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312-02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释文辩误卷四   宋 胡三省 撰
   通鉴七十三(凡二条/)
青龙三年帝好土功既作许昌宫
 史炤释文曰许昌汉颍川长社邑献帝都之魏文帝
 改曰许昌明帝于此建宫(海陵/本同)余按两汉志颍川郡
 有长社县又有许县汉献帝都许魏文帝命曰许昌
 许昌与长社自是两县历晋至隋唐皆然乌得以许
卷四 第 1b 页 WYG0312-0256d.png
 昌为长社邑哉
景初元年时有诏录夺士女前已嫁为民妻者还以配
士人又简选其有姿首者内之掖庭
 史炤释文曰掖庭即宫中永巷也后改为掖庭余按
 汉书音义永巷宫中之长巷也前汉书百官表少府
 属官有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七官令
 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永巷为掖庭此特言官名更
 改以永巷令为掖庭令耳吕后囚戚夫人于永巷成
卷四 第 2a 页 WYG0312-0257a.png
 帝送刘辅于掖庭秘狱自汉初以来凡为是官者掌
 理后宫有罪者今简士女而内之掖庭固不可以此
 为释也韦昭曰在掖门内谓之掖庭此固可以言之
 于此宫掖二字人通言之盖居者谓之宫附左右者
 谓之掖内之掖庭未得班于六宫也
   通鉴七十四(凡三条/)
三年吴主遣诸将唐咨等络绎相继
 史炤释文作骆驿注曰驿马也余按前史骆驿与络
卷四 第 2b 页 WYG0312-0257b.png
 绎字虽异而义则同通鉴言络绎相继文义不待释
 而明岂驿马之谓乎
邵陵厉公正始元年诸葛瑾攻柤中
 史炤释文曰柤之加切春秋鲁襄公会吴于柤即此
 (海陵/本同)余按春秋柤之会杜预注曰柤楚地左传是年
 三月癸丑齐太子光先会诸侯于钟离四月戊午会
 于柤丙寅围偪阳钟离今濠州偪阳在徐州界以两
 地参之则柤在沂沭间此柤中在沔上非春秋会吴
卷四 第 3a 页 WYG0312-0257c.png
 之地也襄阳记曰柤中之柤读如租税之租柤中在
 上黄县界去襄阳一百五十里沔南之膏腴沃壤谓
 之柤中杜佑通典曰柤中在襄州南漳县界以此言
 之史炤误矣
正始四年汉董允欲敩费袆之所行
 史炤释文曰敩教也余按敩字固以教为义但言董
 允欲教费袆之所行上下文义殊不通敩当作效
   通鉴七十五(凡六条/)
卷四 第 3b 页 WYG0312-0257d.png
八年吴扬声欲入寇王基策之曰此不过欲补䘺支党
还自保护耳
 海陵本释文曰䘺衣缝解也(史炤误已在五十三/卷汉桓帝元嘉元年)
 按礼记内则衣裳䘺裂谓衣缝解也若此所谓补䘺
 支党自当以补缀为义崔寔政论所谓补䘺缺坏枝
 拄邪倾韩愈诗所谓破袄请来䘺皆与此补䘺同义
九年曹爽劾孙礼怨望结刑五岁
 史炤释文曰结缔也谓刑不解者五岁余谓结者刑
卷四 第 4a 页 WYG0312-0258a.png
 法家所谓结正罪名也结刑五岁结以徒作五岁之
 刑而不输作
嘉平三年王凌闻吴人塞涂水
 史炤释文曰涂同都切水名出汉益州牧靡南山西
 北至越巂入绳水出马湖合岷江(费本/同)余按通鉴所
 谓吴人塞涂水者即去年吴主遣军所作堂邑涂塘
 也(传写通鉴者误添土/于涂下为涂当作涂)涂水在堂邑今滁州滁河即
 此水吴塞滁河之水以淹北道限魏兵涂读曰滁若
卷四 第 4b 页 WYG0312-0258b.png
 益州越巂之涂水则在蜀境非吴境也吴人安得而
 塞之史炤于一百七十一卷陈宣帝太建五年复误
 随事辨之于后
令狐愚辟山阳单固为别驾
 史炤释文曰单多寒切姓也余按单姓之单音善姓
 苑以为出于周卿士单襄公之后拓跋兴于代北其
 部帅有可单氏后孝文帝迁洛用夏变夷改为单氏
 单音都寒翻都寒之单后魏太和之后始有此姓三
卷四 第 5a 页 WYG0312-0258c.png
 国时安有此姓邪
四年立皇后张氏东莞太守缉之女也
 史炤释文曰东莞汉琅琊邑入三国属吴余按东莞
 县汉属琅邪郡魏分为东莞郡其地在淮外吴守江
 而已安能越淮而有东莞邪且魏立皇后而取吴东
 莞太守之女必无是事
丁奉使兵裸身缘堨
 史炤释文曰堨于割切壁也说文壁间有隙(海陵/本同)
卷四 第 5b 页 WYG0312-0258d.png
 谓聚土石以壅水曰堨吴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故谓
 之堨七十七卷高贵乡公丼露二年吴人欲向徐堨
 正此堨也丁奉之兵舍舟登岸以攻魏屯安有壁隙
 之可缘哉
   通鉴七十六(凡二条/)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司马师新割目瘤疮甚
 史炤释文曰瘤力救切赤瘤肿病也(海陵/本同)余谓瘤者
 悬疣附赘之类目瘤之疾今人亦有之瘤音留
卷四 第 6a 页 WYG0312-0259a.png
吴孙峻进至橐皋
 海陵本释文曰音拓姑余按海陵本从孟康音也春
 秋哀十二年会吴于橐皋陆德明经典释文曰橐章
 夜翻又音托今其地在无为军界犹呼为拓皋盖经
 从上音也皋读如字
   通鉴七十七(凡二条/)
丼露二年姜维出骆谷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
兵少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
卷四 第 6b 页 WYG0312-0259b.png
 史炤释文曰长城方城山名左传所谓楚国方城以
 为城者在汉南阳堵阳叶县之境山自比阳连百里
 号曰方城亦曰长城(海陵/本同)余按姜维出骆谷至沈岭
 邓艾据长城拒之此长城当在郿县之南沈岭之北
 乌得谓为方城之长城乎水经注骆谷水出郿坞东
 南山骆谷北流径长城西又北流注于渭此正邓艾
 所据之长城也凡注地理须博考史籍仍参考其地
 之四旁地名以为證据何可容易着笔乎
卷四 第 7a 页 WYG0312-0259c.png
元帝景元二年襄阳太守胡烈表言吴将邓由等十八
屯同谋归化诏王基部分诸军径造沮水以迎之
 史炤释文曰沮水出武都东狼谷南至沙羡入江余
 按汉书地理志沮水有二一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
 南至沙羡入江盖合于汉而入江也故水经注云沔
 水一名沮水一出汉中房陵淮山东至郢入江左传
 所谓沮漳之沮也水经又云沮水出汉中房陵县淮
 山东南过临沮县界又东南径当阳县北又东南过
卷四 第 7b 页 WYG0312-0259d.png
 枝江县东南入于江此令王基部分诸军径造沮水
 正指临沮当阳之沮水非指东狼谷之沮水也
   通鉴七十八(凡/)(条/)
四年诸葛绪趣截姜维较一日不及
 史炤释文曰趣截速断也趣趋玉切余谓史言诸葛
 绪趋前将以邀截姜维之军较迟一日不及于事耳
 非速断之谓也趣读曰趋
   通鉴七十九(凡四条/)
卷四 第 8a 页 WYG0312-0260a.png
晋武帝太始六年吴丁奉入涡口
 史炤释文曰涡屋戈切又姑华切(海陵/本同)余谓此涡口
 即涡水入淮之口史炤于七十卷魏文帝黄初六年
 音涡为乌禾切已误矣今愈误一百六十卷梁武帝
 太清元年涡阳音古禾切又音瓜古禾切是瓜又误
七年吴以陶璜为交州牧璜讨降夷獠州境皆平
 史炤释文曰西南夷谓之獠余按夷自是夷獠自是
 獠汉书所谓西南夷以在益州西南徼外者陶璜所
卷四 第 8b 页 WYG0312-0260b.png
 讨夷獠皆羁属交州者也乌得以为西南夷乎通鉴
 下文言州境皆平可以知矣详又见一百一十六卷
 安帝义熙七年一百四十六卷梁武帝天监二年
八年徐肇夜遁众凶惧皆弃甲挺走
 史炤释文曰甲铠也挺杖也(海陵/本同)余按梃杖之梃从
 木不从手从手之挺其义出也拔也挺走言弃甲拔
 身而走也
羊祜每会众江沔
卷四 第 9a 页 WYG0312-0260c.png
 史炤释文曰汉江沔水余按汉沔本是一水故汉书
 注云汉上曰沔羊祜镇襄阳其所统之地在江沔之
 间江岷江也沔汉沔也史言会众江沔盖以晋荆州
 域界言之耳
   通鉴八十(凡三条/)
咸宁四年杜预上疏以为宜敕兖豫等诸州留汉氏旧
陂缮以蓄水馀皆决沥令饥者尽得鱼菜螺蚌之饶
 史炤释文曰螺大者如斗出日南涨海中余按螺蚌
卷四 第 9b 页 WYG0312-0260d.png
 凡陂池湖泽皆有之第不能皆大如斗耳何必言出
 日南涨海中哉杜预所言正指兖豫陂泽所生之螺
 蚌非指日南涨海之螺也
羊祜好游岘山
 史炤释文曰岘胡甸切余按岘山之岘音胡典翻未
 尝有读从去声者一百一十九卷宋营阳王景平元
 年大岘一百六十卷梁武帝太清元年橐驼岘音误
 与此同
卷四 第 10a 页 WYG0312-0261a.png
五年琅邪王胄出涂中
 史炤释文曰涂同都切水名在堂邑(海陵/本同)余按吴作
 堂邑涂塘堨今涂河之水以为塘也涂读与滁同今
 滁州之全椒六合皆古堂邑地三国时谓之涂中一
 百一十二卷晋安帝元兴元年一百一十七卷义熙
 十二年涂中音误与此同
   通鉴八十一(凡四条/)
太康二年戎狄彊犷
卷四 第 10b 页 WYG0312-0261b.png
 史炤释文曰犷古孟切余按字书犷音古猛翻炤亦
 因土音语转也
三年王恺恍然自失
 史炤释文曰恍然狂之貌(海陵/本同)余谓恍然者失意之
 貌非狂之貌也
四年新沓康伯山涛薨
 史炤释文曰新沓水名(海陵/本同)余按魏明帝景初三年
 以辽东东沓县吏民过海居齐郡界者立新沓县非
卷四 第 11a 页 WYG0312-0261c.png
 水名也
六年慕容涉归与宇文部素有隙
 史炤释文曰宇文部南单于之远属也余按宇文部
 亦鲜卑种其先有大人曰普回建国号曰宇文并以
 为氏宇文犹华言天子也通鉴下卷云鲜卑宇文氏
 段氏方彊可以知宇文之出于鲜卑史炤殊不之考
 不已疏乎
   通鉴八十二(凡四条/)
卷四 第 11b 页 WYG0312-0261d.png
十年鲜卑宇文氏段氏方彊
 史炤释文曰段氏鲜卑檀石槐之后余按杜佑通典
 徒河段疾六眷出于辽西因乱被卖为乌桓大人库
 傉家奴库傉以其健使将人众诣辽西逐食遂招亡
 叛以至彊盛又按晋书王浚传段疾六眷务勿尘之
 子段氏自务勿尘以来彊盛久矣疾六眷遭乱被掠
 容或有之盖又招诱亡叛以益彊也然皆不言为檀
 石槐之后又按后汉书鲜卑传檀石槐传国至孙骞
卷四 第 12a 页 WYG0312-0262a.png
 曼而嫡传绝矣至其支孙步度根魏明帝时为轲比
 能所并诸部大人遂各世相传袭段氏固鲜卑种但
 鲜卑种姓甚众非皆出于檀石槐史炤之说未知何
 据
惠帝元康元年宜烧云龙门以胁之
 史炤释文曰胁火迫也宜作熁余谓此直恐胁威胁
 不必以火迫为释亦不必改胁为熁
拓跋禄官分其国为三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自
卷四 第 12b 页 WYG0312-0262b.png
统之
 史炤释文曰濡源在上谷之北属幽州余按水经注
 濡水从塞外来入塞其发源之地远在北荒中不属
 幽州至后魏太武帝时置禦夷镇于濡源之西北详
 见一百一十四卷晋安帝义熙三年
拓跋猗卢居定襄之盛乐故城
 史炤释文曰盛乐汉书作成乐城名在并州新兴郡
 (海陵/本同)余按成乐县前汉属定襄郡后汉属云中郡至
卷四 第 13a 页 WYG0312-0262c.png
 献帝建安二十年以塞下诸郡寇乱荒残省云中定
 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故
 新兴郡有定襄云中二县而成乐古城之地弃之塞
 外矣拓跋氏既盛彊尽据幽州塞外之地猗卢遂据
 盛乐故城史炤但知晋志新兴郡有定襄县遂以为
 盛乐城在并州新兴郡殊不知魏晋新兴郡之定襄
 县唐志及元丰九域志忻州之定襄县是也乃汉之
 阳曲县地汉成乐古城拓跋氏以为盛乐宫后置盛乐
卷四 第 13b 页 WYG0312-0262d.png
 郡魏土地记云中城东八十里有成乐城云中城在
 阴山河曲宋白续通典曰汉定襄郡盛乐县在阴山
 之阳黄河之北后魏所都盛乐是也唐平突厥于此
 置云中都督府麟德改单于大都护府圣历改安北
 都督府建中初为振武军节度使治所
   通鉴八十三(凡二条/)
九年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䍐开析
支之地
卷四 第 14a 页 WYG0312-0263a.png
 史炤释文曰颜师古曰䍐开羌之别种也汉武帝破
 之置县因以此名之余按汉书地理志天水郡有䍐
 开县师古注曰本破䍐开之羌处其人于此因名江
 统徙戎论盖欲徙内郡氐羌使还居塞外旧地先零
 䍐开本居湟中自大小榆谷以西属之析支河首统
 欲徙之使还此地耳若天水之䍐开县则在塞内乃
 降羌所居之地非䍐开旧居之地史炤之说非也
永康元年成都治少城益州治太城
卷四 第 14b 页 WYG0312-0263b.png
 史炤释文曰少失邵切少城治成都太城治益州汉
 武帝开西南夷置益州郡治滇池更汉三国分置改
 置不一今太城治益州未详益州所置也(海陵/本同)余按
 成都有太城少城二城皆秦张仪所筑仪既筑太城
 后一年又筑少城太城成都子城也少城唯西南北
 三壁东即太城之西墉秦置蜀郡晋武帝太康中改
 曰成都国改蜀郡太守曰成都内史成都治少城者
 成都内史治少城也益州治太城者益州刺史治太
卷四 第 15a 页 WYG0312-0263c.png
 城也史炤蜀人岂无文献之足徵既不能尚友古人
 又不能亲师取友求其说而不得乃颠倒通鉴本文
 以为少城治成都太城治益州又汎引武帝所置之
 益州郡终不得其说疏缪甚矣
   通鉴八十四(凡二条/)
元宁元年赵王伦及子荂皆还汶阳里第
 史炤释文曰汶阳鲁郡之邑属豫州余按伦废还汶
 阳里第盖洛阳城中有汶阳里伦私第在焉非鲁之
卷四 第 15b 页 WYG0312-0263d.png
 汶阳也
太安元年斩齐王囧于阊阖门外
 史炤释文曰阊阖门名在河南洛阳之西(海陵/本同)余按
 水经注曰礼天子有五门谓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
 门魏明帝上法太极遂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
 处改雉门曰阊阖门史炤以为在洛阳之西盖以八
 方之风西方曰阊阖又晋志洛阳城西有广阳西门
 阊阖三门殊不考天门曰阊阖魏明帝法天以名宫
卷四 第 16a 页 WYG0312-0264a.png
 门也是时盖斩囧于宫门外
   通鉴八十五(凡二条/)
二年陆机释戎服著白帢
 史炤释文曰帢葛合切又乞洽切韎韐士服制如黻
 (费本/同)余按字书韐葛合切韎韐者茅蒐染韦为之以
 蔽膝此帢音乞洽翻帽也弁缺四隅谓之帢晋志曰
 魏武帝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
 为帢以色辨其贵贱本施军服非为国容韎韐赤黻
卷四 第 16b 页 WYG0312-0264b.png
 也非白帢也
狱吏考掠孙拯
 史炤释文曰掠离灼切余按经典释文汉书音义考
 掠之掠音亮不从入声
   通鉴八十六(凡二条/)
永兴二年有星孛于北斗
 史炤释文曰彗星谓之孛余按此杜预说也然彗自
 是彗孛自是孛彗长其光芒如扫帚故谓之彗孛者
卷四 第 17a 页 WYG0312-0264c.png
 光芒蓬勃四出孛孛然也孛之灾甚于彗通鉴有书
 彗者有书孛者别其为灾有浅深也
怀帝永嘉二年凉州刺史张轨病风张镇移檄废轨长
史王融参军孟畅蹋折镇檄
 史炤释文曰折之列切余谓蹋折之折当音食列翻
 中断也曲折之折攀折之折则之列切
   通鉴八十七(凡一条/)
五年慕容廆见封悛封抽曰此家抎抎千斤犍也
卷四 第 17b 页 WYG0312-0264d.png
 史炤释文曰抎于粉切有所失春秋传抎子辱矣(海/陵)
 (本/同)余按史炤以抎为有所失于慕容廆所言意义全
 说不通说文云抎从高而下也盖言千斤之犍人间
 不可多得若从天而下也
   通鉴八十八(凡三条/)
六年汉主聪谓帝曰卿赠朕柘弓银研
 史炤释文曰柘之夜切桑木余按柘自是柘桑自是
 桑二木之叶皆可以饲蚕柘木抽条劲直而长桑木
卷四 第 18a 页 WYG0312-0265a.png
 敷枝拥肿而大柘之叶小而厚桑之叶大而薄今村
 庄园圃篱落皆有之居然可别也诗云其檿其柘檿
 山桑也周官考工记弓人为弓取干之道七柘为上
 而檿居其三是则柘弓弓材之至善者岂可以桑木
 混而为言邪二百七十卷梁均王祯明四年桑柘释
 亦误
汉赵固王桑自䂭硗津西渡
 史炤释文曰䂭五劳切硗口劳切(海陵/本司)余按䂭丘交
卷四 第 18b 页 WYG0312-0265b.png
 翻硗牛交翻炤音非
王澄留屯沌口
 史炤释文曰江夏安陆有沌水其地曰沌口余按水
 经注沌水南通沔阳之太白湖湖水东南通江谓之
 沌口范成大曰自石首县舟行一百七十里至鲁家
 洑自鲁家洑入沌沌者江旁支流如海之㳌其港仅
 过运河两岸皆芦荻支港皆通小湖故为盗区客舟
 非结伴不可行张舜民曰下汊故镇南对金口自沌
卷四 第 19a 页 WYG0312-0265c.png
 口至下汊五十馀里金口在腭州西南金口之下即
 窦家沙江之西岸有沌口参而考之沌水不出于安
 陆
   通鉴八十九(凡三条/)
悯帝建兴三年郑攀马隽屯涢口
 史炤释文曰涢水出江夏安陆名曰涢口余按水经
 注涢水出蔡阳县东南过随县又南过江夏安陆县
 分为二水西入于沔者谓之涢口
卷四 第 19b 页 WYG0312-0265d.png
刘曜进拔冯翊转寇上郡
 史炤释文曰转寇转相为寇也余谓转移也言刘曜
 既拔冯翊又移兵寇上郡也
四年石勒围乐平太守韩据于坫城
 海陵本释文曰坫都念切余按海陵本盖据杨正衡
 晋书释音然考晋武帝泰始中分上党太原置乐平
 郡治沾县颜师古汉书音义沾音他兼翻载记误作
 坫耳当作沾读从颜音
卷四 第 20a 页 WYG0312-0266a.png
   通鉴九十(凡四条/)
元帝建武元年朱伺就王廙于甑山
 史炤释文曰甑山县名余按甑山时属零陵界隋朝
 方置甑山县此时未为县也
周访进至沌阳
 史炤释文曰江夏安陆县有沌水其地曰沌阳余按
 史炤此注与八十八卷怀帝永嘉六年沌口注同但
 改沌口为沌阳耳如此注书岂不容易沈约志沌阳
卷四 第 20b 页 WYG0312-0266b.png
 县江左立属江夏郡水经沔水径沌阳县北又东径
 林障故城北以其地在沌水之阳故以名县
大兴元年冬十月刘曜至赤壁即皇帝位以石勒为大
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进爵为赵公
 史炤释文提起赵公注曰刘曜字永明元海之族子
 僣即皇帝位于赤壁国号赵改元光初始于此余按
 刘曜即皇帝位于赤壁改元光初国号仍旧曰汉封
 石勒为赵公至二年进石勒爵为赵王因斩勒使王
卷四 第 21a 页 WYG0312-0266c.png
 修勒遂与曜为雠敌之国曜既还长安其下奏言刘
 渊始封卢奴伯曜又王中山请改国号为赵曜从之
 石勒于是年冬十一月亦即赵王位自是以后通鉴
 书刘曜则曰赵书石勒事则曰后赵以别之大兴元
 年冬十月之赵公石勒也乌得以刘曜国号赵为注
 邪至下注中山赵分想亦自知其误而不能改此误
 何也
高句丽数寇辽东慕容廆遣慕容翰慕容仁伐之高句
卷四 第 21b 页 WYG0312-0266d.png
王乙弗利逆来求盟
 史炤释文曰乙弗虏复姓利逆其名即高句丽王也
 余谓乙弗利者高句丽王之名逆迎也迎慕容之兵
 而求盟也虏复姓固有乙弗氏然自汉以来高丽王
 皆姓高氏至唐高宗时灭高丽高氏始亡
   通鉴九十一(凡三条/)
永昌元年郗鉴在邹山掘蛰燕而食之
 史炤释文曰燕雀之蛰藏者(海陵/本同)余谓燕秋后则蛰
卷四 第 22a 页 WYG0312-0267a.png
 雀未尝蛰也史只言蛰燕史炤并雀言之何也
明帝大宁元年帝畏王敦之逼欲以郗鉴为外援
 史炤释文曰鉴古衔切余遍考字书此鉴字未有从
 古衔切者且通鉴前已有郗鉴而至此方突出一音
 以彰其缪殊可笑也九十六卷成帝咸康四年复有
 此误
越巂斯叟攻成将任回
 史炤释文曰斯姓也叟其名(海陵/本同)余按汉书西南夷
卷四 第 22b 页 WYG0312-0267b.png
 传自巂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莋都最大颜师古注
 曰徙及莋都二国也徙音斯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曰
 略斯榆谓斯与叶榆也此斯即汉西南夷之斯种蜀
 曰叟孔安国尚书注所谓蜀叟者也斯叟者斯种及
 叟种也
   通鉴九十三(凡三条/)
二年温峤恐既去而钱凤于后间止之
 史炤释文曰间居苋切间迭也余谓此乃谗间离间
卷四 第 23a 页 WYG0312-0267c.png
 之间非间迭之间九十七卷成帝咸康八年庾冰恐
 为它人所间炤注之误与此同
颜飏说沈充决破栅塘因湖水以灌京邑
 史炤释文曰编木立栅以为陂塘也(海陵/本同)余谓时沈
 充等寇逼京邑故编木立栅以护湖塘因谓之栅塘
 以通鉴本文观之其义自明
三年后赵王勒加宇文乞得归官爵使击慕容廆廆遣
世子皝与索头段国共击之
卷四 第 23b 页 WYG0312-0267d.png
 史炤释文曰索头姓也余按索头即拓跋氏之种类
 非姓也萧子显曰鲜卑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
   通鉴九十五(凡二条/)
成帝咸和七年赵郭敬南掠江西桓宣乘虚攻樊城悉
俘其众敬旋救樊宣与战于涅水破之
 史炤释文曰涅水出上党涅县余按此南阳之涅水
 也岂上党涅县之水乎水经注涅水出南阳涅阳县西北
 岐棘山东南径涅阳县又东南径安众县又东南流注于
卷四 第 24a 页 WYG0312-0268a.png
 湍水又东南至新野县南入于淯桓宣正破郭敬于此水
九年城大慕舆泥
 史炤释文曰慕舆代北复姓本慕容氏音讹又为慕
 舆也(费本/同)余谓慕容慕舆同出于鲜卑其得姓之初
 各自为氏犹拓跋之与拔拔非音讹也况其时慕舆
 泥实为慕容皝之臣岂有君姓慕容而其臣讹为慕
 舆之理拓跋慕容皆鲜卑然拓跋拔拔居代北慕容
 慕舆居辽西慕舆非代北复姓也
卷四 第 24b 页 WYG0312-0268b.png
   通鉴九十六(凡二条/)
咸康四年赵王虎以桃豹王华帅舟师十万出漂榆
 史炤释文曰漂榆津在辽西余按水经清河东北过
 漂榆邑入于海注曰漂榆故城俗谓之角飞城赵记
 云石勒使王述煮盐于角飞魏土地记勃海郡高城
 县东北一百里北尽漂榆东临巨海民皆煮盐为业
 则漂榆津当在勃海界
七年诏实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
卷四 第 25a 页 WYG0312-0268c.png
 史炤释文曰白籍谓白丁之籍耳(费本/同)余按江左之
 制诸土著实户用黄籍侨户土断白籍琅邪南度凡
 中土故家以至士庶自北来者至此时各因其所居
 旧土侨置郡县名并置守令以统治之故曰正土断
 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
 左旧来土著者也若以为白丁之籍则王公岂白丁
 哉
 
卷四 第 25b 页 WYG0312-0268d.png
 
 
 
 
 
 
 
 通鉴释文辩误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