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385-00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三      元 郝经 撰

  帝纪第二

  (义例曰末帝继昭烈在位四十馀年为魏所灭降封安乐公而终于晋谥曰思陈寿三国志称
昭烈为先主故称帝为后主通鉴称汉主目录称安乐思公皆以僭伪书也故凡正统之国称
僭伪及降封者皆曰后主某公晋谓孙皓为后主归命侯隋谓陈帝为后主长城公是也纲目
虽正其统体更先主为昭烈皇帝仍曰后主则昭烈先主也有未安者今正其位号而无谥刘
死□虽谥曰孝□皇帝偏霸不可谥正统之帝故不从按欧阳修五代史梁亡而均王无谥称
卷三 第 1b 页 WYG0385-0045b.png
末帝今汉亡而帝亦无谥故更后主为末帝云)

  末帝

  末帝讳禅字公嗣母曰甘皇后建安十二年生于荆州
二十四年昭烈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皇帝位立
为皇太子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
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
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
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
卷三 第 2a 页 WYG0385-0046a.png
得焉(原注礼记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惟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郑玄曰物犹事也)可不勉与
三年夏四月昭烈崩于永安宫五月帝即皇帝位于成
都年十七(原注鱼豢魏略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
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及建安十六年关中破乱扶风人刘括避乱入汉中买得禅问知其良家子遂养为子
与娶妇生子初禅与备相失时识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简者及备得益州而简为将军备遣简到汉中舍
都邸禅乃诣简相验讯事皆符验简喜以语张鲁鲁乃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初备以诸葛亮为太
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 裴松之
曰二主妃子传曰后主生于荆州后主传云初即帝位年十七则建安十二年生也十三年败于长阪备弃妻
卷三 第 2b 页 WYG0385-0046b.png
子走赵云传曰云身抱弱子以免即后主也如此备与禅未尝相失也又诸葛亮以禅立之明年领益州牧其
年与主簿杜微书曰朝廷今年十八与禅传相应理当非虚而鱼豢云备败于小沛禅时始生及奔荆州能识
其父字玄德计当五六岁备则败于小沛时建安五年也至禅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禅应过三十矣以事相验
理不得然此则魏略之妄说乃至二百馀言异也又按诸书记及诸葛亮集亮亦不为太子太傅)
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以丞相亮领益州牧
南中四郡皆叛秋八月遣尚书郎邓芝修好于吴孙权
遂绝魏与汉(原注孙氏始称吴与其国也)立皇后张氏

  二年夏吴使辅义中郎将张温来聘复遣邓芝报之

卷三 第 3a 页 WYG0385-0046c.png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秋七月亮讨雍闿(原注音恺)斩之
遂平四郡十二月亮还成都

  四年春都护李严自永安移屯江州筑大城(原注裴松之曰今邑郡故
城是)留护军陈到驻永安夏五月曹丕卒子睿立(原注凡魏吴二
主卒立与凡特称皆书姓名汉之僣伪不成其为君也其君臣皆书卒而无别略也)

  五年春三月丞相亮出屯汉中以讨魏诏曰朕闻天地
之道福仁而祸淫善积者昌恶积者亡古今常数也是
以汤武修德而王桀纣极暴而灭曩者汉祚中微网漏
卷三 第 3b 页 WYG0385-0046d.png
凶慝董卓造难震荡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残剥海
内怀无君之心子丕孤竖敢寻乱阶盗据神器更姓改
物世济其凶当此之时皇极幽昧天下无主则我帝命
殒越于下昭烈皇帝体明睿之德光演文武应乾坤之
运出身平难经营四方人鬼同谋百姓与能兆民欣戴
奉顺符谶建位易号丕承天序补弊兴衰存复祖业诞
膺皇纲不坠于地万国未定(谨案今志作未静宋本作未定与此合)早世
遐殂朕以幼冲继统洪基未习师保之训而婴祖宗之
卷三 第 4a 页 WYG0385-0047a.png
重六合壅否社稷不建永惟所以念在匡救光载前绪
未有攸济朕甚惧焉是以夙兴夜寐不敢自逸每崇(谨案
今志崇作从毛本作崇与此合)菲薄以益国用劝分务穑以阜民财授
方任能以参其听断私降意以养将士欲奋剑长驱指
讨凶逆朱旂未举而丕已殒丧斯所谓不然我薪而自
焚也残𩔖馀丑又支天祸恣睢(原注香萃反)河雒阻兵未弭
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先帝托以天下以勖朕
躬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
卷三 第 4b 页 WYG0385-0047b.png
十馀万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
行也昔项籍总一彊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
下死于东城宗族如焚为笑千载皆以不义陵上虐下
故也(原注史记太史公曰项羽乘势拔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兵灭秦分裂天下而威海内封立
王侯功繇羽出号为伯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怨王侯畔已难矣自矜
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伯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不自责过失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岂不谬哉)今贼效尤天人所怨奉时宜速庶凭
炎精祖宗威灵相助之福所向必克吴王孙权同恤灾
卷三 第 5a 页 WYG0385-0047c.png
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
支富康植等二十馀人诣授节度大军比出便欲率将
兵马奋戈先驱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师贞势并必无敌
矣夫王者之兵有征无战尊而且义莫敢抗也故鸣条
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今旌麾首路其所
经至亦不欲穷兵极武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
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及魏之宗族支
叶中外有能规利害审逆顺之数来诣降者皆原除之
卷三 第 5b 页 WYG0385-0047d.png
昔辅果绝亲于智氏而蒙舍宗之福(原注战国策智伯与韩魏围赵于晋
阳张孟谈阴见韩魏之君曰智伯伐赵赵亡则二君为之次二君乃与孟谈阴约夜遣人入晋阳智果见二君
说智伯曰二主色动而变必背君矣不如杀之智伯曰不可智果出易妵为辅氏)微子去殷项
伯归汉皆授茅土之庆(原注史记微子数諌纣不听乃持其祭器奔周周公诛武庚立
微子于宋以续殷后汉王以鲁公礼葬项王于榖城封项伯等四人皆为列侯赐姓刘氏)此前世之
明验也若其迷沉不反奖助乱人不式王命戮及妻孥
罔有攸赦广宣恩威诛其元恶吊其残民他如诏书律
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称朕意焉孟达复以新城来归
卷三 第 6a 页 WYG0385-0048a.png
六年春魏将司马懿陷新城孟达死之丞相亮伐魏攻
祁山天水南安安定皆举郡降参军马谡(原注所六反)及魏
将张合战于街亭败绩马谡伏诛亮请自贬诏以亮为
右将军行丞相事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斩魏将王双
七年春右将军亮伐魏拔武都阴平二郡复拜丞相夏
五月孙权称帝改元黄龙遣使以并尊二帝来告诏遣
卫尉陈震贺之权与震盟约中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
兖冀并梁属汉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冬亮徙府营
卷三 第 6b 页 WYG0385-0048b.png
于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八年秋魏将曹真等入寇丞相亮次于城固赤阪魏师
还丞相司马魏延败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徙鲁王
永为甘陵王梁王理为安平王以鲁梁在吴分界故也

  九年春二月丞相亮伐魏围祁山三月亮败魏将郭淮
于上邽夏六月亮击魏将司马懿于卤城大败之
杀其将张合秋八月中都护李平有罪废徙梓潼


卷三 第 7a 页 WYG0385-0048c.png
  十年春丞相亮休兵于黄沙

  十一年冬丞相亮使诸军运米集斜谷治斜谷邸阁南
夷刘胄反将军马忠讨平之

  十二年春二月丞相亮约吴大举伐魏三月孝献皇帝
崩于山阳夏四月亮进军渭南魏将司马懿引兵拒守
亮军于五丈原分兵屯田秋八月亮薨于军前军师魏
延作乱丞相长史杨仪击斩之率诸军还成都初大赦
(原注凡故所未有特为者皆书初非推本之初也)以左将军吴懿为车骑将
卷三 第 7b 页 WYG0385-0048d.png
军假节督汉中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
国事(原注凡尚书令季汉政本所在故拜免皆书)遣中郎将宗预使吴

  十三年春正月中军师杨仪有罪废徙汉嘉郡夏四月
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为尚书令

  十四年夏四月帝至湔(原注裴松之曰湔县名属蜀郡音剪)登观阪看
汶水之流旬日还成都武都氐王符健降徙氐民四百
馀户于广都

  十五年秋七月皇后张氏崩

卷三 第 8a 页 WYG0385-0049a.png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张氏大赦改元立子璿为皇
太子子瑶为安定王冬十一月大将军琬出屯汉中诏
曰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紏结
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
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
吴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

  二年春正月曹睿卒子芳立夏以大将军琬为大司马

  三年春越巂(原注音髓)蛮夷叛太守张嶷讨平之

卷三 第 8b 页 WYG0385-0049b.png
  四年夏大司马琬徙屯涪

  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徙屯涪

  六年冬十月遣前监军王平督汉中十一月大赦以尚
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七年春三月魏曹爽夏侯玄等寇汉中镇北大将军王
平拒兴执围闰月(谨案闰月毛本作闰二月此书在春三月后当是闰三月)大将军
祎击爽于三岭魏师败走夏四月安平王理薨秋九月
以大将军祎领益州刺史侍中董允为尚书令

卷三 第 9a 页 WYG0385-0049c.png
  八年秋八月皇太后吴氏崩冬十一月大司马琬薨(谨案
蜀志蒋琬卒在九年冬十一月查琬传亦云至九年薨此书在八年误)十二月尚书令董
允卒尚书吕乂为尚书令宦者黄皓为中常侍大将军
祎至汉中行围守

  九年夏六月大将军祎还成都秋大赦以凉州刺史姜
维为卫将军与大将军祎并录尚书事(原注魏略琬卒禅乃自摄国事
末帝即位年已十七即临政使诸葛亮南征北伐故亮将出师言末帝当亲贤而远小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则諌其处事之际当任公道若犹未听政亮其为是言哉魏略之语殆不其然)

卷三 第 9b 页 WYG0385-0049d.png
  十年春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等降卫将军
姜维居之于繁县汶山平康夷反维平之帝数出游观
增广声乐太子家令谯周谏不听

  十一年夏五月大将军祎出屯汉中秋涪陵属国民夷
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

  十二年春正月魏司马懿杀曹爽夏侯霸来奔夏四月
大赦秋卫将军姜维伐魏攻雍州不克将军句安李韶
叛降魏

卷三 第 10a 页 WYG0385-0050a.png
  十三年冬卫将军姜维伐魏攻西平不克

  十四年夏大将军祎还成都冬复北驻汉寿大赦尚书
令吕乂卒以陈祗守尚书令

  十五年夏四月孙权卒子亮立立子琮为西河王

  十六年春正月盗杀大将军祎(谨案陈志为魏降人郭循所杀此据纲目书盗)
夏四月卫将军姜维伐魏围狄道不克

  十七年春正月大赦夏六月卫将军姜维复出陇西伐
魏秋七月魏司马师废其主芳为齐王立丕孙髦(原注称主者正
卷三 第 10b 页 WYG0385-0050b.png
其号以罪师也)冬十月姜维拔狄道河间(谨案后汉书地理志陇西郡有河关而无
河间此仍陈志之讹姜维傅俱同)临洮三县居民于绵竹繁县维与魏
将徐质战于河间败绩荡寇将军张嶷死之

  十八年夏卫将军姜维复率诸军出狄道伐魏秋八月
维及魏雍州刺史王经战于洮西大破之遂围狄道

  十九年春以姜维为大将军秋七月大将军维伐魏及
魏将邓艾战于段谷败绩维请自贬诏以维为将军行
大将军事立子瓒为新平王大赦

卷三 第 11a 页 WYG0385-0050c.png
  二十年冬十二月卫将军维伐魏出骆谷次于芒水大


  景耀元年春卫将军维还成都复拜大将军史官言景
星见于是大赦改元宦人黄皓始专政冬十月吴孙綝
(原注丑林反)废其主亮为会稽王立权次子休大将军维彻
汉中诸围兵退屯汉寿守乐二城

  二年夏六月立子谌为北地王恂为新兴王虔为上党
王秋八月尚书令陈祗卒以董厥为尚书令诸葛瞻为
卷三 第 11b 页 WYG0385-0050d.png
仆射

  三年春正月魏司马昭弑其主髦立燕王曹宇之子奂
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

  四年春三月追谥故将军赵云冬十月大赦以董厥为
辅国大将军诸葛瞻为都护卫将军共平尚书事以樊
建为尚书令

  五年春正月西河王琮薨大将军维伐魏及魏将邓艾
战于侯和败绩还住沓中魏谋大举入寇维表遣左右
卷三 第 12a 页 WYG0385-0051a.png
车骑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及阴平之桥头
黄皓信巫鬼谓敌终不自致启帝寝其事

  炎兴元年春诏立故丞相亮庙于沔阳秋八月魏将邓
艾钟会诸葛绪数道入寇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
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九月钟会率诸军
之汉中使将军李辅围王含于汉城护军荀恺围蒋斌
于乐城会径趣阳安关口守将傅佥死之大将军维逆
战败走与廖化张翼董厥合兵守剑阁以拒会冬十月
卷三 第 12b 页 WYG0385-0051b.png
邓艾自阴平趣涪至江油守将马邈降艾卫将军诸葛
瞻及邓艾战于绵竹败绩及其子尚皆死之艾之成都
帝用谯周策降于艾奉书曰限分江汉遇值深远阶缘
(谨案原本作偕缘毛本蜀志作阶缘文义较顺今据改)蜀土斗绝一隅干运犯冒
渐苒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每维黄初中文皇帝命
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
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俛仰累纪未率大教
天威既震人鬼归能(案陈志归能下有之数二字疑衍)怖骇王师神武
卷三 第 13a 页 WYG0385-0051c.png
所次敢不革面顺以从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
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
元之命伏惟大魏布德施化宰辅伊周含覆藏疾谨遣
私署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
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
不复缕陈北地王谌不降死之绍良与艾相遇于雒县
艾即报曰王纲失道群英并起龙战虎争终归真主此
盖天命去就之道也自古圣帝爰逮汉魏受命而王者
卷三 第 13b 页 WYG0385-0051d.png
莫不在乎中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兴洪业其不由
此未有不颠覆者也隗嚣冯陇而亡公孙述据蜀而灭
(原注后汉书建武六年隗嚣使王元㨿乱坻遣使称臣于公孙述述以嚣为朔宁王九年嚣死王元立嚣子纯
为王明年周琮等将纯降 建武元年公孙述僣号号成家十二年吴汉克成都灭公孙氏)此皆前
世覆车之鉴也圣上明哲宰相忠贤将比隆黄轩侔功
前代衔命来征思闻嘉响果烦来使告以德音此非人
事岂天启哉昔微子归周实为上宾君子豹变义存大
易来辞谦冲以礼舆榇皆前哲归命之典也全国为上
卷三 第 14a 页 WYG0385-0052a.png
破国次之自非通明达智何以见王者之义乎遣赵良
先还帝又遣太常张峻益州别驾汝超受节度遣太仆
蒋显敕大将军维等降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
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
四万人(谨案通典曰蜀后主炎兴元年则魏常道乡公景元四年岁次癸未是岁魏灭蜀至晋武帝太康
元年岁次庚子凡一十八年户增九十八万六千三百八十一口增八百四十九万九百八十二则当三国鼎
峙之时天下通计户百四十七万三千四百三十三口七百六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以奉三主斯以勤矣)
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䌽绢各二十万匹
卷三 第 14b 页 WYG0385-0052b.png
艾至城北帝舆榇自縳诣军门艾解縳焚榇延请相见
(原注晋诸公赞刘禅乘骡车诣艾不其亡国之礼)承制拜帝为骠骑将军诸围守
悉被帝敇降大将军维率诸将降于钟会艾居帝于故
宫资严未发

  二年(谨案通鉴纲目炎兴元年冬十月帝出降汉亡次年书魏咸熙元年炎兴无二年此称二年与纲目
不合考刘封廖化诸传仍作咸熙元年益知此书炎兴二年者在郝经亦非定论矣)春正月艾见
收钟会自涪至成都作乱将军胡烈等讨斩之太子璿
大将军维并遇害帝举家东迁至雒阳降封帝为安乐
卷三 第 15a 页 WYG0385-0052c.png
县公策命之曰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临轩使太
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于戏其进听朕命盖统天载
物以咸宁为大光宅天下以时雍为盛故孕育群生者
君子之道也乃顺承天者坤元之义也上下交畅然后
万物协和庶𩔖获乂乃者汉氏失统六合震扰我太祖
承运龙兴弘济八极是用顺天应民抚有区夏于时乃
考因群杰虎争九服不静乘閒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
隅殊封方外壅隔自是以来干戈不戢元元之民不得
卷三 第 15b 页 WYG0385-0052d.png
保安其性几将五纪朕永惟祖考遗志思在绥辑四海
率土同轨故爰整六师耀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深秉大
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
变履信思顺以享无疆之休朕嘉与君公长享显禄用
考咨前训开国胙土率遵旧典锡兹玄牡苴以白茅永
为魏藩辅往钦哉公其祗服朕命克广德心以终乃显
烈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
都尉封侯者五十馀人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
卷三 第 16a 页 WYG0385-0053a.png
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晋泰始七
年帝崩于雒阳谥曰思公子恂嗣(原注陈寿评曰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
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礼国君继体踰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
兴考之古义体理为遴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𩔖犹未
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裴松之曰赦不
妄下诚为可称至于年名不易犹所未达按建武建安之号皆久而不改未间前史以为美谈经载十二盖何
足云岂别有他意求之未至乎亮没后延熙之号数盈二十兹制渐亏事又不然也 谨案史通曰陈寿三国志
刘后主传云蜀无史职故灾祥靡闻案黄气见于秭归群鸟堕于江水城都言有景星出益州言无宰相气若
卷三 第 16b 页 WYG0385-0053b.png
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又曰案蜀志称王崇补东观许盖掌礼仪又郤正为秘书郎广求益部书籍斯则典
校无阙属辞有所矣而陈寿评云蜀不置史官得非厚诬诸葛乎)

  议曰太甲克听伊尹成王终信周公故皆为贤君末帝
奉昭烈之命令诸葛亮南征北伐卒信讨贼之义亮没
而继用蒋费终亮遗意维持宗社四十馀年亦太甲成
王之次也当永安属纩之际有嗣子不才君当自取之
言其时岂无宵人哉苟有疑焉亮能安乎其未踰年而
改元国君即位柩前必踰年改元缘始终之义一年不
卷三 第 17a 页 WYG0385-0053c.png
二君缘臣子之心不忍有变于中年也末帝于章武三
年夏五月即位即改元为建兴非制也陈氏讥之是也
亮薨而即大赦至于终惑阉阍堕陨先志不死社稷甘
为降虏为可责己国不置史注记无官行事多遗灾异
靡书方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以诛雠讨逆为先务
日不暇给未可求备也

  赞曰季末中庸受命弥留克听弗违济师诛雠终惑孽
寺遂倾大宝组颈军门竟同轵道(原注史记沛公至灞上秦王子婴系颈以
卷三 第 17b 页 WYG0385-0053d.png
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降轵道旁)楼桑枯死杜鹃不来(原注成都记杜宇亦曰杜主自
天而降称望帝好稼穑教人务农时荆州鳖灵死其尸溯流而上至汶山下复生见望帝望帝因以为相号曰
开明会巫山壅江人遭洪水开明为凿通流有大功望帝因以其位禅焉后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
曰子规博物志杜鹃生子寄之他巢百鸟为饲之)惠陵草深郁有遗哀剑门犹
险巴賨勿叹(原注晋书巴賨人李特随流人将入蜀至剑阁箕踞太息顾盼险阻曰刘禅有如此
之地而面縳于人岂非庸才邪)气数当穷天椓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