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通鑑文辯誤巻十二宋胡三省
   通鑑二百五十八(凡三條)
公元890年
昭宗大順元年李存孝孫揆韓歸範紤以素練
公元914年
 史炤釋文曰[糸*斥]其字未詳(海陵本同)余按丁度集韵[糸*斥]音充夜翻以䋲維持之也二百六十九巻梁均王乾化四年[糸*斥]音昌者切亦非
公元890年
惟華邠鳳翔之兵會之
 史炤釋文鄜作鄄注曰吉掾切地名余按通鑑諸鎮之兵會伐李克用者也華者鎮國軍之兵也邠者靜難軍之兵也鳳翔岐隴之兵也鄜者保大軍者定難軍也通鑑前書張濬宣武鎮國静難大定諸軍晉州可以見矣史炤以鄜為鄄不考故爾鄜音夫
公元891年
二年成都軍民强弱相陵將吏斬之不能禁乃更為酷法或斷腰或斜劈
 史炤釋文曰劈博厄切分也(海陵本同)余按音博厄切者乃擘字其字下從不從刀從刀者音普壁翻剖也通鑑二百五十九(凡一條)
公元894年
乾寕元年劉建鋒馬殷引兵澧陵
 史炤釋文澧陵楚地余按唐書地理醴陵縣潭州當作史炤以其地在戰國時屬楚邪自秦罷侯置守之後不當單引戰國地理以釋唐時州縣馬殷後封楚王遂以其地為楚地邪則此時劉建鋒主兵馬殷偏將耳且其兵方至醴陵未得湖湘塊土其地既未屬馬殷又未受封楚王可遽以醴陵楚地乎其義例不明有如此者
   通鑑二百六十(凡一條)
公元895年
二年上曰就使沙陀至此朕自有以枝梧
 史炤釋文曰梧五故切斜相抵觸也余按唐昭宗所謂枝梧者正引漢書諸將慴伏莫敢枝梧枝梧為説如淳漢書注曰枝梧猶枝□也臣瓚曰小柱為枝斜柱為梧今屋梧斜柱也未嘗以斜相抵觸為義枝梧皆讀如字
   通鑑二百六十一(凡二條)
公元897年
四年朱友恭黄州瞿章城南武功寨
 海陵釋文作翟注云翟直格切姓也又音狄余考通鑑上下文瞿章非翟也瞿音其俱翻
葛從周奔還楊行宻追之及於渒水
 史炤釋文曰渒普計普賣二切水在丹陽(海陵本同)余按類篇渒音必至水名弋陽渒河來逺鎮西十里來逺鎮東正陽東至壽州二百里史炤音釋俱非也
公元901年
   通鑑二百六十二(凡一條)天復元年王珂間使告急李克用
 史炤釋文間使間諜之使(費本同)余謂敵兵斷道使者投間道而行謂之間使非間諜之使也此後有以間使為間諜者不欲僂數觀者詳之
   通鑑二百六十三(凡一條)
公元902年
二年削漬松柹以飼御馬
公元936年
 史炤釋文曰柹鉏里切(海陵本同)余按音鉏里切者果名松柹之柹音孚吠翻斫木札也時鳳翔受圍積乆芻竭故削松柹令薄漬以飼馬詳考字書果木之柹今人木札字也從孚吠切木札今人作柹乃果名之柹字也從鉏里切音之誤頗亦由此二百八十巻晉高祖天福元年二百九十三巻周世宗顯德四年削柹音皆誤
   通鑑二百六十四(凡六條)
公元903年
三年李克用笑曰賊欲有事淄青
公元815年
 史炤釋文淄青並州名屬河南道余按淄青二百三十三巻憲宗元和十年二百五十五巻僖宗中和二年淄青之誤同而更添屬河南道四字淄青之屬河南道唐天寳以前十道按察采訪使所統自分藩鎮淄青自為一道號平盧節度使李克用言賊欲有事淄青時平盧節度使王師範舉兵襲取朱全忠兖州克用全忠將攻師範云爾
成汭作巨艦齊山截海劈浪之類甚衆
 史炤釋文曰劈匹歴切破也又博厄切分也(費本同)余謂從匹歴切為是辯已見前
李嗣昭等復取振武城吐谷渾降者二千餘人
公元904年
 史炤釋文吐谷渾西域居丼松山之陽洮水西余吐谷渾高宗時吐蕃所破舉國内徙其國之故地盡入吐蕃此時吐谷渾多居代北不復在丼松山之陽洮水之西矣天祐元年陳班貶湊州司戸
公元642年
 史炤釋文曰湊千侯切又則侯切余按新舊唐書地理無湊州湊當作貞觀十六年開山洞置溱州溱州時屬黔中節度使然湊字亦無千侯切一音
朱全忠表稱邠岐兵逼畿甸上幸洛陽
 史炤釋文天子千里地曰畿天子五百里曰甸余按禹貢天子五百里甸服孔安國注云規方千里以為甸服王城面五百里面五百里則自東至西千里南至北亦千里王畿千里四方言之甸服五百里以一面言之畿即甸也非有千里五百里之殊若周禮夏官九畿之籍方千里國畿王畿禹貢甸服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侯畿禹貢侯服也若甸畿已為禹貢綏服周官甸畿畿甸之謂也
皇后出自玉巵以飲全忠
 史炤釋文曰巵古字作觚飲酒器也余按觚有稜之器也巵圓器也古字未必以巵為觚盖以為觝即巵字誤作觚耳又曰古以角作觝三升審觀釋葢襲用應劭漢書注而不能盡用之也云巵飲酒禮器也古以角作受四升古巵字作觝鄭玄禮器注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史炤謂觝受五升既與應劭異抑以鄭玄所謂觶者為觝與然後世之玉巵非古之觝也
   通鑑二百六十五(凡二條)
泌陽劉存
公元622年
 史炤釋文泌陽縣名屬泌縣余按既曰泌陽縣名矣不應又曰屬泌縣是必曰屬泌州而誤作屬泌縣也然泌州本昌州棗陽唐武德五年改為唐州天祐三年朱全忠徙治泌陽更名泌州此時唐州未改為泌州不當泌陽屬泌州為釋歐史職方考只書唐州
公元905年
昭宣帝天祐二年封皇弟褆為潁王
 史炤釋文曰褆時爾切余按温公注揚子褆以支翻又音題未嘗從時爾切
   通鑑二百六十六(凡六條)
公元907年
梁太祖開平元年梁王入舘于魏魏博節度使羅紹威王襲
公元763年
 史炤釋文曰魏博唐之藩鎮節度貝博魏相磁洺七州魏州(海陵本同)余按唐代宗廣德元年史朝義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防禦使是年夏五月丁卯制分河北諸州以魏博德為魏州管此藩鎮之始也大歴七年魏博節度使田承嗣表分魏州澶州八年昭義節度使薛嵩承嗣襲取貝洺衛磁詔諸鎮討之盧子期之敗磁州復歸昭義而淄青李正已取德州遂為己有承嗣所有者魏博貝澶衛洺七州田悦之敗洺州復歸昭義自此世襲史氏何氏樂氏羅氏保有六州羅紹威之悔誅牙兵謂人曰合六州四十三縣鐡不能為此錯安得七州
山後八軍廵檢使李承約
 史炤釋文山後八軍謂涿營瀛莫平薊媯檀皆屬盧龍節度使盧龍幽州范陽郡也(海陵本同)余按涿營瀛莫平薊媯檀此盧龍廵屬八州山後八軍也涿營瀛莫平薊皆在山前惟媯檀在山後又有新武二州與媯檀為四州八軍以備契丹河東故有山後八軍廵檢使盧龍古塞名在平州肥如縣慕容所謂肥如之險者也唐武德初肥如盧龍縣後置盧龍軍於其地尋又以范陽節度使盧龍節度使而治幽州盧龍之地非幽州范陽郡地若曰盧龍節度使幽州范陽郡則可矣
朱全昱睨帝曰朱三汝本碭山一民
公元899年
 史炤釋文碭山秦之碭郡在唐為宋州余按漢書地理志梁國故碭郡顔師古注曰以有碭山故名碭郡漢初置梁國都碭後都雎陽應劭碭山碭縣括地志曰碭山縣碭縣宋州東一百五十里是則碭山縣唐屬宋州不為宋州也宋州治睢陽唐志云光化二年朱全忠碭山虞城單父曹州成武表置輝州碭山縣此時輝州
養子宣武節度副使友文為開封尹
公元759年
 史炤釋文宣武節鎮本治宋州梁徙于汴州(海陵本同)余按唐肅宗乾元二年汴滑節度使滑州上元二年寳應元年復置河南節度使汴州代宗田神功為汴宋節度使亦治汴州大厯中李靈曜作亂汴州淮西節度使李忠臣討平之因命忠臣淮西節度汴州德宗建中二年分宋亳潁别為節度使宋州刺史劉洽為之治宋州尋號宣武節度使此宣宋節度宋州之始也至興元二年劉洽李希烈汴州徙治自此迄于唐亡宣武節度皆治汴州未嘗徙也及梁受唐禪定汴州復徙宣武節度宋州汴州開封尹史炤未嘗深考本末
權知荆南留後季昌節度使
 史炤釋文曰高季昌字賂孫陜州陜石人余按五代史季昌貽孫非字賂孫也陜州峽石人非陜石也
公元908年
二年晉兵猶屯余吾
 史炤釋文余音餘又音徐余吾水名朔方即其地以為寨(海陵本同)余按漢書朔方余吾水時晉兵救上黨而屯余吾朔方余吾水為註計其地之相去無乃逺漢地理上黨郡余吾縣章懷太子賢注曰余吾故城在今潞州屯留縣西北晉兵所屯正此地
   通鑑二百六十七(凡三條)
公元909年
三年岐王置翟州於鄜城
 史炤釋文曰翟直格切余謂翟當讀為狄春秋戰國時岐梁涇漆之北皆戎狄之地岐王置翟州盖取諸此
劉守文重賂招誘契丹吐谷渾之衆
 史炤釋文吐谷渾乞伏乾歸苗裔自後以來名見中國居於青海之上焉余按吐谷渾徒河鮮卑慕容渉歸之庻長子晉時度漠而西居青海之上其後以為部落之名自晉以來通鑑吐谷渾屢矣史炤前此釋文亦言其出于鮮卑慕容氏於此以為乞伏乾歸苗裔乞伏乾歸河隴東晉太元間當是吐谷渾立國乆矣得以乞伏乾歸苗裔前後牴牾大率如此又按高宗之世吐谷渾吐蕃所破徙鄯州尋徙靈州唐為置安樂州以處之後吐蕃復取安樂州殘部朔方河東劉守文招誘河東管内雲朔等州之吐谷渾不在青海之上
公元910年
四年晉王退臥帳中張承業褰帳撫王曰此豈王安時邪
 史炤釋文曰褰帳説文絝也余按説所謂褰絝盖因春秋傳徵褰與襦而有此説張承業褰帳言褰開晉王所臥之帳耳安可以褰絝為釋
   通鑑二百六十八(凡四條)
公元911年
梁太祖乾化元年南平襄王劉隱病亟
 史炤釋文曰亟紀力切敏疾也又去吏切余按禮記夫子病革矣革讀與亟同病亟言病勢危急不當敏疾釋若去吏切之亟數數也愈非病亟之義史炤大抵只據廣韵釋文更不尋繹通鑑文義其敝至此
公元912年
二年夜遁旦至冀州蓨之耕者皆荷鉏奮梃逐之
 史炤釋文曰梃木片余按此即孟子所謂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之梃梃者杖也豈木片之謂乎此亦信用廣韵之過也
博王友文朝請帝還東都
公元915年
 史炤釋文朝請才性切余謂朝請之請漢書固音才性翻然通鑑博王友文來朝朝字當句斷請帝還東都請當讀如字朝字屬上句請字屬下文理曉然史炤不知句讀遂并文理失之是後二百七十一巻王禎五年林思諤來朝請幸所治亦以朝請釋之其誤同
公元913年
均王乾化三年徐温浙人輕而怯
 史炤釋文江水東至㑹稽山隂而折故吳會之地因以稱浙(海陵本同)余按浙江上游受衢婺歙三港之水水出兩山之間盤廻百折錢塘而入海故謂之浙江越婺衢台明七州浙東杭蘇常潤秀湖睦為浙西此唐末所分也錢氏時跨兩浙徐温謂其兵為浙人云江東至㑹稽山隂浙江漢桑欽水經之説至唐已分山隂西界蕭山縣浙江蕭山入海太史公江南一都㑹故後人吳㑹蘇州是其地也吳㑹地固亦屬兩浙不得稱為浙也或以吳㑹指言吳郡㑹稽地然㑹稽之地兼有七閩七閩之地唐為福建觀察使所統唐末為威武軍節度使所統非浙也
   通鑑二百六十九(凡一條)
公元587年
禎明元年劉鄩引兵黃澤西去險士卒援而進
 史炤釋文作蕂注曰蕂詩證切苣蕂胡麻也余按胡麻今人皆種之其根淺手可擢而㧞豈可援以登險乎山路劉鄩之卒援以登險道音徒曾翻
   通鑑二百七十(凡四條)
公元590年
四年嚴可求厚利贑石水工故吳兵奄至䖍州城
 史炤釋文吉州贑石遂興水與䖍州相近(海陵本同)余按䖍州贑水州治北流一百八十里至吉州萬安縣界為灘十有八怪石精鐵突兀廉厲錯峙波面俚俗謂之贑石山名水工生長於其地習知灘險熟於操舟然後無觸破覆沒之患故以厚利募之以行舟若山則安用水工
忠義節度使高萬興保大節度使幷鎮鄜延
 史炤釋文鄜延並州名余按唐末以鄜州保大軍延州保塞軍梁改保塞軍忠義軍鄜延二州二鎮
李嗣源見晉軍橈敗
 史炤釋文曰橈火高切其字從手(海陵本同)余按橈字從木音奴敎翻勢屈為橈左傳所謂師徒橈敗音義如此
公元915年
五年賀瓌德勝南城睥睨戰格如城
 史炤釋文睥睨衺視也(海陵本同)余按城上短垣謂之睥睨衺視睥睨通鑑下文如城可以知矣
   通鑑二百七十一(凡一條)
公元916年
六年趙王鎔雍容自逸事皆仰成僚佐
 史炤釋文曰仰恃也余按仰成之語本於書畢命周康王垂拱仰成乃是康王父師優禮畢公言以冲幼仰成耆壽俊之意如左傳所謂百穀膏雨漢書所謂氐首仰給其義皆同非恃也
   通鑑二百七十二(凡三條)
公元923年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王彥章引兵踰汶將攻鄆州
 史炤釋文汶水兖州萊蕪縣余按汶水發源萊蕪縣原山西南流鄆州中都縣東北中都今為汶上縣鄆州九十餘里王彥章引兵汶水其地在中都東北不在萊蕪帝發中都王彥章自隨
 史炤釋文曰舁羊諸切共舉余按以車載人前挽後推亦謂之舁其義固不專於共舉也
高季興入朝上從容問曰朕欲用兵於吳蜀二國何先
 史炤釋文從容休燕也余按朝廷之儀君臨之以莊臣承之以敬從容顧問則氣安舒上下之情親宻無間上則不峻不廹下則不陵不遽是所謂從容何必燕然為從容哉
   通鑑二百七十三(凡一條)
公元925年
三年張全義羅貫高伉怨之
 史炤釋文曰伉高極也余按亢字則有高極之義此伉字之義敵也羅貫為人氣貌峻厲言語彊直其事上也如敵已然張全義其高伉而惡之
   通鑑二百七十四(凡三條)
長和驃信鄭旻
 史炤釋文驃信南詔也余按唐末南詔國號長和其君曰驃信長和南詔驃信南詔之君也
滏陽張礪
 史炤釋文滏陽縣名屬惠州余按唐滅梁復以惠州磁州
孫鐸曰賊既勢挫必當離然後撲討
 史炤釋文撲掌也余按撲討撲撃以為掌何義
   通鑑二百七十五(凡一條)
公元926年
明宗天成元年入洛拾莊宗骨於灰燼之中而殯之
 史炤釋文殯殮也余按古禮自是斂殯自是殯自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皆有小斂大斂若殯則菆塗釋以殯殮同義亦以廣韵為據考之於記檀弓子思之言曰䘮三日而殯凡附於身者誠必信則殯似有殮義孔頴達以為士大夫之禮葢亦因小斂大斂然後致疑也唐自許敬宗去國䘏篇天子䘮禮隨時斟酌損益就簡便而為之况五季時邪
   通鑑二百七十六(凡三條)
公元928年
三年高從嗣請與馬希範挑戰
 史炤釋文曰挑徒弔切余按挑戰之挑徒了翻
公元929年
四年武昌節度使李簡以疾求還江都卒于採石
公元634年
 史炤釋文採石一名牛渚山丹陽縣大江中唐改縣曰當塗余按漢書地理丹陽縣丹陽郡當塗縣九江郡禹會諸侯塗山即其地在濠壽之間永嘉䘮亂淮民南度晉成帝當塗縣于湖縣以處僑民其後為實唐貞觀八年丹陽縣當塗當塗有縣其來尚矣非唐改丹陽當塗
徐知誥徐知詢飲以金鍾酌酒賜之知詢疑有毒引它器均之跽獻知誥知誥不肻伶人申漸高徑前為俳諧語掠二酒合飲之
 史炤釋文曰合闔切兩龠為合(費本同)余按史言申漸高掠取金鍾及它器之酒合而飲之安取兩龠為合之義哉
   通鑑二百七十七(凡一條)
公元930年
長興元年董璋姚洪壯士十人刲其肉
 史炤釋文刲刺也余謂刲割非刺
   通鑑二百七十八(凡二條)
公元932年
三年幽州契丹納蘭
 史炤釋文納蘭泊地名近幽州(海陵本同)余按歐陽四夷雜錄幽州有備契丹西徙橫帳納蘭泊出寇雲朔之間則納蘭泊在雲朔塞外不近幽州
公元933年
四年薛文傑求富民之罪被榜箠胷背分受仍以銅斗火熨之
 史炤釋文曰熨於胃切余按楊堅周政李穆使人熨斗曰願持此以尉安天下則熨字有尉音但今人讀熨字多音紆物翻
   通鑑二百七十九(凡一條)
公元934年
潞王清泰元年王以西都留守王思同當東出之道尤欲與相結説以利害餌以美妓不從
 史炤釋文曰餌飤之也余謂此言餌者取釣餌之義釣者以餌引魚而鉤致之史言潞王王思同正此義也
   通鑑二百八十(凡二條)
公元936年
後晉高祖天福元年唐主夜與近臣從容
公元923年
 史炤釋文從容内燕也余按史炤多以從容為間燕已辯之二百七十二巻後唐莊宗同光元年至此又以從容内燕
公元938年
薛文遇曰諺有之當道築室三年不成
 史炤釋文曰諺猶傳言也余謂諺者今人所謂俗語
   通鑑二百八十一(凡三條)
公元937年
二年張從賓引兵東扼汜水關
 史炤釋文汜水縣虎牢關成臯旋門關余按漢之成臯周之虎牢穆天子傳七萃之士生捕虎以獻天子天子畜之東虢命曰虎牢春秋虎牢以偪鄭即其地劉項相拒於成臯扼虎牢之險也唐初秦王世民虎牢以破竇建德是雖縣曰成臯虎牢之名猶在唐改成臯縣汜水縣新唐書地理志注曰縣有虎牢關成臯故關旋門旋門關在成臯縣西旋門酈道元所謂陟此阪而東趣成臯者也自此東至板城渚口成臯成臯關即虎牢關所謂故關先時所立之關也曰故關者史表言其有新關成臯縣改為汜水縣關亦改呼為汜水關
王暉安遠節度使王瓌
 史炤釋文作瓖注曰思將切余按通鑑諸本皆作字音古囬翻
行軍司馬張朏
 史炤釋文敷尾切又滂佩切余按字書敷尾之其旁從月滂佩之昢其旁從日若依兼兩是以昢為同一字也
   通鑑二百八十二(凡三條)
公元939年
四年唐許王從益為郇國公
 史炤釋文曰郇地名河東解縣余按此以古國名封從益為公使奉唐明宗之祀而已非使有其地也
公元940年
五年楚王希範自謂伏波之後
 史炤釋文曰漢馬援伏波將軍余謂伏波將軍而言封史筆有此義例否其鄙陋無識可見
安審暉敗唐兵於雲夢澤
 史炤釋文雲夢二澤名在楚地余按禹貢雲土夢作乂孔安國云雲夢之澤在江南左傳楚王以鄭伯田江南之夢杜預注云楚之雲夢江南北漢地理雲夢澤南郡華容縣祝穆曰據左傳夫人弃子文於夢中言夢而不言楚子避吳入于雲中言雲而不言夢則知雲夢二澤漢陽志亦云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此皆以二澤為説者也又安陸雲夢澤枝江雲夢城盖古之雲夢澤甚廣而後世悉為邑聚落故地之以雲夢得名非一安審暉敗唐兵於雲夢澤安陸雲夢澤非古之所謂雲夢二澤
   通鑑二百八十三(凡三條)
公元942年
七年同鄜援兵繼至
 史炤釋文曰同鄜二州名余謂同鄜二州自唐末以來同州匡國軍鄜州保大軍已為二鎮
公元943年
齊王天福八年楚王希範好自誇大為長槍大槊飾之以金可執而不可
 史炤釋文通俗文剡木傷盗曰槍余謂凡注書者發明正文大義使讀者因而之無凝滯也如此注於大義為何如哉
公元944年
開運元年河决浸汴曹單濮鄆五州之境
 史炤釋文單時戰切余按單州單父縣以名州單音善從去聲者蜀人土音之訛也
   通鑑二百八十五(凡一條)
吳越程昭恱譛闞璠杜昭達奉錢仁俊作亂下獄鍛鍊成之
 史炤釋文鍛鍊冶金也余謂於此語之下更有以喻成獄一語文意方足古人謂以獄辭成人之罪者曰鍛鍊引喻之義甚精盖冶金者既爍之以火又淬之以水鍊之以鎚而後成器舞文巧詆之吏其訊囚也威之以笞箠木索質之以參伍證佐或弛或張或急以困之使答辯變意易辭惟其欲以成獄故比之鍛鍊
   通鑑二百八十六(凡一條)
公元947年
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奚王伊喇
 史炤釋文曰拽以制切刺奴八切余謂拽羊列翻刺郎翻(伊喇舊作刺今按遼史國語改正史炤胡三省翻切係屬舊名姑存之)
   通鑑二百八十七(凡一條)
李廷珪將兵子午谷以援長安
 史炤釋文三秦子午長安南山秦嶺一名樊川余按樊川漢高祖樊噲得名地正長安城南此則平川也言自樊川子午谷可以子午谷一名樊川不可
   通鑑二百八十八(凡二條)
公元948年
乾祐元年羌族㖡毋殺綏州刺史李仁
 史炤釋文曰㖡其字未詳(海陵費本同)余按龍龕手鏡㖡音夜
蜀眉州刺史申貴撃漢箭筈安都寨破之
公元1131年
 史炤釋文曰箭末曰筈筈會也謂與弦相㑹通作括(費本同)余謂箭筈嶺名有箭筈關在鳳翔西南界上宋高宗紹興元年金將沒立郎君鳳翔箭筈吳玠遣將撃退之盖亦蜀口關隘史炤蜀人也不知箭筈為地名而汎言箭筈訓義可見孤陋寡聞
   通鑑二百八十九(凡一條)
公元950年
三年馬希萼希廣彭師暠葬之瀏陽門外
 史炤釋文瀏陽縣名屬潭州余謂潭州固有瀏陽縣瀏陽門則潭州城門名不當以縣名為釋自潭州城瀏陽者謂之瀏陽門出醴陵者謂之醴陵
   通鑑二百九十(凡一條)
公元951年
周太祖廣順元年劉崇皇帝位晉陽
 史炤釋文劉崇太原以北有州十余按通鑑劉崇有幷汾忻代嵐憲隆蔚沁遼麟石十二州之地史炤言有州十是以歐史軄方考為據而忘通鑑下文也汾石二州太原西南遼沁二州太原東南劉崇疆土不止於自太原以北也
   通鑑二百九十一(凡四條)
公元952年
二年南漢潘崇徹王逵于蠔石
 史炤釋文曰蠔字未詳(海陵本同)余按蠔音豪附石而生韓愈所謂蠔相粘為山者也生於海中者亦謂之礪
王峻爭之不已
 史炤釋文曰爭則迸切通作諍余謂爭讀如文理自通帝猶愍之
 史炤釋文曰愍眉殯切憐也余謂愍讀與閔同音隕翻不從去聲此亦土音之訛
公元954年
顯德元年契丹通事楊耨姑舉城降
 史炤釋文曰耨乃豆切余以西北土音求之耨當音奴篤翻
   通鑑二百九十二(凡二條)
公元955年
二年蜀將趙玭秦州城
 史炤釋文作玼注曰淺氏切又千禮切余按通鑑諸本皆作當音蒲眠翻又毗賓翻帝至壽春城下營于淝水之陽
 史炤釋文淝水出九江山入淮在廬州合肥縣(費本同)余按淝水九江良餘山過合肥縣又過壽春城北而入于淮淝水壽春城二里世宗下營正在水之史炤但以應劭漢書肥水合肥與淮合之説為據而不考世宗所營之地不在合肥通鑑二百九十三(凡一條)
公元956年
三年唐孫晟王崇質曰吾思之熟矣終不負永陵一培土
 史炤釋文曰培鋪枚切瓦未燒者按漢書張釋之傳云長陵一抔土顔師古注曰音歩切手掬也其字從手或讀為杯非也又按培字當作抔意同而兩音當互讀也余按瓦未燒之培當作坯字與手掬之抔音既不同意義不同也况張釋之所謂長陵一抔土意謂發陵惡察察言故曰取一抔土孫晟所謂終不負永陵一培土言將以死報不負其先山陵耳其立言命意全是不同培當讀為培塿之培音薄口翻説文培塿小阜亦冢也孫晟一培土猶言一冢土耳唐陸龜䝉築城詞曰城上一培土中千萬杵則培土以益土為義一培猶言一畚土也若據陸詩培音蒲枚翻亦通
   通鑑二百九十四(凡二條)
公元959年
六年舳艫相連十里
 史炤釋文漢律名船方長為舳艫余按漢書武帝舳艫千里李斐注曰舳船後持柁處艫船前持櫂處言其船前後相衘千里不絶小顔三劉無以異其説
翰林學士單父王著
 史炤釋文單父縣名屬宋州余按唐書地理單父縣固屬宋州唐末朱全忠輝州碭山單父屬焉尋徙輝州單父後唐輝州單州此時單父縣單州不屬宋州
 
 
 
 
 
 
 
 
 
 
 
 
 通鑑文辯誤巻十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