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312-02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释文辩误卷五   宋 胡三省 撰
   通鉴九十七(凡二条/)
康帝建元二年燕王皝伐宇文逸豆归逸豆归遣南罗
大涉夜干将精兵逆战
 史炤释文曰南罗夷狄国名其先本辰韩种地在高
 丽东南居漠乐浪地(海陵/本同)余按史炤盖以新罗国释
 南罗也自辰韩种以下皆史家新罗传之说如此则
卷五 第 1b 页 WYG0312-0269b.png
 史文有地名一字之同者皆可引而为说乎史文固
 有若是者然必地里附近援据精确而后可也此所
 谓南罗者城名也在宇文国中是后慕容皝既克宇
 文改南罗城为威德城时赵王虎遣兵自甘松出救
 宇文比至宇文已亡因攻威德城不克而还甘松在
 濡源之东突门岭之西则南罗城当在辽西属国塞
 外若汉乐浪地在高丽东南高丽又在辽海之东去
 宇文国远甚安得谓南罗居乐浪地乎
卷五 第 2a 页 WYG0312-0270a.png
赵王虎斩王波及其四子投尸漳水
 史炤释文曰山海经曰漳水出荆山南注于沮水(海/陵)
 (本/同)余按赵时都邺此邺之漳水汉书沟洫志所谓引
 漳水兮灌邺旁者也上党郡有二漳水浊漳水出长
 子县鹿谷山清漳出沾县大黾谷二水东流至邺而
 合流山海经所谓漳水出荆山而注于沮水者今在
 襄阳南漳县界左传所谓江汉沮漳楚之望也者是
 也石虎在邺安得远投王波父子之尸于荆山之漳
卷五 第 2b 页 WYG0312-0270b.png
 水乎史炤释漳水之误非一处不暇缕数读通鉴者
 参考辩误当自知之
   通鉴九十八(凡二条/)
穆帝永和六年姚弋仲据滠头
 史炤释文曰滠水在西阳(海陵/本同)余按九十五卷成帝
 咸和八年姚弋仲降于石虎徙居清河之滠头史炤
 只据广韵滠水在西阳遂引以为释西阳固自有滠
 水然西阳今之黄州时为晋土读史须考本末炤更
卷五 第 3a 页 WYG0312-0270c.png
 不能省记姚弋仲所居之滠头在清河一时检看广
 韵便引以为注是未足以语通鉴也下卷下年滠头
 注误同
燕伐赵命慕舆泥搓山通道
 史炤释文曰搓锄加切邪斫木也又仕雅切(海陵/本同)
 按字书槎音锄加切者水中浮木也搓音仕雅切者
 邪斫木也此搓山通道者谓斫木以通道也若从锄
 加切非其义矣从仕雅切为是如此则邪斫木也四
卷五 第 3b 页 WYG0312-0270d.png
 字当在仕雅切之下
燕王隽使中部俟釐慕舆句督蓟中留事
 史炤释文曰俟釐姓也余按史言中部俟釐慕舆句
 则慕舆其姓句其名俟釐盖其官称也亦犹部大之
 类
   通鉴九十九(凡四条/)
七年库傉官伟帅众自上党奔燕
 史炤释文曰库傉官代北三字姓余按库傉官渔阳
卷五 第 4a 页 WYG0312-0271a.png
 乌桓大人库傉之馀种非出于代北也鲜卑既衰拓
 跋兴于代北慕容宇文段国盛于辽西皆鲜卑部落
 各自为种史炤无所据而强为之注妄矣
丁零翟鼠帅所部降燕
 史炤释文曰丁零在康居北去匈奴庭接习水七千
 里余按炤注乃是引汉时丁零国事通鉴九十四卷
 成帝咸和四年书云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后徙中国
 至是入朝于赵盖其徙中国久矣翟鼠者翟斌之种
卷五 第 4b 页 WYG0312-0271b.png
 类也
八年太原薛瓒
 史炤释文曰瓒圭瓒也余按薛瓒者人姓名史炤以
 圭瓒为释是不为人名乎
九年殷浩迁姚襄于梁国蠡台
 史炤释文曰蠡音礼余按司马彪郡国志睢阳县有
 卢门亭城内有高台甚秀广巍然介立超然独上谓
 之蠡台续述征记云回道如蠡故谓之蠡台若如述
卷五 第 5a 页 WYG0312-0271c.png
 征记之说蠡当音卢戈翻
   通鉴一百(凡一条/)
十一年凉王祚恶河州刺史张瓘之彊遣张掖太守索
孚代瓘守枹罕
 史炤释文以彊遣张掖太守索孚为句注曰彊其两
 切下彊人酒同余谓史炤读通鉴且不得其句况敢
 释通鉴乎彊当读如字于此句断下文彊人酒自依
 其两切
卷五 第 5b 页 WYG0312-0271d.png
   通鉴一百一(凡一条/)
升平五年桓温以弟豁督沔中七郡诸军事
 史炤释文曰沔水名出武都东南入江余谓炤但释
 沔水未能释沔中七郡也按魏兴上庸新城襄阳新
 野义成竟陵七郡皆在沔水左右故曰沔中七郡
   通鉴一百二(凡四条/)
海西公太和四年郗超曰欲务持重则莫若顿兵河济
控引漕运
卷五 第 6a 页 WYG0312-0272a.png
 史炤释文曰河济水名出王屋山余按河济殊源天
 下之所同知也而尽以为出王屋山固非矣河出积
 石济出王屋以言河济二水之发源可也若论郗超
 所谓顿兵之地则不可以发源之地言之也按河水
 过成皋县北济水自北来注之济与河合流至敖山
 北而溢为荥泽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乘氏县分为
 二南为荷水北为济渎济渎又东北合于河自荥阳
 石门以东碻磝以西今济郓曹濮滑汴诸州皆河济
卷五 第 6b 页 WYG0312-0272b.png
 之地
燕王炜遣乐安王臧统诸军拒桓温
 史炤释文曰乐安鄱阳郡之邑也属扬州燕之诸王
 遥领也余按晋魏以下封建诸侯王不惟不得君国
 子民亦不得食其国租如东海王越封东海而食毗
 陵之类是也慕容分封子弟亦仿晋制耳鄱阳在汉
 为县属豫章郡而豫章属扬州孙吴分豫章立鄱阳
 郡又立乐安男国自晋氏南度以来鄱阳郡属江州
卷五 第 7a 页 WYG0312-0272c.png
 不属扬州炤说既非矣且后汉明帝改前汉之广川
 国曰乐安和帝又改前汉千乘郡曰乐安郡是郡自
 晋汔于元魏属青州燕何必取江南鄱阳之乐安以
 封其子弟邪
温使豫州刺史袁真攻谯梁开石门以通水运
 史炤释文曰谯梁地名在豫州余按谯梁谓谯郡及
 梁国也皆属豫州炤言地名在豫州将以谯梁为一
 处邪为两处邪可谓语焉而不详矣
卷五 第 7b 页 WYG0312-0272d.png
李弘李高反益州刺史周楚遣子琼讨高又使琼子梓
潼太守虓讨弘皆平之
 史炤释文曰虓虎声也余谓虓者周琼之子何庸以
 虎声为释
   通鉴一百三(凡一条/)
孝武帝宁康元年梁州刺史杨亮遣其子广袭仇池与
秦梁州刺史杨安战广兵败沮水诸戍皆奔溃
 史炤释文曰沮水名出汉中余按班志沮水出武都
卷五 第 8a 页 WYG0312-0273a.png
 沮县东狼谷中东流合为汉水阚骃曰以其初出沮
 洳然故曰沮水县亦受名焉水经沮水出武都沮县
 东狼谷中又东南径沮水戍西而东南流注汉曰沮
 口以此言之沮水不出汉中也
   通鉴一百四(凡一条/)
太元五年秦王坚分三原九嵏武都汧雍氏十五万户
散居方镇
 史炤释文曰谓汧雍之间氐羌也余按苻秦氐种也
卷五 第 8b 页 WYG0312-0273b.png
 故分其种落散居方镇欲以镇服其境内若羌则姚
 秦种类也苻秦曷尝分之使散居哉且举汧雍而遗
 三原九嵏武都亦注书之失也
   通鉴一百五(凡一条/)
八年慕容垂自凉马台结草筏以渡
 史炤释文曰结草为舟也余谓上古朴略舟犹必刳
 木为之若结草为舟必至沈溺所谓筏者箄筏也编
 芦苇可以为筏芦苇草类也
卷五 第 9a 页 WYG0312-0273c.png
   通鉴一百六(凡三条/)
十年慕容农慕容麟共攻翟真
 史炤释文曰翟徒历切姓也余按上卷八年翟斌起
 兵赴燕王垂翟真者斌之兄子也炤于翟斌之翟音
 直格切至翟真之翟乃徒历切读者将安所适从乎
 要之诸翟出于丁零丁零狄也狄与翟同从徒历切
 为是
氐啖青
卷五 第 9b 页 WYG0312-0273d.png
 史炤释文曰啖青氐羌名徒滥切(海陵/本同)余按氐自是
 氐羌自是羌二种也史明言氐啖青而谓之氐羌名
 缪矣韵书啖姓音徒览翻徒滥切非后一百九卷安
 帝隆安元年炤又以啖铁为武都氐羌名其缪亦犹
 是也
苻登刻矛铠为死休字
 史炤释文曰矛剑端也(海陵/本同)余按炤释以丁度集韵
 为据也但剑端以刺人非可刻字古人多以兜鍪为
卷五 第 10a 页 WYG0312-0274a.png
 头牟隋杨玄感反于黎阳取帆布为牟甲谓为头牟
 与甲也后人因头牟以铁为之遂旁加金耳矛铠犹
 言牟甲也
   通鉴一百七(凡一条/)
十二年王穆众溃单骑走骍马令郭文斩首送之
 史炤释文曰骍马赤黄色余谓马赤黄色可以释骍
 马若以释骍马令则其义不通矣晋地理志酒泉郡
 有骍马县盖晋魏间所置也王穆走至骍马县故县
卷五 第 10b 页 WYG0312-0274b.png
 令得斩送之
   通鉴一百八(凡三条/)
十九年燕主垂击西燕标榜所趣军各就顿
 史炤释文曰标榜犹相表襮余按燕主垂时分道进
 军攻西燕故立标揭榜分示诸军所趣之路非相表
 襮也一百三十二卷宋明帝泰始六年释标榜亦误
西燕主永告急于魏魏主圭遣陈留公虔庾岳帅骑五
万东度河屯秀容以救之
卷五 第 11a 页 WYG0312-0274c.png
 史炤释文曰秀容本汉汾阳县地后省之至元魏始
 置肆州秀容县余按拓跋虔庾岳所屯乃北秀容也
 在汉定襄郡界元魏置秀容郡秀容县又立秀容护
 军于汾水西北六十里徙北秀容胡人居之此南秀
 容也刘煦曰忻州秀容县汉汾阳县地隋自秀容移
 于此因更名皆谓南秀容项安世家说曰秀容县刘
 元海所筑城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为名是
 亦因元海生于汾阳汾阳后改为秀容而为之说北
卷五 第 11b 页 WYG0312-0274d.png
 秀容非元海所生之地而先有秀容之名则其说为
 不通矣
秦王崇为梁王乾归所逐杨定与崇共攻乾归乾归遣
凉州牧轲弹秦州牧益州立义将军诘归拒之
 史炤释文曰轲音柯姓也余按轲弹益州诘归皆姓
 乞伏通鉴下文载轲弹司马翟瑥怒轲弹曰将军以
 宗室居元帅之任则轲弹姓乞伏明矣轲读如字音
 柯亦非
卷五 第 12a 页 WYG0312-0275a.png
   通鉴一百九(凡三条/)
安帝隆安元年秃发乌孤自称西平王
 史炤释文曰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吕光之将也余
 按秃发氏世为部帅未尝为吕光将特乌孤尝受吕
 光爵命耳谓秃发为河西鲜卑种可也曰河西鲜卑
 人则似以河西鲜卑为地名
沮渠曲粥曰勒兵向西平出苕藋
 史炤释文曰藋徒栗切(费本/同)余按字书藋徒吊翻至
卷五 第 12b 页 WYG0312-0275b.png
 一百一十六卷安帝义熙二年炤亦自知其误矣
魏袭中山慕容麟追至派水为魏所败而还
 史炤释文曰派匹拜切派谷名在河东安邑(费本/同)
 按魏袭中山慕容麟追至派水当在中山界若河东
 安邑果有派谷非燕魏交兵之地也是年中山饥甚
 九月慕容麟出据新市魏主圭攻之麟退阻派水圭
 与战于义台大破之魏收魏书地形志中山郡新市
 县有义台城则派水在中山新市明矣派音攻乎翻
卷五 第 13a 页 WYG0312-0275c.png
   通鉴一百一十(凡二条/)
二年燕主宝至乙连长上段速骨宋赤眉等作乱
 史炤释文曰长上人名(海陵/本同)余谓卫兵更番迭上长
 上者宿卫官名异于众兵之迭上者也唐武散阶有
 怀化执戟长上归德执戟长上此则长上为官名之
 明證也
杨轨西奔
 史炤释文曰音未详余按阚骃十三州志金城临
卷五 第 13b 页 WYG0312-0275d.png
 羌县有卑和羌海郦道元曰古西零之地海其此
 地欤与零同音怜
   通鉴一百一十一(凡二条/)
三年张豁戍柳泉
 史炤释文作张詻呼各切(海陵/本同)余按通鉴诸本及晋
 书皆作张豁字书詻音鱼格切炤音亦非
四年西秦王乾归迁都苑川
 史炤释文曰苑川邑即陈仓县后魏改今名(海陵/本同)
卷五 第 14a 页 WYG0312-0276a.png
 按乞伏氏始居麦田后居苑川又徙金城今复都苑
 川皆不出汉天水金城二郡界水经注苑川水出天
 水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子城川又北径牧
 师苑汉牧苑之地也有东西二苑城相去七里西城
 即乞伏所都苑川水又北入于河陈仓之地此时属
 姚秦固非乞伏所有姚秦与乞伏后皆并于赫连后
 魏灭赫连并有关陇之地后乃改陈仓为宛川县陈
 仓之宛川与西秦所都之苑川字有宛苑之异而改
卷五 第 14b 页 WYG0312-0276b.png
 陈仓为宛川又在百许年之后史炤殆未之考也一
 百一十五卷安帝义熙六年又误
   通鉴一百一十二(凡二条/)
五年河西王利鹿孤遣骑袭沮渠蒙逊执蒙逊从弟鄯
善苟子
 史炤释文曰鄯善复姓其先西域人以国为姓苟子
 其名(海陵/本同)余按通鉴本文明以鄯善苟子为蒙逊从
 弟凡读通鉴者不俟博考已知鄯善之非姓矣是后
卷五 第 15a 页 WYG0312-0276c.png
 沮渠鄯善复见于宋武帝永初二年释文之误愈不
 可掩
桓玄缚元显于舫前而数之
 史炤释文曰舫甫往切(海陵/本同)余按舫甫妄翻炤音误
   通鉴一百一十三(凡一条/)
元兴三年刘裕斩桓修修司马刁弘帅文武佐吏来赴
裕谓曰今日贼玄之首已当枭于大航矣
 史炤释文曰大航方舟也余按大航谓朱雀航也在
卷五 第 15b 页 WYG0312-0276d.png
 建康朱雀门外秦淮水上
   通鉴一百一十四(凡六条/)
义熙元年秦主兴命鸠摩罗什翻译经论三百馀卷
 史炤释文曰翻译翻覆而寻译也余谓古之译者传
 四方之言此所谓翻译者翻夷言为华言也寻绎之
 绎从糸不从言义亦不同
殷仲文请治乐刘裕曰性所不解
 史炤释文曰解古介切晓也(费本/同)余谓此亦蜀人土
卷五 第 16a 页 WYG0312-0277a.png
 音之讹解晓之解音胡买翻
三年杨盛遣军临浕口
 史炤释文曰浕水出襄阳(费本/同)余按水经注浕水北
 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又南过阳平关西而南
 入于沔谓之浕口有浕口城浕水在汉中不在襄阳
 史炤蜀人也而不知浕水所在况四海疆域之广乎
魏主圭北巡至濡源
 史炤释文曰濡乃官切水出涿郡(海陵/本同)余按史炤以
卷五 第 16b 页 WYG0312-0277b.png
 广韵为据广韵所谓濡水出涿郡又因汉书地理志
 涿郡故安下注云易水至范阳入濡为据然地理志
 自有二濡水人不详考耳汉志所谓涿郡之濡水水
 经注云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东流至容城县西
 北大利亭东南与易水合而注于巨马水此一濡水
 也辽西郡肥如下注云玄水东入濡水濡水东入海
 阳水经云濡水从塞外来东南过辽西令支县北又
 东南过海阳县西南入于海海阳亦属辽西郡此又
卷五 第 17a 页 WYG0312-0277c.png
 一濡水也郦道元云濡水出禦夷镇东南盖此濡水
 发源于辽西塞外禦夷镇东南也魏主圭北巡至濡
 源正此地
四年乞伏炽盘筑城于嵻㟍山而据之
 史炤释文曰嵻㟍山在西羌余按炤说以丁度集韵
 为据也夷考当时乞伏氏据苑川其地西至枹罕东
 尽陇坁北限赫连南界吐谷浑嵻㟍山盖在苑川西
 南宋朝西境止于秦渭故嵻㟍山在羌中丁度集韵
卷五 第 17b 页 WYG0312-0277d.png
 以宋朝疆理为据也若引以注十六国地界则疏矣
南燕河冻皆合而渑水不冰
 史炤释文曰渑弥兖切或作黾通作沔余谓此渑水
 乃淄渑之渑音神陵翻南燕都广固渑水径其城西
 河冻皆合而渑水不冰逼近都城故以为变异若音
 弥兖切者乃殽渑之渑时属秦境安得为南燕之变
 异邪炤又曰通作沔沔汉之沔安得与殽渑之渑通
 而沔汉亦非南燕境易大传曰中心疑者其辞枝史
卷五 第 18a 页 WYG0312-0278a.png
 炤之谓矣一百二十卷宋文帝元嘉三年误同
   通鉴一百一十五(凡二条/)
五年魏清河王绍凶狠无赖好劫剥行人以为乐
 史炤释文曰劫取也剥削也余谓炤释劫剥之义劫
 近是而剥全非劫彊夺取之也剥谓褫剥行人衣服
六年韩绰谏南燕主超曰正当努力自强以壮士民之

 史炤释文曰努奴故切余谓努力之努音奴古翻蜀
卷五 第 18b 页 WYG0312-0278b.png
 人以土音转易四声如此类者甚众读者审其是而
 已矣
   通鉴一百一十六(凡三条/)
七年卢循径向交州李脱等结集俚獠以应循
 史炤释文曰俚南夷种名西南夷谓之獠余按南方
 有蛮有俚俚人惟交广有之獠则蜀之西南徼外亦
 有之李势之时獠自山出侵居汉地蜀始有獠太史
 公作西南夷传其时未有獠也岂可言西南夷谓之
卷五 第 19a 页 WYG0312-0278c.png
 獠哉况此乃交州之獠尤不可以为西南夷
八年夏王勃勃欲攻炽盘王买德谏曰炽盘吾之与国
 史炤释文曰诸侯相许与者名曰与国余谓与国者
 相与相亲之国非相许与也
仇池公杨盛叛秦侵扰祁山
 史炤释文曰祁山在武都西羌中余谓汉武帝未开
 置武都郡则可言祁山在羌中既置郡则祁山为王
 土矣水经注祁山在嶓冢之西七十许里东北去上
卷五 第 19b 页 WYG0312-0278d.png
 邽二百四十里杜佑曰祁山在今同谷郡长道县东
 十里以为在西羌中可乎
   通鉴一百一十七(凡三条/)
十一年魏崔浩曰轻骑南下布濩林薄之间
 史炤释文曰濩胡郭切布濩地名在代北余谓崔浩
 言布濩林薄之间正祖司马相如上林赋布濩太原
 语法郭璞注云布濩犹布露也毛晃曰布濩流散也
 濩音胡故翻史炤音义俱非
卷五 第 20a 页 WYG0312-0279a.png
十二年西秦王炽盘攻秦洮阳公彭利和于漒川
 史炤释文曰洮阳零陵邑属荆州余按汉书地理志
 零陵郡固有洮阳县但此洮阳在陇西时属姚秦地
 理志所谓洮水出西羌中东至陇西入河沙州记曰
 嵹城东北三百里有曾城城临洮水汉章帝建初二
 年羌攻南部都尉于临洮上遣马防耿恭救之诸羌
 退聚洮阳即此城也洮水出嵹台山径吐谷浑中而
 东入塞嵹一作漒故其地亦谓之漒川亦谓之沙漒
卷五 第 20b 页 WYG0312-0279b.png
 晋惠帝置洮阳县属狄道郡以其地在洮水之阳也
 即通鉴上下文而参观前志则知此洮阳决非零陵
 邑矣是后一百二十卷宋文帝元嘉四年注则又曰
 洮阳地属零陵诸羌之地也是但因通鉴本文有招
 慰洮阳诸羌之语故以为诸羌之地一百三十七卷
 齐武帝永明八年注则又曰洮阳零陵邑齐时为吐
 谷浑戍兵处是又但因通鉴本文有吐谷浑王伏连
 筹修泥和洮阳二城置戍之语又以为吐谷浑戍兵
卷五 第 21a 页 WYG0312-0279c.png
 处终不悟零陵之为误也
沙门昙永使王华提衣襆自随
 史炤释文曰襆博木切尔雅裳削幅谓之襆(海陵/本同)
 按尔雅所谓裳削幅者自是字非此襆字此襆字
 音房玉翻帕也所以包裹衣物魏舒襆被而出韩愈
 文所谓襆被入直皆此襆也炤音义皆误一百七十
 九卷隋文帝仁寿二年亦有此误
   通鉴一百一十八(凡四条/)
卷五 第 21b 页 WYG0312-0279d.png
十三年王镇恶进军渑池遣毛德祖袭尹雅于蠡吾城
禽之
 史炤释文曰蠡吾县之城在高阳国属冀州余按地
 志高阳国固自有蠡吾县但刘裕伐秦命王镇恶自
 殽渑入关辅既进军渑池遣毛德祖袭蠡吾城考其
 地里之远近则此蠡吾城非高阳国之蠡吾县明矣
 据晋书载记蠡吾城当在宜阳之西宋白续通典曰
 魏贾逵为渑池令理蠡城蠡城后魏初犹属弘农西
卷五 第 22a 页 WYG0312-0280a.png
 魏移渑池县于今福昌县西六十五里唐之福昌县
 本宜阳县蠡吾城盖即蠡城也
姚彊姚难合兵屯泾上以拒镇恶
 史炤释文曰泾水出安定泾阳开头山余按史炤释
 止言泾水发源之地耳汉书地理志泾水东南至阳
 陵入渭姚彊等所屯泾上其地当在汉京兆阳陵界
十四年秦王炽盘以左丞相昙达都督洮罕以东诸军

卷五 第 22b 页 WYG0312-0280b.png
 史炤释文曰洮罕地名余按洮罕谓临洮枹罕之地
 洮罕故是地名然临洮枹罕各是一处
恭帝元熙元年王康还洛阳保金墉城魏河内镇将于
栗磾游骑在芒山上攻逼交至
 史炤释文曰应劭曰芒属沛国芒县之山也余谓炤
 引应劭说以注汉高祖隐芒砀山泽间则可矣此时
 魏兵至芒山以逼金墉谓洛阳之北芒山也若魏兵
 在沛国芒县之山安能逼金墉哉
卷五 第 23a 页 WYG0312-0280c.png
   通鉴一百一十九(凡六条/)
宋武帝永初元年宋王留子义康为都督豫司雍并四
州诸军事
 史炤释文曰雍州名入南北系宋按南北史无地理
 志今用晋志郡邑相统属处各于逐国土地合音释
 者各分所系(海陵本/费本同)余按宋武削平关洛随失关中
 雍州仍东晋之旧还复侨治襄阳此时古雍州之域
 已属赫连安得系宋耶炤又言南北史无地理志用
卷五 第 23b 页 WYG0312-0280d.png
 晋志各于逐国所有土地分系此卤莽之说也南北
 国地理沈约宋书魏收魏书萧子显齐书各有地志
 梁陈北齐后周四朝地理则长孙无忌等集于隋书
 谓之五代志曷尝无可考乎炤之浅妄欲盖而章又按
 此一节炤以南北朝并立州郡各有分系盖以此为
 通鉴中间大节目处海陵本及费氏本与炤本无一
 字异费氏蜀中鬻书之家固宜用炤释刋行公休在
 炤前数十年使炤用公休之说则必拈出公休释文
卷五 第 24a 页 WYG0312-0281a.png
 以为依据今观二家释文炤未尝拈出公休而海陵
 板行公休本真是蹈袭史炤以是知海陵本为好事
 者托公休以欺误后人也
凉公歆与沮渠蒙逊战于蓼泉
 史炤释文曰蓼力竹切(海陵/本同)余谓史无明音当读如
 字
二年谢晦宾客辐凑门巷填咽
 史炤释文曰咽音因塞也本作堙(费本/同)余谓咽一结
卷五 第 24b 页 WYG0312-0281b.png
 翻亦以咽塞不通为义遍考字书咽字无音因者
三年魏长孙嵩实姓拔拔奚斤姓达奚穆观姓丘穆陵
丘堆姓丘敦
 史炤释文曰皆代北复姓即后魏拓跋氏也余按魏
 收魏书官氏志魏氏之先统国有九十九姓献帝七
 分国人使兄弟各摄领之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
 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次兄为拔拔氏后改为
 长孙氏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次弟为伊娄氏后
卷五 第 25a 页 WYG0312-0281c.png
 改为伊氏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次弟为侯氏
 后改为亥氏此十氏皆拓跋同出也若丘穆陵氏则
 神元帝时馀部诸姓内入之一也非拓跋同出也且
 丘穆陵乃三字姓非复姓也献帝邻神元浩汾二帝
 皆追谥
秦王炽盘徵秦州牧昙达为左丞相
 史炤释文曰昙姓也余按晋安帝义熙八年炽盘以
 其弟昙达镇谭郊则昙达其名而姓乞伏安得姓昙
卷五 第 25b 页 WYG0312-0281d.png
 乎
营阳王景平元年秃发傉檀之死也
 史炤释文曰秃发乌孤以后魏元兴元年僣号西平
 王及国灭其弟傉檀入魏赐姓元氏(海陵/本同)余按通鉴
 乌孤称西平王乃后魏皇始二年明年魏改元天兴
 无元兴年号晋安帝义熙十年秃发氏为乞伏炽盘
 所并傉檀遂归于炽盘傉檀之子贺奔魏魏主嗣爱
 贺之才谓曰卿之先与朕同源赐姓源氏盖归魏者
卷五 第 26a 页 WYG0312-0282a.png
 傉檀之子非傉檀也赐姓源氏非元氏也傉檀为炽
 盘所鸩其死非命故其子欲为复雠通鉴书其死以
 先事炤不能详观通鉴考其本末而谓傉檀入魏差
 缪甚矣
 
 
 
 
卷五 第 26b 页 WYG0312-0282b.png
 
 
 
 
 
 
 
 通鉴释文辩误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