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代史纂误 卷下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a 页 WYG0279-05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代史纂误卷下
             宋 吴缜 撰
杂傅
  王晏球一事
定州王都反以晏球为招讨使讨之契丹遣塔纳(旧作/秃馁)
(今改/正)将万骑救都
 今按契丹附录云定州王都反唐遣王晏球讨之契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b 页 WYG0279-0564b.png
 丹遣塔纳等以骑五千救都与晏球傅不同未知孰
 是
  王建立一事
建立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三司事居岁馀自
言不识文字愿解三司明宗不许久之建立称疾乃出
为平卢军节度使
 今按明宗本纪天成三年三月癸亥成德军节度使
 王建立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一月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2a 页 WYG0279-0564c.png
 甲午王建立罢自三月至是止八九月尔而傅中云
 岁馀误也
  刘处让二事
延光有降意而迟疑处让入城譬以祸福延光乃出降
 今按延光傅云延光反高祖决意讨之延光初无必
 反意及孙锐等败延光遣牙将赍表自归高祖不见
 又附杨光远请降不报延光遂坚守攻之逾年不克
 师老粮匮宗正丞石昂上书极谏请赦延光愿以单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2b 页 WYG0279-0564d.png
 车入说而降之高祖亦悔悟三年九月使谒者入魏
 赦延光罪其说与处让傅不同未知孰是
唐制枢密使常以宧者为之自梁用敬翔李振至庄宗
始用武臣而权重将相时以宰相桑维翰李崧兼枢密
使处让与诸宧者心不平之光远之讨延光也以晋重
兵在巳掌握举动多骄恣其所求请高祖颇裁抑之处
让为光远言此非上意皆维翰崧等嫉公耳光远大怒
及兵罢光远见高祖诉以维翰等沮已高祖不得已罢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3a 页 WYG0279-0565a.png
维翰等以处让为枢密使处让在职凡所陈述多不称
旨处让丁母忧高祖遂不复拜枢密使以其印付中书
而废其职
 今按杨光远傅云范延光反以为魏府都招讨使延
 光降而光远自以握重兵在外始为恣横高祖每优
 容之枢密使桑维翰恶之数以为言光远自魏来朝
 屡指维翰擅权难制高祖不得已罢出维翰于相州
 亦徙光远西京留守夺其兵职又桑维翰传云高祖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3b 页 WYG0279-0565b.png
 即位以维翰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迁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天福四年
 出为相州节度使李崧傅云晋高祖入京师为户部
 侍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丁
 外艰起复出帝即位以崧兼判三司与冯玉对掌枢
 密又高祖纪云天福元年十一月皇帝即位掌书记
 桑维翰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枢密使事闰月丙
 寅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二年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4a 页 WYG0279-0565c.png
 正月兵部侍郎李崧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兼枢密使六月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反杨光远
 为魏府行营都招讨使三年九月赦延光是月宣徽
 南院使刘处让为枢密使四年四月废枢密使闰月
 壬申桑维翰罢以杨光远傅及处让傅考之大意皆
 同止微有小异然处让傅云兵罢光远诉高祖高祖
 罢维翰以处让为枢密使而高祖纪云二年九月赦
 范延光是月刘处让为枢密使四年闰四月桑维翰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4b 页 WYG0279-0565d.png
 方罢即与处让傅所述不同此其一也处让傅云维
 翰李崧兼枢密使处让为光远言皆维翰崧等嫉公
 耳及兵罢光远诉维翰等高祖不得已罢维翰等今
 以纪傅校之自罢兵之后止有维翰一人罢即不知
 所谓罢维翰等复指何人此其二也枢密使之废处
 让傅则在维翰罢之后本纪则在维翰罢之前二说
 未知孰是其三也
  张廷蕴一事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5a 页 WYG0279-0566a.png
李继韬叛于潞州庄宗遣明宗为招讨使元行钦为都
部署廷蕴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将兵为前锋廷蕴至潞
日已暮即率兵百馀踰濠登城守者力不能禦遂破潞
州明旦明宗与行钦至明宗心颇慊之
 今按梁本纪末帝龙德三年即唐庄宗同光元年癸
 未岁也三月潞州李继韬叛于晋来附闰四月唐人
 取郓州十月梁亡又按唐庄宗纪云同光元年三月
 李继韬以潞州叛附于梁四月皇帝即位闰四月壬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5b 页 WYG0279-0566b.png
 寅李嗣源取郓州十月如郓州以袭梁己卯灭梁明
 宗纪云同光元年梁唐相拒于河上李继韬以潞州
 叛降梁庄宗有忧色召嗣源帐中谓曰继韬以上党
 降梁而梁方急攻潞州吾出不意攻其郓州以断梁
 右臂可乎嗣源曰夹河之兵久矣苟非出奇则大计
 不决臣请独当之乃以步骑五千涉济至郓州人无
 备遂袭破之即拜天平军节度使王彦章急攻郓州
 庄宗救之嗣源为前锋击败梁军追至中都擒彦章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6a 页 WYG0279-0566c.png
 自后至有谋自郓袭汴之事以至梁灭并无为潞州
 招讨使之行此其一也元行钦傅亦并无此行此其
 二也继韬傅云继韬反遣其弟继远入梁末帝即拜
 继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数月庄宗灭梁继韬将
 走契丹会赦至乃已因随其母朝于京师刘皇后为
 言宜蒙恩贷由是庄宗释继韬此则继韬之叛始末
 甚明并无明宗元行钦张廷蕴攻潞州破城之事此
 其三也以是观之则廷蕴傅中所载殆皆虚也(案薛/史张)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6b 页 WYG0279-0566d.png
 (廷蕴傅作李继韬故将杨立叛廷蕴之破潞州系讨/杨立非讨李继韬也欧阳史删去故将杨立四字遂)
 (有此/误)
  冯晖一事
是时隐帝昏乱冯玉李彦韬等用事晖曲意事之
 今按五代之君惟汉有隐帝而冯玉李彦韬用事乃
 在晋出帝之世其出帝在旧史谓之少帝欧阳史改
 为出帝未尝有隐帝之号况方叙冯晖仕晋世之事
 则当为出帝其隐帝字误也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7a 页 WYG0279-0567a.png
  王峻一事
汉宗室蔡王信在许州澶州军变太祖入京师峻遣马
铎率兵之许州伺变遂杀信
 今按汉家人傅云信自杀与信傅不同疑家人傅误
 也(案通鉴从/王峻傅)
  刘词一事
从破张从宾杨光远以功迁奉国第一军都虞侯从马
全节破安州以功迁指挥使从杜重威破镇州以先登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7b 页 WYG0279-0567b.png
功拜沁州刺史晋军讨安从进为襄州行营都虞侯以
功迁沁州团练使
 今按张从宾以晋高祖天福二年六月反是年为丁
 酉杨光远以出帝天福八年十二月反是年为癸卯
 去丁酉七年矣马全节以高祖天福五年破安州是
 年为庚子杜重威以高祖天福七年正月破镇州是
 年为壬寅安从进以高祖天福六年十月反是年为
 辛丑至出帝天福七年八月死是年为壬寅以是推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8a 页 WYG0279-0567c.png
 考年月前后无复伦次其差误多矣
  王环一事
孟昶遣其秦州节度使高处俦以兵援环
 今按本史世家止有高彦俦无处俦王环傅数处皆
 误也(案薛史及通鉴/俱作高彦俦)
  范延光一事
安重诲死复召延光与赵延寿并为枢密使
 按明宗纪长兴元年九月甲申成德军节度使范延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8b 页 WYG0279-0567d.png
 光为枢密使(是时安重诲尚/为枢密使也)十二月安重诲讨董璋
 二年二月辛丑安重诲罢四月甲辰宣徽北院使赵
 延寿为枢密使五月杀安重诲又安重诲傅云重诲
 因求解职赵凤以为大臣不可轻动遂以范延光为
 枢密使而重诲居职如故由此言之则召范延光为
 枢密使之时安重诲未死今延光本傅以为重诲死
 后乃召为枢密使者误也
  杨光远一事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9a 页 WYG0279-0568a.png
召外域为天下首祸卒灭晋氏疮痍中国者三十馀年
皆光远为之也
 今按此说不知以召外域首祸自何时为始若以晋
 安寨光远降契丹为首祸则当日乃石敬瑭召之非
 因光远又是年岁在丙申至本朝太祖受禅建隆元
 年庚申岁止二十五年尔自建隆以后契丹自畏威
 屏迹无复侵轶可以为中国疮痍者非五代之末时
 有陵犯猾夏之虞也若以光远在青州反日召契丹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9b 页 WYG0279-0568b.png
 入寇为首祸则是岁在癸卯至建隆元年止是十八
 年尔不知定起何时为三十馀年疑是误计也其子
 承祚为单州刺史淄州刺史今按本纪晋天福八年
 十一月齐州刺史杨承祚奔青州纪傅不同未知孰
 是
  李愚二事
任圜罢相乃拜愚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今按明宗纪天成元年丙戌五月工部尚书任圜为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0a 页 WYG0279-0568c.png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二年丁亥六月罢
 十月被杀长兴二年辛卯三月太常卿李愚为中书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任圜罢至此已五年矣
 窃谓与愚入相年月太相远按是年三月失其日赵
 凤罢相而丁亥愚即拜命盖史之所书本谓赵凤而
 误为任圜也(案薛史李愚傅长兴初除太常卿属赵/凤出镇邢台乃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欧)
 (阳史/误)
废帝入立罢冯道出镇同州以刘煦为相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0b 页 WYG0279-0568d.png
 今按明宗纪长兴四年正月庚寅端明殿学士兵部
 侍郎刘煦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一月
 明宗崩是时宰相则冯道李愚刘煦也历悯帝至废
 帝清泰元年五月道罢七月太常卿卢文纪为中书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煦傅云冯道与煦同为
 相然则冯道相与李愚刘煦同列久矣道既出而卢
 文纪入今愚傅谓废帝罢道出镇而以煦为相则误
 也(案薛史冯道出镇同州愚加特进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宰相刘煦与冯道为姻家道既出镇两)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1a 页 WYG0279-0569a.png
 (人在中书或旧事不便要釐/革者对论不定与欧阳史异)
  刘煦一事
冯道与煦为姻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
 今按废帝以清泰元年四月即位是时宰相则冯道
 李愚刘煦也至五月而道罢七月太常卿卢文纪为
 相今此傅谓道罢李愚代之则误也
  崔棁二事
晋高祖时以户部侍郎为翰林学士承旨权知天福二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1b 页 WYG0279-0569b.png
年贡举维翰素贵严尊而语简
 今按桑维翰父珙尝事张全义而感其有恩维翰止
 以进士及第节度使幕宾偶因晋祖开国为相天福
 二年晋祖方即位之二年而维翰为相仅一年许尔
 皆未可云素贵况宰相之重人皆尊之非独维翰自
 尊而后尊也何不曰维翰素矜严而语简盖维翰本
 傅云维翰素以威严自持故也(案薛史崔棁傅/作维翰语素简)
天福八年高祖诏太常复文武二舞详定正冬朝会礼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2a 页 WYG0279-0569c.png
及乐章棁等草定之其年冬至高祖会朝崇元殿廷设
宫县二年在北登歌在南王公上寿礼毕高祖大悦赐
棁金帛明年正月复奏于廷闻者皆悲愤其年高祖崩
 今按晋本纪天福七年六月高祖崩安得有八年诏
 复二舞之事此其一也又按本纪天福五年庚子十
 一月丙子冬至始用二舞至七年壬寅六月高祖崩
 今此傅乃云其年冬至会朝殿廷设宫县二舞明年
 高祖崩其说又与纪不同此其二也此纪傅必有误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2b 页 WYG0279-0569d.png
 者
  贾纬一事
宰相王峻言之高祖贬纬平卢军行军司马
 今按王峻为相正周太祖时今呼为高祖者误也
  王松一事
守贞反松以子故上书自陈高祖怜之但使解职而已
 今按汉本纪云乾祐元年正月丁丑皇帝崩(高祖/也)
 月辛巳皇帝即位(隐帝/也)三月李守贞反又李守贞传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3a 页 WYG0279-0570a.png
 云高祖崩杜重威死守贞惧不自安以谓汉室新造
 隐帝初立天下易以图乃决计而反由此言之李守
 贞反时高祖已崩王松傅所云误矣
  司天考一事
三年春正月壬申金火合于奎九月庚辰土木合于箕
辛已金火合于轸十二月壬寅朔金木相犯于斗四年
二月辛酉月及火土合于斗乾祐三年十月辛酉太白
 犯木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3b 页 WYG0279-0570b.png
 今按司天考书星皆谓之岁镇荧惑太白辰星然于
 其间又复如此类书之岂土木火金水星与岁镇荧
 惑太白辰星各异乎其别有意义或史之驳文乎
后蜀世家
  孟知祥四事
先锋康延孝反攻破汉州
 今按延孝乃后殿非先锋其误已在唐家人傅第十
 四解讫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4a 页 WYG0279-0570c.png
天成二年正月李严至成都知祥置酒召严执严下斩
之三年唐徙赵季良为果州团练使(云/云)是岁唐师伐荆

 今按明宗本纪天成二年二月西川节度使孟知祥
 杀其兵马都监李严戊戌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训为
 南面招讨使以伐荆南又西方邺傅云明宗入洛明
 年高季兴叛明宗遣襄州节度使刘训等招讨由此
 言之则明宗以天成二年伐荆南明矣而世家以为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4b 页 WYG0279-0570d.png
 三年则误也
敬瑭军既旋所在守将又弃城走明宗忧之以责安重
诲重诲惧自请行
 今按安重诲傅云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讨之西川路
 险阻粮运甚艰每费一石而致一斗自关以西民苦
 输送往往亡聚山林为盗贼明宗谓重诲曰事势如
 此吾当自行重诲曰此臣之责也乃请行重诲行至
 三泉被召还又朱弘昭傅云石敬瑭伐蜀久无功明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5a 页 WYG0279-0571a.png
 宗遣安重诲督军重诲至凤翔弘昭迎谒礼甚恭弘
 昭即奏言重诲怨望又阴遣人驰告敬瑭使拒重诲
 会敬瑭以粮饷不继遂烧营返军重诲亦以被谗召
 还得罪由是言之则是非敬瑭军既旋而后重诲请
 行也世家之说误矣
遣工部尚书卢文纪册封知祥为蜀王
 今按卢文纪傅文纪虽尝为工部尚书自后左迁当
 使蜀时乃太常卿耳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5b 页 WYG0279-0571b.png
  孟昶一事
李昊云唐德宗皇子评生四岁而卒赠扬州大都督封
肃王此故事也
 今按唐肃王名详非评字也此盖李昊以犯知祥嫌
 名故易之为评耳今史记不明述其因而注者又不
 解之读者何从而知也
南唐世家
  李景二事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6a 页 WYG0279-0571c.png
楚王马希广为其弟希萼所弑希萼自立
 今按马希广世家希萼乃希广之兄也
十年分洪州高安清江万载上高四县置筠州
 今按职方考中已具言之矣今此又书显为重复也
东汉世家
  刘旻二事
旻出阴地攻晋州为王峻所败
 今按王峻傅旻闻周兵大至即解去未尝与峻交锋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6b 页 WYG0279-0571d.png
 安得云为峻所败也
旻自败于高平已而被围以忧得疾明年十一月卒
 今按本纪周太祖以广顺四年甲寅岁正月丙子朔
 有事于南郊太赦改元为显德元年是月壬辰太祖
 崩丙申世宗即位二月汉人来讨攻自潞州三月乙
 酉如潞州癸已及刘旻战于高平败之六月乙巳班
 师又按十国年谱甲寅世宗显德元年正月即位即
 刘旻之乾祐七年乃注云是岁承钧立以此推之则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7a 页 WYG0279-0572a.png
 是世宗以显德元年甲寅岁围太原至六月班师是
 岁旻卒承钧立也今世家乃云明年十一月卒则与
 本纪年谱不相应盖世家误有明年二字也
 
 
 
 
 
五代史纂误 卷下 第 17b 页 WYG0279-0572b.png
 
 
 
 
 
 
 
 五代史纂误卷下