常数历竟辄以加率衰满列
衰去之转为次历率衰也

卷八十 第 62a 页 WYG0386-0402a.png
  求次日夜半定度

  以变衰进加退减历日转分分盈不足章岁出入度也
通数乘分及馀而日转加夜定度为次日也竟历不直
周日减馀千三十八乃以通数乘之直周日者加馀八
百三十七又以少大分八百九十九加次历变衰转求
如前

  求次日夜半盈缩

  以变衰减加损益率为变损日益而以转损益夜半盈
卷八十 第 62b 页 WYG0386-0402b.png
缩历竟损不足反减为入次历减加馀如上数

  求昏明月度

  以历月行分乘所近节气夜漏二百而一为分以减月
行分为昏分分如章岁为度以通数乘分以昏后以明
加夜半定度馀分半法以上成不满废之

  求月行迟疾

  月经四表出入三道交错分天以月率除之为历之日
周天乘朔望合如会月而一朔合分也通数乘合数馀
卷八十 第 63a 页 WYG0386-0402c.png
如会数而一退分也以从月周为日进分会数而一为
差率也

  阴阳历   衰    损益率   兼数

  一日    一减   益十七   初

  二日    二减   益十六   十七

  三日    三减   益十五   三十七

  四日    四减   益十二   三十八

  五日    四减   益八    六十

卷八十 第 63b 页 WYG0386-0402d.png
  六日    三减    益四    六十八

  七日    三减(减不足反损为加谓益有一当加减三为不足)益一(过极损之谓月行半周度已过极则当损之)七十二

  八日    四加    损二    七十三

  九日    四加    损六    七十一

  十日    三加    损十    六十五

  十一日   二加    损十三   五十五

  十二日   一加    损十五   三十二

  十三日(限馀三千九百一十三微分千七百五十二)此为后限一加(历初大分日)损十六   大二十七

卷八十 第 64a 页 WYG0386-0403a.png
  分日(五千二百而三)  少加小者 损十六   大十一

  少大法四百七十三

  历周十万七千五百六十五

  差率万一千九百八十六

  朔合分万八千三百二十八

  徵分九百一十四

  徵分法二千二百九

  推朔入阴阳历

卷八十 第 64b 页 WYG0386-0403b.png
  以会月去上元积月馀以朔合分定徵分各乘之徵分
满其法从合分合分满周天去之其馀不满历周者为
入阳历馀去之馀为入阴历馀皆如月周得一日算外
所求月合朔入历不尽为日馀

  求次月

  加二日日馀二千五百八十徵分九百一十四如法成
日满十三去之除馀如分日阴阳历竟互入端入历在
前限馀前后限后者月行中道也

卷八十 第 65a 页 WYG0386-0403c.png
  求朔望定数

  各置入迟疾历盈缩大小分会数乘小分为徵盈减缩
加阴阳日馀日馀盈不足进退日而定以定日馀乘损
益率如月周得一以损益数为加时定数

  推夜半入历

  以差率乘朔小馀如徵分法得一以减入历日馀不足
加月周而减之却得分日加其分以会数约徵分为小
分即朔日夜半入历日日馀三十一小分如会数从会
卷八十 第 65b 页 WYG0386-0403d.png
馀馀满月周去之又加一日历竟下日馀满分日去之
为入历初也不满分日者直之加馀二千七百二小分
三十一为入次历

  求夜半定日

  以通数乘入迟疾历夜半盈缩及馀馀满半为小分以
盈加缩减入阴阳日馀日盈不足以月周进退日而定
也以定日馀乘损益兼数为夜半定数也

  求昏明数

卷八十 第 66a 页 WYG0386-0404a.png
  以损益率乘所近节气夜漏二百而一为明以减损益
率为昏而以损益夜半数为昏明定数

  求月去极度

  置加时若昏明定数以十二除之为度其馀三日而一
为少不尽一为强二少弱也所得为月去黄道度也其
阳历以加日所在黄道历去极度阴历以减之则月去
极度强正弱负强弱相并同名相从异名相消其相减
也同名相消异名相从无对互之二强进少而弱

卷八十 第 66b 页 WYG0386-0404b.png
  上元己丑以来至建安十一年丙戌岁积七千三百七
十八

  己丑 戊寅 丁卯 丙辰 乙巳 甲午 癸未

  壬申 辛酉 庚戌 己亥 戊子 丁丑 丙寅

  推五星

  五行木岁星火荧惑土填星金太白水辰星各以终日
与天度相约为日率章岁乘周为月法章月乘日为月
分分如法为月数通数乘月法日度法也升分乘周率
卷八十 第 67a 页 WYG0386-0404c.png
为升分(日度法用纪法乘同率故此同以分乘之)

  五星朔大馀小馀(以通法各乘月数日法各除之为大馀不尽为小馀以六十去大馀)

  五星入月日日馀(各以通法乘月馀以合月法朔小馀并之会数约之所得各以日度法除之则皆是)

  生度数度馀(减多为度馀分以周天乘之以日度法约之所得为度不尽为度馀过周天法之及十分)

  纪月七千二百八十五

  章闰七

  章月二百三十五

  岁中十二

卷八十 第 67b 页 WYG0386-0404d.png
  通法四万三千二十六

  日法千四百五十七

  会数四十七

  周天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三十

  升分一百四十五

  木

  周率六千七百二十二

  日率七千三百四十一

卷八十 第 68a 页 WYG0386-0405a.png
  合月数十二

  月馀六万四千八百一

  合月法十二万七千七百一十八

  日度法三百九十五万九千二百五十八

  朔大馀二十三

  朔小馀一千三百七

  入月日十五

  日馀三百三十八万四千四十六

卷八十 第 68b 页 WYG0386-0405b.png
  朔虚分一百五十

  升分九十七万四千六百九十

  度数三十三

  度馀二百五十万九千九百五十六

  火

  周率二千四百七

  日率七千二百七十一

  合月数二十六

卷八十 第 69a 页 WYG0386-0405c.png
  月馀二万五千六百二十七

  合月法六万四千七百三十三

  日度法二百万六千七百二十三

  朔大馀四十七

  朔小馀一千一百五十七

  入月日十二(景初十三)

  日馀九十七万三千一十三

  朔虚分三百

卷八十 第 69b 页 WYG0386-0405d.png
  升分四十九万四千二十五

  度数四十八(景初五十)

  度馀一百九十九万一千七百六

  土

  周率三千五百二十九

  日率三千六百五十三

  合月数十二

  月馀五万三千八百四十三

卷八十 第 70a 页 WYG0386-0406a.png
  合月法六万七千五十一

  日度法二百七万八千五百八十

  朔大馀五十四

  朔小馀五百三十四

  入月二十四

  日馀十六万六千二百七十二

  朔虚分九百二十三

  升分五十一万一千七百五

卷八十 第 70b 页 WYG0386-0406b.png
  度数十二

  度馀一百七十三万三千一百四十八

  金

  周率九千二十二

  日率七千二百一十三

  合月数九

  月馀十五万二千二百九十三

  合月法十七万一千四百一十六

卷八十 第 71a 页 WYG0386-0406c.png
  日度法五百三十一万三千九百五十八

  朔大馀二十五

  朔小馀一千一百二十九

  入月日二十七

  日馀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

  朔虚分三百二十八

  升分一百三十万八千一百九十

  度数二百九十二

卷八十 第 71b 页 WYG0386-0406d.png
  度馀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

  水

  周率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一

  日率一千八百三十四

  合月数一

  月馀二十一万一千三百三十一

  合月法二十一万九千六百五十九

  日度法六百八十万九千四百二十九

卷八十 第 72a 页 WYG0386-0407a.png
  朔大馀二十九

  朔小馀七百七十三

  入月日二十八

  日馀六百三十一万九百六十七

  朔虚分六百八十四

  升分一百六十七万六千三百四十五

  度数五十七

  度馀六百四十一万九百六十七

卷八十 第 72b 页 WYG0386-0407b.png
  推五星

  置上元尽所求年以周率乘之满日率得一名积合不尽
为合馀以周率除之得一星合往年二合前往年无所
得合其年合馀减周率为度分金水积合奇为晨耦为夕
推星合月

  以月数月馀各乘积合满合月法从月不尽为月馀以纪
月去积月馀为入纪月副以章闰乘之满章月得一闰
以减入纪月馀以岁中去之命以天正算外合月也其
卷八十 第 73a 页 WYG0386-0407c.png
在闰交际以朔御之

  推入月日

  以通法乘月馀合月法乘朔小馀并以会数约之所得
满日度法得一则星合入月日也不满为日馀命以朔
算外

  推星合度

  以周天乘度分满日度法得一度不尽为馀命度以牛
前五起右求星合

卷八十 第 73b 页 WYG0386-0407d.png
  求后合月

  以月数加月数以月馀加月馀满合月法得一月不减
满岁中即合其年满去之有闰计焉馀为后年再满在
后二年金水加晨得夕加夕得晨

  求合朔日

  以朔大小馀加合月大小馀上成月者又加大馀二十
九小馀七百七十三小馀满日法从大馀命如前

  求入月日术

卷八十 第 74a 页 WYG0386-0408a.png
  以入月日日馀加合入月日及馀馀满日度法得一日
其前合朔小馀满其虚分者减一日后小馀满七百七
十三以上者去三十日其馀则后合入月日也

  求后度

  以度度加度馀加度馀满日度法得一度

  木伏三十二日

  三百四十八万四千六百四十六分

  见三百六十六日

卷八十 第 74b 页 WYG0386-0408b.png
  伏行五度

  二百五十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分

  见行四十度(除逆退十二度定行二十八度)

  火伏百四十三日

  九十七万三千一十三分

  见行百三十六日

  伏行一百一十度

  四十七万八千九百九十八分

卷八十 第 75a 页 WYG0386-0408c.png
  见行三百二十度(除逆十七度定行三百三度)

  土伏三十三日

  十六万六千二百七十二分

  见三百三十五日

  伏行三度

  百七十三万三千一百四十八分

  见行十五度(除逆六度定行九度)

  金晨伏东方八十二日

卷八十 第 75b 页 WYG0386-0408d.png
  十一万三千九百八分

  见西方(二百四十六日除逆六度定行二百四十六度)

  晨伏行百度

  十一万三十九百八分

  见东方(日度加西伏十日退八度)

  水晨伏三十三日

  六百一万二千五百五分

  见西方(三十二日除逆一度定行三十二度)

卷八十 第 76a 页 WYG0386-0409a.png
  伏行六十五度

  六百一万二千五百五分

  见东方

  五星历步

  以术法伏日度及馀加星合日度馀馀满日度法得一
从今命之如前得星见日及度也以星行分母乘见度
馀如日度法得一分不尽半法以上亦得一而日加所
行分分满其母得一度逆顺母不同以当行之母乘故
卷八十 第 76b 页 WYG0386-0409b.png
分如母而当行分也留者乘前逆则减之伏不尽度经
升除分以行母为率分有损益前后相遇凡言如盈约
满皆求实之除也去及除之取尽之除也

  木晨与日合顺伏十六日百七十四万二千三百二十
三分行星二度三百二十三万四千六百七分而晨见
东方在日没后顺疾日行五十八分之十一五十八日
行十一度更顺迟日行九分五十八日行九度留不行
二十五日而旋逆日行七分之一八十四日退十二度
卷八十 第 77a 页 WYG0386-0409c.png
复留二十五日而顺日行五十八分之九五十八日行
九度顺疾日行十一分五十八日行十一度在日前
夕伏西方十六日百七十四万二千三百二十三分行
星二度三百二十三万四千六百七分而与日合凡一
终三百九十八日三百四十八万四千六百四十六分
行星四十三度二百五十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分

  火晨与日合伏顺七十一日百四十八万九千八百六
十八分行星五十五度百二十四万二千八百六十分
卷八十 第 77b 页 WYG0386-0409d.png
半而晨见东方在日后顺日行二十三分之十四百八
十四日行一百一十二度更顺迟日行二十三分之十
二九十二日行四十八度留不行十一日旋逆日行六
十二分之十七六十三日退十七度日行十二分九十
二日行四十八度复顺疾日行十四分百八十四日行
百一十二度在日前

  夕伏西方七十一日百四十八万九千八百六十八分
行星五十五度百二十四万二千八百六十分半而与
卷八十 第 78a 页 WYG0386-0410a.png
日合凡一终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七万三千一十三分
行星四百一十四度四十七万八千九十八分

  土晨与日合伏顺十六日百一十二万二千四百二十
六分半行星一度百九十九万五千八百六十四分半
而晨见东方在日后顺日行三十五分之三百八十七
日半行七度半留不行三十四日旋逆日行十七分之
一百二日退六度复三十四日而顺日行三分八十七
日逆行七度半在日前

卷八十 第 78b 页 WYG0386-0410b.png
  夕伏西方十六日百一十二万二千四百二十六分半
行星一度百九十九万五千八百六十四分半而与日
合也凡一终三百七十八日十六万六千二百七十二
分行星十二度百七十三万三千一百三十八分

  金晨与日合伏逆五日退四度而晨见东方在日后逆
日行五分度之三十日退六度留不行八日旋顺迟日
行四十六分之三十三四十六日行三十三度而顺疾
日行一度九十一分之十五九十一日行一百六度更
卷八十 第 79a 页 WYG0386-0410c.png
顺益疾日行一度九十一分之二十二九十一日行百
一十三度在日后晨伏东方顺四十一日五万六千九
百五十四度行星五十度五万九千九百五十四分而
与日合二日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分行星亦如之

  金夕与日合伏顺四十一日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分
行星五十度五万九千九百五十四分而夕见西方在
日前顺疾日行一度九十一分之二十二九十一日行
百一十三度更顺减疾日行一度十五分九十一日行
卷八十 第 79b 页 WYG0386-0410d.png
百六度而顺迟日行四十六分之三十三四十六日行
三十三度留不行八日旋逆日行五分之三十日退六
度而与日合凡再合一终五百八十四日十一万三千
九百八分行星亦如之

  水晨与日合伏逆九日退七度而晨见东方在日后更
逆疾一日退一度留不行二日旋顺迟日行九分之八
九日行八度而顺疾日行一度四分之一二十日行二
十五度在日后晨伏东方顺十六日六百四十一万九
卷八十 第 80a 页 WYG0386-0411a.png
百六十七分而与日合一合五十七日六百四十一万
九百六十七分行星三十二度六百四十一万九百六
十七分行星亦如之

  水夕与日合伏顺十六日六百四十一万九百六十七
分而夕见西方在日前顺疾日行一度四分之一二十
日行二十五度而顺迟日行九分之八九日行八度留
不行二日旋逆一日退一度在日前夕伏西方逆迟九
日退七度与日合凡再合一终一百一十五日六百一
卷八十 第 80b 页 WYG0386-0411b.png
万二千五百五分行星亦如之








卷八十 第 81a 页 WYG0386-041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八十四下下  元 郝经 撰

  录第二下下

  历象

  历法下

  魏黄初中太史令高堂隆详议历数更有改革太史丞
韩翊以为乾象减斗分太过后当先天造黄初历以四
千八百八十三为纪法千二百五十为斗分其后尚书
卷八十 第 81b 页 WYG0386-0411d.png
令陈群奏以为历数难明前代通儒多共纷争黄初之
元以四分历久远疏阔大魏受命宜改历明时韩翊首
建犹恐不审故以乾象互相参校其所校日月行度弦
望朔晦三年更相是非不能决案三公议皆综尽典理
殊涂同归欲使效之璿玑各尽其法一年之间得失足
定奏可太史令许芝云刘洪月行术用以来且四十馀
年已复觉失一辰有奇孙钦议史迁造太初其后刘歆
以为疏复为三统章和中改为四分以仪天度考合符
卷八十 第 82a 页 WYG0386-0412a.png
应时有差跌日蚀觉过半日至刘洪改为乾象推天七
曜之符与天地合其叙董巴议云圣人迹太阳于晷景
效太阴于弦望明五星于见伏正是非于晦朔弦望伏
见者历数之纲纪检验之明者也徐岳议刘洪以历后
天潜精内思二十馀载参校汉家太初三统四分历术
课弦望于两仪郭间而月行九岁一终谓之九道九章
百七十一岁九道小终九九八十一章五百六十七分
而九终进退牛前四度五分学者务追合四分但减一
卷八十 第 82b 页 WYG0386-0412b.png
道六十二分分不下道是以疏阔皆由斗分多故也课
弦望当以昏明度月所在则知加时先后之意不宜用
两仪郭间洪加太初元十二纪减十斗下分元起己丑
又为月行迟疾交会及黄道去极度五星术理实精密
信可长行今韩翊所造皆用洪法小益斗下分所错无
几翊所增减致亦留意然十术新立犹未就悉至于日
蚀有不尽效效历之要在日蚀熹平之际时洪为郎欲
改四分先上验日蚀日蚀在晏加时在辰蚀从下上三
卷八十 第 83a 页 WYG0386-0412c.png
分侵二事御之后如洪言海内识真莫不闻见刘歆以来
未有洪比夫以黄初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戊辰加时未
日蚀乾象术加时中半彊于消息就加未黄初以为加
辛彊乾象后天一辰半彊为近黄初二辰半为远消息
与天近三年正月丙寅朔加时申北日蚀黄初加酉弱
乾象加午少消息加未黄初后天半辰近乾象先天二
年少弱于消息先天一辰彊为远天三年十一月二十
九日庚寅加时西南维日蚀乾象加未初消息加申黄
卷八十 第 83b 页 WYG0386-0412d.png
初加未彊乾象先天一辰远黄初先天半辰近消息乾
象近中天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丙蚀乾象
月加申消息加未黄初月加子彊入甲申日乾象后天
二辰消息后一辰为近黄初后天六辰远三年十月十
五日乙巳日加丑月加未蚀乾象月加巳半于消息加
午黄初以丙午月加酉彊乾象先天二辰近黄初后天
二辰彊为远于消息于乾象先一辰凡课日月蚀五事
乾象四远黄初一近翊于课难徐岳乾象消息但可减
卷八十 第 84a 页 WYG0386-0413a.png
不可加加之无可说不可用岳云本术自有消息受师
法以消息为奇辞不能改故列之正法消息翊术自疏

  木以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丁亥晨见

  (黄初五月十七日庚辰见先七日乾象五月十五日戊寅见先九日)

  土以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壬辰见

  (乾象十一月二十一日丁亥见先五日黄初十一月十八日甲申见先八日)

  土以三年十月十一日壬申伏

  (乾象同壬申伏黄初以下十月八日戊辰伏先四日)

卷八十 第 84b 页 WYG0386-0413b.png
  土以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壬子见

  (乾象十一月十五日乙巳见先七日黄初十一月十二日壬寅见先十日)

  金以三年闰六月十五日丁丑晨伏

  (乾象六月二十五日戊午伏先十九日黄初六月二十二日乙卯伏先二十三日)

  金以三年九月十一日壬寅见

  (乾象以八月十八日庚辰见先二十三日黄初八月十五日丁丑见先二十五日)

  水以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癸未晨见

  (乾象十一月十三日己卯见先四日黄初十一月十二日戊寅见先五日)

卷八十 第 85a 页 WYG0386-0413c.png
  水以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己酉晨伏

  (乾象十二月十五日辛亥伏后二日黄初十二月十四日庚戌伏后一日)

  水以三年五月十八日辛巳夕见

  (乾象亦以五月十八日见黄初五月十七日庚戌见先一日)

  水以三年六月十三日丙午伏

  (乾象六月二十日癸丑伏后七日黄初六月十九日壬子伏后六日)

  水以三年闰六月二十五日丁亥晨见

  (乾象以闰月九日辛未见先十六日黄初闰月八日庚午见先十七日)

卷八十 第 85b 页 WYG0386-0413d.png
  水以三年七月七日己亥伏

  (乾象七月十一日癸卯伏后四日黄初以七月十日壬寅伏后三日)

  水以三年十一月日于晷度十四日甲辰伏

  (乾象以十一月九日己亥伏先五日黄初十一月八日戊戌伏先六日)

  水以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戊子夕见

  (二历同以十二日壬申见俱先十六日)

  凡四星见伏十五(乾象七近二中黄初五近一中)

  郎中李恩议以太史天度与相覆校二年七月三年十
卷八十 第 86a 页 WYG0386-0414a.png
一月望与天度日皆差异月蚀加时乃后天六时半非
从三度之谓定为后天过半日也董巴议曰昔伏牺始
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原注卦各三画八卦则二十四画故象一岁月
节中气二十四气)黄帝因之初作调历历代十一更年五千凡
有七历(原注黄帝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夏殷周秦汉十一代五千年也 七历见前注)颛顼以
今之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天
历营室也冰冻始泮蛰虫始发鸡始三号天曰作时地
曰作昌人曰作乐鸟兽万物莫不应和故颛顼圣人为
卷八十 第 86b 页 WYG0386-0414b.png
历宗也汤作殷历不复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更以十
一月朔旦冬至为元首下至周鲁及汉皆从其节据正
四时夏为得天以承尧舜从颛顼故也礼记大戴曰虞
夏之历建正于孟春此之谓也尚书郎杨伟请六十日
中疏密可知不待十年若不从法是校方圆弃规矩考
轻重背权衡课长短废尺寸论是非违分理若不先定
校历之本法而县听弃法之末争则孟轲所谓方寸之
木可使高于岑楼者也今韩翊据刘洪术者知贵其术
卷八十 第 87a 页 WYG0386-0414c.png
珍其法而弃其论背其术废其言违其事是非必使洪
奇妙之式不传来世若知而违之是挟故而背师也若
不知据之是为挟不知而罔知也校议未定会丕卒而
罢曹睿太和中太史上汉历不及天时因更推步弦望
晦朔为太和历睿以高堂隆学问优深于天文又精乃
诏使隆与杨伟及太史待诏骆䘵参共推校伟䘵是太
史隆故据旧历更相劾奏纷纭数岁伟称䘵得日蚀而
月晦不尽隆不得日蚀而月晦尽诏从太史隆所争虽
卷八十 第 87b 页 WYG0386-0414d.png
不得而远近犹知其精微伟遂与太史䘵等因四分乾
象法更造景初历表上之曰臣览载籍断考历数时以
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尚矣少昊则玄鸟司分颛顼
帝喾则重黎司天唐帝虞舜则羲和掌日三代因之世
有日官日官司历颁之诸侯诸侯受之颁于境内夏后
之世羲和湎淫废时乱日书载胤征由此观之审农时
而重人事历代皆然也逮周室既衰战国横骛告朔之
羊废而不绍(原注鲁自文公闰不告月故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登台之礼灭而不
卷八十 第 88a 页 WYG0386-0415a.png
遵闰分乖次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大火犹西流而
怪蛰虫之不藏(原注春秋哀公十二年冬十二月螽左氏传仲尼以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
西流司历过也杜预注周十二月今十月是岁失置一闰误以九月为十月故有螽火大心星也心星伏入北
方则孟冬孟冬十月心星犹见而西流未入北方则犹九月也故蛰虫未毕伏而有螽刘歆历谱以建申流火
之月为建亥司历误以七月为十月三失闰张晏注汉志谓当八月建酉而司历误以八月为十月再失闰夫
七月八月虫岂蛰而未毕乎既以火伏蛰毕为之證则一失闰也歆晏之说皆误)是时也天子
不恊时司历不协日诸侯不受职日御不分朔人事不
恤废弃农时仲尼之拨乱于春秋说褒紏黜司历失闰
卷八十 第 88b 页 WYG0386-0415b.png
则讥而书之登台颁朔则谓之有礼自此以降暨于秦
汉乃复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中节乖措时月纰
缪加时后天蚀不在朔累载相袭久而不革至武帝元
封七年始悟其缪于是改正朔更历数使大才通人更
造太初历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课中星得度以考疏
密以建寅之月为正朔以黄钟之月为律历初其历斗分
太多后遂疏阔至元和二年复用四分历施而行之至
于今日考察日蚀率常在晦是则斗分太多故先密后
卷八十 第 89a 页 WYG0386-0415c.png
疏而不可用也是以臣前以制典馀日推考天路稽之
前典验之以蚀朔详而精之更建密历则不先不后古
今中天以昔在唐帝恊日正时允釐百工咸熙庶绩欲
使当今国之典礼凡百制度韬合往古郁然备足乃改
正朔更历数以大吕之月为岁首以建子之月为历初
臣以为昔在往代则法曰颛顼曩自轩辕则历曰黄帝
暨至汉之孝武革正朔更历数改元曰太初因名太初
历今改元为景初宜曰景初历臣之所建景初历法数
卷八十 第 89b 页 WYG0386-0415d.png
则约要施用则近密治之则省功学之则易知虽复使
研桑心算𨽻首运筹重黎司晷羲和察景以考天路步
验日月究极精微尽术数之极者皆未能并臣如此之
妙也是以累代历数皆疏而不密自黄帝以来常改革
不已今始定矣遂改正朔施行伟历以建丑之月为正
改其年三月为孟夏其孟仲季月虽与夏正不同至于
郊祀蒐狩班宣时令皆以建寅为正三年正月睿卒曹
芳立冬十二月诏曰烈祖明皇帝以正月弃背天下臣
卷八十 第 90a 页 WYG0386-0416a.png
子永惟忌日之哀其复用夏正虽违先帝通三统之义
斯亦礼制所由变改也又夏正于数为得天正其以建
寅之月为正始元年正月以建丑月为后十二月

  景初历法

  壬辰元以来至景初元年丁巳岁积四千四十六算止
此元以天正建子黄钟之月为历初元首之岁夜半甲
子朔旦冬至

  元法万一千五十八

卷八十 第 90b 页 WYG0386-0416b.png
  纪法千八百四十三

  纪月二万二千七百九十五

  章岁十九

  章月二百四十五

  章闰七

  通数十三万四千六百三十

  日法四千五百五十九

  馀数九千六百七十

卷八十 第 91a 页 WYG0386-0416c.png
  周天六十七万三千一百五十

  纪岁中十二

  气法十二

  没分六万七千三百一十五

  没法九百六十七

  月周二万四千六百三十八

  通法四十七

  会通七十九万百一十

卷八十 第 91b 页 WYG0386-0416d.png
  朔望合数六万七千三百一十五

  入交限数七十三万二千七百九十五

  通周十二万五千六百二十一

  周日日馀二千五百二十八

  周虚二千三十一

  斗分四百五十五

  甲子纪第一

  纪首合朔月在日道里

卷八十 第 92a 页 WYG0386-0417a.png
  交会差率四十一万二千九百一十九

  迟疾差率十万三千九百四十七

  甲戌纪第二

  纪首合朔月在日道里

  交会差率五十一万六千五百二十九

  迟疾差率七万三千七百六十七

  甲申纪第三

  纪首合朔月在日道里

卷八十 第 92b 页 WYG0386-0417b.png
  交会差率六十二万一百三十九

  迟疾差率四万三千五百八十七

  甲午纪第四

  纪首合朔月在日道里

  交会差率七十二万三千七百三十九

  迟疾差率一万三千四百七

  甲辰纪第五

  纪首合朔月在日道里

卷八十 第 93a 页 WYG0386-0417c.png
  交会差率三万七千二百四十九

  迟疾差率一万八千八百四十八

  甲寅纪第六

  纪首合朔月在日道里

  交会差率十四万八百五十九

  迟疾差率十万八千六百六十八

  交会纪差十万三千六百一十求其数之所生者置一
纪积月以通数乘之会通去之所去之馀纪差之数也
卷八十 第 93b 页 WYG0386-0417d.png
以之转加前纪则得后加之未满会通者则纪首之岁
天正合朔月在日道里满去之则月在日道表加表满
在里加里满在表

  迟疾纪差三万一百八十求其数之所生者置一纪积
月以通数乘之通周去之馀以减通周所减之馀纪差之
数也以之转减前纪则得后不足减者加通周

  求次元纪差率转减前元甲寅纪差率馀则次元甲子
纪差率也求次纪如上法也

卷八十 第 94a 页 WYG0386-0418a.png
  推朔积月术曰置壬辰元以来尽所求年外所求以纪
法除之所得算外所入纪第也馀则入纪年数也以章
月乘之如章岁而一为积月不尽为闰馀闰馀十二以
上其年有闰闰月以无中气为正

  推朔术曰以通数乘积月为朔积分如日法而一为积
日不尽为小馀以六十去积日馀为大馀大馀命以纪
算外所求年天正十一月朔日也

  求次月加大馀二十九小馀二千四百一十九小馀满
卷八十 第 94b 页 WYG0386-0418b.png
日法从大馀命如前次月朔日也小馀二千一百四十
以上其月大也

  推弦望加朔大馀七小馀千七百四十四小分一小分
满二从小馀小馀满日法从大馀大馀满六十去之馀
命以纪算外上弦日也又加得望下弦后月朔其日蚀
望者定小馀如在中节者定小馀如所近中节间限数
限数以下者算上为日望在中节前后各四日以还者
视限数望在中节前后各五日以上者视间限

卷八十 第 95a 页 WYG0386-0418c.png
  推二十四气术曰置所入纪年外所求以馀数乘之满
纪法为大馀不尽为小馀大馀满六十去之馀命以纪
算外天正十一月冬至日也

  求次气加大馀十五小馀四百二小分十一小分满气
法从小馀小馀满纪法从大馀命如前次气日也

  推闰月术曰以闰馀减章岁馀以岁中乘之满章闰得
一月馀满半法以上亦得一月数从天正十一月起算
外闰月也闰有进退以无中气御之

卷八十 第 95b 页 WYG0386-0418d.png
  大雪十一月节(限数千二百四十二间限千二百四十八)

  冬至十一月中(限数千二百五十四间限千二百四十五)

  小寒十二月节(限数千二百四十五间限千二百二十四)

  大寒十二月中(限数千二百一十三间限千一百九十二)

  立春正月节(限数千一百七十二间限千一百四十七)

  雨水正月中(限数千一百二十九间限千九十二)

  惊蛰二月节(限数千六十七间限千四十六)

  春分二月中(限数千八间限九百七十九)

卷八十 第 96a 页 WYG0386-0419a.png
  清明三月节(限数九百五十一间限九百二十五)

  谷雨三月中(限数九百间限八百七十九)

  立夏四月节(限数八百五十七间限八百四十)

  小满四月中(限数八百二十三间限八百一十三)

  芒种五月节(限数八百间限七百九十九)

  夏至五月中(限数七百九十八间限八百)

  小暑六月节(限数八百五间限八百一十五)

  大暑六月中(限数八百二十五间限八百四十五)

卷八十 第 96b 页 WYG0386-0419b.png
  立秋七月节(限数八百五十九间限八百八十三)

  处暑七月中(限数九百七间限九百三十五)

  白露八月节(限数九百六十三间限九百九十二)

  秋分八月中(限数千二十一间限千五十一)

  寒露八月节(限数千八十间限千一百七)

  霜降九月中(限数千一百三十二间限千一百五十七)

  立冬十月节(限数千一百八十一间限千一百九十八)

  小雪十月中(限数千二百一十五间限千二百三十九)

卷八十 第 97a 页 WYG0386-0419c.png
  推没灭术曰因冬至积日有小馀者加积一以没分乘
之以没法除之所得为大馀不尽为小馀大馀满六十
去之馀命以纪算外即去年冬至后没日也

  求次没加大馀六十九小馀五百九十二小馀满没法
得一从大馀命如前小馀尽为灭也

  推五行用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者即木火金水始
用事日也各减其大馀十八小馀四百八十三小分六
命以纪算外各四立之前土用事日也大馀不足减者
卷八十 第 97b 页 WYG0386-0419d.png
加六十小馀不足减者减大馀一加纪法小分不足减
者减小馀一加气法

  推卦用事日因冬至大馀六其小馀即坎卦用事日也
加小馀万九十一满元法从大馀即中孚用事日也

  求次卦各加大馀六小馀九百六十七其四正各因其
中日六其小馀

  推日度术曰以纪法乘朔积日满周天去之馀以纪法
除之所得为度不尽为分命度从牛前五起宿次除之
卷八十 第 98a 页 WYG0386-0420a.png
不满宿则天正十一月朔夜半日所在度及分也

  求次日日加一度分不加经斗除斗分分少进退一度
推月度术曰以月周乘朔积日满周天去之馀以纪法
除之所得为度不尽为分命如上法则天正十一月朔
夜半月所在度及分也

  求次月小月加度二十二分八百六大月又加一日度
十三分六百七十九分满纪法得一度则次月朔夜半
月所在度及分也其冬下旬夕在张心署之

卷八十 第 98b 页 WYG0386-0420b.png
  推合朔度术曰以章岁乘朔小馀满通法为大分不尽
为小分以大分从朔夜半日夜分满纪法从度命如前
则天正十一月合朔日月所共合度也

  求次月加度二十九大分九百七十七小分四十二小
分满通法从大分大分满纪法从度经斗除其分则次
月合朔日月所共合度也

  推弦望日所在度加合朔度七大分七百五小分十微
分一微分满二从小分小分满通法从大分大分满纪
卷八十 第 99a 页 WYG0386-0420c.png
法从度命如前则上弦日所在度也又加得望下弦后
月合也

  推弦望月所在度加合朔度九十八大分千二百七十
九小分四十四满数命如前即上弦月所在度也又加
得望下弦后月合也

  推日月昏明度术曰日以纪法月以月周乘所近节气
夜满二百而一为明分日以减纪法月以减月周馀为
昏分各以分如夜半如法为度

卷八十 第 99b 页 WYG0386-0420d.png
  推合朔交会月蚀术曰置所以入纪朔积分以所入纪
下交会差率之数加之以通会去之馀则所求年天正
十一月合朔去交度分也以通数加之满会通去之馀
则次月合朔去交度分也以朔望合数各加其月合朔
去交度分满会通去之馀则各其月望去度分也朔望
去交分如朔望合数以下入交限数以上者朔则交会
望则月蚀

  推合朔交会月蚀月在日道表里术曰置所入纪朔积
卷八十 第 100a 页 WYG0386-0421a.png
分以前所入纪下交会差率之数加之倍会通去之馀
不满会通者纪首表天正合朔月在表纪首里天正合
朔月在里满会通去之表满在里里满在表

  求次月以通数加之满会通去之加里满在表加表满
在里先交会后月蚀者朔在表则望在表朔在里则望
在里先月蚀后交会者看蚀月朔在里则望在表朔在
表则望在里交会月蚀如朔望合数以下则前交后会
如入交限数以上则前会后交其前交后会近于限数
卷八十 第 100b 页 WYG0386-0421b.png
者则豫伺之前会后交近于限数者则后伺之

  求去交度术曰其前交后会者今去交度分如日法而
一所得则却去交度分也其前会后交者以去交度分
减会通馀如日法而一所得则前去交度也馀皆度分
也去交度十五以上虽交不蚀也十以下是蚀十以上
亏蚀微少光晷相及而已亏之多少以十五为法

  求日蚀亏起角术曰其月在外道先交后会者亏蚀而
西南角起先会后交者亏蚀东南角起其月在内道先
卷八十 第 101a 页 WYG0386-0421c.png
交后会者亏蚀西北角起先会后交者亏蚀东北角起
亏蚀分多少如上以十五为法会交中者蚀尽月蚀在
日之冲亏角与上反也

  月行迟疾度  损益率

  盈缩积分          月行分

  一日十四度(十四分)益二十六

  盈初            二百八十

  二日十四度(十一分)益二十三

卷八十 第 101b 页 WYG0386-0421d.png
  盈积分一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四 二百七十七

  三日十四度(八分) 益二十

  盈积分二十二万三千三百九十二 二百七十四

  四日十四度(五分) 益十七

  盈积分三十一万四千五百七十一 二百七十一

  五日十四度(一分) 益十三

  盈积分三十九万二千七十四   二百六十九

  六日十三度(十四分)益七

卷八十 第 102a 页 WYG0386-0422a.png
  盈积分四十五万一千三百四十一  二百六十一

  七日十三度(七分) 损一

  盈积分四十八万三千三百五十四  二百五十四

  八日十三度(一分) 损六

  盈积分四十八万三千三百五十四  二百四十八

  九日十二度(十六分)损十

  盈积分四十五万五千九百     二百四十四

  十日十二度(十三分)损十三

卷八十 第 102b 页 WYG0386-0422b.png
  盈积分四十一万三百一十    二百四十一

  十一日十二度(十一分)损十五

  盈积分四十五万一千四十二   二百三十九

  十二日十二度(八分) 损十八

  盈积分二十八万二千六百五十八 二百三十六

  十三日十二度(五分)损二十一

  盈积分二十万五百九十六    二百三十六

  十四日十二度(三分) 损二十三

卷八十 第 103a 页 WYG0386-0422c.png
  盈积分十万四千八百五十七  二百三十一

  十五日十二度(五分) 益二十一

  缩初            二百三十三

  十六日十二度(七分) 益十九

  缩积分九万五千七百三十九  二百三十五

  十七日十二度(九分) 益十七

  缩积分十八万二千三百六十  二百三十七

  十八日十二度(十二分)益十四

卷八十 第 103b 页 WYG0386-0422d.png
  缩积分二十五万九千八百六十三  二百四十

  十九日十二度(十五分)益十一

  缩积分三十二万三千六百八十九  二百四十一

  二十日十二度(十八分)益八

  缩积分四十七万三千八百四十八  二百四十六

  二十一日十二度(三分)益四

  缩积分三十一万三百二十     二百五十

  二十二日十二度(七分)损一

卷八十 第 104a 页 WYG0386-0423a.png
  缩积分四十二万八千五百四十六  二百五十四

  二十三日十三度(十二分)损五

  缩积分四十二万八千五百四十六  二百五十九

  二十四日十三度(十八分)损十一

  缩积分四十万五千七百五十一   二百六十五

  二十五日十四度(五分) 损十七

  缩积分三十五万五千六百三    二百七十一

  二十六日十四度(十一分)损二十三

卷八十 第 104b 页 WYG0386-0423b.png
  缩积分二十七万八千九十九  二百七十七

  二十七日十四度(十一分)损二十四

  缩积分十七万三千二百四十  二百七十八

  周日十四度(十三有小分六百二十六)损二十五(有小分六百二十六)

  缩积分六万二千八百二十六  二百七十九(有小分六百二十六)

  推合朔交会月蚀入迟疾历术曰置所入纪朔积分以
所入纪下迟疾差率之数加之以通周去之馀满日法
得一日不尽为日馀命日算外则所求年天正十一月
卷八十 第 105a 页 WYG0386-0423c.png
合朔入历日也

  求次月加一日馀四千四百五十求望加十四日日馀
三千四百八十九日馀满日法成日日满二十七去之
又除馀如周日馀日不足除者减一日加周虚

  推合朔交会月馀定大小馀以历日馀乘所入历损益
率以损益盈缩积分为定积分以章岁减所入历月行
分馀以除之所得以盈减缩加大小馀加之满日法者
交会加时在后日减之不足者交会加时在前日月蚀
卷八十 第 105b 页 WYG0386-0423d.png
者随定大小馀为日加时入历在周日者以周日馀乘
缩积分为定积分以损率乘入历日馀又以周日日馀
乘之以周日日度小分并之以损定积分馀为后定积
分以章岁减周日月行分馀以周日月馀乘之以周日
度小分并之以除后定积分所得以加本小馀如上法
推加时以十二乘定小馀满日法得一辰数从子起算
外则朔望加时所在辰也有馀不尽者四之如日法而
一为少二为半三为太又有馀者三之如日法而一为
卷八十 第 106a 页 WYG0386-0424a.png
彊半法以上排成之不满法废弃之以彊并少为少彊
并半为半彊并太为太彊得二彊者为少弱以之并少
为半弱以之并半为太弱以之并太为一辰弱以所在
辰命之则各得其少太半及彊弱也其月馀蚀望在中
节前后四日以还日以上者视限数在中节前后五日
以上者视间限定小馀如间限限数以下者以算上为


  斗二十六(分四百五十五)牛八  女十二  虚十

卷八十 第 106b 页 WYG0386-0424b.png
  危十七   室十六  壁九

  北方九十八度(分四百五十五)

  奎十六   娄十二  胃十四  昴十一

  毕十六   觜二   参九

  西方八十度

  井三十三  鬼四   柳十五  星七

  张十八   翼十八  轸十七

  南方百十二度

卷八十 第 107a 页 WYG0386-0424c.png
  角十二   亢九   氐十五  房五

  心五    尾十八  箕十一

  东方七十五度

  中节(日行在度)  日行(黄道去极度)日中晷影 昼漏刻

  夜漏刻   昏中星  明中星

  冬至(十一月中斗二十少)百一十五度 丈三尺三寸 四十五

  五十五   奎六(弱)  亢二(少彊)

  小寒(十二月节女二)百一十三(彊) 丈二尺三寸 四十五(八分)

卷八十 第 107b 页 WYG0386-0424d.png
  五十四(二分)  娄(半彊)   氐七(彊)

  大寒(十一月中虚半彊)百一十一(太彊) 丈一尺 四十六(八分)

  五十二(二分)  胃十一(太彊) 心半

  立春(正月节 危十太弱)百六(少弱)  九尺六寸 四十八(六分)

  五十一(四分)  毕五(少弱)  尾七(半弱)

  雨水(正月中 室八太弱)百一(彊)  七尺九寸(五分)五十(八分)

  四十九(二分)  参六(半彊)  箕(半)

  惊蛰(二月节壁八彊) 九十五(彊) 六尺五寸(五分)五十三(三分)

卷八十 第 108a 页 WYG0386-0425a.png
  四十六(七分)  井十七(少弱) 斗(少)

  春分(二月中  奎十四少彊)八十九(少彊) 五尺二寸(五分)五十五(八分)

  四十四(二分)  鬼四   斗十一(弱)

  清明(三月节胃一半) 八十三(少弱) 四尺一寸(五分)五十八(三分)

  四十一(七分)  星四(太)  斗二十一(半)

  榖雨(三月中昴二大) 七十七(太彊) 三尺二寸 六十(五分)

  三十九(五分)  张十七  斗六(半)

  立夏(四月节毕七) 七十三(少彊) 二尺五寸(二分)六十二(四分)

卷八十 第 108b 页 WYG0386-0425b.png
  三十七(六分)  翼十七(太) 女十(少弱)

  小满(四月中 参四少弱)六十九(太) 尺九寸(八分) 六十三(九分)

  三十六(一分)  角(太弱)   危(太弱)

  芒种(五月节 井少半弱)六十七(少弱) 尺六寸(八分) 六十四(九分)

  三十五(一分)  亢五(大)  危十四(彊)

  夏至(五月中   井二十五半弱)六十七(彊) 尺五寸  六十五

  三十五   氐十二(少弱) 室十二(彊)

  小暑(六月节 柳三太弱)六十七(太彊) 尺七寸  六十四(七分)

卷八十 第 109a 页 WYG0386-0425c.png
  三十五(三分)  尾一(太彊)  奎二(太彊)

  大暑(六月中星四彊) 七十   二尺   六十三(八分)

  三十六(二分)  尾十五(半彊) 娄三(太)

  立秋(七月节 张十二少)七十三(半彊) 二尺五寸(五分)六十二(二分)

  三十七(八分)  箕九(太彊)  胃九(太彊)

  处暑(七月中翼九半) 七十八(半疆) 三尺三寸(三分)六十三(二分)

  三十九(八分)  斗十(少)  毕三(太)

  白露(八月节轸六太) 八十四(少彊) 四尺二寸(五分)五十七(八分)

卷八十 第 109b 页 WYG0386-0425d.png
  四十二(三分)  斗二十一(彊)参五(少彊)

  秋分(八月中角五弱) 九十(半彊)  五尺五寸(二分)五十五(二分)

  四十四(八分)  牛五(少)  井十六(少彊)

  寒露(九月节 亢八少弱)九十六(太彊) 六尺八寸(五分)五十二(六分)

  四十七(四分)  女七(太)  鬼三(少彊)

  霜降(九月中  氐十四少彊)百二(少彊) 八尺四寸 五十(三分)

  四十九(七分)  虚六(太)  星三(太)

  立冬(十月节 尾四半彊)百七(少彊)  丈八寸(二分) 四十八(二分)

卷八十 第 110a 页 WYG0386-0426a.png
  五十一(八分)  危八(彊)  张十五(太)

  小雪(十月中 箕一太强)百一十一(弱)丈一尺四寸 四十六(七分)

  五十三(三分)  室三(半弱)  翼十五(太)

  大雪(十一月节斗六)百一十三(太弱)丈二尺五寸(六分)四十五(五分)

  五十四(五分)  壁(半彊)   翼十五(太)

  右中节二十四气如术求之得冬至十一月中也加之
得次月节加节得其月中星以日所在为正置所求年
二十四气小馀四之如法得一为少不尽少三之如法
卷八十 第 110b 页 WYG0386-0426b.png
为彊所得以减其节气昏明中星各定

  推五星术

  五星者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填星金曰太白星
水曰辰星凡五星之行有迟有疾有留有逆曩自开辟
清浊始分则日月五星聚于星纪发自星纪并而行天
迟疾留逆互相逮及星与日会同宿共度则谓之合从
合至合之日则谓之终各以一终之日与一岁之日通
分相约终而率之岁数岁则谓之合终岁数岁终则谓
卷八十 第 111a 页 WYG0386-0426c.png
之合终合数二率既定则法数生焉以章岁乘合数为
合月法以纪法乘合数为日度法以章月乘岁数为合
月分如合月法为合月合月之馀为月馀以通数乘合
月数如日法而一为大馀以六十去大馀为星合朔大
馀大馀之馀为朔小馀以通数乘月馀以合月法乘朔
小馀并之以日法乘合月法除之所得星合入月日数
也馀以朔通法约之为入月日以朔小馀减日法馀为
朔虚分以历斗分乘合数为星度斗分木火土各以合
卷八十 第 111b 页 WYG0386-0426d.png
数减岁馀以周天乘之如日度法而一所得则行星度
数也馀则度馀金水以周天乘岁数如日度法而一所
得则行星度数也馀则度馀也

  木合终岁数一千二百五十五

  合终合数一千一百四十九

  合月度法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一

  日度法二百一十一万七千六百七

  合月数一十三

卷八十 第 112a 页 WYG0386-0427a.png
  月馀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二

  朔大馀二十三

  朔小馀四千九十三

  入月日一十五

  日馀一百九十九万五千六百六十四

  朔虚分四百六十六

  斗分五十二万一千七百九十五

  行星度三十三

卷八十 第 112b 页 WYG0386-0427b.png
  度馀一百四十七万二千八百六十九

  火合终岁数五千一百五

  合终合数三千三百八十八

  合月法四万五千三百七十二

  日度法四百三十万一千八百一十四

  合月数二十六

  月馀二万二

  朔大馀四十七

卷八十 第 113a 页 WYG0386-0427c.png
  朔小馀三千六百二十七

  入月日一十三

  日馀三百五十八万五千二百四十

  朔虚分九百三十三

  斗分一百八万六千五百三十

  行星度五十

  度馀一百四十一万二千一百五十

  土合终岁数三千九百四十三

卷八十 第 113b 页 WYG0386-0427d.png
  合终合数三千八百九

  合月法七万二千三百七十一

  日度法七百一万九百八十七

  合月数一十二

  月馀五万八千一百五十三

  朔大馀五十四

  朔小馀一千六百七十四

  入月日二十四

卷八十 第 114a 页 WYG0386-0428a.png
  日馀六十七万五千三百六十四

  朔虚分二千八百八十五

  斗分一百七十三万三千九十五

  行星度一十二

  度馀五百九十六万二千二百五十六

  金合终岁数一千九百七

  合终合数二千三百八十五

  合月法四万五千三百一十五

卷八十 第 114b 页 WYG0386-0428b.png
  日度法四百三十九万五千五百五十四

  合月数九

  月馀四万三百一十

  朔大馀二十五

  朔小馀三千五百三十五

  入月日二十五

  日馀十九万四千九百九十

  朔虚分一千二十四

卷八十 第 115a 页 WYG0386-0428c.png
  斗分一百八万五千二百七十五

  行星度二百九十二

  度馀十九万四千九百九十

  水合终岁数一千八百七十

  合终合数一万一千七百八十九

  合月法二十二万三千九百九十一

  日度法二千一百七十二万七千一百二十七

  合月数一

卷八十 第 115b 页 WYG0386-0428d.png
  月馀二十一万五千四百五十九

  朔大馀二十九

  朔小馀二千四百一十九

  入月日二十八

  日馀二千三十四万四千二百九十一

  朔虚分二千

  斗分五百三十六万三千九百九十五

  行星度五十七

卷八十 第 116a 页 WYG0386-0429a.png
  度馀二千三十四万四千三百六十一

  推五星术曰置壬辰元以来尽所求年以合终合数乘
之满合终岁数得一名积合不尽名为合馀以合终合
数减合馀得一者星合往年得二者合前往年无所得
合其年馀以减合终合数为度分金水积合偶为晨奇
为夕

  推五星合月以月数月馀各乘积合馀满合月满法从
月为积月不尽为月馀以纪月除积月所得算外所入
卷八十 第 116b 页 WYG0386-0429b.png
纪也馀为入纪月副以章闰乘之满章月得一为闰以
减入纪月馀以岁中去之馀为入岁月命以天正起算
外星合月也其在闰交际以朔御之

  推合月朔以通数乘入纪月满日法得一为积日不尽
为小馀以六十去积日馀为大馀命以所入纪算外星
合朔日也

  推入月日以通数乘月馀合月法乘朔小馀并之通法
约之所得满日度法得一则星合入月日也不满日馀
卷八十 第 117a 页 WYG0386-0429c.png
命日以朔算外入月日也

  推星合度以周天乘度分满日度法得一为度不尽为
馀命以牛前五度起算外星所合度也

  求后合月以月数加入岁月以馀加月馀馀满合法得
一月月不满岁中即在其年满去之有闰计焉馀为后
年再满在后二年金水加晨得夕加夕得晨也

  求后合朔以朔大小馀数加合朔月大小馀其月馀上
成月者又加大馀二十九小馀二千四百一十九小馀
卷八十 第 117b 页 WYG0386-0429d.png
满日法从大馀命如前法

  求后入月日以入月日日馀加入月日及馀馀满日度
法得一其前合朔小馀满其虚分者去一日后小馀满
二千四百九十一以上去二十九日不满去三十日其
馀则后合入月日命以朔求后合度数及分如前合宿
次命之

  木晨与日合伏顺十六日九十九万七千八百四十二
分行星二度百七十九万五千二百三十八分而晨见
卷八十 第 118a 页 WYG0386-0430a.png
东方在日后顺疾日行五十七分之十一五十七日行
十一度顺迟日行九分五十七日行九度而留不行二
十七日而旋逆日行七分之一八十四日退十二度而
复留二十七日后迟日行九分五十七日行九度而复
顺疾日行十一分五十七日行十一度在日前

  夕伏西方顺十六日九十九万七千八百四十二分行
星二度百七十九万五千二百三十八分而与日合凡
一终三百九十八日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六百六十四
卷八十 第 118b 页 WYG0386-0430b.png
分行星三十三度百四十七万二千八百六十九分

  火晨与日合伏七十二日一百七十九万二千六百一
十五分行星五十六度百二十四万九千三百三十五
分而晨见东方在日后顺日行二十三分之十四一百
八十四日行百一十二度更顺迟日行十二分九十二
日行四十八度而留不行十一日而旋逆日行六十二
分之十七六十二日退十七度而复留十一日复顺迟
日行十二分九十二日行四十八度而复疾日行十四
卷八十 第 119a 页 WYG0386-0430c.png
分百八十四日行百一十二度在日前

  夕伏西方顺七十二日百七十九万二千六百一十五
分行星五十六度百二十四万九千三百四十五分而
与日合凡一终七百八十日三百五十八万五千二百
三十分行星四百一十五度二百四十九万八千六百
九十分

  土晨与日合伏十九日三百八十四万七千六百七十
五分半行星二度六百四十九万一千一百二十一分
卷八十 第 119b 页 WYG0386-0430d.png
半而晨见东方在日后顺行百七十二分之十三八十
六日行六度半而留不行三十二日半而旋逆日行七
分之一百二日半而退六度而复留不行三十二日半
复顺日行十三分八十六日行六度半在日前

  夕伏西方顺十九日三百八十四万七千六百七十五
分半行星二度六百四十九万一千一百二十一分半
而与日合凡一终三百七十八日六十七万五千三百
六十四分行星十二度五百九十六万二千二百五十
卷八十 第 120a 页 WYG0386-0431a.png
六分

  金晨与日合伏六日退四度而晨见东方在日后而逆
迟日行五分之三十日退六度留不行七日而旋顺迟
日行四十五分之三十三四十五日行三十三度而顺
疾日行一度九十一分之十四九十一日行百五度
而顺益疾日行一度九十一分之二十一九十一日行
百一十二度在日后而晨伏东方顺四十二日十九万
四千九百九十分行星五十二度十九万四千九百九十分
卷八十 第 120b 页 WYG0386-0431b.png
而与日合一合二百九十三日十九万四千九十分行
星如之

  金夕与日合伏顺四十二日百十九万四千九百九十
分行星五十二度十九万四千九百九十分而夕见西
方在日前顺疾日行一度九十一分之二十一六十一
日行百一十二度而更顺迟日行一度十四分九十一
日行五度而顺益迟日行四十五分之三十三四十五
日行三十三度而留不行七日旋逆日行五分之三十
卷八十 第 121a 页 WYG0386-0431c.png
日退六度在日前夕伏西方逆六日退四度而与日合
再合一终五百八十四日三十八万九千八百八十分
行星如之

  水晨与日合伏十一白退七度而晨见东方在日后逆
疾一日退一度而留不行一日而旋顺迟日行八分之
七八日行七度而顺疾日行一度十八分之四十八日
行二十二度在日后晨伏东方顺十八日二千三十四
万四千二百六十一分行星三十六度二千三十四万
卷八十 第 121b 页 WYG0386-0431d.png
四千二百六十一分而与日合凡一合五十七日二千
二十四万四千二百六十一分行星如之

  水夕与日合伏十八日二千三十四万四千二百六十
一分行星三十六度二千三十四万四千二百六十一
分而夕见西方在日前顺疾日行一度十八分之四十
八日行二十二度而更顺迟日行八分之七十八日行
七度而留不行一日而旋逆一日退一度在日前夕伏
西方逆十一日退七度而与日合凡再合一终百一十
卷八十 第 122a 页 WYG0386-0432a.png
五日千八百九十六万一千三百九十五分行星如之
五星历步术以法伏日度馀加星合日度馀馀满日度
法得一从金命之如前得星见日及馀度也以星行分
母乘见度分如日度法得一分不尽半法以上亦得一
而日加所行分满其母得一度逆顺母不同以当行之
母乘故分如故母而一当行分也留者乘前逆则减之
伏不尽度除斗分以行母为率分有损益前后相御武
帝侍中平原刘智以斗历改宪推四分法三百年而减
卷八十 第 122b 页 WYG0386-0432b.png
一日以百五十为度法三十七为斗分推甲子为上元
至泰始十年岁在甲午九万七千四百一十一岁上元
天正甲子朔夜半冬至日月五星始于星纪得元首之
端馀以浮说名为正历大抵景初旧法也

  议曰按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
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原注斡一作筦
并音管颜师古曰俗音焉合反非也说文毂端沓则是车毂之内以金为筦而受轴者也天极南北极加叶韵
音基 河图云昆崙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素问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
卷八十 第 123a 页 WYG0386-0432c.png
南)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隈隅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原注沓徒合反陈列也与陈同十二子丑等十
二辰也列星三垣二十八舍也)抑不知屈平知而故问之邪抑实不知
而问邪呜呼夫既固有之矣抑又何问邪形而上则天
道形而下则人心实一理尔有是理则有是形器度数
不假修为而各得其所宜不安排而极天下之当不雕
刻而极天下之巧不改作而极天下之新不布算而极
天下之多故以天下而视一人不啻太仓之稊米较之
卷八十 第 123b 页 WYG0386-0432d.png
物𩔖又大且多不及万分之一焉乃能高视太极之前
阔步天地之中凡高厚轮广之量运转推移之次死生
幽明之故道之所著神之所为虽千岁之日至万世之
逆数皆可坐而致何则道之所固有心之所固有也故
心为律身为度推此及彼絜矩范围无非固有不烦绳
削而自合执柯伐柯其则不远自有生之初即有此形
器度数自为岁月日时寒暑民不乏于日用莫为制作
而法不加少自宓牺氏而下至于颛顼尧舜代为历象
卷八十 第 124a 页 WYG0386-0433a.png
制作既备以前民用而法不加多袛固有之象数理之
所当然尔故孔子赞尧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其赞舜
曰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言能法天之自然不以
小智自私故能同夫天道而无为其制作栽成焕乎其
有文章而为万世用也故象数拙法尔人惟则之而已
凡紊而不适于用者人之私智乱之也心苟有差则理
差理差则无物不差矣惟天下之大拙能为天下之大
巧以是求象数之原不远矣

卷八十 第 124b 页 WYG0386-0433b.png
  赞曰道体则两惟一为神遂生无穷气冥乎真阴轮阳
曜日星月辰奇耦相因本然天巧消息盈虚妙宰洪造
帝皇后天默凿幽讨玉管金枢以正苍昊通地于天合
天于人固无加损范围寅宾夏正开初系元于春万世
一本惟丝伊缗

  谨案乾象景初二历法皆与晋书所载无异其
前后议论则出自经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