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385-037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三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四

  魏臣

  陈群(子泰)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汉太丘长寔之孙侍中大鸿
胪纪之子也群为儿时寔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
宗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385-0372d.png
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昭烈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
谦病死徐州迎昭烈昭烈欲往群曰袁术尚彊今东必与
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昭
烈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昭烈军
昭烈恨不用群言举茂才除柘令不行随纪避难徐州
属曹操破吕布辟群为司空西曹掾时有荐乐安王模
下邳周逵者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操
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操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385-0373a.png
阳戴乾操皆用之后吴人叛乾伏节死难矫遂为名臣
世以群为知人除萧赞长平令父卒去官后以司徒掾
举高第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魏国既建迁御
史中丞初群父纪于献帝世尝议复肉刑而卒不行至
是操复欲复肉刑令群申其论群盛称以为可复惟相
国钟繇与群议同王朗及议者多以为未可行操深善
繇群言以军事未罢顾众议故且寝群转为侍中领丞
相东西曹掾在朝无适莫雅仗名议不以非道假人曹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385-0373b.png
丕在东宫深敬器焉待以交友礼常叹曰自吾有回门
人日亲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群以吏部不能审覈
天下之士乃制九品官人法令郡国各置中正州置大
中正皆取本土之人任朝廷官德充才盛者为之使铨
次等级以为九品言行修著则升之道义亏缺则降之
吏部凭之以补授百官(原注晋书刘毅传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
损乃上疏曰臣闻立政者以官才为本官才有三难而兴替之所由也人物难知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难
明三也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埶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已公无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385-0373c.png
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用心百态求者万端廉让之风灭苟且之俗成天下詾詾但争品位不为推让窃为圣朝耻之
夫名状以当才为清品辈以得实为平安危之要不可不明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滥者乱败之恶也不可不察然人才
异能备体者寡器有大小达有早晚前鄙后修宜受日新之报抱正违时宜有质直之称度远阙小宜得殊俗之状任直不饰
宜得清实之誉行寡才优宜获器任之用是以三仁殊途而同归四子异行而均义陈平韩信笑侮于邑里而收功于帝
王屈原伍胥不容于人主而显名于竹帛是笃论之所明也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
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
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已必得其欲是以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俗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置州郡者取州里清议咸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385-0373d.png
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不谓一人之身了一州之才一人不审便坐之若然自仲尼以上至于庖牺莫不
有失则皆不堪何独责于中人者哉若殊不脩自可更选今重其任而轻其人所立品格还访刁攸攸非州里之所
归非职分之所置今访之归正于所不服决事于所不职以长谗构之源以生乖争之兆似非立都之本旨理
俗之深防也王者既善刁攸攸之所下而复选以二千石已有数人刘良上攸之所下石公罪攸之所行駮违
之论横于州里嫌雠之隙结于大臣夫桑妾之讼祸及吴楚斗鸡之变难兴鲁邦况乃人伦交争而部党兴刑
狱滋生而祸根结损政之道二也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为九品者取下者为格谓才德
有优劣伦辈有首尾今之中正务自远者则抑割一国使无上人秽劣下比则拔举非次并容其身公以为格
坐成其私君子无小人之怨官政无绳奸之防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乃使优劣易地首尾倒错推贵巽之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385-0374a.png
器使在凡品之下负戴不肖越在成人之首损政之道三也陛下践阼开天地之德弘不讳之诏纳忠直之言
以览天下之情太平之基不世之法也然赏罚自王公以至于庶人无不加法置中正委以一国之重无赏罚
之防人心多故清平者寡故怨讼者众听之则告讦无已禁绝则侵枉无极与其理讼之烦犹愈清枉之害今
禁讼诉则杜一国之口培一人之埶使得纵横无所顾惮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
蔽于邪人之铨使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闻损政之道四也昔在前圣之世欲敦风俗镇静百姓隆乡党之义
崇六亲之行礼教庠序以相率贤不肖于是见矣然乡老书其善以献天子司马论其能以官于职有司考绩
以明黜陟故天下之人退而脩本州党有德义朝廷有公正浮华邪佞无所容厝今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
徙异邦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力而中正知与不知其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已则有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385-0374b.png
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既无乡老纪行之誉又非朝
廷考绩之课遂使进官之人弃近求远背本逐末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卢妄损政五也凡所以
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既以在
官职有大小事有剧易各有功报此人才之实效功分之所得也今则反之于限当报虽职之高还附卑品无
绩于官而获高叙是为抑功实而隆虚名也上夺天朝考绩之分下长浮华朋党之士损政六也凡官不同事
人不同能得其能则成失其能则败今品不状才能之所宜而以九等为例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
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若状得其实犹品状相妨系絷选举使不得精于才宜况今九品所疏则削其长所亲
则饰其短结白论以为虚誉则品不料能百揆何以得理万机何以得治损政七也前九品诏书善恶必书以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385-0374c.png
为褒贬当时天下少有所忌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
植其私故反违前品大其形埶以驱动众人使必归已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惩惩劝不明则风俗
污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损政八也由此论之选中正而非其人授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
无禁检故邪党得肆枉滥纵横虽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或恨结于亲亲猜生于骨肉当身
困于敌雠子孙罹其殃咎斯乃历世之患非徒当今之害也是以时主观时立法防奸消乱靡有常制故周因
于殷有所损益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自
魏立以来未见其得人之功而生雠薄之累毁风败俗无益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
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疏奏优诏答之后司空卫瓘等亦共表宜省九品复古乡议里选竟不施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385-0374d.png
行)及篡代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颍乡侯
丕伐孙权至广陵使群领中领军丕还假节都督水军
还许昌以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丕寝
疾群与曹真司马懿等并受遗诏辅政曹睿立进封颍
阴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三百户与征东大将军曹休中
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开府顷之为司
空共录(谨案陈志作故录通志作改录)尚书事时睿初莅政群上疏曰诗称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又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385-0375a.png
家邦道自近始而化洽于天下自丧乱以来干戈未戢百
姓不识王教之本惧其陵迟已甚陛下当盛魏之隆荷二
祖之业天下相望至治惟有以崇德布化惠恤黎庶则兆
民幸甚夫臣下雷同是非相蔽国之大患也若不和睦则
有雠党有雠党则毁誉无端毁誉无端则真伪失实不可
不深防备有以绝其源流太和中曹真表欲数道攻蜀从
斜谷入群以为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
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385-0375b.png
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
睿从群议真复表从子午道群又陈其不便并言军事
用度之计诏以群议下真真据之遂行会霖雨积日群
又以为宜诏真还睿从之后睿女淑卒追封谥平原懿
公主群上疏曰长短有命存亡有分故圣人制礼或抑
或致以求厥中防墓有不修之俭嬴博有不归之魂(原注
礼记孔子既得合葬于防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
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385-0375c.png
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马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还其
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逆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夫
大人动合天地垂之无穷又大德不踰闲动为师表故
也八岁下殇礼所不备况未期月而以成人礼送之加
为制服举朝素衣朝夕哭临自古以来未有此比而乃
复自往视陵亲临祖载愿陛下抑割无益有损之事但
悉听群臣送葬乞车驾不行此万国之至望也闻车驾
欲幸摩陂实到许昌二宫上下皆悉俱东举朝大小莫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385-0375d.png
不惊怪或言欲以避衰或言欲于便处移殿舍或不知
何故臣以为吉凶有命祸福由人移徙求安则亦无益
若必当移避缮治金墉西宫及孟津别宫皆可权时分
止可无举宫暴露野次废损盛节蚕农之要又贼地闻
之以为大衰加所烦费岂可计量且由吉士贤人当盛
衰处安危秉道信命非徙其家以宁乡邑从其风化无
恐惧之心况乃帝王万国之主静则天下安动则天下
扰行止动静岂可轻脱哉睿不听青龙中营治宫室百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385-0376a.png
姓失农时群上疏曰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
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
(原注裴松之曰汉书地理志云元始二年天下户口最盛汝南郡为大郡有三十馀万户则文景之时不能如
是多也案晋太康三年地记晋户有三百七十七万吴蜀户不能居丰以此言魏虽始承丧乱方晋亦当无乃
大殊长丈之言于是为过)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
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灭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
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
何以应敌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385-0376b.png
太祖知其疲民也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
之机也惟陛下虑之睿答曰王者宫室亦宜并立灭贼
之后但当罢守尔岂可复兴役邪是故君之职萧何之
大略也群又曰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
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犹非其壮丽
今二虏未平诚不宜与古同也(原注孙盛曰周礼天子之宫有斲砻之制然质
文之饰与时推移汉承周秦之弊宜敦简约之化而何崇饰宫室示侈后嗣此乃武帝千门万户所以大兴岂
无所复增之谒邪况乃魏氏方有吴蜀之难四海罹涂炭之艰而述萧何之过议以为令轨岂不惑于大道而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385-0376c.png
昧得失之辨哉使百代之君眩于奢俭之中何之由矣诗云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其斯之谓乎)夫人之
所欲莫不有辞况乃天王莫之敢违前欲坏武库谓不
可不坏也后欲置之谓不可不置也若必作之固非臣
下辞言所屈若少留神卓然回意亦非臣下之所及也
汉明帝欲起德阳殿钟离意谏即用其言后乃复作之
殿成谓群臣曰钟离尚书在不得成此殿也夫王者岂
惮一臣盖为百姓也今臣曾不能少凝圣听不及意远
矣睿于是有所减省初曹操时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385-0376d.png
当诛群言之操操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
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
何知焉其弘博不伐皆此𩔖也青龙四年卒谥曰靖侯
子泰嗣睿追思群功德分群户邑封一子列侯群前后
数密陈得失每上封事辄削其草时人及其子莫能知
也论者或讥群居位拱默正始中诏撰群臣上书以为
名臣奏议朝士乃见群谏事皆叹息焉(原注袁子曰或云故少府杨阜
岂非忠臣哉见人主之非则勃然怒而触之与人言未尝不道也岂非所谓王臣謇謇匪躬之故者欤答曰然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385-0377a.png
可谓直士忠则吾不知也夫仁者爱人施于君谓之忠施子亲谓之孝忠孝者其本一也故仁爱至者君亲有
过谏而不入求之反覆不得已而言不忍宣也今为人臣见人主失道直诋其非而播扬其恶可谓直士未为
忠臣也故司空陈群则不然其谈论终日未尝言人主之非书数十上而外人不知君子谓群于是乎长者矣
谨案目录附子泰传今阙)

  议曰曹操忌刻寡恩其欲复肉刑岂有意于三代之际
哉特残忍之志欲甘心于遗民使畏威惧罪焉耳钟繇
陈群又从臾之岂以道事君者邪其创九品置中正适
足以长乱崇奸挠弱天权官联大坏一归门地于是上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385-0377b.png
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令一出而弊遽成失其本故也
作法于贪弊将若之何无三代政治之实而事其名鲜
有不弊者夫人君以一身为天下中正执中正心以正
朝廷而建中于民于是民协于中远近莫敢不一于正
皇建其极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
党无偏王道平平所以为大中至正之世三代之极治
也方操丕父子篡窃于上群臣百官党贼于下遽律天
下以清议责人必以颜闵而不贷恕已自为桀蹠而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385-0377c.png
不疑岂絜矩之道也泰简重有方略颛面仗钺隐然魏
之名臣也高贵乡公之事请诛贾充以谢天下而意仍
在于司马昭虽董狐之责赵盾无以尚已

  赞曰于休长文博雅畅朗丽玉含光道映天壤致理施
化公胡惭长玄伯刚简体志高亮端委虎门正色劘上
家法愈峻名门共仰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385-0377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