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六上上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a 页 WYG0385-06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六十六上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上上

  文艺

  文章总叙

  易部(序 论 说 评 辨解 问 难 语 言)

  书部(书 国书 诏 册 制 制策 赦令 教 下记 檄 疏 表 封事

  奏 议 笺 启 状 奏记弹章 露布 连珠)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b 页 WYG0385-0608b.png
  诗部(骚 赋 古诗 乐府 歌 行 吟谣 篇 引 辞 曲 琴操

  长句杂言)

  春秋部(国史 碑 墓碑 诔 铭符命 颂 箴 赞 记 杂文)

  易

  昊天有四时圣人有四经为天地人物无穷之用后世
辞章皆其波流馀裔也夫繇彖象言辞说序杂皆易经
之固有序论说评辨解问对难语言以意言明义理申
之以辞章者皆其馀也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a 页 WYG0385-0609a.png
  序有二义有端序有次序原始首事推本为言以冠诸
端则端序也广义列事排比为言各有次第则次序也
书有古今序若尧典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让
于虞舜作尧典孔子序书之时所作(谨案百篇书序朱子已疑其伪此谓
孔子所作亦承用前人之说)今序也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
明文思安安史臣述尧之序古序也诗有大小序自关
雎后妃之德也至用之邦国焉则小序也自风风也至
关睢之义也则大序也其馀诸序亦有古今序若卷耳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b 页 WYG0385-0609b.png
后妃之本也作诗者与采诗之官志之也古序也自后
妃在父母家至化天下以妇道也孔子以来诸弟子及
汉世诸儒推广之也今序也此皆端序之始也至司马
迁作史记于三代六国诸表及货殖儒林诸传皆有序
刘向论次诸子百家亦皆有序扬雄作法言每篇有序
又谓之题辞而体制日滋矣孔子作序卦曰有天地然
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惟万物故受之以屯所以
序文王重卦之次第也公羊子曰楚屈完来盟于师盟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a 页 WYG0385-0609c.png
于召陵序绩也所以序齐桓服楚之次第也此皆次序
之始也至司马迁作自序序其家世功烈并序诸纪传
之次而班固作序传亦序其家世功烈并序一书之次
皆明其所以著作之意自是凡所著述莫不有二者之
序而篇题不可胜穷矣

  论六经无论至庄荀骋其雄辨始著论如礼乐正论齐
物论等皆篇第之名未特以为文也汉兴贾谊初为过
秦一篇始以为题而立论(原注应邵曰过秦贾谊书第一篇名也言秦之过则过秦者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b 页 WYG0385-0609d.png
犹曰剧秦云耳)于是二京三国诸文士往往著论大抵反覆明
理而已辞达义畅不以文为胜也

  说自孔子为说卦六经初有说以宓牺之易有画而无
文故于八卦位序体用意象申而为之说以文王之易
有繇祗明其入用之位而已(原注自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是也其馀皆说宓牺
八卦)则其为说有不得已焉者也战国诸子遂腾口说而
又著书名篇如说剑说难等非圣人意也后世遂为辞
章之文矣

卷六十六上上 第 4a 页 WYG0385-0610a.png
  评先秦二汉所未有桓灵之季宦戚专朝学士大夫激
扬清议题拂品覈相与为目如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
畏彊禦陈仲举许劭在汝南而为月旦评评之名昉此
至陈寿作三国志更史赞曰评而始名篇然特论之异
名也

  辩者别嫌疑定犹豫指陈是非之文也孟子谓吾岂好
辩荀子谓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辩老子谓大辩若讷
善言者不辩扬雄谓或问五经有辩乎曰惟五经为辩
卷六十六上上 第 4b 页 WYG0385-0610b.png
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
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舍斯辩亦小矣
故凡论说之文皆辩也先秦二汉犹未以名篇后世始
与论别而为题矣

  解记礼者以其记六艺政教得失谓之经解解之名昉
此汉以来凡注释经义者皆谓之解辩说之异名也后
世始命篇而为文矣

  问礼记论语集圣贤问对之言𩔖以问名篇如宪问曾
卷六十六上上 第 5a 页 WYG0385-0610c.png
子问哀公问问丧服问皆记录之文也未特命篇为文
至屈平作天问宋玉作对楚王问始特以为文(原注王逸曰屈
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旻昊仰天叹恖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
灵琦玮僪佹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写愁思乃假天以为言焉故作天问 楚
襄王问于宋玉宋玉对曰云云)其后枚乘为七发曹植为七启皆其制
也(原注汉书枚乘为吴王濞郎中作七𤼵王逸曰七𤼵者说七事以启𤼵太子也犹楚辞七谏之流 曹子
建七启序曰昔枚乘作七𤼵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辩崔骃作七依辞各美丽余有慕焉遂作七启并命王粲
作焉)

卷六十六上上 第 5b 页 WYG0385-0610d.png
  难六经以来凡师弟对问之间君臣可否之际相与拟
议诘折无非问难之文也难难也其言难合反复相难
也故医家有书谓之难经然未尝特以命篇而为文也
汉兴东方朔作客难其后扬雄为解嘲班固作宾戏皆
其制也(原注汉书朔上书陈农战彊国之计推意放荡终不见用因著论设客难已用位卑以自慰谕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丽之者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革创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
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 班固序曰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专笃志于儒学以著述为业或讥以无功又感东
方朔扬雄自喻以不遭苏张范蔡之时曾不折之以正道明君子之所守故聊复应焉)

卷六十六上上 第 6a 页 WYG0385-0611a.png
  语自论语外左氏为春秋传其馀事辞国别为录谓
之国语以为春秋外传特以为书之号未尝命篇为文
后世特以为题与问难等矣

  言初孔子为乾坤二卦作文言传而文始有言后世亦
特命篇为文而与论说等矣

  书

  书者言之经后世王言之制臣子之辞皆本于书凡制
诏赦令册檄教记诰誓命戒之馀也书疏笺表奏议启
卷六十六上上 第 6b 页 WYG0385-0611b.png
状谟训规諌之馀也国书策问弹章露布后世增益之
耳皆代典国程是服是行是信是使非空言比尤官样
体制之文也

  书自孔子别为虞夏商周之书未尝特以名篇其篇题
则各自有名于商书太甲曰伊尹作书又曰奉嗣王归
于亳作书说命曰王庸作书金縢曰启钥见书召诰曰
周公乃朝用书顾命曰太史秉书皆以为书而无其名
周礼职官所称贤能之书礼书事书三皇五帝之书赞
卷六十六上上 第 7a 页 WYG0385-0611c.png
书秋官小行人谓其万民之利害为一书其礼俗政事
教治刑禁之逆顺为一书其悖逆暴乱作慝犯令为一
书其札丧凶荒厄贫为一书其康乐和亲安平为一书
礼记谓书策书方振书端书与传记所载载书丹书刑
书竹书等亦皆以为书而无其篇则书者文籍之总名
也鲁成公七年楚子重子反杀申公巫臣之族巫臣自
晋遗二子书特以书名篇始见乎此其后魏绛有书子
产有书叔向有书至战国秦汉不可胜载而体制多矣
卷六十六上上 第 7b 页 WYG0385-0611d.png
臣子之于君父小臣之与大臣布衣之于达官弟子之
于师长小国之于大国皆谓之上书名位相埒则谓之
遗书平交往反则谓之复书上之于下则谓之谕书告
戒论列则谓之移书躬亲裁制则谓之手书天子下书
则谓之赐书用玺封题则谓之玺书敌国讲信则谓之
国书吉庆相贺则谓之贺书胜敌报多则谓之捷书丧
师败绩则谓之败书无礼相陵则谓之嫚书叛君指斥
则谓之反书死丧凶讣则谓之哀书先秦西汉博约高
卷六十六上上 第 8a 页 WYG0385-0612a.png
古有三代遗风魏晋以还辞气寖弱矣

  国书六经初无有三代之际天子之待夷狄亲诸侯诸
侯之邦交事天子皆有玉帛之使其辞命不可考周室
之衰晋楚齐秦更霸亟战亟聘鲁卫宋郑陈蔡相与为
敌国数会数朝辞命益重故语载郑之为命曰裨谌草
创世叔讨论子羽修饰子产润色然亦不见其完文汉
初高帝与匈奴约为兄弟以和亲孝惠高后时冒顿为
嫚书以遗高后高后忍辱报书冒顿复书以谢中国始
卷六十六上上 第 8b 页 WYG0385-0612b.png
交外夷而国书之制可考矣单于遗汉书则曰天所立
匈奴单于敬问皇帝无恙汉遗匈奴书则曰皇帝敬问
匈奴大单于无恙及中行说教单于坏约侮汉汉遗单
于书以尺一牍说乃令单于以尺二牍及印封皆令广
长大倨骜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
问汉皇帝无恙汉亦依违报之至孝武大伐匈奴而书
问遂绝矣(原注自汉交匈奴诸事皆见外夷北狄传)高后时南粤王赵佗自
尊号为南粤武帝孝文即位赐佗书曰皇帝谨问南粤王
卷六十六上上 第 9a 页 WYG0385-0612c.png
甚苦心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佗因为书谢称蛮夷
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此又中国以
礼服外夷之制也(原注事见外夷南蛮傅)建武初邓禹承制命隗
嚣为西州大将军嚣乃遣使诣阙上书光武报以殊礼
言称字用敌国之仪其后复报以手书又使来歙奉玺书
喻旨及嚣反始绝公孙述僭号于蜀帝与述书署曰公
孙皇帝此又中国与僭国之制也逮夫三国汉吴用敌
国礼吴于魏始上书称臣既受封爵乃奉表谢其后遂
卷六十六上上 第 9b 页 WYG0385-0612d.png
绝不复通故敌国国书始见于汉吴至晋宋南北之际
其制滋多皆战和安危所系国脉民命之所在王言之
尤重者也

  诏孔子定书于虞夏商周之际始见诰誓命之文皆王
言也故禹谟曰誓于师汤诰曰明听予一人诰说命曰
王言惟作命至周而王与诸侯皆曰命王曰王命诸侯
曰公命故大宗伯有典命之职封爵则有五等之命车
服则有九等之命(原注周礼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0a 页 WYG0385-0613a.png
宫室车旂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建官则有策命(原注左氏传王命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
为侯伯)赉予则有锡命(原注春秋文公元年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褒美则有
追命(原注春秋庄公元年春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而诏之名未有也若大冢
宰谓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则诏者
告导之辞也礼器谓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
于堂三诏皆不同位则诏者陈设之辞也春秋大祝作
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曰祠曰命曰诰曰会曰祷曰
诔而无诏也始皇初并天下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0b 页 WYG0385-0613b.png
诏诏制之名昉此汉因之其制有四曰册曰制曰诏曰
敕而诏为重(原注蔡邕曰立后妃皇太子诸王三公则用册命百官郡守则用制有所戒谕则用
敕布告天下则用诏)凡皇太后垂帘者亦用之二汉制诏去古未
远犹有先秦三代之风虽不能如典谟诰誓摅写仁义
道德性命福祸究竟礼乐天人之际而其文辞温雅质
厚诚尽要约不繁有丝纶之大体王言之润色圣人感
人心致和平之意无欺世罔民之私隋王通曰诏其见王
者之志乎其恤人也周其致用也悉一言而天下应一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1a 页 WYG0385-0613c.png
令而不可易非仁智博达则天明命其孰能诏天下乎
东汉之季渐尚辞用事魏晋而下遂为文具矣

  册者辞命记注之总称古者书于竹简一简谓之简编
简谓之册事小辞略一简可书则曰简而已事大辞多
一简不容必编众简而书之则曰册故史官大事书之
于册小事简牍而已其名始见于金縢之书曰史乃册
祝其后纳册作册祝册册命凡告庙命官封建皆用之
汉因周制尊太上皇皇太后立皇后皇太子封建诸侯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1b 页 WYG0385-0613d.png
王拜免三公皆用册郊祀天地谒告宗庙封禅泰山亦
用册至于特拜郡守述其政绩亦用册古者尚质惟用
竹秦汉则泥金检玉号为玉册示其侈也(原注蔡邕曰册者简
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一短两编下附 许慎说文册者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也象其札一
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汉书武帝元狩六年庙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初作册)其于
国恤有哀册谥册于是高文大册为汉帝制礼文盛矣
后世皆遵用之

  制秦更命为制蔡邕曰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2a 页 WYG0385-0614a.png
制诏诏书诏告群臣有所奏请尚书令奏之下有司曰
制天子答之曰可方之于诏尤有礼文之书也宣布号
令沿革更定则曰诏咨谋臣下报答画可则曰制特有
处置告谕大臣则曰制诏母后临朝非所宜称则曰称
制汉制然也故隋王通推本高帝文景武宣光武明章
为七制之主其书曰帝制言其法制可为后王之则也
制策汉制举取士之制也孝文二年诏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者颍阴侯骑贾山上书曰至言虽诏举贤良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2b 页 WYG0385-0614b.png
未有制策也十五年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
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太子家令晁错对策其始下制策
一篇而对者举诏册之文敷陈以对至孝武世公孙弘
董仲舒出充推蔓衍论列治体指陈天人之际极于天
命情性风俗教化三代先秦所未有也

  赦者贷释过误之称故易解传谓君子以赦过宥罪虞
书谓眚灾肆赦吕刑谓五刑之疑有赦周礼司刺有三
宥三赦之法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一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3a 页 WYG0385-0614c.png
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舂愚皆以其非故怙终
其情可矜也有罪而特纵释以为一已之私而行小惠
失政刑矣故春秋肆大眚则讥之由汉以来凡胜国克
敌则赦即位立皇后太子则赦郊祀天地则赦朝享太
庙则赦庆瑞之符则赦禬禳之私则赦私一人则特赦
私一州则曲赦其大赦则并大逆不道贼弑君亲者皆
为除免一年之间有至再三者皆乱制也故吴汉临终
劝光武无赦王符谓贼良民之甚者莫大于数赦诸葛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3b 页 WYG0385-0614d.png
亮治蜀十二年无赦孟光责费祎之行赦皆知治体者


  令说命曰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则令者命
之通称也周礼天官女史掌王后之内令则周之后命
称令也秦汉之初未为天子则称令既为天子则称诏
其后皇后太子诸侯王公之命皆曰令凡将帅命于军
中亦曰令始别于诏命而自为制矣

  教蔡邕曰诸侯之言曰教犹天子之制诏也凡丞相三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4a 页 WYG0385-0615a.png
公诸王列侯开府置官属者皆用之

  下记汉魏以来藩府郡守令于其属者用之以记事为
言自谦之辞然亦教令之制也

  檄者传布告召之文自丞相尚书令大将军藩府州郡
皆用之或以徵兵或以召吏或以命官或以谕不庭或
以讨叛逆或以诱降附或以诛僣伪或以告人民皆指
陈事端罪状开说利害晓以逆顺明其去就其文峻其
辞切必警动震竦撼摇鼓荡使畏威服罪然后为至已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4b 页 WYG0385-0615b.png
其制以木简为之长一尺二寸若有急则插以鸟羽谓
之羽檄取其疾速也故亦谓之羽书初汉高帝谓吾以
羽檄徵天下兵又谓可传檄而定则三代先秦已自有
之而其文未见也至孝武遣司马相如责唐蒙等始见
喻巴蜀一篇首曰告巴蜀太守终曰咸谕陛下意毋忽
盖古制然也(原注汉书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𤏡中徵𤼵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
𤼵转漕万馀人用军兴法诛其渠率巴蜀人大恐上闻之乃遣相如责唐蒙等因谕告巴蜀人以非上之意也)
至三国之际益尚事辞其制愈备矣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5a 页 WYG0385-0615c.png
  疏者疏通其意达之于上也凡政有所未便事有所未
当冤枉有所未信壅蔽有所未达臣下为之论列奏上
则用之亦三代先秦之故有至汉高帝五年诛项羽东
城诸侯王皆上疏请尊汉王为皇帝疏之名始见其后
臣下往往上疏同夫书矣

  表者敷陈著见之称有所未明表而著之也书谓光被
四表则自内而被于外也师表万民则自上而形于下
也传谓言不闻于表著之位则陈设之次也礼谓立八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5b 页 WYG0385-0615d.png
尺之表则标准之则也其名则同其义各异未特以名
篇而谓之文也司马迁作史记始为诸侯六国诸年表
特列序其兴灭之年亦未为臣子之文也其后渐见于
二汉魏晋之际其首曰臣某言遂论列其事其终则
曰谨奏表以闻义同书疏而体制异矣(原注李善曰表者明也标也如
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使之明白以晓主上得尽其忠曰表三王以前谓之敷奏故尚书谓敷奏以言是也至
秦并天下改为表总有四品一曰章谢恩曰章二曰表陈事曰表三曰奏劾验政事曰奏四曰駮推覆平论有
异事进之曰駮六国及秦汉兼谓之上书行此五事至汉魏以来都曰表进之天子称表进诸侯称上疏魏以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6a 页 WYG0385-0616a.png
前天子亦得上疏)

  封事汉制表书皆启封其言密事则皂囊重封谓之封
事其文亦书疏也

  奏凡进言于君皆曰奏书谓敷奏以言是也汉世凡劾
验政事特有奏请乃特作奏其文亦书疏也

  议商𣙜可否之文论定而议未定论略而议详也故庄
周谓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三代以来议事以制政
乃不迷故周官有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6b 页 WYG0385-0616b.png
议勤议宾(原注周礼小司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
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秦有丞相议廷
尉议博士议(原注皆特受诏奏议也)汉兴有廷议(原注于殿廷之间议于天子前
也)集议(原注会集百官而议之也)百官杂议(原注下百官令相杂而议也)下公卿
议(原注特下三公九卿议之也)故和亲有议(原注汉书武帝建元六年匈奴来请和亲天子
下其议大行王恢议勿许兴兵击之韩安国议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封禅有
议(原注元鼎六年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盐铁有议(原注昭帝元始六年诏有司问郡国所举
贤良文学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皆对愿罢盐铁酒𣙜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桑弘羊以为不可废于是盐铁之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7a 页 WYG0385-0616c.png
议起焉)废立有议(原注昌邑王既立淫戏无度大将军霍光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
夫博士会议未央宫)
尊号有议(原注哀帝即位郎中令冷褒等奏言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
复引藩国之名以冠大号上下其议群下多顺指言母以子贵宜立尊号以厚孝道)
郊庙有议(原注
成帝时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奏言甘泉泰畤河东后土之祠宜可徙置长安合于古帝王愿与群臣议定
奏可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等八人议以为不当徙右将军王商等五十人以为当从衡等议于是衡谭奏于
长安定南北郊为万世基天子从之 孔光何武奏迭毁之次当以时定请与群臣杂议光禄勋彭宣等五十
三人皆以为孝武皇帝亲尽宜毁中垒校尉刘歆议曰礼天子七庙者其正法数可常数者也宗不在此数中
变也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孝武皇帝功烈如彼不宜毁上从歆议)
击珠厓有议(原注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7b 页 WYG0385-0616d.png
元帝时珠厓诸县反叛连年不定上谋于群臣欲大发军待诏贾捐之议以为不宜击遂从捐之议罢击珠厓)
然而三代之议有言而无书二汉之议既许其言又各为书以
上其议其言不易而得失可考天子称制决可而后下其
议公卿奉行之天子不敢奋其私智大臣不敢进其私言一
以公议纲纪天下而四百年无二志汉政之几于三代者也
笺亦表𩔖也僚属于皇太子诸侯王用之方之于表首尾
称姓名而不称臣

  启亦笺表𩔖也有所咨问庆贺干请则上启事于天子则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8a 页 WYG0385-0617a.png
称臣某启乃入事末则曰谨奉启事以闻非天子则皆
曰某启而已

  状者敷奏情状列上事宜犹表之为标著疏之为条达
也自天子省府上下皆得用之其辞质其事详公文之
通称疏之次也

  奏记汉魏以来凡有司言事于上官者谓之奏记避尊
远嫌以记事为言也故省司藩府将帅置官属者皆有
记室掌书记之官焉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8b 页 WYG0385-0617b.png
  弹章有司举劾奏上治罪之文也秦汉以来有御史大
夫中丞侍御史之官如周之大小司寇纠诘奸慝奋厉
风宪自天子大臣百官群司凡有过恶皆得举正有所
弹劾则冠豸冠簪白笔对仗读弹文弹者击其罪而必
中章者暴其恶而无隐亦几于三代之良法也

  露布古之捷书也凡声罪致讨有所克捷列其功状书之
于帛露见布告故谓之露布又谓之露版尤尚辞之文也
连珠孝章命班固傅毅作一事未已又列一事骈辞相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9a 页 WYG0385-0617c.png
连体如贯珠故谓之连珠亦奏议之体也

  诗

  诗经三百篇雅亡于幽厉风亡于桓庄历战国先秦祗
有诗之名而非先王之诗矣本然之声音郁湮喷薄
变而为杂体为骚赋为古诗为乐府歌行吟谣篇引辞
曲琴操长句杂言其体制不可胜穷矣

  骚古所无有楚屈原始为之司马迁曰楚怀王信上官
大夫之谗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謟之
卷六十六上上 第 19b 页 WYG0385-0617d.png
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
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其托物引喻爱君忧国变风变
雅之流其辞虽怨怼激发几于愤悱跌宕怪神而𩔖夫
巫觋要之出于忠而止于义凡二十五首其弟子宋玉
景差相继而作及汉贾谊庄忌等复为之大抵皆祖原
以其体制创于楚谓之楚辞以离骚一篇旨意深远可
以继诗经之后特称为经自九歌天问及诸人之作皆
谓之传云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0a 页 WYG0385-0618a.png
  赋诗有六义二曰赋排比铺陈之体也如曰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齐侯之子卫侯
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之𩔖是也其体杂见于风雅
颂之间而不特名篇至屈原作离骚谓之赋宋玉乃作
高唐风赋荀卿贾谊司马相如等相与倡和拓大缀缉
崒然为辞章之冠兼诗骚之制为文士杰作至魏晋极


  古诗自陈灵公讫周之亡历战国秦汉及高惠文景之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0b 页 WYG0385-0618b.png
世踰五百年骚赋之外诗遂无闻孝武时李陵苏武相
与赠答始为五言号称古诗历汉三百馀年绝无仅有
建安间篇什始盛为汉魏正体然亦非三代之诗也

  乐府周官大司乐乃其职也六代之乐皆有乐歌自雅
颂外不见其文汉初乐府令掌乐舞有房中安世等歌
始见其辞(原注汉书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
曰安世乐安世房中歌十七章)至孝武立乐府采诗夜诵(原注汉书武帝新定郊祀
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1a 页 WYG0385-0618c.png
律吕以合八音颜师古曰采诗依古遒人徇路采取百姓诵谣以知政教得失也夜诵者其言词或秘不可宣
露故于夜中歌诵)定郊祀祠太一作十九章之歌章各有名曰
练时日帝临青阳朱明西颢玄冥惟泰元天地日出入
又继以诸事名章曰天马(原注元狩三年马生渥洼中作 太初四年诛宛王获宛
马作)天门景星斋房(原注元鼎五年得鼎汾阴作 元封二年芝生甘泉斋房作)后皇华
烨烨五神朝陇首(原注元狩元年行幸雍获白麟作)象载瑜(原注太始三年行幸
东海获赤雁作)赤蛟及宣房柏梁等作皆有其辞而乐府始盛
其后杂体歌行吟谣皆为乐府新声别调不可胜穷矣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1b 页 WYG0385-0618d.png
歌与诗同皆古有之作为篇章而歌之尔故歌之为言
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
不足故嗟叹之于是有咏歌啸歌悲歌怨歌长歌短歌
各以其声为体诗三百篇皆是也及诗之亡战国秦汉
之际往往为歌乐府以来篇章遂盛与诗别而自为制


  行亦歌诗之流三代先秦未之见也乐府以来往往以
行称又与歌并称歌行也歌以咏其志行以行其志尔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2a 页 WYG0385-0619a.png
其特称行如饮马长城窟行苦寒行善哉行等是也与歌
并称者如伤歌行燕歌行长歌行短歌行怨歌行等是


  吟亦歌𩔖也歌者𤼵扬其声而咏其辞也吟者掩抑其
声而味其言也歌浅而吟深故曰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三代先秦有其名而无其文乐府有白头吟梁甫吟东
武吟始自为篇题矣

  谣亦歌𩔖也远而言之缓而不切尔诗曰我歌且谣则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2b 页 WYG0385-0619b.png
歌切而谣缓也如风谣童谣自古有之皆自成章而诗
经不录乐府以来始自为篇题如箜篌谣等是也

  篇古者编竹为书凡成章者自为一篇故谓之篇特文
籍次第之名未特命题为文也乐府以来始以名题如
美女萹白马篇名都篇等是也

  引亦歌𩔖也歌之为言长言之也引则引而信之又长
矣乐府以来始有之如箜篌引等是也

  辞凡言成文谓之辞故易有繇辞彖辞爻辞系辞书谓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3a 页 WYG0385-0619c.png
之两辞传谓之文辞皆成文之言也然未命题为文汉
孝武始为秋风辞乐府有王明君辞亦自名篇矣

  曲者其音曲折也季札观乐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师
乙谓曲如折句中钩皆其意也汉立乐府始以曲名乐
章又特以名篇为歌曲矣

  琴操古有雅琴颂琴故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则古
之歌诗皆琴曲也谓之操者风俗通曰凡琴曲忧愁而
作命之曰操言困阨穷迫犹不失其操也古操有十二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3b 页 WYG0385-0619d.png
首拘幽文王作越裳岐山周公作履霜尹吉甫子伯奇
作将归猗兰龟山孔子作残形曾子作雉朝飞牧犊子
作别鹄商陵穆子作水仙怀陵伯牙作皆有其辞亦歌
诗之体也后世凡制琴曲皆为之辞矣

  长句杂言古之为诗也其章句不系短长期于意尽辞
止音韵顺适而已故有三言者江有汜是也有四言者
关关雎鸠是也有五言者投我以木瓜是也有六言者
曷月予还归哉是也有七言者送我乎淇之上矣是也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4a 页 WYG0385-0620a.png
有八言者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是也其为章则或三四
相间或五七相错不拘其字数章句而其变无穷所以
为诗之经也汉初专尚四言至苏李专为五言孝武为
秋风柏梁等辞则专为七言自张衡四愁而下号七言
为长句建安以来号四五言为古诗其馀自乐府歌谣
外三四六七相杂成章者则谓之杂言诗之体制至是
极矣

  春秋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4b 页 WYG0385-0620b.png
  春秋诗书皆王者之迹唐虞三代之史也孔子修经乃
别辞命为书乐歌为诗政事为春秋以为大典大法然
后为经而非史矣凡后世述事功纪政绩载竹帛刋金
石皆春秋之馀无笔削之法祗为篇题记注之文则自
为史而非经矣

  国史书契以来即有史至周而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
左史右史太师太祝之官自王朝列国皆有之其书法
大抵皆编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至孔子作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5a 页 WYG0385-0620c.png
春秋笔削其事而略其辞亦皆编年具四时以首事晋
太康中得竹书有纪年十二篇则古法也左氏为春秋
作传杂以事辞亦皆编年其馀则别为国语历战国讫
秦凡诸史书有五帝德帝系春秋历谱牒世本战国策
铎氏微虞氏春秋而吕不韦者上观尚古删拾春秋
集六国时事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始错综
诸家变古编年法至司马迁因吕氏春秋法推本诗书
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汉楚春秋上记轩辕下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5b 页 WYG0385-0620d.png
讫天汉著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谓
之史记有序有论有自序有序传驰骋上下数千载分
散数十百家其体甚大六经以来所未有也其后班固
因迁之制断自汉元迄于王莽作西京书缜密精覈法
制益备迁之书始于父谈而成于迁固之书始于父彪
而成于固其事则身所闻见其𤼵凡起例皆出家学于
是卓然为宗匠后世国史之制皆本乎是矣

  碑者褒述功烈夸示天下后世自期于不朽之文也夫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6a 页 WYG0385-0621a.png
史官记注谓之实录不虚美不隐恶功过并载至其殊
勋异烈各当其时书旂常著钟鼎昭示后世传之子孙
则义存劝戒非直为称美也故圣德之帝莫如尧舜功
烈之王莫如禹汤勋在王室莫如伊周教垂万世莫如
孔孟而无颂功述德之文谓之碑者按祭义祭之日君
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杂记谓衅
庙之制宰夫北面于碑南东上丧大记谓君葬用輴四
綍二碑大夫葬用輴二綍二碑皆植石如柱凿孔于端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6b 页 WYG0385-0621b.png
以系牲系棺尔碑者悲也丽牲之际睹其宗庙悲其亲
之亡也系棺之际睹其封瘗悲其亲之不复见也以是
名石故谓之碑碑之名昉此祭则或书年月葬则或书
姓名非特为文而颂德纪功也始皇并天下丞相斯以
善书能文献谀导侈每巡幸辄从东行郡县上邹峄山
立石颂功业刻石颂功始此于是封泰山至山颠立石
颂德南登琅邪作琅邪台立石颂德以明得意登之罘
刻石颂功上会稽刻石颂德谀辞诬文增秽名山几遍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7a 页 WYG0385-0621c.png
天下汉兴以来自天子三公九卿将相郡国守相师儒
博士太学诸生处士烈女义夫节妇凡异政茂行皆著
文刻石丽牲之碑则渐为宗庙神庙家庙等制县棺之
碑则渐为神道墓表墓志等制其碑犹存古制凿孔其
端东汉之季其文益盛故汉碑多见阳嘉元嘉之间(原注
阳嘉顺帝年元嘉桓帝年)崔蔡之作灵帝时至书六经为三体刻之
石碑钟繇梁鹄相继而出曹丕之篡大书深刻于受禅
坛而丰碑数丈汉碑至是极矣然而先秦二汉文辞简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7b 页 WYG0385-0621d.png
质其事则凡而不目铭诗尤为高古魏晋而下谀臣媚
子夸吏侈孙匿其暴露杂秽之过扬其纤悉溢美之功
为之文者褒大称推立论序述则体夫诗书史汉之序
述其事业则备夫春秋纪传之法其终篇铭诗则用夫
雅颂箴赞之体或磨宏崖或坠深渊或配诸海岳之灵
或并诸淫昏之鬼矫诬之弊盖不可胜言矣

  墓碑墓前之道神游之道也碑于是则谓之神道碑古
之葬者墓而不坟因留县棺之石表其墓之所在谓不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8a 页 WYG0385-0622a.png
可弗识也其后既封为坟仍立石为表王与诸侯遂为石
阙而楚谓之窒皇汉以来王公大臣亦有阙仍立石表石仪
天禄辟邪之𩔖谓之坟皇其勒文于表者谓之墓表表著也
著其人之事也勒文墓侧不当神道制小文约谓之墓铭铭
名也著其人之名也其制又小其文又约谓之墓碣碣揭也
揭扬其行也勒文于石纳之圹中谓之墓志又谓之墓志铭
志其人之事于墓中也皆有序有事有诗碑之制也

  诔者哀死而累其行以定谥之文也自周有之按周官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8b 页 WYG0385-0622b.png
大师大丧帅瞽而廞作柩(原注与柩同)谥郑玄谓廞陈也以
瞽史知天道使共其事言王之诔谥成于天道也太祝
作六辞六曰诔大史大丧遣之日读诔小史卿大夫之
丧赐谥读诔盖天子之谥至尊之行非臣子所敢议故
使瞽史以天道累其行而为诔以定谥其诸侯卿大夫
皆有司称王命录其行以为诔以定谥及其遣则赐谥
读诔故记曰少不诔长卑不诔尊惟天子称天以诔之
然不见其全文惟左氏传于孔子卒见哀公诔一章不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9a 页 WYG0385-0622c.png
累其行特哀之之辞也汉以来天子有谥册王公大臣
则太常有谥议魏晋而下始有诔文有序有事盛为辞
章勒石于墓亦与碑等矣

  铭者名也著于文辞刻之金石表见其名也由器物则
因以示戒由义理则因以垂训由事业则因以昭德扬
雄谓铭哉铭哉有意于慎也故黄帝命孔甲书盘盂中
以为戒法而禹有谗鼎之铭汤有盘铭至周而门屏阶席
冠冕衣屦几杖弓剑觚牍盉(原注音和)(原注徒对反)权衡度量莫
卷六十六上上 第 29b 页 WYG0385-0622d.png
不有铭皆警戒自修之文也秦汉而下夸毗示侈不因
器以为戒不垂训而昭德堕嵯峨伐琬琰封泰山勒燕
然(原注汉书上封泰山禅梁父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 后汉书窦宪惧诛自求击匈奴大
破单于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铭刻石立功纪汉威德)有序有事有铭有诗大或数
千次或数百制与碑等矣

  符命之说古不经见皆后世迂儒俗士贼臣篡子献谀
逢恶以为篡窃之资者所作也六经所载如河出图雒
出书凤凰来仪百兽率舞麟趾驺虞帝武玄鸟获麟等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0a 页 WYG0385-0623a.png
皆据事而书非推天引神而以为符也如麟凤龟龙谓
之四灵及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等
皆秦汉诸儒附会之说非圣人之意也至司马迁为史
记始载赤乌白鱼赤帝子白帝子之事以为有天下之
徵又特为封禅一书从臾神怪而董仲舒对策遂言三
代受命之符于是司马相如为封禅文(原注史记长卿病甚帝使所忠
往求其书及至长卿已卒其妻曰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来求书奏之其遗札书言封禅事所忠奏之
帝遂议封禅)扬雄作剧秦美新(原注李充翰林论扬子论秦之剧称新之美此乃计其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0b 页 WYG0385-0623b.png
胜负比其优劣之义)而班固为典引(原注蔡邕曰典引者篇名也典者常也法也引者伸也长
也尚书疏尧之常法谓之尧典汉绍其绪伸而长之也)闳衍侈大推美功德以为
符命新莽盗汉而谶纬之术兴矣

  颂者称美之辞不歌而颂谓之赋既诵而歌谓之颂又
颂者容也形容其美也本诗之一义故大序曰颂者美
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然未命篇为文
至离骚楚辞而有橘颂汉王褒为圣主得贤臣颂扬雄
为赵充国颂其后亦有序有颂其铭诗为颂与碑等矣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1a 页 WYG0385-0623c.png
箴者刺讥劝戒之文也自古有之于魏绛对晋侯始见
虞人箴一篇其文似诗而简婉高雅至汉成帝时扬雄
依虞箴作十二州箴二十五官箴亡失九篇后汉崔骃
骃子瑗瑗子寔补其阙及临邑侯刘騊太傅胡广各有
所增凡四十八篇广乃署之曰百官箴自是凡臣子进
规于上皆有箴矣

  赞者叶相辅成之名孔子作易大传而谓之赞未特名
篇以为文也至班固作汉书于纪传后如司马迁立论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1b 页 WYG0385-0623d.png
而谓之赞实则论也其序传则谓之述赞始叶韵如诗
铭及范煜作后汉书既立论复特为赞体制始定矣其
后复加之序有事有赞亦与碑等矣

  记凡志之典籍者皆是也故易记理之书也书记辞之
书也诗记声之书也春秋记事之书也四经万世之大
记也而不以记为名孔子没诸弟子及秦汉诸儒各为
记录如礼记乐记杂记学记表记坊记秦记史记皆记
注于四经之后而以为名然未特命篇为文也魏晋而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2a 页 WYG0385-0624a.png
下自史氏记录外凡志一事皆特为文有序有事亦有
为铭诗者皆刻之石亦与碑等矣

  杂文杂于四经之间而其体不一如祭文吊文移文纪
录传志即事为文随物命题者皆是也

  右四𩔖其别五十有八皆战国秦汉以来文章体制原
于四经而滋蔓于四经之后所以为文章学后世之制
也虽其义理不醇辞气寖衰不逮夫古然自今视之又
不逮汉魏远甚矣故三代之文至于六经语孟后世之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2b 页 WYG0385-0624b.png
文至于先秦汉魏虽原远末分皆规矩准绳大匠也故
备录其制推本所自与其所以弊而下者云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3a 页 WYG0385-062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六十六上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上下

  文艺

  汉

  崔寔(从兄烈烈子钧) 蔡邕 祢衡 应劭

  谨案崔寔传文阙止存议蔡邕传亦阙

  议曰寔父子三世掞藻摛秀并擅才美为儒林文宗蔡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3b 页 WYG0385-0624d.png
邕继之益加隽伟于是东京之文比隆西汉桓灵之季
号称崔蔡寔著论以为汉政衰微皇纲不振当严刑峻
法攻以药石兴滞补弊之说非治体之常也宋司马光
曰汉家之法已严矣而寔犹病其宽何哉盖衰世之君
率多柔懦凡愚之佐惟知姑息是以权幸之臣有罪不
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仁恩所施止于目前奸宄得志
纲纪不立故寔之论以矫一时之枉非百世之通义也
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4a 页 WYG0385-0625a.png
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斯不易之常道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辨而气尚刚傲好矫
时慢物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
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是时许都新
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司马伯
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邪又问荀文若赵稚长云
何衡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原注典略衡见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4b 页 WYG0385-0625b.png
荀容仪但有貌尔故可吊丧赵腹大健啖故可监厨也)惟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
脩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馀子碌碌莫足数
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交友上
疏荐之曰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
俊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升下睿
圣纂承基绪遭遇厄运劳谦日昃惟岳降神异人并出
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
卓跞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5a 页 WYG0385-0625c.png
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
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原注汉书桑弘羊雒阳贾人以心计年十三为侍中 张安世为郎
上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惟安世识之后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忠果正直志怀
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雠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
过也(原注吕氏春秋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饮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
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
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召任座而反之以为上客)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5b 页 WYG0385-0625d.png
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馀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
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
路粹严象亦有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
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
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原注史记赵简子疾
五日不知人及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其声动心)帝室皇居必
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阳阿至妙之容
台牧者之所贪飞兔騕袅(原注吕氏春秋飞兔騕袅古骏马也)绝足奔放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6a 页 WYG0385-0626a.png
良乐之所急臣等区区敢不以闻融既爱衡才称述于
曹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
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
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
衣更著岑牟单绞之服(原注文士传魏太祖欲辱衡乃令人录用为鼓史后至八月朝
普天阅试鼓节作三重閤列坐宾客以帛绢制作衣一岑牟一单绞及小裈岑牟鼓角士胄也)次至衡
衡方为渔阳参挝蹀𨄌而前(原注文士傅衡击鼓作渔阳参挝蹋地来前蹑馺足
脚容态不常鼓声甚悲易衣毕复击鼓参搥而去至今有渔阳参搥自衡始也李贤曰案参挝并击鼓之法而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6b 页 WYG0385-0626b.png
王僧孺诗云散度广陵音参写渔阳曲而于其诗自音云参七绀反后诸文人多同用之据此诗意则参曲奏
之名则挝字入于下句全不成文下云复参挝而去足知参挝二字当相连而读参字音为去声不知何所凭
也参七甘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
而止吏诃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于
是先解衵衣次释馀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
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
孤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固当尔邪因宣操意衡
许往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7a 页 WYG0385-0626c.png
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著布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原注
许慎说文棁大杖也)坐大营门以杖箠地大骂吏白外有狂生坐
于营门言语悖逆请收案罪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
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
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于是遣人骑送之临发众人为
之祖道先供设于城南乃更相戒曰祢衡悖虐无礼今
因其后到咸当以不起折之也及衡至众人莫兴衡坐
而大号众问其故衡曰坐者为冢卧者为尸尸冢之间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7b 页 WYG0385-0626d.png
能不悲乎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名甚礼之文章
言议非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
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后复
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
与之祖亦善待焉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
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祖
长子射(原注音亦)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尝与俱游共读蔡邕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8a 页 WYG0385-0627a.png
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览犹能
识之惟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尔因书出之射驰使写
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
鹉者射举卮于衡曰今日无以娱宾而此鸟自远而至
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赋之衡揽笔而作笔不停
缀文不加点辞采甚丽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
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辨慧而
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8b 页 WYG0385-0627b.png
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
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凤而等美焉比
德于众禽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
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崙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
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閒暇守植安
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
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
侣闭以雕笼剪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踰岷越障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9a 页 WYG0385-0627c.png
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
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
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
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
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馀年之足
惜悯众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
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
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若乃少昊司辰蓐收
卷六十六上上 第 39b 页 WYG0385-0627d.png
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𩔖音声悽
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
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
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
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
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
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托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
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
卷六十六上上 第 40a 页 WYG0385-0628a.png
久而不渝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
祖惭诃之衡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
欲加箠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祖主簿素疾衡即时
杀焉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时年二
十六其文章多亡云(原注傅子曰衡辩于言而刻于论见荆州牧刘表日所以自结于表
者甚至表悦之以为上宾衡称表之美盈口而论表左右不废绳墨于是左右因形而谮曰衡称将军之仁西
伯不过也惟以为不能断终不济者必由此也是言实指表智短而非衡所言也表不详察遂疏衡而逐之衡
以交绝于表智穷于黄祖身死名灭为天下笑者在谮之者有形也)

卷六十六上上 第 40b 页 WYG0385-0628b.png
  谨案目录此下有应劭传今阙

  议曰君子之道出与处二者而已苟不当其可则祸其
自取也方董卓粗凶废立劫迁虐焰烈烈不可向迩能
以义扑灭晞清王风载正皇舆矫焉而出可也不然虽
庸夫细民亟走惧及之不暇岂可受其辟召从而事之
乎蔡邕鸿儒硕学艺能兼综为一代文宗宦竖忌忤窜
极幽裔婴钳罥纆琅珰转徙及幸而免亡命江湖积有
年所天时人事亦自知矣天地闭贤人隐确乎其不可
卷六十六上上 第 41a 页 WYG0385-0628c.png
拔邕之事也闻卓召命不以死拒翘然而起三日之间
周历三台矢谋陈策尽以所学事卓劝以伊周之事且
为鼓琴自同俳优则亦刘歆严尤之于新莽也欲免得
乎卓未就诛允固睥睨切齿于邕矣是以窃叹之际必
杀而不贷也子长谤书等语特以为辞尔匮玉而污血
肉丽锦而藉蛇虺惜哉衡恃才傲物辱操忤祖陨身丧
元自取之也应氏七世才闻劭采章尤著淹洽典故终
汉文献可谓博物君子矣
卷六十六上上 第 41b 页 WYG0385-0628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